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教育社会学儿童行为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教育社会学儿童行为研究论文

家庭 教育 在 儿童 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儿童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独特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儿童家庭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 范文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提升路径

摘要:家庭教育是儿童所接受的最基础的教育。对于流动儿童来说,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其学业成绩,促进其学校融合。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进行家校合作,提升流动儿童的家庭 文化 资本,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是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有效途径

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 报告 》,我国处于6-14周岁的流动儿童已达1472万,比2005年增加了347万。流动儿童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尽管在接受学校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家庭教育是基础性教育,尤其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它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如何提高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流动儿童是伴随着家庭融入城市的,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只能在家庭中寻找安慰与鼓励。家庭教育包括家庭气氛、家长素质、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正向作用,这对于儿童的思想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一般较低,其教育理念往往也比较落后。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往往寄托于学校,自身责任意识不高,并且往往会忽略了对孩子学习的鼓励。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发现孩子的优点,对其赞美、鼓励;同时对于孩子的不足,也会采取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使其进行改正,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积极自信的孩子也往往会在学校中积极表现,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

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融入城市的水平高低与其家庭教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在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融入城市的水平越高,其家庭教育的质量就越高,反之亦然[1]。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家长的城市融入水平,还能够促进儿童的城市融入水平,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信心,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二、提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的目的在于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改善家长的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指导,不仅能够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促进流动儿童家长的发展,还能够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保障流动儿童享受全面、平等的教育。有效地指导家庭教育,首先可以从建立家长学校入手,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切实保障家长学校的实际落实与运行,保证活动开展的质量和数量;其次需要教师发挥专业优势,帮助流动儿童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他们的教育能力;最后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使家长在活动过程中真正体会教育的意义。

(二)进行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2]。家校合作能够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取长补短,在运作过程中,发现并解决双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流动儿童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有效进行家校合作,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投入,促使家校合作制度化、常规化。从双方主体来看,学校应该将家校合作常规化,使家长把家校合作看作是学校的常规性工作,使其习惯性地参与进来;学校应使家校合作制度化,使教师把家校合作看作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敞开心扉、积极配合,使家校合作有序展开。

(三)提升家庭文化资本

法国社会学者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认为文化资本是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相关的有形与无形资产。从家庭教育的意义上来讲,家庭文化资本包括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家庭的书籍、音像、绘画、父母的文凭、职业资格等。布迪厄非常重视家庭文化资本对儿童学术成就的作用,他认为“教育行为中产生的学术型收益,依赖于家庭预先投资的文化资本”[3]。家庭文化资本对流动儿童尤为重要,提升流动儿童家庭文化资本能够直接增加流动儿童的文化自信。提升流动儿童家庭的文化资本,首先是政府和社会应该为流动儿童家长的城市化提供平台,尤其在就业方面,应该保证他们公平就业,帮助他们谋求更好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间接地增加流动儿童家长的文化资本;其次,流动儿童家长也应自身付出努力,平时多看书看报,学习更多、更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积累、提升自身的文化资本。

(四)构建社会支持体系

流动家庭在城市属于外来者,但是他们在城市中所作出的贡献却是不可低估的。面对流动家庭在教育中的困境,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为流动家庭提供服务与帮助,使其感受到城市的社会关怀,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促进流动家庭的社会融合,进而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流动儿童家庭构建社会支持体系,首先需要政府的力量,通过发挥统筹、引导的作用,制定政策文件,为社会支持体系的存在提供保障。其次需要社区和其他社会志愿力量发挥行动的作用,携手为流动家庭提供具体帮助。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不仅关乎流动儿童这一特定群体的健康成长,受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关系着祖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付出耐心和时间,共同为流动儿童的成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广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5):6-20.

[2]马忠虎.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2.

[3](法)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范文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数以千万的农民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寻求生存,与此同时,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伴随而生。由于父母与孩子聚少离多,这种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暗藏着诸多问题。目前,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改善现状提出解决对策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解决对策

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人数将继续上涨[1]。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21.88%[2]。长期亲子分离的家庭模式对儿童成长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期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引发的教育问题小则影响儿童的身心、人格、道德的发展,大则阻碍全国人口质量的提高,制约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

一个健全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与自己的父母共同生活、促膝谈心则是一件奢侈的事情。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寒,首先,具体体现在几类非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当中。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孩子父母的其中一方外出打工。在农村,受“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母亲陪伴留守儿童的情况较为普遍,这样的家庭模式容易使孩子产生生活在“单亲家庭”的焦虑与不安之中。同时留守一方往往因为繁重的农耕与琐碎的家务根本无暇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因而导致孩子遇到问题经常欲言又止,久而久之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其次,这些家长通常文化素质偏低,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缺乏时效性和科学性。这一种家庭教育模式是一些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外出务工后将孩子留给其祖父祖母、外公外婆代管。这样的“隔代教育模式”则更加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在“隔代教育模式”的环境下,“代沟”的问题经常导致祖辈与孩子之间产生意见分歧,尤其是当孩子在性格与心理发展出现偏差时,年事已高的祖辈经常难以察觉,当孩子与他人产生争执时一味地偏袒并且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这种隔代溺爱心理不利于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容易导致儿童形成蛮横霸道、我行我素的性格特点。最后,在“上代教育模式”中成长的孩子得到的家庭教育则更加令人担忧。一方面近亲、朋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力度难以把握,过于严厉容易给孩子带来压抑感和抵触情绪;过于宽松则容易造成孩子的随波逐流,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父母角色参与消极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与母亲的作用是同等重要、不可互相取代的。Hetherington等研究认为,父亲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其自我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父亲帮助孩子从心理上与母亲“分离”,教他们控制自己的冲动,学习各种规范和规则,同时还能帮助母亲避免过度情绪化地处理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3]。家庭教育在要求母亲参与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呼唤父亲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一个好父亲会把母亲生活领域之外的东西尽可能地展示在孩子面前,并成为孩子探索新领域的向导和力量的源泉[4]。现实情况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家庭教育意识淡薄。例如,一些母亲当孩子还在襁褓中时便离开家,一年或者两年才回家探望孩子一次,有些母亲甚至连 春节 都不与孩子团聚。又如,留守儿童家长认为外出打工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读书与生存环境,这些家长往往“重养轻教”,认为给钱就是养育和教导,更有人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亏欠感而盲目地满足孩子物质的需求,认为物质的满足可以换来对孩子亲情的抚慰。但“陪伴即是爱”,父母陪伴的缺失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伤害。一些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随着时间的流逝,将孩子的抚养寄希望于家里的祖辈、亲戚朋友和学校的老师。一方面从精神上缺乏与亲人间的情感交流,另一方面从物质上,现实的生存状态与最初的理想生活背道而驰,这些人在陌生的城市无法找到归属感,而同样是进城务工的异性同伴便成为了他们寻找归属感的目标,因此一些“临时夫妻”现象有所抬头。在这样的环境下,那些留守儿童的家长则更加无暇顾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父母的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也更为消极。

3.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指导

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主导性作用。相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是更专业、更系统、更全面地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但现实情况是,一些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主要关注儿童的发展共性而非留守儿童的个性需求;对需要重点帮扶的留守儿童缺乏有针对性的重视。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忽视是导致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脱节的根源,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一方面是优秀且有责任心的教师资源匮乏,另一方面是由于留守儿童家长与学校老师缺乏对孩子学习生活和身心发展的了解与沟通,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脱节。

4.社会教育有效扶持的缺失

社会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与健全人格的形成。而现实状况是社会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帮扶的系统机构较缺乏。另外,由于农村的经济建设落后、文化水平较低,农村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留守儿童社会教育的缺乏削弱了社会在留守儿童教育中应当发挥的决定性作用,甚至导致部分已经走上社会的留守儿童在面临人生各个阶段的选择时感到迷茫和无助,激化了他们自身的认知方式与处理问题之间的矛盾。

二、如何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1.促进政策调整,减少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各地区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因地制宜,努力增加本地劳动就业量,鼓励引导、帮助劳动者在本地自谋职业或创业办实体,发展本地经济;采取政治和经济双重手段,加大县域经济的发展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在自己的家乡也有好的工作选择,从而缩小城乡的实际收入差距,以此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5]。政府出台保护农民工在城市务工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应鼓励引导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工就业选择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另外,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是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的关键。例如,为留守儿童提供随父母在流入地正常上学的机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留守儿童创设新公立学校,减免留守儿童的借读费。只有解决了留守儿童的就学问题,才能让留守儿童结束留守生活回到父母的怀抱。

2.提高父母角色认同感

提高家长作为父母的角色认同感,使留守儿童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法国著名少年节目主持人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做父母的人:培养你们的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6]。一是留守儿童的家长应该转变“给钱便是养育和教导”的观念,只有和孩子经常进行通话交流培养情感,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动态,与孩子建立互信感,孩子才能将这种陪伴的爱转化成激励自身努力的动力,才能避免孩子在发展的关键期将父母的说教当成耳旁风。因此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保持稳定的联系,以便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动态,共同分享科学合理的教育 方法 。二是在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时应注意避免时间间隔太久、采用多种沟通方式、重点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家长增强为人父母的意识,提高父母角色的认同感,才能有利于下一代形成正确的家庭观念。

3.整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成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可偏废”[7]。只有形成三大教育合力,才能促成儿童自身的社会化。因此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时,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首先,在学校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儿童的道德素养,促进健全人格的发展。其次,在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帮助与关爱,如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建立随时更新的人口流动档案;有效利用留守儿童家长回家探亲的机会,与家长交流留守儿童近期学习表现和心理发展动态,告诉家长家庭的关爱才是能够解开留守儿童心结的钥匙。在学校课程设置方面,设立有利于增强留守儿童家庭意识的课程,讲授如何与家庭成员友好相处的科学方法,培养儿童良好的待人接物的行为习惯,逐渐形成家庭意识,从心理上能够逐渐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并将这种对父母的理解与对父母的思念化为学习的主动性和生活的自主性。良好的家庭意识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家庭氛围将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最后,应增设农村社区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及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使留守儿童与他人在进行互动的同时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与支持。家庭教育的立法只是推进家庭教育的一个条件,只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6000万

[2]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R].2013.

[3]杨丽珠,董光恒.父亲缺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05(03):260—266.

[4]刘秀丽,赵娜.父亲角色投入与儿童的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6(11):13—18.

[5]周宇,余扬.社会管理创新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13(08):167—168.

[6]邹同文,罗春仙.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0(03).

[7]黄晓慧.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

儿童家庭教育论文相关 文章 :

1.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2. 小学家庭教育论文

3. 基于家庭教育功能对儿童社会化的研究论文

4. 3到6岁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论文

5. 试论家庭教育在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育社会学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

论文摘要:文章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的认识做了分析,认为教育社会学必须着眼于当代人类科学文化广阔的有机整体,克服狭隘思维模式,按大教育社会学、系统教育社会学的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建构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

教育社会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关于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争论主要在于:它属于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还是属于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教育社会学是研讨教育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的一门学科。有些学者根据教育学的观点研究教育社会学;有些学者则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在西方这两大派别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辩论。

我们认为,这种关于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争论是历史地造成的,具有人为的因素。分歧的产生在于所强调的'侧重面不同。把教育社会学作为教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或作为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都是允许的,不能用一个来否定另一个。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是运用社会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探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条件及机制的一门社会科学,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系统掌握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初步形成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进行社会学研究与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教育适应社会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能用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辩证的与发展的观点,科学地发现、分析和解释各种教育现象,并培养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习兴趣和学术水平。

这样一门学科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学科意识以及又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学前教育中一些教育现象?

1、对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1.1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美国的赫尔巴特主义者苏则罗(henrysuzzalo)认为教育社会学是对教育的基础和实际加以系统的研究,阐明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将现代社会学的思想应用于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

1.2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史密斯、韦伯等认为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而非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1.3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教育社会学的这种学科性质由上述两种学科性质推导而来。

因此,教育社会学必须着眼于当代人类科学文化广阔的有机整体,克服狭隘思维模式,按大教育社会学、系统教育社会学的理念,全方位、多角度地去建构和发展自身学科体系,与相关学科建立起动态积极的开放式学科对话和交流机制。

2、对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2.1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教育社会学以教育社会现象为其研究对象。教育社会现象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与教育有关的社会现象。二是指有社会学因素的教育现象。

2.2从目的论角度讲,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及协调发展的规律。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走向精细化、学科化;也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现今未被充分重视的或重视不够的社科领域开始在教育社会学中出现。

3、教育社会学对学前教育的启示

3.1从社会学的角度,把学前教育看作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过程、一种社会制度来研究。

3.2运用社会学的观点与方法对学前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化对学前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日渐趋向于成熟,理论的深入和对实践的关注并进。因为学前教育学是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教育学、心理学为基本理论基础,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奠基作用。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了解学前教育与社会及儿童发展的关系,明确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熟悉学前教育的基本组织与指导方法,了解学前教育与家庭及小学的衔接与合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思想。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教育社会学研究必将同时承担起学术使命、道德使命和社会使命,在融合百家之说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土,在积极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同时,使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和教育实践的沃土之中。

参考文献

[1]鲁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10月

[2]叶澜.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o教育学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3]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谢维和.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儿童社会性教育研究论文

儿童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学前儿童的性教育对于成年以后有巨大的影响与价值。性的启蒙工作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学前儿童性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初步探索》

【摘要】儿童时期是人成长的重要阶段,童年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于成年以后有巨大的影响与价值。性的启蒙工作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儿童的早期经验和冲突能够持续影响成年后的活动、兴趣和人格。把握好每个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成年以后的活动、兴趣、人格、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采取合理的性态度、掌握必要的性知识、重视科学的性教育对形成科学的婚恋观、提高婚姻生活质量、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优生优育和生殖保健、提高生活中的情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内涵、影响和途径三部分进行思考,总结出在儿童时期普及性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儿童性健康;教育;影响;途径

人类在婴儿时期拥有吸吮的非条件反射,天生具有把能拿到的任何物品或手指放入口中吸吮的本领;1—3岁的幼儿慢慢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排尿与排便;3岁以后的幼儿开始对男女性别发生兴趣,对外生殖器官产生好奇。童年时期的性表现往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生活中的性表现事实上开始的这么早,但现实中大多数人却对于性以及和性有关的事物往往采取一种漠视的、鄙视的、甚或厌恶的态度,忽视童年时期的性表现,逃避儿童的性问题,轻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童年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于成年以后有巨大的影响与价值,性的启蒙工作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当今的文明社会生活中,性的启发号性的健康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1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内涵

儿童性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按照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传授给儿童初浅的性生理知识,促进儿童性心理的正常发育,使其身心成长与社会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根据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学说,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其中婴儿出生到1岁,性本能的主要区域集中在口唇,婴儿从吮吸、咀嚼、咬等口唇活动中可以获得快感,称为口欲期;1—3岁时,婴幼儿慢慢开始主动控制自己的排尿与排便,自发排便是其满足性本能的主要方法,这个时期称为肛欲期;3岁以后,幼儿开始对男女性别发生兴趣,对外生殖器官产生好奇,愉快感来自于性器官的刺激,这时期称为性蕾欲期;5—11岁时,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此时进入潜伏期;12岁以后,青春期的到来唤醒了性冲动,进入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早期经验和冲突能够持续影响成年后的活动、兴趣和人格。把握好每个时期的性健康教育,对成年以后的活动、兴趣、人格、生活等方面具有重大的影响。

2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影响

2.1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科学的婚恋观

童年时期对于性别的好奇,往往是孩子生活知识的进展,并不表示其已经有了性的自觉或性的意识。这种天真而自然的好奇心,是应当得到简单与合理的满足,帮助形成健全的性意识。

对性的认识和看法,以及对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道德和性文化等的总认识和看法都与性观念有关。正确而稳定的性观念可以规范性道德和影响性行为。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坦荡而纯真看待性,规范与性相关的一切活动和行为,对成年后形成科学的婚恋观有巨大的影响。严肃而真诚的对待恋爱和婚姻,是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前提。

2.2提高婚姻生活质量,有利于优生和优育

幼时对于性的认识和看法,会影响成年后的性态度和性行为。对儿童的性表现和性问题不采取忽视和逃避的态度,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成年后婚姻家庭生活的质量,促进家庭美满幸福。同时也利于优生优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大有帮助。

2.3预防性病和艾滋病,促进生理生殖健康

性病和艾滋病大多都是通过不洁的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导致传播的一组传染病,性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其中,艾滋病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会使人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身体上承受巨大的痛苦,甚至最后被夺去生命。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正确认识性健康,进行科学的性健康教育,采取有效的预防和保健措施,对于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传播、促进人体生殖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使人们对于婚前性行为、未婚怀孕等现象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看法。

2.4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提高生活中的情商

性知识的内容范围广泛,包括性健康、性教育、性心理、性生理等许多方面。总的来说,只要和性有关的内容都是属于性知识的范围。性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主要基础。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一定研究显示,情绪智力的高低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和生活质量水平有密切联系。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重视性健康教育,普及一定的性知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水平,有利于情绪智力水平的发展。

3儿童性健康教育的途径

3.1采取合理的性态度

性态度是个人对性及与性有关的一切事物的看法。良好的性态度是包括能够正确认识到性是人生活的一部分,坦诚对待性;接纳自我的性别、性需要和感受;尊重个人性的权利和选择,不歧视或侵害他人,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等方面。对待儿童时期的性生活应具有保健的态度:保是手段,健是目的。了解年龄于心理发展的关系,不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问题。

3.2掌握必要的性知识

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普及一定的性知识,可以包括性道德、性伦理、性心理、性生理等许多方面的内容。重视儿童盼性问题,加强自我的学习,使用多种途径,掌握必要的性知识。

3.3重视科学的性教育

3.3.1家庭

教育界的专家普遍认为性的启发应该很早就开始,要让儿童有认识性知识的机会;这种启发的最理想的导师应该是儿童自己的母亲。家庭在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起着启发的基础作用,特别不可忽视母亲的力量。母亲和孩子间的亲子关系十分亲密,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与性有关的现象都可以成为问答与解释的题材。母亲随机应变地处理,恰到好处的回答,对传递性知识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3.3.2幼儿园

在幼儿园里,应该按照儿童发育的规律和程度,讲授一些基本的性生理知识,如人类生命的现象等。不同的成长阶段,生理、心理方面都有不同的特征,应该根据儿童的发育规律来选择阶段性的性健康教育,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重视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程度来进行回答,从而帮助孩子们摆脱性疑惑。

3.3.3社会

当今社会应该重视性健康教育,肃清黄色书刊和音像等的毒害,严厉打击淫秽色情的传播活动,还给孩子们一片生活的净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应该更加重视性的启发与性的教育。在儿童时期,性健康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单纯而坦诚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性问题,重视儿童时期的性健康教育,让性不再成为一个神秘而禁止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欧阳宝仪.学前儿童性健康教育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导刊,2006,(11):31—32

2黄英.谈托幼机构中幼儿的性健康教育[J].山东教育,2005,(6):102—103

3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性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学前儿童性教育论文

目前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把握不好活动目标,以致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组织,最终导致社会教育活动效果较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摘要】目前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把握不好活动目标,以致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组织,最终导致社会教育活动效果较差。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个性,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机结合,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把握好教育活动的重难点,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设计;个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26-04

笔者最近在幼儿园观摩了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发现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准备活动时知道自己是在准备一次社会教育活动,但不论是写教案还是实际组织教育活动,往往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了其他领域的活动,如语言、科学、艺术等。二是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具体,导致具体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不能围绕目标进行,教育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社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在目标设计上遇到困难,以致社会教育活动事倍功半。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深入解读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从而提高社会教育质量。

一、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解读

1.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包括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1〕五个方面涵盖了幼儿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个性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3〕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及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4〕其中,作为幼儿个性形成的最外显的标志是其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即幼儿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行为的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例如,有研究表明,4~6岁幼儿的坚持性特征已趋于稳定,〔5〕3~5岁幼儿的独立性特征也基本稳定,等等。〔6〕《纲要》把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本质规律,也抓住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

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个性特征具体包括两大方面,即认知特征(智力因素)和社会性特征(非智力因素)。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即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7〕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同伴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及情绪情感的发展等。对照《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极强的对应性。可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确定的,即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对自我与他人间关系的意识。〔8〕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自我构建的。〔9〕幼儿期正是个体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控制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个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自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动因,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交往是近年来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同伴交往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概括来说,同伴交往既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在5~6岁时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加强同伴交往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还可以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道德是社会为其成员所规定的一些行为规范。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就成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幼儿期是个体规则意识和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各种生活场所的具体行为规范,学习按照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是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幼儿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情绪情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例如,陈帼眉认为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10〕《纲要》也将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作为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加以强调。

二、在目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机结合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幼儿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社会环境的认知,社会情感主要是指由于他人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体验,社会行为则是指幼儿在社会环境或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可以说,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三者缺一不可。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个方面。

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社会情感的发展是首要方面。情感更多的是与幼儿社会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当幼儿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时,幼儿就会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内心体验。对幼儿来说,情感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是幼儿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推动幼儿行为发展的作用。例如,在组织“尊重他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激发幼儿对他人的同情心。产生了同情心,幼儿才可能会主动去帮助他人。

认知是社会情感产生的重要前提。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中,社会认知的发展也很重要。社会认知对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知识经验,即传统的社会常识部分。在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社会常识教育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二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目前教师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比较容易忽略这一方面。例如,在大班的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目标设计中,教师注重让幼儿认识各种残疾人的标识及知道要帮助残疾人,但却相对忽视了让幼儿学习去理解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以及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的认知就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

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行为的培养包括行为技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幼儿的社会经验较少,对一些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不够了解。因此,行为技能的学习很有必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幼儿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与人交往。在学习社会行为技能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很重要。

可见,在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方面内容,做到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有机统一。

2.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内容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其他领域的活动,才能使社会教育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深入挖掘,就是要仔细分析教育内容,思考社会教育活动的本质目标应该如何体现。以中班社会教育活动“嘻嘻哈哈的信”为例。单从题目上看不出这是一个社会教育活动。然而事实上,“嘻嘻哈哈的信”讲了两个好朋友嘻嘻和哈哈在分别一段时间后互相给对方写信表达情感的故事。因此,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注重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导幼儿感受他人对自己的感情,并学会表达对他人的感情。如果教师不注重深入挖掘故事内容,很容易浪费这个适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好故事,而使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一个与社会领域无关的语言或者美术教育活动。

教师在挖掘教育内容蕴含的社会教育目标时,要注意“解题”。所谓“解题”就是要分析教育内容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其本质,从而确定活动目标。例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时,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合作”的意义。合作是什么?合作从人数上说应该是由2人以上参与,从目的上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内容上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从形式上说是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就要明确合作的本质在于2人以上共同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清楚“解题”,就容易导致活动目标模糊不清。例如,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幼儿容易产生意见和分歧,所以教师可以将教育目标确定为让幼儿在与他人共同做事时学习倾听、表达、协商。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要具体、可操作,避免出现活动目标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实施的问题。

3.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注意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许多年轻教师由于缺少经验,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特点及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不足,导致目标设计不适宜,社会教育活动质量不高。

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教育的目标设计也要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小班、中班以情感体验为主,辅以行为技能训练及习惯养成;大班则以社会体验和行为习惯养成为主,同时还要注意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以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例。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的重难点是体验残疾人的情感,而大班的重难点则应该是体验残疾人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心理需求。

在关注发展普遍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个别教育问题。有些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就已经形成任性、胆小、不合群、自理能力差等特点。教师要注意矫正这些幼儿的问题行为,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矫正个别幼儿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总之,要使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准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了解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要深入挖掘教育内容的内涵,明确一些社会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只有准确把握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才能围绕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好社会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33.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5.

〔3〕〔4〕〔10〕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70,370,312.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8-343.

〔6〕YANG LIZHU,ZOU XIAOYAN.A study of the cross-situational stability of three-to-five-year-old children’s indepen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2005,13(2):171-178.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8〕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3-184.

〔9〕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社会教育浅析论文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论文

目前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把握不好活动目标,以致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组织,最终导致社会教育活动效果较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摘要】目前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把握不好活动目标,以致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组织,最终导致社会教育活动效果较差。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个性,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机结合,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把握好教育活动的重难点,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设计;个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26-04

笔者最近在幼儿园观摩了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发现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准备活动时知道自己是在准备一次社会教育活动,但不论是写教案还是实际组织教育活动,往往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了其他领域的活动,如语言、科学、艺术等。二是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具体,导致具体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不能围绕目标进行,教育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社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在目标设计上遇到困难,以致社会教育活动事倍功半。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深入解读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从而提高社会教育质量。

一、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解读

1.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包括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1〕五个方面涵盖了幼儿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个性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3〕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及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4〕其中,作为幼儿个性形成的最外显的标志是其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即幼儿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行为的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例如,有研究表明,4~6岁幼儿的坚持性特征已趋于稳定,〔5〕3~5岁幼儿的独立性特征也基本稳定,等等。〔6〕《纲要》把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本质规律,也抓住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

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个性特征具体包括两大方面,即认知特征(智力因素)和社会性特征(非智力因素)。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即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7〕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同伴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及情绪情感的发展等。对照《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极强的对应性。可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确定的,即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对自我与他人间关系的意识。〔8〕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自我构建的。〔9〕幼儿期正是个体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控制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个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自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动因,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交往是近年来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同伴交往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概括来说,同伴交往既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在5~6岁时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加强同伴交往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还可以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道德是社会为其成员所规定的一些行为规范。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就成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幼儿期是个体规则意识和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各种生活场所的具体行为规范,学习按照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是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幼儿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情绪情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例如,陈帼眉认为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10〕《纲要》也将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作为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加以强调。

二、在目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机结合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幼儿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社会环境的认知,社会情感主要是指由于他人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体验,社会行为则是指幼儿在社会环境或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可以说,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三者缺一不可。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个方面。

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社会情感的发展是首要方面。情感更多的是与幼儿社会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当幼儿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时,幼儿就会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内心体验。对幼儿来说,情感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是幼儿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推动幼儿行为发展的作用。例如,在组织“尊重他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激发幼儿对他人的同情心。产生了同情心,幼儿才可能会主动去帮助他人。

认知是社会情感产生的重要前提。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中,社会认知的发展也很重要。社会认知对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知识经验,即传统的社会常识部分。在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社会常识教育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二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目前教师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比较容易忽略这一方面。例如,在大班的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目标设计中,教师注重让幼儿认识各种残疾人的标识及知道要帮助残疾人,但却相对忽视了让幼儿学习去理解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以及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的认知就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

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行为的培养包括行为技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幼儿的社会经验较少,对一些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不够了解。因此,行为技能的学习很有必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幼儿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与人交往。在学习社会行为技能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很重要。

可见,在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方面内容,做到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有机统一。

2.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内容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其他领域的活动,才能使社会教育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深入挖掘,就是要仔细分析教育内容,思考社会教育活动的本质目标应该如何体现。以中班社会教育活动“嘻嘻哈哈的信”为例。单从题目上看不出这是一个社会教育活动。然而事实上,“嘻嘻哈哈的信”讲了两个好朋友嘻嘻和哈哈在分别一段时间后互相给对方写信表达情感的故事。因此,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注重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导幼儿感受他人对自己的感情,并学会表达对他人的感情。如果教师不注重深入挖掘故事内容,很容易浪费这个适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好故事,而使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一个与社会领域无关的语言或者美术教育活动。

教师在挖掘教育内容蕴含的社会教育目标时,要注意“解题”。所谓“解题”就是要分析教育内容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其本质,从而确定活动目标。例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时,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合作”的意义。合作是什么?合作从人数上说应该是由2人以上参与,从目的上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内容上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从形式上说是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就要明确合作的本质在于2人以上共同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清楚“解题”,就容易导致活动目标模糊不清。例如,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幼儿容易产生意见和分歧,所以教师可以将教育目标确定为让幼儿在与他人共同做事时学习倾听、表达、协商。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要具体、可操作,避免出现活动目标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实施的问题。

3.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注意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许多年轻教师由于缺少经验,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特点及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不足,导致目标设计不适宜,社会教育活动质量不高。

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教育的目标设计也要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小班、中班以情感体验为主,辅以行为技能训练及习惯养成;大班则以社会体验和行为习惯养成为主,同时还要注意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以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例。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的重难点是体验残疾人的情感,而大班的重难点则应该是体验残疾人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心理需求。

在关注发展普遍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个别教育问题。有些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就已经形成任性、胆小、不合群、自理能力差等特点。教师要注意矫正这些幼儿的问题行为,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矫正个别幼儿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总之,要使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准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了解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要深入挖掘教育内容的内涵,明确一些社会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只有准确把握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才能围绕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好社会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33.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5.

〔3〕〔4〕〔10〕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70,370,312.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8-343.

〔6〕YANG LIZHU,ZOU XIAOYAN.A study of the cross-situational stability of three-to-five-year-old children’s indepen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2005,13(2):171-178.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8〕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3-184.

〔9〕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社会教育浅析论文

在学前教育中,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较普通教育又有其特殊性,除了要促进特殊儿童思维、语言、情感、交际、性格、态度、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发展之外,还担负着弥补特殊儿童缺陷和障碍的重要任务。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谈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学龄前儿童的启蒙阶段,作为个体认知、情感、社会化、性格等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对儿童的终身发展有重大的影响。在学前教育中,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较普通教育又有其特殊性,除了要促进特殊儿童思维、语言、情感、交际、性格、态度、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发展之外,还担负着弥补特殊儿童缺陷和障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特殊儿童自身、特殊儿童家庭及社会三个方面论述了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68-02

学前教育作为个体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阶段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对普通学前教育有了很大的重视,普通学前教育逐渐得到了普及。但是在学前教育中占重要地位的特殊学前教育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其普及程度远远跟不上普通学前教育。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一边努力发展学前教育,一边还要抓特殊教育。于2010年11月24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也对“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给予明确指示。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抓住这一机遇,大力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从而促进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的科学持续发展。

一、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自身的重要性

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学前期是孩子的性格、情绪、情感、行为习惯、社会性和认知等的发展的最重要和关键时期,如果孩子能够在该时期得到合理、科学的引导、教育,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极大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越早进行教育就越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个体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从特殊儿童的残损和障碍程度来看。对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有利于他们的早期干预、早期康复。我们都知道,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残疾儿童,其治疗效果就越好,通过早期干预能够降低一些残疾儿童的残损程度,甚至使他们康复,发展成正常儿童一样的水平。同样的,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也是越早越好。进行学前教育,可以通过训练、教育等方法对特殊儿童进行缺陷补偿和康复,从而使残疾幼儿的损害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残疾和障碍。比如,英国有项研究表明,通过早期语言训练,幼儿园中母语为英语的有阅读困难的孩子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到小学一年级时降低为二十分之一;母语不是英语的儿童有阅读困难的占总数的五分之二,到小学一年级降到百分之九。而我国的一些语言训练机构的教育经验也表明,越早对聋童进行语言训练,其语言发展效果就越好。所以,有效的早期干预和教育能够帮助减少残疾儿童残疾损害程度,使他们的缺陷得到最大限度的矫正和补偿。

2.从特殊儿童的认知发展来看。有研究表明,0~6岁是个体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学前教育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没有对特殊儿童实施科学、有效的学前引导和教育,再加上他们自身的缺陷和障碍,会对他们将来对主流社会的认知发展有很大的阻碍。而通过一些教育手段,比如交际情境创设,能够极大地促进特殊儿童思维、想象、语言、记忆、感知能力等认知能力的良性发展。

3.从特殊儿童的社会化方面来看。学前阶段是后天因素初始对儿童产生影响的阶段,也就是儿童社会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有效的后天教育和环境刺激,在与周围人产生互动的过程中,幼儿会逐渐获得初始的对人、事、物感知的态度、情感,也会初步形成个体性格情绪、行为习惯、人格品质等。所以,学前教育时期是幼儿个体从自我认知向社会化过度的重要时期。进行科学的学期教育,能够使特殊儿童获得应有的初步社会感知、交往交际等能力和喜怒哀乐等情绪,为残疾儿童将来很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家庭的重要性

随着一个特殊儿童接受科学合理的学前教育,这个特殊儿童家庭的生活模式也会为了适应其发展特点二发生转变,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家庭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首先,学前教育能够帮助减轻特殊儿童家庭负担。残疾儿童缺陷的补偿和矫正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沉重的负担。如果特殊儿童进行学前教育,就能由学校对孩子进行专业的康复训练,这样就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还能够减少家长照顾孩子的工作量,减少家长的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正常的工作中,从而挣取到更多的经济收入;其次进行学前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家庭稳定,促进家庭情感的和谐,进而使得特殊儿童家庭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最后学前特殊教育机构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的、科学的早期干预、引导和教育的知识,能够使得家长从心理和能力上给特殊儿童更科学的照顾和教育,使家庭氛围更加融洽、和谐。

三、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对对社会的重要性

1.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表现了教育的公平性。目前我国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入学情况远不如正常儿童乐观,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教育机构严重匾乏,远不能满足残疾儿童的入学需求。如果特殊儿童没有接受科学的学前教育,将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使得家庭和社会面临更沉重的负担。“每个幼儿都有权利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这一理念显示了每个幼儿在人格和人权上都是平等的,即使是特殊儿童,他们也应该享受和正常儿童同样的受教育权利。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的起点。所以,大力发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

2.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能够促进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的特殊儿童,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其中有的学生缺乏语言基础和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尝试。特殊学校就只能从最基础的学前教育做起,还需要对他们进行相关的康复训练,来矫正和弥补他们的缺陷。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本来就受到残疾的影响,而因为学前教育的缺乏,他们还要额外学习更多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发展水平要比正常儿童的低。如果能够在特殊儿童学龄前对他们进行良好的学前教育,给他们打下日后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他们也就不会在义务教育阶段那么吃力,特殊教育的质量也就能得到提高。所以说,进行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能够促进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

3.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能够帮助社会减轻负担。由上述可知,开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家庭减轻负担,同样的,社会作为一个大的家庭,开展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也能够帮助减轻社会负担。这是因为学前教育在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能够促进特殊儿童父母安心、积极工作,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如果对特殊儿童进行了特殊教育,那么就会大大减少社会在特殊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入,间接促进社会经济效益的增长。

四、结束语

总之,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对儿童本省、儿童家庭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重要性,对整个教育事业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国家、社会及民众应该提高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关注和重视,从各个方面团结力量,促进特殊儿童学前入学率的提升、促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从而为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佳颖.加快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2]李鑫宇.有关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意义及问题的探讨[J].才智,2011,(22).

[3]冯晓华.浅谈发展农村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J].吉林农业,2011,(7).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特殊儿童学前教育论文

儿童行为研究论文

儿童的问题行为的评估及其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 儿童问题行为是国内外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其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儿童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只有对儿童的各种行为表现做出合理的评佑,才能够有针时性地实施教育计划。本文对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佑标准、注意问题和对策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儿童;问题行为;评估;对策

1儿童“问题行为”的概述

“问题行为”(ProblemBehavior)又叫做行为问题,研究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众多概念,涉及到心理、教育、社会、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但可以概述为:是后天形成的、影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有关儿童“问题行为”的分类也众说不一,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七分法等等,但较有代表性的是左其沛先生的分类,他将问题行为分为四种类型:过失型(如迟到、拖欠作业等);品德不良型(如撒谎、偷窃、拦路抢劫、流氓性等);攻击型(如顶撞师长、故意扰乱课堂、发泄、迁怒等)和压抑型(如胆小、孤僻、逃避、消极、自暴自弃等),由于年龄的不同,儿童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类型也不同。在儿童期(6岁一11岁),过失型问题行为最多(占77.5%),其他依次是品德不良型(占12.9%)、压抑型(64%)和攻击型(32%)。不同分类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在具体情况下的适用性。而且,不同角度的分类之间也存在交叉现象,因此,没有必要强求统一。此外,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有些具体的行为表现很难严格归人某一个类别中去,也就是说任何分类都难以涵盖所有具体的问题行为。因此,对问题行为的分类只具有相对意义。至于采用哪种分类更合适,还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情境而定。

2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

不同研究者对“问题行为”的含义理解不同,因此对问题行为的评估标准也不同。有学者认为,儿童偶尔表现出来的、轻微的、对学习和生活影响不大的行为不属于问题行为,只有那些在儿童行为中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扰乱性较大、对学习效率影响较严重、需要作耐心和长期教育的行为,才属于问题行为。也有学者认为,由于行为本身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间发展的连续体,因此一般儿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行为。

儿童“问题行为”的评估标准虽然没有统一,但可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1)统计学标准。在普通儿童中,其行为在统计学上显示为常态分布。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儿童行为属于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也就是说,某儿童行为与其所处年龄阶段的正常状态相比,若明显不同于同龄人的一般行为则可以看作是问题行为。显然这里的“问题行为”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变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这种判断方法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例如,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是筛选儿童“问题行为”的常用量表。

(2)发展标准。着重对儿童的个体行为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即与儿童自身行为发展相比,若较长时间存在行为发展上的退步现象,则可能预示着问题行为的出现。

(3)环境适应标准。在正常情况下,儿童的行为是与家庭、学校、社会的合理要求相符的,若严重偏离了行为规范则属于问题行为。

(4)运用有关的规章、制度、条例、守则、规范去进行鉴别,看行为“出轨”的程度。

3儿童“问题行为”评估时应注意的问题

3.1客观性

儿童问题行为评估的客观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实事求是的态度;(2)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即儿童周围社会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和生物条件;(3)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3.2发展性

儿童是有着自己身心发展规律、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在评估儿童问题行为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变化的眼光看儿童,而不能用眼前的表现武断地给儿童下一个发展的结论。

小学阶段的儿童在感知觉方面,他们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知觉的持续性差,不善于进行分析综合,对事物的主次特点往往分辨不清,时间和空间知觉还比较模糊。在注意力方面,主要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异刺激所吸引。在思维方面,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不具备思考深层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意志力方面,小学生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易变性,道德情感在发展当中,但仍是狭隘模糊的。所以在小学儿童身上,常出现上学迟到、课堂上不遵守纪律、为一块橡皮与同桌发生打架、偷拿别人物品等事情。

3.3注意区分“问题行为”和“问题儿童”

问题儿童和问题行为是心理学上两个不同的术语。问题儿童是指生理、心理发展异常和品德行为上有严重缺陷的儿童。这类儿童有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往往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不遵守社会公认的正常儿童的社会规范,在处理事情、学习等方面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别。间题儿童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有两种后果:一种是成为精神病性儿童,一种是形成怪癖性格,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社会适应不良,易做出越轨举动,走上反社会道路。

问题行为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提及问题行为时,关注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对行为发生者做出整体评价,也就是说要区分好“问题行为”和“问题儿童”的概念。比如:问题行为可以存在于差生身上,也可以存在于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身上,不能片面地认为问题行为只有在差生身上才会出现。

3.4要多方面搜集信息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极其复杂,它与儿童自身素质和心理状态,如需要、气质、情绪和性格等有关,也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制约,如家庭状况、交友情况、社会风气,等等,都可能成为诱发问题行为的因素。因此,对问题行为的分析要从多方面人手,收集社会、家长、各科教师、同学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反映,看问题行为的征兆、环境特点、表现形态,以克服所获信息的片面性。

此外,对问题行为的评估要考虑到行为发生的经常性、表现的稳定性、对他人或自身的扰乱性等因素。对那些暂时的、偶然的、得到及时纠正行为不能列为问题行为,那些经常出现的‘稳定的、对儿童的发展影响较重的、需要一定时间的教育才能矫正的行为,才可以判定为问题行为。

总之,对“问题行为”的评估要慎重,要明确评估的目的不是给有某种问题行为的儿童贴标签,而是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计划,更好地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4儿童“问题行为”的对策

4.1行为矫正法

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一般比较注重运用行为矫正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最常见的矫正方法有:

4.1.1正强化法通俗地说就是奖励,在儿童表现出某一良好行为以后,加以奖励,强化所期望的行为,增加以后这种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正强化的方法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它可以用于解决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但在运用中教师应该注意:

(1)选择和分析需要强化的具体行为,确定哪些行为需要奖励,如何避免强化不适当的行为。如,儿童为了得到表扬将家里的钱交给老师;

(2)根据儿童的兴趣。、特点和教育的情境来决定,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强化物,它可以是一种儿童喜欢拥有的东西,可以是儿童喜欢做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口头称赞、注意和鼓励等;

(3)在时间上,强化应该紧跟在行为表现之后;

4)当期望的行为建立和巩固后,应该逐渐淡化和降低外部的奖励和强化,促进行为的自主性和自控性,弓}导外部他人强化向内部的自我强化转化,这往往是教师容易忽视的。

4.1.2负强化法负强化是指当个体表现出所期望的良好行为时,减少或消除他不喜欢的刺激或情境,以促进该个体以后此种良好行为的出现。例如,对于回家后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儿童,家长可以先剥夺儿童观看他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权利,一旦儿童能够认真做作业了,就允许他观看有关电视节目。

4.1.3惩罚惩罚是当个体发生不良行为时,通过给予厌恶刺激,或者减少、消除正强化的方法来减少或终止该行为。惩罚虽然可能造成儿童不良的心理影响,受到了一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批评,但是在家长和教师等实际教育工作中,这仍然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运用惩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惩罚的时间一般认为,惩罚的实施越及时越好,如果在儿童不良行为发生后较长的时间后惩罚,效果比较差,这就需要告诉儿童受罚的原因;

(2)惩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如果教育者对儿童的同一种不良行为的态度不确定少有时惩罚,有时不管,甚至有时纵容;或者教育者之间(如不同科目的教师、父母)意见不统一,惩罚就难以奏效;

(3)惩罚者同儿童的关系。与儿童情感越密切的人,对儿童实施惩罚的效果越好:这样可以使儿童深刻感受到情感疏远或剥夺带来的不快,并且有恢。复亲密关系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及时改正问题行为;(4)惩罚和正强化的结合。

而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负强化等同于惩罚,这是不对的。因此,正强化、惩罚和负强化的关系是这样的:正强化是利用奖励来促进良好的行为,惩罚是利用不良刺激制止或减少不良的行为,而负强化是通过减少或消除不良刺激促进良好的行为。

4.1.4示范法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许多行为可以不直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强化或惩罚来建立或消除,而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教师最好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利用电视或多媒体技术,用现场示范、参与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榜样或参考,让学生亲眼看一下在某种情境下不同的行为方法及其不同的效果。如有些学生在交往时因为不知道如何行动而出现退缩行为,就可以用示范或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进行辅导。

4.1.5认知行为矫正法就是通过矫正间题发生者的思想。、信念、态度和认知风格等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表现。随着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认知活动,尤其是社会认知活动在行为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时起着主导作用。研究表明,有品性问题的青少年可能在解释社会交往信息方面有问题,他们更容易把别人的言行看成是敌视的、拒绝性的,因此更容易引发对他人的攻击行为。例如,进人小学后,儿童对其他人的侵犯性行为的动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当他们认为侵犯行为是故意进行的时候,更有可能用侵犯性行为加以报复。

4.1.6行为契约法是指有问题行为的儿童与家长或教师达成一个协议,承诺自己为达到某一目标所实施的基本行为策略。同时又作为矫正评估的工具,以此改变问题行为的一种心理矫治方法。具体实施步骤为:(1)目标选择;(2)目标行为的监控;(3)改变环境事件;(4)建立有效的督促指标;(5)效果巩固。

4.2树立正确的问题行为观

家长、教师除了要掌握问题行为矫正的一般方法外,还应该树立正确的问题行为观,从而科学、有效地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近一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从生态系统角度来解释学生的问题行为。这种观点认为,学生的问题行为并不是个人的缺点或不足,不少问题行为是学校和家庭中人际交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要减少学生的问题行为,要善于应用生态系统原理来分析和处理问题。具体地说,生态系统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技术:

(1)重拟技术。即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做一种新的拟定,把某种往常认为是消极的。、不合情理的行为,拟定为积极的、合乎一定情理的行为。如某学生在课堂上未经老师同意就抢答或插老师和同学的话。对此,一些老师和家长不把它认为是学生在出风头或故意捣乱,而是重新拟定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思考的表现。如果老师将学生的抢答行为看成是一种消极的问题行为,就容易对学生产生反感、厌恶的情绪,而采取批评、指责、讽刺、挖苦等手段。反之,如果把学生的这种行为看成是积极的行为,对学生就会是另外一种态度和教育方式。

(2)积极动机内涵技术。即把学生的行为动机想象为并非受到某种不好的、甚至很坏的动机的支配,而是受正确良好的动机所支配。例如,上面所举的学生抢答的例子,教师既可以把学生的行为动机看成是出风头和故意捣乱,又可以看成学生是出于喜欢教师,想急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等。经验证明,对于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家长和老师少从或不从消极的动机方面考虑,而是多从积极的动机方面去推测,更有利于对他们的教育。

(3)积极功能内涵技术。是指对学生的行为要从积极方面去发现,研究它所产生的结果功能。比如,学生抢答或插嘴的行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认为学生的这种行为可以提示教师在提问方法上、讲课或组织教学上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起到促进教师进尸步改进提问方法和教学方法的作用,教师就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

4.3改变环境

国内外学者研究认为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及母亲怀孕期间的情况,这些因素决定了儿童先天的身心发育状况,是不可控的因素。后天环境因素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生活、学习、娱乐的家庭、学校及社会对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可控的因素。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教育网络,为儿童问题行为的矫正、良好行为的塑造,营造和谐的环境。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题论文

目前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把握不好活动目标,以致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组织,最终导致社会教育活动效果较差。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社会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

【摘要】目前幼儿园社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把握不好活动目标,以致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育活动的组织,最终导致社会教育活动效果较差。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个性,尤其是社会性的发展。教师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应注意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机结合,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把握好教育活动的重难点,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设计;个性;社会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6-0026-04

笔者最近在幼儿园观摩了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发现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师在准备活动时知道自己是在准备一次社会教育活动,但不论是写教案还是实际组织教育活动,往往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了其他领域的活动,如语言、科学、艺术等。二是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模糊不清或者不够具体,导致具体教育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不能围绕目标进行,教育活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许多教师对社会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在目标设计上遇到困难,以致社会教育活动事倍功半。因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深入解读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从而提高社会教育质量。

一、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解读

1.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性文件。《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包括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1〕五个方面涵盖了幼儿个性发展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个性也称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幼儿期是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3〕个性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心理活动整体性的形成、心理活动倾向性的形成、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及心理活动积极能动性的发展。〔4〕其中,作为幼儿个性形成的最外显的标志是其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即幼儿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行为的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例如,有研究表明,4~6岁幼儿的坚持性特征已趋于稳定,〔5〕3~5岁幼儿的独立性特征也基本稳定,等等。〔6〕《纲要》把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作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根本目标,既符合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的本质规律,也抓住了幼儿园教育的本质。

2.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个性特征具体包括两大方面,即认知特征(智力因素)和社会性特征(非智力因素)。社会性是指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征,即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7〕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同伴交往的发展、道德品质的发展及情绪情感的发展等。对照《纲要》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规定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极强的对应性。可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围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确定的,即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自我的意识,特别是对自我与他人间关系的意识。〔8〕自我意识在个体心理发展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人的心理活动是由自我构建的。〔9〕幼儿期正是个体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控制意识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个体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自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幼儿园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伴交往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幼儿之间的相互交往。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和动因,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伴交往是近年来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学者对同伴交往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深入研究。概括来说,同伴交往既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的同伴交往类型在5~6岁时已经显示出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加强同伴交往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还可以为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道德是社会为其成员所规定的一些行为规范。具体落实到个体身上,就成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幼儿期是个体规则意识和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社会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各种生活场所的具体行为规范,学习按照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养成是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对幼儿能否很好地适应社会具有重要影响。

情绪情感是个体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独特作用。例如,陈帼眉认为情绪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10〕《纲要》也将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作为社会教育的目标之一加以强调。

二、在目标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机结合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其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简单地说,社会认知指的是幼儿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社会环境的认知,社会情感主要是指由于他人或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体验,社会行为则是指幼儿在社会环境或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可以说,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三者缺一不可。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个方面。

情感是社会行为的内在动力。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中,社会情感的发展是首要方面。情感更多的是与幼儿社会需要的满足相联系。当幼儿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时,幼儿就会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内心体验。对幼儿来说,情感始终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是幼儿行为的内在动力,具有推动幼儿行为发展的作用。例如,在组织“尊重他人”的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激发幼儿对他人的同情心。产生了同情心,幼儿才可能会主动去帮助他人。

认知是社会情感产生的重要前提。在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中,社会认知的发展也很重要。社会认知对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认知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知识经验,即传统的社会常识部分。在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社会常识教育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二是对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学习从他人的角度去理解问题。目前教师在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时比较容易忽略这一方面。例如,在大班的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的目标设计中,教师注重让幼儿认识各种残疾人的标识及知道要帮助残疾人,但却相对忽视了让幼儿学习去理解残疾人的特殊需要以及如何针对他们的特殊需要给予相应的帮助。对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的认知就属于社会认知的范畴。

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直接表现。在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社会行为的培养包括行为技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幼儿的社会经验较少,对一些基本的社会生活常识不够了解。因此,行为技能的学习很有必要。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幼儿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与人交往。在学习社会行为技能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很重要。

可见,在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考虑这三方面内容,做到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有机统一。

2.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深入挖掘社会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内容确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把社会教育活动变成其他领域的活动,才能使社会教育活动真正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所谓深入挖掘,就是要仔细分析教育内容,思考社会教育活动的本质目标应该如何体现。以中班社会教育活动“嘻嘻哈哈的信”为例。单从题目上看不出这是一个社会教育活动。然而事实上,“嘻嘻哈哈的信”讲了两个好朋友嘻嘻和哈哈在分别一段时间后互相给对方写信表达情感的故事。因此,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注重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导幼儿感受他人对自己的感情,并学会表达对他人的感情。如果教师不注重深入挖掘故事内容,很容易浪费这个适合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的好故事,而使社会教育活动变成一个与社会领域无关的语言或者美术教育活动。

教师在挖掘教育内容蕴含的社会教育目标时,要注意“解题”。所谓“解题”就是要分析教育内容涉及的相关概念及其本质,从而确定活动目标。例如,在设计大班社会教育活动“合作”时,教师首先要深入理解“合作”的意义。合作是什么?合作从人数上说应该是由2人以上参与,从目的上说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从内容上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从形式上说是共同完成任务。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就要明确合作的本质在于2人以上共同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清楚“解题”,就容易导致活动目标模糊不清。例如,在合作完成任务时幼儿容易产生意见和分歧,所以教师可以将教育目标确定为让幼儿在与他人共同做事时学习倾听、表达、协商。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要具体、可操作,避免出现活动目标过于抽象、空洞而难以实施的问题。

3.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要注意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许多年轻教师由于缺少经验,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本班幼儿的特点及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不足,导致目标设计不适宜,社会教育活动质量不高。

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教育的目标设计也要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小班、中班以情感体验为主,辅以行为技能训练及习惯养成;大班则以社会体验和行为习惯养成为主,同时还要注意促进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以社会教育活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为例。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中班的重难点是体验残疾人的情感,而大班的重难点则应该是体验残疾人所遇到的困难及其心理需求。

在关注发展普遍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个别教育问题。有些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前就已经形成任性、胆小、不合群、自理能力差等特点。教师要注意矫正这些幼儿的问题行为,从而促进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目标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矫正个别幼儿的问题行为作为教育的重点之一。

总之,要使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准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了解不同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要深入挖掘教育内容的内涵,明确一些社会教育领域的基本概念。只有准确把握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才能围绕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组织好社会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2-33.

〔2〕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25.

〔3〕〔4〕〔10〕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70,370,312.

〔5〕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8-343.

〔6〕YANG LIZHU,ZOU XIAOYAN.A study of the cross-situational stability of three-to-five-year-old children’s independe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ly Years Education,2005,13(2):171-178.

〔7〕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

〔8〕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83-184.

〔9〕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社会教育浅析论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对幼儿必须进行社会性教育。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本就存在着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浅谈对于幼儿的社会性教育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对幼儿必须进行社会性教育。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本就存在着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作为幼教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关键词:幼儿 社会性 教育

人之所以和动物有本质的区别就在于人总是在工作、生活、学习中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从人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了这种社会属性,使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里。幼儿时期是人一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来会生活在一个开放、瞬息万变、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这不仅要求他们应具有雄厚的知识结构、人格品质,而且更需要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而长期的幼教工作,太多注重幼儿保教方面,往往忽视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未来教育的基础就是幼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必须进行社会性教育,幼儿进行社会性学习的内容就是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性。因此,幼儿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要在和同伴的交往过程中,要友好相处,要学会看待自己,尊重他人;在和成的人相处中,要让幼儿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发展自信和自尊,能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薰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地方,本就存在着这种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作为幼教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

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指南》明确指出:教师要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社会环境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在家里往往以自己为中心,表现得唯我独尊、自私固执,只为自己的愉悦体验,很少想到别人的不同感受。所以,教师往往会把“行为习惯和规则”作为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第一堂课。根据幼儿的接受能力,教师可通过言语指导和动作示范,教给幼儿简单的一些生活规则,比如上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老师、小朋友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从不剩饭,自己穿脱衣服,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用完的东西放回原处,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的习惯等。并且要讲给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让幼儿明白,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不能做,为什么不能做,应该怎样做等。教师要让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实践运用,在社会环境中获得各种感受,并把由此产生的观念、认识、情感转变为行动。

二、让幼儿适应集体性生活

社会属性决定了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而是生活在集体关系中。幼儿社会交际圈狭小,经常独自玩耍,特别是初入园的幼儿,没有集体观念和集体生活的能力。他们往往表现得孤单、害怕、不合群,教师可以找来熟悉的小朋友,或者让大班的小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让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园里各种活动的乐趣。玩具、图书是幼儿的好伙伴,也是用于交往的一种工具。《指南》建议,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我们可以让幼儿从自家带来最喜欢的玩具,互相交换、互相学习,交流合作 *** 同游戏。《指南》还建议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幼儿喜欢拼贴画这一特点,设计了“建设我们的家园”这一活动。我首先在黑板上贴好一幅大背景图,然后发给小朋友纸片、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小朋友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器材画在纸上,也可以帖上绿树红花装扮乐园,剪出来贴在黑板上,如果画不出来,同桌、教师可以帮忙。幼儿接到任务,立刻跃跃欲试,兴奋异常。有的贴上了滑梯、小船、飞机、健身摇等;有的贴上了结满果实的苹果树,正在盛开的鲜花。通过大家的拼贴,乐园变得丰富多彩,非常漂亮。最后,我做了肯定和表扬后,明确指出,正是小朋友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扬了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协作、遵守纪律,才建设起了这样美丽的乐园。

而对于胆子小,不习惯集体生活的小朋友,要多鼓励,给他们以锻炼的机会,比如上美工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美工纸;吃午饭时候,让他来分筷子。在上课时,教师有意指名他发言,并让全班小朋友鼓掌,给他勇气;可以设定情境,让他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等。这一教育活动,看似是针对幼儿个体教育,但对其他幼儿定会形成积极影响。

三、教师认真处理幼儿矛盾

《指南》指出,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幼儿最喜欢的就是游戏,游戏能使他们保持心情愉快,思维活跃,能够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而幼儿在游戏活动时,难免和小伙伴们会发生矛盾,也会把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出来。教师正是要利用这些生活事件、矛盾纠纷来进行社会性教育。我们在教学中,最常碰到的就是一位小朋友抢了另一位小朋友的玩具,被抢的小朋友会哭着向教师告状。在处理这样的事时,一般教师都是采用常规教育方法,把抢了玩具的小朋友叫到跟前,对他严肃批评说讲抢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要他把玩具还给小朋友,并向他道歉;对于“受害者”则采取安慰的办法,如给他一个玩具,以平息眼前的冲突。结果抢了玩具的小朋友只得照办,但没过多久,同样的事情又会重复发生。分析原因,是因为我们用简单的批评和教育的手段去解决问题,用“是非对错”来衡量和判断幼儿。我们应先该问清楚幼儿需要什么,为什么需要,既然自己特别需要和得到,那别的小朋友呢?是不是和你有一样的感受呢?别的小朋友应不应该得到呢?然后让他思考,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才能使别的小朋友接受你的得到呢?”这咱循循善诱,由里向外的教育方法,会使幼儿从“利己”行为的基础上,形成更好的“利他”行为。

四、教师给幼儿做好表率

教师道德职业的核心之一就是以身作则,尤其对于刚进入社会环境中正在成长的幼儿更是如此。幼儿刚进入学习阶段,面对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老师就是唯一的标准,我们常常听到幼儿用老师的讲过话要求家长,用老师的行为去衡量周围的人,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当好幼儿心中的标尺。其次,幼儿模仿力强,最喜欢模仿老师讲课、教育小朋友,有时会把这些言行带到家庭中、社会中去。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所以《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他们的可塑料性和模仿力最好,教师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同时建议,教师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经常问候父母,主动做家务;礼貌地对待老年人,如坐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看到别人有困难能主动关心并给予一定的帮助等。因此,教师的自身的行为,就对幼儿最好的社会性教育。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