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太清楚 打电话问啊!
是呀,到2010年毕业论文评优了,2009年的还没有实质性结果,只给了个网上的精神奖励,教育厅真会忽悠人呀!
以上两位都是答非所问,呵呵。优秀学生干部是你在大学里所获得的称号,一般都是每学年评一次。怎么能作假呢,如果笔试过了,到时候复审的时候,是需要你把证书原件带过去的,不能作假,呵呵
不太清楚 打电话问啊!
是呀,到2010年毕业论文评优了,2009年的还没有实质性结果,只给了个网上的精神奖励,教育厅真会忽悠人呀!
学院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3人,副教授职称的7人,高级职称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讲师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0%。学院有博士5人,硕士23人,具有研究生学历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1%。学院注重教学研究,涉及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项目6项,2000年以来完成和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2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7部。获校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2004年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卫生统计学”、“医学统计学”曾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一类优秀课程”和“省优秀研究生课程”。注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2006年被南通大学评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优秀组织奖;在江苏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评选中,2004-2005年该院学生论文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成绩列为学校各学院之前茅。
以上两位都是答非所问,呵呵。优秀学生干部是你在大学里所获得的称号,一般都是每学年评一次。怎么能作假呢,如果笔试过了,到时候复审的时候,是需要你把证书原件带过去的,不能作假,呵呵
不会,绝对不会。国内的论文数据库为cnki,万方和维普,我已经是博士了,从没见过里面收录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如果你想被收录只能发期刊或报纸
是呀,到2010年毕业论文评优了,2009年的还没有实质性结果,只给了个网上的精神奖励,教育厅真会忽悠人呀!
南京晓庄学院地址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该校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是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是南京市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27年3月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南京市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与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14年10月,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
学校现有方山、莫愁两个校区和省级文保单位“行知园”(含陶行知纪念馆),校园面积近1500亩。学校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幼儿师范学院、文学院、商学院、旅游与社会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食品科学学院、环境科学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16个专业学院;设有56个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18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26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60人,博士学位者276人;另有兼职教师200余人、境外教师近20人,柔性引进学科带头人10余人。
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坚持,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江苏省教师教育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精神,根据南京基础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师资和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坚持以生为本,实行以“分类招生,分流培养”为主要内容的招生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分流、转专业工作的制度建设;推行考核方式改革,建设学习指导与学业预警系统;建立产教融合和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打造“智慧教室”,推进实验室建设,全面提升教学设施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水平。学校注重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努力构建系统育人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近五年,学校学生省级及以上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数量共计375项,学科竞赛中取得省级以上奖励1367人次。近三年来,学校有23篇毕业论文获省优秀毕业论文;65名学生在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7个项目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方面,学校为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现有4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9个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建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各1个。近五年来,学校150余个科研项目获得“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等基金立项;60余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等高层次奖励,师生发表(收录)在SCI、EI、SSCI、CSSCI上学术论文达1000余篇。未来五年,学校围绕“‘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落实“江苏省2017-2023年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及“申报教育硕士授权点”建设目标,着力实施“学科建设行动计划”“硕士点建设行动计划”,重点打造以“教师教育+”为结合方式的优势学科集群,新建以人工智能为主要对象的新兴工科研究集群,推进以聚力服务南京为目的的应用文科特色研究集群,通过大力开展应用科学研究、强化学科平台建设等途径,助推学科实力与科研水平显著提升。
没有 只有证书
可以的。南京晓庄学院商学院:商学院是南京晓庄学院的二级学院。近年来,教师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研究项目10余项。在一级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研究成果获省市奖项。教师获得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江苏省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1项,南京市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项目1项,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特等奖奖1项、一等奖1项,指导毕业论文获江苏省普通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在国内一级出版社出版教材15本。学院重视国际化办学,与新西兰梅西大学、美国加州浸会大学、加拿大安大略理工大学、台湾东吴大学、韩国又松大学国际商学院等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每年输送教师与学生赴国外访学交流和深造,为师生搭建国际化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学院与印尼印多奴沙等大学合作举办的“2+2”来华留学学分互认项目已培养4届毕业生。学院秉承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学生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荣获各类奖项。学院与苏宁集团、用友新道、浙江同花顺、中国银行、江苏航信、汇鸿集团、江宁地税局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银行、证券、贸易公司、物流企业、保险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和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学院考研氛围浓厚,2018届毕业生51人考取国内研究生,多名学生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985、211高校录取;10人赴约克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境外高校深造;33余人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面向未来,学院将立足南京,面向长三角,紧跟国内先进,参照国际标准,紧贴学术前沿,契合国家战略,服务地方需求,坚持走内涵提升发展道路,着力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功能。
杨平,男,1964年8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兼省级土木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岩土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是江苏省教学名师,省“六大人才高峰”入选对象、省“青蓝工程“中轻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首届杰出岩土工程师,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部、省级及横向科研项目6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厅级二等奖2次,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主持省级精品课程1门,在国家级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89篇,其中18篇论文获省级优秀论文二、三等奖或被SCI、EI、ISTP收录,主编和副主编出版规划教材5部,其中获省级奖2部。2003年曾赴俄罗斯沃罗涅日建筑工程大学和沃罗涅日林业工程大学进行短期学术交流与访问,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国际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ISSMGE)TC17(地基处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国岩土工程灾害与修复委员会成员,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理事,华东基础力学与工程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委员,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土建类委员,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地震学会理事、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机械工业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建筑类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委,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森林工程”编委。研究方向: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路基工程及地基处理、工程项目管理。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获奖情况1. “第五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92. “基于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1),20093. "冻结壁强度及其参数研究",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负责人,19924. “南京地铁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及人工冻结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技术负责人,20065. 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004;6.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004;7. “土力学” 课程获江苏省省极精品课程,负责人,20088. 主编出版的《土力学》教材获第二届全国林业教育学会优秀教材奖,2008;9. 副主编出版《建设法规》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二等奖,2004;10. “井塔箱基开裂机理及治理技术”,获安徽淮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11. 指导的2007届研究生朱逢斌论文获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2008;12. 指导本科生(何文龙)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200413. 指导本科生(吴伟扬)获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二等奖,200514. 指导的2007届研究生朱逢斌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715. 指导的2008届研究生孙洪岩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816. 指导的2009届研究生胡俊获江苏省土木工程优秀毕业研究生,200917. 获江苏省首届杰出岩土工程师,2009主要科研成果1. 冻结壁强度及其参数的研究,国家攻关(75120404)部级鉴定,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国际领先,获能源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负责人;2. 南京地铁冻融土物理力学性能及人工冻结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项目(D1-XY01-2100-0206),江苏省科技厅鉴定,国际先进水平,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3. 特殊条件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人工冻结技术研究,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已验收,主持;4. 城市软土地下空间开发引起周围地表、建筑物和构筑物变形、沉降的预测理论和控制技术,江苏省 “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已验收,主持;5. 高流速地下水地层冻结壁形成规律研究,煤炭部科学基金项目(建97),验收优秀,主持;6. 冻土爆破机理试验研究煤炭部基金项目,已验收,主要参加者;7. 井塔箱基开裂机理及治理技术煤炭部项目、部级鉴定,国际先进水平,主要参加者;8. 原状冻土与扰动冻土力学性能差异性研究,煤炭优秀青年基金项目,验收,主持;9. 人工冻土冻胀、融沉特性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研究,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02KJB220002),验收,主持10. 深大基坑新型咬合桩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建设厅鉴定,国际先进水平,主持11. 液压升降整体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住房与建设部技术规程, 主要参编人12. 住宅全装修产业化体系研究,省建设厅鉴定,国内领先水平,主持主要教学工作: 本科生《土力学》、《基础工程》,研究生《环境岩土与地下工程专论(专题)》、《高等土力学》, 《城市地下工程》等主要在研科研及科技服务项目1.植被根系固坡机理及生态边坡稳定性研究(20080298000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2011,主持2.复杂环境下隧道盾构推进对邻近地下结构的影响与灾变控制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研项目(2009-K3-2),2009~2011,主持;3.盾构隧道端头与联络通道加固方式及安全性研究,苏州市科技局苏州轨道交通专项课题(ZXJ0802),2008~20010 ,主持;4.盾构进出洞水平冻结冻土壁解冻方式及解冻规律研究,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09S_015Z),2009~20010,负责指导研究生5.复杂条件下盾构推进对邻近桩基的影响研究, 省建工局科研项目(JGJH2009-08) ,2009~2011,主持6.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二标段联络通道工程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上海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7.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一标段联络通道工程冻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浙江省工程勘察院委托,2009~2010,主持8.高淳湖滨路改造工程施工监测, 高淳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委托, 2009~2010,主持9.临水高填土路堤加宽加高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0.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更换盾尾液氮冻结方案制定和实测研究,中铁隧道集团委托,2010,主持11.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苏州高速站站基坑监测与咨询,中交隧道局第五工程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2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同泾公园站基坑监测,上海机施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3.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6标盾构井施工监测与咨询,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委托,2009~2010,主持14.浅埋暗挖隧道穿越薄富含水层冻结施工技术研究, 中铁隧道集团委托, 2009,主持15.水西门大街纪念馆地下过街通道监测,建邺区建设局委托,2009~2010,主持16.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6标明挖段及U型槽基坑施工监测与咨询,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委托,2010~2011,主持近五年具有代表性的论文、论著1. Ping Yang & Feng-Bin Zhu ,Application of Freezing Method to Recover Tunnel Accident in Complex Stratum of Nanjing Subwa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 Rehabilitation , 2005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981-256-469-1. ISTP收录 第一作者2.Ping Yang, Jie-ming Ke, J.G. Wang, Y.K. Chow and Fen-bin Zhu,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rost heave with coupled water freezing, temperature and stress fields in tunnel excavation, Comput and Geotechnics,2006,33(6-7)EI SCI收录3.城市隧道及邻近地下结构施工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研究,铁道建筑,2007,NO2,通讯作者4.小型刚度劲性水泥土墙基坑支护机理模型试验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31(3),第一作者5.盾构隧道开挖对邻近桩基影响数值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008,NO2,EI收录,通讯作者6.Dai Zhaohua, Yang Ping. (2007). “Evolutional Motivity of Enterprise-level Project Management Mechanism System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Management (ICCREM), 21st-22nd August, 2007. University of the West of England, Bristol, UK.7.土工格栅增强填石路堤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及应用,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36(6),通讯作者8.水压力对填石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生态环境,2008,17(2),通讯作者9.人工冻土融沉特性试验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4),通讯作者10.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冻土融沉系数预测方法研究,森林工程,2008,24(5),通讯作者11.地铁隧道盾构施工参数对地表沉降影响的实测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8.35(11),通讯作者12.GM(1,1)模型在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8.21(4),袁云辉,通讯作者13.基于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的土力学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NO314.不同因素对浅表土冻结温度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3(4),通讯作者15.城市地铁隧道对结构物上部桩基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3(4),通讯作者16.冻融作用对粘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9,31(11),EI收录,通讯作者17.盾构隧道进洞端头人工冻结加固温度实测研究,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2009,10(6) EI收录, 第一作者18.盾构出洞水平冻结解冻温度场三维有限元分析,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 2009,10(6) EI收录,通讯作者19. 地铁车站交通疏解钢便桥数值分析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4),通讯作者20. 盾构始发端头化学加固加固范围及加固工艺研究,铁道建筑,2010,NO2,通讯作者21. 深基坑复杂条件下施工变形控制及周边环境监测分析,铁道建筑,2010,NO4,通讯作者出版教材专著:1.《建设法规》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副主编,2002 ,2009第二版2.《土木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主编2003.63.《土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8 ,主编 4.《工程合同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主编2007.15.《土木工程提高型实验教程》,2009.6,主编指导在读研究生(2010年):博士9名,硕士15名,工程硕士10名。联系方式:办公电话:E-MAIL:,,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院 (210037)
抽查论文不一定是优秀论文。
2019年,江苏省教育评估院通过公开电子摇号方式,按 3.5%的比例,从 51200位应届硕士毕业生中抽取 1790 篇学位论文,并组织省内外专家分类评议、对标评议、全盲评议。省教育厅将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对近三年学位论文不合格率连续较高或本年度论文质量问题严重的培养单位进行约谈。
注意:
作者科研能力不足,从学科门类来看,这一问题在人文社科类论文中比自然科学类论文更为严重。比如文不对题、概念界定不清晰、论述不严谨不充分、论文结构不合理、论文摘要与导论相似等。
论文规范性欠缺,这一问题在自然科学类学位论文中更为突出。比如格式不规范、语言不规范、引证不规范等。
所谓点示标题,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将题目中的关键字乃至整个题目再次点示出来,使人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产生重温标题、回味无穷的效果。这种收束方法,各种文体都可以采用。点示标题式收束,在运用中有两种情况。一是将题目在结尾再用一次,但除了题目几字而外,还有其他一些语句配合,题目仅存于结段文字之中,有的还将题目稍加变动,或增减个别词语,或易其序位而用。例如《同志的信任》的收束:“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这段文字热情赞扬了鲁迅先生不顾生命危险、完成共产党人重托的革命精神,概总了全文,点明了题旨。它共有47个字,除了最后题目5个字而外,前面还增加了42个字。这42个字,是为引出题目、点明标题服务的。同时,还可看出,题目是“同志的信任”,这里是“信任的同志”,可见是明显的易位性点题。这样收束,文笔生动活泼,使人顿生一种清新之感。这种点示标题式收束,在初中语文课本里还有,如《驿路梨花》:“驿路梨花处处开”(多了三字);《济南的冬天》:“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多了三字,易了词序);《醉人的春夜》:“呵,这醉人的春夜!”(多了两字)可见,这种收束运用十分普遍。二是标题在文末重新再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是一种题目在结尾末句的完整反复。例如《记一辆纺车》的收束:“——记一辆纺车。”这个收束,除多了一个破折号而外,就文字而言,与题目相比丝毫无异。从形式上看,它是题目的简单重复,但从内容和作用上看,却并“不是拿头当尾,题目的单纯再现,而是权作末三段或全篇的结语的”。该文作者的这一点说明,道出了结段的匠心,它既完整地点明了题目,总结了全文,交代了写作本文的原因,又深化了主旨,令人深思,留有无穷的余味。但这种收束意境层次较高,还要兼及上下文内容,稍有不慎,便成了题目的简单重复。运用点示标题式收束,不能呆板地简单重复,可对题目作适当的增删易序,增加收束的色彩,即使是原句再现,也要自然和谐,作适当引渡,以加深读者印象,提高收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