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生活中的哲学小论文

发布时间:

生活中的哲学小论文

有一个弟子问师傅:“世界上真的有佛祖吗?”师傅说“有的。”弟子问:“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呢?”于是师傅带着弟子到了一个漆黑的密室,师傅对弟子说:“你看那边墙角里有一把斧子,你看见吗?”弟子张大了眼睛,可是密室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说:“没有啊。”师傅点亮了蜡烛,在密室的墙角确确实实放着一把斧子。你看不见的就一定没有吗?她讲完故事后说道:“同学们,我不想灌输任何东西给你们,请记住,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明之前,请千万不要相信;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伪之前,也请不要不相信。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你自己找到那根蜡烛,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否则你的人生就永远重复着自己的昨天,抑或是重复着别人的昨天。是啊,我在听了那些话之后真的很激动,我忽然发现,我一直是这个社会的奴隶,听着别人的话,唱着别人的歌,咀嚼着别人的思想,咽下别人的唾沫。面对社会上那么多不公平的现象,我的心灵被污浊,我痛苦的反省自己的罪恶,却无能无力。在后来这位出色的哲学老师的带领下,我进入了奇妙的哲学世界,其实说起来真正开始看哲学书,还是因为刘墉的一篇文章,那时的我处在成长的躁动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往极端想,于是有很多“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写那么多作业有没有意义,背那么多公式有没有意义,每天都要吃饭有没有意义,人反正是要死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存在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消沉的时候,忽然看到刘墉说,“其实你问那么多有无意义的问题前,早已经有了答案了,其实你只是在用那些问题不断打击自己而已。”我震惊了,不错,我就是这样,我只是因为无能无力,因为觉得没有意义,觉得没有信心,觉得没有能力,觉得没办法证明自己,所以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只是在用这些“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慰藉自己而已。但是在这个社会面前,我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我必须保护自己,必须寻找自己的面具。但是,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虚伪,痛恨自己的罪恶,痛恨自己的无知。那些陌生的名字在那些空虚的夜里一遍一遍地游荡在眼前,从叔本华到尼采,从加缪到萨特,从胡塞儿到海德格尔,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我的注意力却无意识地集中到了形而上之的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上。记得第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休谟,当时翻开书本看到的就是他的学说,他认为人只能停留在知觉的王国,知觉以外的实体是否存在,无法知道。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为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我们经常说,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我于是怀疑自己的认知,怀疑我的思想,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存在,我会这样思考完全是因为后天的习惯势力,怎么办,我已经不是纯粹的“我”了,我属于“我们”,我只是那么多我们中的渺小的一个而已。我又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是一个人,我真的是一个人吗?我渴望我活着只是为了我是一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在这五光十色的尘世,我很难保持自己,很难保持自己不受外界的诱惑,而我只要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即使是最高尚的诱惑,我也会立即成为“我们”之中的一个。我已经不属于自己。当我发现这点时,我觉得很生气,因为我被社会,被这个假装文明的社会,我的周围的虚伪的人只是在用他们的假慈悲在灌输他们的自以为仁义、道德的观念给我。于是我想改变点什么,虽然我也知道结果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总该做些什么。当然我不是那种偏激的人,因为我还做不到那么绝对,毕竟我承认了自己的社会性。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我至少还可以拒绝,对,我可以拒绝我所不认同的东西,当我刚想雀跃时,忽然有一个声音沉重的打击了我,那是柏格森。我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书,他写过什么《形而上学导言》,在《评述》里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理论,从近代以来,西方认识论一直高扬理性或理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相信的东西都是理性。实体或实在性只能为理性所把握,形而上学是理性的产物。但是,柏格森反对西方哲学的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反对在哲学研究中应用理智,主张只有直觉才能达到形而上学,才能把握具有形而上学实在性的“生命冲动”和“绵延”。我对他的“生命冲动”、“绵延”不很理解,但我明确了一点:理性也是有缺陷的。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评判,别人的对与错呢?那么我的拒绝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陷入了绝望的循环,也就是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叔本华。这个名字像中国人的悲观主义哲学家,让我很着迷。不管他说什么,或许我无法理解,但是我却有共鸣,我想每个人对于共鸣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像某些干瘪的说教只有讨厌。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既然被意志所驱策,那么,这世界就注定是一个痛苦的世界。而人生活于这样的世界里,他的一生只能是对痛苦的一种体验。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是世界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等级。所谓最高,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生命意志中分化出自身的对立面——理智。理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意志,让人活得更好。但是,理智一出现,就发现人原来注定要死亡。死亡是威胁人类的最大灾祸;人生的最大恐惧来自对死亡的忧虑。那些达官巨贾们可以居则琼楼玉字,宴则通宵达旦,但毕竟也难免一死,在注定要到来的死亡面前,珠玉,珍宝、舞会、盛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叔本华比喻说,人生好像在吹肥皂泡,明知迟早要破,可还是在吹。不但吹,还要比谁吹得大,吹得五光十色、富丽堂皇。为此,就免不了要挖空心思、费尽心力,然而心下却明白地知道这个肥皂泡迟早要破。人生如斯,岂不痛苦。(叔本华:《作为意志初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3页)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最高产物和结晶。哲学以其独有的方式引导人们深层次地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现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通过一学期的马哲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中阐述的哲学理念和思想精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哲学博大精深,又因为自己的人生阅历有限,可能对它的了解只触及皮毛,对深层次的问题了解不够,在此我仅以自己所学和所知的知识来论述老师给的题目。 一、对教科书的批判性思考 从小到大,我们都以教科书为我们学习的依据,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就我而言,小的时候一直对教科书很崇拜,认为它就是圣言,绝对没有错的,如果老师有和书上讲的不一样的东西,我肯定会认为是老师很差劲,是老师讲错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才知道教科书也是人编的,其中的内容并不是圣言,里面的东西也不一定全对,才明白所谓的“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上大学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知识层次的加深及知识面的扩广,对书上的一些内容和观点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够对其作出一些判断和评价。在接受马哲课本中一些诸如唯物论,辨证法的观点时,我觉得也应该对一些内容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哲呢?俗语道:“思想是行动的先锋。”有了正确的思想作旗帜,我们的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就有理可依,有矩可循。同时,马克思主义还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的思想指南,实践也证明它是经受得住考验的。其次,时代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些内容由于其时代局限性,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它,对其中一些观点予以思考再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地去接受其中的思想。最后,每个人的观点都是不同的,教科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学者们编写的,毕竟有其不完善的地方,此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吧。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勤思考,多动脑去发现其中那些不完善的细节部分,将自己的一些观点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从而达到在批判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二、对批判性思考的批判性思考 如今,几乎整个人类都浸泡在经济的海洋中,思想的花朵开始枯萎,哲学成了不合时宜的“文物”。所以,“批判”这个带有浓重理性色彩的词语几乎被人们忘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感性地体验着“竞争”的乐趣。但是,在近现代思想史上,“批判”一词曾经红火过,在今天回忆起这个词语,或许能够获得些微的学术乐趣。因为一个无批判和不再需要批判的时代,可能恰恰是从激烈的批判时代衍生而来的。我想老师出的关于批判性的题目也是想要我们静下心来,对课本以及身边的一些事进行辨证而又理性的思考吧! 首先来看看“批判”在哲学家眼中的发展变化吧。在德国哲学家眼中,“批判”一词是倍受青睐的。自从康德用“三大批判”构建起哲学大厦以来,批判就成了哲学家手中的法宝。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中,“青年黑格尔派”曾使批判泛滥过。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再一次滥用批判,把哲学批判发展到顶点,以致于再也无路可走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因为,这种批判对现实中的一切存在所作的绝对否定,使哲学不再是人类的理性,而完全成为哲学家愤世嫉俗的牢骚。 其次是我对“批判”的一些观点。对一件事情为什么有的人持肯定意见也有的持否定意见呢?另外,即使是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也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为什么呢?这即是哲学上的辨证思想了。辩证法这个概念已经蕴含着否定的含义,即通过否定达到肯定。我们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或者现象能提出自己批判性见解那代表着我们还在理性的思考,即使这种批判带着个人主义色彩,毕竟那也是我们自己的一种想法,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就在于人能理性的思考。同时我觉得辩证思考是一种尊重客观事实的思维方式,是关于社会和自然的对抗的普遍解释原则。当然,作为普遍解释原则的辩证法决不停留在对表层的解释上,而是要求对现实的内在联系作以批判性反思。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针对当前学生中普遍的反日情绪及抵制日货的行为,部分自视理智的人便站出来指手画脚了,说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保持冷静,不应该感情用事,要拿出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素质来对待这件事情。后者可谓是对前者行为的批判性思考了。然而,在想想呢,既然我们是热血澎湃的知识青年,日本以前对我们的侵略和迫害姑且不说,但是他在今天还不能就历史问题有个清醒而明确的表态,还不能反省他所犯下的历史罪行,同时还一再篡改日本历史教科书。请问这样的行为我们能容忍吗?此外,日本还不遵循国际法上的有关规定,对权属我国的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霸占。再问这样的耻辱我们能一再的忍气吞声吗?最近,日本在不承认历史问题的前提下还要吼着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想任何一个有点理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同意的!由此可见,上述事实是对后者观点的批判性思考了。 总的说来,任何事情我们都要用辨证方法去思考,用批判的眼光(即用怀疑的眼光)去看问题,对事情的一个侧面进行质疑,从而可以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这样就可以更全面更客观更准确的看待事情。 三、对自我独立性的现状和成长过程的批判性思考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我觉得人之所以成为人那是因为人能劳动,能理性的思考问题,这即为人的本质所在。 人是社会存在物,我想这是任何有点哲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的。然而老师给的题目是叫我们对自己的独立性成长进行批判性思考。在此我就觉得疑惑了,作为社会存在物之一,我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与朋友的大环境中,即使成长也不是独立的过程啊。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成长的过程的确是独立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这即为事物的矛盾性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因此,任何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第一层含义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第二层含义是说每一件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即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在。另外,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件事物的矛盾及其矛盾的每一个侧面都有其特点。同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矛盾。 从嗷嗷待抚的婴儿到成熟理智的大学生,这一成长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悲伤。可以说对小学一年级之前的事我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印象的了,本文中我将从我的小学生涯开始来阐述一些重要事情对我成长历程的影响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一些感悟。 (一)小学——学会诚实 小学的六年的生活算是比较漫长的了,过得也没有什么起伏,应该称之为平淡吧。也许那时还小,也不了解生活的丰富多彩,只知道每天上学放学两点一线的生活。记忆较深刻的事情也比较少了。其中有件事情还记忆犹新,那就是在小学3年级时的发生的事了。一直以来我的成绩就没有下过班上前十名,然而,3年级下期的期末考试考到11名去了,拿到通知书那一刻,涌入我脑中的第一想法就是“糟了,回肯定挨骂”。当然那时还小就想不到令父母失望之类比较高级点的想法了。之外我又想到周围亲戚们也肯定要看我成绩单,以前都是几名,现在跑到11名去了,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真的是所谓的“狗急跳墙”吧,在浅浅的想了下后果之后,我便狠下心来作出一个决定,那就是用自己的笔把11改成了4,大家可以想象下我是怎么改的。我当时根本来不及细看改的成果如何,也来不及去在细想了,于是便拿着那成绩单跟着小伙伴一起回去了。爸爸问我考了多少名,我说第4呢,爸爸还满高兴的还叫妈妈做好吃的给我犒劳下。当然我也心安理得的接受了,之后就和小伙伴一起去玩了。可是,到晚上的时候我就被叫回屋子里了,看见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几个人拿着我的成绩单在“研究”,当时心里一沉,觉得大事不妙了。下一秒爸爸就问话了,问我这成绩单是不是自己改过,我当然就硬着头皮不承认了,当时心里琢磨承认了后果肯定很严重,于是就一直抵赖。那时殊不知大人们是很精明的,对小孩子这点小把戏根本就一眼看得穿的,也许当时那改法也很幼稚吧。总的说来,后果果然很严重,被爸爸妈妈教育了一整晚上,当然也不是因为我考了11名,而是因为我的不诚实。现在想起来被批评的那场景就觉得很糗,很难堪,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这件事我一直记着,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着,时常拿它来当作警示,做人一定要诚实。不管做错什么事,后果有多严重,告诉别人实情是最重要的,。诚实是一种美德,不管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其他人,我都选择诚实待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我身边的朋友很多,也许部分应是人格魅力的功劳吧。有的事情之所以记得深刻是因为它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过我们启示,让我们学会怎样更好的成长,更好的做人,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 (二)初中——学会做人 初中的我可谓是被荣誉包裹着长大的。初一第一学期我就从班里同学中脱颖而出,引起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关注,渐渐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称赞让我变得更加自信。也许你要说作为一个有理智人是不应该活在人家的赞扬声中的,也不应该以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但是我要说的是,当时我的心智并不成熟,可能是虚荣心在作怪吧,听着人家的表扬心里就甜滋滋的,那时完全听不得批评的话语。正因为我的锋芒太露,引起了部分同学的反感,特别是寝室的室友,他们在寝室里开始集体排斥我,不愿意和我说话。更让矛盾激化的是同样犯错误时,由于我的成绩好,老师便不批评我却惩罚了他们,一时间我在寝室就更难有立足之地了,推门便见一群人围在一起议论纷纷,看见我进去就鸦雀无声各自散开。那种处境是谁也不想遇见的,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便好好反思了下自己,努力改善和寝室人的关系,(比如水果多和寝室人交流,带动和帮助大家一起前进,在老师面前不耍特权等)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我终于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人际关系有大大的改善。从这件事我学会了怎么做人,怎样谦虚的做人;学会了与人相处,怎样去融入一个集体。雷锋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对这句话我粉肠欣赏也非常赞同。在初二、初三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与班里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人际关系的融洽让我犹如顺水行舟,学习上生活中都过得非常快乐和充实。初中开始我就一直提醒自己,做人要谦逊,时时要做到处优不骄,这对我高中及大学当班干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铺垫的。感谢挫折,让我成长! (三)高中——学会学习 正是因为初中的学习太轻松太容易,让我一进高中就没有引起对学习的足够重视,心里一直认为学习是件很容易的事,只要我想学绝对能学好。也正是一直有着这种想法,我在学习上开始并没有花时间也没有认真去学过,认为自己的基础好只要我稍微学下,赶上去是绝对没问题的。最过分的是,和好朋友们换着花样去玩,上自习就一起聊天,上课就老走神。现在想起来那时候根本没有花心思在学习上,可能与青春年少的叛逆思想有关,老师越强调高中学习对以后人生的影响越大,心里就越有股抵触的情绪。觉得老师完全是危言耸听,根本不用听他的话。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三,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为高考备战,挑灯苦读的时候,我心里开始有点着急,着急之际就是茫然了,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人家问我要报考哪里的学校时我根本不知道,高三就在茫然、彷徨、和焦急中度过,当然,想下就知道高考的结果是什么,分数只上了一个普通大学的调档线。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说是在意料之中是因为我清楚自己这三年没有学到真本领;说是在意料之外是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有很好的底子,从小就养尊处优惯了,在掌声中长大的人怎么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呢?扪心自问,我觉得我是优秀的,我接受不了失败。看着身边的同学都拿着录取通知书去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了什么叫失败,,在那一刻听见了周围人的闲言碎语,在那一刻读懂了父母眼中淡淡的失望,也就在那一刻,我的心也跟着碎了,在流血,一滴一滴地坠落在地上,心好痛……痛定思痛,我决定复读一年,用自己的汗水去争取属于自己的辉煌。事实也证明我做到了,最后一年我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用心去学,用脑去记,终于我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可以说复读这一年对我现在的影响很大,我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事得认真,得用心,知道了没有成功是唾手可得的。那以后我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成熟,懂得了自己得对自己负责任,对家人负责任;知道了成功要靠汗水去获取,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最重要的是有了一颗能承受挫折的坚强的心! (四)大学——学会思考 进入大学,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而我也觉得自己是可以独立的时候了,以后再无父母的管教和老师的束缚了。然而通过一学期马哲的学习,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有很多,也可以说我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我都需要无止境的学习,永远离不开父母的关心和老师的指导。自认为有能力自主的我还不能完全理智的判断事物的多面性,我的知识,我的阅历,我的品行都还没达到我所想象的高度,我会不断学习,思想的脚步会伴随着我成长,成长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我会仔细剖析它,在错误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综上所述,人的一生中会遇见很多事,在成长过程中有烦恼也有快乐,关键是在哪个阶段自己应该做什么事自己要清楚,不能超越也不能倒退,不然那便是错误。就比如说在中学是学习阶段我就不能去恋爱,同样在大学的现在我也不会去做改成绩单那种幼稚的事情。不管怎样,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们应该在幼稚中成长,在挫折中成熟,在反省中自律。慢慢完善和改进自己,扬长避短,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百度知道 > 教育/学业/考试 > 论文报告相关问题• 我与哲学 论文切入点 • 高中生哲学论文投稿 • 急!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 哲学论文提纲怎么拟 • 在哪里能找到很多免费哲学论文? 更多>> 订阅该问题买手机上易趣,行货质量,水货价格...易趣手机又降价了!诺基亚,索爱,三星,摩托,多普达,LG, 松下,厦新等手机及其原装配件,...www.eachnet.com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添加到搜藏待解决哲学小论文 悬赏分:8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主题:在所学过的哲学原理之中寻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方面来阐述,比如:世界的物质性、规律、联系、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定规律等等 基本要求: 第一、在所写的哲学小论文之中,必须能够引用一至两条哲学理论知识,可参阅书本理论内容。 第二、在阐述正方的过程中,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展开。观点鲜明,层次清晰,分析透彻。 基本结构: A、篇名:自己任意命题,要求与内容相符合 B、案例导入(用一个成语故事或者其他案例导入,要求案例具体清楚,并且要有对案例的简单点评) C、提出问题(本论文的中心点) D、正方部分:正方中要有理论展开,也要写出现实的指导意义。正方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穿插一些“名人名言”、“信息窗”等部分。也可以列举一些现实中的实例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哲学理论。 二、哲学期末考试的形式要求 哲学小论文的字数,不能少于八百字

生活中的哲学小论文3000字

哲学,在绝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个神秘而又陌生的一个字眼。没错,在许多哲学家身上我们能找到事例来证明哲学是多么的独具一格,他们的思想高深莫测,难以理解,他们的生活也总是与常人格格不入,甚至有的人是我们眼中的“疯子”。哲学永远是一个只属于少数人的事业,只有那些有闲暇时间思考的关注者才能适应哲学的孤独。哲学是孤独的,因为他必须具有那种批判的精神,只有批判的哲学才能成为前进的一股力量。有批判才能有前进,这是所有哲学家应有的专业素养。批判的第一步就是怀疑,不仅仅是以一种肯定的接受的眼光对待现实的世界,反之必须要有所疑问。哲学的批判当然不是怨妇般的抱怨或者是为利益的争夺,最重要的是借助理性之光,并加以实践得出规律,在规律中获得真理。笛卡尔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正是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得来的。马克思则是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为我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来了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追求向往,批判是哲学永葆青春的不竭动力,使得哲学成为一团永恒的活火又或者是激荡心灵的流水。哲学不是哲学史,也不仅仅是某些哲学家的只言片语,哲学关注现在,关注历史,更关注未来。哲学家的许多发现即使当时不能得到证明,在未来却成为了真理,所以说伟大的哲学家不是属于现在属于自己,而是属于未来属于全人类,他们为人类指出了前进的方向。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伴随我们左右,哪怕是一件小事,里面的哲学可大着了。下面是我整理的生活中的哲学作文,我们一起来看吧!

生活中的哲学作文800字【1】

在我的记忆中,珍藏着一种味道。它静静地躺在岁月的河流中,任凭流水冲蚀,却也熠熠生光,永不褪色。我知道,那是只属于我们的味道。--题记

有没有一种味道让你此生都流连不忘?清明前后,几场大雨洗尽了这世间的一切尘埃,雨后的天空很明媚,湛蓝得像一颗透明的蓝水晶。故乡山上的油菜花已经谢了,那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色就这样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而清明菜却一个接连一个得从土里探出头来,伸展伸展它毛茸茸的嫩绿身体,还挂着几颗晶莹的泪珠,仿佛是在怪雨打搅了它的好梦。每到了这个时候,大妈都会摘回一大箩清明菜做清明菜粑粑,她坐在木凳上,佝偻着背,细细挑选出清明菜中的杂质。在经过了一道道复杂的工序之后,她就像是变魔术似的做出了一个个可爱的清明菜粑粑。蒸锅冒着白色的热气,年幼的我专注地盯着它,那袅袅上升的白色气体中承载了我童年最美好的幻想。我不哭,也不闹,就这样安静地等待着。因为我知道,这就像是必须经过了冬天漫长的等待才能迎来春天,穿越了无边的黑夜才能拥抱黎明一样。无需急切,静静地,它就会来临。

终于,我的等待有了结果。大妈把一盘热气腾腾的清明菜粑粑端上了餐桌,她用手背抹了抹额上的汗珠,脸上露出了质朴的笑容,我和大爸也笑。大妈就首先夹了一放在我的碗里,清明菜粑粑光滑的外表泛着光泽,绿得发亮。一口咬下去,松软的皮夹着的一股清明菜特有的淡淡的清香直窜入我的鼻腔,一咬破外皮,油溢了出来,一股腊肉的咸香和已经风干的豆干的卤香在我的口腔里慢慢升腾,像跳了一支热情奔放的桑巴舞。四月初的天气里,我们三个人一口又一口地吃着清明菜粑粑,幸福便悄然来临。清明菜粑粑承载着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虽然现在我与大妈大爸分开了。但它的味道还在,属于我们之间的情谊还在,任凭岁月变迁,却也熠熠生光,永不褪色,在我的生命中温暖地闪亮。之后的岁月里,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吃上几个清明菜粑粑,它已经成为了一种记忆的延续,它是我与大妈大爸之间约定好的路标,只要沿着它的方向,就能找到回家的路,找回那些落满尘埃的记忆。因为,我知道,这一种味道,只有我们知道。

生活中的哲学作文800字【2】

这两天看书的时候,翻到了一句话:“水满则盈,盈则亏。”

心中很明朗,毕竟这是一眼就能懂的话,何况“满招损,谦受益”这样的道理,更是经常在生活中被人提及。

所以,这句话在我面前只是过了眼,我也没在意,直到傍晚我做家务的时候的一个细节,却让我深深感觉到古人这些教导之言,真的是从生活中总结出的哲学。

傍晚的时候,我看家里的两个盛过滤水的水瓶没什么水了,就打开过滤器,把小水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小水瓶其实是手提式的矿泉水瓶,矿泉水喝完后觉得把这么大的瓶子扔了怪可惜,刚好用来装过滤好自来水。

水瓶的开口也就两三公分,并不算大,都是下宽上窄的造型。

我把水瓶放在水龙头下接水后,自己就开始在一旁择菜。过了一会,我抬眼看了下水瓶,发现还没有接满,估模着还有三四公分的间隔,因为瓶子上窄,其实也装不了多少水了,可我想着,就让它再多接些,接满点好。于是我又低头忙手上的事,这一忙自然心思又被牵了过去,好一会儿,我突然想起来,呀,水瓶还在接水呢?

果不其然,抬眼的时候我发现水瓶早就满了不知多久了,水龙头下不停滑落的水柱因为水瓶的“不接纳”,早已是肆无忌惮在沿着水瓶的瓶外壁一路直冲到水槽里。

“啧,啧啧......”

我很是心疼的马上把水龙头关掉,心里很是懊悔,想着刚才水位在瓶口三四公分的时候我就应该盯着了,要是没空,不怎么满也没关系,直接关掉就好了,这样一来,本想着接满点,却是不知道是损失了多少的水。

因为要盖上盖子,我不得已要把瓶中的水倒掉些,毕竟是不小的瓶子又装满了水,轻轻抬起手劲不好控制,得,倒完才发现,水位也刚好是到瓶口一二公分的位置了。

“水满则盈,盈则亏!”先不说这句话暗喻了多少哲学,单单这件接水的事,就已经很直接的让我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字面上直白的含意,也让我对于“老人言”,还有古人的教导的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毕竟,这些都他们从生活中悟出的道理,记录下来,一代代地传承下来,想让后人少犯些他们曾犯过的错,少走些弯路。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

生活中也是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活中哲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 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 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 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围绕斯特劳斯1948年出版的《论僭政》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是哲学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斯特劳斯的说法, “社会”需要立足于一种共享的信任和信仰, 或立足于习俗、道德和“意见”; 而哲学则是对智慧的探寻, 是对真理的追求, 其本性是“癫狂”的, 必然要求绝对自由, 因此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与政治社会是不相容的, [ 1] 哲学与社会势必处于一种紧张、对立、冲突之中。科耶夫基本认同斯特劳斯的上述看法。但一旦涉及到“哲学与社会的冲突能否解决、是否应该解决”的问题,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在斯特劳斯看来, 哲学与社会的冲突不可调和。因为, 如果让哲学妥协并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那么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 不再具有哲学的品格; 而如果哲学不妥协, 执意与社会对抗, 结局只能如苏格拉底一般, 被社会“处死”。所以, 为了免于被社会“处死”的命运, 哲学应该尽可能拉开与社会的距离, 以逃避与社会的冲突。逃避的办法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或良民: 附和流行的意见, 赞美现行的政治秩序。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就是, 由“神志癫狂”转向和返回“神志正常”, 返回澄明( sobriety) 与温良(moderation)。

斯特劳斯认为, 所谓返回澄明与温良并不意味着改变哲学的本性, 而只是改变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哲学必须是癫狂的, 否则就不是哲学。作为良民的哲人在“思想”方面与癫狂的哲人没有分别, 但在言论表达上, 作为良民的哲人却谨慎无比。于是作为良民的哲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 这就是在同一个文本里面用两种语言说话, 传递两种不同的教导: 一套是对社会有用的教导, 即俗白教导( the exoteric teaching) , 另一套则是在政治上有忌讳不宜直言的“真正的教导”, 即隐讳教导( the estoteric teaching)。俗白教导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 隐讳教导则只有少数训练有素而且仔细阅读的人反复琢磨才能领会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作为良民的哲人就把“真正的教导”或者“癫狂的思想”限制于少数人, 以免危害社会。斯特劳斯认为, 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现代却逐渐被“遗忘”了。现代哲学“走火入魔”了, 哲学从一种私人性的纯粹知性追求变成了一种公共政治的武器和工具, 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比巨大”的力量, 哲学被公共化、大众化、通俗化了[ 3] 。而这恰恰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之所在。

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关于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描述, 以及斯特劳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他认为, 按照对哲人的定义,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 哲人就是不占有智慧但追求智慧的人。尽管在此点上科耶夫与斯特劳斯是一致的, 但是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由此推论出的“哲学生活方式”:按照斯特劳斯的推论, 哲人将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贡献于对智慧的探求, 他因此将不仅放弃世俗的快乐, 甚至将放弃所有行动, 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行为。科耶夫把这种哲学生活称作“伊壁鸠鲁派”哲人所采取的态度或“伊壁鸠鲁式”态度(笔者称之为“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哲人生活在世界之外, 他退回到自身, 与他人隔离, 对公共生活没有兴趣,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所谓的“真理”。

问题是,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否哲人应该过的生活? 科耶夫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 初看起来,“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从哲人或哲学的定义推论出来的, 这似乎没有问题。然而,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奠基于一个前提之上的, 而这个前提本身就存有疑问。这个前提就是: 一个人必须承认存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 它永远等同于自身, 可以被“完善的理智”完全揭示, 不论这理智在什么地方(国家) 和什么时候(历史), 只要它发挥自己的天赋, 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存在整体。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 哲人就能够也必须使自己隔离于变化和喧嚣的世界, 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花园”里, 那样才能把握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 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 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在本质上是暂时的、生成的、自我创造的, 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不断创造自身。而如果存在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生成) , 那么, 一个人就不能通过使自己与历史隔离来解释和揭示这种创造活动。相反, 为了揭示存在, 哲人必须“介入”历史。同时, “伊壁鸠鲁式的哲人生活”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危险, 即培育偏见, 而这是与哲人的本义相左的。因为哲人就是能够摆脱偏见的人,因此, 想规避偏见的哲人就必须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像苏格拉底那样在“市场”或“街”上) ,他必须走出那个自我的封闭社会, 接触现实, 介入现实, 介入公共生活的历史化过程, 否则迟早都会被抛到事件的后面去, 抛到历史的后面去。

由上述不难看出, 科耶夫的哲学观与斯特劳斯的哲学观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 斯特劳斯认为哲学不应关注人类事务, 科耶夫则恰恰相反。斯特劳斯也认识到了这种差别, 他说:“在科耶夫前提的基础上, 对人类事务的绝对依系变成了哲学理解力的根源: 人必须绝对地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绝对地是大地上的一个公民——如果并非必须是一个可居住的地上的某一部分的一个公民的话。在古典前提的基础上, 哲学要求一种彻底的对人类事务的疏离: 人绝对不应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是一个整体的公民。”[ 4] 其次, 虽然科耶夫与斯特劳斯均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科耶夫却并不认为哲学是一种完全个体性、私人性的知性追求。在科耶夫看来, 与政治家一样, 哲人也需要并追求爱和承认,因此他要求哲人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到广阔的社会上去与人交往、交流。再次, 斯特劳斯主张哲学是贵族的、精英的, 而在科耶夫的观念里, 哲学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随时准备接纳所有那些想“登堂入室”之人。

表面看来,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的哲学观针锋相对、全然不同, 但在哲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两人的差别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大。比如, 斯特劳斯主张哲人应该远离人类事务, 去追求关于永恒秩序的知识。对此, 科耶夫在其旨在批评斯特劳斯《论僭政》的文章《哲人的政治行动》的开头, 曾经这样评价斯特劳斯的工作:“这本著作保持了学术冷静客观的外表, 但却是杰出的和热情的……斯特劳斯通过解释这篇被忘却了的对话, 揭示了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严重道德和政治问题。”[ 5] 也就是说, 斯特劳斯解读《希耶罗》、试图“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目的, 不是或者不纯粹是追求“智慧”, 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而《论僭政》一书的英文版编者则更清晰地指出了此点:“最近十余年来, 围绕着现代性的性质一直有一种活跃的论争……这本新版《论僭政》使我们得以回顾两个较早的有关现代性的命题: 斯特劳斯和科耶夫的命题。”[ 6] 进言之, 斯特劳斯之所以要复兴古典政治哲学, 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问题才是他的出发点。

由此观之, 即便斯特劳斯的理论出发点是鄙视人类社会事务, 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的“纠缠”, “不能不”从现实出发考虑并最终解决现实问题。这意味着, 哲人、哲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自闭于象牙塔中, 哲人应该走进现实生活, 自觉地置身于生活世界之中, 随着时代和生活世界的脉搏而律动。

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如何看待生活世界中的哲学, 即生活世界是作为哲学、哲人生存的环境而存在的, 笔者把这方面的考察称为“哲学生态学”。

人天生是社会性存在物, 哲人也是人, 也只能生活在生活世界中, 也不得不与他人“共在”, 生活世界因而构成了哲学、哲人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哲人能否成为哲人, 影响和决定着哲人过一种什么样的哲学生活以及怎样过哲学式的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世界中的那些影响哲学和哲人的因素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

首先, 在哲学的历史上, 有很多哲学家已经注意到政治环境对哲学和哲人的影响, 其中, 较为著名者当数柏拉图和黑格尔。柏拉图认为,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有自己的天性, 否则根本无法胜任这一研究领域。同时, 这种天性还必须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起来, 否则,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 那么它愈是强壮, 离它所期望达到的发育成长的目标就愈远。“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 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 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 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 进而能够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7] 这也就是说, 一方面, 没有合适的环境, 哲学的天赋就不会生长; 另一方面, 即使是长成了, 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仅如此, 柏拉图还认为, 如果环境不好, 不仅少数有天赋的人成不了哲学家, 还会使哲学的“领地”被庸人所占据, 从而使哲学的本性变坏。对此,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 既然环境对哲人有如此大的影响, 那么, 所谓哲学家的“无用”之说, 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 而在于哲学家不为人所用。社会环境不好, 哲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作为哲人的柏拉图对政治环境的“要求”还有些“羞羞答答”, 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就“直接”了许多。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黑格尔就明确论述了哲学与政治自由的关系。他认为, 既然哲学以普遍的存在为对象, 那么哲学要把握这普遍的对象, 就要求主体的独立和自由, 特别是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一方面, 人要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成为主体; 另一方面, 人要从社会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考察人类历史, 只有当自由的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了的时候, 才有可能产生哲学思想。因此, 真正的哲学始自西方, 确切地说是始自希腊; 而在东方, 比如在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样的国度中, 因只有一个人享有自由的权利(皇帝) , 因此东方没有哲学, 东方及东方的“哲学”不隶属于哲学史。

由此而言, 不论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即哲学把握的是普遍性的对象, 因而哲人须独立、自主和自由, 还是根据斯特劳斯的观点, 即因哲学的本性是癫狂、探寻和质疑, 那么势必与现行的秩序相冲突,因而哲人须温良; 这些都说明政治环境与哲学的繁荣之间的确有很紧密的关联。

其次, 从经济环境看, 哲人也是人, 首先需要生存, 才能谈及其余。按照哲人的“本义”, 如果哲人是一群需要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追求智慧的人, 那么, 他就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反之, 如果“哲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解决生存问题上, 他就没有精力和心情去追求智慧。对于这样一个“矛盾”或者说“两难困境”,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

在西方, 柏拉图是较早认识到哲人对经济条件依系的思想家。他认为, 一个哲学家应该免除一切体力劳动, 因此哲学家就必需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国家里是不大可能有哲学家的,使得雅典人有可能研究哲学的, 乃是基于白里克里斯时代雅典的帝国主义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 精神产品的生产正如大多数物质商品的获取一样, 不能脱离经济条件。[ 8]

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人而言, 幸福是最高的善, 是人的终极追求, 是行为的目的。而幸福就是自足, 就是无所短缺。那么,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他认为, 人有三种生活方式: 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9] 在这三种生活中, 只有思辨的生活才能够带给人完满的幸福。因为思辨活动是最强大的, 它持续得最久; 同时思辨活动也是自足的, 所谓自足并不是孤独地生活, 而是指以其自身而被选择, 是无待而在、不感匮乏, 它使生活变得愉快。在这种意义上, 思辨活动是最为自足的活动。既然幸福就是自足, 而思辨享有最大的自足, 那么, 思辨越多的人, 所享有的幸福就越大。但是, 自足的思辨生活并非完全就是“无待”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方面,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 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人, 思辨的生活还需要多重的外部条件。当然,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 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 幸福指数就越高; 反之, 他认为过度的需求带不来相应的自足感, 若只有一个中等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就完全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因此, 幸福就是具有中等水平的外部供应, 过着节俭的生活, 却做着高尚的事情。

黑格尔十分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但他比亚里士多德站得更高, 并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文明发展的阶段来认识。他认为,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必须达到某种阶段, 才会有哲学的产生。黑格尔这里的意思就包括应重视哲人从事哲学事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的阶段, 即一部分人可以从繁重的生存性活动中解放出来, 成为“闲人”, 而这部分“闲人”又愿意且有能力过一种哲学生活。只有到了这样的阶段, 哲学才会出现。因为哲学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 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 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 欲望驱走了, 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 我们才能去思想那些普遍性的对象。也就是说, 只有在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开始有哲学思想。

斯特劳斯也认为哲人是一个“神人”, 哲人对人类事务即使只有最小的依系, 也会在精神上产生最大的自足。但是, 斯特劳斯并没有迂腐到认为哲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说: “当哲人试图超越人性的时候(因为智慧是属于神性的) , 当他把习死和做到对所有人事如同死了一般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时候, 他却不能不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这样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人类事务都如同死了一般), 虽然他的灵魂不会处在这些事务中。”[ 10 ] 尽管如此, 斯特劳斯一再强调, 由于哲人依系于永恒的事物, 又由于他免除了那种人与人的自然联系的最通常、最有力的动机, 免除了常人、俗人的名利欲望, 他只需要一些能够保证他活下去的基本生存条件就够了, 因此哲人有着人之为人所可能有的最大自足。

尽管哲人有着最大的精神层面的自足, 但这毕竟不能替代基本生存条件的自足, 由此斯特劳斯揭示出了哲学生活与哲人的生存之间的。

生活中的哲学故事论文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

生活中也是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活中哲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 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 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 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围绕斯特劳斯1948年出版的《论僭政》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是哲学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斯特劳斯的说法, “社会”需要立足于一种共享的信任和信仰, 或立足于习俗、道德和“意见”; 而哲学则是对智慧的探寻, 是对真理的追求, 其本性是“癫狂”的, 必然要求绝对自由, 因此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与政治社会是不相容的, [ 1] 哲学与社会势必处于一种紧张、对立、冲突之中。科耶夫基本认同斯特劳斯的上述看法。但一旦涉及到“哲学与社会的冲突能否解决、是否应该解决”的问题,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在斯特劳斯看来, 哲学与社会的冲突不可调和。因为, 如果让哲学妥协并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那么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 不再具有哲学的品格; 而如果哲学不妥协, 执意与社会对抗, 结局只能如苏格拉底一般, 被社会“处死”。所以, 为了免于被社会“处死”的命运, 哲学应该尽可能拉开与社会的距离, 以逃避与社会的冲突。逃避的办法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或良民: 附和流行的意见, 赞美现行的政治秩序。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就是, 由“神志癫狂”转向和返回“神志正常”, 返回澄明( sobriety) 与温良(moderation)。

斯特劳斯认为, 所谓返回澄明与温良并不意味着改变哲学的本性, 而只是改变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哲学必须是癫狂的, 否则就不是哲学。作为良民的哲人在“思想”方面与癫狂的哲人没有分别, 但在言论表达上, 作为良民的哲人却谨慎无比。于是作为良民的哲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 这就是在同一个文本里面用两种语言说话, 传递两种不同的教导: 一套是对社会有用的教导, 即俗白教导( the exoteric teaching) , 另一套则是在政治上有忌讳不宜直言的“真正的教导”, 即隐讳教导( the estoteric teaching)。俗白教导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 隐讳教导则只有少数训练有素而且仔细阅读的人反复琢磨才能领会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作为良民的哲人就把“真正的教导”或者“癫狂的思想”限制于少数人, 以免危害社会。斯特劳斯认为, 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现代却逐渐被“遗忘”了。现代哲学“走火入魔”了, 哲学从一种私人性的纯粹知性追求变成了一种公共政治的武器和工具, 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比巨大”的力量, 哲学被公共化、大众化、通俗化了[ 3] 。而这恰恰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之所在。

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关于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描述, 以及斯特劳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他认为, 按照对哲人的定义,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 哲人就是不占有智慧但追求智慧的人。尽管在此点上科耶夫与斯特劳斯是一致的, 但是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由此推论出的“哲学生活方式”:按照斯特劳斯的推论, 哲人将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贡献于对智慧的探求, 他因此将不仅放弃世俗的快乐, 甚至将放弃所有行动, 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行为。科耶夫把这种哲学生活称作“伊壁鸠鲁派”哲人所采取的态度或“伊壁鸠鲁式”态度(笔者称之为“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哲人生活在世界之外, 他退回到自身, 与他人隔离, 对公共生活没有兴趣,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所谓的“真理”。

问题是,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否哲人应该过的生活? 科耶夫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 初看起来,“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从哲人或哲学的定义推论出来的, 这似乎没有问题。然而,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奠基于一个前提之上的, 而这个前提本身就存有疑问。这个前提就是: 一个人必须承认存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 它永远等同于自身, 可以被“完善的理智”完全揭示, 不论这理智在什么地方(国家) 和什么时候(历史), 只要它发挥自己的天赋, 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存在整体。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 哲人就能够也必须使自己隔离于变化和喧嚣的世界, 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花园”里, 那样才能把握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 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 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在本质上是暂时的、生成的、自我创造的, 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不断创造自身。而如果存在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生成) , 那么, 一个人就不能通过使自己与历史隔离来解释和揭示这种创造活动。相反, 为了揭示存在, 哲人必须“介入”历史。同时, “伊壁鸠鲁式的哲人生活”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危险, 即培育偏见, 而这是与哲人的本义相左的。因为哲人就是能够摆脱偏见的人,因此, 想规避偏见的哲人就必须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像苏格拉底那样在“市场”或“街”上) ,他必须走出那个自我的封闭社会, 接触现实, 介入现实, 介入公共生活的历史化过程, 否则迟早都会被抛到事件的后面去, 抛到历史的后面去。

由上述不难看出, 科耶夫的哲学观与斯特劳斯的哲学观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 斯特劳斯认为哲学不应关注人类事务, 科耶夫则恰恰相反。斯特劳斯也认识到了这种差别, 他说:“在科耶夫前提的基础上, 对人类事务的绝对依系变成了哲学理解力的根源: 人必须绝对地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绝对地是大地上的一个公民——如果并非必须是一个可居住的地上的某一部分的一个公民的话。在古典前提的基础上, 哲学要求一种彻底的对人类事务的疏离: 人绝对不应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是一个整体的公民。”[ 4] 其次, 虽然科耶夫与斯特劳斯均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科耶夫却并不认为哲学是一种完全个体性、私人性的知性追求。在科耶夫看来, 与政治家一样, 哲人也需要并追求爱和承认,因此他要求哲人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到广阔的社会上去与人交往、交流。再次, 斯特劳斯主张哲学是贵族的、精英的, 而在科耶夫的观念里, 哲学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随时准备接纳所有那些想“登堂入室”之人。

表面看来,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的哲学观针锋相对、全然不同, 但在哲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两人的差别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大。比如, 斯特劳斯主张哲人应该远离人类事务, 去追求关于永恒秩序的知识。对此, 科耶夫在其旨在批评斯特劳斯《论僭政》的文章《哲人的政治行动》的开头, 曾经这样评价斯特劳斯的工作:“这本著作保持了学术冷静客观的外表, 但却是杰出的和热情的……斯特劳斯通过解释这篇被忘却了的对话, 揭示了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严重道德和政治问题。”[ 5] 也就是说, 斯特劳斯解读《希耶罗》、试图“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目的, 不是或者不纯粹是追求“智慧”, 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而《论僭政》一书的英文版编者则更清晰地指出了此点:“最近十余年来, 围绕着现代性的性质一直有一种活跃的论争……这本新版《论僭政》使我们得以回顾两个较早的有关现代性的命题: 斯特劳斯和科耶夫的命题。”[ 6] 进言之, 斯特劳斯之所以要复兴古典政治哲学, 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问题才是他的出发点。

由此观之, 即便斯特劳斯的理论出发点是鄙视人类社会事务, 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的“纠缠”, “不能不”从现实出发考虑并最终解决现实问题。这意味着, 哲人、哲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自闭于象牙塔中, 哲人应该走进现实生活, 自觉地置身于生活世界之中, 随着时代和生活世界的脉搏而律动。

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如何看待生活世界中的哲学, 即生活世界是作为哲学、哲人生存的环境而存在的, 笔者把这方面的考察称为“哲学生态学”。

人天生是社会性存在物, 哲人也是人, 也只能生活在生活世界中, 也不得不与他人“共在”, 生活世界因而构成了哲学、哲人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哲人能否成为哲人, 影响和决定着哲人过一种什么样的哲学生活以及怎样过哲学式的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世界中的那些影响哲学和哲人的因素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

首先, 在哲学的历史上, 有很多哲学家已经注意到政治环境对哲学和哲人的影响, 其中, 较为著名者当数柏拉图和黑格尔。柏拉图认为,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有自己的天性, 否则根本无法胜任这一研究领域。同时, 这种天性还必须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起来, 否则,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 那么它愈是强壮, 离它所期望达到的发育成长的目标就愈远。“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 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 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 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 进而能够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7] 这也就是说, 一方面, 没有合适的环境, 哲学的天赋就不会生长; 另一方面, 即使是长成了, 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仅如此, 柏拉图还认为, 如果环境不好, 不仅少数有天赋的人成不了哲学家, 还会使哲学的“领地”被庸人所占据, 从而使哲学的本性变坏。对此,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 既然环境对哲人有如此大的影响, 那么, 所谓哲学家的“无用”之说, 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 而在于哲学家不为人所用。社会环境不好, 哲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作为哲人的柏拉图对政治环境的“要求”还有些“羞羞答答”, 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就“直接”了许多。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黑格尔就明确论述了哲学与政治自由的关系。他认为, 既然哲学以普遍的存在为对象, 那么哲学要把握这普遍的对象, 就要求主体的独立和自由, 特别是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一方面, 人要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成为主体; 另一方面, 人要从社会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考察人类历史, 只有当自由的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了的时候, 才有可能产生哲学思想。因此, 真正的哲学始自西方, 确切地说是始自希腊; 而在东方, 比如在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样的国度中, 因只有一个人享有自由的权利(皇帝) , 因此东方没有哲学, 东方及东方的“哲学”不隶属于哲学史。

由此而言, 不论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即哲学把握的是普遍性的对象, 因而哲人须独立、自主和自由, 还是根据斯特劳斯的观点, 即因哲学的本性是癫狂、探寻和质疑, 那么势必与现行的秩序相冲突,因而哲人须温良; 这些都说明政治环境与哲学的繁荣之间的确有很紧密的关联。

其次, 从经济环境看, 哲人也是人, 首先需要生存, 才能谈及其余。按照哲人的“本义”, 如果哲人是一群需要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追求智慧的人, 那么, 他就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反之, 如果“哲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解决生存问题上, 他就没有精力和心情去追求智慧。对于这样一个“矛盾”或者说“两难困境”,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

在西方, 柏拉图是较早认识到哲人对经济条件依系的思想家。他认为, 一个哲学家应该免除一切体力劳动, 因此哲学家就必需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国家里是不大可能有哲学家的,使得雅典人有可能研究哲学的, 乃是基于白里克里斯时代雅典的帝国主义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 精神产品的生产正如大多数物质商品的获取一样, 不能脱离经济条件。[ 8]

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人而言, 幸福是最高的善, 是人的终极追求, 是行为的目的。而幸福就是自足, 就是无所短缺。那么,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他认为, 人有三种生活方式: 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9] 在这三种生活中, 只有思辨的生活才能够带给人完满的幸福。因为思辨活动是最强大的, 它持续得最久; 同时思辨活动也是自足的, 所谓自足并不是孤独地生活, 而是指以其自身而被选择, 是无待而在、不感匮乏, 它使生活变得愉快。在这种意义上, 思辨活动是最为自足的活动。既然幸福就是自足, 而思辨享有最大的自足, 那么, 思辨越多的人, 所享有的幸福就越大。但是, 自足的思辨生活并非完全就是“无待”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方面,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 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人, 思辨的生活还需要多重的外部条件。当然,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 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 幸福指数就越高; 反之, 他认为过度的需求带不来相应的自足感, 若只有一个中等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就完全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因此, 幸福就是具有中等水平的外部供应, 过着节俭的生活, 却做着高尚的事情。

黑格尔十分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但他比亚里士多德站得更高, 并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文明发展的阶段来认识。他认为,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必须达到某种阶段, 才会有哲学的产生。黑格尔这里的意思就包括应重视哲人从事哲学事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的阶段, 即一部分人可以从繁重的生存性活动中解放出来, 成为“闲人”, 而这部分“闲人”又愿意且有能力过一种哲学生活。只有到了这样的阶段, 哲学才会出现。因为哲学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 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 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 欲望驱走了, 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 我们才能去思想那些普遍性的对象。也就是说, 只有在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开始有哲学思想。

斯特劳斯也认为哲人是一个“神人”, 哲人对人类事务即使只有最小的依系, 也会在精神上产生最大的自足。但是, 斯特劳斯并没有迂腐到认为哲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说: “当哲人试图超越人性的时候(因为智慧是属于神性的) , 当他把习死和做到对所有人事如同死了一般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时候, 他却不能不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这样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人类事务都如同死了一般), 虽然他的灵魂不会处在这些事务中。”[ 10 ] 尽管如此, 斯特劳斯一再强调, 由于哲人依系于永恒的事物, 又由于他免除了那种人与人的自然联系的最通常、最有力的动机, 免除了常人、俗人的名利欲望, 他只需要一些能够保证他活下去的基本生存条件就够了, 因此哲人有着人之为人所可能有的最大自足。

尽管哲人有着最大的精神层面的自足, 但这毕竟不能替代基本生存条件的自足, 由此斯特劳斯揭示出了哲学生活与哲人的生存之间的。

有一个弟子问师傅:“世界上真的有佛祖吗?”师傅说“有的。”弟子问:“可是我为什么看不见呢?”于是师傅带着弟子到了一个漆黑的密室,师傅对弟子说:“你看那边墙角里有一把斧子,你看见吗?”弟子张大了眼睛,可是密室太黑了,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说:“没有啊。”师傅点亮了蜡烛,在密室的墙角确确实实放着一把斧子。你看不见的就一定没有吗?她讲完故事后说道:“同学们,我不想灌输任何东西给你们,请记住,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明之前,请千万不要相信;在任何事情没有被证伪之前,也请不要不相信。一切的一切最终都需要你自己找到那根蜡烛,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否则你的人生就永远重复着自己的昨天,抑或是重复着别人的昨天。是啊,我在听了那些话之后真的很激动,我忽然发现,我一直是这个社会的奴隶,听着别人的话,唱着别人的歌,咀嚼着别人的思想,咽下别人的唾沫。面对社会上那么多不公平的现象,我的心灵被污浊,我痛苦的反省自己的罪恶,却无能无力。在后来这位出色的哲学老师的带领下,我进入了奇妙的哲学世界,其实说起来真正开始看哲学书,还是因为刘墉的一篇文章,那时的我处在成长的躁动期,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往极端想,于是有很多“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写那么多作业有没有意义,背那么多公式有没有意义,每天都要吃饭有没有意义,人反正是要死的,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个世界存在着到底有什么意义?”消沉的时候,忽然看到刘墉说,“其实你问那么多有无意义的问题前,早已经有了答案了,其实你只是在用那些问题不断打击自己而已。”我震惊了,不错,我就是这样,我只是因为无能无力,因为觉得没有意义,觉得没有信心,觉得没有能力,觉得没办法证明自己,所以在为自己找借口而已,只是在用这些“有没有意义”的问题慰藉自己而已。但是在这个社会面前,我没有勇气承认,因为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我必须保护自己,必须寻找自己的面具。但是,我痛恨自己,痛恨自己的虚伪,痛恨自己的罪恶,痛恨自己的无知。那些陌生的名字在那些空虚的夜里一遍一遍地游荡在眼前,从叔本华到尼采,从加缪到萨特,从胡塞儿到海德格尔,从弗洛伊德到拉康。我的注意力却无意识地集中到了形而上之的悲观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上。记得第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休谟,当时翻开书本看到的就是他的学说,他认为人只能停留在知觉的王国,知觉以外的实体是否存在,无法知道。他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因为任何一种个别的动作或活动重复了多次之后,便会产生一种倾向,使我们并不凭借任何推理或理解过程,就重新进行同样的动作或活动。我们经常说,这种倾向就是习惯的结果”。我于是怀疑自己的认知,怀疑我的思想,怀疑一切可以怀疑的存在,我会这样思考完全是因为后天的习惯势力,怎么办,我已经不是纯粹的“我”了,我属于“我们”,我只是那么多我们中的渺小的一个而已。我又一次怀疑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是一个人,我真的是一个人吗?我渴望我活着只是为了我是一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在这五光十色的尘世,我很难保持自己,很难保持自己不受外界的诱惑,而我只要不由自主地睁开眼睛,即使是最高尚的诱惑,我也会立即成为“我们”之中的一个。我已经不属于自己。当我发现这点时,我觉得很生气,因为我被社会,被这个假装文明的社会,我的周围的虚伪的人只是在用他们的假慈悲在灌输他们的自以为仁义、道德的观念给我。于是我想改变点什么,虽然我也知道结果可能什么都不是,但是总该做些什么。当然我不是那种偏激的人,因为我还做不到那么绝对,毕竟我承认了自己的社会性。这是没法改变的事实,但我至少还可以拒绝,对,我可以拒绝我所不认同的东西,当我刚想雀跃时,忽然有一个声音沉重的打击了我,那是柏格森。我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书,他写过什么《形而上学导言》,在《评述》里记了他关于认识论的理论,从近代以来,西方认识论一直高扬理性或理智,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所相信的东西都是理性。实体或实在性只能为理性所把握,形而上学是理性的产物。但是,柏格森反对西方哲学的这种理性主义传统,反对在哲学研究中应用理智,主张只有直觉才能达到形而上学,才能把握具有形而上学实在性的“生命冲动”和“绵延”。我对他的“生命冲动”、“绵延”不很理解,但我明确了一点:理性也是有缺陷的。既然如此,我又有什么理由去评判,别人的对与错呢?那么我的拒绝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陷入了绝望的循环,也就是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叔本华。这个名字像中国人的悲观主义哲学家,让我很着迷。不管他说什么,或许我无法理解,但是我却有共鸣,我想每个人对于共鸣的东西总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像某些干瘪的说教只有讨厌。叔本华是一个悲观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既然被意志所驱策,那么,这世界就注定是一个痛苦的世界。而人生活于这样的世界里,他的一生只能是对痛苦的一种体验。人生之所以注定要痛苦,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人是世界意志客体化的最高等级。所谓最高,就是说在这个阶段,生命意志中分化出自身的对立面——理智。理智的出现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生命意志,让人活得更好。但是,理智一出现,就发现人原来注定要死亡。死亡是威胁人类的最大灾祸;人生的最大恐惧来自对死亡的忧虑。那些达官巨贾们可以居则琼楼玉字,宴则通宵达旦,但毕竟也难免一死,在注定要到来的死亡面前,珠玉,珍宝、舞会、盛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叔本华比喻说,人生好像在吹肥皂泡,明知迟早要破,可还是在吹。不但吹,还要比谁吹得大,吹得五光十色、富丽堂皇。为此,就免不了要挖空心思、费尽心力,然而心下却明白地知道这个肥皂泡迟早要破。人生如斯,岂不痛苦。(叔本华:《作为意志初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3页)

生活中励志哲理小故事(通用20篇)

哲理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理论,它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形态等,相比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而言,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智慧箴言式。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生活中励志哲理小故事(通用2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风吹得更急,不久便开始闪电、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小女孩会被打雷吓着,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来愈大,闪电像一把锐利的剑刺破天空,小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她的车,沿着上学的路线去找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小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却发现每次闪电时,她都停下脚步、抬头往上看、并露出微笑。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头号她说:“你在做什么啊?” 她说:“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

小时候快乐是件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快乐的事。孩子总是能在不起眼的事物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因为他们的生活简单而不乏味。而生活,更需要的是这颗在平凡中寻找快乐的童心!

哈姆威是西班牙的一个只做糕点的小商贩。在狂热的移民潮中,他也怀着掘金的心态来到了美国。

但美国并非他想象中的遍地是金,他的糕点在西班牙出售和在美国出售,根本没有多大的区别。

1904年的夏天,哈姆威知道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他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值得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很好,一会儿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就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

哈姆威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他盛放冰淇淋。

麦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哈姆威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送入顾客的手中。

令哈姆威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顾客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于市,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蛋卷冰淇淋。

别忽略你生活中的偶然,也许它就是你成功的开始。

国王为挑选继承人,给两个儿子出了道难题:“给你们两匹马,白马给老大,黄马给老二,你们骑马到清泉边去饮水,谁的马走得慢,谁就是赢家。”

老大想用“拖“的办法取胜,而弟弟则抢过老大的白马飞驰而去。结果,弟弟胜了,因为他骑的是老大的马,自己的马自然就落到了后面。

故事中弟弟的聪明劲也被人形象地称为“骑马思维”,说的就是敢于跳出传统套路,出奇制胜。在社会各个领域里,那些擅用“骑马思维”的,往往赢家!

19世纪初,英国的韦奇伍德在伦敦经营着一家文商店,韦奇伍德经常用铅笔给他的固定客户写信,向别人介绍自己商店里新进的几种文具,这些信的内容几乎一样,他机械地写着,有些厌烦,就在心里想:“能不能同时写成两封、三封信呢?”看着后一张纸上留下的上一张纸的字痕,韦奇伍德脑中突然冒出了这个念头。

要实现这个念头似乎不很难,韦奇伍德很快就琢磨出了方法:将一张薄纸放在蓝墨水中浸润,然后夹的两张吸墨纸之间使之干燥而成。书写时,可将其衬在一般纸之下,从而获得复制件。1806年,韦奇伍德获得了他的“复制信函文件装置”的专利权。

韦奇伍德的发明问世时,英国的商业活动已很发达,复写纸大有用武之地。眼看他的发明大受欢迎,韦奇伍德干8脆办了一家工场,专门生产这种特殊纸张。后来又经过一些改良,这就是我们今天常用的复写纸了。

上世纪30年代的事情。德国有一座造纸厂,因为工人在生产中忘记放进浆糊,制成了大量质量不好的纸,这些纸的质量非常松散,就像是压扁的棉花似的,在这纸上一写字,墨水就浸透开来,实在是毫无用处,给公司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肇事的工人心里十分难受,整天都在拼命地想:“有没有办法挽救呢,哪怕是挽回一点损失也好。”

有一天,那个工人不小心把墨水洒到桌子上去了,他慌慌张张地拿了旁边的那种质量出问题的纸去擦,奇迹出现了,那种纸把桌子上的墨水吸的一干二净!因为纸张的质地松散,所以吸水性特别强,这个工人就向厂里建议,把这种纸当作“吸墨纸”推销出去,产品上市后,销路大开,利润大增。从这个吸墨纸的吸水性能上,这家工厂又加以改良,生产出了第一张用来代替手帕或者毛巾的纸,从而有了如今的餐巾纸。

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有时候,创新是从偷懒开始的,因为偷懒往往能推动一个人的思考,而思考又是创新的根本动力;第二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是,失败和创新也就是一念之差,失败本是一件令人懊丧的事情,可是如果我们用创新思维去对待它,则可能出现另一番景象。

老卡尔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一位农场主。在他的农庄里,种植着一大片葡萄。每到收获的季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就挂满了枝头,让人垂涎欲滴。除了平时对葡萄园悉心照料外,老卡尔还有一个从来不对外人说的绝技,那就是:他能提前预测出当年的葡萄有无病虫害,甚至连具体是哪种病虫害也能准确无误地说出。

很多人来向老卡尔请教其中的奥秘,但老卡尔总是闭而不谈,一笑而过。一些农业专家听说这件事情后,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

时光如流水,一晃十年过去了,老卡尔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觉得,是时候把自己的绝技传授给儿子卡尔了。老卡尔把卡尔叫到床前,问他:“你注意到葡萄园里的那几株玫瑰了吗?”卡尔有些疑惑地回答:“看到了,这跟您的绝技有什么关系呢?”

老卡尔笑了笑,说:“当然。那几株玫瑰,正是我绝技的核心所在。因为玫瑰和葡萄常患的病虫害是相同的,而玫瑰开花时间比葡萄早,所以一旦玫瑰出现病虫害,我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葡萄采取防治措施了……”

卡尔听完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原来这么简单呀。我几乎每天都从那些玫瑰花旁走过,却从来没有留意过。”

很多时候,机会就藏在我们的身边。只不过,我们没有仔细去观察和思考罢了。

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 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贵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

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当年自己也曾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他父亲说:「如果我从前好好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

「是呀,孩子,」他父亲回答,「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

默想: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了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

一位富豪到华尔街银行借了5000元贷款,借期为两周,银行贷款须有抵押,他用停在门口的劳斯莱斯做抵押。银行职员将他的劳斯莱斯停在地下车库里,然后借给富豪5000元。两周后富豪来还钱,利息共15元,银行职员发现富豪账上有几千万美元,问为啥还要借钱。富豪说:15元两周的停车场,在华尔街是永远找不到的。

美国有位经济学家发表了篇论文,从交易学角度分析择偶观。假如把男人、女人分为ABCD四种优秀程度,那现在的现状就是,A男想找B女,B男想找C女,C男找D女,所以D男就剩了。反之,女人方面却不同,即是,ABCD女都想找A男。最后结果是剩下A女和D男。经济学里有个案例:两个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只熊,那么对手不会是熊!只要比另一个人快一步就胜利。

一天早晨,一名年轻僧人起床清理庭院,从古老的榕树看到到处都是落叶,他不能不感到忧虑,并期待在叹息树。他悲伤的是,他抛出了扫帚,并赶他主人的房间,然后他就为面试答辩敲门。听到他的主人,并打开车门,当他看到弟子的愁容,他认为事情发生,所以他赶紧问他:“我的门徒,你什么担心这么多在清晨?”这位年轻的弟子充满了疑问,并告诉他:“师父,你要说服我们勤奋培养品德,掌握真理日夜,不过,即使我学得很好,这是难以避免的当时,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是就像在秋天落叶或在冬天枯枝?,他们将被堆的黄土埋?“

听了它,在古老的榕树,老和尚分,并且说的年轻僧人:“我的门徒,您不必担心事实上,在秋季落叶和枯枝在冬季将上升回树木静静地,成为春天的花朵,并在秋季风时间长成,夏季叶子吹和下雪了最沉重的。“为什么我看不到吗?”“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任何你的心的意见,所以你不能看到盛开。”

面对萎缩和影像,他们将在萌芽状态,它需要有一个春天的心不死,乐观的心。总有一些痛苦你将在你的整个生命和打击时,你没有准备,但我们并不需要担心日复一日地为这一天的到来,以及对自己感到惋惜。 治疗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不仅可以解除痛苦和不幸,同时也带来了一种高兴的心情向你每天让您的生活美好和繁荣。只要查看的核心是,不是道路的花香处处?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黑暗中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出现在他的面前。宫殿的主人邀请他留下来居住。

这个人说:“我在人世间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只想睡,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做。”

宫主笑着说:“若是这样,我这里便是最适合你居住的地方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我这里有舒适的大床,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而且,我保证不会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去做。”

于是这个人便住进了宫殿。开始一段时间,这个人吃饱了睡,睡好了吃,过得非常愉快。可是,这种日子没过多久,他就感到有些寂寞和空虚,于是他就去见宫主,抱怨道:“这种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没有意思。我现在肠肥肚满,无聊的日子实在难熬,你能不能为我找一份工作?”

宫主答道:“对不起,我不能满足你的要求,因为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工作。”

又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实在受不了了,又去见宫主:“我无法忍受这种生活。如果你不给我工作,我宁愿去地狱,也不愿住这里了。”哲理故事

宫主依然笑笑:“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退出政坛的丘吉尔,有一次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路上闲逛。

这时,也有一位女士骑着自行车,从另一个方向急驶而来,由于没有刹住车,最后竟与丘吉尔相撞了。

“你这个糟老头没长眼睛吗?你到底会不会骑车?……”这位女士恶人先告状地破口大骂。

丘吉尔对那位女士的恶行恶状并不介意,只是不断地向对方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还不太会骑车。看来你已经学会很久了,不是吗?”

这位女士的气立刻消了一半,再仔细一看,他竟然是伟大的首相,她感到羞愧难当,喃喃地说道:“不……不……您知道吗,我是半分钟之前才学会的……教我学会骑车的就是阁下您。”

甲乙两个和尚一起值更时,甲和尚感到脚上有东西在爬,用手一抚,被蝎子蛰了,疼痛难忍之际,他马上端来蜡烛,捉住了那只蝎子。乙和尚就连声阿弥陀佛,非常冷静地说:“出家人慈悲为怀,放它一条生路吧。再说了,它也是误会了,以为你要伤害它才出于自卫而为之……”

经过乙和尚一番劝说、开导之后,甲和尚就打消了惩罚蝎子的念头,随手将它放了。

三天之后的又一个晚上,甲乙两个和尚又一起值更时,乙和尚刚往蒲墩上一坐,哎呀一声站起来,他的屁股也被蝎子蛰了。没等甲和尚端来蜡烛,乙和尚就气急败坏地朝蒲墩上乱踩一番。待烛光映亮蒲墩时,那只蝎子已经被踩得稀巴烂了。

当甲和尚口念阿弥陀佛未及说话时,乙和尚就气愤愤地说:“那天它蛰你,我为它讲情,救了它的性命,它居然恩将仇报,又把我蛰了,这个没良心的,确实该死……”

老蜘蛛总是谆谆告诫小蜘蛛:这种衣服虽然不好看,但是便于隐藏,不易被猎物发现。你们要想吃饱肚子,就不要惦记着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想漂亮,得有蝴蝶那样的翅膀。

蜘蛛们都很听长辈的话,世世代代穿着灰不溜秋的衣服,一动不动地守在自己织就的网上,等待着粗心大意的猎物落网。

然而,美丽实在太有诱惑力了。

一天,几只小蜘蛛毅然脱下身上的灰衣服,换上了五彩斑斓的礼服,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好不快活。

富有经验的老蜘蛛赶紧警告其他蜘蛛:“孩子们,你们千万别学它们的样儿!它们这样张扬,肯定要吃亏的!你们就等着瞧吧!”

但是,老蜘蛛的话没有应验。穿花衣服的蜘蛛们不仅没有挨饿,而且捉到的虫子比其他蜘蛛还要多。因为,森林里有许多爱漂亮的虫子,把它们的花衣服当成了盛开的鲜花哩!

长江的一处水坝,边上堆满了城市拉圾。吃的东西真多,水坝土中的蚂蚁是发展了,又发展!一天一只老蚂蚊叫:“此处会倒坝拉,搬家吧!”很多蚁窝就急忙开始搬家,乱着一团。第二天大家看到坝仍然好好的。就责问哪只老蚂蚁,老蚂蚁说:“我没说‘马上’会倒坝啊?”众蚂蚁们仍然把新家搬到二边土壤完好的坝中。全体搬家大功告成,但仍不见原处倒坝。众蚂蚁又来责问哪只老蚂蚁!老蚂蚁又说:“我没说‘将来’不会倒坝啊”。众蚂蚁气的直骂老蚂蚁:话不讲清楚,害大家瞎忙一阵。但没过多久,水坝因为蚂蚁搬家!扩大了坝的松土坡面,提前被大水冲倒了。众蚂蚁却在惊慌跳命的浪水中叫:“还是老蚂蚁讲对了!”

有一个人死后,在去阎罗殿的路上,遇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的主人请求他留下来居住。

这人说:“我在人间辛辛苦苦忙碌了一辈子。我现在只想吃,只想睡,讨厌工作。”

宫殿的主人答道:“若是这样,世界上再也没有比我这里更适合你居住的了。我这里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会有人来阻止你;我这里有非常舒服的床铺,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会有人来打扰你;而且,我保证这里没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

这个人非常满意的住了下来。

开始一段日子,他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乐。渐渐的,他觉得有点寂寞和空虚。他就去见宫殿主人,抱怨道:“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过久了也没有意思,对这种生活我已经没有一点兴趣了,你能否为我找一份工作?”

主人答道:“对不起,我们这里从来就不曾有过工作。”

又过了几个月,这个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去见宫殿的主人:“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不让我工作,我宁愿去下地狱,也不愿再住在这里了。”

宫殿主人轻蔑地笑了:“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实话告诉你,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

“这里虽然没有刀山可上,没有火海可蹈,可它能毁灭你的理想,腐蚀你的心灵,甚至让你变成一具行尸走肉,这不是活地狱吗?”

这个人恍然大悟:“过度享受原来是地狱啊!”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

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拚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他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中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去会一友,笑聊给她说了一件事情供我俩八卦,在去她家的路上,捡到十元钱,当时环顾四周未见他人,看来这十元钱是找不到失主,于是暗喜装在口袋里,心想该归自己,暗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小到大捡东西这样的事情很少与我有缘,更别说捡钱这样举动。因为在我成长的记忆中总是丢字伴随我长大,丢东西都快成为我生活的一个部分。至于丢过什么,我记得大件嘛就是两个摩托车,都是新的,手机两三个,自行车七八辆,那钱包嘛,虽然里面钱从来都不多,还真的记不得是多少个,保守点大大小小先算上个五六个吧,最后丢的那个,当然我不敢说是是我人生中最后一个,但目前还在最后一个就是那几百块钱的皮夹和里面五百块钱,为了买一小把青菜,就不见了我的家当,因为雨大,顾前就不顾后。这些都是我成年以后的事情,至于小时候丢什么当然太多了,实在是无法聚拢记忆。

这次能捡到十元钱,对我来说是一大壮举,一路盘算着这十元钱的用处,是给孩子当两天的早餐呢还是补点钱买一条她喜欢的围巾,想了一路,觉得主意都不错,乐呀乐,就差点为自己鼓掌了。

下车,接她电话告知不要买水果,说家里水果很多,不要再浪费钱,我心里琢磨又可以省点银子了,把打算买水果的钱整理一下,突然发现一个令我惊奇的事情,那十元钱不见了,想是车上小偷偷走了?不会呀,小偷为什么只偷十块呢,口袋里还有点钞票的,都在,什么二十的、五元的等,唯独不见了那十元的,蹊跷的要命,怎么都想不出什么原因不见了那十元钱,在途中掏过一次钥匙带出来丢了?估计是这样的,可偏偏就带掉的就是那十元钱,说不好为什么有点失落,觉得自己好不容易也能拥有一件事情或者东西,却只在眼前晃晃就不见了踪影。

给朋友讲这十元钱的经历,看来它不是我的也真的不属于我。

这十块钱就像给我上了一场生动课程,以前常听那句古训:是自己的跑不掉,不是自己的争不到,真是小现实上演绎的大哲理。

一入佛的阿姨给我讲:万事有因果,种因得果,那是必然。

捡回来的也好,流失掉的也好,自然还是那句话,福祸来时躲不过。

教授站在讲台上,他拿起一盒鹅卵石倒出来放到桌面上,然后拿起一只瓦罐打开,瓦罐里面有一些高尔夫球,他把鹅卵石也放进瓦罐里,把瓦罐装满后让学生们看,瓦罐已经装满了。教授又拿起旁边放着的一个方框盒子,把里面的沙子倒入瓦罐,沙子填补了瓦罐的空间,然后他问学生:“这瓦罐是不是满了?”学生回答:“是的。”然后,这位教授制作两杯咖啡,又向瓦罐里倒,有效地填补了瓦罐的空间。“现在,”教授说:“我要告诉你们,这罐子代表你的生活。高尔夫球是很重要的,代表你们的孩子,你的健康,你的朋友,和你最喜爱的东西,如果你受到严重的损失,只要他们仍然存在,你的生活仍然会是圆满的。这些鹅卵石代表其他的事情,比如你喜欢的工作,你的房子,和你的车。沙子代表一切小的事情或小的东西。“如果你的罐子里只装满了沙子!”他继续说:“那么还有没有空间,让卵石或高尔夫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呢?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小的东西或小的事情上,那么你的生活就不会幸福。重要的是你的幸福,你要关心照顾好你的孩子,你也要找出时间和你的伴侣出去吃饭。你还要找出时间来清洁卫生和做家务,高尔夫球是第一位的,代表你的爱人和孩子,设定好优先次序。其余的只是沙子。”一名学生举起了手,并询问咖啡代表什么?教授笑了,他说:“我很高兴你提出这个问题。它只是正好说明,不管你的生活如何忙碌,你总要抽出时间陪你的爱人或朋友出去喝一杯咖啡。是啊,很多时候,我们都被一些像沙子一样无聊的琐事所纠缠,我们很少有时间关心我们的家人,更是无暇顾及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自己觉得生活是忙不完地忙,甚至很难理出个头绪,我们竟然连和家人在一起喝咖啡的时间都没有,这样的生活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呢?有什么比我们的家人和他们的快乐与健康对我们来说更重要呢?教授的充满哲理性的这个比喻,给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启示,无论你工作有多么忙,无论你被多少千头万绪的琐事所缠绕,都不要忘记,我们的亲人是第一位的,他们的快乐和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让你的生活被沙子填满。

约翰的母亲配了助听器,家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过去大家总是听见她在厨房用力地关柜门,将锅盆撞击得锵锵震耳;餐桌上每当她放下碗时,大家更极力地忍耐那碗底与玻璃桌面的强力撞击。尤其使人受不了的是她推电锅,如同粉笔滑过滞涩黑板时令人汗毛耸立的锐利音响。

可是,一下子全不见了!甚至她忙碌地在厨房工作,都令人难以觉察,反倒是,当她刚配上助听器,走出医院时,第一句话就是:这里的车子怎么那样吵?回到家,更是麻烦了!老人家开始抱怨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太大,又说鹦鹉叫得令她想过去把它掐死,甚至电话铃响和别人打喷嚏,都能把她吓一大跳。

于是过去唯恐铃声不够大、甚至得将无线电话放在她枕边的事情,全做了180度大转变,亲友未进门,更得早早叮嘱:别再对着老人家的耳朵猛喊。

尤其妙的是,她自己的嗓门也突然降下了一大半,过去如洪钟的声音,顿时变成了低语,好像说的都是秘密,她说不敢大声,因为怕炸了自己的耳朵。

跟着老人家便有些得意了起来,笑着警告家里每一员,以后别想再背地里说她坏话,因为连其他人关着门讲话,她都可能听得见。指着自己的耳机,老人家说:“我的耳朵比你们强,可大,可小,碰到你们讲悄悄话,只要我把耳机调大声一些,就成了顺风耳!”老人家果然厉害得有些可怕,走在街上,邻居老太太正跟媳妇聊天,年轻人尚且没有听见说什么,老人家却老远地搭上了话,敢情她全听到了,原来是因为过去耳朵不好时,她是半听半猜,日久几乎能从对方嘴唇的移动,来猜想内容,如今听力增进几倍;加上“看”的功夫,自然有了过人之能。

当然助听器也有缺点,就是只戴在右耳,声音即或发生在左边,她也觉得从右边传来,过去大声讲话,她的裸耳还能听见,现在右耳变得敏锐,左耳就完全没有用了。在花园里,只见她一面种菜,一边不断地转头四顾,寻找啁啾的小鸟和鸣蝉;行在街上,后面有车驶近,老人家总是做成要躲避的样子,正如她所说:前10年,不知是怎么过的,倒没让车撞上,只是也没觉得世界这么吵。

这世界真有这么吵吗?对于不觉得吵的人,会不会正像是母亲未戴助听器前,自己反而是噪音的最大制造者?同样的,作画时用强烈色彩的艺术家,吃饭时要大咸大辣的老餐,只怕实际上,对色彩和味道的感觉,反而比一般人来得迟钝。至于那些一天到晚觉得生活太单调的人,恐怕不是真单调,而该怨自己体味生活情趣的能力太差。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我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高数”最主要的是锻炼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过程,先对题目进行分析、弄清题意,然后考虑属于哪些知识点,找出关键问题,再搜索一下大脑中有几种方案可以解题,判断一下那种方案最简便,之后便是具体解题过程,最后再检查一下就ok了。在生活中我们也应注意说话办事的逻辑性、条理性。 而像“管理学”,虽然我们不是高层管理者,却仍处在一种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中,知道如何“管理”也就知道了如何“被管理”,比如管理学中有个“例外原则“:即领导一般只抓最好的和最差的,所以你要想拥有更多机会,就要努力做的最好。 另外,也许一些科目没有明显的作用,或是目前没有作用,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却告诉我们:既然学了就应该努力掌握。所以我们应该树立“学而有用”的思想,相信“艺多不压身”,而且要想办法多应用,在应用中你就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在应用中学东西也比较快。 八、现象与本质的关系 现象必然与本质有一定的联系,哪怕是假象也只是本质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观察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必然能够了解它的部分内心活动。而我们在认知事物或是了解一个人时,应该全面分析各种现象,因此与一个人交往要注意别过分相信“第一印象”,那只是某时某地某种环境下给你留下的某个印象。 我们在工作时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自己辛苦工作了大半天,刚闭会儿眼睛,领导偏偏这时候来找你了,俗话说“不打馋的、不打懒的、只打不长眼的!”,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做些表面文章哪?领导同事在眼前时多干活,桌子上什么时候都摆一大堆文件。我认为工作的确需要别人认可,但没必要太刻意,你只要平和心态、干净利索的把手头的活干好,别人也会通过你表现出来的多种现象了解你的本质的。 九、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体,既是一系列对立统一关系的集合,事物之间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独特的矛盾,这便是矛盾的共性与个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点、人的不同个性。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个性”,因为我们受“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影响较深,不太鼓励个性的张扬。实际上,我认为有“个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装异服,或是处处不屑与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与他人相同之处的特殊上,比如对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独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由自己独特的创意,特别是“创造力”最能体现出你的与众不同。 十、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明白了这个本质,也就清楚了我们要想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有用武之地的“英雄”们,在放电的同时别忘充电;没机会放电的同志们更应该抓紧机会充电。有人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可要紧的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这句话说得真是太好了,我们发展的黄金时间,或者说为我们以后发展打牢基础的黄金时间就是现在——为数不多的几年。参考:

生活中哲学小论文

生活中也是有着丰富的哲学知识的,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生活中哲学小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 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 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 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更为深入的把握。

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两位著名的哲学家列奥斯特劳斯和亚历山大科耶夫之间发生了一场争论, 争论是围绕斯特劳斯1948年出版的《论僭政》展开的。

争论的焦点是哲学与社会的关系。按照斯特劳斯的说法, “社会”需要立足于一种共享的信任和信仰, 或立足于习俗、道德和“意见”; 而哲学则是对智慧的探寻, 是对真理的追求, 其本性是“癫狂”的, 必然要求绝对自由, 因此哲学就其本性而言与政治社会是不相容的, [ 1] 哲学与社会势必处于一种紧张、对立、冲突之中。科耶夫基本认同斯特劳斯的上述看法。但一旦涉及到“哲学与社会的冲突能否解决、是否应该解决”的问题,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在斯特劳斯看来, 哲学与社会的冲突不可调和。因为, 如果让哲学妥协并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那么哲学也就不再是哲学, 不再具有哲学的品格; 而如果哲学不妥协, 执意与社会对抗, 结局只能如苏格拉底一般, 被社会“处死”。所以, 为了免于被社会“处死”的命运, 哲学应该尽可能拉开与社会的距离, 以逃避与社会的冲突。逃避的办法就是要做一个好公民或良民: 附和流行的意见, 赞美现行的政治秩序。用斯特劳斯的话说就是, 由“神志癫狂”转向和返回“神志正常”, 返回澄明( sobriety) 与温良(moderation)。

斯特劳斯认为, 所谓返回澄明与温良并不意味着改变哲学的本性, 而只是改变了哲学的表达方式。哲学必须是癫狂的, 否则就不是哲学。作为良民的哲人在“思想”方面与癫狂的哲人没有分别, 但在言论表达上, 作为良民的哲人却谨慎无比。于是作为良民的哲人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写作方式, 这就是在同一个文本里面用两种语言说话, 传递两种不同的教导: 一套是对社会有用的教导, 即俗白教导( the exoteric teaching) , 另一套则是在政治上有忌讳不宜直言的“真正的教导”, 即隐讳教导( the estoteric teaching)。俗白教导是任何人都能读懂的, 隐讳教导则只有少数训练有素而且仔细阅读的人反复琢磨才能领会的。通过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作为良民的哲人就把“真正的教导”或者“癫狂的思想”限制于少数人, 以免危害社会。斯特劳斯认为, 这样一种写作方式在古典时期就已存在, 但是到了现代却逐渐被“遗忘”了。现代哲学“走火入魔”了, 哲学从一种私人性的纯粹知性追求变成了一种公共政治的武器和工具, 变成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比巨大”的力量, 哲学被公共化、大众化、通俗化了[ 3] 。而这恰恰就是现代性的问题之所在。

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关于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描述, 以及斯特劳斯对哲学本身的理解。他认为, 按照对哲人的定义, 哲学是对智慧的追求, 哲人就是不占有智慧但追求智慧的人。尽管在此点上科耶夫与斯特劳斯是一致的, 但是科耶夫不同意斯特劳斯由此推论出的“哲学生活方式”:按照斯特劳斯的推论, 哲人将把他“所有的时间”都贡献于对智慧的探求, 他因此将不仅放弃世俗的快乐, 甚至将放弃所有行动, 包括直接或间接的政治行为。科耶夫把这种哲学生活称作“伊壁鸠鲁派”哲人所采取的态度或“伊壁鸠鲁式”态度(笔者称之为“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过这种生活的哲人生活在世界之外, 他退回到自身, 与他人隔离, 对公共生活没有兴趣, 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追求所谓的“真理”。

问题是,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否哲人应该过的生活? 科耶夫显然并不认同。他认为, 初看起来,“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从哲人或哲学的定义推论出来的, 这似乎没有问题。然而, 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 “伊壁鸠鲁式的哲学生活”是奠基于一个前提之上的, 而这个前提本身就存有疑问。这个前提就是: 一个人必须承认存在在本质上是不变的, 它永远等同于自身, 可以被“完善的理智”完全揭示, 不论这理智在什么地方(国家) 和什么时候(历史), 只要它发挥自己的天赋, 就可以完整地把握存在整体。如果情况真的是这样, 哲人就能够也必须使自己隔离于变化和喧嚣的世界, 生活在一个安静的“花园”里, 那样才能把握永恒不变的本质。但是, 按照历史主义的观点, 存在不是永恒不变的, 它在本质上是暂时的、生成的、自我创造的, 它在时间的流逝过程中不断创造自身。而如果存在是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生成) , 那么, 一个人就不能通过使自己与历史隔离来解释和揭示这种创造活动。相反, 为了揭示存在, 哲人必须“介入”历史。同时, “伊壁鸠鲁式的哲人生活”还涉及到一个“很严重”的危险, 即培育偏见, 而这是与哲人的本义相左的。因为哲人就是能够摆脱偏见的人,因此, 想规避偏见的哲人就必须生活在一个广阔的世界里(像苏格拉底那样在“市场”或“街”上) ,他必须走出那个自我的封闭社会, 接触现实, 介入现实, 介入公共生活的历史化过程, 否则迟早都会被抛到事件的后面去, 抛到历史的后面去。

由上述不难看出, 科耶夫的哲学观与斯特劳斯的哲学观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 斯特劳斯认为哲学不应关注人类事务, 科耶夫则恰恰相反。斯特劳斯也认识到了这种差别, 他说:“在科耶夫前提的基础上, 对人类事务的绝对依系变成了哲学理解力的根源: 人必须绝对地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绝对地是大地上的一个公民——如果并非必须是一个可居住的地上的某一部分的一个公民的话。在古典前提的基础上, 哲学要求一种彻底的对人类事务的疏离: 人绝对不应呆在他地上的家里, 他必须是一个整体的公民。”[ 4] 其次, 虽然科耶夫与斯特劳斯均把哲学看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但科耶夫却并不认为哲学是一种完全个体性、私人性的知性追求。在科耶夫看来, 与政治家一样, 哲人也需要并追求爱和承认,因此他要求哲人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到广阔的社会上去与人交往、交流。再次, 斯特劳斯主张哲学是贵族的、精英的, 而在科耶夫的观念里, 哲学的大门却是敞开的, 随时准备接纳所有那些想“登堂入室”之人。

表面看来, 斯特劳斯与科耶夫的哲学观针锋相对、全然不同, 但在哲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 两人的差别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大。比如, 斯特劳斯主张哲人应该远离人类事务, 去追求关于永恒秩序的知识。对此, 科耶夫在其旨在批评斯特劳斯《论僭政》的文章《哲人的政治行动》的开头, 曾经这样评价斯特劳斯的工作:“这本著作保持了学术冷静客观的外表, 但却是杰出的和热情的……斯特劳斯通过解释这篇被忘却了的对话, 揭示了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严重道德和政治问题。”[ 5] 也就是说, 斯特劳斯解读《希耶罗》、试图“复兴”古典政治哲学的目的, 不是或者不纯粹是追求“智慧”, 而是有着强烈的现实诉求。而《论僭政》一书的英文版编者则更清晰地指出了此点:“最近十余年来, 围绕着现代性的性质一直有一种活跃的论争……这本新版《论僭政》使我们得以回顾两个较早的有关现代性的命题: 斯特劳斯和科耶夫的命题。”[ 6] 进言之, 斯特劳斯之所以要复兴古典政治哲学, 就是为了解决现代性问题, 现代性问题才是他的出发点。

由此观之, 即便斯特劳斯的理论出发点是鄙视人类社会事务, 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的“纠缠”, “不能不”从现实出发考虑并最终解决现实问题。这意味着, 哲人、哲学既不可能也不应该自闭于象牙塔中, 哲人应该走进现实生活, 自觉地置身于生活世界之中, 随着时代和生活世界的脉搏而律动。

哲学与生活世界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如何看待生活世界中的哲学, 即生活世界是作为哲学、哲人生存的环境而存在的, 笔者把这方面的考察称为“哲学生态学”。

人天生是社会性存在物, 哲人也是人, 也只能生活在生活世界中, 也不得不与他人“共在”, 生活世界因而构成了哲学、哲人的“生存”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哲人能否成为哲人, 影响和决定着哲人过一种什么样的哲学生活以及怎样过哲学式的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世界中的那些影响哲学和哲人的因素大致划分为三个方面: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学术环境。

首先, 在哲学的历史上, 有很多哲学家已经注意到政治环境对哲学和哲人的影响, 其中, 较为著名者当数柏拉图和黑格尔。柏拉图认为, 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必须有自己的天性, 否则根本无法胜任这一研究领域。同时, 这种天性还必须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生长”起来, 否则,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养分、季节、地点, 那么它愈是强壮, 离它所期望达到的发育成长的目标就愈远。“要不是碰巧生活在一个合适的国度里, 一个哲学家是不可能有最大成就的, 因为只有在一个合适的国家里, 哲学家本人才能得到充分的成长, 进而能够保卫自己的和公共的利益。”[7] 这也就是说, 一方面, 没有合适的环境, 哲学的天赋就不会生长; 另一方面, 即使是长成了, 也难以发挥作用。不仅如此, 柏拉图还认为, 如果环境不好, 不仅少数有天赋的人成不了哲学家, 还会使哲学的“领地”被庸人所占据, 从而使哲学的本性变坏。对此,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 既然环境对哲人有如此大的影响, 那么, 所谓哲学家的“无用”之说, 其责任不在哲学本身, 而在于哲学家不为人所用。社会环境不好, 哲人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果说作为哲人的柏拉图对政治环境的“要求”还有些“羞羞答答”, 那么在黑格尔那里就“直接”了许多。在《哲学史讲演录》中, 黑格尔就明确论述了哲学与政治自由的关系。他认为, 既然哲学以普遍的存在为对象, 那么哲学要把握这普遍的对象, 就要求主体的独立和自由, 特别是思想的独立和自由: 一方面, 人要从自然中独立出来, 成为主体; 另一方面, 人要从社会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考察人类历史, 只有当自由的政治制度已经形成了的时候, 才有可能产生哲学思想。因此, 真正的哲学始自西方, 确切地说是始自希腊; 而在东方, 比如在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这样的国度中, 因只有一个人享有自由的权利(皇帝) , 因此东方没有哲学, 东方及东方的“哲学”不隶属于哲学史。

由此而言, 不论是按照黑格尔的说法, 即哲学把握的是普遍性的对象, 因而哲人须独立、自主和自由, 还是根据斯特劳斯的观点, 即因哲学的本性是癫狂、探寻和质疑, 那么势必与现行的秩序相冲突,因而哲人须温良; 这些都说明政治环境与哲学的繁荣之间的确有很紧密的关联。

其次, 从经济环境看, 哲人也是人, 首先需要生存, 才能谈及其余。按照哲人的“本义”, 如果哲人是一群需要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追求智慧的人, 那么, 他就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反之, 如果“哲人”把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解决生存问题上, 他就没有精力和心情去追求智慧。对于这样一个“矛盾”或者说“两难困境”, 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解决”之道。

在西方, 柏拉图是较早认识到哲人对经济条件依系的思想家。他认为, 一个哲学家应该免除一切体力劳动, 因此哲学家就必需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而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国家里是不大可能有哲学家的,使得雅典人有可能研究哲学的, 乃是基于白里克里斯时代雅典的帝国主义所创造的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就是说, 精神产品的生产正如大多数物质商品的获取一样, 不能脱离经济条件。[ 8]

亚里士多德认为, 对人而言, 幸福是最高的善, 是人的终极追求, 是行为的目的。而幸福就是自足, 就是无所短缺。那么,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 他认为, 人有三种生活方式: 享乐的生活、政治的生活和思辨的、静观的生活。[ 9] 在这三种生活中, 只有思辨的生活才能够带给人完满的幸福。因为思辨活动是最强大的, 它持续得最久; 同时思辨活动也是自足的, 所谓自足并不是孤独地生活, 而是指以其自身而被选择, 是无待而在、不感匮乏, 它使生活变得愉快。在这种意义上, 思辨活动是最为自足的活动。既然幸福就是自足, 而思辨享有最大的自足, 那么, 思辨越多的人, 所享有的幸福就越大。但是, 自足的思辨生活并非完全就是“无待”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一方面, 人天生是政治动物, 天生要过共同的生活, 这也正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不可缺少的;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人, 思辨的生活还需要多重的外部条件。当然, 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 需要满足的程度越高, 幸福指数就越高; 反之, 他认为过度的需求带不来相应的自足感, 若只有一个中等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 人就完全可以做合乎德性的事。因此, 幸福就是具有中等水平的外部供应, 过着节俭的生活, 却做着高尚的事情。

黑格尔十分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但他比亚里士多德站得更高, 并把这个问题提升到文明发展的阶段来认识。他认为,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必须达到某种阶段, 才会有哲学的产生。黑格尔这里的意思就包括应重视哲人从事哲学事业所需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必须发展到这样的阶段, 即一部分人可以从繁重的生存性活动中解放出来, 成为“闲人”, 而这部分“闲人”又愿意且有能力过一种哲学生活。只有到了这样的阶段, 哲学才会出现。因为哲学是自由的、与私人利益无关的工作, 所以首先必俟欲求的逼迫消散了, 精神的壮健、提高和坚定出现了, 欲望驱走了, 意识也高度地前进了, 我们才能去思想那些普遍性的对象。也就是说, 只有在生活上的需要得到满足后, 才开始有哲学思想。

斯特劳斯也认为哲人是一个“神人”, 哲人对人类事务即使只有最小的依系, 也会在精神上产生最大的自足。但是, 斯特劳斯并没有迂腐到认为哲人可以不食人间烟火。他说: “当哲人试图超越人性的时候(因为智慧是属于神性的) , 当他把习死和做到对所有人事如同死了一般作为自己唯一事业的时候, 他却不能不像一个人那样活着(这样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对所有人类事务都如同死了一般), 虽然他的灵魂不会处在这些事务中。”[ 10 ] 尽管如此, 斯特劳斯一再强调, 由于哲人依系于永恒的事物, 又由于他免除了那种人与人的自然联系的最通常、最有力的动机, 免除了常人、俗人的名利欲望, 他只需要一些能够保证他活下去的基本生存条件就够了, 因此哲人有着人之为人所可能有的最大自足。

尽管哲人有着最大的精神层面的自足, 但这毕竟不能替代基本生存条件的自足, 由此斯特劳斯揭示出了哲学生活与哲人的生存之间的。

关于哲学与生活的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走向 [摘要]: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的现状,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从四个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与政 治意识形态的关系;相对主义的危险;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态度;缺乏组织性 、计划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有必要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作 出预见性判断。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现状/问题/未来走向 在中国哲学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鼎足三分而有其一,而且 由于其国家哲学的地位在整个哲学的研究中占住了主导、主流的位置。因此,中国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水平就决定和代表着中国哲学研究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这20多年的研究可以 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属于思想解放后提出 问题的阶段,主要是围绕真理标准、人道主义与异化等问题进行的,它为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研究找到了突破口,扩展了视野,确定了基本的问题域。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 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属于问题走向凝练,逐渐形成鲜明的理论增长点的阶段。在这个 阶段,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人学、社会发展哲学等都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三个阶段就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本文旨在对第三阶段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 学研究的现状做一个宏观的描述,并试图揭明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 题,在此基础上预见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未来走向。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 文革时期全民学哲学、全民研究哲学的狂热使得哲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 时代矫枉过正式地倍受冷落。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意提升 自己的文化素质与品位;一些棘手的现实问题也呼唤着哲学的出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敏锐地注意到这一动向,多次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因此,在世纪之初的 中国,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哲学研究并非一如既往的贫困,而是进入了初步繁荣 的阶段。我们可以从研究格局、研究路径、研究视野、研究内容等方面来描述当前初步 繁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 从研究格局来看。现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多元、分散的格局。以往,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北京为中心的少数几个重点大学,论题也比较 集中,往往形成全国一起讨论某个问题的态势。目前这种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从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群体来看,出现了高等学校(包括综合性大学、专科性院校、军队院校) 、各级社会科学院、党校,甚至还有民间学术组织的多层次体系。高等学校作为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主导力量,其目前格局可以成为全国研究格局的说明和缩影。就高校而 言,一是从地理格局上比以往更趋分散。全国不同高校已经拥有7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重 点学科、19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点。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成为各地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心,很多大学之间的水平已在伯仲之间,以往一两所大学号令天下的 时代结束了。二是理工科院校异军突起。在过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话语权主要把 握在综合性大学或文科型院校手中,理工科院校更多是上好哲学公共课。现在许多理工 科院校已经成长为足以与老牌院校抗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基地。例如清华大学、华 中科技大学等。三是许多大学都形成了自己比较集中的兴趣点和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 ,围绕自己关心的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例如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的研究、 人民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价值与文化的研究、复旦大学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南京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的生 存哲学研究、黑龙江大学的日常生活哲学研究,等等。而且很多高校还按照自己学术共 同体的理解出版了系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专著和教科书(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 ,甚至自学、学历考生的教科书)。可见,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已经真正打破了 天下一统的局面,全方位地进入百花争艳、“诸侯割据”的时代。 从研究路径上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修补。所谓原理的修补就是根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 和哲学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业已归纳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 补充和修订。具体说来包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说过的,但由于种种原因被忽 略的补充出来,例如价值论和人学的一些观点;根据现实的发展把原来原理中提到的思 想强调、突显出来,例如实践、世界历史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近似思想中 强调更为具有普遍解释力的思想,例如,逐渐强调人类发展的三大形态说,而淡化社会 五大形态说;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有所蕴涵,但没有明确指出,而其他学科发 展已取得成果的思想提炼出来,例如系统论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修补的 工作主要体现在不断更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这种工作十分重要,一方面是因 为它直接影响到年轻一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印象与理解,这是一个决定到中国马克思 主义哲学研究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这种工作使得多元 、分散的研究相对具有“形散神不散”的保证,能够较有组织地把零散的研究成果凝练 成为一块“整钢”。当然,正如有学者批评指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患有某种 程度的“原理病”,系统与严密往往以牺牲灵性为代价,而尾随于实践仅仅做黄昏的猫 头鹰也有削弱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超越与预见功能的危险。 二是走向分支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运用。所谓运用研究 ,其实是包含着这样一种假设的,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是清晰的,相对稳定的,问 题只在于如何把这一普遍的原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从而得出启示。从这个意义上说, 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错,国内有相当一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在从事这一工作。 无论是现实中出现的新事物,还是理论上出现的新热点,我们都可以见到诸如“关于… …的哲学思考”之类的触角不速而至。全球化、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转型、市 场经济、WTO、素质教育、政治文明等等时髦的话题都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研究的对 象。与整个哲学出现应用分支相伴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研究目前最为理论化的成 果就体现在各门分支哲学中,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科技哲学、教育哲学 、艺术哲学,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领域化和具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引 向 深入与关注现实的必要途径。 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文本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有不少学者不 满意于目前源于前苏联的教科书体系,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目前人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误读,进而对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 和运用都是以讹传讹,从错误走向错误。所以当务之急是正本清源。在“重读马克思” 、“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亲近马克思”口号下,一批 学者以现象学还原的方式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种研 究路径其实也具有一种道德的震慑力量,因为它包含着对当前浮躁的学术气氛的不信任 和不屑。不过,他们令人肃然起敬的努力背后也树立一种霸权,因为它假定了自己对马 克思文本的唯一真实解读。另一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的解读就显得更为机敏,那就 是以当下的热点哲学(主要是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进行重新的理解。在这里,正如后 现代哲学家德里达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尤其是马克思的哲学文本的歧义性 成为其生命力的源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主义的马克 思主义,总之,有什么哲学流行,就有这种哲学的马克思主义,他们都能从马克思主义 哲学经典著作中找到依据。 四是进行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哲学流派是与其他哲学流派比较而存在 的,这是历史的真实,这一真实在理论上的反映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自觉地进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进行比较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哲学中各流派的比较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谱系内部也 有比较研究,例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自身思想发展的纵向比较研究,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具体的如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一些哲学观点的 比较研究,等等。 从研究视野上看。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历史与世界的视野上都得到了很大的 扩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体研究的态势。具体来说,从历史的角度看,马克思、恩 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中国共产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哲学思想,还有 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如普列汉诺夫、李大钊、李达的哲学思想都有人进行研 究。但研究的重点还是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前史的研究,德国 古典哲学和法国启蒙哲学、历史哲学等也一直受到重视。但重点还是对黑格尔、费尔巴 哈哲学思想的研究。从对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关注来看,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代表人物,包括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阿多诺、霍克海默、萨特、马尔库塞、哈 贝马斯等人的哲学著作在中国被广泛译介,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参照和 养分。在现阶段,哈贝马斯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学界影响最大。所谓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 ,如詹姆逊、德里达的思想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影响。一些受马克思主义学术思想影响的 西方著名学者如吉登斯、华勒斯坦等人关于社会结构、现代性、全球性的观点与研究方 法也正日益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视野。 从哲学研究的自身内容上看,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诸多热点:(1)关于本 体论研究。很多学者指出马克思所拒斥的只是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 学也有自己的本体论,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的理论,而目前更多的学者从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认为,实践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 体,并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实践的生成性、历史性和作为人的类存在特征。(2)认识论 的研究。相对而言,认识论的研究在当代没有了以往的热度,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 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社会认识、文本的理解与诠释、 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研 究已经超越了纯粹认识论的范围,而与解释学、语言哲学、价值学融汇在一起了。(3) 价值学研究。价值学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目前的马克 思主义价值学研究一方面是继续深化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价值学作为一 种视野和方法,对具体的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4)人学研究。2002年中国人学 学会正式成立及其连续出版的论文集《人学与现代化》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 的共识性、组织性、系统性。不少学者认为人学是哲学的当代形态或哲学的当代热点。 应该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进展是近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的最为显著的 成绩。(5)世界历史理论研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倍受关注, 尤其是其关于世界交往、东方道路与跨越“卡夫丁峡谷”等内容最为引人注目。(6)关 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基础、依据、内涵的研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而言,目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走过了冬天,在危机中得以逐渐重建,就其内 部来说是相当繁荣的,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也存 在着诸多的问题。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哲学与意识形态始终存在着一种紧张的关系:一方面 ,任何政治意识形态都试图将哲学意识形态化,以为统治者做出深层的辩护;任何哲学 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从来不存在超阶级、超意识形态的哲学。另一方面,真正 的哲学的功能恰恰不在于为现实做辩护,而在于批判现实世界,做国家、民族的“牛虻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觉表明自己的无产阶级的性质的同时,反对虚假的意识 形态,要求“改变世界”,认为全部的活动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然而我们却发现,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出现了两个背立的向度:一是日益学术 化、中性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蜕化为一种学术的传统,研究的目的只在于如何解释文本 ,只关心马克思“说了什么”和“如何说”,现实世界逐渐退隐到他们的视野之外,更 不用说“改变世界”了。另一种态度是对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作亦步亦趋的辩护,虽然注 意了现实世界但也丧失了批判的功能。这两者事实上都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 质。 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是非常必要的,但这种努力不能导致在精神实质上 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所反对的,即丧失实践性和革命性。因为那样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会失去生命力,最终会断送马克思主义。我们也不是一味地反对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辩 护,而是反对一味的辩护,反对简单的图解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为 现实政治意识形态服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但是,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形态进行简单的图解恰恰是帮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倒忙,使它裹 足不前,也往往为人们所误解。其实,最好的辩护恰恰不是直接的辩护,有所批判才是 长远的、可持续的、真正的辩护。所以,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如何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现实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批判的武 器始终成为推动我们改造世界的源头活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需要深入细致的 分析与把握。 2.相对主义的危险。包括哲学在内的任何理论,其后来者对它的阐发总是存在着教条 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两种危险。长期以来,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理解中,教条主义的 错误十分严重。但是,在今天,我们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虽然仍然存在教条 主义的危险,但更为迫切的,也是目前不为很多人所意识到的可能是相对主义的危险, 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一个变动不居,无所不包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丧 失其独特规定性的危险。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长期对教条主义的批判和思想解放 运动达致了一种矫枉过正的历史结果;二是出于现实需要强调当下理论的正确性总是倾 向于以批判过去的方式进行,往往给人一种厚今薄古的错觉,理论的阐发丧失了根基就 呈现出一种表面的异彩纷呈;三是强调差异与多元的后现代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的冲击加剧了相对主义的倾向。 任何理论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必须在实践的发展中做有生命的变动。马克思 主义哲学不仅认为世界是永恒运动变化的,而且把自身也看成是不断生成、开放的。这 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所在。确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和把握不在于具体 的结论,而是立场、观点和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品质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工作者的应有精神状态。但是,理论的变化并不是天然合理的 ,变化是否是发展不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沉淀是音调难定的。作为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其精髓首先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前提。离 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就是胡思乱想;离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失去规范;离开实事 求是,开拓创新就成了“怎么都行”。当一切理论都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合法性外衣 时,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胜利,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被彻底庸俗化了。长此以往, 在中国,主要不是教条主义,而是相对主义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真正敌人。 3.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态度。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既指它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也指它以开放的胸襟对待其他哲学传统、哲学思潮。就中国的 现实情况而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存的哲学传统与思潮可以归结为中国传统哲学和西 方哲学两方面。应该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近年来在吸取和融会中、西、马 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的来说还远远不够。从知识结构上看,相当 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工作者对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西方哲学知之 不多,研究更少(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外语水平普遍不高是一个佐证),经常 满足于自得其乐的独白,却往往发生贻笑大方的尴尬。从精神状态上看,不少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者利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利,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西方 哲学十分轻视,甚至任加挞伐。实际上是外强中干,偷懒取巧。这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学 风。加之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也因为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一定的误解, 最终造成彼此之间缺乏交流。这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整个中国哲 学的发展与繁荣。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真诚面对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开放本质决定的,更是在21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任务所要求的。马克 思主义在新世纪中国的历史任务从理论的层面来说就是要实现中国化和时代化,在中国 化的过程中体现时代性,在时代化的过程中体现民族性。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内 容之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必须中国化和时代化。所谓中国化也就是民族化,就是要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融汇在一起,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方 法的指导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观点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双重超越;所谓时代化就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站在世界哲学发展的最前沿,始终能吸纳同时代最优秀的文明成 果,始终保证自己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不抱成见,平等而主 动地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进行交流,才可能完成它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4.缺乏组织性、计划性。中国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方面是得益于多元、分散格局的形成,不同的学术共同体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按照自己 的传统进行深入研究。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有国家社会规划、教育部社科规划等 宏观的调控,以及一些全国性学术组织的横向协调,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研究缺乏组织性、计划性,或者说存在这样一个矛盾:各个学术共同体的有组织 性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无组织性之间的矛盾。这至少有如下害处:一是山头林 立已经导致了很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力量分散。很多直接能感受到的问题大家都在 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有千万种却大同小异。有一些需要集 一批,甚至全国的优秀专家才能完成的重大课题总是雷声大、雨点小,究其原因是各忙 一摊,很少能进行实质性的合作。这种力量分散的状况很难想象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 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能拿出足以与世界哲学对话的东西来。二是不同学术共同体的趣味 差异性的极度增长导致的是自恋与封闭。很多某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共同体的人惟我 独尊、孤芳自赏,轻视别人的工作和成绩,不同“圈子”里的学者彼此之间缺乏真诚的 交流。 可能有不少人接受了这样一种舶来的知识社会学观点:知识是以分立的方式存在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拥有全部的知识,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处于不可避免的无知状态。所以 ,科学研究的宏观计划是不可能的,那只是狂妄的自负,科学研究只能是自生自发地演 进。确实,任何理论的进展在历史的效果上都是演进,但决不能放弃有组织的活动。对 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尤其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始终能站在时代精神的制高点 上“一览众山小”,要始终正确地指导人们“改变世界”,要始终保持其在中国的国家 哲学地位,对它的研究就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周密地进行的。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在新世纪纵览各派哲学,如下的断语依然有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 的哲学!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它的过去,有它的现在,也必然有它的未来。从目前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潜在可能性和中国现实的需要两方面来看,我们觉得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可能表现在如下方面: 1.继续进行返本开新和吸收借鉴的工作,逐步展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最新成 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尤其是马克思本人的经典著作还将不断有人进行新 的解读,“重读”、“走进”、“走近”等类似的口号还会此起彼伏。而且,在对文本 本身的研究过程中,解释学、语言学的方法会更为自觉地得以运用,不同版本,例如中 文、英文、俄文、德文之间的细小差异都会被放大而掀起郑重其事的讨论;关于文本某 一问题的“商榷”会络绎不绝;从现实问题或新潮理论出发关于马克思某一观点的“新 解”还将大行其道。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对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的 吸收借鉴的工作仍将继续。随着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的进展,各研 究单位,尤其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高校在不久将来大多会以集中书系的方 式系统展示各自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理解。 2.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政治性将进一步分离。一方面是对文本的解读走向 深入,把人们对现实进行改变的注意力转移到主观与文本真实的是否符合上;另一方面 受西方对马克思学术化定位的影响;再一方面是对复杂现实问题厌倦后的逃避。三方面 的原因都可能使得一部分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者注重的是马克思说了什么或马 克思的治学、治思路径。极有可能出现一批这样的学者,他们不一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但潜心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他们会非常自觉地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严格区分 开来,以视自律。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实上成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或马克思 学的研究。与此同时,有两拨学者可能依然强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 理解。一批学者是从执政党和官方意识形态的立场出发,一如既往、坚持不懈地以正统 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之作合法性的辩护,其研究的原则,甚至说法都有统一的政治口径 ;还将有一批多少有点愤世嫉俗的学者自认为代表着社会的下层,从马克思的革命、战 斗精神中直接获得灵感,以马克思的文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 。总之,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这种分离还将加剧。 3.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第一、第二点的未来不过是从目前马克 思主义哲学研究现状出发就可以预见的,而从规范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 未来还有其应该的向度。在应该的向度中,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 很紧迫的任务。无论是返本开新还是吸收借鉴,无论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化还是政 治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元格局都需要一个总体上的超越。或者说需要在可预见 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时代化的任务,建构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 义哲学新形态。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必须是学理意义上的,即系统化的、理论 化的,是真正的哲学。就目前的研究基础来看,建构学理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 态极有可能是在人学研究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得以最后形成的。 根据目前整个哲学发展的趋势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规定性来看,未来建构的马克 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从内容上来说可能有三个词是十分关键的:历史、人、实践。

哲学,即是 方法 论。哲学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对于哲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的论文加以描述。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论文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摘要: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爱上智慧,并运用智慧来提高生活质量。

摘要:哲学,生活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 总结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科,它能指导人们追求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哲学是美好生活的向导,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从哲学的任务上看,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这个世界上的所有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 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17、18世纪,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是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所达到的对物质结构最深层次的认识,因而,人们就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各种元素的原子既不能分割,也不能转化。哲学家用这一理论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例如伽森狄和霍尔巴赫,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哲学家从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中研究出了世界的本源,这足以说明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哲学的思想是随着生活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例如原子论,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徳谟克尼特是第一个提出原子论的,当然在当时的古希腊并没有近代的科学仪器来发现原子,所以他说的原子并不是现在我们现在经常所提到的原子。徳谟克尼特认为“真正的存在由无数微粒构成,这些微粒在虚空中运动”,而这种物质微粒就是原子。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物质粒子,是不可分得;在时间上是永恒存在的;数量上是无限存在的;从空间上说,这无数的原子在虚空中运动着。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物理学上的原子,当时的哲学家用这一自然发现来研究世界的本原于是得出了:物质就是原子,原子

就是世界的本质的结论。从古代的原子论到近代的原子论,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进步,哲学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哲学对生活具有指导作用。哲学是照亮人们生活路途的明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我个人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能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有意义的指导,他提出一下几个观点:第一,幸福是终极目的。他认为只有幸福才有资格称作绝对最后的,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择它,而绝不是为了其他别的什么。第二,幸福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第三,德行非生于天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包括理智的德性和道德的德性:如智慧、理解、明智是理智德行;宽大和节制是道德的德性。第四,要获得幸福,必须奉行中庸之道。第五,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里斯多德认为,一个人光有德性还不够,还必须要把德性付诸现实活动。第六,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福才能算作真正的幸福。第七,幸福还需要好的外在条件为助。亚里士多德认为许多高尚的事情,需要朋友、财富、政治权力才能做到,借助这些条件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并不赞成以外在的好处作为追求幸福的目的。他强调财富、名誉、门第、闲暇等外在好处并不是幸福的原因。他还明确表达了一种利他主义的道德准则。在他看来,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那种为了朋友和国家尽其所能,在必要时甚至献出生命的人;是抛弃财富、名誉和人们普遍争夺利的利益,保持着自身高尚的人;是宁可要短暂的强烈的快乐,也不要长期的平和的快乐,宁可高尚地生活一年,也不要庸庸碌碌生活多年的快乐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告诉了我们要在德性的指导下追求幸福,在生活中要通过学习来增长智慧、加深理解、使自己明智,要用德行来调适情感和行为的,因为情感和行为都存在着过度与不及的可能,只有德行才能使情感和行为保持适中。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为人们追求幸福指明了道路,这体现了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上看,哲学反作用于时代,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哲学还可以遇见和知名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同时能够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变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现在我们中国遵循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的思想库作用,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利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参考文献:

[1]杨敏姣,万小龙.伽利略的原子论思想——近代科学革命的形而上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05期

[2]赵敦华.西方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9—90

[3]周华.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4]罗洪铁,徳谟克尼特的原子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02期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了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根本看法的理论体系,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哪个是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客观标准。在哲学史上,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是有物质派生的,是对的,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凡事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即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物质是有意识派生的,是错误的,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二 哲学源自、适用于生活

由哲学的定义可以知道,哲学是对生活的高度提炼、抽象出来的理论体系。

就拿伏羲氏的《连山》来说,据曾仕强教授的观点:“当年伏羲氏看到了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就仔细思考啊,通过各种推理假设,虽然不怎么科学,但是是哲学的概括,提炼出了阴阳---太极。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上去---阳;一个作用力把太阳拉下来---阴。一上一下,一阴一阳,才能是太阳东升西落。上下组合、阴阳组合才能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物正常生长繁衍,生生不息”。阴阳融合极为太极,太极---象征着每个正常运行的“小宇宙”,在生活中推而广之,“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的心情,喜(阳)和忧(阴)组合才能形成一个正常人的心情(太极);“小宇宙”可以是一个人身体的成长、衰老过程,同化作用(阳)和异化作用(阴)相互作用,使人的身体呈现出成长、衰老的外在形态(太极);“小宇宙”可以是逻辑判断,真(阳)和假(阴)的组合,才会出现精彩的逻辑世界(太极)。“小宇宙”也可以是一对相互作用的力、可以是数学里面的一对互逆运算、可以是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一对恋人、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其本质就是0和1)、可以是阶级斗争、可以是敌对国家…你说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因为他是矛盾的统一体。

接下来用“小宇宙”来分析一下人类的繁衍。

精子(阳)和卵细胞(阴)相遇、互动,就形成了受精卵(太极),“小宇宙”形成,就往下发展,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两个变四个…最后就形成了婴儿(新太极)。

婴儿体内的同化作用(阳)大于异化作用(阴),所以婴儿呈现出来的是生长和发育;发展到青年或中年的时候,同化作用基本上等于异化作用,停在生长;人到老年时,异化作用大于同化作用,呈现出衰老,最后死亡。

这个世界上的所以哲学观点都是由人提炼出来的,而人都是在生活中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

的哲学观点也是生活作用于他们的大脑的主观印象,都是生活的烙印。哲学是源自于生活的。

三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爱智慧。当你爱上智慧,并懂得运用智慧来提高你的生活质量。本人对生活的体味太浅,加上现阶段的同龄人对恋爱比较感兴趣,所以只能拿生活中的爱情的某一方面来开始说事。

一对恋人是一个“小宇宙”,他们是相互作用的一对矛盾,但都统一于爱情这一主题下。现在大部分的人啊,只要一谈恋爱,都爱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地黏在一起,或者是熬电话粥既影响生活,又影响学习。他们无原则地黏在一起或者太深地介入了对方的生活,本是想与对方亲近,舍不得对方的离去,但实际上他们是适得其反的。我曾在火车上问过一些人,他们都不喜欢熬电话粥,但是迫于形势或者不好向对方说明,他们的感觉是累的。我也见过一对恋人由于没有了私人空间,最后选择了分手。 累的感觉、分手的结果,都是他们不懂得物极必反的哲学思想,要懂得控制矛盾的发展。一旦两个人成为了恋人关系,他们间就少了很多顾虑,为了对方他们可以做某些牺牲,影响了个人生活,最终导致了分手。问题的症结就出在少了顾虑,为了对方可以做出某些影响生活的让步。懂哲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这就为事物向相反方向发展提供了条件,潜在的分手结果在孕育着。明智的人就不会那样,他们知道“掉线的风筝是飞不高的”所以他们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敢大声地说出来,他们看似无情、不懂恋爱的规则,但是他们的恋爱会更长久,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没有隐藏疙瘩。物极了,就容易反;两个人异性的关系太好了,好到了恋人关系的程度上来了,这时就容易反、出问题(无顾虑是关系太好造成的),所以要特别小心,注意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

大部分人的人生轨迹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努力,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后便开始自翊、飞扬跋扈起来,自以为已获得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财富是他骄傲的资本,殊不知,正是这些他的个人成就,才使他的人生向反的方向发展,最终跌入人生低谷。 你自翊、飞扬跋扈的时候,是目中无人的,自然就会得罪你身边的人,当然对于忠告你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你正被光环所包围,更不用说“吾日三省吾身”、注意个人修养和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样,能力被限制了,承担不起大事;关系弄僵了,承担不到大事。很自然,跌入人生低谷。

问题同样是出在“极”了。物极(相对于以前没有获得地位和财富来说)后,必然导致心理变化(正常人来说),行为变化,反向发展,跌入低谷。我还是那句话,看清事物的本质,控制矛盾互化的条件,把握矛盾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 结论

哲学,即是方法论。它源自于生活,自然适用于生活。它是一种先进的思想,永不过时。它指导人们由已知的,去了解、认识未知的。它的矛盾囊括宇宙万象,存在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懂得这些后,就应该把它应用于生活,从而减少生活中少犯错误的次数。哲学,爱智慧,才会爱生活。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理论特征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下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论与问题是可以被批判并最终超越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这一原则是无法超越的,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的方式,其并不会随着内容而改变。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人们生活的关系也是密切而复杂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生活 联系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 编号】2095-3089(2016)11-003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于上个世纪初期根据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事实基础上,结合了自然科学的成果,吸取了历史上优秀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而创建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源泉。单纯的理论与概念只是一种抽象的概括,即使这理论与实践是来源于实践的积累。理论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实践就会变得空洞而无内涵,当然也就没有了实际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实践的科学,不仅在于其理论的论述,同时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这足以体现出其实践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显著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核心的,这既体现在理论的阐述中,也能够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历史过程得到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注与实践的,而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就是人,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的显然即是人的活动。但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人的活动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所不同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强调了的是现实存在的,现实的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活动。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这段历史的早就则是归功于一代又一代的人的不断付出与劳动,是人们的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社会与文明,纵观人类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的唯物主力理论,是以物质为独享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必然会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过程的各个方面。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肃的实践的理论,但其不局限于理论的研究,其哲学范畴放大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并且其自称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这是一种底层的理论与方法,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得其能够适用于人的日常生活,这也恰恰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研究时,不仅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经典理论开始,同时还要充分结合新时代的现象、问题与矛盾,只有不脱离现实的研究与阐释,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理论,也是科学,同时更是方法,其显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的生活中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生活中会遇到的矛盾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问题。对于生活中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和批判性方法,这样能够尽可能的严谨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本质现象,从而为做出做正确的决定提供最为正确的支持;而对于问题的多样性来说,则要运用理论联系实践来帮助解决,通常认为,生活中虽然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很多问题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和相似性,通过对这部分联系与相似性的考量与把握,人们能够将多样的问题归类化简,是的负责多样的问题群类得到简化,更加便于人们的实际生活。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指导人们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具有 反思 精神的人类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的历史。正是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的旅途中人类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也就主要通过给人们提供理想信念体现出来的,但这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为人们提供有关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及其趋向基础上的,因此,它在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实际和行动。但是,由于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都离不开人们的思想和精神。

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法。人们也许永远不可能像技术那样使哲学直接实用,但是,它对于人们精神上的助益已足以使它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哲学的应用,绝不是哲学的庸俗化和功利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对我们进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教育 ,使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帮助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我们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维水平,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确立崇高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活中的问题会显著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运用则能够提供有力的帮助。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不是简单的提上理论的标签,而是需要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底层性,做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这样在我们面对新问题新环境时,能够在生活中获取巨大的帮助;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能够在这个时间的过程中得到一定的完善与丰富。

参考文献

[1] 李昕桐. 施密茨身体现象学视域下的马克思感性活动思想[J]. 学术交流,2014(03) .

[2] 罗许成. 马克思对自由的感性活动理解[J]. 浙江社会科学,2013(12)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