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东北师范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人物信息太少了,单从名字角度的查询结果如下根据中国知网的博硕士检索,该名下共有博士一人,学位授予单位为东北师范大学,论文题目为《地方高校工学硕士培养质量研究——以J省十所地方高校为例》。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电子工程与创新发展》

分别为王秀红老师和李涛博士,这两位老师指导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学位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学位论文

不难。网络教育学位申请条件主要有拿到PET-3或学位英语、毕业论文答辩拿到“良”、通过2门学位考以及毕业时75分以上的平均分。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目前拥有2名中科院院士(其中1名为双聘院士),1名工程院院士(双聘)。物理系有目前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师系列有教授 26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3名),副教授30名,讲师4名;实验工程系列有教授级高工1名,高级工程师8名,中级13人,初级2名。教师队伍中,有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名教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以及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名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4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师的年龄结构和教育层次近几年趋于合理,55岁以下的教学科研人员除一人以外均具有博士学位。物理学科2000年以来完成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 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面上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以及一批科研研究专项等。近年来物理学研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物理学顶级刊物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发表论文30多篇,Phys. Rev.系列200余篇论文被SCI他人引用超过4000次,反映出学科团队学术竞争力的增强和在国内外同行中学术影响的扩大。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多项。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二级学科被“2006年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出版的中国研究生评价”评为最高等级A++。一批年轻有为的博士正在科研和教学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并逐渐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带头人主持了绝大多数科研项目,在完成有意义研究突破和在高层次刊物上发表优秀研究成果方面都已成为了学科团队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资深的院士和学者继续为学科建设和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关键作用, 形成了老青中相结合和青年学术带头人涌现和成长的良好态势。物理学科以二级学科建设为主线,围绕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于2002年建设了凝聚态物理校级创新群体,2007年开始建设统计物理与非线性科学创新群体。物理系近几年非常重视实验学科的建设,先后建设了应用光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计算与模拟物理实验室、凝聚态物理、功能纳米材料薄膜与器件物理等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已为国家培养了一万余名各类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学风严谨,作风朴实,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十几年物理系的本科教育培养了一批物理学专业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中有5人(4人本科毕业)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物理系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一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年又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三项。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以全校物理学科为依托,凭借着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优势建设和发展。我们对自身的建设高要求,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的方略,以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道德风貌、坚实宽广的物理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严谨治学作风的品学兼优的人才为目标,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工作,使物理系成为一个培养国家优秀物理学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及高素质研究型教师的基地。

东北大学院优秀学位论文

贾杰,女,博士生导师,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主要从事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Mesh网络、宽带无线通信、认知无线电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收集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无线网状网中基于认知无线电的MAC接入技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认知无线网状网中联合频谱感知的QoS组播技术研究”、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等多个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及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SCI收录20余篇。指导的硕士研究生1人获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人获东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现担任数十个国内外学术期刊、国际学术会议的审稿人。

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参考

1.引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东北大学学位论文格式改编,专为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撰写打印论文时使用。本格式自发布日起实行。

2.学位论文主要部分

学位论文主要部分由前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组成。

2.1 前头部分

(1)封面

(2)扉页——题名页(中、英两种)

(4)声明(独创性声明)

(3)摘要(中、英两种文字)

(5)目录

(6)插图和附表清单(只限必要时)

(7)缩略字、缩写词、符号、单位表(只限必要时)

(8)名词术语注释表(只限必要时)

2.2 主体部分

(1)绪论(前言、引言、绪言)

(2)正文

(3)讨论、结论和建议

2.3 结尾部分(只限必要时采用)

(1)参考文献

(2)致谢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5)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只限必要时采用)

(6)索引(只限必要时采用)

3.版式

纸张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

版芯(打印尺寸):160mm×247mm(不包括页眉行、页码行)。

正文字体字号:小4号宋体,全文统一。

每页30~35行,每行35~38字。

装订:双面打印印刷,沿长边装订。

页码: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字号与正文字体相同,页底居中,数字两侧用圆点或一字横线修饰,如·3·或-3-。

页眉:自摘要页起加页眉,眉体可用单线或双线(二等线、文武线),页眉说明5号楷体,左端“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右端“章号章题”。

封面:东北大学研究生(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封面(双A4)。

4.体例

4.1 标题

论文正文按章、条、款、项分级,在不同级的章、条、款、项阿拉伯数字编号之间用点“.”(半角实心下圆点)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排版格式见表4.1。

此分级编号法只分至第四级。再分可用(1)、(2)……;(a)、(b)……等。

摘要、目录、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个人简历等标题作为第一级标题排版。

4.2 正文

汉字字体字号:正文字体小4号宋体。

外文、数字字号与同行汉字字号相同,字体用WORD系统中的Time NewRoman体或相近字体。

4.2.1 插图

插图包括图解、示意图、构造图、曲线图、框图、流程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插图注明项有图号、图题、图例。图号编码用章序号。如“图2.1“表示第2章第1图。图号与图题文字间置一字空格,置于图的正下方,图题用5号字,字体可用宋体,须全文统一。图中标注符号文字字号不大于图题的字号。

4.2.2 表

表的一般格式是数据依序竖排,内容和项目由左至右横读,通版排版。表号也用章序号编码,如:表2.1是第2章中的第1表。表应有表题,与表号之间空1~2字,置于表的上方居中,用5号宋体,须全文统一。表中的内容和项目字号不大于图题的字号。

4.2.3 公式

公式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公式。正文中引用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可以按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式号),如:式(2.1)表示第2章第1式,公式一般单行居中排版与上下文分开,式号与公式同行居右排版。

4.3 附录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例如:图A.1,式(B.3)等。

4.4 计量单位

学位论文一律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论文中命名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

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统一采用一种,不要混用。

4.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号编号体系。

专著格式:

[序号] 编著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年代,起止页码.

期刊论文格式: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 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格式:

[序号] 作者. 学位论文名称[D]. 发表地:学位授予单位,年度.

参考文献举例:

[1] 张毅. 铸造工艺CAD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4-15.

[2]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M.Vibration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 [J]. J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3] 周丽. 机械式挖掘机工作装置的优化与仿真[D]. 沈阳:东北大学,2000.

4.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期刊格式:

[序号] 作者. 论文名称[J]. 期刊名称,年度,卷(期):起止页码. (检索情况)(对应论文章节)

专利格式:

[序号]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发布日期.(对应论文章节)

示例:

[1]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M.Vibration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J]. J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SCI检索)(对应论文第四章)

[2] 高航,张立成,周士昌. 高压辊磨机液压系统及其动态特性[J]. 东北大学学报,2000,21(1):38-40. (EI检索)(对应论文第五章)

[3] 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 1993-04-14. (对应论文第四章)

注:双盲评审版学位论文中须隐去所有作者(申请者)姓名,仅标注排序即可。

示例:

[1] 第一作者. Vibration and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J]. J Sound andVibration, 1993, 162(3): 387-401. (SCI检索)(对应论文第四章)

[2] 第二作者. 高压辊磨机液压系统及其动态特性[J]. 东北大学学报,2000,21(1):38-40. (EI检索)(对应论文第五章)

[3] 第二排序.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 1993-04-14. (对应论文第四章)

以上就是关于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格式的详细介绍,看完以后是不是对论文格式的写作了解更多了呢?希望本文可给广大博士毕业生们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东北大学校优秀学位论文

讲授课程:材料概论(本科生)人才培养情况:培养6名本科生,均顺利毕业,其中1人次获得东北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协助培养3名本科生、8名硕士研究生、4名工程硕士和3名博士研究生,已毕业的10名研究生中,2人次硕士毕业论文获得东北大学优秀硕士论文,其中1人次获得了辽宁省优秀硕士论文。科研项目情况:主持和参加了十余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1项、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和9项企业横向项目。论文及著作情况:作为副主编出版编著《品种钢优特钢连铸900问》,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国内外会议上发表文章五十余篇,其中SCI、EI收录十余篇。 获奖情况: 2003年12月 东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科研工作突出贡献荣誉证书;2008年1月 2007年度东北大学校工会积极分子;2009年10月 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2008年特殊钢优秀论文奖;2010年8月 中国发明协会: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2011年5月 第23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2011年7月 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

分别为王秀红老师和李涛博士,这两位老师指导的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论文

1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刊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学术刊物《中国文字研究》第六辑。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全文转载。(合著,第一作者为导师吴金华先生,本人为第二作者)2 《〈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辨疑》,刊于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术刊物《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年第6期。(独著)3 《唐代书法家、文字学家卫包生平略考》,刊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学术刊物《中国学研究》第八辑,齐鲁书社2006年出版。(独著)4 《大型辞典一般词汇训释的比较研究》,刊于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刊物《中州学刊》(增刊)2006年5月。(独著)5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札记一则,刊核心期刊《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1期。 (独著)6 《〈吐鲁番出土砖志集注〉释文商榷三则》,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独著)7 《〈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略考》,中国文字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7年10月。(独著)8 《试论〈马氏文通〉“接读代字”的性质》,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独著)9 《对秦汉出土文献“是是”句讨论的思考》,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第一作者)10 《广西全州县白宝乡石帽脚村土话声母系统》,刊《第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独著)11 《创新型古代汉语课教学刍议》,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增刊3。(独著)12 《赣语泰和方言的三个常用动词》,刊《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13 《略论吐鲁番、敦煌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用字研究的意义》,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独著)14 《中国地名学研究的奇葩——〈壮语地名的语言与文化〉评介》,刊核心期刊《广西民族研究》2008年第3期。(独著)15 《敦煌研究院藏〈三国志·步骘传〉残卷疑难俗字补释》,刊核心期刊《敦煌研究》2008年第5期。(独著)16 《〈兼名苑〉佚文四则》,刊《广西语言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独著)17 《古代汉语工具书数字化教学资源简介——古代汉语类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系列论文之一》,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增刊)2009年4月第31卷。(独著)18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疑难字形四例》,刊《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19 《湖南郴州苏仙桥J4三国吴简文字校读记》,刊《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独著)20 《魏晋南北朝写本俗字兴盛原因管窥》,“中国文字研究与教学暨《中国文字研究》创刊十周年”国际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2009年12月13日。(独著)21 《三国志》今译的诤臣----评《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刊于《河池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独著)22 汉语动词重叠研究的新篇章——《动词重叠历史考察与分析》评介,刊《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独著)23 《百年来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研究编年》,刊核心期刊《艺术百家》2010年第3期。(独著)24 《敦煌吐鲁番出土〈三国志〉古写本通假字例释》,刊《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25 《重刊北京五大部直音会韵》初探,第二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大会宣读,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0年9月19日。(独著)26 《中古买地券及镇墓文所见〈汉语大词典〉新词新义拾补》,广西语言学会第七届年会宣读,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12月12日。(独著)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能评为优秀,那对你将来找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你以后从事一些特殊的行业或者职位的时候,有作用的,比如走教师的路,走公务员的路,走研究员的路,这些凭职称或者职位的时候,都有作用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