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百度学术如何添加自己论文页码

发布时间:

百度学术如何添加自己论文页码

必备工具:电脑一台

1、在电脑桌面找到你要添加页码的word文档,双击打开,如下图所示。

2、在第一页的最下方位置,右击鼠标,点击“编辑页脚”,如下图所示。

3、然后就可以编辑页脚了,点击“插入页码”,如下图所示。

4、选择好页码的样式、位置、应用范围后,点击“确定”,这样设置页码就成功了,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论文格式的注意事项

1、毕业论文一律打印,采取a4纸张,页边距一律采取:上、下2.5cm,左3cm,右2.5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采用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论文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

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黑体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各页均加页眉,采用宋体五号宋体居中,打印“xx大学xxxx届x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从正文开始在页脚按阿拉伯数字(宋体小五号)连续编排,居中书写。

5、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摘”与“要”之间空两格,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三字采用小四号字黑体,顶格书写,一般为3—5个。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6、目录

“目录”二字采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第一级层次采用小三号宋体字,其他级层次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论文是为了培养我们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我们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在论文中添加页码的 方法 ,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如何在论文中添加页码 一、 在菜单栏选择插入,进入页脚选项,在弹出的窗口点击编辑页脚 二、接着在菜单栏会出现设计这一选项,点击页码,在弹出的窗口选择页面底端,然后出现底端各种样式,一般选择居中的页码也就是选择普通数字2 三、点击普通数字2选项 四、有时我们的 毕业 论文需要用到其他的页码,而非普通的阿拉伯数字,这时就需要在页码选项点击设置页码格式选项 五、在页码格式窗口,选择编号格式,起始页码,点击确定. 六、最后在页脚就出现数字 关于创业的论文 范文 创业过程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从创业过程的机会识别、机会开发和创业结果三部分,对现有创业领域和创业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创业过程 创业家 机会识别 机会开发 创业是一个跨学科、多层面的复杂现象,这一特点使得这一领域既引人注目又显得复杂。在过去的20年里,创业领域引起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多数创业研究只关注于创业的某个方面或者从特定的视角透视创业,如创业者特质或创业环境等,因此在如何给创业下定义,如何界定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 创业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创业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没有一个被统一接受的标准。如国外学者Gartner(1985)认为,创业就是新组织的创建过程;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是围绕机会识别、开发与利用的一系列过程;阿马?毕哈德(Amar V?Bhide)认为,创业就是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并得到最终的货币报酬、个人满足和自主性的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东西的过程。 我国学者复旦大学的__能博士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南开大学的张玉利教授认为,创业是基于创业机会的市场驱动行为过程,是在可控资源匮乏前提下的机会追求和管理过程,是高度综合的管理活动,表现为创业者以感知创业机会、识别能为市场带来新价值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概念为基础,引发创业者抓住机会,并最终实现新企业生存与成长的行为过程。 从以上创业的定义中可知:创业是一个过程,机会追求是创业的核心要素,创业旨在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 创业的研究领域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斯蒂文森教授(Stevenson,1990)认为,创业领域的研究应该围绕三方面问题展开,即创业的动因、创业活动的后果、创业管理。 研究创业的动因 这类研究采用心理学或社会学方法,主要从创业家视角透视创业动因,但也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研究创业活动的后果 这类研究关注于创业活动的后果,而不是创业或创业行为本身。 研究创业管理 这类研究主要分析在不考虑创业行为的动机和结果时,创业过程的特征,主要着眼于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演进过程。另外一个研究领域是公司内创业精神,即在现有企业内部建立新的企业或新业务 (Vesper ,1985)。 总的来说,从创业研究领域的界定可以得知:创业过程由机会发现、机会评价、机会开发以及创业结果组成;在创业过程中,个体创业家是核心要素;创业过程受到社会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创业可以在新创企业中发生,也可以在已创建的企业中发生。Bygrave和Hofer (1991) 描述了创业过程的特征:首先,创业始于人的意识反应,这一观点承认了作为创业基本要素的个体创业家的重要作用。然而,他们认为创业家个人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创业过程是一个动态而整体的过程。之所以认为创业是动态的过程,是因为新创企业随时间而不断演进;之所以认为它是整体的过程,是因为新创企业演化的过程受到相关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图1描述了创业过程的基本要素、创业家的作用以及创业过程所处的环境。从图1中可以看出,创业过程是一个线性的连续过程,事实上,创业过程也是重复的动态过程。 基于创业机会的创业过程分析 创业活动的实质是创业者识别、开发与利用创业机会的行为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创业者资本转化为能为市场带来新价值的产品或服务。Shane和 Venkataraman (2000) 提出了以“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为主线的创业过程研究主张。 创业机会的识别过程 机会识别或感知是创业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创业过程的开端,旨在识别能为市场创造或增加新价值的产品或服务(Timmons,1999)。创业者感知创业机会的过程其实就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始于对具体市场或工作问题的反应。创业者以往对市场、产业或技术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升正确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使其能够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关系与联系,因此决定着创业者的机会感知力,即在缺乏调查的前提下处理信息以识别潜在创业机会的能力(Kirzer,1979)。 Teach等人(1989) 揭示了与机会识别过程相关的8个要素:正式计划、正式评价、市场与技术驱动、细致调查、意外发现、先前职业、创新与改进、信息调查。他们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机会识别模式。第一种模式印证了机会鉴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即创业者需要做一些“功课”,例如从图书馆、商家或其他地方寻找与机会相关的知识;第二种模式是根据正式计划和评价过程按部就班地对机会进行鉴定;第三种模式是自主开发产品, 自我鉴定 机会;第四种模式是把机会鉴定看作是一个随机过程,没有正式的计划或评价。 Singh、Hills和Lumpkin (1999) 认为,“创意”是通向机会的垫脚石,一个创建企业的想法并不等同于一个机会。Bhave (1994)把机会识别的过程称为机会阶段,在内部和外部因素刺激下,最初的想法被“过滤”或“提炼”成机会。在这一阶段,创业家将整合知识、 经验 、技能和其他市场所需的资源。创业家的社会背景在机会识别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Jack和Anderson,2002)。通过以上分析,一个概念化的机会识别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 创业机会开发过程 创业过程总是表现为一个机会识别、机会评价、决定开始并以资源获取结束的连续过程 (Bygrave,1994)。实际上,机会识别就是把一个一般的泛泛而谈的创意打造成一个较具体的商业概念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创业家开发必要的资源并引进自己控制的资源,机会识别和必要资源的评估互相补充。创业家逐渐有机会开发的意向,而开发决定并不总是一个正式的或有意识的行为。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寻求机会的意向在企业创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Bhave,1994)。有些创业家可能在仅有一个基本的创意时就有开创企业的意向,有些则详尽地描述创意,并且在机会培育和资源获取不再有障碍的时候才完全有开创企业的意向。 Brush、Greene、Hart和Haller (2001)提出了一个构造资源平台的简明模型。首先,企业必须聚集资源,即根据商业概念确定资源需求及其潜在的供应者。企业必须参与获取必要资源的交易过程,是整合看中的资源,推动商业概念转换成可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在这个阶段,创业家拥有的不再是一个商业概念,而是一种现实产品或服务。 创造产品或服务是创业家应对在机会识别过程中感知到的市场需求的一个办法。Bhave (1994)把产品和服务描述为用来连接供应方(创业企业)和需求方(消费者)边界的一座桥梁。不管在机会开发过程的任何时刻,如果有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创业者不能有效组织供应方(适当的资源组织)或弥补需求差异( 市场营销 ),那么商业概念很有可能被修改甚至放弃。这可能导致最终将创意转让给其他人。由以上分析,机会开发过程模型如图3所示。 创业结果 从机会定位和追求中获得的经验促成了创业者的个人发展和成长,创造、整合新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未来创业机会的培育。换言之,经验推动了未来创业,即使 创业计划 失败仍旧会增进知识或推动生产方法的改进,创业家可以从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意外的失败可能构成将创意转换成商业机会的知识平台,不管是对当事的创业家还是其他企业家来说都是如此,一个创业家的过失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另一个创业家的机会。 根据Venkataraman(1997)有关创业关注于个人财富的发现和挖掘的观点,创业家寻求个人财富以补偿他们的努力,然而这一过程可能创造出额外财富。在满足个人欲望的同时,创业家也通过创造财富、新市场和新工作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然而,个人财富创造并不总是对社会有利。Baumol (1990) 提到了组织犯罪或寻租现象,并将其称为社会非生产性创业。多数创业文献侧重于创业的经济效益,即关注于利润或者考虑财务和就业来分析企业成长。关于创业的非经济收入的研究甚少,有代表性的是Gimeno、Folta、Cooper和Woo (1997)的著作,其中除了经济效益,还把精神收益(个人满足和创业享受)作为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预警器。有些研究把失败视为执行不利的结果。例如,Singh(2001)认为,可盈利的创业机会开发失败并不一定是错误前提或过于乐观而导致的,而更有可能是机会被错误地行使造成的。 参考文献: 1.陈震红,刘国新,董俊武.国外创业研究的历程、动态与新趋势.国外社会科学,2004.1 2.__能.企业创新――孵化的理论与组织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看了“如何在论文中添加页码”的人还看:1. 论文中如何添加页码 2. 论文如何添加页码 3. 毕业论文如何添加页码 4. 论文中如何插入页码 5. 论文中如何设置页码

百度学术如何添加自己论文内容

很简单啊,登录百度学术,把需要的文章复制下来, 然后黏贴到 百度文库里提交即可。

1、我们在撰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的引用可以给论文增添很多的光彩。正确的在论文中引用参考问下你会在论文编写的同时省去很大的麻烦。 2、首先,将论文导入word中,做好准备工作。 3、找到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确保参考文献编号的格式正确(编号需要自动生成,不能手动添加)。 4、可通过菜单栏中【开始】>【编号】进行修改(修改时需要选中要修改的文字)。如没有所需要的编号类型,可通过下方【定义新编号格式】来增加我们需要的格式。 5、编号格式修改完后,接下来准备引用参考文献。比如我准备好的案例论文的第一段的第一句需要引用参考文献【1】,我们将鼠标的光标放到这句话的末尾,句号之前。 6、接下来,在菜单栏中点击【引用】>【交叉引用】,弹出交叉引用操作框。引用类型:编号项。引用内容:段落编号。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1】。 7、点击插入后,交叉引用操作框不会消失,但参考文献编号已经正确引用了,但还要做最后的调整。 8、选中以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在菜单栏中点击【开始】>【上标】,快捷键:【ctrl】+【shift】+【+】。 9、至此,引用参考文献的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 补充:按住【ctrl】用鼠标点击参考文献编号,可直接跳转到参考文献所在位置。

百度学术是不少小伙伴都会用到的一个论文及文献查询平台,但是可能有的小伙伴还不太清楚这个平台该如何使用。百度学术怎么用?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百度学术的使用方法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如同百度搜索一样的搜索引擎,可以通过输入关键词、论文标题、作者名字等搜索词汇来搜索相关文章。可以看到搜索条下面有不同的文献数据库,包括中文的和英文的,如果想要添加搜索库,那么要点击下方的添加“+”符号

2、以搜索次“短视频”为关键词例子,那么可以搜索到多个关于这个主题的学术文章,可以通过“跨语言检索”和“排序规则”来调整搜索排序。

3、点击每一篇文章题目右侧的“引用”选项,可以弹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对于撰写论文的参考文献部分很方便。

4、页面左侧有关于该关键词的筛选规则,包括文章发表时间、关键词文章的研究方向等等。搜索时刻根据个人需要来选择筛选。点击文章右侧的下载选项,可以弹出可以提供免费下载的链接,用户可以点击直接下载全文进行研究。

没有引用,则一般是两个问题之一:(1)知道以前文章中存在重复内容,故意不引用。这属于学术不端。(2)不知道以前有重复内容。这一点需要尽量避免,但有的时候很难避免,视工作的类型而定:对于有清晰脉络的一系列工作,如果你的文章是这一系列工作中的一部分,则“不知道以前有重复内容”不是个好理由。因为即使作者孤陋寡闻,这种漏引也是可以通过规范的手段避免的,即自己工作各部分基于哪几篇最重要的文章,这几篇文章有哪些引用,通过网络数据库(我们高能物理通常用 InspireHEP,基本没有遗漏;另外有通用数据库如 Google Scholar 等;Science Web 实时性差,遗漏较多)查一下这些引用都做了什么。这是做科研的基本功,工作开展同时必须要做的,没做好的话是自己的问题。对于天马行空想出来的主意,过去几十年都可能被想出来的,查重就难很多。比如我们 multi-stream inflation 的工作,早期宇宙演化路径分叉导致宇宙不同部分有不同性质的,09 年做出来至今就被别人“重新发明”了好几次。其原因我很理解:如果按引用重要参考文献来查,我们 multi-stream inflation 的“上级”文献直接就是早期宇宙的暴胀理论,目前引用接近万次了,要求“重新发明”我们模型的作者通过这近万次的引用找到我们的工作是不现实的。在网上搜关键字往往也未必能搜出来。所以他们之前不知道我们的工作可以理解,我也是善意提醒一下作者就完事了。最后,这里“非平凡”的意思是,超越标准教科书水平的。比如有的文章,通过给定拉氏量算了个运动方程(本科经典力学教科书水平),还在运动方程处,引一下这个运动方程是哪篇文章里的,这就不必要了。(但是一般来说,如果有相同的运动方程,说明引用文章与你的文章还是有相关性的,在 introduction 中提一下为好。)因为教学原因,有时我需要读一些六七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于“good old days”,这些文章通常引用不超过十篇参考文献,只要考虑“注明参考”就好了。但是,现在写参考文献,还要考虑更多。

如何添加毕业论文的页码

论文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及成果的描述和 总结 ,是对我们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中怎么插入页码的 方法 ,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论文中怎么插入页码 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 2.在“位置”框中,指定是将页码打印于页面顶部的页眉中还是页面底部的页脚中。 3.在“对齐方式”框中指定页码相对页边距的左右,是左对齐、居中还是右对齐。 4.如果您不希望页码出现在首页,可清除“首页显示页码”对话框。 这些都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开头的操作了。 如果你重新修改了 文章 内容,就需要更新一下目录,方法是:在目录区域内,点右键,选“更新域”。 当选“更新域”后,选第二个“更新整个目录”点确定。就OK了。 关于民族的论文 范文 浅谈 文化 民族与政治民族的概念 内容摘要:论文简要阐述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将英文中不同“民族”概念划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是解决这种混乱状况的办法。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关键词:民族概念;文化民族;政治民族 作者简介:张建军(1975- ),男,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1)03-0007-06 在民族理论界,民族概念问题一直都是研究和讨论的 热点 问题。一般情况下理论界认为,在汉语语境中,今天我们探讨的“民族”概念,即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文化、地域甚或血缘相异的群体,早已有之,但是在古汉语中并没有以“民族”这个称谓来称呼此类群体,更多地是使用“某某人”,如匈奴人、汉人、胡人。而文献中出现的“民”“族”则主要是指人民、民众和家族、宗族,是两个词。直到近代以后,随着国门打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的思想理论随着中西交流的开展逐渐传入中国,包括许多经由日本辗转进入中国的理论和概念,其中就包括“民族”概念。这时“民族”作为一个词的用法才和我们现在在常规意义上理解的“民族”的概念结合在了一起。最早接受“民族”概念的是当时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如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内外部的民族矛盾和对立都十分尖锐,因而这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所理解的“民族”概念十分复杂,他们既将一个国家的全体民众称为民族,也将国内的汉人、满人等称为民族,甚至还将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称为民族。后来这些人在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的时候,他们对于民族的这种相互纠缠的认识也传播开来,由此造成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复杂和混乱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为其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理论,特别是苏联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有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策略和方针的制定,其中斯大林民族定义则是中国共产党认识民族、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但是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引入并未解决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反而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将斯大林民族定义用于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理论界的长期讨论。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使用一直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许多民族的最终确认需要对其进行变通。后来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民族定义,但是都未能得到理论界的一致认可。 一、民族概念在理解上产生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会造成“民族”概念理解上的这种乱象呢?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引进的民族概念,主要是来自西方近代学者的政治著作。而19世纪正是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思想兴盛的时期,西方学者的著作中涉及的“民族”主要是受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影响形成的现代政治民族概念,而非我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的语言、文化、地域甚或血缘相异的群体。斯大林所认定的民族同样是基于近代欧洲历史 经验 和背景的民族,自然也就是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所以中国从西方吸收来的民族概念——主要是政治民族概念——在用于中国的实际的时候,出现了种种混乱和不适应的情况,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一,中西方关于“民族”的历史实践不同。钱乘旦先生在考察了欧洲民族发展的历史情况以后认为,在欧洲的古典时代,民族主要“是将文明和野蛮区别开,‘民族’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那时是十分模糊的”[2]6。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大大小小的封建割据领主和掌控普世____神权的教会统治着整个欧洲,人们的身份认同要么是某个领地的领民,要么是某个教区的教民,尽管群体之间存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但是这种群体差异要么被更高层次的宗教认同所掩盖,要么被大小封建领主的领地所割裂,不存在因语言文化的一致性而产生的群体意识,因而也就没有什么民族概念,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政治的。“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波西米亚人’等等也主要表示他出生在哪一块土地上,而很少带有‘民族’区分的意义”[2]9。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造就了西欧众多的政治民族,也造就了西方社会“政治民族”的概念——Nation。 而在古代中国,虽然没有使用“民族”这个词,但很早就有了“五方之民”的观念。人们已经注意到彼此之间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史记•匈奴列传》对匈奴就有这样的描述:“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3]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匈奴这个群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描述,这种描述事实上就反映的是人们观察、比对不同文化群体的角度。在古代中国长期大一统格局下,人们之间的广泛交流,促进彼此联系的同时,也唤醒了人们之间基于文化差异的群体意识。 第二,中西方“民族”与国家关系不同。在西方近代以前,由于贵族领主的家族世袭制和“君权神授”的政治体制,国家与民族是没有关系的。一个甲国贵族照样可以成为乙国的君主,仅仅因为他是原国君的亲属或是得到教会的同意,即便他此前一天也没有在这个国家呆过,并且根本不会说这个国家民众通用的语言。国家的领土可以因为贵族间的一场联姻而发生变化,生活于其上的民众也随之变为另外一个国家的臣民。“在欧洲历史的早期阶段,精英阶层试图使自己与‘平民’或‘大众’分离开来,而他们的权利和特权也正是在这种刻意的分离中被赋予正当性。政治边界是根据封建主的领地范围而不是按某一民族或某一共同体来划分的。对封建时代的人们而言,地主与农奴隶属于同一个社会的观念是不可思议的——因为,精英们不仅与农民实际相隔绝,他们还使用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在农民眼中,封建主不仅与他们不属于同一个阶级,封建主还因为有着与农民的民间文化无关的语言和文明而被视为一个完全不同的高贵种族——而这正是他们有权进行统治的依据”[4]。到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民族主义用人民主权把国家与民族联系起来,民族Nation甚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又叫“民族国家”。政治民族与国家之间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在中国,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于国家的认识主要是受儒家“天下观”所主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依照儒家思想,君主受命于天,统领万方。不管在哪里的土地,都属于天子管辖的土地;不管什么文化的群体,都是天子治下的臣民,都必须服从君主依照儒家伦理思想的教化。君主统治的政治合法性是通过其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接受来实现的,不论其原本出生于哪一个文化群体,要想实现对“天下”正当的统治,必须如此,就像清朝的满洲人那样。所以一直以来中国古代王朝不断兴替,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政治思想大一统以来,位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文化基本保持一贯,这与中国主要为农耕经济的社会实际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文化与中原地区迥异的群体,历代中央政府的首先选择是同化,如果因主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直接用儒家思想文化实现同化,则主要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加以安抚、怀柔和羁縻,这一切的前提是保证政治统一。这一政策的实施在造就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历史文化群体——汉族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以贯之地保留到了今天。所以古代中国“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第一,国家的统一;第二,多“民族”的共存。到了近代以后,中国接受了西方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进行了政治民族的塑造,“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开始出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与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主权中国相互融合,结为一体。 因此,在汉语语境中,当“民族”概念被引入的时候,既被拿来定义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血缘—文化群体,也被拿来指称统一国家内的地域—文化群体,还命名了现代国家意义上的全体国民,多重任务必然造成了多重理解。所以要准确理解“民族”概念,必须对“民族”指代的多重对象加以区分和辨别。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来仪教授指出:“民族概念的涵义本身就因各经典作家常常按照自己使用角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各异。如,若以时代作为划分标志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之分;以进化程度为标志有‘野蛮民族’、‘文明民族’之分;以经济形态为划分标志有‘游牧民族’、‘狩猎民族’、‘农业民族’之分;以社会形态进行划分又有‘资产阶级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之分;如此等等。”[5]王希恩教授则根据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不同情况,“将民族划分为“潜民族”、“自在民族”、“自觉民族”三种类型[6]。而民族理论界在近些年,又将文化人类学界常用的“族群”概念引进来,用来区别国家意义上的民族概念。这样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理解“民族”概念的难度。 二、关于“民族”概念的分类 要区别这形形色色的民族概念,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回到“民族”的英文原意上去。通过对“民族”的英文原意的再认识从而明确概念,加深理解。在英文中,可以表达语言、历史、文化、信仰、风俗、认同、血缘、地域等等差异群体的概念有很多,主要的有people、nation、nationality、ethnic、ethnicity、ethnic group、tribe、clan等,这些词语在不同的文献中都曾经被翻译作“民族”。仔细辨别这几个词语,可以发现其中含有的“民族”概念清楚地分为两类,People和Nation是一类,主要是指涵盖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的民族,用美国著名学者卡尔•多伊奇的话说,“一个民族(nation)就是一个拥有国家的人民(people)。”[7]5nationality、ethnic、ethnicity、ethnic group是另一类,主要是指种族、文化、风俗、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民族,或者直接就是指少数民族。所以,仅仅只用一个词——民族——来概括这两种含义是非常勉强的,必须对汉语“民族”进一步细化。我认为根据这两类“民族”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将其命名为“政治民族”——对应于People和Nation,和“文化民族”——对应于nationality、ethnic、ethnicity、ethnic group等,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王联就认为,应该“用nation对应中文的‘民族’一词,而用ethnic group等词对应中文里的其他‘民族’、‘种族’概念”,同时他还认为,将民族划分为政治民族和文化民族……很有必要,很有道理”[7]8。安东尼•D•史密斯则直接对这两类民族分别进行了定义,他将政治民族nation(他称之为“民族”)定义为“一个有名称的人类聚居形式,它有共同的神话和记忆,有共同的大众公共文化,有既定的祖国,具有经济统一性,所有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而将文化民族ethnic(他称之为“族裔”)定义为“具有共同祖先神话和历史记忆,具有共享文化成分,与历史版图有一定联系,具有一定团结的(至少在精英层面是这样的)、有名称的人口单元”[8]65。 按照这样一种划分,困扰理论界多年的民族概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无疑,在我们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中遇到的“民族”,像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他们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或者语言等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自然就是文化民族,可以称之为族群、族裔,即英文里的ethnic,如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译名就是,The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of PRC。也有人因其具有浓厚的历史印记而称其“历史民族”。而在国家的全民角度和政治层面我们常常论及的“民族”,如中华民族、美利坚民族、法兰西民族,即英文里的nation,他们与主权、领土、国家等等方面紧密联系,并且常常被用来直接指代国家,如联合国就叫the United Nations,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可以被称为政治民族。也有人为突出其产生时间上的近代性和对现代化社会的推动作用,而称之为“现代民族”,以区别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历史民族”。比如斯大林就认为:“民族不是普遍的历史范畴,而是一定时代即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9],“世界上有不同的民族,有一些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发展起来的,当时资产阶级打破封建主义割据局面而把民族集合为一体并把它凝固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现代民族。”[10] 三、关于“文化民族” 文化民族的产生是早期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结果。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拓宽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带动了人员的交流,改变了早期人类群体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瓦解了原本的氏族、部落,促进人类社会由血缘共同体向地缘共同体迈进,一些地缘较近、联系较紧密的不同血缘群体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生计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意识和身份认同,在他观和自观的对照中形成了早期的地域文化共同体——文化民族。文化民族形成后,由于自然和社会原因,经历了聚散离合的发展演变,有些早期的文化民族被其他民族所同化,有些离散瓦解,有些吸收、兼并、同化了其他文化民族之后发展壮大了,有些文化民族分化成了几个不同文化民族,而有些文化民族的成员相互结合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民族。这种彼此迥异的发展演变过程使得延续到今天的各个文化民族拥有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脉络,因而在各自的文化认同要件和身份边界划分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很难用一种模式或概念去涵盖所有的文化民族。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种公认的民族定义难产的原因。所以大多数定义都给出了充分的弹性和回旋余地,如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构成“六要素”理论就是一个代表。这个理论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11]尽管学术界对于不同文化民族的具体产生时间和发展脉络存在争议,但是在大体上都同意上述关于文化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认识。 四、关于“政治民族” 很多学者认为,民族是一个外来的概念,这里的民族就是指政治民族。与文化民族不同,政治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与近代以来的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其身上带有的鲜明的现代性和政治性令学术界异常关注。 如果追踪“民族”(nation)一词的语义变更过程,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事物。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归纳了意大利学者泽尔纳多关于“民族”一词早期历史演变的观点。[12]2-9泽尔纳多指出,英语中“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natio(出生,出身)。最初,这个概念是贬义的,专门指来自同一地区的外国人团体,并且兼有异教徒的含义。后来这个词在原有意义上又产生了引申义,被用来指来自不同语言或地区到西方____大学学习的学生团体,比如当时巴黎大学就有4个民族:光荣的法兰西民族,包括所有来自法兰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学生;忠诚的庇卡底民族,来自荷兰;可敬的诺曼底民族,来自东北欧;忠贞的德意志民族,来自英格兰和德意志。这时的“nation”已经没有了贬义,但由于大学 辩论 的时候,来自相同地区的学生往往结为意见统一的社团,“nation”又有了表示相同意见群体的意思。后来在教会会议时,这个意见一致的群体“nation”被用于指“教会共和国”中的派别。这些派别的代表是教会内部各种态度的代言人,是一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物。这样,“nation”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意思,指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和社会精英。在这里,泽尔纳多引用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的一段话来证明:“在第一和第二时期,民族,也就是说,领主和主教们,经常开会,那时还谈不到平民。”[12]3里亚•格林菲尔德认为,“nation”这个代表议会里精英的意思,到16世纪的英格兰被用来指英格兰的全体居民,并与“人民”(people)一词同义。由于民主的发展,人民终于与精英实现了统一。这标志着“在我们今日所理解的该词的意义上,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出现了”[12]5。从此nation概念本身就带有了一批居民和一个国家的含义,这意味着“主权人民”的诞生。这样Nation概念就从最早指代的外国人团体、异教徒,经由意见共同体、精英,发展到了主权人民,再后来传播到全世界,最终变成了政治民族的概念。 关于政治民族的产生,尽管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观点,即所谓的“原初论”(primordialist)与“近代建构论”(constructivist)[13],或像安东尼•D•史密斯那样将对立的两派分别称为“持久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原初论”或“持久主义者”的观点——强调现有的政治民族其认同的标志和标榜的特性,如语言、文化、传统、宗教、血缘等等都是与生俱来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立不住脚的,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对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没有分清楚的结果。“近代建构论”和“现代主义者”则认为,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运动的产物,它的出现应该归功于民族主义的建构。政治民族所拥有的如政治主张、共同的大众公共文化、经济统一性、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等特点,正是对工业化和现代化运动的反映。所以政治民族相比较于历史上的民族无疑是属于“另一个范畴”[8]34。 厄内斯特•盖尔那认为,在西方的前现代化社会,从统治阶级到普通民众,特别强调的是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性,而不是共同性,这种文化差异性赋予了政治统治以合法性。直到现代社会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职业流动性、不稳定、快速变化的劳动分工对人们提出文化同质的要求,原来存在于不同人群中的“低俗文化”就慢慢地被一种“高层次文化”取代了。这种“高层次文化”包含通用语言、普遍识字、精确表达、技术性等等非个性化内容。盖尔那认为,文化同质群体的形成是通过民族主义运动来完成的,他指出,“民族主义时代并不仅仅是这个或者那个民族的觉醒和政治自我表现的总和。而是当总的社会条件有利于那种统一的、相似的、集中维持的高层次文化时,当这种条件遍及到全社会的人口而不仅仅遍及到为数很少的精英分子时,就会出现一种局面,即定义明确的由 教育 作为后盾的、统一的文化单位构成人们自愿地并且往往热情认同的近乎唯一的一种组织单位。这时,文化单位似乎成了政治合法性的自然源泉”[14]73。简言之,盖尔那认为,“是民族主义造就了民族,而不是相反”[14]7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与盖尔那持同样观点。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政治民族产生的现代性。他提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1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重点通过对殖民地国家政治民族形成的考察,论证了政治民族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如何在印刷资本主义、殖民地朝圣之旅、现代文学和报刊出版等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如同阶级身份的差异一样具有一种明确的、绝对的、不可变更的差异,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在破除了阶级身份的绝对差异的同时,也在表面上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公共利益。这种虚假的公共利益掩盖了实际上存在的不同阶级利益。而这种虚假的公共利益的承载者就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民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然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害关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证明的各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发生的”[16]。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每一个政治民族——“虚幻的共同体”——里面都包含着拥有不同利益的阶级,每一个阶级追求各自不同的利益导致彼此的矛盾和对立。统治阶级通过政治民族这个虚幻的共同体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普遍利益,从而将人们联结成为一体,而这里的所谓普遍利益实际上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在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和混乱是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所造成的,其具体的表现就是把属于不同范畴的“民族”概念混为一谈。第二,将英文中带有“民族”意义的各种概念进行划分,分别用“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加以表述,是厘清汉语中不同民族概念的一个比较粗略但是却很有效的办法。第三,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参考文献: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选集:上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 [2]钱乘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陈玉屏.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4. [4]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480-481. [5]来仪.民族形成的一种历史类型[J].民族研究,1988,(3):1. [6]王希恩.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三种状态[J].世界民族,1999,(2):1. [7]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5. [9]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00. [10]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88. [1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70. [12]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3]徐晓萍,金鑫.中国民族问题 报告 [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 [14]厄内斯特•盖尔那.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6.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G].37-38.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3期 作者:张建军 看了“论文中怎么插入页码”的人还看: 1. 论文里怎么插入页码 2. 论文页面怎么设置页码 3. 论文如何插入页码 4. 毕业论文如何添加页码 5. 毕业论文如何插页码

论文是为了培养我们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我们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如何在论文中添加页码的 方法 ,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如何在论文中添加页码 一、 在菜单栏选择插入,进入页脚选项,在弹出的窗口点击编辑页脚 二、接着在菜单栏会出现设计这一选项,点击页码,在弹出的窗口选择页面底端,然后出现底端各种样式,一般选择居中的页码也就是选择普通数字2 三、点击普通数字2选项 四、有时我们的 毕业 论文需要用到其他的页码,而非普通的阿拉伯数字,这时就需要在页码选项点击设置页码格式选项 五、在页码格式窗口,选择编号格式,起始页码,点击确定. 六、最后在页脚就出现数字 关于创业的论文 范文 创业过程研究综述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构建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从创业过程的机会识别、机会开发和创业结果三部分,对现有创业领域和创业研究领域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创业过程 创业家 机会识别 机会开发 创业是一个跨学科、多层面的复杂现象,这一特点使得这一领域既引人注目又显得复杂。在过去的20年里,创业领域引起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多数创业研究只关注于创业的某个方面或者从特定的视角透视创业,如创业者特质或创业环境等,因此在如何给创业下定义,如何界定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和范围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激烈的争论。 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 创业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创业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没有一个被统一接受的标准。如国外学者Gartner(1985)认为,创业就是新组织的创建过程;Shane和Venkataraman(2000)认为,创业是围绕机会识别、开发与利用的一系列过程;阿马?毕哈德(Amar V?Bhide)认为,创业就是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并得到最终的货币报酬、个人满足和自主性的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东西的过程。 我国学者复旦大学的__能博士认为,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南开大学的张玉利教授认为,创业是基于创业机会的市场驱动行为过程,是在可控资源匮乏前提下的机会追求和管理过程,是高度综合的管理活动,表现为创业者以感知创业机会、识别能为市场带来新价值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概念为基础,引发创业者抓住机会,并最终实现新企业生存与成长的行为过程。 从以上创业的定义中可知:创业是一个过程,机会追求是创业的核心要素,创业旨在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 创业的研究领域 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斯蒂文森教授(Stevenson,1990)认为,创业领域的研究应该围绕三方面问题展开,即创业的动因、创业活动的后果、创业管理。 研究创业的动因 这类研究采用心理学或社会学方法,主要从创业家视角透视创业动因,但也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 研究创业活动的后果 这类研究关注于创业活动的后果,而不是创业或创业行为本身。 研究创业管理 这类研究主要分析在不考虑创业行为的动机和结果时,创业过程的特征,主要着眼于企业从初创到成熟的演进过程。另外一个研究领域是公司内创业精神,即在现有企业内部建立新的企业或新业务 (Vesper ,1985)。 总的来说,从创业研究领域的界定可以得知:创业过程由机会发现、机会评价、机会开发以及创业结果组成;在创业过程中,个体创业家是核心要素;创业过程受到社会或环境因素的影响;创业可以在新创企业中发生,也可以在已创建的企业中发生。Bygrave和Hofer (1991) 描述了创业过程的特征:首先,创业始于人的意识反应,这一观点承认了作为创业基本要素的个体创业家的重要作用。然而,他们认为创业家个人不能保证创业的成功。创业过程是一个动态而整体的过程。之所以认为创业是动态的过程,是因为新创企业随时间而不断演进;之所以认为它是整体的过程,是因为新创企业演化的过程受到相关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创业过程的概念模型。图1描述了创业过程的基本要素、创业家的作用以及创业过程所处的环境。从图1中可以看出,创业过程是一个线性的连续过程,事实上,创业过程也是重复的动态过程。 基于创业机会的创业过程分析 创业活动的实质是创业者识别、开发与利用创业机会的行为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创业者资本转化为能为市场带来新价值的产品或服务。Shane和 Venkataraman (2000) 提出了以“创业机会的识别、开发与利用”为主线的创业过程研究主张。 创业机会的识别过程 机会识别或感知是创业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创业过程的开端,旨在识别能为市场创造或增加新价值的产品或服务(Timmons,1999)。创业者感知创业机会的过程其实就是搜集、处理信息的过程,始于对具体市场或工作问题的反应。创业者以往对市场、产业或技术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提升正确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使其能够识别被他人所忽略的关系与联系,因此决定着创业者的机会感知力,即在缺乏调查的前提下处理信息以识别潜在创业机会的能力(Kirzer,1979)。 Teach等人(1989) 揭示了与机会识别过程相关的8个要素:正式计划、正式评价、市场与技术驱动、细致调查、意外发现、先前职业、创新与改进、信息调查。他们提出了四种不同的机会识别模式。第一种模式印证了机会鉴定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即创业者需要做一些“功课”,例如从图书馆、商家或其他地方寻找与机会相关的知识;第二种模式是根据正式计划和评价过程按部就班地对机会进行鉴定;第三种模式是自主开发产品, 自我鉴定 机会;第四种模式是把机会鉴定看作是一个随机过程,没有正式的计划或评价。 Singh、Hills和Lumpkin (1999) 认为,“创意”是通向机会的垫脚石,一个创建企业的想法并不等同于一个机会。Bhave (1994)把机会识别的过程称为机会阶段,在内部和外部因素刺激下,最初的想法被“过滤”或“提炼”成机会。在这一阶段,创业家将整合知识、 经验 、技能和其他市场所需的资源。创业家的社会背景在机会识别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支持作用(Jack和Anderson,2002)。通过以上分析,一个概念化的机会识别过程模型如图2所示。 创业机会开发过程 创业过程总是表现为一个机会识别、机会评价、决定开始并以资源获取结束的连续过程 (Bygrave,1994)。实际上,机会识别就是把一个一般的泛泛而谈的创意打造成一个较具体的商业概念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创业家开发必要的资源并引进自己控制的资源,机会识别和必要资源的评估互相补充。创业家逐渐有机会开发的意向,而开发决定并不总是一个正式的或有意识的行为。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寻求机会的意向在企业创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Bhave,1994)。有些创业家可能在仅有一个基本的创意时就有开创企业的意向,有些则详尽地描述创意,并且在机会培育和资源获取不再有障碍的时候才完全有开创企业的意向。 Brush、Greene、Hart和Haller (2001)提出了一个构造资源平台的简明模型。首先,企业必须聚集资源,即根据商业概念确定资源需求及其潜在的供应者。企业必须参与获取必要资源的交易过程,是整合看中的资源,推动商业概念转换成可销售的产品或服务。在这个阶段,创业家拥有的不再是一个商业概念,而是一种现实产品或服务。 创造产品或服务是创业家应对在机会识别过程中感知到的市场需求的一个办法。Bhave (1994)把产品和服务描述为用来连接供应方(创业企业)和需求方(消费者)边界的一座桥梁。不管在机会开发过程的任何时刻,如果有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创业者不能有效组织供应方(适当的资源组织)或弥补需求差异( 市场营销 ),那么商业概念很有可能被修改甚至放弃。这可能导致最终将创意转让给其他人。由以上分析,机会开发过程模型如图3所示。 创业结果 从机会定位和追求中获得的经验促成了创业者的个人发展和成长,创造、整合新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未来创业机会的培育。换言之,经验推动了未来创业,即使 创业计划 失败仍旧会增进知识或推动生产方法的改进,创业家可以从自己的过失中吸取教训;意外的失败可能构成将创意转换成商业机会的知识平台,不管是对当事的创业家还是其他企业家来说都是如此,一个创业家的过失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另一个创业家的机会。 根据Venkataraman(1997)有关创业关注于个人财富的发现和挖掘的观点,创业家寻求个人财富以补偿他们的努力,然而这一过程可能创造出额外财富。在满足个人欲望的同时,创业家也通过创造财富、新市场和新工作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然而,个人财富创造并不总是对社会有利。Baumol (1990) 提到了组织犯罪或寻租现象,并将其称为社会非生产性创业。多数创业文献侧重于创业的经济效益,即关注于利润或者考虑财务和就业来分析企业成长。关于创业的非经济收入的研究甚少,有代表性的是Gimeno、Folta、Cooper和Woo (1997)的著作,其中除了经济效益,还把精神收益(个人满足和创业享受)作为企业生存的一个重要预警器。有些研究把失败视为执行不利的结果。例如,Singh(2001)认为,可盈利的创业机会开发失败并不一定是错误前提或过于乐观而导致的,而更有可能是机会被错误地行使造成的。 参考文献: 1.陈震红,刘国新,董俊武.国外创业研究的历程、动态与新趋势.国外社会科学,2004.1 2.__能.企业创新――孵化的理论与组织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看了“如何在论文中添加页码”的人还看:1. 论文中如何添加页码 2. 论文如何添加页码 3. 毕业论文如何添加页码 4. 论文中如何插入页码 5. 论文中如何设置页码

毕业论文设计如何添加页码

论文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及成果的描述和 总结 ,是对我们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下面是我整理的论文中怎么插入页码的 方法 ,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论文中怎么插入页码 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页码”命令。 2.在“位置”框中,指定是将页码打印于页面顶部的页眉中还是页面底部的页脚中。 3.在“对齐方式”框中指定页码相对页边距的左右,是左对齐、居中还是右对齐。 4.如果您不希望页码出现在首页,可清除“首页显示页码”对话框。 这些都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开头的操作了。 如果你重新修改了 文章 内容,就需要更新一下目录,方法是:在目录区域内,点右键,选“更新域”。 当选“更新域”后,选第二个“更新整个目录”点确定。就OK了。 关于民族的论文 范文 浅谈 文化 民族与政治民族的概念 内容摘要:论文简要阐述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将英文中不同“民族”概念划分为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是解决这种混乱状况的办法。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关键词:民族概念;文化民族;政治民族 作者简介:张建军(1975- ),男,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11)03-0007-06 在民族理论界,民族概念问题一直都是研究和讨论的 热点 问题。一般情况下理论界认为,在汉语语境中,今天我们探讨的“民族”概念,即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文化、地域甚或血缘相异的群体,早已有之,但是在古汉语中并没有以“民族”这个称谓来称呼此类群体,更多地是使用“某某人”,如匈奴人、汉人、胡人。而文献中出现的“民”“族”则主要是指人民、民众和家族、宗族,是两个词。直到近代以后,随着国门打开,西学东渐,一些西方的思想理论随着中西交流的开展逐渐传入中国,包括许多经由日本辗转进入中国的理论和概念,其中就包括“民族”概念。这时“民族”作为一个词的用法才和我们现在在常规意义上理解的“民族”的概念结合在了一起。最早接受“民族”概念的是当时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如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社会内外部的民族矛盾和对立都十分尖锐,因而这些知识分子和革命者所理解的“民族”概念十分复杂,他们既将一个国家的全体民众称为民族,也将国内的汉人、满人等称为民族,甚至还将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称为民族。后来这些人在宣扬自己的政治理念的时候,他们对于民族的这种相互纠缠的认识也传播开来,由此造成了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复杂和混乱的开始。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成为其处理民族问题的指导理论,特别是苏联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有关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策略和方针的制定,其中斯大林民族定义则是中国共产党认识民族、制定民族政策的理论基础。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1]。但是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引入并未解决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状况,反而由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将斯大林民族定义用于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理论界的长期讨论。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使用一直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许多民族的最终确认需要对其进行变通。后来不断有学者提出新的民族定义,但是都未能得到理论界的一致认可。 一、民族概念在理解上产生问题的原因 为什么会造成“民族”概念理解上的这种乱象呢?清末民初时期,中国引进的民族概念,主要是来自西方近代学者的政治著作。而19世纪正是西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思想兴盛的时期,西方学者的著作中涉及的“民族”主要是受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影响形成的现代政治民族概念,而非我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的语言、文化、地域甚或血缘相异的群体。斯大林所认定的民族同样是基于近代欧洲历史 经验 和背景的民族,自然也就是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所以中国从西方吸收来的民族概念——主要是政治民族概念——在用于中国的实际的时候,出现了种种混乱和不适应的情况,就很容易理解了。 第一,中西方关于“民族”的历史实践不同。钱乘旦先生在考察了欧洲民族发展的历史情况以后认为,在欧洲的古典时代,民族主要“是将文明和野蛮区别开,‘民族’到底是什么东西,在那时是十分模糊的”[2]6。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大大小小的封建割据领主和掌控普世____神权的教会统治着整个欧洲,人们的身份认同要么是某个领地的领民,要么是某个教区的教民,尽管群体之间存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但是这种群体差异要么被更高层次的宗教认同所掩盖,要么被大小封建领主的领地所割裂,不存在因语言文化的一致性而产生的群体意识,因而也就没有什么民族概念,无论是文化的还是政治的。“在这种情况下,‘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波西米亚人’等等也主要表示他出生在哪一块土地上,而很少带有‘民族’区分的意义”[2]9。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造就了西欧众多的政治民族,也造就了西方社会“政治民族”的概念——Nation。 而在古代中国,虽然没有使用“民族”这个词,但很早就有了“五方之民”的观念。人们已经注意到彼此之间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如《史记•匈奴列传》对匈奴就有这样的描述:“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其畜之所多则马、牛、羊……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贯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3]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匈奴这个群体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描述,这种描述事实上就反映的是人们观察、比对不同文化群体的角度。在古代中国长期大一统格局下,人们之间的广泛交流,促进彼此联系的同时,也唤醒了人们之间基于文化差异的群体意识。 第二,中西方“民族”与国家关系不同。在西方近代以前,由于贵族领主的家族世袭制和“君权神授”的政治体制,国家与民族是没有关系的。一个甲国贵族照样可以成为乙国的君主,仅仅因为他是原国君的亲属或是得到教会的同意,即便他此前一天也没有在这个国家呆过,并且根本不会说这个国家民众通用的语言。国家的领土可以因为贵族间的一场联姻而发生变化,生活于其上的民众也随之变为另外一个国家的臣民。“在欧洲历史的早期阶段,精英阶层试图使自己与‘平民’或‘大众’分离开来,而他们的权利和特权也正是在这种刻意的分离中被赋予正当性。政治边界是根据封建主的领地范围而不是按某一民族或某一共同体来划分的。对封建时代的人们而言,地主与农奴隶属于同一个社会的观念是不可思议的——因为,精英们不仅与农民实际相隔绝,他们还使用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在农民眼中,封建主不仅与他们不属于同一个阶级,封建主还因为有着与农民的民间文化无关的语言和文明而被视为一个完全不同的高贵种族——而这正是他们有权进行统治的依据”[4]。到了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民族主义用人民主权把国家与民族联系起来,民族Nation甚至成了国家的代名词,所以又叫“民族国家”。政治民族与国家之间结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而在中国,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于国家的认识主要是受儒家“天下观”所主导。“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依照儒家思想,君主受命于天,统领万方。不管在哪里的土地,都属于天子管辖的土地;不管什么文化的群体,都是天子治下的臣民,都必须服从君主依照儒家伦理思想的教化。君主统治的政治合法性是通过其对儒家伦理思想的接受来实现的,不论其原本出生于哪一个文化群体,要想实现对“天下”正当的统治,必须如此,就像清朝的满洲人那样。所以一直以来中国古代王朝不断兴替,但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政治思想大一统以来,位居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文化基本保持一贯,这与中国主要为农耕经济的社会实际是紧密联系的。对于文化与中原地区迥异的群体,历代中央政府的首先选择是同化,如果因主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直接用儒家思想文化实现同化,则主要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加以安抚、怀柔和羁縻,这一切的前提是保证政治统一。这一政策的实施在造就了当今世界最大的历史文化群体——汉族的同时,也使得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以贯之地保留到了今天。所以古代中国“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第一,国家的统一;第二,多“民族”的共存。到了近代以后,中国接受了西方民族国家的政治理念,进行了政治民族的塑造,“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开始出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与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主权中国相互融合,结为一体。 因此,在汉语语境中,当“民族”概念被引入的时候,既被拿来定义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血缘—文化群体,也被拿来指称统一国家内的地域—文化群体,还命名了现代国家意义上的全体国民,多重任务必然造成了多重理解。所以要准确理解“民族”概念,必须对“民族”指代的多重对象加以区分和辨别。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来仪教授指出:“民族概念的涵义本身就因各经典作家常常按照自己使用角度和范围的不同而各异。如,若以时代作为划分标志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之分;以进化程度为标志有‘野蛮民族’、‘文明民族’之分;以经济形态为划分标志有‘游牧民族’、‘狩猎民族’、‘农业民族’之分;以社会形态进行划分又有‘资产阶级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之分;如此等等。”[5]王希恩教授则根据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不同情况,“将民族划分为“潜民族”、“自在民族”、“自觉民族”三种类型[6]。而民族理论界在近些年,又将文化人类学界常用的“族群”概念引进来,用来区别国家意义上的民族概念。这样进一步加剧了我们理解“民族”概念的难度。 二、关于“民族”概念的分类 要区别这形形色色的民族概念,我认为最简单的办法是回到“民族”的英文原意上去。通过对“民族”的英文原意的再认识从而明确概念,加深理解。在英文中,可以表达语言、历史、文化、信仰、风俗、认同、血缘、地域等等差异群体的概念有很多,主要的有people、nation、nationality、ethnic、ethnicity、ethnic group、tribe、clan等,这些词语在不同的文献中都曾经被翻译作“民族”。仔细辨别这几个词语,可以发现其中含有的“民族”概念清楚地分为两类,People和Nation是一类,主要是指涵盖一个国家的全体成员的民族,用美国著名学者卡尔•多伊奇的话说,“一个民族(nation)就是一个拥有国家的人民(people)。”[7]5nationality、ethnic、ethnicity、ethnic group是另一类,主要是指种族、文化、风俗、宗教等方面存在差异的民族,或者直接就是指少数民族。所以,仅仅只用一个词——民族——来概括这两种含义是非常勉强的,必须对汉语“民族”进一步细化。我认为根据这两类“民族”所具有的主要特点将其命名为“政治民族”——对应于People和Nation,和“文化民族”——对应于nationality、ethnic、ethnicity、ethnic group等,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王联就认为,应该“用nation对应中文的‘民族’一词,而用ethnic group等词对应中文里的其他‘民族’、‘种族’概念”,同时他还认为,将民族划分为政治民族和文化民族……很有必要,很有道理”[7]8。安东尼•D•史密斯则直接对这两类民族分别进行了定义,他将政治民族nation(他称之为“民族”)定义为“一个有名称的人类聚居形式,它有共同的神话和记忆,有共同的大众公共文化,有既定的祖国,具有经济统一性,所有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利和义务”,而将文化民族ethnic(他称之为“族裔”)定义为“具有共同祖先神话和历史记忆,具有共享文化成分,与历史版图有一定联系,具有一定团结的(至少在精英层面是这样的)、有名称的人口单元”[8]65。 按照这样一种划分,困扰理论界多年的民族概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无疑,在我们日常生活和感性认知中遇到的“民族”,像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他们具有鲜明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或者语言等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自然就是文化民族,可以称之为族群、族裔,即英文里的ethnic,如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译名就是,The State Ethnic Affairs Commission of PRC。也有人因其具有浓厚的历史印记而称其“历史民族”。而在国家的全民角度和政治层面我们常常论及的“民族”,如中华民族、美利坚民族、法兰西民族,即英文里的nation,他们与主权、领土、国家等等方面紧密联系,并且常常被用来直接指代国家,如联合国就叫the United Nations,具有明确的政治属性,可以被称为政治民族。也有人为突出其产生时间上的近代性和对现代化社会的推动作用,而称之为“现代民族”,以区别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历史民族”。比如斯大林就认为:“民族不是普遍的历史范畴,而是一定时代即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9],“世界上有不同的民族,有一些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发展起来的,当时资产阶级打破封建主义割据局面而把民族集合为一体并把它凝固起来了。这就是所谓现代民族。”[10] 三、关于“文化民族” 文化民族的产生是早期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进步的结果。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拓宽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带动了人员的交流,改变了早期人类群体的组织结构和社会关系,瓦解了原本的氏族、部落,促进人类社会由血缘共同体向地缘共同体迈进,一些地缘较近、联系较紧密的不同血缘群体逐渐形成了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生计方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意识和身份认同,在他观和自观的对照中形成了早期的地域文化共同体——文化民族。文化民族形成后,由于自然和社会原因,经历了聚散离合的发展演变,有些早期的文化民族被其他民族所同化,有些离散瓦解,有些吸收、兼并、同化了其他文化民族之后发展壮大了,有些文化民族分化成了几个不同文化民族,而有些文化民族的成员相互结合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民族。这种彼此迥异的发展演变过程使得延续到今天的各个文化民族拥有了不同的历史发展脉络,因而在各自的文化认同要件和身份边界划分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很难用一种模式或概念去涵盖所有的文化民族。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种公认的民族定义难产的原因。所以大多数定义都给出了充分的弹性和回旋余地,如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民族构成“六要素”理论就是一个代表。这个理论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11]尽管学术界对于不同文化民族的具体产生时间和发展脉络存在争议,但是在大体上都同意上述关于文化民族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认识。 四、关于“政治民族” 很多学者认为,民族是一个外来的概念,这里的民族就是指政治民族。与文化民族不同,政治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与近代以来的整个人类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其身上带有的鲜明的现代性和政治性令学术界异常关注。 如果追踪“民族”(nation)一词的语义变更过程,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一事物。美国学者里亚•格林菲尔德归纳了意大利学者泽尔纳多关于“民族”一词早期历史演变的观点。[12]2-9泽尔纳多指出,英语中“na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natio(出生,出身)。最初,这个概念是贬义的,专门指来自同一地区的外国人团体,并且兼有异教徒的含义。后来这个词在原有意义上又产生了引申义,被用来指来自不同语言或地区到西方____大学学习的学生团体,比如当时巴黎大学就有4个民族:光荣的法兰西民族,包括所有来自法兰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学生;忠诚的庇卡底民族,来自荷兰;可敬的诺曼底民族,来自东北欧;忠贞的德意志民族,来自英格兰和德意志。这时的“nation”已经没有了贬义,但由于大学 辩论 的时候,来自相同地区的学生往往结为意见统一的社团,“nation”又有了表示相同意见群体的意思。后来在教会会议时,这个意见一致的群体“nation”被用于指“教会共和国”中的派别。这些派别的代表是教会内部各种态度的代言人,是一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人物。这样,“nation”又产生了一个新的意思,指政治精英、文化精英和社会精英。在这里,泽尔纳多引用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的一段话来证明:“在第一和第二时期,民族,也就是说,领主和主教们,经常开会,那时还谈不到平民。”[12]3里亚•格林菲尔德认为,“nation”这个代表议会里精英的意思,到16世纪的英格兰被用来指英格兰的全体居民,并与“人民”(people)一词同义。由于民主的发展,人民终于与精英实现了统一。这标志着“在我们今日所理解的该词的意义上,世界上第一个民族出现了”[12]5。从此nation概念本身就带有了一批居民和一个国家的含义,这意味着“主权人民”的诞生。这样Nation概念就从最早指代的外国人团体、异教徒,经由意见共同体、精英,发展到了主权人民,再后来传播到全世界,最终变成了政治民族的概念。 关于政治民族的产生,尽管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观点,即所谓的“原初论”(primordialist)与“近代建构论”(constructivist)[13],或像安东尼•D•史密斯那样将对立的两派分别称为“持久主义者”和“现代主义者”,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原初论”或“持久主义者”的观点——强调现有的政治民族其认同的标志和标榜的特性,如语言、文化、传统、宗教、血缘等等都是与生俱来的,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立不住脚的,这种观点本身就是对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没有分清楚的结果。“近代建构论”和“现代主义者”则认为,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西方社会工业化和现代化运动的产物,它的出现应该归功于民族主义的建构。政治民族所拥有的如政治主张、共同的大众公共文化、经济统一性、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等等特点,正是对工业化和现代化运动的反映。所以政治民族相比较于历史上的民族无疑是属于“另一个范畴”[8]34。 厄内斯特•盖尔那认为,在西方的前现代化社会,从统治阶级到普通民众,特别强调的是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性,而不是共同性,这种文化差异性赋予了政治统治以合法性。直到现代社会工业化大生产带来的职业流动性、不稳定、快速变化的劳动分工对人们提出文化同质的要求,原来存在于不同人群中的“低俗文化”就慢慢地被一种“高层次文化”取代了。这种“高层次文化”包含通用语言、普遍识字、精确表达、技术性等等非个性化内容。盖尔那认为,文化同质群体的形成是通过民族主义运动来完成的,他指出,“民族主义时代并不仅仅是这个或者那个民族的觉醒和政治自我表现的总和。而是当总的社会条件有利于那种统一的、相似的、集中维持的高层次文化时,当这种条件遍及到全社会的人口而不仅仅遍及到为数很少的精英分子时,就会出现一种局面,即定义明确的由 教育 作为后盾的、统一的文化单位构成人们自愿地并且往往热情认同的近乎唯一的一种组织单位。这时,文化单位似乎成了政治合法性的自然源泉”[14]73。简言之,盖尔那认为,“是民族主义造就了民族,而不是相反”[14]74。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与盖尔那持同样观点。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政治民族产生的现代性。他提出民族“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1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重点通过对殖民地国家政治民族形成的考察,论证了政治民族作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如何在印刷资本主义、殖民地朝圣之旅、现代文学和报刊出版等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很大的不同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如同阶级身份的差异一样具有一种明确的、绝对的、不可变更的差异,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在破除了阶级身份的绝对差异的同时,也在表面上形成了一种虚假的公共利益。这种虚假的公共利益掩盖了实际上存在的不同阶级利益。而这种虚假的公共利益的承载者就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民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不论是单个的还是共同的)脱离的独立形式,也就是说采取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然而这始终是在每一个家庭或部落集团中现有的骨肉联系、语言联系、较大规模的分工联系以及其他利害关系的现实基础上,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证明的各阶级利益的基础上发生的”[16]。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每一个政治民族——“虚幻的共同体”——里面都包含着拥有不同利益的阶级,每一个阶级追求各自不同的利益导致彼此的矛盾和对立。统治阶级通过政治民族这个虚幻的共同体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普遍利益,从而将人们联结成为一体,而这里的所谓普遍利益实际上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在汉语语境中,民族概念的复杂和混乱是中国的历史和国情所造成的,其具体的表现就是把属于不同范畴的“民族”概念混为一谈。第二,将英文中带有“民族”意义的各种概念进行划分,分别用“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加以表述,是厘清汉语中不同民族概念的一个比较粗略但是却很有效的办法。第三,文化民族是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自然发展的产物,而政治民族是近代以来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相互作用下的人为的产物。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 参考文献: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选集:上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4. [2]钱乘旦.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3]陈玉屏.中国古代民族融合问题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4. [4]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480-481. [5]来仪.民族形成的一种历史类型[J].民族研究,1988,(3):1. [6]王希恩.民族形成和发展的三种状态[J].世界民族,1999,(2):1. [7]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8]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5. [9]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300. [10]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1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288. [11]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70. [12]里亚•格林菲尔德.民族主义:走向现代的五条道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 [13]徐晓萍,金鑫.中国民族问题 报告 [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9. [14]厄内斯特•盖尔那.民族与民族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6. [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G].37-38.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哈尔滨)2011年3期 作者:张建军 看了“论文中怎么插入页码”的人还看: 1. 论文里怎么插入页码 2. 论文页面怎么设置页码 3. 论文如何插入页码 4. 毕业论文如何添加页码 5. 毕业论文如何插页码

毕业论文是在校大学生最后一次知识的全面检验,我整理了毕业论文如何添加页码的方法,欢迎阅读!

1、在菜单栏选择插入,进入页脚选项,在弹出的窗口点击编辑页脚

2、毕业论文页码设置: 接着在菜单栏会出现设计这一选项,点击页码,在弹出的窗口选择页面底端,然后出现底端各种样式,一般选择居中的页码也就是选择普通数字2

3、点击普通数字2选项

4、有时我们的毕业论文需要用到其他的页码,而非普通的阿拉伯数字,这时就需要在页码选项点击设置页码格式选项,如图所示

5、 在页码格式窗口,选择编号格式,起始页码,点击确定.

6、最后在页脚就出现了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

摘 要: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的今天,学习的动机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追名逐利,混迹社会,还是源自最初的学习兴趣,只有理清这些思绪,才能更好地调整相应的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学业进步。本文主要分析了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和大学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适应;关系;策略

一般我们会在被动的情况下谈及适应,学习适应是学生适应学习环境、课程安排、人际氛围等诸多方面的一种被动行为,之所以产生这种行为是因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而学习动机是学生之所以学习的动因主体构成,因为当前学习的动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等的影响,但是也确有一些人爱好学习,以此为乐。故而,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适应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使其适应大学生生活的策略。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适应关系

学习适应的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学习动机,其承担着维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无论是大学生的主动求知,还是日常学习成绩的评价,离开了学生的学习动机,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将学习动机分为两个极端情况: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对子自身的理想与外在的评价十分看重,反过来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步调,这些人平常对自己的要求异常严格,对于失败十分恐惧,功课的学习是其最主要的事情,一旦遭遇打击很难自我恢复,这样就使其丧失了学习的乐趣。还有一部分学生严重缺乏学习动机,这些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方向,对学生表现得十分厌恶,经常逃课、迟到,沉迷在网络游戏、聊天、恋爱中,理想和抱负很难从其身上看到。若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以上两种极端状况的话,则其就很难适应大学学习的环境,既难以发现学习的兴趣,也难以取得学业的成就,荒废了大好青春。也正是因为如此,就需要找到优化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使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的生活。

二、优化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适应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学习动机对学习适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此,就需要提出相应的优化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1.更新教育理念

当前的大学生中存在着一批学习适应不是很好的学生,要么是对自己的要求太严格,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要么就是厌学、逃学,甚至难以完成相应的课程学习任务,难以毕业。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习动机是其一个最为关键的方面,学习动机是学习适应的动力,只有不断优化学习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其学习状况得到改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应墨守陈规,应该适应当前学生的具体需求,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来组织教学的内容,保障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润物细无声,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大学生对事物存在一定的判断能力,若是教师照本宣科的话,学生自然会方案,为此,教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在把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旁征博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来进行教学,建立网络教学沟通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优化学生学习的氛围。

2.巩固师生关系

学习在师生的交流中完成,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习的效果,若是学生与教师相处融洽的话,则会主动地配合、跟随教师的指引完成课堂的互动内容,若是师生关系不佳的话,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巩固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维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才能鞭辟入里地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问题的求知过程,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道德品行等方面的个人魅力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因为如此,教师要注意严格自律,争取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起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更加尊重、信任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更加及时,这样对于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解决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调整学生的学习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适应有着基础性作用。

3.注重情感教育

知识教育纵然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方面,然而情感教育也是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组成部分,只有树立学生的价值观念,才能使其更好地认知、判断事物的好坏、美丑、善恶等,这样就能使其加强对学习、学业、人家关系等诸多学习相关方面的认识,进而逐渐优化学习的动机,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实现自身的思想提升和价值升华。

4.设置合适目标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学生学习动机产生的重要方面,而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必须建立在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在对学生展开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从中得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只有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和肯定自身的价值,其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才能真正被激发出来。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 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教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注重从学生的内在提炼和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需要被触发,而触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除了理性,就是感性的愉悦体验,这种体验在成功后会产生,在被表扬、自我肯定等时候也会产生,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心理优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从内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优化,从而为其学习适应提供足够的动力支撑。

三、总结

学习适应是学生适应学习环境、课程安排、人际氛围等诸多方面的一种被动行为,之所以产生这种行为是因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是很成熟;而学习动机是学生之所以学习的动因主体构成,因为当前学习的动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应试教育、功利主义等的影响,但是也确有一些人爱好学习,以此为乐。本文主要分析了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和大学教育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及培养[J]. 教育与职业, 2006(20)

[2]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02)

[3]曾荣,王洁,朱晓峰.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学习适应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0)

作者简介:

丁阳,男,(1987.03~)汉,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看了“毕业论文如何添加页码”的人还看:

1.毕业论文的页码如何设置页码

2.毕业论文的页码怎么加

3.毕业论文的页码如何设置

4.毕业论文页脚怎么设置页码

5.毕业论文的页脚怎么设置页码

百度学术论文如何查询自己的论文

能看。如何使用百度学术查文献?1、浏览器中输入【百度学术】,点击进入【百度学术主页】。2、在搜索框中输入‘’标题‘’或‘’关键词‘’或‘’作者‘’等,点击【百度一下】,进行查找。3、如需要精确查找,点击【高级搜索】,进行条件设置,待设置完成后,点击【百度一下】进行查找。4、在页面的左边,将相关文献按时间或领域进行编排可大大缩小检索的工作量。5、点击选中的【文章标题】,再次点击【文章标题】,进行【全文下载】。6、若要引用这篇文章作参考文献,则点击【引用】,再右击鼠标进行【复制】,然后粘贴到参考文献中。

上面发布啊!宽发布后,然后再去网上看,如果有如果写的好的话,有可能看到。但是要自己努力,不要靠别人了,我说过啦!

综述:可以在知网上查到自己发表的论文。

1、百度搜索:中国知网,选择下面的网站打开也可以直接百度搜索这个链接。

2、打开中国知网后,在首页下面位置找到“出版物检索”并打开。输入并搜索杂志名称,如:《中华妇产科》杂志,找到安排的杂志后,点击打开杂志。左边选择:作者,右边输入作者名字(比如叫王杰),按确定键,那么在这个杂志上安排过文章,并且叫这个名字的都会显示出来。找到文章题目并打开就可以了。

3、假如这篇文章就是之前安排在《中华妇产科》上的文章,打开后只能看一小部分, 如果您想要看全文,可以下载下来,最好选择PDF格式下载,因为其他的格式可能打不开或者需要下载知网阅读器cajviewer才能打开,相比之下比较麻烦。

论文的含义: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

2020年12月24日,《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提出,本科毕业论文抽检每年进行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论文

学术论文作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形式之一,是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下面是由我整理的查找学术论文的方法,谢谢你的阅读。 查找学术论文的方法 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2] 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 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 关于社会的学术论文 “共和构想”是社会包容性政策的核心思想 [摘要]我们不能将“社会包容”一词单纯地理解为“社会排斥”的反义词。“社会排斥”强调的是个体正常的社会关联被边缘化的状态,它是一个与社会秩序相关的保守概念。而“社会包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远见的概念,它建立在社会团结的基础之上,它使得个体能够更多、更广地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关键词]社会包容/社会排斥/社会团结/共和 [作者简介][法]Claude Didry,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经济历史动力与制度研究所(IDHE)所长、主任研究员。 当我们界定“社会包容”一词的时候,有必要提及与之相对的另一个词,那就是“社会排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包容”一词所承载的伟大政治抱负。这一政治抱负正如法国历史学家克劳德·尼科莱特(Claude Nicolet)所说的“共和的构想”(Idée Républicaine)①;它也亦如印度籍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所言的“人类发展”②。简而言之,“社会包容”一词意味着社会关联,这就好比伟大的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 Durkheim)对于“团结”的界定③。实质上这一界定是从历史学的角度出发的,涂尔干认为“团结”这一社会关系,最终将演变为一种永恒的形式存在。我们对这一历史转变过程的认识正是对这一过程中国家角色的考察。 一、对“社会排斥”界定的思考 有人可能会认为,所谓的“社会包容”政策就是反对“社会排斥”的相关政策。但是在我看来,却并没有这么简单。在某些方面,这甚至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社会排斥”一词的相关界定早已完善,我们认为它是用于分析贫乏、苦难及不幸等状况的一个概念。也就是说,“社会排斥”是一个与物质匮乏或精神贫乏等相关的概念。物质匮乏,主要涉及收入不足、无家可归(没有住所)等等;而精神贫乏,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缺失,好比在失业的情况下失去专业领域根基的个体,亦或是家庭破裂的情况等等。我们在此所谈及的“社会排斥”也可理解为一种边缘化的情境,用来刻画那些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个体或群体。“社会排斥”一词是由社会关联存在的不确定性来界定的,它也可能会导致如法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卡斯特(Robert Castel)所说的“社会的去参与化”(Désaffilialisation sociale)情况的发生④。 生活在“社会排斥”中的个体们是因为某些原因被束缚在了物质或精神的困乏的情境中,他们偏离了“正常”社会生活的轨道。这也印证了“融入政策”(une politique d' “insertion”)以及“再融入政策”(une politique de “réinsertion”)的社会必要性。刑满释放人员面临的情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法国的“社会融入政策”以及“社会再融入政策”旨在帮助这些被社会所排斥的个体重返其社会位置,重拾其正常的生活方式。比如,为他们提供住所等等,还包括一些扶持重组新家庭的相关方案及政策。这些相关政策的目标群体十分明确,它们只涉及国家人口中的一小部分。在法国,这些相关政策涉及到了成千上万人,但是和法国近6600万的总人口相比,还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当我们谈及“社会排斥”一词时,我们常常会忽略“社会包容”政策的维度。我们往往认为“社会包容”所涉及的情境并没有被排斥,那么所谓的包容也被视为一种正常的现象,是一种人尽皆知、显而易见的情况。“社会排斥”一词的出现意味着国家赋予其自身将被排斥群体带回正常社会生活轨道的使命。换言之,公共行为被视为了一种“矫正行动”,它用以纠正自发性的社会机制,这一社会机制使得大部分人能过上正常的社会生活,而小部分被排斥的个体生活在社会边缘。 二、社会包容:一种社会关联的动态视角 “社会包容”一词的概念决不能简化为一种正常稳定社会状况的描述。它涉及全体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社会关系的转变或强化的过程,包括那些并没有被排斥的个体及群体。阿马蒂亚·森就对于发展中国家女性群体社会关系的动态演变非常感兴趣。他认为,妇女是家庭生活中的核心,她们要打理家务、做饭及照顾孩子。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说这是一种社会排斥,但是妇女承受着巨大的家庭压力,她们必须不断回应着他们的丈夫、孩子以及双方父母们的各种需求。阿马蒂亚·森研究表明那些在外工作的妇女比起留在家中承担大家族服务工作的妇女要更为健康。这也正解释了这样一个社会事实,那就是那些有工作的女性们与强加于她们身上做家务的义务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她们可以开始考虑自身,而不是全身心地聚焦在为家族其他成员服务上。因为她们有工资收入,所以她们在家庭中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她们可以与丈夫一起讨论家庭中的各项决定,她们甚至可以考虑离开丈夫,通过离婚的方式脱离不幸的痛苦深渊等等。在这一情境中,我们强调通过开放工作市场来扩大及提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进一步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生转变。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社会包容”的形式,它使得个体的社会网络关系得以扩展和转变。 我们再来看看卡尔·马克思(Marx Karl)笔下关于19世纪末法国农村的例子⑤。在那里,工作和家庭生活被混为一谈。在农村社会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很少会延伸出自己生活的村落之外,人与人之间也几乎没有什么交流。国家存在的意义也仅限于有限的秩序维持上。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不是“社会排斥”的现象,而是一种有限社会环境中的嵌入状态(l'encastrement),这是一种超越个体的限制。在对巴黎公社的分析中,马克思写到,农村人口是社会保守派,是一股反对推行公社制度的力量,是一股反对进行社会改革的势力。农民群体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维护自己的财产,他们只关注自己的家庭生活圈子,他们拒绝尝试那些可能会威胁到社会秩序的改革。我们也能在中国发现同样的情况。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被禁锢在各自的“单位”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小企业主害怕改革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在这两种情况下,个体的社会生活面临被限制的风险,同时这也是对开放精神的阻止,很可能会阻碍科技和人类的进步。 但是,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正在逐渐挑战着这些有限社会群体的嵌入现象。市场交换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学者、知识分子之间的交流,社会之间的合作,还有旅游事业的发展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赋予了个体发现其他社会领域的权利。在此,我从教育、劳动法以及民主辩论三个角度来阐释这一观点。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个体提供了彼此之间沟通的技巧,我们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学习阅读、写字以及计算的能力。法国劳动法明文规定禁止雇佣童工,同时规定工作不能占据个体的全部生活,要给予个体家庭生活、休闲娱乐的空间;劳动法也赋予工作者更进一步参与到工作中的权利,鼓励他们为改进工作出谋划策,赋予他们要求通过培训来提高个体工作能力的权利。民主辩论的发展避免了个体被统治集团排斥在外的局面,它推进了满足公民相关需求的立法工作,强化了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契约以及他们对公共机构的信任。这一切都建立在选举制度的基础之上,当然同时还包括了对各种协会以及工会工作的依赖。在此基础上,人们才能一起思考如何对民主生活作出贡献,如何解决现存的问题,集思广益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如何认识及处理国家政府与立法机关之间的关系等等。 让我们重新回到阿马蒂亚·森的观点上,我认为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予了个体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的能力,使得个体有权利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但是个体的社会参与能力建立在个体社会参与的自由之上,而这一自由又建立在基本自由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展个体的社会参与能力。 三、社会包容:一个伟大的政治抱负及政策构想 为了进一步理解个体能力的发展过程,即“社会包容”的发展过程,我们必须超越“价值增值的增长”(La croissance de la valeur ajoutée)及财富增长的发展观。价值增值的增长对于个体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使得工作者以及他们的家庭有足够的收入来参与消费。但是这一增长取决于工作者的良好健康状况,以及其自身读写等能完善其工作的能力。将它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过程中来解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还整合了公共机构以及公共机构所能提供的对个体基本自由的保障。这也导致了在社会和人类发展过程中国家角色的觉醒。它包括市场自由的进步和发展,一如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流的参与自由的发展一般。这一意识的形成正是“社会包容”政策的出发点。在法国,这就如前文所提及的,被我们称之为“共和的构想”一样,“社会包容”的相关政策重点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加强个体的社会参与能力。这一构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公共服务。我们应该将发展大型的公共服务看作是社会生活及其发展的必经之路。其中两项具有优先权的任务,为公民参与国家生活提供可能性。其一是对健康的保障。社会保障与个体的社会安保及医疗保障体系密切相关。这一保障应该是不分贫富贵贱的,应该是全体公民都能享有的。这就意味着市场机制的健康发展,这些也将打消大多数人自己照顾自己的念头。其二是对教育的扶持。这将确保个体能够讲同样的语言⑥。对于一门共同语言的掌握还延伸到了对阅读、写作和算术等能力的掌握。它涉及到一种文化的共享,在文学和科学方面抱有开放精神,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和兴趣等。20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共和政体已经逐步开始发展,并涉及到健康等公共服务体系。例如,提供社会保障经费,建立免费、义务制的非教会学校等等。我们可以将这些基本的公共服务以及即将变为必须的公共服务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联系在一起。举例来说,公共交通服务的发展,它为应对交通拥挤等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从能源公共服务角度出发,从对环境的担忧出发,同样也是出于对个体健康的考虑,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以及核能源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二,民主参与。对社会的选择性参与、民主参与的重要性都是有据可依的。因为我们假定公民们都是训练有素的,他们对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运行都是有意识、有想法、有选择权的。这就涉及了选举制度的存在,公民选出国家层面的代表,这些代表听取选民的意见,一如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所提及的“民主激励”(l'aiguillon démocratique)政策。民主参与还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结社自由。例如工会,它是关注劳动状况,并想方设法改善劳动环境的机构。再比如一些公共利益协会,包括保障和维护妇女及儿童的权利的组织以及环境保护组织等等。 第三,参与交换的自由。市场的自由提供个体自由选择消费的权利,同时也给予个体自由公平选择工作的权利。 第四,独立的司法机构。独立且不腐败的司法机构对于建立共和政体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的司法机构才能真正捍卫个体的权利,尤其是在家庭、就业以及消费等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上。 第五,安全网的存在及完善。一个社会中,只有社会安全网的建立及其完善,才能够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个体,尤其是在他们丧失了经济来源,失去了工作,或是生病的时候。在他们孤立无援的时候,这一安全网的存在意义重大。 “共和的构想”这一重大的政策是保障个体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政策。它为个体更大的自由权奠定了基础。但是,当下的法国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同大多数西方国家一样。个体自由的体制基础,即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平等自由权,正逐渐变得越来越淡化。这些体制基础就如同我们呼吸的空气,我们饮用的水一般。如今,它们已经被个体以及国家因为太过于熟悉而遗忘。个体似乎早已经忘记了他们的公民权。他们不再愿意参与选举,不再愿意加入工会或是其他相关组织,他们更愿意关注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在国家层面,首先是税收和公共支出的削减,其次是公务员职位的减少,最后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私营化,例如健康卫生、教育以及电力系统等等。在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中,这些核电站正是政府委托给私营公司运行的。我们不难从中看出公共服务私营化将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它将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及生态灾难,包括经济和政治危机。在欧洲,社会包容政策的推行最终却导致了公民的无保障、不稳定状态,这其中还有民族主义的反作用力,即对自由的威胁等等。在世界范围内,受金融危机和紧缩政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正遭受着叛乱、革命及变革。但中国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公民拥有市场参与的自由权,拥有消费产品市场的自由权,拥有就业市场中的自由权,这一切都要感谢邓小平同志发起的改革开放。中国也逐步意识到建立一个法制国家的必要性,江泽民同志就多次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偶尔牺牲一下个体的自由,但仍予以社会包容极大的动力。这一社会包容的极大动力预示着一个全新领域的开放,它将进一步发展全体公民的参与权,即全体公民社会流动的自由权。 “社会包容”政策意味着要进一步发展国家的公共服务事业。例如教育、卫生以及公共交通等领域。社会主义计划体制所带来的结果之一即是全体公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及身心健康⑦。这也意味着中国应该构建全新的公共服务体制,适用于全体公民,而不应该再像从前那样通过户籍制度来限制和区隔公民。 “社会包容”政策也意味着发展公民参与立法环节的自由。通过协会或是工会组织的磋商,当然同时也要考虑到自由可能带来的风险。中国社会是一个果敢、好学以及充满求知欲和创造力的社会。国家的实力也已发展成为了一种安静的力量,即对政权的清醒意识。显然,中国已经意识到了在保守主义与经济强国之间碾碎创造性美好憧憬将带来的危机。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考察社会包容,我们不难发现,它注重现代社会中社会团结的强化及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股复杂的推动力,这股力量不能简化地理解为市场的发展或是财富的增长。它还整合了国家的角色,以及制度在保障个体追随这一转变的能力时所起到的作用,以此来强化和延伸社会关系纽带的作用。这也致使国家意识到在这一发展转变的过程中所应扮演的角色,以至于产生一系列社会包容性政策,它们将超越简单的财富积累及发展,而将是一整套发展个体能力、实现真正自由的政策体系。 来源:《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作者:Claude Didry 看了“如何查找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如何搜学术论文 2. sci论文怎么查询 3. sci论文怎么搜索 4. 关于学术论文怎么写 5. 大学如何发表学术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