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
训诂学;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话”。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训诂学研究方法有。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随着训诂学的发展,训诂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文化领域,人们逐渐认识到训诂学不仅仅是专家之学、而且是一门有广泛实用价值的学问。 一、指导语文教学训诂学的研究对象是古代的字义、词义,它跟讲授文言文的关系十分密切。1、帮助准确解释古书的词义。2、帮助取舍进行决断在遇到众说纷纭的疑难问题时。训诂学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决断、以决定取舍、避免盲从。3、帮助弥补注本的不足。4、帮助纠正误注。5、使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二、指导古籍整理古籍整理不外乎对古籍进行校勘、标点、注释、翻译、而这些工作都离不开训诂知识。1、训诂与校勘通校勘是校读古籍的先决条件。2、训诂与标点正确理解古书的文意,是对古书进行断句和标点的前提、而要正确地理解古书的文意。必须通训诂。3、训诂与翻译近代学者严复论翻译,有信、达、雅之说。翻译古文亦然。 三、指导辞书编攥。 1、参照体例、吸收成果。引用方法2、纠正旧辞书在释义上的谬误。掌握了一定的训诂学知识,懂得了训诂的条例和方法,可以发现和纠正字典辞书在释义上的个别失误。3、考索和补充被漏略了的义项。训诂学是研究字、词义的学问,它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辞书编纂提供丰富的资料。从而使辞书不致将应列的义项漏略掉。已经漏略掉的、还可以在重新订时加以补充。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 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 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 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 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 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 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
所谓训诂方法,就是利用汉语语言学和其他一些相关的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成果来准确地探求和诠释 古代文献词义的方法。它主要包括:(1)训诂与文字学结合:以形索义;(2)训诂与音韵学结合:因声求义 ;(3)训诂与词汇学结合:寻规律以求词义;(4)训诂与语法学结合:明语法以求词义;(5 )训诂与修辞 学结合:由修辞以求词义;(6)训诂与历史学结合:据史料以求词义;(7)训诂与校勘学结合:考异文以求 词义;(8)训诂与逻辑学结合:用逻辑以求词义。
《训诂学简论》一书是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永言先生所著,其书从各个方面介绍了训诂学的相关知识,让我们对训诂学这门学科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现将我的笔记整理如下:第一章先从训诂的概念开始,解释了什么是“训诂”和为什么需要它。接着,就正式提出了训诂学的概念和需要它的理由。此外,又说明了训诂学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 “训诂”,是了解训诂学的基础。训,简单说来,就是解释字、词、句。诂,即解释古籍中的古语。随着范围的扩大,用任何方式对古书上任何语言事实加以解释说明,几乎都可以称为训诂。训诂的内容包括八个方面:1.解释字义、词义2.串讲句义3.寓词义、语法的解释于串讲之中4.说明表现方法或修辞手段5.申述篇章旨意6.说明典章制度7.引证史实、故事8.评论原文。训诂之所以需要,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古书的语言有了不懂的地方,必须加以解释。而不懂的原因又有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上和非语言上。语言:1.古语。(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所以难以理解;一个词语的某一意义或用法后世不通行了所以容易误解)2.方俗语。(见于历代各类作品的方言、俗语)3.音译的外来语。4.代语。指的是为了修辞等目的用来代替某一事物或事情的本来说法的词语。5.双关语。根据词的多义性或同音现象构成的词语。6.成语。7.典故。古代诗文用典多,除了指示典故出处、词语来历外,还需说明作者的用典命意,否则容易产生“释事而忘义”。8.语法。分为词法、句法和修辞。9句读。古书中没有标点符号、没有分词连写,所以就需运用训诂学来研究。非语言有以下原因:1.古字的写法与今字不同。2.通假字。3.讹误字。4.避讳字,比如历代都有因避讳黄帝名讳而更改文字的做法。5.还有一些外部原因:名物、思想、风俗习惯等。训诂学,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分,侧重于字义和语义的研究。学习训诂学的必要性包括:1.词典的释文和古书的注解需要训诂学知识。2.词典中解释字、词的意义很多,需要去取得当。3.词典释文中错误、不确之处需要训诂学知识来辨别。4.古书注解中众说纷纭,需要用训诂学知识择善而从之或求正解。5.许多词义在词典和古书中查不到,需要运用训诂学知识探讨来寻求答案。6.某类词语的特殊含义靠词典不能明了,需要训诂学知识加以阐明。训诂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1.训诂的目的在于通古语,那就得先明了古音和古今语音的转变,这就需要音韵学。2.语义与语法密切相关,运用语法学知识解释时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切合原意。3.训诂学与修辞学同样联系紧密。比如:互文、对文。了解了修辞,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词义。4.语言的发展变化在不同地域是不平衡的,在一些地区已经消失的语言变化在另一些地区可能还继续保存。现代方言词汇的研究有助于印证古词、古义,阐明古今词汇、语义的传承关系。5.训诂学探讨古词、古义除了利用汉语材料,还得参考跟汉语临近的语言,这就需要比较语言学。6.文字从古至今形体有所变化,训诂学要想追寻本义,需要文字学的帮助。7.古书中的一些错误,只有经过校正,才能顺释文义,这就需要校勘学。此外,与史学、自然科学等联系同样紧密。 第二章,从不同朝代进行训诂知识论述。 先秦时期,春秋时代萌芽,战国时代进一步发展。如:解释《诗经》的《毛诗故训传》,解释经文词句意义和事理的《公羊传》。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尔雅》在先秦时代已有雏形。 此外,还有形训、声训和义训。这一时期,训诂的范围已经很广,方式也很多样了。两汉时期训诂工作有很大发展,表现在:1.语言的变化。由于语言的发展,汉代学者对先秦的典籍有些已经难以读懂。2.文字的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今文和古文的差异上。3.师说的各别。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一些新的著作、呈现了一些新特点。魏晋时期经注的特点是喜欢发挥义理。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些疏通经义的“义疏”和“讲疏”,还产生了不少其他古籍的注解和训诂专书。训诂工作发达在唐代,重要的经书有了新式的注解,即“正义”。它不仅解释经书正文,而且同时解释注文。宋代,学者们为诗文集做注的兴趣大大提高,他们不但为前代作家的集子做注,还为本朝作家的集子做注,语录用口语,做注时一般仍用文言。元明两代的经传训诂,内容多空疏肤泛,数量大但可观者少,解释时为“直解”,学术价值不高。清代训诂工作达到最高峰。清儒所做的古籍注释和训诂学专书数量很大,分为:经部、史、子、集部、礼记、训诂专书,还有三本康熙年间产生的字典辞书——《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和《骈字类编》。1.《毛传》和《郑笺》。《毛传》是现存最早和最完整的一部传注。其内容包括:解释题意,寓析章句,说明章旨,解释词义,解释语句,记述典章制度和引证故事、史实。《郑笺》的内容包括:注释《诗序》,申术《毛传》与补正《毛传》。2.《尔雅》和群雅。《尔雅》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训诂专书,对后世训诂学有很大影响,在古汉语和汉语史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其撰著宗旨是“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疏语”。它解释词语的方式分为三大类:1.汇集具有相同、相近意义的或者具有某种相关性的一组词,用一个比较普通的词来作释。2.以共名释别名,以俗语释文言3.用语句说明词义。《尔雅》对后世训诂书的编撰影响很大,模仿它的著作历代都有,成为“群雅”,包括:《小尔雅》、《广雅》、《埤雅》、《尔雅翼》、《骈雅》、《通雅》、《别雅》、《比雅》、《拾雅》、《叠雅》、《支雅》、《说雅》、《选雅》和《毛诗传义类》。《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著作。《方言》的编者曾从《尔雅》中取材,体例上也有所改进。不仅说明了一组同义词中各个词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同,有时还对同义词在意义上的差别也有所解释。书中涉及的地域很广,从收录的词来看,不仅包括汉语方言,可能还有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分五类:通语,某地某地之间通语,某地语,古今语和转语。它的学术价值也很好,体现在:书中对一些同义词有所辨析,有助于认识古汉语中这些词的异同2.书中采录并解释了不少先秦和汉代的方言、口语词,有助于印证古代作品中的一些词义。3.书中收载名物词不少,助于了解古代名物。4.书中记有不少方言同源词,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5.本书所记方言与现代汉语比较,可看出古今语的联系,助于汉语词汇史的探讨。《释名》是一部专门解释词的词源义和同源关系的词典。其声训法分2类:以同音字为训和以音近字为训。 《说文解字》是许慎写的一部体大思精的解释汉字形、音、义的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占有头等重要地位。《说文》解释字义有5种方式:天然定义、属中求别、由反知正、描述、着况。清代学者研究《说文》也有很多著作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文》的注本之一,主要目的在于阐明每个字在古书中的各种意义以及词和词、词义和词义间的各种联系。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一部“音义”书,按照经典原文顺序编排的、以注音为主兼及释义和校勘的读经字典。《一切经音义》音义并重,侧重于义,在训诂研究上具有很大价值。《经籍篡诂》是一部规模巨大的古汉语训诂资料汇编,收集的材料包括:1.群经、诸子本文中的训诂2.群经旧注3.古史、诸子和群书旧注4.史部、集部书旧注5.训诂专书。此外,《辞通》、《连绵字典》、《经传释词》和《古书疑义举例》等书也需要有所了解,值得研读。第四章主要讲述了一些训诂方式和训诂用语,也是要重点导读的。 训诂方式:形训:通过字形分析来解释字、词义,有助于解释词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声训: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3个作用:追溯语源;探求本字;说明词的通转。义训:其体例很多,分为:1.从词义的广狭看:以大名释小名;以小名释大名,以狭义释广义2.从同义、反义、多义角度看:同训;互训;递训;反训;歧训3.从时地关系看:以今语释古语;以俗语释文言;以通语释方言4.从表述方式看:代语;界说;类别;描述;比较;举例;申述;参证。训诂用语有:1.某,某也。直言某词训某。训释词和被训释词有时只是单纯的同义关系,有时兼有音同、音近关系。2.曰,为,谓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叫,叫做”。既用于一般释义,又用于通过对比以辨析同义词。3.谓。多用于具体释抽象、狭义释广义、别名释共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指”。4.斥,“指”的意思。5.貌,一般加在动词、形容词后,说明被训释词表示的是某种状态,相当于现在的“……的样子”。6.犹,相当于现在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近义词作释,有时也用于以同源词作释。7.言,相当于“说的是”,一般用于“随文立训”,申明词语在特定上下文中的含义,也用于串讲句义或阐发文意。8.之言,之为言,属于声训,训释词与被训释词有音同、音近的关系。9.读曰、读为,一般用于本字解释假借字10.读若、读如,一般用于注音,“读如”往往同时兼带释义。11.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 附录部分为张永言先生写的两篇论文——论郝懿行《尔雅义疏》和论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这对我们关于训诂学方面著作的表述有很大的帮助。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
试论古汉语中“江”、“河”的特指摘要:自《诗经》以来中国古代、近代文学之精品, 其中“江”“河”出现甚多, 专指“长江”“黄河”者有之, 泛指一般河流者有之。本文对“江”、“河”的特指意义及其泛指演变过程进行讨论。关键词:江 河 汉字字义“江”“河”这两个词运用非常广泛, 现在人们常用它们来记录很多的水名。用“江”的如:长江、湘江、乌江、漓江、丽江、金沙江、桃花江、松花江、黑龙江等等。用“河”的如:黄河、渭河、泾河、淮河、汾河、洛河、黑河等等。那么“江”“河”本义到底指什么, 它们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如此命名呢?“江”、“河”对文同义。《庄子·则阳》:“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后汉书·西域传论》:“川河领漳之基源,气节凉暑之通隔。”《三国志·吴书·甘宁传》:“南荆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晋郭璞《江赋》:“孝川读而妙观,实莫著于江河。”[注释:[1] 黄金贵,《水·渎·江·河·川词义辨析》,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1]“江”、“河”在上古是指我国横贯东西、注于海的两条最大河流的专称;后也作河流的通称,可以泛指,也可附着于河流专名后,但并非如今有些辞书所言是“大河流通称”。江《说文解字·水部》:“江,江水,出蜀之渝檄外山,入海。”[[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2]这里的“江”即长江的专名。古代一直以为长江发源于崛山。《书·禹贡》:“山民山道(导)江,东别为沱。”今己勘明,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沱沱河是它的正源。《说文解字》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江源的认识。先秦文献中,与“河”一样,也作此大河流的专称。秦以后,仍有作为专名者。《史记·周本纪》:“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3]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3]南北朝时所谓“江左”、“江右”分别指长江下游之东、南、西、北。南朝梁江淹(《匕伐诏》:“某官控江右之锐,络蜂继进。”《南齐书·王俭传》:“俭尝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唯有谢安。’”,苏轼(《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诸“江”均指长江。“江”引申用法早见。在先秦,“江”也可指称长江的支流,进而又作为南方河流的通称。《书·禹贡》:“九江孔殷。”孔传:“江于此州界分为九道。”孔颖达疏:“传以江是此水大名,九江谓大江分而为九,犹大河分为九河。……然则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或从江分出,或从外合来。”杜甫《恨别》诗:“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此“江”指锦江。综观南方的河流,大至雅碧江、金沙江、山民江、嘉陵江、乌江、赣江等长江主要支流,小至贯绕乡镇的小河派,一般称“江”而罕称“河”。盖因后来“河”在口语中词义扩大成为所有河流的总称,而人们习惯上又以为江大河小,故以其小于远近江者或称为“河”[[4] 李小平,《我国河流名称变迁的规律及成因》,云梦学刊,2005年第4期。][4]。河《说文解字·水部》:“河,河水,出(郭)煌塞外昆仑山,发原注海。”“河”,作为专名,已见于甲骨文。如“涉河”(《铁六0二》),“涉于河东”(《合二三》),其“河”指黄河[[5] 韩鉴堂,《图说殷墟甲骨文》,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5]。《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四河并举,“河”必为专名。“黄河”之名后出,因泥沙多而水呈黄色,故名,汉代已见。《汉书·高惠高后孝文功臣表》:“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但此时尚未定称。《史记》、《汉书》和其它汉代文献犹多称“河”。《史记·乐毅列传》:“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黄河故道正在古燕地。《汉书·东方朔传》:“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河渭”,黄河、渭河。《淮南子·齐俗训》:“道德之论,譬犹日月也,江南河北,不能易其指。”下至南朝梁江淹《被黝为吴兴令辞笺诣建平王》:“灌以河汉之疏,曝以秋阳之景。”宋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河岳”,黄河与五岳。乃至今称“河套”、“河西走廊”之类,均是承古而用其专称义。“河”虽一直可作专名,但其引申用法也早有。先秦己可指黄河的支流,进而又作为北方河流的通称。于此前人早有所见。明方以智曰:“凡水在岭南者,南行,通名曰江;水在岭北者,北行,通名曰河。朱子释河,亦曰北方流水之通名。”(《通雅·地舆·方域》)其“岭”指秦岭。其实,当以长江分南北,盖古人以为凡是江淮以北之中原(即“中国”)的河流均属于“河”的水系。于是“河”之为河流通称,用来指称黄河支流与北方的河流。可见,自先秦开始,对“江”、“河”的使用已经广泛化,其意义也不再仅限于指代长江与黄河。而其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国家统治区域的扩大,统治阶级可以对其管辖范围内的地域名称进行更好的统计与管理。而“江”“河”由特指向泛指的演变,也能够表现出汉字字义适应时代而变化的显著特征。注释:[1] 黄金贵,《水·渎·江·河·川词义辨析》,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2]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3]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4] 李小平,《我国河流名称变迁的规律及成因》,云梦学刊,2005年第4期。[5] 韩鉴堂,《图说殷墟甲骨文》,文物出版社,2011年版
1。《说“形训”》(或,“义训”,“声训)2。《谈训诂学在语文学中的应用》3。《尔雅述评》(或者说文解字述评之类)这大概就是三大类论文了,第一类是从训诂学本身的定位意义和方法来写,第二个是训诂学的应用,第三个是训诂学著作或者训诂学名家的述评。
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文言文)
六百字很好写啊比方说传统训诂学的意义或者举例分析训诂学的演变等等就把它当做一道论述题来答就好
六百字很好写啊比方说传统训诂学的意义或者举例分析训诂学的演变等等就把它当做一道论述题来答就好
训诂学研究方法有: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解释,如“老,考也”;“考,老也”。声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形训,用字形说明其来源和意义,如“小土为尘”,说明“尘”字的意思是“小土”,这个简体字也是由此产生。义训,用当代的词义解释古词的意义,如“明明、斤斤,察也”,是说“明明”、“斤斤”的意思是“察”。反训,古代有的词和现代意义相反,需要用反义词注释,如“乱而敬,乱,治也”,说明这个“乱”字,在此处作“治”的意思。递训,用几个词连续解释,如“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说明这个“庸”字用声训是从“用”字来的,但意思实际是“得”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人们使用汉语,却没有“语言学”这个名称。那么,是不是中国古代,就没有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研究呢,非也!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曾经被统称为“小学”。所谓训诂与训诂学,即是“小学”中的一个部分,因此,要知道什么是训诂,我们需先从什么是“小学”说起。 “小学”,原本的意思,是指幼年儿童读书的学校,小学之上还有所谓的“大学”(即太学)。 《大戴礼·保博》记载:“乃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卢辩注:“古者太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太学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记载:“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崔寁《四民月令》里说:“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太学,学五经;命幼童如小学,学篇章。” 到了汉代,“小学”一词,逐渐从单指学习场所,引申为指所学的科目。如《汉书·艺文志》里说的:“凡小学十四家,四十五篇。”此“小学”,指的就是学科。 上古时期,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科目,就是许慎《说文解字·叙》中所说的“六书”,崔寁《四民月令》中所说的“篇章”。 “六书”即文字学中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汉字的造字、用字条例。 “篇章”,即《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如《仓颉篇》《史籀篇》《凡将篇》《急就章》之类的儿童识字课本,这些学习内容都以识字为主,与文字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汉代用作学科名称的“小学”,实际上就是文字学。 《汉书·杜邺传》记载:“吉子竦又从邺学问,亦著于世,尤长小学。”颜师古注“小学谓文字之学也。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以六书,故名云。” 文字具有形、音、义之特性,三者虽密不可分,但分析研究工作尽可能有所侧重,或侧重于字形的研究,或侧重于字音的研究,或侧重于字音的研究,或“体势”、“音韵”、“训诂”三类。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归纳:“文字之学凡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横)纵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也;论训诂之书,《尔雅》《方言》之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是也。三者虽各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由此可知,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从“小学”中分化出来的三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关于文字学研究,大致有以下只区别:文字学研究汉字的形体结构及其流变。音韵学研究汉语的语音及其沿革。而训诂与训诂学,在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字学中,则是侧重研究字义、词义的。 关于“训诂”,前人有很多解释。例举如下: 《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 还是《说文解字》“言”部,“诂,训故言也。”段玉裁注“故言者,旧言也。……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谓之诂。……汉人传注多称故者,故即诂也。……贾谊为《左氏传》训故,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郭璞《尔雅·释诂》注“此之所以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 孔颖达《毛诗·周南·关雎》正义“诂训传者,注解之别名。……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训者道也,道物之貌以告人也。……然则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 由此可知,“训诂”可以说是“注释”的别名,“训诂”的含义,是指解释古书中字、词、句的含义。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来说,训诂就是解释古书语义,或对古书语义所作的解释。那么,训诂学可以说是古书语义之解释学。 训诂的目的,在于沟通古今语义,帮助人们读懂古书;训诂学研究解释古书语义的原则、方法等,偏重实用,因此,训诂学是一门工具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