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黔南师院学报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黔南师院学报期刊点评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专升本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专升本有哪些专业可以供考生选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升本各专业的考试有什么科目?考生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见下文:点击查看:贵州专升本在线题库点击查看:贵州专升本视频课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升本有些什么专业可以选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升本招生专业有以下几种:化学工程与工艺、美术学(师范)、物流管理、学前教育(师范)、音乐学(师范)招生专业以当年教育考试院、学校招生简章、学校网站发布的公告为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升本各专业考试科目参考2022年各专业课考试科目: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简介:黔南民族师范学院(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简称“黔南师院”(QNUN),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2017年发起成立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联盟。据2021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总占地90.13万㎡,校舍总面积45.52万㎡;有17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设置10个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有51个本科专业;有教职工955人,其中专任教师720人,全日制在校生1.3万人。以上就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专升本有些什么专业可以选择?"的全部内容,更多贵州专升本资讯,请关注贵州专升本栏目页面。专升本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专升本考点内容、不清楚专升本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我是黔南的 这学校虽然没有其他学校那样的气派 但还是不错的 在贵州的二本学院里面算得上是相当好的

一般成人高考报名都是8月底9月初,登陆你所在省 教育考试院先网上报名看你报的内容可以提前学习所考科目,报名一定要等到那个时候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简介:学校介绍 (数据更新截至2016年10月20日 14:36) 中文名 黔南师范民族学院 英文名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简 称 QNUN 创办时间 2000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民族师范学院 属 性 本科学院 所属地区 贵州省都匀市 现任书记 邹联克 现任校长 石云辉 知名校友 尚国芬、吴军、蒙院芬、 王先宁、张涤新、宋健、赵连富 硕士点 1 博士点 - 博士后流动站 - 校 训 崇德、博学、敬业、创新 校 歌 《黔南民族师院九天行健》 院士工作站 1个 省级重点学科 3个 主管部门 贵州省委省政府、黔南州委州政府 学校地址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校代码 10670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奖25项 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 学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校园总占地90.13万㎡,校舍总面积45.52万㎡。学校东偎莲花山,南面剑江河,西临川黔出海黄金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厦蓉高速公路和黔桂铁路、贵广快速铁路,北望“斗篷山”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学校地势平坦,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宁静美丽,是一所集实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与现代化特色于一体的大学校园。 学校以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特色,四大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办有研究生、本科、少数民族预科、专科等分层次、分类型教育。 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设置7个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有51个本科专业,隶属于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亿元。有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天光画室。万兆校园网络已链接Internet和CERNET,满足了教学科研需要。学校建有国家、贵州省各类教学、科研、工程中心平台45个及一批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被批准为黔南州水书文化研究基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与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了“加强教育、研究、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广州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开展了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科研帮扶项目等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与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多次邀请学院教授前去讲学。学校在英国伦敦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聘任客座教授来校任教、讲学、考察和进行科研合作。与省内外众多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培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办学形象。另外,学校每年选派部分学生到广州大学、台湾台东大学、大叶大学、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 学校现有教职工922人,其中专任教师695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363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9万人,他们在校学习努力,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体育和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成为学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奖励。 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国际竞赛二等奖一项,国家级奖项278项,省级奖项360项。 我校毕业生基本功扎实,敬业精神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就业情况好,就业率高。学校已培养十三届本科毕业生三万多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精神,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新型民族师范大学。

贵州有游记投稿的刊物吗?

贵州省级报刊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州民族报,法制生活报等。

省级的报纸和报刊一般指的是省级别的单位以及相关省级别的行业或者相关的省级部门主管发行的报纸

贵州省级报刊登报公示可以在手机上办理了,办理流程以‘登天下’为例,流程如下:

登天下是一个线上办理报纸公告声明公示的登报平台,可以直接在线上办理登报业务。

登报声明的费用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登报声明的字数有一定关系,刊登的遗失声明字数越多费用越高。

二、和选择刊登的报纸有关系,每个地区都有比较便宜的登报报刊

报纸在我们的平时的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媒体,有着广泛的传播和覆盖区域大,读者稳定的特性,报纸公告声明登报是指通过传统的报纸作为载体,在报纸的上刊登需要向公众进行公示或者告知的一直方法。

贵州省的省级刊物当代贵州 Guizhou Today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贵州画报 GUIZHOU Pictorial贵州医药 Guizhou Medical Journal贵州年鉴 Guizhou Yearbook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izhou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贵州地质 Guizhou Geology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贵州环保科技 Gui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dnce and Technology贵州科学 Guizhou Science贵州民族研究 Guizhou Ethnic Studies贵州农业科学 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贵州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Guizhou贵州水力发电 Guizhou Water Power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贵州文史丛刊 Guizhou Historical Studies农技服务 Serv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Journal of Mounta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毕节学院学报 初中生辅导大众科学 当代贵州 党的生活(贵州)党建交流 地球与环境 电影评介耕作与栽培 贵阳年鉴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贵阳医学院学报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贵州财政会计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党风廉政 贵州档案 贵州地质贵州电力技术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化工 贵州画报 贵州环保科技贵州教育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贵州科学 贵州林业科技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民族研究 贵州年鉴 贵州农业科学贵州气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贵州社会科学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贵州水力发电 贵州文史丛刊 贵州畜牧兽医贵州医药 护士进修杂志 花溪机械与电子 矿物学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南风酿酒科技 农村经济与技术 农技服务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青年时代 人事世界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山花 商品评介少年人生 少年与法 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文史天地 现代机械校园歌声 音乐时空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 种子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遵义医学院学报

黔南师院学报增刊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简介:学校介绍 (数据更新截至2016年10月20日 14:36) 中文名 黔南师范民族学院 英文名 Qiannan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简 称 QNUN 创办时间 2000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民族师范学院 属 性 本科学院 所属地区 贵州省都匀市 现任书记 邹联克 现任校长 石云辉 知名校友 尚国芬、吴军、蒙院芬、 王先宁、张涤新、宋健、赵连富 硕士点 1 博士点 - 博士后流动站 - 校 训 崇德、博学、敬业、创新 校 歌 《黔南民族师院九天行健》 院士工作站 1个 省级重点学科 3个 主管部门 贵州省委省政府、黔南州委州政府 学校地址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学校代码 10670 主要奖项 国家科技奖25项 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 学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校园总占地90.13万㎡,校舍总面积45.52万㎡。学校东偎莲花山,南面剑江河,西临川黔出海黄金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厦蓉高速公路和黔桂铁路、贵广快速铁路,北望“斗篷山”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学校地势平坦,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宁静美丽,是一所集实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与现代化特色于一体的大学校园。 学校以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特色,四大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办有研究生、本科、少数民族预科、专科等分层次、分类型教育。 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设置7个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有51个本科专业,隶属于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亿元。有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天光画室。万兆校园网络已链接Internet和CERNET,满足了教学科研需要。学校建有国家、贵州省各类教学、科研、工程中心平台45个及一批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被批准为黔南州水书文化研究基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校与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了“加强教育、研究、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广州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开展了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科研帮扶项目等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与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多次邀请学院教授前去讲学。学校在英国伦敦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聘任客座教授来校任教、讲学、考察和进行科研合作。与省内外众多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培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办学形象。另外,学校每年选派部分学生到广州大学、台湾台东大学、大叶大学、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 学校现有教职工922人,其中专任教师695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363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9万人,他们在校学习努力,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体育和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成为学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奖励。 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国际竞赛二等奖一项,国家级奖项278项,省级奖项360项。 我校毕业生基本功扎实,敬业精神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就业情况好,就业率高。学校已培养十三届本科毕业生三万多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精神,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新型民族师范大学。

二本师范类学校,也有非师范专业的。本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点评

● 《中国当代文学报刊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刊《文艺研究》2013年第6期。● 《小说<暴风骤雨>的史实考释》,刊《文学评论》2012年第5期,页143-150。● 《评(八卷本)<程文超文存>》,刊《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页200-202。● 《“普及”与“提高”之辩——论五十年代通俗文学与精英文学的势力之争》,刊《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页137-14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2期全文转载。●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口述史料问题》,《文艺争鸣》2013年第6期。● 《召唤“隐藏的历史”——〈暴风骤雨〉动员叙述研究》,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6期,页10-23;收《周立波评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 《革命、叙事与当代文艺的内在问题——小说<暴风骤雨>与纪录电影<暴风骤雨>对读札记》,刊《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页126-133;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 《鲁迅弟子关于“鲁迅”重构的内部争辩》,刊《中山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页87-94。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搏击在虚空中:<呼兰河传>阅读札记》,刊《文艺争鸣》2011年第5期,页10-15。● 《胡适门生的1949-1952》,刊《文艺争鸣》2010年第19期,页129-134。● 《柔弱者的哲学:<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阅读札记》,刊《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页83-88。● 《如何“文学”,怎样“叙述”——评於可训等主编<中国文学编年史>之“现代卷”、“当代卷”》,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4期,页187-192。● 《五十年代文学中的同人刊物问题》,刊《文艺争鸣》2008年第12期,页124-129。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3期全文转载。● 《夜读章诒和》,刊《二十一世纪》(香港)2008年4月号,页147-150。● 《1950年代的鸳蝴文学出版》,刊《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页61-68。●《鲁迅为什么不看重阿Q正传:兼论国民性批判写作与启蒙主义之关系》,刊《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页65-69;“世纪中国”网 全文转载(2006年5月)。论文2●《意识形态的重建与自由主义》,刊《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页122-128。●《裂隙中的叙事:论50至60年代文学的叙述机制》,刊《文学评论》2001年中青年学者专号。〔此文获2001年度中山大学科技节论文一等奖〕● 《区分的辩证法:<暴风骤雨>人物本事研究》,刊《南京师大学报》2012年第5期,页139-146。●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中的“流氓主义”》,刊《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页123-129。● 《十七年期间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刊《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页153-159。● 《底层、基层及表述的悖论》,刊《小说评论》2009年第6期,页41-46。● 《史铁生与当代文学史书写》,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页64-7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 《通向“中国”的写作》(毕飞宇访谈录),刊《小说评论》2006年第2期,页43-47。 另收《对话著名作家》,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现代”之后,我们往哪里去》,刊《小说评论》2006年第2期,页50-56。另收《对话著名作家》,河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超越”的限度:论李锐兼及对新自由主义文学的批评》,刊《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页59-63。●《“劳作使我沉静”》(张炜访谈录),刊《小说评论》2005年第3期,页14-17;另收《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26-231。● 《张炜与现代中国的仇恨美学》,刊《小说评论》2005年第3期,页24-30;另收《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32-240。● 《我们怎样进入历史: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品格》,刊《东南学术》2006年第3期,页40-45;另收《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学术中国”网全文转载(2007年4月)。●《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渊源:兼谈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中国视角》,刊《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页106-109。● 《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刊《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页16-21;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全文转载;又收《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56-63。● 《仍有人仰望星空:韩少功的1992-2002》,刊《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页22-28;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又收《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64-73;“学术中国”网)全文转载(2007年10月)。●《沉沦与救赎:无根的一代(重读莫言、刘震云)》,刊《小说评论》1997年第1期,页55-62;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8期全文转载。●《论苗长水和他的老区小说》,刊《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5期,页106-111。〔此文获武汉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奖〕● 《“社会主义文学”作为“遗产”是否可能》(张均等),《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来自中国乡村的报告”:兼谈莫言小说遭遇的创作障碍》,《新文学评论》2013年第1期。●《今日大学体制与知识分子的生存》,刊《天涯》2012年第2期,页44-49。《作品》(精选)2012年第5期全文转载。● 《韩寒与当今知识分子问题》(沙龙记录),刊《粤海风》2012年第1期,页11-14。● 《在场的诱惑与冒险:读於可训先生<王蒙传论>》,刊《长江学术》2012年第2期,页150-153。● 《50至70年代文学中的读者问题》,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页29-35。● 《50-70年代文学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刊《扬子江评论》2010年第6期,页19-24。● 《左翼文学“读者”概念的演变》,刊《长江学术》2010年第3期,页1-9;《新华文摘》2011年第1期摘要转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全文转载。● 《“舒芜问题”再检讨》,刊《粤海风》2011年第5期,页12-16。● 《单位制度下的文人生存》,刊《粤海风》2010年第2期,页3-8。● 《碧空楼忆往》(舒芜口述、张均整理),刊《万象》2010年第7期,页111-121。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10期全文转载。● 《五十年代的私营书局及其文学出版》,刊《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页39-43。 ●《现代性思想谱系及其批判》,刊《长江学术》2008年第2期,页1-7。●《稿酬制度的形成及其文学场功能》,刊《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43-57。●《出版制度与当代文学场的倾斜》,刊《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2007年版,页28-42。●《“现代”何以不能到来?——论1895-1911年间的晚清文学》,刊《中山人文学术论从》第7 辑,澳门出版社2006年版,页497-507。●《“谁”在创业——从〈创业史〉中梁生宝形象的接受歧异谈起》,刊《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页340-354。● 《肉身的觉醒》,收《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页25-52。● 《普遍历史的建构:对西方哲学史的一种考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页68-71。● 《革命文艺中的叛徒叙述:重读<青春之歌>》,刊《长江学术》2004年第6辑,页31-37;“学术中国”网全文转载(2006年12月)。●《张爱玲论》,刊《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全文转载。

提出“人文自然”的概念 ,分析老子“自然”的三个层次 ,即“道法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辅万物之自然”。论述老子“自然”原则在现代社会中 ,在最高价值与理想原则、处理社会群体关系和个体生存发展三个层面上的运用 ,分析了作为实现“人文自然”之方法的“无为”。多侧面考察“人文自然”原则 ,论述“人文自然”的工具意义和价值毅义。探究“人文自然”与“天地自然”的衔接 ,以及由“人文自然”的提倡和实践走向“天地自然”和谐的途径刊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楚雄师院学报期刊点评

楚雄师范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填报志愿时楚雄师范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和楚雄师范学院好不好,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 那么,到底楚雄师范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呢?下面是快车教育网综合多方面资源信息整理的有关楚雄师范学院的评价,相信您看完以下评价,心里一定有数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楚雄师范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 楚雄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原楚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楚雄民族师范学邢并基础上组建成立。2009年荣获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云南省高校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学校。2010年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卓越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国家级项目单位。获批为云南省地方大学应用型整体转型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目前开设4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3个专科专业,60余个函授本、专科专业。分布在文、法、理、工、经济、管理、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已经形成多科性的本专科专业体系。部分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初步显现。目前有省级规划建设硕士点学科6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 学校建有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及培育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县共建研究基地2个。科研成果获省级及其以上奖励百余项,共申请国家专利15项,其中获授权专利6项。创办的《楚雄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报刊索引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 往往楚雄师范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会掩盖缺点、突出优点而美化自己,要识庐山真面目,那我们一定得认真看下面来自生活学习在楚雄师范学院里学长学姐最真实的心声。 不可否认楚雄师范学院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们还是先上好评,后上差评。 好评 属于二本学校,还不算很差,其实二本院校各个州市都差不多。 好评 楚雄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学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目前还没有成为音乐系。所谓好与不好,看你自己!条件可能要比其它院系或者同等院校的要差一些!不过这里环境好、治安也不错,临近雁塔校区的北中门。周边有超市、医院、银行等,对于你的生活还是很方便的!当然小吃店肯定不会少的了!!!!还有就是音乐学专业里面也出了很多有实力的人!大池塘里有小鱼,小池塘了也会有大鱼!路是自己的,不要总是看别人!祝你好运! 好评 楚雄师院还是很不错的,环境优美,教学氛围轻松,老师和蔼可亲。 好评 自我感觉不错。图书馆藏书册数云南省名列前茅。我有同学在保山学院,她来玩,说比保山学院好,经济发展也比那里好。交通便利,去昆明火车票半价10元,去大理有火车也便宜。 好评 属于二本学校,以前楚雄师专重升级来的,个人觉得还不错,近几年大部分办学都搬迁到一路之隔的新区,环境条件很好的,又是全州唯一的一所师范类本科院校。 好评 不怎么样。地方性的师范院校在小教专业难有建树。其实小教专业性最强。 好评 军训在楚雄城郊高炮部队,项目很多军姿、队列、战术、射击、国防理论、拉练等等。男生强度稍微大点。不过是爷们都是没问题的,女生就不要担心了,军训很轻松。 好评 体育系还可以的,只是教学楼有点旧,和化生系在一起。都子老校区,风景不错(⊙o⊙)哦。 好评楚雄师范学院 还可以,一般艺术类专业比较好。 好评 住宿有独立浴室,是用的太阳能不是热水器,没有空调,分4人间和6人间两种,6人间670元每年,4人间1000元每年。(补充一点,楚雄冬暖夏凉,不用空调)

不要来,复读去吧,烂学校,来了你会后悔的

郭亚非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抒情男高音歌唱家;原云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1983年 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在校期间师从著名声乐教育家、原中央歌舞剧院男中音歌唱家陈玄教授。 19 87年 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干修班继续深造,师从声乐教育家李维渤、赵庆闰教授。 1999年 至今任职于云南师大音乐舞蹈学院。 1992年 获中央电视台主办的辽宁“华鑫杯”全国名歌手大赛银奖; 1994年 获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广西国际民歌节“中国民歌大赛”金奖第一名; 2004年 代表大陆在台湾以艺术歌曲“祈祷”获新作品演唱“评审特别奖”。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参加央视及地方电视台各类大型专题晚会及节日庆典晚会演出百余场。在全国多个广播电台、电视台录制歌曲、广播剧电视剧插曲40多首。 郭亚非教授担任第五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评委工作照 从教三十多年来,荣获 “曾宪梓奖教金” 、 “伍达官奖教金” 、西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及云南师范大学 “红云园丁奖” 等多项教学成果奖。所教的多名学生在 国家级、省部级 以上的 专业声乐大赛 中取得优异成绩。 获国家级奖八项 :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两项;获省部级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二奖等若干项。成功举办郭亚非学生音乐会及郭亚非名师工作室学生汇报音乐会近百场。 2015年云南省高等院校“郭亚非名师工作室”首届访问学者音乐会 【 成果、荣誉及社会兼职】 获重庆市政府、市委颁发的 “重庆市十大优秀青年艺术人才” 称号;中国艺术家协会等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德艺双馨” 荣誉证书;文化部文艺人才中心颁发的 “优秀园丁” 奖;第八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 “ 优秀指导教师奖 ”、云南省教育厅授予 “云南省教学名师” 称号;云南省教育厅授牌 “云南省高等艺术院校郭亚非名师工作室” ;云南省文化厅授予 “育花奖” 等多项国内优秀教师指导奖。 中国声乐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 国际歌剧教育学会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高师声乐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合唱协会理事;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 云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 云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云南省合唱协会副理事长; 云南省教育厅高师音乐指导委员会主任; 云南省委宣传部历届青歌赛评委、专家组成员; 云南省教育厅艺术委员会理事; 中国第四届、第五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评委; 第八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暨第二届国际大学生国际声乐比赛评委。 与恩师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李维渤教授(左)、赵庆闰教授(中)云南讲学、汇报音乐会现场合影。(下附音乐会现场演唱曲目之一《我亲爱的宝贝》实况,钢琴伴奏是80多岁高龄的赵庆闰教授。) 郭亚非:我心爱的宝贝 来自老师好共享平台 00:00 04:23 歌曲《我心爱的宝贝》选自莫扎特的歌剧《唐璜》。作者根据巴尔塔第西班牙民间传说《石客记》改编,全剧共分二幕,这是一部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歌剧。《我心爱的宝贝》是剧中人物奥塔维奥经典唱段,该曲被视为男高音的"试金石"。 2016年赴京拜望李维渤教授夫人赵庆闰教授 与世界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巴特尔合影 与著名声乐教育家俞子正合影 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魏松合影 与著名旅德男中音歌唱家刘克清合影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合影 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合影 与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付海静合影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顾平合影 与中央歌剧院著名导演李稻川合影 与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殷秀梅同台演出合影 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授宋一合影 【 出版教材、发表论文、科研项目】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中外名歌曲教材》(上、下册)主编,(1995年); 全国普通高等艺术学校统编教材《声乐》副主编,(2012年); 全国普通高等艺术学校统编教材《声乐》(二)主编,(2012年); 云南省普通高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云南民族声乐作品选》主编,(2016年)。 发表论文: 《谈音乐艺术活动中的潜力》(《西南大学学报》1997年); 《民间音乐能提供一种生动的音乐教材吗?》(《西南大学学报》1998年); 《对函授生在声乐学习中的几点建议》(《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增刊2003年); 《音量是声乐训练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云岭歌声》2004年); 《创新声乐教育的践行者——李维渤》(《音乐创作》2009年第二期); 《引子—歌唱的共鸣》(全国普通高等艺术学校统编教材《声乐》2012年西南大学出版社);《在市场经济下我国音乐产业化道路发展走向分析》(《民族音乐研究》2013年第四期)等。 郭教授做现场指导和点评 【科研项目】 主持2006年—2010年校级“十二·五”音乐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主持2011年—2015年校级“十二·五”音乐舞蹈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主持2011年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国西部农村(音乐)骨干教师长期培训项目; 主持2014年云南省教育厅、财政厅“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项目。 上课场景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自1983年留校任教以来,一直坚守教学一线,培养了女高音 谭丽 (首届云南歌王歌后大赛“歌后”获得者,原云南武警文工团独唱演员、现云南警官学院教师)、男高音 何鹏飞 (第五届CCTV青年歌手大赛民族唱法优秀奖、现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女高音 洪江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1995年在全军文艺汇演中获美声唱法二等奖、现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男中音 戴星海 (著名合唱指挥,昆明市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技能比赛声乐演唱一等奖、现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男高音 夏毅和 (第13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云南赛区院校组民族唱法第一名,现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男高音 范跃彬 (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赛区声乐比赛民族组金奖、现云南师大音乐舞蹈学院副教授)、女高音 张继心 (第二届云南省青年电视歌手大赛通俗唱法第一名、现中央歌舞剧院)、男高音 孔庆学 (第四届云南省青年电视歌手大赛民族唱法第二名、现中央民族歌舞团)、女高音 杨慈 (第三届中国情歌大赛银奖、第七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赛区民族唱法一等奖、现云南省花灯剧院)、女高音 舒丽萍 (第八、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赛区民族唱法一等奖、第十届云南省青年演员大赛音乐类新艺表演一等奖、中国西部音乐节神木民歌邀请赛一等奖等,现云南师大文理学院教师)、男高音 焦星海 (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赛区民族组金奖,现昆明艺术职业学院教师)、男高音 施国华 (中国文联、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职工艺术节声乐比赛”美声唱法银奖、第五、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赛区美声唱法特等奖、现昆明第十中学教师)、女高音 杨蕾 (云南省“珠江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比赛五项全能一等奖、声乐演唱单项一等奖、自弹自唱单项一等奖、现昆明第三中学教师)、女高音 王变凤 (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赛区美声唱法特等奖)、女高音 刘娅 (全国青少年校园文化艺术展示大赛云南赛区优秀教师奖、现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女高音 王岚 (第四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研究生组民族唱法一等奖)、女中音 牛丽媛 (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云南赛区美声唱法二等奖)、女高音 戴静 (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梦 云南情”石林杯首届云南民族歌曲演唱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云南本土歌曲创作与演唱大赛民族唱法一等奖、现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教师)等数十名歌坛及高校和重点中学的优秀骨干人才。同时,受聘云南省花灯剧院、云南省边防总队武警文工团、红河州歌舞团、云南艺术学院、曲靖师院、楚雄师院、红河学院、文山师院、丽江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云师大商学院、文理学院等兄弟院校客座教授,培养骨干青年演员和教师数十余人。 学生张继心演出现场 学生孔庆学“第四届云南省青歌赛”比赛第二名 学生施国华参加“名师工作室”的汇报演出 师生同台演出 2016年受母校之邀参加西南大学110年校庆演唱现场实况 扫码关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