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新概念战争武器论题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新概念战争武器论题论文题目

未来战争的主宰。

新概念武器往往是针对现有武器最薄弱,最容易受打击的方面进行研制的,比如激光武器,电磁脉冲武器等等,这些武器讲在未来战争中起颠覆作用··

新概念武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几种:气象武器微型武器基因武器干净的核武器地震武器网络化武器 气象武器可能没有具体的形态,而是通过一个完整的观测、预报、气象干预部分构成的系统,用于给敌方造成干旱、洪水、冰雹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敌方的行动指挥以及人民生活。气象武器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可以在和平时期使用。微型武器指那些体积非常小的武器,用于情报获取、破坏敌方武器装备中的电子器件,甚至可以钻入人体直接进行杀伤作用。基因武器,一直以来都被各种否认,实际上一旦具备成熟的技术,那将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例如一种对特定人种起作用的“肺炎”。干净的核武器也是第四代核武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采用氢制造的金属氢武器,它具有干净无放射性的好处,而爆炸威力也能够达到上百吨级,因此成为各国都在研究的武器技术。地震武器,通过对地壳释放干扰,例如建水坝蓄水改变地壳受力、进行地下大当量爆炸对地壳产生冲击等,这些微小的干扰能够引发地壳在其他某个地方的剧烈运动,产生强烈的地震,从而属于一种和平时期也能够使用的武器。网络化武器是指借助国际互联网施展功效的武器,包括各种病毒木马、DOS攻击器等,和平时期可以用于情报获取、监视、干扰对方生产生活、隐藏病毒用于定时发作等。这类武器同样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和平时期就可以实施。 新世纪以来,新概念武器的出现模糊了战争的概念,可能每时每刻激烈的战争都在进行,双方比拼的更是科学技术,而不是实体概念上的坦克、军舰等。

浅议后现代战争理论与我国军事技术变革发展趋势摘 要:高技术应用于战争使得武器装备的杀伤力和毁灭性空前强大,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随着社会进步和人类理性的回归,新的战争方式——后现代战争成为在彻底消除战争之前人类解决争端的最佳选择。面对信息化军事革命和社会变革,我国应当在展开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同时,创新非对称作战理论,积极研究未来战争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取得后发优势。[著者文摘]关键词:后现代战争 机械化 信息化 复合 策略分类号: E251[著者标引]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447(2010)01-0098-05栏目信息:军事理论研究一、后现代战争产生的必然性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战争史。早在 3000-4000年前,当机械性的杀戮和人类心理空前融 合在一起时,战争便成为一种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 独特现象而存在了。无论是早期的冷兵器战争还是 近代热兵器战争、半信息化战争,都使人类付出了巨 大的代价,尤其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到军事领域, 更是将战争从可以忍受的苦难变为致命的危机。此 外,目前人类社会还面临着来 自气候变迁、环境恶化 带来的自然挑战、全球化带来的政治挑战、核扩散带 来的科技挑战、全球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挑战等种 种问题 。 现代社会是一个技术性因素 占主体地位的社 会,人的主体性被模糊了,取而代之的是资本化、制 度化、工具化。然而 ,科技的发达程度及其带来的社 会变化远远超过了社会制度的发展速度和人类道德 情感的承受能力,在积累性的改革面前,这种趋势更 加明显。因此,人类往往会用传统甚至过时的方式来 思考社会现实,在不相宜的现存社会制度中适应新 的变革。现代社会军事领域的时代烙印体现在“技术 至上论”思潮中,高科技被大量运用于战争 ,武器不 仅成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甚至出现了不顾后果 盲目炫耀性使用高科技武器的现象。随着近现代以 来科学技术的 日新月异和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换 代,战争所消耗的能量、资源、经济代价不断上升,高 技术武器的负面效应也不断增强。现代武器系统在 提高命中率和杀伤率的同时,同样具有低生产率和 高损毁率,在开战后进行生产很难满足战争需要。尽 管二战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但是 目前没有哪个国 家经济发达程度达到二战初的百倍以上,武器装备 的研发、生产所需要的投入却在成百倍的增长,战争 中武器更换的经济代价也更高昂了,即使是经济高 度发达国家,要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武装所有的常 规军队也是不可能的。虽然大国仍旧保持着核威慑 的力量,然而,随着常规军事力量的政治有效性严重 削弱,局部、短时的军事胜利已经很难转化为长期、 稳定的政治胜利。 与此同时,新世纪的国际军事安全形势也出现 了新的特点。首先,国际军事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 和,全球化加剧了各国经济利益互相牵制,虽然不同 形态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仍此起彼伏,但在可以 预见的一个时期内,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不大,联 合国在国际争端、武装冲突的调解上扮演的角色日 益重要;其次,战争形式、作战手段、作战力量之间的 势力强弱在信息化军事变革推动下不断发展和变 化。信息化军事变革从萌芽至今不过 20多年就以摧 枯拉朽之势迅速席卷全球,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数字 化部队和战场建设已初见成效,数字化平台、C4ISR 系统得到愈来愈广泛的运用并成为军队行动的中枢 神经。从现在的发展计划和趋势看 ,可以预见在本世纪中叶,各国将相继完成新军事变革。军事从属于政治,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但军事变革却不完全受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制约,具有相对的客观独立性。此次军事变革与以往的军事变革一样,一方面,政治上的进步与落后不是军事变革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军事变革具有不可逆性。社会改革有时会出现复辟 ,而军事变革不会倒退,一旦发起就会逐步普及和推进,将变革进行到底。这次变革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有很强的社会参与性。由于军事变革中的主要动力——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通用性,在此次变革中军民界限更加模糊,可以说是社会技术发展变革带动下的军事变革 ,二者相互交叉 ,互相推进。同时由于各国国情军情的差异,变革的程度和军事实力变化也各有差异,总的说来,同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一样,军事格局也从两极对抗走向多极化较量。然而,一些国家依仗自身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得多极化进程表现出格外的曲折和复杂。不同利益集团的存在导致不同形态的战争仍旧不可避免,未来人类如何规避现代战争的风险和负面效应?在后现代社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现代社会技术性因素的推动中国际安全局势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分析新军事变革发展态势,预测未来战争发展方向,后现代战争形态的基本模型应用而生。 二、后现代战争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后现代主义强调以启蒙主义思维角度出发推动人类创造性快速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现代性带来的负面作用。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其为人类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益也在逐渐递减,作为一种社会变迁趋势,后现代社会充分体现了人本原性主体地位的回归。后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加强调应该由实用理性主导理论理性;后现代精神则不仅关心物质的获取和财富的创造,更加关注物质的终极意义和普遍价值。同样,后现代主义认为,在后现代战争中人的主体地位也将得到回归,依靠纯粹的军事行动来解决争端是缺乏理性的做法反对以无生命的物质来扼杀有生命的人,武器(特别是高科技武器)只是作为显示经济实力和技术能力的物质载体,战争场所将与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的场所隔绝开来,转移到虚拟网络空间、荒无人烟的沙漠、太空轨道等不影响人类活动的场所。通过智能动力技术、智能侦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保障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作战双方转变为依靠无人化技术的远程控制作战装备,人将彻底从战争的正面对抗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战争,改变作战理念,发现新的战争方式 ,将是人类在迈入后现代社会后对战争新的诠释。充分应用技术、伦理、法律、道德规范等手段将战争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小化,以达到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最大化,是后现代战争的根本内涵和意义所在。后现代战争是对现代战争的扬弃和发展,除了信息化这一技术标志外,还具有新的特点。 1.以经济为主的政策导向 从古至今 ,战争都是通过掠夺和破坏等极端手段牟取利益的活动。随着各国在经济上的交往 日益密切,冷战时期国际关系出现了合作博弈的特点。除了实质上的正面交锋,各国在经济、政治领域展开了没有硝烟的战争,除了比拼“硬实力”的正面军事对抗外,更常见的是比拼“软实力”经济能力的对抗,这种趋势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愈加明显。可以预见,后现代战争的政策导向由传统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掠夺资源和市场为主要 目标转化为迫使敌方服从己方意志,接受利益输送条件为目标。 2.战争指导思想改变牵引作战构成要素改变 从机械化战争到信息化战争,战争的指导思想由过去摧毁、消灭敌对势力逐渐发展为打击、使对方服从以占有资源或达成某种经济政治目的为主,后现代战争的主要方式是威慑和技术打击 ,由此决定了战争形式的改变。后现代战争更加关注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破坏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已使人类意识到,保护环境已经成为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此相适应,武器装备的种类和特点也将发生变化,后现代武器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长久利益。目前少数国家已经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如英国已于 2006年开始投入研究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少的“绿色武器”。同样,区别于传统的现代战争,后现代战争将人的正常生活与战争隔离开来,作战的场地将由城市转到虚拟网络、人迹罕至的荒漠,深海,乃至太空,信息技术、无人化远程控制系统、智能技术将成为武器装备的关键技术得到空前的发展,战争逐渐进入军事竞技时代 ,作战活动将越来越隐形化,作战对象也将逐渐由歼灭人员为主转变为重点摧毁敌方武器系统。 3.人的本原性主体地位得以回归 后现代战争将更加注重人的价值。可以预见,在实现信息化军事变革后,随着社会形态向后现代社会发展,战争将更加注重人主体地位的回归,后现代战争将进一步实现作战平台无人化、攻击目标非人化 ,战争中伤害人类的道德、伦理风险将大大降低。同时,由于使用了大量无人智能化作战工具、先进的武器装备和控制系统,打一场后现代战争,所需的资金将成百倍增加,为了把人从战争中解放出来 ,后现代战争需要更加高昂的经济投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员伤亡的可能性较机械化战争极大缩减,在后现代战争中,针对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核武器、生物、化学武器都将被禁止或限制使用。这一局面的形成大致有两种途径 :一是大多数国家普遍拥有核武器、生物、化学武器,由差异产生的优越性消失了,出现“竞争均衡”的局面,各国为了自身利益放弃使用此类武器。二是少数因为拥有而占优势的国家基于对人类普遍利益的考虑主动放弃使用此类武器。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我国一贯坚持“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不对有核国家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在国际上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所有的有核国家都遵守这一原则,那么人类远离核武器带来的灾难将更快成为现实。另一种可能是,现代军事技术正面临着一个后核武器的全新发展阶段 ,武器的效能不再由打击能量作为主要衡量指标,而更多取决于武器的准确度、可控性和军队快速反应力等信息参数。在军事行动中,信息技术对抗的效费比明显优于核武器对抗的效费比,各国更可能基于经济因素放弃使用核武器。 4.后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 目前,信息化在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武器装备信息化逐渐成为后现代战争形态的技术基础,各作战要素则通过信息化网络和虚拟指挥控制平台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未来战场空间的延伸 ,争夺制信息权、制天权、制空权成为各国未来军事发展的主要方向,争夺空间战略优势的竞赛已经在各军事强国之间打响。美国2次修改了 1996年提出的《国家太空政策》,明确提出到 2015年前后要拥有太空绝对优势,俄罗斯也加强了空间作战武器系统的建设,后现代战争形态将逐渐浮出水面。当然,战争形态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发展阶段,由于世界各国军事发展不均衡,人类社会完全进入后现代战争形态的进程还很漫长。实现信息化变革的国家之间发生的战争将更加具有后现代战争的特点,现代战争与后现代战争交错进行的推进状态将持续很长一 个时期。 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争取战略主 动权,推进和谐世界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各种高技术为支 撑 ,未来的战争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军队 的作战方式和作战手段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军队信 息化的程度决定了军队的战斗力以及一国在军事领 域的战略地位和国家安全。为了夺取 21世纪战略主 动权,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将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切 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进步上来,“按 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作用”。后现 代战争是在现代战争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从人类发 展的角度和现代战争的趋势来看,后现代战争将成 为在未能彻底消除战争之前人类解决争端的最佳选 择,信息化和高技术的发展将为后现代战争及早到 来提供现实可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我国应当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 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文化、政治领域的发展 ,扬长避 短 ,发展非对称作战理论 ,在推进信息化军事变革的 同时进行后现代化理论的探索,密切关注世界军事 技术发展动态,密切关注世界后现代战争理论及实 践态势,夺取未来战争战略主动权,积极推进和谐世 界建设进程。 1.发展非对称作战理论,形成并保持非对称作 战优势 我国目前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经济 水平特别是军事经济水平都处于追赶地位,因此,研 究并总结近代以来中外非对称作战的规律,指导我 国未来的军事战略需求,深化统一战线、游击战等传 统作战理论,寻求国际统一战线战略合作伙伴,发展 非对称作战相应的武器装备,形成并保持非对称作 战优势,无疑是发展时期的最佳选择。 理论指导实践。根据作战需求更新理论内涵,大 力发展非对称作战理论,是新形势下理论发展的重 要内容。非对称作战在我国早已有之,中国特色的军 事思想和作战原则充分体现了东方式的智慧和辨证 法。党的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同志最早灵活应用的 “游击战”就是非对称作战的典型方式 ,通过在战斗 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发展成为了系统的作战理论 律规范。对内外网络之间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一方 面采取技术监控、附加控制系统等方式防止信息泄 露 ,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相关系统岗位 的技术人员进行保密培训和信息安全教育,从源头 上防止非技术性泄密。 四是内外兼顾。信息化战争是全维的战争,往往 在短期内迅速爆发,耗费巨大,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 拼。除了建立完善的经济保障体系之外,更要搞好军 民一体化建设,在和平时期同样不能忽视国防动员 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良好的国际关系是应对战争 的外部保障,对一国在战时能否取得国际援助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和平时期更加需要积累国际资源,寻 求合作伙伴,以便在战时可以获得外来援助和补充 , 度过难关 。 3.着眼长远:发展后现代战争理论,建设和谐世界 纵观世界历史不难发现,战争刺激了军事技术 变革的发生,历史上战争规模最大的时期恰恰是民 族国家的观念受到最广泛关注的时期。经过几千年 的变革,多数民族国家内部基本达成了利益共享、和 平发展的共识。人类社会目前正逐步向后现代社会 发展,可以推断,全球化的加速将使得后现代社会中 国家的概念逐渐模糊,与此同时国际规则将更具约 束力,国家主权将更加趋向让渡于国际社会,国际立 法则充分体现了民主、多样的特点,并在平等的基础 上顾全所有国家的利益。随着国际公民社会逐渐形 成和国际立法的完善,后现代社会不再是一个国家强权的社会,而是逐渐转变为一个国际动态分权的 社会。在彻底消除战争的过渡时期,迫切需要再次扩 大我们的道德想象,共同努力,通过一个更加平等、 有效的国际联盟,制定全球立法保障,来解决各国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冲突。虽然战争已经渗透到人类的 文化、制度甚至心理状态之中,并且曾经是国际体系 公认的以牺牲一国利益来满足另一国崛起需求的正常调整方式,历史上所有战争带来的影响也不可能 短期内完全消失,但是作为一个全新法制世界的开端和一种新的尝试,人类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做出 更好的改变。从长远看 ,改变国际规则,遏制战争对 中小国家来说相当有利,因为他们在战争中获益甚少;对大国来说,遏制战争也有益经济的发展和国力 强盛,因为大国之间的战争更有可能成为毁灭性的大战。 据统计,二战以来,国际争端、武装冲突由国际机构特别是联合国干预或调解的程度呈现明显增长趋势。尤其是联合国,在解决国际武装冲突和争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然而也不能忽视某些国家利用国际组织维和的名义来推行霸权主义, 在推进世界发展和和平进程中,大国负有天然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常任理事国,促进联合国体制完善和国际立法建设,推进建立国际安全战略观是我国应尽的义务。我国一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不懈维护世界和平,科学发展观、“和谐世界”的理念更是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进程统一于全球文明的浪潮中,反映了人类社会远离战争,实现世界经济、文明繁荣的共同诉求,并且充分体现了后现代社会“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未来我国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除了坚持建立和谐世界,更要未雨绸缪 ,积极研究后现代化理论,打破“地缘政治”的局限,推进后现代世界安全秩序的建立。 【参考文献】 【1]【JJn]格温·戴尔.战争【M】.李霄龙 ,吕志娟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93. 【2】【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 编译出版社,2005:107. 【33】高红卫.陶春.后现代战争与世界新秩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93,196. 【4]【美]David S Alberts.Rechard E Hayes.信息时代军事变革与 指挥控制 【M】.郁军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29.135. 【5】张万年.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际【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5—6. 【6]费肖竣.美国军队信息化建设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46.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 出版社,1995:344. 【8】戴清明.把握历史方位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创新叨. 中国军事科学,2007,(1). 【9】付慧军.岳胜军.信息时代的国防政策【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 [1 o]曹新元.高技术发展对新军事变革的影响研究【D】.湖南:湖 南大学,2004:13—14. 【l1】天鹰.美军忧虑解放军的非对称作战【J】_舰载武器,2005,(8).

抗日战争武器研究论文

今天,我怀着波动的心情早早的待遇在台式机前等待着《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的著手。阅兵是中国向世界表明我们坚持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窗口。 我不知道那天让我期待了多久,因为对阅兵有极大的兴趣,建国60周年的阅兵式我也记不清看了多少遍,这次终于有机会在屏幕前近距离接班一番了。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战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抗战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爆发时间最早、历时最长。中国人民抗战战争坚定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的认为可靠,感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人民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民族牺牲。看见阅兵式上的官兵们雄赳赳气昂昂、英姿飒爽的样子使人们倍感精神振奋、非常自豪,有这样的军队、有这样的官兵作为一名中国人我非常骄傲。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呼喊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与热爱和平的国家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启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回头看70年前,以前的中国是怎样一种社会情况,内忧外患,贫困落后,如今可谓是截然不同了。现代化的城市,信息化的设备,巨舰横行海洋,坦克碾压陆地,战机翱翔长空,核武器威慑世界。现在的国家发展日新月异,这便是社会建设者立下的赫赫战功。二十一世纪,判断了祖国的飞速进步与发展,但我们不能够停留在别人的成果中,我们应建立起远大的理想与目标,向着我们远大的理想去努力,去建立起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这就是我们年轻人应该做的。自强不息,激流勇进,永不服输,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传统精神。历史启示了我们将来的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是这条路我们会走下去,因为正是这些迎刃而解,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刻苦钻研才成就了我们祖国的今天,成就了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今天,中国繁荣昌盛,蒸蒸日上。作为中华民族子女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发扬光大。更应该为祖国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让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奋斗吧,为我们的祖国有我们而骄傲!观察后真可谓感慨万千。我信任在看完《胜利日大阅兵》后每个人都会有所改变,让我们丢掉昨天的不快与气馁,共同走向新的明天!祝祖国繁荣昌盛,更加繁荣富强,早日达成祖国的伟大复兴!中国——万岁,中国——加油!

在接受军事理论的教育之前,我总感觉,自己并没有参军,自然军事就离自己很遥远,看到身边的身着戎装的军人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认为军事,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坚强后盾,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有力的表现,更是一个血性男儿应当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永恒主题。由此,我体会到了军事的那种震撼的力量,那种男子汉气概的彰显。对军人,生成了一股浓烈的敬意,还有热切的向往。到目前为止,军理老师主要介绍了两种战争思想,一个是孙子兵法,另外一个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我看来,孙子兵法简约概括,从高度抽象的角度来阐发作战制敌的思想。虽然已经是一千多年前的理论,但是由于他采用了保留作战经典思想,和高度抽象的方法,使得该兵法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指导意义。在军界,商界,甚至文化界,都被广泛的应用,真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样的思想,分别在不同的情况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而军事家毛泽东,综合吸收了前人军事理论的精华,并加以创造和发展,通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战争实践,形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军事思想理论。该理论,除了包含丰富的作战方法,还充满了哲学的色彩,其正确性,先进性,指导性,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的研究体会,并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发展完善。这两种思想,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军事理论的智慧。同时,我觉得,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而言,应该培养一种军人的气魄,军人的情操,军人的雄心,而这些与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分不开的。.现在,世界上仍然在发生很多针对华人的不公平事件。像华人在外受歧视,甚至被辱,国家领空遭受侵犯,国家自主权利受到干涉,面对这些行为,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拍案而起,强烈的表达自己的愤怒。在这个角度来看,只有强大,才有说话的权利,才有受尊重的资本。古往今来,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很多战争,最后都是正义战胜了邪恶,但是实际上,是胜利的一方,才能成为正义的一方。而军事力量又是一个国家的强大的最有力的表示。所以,要想捍卫祖国的利益,保卫祖国的领土,使祖国屹立于东方,最重要的就是要每个人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国家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什么国土之争,历史争议,分裂活动,归根结底,军事是最有力,最彻底的解决手段。虽然,人们有时会采取和平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实际上,在里面起主要作用的,是军事力量的威慑。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和平与战争所围绕的永恒主题,也是历史的真理。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中国青年中,有相当数量的人只知道沉迷于生活的享受,在他们的心里,在他们的世界里,除了恋爱,玩乐,似乎就没有其他任何事情。于是,爱国情怀,军事理念,民族意识,在他们的思想里开始淡化,甚至消失。对国防,对军事,不闻不问,长此以往,必将极大的削弱我们的军事力量,因为,青年人是祖国的下一代领导者。试想,如果真的发生了战争,这些奶油化的青年,怎样端起武器,奋勇杀敌?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青年问题的严峻性,并且在现在,就努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在大学进行军事理论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必须认真对待,给予高度的重视。总地说来,以上是我经过这八周的学习,所得到的一些感想和体会,我想肯定有很浓重的个人色彩,毕竟这次我说的都是我所想,没有加什么修饰。关于军事理论的学习,我还有个建议,希望老师能够制作一些形象生动的课件,来展现丰富多彩的军事天地,同时,在授课的时候,最好多介绍一些经典战例,这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不仅对军队的武器装备作战理论,编制体制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构成战争基本要素的人,武器装备及人与武器的组合方式,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高技术战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较量与对抗。作为战争主体的人,谁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并把其科学有效地运用于战场上,谁就可以获得战场上的主动与优势。一、正确认识高技术条件下人与武器的关系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是确立正确的高技术战争认识观的首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早就明确指出:“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的是人不是物”这一科学论证,正确揭示了人和武器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辩证 统一关系。在现代条件下,武器装备的发展不仅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削弱人的决定作用,相反却显得更加重要,更加突出了,这是因为,人永远是战争的主体,这也是我们建立正确的技术战争认识军事人才的关键。 (一)高素质的人是高技术战争中决定性因素的关键要素。在高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的今天,高素质的人与低素质的人不是简单的能力差,而是战斗力的质量差,而以不同的二者形成的人的群体,军队,部队或战斗团体,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上,具有本质的差别。因为高技术战争所涉及的技术与科学知识十分广阔,人的体力与体能在战争中的作用大幅度下降,而人的智能作用居于绝对优势的地位。在科学技术还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人与武器的结合是件很容易的事,稍加训练就会提高技能,可以形成和提高战斗力。武器装备也要靠人去掌握和使用。同样的武器,在不同人的手中将发挥不同的效能。两伊战争,伊拉克和伊郎 各自得到了苏联和美国的一些新式武器装备,但由于双方军队的素质不高,结果是用先进的武器打了一场落后的战争。智能化的武器需要智能化的士兵来掌握。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的全胜与伊拉克的惨败,二者在科技素质上的悬殊差别是一个重要原因,而霍克导弹现象足以证明这一点。霍无导弹是美国雷锡恩公司1954年研制,60年代初装备部队的一种全天侯中低空的地对空导弹。经过近些年的高技术改造,在90年代初仍是比较先进的高技术兵器,它是美陆军、海军、陆战队标准的野战防空的中程防空导弹,可以用来拦截飞机,巡航导弹和地对空导弹。海湾战争前夕,美军卖给科威特140枚导弹及发射控制系统,当科威特陷落后,这140枚霍无导弹自然成为伊军的战利品,但由于霍克导弹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方式,操作与发射过程十分复杂,由于伊军缺乏技术人才,尽管在90年8月份占缴获到手,但一直到1991年1月17日战争爆发,还没有掌握操纵,控制与发射的本领。尽管战场十分需要防空兵器,但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只能让其在库中睡大觉,造成了巨大的浪费。霍克导弹现象则进一步说明高素质的人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相反,低素质的人尽管再多,但它的作用很小,有时甚至是没有作用。 有的同志说战争就要投入大量的兵力,其实不然,下面我给大家讲一讲第二个问题:(二)人的数量优势不再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优势,战斗力不仅来自人质量,也来自人的结合体-武器的质量。 在武器装备水平较低的时代,兵力兵器的数量是军力大小强弱的主要标志数量优势可以弥补质量上的劣势,成为制约战争胜负决定性因素。“多兵之旅必胜”几乎成为战争制胜的名言,而现代高技术的今天,是用数量无法弥补的。海湾战争中,占尽兵优势的伊军,由于军力,经济和政治组织力方面的质量差,不仅一次象样的抵抗都没有,简直成为战场上的聋子,瞎子和靶子,只是被动挨打,丝毫没有还手的余地,因此人的决定性因素-不在数量优势。高素质的人与武器结合,才能生长和提高战斗力。 (三)人心向背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作用更为突出。毛泽东同志历来把人心向背作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来看待,这也是他建立无产阶级战争观的基本出发点。在高技术战争的今天,人心向背,战争的正义性问题仍在战争胜负中起着重要作用。海湾战争更为深刻的说明这一点。(1)从战争的起源上,是由于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因而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对。特别是伊拉克置联合国十项决议而不顾,一意孤行,形成了100多个国家参加反伊的联盟和30多个国家组成多国部队;(2)从战争力量的形成上,由于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在全世界空前孤立,几乎全世界都反对伊拉克,伊拉克真正成了孤家寡人。而多国部队似乎具有了战争的“正义性”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再不像美军侵略越南,奇袭利比亚那样遭到世界及国内的反对与遣责,原因不正是伊拉克的人心向背问题吗?就连生活中也是这样,如一个需要积极向上的整体,某名同志不顾制度及要求,自行行事,犯了于集体“摸黑”的错误,必然招来全体的反对。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思想切不可有丝毫的动摇。二、人的因素在现代高技术出现的几种新的特点(1)人的因素将更多地通过“物化”形式表现出来。现代军事科技的发展,使人的作用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内和更高层次上得到充分发挥。如人借助“外脑”和其他先进的技术装备,成倍地提高大脑的功能;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把人的“智力”开发推向一个新领域;“机器人”参战也由幻想变为现实等等。这些都足以说明,人的因素的作用,将更多“物化”形式表现出来。(2)人的因素在“寂静战场的的对抗中更加突出”以往的战争,众人们习惯考虑双方打起来之后如何战胜对方。而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则要求把和平时期各个领域的广泛较量,即在“寂静战场”上的较量,视为“热战场”较量砂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作为战胜对方的新手段。当今世界,威慑理论的广泛研究和运用。凭借高精尖技术兵器,力图给对方构成一种威慑,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素质,观念及军事理论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3)人的因素将更多地在间接对抗中发挥作用。新的技术兵器大量运用于战场几乎是强制性地改变着传统作战方法。打赢现代化战争不仅要靠直接操纵者,而且要靠保障者和组织者。人的因素将更多地表现为斗智斗谋。 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方式和作战方法的改变,作战理论的更新,归根到底是人创造活动的结果。就连技术发展的美国1986年《作战纲要》指出:“战争是由人而不是由机器去进行并取胜的。一如既往,人的因素将在未来的战役战斗中起决定作用”。三、现代军事人才产生的途径1、在严格训练中成才。军事人才要经过系统严格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军事知识的教育,更要经过直接或间接的军事实践的锻炼。战争条件靠战争实践学习战争,在和平时期则要靠训练,靠苦练,邓小平指出:“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提高军队的;军事素质和部队整体作战能力,做到“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2、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肩负着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稳定和统一任务。现代战争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需要更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军事技术,努力探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克敌制胜的战法。 3、坚持多形式多渠道自学成才道路。培养现代高素质军事人才,除上述主要途径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实际出发,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辟军事人才的新途径,谋求21世纪战略主动,在军队建设上,实现收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实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你再整理一下,减少些字。

兵器发展概况;中国近代兵器的发展,从产品结构上划分,大体可分为;第一阶段的兵器制造皆在晚清时期;至19世纪末期,1891年江南制造局研制出快利步;第二阶段国内历经新旧军阀割据、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战争,各派军阀竞相发展武器;自1928年国民政府宣告统一至1937年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兵工厂西迁,被迫进行战时生产;中国近代兵器的发展,从产品结构上划分,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制造带有火帽击发机构的前装枪炮到早期后装线膛枪炮(即早期后膛枪炮)。此时制造的后膛步枪为单发枪,后膛炮为架退炮。所用发射药和炸药皆为黑火药或栗色火药,炮弹为具有简单引信的榴弹(开花子)、穿甲爆破弹(钢质子)及穿甲弹(实心子)。第二阶段系步枪发展为连发(连续供弹)枪,并开始制造轻重机枪,火炮己发展为管退炮.发射药为无烟药,炮弹为已具有较复杂保险装置引信的榴弹、榴霰弹、破甲弹,所装炸药为各种猛炸药。第一阶段约从19世纪60年代初至19世纪90年代末,前后约40年;第二阶段从19世纪90年代初至1949年,约60年,其中前10年为两个阶段的重叠交叉时间。第一阶段的兵器制造皆在晚清时期。清政府不惜耗费巨资,先从国外购买洋枪、洋炮,继而购买设备、引进技术、建厂筹造,前后共创办42个局、厂。最初生产各式前装滑膛和线膛步枪、马枪、抬枪、炸炮(冲天炮)、阿姆斯特朗式重型要塞炮及弹药、地雷、水雷等,然后发展为生产林明敦边针、林明敦中针、马梯尼亨利、1871年式毛瑟等早期后膛单发步枪和阿姆斯特朗、克虏伯、克鲁森等后膛要塞炮、过山炮。这一时期,所建工厂大多为生产枪、炮、弹、药的综合性工厂,但缺乏正规工艺,生产技术也比较落后。至19世纪末期,1891年江南制造局研制出快利步枪,1895年湖北枪炮厂开始制造汉阳式(即1888年式毛瑟)步枪,1892年江南制造局制造阿式管退船台快炮,1905年该局又开始制造克虏伯式75毫米管退山炮.使中国兵器发展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第二阶段国内历经新旧军阀割据、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及第三次国内战争等几个时期,又受国外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兵器制造的品种和发展重点各有侧重,在武器的品种构成上有很大变化。北洋政府时期,由于军阀战争,各派军阀竞相发展武器。这时作战形式由固守城池的阵地战开始向运动战转变.在兵器的技术结构上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和发明的部分新型兵器,开始引入国内制造,除普遍制造连发枪外,开始大量制造各种轻重机枪、冲锋枪、山炮、野炮、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手榴弹、航空炸弹等。火药中的无烟药也得到较快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兵器品种增多,产量增大,其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大体接近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稍后时期的水平。自1928年国民政府宣告统一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国民政府对所辖兵工厂进行了整顿和调整,开始向生产专业化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兵器的品种变化不大,但型制有所改变。如步枪发展为中正式步枪(仿1924年式毛瑟枪),轻机枪逐步统一为捷克式轻机枪,重机枪逐步采用马克沁式重机枪,迫击炮及弹由英式改为法式。同时陆续开始了防化器材、化学战剂和军用光学仪器的筹备制造,并拟定了全国兵器发展规划,统一了部分兵器的制式,其发展规划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未能实现。这一时期,东三省兵工厂被日军侵占,上海兵工厂撤销,给中国兵器工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抗日战争爆发后,大部分兵工厂西迁,被迫进行战时生产。这一时期,针对当时作战特点和生产条件,大大发展了适于山地作战且原材料大部可以自给的各种轻型兵器,包括步枪、轻重机枪、中小口径迫击炮、战防炮、手榴弹、枪榴弹、掷榴弹、地雷(甲雷)、炸药包等;而重型兵器生产因设备和材料缺乏,基本上陷于停顿或半停顿状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对原有的兵工厂进行了调整和迁并,并接收了日伪的兵器生产单位,进行整顿和改建,兵器制造能力相对集中,重新开始了重型兵器的生产,一部分是抗战前产品,一部分是对接收的日式兵器进行仿制、配套和加工。为发动内战,除继续加紧制造迫击炮、手榴弹、步机枪外,还进行了M3A1式冲锋枪、57无坐力炮、2.36英寸M6A3和M6A5型火箭发射筒等轻型兵器的仿制,这也是中国近代最后研制或制造的几种较新式的兵器。以下就枪械、火炮、弹药、火炸药、防化器材、军用光学器材等各类兵器的主要品种、结构、性能和工艺发展情况,择要进行介绍。一、枪械中国近代时期的枪械,包括各种步枪、抬枪、机枪、冲锋枪、手枪、信号枪及枪榴弹发射器等。其中步枪又包括普通步枪和马枪,机枪包括重机枪和轻机枪。(一)步枪步枪按其外形尺寸、重量和使用方式又分为普通步枪和马枪。两者结构基本相同,但马枪较短、较轻,适于骑兵使用,又称骑枪。另有一种抬枪,其结构原理同步枪,需两人共抬,故名抬枪,其所用弹药与步枪有所区别,射程更远。步枪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前装枪和后膛单发枪为主;第二阶段为后膛连发枪。但两个阶段有所交叉。近代以前已制造有前装枪,但系采用手工制造的火绳枪。自19世纪50年代后,西方国家的新式枪械大量进入中国,到60年代初期,输入的枪械已有各种用火帽发火的前装枪和后膛单发枪。在第一阶段开始大量制造的是各种前装滑膛枪及前装线膛单发枪(亦称前装来复枪),同时部分局、厂也开始制造各种后膛单发枪。晚清时期,制造枪械的局、厂达21个,其中生产后膛单发枪的有江南、金陵、天津、广东、四川等机器局及湖北枪炮厂等11个局、厂。自1891年江南制造局研制出快利步枪和1895年湖北枪炮厂试制成功1888年式毛瑟枪后,便开始进入后膛连发枪的制造阶段。主要以仿制各式毛瑟枪为主,最初称汉阳式步枪,最后发展为中正式步枪。从晚清至1949年制造后膛连发枪的局、厂先后有23个。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生产较为分散,抗日战争爆发后,经过搬迁、合并和新建,生产工厂只有10个。抗日战争胜利后,又进一步调整,主要生产厂是第二十一工厂,最高年产量达10万支(1947年),据不完全统计,整个近代时期,共生产各式步枪(合马枪、抬枪)约280万支。其发展过程如下:1.前装枪及后膛单发枪此处所说的前装枪即前装火帽枪,以别于中国古代的前装火绳枪。前装火绳枪是用火绳发火的前装滑膛枪,而前装火帽枪则是将其火绳改为火帽击发机构。该机构为一锥形发火嘴,嘴内装引火药连通枪管内发射药:嘴上置铜火帽,另有一鸟头形打火锤。扣动扳机,打火锤在簧力的作用下击发火帽,点燃引火药及发射药。此机构先系英人在1807年发明,以后西欧各国相继采用,19世纪60年代传入中国。早期建立的一些机器局、厂,大都生产过此种前装枪。前装枪又分为前装滑膛枪及前装线膛枪两种。前装滑膛枪,枪管内无膛线,一般采用散装黑药、群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此种枪早期建立的机器局制造较多,主要有西安、兰州、山东、山西、四川等机器局。前装线膛枪则在枪管内刻有膛线,枪弹为独个铅子。铅子形状有多种,一般为长形扩张式,底部中空,呈圆锥形,装有铁塞或木塞,借火药燃气压力使铅子圆柱部压入膛线而起密封作用。其射击精度和侵彻力较前膛滑膛枪为高。江南制造局于1857年最先仿造英、法、德等国的前膛来复步枪和马枪。其中所制德国前膛来复枪,口径11毫米,初速45.7米/秒,射程457米,有带表尺的瞄准装置及刺刀等物,结构较复杂。其后天津、吉林、云南、陕西等机器局也开始制造。前装枪由于弹药须从枪口装入,装填速度较慢,射击精度较差,性能落后。后逐渐被后膛枪所代替。后膛枪的仿制,开始时间较早。江南制造局在1867年仿制前装线膛枪的同时,即已开始仿制美国林明敦边针枪,以后山东、天津、四川机器局也陆续仿制马梯尼亨利、斯乃德、黎意等后膛枪。这些枪均系黑药、铅弹单发枪,所用枪弹为药筒、黑药、底火、弹头结合在一起的定装式黑药铅弹,从枪管后膛装入。枪身有击针击发式的闭锁机构,枪弹装入后进行闭锁,扣动扳机击发,火药气体不能外泄,增大了弹丸的能量和初速。供弹方式皆为单发装填。射击精度、射程及射速均优于前装枪。后膛单发枪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是:(1)林明敦边针枪,此枪系美国1866年装备部队用枪,口径13毫米,枪重4.2公斤,射程100~1000码①,闭锁方式为滚动闭锁。该枪仅江南制造局制造,1867~1883年共生产步枪2.5万余支、马枪717支。(2)0.57英寸②斯乃德枪。此枪为美国人斯乃德发明,1867年英国采用。系在恩飞耳德前装枪的基础上改进而得,结构简单,口径14.66毫米,枪全长1397毫米,枪管长990毫米,枪重4.4公斤,初速366米/秒,表尺射程800码,射速可达18发/分。天津机器局于1874年仿制时曾向英商购买闭锁装置数千具,将旧有的思飞耳德前装枪改为后装斯乃德枪,以提高性能,节约开支。四川机器局1887年也曾仿造此枪,但未投产。(3)0.45英寸马梯尼亨利枪。此枪口径为11.43毫米,枪管长843毫米,枪重4.1公斤,初速412米/秒,闭锁方式为起落式闭锁。该枪1871年英国正式采用,山东机器局于1876年由曾昭吉自造机器,照式仿制,不到两月,即造出120余支,质量与英式相当。其后四川机器局亦有制造,1896~1901年共制造3975支。(4)林明敦中针枪。此枪口径10毫米,枪长1321毫米,枪重4.34公斤、射程300~1200码。闭锁方式在原滚动闭锁方式下改进其组合弹膛和闭锁机构,使它变得更简单、更确切。该枪自1884-1890年在江南制造局制造,后因产生走火疵病,乃停造。积存1万支,无人领用。后在原枪机簧后,添置活盖,克服了走火疵病,仍可使用。该枪除江南制造局外,四川、天津等机器局也曾制造。①1码=0.9144米②1英寸=2.54厘米(5)黎意枪。此枪系美国人詹姆斯?帕里?黎意设计,是在原设计连发枪的基础上去掉弹仓的单发步枪,口径11毫米,枪全长1340毫米,枪重4.1公斤,射程100~1200码。江南制造局最初于1883~1885年仿造36支,继后,由于林明敦中针枪因质量问题停产,乃于1890~1892年问又重新制造黎意枪,共造1720支。(6)1871年式毛瑟枪。此枪系德国著名枪械设计专家被得?保尔?毛瑟于1866年发明,1871年为德军正式采用。枪口径为11毫米,枪长1292毫米,枪管长852毫米,枪重4.54公斤,射程300~1600码(另有一种马枪,枪长953毫米,枪管长648毫米.枪重3.2公斤,射程200一1100码),采用枪机旋转闭锁机构,闭锁突榫位于机头部位、闭锁时突榫支撑在节套前端的闭锁槽内,左右对称,受力均匀。由于其闭锁与击发机构平稳可靠,在近代步枪中得到广泛运用。除江南制造局1883年试造12支外,四川、河南、广东、广西等机器局曾先后生产。四川机器局于1905~1910年生产5386支。除上述各种步、马枪外,当时还生产抬枪。抬枪亦分前装滑膛、前装线膛及后装线膛等三类,其结构原理与同类的步、马枪相同,只是尺寸、重量、装药量、威力、后坐力等比步、马枪为大。19世纪60年代以前生产的抬枪为前装滑膛、散装黑药、火绳点火,60年代后,也开始仿照英、法、德、美等国制造各种类型有击发机构的前装和后装抬枪。至1905年,制造的单位有江南、金陵、四川、天津、河南、山西、湖南、福建、陕西、云南、兰州、广东、吉林等机器局和湖北枪炮厂。制造的品种有各种规格的前装滑膛和线膛抬枪及林明敦边针、黎意、毛瑟、7响和五子等后膛抬枪。其中,除金陵、四川、北洋、湖南4个机器局的总产量分别皆在1000支以上外,其余各局产量仅数支到数百支。四川机器局从1896~1903年共造有蜀利、毛瑟抬枪5257支,是制造抬枪最多的局。由于抬枪品种繁杂,其诸元相差很大,如江南制造局造边针后膛抬枪,口径15.9毫米,枪全长2445毫米,全重13.2公斤,铅子重231克;山西机器局造抬枪口径25毫米,枪长2200毫米,湖南机器局造抬枪,全长2032毫米,铅子全重52.2克,陕西机器局造拾枪,口径41.3毫米,枪长1588毫米,净重14.14公斤。在中国,后膛枪代替前装枪的过程极其缓慢。从1867~1908年的41年间,许多机器局对前装枪和后膛枪都轮番进行生产。前装枪没有被后膛枪及时取代,主要原因是由于清政府财政困难、制造枪械的设备、材料及技术人员缺乏,因而严重地限制了兵器的发展和更新换代。李鸿章在1878年7月31日(光绪四年七月初二)的奏折中曾谈到:后膛枪虽较前装枪精度高,射程远,但前装弹药制造较易,而后膛枪弹必须造以机器,耗费既巨,且又一时不能奏效。为保存实力计,除已操练后膛枪者外,平时操练应用前装枪。近来所购新枪2万余支,费款数十余万,用心十余年,始得如此。新枪只可存放.以应临时事变。枪弹乃枪之命脉,但后膛枪弹制造复杂而费用大,遇有战事,十年之蓄,不够数月之需。因此在当时的条件下,许多地方为应付眼前需要,仍继续制造前装枪和后膛单发枪,直到民国初期才基本停造。这一时期.中国枪械制造所需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大都购自外国。机件加工除一般车、铣、钻、刨、插等方法外,型面枪件采用自由锻造法制出坯件,然后钳工划线、机械加工后修锉成型。枪管膛线加工用扁钻和挖刀先加工出内膛,再在专用拔来复线机上,固定枪管.用一单刃刀具随与来复线相同之靠模板旋转拉出来复线。枪管采用手工校直,枪托加工.除粗坯用机器外,其他用一般木工工具手工成型。淬火采用碳化法,表面处理采用珐蓝法。因此.加工效率很低,质量较差,而且零件不能互换。2.后膛连发枪后膛连发枪(即后膛连续供弹步枪),是在后装单发枪的基础上增设一个能容若干发枪弹的弹仓的枪,可以连续供弹。每分钟可发射枪弹10~12发,较单发枪先进。中国制造该种枪始于1891年江南制造局制成的快利步枪。湖北枪炮厂于1893年开始仿制1888年式毛瑟枪,1895年投产称汉阳式步枪。1907年广东军械制造总厂仿1904年式毛瑟枪,制成1907年式步枪。1924年东三省兵工厂仿1898年式毛瑟枪,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仿日38式6.5毫米步枪。1935年巩县兵工厂仿1924年式毛瑟枪制成中正式步枪。这些枪是中国近代生产最有影响的6种后膛连发步枪。其中汉阳枪流传最广,制造的工厂最多、时间最长,从1895~1946年52年间,8个厂总产量为100余万支,个别厂制造到1948年。1935年中正式步枪被定为制式步枪后,多数工厂生产此枪,其中.第二十一工厂生产工艺较正规,产品质量较高.生产数量也最多,1944~1949年共生产42.6万余支。各局、厂在仿制这些枪支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除以上几种步枪外,1905年汉阳、上海两局、厂还分别研究成功数种自动步枪,但末投入生产。在连发枪的发展过程中,历届政府曾多次研究讨论制式口径。在1903年,代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同直隶总督袁世凯,提出参照日本、英国小口径枪,拟定全国步枪口径为6.5毫米,政务处同意该项意见。后陆军部复议仿德国陆军的编制和装备,以德国代行设计的口径6.8毫米1904年式毛瑟枪为制式。该枪于1907年试成,故又称1907年式步枪或光绪三十三年式步枪。1912年广东兵工厂提高其精度,定名为元年式步枪①。1913年北洋政府陆军部重新规定步、马枪口径为7.9毫米,1915年陆军部军械司又复提出步枪制式定为元年式,口径为6.8毫米,认为该口径的步枪和枪弹于中国“人民体格,尤为相宜”。但由于当时军阀割据、南北对峙,未能实现。1919年广东及四川兵工厂先后将元年式步枪口径改为7.9毫米。因7.9毫米枪弹威力大,杀伤力强,当时引进的步机枪大多为7.9毫米,为便于枪弹通用,乃逐渐转向7.9毫米口径,称为元年式7.9毫米步枪。1928年兵工署统辖全国兵工厂后,重新探讨兵器制式化问题。1934年12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召开的兵器制式化会议,议定步枪采用德国1924年短式毛瑟步枪为制式步枪(口径7.9毫米)。1935年巩县兵工厂首先仿制成功,定名为24年式步枪,又称中正式步枪,1940年后,经第二十一工厂参照德国图纸,改进机床,设计制造工艺、工装,至1943年10月正式投入生产,一直生产至1949年。①民国时期试制成功的兵器,多以产品定型的年份命名,如元年式步枪,即民国元年试制定型,但亦有个别产品以正式投产的年份命名的。(1)快利步枪快利步枪,是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种连发枪。1890年,两江总督李鸿章因见江南制造局所造枪支均是旧式,仿造英国南夏枪亦不适用,乃“饬令专就曼利夏、新毛瑟两式讲求仿造。”②同年,江南制造局在购得各国样枪后,先后仿造了奥地利曼利夏和英国新利样枪。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中国近代兵器发展史57等内容。

核武器与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核武器的出现,是20世纪40年代前后科学技术重大发展的结果。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O.哈恩和物理化学家F.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几个星期内,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验证了这一发现,并进一步提出有可能创造这种裂变反应自持进行的条件,从而开辟了利用这一新能源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广阔前景。但是,同历史上许多科学技术新发现一样,核能的开发也被首先用于军事目的,即制造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其进程受到当时社会与政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从1939年起,由于法西斯德国扩大侵略战争,欧洲许多国家开展科研工作日益困难。 同年9月初,丹麦物理学家N.H.D.玻尔和他的合作者J.A.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并指出能引起这一反应的最好元素是同位素铀235。 正当这一有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发表时,英、法两国向德国宣战。1940年夏,德军占领法国。法国物理学家J.-F.约里奥-居里领导的一部分科学家被迫移居国外。英国曾制订计划进行这一领域的研究,但由于战争影响,人力物力短缺,后来也只能采取与美国合作的办法,派出以物理学家J.查德威克为首的科学家小组,赴美国参加由理论物理学家J.R.奥本海默领导的原子弹研制工作。在美国,从欧洲迁来的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首先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奔走推动,于1939年8月由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第32届总统F.D.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才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但开始只拨给经费6000美元,直到1941年12月日本袭击珍珠港后,才扩大规模,到1942年8月发展成代号为“曼哈顿工程区”的庞大计划,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投资20多亿美元。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制成 3颗原子弹,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制造原子弹,既要解决武器研制中的一系列科学技术问题,还要能生产出必需的核装料铀235、钚239。天然铀中同位素铀235的丰度仅0.72%,按原子弹设计要求必须提高到90%以上。当时美国经过多种途径探索研究与比较后,采取了电磁分离、气体扩散和热扩散三种方法生产这种高浓铀。供一颗“枪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高浓铀,是靠电磁分离法生产的。建设电磁分离工厂的费用约3亿美元(磁铁的导电线圈是用从国库借来的白银制造的,其价值尚未计入)。钚239要在反应堆内用中子辐照铀238的方法制取。 供两颗“内爆法”原子弹用的几十千克钚239,是用3座石墨慢化、水冷却型天然铀反应堆及与之配套的化学分离工厂生产的。以上事例可以说明当时的工程规模。由于美国的工业技术设施与建设未受到战争的直接威胁,又掌握了必需的资源,集中了一批国内外的科技人才,使它能够较快地实现原子弹研制计划。德国的科学技术,当时本处于领先地位。1942年以前,德国在核技术领域的水平与美、英大致相当,但后来落伍了。美国的第一座试验性石墨反应堆,在物理学家E.费密领导下,1942年12月建成并达到临界;而德国采用的是重水反应堆,生产钚239,到1945年初才建成一座不大的次临界装置。为生产高浓铀,德国曾着重于高速离心机的研制,由于空袭和电力、物资缺乏等原因,进展很缓慢。其次,A.希特勒迫害科学家,以及有的科学家持不合作态度,是这方面工作进展不快的另一原因。更主要的是,德国法西斯头目过分自信,认为战争可以很快结束,不需要花气力去研制尚无必成把握的原子弹,先是不予支持,后来再抓已困难重重,研制工作终于失败。胖子(投向长崎的原子弹) 1945年5月德国投降后,美国有不少知道“曼哈顿工程”内幕的人士,包括以物理学家J.弗兰克为首的一大批从事这一工作的科学家,反对用原子弹轰炸日本城市。当时,日本侵略军受到中国人民长期抗战的有力打击,实力大大削弱。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进攻,又几乎全部摧毁日本海军,海上封锁使日本国内的物资供应极为匮泛。在日本失败已成定局的情况下,美国仍于8月6日、9日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仅有的两颗原子弹,代号分别为“小男孩” 和“胖子”。苏联在1941年6月遭受德军入侵前,也进行过研制原子弹的工作。铀原子核的自发裂变,是在这一时期内由苏联物理学家Г.Н.弗廖罗夫和Κ.А.佩特扎克发现的。卫国战争爆发后,研制工作被迫中断,直到1943年初才在物理学家И.В.库尔恰托夫的组织领导下逐渐恢复,并在战后加速进行。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原子弹试验。1950年1月,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下令加速研制氢弹。1952年11月,美国进行了以液态氘为热核燃料的氢弹原理试验,但该实验装置非常笨重,不能用作武器。1953年8月,苏联进行了以固态氘化锂6为热核燃料的氢弹试验,使氢弹的实用成为可能。 美国于1954年2月进行了类似的氢弹试验。英国、法国先后在50和60年代也各自进行了原子弹与氢弹试验。中国在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基础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即着手准备研制原子弹。1959年开始起步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同年6月,苏联政府撕毁中苏在1957年10月签订的关于国防新技术协定,随后撤走专家,中国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这一任务。中国首次试验的原子弹取"596"为代号,就是以此激励全国军民大力协同做好这项工作。1964年10月16日,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经过两年多,1966年12月28日,小当量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半年之后,于1967年6月17日成功地进行了百万吨级的氢弹空投试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在世界上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核武器这两个发展阶段的任务。1945年8月6日和9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夕,美国空军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接连投掷了两枚原子弹。这场人类有史以来的巨大灾难,造成了10万余日本平民死亡和8万多人受伤。原子弹的空前杀伤和破坏威力,震惊了世界,也使人们对以利用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的巨大爆炸力而制造的新式武器有了新的认识。美国对日本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是以带降落伞的核航弹形式,用飞机作为运载工具的。以后,随着武器技术的发展,已形成多种核武器系统,包括弹道核导弹、 巡航核导弹、 防空核导弹、反导弹核导弹、反潜核火箭、深水核炸弹、核航弹、核炮弹、核地雷等。其中,配有多弹头的弹道核导弹,以及各种发射方式的巡航核导弹,是美、苏两国装备的主要核武器。通常将核武器按其作战使用的不同划分为两大类,即用于袭击敌方战略目标和防御己方战略要地的战略核武器,和主要在战场上用于打击敌方战斗力量的战术核武器。苏联还划分有“战役战术核武器”。核武器的分类方法,与地理条件、社会政治因素有关,并不是十分严格的。自70年代末以后,美国官方文件很少使用“战术核武器”,代替它的有“战区核武器”、“非战略核武器”等,并把中远程、中程核导弹也划归这一类。已生产并装备部队的核武器,按核战斗部设计看,主要属于原子弹和氢弹两种类型。至于核武器的数量,并无准确的公布数字,有关研究机构的估计数字也不一致。按近几年的资料综合分析,到8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总计有核战斗部50000枚左右,占全世界总数的95%以上。其梯恩梯当量,总计为120亿吨左右。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德国和日本投下的炸弹,总计约200万吨梯恩梯,只相当于美国B-52型轰炸机携载的2枚氢弹的当量。从这一粗略比较可以看出核武器库贮量的庞大。美苏两国进攻性战略核武器(包括洲际核导弹、潜艇发射的弹道核导弹、巡航核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在数量和当量上比较,美国在投射工具(陆基发射架、潜艇发射管、飞机)总数和梯恩梯当量总值上均少于苏联,但在核战斗部总枚数上多于苏联。考虑到核爆炸对面目标的破坏效果同当量大小不是简单的比例关系,另一种估算办法是以一定的冲击波超压对应的破坏面积来度量核战斗部的破坏能力,即取核战斗部当量值(以百万吨为计算单位)的2/3次方为其“等效百万吨当量”值(也有按目标特性及其分布和核攻击规模大小等不同情况,选用小于2/3的其他方次的),再按各种核战斗部的枚数累计算出总值。按此法估算比较美、苏两国的战略核武器破坏能力,由于当量小于百万吨的核战斗部枚数,美国多于苏联,两国的差距并不很大。但自80年代以来,随着苏联在分导式多弹头导弹核武器上的发展,这一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而对点(硬)目标(见点目标)的破坏能力,则核武器投射精度起着更重要的作用,由于在这方面美国一直领先,仍处于优势。除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中国已掌握核武器外,印度在1974年进行过一次核试验。一般认为,掌握必要的核技术并具有一定工业基础及经济实力的国家,也完全有可能制造原子弹。由于核武器投射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自60年代以来,核武器的发展,首先是核战斗部的重量、尺寸大幅度减小但仍保持一定的威力,也就是比威力(威力与重量的比值)有了显著提高。例如,美国在长崎投下的原子弹,重量约4.5吨,威力约2万吨;70年代后期,装备部队的“三叉戟”Ⅰ潜地导弹,总重量约1.32吨,共8个分导式子弹头,每个子弹头威力为10万吨,其比威力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相比,提高135倍左右。威力更大的热核武器,比威力提高的幅度还更大些。但一般认为,这一方面的发展或许已接近客观实际所容许的极限。自70年代以来,核武器系统的发展更着重于提高武器的生存能力和命中精度,如美国的“和平卫士/MX” 洲际导弹、“侏儒”小型洲际导弹、“三叉戟”Ⅱ潜地导弹,苏联的SS-24、SS-25洲际导弹,都在这些方面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其次,核战斗部及其引爆控制安全保险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适应各种使用与作战环境的能力,也有所改进和提高。美、苏两国还研制了适于战场使用的各种核武器,如可变当量的核战斗部,多种运载工具通用的核战斗部,甚至设想研制当量只有几吨的微型核武器。特别是在核战争环境中如何提高核武器的抗核加固能力,以防止敌方的破坏,更受到普遍重视。此外,由于核武器的大量生产和部署,其安全性也引起了有关各国的关注。核武器的另一发展动向,是通过设计调整其性能,按照不同的需要,增强或削弱其中的某些杀伤破坏因素。“增强辐射武器”与“减少剩余放射性武器”都属于这一类。前一种将高能中子辐射所占份额尽可能增大,使之成为主要杀伤破坏因素,通常称之为中子弹;后一种将剩余放射性减到最小,突出冲击波、光辐射的作用,但这类武器仍属于热核武器范畴。至于60年代初曾引起广泛议论的所谓“纯聚变武器”,20多年来虽然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例如大功率激光引燃聚变反应的研究,80年代也仍在继续进行,但还看不出制成这种武器的现实可能性。核武器的实战应用,虽仍限于它问世时的两颗原子弹,但由于40年来核武器本身的发展,以及与它有关的多种投射或运载工具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通过上千次核试验所积累的知识,人们对其特有的杀伤破坏作用已有较深的认识,并探讨实战应用的可能方式。美、苏两国都制订并多次修改了强调核武器重要作用的种种战略。有矛必有盾。在不断改进和提高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性能的同时,美、苏两国也一直在寻求能有效地防御核袭击的手段和技术。除提高核武器系统的抗核加固能力,采取广泛构筑地下室掩体和民防工程等以减少损失的措施外,对于更有效的侦察、跟踪、识别、拦截对方核导弹的防御技术开发研究工作也从未停止过。60年代,美、苏两国曾部署以核反核的反导弹系统。1972年 5月,美、苏两国签订了《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不久,美国停止“卫兵”反导弹系统的部署。1984年初,美国宣称已制订了一项包括核激发定向能武器、高能激光、中性粒子束、非核拦截弹、电磁炮等多层拦截手段的“战略防御倡议”。尽管对这种防御系统的有效性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可以肯定,美、苏对核优势的争夺仍将持续下去。由于核武器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和独特的作用,与其说它可能会改变未来全球性战争的进程,不如说它对现实国际政治斗争已经和正在不断地产生影响。70年代末,美国宣布研制成功中子弹,它最适于战场使用,理应属于战术核武器范畴,但却受到几乎是世界范围的强烈反对。从这一事例也可以看出,核武器所涉及的斗争的复杂性。中国政府在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即发表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并不是由于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为了防止核战争,消灭核武器。此后,中国政府又多次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并就如何防止核战争问题一再提出了建议。中国的这些主张已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的赞同和支持。

军事领域也很大,所以你首先要确定方向。看要写哪一方面内容的。比如是写历史战争,还是现代军事人物,要具体确定。确定方向后,就要开始列提纲和题目。搞定摘要和关键词,然后确定写几个部分,分别什么内容,确定论文的中心和分段的叙述内容,确定论题,论据。提纲和题目确定后,就开始收集资料,到图书馆去找内容有关和需要的书,然后大量阅读,做读书笔记和摘要。资料读完后,就可以开始思考动笔,确定写作提纲,一部分一部分写,全部完成后,再进行反复修改,最后完成。

战争与和平论文参考文献有很多,例如《战争与和平的断想》,《战争、和平与宪法共识》等等。

再论战争与和平经济贸易法学院 2010级9班邢丹丹摘要:逼近眼前的生死抉择 和平是人类最持久最朴实的追求。和平意味着生存的机会。人只有在和平的状态下才能正常从事一切有利于生存、发展的建设性活动,生命的尊严也只能在和平状态下才有条件得以普遍展现。然而对和平的持久追求本身也表明了人类长期被战争所伴随的不幸事实。 战争,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最大灾难之一。无论战争因何而起,它都不仅是手执武器的人互相残杀,更是平民的无辜受难。战争造成的惨烈后果——生灵涂炭、村庄被焚毁、城市成废墟……——从来就是要由人民来承受的。对于人民来说,战争意味着动荡、恐怖和死亡阴影。但战争却总在发生,人民防不胜防。 在人类历史上,和平与战争犹如一对连体儿。第 1 页关键词:广岛 核爆炸 战争 和平 发展 正文只在我的心中和这个太阳光下有那么多幸福,而这里……呻吟,痛苦,恐怖,和这种不可知,这种匆忙……他们又在这里喊叫了,又都向回跑了,我要和他们一阵跑,它,死亡,就在这里,在我头上,在我周围……俄顷之间——我便永远看不见这个太阳,这个河水,这个峡谷了!……————选至《战争与和平》回顾广岛展开全文限免导长图转存到网盘发送至微信下载文档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号8.0.70 隐私政策 权限说明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专属归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第 2 页为您精选会员文档976篇战争与和平议论文800字2702人阅读战争与和平论文1.2W人阅读和平_论文范文1526人阅读战争与和平议论文1476人阅读获取全部文档9875人在看基于你的浏览为你整理资料合集论文:再论战争与和平文件夹战争与和平议论文 - 百度文库4.2分2476阅读85%用户都在看大一军事论文1500字《相互依赖理论视野中的战争与和平》 - 百度文库2.9分1547阅读近期下载量飙升《战争与和平》中娜塔莎形象浅析 - 百度文库3.8分1060阅读剩余10篇精选文档前往APP一键获取全部合集相关文档战争与和平议论文800字免费获取全文战争与和平论文免费获取全文和平_论文范文免费获取全文战争与和平议论文免费获取全文正确认识当今的战争与和平-论文1509人已阅读TOP超赞战争,武器与和平论文1045人已阅读绝绝子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议论文范文2682人已阅读高三评论作文:战争与和平1201人已阅读论战争与和平1605人已阅读战争与和平高中议论文1000人已阅读最新优秀议论文:珍爱和平远离战争1000人已阅读[专题范文]战争与和平作者2191人已阅读试论当代战争与和平问题2061人已阅读和平 论文范文3527人已阅读《战争与和平》作文讲评2523人已阅读查看更多APP打开推荐文档集(32篇)

甲午战争论文题目

李鸿章一生可谓阅尽沧桑,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他睁眼看世界,师夷图自强,身担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之重任,到死却只能发出“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的哀叹,诚可悲哉! 北洋水师是他主导建立的一支近代海军,船坚炮利,总吨位号称世界第八,亚洲第一。却在甲午海战中,一败于丰岛,再败于黄海,三败于威海,以致全军覆没。个中缘由,深堪究诘。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以农业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主要意思形态的农耕文明,从根本上缺乏征服冒险探寻未知的精神。农耕文明讲求的是聚族而居,精耕细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切都非常有规律。对一切活动的结果也可以预知,"种瓜的瓜,种豆得豆"正反映了这一点。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仁义""中庸",这造就了中华文明内敛性和非竞争性的集体人格与文化心理。面对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海洋产生的海洋文明,习惯于乘风破浪探寻未知的彼岸,这使得他们对海洋有一种先天的亲和力。长期的航海冒险开辟了新航线,发现了新大陆,获的了巨额商业利益,同时也催生了保护贸易利益的海军。这样就形成了以海军保护海外贸易,以贸易利益发展海军的良性循环机制,海外贸易和海军都得了长足的发展。反观之中国,虽然也有绵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领海,但以小自耕农为国家的主体,大部分的生产生活用品都能自给自足,人民也以"七十者可以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这种低水准的平等生活感到满足,别无它求,自然无大规模交换贸易之需要。帝国统治者更自认为“天朝抚有四海”、“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郑和的七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并且这种大规模的远航为官府所垄断,民间几乎是寸板不得下海。这种行为没有制度化,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没有内在的经济利益要求,跟皇帝的治国理想及执政风格有很大的关系,故明宣宗以后就再也没有大规模地进行过了。这就使我们帝国从帝王将相到贩夫走卒对海洋的认识从理论到实践都非常陌生,遑论海军的建设和制海权的重视。在世界尚未连成一片,海洋时代尚未到来时,在农耕文明尚未与海洋文明发生冲突时,我们依然可以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但当两种文明以武力的方式争雄于海上时,中国必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士大夫开始认识到没有一支强大而有效的海军,中国便不可能自保,更不能对付“泰西”海上大国。创建近代海军成为中国努力“师夷长技”的一项迫切而坚巨的任务。李鸿章在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以后,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为强敌所环伺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强敌”。尤其是在1874年,日本这个中国人在平日里都不怎麽提及的岛国在一翻革新买几艘军舰之后,便胆敢侵犯台湾,更使他及清政府的一些官员更清楚地认识到了海军的重要性及急迫性。西方国家虽然侵略成性,但距中国尚远,而日本近在肘腋,“诚为中国永远大患”。清政府在一场持续大半年的“海防大讨论”后,决定南北洋并举,任命李鸿章为北洋大臣,沈葆桢为南洋大臣,每年拨给400万两经费筹建南北洋两支水师。 19世纪是一个海洋时代, 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提出了“海洋中心”说。中心思想是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海军威力=力量+位置,海军必须以“集中”为战略法则,同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这从理论上为各国扩充海军争夺海上霸权提供了依据。 甲午中日战争的暴发表面上是为了争夺朝鲜,但实际上更是为了争夺黄海的制海权。中日之间为隔海作战,必先由舰队决战于海上以争得制海权,此时的陆战退居次要地位。如无海军提供运兵后勤之支援,在陆地作战势必更加困难。是故谁能掌握黄海的制海权,谁即能取争夺朝鲜的胜利。如西方评论者之所言,两国交战,“必其先能主海,而后运兵保民,惟所欲之,无不如志;且使败于陆路,仍可登舟而返。而不第此也。东海往来,一帆风顺,日卒之犯中国,华师之保朝鲜,举不啻朝发而夕至,海权之所关系,尤为重大。” 然甲午海战,北洋水师一败再败,曷其所以然也?试论之如下: 一 清政府 在剿灭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的过程中,八旗军和绿营军畏敌如虎,不堪一击,毫无战斗力可言。湘军与淮军趁势而起,戡定大乱,再造中兴。曾国藩李鸿章因之而成国之柱石中兴名将,黄褂红顶位极人臣,然而湘淮二军毕竟是清政府体制之外的私人武装,对清政府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清政府对之猜忌甚深。曾国藩深谙为臣之道,在克复金陵后,裁撤湘军自减羽翼以让朝庭安心,自己也能持盈保泰善始善终。淮军得以保留一方面是因为战事未息尚需用兵且李鸿章此时威望尚低易于掌控;另一方面是李左有隙,清政府大力扶持左宗堂的楚军对抗淮军,并且湘淮两军也渐露矛盾。但清政府对李鸿章及淮军始终抱有戒心,从根本上防止它发展壮大。 建设近代化海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但二十年中,北洋海防经费从未解足份额过,每年实际收入仅100万两左右。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制定北洋舰队正式成军后,拨给海军经费更少,北洋舰队没有再购入一艘新式军舰,部分应更新的火炮等亦未进行。其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战略眼光狭隘,发展海军目的仅限于自保,看不到近代海防科技的发展日新月移,人力物力投入力度远远不够;以小农经济基础的封建国家,生产力水平落后,财政收入十分有限,鸦片战争以后,各种赔款接连不断无异于雪上加霜,只得靠各种捐厘税金来维持一支近代化海军,这已是十分困难而海军经费还被大量挪用;但担心李鸿章挟北洋以自重难以驾驭也是重要因素。同时南北洋并举而不让李鸿章总办,也不难看出清政府以南洋制衡北洋的意图. 二 李鸿章及清政府官员 李鸿章虽然是"洋务运动"的领,倡导并身体力行"师夷长技以自强",但从本质上讲他还是封建帝国的官员而且是一位精于权谋算计的官员,他所做的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为获到更高官位,攫取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他把淮军和北洋水师当作自己的政治资本,为了壮大北洋水师可谓"机关算尽"。他大量挪用南洋水师的经费及招商局的官款榨取地方财政等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深了与湘系集团和同僚之间的重重矛盾,影响南北洋不能和衷共济。 作为军功起家洋务崛起的李鸿章与同辈官员比起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见识,知道洋枪洋炮的威力,了解西洋科技的伟大。但他同时也是"四书五经"培养出来的传统知识分子,没有经过近代的高等政治军事教育尤其没有接受系统的海战知识的教育’没有亲身经历大规模的近代海战,缺乏战略眼光,对制海权更是闻所未闻。在海防上李鸿章奉行守口主义主张以陆守为主,他对后来崛起的德国十分注意,对普鲁士人布哈里所著的《防海新论》更是青睐有加。对该书提出两国交兵,往堵敌国海口,封锁敌国海岸,不容敌船出入,则为防守本国海岸之上策,“其次莫如自守,如沿海数千里敌船处处可到,若处处设防,以全力散布于甚大之地面,兵分力单,一处受创,全局失势,故必聚积精锐,止保护紧要数处,即可固守。”的理论深以为然。死守海口,消极应敌,将“活”的舰船变成了“死”的炮台。丰岛海战后,李鸿章派北洋舰队出海巡弋,又提出了“制敌保船”的基本方针,他的所谓“制敌”,仍寄希望于“作猛虎在山之势”的威慑;这不过是虚张声势以吓敌罢了。对于对中国海军情况了如指掌的日本来说,当然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甲午海战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19世纪八十年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一个新兴的名曰"清流派"的政治派别,它主要由一部分不掌实权的言官和一些素有才名的翰林学子组成,同治皇帝的老师大学士李鸿藻与父子两代同为帝师的翁同龢是其领袖。他们敢于上书言事,评议时政,要求改革弊政,在沙俄觊觎中国西北,日本侵略朝鲜、琉球以及法国侵略越南等问题上,都提出强硬主张,反对妥协。但他们多放空言殊少务实,正由于他们不涉实务没有过失,无可指责,所以能够把自已打扮成天道人心的代表,抢占道德的制高点,把当日技术与法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泛道德化,不同的政治主张被解释成道德上的至善与极恶,动辄口诛笔伐不遗余力。清政府对其暗中放任,间或利用其奏章博取广开言路的名声,达到抑制"洋务派"平衡各方政治力量的目的。海军发展未能中央化,而系责成沿海督抚独自办理,是清政府近代海军尤其是北洋水师发展的一个致命伤.这使得有人以"则是水师者非中国沿海之水师,乃直隶天津之水师;非海军衙门之水师,乃李鸿章之水师也"为借口阻挠北洋水师的发展.户部尚书翁同龢也常对于海军经费加以挑剔,不肯与之合作.且北洋水师与南洋福建广东三支水师属于平级单位互不隶属,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无权调动另外三支水师,这就埋下了战时互不相救的隐患.虽然中央成立了海军衙门,名义上全国的海军事务辖于中央,实则仍是各地区的督抚负责.且在中央成立是这个号称为“新内务府”的海军衙门,非但对于海军毫无建树,反而使本来困难重重的海军发展更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 在剿灭太平天国运动中各地督抚权力日增,已有尾大不掉之势,再加以地方主义的思想太重,各怀畛域之见,此疆彼界,而难以同舟共济。湘淮二系之间,更是时有摩擦。远在海防与塞防之争时,湘系领袖左宗棠即与鸿章的意见不合,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另一湘军领袖刘坤一,也是李鸿章的反对者,不论在两广总督或两江总督任内,都不肯与之合作。甲午战争时,还有人认为只是李鸿章一人,北洋水师一军,直隶一省与日本作战,与南方的海军并不相干。致威海告急,而南洋舰队却坐视不救, 三 海军官兵 作为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并没有受到过近代军事教育,更无统率近代化舰队决战海上的实战经验.他曾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后来转投淮军,率领骑兵英勇作战,当太平天国败亡时,他已升总兵,相当于一支骑兵师的师长。陕甘总督左宗棠指挥西征收复新疆的战事,因素知丁汝昌作战英勇,奏请发往甘肃差遣。此时丁汝昌因赋闲在家无事可做,便来投奔李鸿章谋求官职,李鸿章不愿丁汝昌西行,便以丁汝昌“伤病复发”为由,把他留在天津。他能当上北洋水师提督北洋主要靠的不是他的才能,而是他的性格内向处事温和没有野心和对李鸿章惟命是从,以及他和李鸿章的同乡关系.李鸿章任命丁汝昌为北洋水师提督目的是要将北洋水师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成为名副其实的"李家军". 北洋海军左翼总兵兼带“镇远”舰的林泰曾是福建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并入英国高士堡海军军官学校深造,而后上英国地中海舰队“孛来克柏林"号铁甲舰实习,后有改上“潘尼洛布”、“阿其力及“威灵顿等舰实习. 北洋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以第一名成绩成为福州船政学堂首届毕业生。1876年,被派赴英国学习海军,三年,上英国地中海舰队旗舰“马那杜”号实习,担任见习大副。次年,因病自塞浦路斯离舰返回巴黎休养,四年痊愈,重返地中海舰队实习,上“拉里号”。 北洋水师除丁汝昌以外的中高层将领大都受过近代军事教育并出洋留过学且在世界一流的舰队里实习过,但他们在当时应该是清政府里一群奇特的将军,他们靠的是学习或别的事情而不是靠军功得以身居要津.李鸿章注重对他们军事素理论素质的培养而忽略了实战经验以及政治素质的培养,下层官兵就更不用提了. 在清王朝的这个大染缸里,缺乏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严格纪律约束的北洋水师早已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了,透过它那钢筋铁骨散发着腐烂的气息. 丁汝昌在刘公岛上盖起商铺用以出租获利,各船管带平时把经费用在个人前途的“经营”和享乐,把舰船保养备战的钱挪作他用。 海军官兵更是大肆参与走私.平日里演练更是流于形式,炮靶、雷靶,惟船动而靶不动,每次演习打靶,总是预先量好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驶,码数已知,百发百中。还有一个细结值得注意,丁汝昌刘步蟾最后是以吞食鸦片的方式自杀的,这说明了什么?他们早已是"瘾君子"了. 当东乡平八郎参观北洋水师时,他用戴着的百手套抚摩了一下中国军舰肮脏的栏杆,然后看到了炮管杂乱晾晒的衣服.回国后他说,如果我们和这支军队发生战争,我们必将胜利.这个故事的真伪,已经不显得重要,这是两支不对等的军队的战争.他们的云壤之别精神状态.已决定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争. 丰岛海战时,日本“吉野”、“浪速”、“秋津洲”三舰不宣而战,“济远”开始还击。双方炮战1小时20分钟,方伯谦见敌我力量悬殊,下令转舵向西北方向逃遁,日舰“吉野”从后追来,方伯谦下令挂白旗,后又令加挂日本海军旗。“吉野”依然紧追不舍,“济远”水手王国成等自发使用150mm尾炮,向“吉野”连发4炮,命中3炮,"吉野"顿时火起,船头低俯,不敢前进,“济远”得以逃离战场。回威海后,方伯谦捏报“鏖战四点钟之久”,并“击死倭提督”。 黄海战争一开始,刘步蟾命令士兵在有效射距外慌忙开炮,首炮非但未击中目标,反而震塌前部搭于主炮上的飞桥,丁汝昌和英员泰莱皆从桥上摔下,严重受伤。而战前丁汝昌犯了一看似无关宏旨实则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没有指定在水师提督负伤"旗舰"被击坏的情况下,由哪位将领哪支舰船继续指挥.所以海战一开始北洋舰队就处于群龙无首各自为阵的状态,这就是哪里是平日严阵以待、训练有素的舰队?战场厮杀时,激战中落伍的日舰“比睿号”冒险从我舰群中穿过,我定远舰在相距四百米距离上发射鱼雷,未中。“致远”沉没,,济远管带方伯谦惊恐万状,连忙挂起“本舰重伤”的信旗驶出阵外。济远舰在逃跑时慌乱中又撞到了正在搁浅中的扬威号,扬威舰被撞得裂开了一个大洞,不久便在黄海沉没。扬威管带林履中悲愤交加,跳海身亡。“广甲”见舰“济远”逃,也随之逃跑。日本先锋队四舰转而围攻“经远”,将“经远”划出阵外,中炮沉没。

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败于“蕞尔小夷”的严峻现实,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于是,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各种势力集团演出了一场场短暂而又壮烈的悲剧。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几乎惨遭亡国之祸。一时近代化的前途变得更为坎坷。如果说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的话,甲午战争则使其近代化的进程蒙受了巨大的挫折。本文以此视角重评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重评战后中国的历史进程,并力图从中总结教训、经世致用。 一、洋务运动的结束 甲午战争对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做了一次总检验,结果表明“自强”、“求富”的目的远未达到。今后中国的近代化应该如何深入呢?战火甫熄,《马关条约》墨迹未干,光绪帝便宣示中外:“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朕于中外臣工有厚望焉!”《转引自戚其章著《甲午战争史》,第487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洋务派的后起之秀张之洞更是一口气提出了九条建议:亟练陆军、亟练海军、亟造铁路、分设枪炮厂、广开学堂、速讲商务、讲求工政、……。《《吁请修备储材折》,见《张文襄公全集》,卷37,奏议37。》由上可见,战后君臣都有把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决心。 但是,甲午战后的历史上还存在洋务运动吗?回答是否定的。首先,维新潮流的兴起表明时代重心已经转移;其次,洋务派开始分裂、对立,难以形成一支独立的力量了;最后,洋务活动需要国家大量投资,而战后清政府的财政已是山穷水尽。在这种情况下,甲午战后,除了练兵以外,其他洋务活动的步伐骤然放慢。总之,洋务活动虽未完全停止,但已称不上是“运动”了。 对于洋务运动的结束,史学界多认为是中国社会新陈代谢的正常环节。笔者则不以为然。因为这不是其自身发展、成熟的结果,而是突遭战败打击使然。这就必然会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产生不利影响。 (一)战后李鸿章一蹶不振,洋务派分化、对立,使中国近代化失去了来自实权阶层的推动力量。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实际组织者,甲午战败,他固然不能辞其咎,一时成为众矢之的,群议指责,“国人皆曰可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中日战争》第4册,第71页。》其“一生事业,扫地无余”《吴永《庚子西狩丛谈》卷10,第128~130页。》。不久,朝廷将他从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任上调入内阁办事,以削其权。李鸿章在这种情况下转而苟安自保。洋务派的另一关键人物、首倡“自强”的恭亲王奕��则转变为顽固派,成为近代化深入的阻力。张之洞虽雄心勃勃,但究属孤立无援,加之和战之际反对割地,曲高和寡,已同李鸿章势如水火。可见此时洋务派已难以形成一支团结一致的政治力量了。 洋务派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改革力量。他们拥有巨大的权势和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这才使洋务运动得以冲破重重阻力开展起来。虽然洋务运动具有片面性,目的也是维护清王朝的,但是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民用企业的设立、近代教育的开办。清朝封建政权的性质开始有所转变,洋务派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家成长起来,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人与洋务派有着极深的关系;康有为、孙中山也对李鸿章寄予过厚望。甲午战后,深入改革的呼声不仅发自维新派,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盛宣怀等洋务人士也提出了变法要求。李鸿章也说过:“至于根本至计,尤在变法自强。”《《复钦差出使美国大臣伍秩庸》,《李文忠公尺牍》第31册。》洋务派与维新派的变法要求,除了在“民权”、“议院”问题上有分歧外,基本一致,双方未尝不可求同存异、互相沟通、互为奥援。但是双方只有过短暂的沟通便分道扬镳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战后洋务派势力大减,声誉扫地,维新派不屑与其联合,受其支配。在中国搞任何改革,如果得不到实权阶层的理解、支持,便寸步难行。假如维新运动获得洋务派支持的话,改革可能会变得温和一些,步伐虽不至迈得太大,但会很稳健。总之,洋务派的失势使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面临着更大的阻力。 (二)洋务运动的过早结束,削弱了中国近代化进一步发展的物质基础。洋务运动期间大规模舰队的编练,大型企业的建立,曾受到世界的瞩目。尤其是亚洲最大的钢铁企业——汉阳铁厂建成时,西方称之为比强兵劲旅更为可虑的“黄祸”。《《东方杂志》第7期,第66页。》但甲午战后,由于财政上的原因,这种大规模的建设便停止了。 战后洋务企业不仅不能发展,连原有的成果也难以保全。由于这些企业多是效益不佳,此时的清政府无力再承担亏损的包袱。1895年6月,清政府发布上谕,决定将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东华续录》,光绪朝卷128,第11页。》 从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言,这种承包具有进步意义,但结果却不尽然,尤其是大型钢铁、矿务企业更是如此。因为,首先这是一次国家资产的廉价大甩卖。由于重型企业受资本、经营条件的限制,一般工商业者不敢问津,而清政府又急于甩包袱,所以条件一降再降。例如投资达580多万两的汉阳铁厂终于让盛宣怀以100万两承包,又许其享有十年免税权、产品专卖权等。《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下),第828—836页。》又如贵州清溪铁厂,国家投资30余万两,结果被道员陈明远以3万两承包。不仅效益差的企业被清政府视为包袱,效益好的企业如开平煤矿也被清政府甩掉了,改由目不识丁的醇王府侍役张翼承包。其次,以上承包者目的各异、经营不善,使重工业没有得到发展。如盛氏接办汉阳铁厂后,虽享有种种特权,但工厂仍然亏损,该公司职员半数为其亲戚党羽,这些人营私舞弊,远甚于官办之时。不仅公司靠借债度日,1913年盛宣怀竟以该公司全部资产作抵押,向日本借款1500万日元,把中国最大的钢铁厂卖给了日人。《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第484—485页。》陈明远承办青溪铁厂后,也经营不善。《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上),第536页。》至于原本效益较好的开平煤矿被张翼搞得负债累累,1990年以后,落入英国人之手。 由上可见,甲午战败和洋务运动的结束不能不说是中国近代化的一次挫折。洋务成果虽不能说完全付之东流,但近代化赖以发展的基础则变得更为薄弱了。在这种形势下,年轻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二、维新运动的早产 和洋务运动的结束一样,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勃发也是甲午战败的结果。国将不国,何以图存,一批年轻知识分子的心中涌起了救国的激情。他们批评洋务派的改革是“补漏弥缺”,是“小变”、是“变事”,从而发出了“变法”的呼声,终于在1898年依附于光绪帝掀起了戊戌变法。然而不过百日,慈禧太后一声令下,光绪帝被囚禁,维新派被镇压,变法的成果除了一所有名无实的大学堂外,一切付之东流。 从理论上讲,戊戌变法无疑比洋务运动先进得多,属于高层次的近代化活动。但其生命力为何远逊于洋务运动呢?笔者认为,维新思潮本来孕育、成长于洋务运动之中,甲午战败与洋务运动的结束使其脱离母体,形成了早产。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地表现出维新运动的不成熟: (一)缺乏阶级基础。虽然1895—1898年中国出现了投资设厂的热潮,但总的说来民族资本发展仍很有限。据张国辉先生统计,从1872年到1898年,我国共开设资本在万元以上的企业仅152家张国辉《辛亥革命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载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等编《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第17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并且绝大部分企业的资本在10万元以下。而且这些投资者多出身于买办、政府官僚,其经营活动带有一定的尝试性,一般都尚未舍弃原有的剥削和经营手段。总之,“19世纪末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形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林增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载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第386页。》这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民族资产阶级要比其代表——维新派人数少得多。这使维新运动未能获得深厚的阶级基础,运动来得快,消逝得也快。 (二)思想理论上的不成熟。由于以上原因,维新派实际上是由向资产阶级转化的知识分子和部分倾向改革的官僚组成。他们的思想理论还不能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表现在形式上陈旧、学术上武断、方法上激进。其变法理论主要来自于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前者以烦琐考据的方法把维护封建制度的经学论证成“伪经”,后者把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以作为维新变法的护符,并把今文经学的“三世说”和西方进化论结合起来,说明历史的进化。这些思想在当时无疑具有进步性。但是,陈旧、烦琐的形式不利于年轻人接受,学术上的武断、错误,导致人们不会倾心相从,并给顽固派以反对、禁止的理由。不仅如此,维新派对整个社会都进行了批判。指责“官”是“瞽聋跛疾,老而不死,年逾耋颐,犹恋栈豆”;“吏”是“充犬马之役,则耀于乡闾,假狐虎之威,乃轹其同族”;“将”是“饮酒看花,距前敌百里之遥,望风弃甲”;“兵”是“老弱羸病,苟且充额,力不能胜匹雏”;“士”是“一书不读,一物不知”;“商”是“不讲制造,不务转运,攘窃于室内,授利于渔人”;“民”是“缠足陋习,倡优之容,天刑之惨,习之若性”。《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四),第45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这简直是向整个社会宣战,该文刊出后“阅者人人惊骇”。《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下册,第574页,中华书局1961年。》对这种过激的宣传,许多人给过规劝,如帝党人物沈曾植劝康有为言论应“启之以中和”,还劝其他维新派人士“不必作此无谓之讥评,于西边一切犯忌之事,尤望检点,勿以牛毛细故,致令依违不定之新政,自我而扫除净尽”。《《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上册,第354—355页。》洋务人物张之洞也劝其放弃孔子改制理论,停止使用孔子纪年。但这些规劝却招来了维新派的反感,于是维新派与洋务派分裂了。 (三)组织上不成熟。维新派虽有强学会、保国会等组织,但其成份复杂,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如北京强学会内而依援翁同龢,外而拉拢张之洞,此外还活动过李鸿藻、王文韶、刘坤一、宋庆、聂士成、袁世凯等人。这些官僚动机各异,互相援引,从中垄断、控制,加大了组织上的复杂性。领导这样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需要有一个坚强的组织,还需要领导者具有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和实际活动能力。在这一点上维新派远逊于洋务派。他们为了壮大声势引来了各种势力集团的人物,但又难以控制,最后只能用“划清界限”来保持组织纯洁。而这样做,实质上又孤立了自己。除了宣传外,其他工作做得很少。一旦厄运临头,便束手无策。吴汝纶曾致函李鸿章:“都下近多新政,初疑吾师与谋,及见所拟章程,则皆少年无阅历者所为。”《《桐城吴先生全书》,尺牍卷2。》可见当时社会舆论对维新派的轻视。 主观情况如此,当时中国的客观环境可以接受这个早产几吗?回答同样是否定的。到维新运动兴起之时,中国还没有面向大众的、与资本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事业,也基本上没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刊于光绪初年、曾深远地影响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根本没有提及西学。人民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时代,更何况维新派的改革与他们的利益也没有直接关系。这样,维新运动便局限于具有资产阶级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的狭小圈子里,改革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支持。相反,反对改革的言行在当时有着很深厚的社会基础。所以,封疆大吏敢于对新政上谕,或借词推托,或粉饰应付,或置若罔闻。虽然甲午战后统治者也不同程度地认识到改革的迫切,但他们还不能接受康有为的变法的主张。即使光绪帝、翁同龢与维新派也不是没有分歧的。况且帝党在清廷中央基础脆弱,不堪一击。在这种情况下,富有政治斗争经验的洋务官僚眼见对维新派劝告无效后,便疏远了他们。 总之,从主观上看,维新派尚不成熟,而客观环境也根本不能容纳这一早产儿,其失败是必然的。维新派爱国的赤诚、救国的迫切无疑为后人所敬仰,但其失败却使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再次受挫,历史一时出现了倒退。 三、仇洋排外运动的兴起 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之时,统治集团内部分化出了顽固派。在他们眼中,中国的穷困落后不是由于生产落后经济贫穷,更不是社会制度的没落腐朽,而是“圣道”的沦丧和“政教”的失修。因此,他们固守祖宗成法,反对学习西方,仇视社会变革。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顽固派中有些人也唱起了练兵、筹饷的调子,但其反对改革,仇洋排外的立场则始终未变。甲午战前,洋务派势力如日中天,顽固派人数虽多,在统治集团中并不起支配作用。但是,这种权力局面在甲午战争中被打破。1894年10月刚毅进入军机处,12月,太后宠臣荣禄入总理衙门,次年出任兵部尚书,掌握中央兵权。1896年徐桐出任体仁阁大学士,怀塔布出任礼部尚书。1897年,许应骙出任工部尚书,足见顽固派势力直线上升。尤其是刚毅,成为此时顽固派的中坚,洋务派人士在书信中愤愤道:“刚(毅)为人昏庸浅愎,一无所知,……近来一事不能办,实坐此人作梗耳。”《《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下册,第531页。》 1898年戊戌变法被镇压,近代化受到更大的挫折。顽固派势力进一步扩展,基本取得了支配中央的权力。1900年军机大臣由如下8人组成:世铎、刚毅、启秀、载漪、荣禄、赵舒翘、王文韶、鹿传霖。《甲午战后清廷人事变动主要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戊戌变法人物传稿》增订本下册归纳。》其中除王、鹿二人外,其余6人均为顽固派,这种中央权力格局的形成是史无前例的。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和洋务运动的兴起并未给人民带来利益,相反却使人民受害。在此期间,农村自然经济解体,城市手工业破产,对历史发展而言,这是进步;对人民来说,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铁路的兴建、轮船的启用使内河、运河航运顿成萧条,沿岸城镇急剧衰落,运输工人纷纷失业。他们生计断绝,辗转城乡,挣扎在死亡线上。外国传教士深入穷乡僻壤,招徒入教,包揽词讼,引起民教关系紧张。中国农民感觉到:“自有洋人入中国以来,便给中国带来不安和扰乱,便给中国农民带来困苦和艰难。他们不认识帝国主义,却认识了洋人。洋人在他们的认识中便是帝国主义的代表”。《《李大钊选集》,第566页,转引自陈振江等《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第257页,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于是,仇洋排外情绪在民间蔓延着,而甲午战败及接踵而至的瓜分狂潮无疑进一步煽动着这一情绪。 维新运动被镇压后,顽固派与洋人在旧恨之上又多了“新仇”。列强庇护了维新志士,干预了废掉光绪帝的企图,不承认“大阿哥”的地位,这使顽固派的野心难以得逞。他们更加痛恨洋人,其中刚毅“日言仇洋,见谈洋务者皆斥为汉奸”,《李希圣《庚子国变记》,第35页,神州国光社1951年第四版。》其他顽固派也“仇视西人,时时有杀尽之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四),第18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19世纪的最后时刻,山东义和拳树起了“兴清灭洋”的旗帜。老资格的顽固人物徐桐激动地称:“中国当自此强矣”!《《清史稿》(四二),卷465,第12750页,中华书局1977年。》农民仇洋排外是对深重灾难的本能反抗,是朴素、真挚的爱国感情的表现。而顽固派仇洋“并非真知西人将割裂我版图,奴隶我子弟脧削我脂膏而恶之也,不过怪其所不习耳,与狗之吠生人,一理也”。《《义和团》(四),第180页。》他们痛恨洋人惊扰了天朝上国的美梦,打破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惧怕洋人入侵导致的社会变革损害他们私利。可见顽固派的仇洋与农民的仇洋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二者毕竟有共同之处。于是,本来对立的两个阶级暂时取得了某种一致。在这种大气候下,李秉衡、张汝梅、毓贤三任山东巡抚对外强硬起来,对人民仇洋活动实行了姑息政策,但在帝国主义压力下清政府不得不将他们陆续撤职,随即又委以新职。李秉衡去巡阅长江水师,毓贤改任山西巡抚,新上任的袁世凯则受到中央的警告:“不可一意剿击,致令铤而走险”,“倘办理不善,以致腹地骚动,惟袁世凯是问”。《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6页,中华分局1959年。》可以肯定,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确与顽固派有一定的直接关系。为了“招抚”义和团,他们向慈禧宣传义和团“术甚神”;为了向洋人宣战,他们居然敢伪造照会,大敌当前,他们组织义和团攻打使馆,完全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尽情地发泄仇洋情绪。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转引自《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第34页。》1900年春夏,义和团在华北、东北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灭洋战斗。他们发誓要消灭中国境内的所有洋人、洋教、洋货及与此有关的一切中国人。这种笼统排外的斗争以八国联军占领北京而告结束。中国近代化遭到了更大的挫折:政治上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军事上处在列强的监管之下;经济上空前的赔款使财政崩溃,北方近代交通、通讯、工矿事业大多被破坏。今天回首这段历史,仍让人痛心疾首。 历史的波澜早已消逝,笔者认为,比讴歌或谴责更重要的,是总结历史教训。从中国近代化屡受挫折中可见:首先,中国近代化运动始终缺少一个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的长远目标和能够给大多数人带来利益的近期目标。洋务派的自强、求富过于笼统,且少数人从中渔利,暴富一小撮,苦了多数人。维新派的目标又过于高远,人民大众不是无知,就是不理解,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所以近代化运动只局限于上层,没有获得全民族的支持,从而经不起挫折。其次,近代化始终缺少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洋务派缺乏团结和决心,维新派则缺乏谋略和才干,这也使得近代化运动经受不起挫折。最后,中国近代化的领导者们缺乏务实精神和冷静态度。他们忽视了中国的特定国情,企盼通过短期努力就使中国的近代化取得突破,一旦受挫便又一蹶不振。他们还缺乏求同存异的气量和胸怀,仅因实现目标的途径不同便互相攻讦,势同水火。本世纪初,当饱经暴风骤雨的历史航船再次起锚启航时,清政府、孙中山、康有为这三个势不两立的舵手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航向。于是,历史航船在舵手们的斗争中曲折地前进着。

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封王:1851年3月,洪秀全在东乡宣布称天王。后永安建制封五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皆受东王节制。3、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4、天京事变: 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先后被杀,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败亡。5、《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6、《资政新篇》:1859年颁布,洪仁玕拟定的带有资本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为涉及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7、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864年失败。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换言之,缺乏先进的阶级的领导。8、洋务派及综理洋务的中央机构:奕��是首领,还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1861年成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9、洋务派举办洋务事业的目标:“求强”“求富”。10、洋务派举办洋务军事工业目的:直接目的是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同时有抵御外国侵略的目的。11、举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思想:最早由冯桂芬概括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2、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的形式和性质:形式:官办、官督商办(采用最多的形式)、官商合办。性质:基本上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13、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旗手)、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15、“公车上书”:1895年,康有为等在京赶考的举人(由各省派公车送京赶考)向皇帝上书,要求拒绝与日本议和并变法。16、宣传变法的理论文章: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梁启超《变法通义》,谭嗣同写了《仁学》,严复在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等 .17、宣传组织变法的著名“三会三报三学堂”:强学会、南学会、保国会。上海《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天津《国闻报》(严复主办)湖南的《湘报》。广州万木草堂(康有为主持)、长沙时务学堂(梁启超任中学总教习)。他们还向光绪皇帝建议设立京师大学堂。18、维新派与守旧派辩论的问题及其实质: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19、守旧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官僚张之洞,写有《劝学篇》是对抗维新变法的代表作。20、“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未开始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为结束标志。

从甲午战争至今,东亚经历了以“殖民、战乱、革命”为主的60年和以“和平、冷战、竞争”为主的60年。未来东亚是走向“安全、合作、统合”还是“对抗、冲突、内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关系的前景。东亚战略格局几乎每十年发生一次重大变动。目前安倍晋三内阁的某些做法,与甲午战争前十年及伊藤博文内阁有相似之处。这预示着未来十年日本国家模式转型有脱离和平发展道路的危险,使中日矛盾再度成为东亚战略格局中的主要矛盾。中国需要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变化中的日本,加强协调,妥善应对。甲午战争120年来的警示与启迪第一,自甲午战争至今的120年来,之所以出现“战争”与“和平”两个甲子,在很大程度上与日本国家发展模式直接相关。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帝国主义、军国主义国家模式必然导致中日战争,甚至海洋国家之间的战争;二战后日本和平发展的国家模式,则没有造成中日军事冲突。目前,日本国家模式正处在新的转型期,尽管难以轻易复活军国主义,但如果日本以维护本国安全为由,逐步突破战后自我约束而脱离和平发展道路,也会以新的形式威胁中国的安全与主权。第二,东亚大国关系格局之所以大约每十年发生一次较大的变化,与相关国家发展模式成败引起的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有关,同时也取决于各国当权者更迭后的决策偏好。继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安倍晋三内阁再度把中国视为主要军事对手的对外战略,正使中日矛盾第三次成为东亚战略格局中的主要矛盾。其原因之一是,在二战后建立“反华包围网”方面,50-60年代美国的对华冷战政策、60年代至70年代苏联的“亚太安全体系”均告失败,如今日本的安倍内阁似乎在做第三次尝试。2013年,在东北亚陷入孤立的日本,竭力诱导美国、拉拢东盟各国制衡中国即其表现之一。尽管目前中日矛盾的时代背景及矛盾性质与历史上的有所不同,但未来十年,这种矛盾如何变化将决定东亚战略格局走向及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第三,无论国际格局如何变化,对于中国来说,无内乱则外患难至,靠人帮不如靠自强。中国要不断增强硬国力与软国力。在硬国力方面,科技、经济强,国防方能强。在软国力方面要抓一个核心,即提高法治化、科学化的正确决策能力与落实执行能力。中国要切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中国经济总量曾是日本的三倍以上,但还是遭到日本的入侵。原因就在于中国海空军事力量薄弱,陆军则在军阀混战中自相残杀。因而“中国梦”的实现决不能以GDP所反映的经济规模总量来衡量,而要看科技和生产力水平的先进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拥有坚实的国防力量,同时要维护好国内社会政治的安稳,防止国际上“八国联军”式的“暴力的多边主义”对中国或中国周边地区的“包围”。第四,与国际格局变化相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需要从时代高度判断。在帝国主义殖民时代,后起的大国往往通过战争重新分割世界,谋求霸权,曾两次引发世界大战,中国均饱受其害。二战后,殖民主义体系不复存在,帝国主义难以通过占领殖民地建立世界霸权,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关系在加深,因而国际力量多极化与新兴大国崛起不需要依靠战争手段,而可以采取和平方式。战后,日本、德国都曾经历了和平崛起的历程。而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经历这一历程,其国防力量增强绝不意味以武力侵略别国。日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符合本国利益与世界潮流,而谋求突破战后宪法自我约束、行使集体自卫权等,则有违世界潮流和日本的根本利益,并可能给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带来祸患。

永别了武器反战主题论文

这个是我读的第一本英语小说---永别了武器,读永别了武器有感400字。我也不太明白这个书名的意思,完全是一种好奇吸引我去阅读的,本来打算用英语来写这个读后感,但是怕一些感想与想法自己用英语表达不了,算了还是用中文来写吧。年前看了不少中国古典小说,以及古龙的武侠小说。不过说实在的,看了古龙的武侠小说之后,对于里面不少矛盾的地方并不认同,我一直认为如果我是那个幕后黑手,我为什么要手下留情,矛盾太多了,所以就没继续看了。说远了,还是回到正题吧。永别了武器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这个作家我听说过,知道他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还有不少有名的作品,如老人与海等等。但是我没有看过他的任何作品,自己也没有刻意去寻找,为了更多的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有必要看看英语写的小说了。不过完全的原版是看不懂的,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不少好同志会把原著改写,让更多的人能够理解阅读。我看的这个英语小说就是一个改写本吧,里面没有多少我不认得的英文字。大约只要认得3000英文字就可以很好的阅读这个小说了,所以我自认为自己英语的单词量应该大于这个数字吧,所以就拿这个小说来读了,不过里面还有很多固定用法,以及一些表达我是不明白的,不过不影响自己的理解,也就没什么大的'影响了。 前段时间陆陆续续的看完,因为是一个短篇小说,也就100来页,很短,比我看的中国古典大部头要瘦身的多了。这个小说是描写了一个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入意大利军队做了红十字救护队的汽车驾驶员,但是在救人的过程中爱上了一位来自苏格兰的女护士,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民众不断的反战,士兵和警察到处抓这些意大利战争官员,要反战,而男主人公作为一个救护队的小队长,自然要受到通缉,没办法只好带着他的女朋友逃到瑞士,在那里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生活,读后感《读永别了武器有感400字》。随着女主人公的怀孕,难产导致大小不留而故事就如此结束了。主要内容就大致如此吧,如果要知道的更加详细可以自己去看或者去贴吧看看也可以了。本书我认为有两条线吧,一条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一条是全世界人民的反战。而这两条线互相交织互相缠绕在一起了。通过男主人公的视野可知意大利人民反对战争,大家都不想打仗了。而男主人公又是在战争过程中爱上了女护士,如果没有战争也就没有他们的爱情故事了。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本人的亲身经历写成的,所以没有什么地方显得生硬,宛如作者在讲述一件往事,娓娓道来。 断断续续最终看完了第一本纯英文小说,自己感觉还是不错的,以往自己总认为自己看不明白,看不明白。当我看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英语的表达法我是知道的,一些不知道的的,我能略过德尔就略过,还有不少单词,我认识但是书上还是给了注释。总之,这本书的内容大致是明白了,就不用再看中文版本了,慢慢的如果有时间就多多看看世界各地的各种小说了。

前不久在家里闲着没事的时候看了一部海明威的小说《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反映的是在战争时期人们却极度的渴望和平并努力为和平做出毕生贡献的大无畏的高尚精神,这篇小说明写可怕的战争,暗衬小说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的那种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改变不了的真挚地爱情。这段爱情是美好的,是现代人们所向往的,无论是在前线的阵营,还是在医院;无论是在前线的战场还是受伤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们都彼此想念着对方,呼唤着对方的名字,彼此都在幻想着与对方见面的情形是多么的温馨和浪漫。 故事的一开始写出亨利那个时候是野战医院运送伤员的一名司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医院的一名英国护士凯瑟琳,亨利是一个美国人但是参加了意大利军队。亨利与凯瑟琳亲密交谈了几次后两人很快坠入了爱河。后来亨利参加了前线的医疗救护工作,两人就这样暂时分开了。虽然人是分开了,但是两人的心却始终联系在了一起,他们不时的想念着对方,甚至爱抚着对方,他们是多么的相爱。后来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亨利的休息所被敌军迫击炮炸毁,他的有一个同行被炸死了,其余几个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他自己也伤的挺重的。随后他先被送到了野战医院救治,在医院中他表现出了谦让、和善的精神,他让医生先救治重伤员,随后在轮到他救治。由于亨利的伤势过重他被部队送到了位于罗马的美国医院进行手术救治,他的腿部已经溃烂不能弯曲了。给他看病的有两位医生,前一位医生表示必须要至少等三个月才能安全的动手术,但是他等不及了,他想马上在上前线去继续为战争作出贡献。所以他又另请了一位医生来帮他看病,另外一个说明天就能动手术,我觉得有一件事非常巧,他的女友凯瑟琳也被分到了这家美国医院做护士,在亨利动完手术修养那段日子里凯瑟琳他悉心照顾着亨利,并且他们彼此更相爱了,为此凯瑟琳还主动要求晚上加班来得到和亨利在一起的机会。后来亨利的腿渐渐的好了,那也就意味着他又要离开他亲爱的凯瑟琳上前线去了,最后一个晚上亨利租了一个旅馆的房间与凯瑟琳共渡最后一个夜晚,那个夜晚是美妙的,激情的。他们会彼此想念,彼此依恋,虽然将来他们相隔很远,但是距离是不会隔开他们爱河的。亨利就这样上了火车赶往前方了。 前方的战火打得还是相当凶猛,时不时传来胜利的喜讯,但是也有一些是落败的噩耗,人们继续朝着胜利的目标而努力拼搏,亨利和几名战友这个时候正好掉队了,所以他们要急于与部队会合,与部队会合的一路上他们经历了许多次的生死考验,一会行进途中遭遇道路封闭,一会又遭遇敌人攻击并且还死了一个战友,一会还碰到由于一个自己的战友害怕有危险而脱离了集体,最后和他继续赶路的只有一个战友了,他们两人走到一个河畔也分开了,亨利被意大利军队扣留了,扣留的前端正在逐个枪毙掉队的军官,他那个时候是中尉,也属于军官,当时他眼看可能要面临被枪毙的命运,他急中生智乘乱逃走了,逃到了一条河里,等追兵没声了他就沿着河游到了岸上。总算得以逃脱了。他跳上了一列开往罗马的火车,因为这趟列车的目的地是通往他熟悉的罗马的,当时他住院的美国的医院正是罗马,那里可以找到他的女友凯瑟琳。他想着又要团聚了心理不免有些许兴奋。乘着这列火车他到达了他向往以久的米兰,当时他到住过医院去找她,但是她已经调到另一所医院去了,于是他也不急做到附近的餐馆小憩了一会,吃一点点心,喝他最爱喝的葡萄酒。小憩完之后他先到一块地方去找他的一个老朋友,因为当时亨利在战争中突然回来是属于逃兵的,所以他不得不换下自己的军装,他的朋友为他准备了几套便装,拜谒朋友之后他就踏上了找凯瑟琳的路了,最后还是找到了凯瑟琳她与当时没什么差别只是她怀孕已经将近8个月了,再过一两个月她就降下属于他们的宝宝了,亨利心理也是非常激动的。他们特意租了一间风景很迷人的房间,这样晚上是非常浪漫的。 后来有一天晚上夜也是那么的静,酒店的一个和他们关系要好的店员上来对亨利先生说明天一早意大利部队就要来抓他,所以他问店员借了一条小船准备和凯瑟琳逃到对岸的瑞士去。店员也告诉了他们划船的路线和如何辨别地理位置,整理了一些东西后他们告别了店员就出发了。那天雨下得很大,天空也是灰蒙蒙的,亨利负责划船而凯瑟琳则坐在船舱里享受着宁静的夜晚,有一段时间亨利实在划不动了,他划的手上都起泡了,凯瑟琳帮他划了一会。最终他们还是在天亮的时候到达了瑞士,他们碰到了一些麻烦停靠的地方被税警看到了,亨利后来要巧妙的语言说他们是来享受大自然的才躲过这一截,税警还建议他们去瑞士的蒙特勒的地方,他说那里风景很美,非常适合户外运动。于是他们就去了那里,找到了一家私人旅馆,旅馆的主人是一对年纪大的老夫妇,对他们的到来非常热情,平时生活上也特别照顾他们,后来因为凯瑟琳快要将近临产了,所以他们才选择去了瑞士大城市洛桑,因为那里的医疗条件特别好。 这本书的结局是悲惨的,凯瑟琳过了没多久就要产了,亨利把凯瑟琳送到了医院,等了几乎一天的时间但是凯瑟琳始终不能生产,于是医生建议只能利用剖腹产,这样的危险性比较小一点,最后凯瑟琳产下了一名女婴但因为和母体没有分离好不幸夭折了,这时的亨利已经觉得非常的惋惜,但是更不幸的事发生了凯瑟琳也因为抵抗力明显下降而死亡了,应该说为这么一段惊心动魄,浪漫的爱情画上了一段句号。 本书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从主人公的一举一动可以揭示出无论碰到任何困难和灾难,爱情的力量是永恒不变的,这才是真正的爱啊! 这是笔者一些对本书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指导谢谢!版权所有翻版必纠!

仅供参考 希望对你有帮助《永别了,武器》是一部自传色彩很浓的长篇小说,初稿写于1922 年,手稿在巴黎不幸被小偷扒走,只好重新创作,于1929 年出版。自1922 年到1929 年间,他除发表了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外,结了两次婚,他父亲患高血压和糖尿病,医治无效,饮弹自尽。这些遭遇变化,更使他感觉人生变幻无常,好像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毁灭的危机。他战时受伤,曾从身上取出几百片榴弹炮弹片,长期失眠,黑夜上床必须点着灯,入睡后被恶梦折磨,旧病发作起来,理性失去控制,无法制止忧虑和恐惧。由于他反复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对于一般事物的认识也比较敏锐透彻,所以常常把自己的感情和经历倾注于艺术创作中。例如 在《永别了,武器》第二部分中,他把在瑞士的乡居生活写得犹如处身世外桃源,就是结他第一次结婚后的生活体会。再如女主角凯瑟琳的难产,也是他第二个妻子难产的切身经历,她结果剖腹生下第二个儿子。海明威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这些人悲观、怀疑、绝望。他们志愿参军,在战争过程中,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大多遭受到无可挽回的创伤。他们怀疑一切、厌恶一切,鄙视高谈阔论,厌恶理智,几乎否定一切传统价值认为人生一片黑暗,到处充满不义和暴力,总之,万念俱灰,一切都是虚空。 《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小说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首先,小说批判了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正如当代美国作家索尔·贝娄于1976 年在诺贝尔文学奖金授奖仪式上所说的:“海明威可以说是那些在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这些政治家的豪言壮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应当用满铺在战壕里的僵硬的年轻人的尸体来衡量。”①海明威指出战争摧毁了人的幸福。即使是已告别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在黑暗中奋身跃进一条大河,受了死亡的浸礼而重生,逃亡到瑞士,享受世外桃源一般的幸福生活,但最后爱人还是难免一死,因为作者认为“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②。这种人生如梦的悲观绝望,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文明。其实《永别了,武器》从第一章起就开始描写两个对立的世界,一方面是辛苦地风尘跋涉的士兵,另一方面是安坐在小轿车里的矮小国王,接着又报道部队里传染瘟疫,还挖苦地加了一句话说:“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 按照海明威专家卡洛斯·贝克的分析,《永别了,武器》一书的象征效果乃是靠着一种细致而重复的暗示过程所造成的。海明威的象征手法有三个方面:天、地、人。“天”指天气变化,例如雨,暗示灾难不幸,在小说里重复出现,在读者心中缓慢地建立起雨和灾祸的心理联想。具体的象征这样细致重复,累积起来,具有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地”是指地点,把平原、低地与战事、死亡、悲哀等联系在一起。高原、高山,不管是神父的故乡或 是瑞士高山,总是与美好的幸福生活连结在一起的。作者寓情于景,使人物感情变化更具有实在的感染力。最后谈“人”,小说中有一小伙人,具有特殊的道德品性,遵守某种不言而喻的行为准则。例如军医雷那蒂,一心一意抢救病人伤员,反而为环境和疾病所污染。又如军队里的神父,纯朴友善,受尽军官们的挖苦讥笑,但他坚持宣扬基督的爱,始终不离岗位。再如凯瑟琳,这个海明威作品中最温柔、最善良、最浪漫而最勇敢的女性。她怀了孕, 还敢于冒着大风雨,连夜奔往瑞士;在难产的手术台上,还与死神搏斗了好多个小时,就是在极端疲倦和痛苦中,还能坚持安慰她的爱人亨利说:“好的,我会夜夜来陪你的。”凯瑟琳是海明威笔下最使人难忘的形象,象征着爱可能超越死亡。 海明威本人对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也有一定的看法。他于1961 年在家饮弹自尽前不久,曾应加利福尼亚州的智慧基金协会写下一些他本人对人生、艺术、爱情、死亡等等的体会。这些体会刊载于美国《花花公子》杂志的1963年1 月号上。现将有关风格的部分译出如下: “我的大部分工作就是在我头脑里进行的。我开始创作前,一定要先把我的意念、思想理顺。我作品中的对话,在创作过程中,我经常亲自朗读几段;耳朵是良好的检查员。每一句句子又务必表达得一清二楚,人人明白,才能写于纸上。 “然而,我有时觉得我的风格,与其说是直接的,倒不如说是暗示的。读者往往得开动想象力,才能抓住我思想的最微妙的部分。 “我工作非常艰苦,再三重写正,不厌其烦。我非常关心我作品的效果。我着手开采时非常小心,精心琢磨,一直到磨成宝石。有许多作家满足于留下粗糙的大块文章,我则精雕细琢,磨成一颗小小的宝石。 “一个作家的风格应该是直接的、个人的;他作品中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有人情味的;他的文字简洁有力。最伟大的作家生来具有卓越的简洁,他们是苦干者,辛勤的学者,又是胜任的风格家。”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用短小精练的语句,仅仅是几个景物的描写,如“隔着河流和平原的高山依稀可见”、“河床里有鹅卵石和大圆石头,在阳光下又圆又白”、“河水清澈,河流湍急”,就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而作品也就是在开头就定下了基调,如“树干也挤满了灰尘”、“那年树叶早落”、“路上只有落叶,空空荡荡的”,暗示了这个故事的悲剧性结局。故事前半部分有着大量的关于战争的描写,作者通过一个军官的眼睛和嘴讲述了战争的形势、战况,描写了饭堂里军官及教士对战争的态度和看法……从这些描写,我们了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部分人物的生存状态。海明威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电文式的对话,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日常用语经过了千锤百炼。我想任何故事都故事都少不了爱情,没有爱情的作品不能称之为一部完整的作品。在《永别了,武器》中,我清晰地看到了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的爱情的一步步变化和发展,最终难如人愿。应该说这场爱情是被战争所摧残。故事开始,对于这场战争,书中主人公亨利对战争尽职尽责。对患肠疝的士兵拔刀相助、第一次进攻时奋不顾身为司机带回吃的、受伤后谦让有英雄气概的等,无不表现这一点。显示了一个军人的勇敢和应有的善良。而且此时,他也开始了与巴克莱小姐的交往,尽管已开始时怀着不纯洁的目的。战争的时间越来越长。在饭堂里,各种人在讨论着战争。那个让亨利关注的教士让亨利明白了很多,与此同时,不禁让亨利对战争产生了怀疑。在他的疗养期间,他顺利地发展了自己的爱情,也治好了自己的伤。然而现实不能总如人愿,他还要回到战争。亲身经历了战争的种种,尤其是亲眼见到了意大利军不堪入目、溃不成军的撤退场面,看到战友死在自己的眼前,以及宪兵武断地处决与不下失散的军官……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一系列痛苦,让亨利决心离开战争,远离战争,脱下军装,毅然去寻找自己的爱人……从这一段时间所发生的故事来看,亨利对战争的态度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变得不再相信战争,不再愿意参与到战争当中去。他到了米兰后,不看报纸,不关心战况,此时的亨利已经完全的要将自己置身于战争之外。只想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冒着生命危险离开了米兰,到了瑞士,可以说这是新生活的开端。亨利和爱人卡萨玲过着简单快乐的乡村生活。此时的它们虽然离开了战乱,但是总给人一种活得不真实的感觉,总害怕这会是一场梦,生活还是让人担忧,总怕梦醒,总怕幸福不再有……结局还是令人叹息,卡萨玲最终离开亨利而去,这乱世里的爱情之花还是枯萎凋谢了,令人叹惋……从整个故事来看,海明威是写出了人们对于这场摧残爱情、摧残人性的的战争从投入到怀疑到厌恶继而到冷漠麻木的过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玩世不恭、信仰危机的“迷茫一代”的精神面貌。书中主人公亨利从尽义务到对战争的指责调侃,到处了意大利社会各阶层对战争的态度,而海明威就是要让人们“从这本书中了解人类在战争中的思想感情”。现在读来,这篇小说还是有着吸引人之处和可学习借鉴之处。海明威的语言确实有其可取之处,值得我们品味……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写作背景是在战争年代,非常喜欢其中的故事情节。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