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
论文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技巧英语教学
论文摘要: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培养的重点,如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指导学生学生进行有效阅读,帮助学生改进阅读策略、掌握阅读技巧是我们要研究的,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和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英语阅读理解题在高考中占了40分,近几年在高考卷中更多地强调对阅读速度、知识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试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科普新闻等,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有的甚至以广告或图表形式出现。很多学生一说到阅读理解,心里就发虚。因为他们常见到的阅读理解不是太多词不懂就是词懂了,却不知文章所云;或者,文章大意抓住了题目却答错了,觉得英语实在是好难学。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必须在阅读速度、答题技巧、知识面的拓展上不断训练学生,使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逐渐提高,从而使学生高考成绩的大幅提升成为可能。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做法,与同行交流。 一、目前导致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原因 1.学生阅读的兴趣低,动力不足 教师应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不能让学生见啥读啥,教师应依据实际情况对阅读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并培养学生阅读的速度。在选择材料时应注意以下四点:(1)篇幅长度适中。高中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能用于阅读的时间较少,阅读材料太长不但会耗掉较多的时间,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阅读疲劳,从而失去阅读兴趣。(2).难易要适当。阅读材料的生词量一般不得超过3%。文章太难学生读不懂就会失去信心。材料的难易度应遵循先易后难,逐步提高的原则。(3)题材、体裁要新颖多样。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使他们广泛涉猎多方面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阅读速度。(4)阅读材料的思想性。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内容健康,读了开头想要快点知道结尾的有益材料,尤其是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启发他们思维、触动他们灵魂的好文章。 2.学生的视幅有限 许多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试图理解和记住所有的内容,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看,唯恐错过某个细节,他们的视幅就在一个到几个词之间变化。而实际上阅读过程就如同欣赏风景一样,欣赏者所看到的应是全貌,而非局限于某个具体事物。有限的视幅遏制了学生阅读的速度,因此教师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纵观全文、扩大视幅的习惯。 3.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短时记忆力差 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短时记忆力差,结果,阅读过程中他们常常前看后忘,所以不得不频繁地回视,阅读不能做到一气呵成。有时甚至为集中攻破某部分的理解,他们的目光会停滞在这部分相当长一段时间,阅读效率很低。还有很多学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不能用英语思维,而是用中文思考,这样做既降低了阅读速度,又影响对文章的正确、全面理解。 二、提高高中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策略 1.狠抓词汇,打好基础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提高阅读速度,反过来,大量的阅读又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二者相辅相成。在学习生词时,要尽可能地知道其多种属性:词性,读音,词义,概念,以及其所表达或使人联想到的情感。做到词不离句,循环记忆。 2.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阅读训练,培养理解能力 英语教材中的课文就是阅读理解的最佳训练材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将阅读训练、理解训练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使精读与泛读有机结合,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一篇新的课文,教师可以先设置几个问题,然后给学生15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阅读,对照理解题,再按精读要求,让学生针对指定段落,自己找出重要的语言点,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辅以教师的点拨,突破材料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把握全文。在此过程中,泛读和精读完全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学生的能力在不断的揣摩和感悟中得以提升,这就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包到底的课堂格局,使学生得自主研读能力得到了提高。 3.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 高中学生的课业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机械地将一些课外内容强行塞入他们手中,只会增加他们的负担,引起他们的反感。要使学生的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应按以下方法做: 1)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阅读材料。比如高一上学期是初、高中的过渡时期,学生的阅读习惯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所以高一上半学期我使用初三的阅读材料,而且侧重那些故事性强的文章,从而适当的降低起点,减小坡度,尽可能使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从高一的下半学期就开始使用高一上学期的阅读材料,慢慢地使阅读内容和课本同步。 2)课外阅读最好采用限时阅读。如果对学生做题的时间不加限制的话,就只能加重他们优柔寡断,思维太慢,而不能适应新的`考试要求。同时长时间的做同一类型的练习,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要在限时阅读时给学生选取不同类型的题目。平时可以举行班内的小型竞赛,对成绩较好和进步较快的同学及时表扬和鼓励,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4.尊重原文,推理判断 蒙田说过“,聪明人看到他应该看到的那么多,而不是他能够看到的那么多”。这位文学大家劝导人们做事情处理问题时要多开动脑筋,一个句子的含义绝非所有组成单词词义的叠加。很多话语中还含有说话人的暗示意向或言外之音。因此,我们要通过信息综合归纳,进行理解。这种反应能力,或称之为悟性,越敏捷、越正确越好。这就得通过多读来自然养成。深层次的理解更要尊重作者的观点,去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 5.注重习惯,提高效率 培养好的阅读习惯是加快阅读速度的先决条件。在阅读中,好的读者对所读的材料有直接的印象。他们在看的同时,把所需的信息自然转入大脑。而有人习惯将中英文对照来学习,他们对母语的依赖性太大。费时费力,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阅读时发声,嘴唇 嚅 动,心中默念和一些不必要的手势或动作,都应克服。 总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涉及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加以训练,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断总结方法和技巧,在吃透文章的基础上,科学推理,杜绝凭空臆想,随意揣测,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对交互式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摘要: 传统的语言教学法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已盛行了很多年。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老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翻译法。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解释语言的含义和用法来支配整个课堂,而学习者的参与却微乎其微。结果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分析句子结构﹑翻译文章等方面是能手,但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却是差强人意,这种英语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学方面的专家和教师就课堂上出现的这种问题给以反思,并积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语言学家已经意识到交互式教学法是一种克服语言教学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并且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交互式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互动;学习态度
以大连市某中学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里,以高中英语选修五的第五单元TheGreatSportPersonality为例。课堂以合作的小组教学为主,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以探究谈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本节英语阅读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快速阅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主要的学习的任务是快速浏览课文,并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浏览课文不是盲目的浏览,而是带着问题去浏览,教师要求学生浏览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将每段讲述的主要内容与问题中所对应的选项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答案,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学习效率。第二部分是仔细阅读,这一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含义,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每一段讲的内容,还要与前后文衔接,做到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并通过小组研究谈论来回答相关问题。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不再各自机械的阅读课文和翻译课文,而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含义并回答相应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具备了团队合作精神,还学会了承担责任,不再是随便的回答问题,而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对自己及同组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第三部分为读后活动,在仔细阅读和分析课文后,教师要对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以一个总结来进行,小组各成员之间进行谈论,并对本篇课文进行总结,将本小组内谈论出来的最佳的总结由一名成员表达出来,总结的内容不必过长,只需要把重点内容描述出来即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还为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实现了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交互式教学法无处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问答互动、引导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行互动,每个小组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又带动了整个班级的互动学习,使整个班级环境形成了一种互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由此形成了一种互动循环,个人影响集体,反过来,集体也影响个人,通过不断的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也在不断的刷新。通过对交互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了解到了它与传统翻译法的不同。
交互式教学法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客体,主要起着引导和协调的作用。运用交互式教学法的课堂更加的有活力,整个课堂氛围更加的融洽与和谐,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学生是能够各抒己见的,学生不再害怕由于回答错误而被老师责怪,被同学嘲笑,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感受的到,他们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他们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学上,这样教师也就实现了“授之以渔”的目标。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再担心犯错,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广阔,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体,他们更加有信心也更加有兴趣去研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渐渐地,学生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个知识框架结构,会主动的将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断的壮大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框架,从而实现知识的习得。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的能力,英语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者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将交互式教学法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交互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课堂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倡导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自主的探索问题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理念与以输入和输出技能为基础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核心思想相吻合。从本质上说,交际起源于交互。言语交互的内涵是接受和表达信息。在外语教学中,想要促进双向交流,就应激发与保持学生积极参与交互活动的兴趣,这样言语交互就会水到渠成。因此双向交流在语言学习环境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王欢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布朗.教学原则.交互式语言教学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黄淑梅.交互式英语阅读的自主学习模式—以《伦敦》教学设计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3]季云.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07(11),12-13.
[4]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图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引言
1、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新课标在教学活动类型中还建议,为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组织信息,表达观点,发表见解,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
2、高考新增题型的启示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增加的题型任务型阅读,它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图表的形式除了常用的表格外,还有流程图,线形图,树状图,网络图等。这样的阅读题型,已不同于传统阅读理解中的选择题,它融合了词汇、语篇、结构等多个层次的要求,实际上是阅读信息的二次加工过程,更注重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为此,将图表引入中学英语课堂就非常必要。
二、图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曾对“纲要信号”图表教学进行过实例研究。他认为,采用图表的目的在于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条理清晰的图表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图表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了解文章的编排设计。图表与文字材料的表达意图是相同的,但与文字材料相比,图表的表现形式更加简洁清晰,直截了当。图表与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将图表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图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1、阅读前用图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是指学习者业已习得的知识(Carrell&Eisterhold,1983)。它通常包括人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对语言材料的体裁、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等的理解以及与所掌握的所学语言材料内容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等。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可以使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积累又为其以后阅读活动中背景知识的激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使用图表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brainstorm”。
2、阅读中用图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利用图表进行课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轮廓,并在头脑中创造有关课文内容的全景图,建立系统和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进而对课文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组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阅读后用图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和理解后,阅读的教学并没有结束。阅读只是信息的输入过程。教师还应设计一些读后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的信息得以输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采用图表的形式将语言信息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者书面表达。 四、应用图表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吃透教材”
运用图表教学,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特别要“吃透教材”。教师自己首先要确定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提取出主要的事实细节、观点态度,确立不同层级的恰当表达,同时还要用尽量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示展现出来。教师需要在备课上下大工夫,还要将图表与其他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综合运用。
2、图表要简洁明了,主题突出
图表的结构要简单明了,学生一目了然。尽量减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图表结构或用途的理解反应时间,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图表所展示的语言信息的理解上。避免图表结构过于复杂,使学生难于理解,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图表所要呈现、承载的语言信息主题要单一、突出。
3、图表形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
形式多样化是指,一方面图表的结构形式要多样化,如表格的单元格、列、行、长、宽等要有变化,不要千篇一律;另一方面图表的种类也要多样化,在表格、图式的选择上要根据所要呈现或承载的内容来确定。表与图、图与图、表与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相同的语言信息可以用不同的图表来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选择运用,让形式与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让图表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图表的详略设计应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
图表可以用来表征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主要事实细节、作者的观点态度及它们的逻辑关系。信息的详略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应尽量用较少语言描述,可以选择概括性较强的词句,可以只给学生提供动词原形,从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挥的空间。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就要用相应具体而完整的信息描述,可以用表达信息的词组,最好选用适当的时态,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以及最后信息的表达。图表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之中,可以将提取的信息显性化,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在设计图表的过程中,要注意主题间的上位关系和下位关系,可以用箭头或大括号等显示主题的上、下位关系,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层级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因此,要注意将信息的提取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有效结合起来。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课的问题设计英语论文
【摘要】阅读课的问题设计关系到教师能否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析各个环节的问题设计,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课 教学目标 问题设计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笔者认为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是培养和形成学生上述能力的主要战场,而教师的准确引导则是培养和形成学生上述能力的利器。在当今的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引导者,教师必须时刻谨记教学目标,认真设计每一堂课。而阅读课的提问设计的成与败无疑决定了教师是否能完成这一使命。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究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各个环节中的问题设计。
一、导入部分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本堂课的中心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的问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例如 B5U2 Puzzles in Geography 的导入部分可以提问 Whichcountry will hold the next Olympic Games? 学生的答案肯定五花八门,有的说是 England, 有的说是 Great Britain,有的说是 The UK. 这样正好可以引出题目 ---Puzzles inGeography, 也让学生知道自己知识的欠缺,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愿望。其次,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发散性的,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例如,B1U1,Anne’s bestfriend, 可以就题目和旁边的图画,让学生来猜一猜谁会是这样一个女孩的好朋友。Who do you think would be Anne’sbest friend? 让学生来回答并给出一定的理由。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来寻找答案。
二、快速阅读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整篇文章,把握基本信息,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因此这一环节的问题设计应该简单一些,能让学生直接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学生完成这一阶段的阅读任务后,应了解整篇文章的整体建构和文章中涉及的基本信息。问题类型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Information questions, 即几个 W-----WHO, WHAT,WHEN, WHERE 等。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二,让学生来找找文章的关键段落和关键句,从而分析整篇文章的'构建,初步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例如 B6U4 The earth is becoming warmer –but doesit matter? 是一篇典型的新闻类文章,第一段即全文的关键段落。可以让学生快速阅读第一段,提问 1)Who wrote thearticle? 2) where is the article from? 3) what do youthink the article will mainly talk about? 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题材。三,可以提几个问题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再到文章中去找答案。例如 B6U5Anexciting job, 可 以 提 问 1) what does a volcanologistusually do? 2)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dangerousduring the volcanic eruption? 学生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猜测。带着疑问去阅读,会大大地提高阅读效率。
三、精读部分
这一部分是整堂阅读课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考的能力的重要环节。这一部分问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紧密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引出文章中的词,习语,句型等,让学生对文章的细节有深入的了解,对语言知识有初步的认识。有些老师在这一环节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浅显,流于表面,甚至回避新生词汇。然后再通过填鸭式的方式来教授知识点。这样的安排是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的。
学生不但对课文内容没有深入理解,对知识点也毫无概念。
因此将文章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相结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问问题,让学生用文章中的语言来回答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问题中,用同义词来呈现生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推测新生词汇的意思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手段。第二,问题的设计要落到实处,让学生真正用英语思考起来,讨论起来,有话可说。如果所问的问题只需学生用yes or no来回答,或者是一些浮于表面的,无话可说的问题,那么根本无法训练学生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第三,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任务后,学生应对整篇文章的内容和英语语言知识有了全盘的把握。教师应已通过
某种手段,呈现本课的中心内容和关键词汇,为接下去的教
学任务做好铺垫。下面笔者将举例自己一堂课的精读部分,以探究如何提问。 B4U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 的精读部分,设计了三个问题。1)Why does he consider himselfa farmer? Do you think he is more of a farmer ormore of a scientist?2) What does he think about beingfamous and being rich? How does he deal with it? 3)Can you find out all the sentences from the text thatare concerned with his achievements? 第一个问题的前半部分,能让学生找出文章中对袁隆平的外表描述 --- 一个普通农民的形象;第一个问题的后半部分,是要引导学生关注袁隆平的成就。两者对比,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袁隆平的伟大。
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关注文章中对袁隆平的精神世界的描述。
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对袁隆平竖然起敬。第三个问题,能让学生对袁隆平在农业科学上取得的成就有更详细的了解,明确他在中国农业发展中无可取代的地位。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梳理,找出文章中相应的句子。又需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对文章内容进行整合之后再来回答。那么在回答完这些问题之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已经非常完善了---袁隆平的外表,内心,和成就;
同时,学生对词,习语和句型也有所把握了。在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老师已将关键的语言结构在黑板或 PPT 里呈现。
那么这样,就为本堂课的最后一部分复述课文做好了铺垫。
一堂英语阅读课的结尾,教师往往会采取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在采用各类形式的过程中,合理问问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笔认为,这一阶段的问题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问题的设计应该是综合性的,需要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全盘把握的基础上来回答。第二,问题的设计应该源于文章又有所深化,能让学生用英语思考起来,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完成情感目标。比如,上文所列袁隆平的文章,最后就可以这样设计:Would you please introduce Yuanlongping tous and tell us your opinion about him? 那么学生首相要对刚才所提三个问题进行整合来复述, 其次需要谈一谈自己对袁隆平的认识。这是一个完整的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过程。
合理的问题设计能够帮助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使英语课堂生机勃勃,教学内容浑然一体。每位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英语老师,都应不断地思考问问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 英语课程标准 .
[2] 李跃红 .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分析 .
阅读教学作为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无论从高中英语课程的设定、教材的选编、还是从高中教学中阅读课所占的课时比重等方面来看,阅读教学都占据重要的位置。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技巧
高中英语阅读的要求与初中有较大差别:文章词数增多,生词量增大,组篇方式复杂,文章资讯量较大,文章内容比较成人化,并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要求。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越来越注重能力的测试。因此,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三种阅读理解技巧:猜测词义、难句理解和语篇理解。
一、 猜测词义
《英语课程标准》六级阅读技能目标提出六级为高中最低目标: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猜词能力是英语阅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高考阅读文章也允许出现2%-3%不注汉语的生词。因此,从高一起阅读文章中就铺设了适当比例的生词。碰到生词切勿惊慌,因为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只要抓住一定的线索就可以猜出,并加以理解。猜词有两个步骤:寻找线索和确定意义。线索多种多样,可依据构词法、定义解释、对比关系、因果关系和上下文暗示“顺藤摸瓜”。
1. 构词法
Shantzis believes his system could help recycled materials bee more costeffective.
初看起来,costeffective不得而知。细心观察,它是由cost和effective合成,effective是effect加字尾派生而来。既然“成本有效”,就是“划算的”。构词法线索在猜词中用得最多。2009年江苏高考阅读理解A篇中就有六个可以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的生词:emotionally有感情地,originally原来, conditioning规定,consequently结果, sociable好交际的,respond反应。
2. 定义解释
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This card game has often been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to people.
从解释的内容不难看出,poker是一种多人玩的、有趣的卡片游戏。由此猜测为“扑克”。另外还可以从发音来验证,“扑克”poker之音译。定义、解释形式多样,有定语从句、同位语、并列句,甚至用破折号引出补充说明,等等。
3. 对比关系
Thousands of people got stuck in lifts. But no one was afraid. We passed the time by telling stories.
数千人困在电梯中,应该情况不妙。But转折了人们的境况。其线索是对比转折。如果猜测为“受伤”、“窒息”、“沮丧”还不妥贴。根据下文“讲故事消磨时间”,应推断为“惊恐”。
4. 因果关系
The biggest power failure happened yesterday. All of our ice cream and frozen foods melted.
后一句承接前一句。前一句的情况导致后一句的结果。线索是因果关系。既然停电,冰淇淋、冰冻食品化冻是必然结果。猜测为“融化”。
5. 上下文暗示
We had lots of candles on the table and the waiters were carrying candles on their trays.
从上文得知静止的蜡烛放在餐桌上,侍者随身带着的蜡烛不会放在口袋里,不会放在头顶,而是放在端菜的“浅盘”中。
再看例项,猜出画线生词的含义,并说出线索依据:
1. Modern medicine began with the stethoscope, a medical tool used for listening to the movements of a person’s lungs and his heartbeats.
2. Though Tom’s face has been washed quite clean, his neck still remains grubby.
3. The river is so turbid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see the bottom even when it is shallow.
4. Most of fishes have slimy skins covered with scales, so it is difficult to get firm hold of them.
5. The passengers’ belongings on the train are stored in their holdalls, boxes, baskets and netbags.
1. 听诊器,定义解释;2. 肮脏,对比关系;3. 浑浊,因果关系;4. 滑溜的,鱼鳞,上下文暗示;5. 拥有物,行李包,网袋,构词法。
二、 难句理解
文章中的难句,犹如拦路虎,让你无法理解全篇,令人望而生畏。高考趋势之一就是难句增多,型别多变,不但测试考生的阅读技能,也测试考生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素质。难句一般是长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长句是一些并列句、复合句,或者有多种形式的定语、状语、插入语,或者伴有分隔、倒装、省略,盘根错节,令人眼花缭乱。其实,再长的句子,只要能抓住结构中的关键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结构中的关键词是指分句、意群的引导词或起始词。找到分句的引导词,就能发现各个分句的主谓语,最后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各个击破。抓住意群的起始词就能理清各个语法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请看例句:
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
此句含有29个单词,语法结构复杂。从概貌上看, 破折号前是一个简单句,破折号引出一个补充说明的句子。结构关键词是not only...but also, what, what, and what。抓住引导词后,再确定各个主谓语。由此分析得知,it是形式主语,真实主语是三个主语从句,三个主语从句由not only...but also和and 连线。在第二个主语从句中带有宾语从句,第三个主语从句中,也带有宾语从句,而且宾语从句又带宾语从句,重重叠叠。全句可直译为:作出决定的思维就像打扑克,不仅你所思考的问题常常是要紧的,而且其他人认为你所考虑的问题,和你思考其他人认为你所考虑的问题也常常是要紧的。
再看怎样抓住结构关键词,并将它们化整为零:
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 fall into two classes: there are what he called games of“perfect rmation”, games like chess where the players can’t hide anything or play tricks: they don’t win by chance, but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
这是一个44个单词的松散长句。首先要找到分句和意群的关键词:that, what, games, where, not...but,另外两个冒号,一个逗号在句中也很重要,它们都表示补充说明或者同位关系。理清基本结构后,可以将长句分解为以下六句:
1. 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 fall into two classes.
2. There are games which he called games of perfect rmation.
3. The games are like chess.
4. In the games the players can’t hide anything or play tricks.
5. They don’t win by chance.
6. They win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
长句就是由这些简单的分句用结构连词串连而成,一旦将它们一一拆开,就化难为易,一目了然。
难句的另一形式是省略句和倒装句,而且这类难句在高考中出现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活。在理解省略句、倒装句时使用“恢复原状”法是非常有效的。请看江苏高考任务型阅读中的省略句:So, the munication begins with the self, as defined largely by others, and involves others, as defined largely by the self.
句中含两个as省略句,如果分析省去了什么,并将它们补全就不难理解。此句as后省去it is,全句意义为“按照别人所定义,交流开始于自身;按照自己所定义,交流也涉及别人”。再请看江苏高考另一篇中的倒装句:
Under this is bedrock through which water cannot percolate.
只要将主语和表语对调位置,即恢复原状就很容易理解,意为“水不能渗透的岩层就在这一层下面”。
三、 语篇理解
语篇理解主要有两层含义: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文章的深层理解。整体理解即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提取、分析主要资讯,归纳概括主旨大意。深层理解即获得字里行间的隐含资讯,准确领会生词和某些活用单词的特定意义,推理判断作者的言外之意。整体理解与深层理解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要想很好地进行语篇理解,必须注意三点:
1. 第一遍快速阅读时,就要有意识地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段落的主题句,从而了解文章全貌,理清层次关系,把握文脉主线。大多数主题句是段落的起始句和结束句。
2. 第一遍快速阅读中碰到难词、难句时,可以再读一遍该句,抓住要领后再往下阅读。尽量不在第一遍阅读中留下“隐患”,也避免难句的理解偏差影响下文的阅读。
3. 在做题时,有必要再次扫读、搜寻相关资讯,并谨防被词句的表面意义所迷惑。要剔除与上下文和主题思路相违背的一些表面意义,搜寻到深层的隐含资讯。
请阅读以下例子,并完成有关题目:
Olaf Stapledon wrote a book called First and Last Men, in which he looked millions of years ahead. He told of different men and of strange civilizations文明, broken up by long“dark ages”in between. In his view, what is called the present time is no more than a moment in human history and we are just the First Men. In 2,000 million years from now there will be the Eighteenth or Last Men.
However, most of our ideas about the future are really very short-sighted. Perhaps we can see some possibilities for the next fifty years. But the next hundred?The next thousand?The next million?That’s much more difficult.
When men and women lived by hunting 50,000 years ago, how could they even begin to picture modern life?Yet to men of 50,000 years from now, we may seem as primitive原始的 in our ideas as the Stone-Age hunters do to us. Perhaps they will spend their days gollocking to make new spundels, or struggling with their ballalators through the cribe. These words, which I have just made up, have to stand for things and ideas that we simply can’t think of.
So why even bother to try imagining life far in the future?Here are two reasons. First, unless we remember how short our own lives are pared with the whole human history, we are likely to think our own interests are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ey really are. If we make the earth a poor place to live on because we are careless or greedy or quarrelsome, our grandchildren will not bother to think of excuses for us.
Second, by trying to escape from present interest and imagine life far in the future, we may arrive at quite fresh ideas that we can use ourselves. For example, if we imagine that in the future men may give up farming, we can think of trying it now. So set your imagination free when you think about the future.
第一遍快速阅读后,我们已知此文体裁为论说文,共五小节。第一小节介绍概貌。二、三小节是一个层次,讲现代人很难看得很远。四、五小节为一个层次,讲想象未来生活的原因。一至四小节的主题句都是第一句。第五小节有总结全文的作用,说明想象未来是为了珍惜现在,主题句是最后一句,此句也是全文的主题句。文章中虽然难句、难词较多,但脉络结构理清后,对捕捉细节和深层资讯很有帮助。
首先在主题思想和文脉主线的牵引下理解这些单词、短语:
1. picture modern life 描绘现代生活
2. short-sighted 目光短浅的
3. Stone-Age 石器时代
4. bother 麻烦
5. excuses 借口
再看字里行间暗藏着什么,寻求这种深层资讯至少要思考三点:
1. 文章主题
2. 作者主旨
3. 隐含细节
文章主题上文已经分析。作者主旨为:现代人必须极目远望,想象未来,认识自己在宇宙长河中的时间价值,从而负起当前的应尽之责。至于隐含细节,必须先抓住表层资讯,由表及里,抓住本质。例如:第一小节表面上是介绍一本书。其实,作者通过介绍这本书,提出自己的论点,展示了全文的话题,也初步表明思想观点:“现代”仅是历史长河中之一瞬,人类文明的方式因为“时间”的分隔而截然不同。把握这些隐含资讯对理解后面四个小节的详论细述有很大帮助。
有些隐含资讯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再次扫读才能有针对性地搜寻出来。题目中的选项迷惑性往往很强,因此,要善于排除干扰,拨开迷雾。这时也要注意分析题目的设题型别和拟题手法。例如:
1. A particular mention made of Stapledon’s book in the opening paragraph _______.
A. serves as a description of human history
B.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iscussion
C. shows a disagreement of views
D. shows the popularity of the book
通过第一遍快速阅读已经得知其段落大意,再进行扫读,以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找出正确答案。先看A,虽然这一小节提到“人类历史”,但不是着重描述人类历史。再看C,表面资讯有different men, strange civilizations, 但真实内容却未说观点分歧。选项D干扰性很强。虽然作者赞同Stapledon的观点,并以此展开全文,但通篇都未提到此书是否深受人们欢迎。从语篇理解看,D仅是一个旁外的话题。再看B,表面资讯是开篇部分,应是“汇入”。隐含资讯须全篇理解,全文都是围绕第一小节的话题展开的讨论,表面资讯与隐含资讯一致。B为正确选项。
2. The text discusses men and women 50,000 years ago and 50,000 years from now in order to show that_______.
A. human history is extremely long
B. life has changed a great deal
C. it is a useless plan for the next 50 years
D.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从表面词句上看,似乎读懂第三小节,就可以回答此题。其实不然,因为A、B、C三项本身都是成立的,而且迷惑性很强。再次扫读二、三小节便受启发,第三小节是第二小节意思的延伸,进一步阐述远望未来的困难之处,论古说今,举例印证,都说明之“难”。因此D才是正确答案。
3. Spundels and ballalators are used in the text to refer to_______.
A. tools used in farming B. ideas about modern life
C. unknown things in the future D. hunting skills in the Stone Age
从表面资讯看,虚构单词指工具,先排除B和D。再次扫读得知不是农具,排除A。C是一个比较保险的正确选项。它们是未来不可知的东西。
4.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of the text, imagining the future will_______.
A. 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B. enable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human history
C. help us to improve farming
D. make life worth living
测试推理能力,推断作者主旨。此题较好地运用了干扰选项和“答非所问”的拟题手法。B、C、D本身都是成立的,文中确实提到“人类历史”、“认真耕作”和“生活意义”。作者主旨是由这些个体组合而成,其中心思想是由它们提炼、浓缩而来,即尽管展望未来困难重重,人们还是应该想象未来。既然“现代”仅是一瞬,何不在这段历史时期尽心尽责,何不珍惜、爱护如今的世界呢?初定A为正确答案。但A项本身又有干扰资讯。最后一小节出现escape from present interest,似乎A不能选。其实文中这一部分是说明“想象未来的同时暂且不谈目前的个人利益,这能提高思想境界”,寓意还是“想象未来”,并不是说“想象未来”与目前的利益无关。由此搜寻到文章的“画外音”――想象未来既有利于现代,又造福于未来。A为正确选项。
语篇理解是较高层次的理解,也是如今高考试题的趋向和要求。
阅读理解的技巧无论合理性程度有多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掌握和完善。运用所学的技巧多阅读,多琢磨,必有提高。
<<<下页带来更多的
试论开设师范生教育名著阅读课程的必要性研究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 师范生青少年名著计划阅读指导
论文摘要: 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对“准教师”阅读的指导和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借鉴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经验,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应注重培养专门教师队伍,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
所谓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就是从名著的宝库中撷取一些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共同的阅读、讨论和感悟,用这些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不仅是在培训学生,更是在培训未来的教师,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阅读之醇美,感悟到教育之真谛,更要使他们喜欢上阅读、能有效地阅读、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笔者从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借鉴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指导师范生阅读教育名著的方式和方法。
一、名著阅读需要指导培训
(一)阅读不能仅凭兴趣
我国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名著阅读采用的是“添加模式”,即把名著指导添加到语文课程之中,并没有专门的人或机构来负责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1](陈巍2009)。大学阶段,师范生同样缺少专门的课程和教师来进行阅读培训,使得这些准教师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娱乐化的倾向,阅读多以休闲为目的[2](李静2008)。笔者曾对所在的师范学院116名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7。1%的学生选择双休日和寒暑假自主阅读名著,8%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2%的学生和朋友、同学一起阅读;47%的学生从来不和其他同学讨论名著的内容,68%的学生遇到读不懂的名著就选择放弃;84%的学生不能完全理解所读名著的内容。这种自发的、娱乐休闲式的、不求甚解的阅读方式,难以实现“用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滋养学生的品德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当这些准教师走向工作岗位时,将难以驾驭和指导学生的“名著阅读”,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二)有效阅读需要培训
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从来不是一件简单轻易的事情,早在1944年,在赫钦斯(robertm。hutchins)和阿德勒(mortimerj。adler)等人的倡导下,美国开始出现以阅读古典名著和名著讨论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名著运动(greatbooksmovement),后来发展为享誉世界的“青少年名著计划”。该计划由“名著基金会”(greatbooksfoundation)推动,1992年美国教育部正式将它作为一项卓有成效的计划加以开展。阿德勒为推动计划开展,曾走遍全国,指导各地学生的“名著阅读研讨会”,并出版专著《如何阅读一本书》来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3]。近年来刘新武、于丹、易中天等老师在《百家讲坛》迅速走红,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议,正折射出当今的中国国民其实对名著有很高的兴趣。目前的中国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和组织来推动名著的阅读,这才能使中国不会与名著越走越远。
但大学生,尤其是师范生的阅读训练必须跳出“名师解读名著”的圈子,有效的名著阅读,并不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复制名著的思想和内容,而是希望推动学生掌握提问、倾听、讨论的技巧,在与同学、教师、名著作者的思想对话过程中,学会自己去理解、感悟名著的内涵,培养他们“研讨”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研讨”,要求教师或组织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掌握有效倾听的策略和提问的技巧,能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反应,使整个研讨会既生动活泼,又能紧密地围绕中心议题不跑题。
(三)“名著资源”需要选择和开发
世界文明源远流长,无论中国的《论语》、《老子》、《诗经》,还是欧洲的《荷马史诗》、《理想国》可被称为“经典”或是“名著”。在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不少中外教育理论家、思想家也留下了许多名著。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全集或文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赞科夫、巴班斯基的著作,以及瑞士的皮亚杰、美国布鲁纳、奥苏贝尔、加涅、布鲁姆、罗杰斯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著作,它们都是公认优秀的“教育名著”,阅读它们对我们有着“普遍的、永恒的”借鉴价值。看一个伟大的人是怎样面对问题,看一个伟大的心灵是怎样思考问题,必将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教育教学”这一职业、这一事业[4]。
让师范生去阅读一个伟大心灵写下的伟大作品,这对于尚处于学习阶段的未来教师来说,是培训专业能力,形成专业情意的重要渠道。由此,在众多教育名著中,师范生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应有三个:首先,阅读的材料必须能唤起“准教师”的职业情意,使他们能感悟到教育之真、善、美,使他们愿意在这项事业上坚持发展下去;其次,阅读材料应适合共同探究的学习方法,老师和学生都能提出一些真正的问题,可以起到锻炼思维的作用;最后阅读材料长度必须适中,适合学生在课堂或课余阅读。
二、提升指导水平,需要一个教学团队
笔者所在的师范学院,有多位教师开设了诸如《当代作家名篇赏析》、《西方经典作家作品赏析》、《儒学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等与阅读有关的课程。虽然这些课程有较浓厚的“解说”性质,注重教师对原著的讲解和阐释,而较少关注学生思考和参与。但诸位教师对原著内涵的把握却有独到之处,对学生思维和境界提升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在与几位教师商议沟通之后,笔者组织学生先行阅读有关文献,然后酝酿和选择问题,带着问题去旁听相关教师的课程。学生们开始还安于“旁听”的角色,逐渐就有大胆者敢于当堂向教师发问,甚至一度引起与原班学生的激烈冲突。任课教师向笔者抱怨“你的学生破坏了我原有的.教学秩序,抢夺了我学生的话语权”,但同时也赞赏“你的学生确实胆子大,有想法,思路敏捷也很开阔”。
在经历了几次不算成功的尝试之后,却也引发了教师和学生的共鸣——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应该有所改进!目前由笔者主持,几位教师共同参与的校级研究课题《指导师范生阅读名著的行动研究》,已获得立项。所有课题组成员还自发组织阅读研讨活动,其目的:一是真正作为一个阅读者来感悟阅读的真与美;二是在研讨中思考如何驾驭“研讨”。在这一课题背景之下,必能推动阅读指导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师范生的阅读培训打下良好理论基础。
三、推动名著阅读,需要学校支持
面向全体师范生开设的名著指导课程,往往以全校公选课的形式开放,选课的学生动辄好几十人,甚至一百多人。而以“青少年名著计划”的经验来看,要很好地组织学生发言和交流,却以三十人为最宜。笔者正于学校积极沟通,期望将教学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至30人,视选课学生的数量分班教学。另外,本课程期望分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班,由多名教师共同进行教学。考虑到每位教师都还承担着各自的专业教学,团队越强,教学效果越好,选课学生越多,教师负担就越重。若要在教学质量、教学管理、教师负担三者之间取得一个最佳平衡,确实需要管理者和教师具有高超的智慧和很好的沟通。
笔者的建议是: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专业课,增加综合实践、实验课。如师范生开设的《教育哲学》、《课堂管理》、《教师口语》等课程,完全可以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设为综合实践课。另一方面在教学上试行高级班指导初级班、中级班观摩高级班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练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这些想法和建议目前正处在实验论证阶段,期望在不远的将来能为师范生的阅读指导提供可借鉴的实践参考。
不论是指导教师的阅读训练、师范生的阅读训练还是中小学生的阅读训练,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整个系统,是推动整个国家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动力。它需要所有人参与和倾力付出,它不仅是一个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考、交流和承上启下,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巍。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3
[2]李静。美国青少年名著计划及其对我国借鉴意义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3
[3]thegreatbooksfoundation。ourevaluationstudy。chicago:thegreatbooksfoundation。1993(2010—08—07)。
[4]余小矛。与经典为伴和名著同行[j]。教育研究,2007,(6):92
对交互式教学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摘要: 传统的语言教学法在中国的英语课堂上已盛行了很多年。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老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翻译法。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解释语言的含义和用法来支配整个课堂,而学习者的参与却微乎其微。结果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分析句子结构﹑翻译文章等方面是能手,但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却是差强人意,这种英语能力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学方面的专家和教师就课堂上出现的这种问题给以反思,并积极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和语言学家已经意识到交互式教学法是一种克服语言教学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并且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 交互式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互动;学习态度
以大连市某中学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里,以高中英语选修五的第五单元TheGreatSportPersonality为例。课堂以合作的小组教学为主,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以探究谈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本节英语阅读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快速阅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主要的学习的任务是快速浏览课文,并对课文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浏览课文不是盲目的浏览,而是带着问题去浏览,教师要求学生浏览课文后进行小组讨论,将每段讲述的主要内容与问题中所对应的选项相匹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找到对应的答案,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学习效率。第二部分是仔细阅读,这一教学环节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了解课文的含义,学生不仅要了解课文每一段讲的内容,还要与前后文衔接,做到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并通过小组研究谈论来回答相关问题。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学生不再各自机械的阅读课文和翻译课文,而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含义并回答相应的问题,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具备了团队合作精神,还学会了承担责任,不再是随便的回答问题,而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对自己及同组的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第三部分为读后活动,在仔细阅读和分析课文后,教师要对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以一个总结来进行,小组各成员之间进行谈论,并对本篇课文进行总结,将本小组内谈论出来的最佳的总结由一名成员表达出来,总结的内容不必过长,只需要把重点内容描述出来即可,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还为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表达的机会,实现了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交互式教学法无处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问答互动、引导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行互动,每个小组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又带动了整个班级的互动学习,使整个班级环境形成了一种互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由此形成了一种互动循环,个人影响集体,反过来,集体也影响个人,通过不断的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也在不断的刷新。通过对交互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了解到了它与传统翻译法的不同。
交互式教学法它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客体,主要起着引导和协调的作用。运用交互式教学法的课堂更加的有活力,整个课堂氛围更加的融洽与和谐,这样的课堂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学生是能够各抒己见的,学生不再害怕由于回答错误而被老师责怪,被同学嘲笑,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喜欢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感受的到,他们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不再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样他们也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学上,这样教师也就实现了“授之以渔”的目标。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不再担心犯错,学生的思维会更加的广阔,学生是自己学习的主体,他们更加有信心也更加有兴趣去研究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渐渐地,学生的头脑中会形成一个知识框架结构,会主动的将先前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合起来,不断的壮大头脑中的知识结构框架,从而实现知识的习得。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的能力,英语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者的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也越来越重要,将交互式教学法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交互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打破传统课堂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倡导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自主的探索问题掌握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的理念与以输入和输出技能为基础的英语交际能力的核心思想相吻合。从本质上说,交际起源于交互。言语交互的内涵是接受和表达信息。在外语教学中,想要促进双向交流,就应激发与保持学生积极参与交互活动的兴趣,这样言语交互就会水到渠成。因此双向交流在语言学习环境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王欢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布朗.教学原则.交互式语言教学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黄淑梅.交互式英语阅读的自主学习模式—以《伦敦》教学设计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3]季云.交互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成功教育.2007(11),12-13.
[4]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姐姐支个招儿呗。。。
初中刚接触英文不太长时间,而且这时候的接受能力是最强的,怎样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很多,但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还是直接不带中文的一段一落的阅读下去,不要一个一个单词的查意思,碰到一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查一下字典,不要逐字逐句的翻译,当然还要听正宗的英文磁带,听英文歌,看不带中文的英文电影,但英文频道,刚开始一段时间肯定是很困难的,听不懂也不懂自己看的是什么,但慢慢的就会上来了,这样也很容易帮助单词的记忆,能听,能写,会说,就更不用说阅读了。
一、尽早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而是需要经过师生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一点一点的提高。那种你认为让学生在初一、初二打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底子,等初三再突击阅读能力的训练之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教师就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有条不紊,坚持不懈的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训练。经过这样长期的坚持训练,学生的阅读量会日益扩大,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加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二、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有层次地引导学生阅读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捕捉大意,扩大阅读视幅面,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提高概述能力。 2.指导学生精读全文,把握信息,然后有效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培养他们理解、掌握和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强化课文整体理解教学,课文是最好的阅读材料,须充分利用。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课文时,应把课文当作一个整体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除此之外,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必要的。如:在安排学生预习课文时可让学生找出重点段落的中心句或用英语来说出这部分的意思来,这样经过长期不懈的训练,就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图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引言
1、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建议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新课标在教学活动类型中还建议,为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图表的方式帮助学生组织信息,表达观点,发表见解,开展阅读和写作活动。
2、高考新增题型的启示
江苏省2008年高考新增加的题型任务型阅读,它要求考生根据阅读文章提供的信息,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与短文相关的图表。图表的形式除了常用的表格外,还有流程图,线形图,树状图,网络图等。这样的阅读题型,已不同于传统阅读理解中的选择题,它融合了词汇、语篇、结构等多个层次的要求,实际上是阅读信息的二次加工过程,更注重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为此,将图表引入中学英语课堂就非常必要。
二、图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优势
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曾对“纲要信号”图表教学进行过实例研究。他认为,采用图表的目的在于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条理清晰的图表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图表可以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了解文章的编排设计。图表与文字材料的表达意图是相同的,但与文字材料相比,图表的表现形式更加简洁清晰,直截了当。图表与英语教学的有机整合,能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将图表运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图表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1、阅读前用图表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是指学习者业已习得的知识(Carrell&Eisterhold,1983)。它通常包括人们所学的语言知识、对语言材料的体裁、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等的理解以及与所掌握的所学语言材料内容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等。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可以使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更加透彻,从而获取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积累又为其以后阅读活动中背景知识的激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使用图表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brainstorm”。
2、阅读中用图表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利用图表进行课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整体轮廓,并在头脑中创造有关课文内容的全景图,建立系统和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进而对课文信息进行有效整理和组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阅读后用图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学生对所阅读的文章有了整体的感知和理解后,阅读的教学并没有结束。阅读只是信息的输入过程。教师还应设计一些读后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的信息得以输出,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采用图表的形式将语言信息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口头或者书面表达。 四、应用图表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吃透教材”
运用图表教学,要求教师要精心备课,特别要“吃透教材”。教师自己首先要确定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提取出主要的事实细节、观点态度,确立不同层级的恰当表达,同时还要用尽量直观、形象、生动的图示展现出来。教师需要在备课上下大工夫,还要将图表与其他教学活动融为一体,综合运用。
2、图表要简洁明了,主题突出
图表的结构要简单明了,学生一目了然。尽量减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图表结构或用途的理解反应时间,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图表所展示的语言信息的理解上。避免图表结构过于复杂,使学生难于理解,妨碍教学目标的实现。图表所要呈现、承载的语言信息主题要单一、突出。
3、图表形式要多样化,切忌单一
形式多样化是指,一方面图表的结构形式要多样化,如表格的单元格、列、行、长、宽等要有变化,不要千篇一律;另一方面图表的种类也要多样化,在表格、图式的选择上要根据所要呈现或承载的内容来确定。表与图、图与图、表与表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相同的语言信息可以用不同的图表来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选择运用,让形式与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让图表的辅助作用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4、图表的详略设计应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
图表可以用来表征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构、文章的主要事实细节、作者的观点态度及它们的逻辑关系。信息的详略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高,应尽量用较少语言描述,可以选择概括性较强的词句,可以只给学生提供动词原形,从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发挥的空间。如果学生的英语水平较低,就要用相应具体而完整的信息描述,可以用表达信息的词组,最好选用适当的时态,以利于学生理解、记忆以及最后信息的表达。图表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之中,可以将提取的信息显性化,易于理解,便于记忆。在设计图表的过程中,要注意主题间的上位关系和下位关系,可以用箭头或大括号等显示主题的上、下位关系,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层级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因此,要注意将信息的提取和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学习有效结合起来。
阅读教学作为整个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无论从高中英语课程的设定、教材的选编、还是从高中教学中阅读课所占的课时比重等方面来看,阅读教学都占据重要的位置。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技巧
高中英语阅读的要求与初中有较大差别:文章词数增多,生词量增大,组篇方式复杂,文章资讯量较大,文章内容比较成人化,并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要求。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越来越注重能力的测试。因此,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最基本的三种阅读理解技巧:猜测词义、难句理解和语篇理解。
一、 猜测词义
《英语课程标准》六级阅读技能目标提出六级为高中最低目标: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猜词能力是英语阅读最基本的能力之一。高考阅读文章也允许出现2%-3%不注汉语的生词。因此,从高一起阅读文章中就铺设了适当比例的生词。碰到生词切勿惊慌,因为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高深莫测的。只要抓住一定的线索就可以猜出,并加以理解。猜词有两个步骤:寻找线索和确定意义。线索多种多样,可依据构词法、定义解释、对比关系、因果关系和上下文暗示“顺藤摸瓜”。
1. 构词法
Shantzis believes his system could help recycled materials bee more costeffective.
初看起来,costeffective不得而知。细心观察,它是由cost和effective合成,effective是effect加字尾派生而来。既然“成本有效”,就是“划算的”。构词法线索在猜词中用得最多。2009年江苏高考阅读理解A篇中就有六个可以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的生词:emotionally有感情地,originally原来, conditioning规定,consequently结果, sociable好交际的,respond反应。
2. 定义解释
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This card game has often been of considerable interest to people.
从解释的内容不难看出,poker是一种多人玩的、有趣的卡片游戏。由此猜测为“扑克”。另外还可以从发音来验证,“扑克”poker之音译。定义、解释形式多样,有定语从句、同位语、并列句,甚至用破折号引出补充说明,等等。
3. 对比关系
Thousands of people got stuck in lifts. But no one was afraid. We passed the time by telling stories.
数千人困在电梯中,应该情况不妙。But转折了人们的境况。其线索是对比转折。如果猜测为“受伤”、“窒息”、“沮丧”还不妥贴。根据下文“讲故事消磨时间”,应推断为“惊恐”。
4. 因果关系
The biggest power failure happened yesterday. All of our ice cream and frozen foods melted.
后一句承接前一句。前一句的情况导致后一句的结果。线索是因果关系。既然停电,冰淇淋、冰冻食品化冻是必然结果。猜测为“融化”。
5. 上下文暗示
We had lots of candles on the table and the waiters were carrying candles on their trays.
从上文得知静止的蜡烛放在餐桌上,侍者随身带着的蜡烛不会放在口袋里,不会放在头顶,而是放在端菜的“浅盘”中。
再看例项,猜出画线生词的含义,并说出线索依据:
1. Modern medicine began with the stethoscope, a medical tool used for listening to the movements of a person’s lungs and his heartbeats.
2. Though Tom’s face has been washed quite clean, his neck still remains grubby.
3. The river is so turbid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see the bottom even when it is shallow.
4. Most of fishes have slimy skins covered with scales, so it is difficult to get firm hold of them.
5. The passengers’ belongings on the train are stored in their holdalls, boxes, baskets and netbags.
1. 听诊器,定义解释;2. 肮脏,对比关系;3. 浑浊,因果关系;4. 滑溜的,鱼鳞,上下文暗示;5. 拥有物,行李包,网袋,构词法。
二、 难句理解
文章中的难句,犹如拦路虎,让你无法理解全篇,令人望而生畏。高考趋势之一就是难句增多,型别多变,不但测试考生的阅读技能,也测试考生的智力水平和心理素质。难句一般是长句、省略句和倒装句。
长句是一些并列句、复合句,或者有多种形式的定语、状语、插入语,或者伴有分隔、倒装、省略,盘根错节,令人眼花缭乱。其实,再长的句子,只要能抓住结构中的关键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结构中的关键词是指分句、意群的引导词或起始词。找到分句的引导词,就能发现各个分句的主谓语,最后用化整为零的办法,各个击破。抓住意群的起始词就能理清各个语法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请看例句:
Decision-thinking is not unlike poker―it often matters not only what you think, but also what others think you think and what you think they think you think.
此句含有29个单词,语法结构复杂。从概貌上看, 破折号前是一个简单句,破折号引出一个补充说明的句子。结构关键词是not only...but also, what, what, and what。抓住引导词后,再确定各个主谓语。由此分析得知,it是形式主语,真实主语是三个主语从句,三个主语从句由not only...but also和and 连线。在第二个主语从句中带有宾语从句,第三个主语从句中,也带有宾语从句,而且宾语从句又带宾语从句,重重叠叠。全句可直译为:作出决定的思维就像打扑克,不仅你所思考的问题常常是要紧的,而且其他人认为你所考虑的问题,和你思考其他人认为你所考虑的问题也常常是要紧的。
再看怎样抓住结构关键词,并将它们化整为零:
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 fall into two classes: there are what he called games of“perfect rmation”, games like chess where the players can’t hide anything or play tricks: they don’t win by chance, but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
这是一个44个单词的松散长句。首先要找到分句和意群的关键词:that, what, games, where, not...but,另外两个冒号,一个逗号在句中也很重要,它们都表示补充说明或者同位关系。理清基本结构后,可以将长句分解为以下六句:
1. In particular, he showed that all games fall into two classes.
2. There are games which he called games of perfect rmation.
3. The games are like chess.
4. In the games the players can’t hide anything or play tricks.
5. They don’t win by chance.
6. They win by means of logic and skills.
长句就是由这些简单的分句用结构连词串连而成,一旦将它们一一拆开,就化难为易,一目了然。
难句的另一形式是省略句和倒装句,而且这类难句在高考中出现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活。在理解省略句、倒装句时使用“恢复原状”法是非常有效的。请看江苏高考任务型阅读中的省略句:So, the munication begins with the self, as defined largely by others, and involves others, as defined largely by the self.
句中含两个as省略句,如果分析省去了什么,并将它们补全就不难理解。此句as后省去it is,全句意义为“按照别人所定义,交流开始于自身;按照自己所定义,交流也涉及别人”。再请看江苏高考另一篇中的倒装句:
Under this is bedrock through which water cannot percolate.
只要将主语和表语对调位置,即恢复原状就很容易理解,意为“水不能渗透的岩层就在这一层下面”。
三、 语篇理解
语篇理解主要有两层含义: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文章的深层理解。整体理解即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提取、分析主要资讯,归纳概括主旨大意。深层理解即获得字里行间的隐含资讯,准确领会生词和某些活用单词的特定意义,推理判断作者的言外之意。整体理解与深层理解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要想很好地进行语篇理解,必须注意三点:
1. 第一遍快速阅读时,就要有意识地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段落的主题句,从而了解文章全貌,理清层次关系,把握文脉主线。大多数主题句是段落的起始句和结束句。
2. 第一遍快速阅读中碰到难词、难句时,可以再读一遍该句,抓住要领后再往下阅读。尽量不在第一遍阅读中留下“隐患”,也避免难句的理解偏差影响下文的阅读。
3. 在做题时,有必要再次扫读、搜寻相关资讯,并谨防被词句的表面意义所迷惑。要剔除与上下文和主题思路相违背的一些表面意义,搜寻到深层的隐含资讯。
请阅读以下例子,并完成有关题目:
Olaf Stapledon wrote a book called First and Last Men, in which he looked millions of years ahead. He told of different men and of strange civilizations文明, broken up by long“dark ages”in between. In his view, what is called the present time is no more than a moment in human history and we are just the First Men. In 2,000 million years from now there will be the Eighteenth or Last Men.
However, most of our ideas about the future are really very short-sighted. Perhaps we can see some possibilities for the next fifty years. But the next hundred?The next thousand?The next million?That’s much more difficult.
When men and women lived by hunting 50,000 years ago, how could they even begin to picture modern life?Yet to men of 50,000 years from now, we may seem as primitive原始的 in our ideas as the Stone-Age hunters do to us. Perhaps they will spend their days gollocking to make new spundels, or struggling with their ballalators through the cribe. These words, which I have just made up, have to stand for things and ideas that we simply can’t think of.
So why even bother to try imagining life far in the future?Here are two reasons. First, unless we remember how short our own lives are pared with the whole human history, we are likely to think our own interests are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they really are. If we make the earth a poor place to live on because we are careless or greedy or quarrelsome, our grandchildren will not bother to think of excuses for us.
Second, by trying to escape from present interest and imagine life far in the future, we may arrive at quite fresh ideas that we can use ourselves. For example, if we imagine that in the future men may give up farming, we can think of trying it now. So set your imagination free when you think about the future.
第一遍快速阅读后,我们已知此文体裁为论说文,共五小节。第一小节介绍概貌。二、三小节是一个层次,讲现代人很难看得很远。四、五小节为一个层次,讲想象未来生活的原因。一至四小节的主题句都是第一句。第五小节有总结全文的作用,说明想象未来是为了珍惜现在,主题句是最后一句,此句也是全文的主题句。文章中虽然难句、难词较多,但脉络结构理清后,对捕捉细节和深层资讯很有帮助。
首先在主题思想和文脉主线的牵引下理解这些单词、短语:
1. picture modern life 描绘现代生活
2. short-sighted 目光短浅的
3. Stone-Age 石器时代
4. bother 麻烦
5. excuses 借口
再看字里行间暗藏着什么,寻求这种深层资讯至少要思考三点:
1. 文章主题
2. 作者主旨
3. 隐含细节
文章主题上文已经分析。作者主旨为:现代人必须极目远望,想象未来,认识自己在宇宙长河中的时间价值,从而负起当前的应尽之责。至于隐含细节,必须先抓住表层资讯,由表及里,抓住本质。例如:第一小节表面上是介绍一本书。其实,作者通过介绍这本书,提出自己的论点,展示了全文的话题,也初步表明思想观点:“现代”仅是历史长河中之一瞬,人类文明的方式因为“时间”的分隔而截然不同。把握这些隐含资讯对理解后面四个小节的详论细述有很大帮助。
有些隐含资讯必须根据题目要求再次扫读才能有针对性地搜寻出来。题目中的选项迷惑性往往很强,因此,要善于排除干扰,拨开迷雾。这时也要注意分析题目的设题型别和拟题手法。例如:
1. A particular mention made of Stapledon’s book in the opening paragraph _______.
A. serves as a description of human history
B. serves a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iscussion
C. shows a disagreement of views
D. shows the popularity of the book
通过第一遍快速阅读已经得知其段落大意,再进行扫读,以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找出正确答案。先看A,虽然这一小节提到“人类历史”,但不是着重描述人类历史。再看C,表面资讯有different men, strange civilizations, 但真实内容却未说观点分歧。选项D干扰性很强。虽然作者赞同Stapledon的观点,并以此展开全文,但通篇都未提到此书是否深受人们欢迎。从语篇理解看,D仅是一个旁外的话题。再看B,表面资讯是开篇部分,应是“汇入”。隐含资讯须全篇理解,全文都是围绕第一小节的话题展开的讨论,表面资讯与隐含资讯一致。B为正确选项。
2. The text discusses men and women 50,000 years ago and 50,000 years from now in order to show that_______.
A. human history is extremely long
B. life has changed a great deal
C. it is a useless plan for the next 50 years
D. it is difficult to tell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future
从表面词句上看,似乎读懂第三小节,就可以回答此题。其实不然,因为A、B、C三项本身都是成立的,而且迷惑性很强。再次扫读二、三小节便受启发,第三小节是第二小节意思的延伸,进一步阐述远望未来的困难之处,论古说今,举例印证,都说明之“难”。因此D才是正确答案。
3. Spundels and ballalators are used in the text to refer to_______.
A. tools used in farming B. ideas about modern life
C. unknown things in the future D. hunting skills in the Stone Age
从表面资讯看,虚构单词指工具,先排除B和D。再次扫读得知不是农具,排除A。C是一个比较保险的正确选项。它们是未来不可知的东西。
4.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of the text, imagining the future will_______.
A. serve the interests of the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B. enable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human history
C. help us to improve farming
D. make life worth living
测试推理能力,推断作者主旨。此题较好地运用了干扰选项和“答非所问”的拟题手法。B、C、D本身都是成立的,文中确实提到“人类历史”、“认真耕作”和“生活意义”。作者主旨是由这些个体组合而成,其中心思想是由它们提炼、浓缩而来,即尽管展望未来困难重重,人们还是应该想象未来。既然“现代”仅是一瞬,何不在这段历史时期尽心尽责,何不珍惜、爱护如今的世界呢?初定A为正确答案。但A项本身又有干扰资讯。最后一小节出现escape from present interest,似乎A不能选。其实文中这一部分是说明“想象未来的同时暂且不谈目前的个人利益,这能提高思想境界”,寓意还是“想象未来”,并不是说“想象未来”与目前的利益无关。由此搜寻到文章的“画外音”――想象未来既有利于现代,又造福于未来。A为正确选项。
语篇理解是较高层次的理解,也是如今高考试题的趋向和要求。
阅读理解的技巧无论合理性程度有多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掌握和完善。运用所学的技巧多阅读,多琢磨,必有提高。
<<<下页带来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