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学生零花钱的研究和调查论文

发布时间:

中学生零花钱的研究和调查论文

·98.6%的中学生都有零用钱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零用钱的学生仅占1.4%。研究人员认为,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的好些呢?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用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更为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段均占21.7%。研究人员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注:多选题合计》100%那么中学生们的零用钱是从哪里来的呢?调查数据显示:孩子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的中选率;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自己打工而来的(以高中生为主)占4.2%。交叉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初中生来说,通过奖学金和打工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注:多选题合计》100%那么青少年学生的零用钱平时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呢?统计结果显示:零用钱用来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3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运动花费占14.7%(其中初中生占初中生总数的8.3%;而高中生则占了23.5%);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包括服装和鞋类)占5.0%。交叉分析发现,初中生和高中生的零用钱花费存在一定的差异。高中生在玩游戏、体育运动和买衣服上的投入均明显高于初中生,而初中生的每月花费则相对更多的集中在买书籍上。研究人员认为,书籍是学生成长的精神养分,现在的文化书市也较为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买书籍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能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大多数中学生们都把自己的零用钱用在了购书上,这实际上是中学生们对于文化消费的一种表现,许多青少年们朋友对未来生活充满着渴望,因此许多青少年通过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填充自己的业余生活和精神需要,这一现象应该引起家长们的注意。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在不少学校大门的两侧,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生消费市场上也在进一步启动。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而国外的一些卡通漫画,故事书却充斥着市场,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这实际上恰恰反映了国内相关书籍资源的缺乏,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学生朋友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小辈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另外许多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近半数中学生自己保存,超过1/3的储蓄"回流"父母那么这些年龄相对较小的学生朋友们是如何处理自己的储蓄的呢?调查结果颇有趣味性,数据显示:有45.5%的学生是由自己保管自己的储蓄,同时有34.6%的学生会把储蓄"上缴"父母,由他们来保管,只有7.8%的学生会把储蓄存在银行里

关于中学生零用钱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学生零用钱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我们从从最小的最贴近学生生活的“零用钱”着手,对我校初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二、月零用钱数额

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

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

四、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

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1.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

2.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3.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

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

组长:邱鹏霖

组员:易宗淼 闫 楚 陈梦芹 陈永辉 廖宗桂 唐怡怡 田亚莲

中学生零用钱的使用途径、造成中学生乱花钱的原因、纠正中学生乱花钱的措施。

目前,中学生零用钱越来越多,中学生消费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乱花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现象的出现有社会的因素,也有家庭的因素,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些现象,将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学校、家长、学生自己都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

事例一:某中学的一位学生,近日在他生日的这天,特地举行了一个生日聚会,他和十多位

同学在一家饭店消费了近800元。

事例二:某中学学生,一名房产公司经理的儿子过生日,仅是亲朋好友送来的礼钱就达6000多元。

这就是时下一些中学生生日聚会的一幅缩影。近年来,有为数不少的中学生似乎变得越来越阔气,穿的用的都是名牌,吃喝非得上酒家、饭店,这似乎是一种时髦。反之,则被视为小气寒酸而丢面子。

而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围满了各年级的学生,店主摊贩对学生兜里的几个钱可是动足了脑筋。消费品市场上针对学生一族而设计的各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也日益始丰富多彩起来。但是这些追cool一族兜里的钱从何来?他们到底有多少零花钱?他们平时都把钱花到哪里去了呢?

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个调查:孩子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69.1%;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自己打工而来的(以高中生为主)占4.2%。 据调查(大约50人),中学生每人每月的零用钱的数目如下:

300元以上:4)0—300元:26%100—200元:28% 50—100元:30%

50元以下:10% 0元:2%

学生们拥有这么多钱,他们究竟用来干什么呢?为此我们也进行了一个调查:买书 14%;储存14%;吃零食28%;玩游戏17%;体育运动5%;去游乐场所10%;其它12%。

由此可见,中学生消费的途径越来越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经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 社会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许多,市场经济已经使得消费领域无孔不入。无直接经济来源的学生也成了许多商家的目标群体。在不少学校大门的两侧,学生经济正在迅速发展:杂货店、文具店、书店、网吧、小吃摊、电脑游戏光盘店等等一应俱全,五花八门。市区一些商业街上也开出青少年用品专卖店,无疑都是瞄准青少年学生这一消费群体,不少知名运动品牌也把这一群体作为重点消费对象。

国内外的一些漫画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却充斥着市场,造成某些学生沉迷于此。将零用钱大把大把的花在上面。

二、 家庭的原因。

个别家庭富裕的家长认为自己以前吃的苦是够多的了,不忍心也不愿意让孩子再体验以前生活的滋味,何况现在生活水平今非昔比,是大力提倡消费的年代。因此让子女多用点钱用不着大惊小怪。

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再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用尽有。有些父母在孩子上学前总会在他们兜里放上几元钱,给孩子买些零食和学习用品。在孩子出门玩耍时也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花费,这些零花钱也是家长对自己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极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

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

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现在大部分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孩子,只好定时给生活费,让他们自理。正因为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原因,使部分中学生对金钱极为看重,导致了社会问题的出现:欺家长,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抢劫、勒索、自编自导绑架自己

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为了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不让学生的心灵被金钱所吞噬,我们建议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做起:

一、政府有关部门做到:

1、有关部门去各中小学门前查处一些无牌无证的小吃、玩具摊档等,

净化学校门前的环境。

2、到学校、各村宣传到无牌无证的小吃摊档,浪费金钱的害处和不浪

费金钱,勤俭节约的好处等。

3、多张贴宣传标语等。

二、学校做到: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引导学生正确消费,不搞攀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家长做到:

1、树立正确的榜样。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学习的;

2、告诉孩子金钱是什么?金钱意味着什么?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控制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

四、学生自己做到:

1、根据实际,计划开支。不要零碎地、频繁地问父母要钱,这样难免他们不耐烦,也容易造成多花钱的错觉。你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预算一下,如每月做个月份计划,一次性向父母要,然后自己掌握,控制使用。譬如说,一个月消费的项目和总金额相对稳定;各项目按重要程度划分先后慢急来分配金额,尽可能减少开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坚持记账,节约开支。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坚持记账,就是学习对自身消费行为的管理和反省。这样可直观地了解自己零用钱的变化和使用情况,逐步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目和混乱,检查自己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是可以节省的。这不仅有利于节约,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好钢用在刀刃上”。尽可能把零用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合理使用价值。那种动辄购零食、同学之间轮流请客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金钱并不像平常说的那样,是一切邪恶的根源,惟有对金钱的贪欲,即对金钱过分的、自私的、贪婪的追求,才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学会合理使用金钱,让祖国的花朵不被金钱腐蚀!

调查地点:云浮中学新校区

调查时间:20xx年10月7-10日

调查对象:高中部全体学生

调查样本:139名中学生

调查人:伍思醒 叶进兴 傅家勇 魏文浩

一、调查主题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这是很多专家提出的观点,也是众多教育者和家长的心声。但是在“再富不能富孩子”方面,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事实往往相反,变成了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个现象引起了众多教育者和家长、学生的疑问:中学生应不应该有零花钱?应该有多少零花钱?他们应该怎样支配手中的零花钱?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中学生零花钱作为我们的调查主题。

二.调查目标

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现在中学生的零花钱的来源以及使用情况,养成正确的零花钱获取途径和支配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奉献社会意识。通过调查希望会

端正家长对孩子零花钱问题的正确认识,提高对孩子零花钱的管理意识。

三、调查报告

通过4天的调查,共调查了139名年龄在16-18岁之间的学生。

在139名学生中,其中有64名(占总数46%)学生的周零用钱在20-30元左右,还有37名(占总数27%)学生的周零用钱皆在50元以上。通过分析我们得知零花钱越多的学生往往都会把钱或多或少地花在买零食和去娱乐场所上面,而在业余时间他们大多数都选择出去玩或者是其他。而零用钱在30元左右的学生较少有买零食的现象发生,他们说:“如果把太多的钱花在买零食上了,那么如果有什么要用钱的时候就麻烦了。”在我们调查问卷中只有22名(占总数16%)同学把零用钱花在买书或杂志上,而这22名同学中,只有不到5名同学是周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而其余同学中有三名同学是把零花钱用在买体育杂志上而不是学习参考书。

通过调查发现,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来源是父母以及其他长辈(共有107名同学,占总数的81%),而且87%的家长对子女零用钱的使用很少过问甚至从不过问.50%以上的同学对街上的零钱会视而不见,只有约14%的同学会顺手捡起,值得反思.相对而言,零用钱多且爱娱乐享受的学生约22名,虽只占总数16%,但绝对是不容忽视的.

经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家长们应该重视子女的零用钱使用情况,对大量的零用钱支出更要适当跟踪,建议每周给孩子30-50元之间的零花钱,不宜过多,否则孩子就会有种“钱多花不完”的心理,自然而然的会去把多数心思放在娱乐和零食方面,他们在学习上,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相对会增多,学习成绩也会有所下滑。对于那些经常娱乐享受的同学,家长应该控制他们的可支配零用钱,对学生们的娱乐行为进行控制和约束,并减少零用钱或者在外出时间上进行规定,避免那些学生因享受过的多娱乐而放松学习的现象。

因此,针对中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消费,提出如下建议:

1.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

要强调“合理和适度”消费,提倡“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注意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影响。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费。

中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所以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树立适应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给自己理性的定位。

3.注重精神消费,养成健康习惯。

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中学生而言,精神消费不但能弥补物质生活上的不足,所以,建议中学生应广泛阅读有益书籍,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进行,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另外,要注意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

4.学校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

我们在此呼吁学校方面应注重对中学生消费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同时可以把勤俭节约这项中国的传统美德加以发扬,能够在校规、校训上加以体现。这样的措施更能使广大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对调查问卷上我们应该对“其他”这一项进行更多的分析,应该通过学生对“其他”这一项的填写进行比较和整理。

在此,希望那些享乐主义的同学们尽量多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毕竟我们现在已经是高中生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习。

四、调查反思

中学生的零用钱现象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中的零用钱,如何将零用钱用在该用的地方,如何将自己的零用钱用于理性消费上,是我们本次活动的重点,这个活动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大力支持,他们认为这个活动很实际,也很有现实意义,通过活动大家也认为这个活动对于学生的教育是很有帮助的,收到良好效果。

背景

现如今,大多数学生每周或每月都可以从父母那里拿到一定数额的钱,这就是零花钱。但是,身为零花钱使用者的我们,对以下四个问题是否了解呢?

目的

探究中学生零花钱的花费情况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2.口头了解

3.网络搜索

调查情况

问题1:零花钱的来源

——94.4%的中学生的零花钱来自父母

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老师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关爱。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产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2: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均。

初中生的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不孩子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才会相对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也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会毫不犹豫,同时孩子的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3:零用钱的使用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三大流向:购书,零食及储蓄。

值得一提的是有36.5%的中学生朋友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问题4:对零用钱的态度

——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一个人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就有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让他感到钱来得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建议

为了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不让学生的心灵被金钱所吞噬,我们建议从以下的四个方面做起:

一、政府有关部门做到:

1、有关部门去各中小学门前查处一些无牌无证的小吃、玩具摊档等,净化学校门前的环境。

2、到学校、各村宣传到无牌无证的小吃摊档,浪费金钱的害处和不浪费金钱,勤俭节约的好处等。

3、多张贴宣传标语等。

二、学校做到 :

1、教育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教育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引导学生正确消费,不搞攀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家长做到:

1、树立正确的榜样。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学习的;

2、告诉孩子金钱是什么?金钱意味着什么?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控制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

四、学生自己做到:

1、根据实际,计划开支。不要零碎地、频繁地问父母要钱,这样难免他们不耐烦,也容易造成多花钱的错觉。你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预算一下,如每月做个月份计划,一次性向父母

要,然后自己掌握,控制使用。譬如说,一个月消费的项目和总金额相对稳定;各项目按重要程度划分先后慢急来分配金额,尽可能减少开支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坚持记账,节约开支。自己手中的钱怎样花,坚持记账,就是学习对自身消费行为的管理和反省。这样可直观地了解自己零用钱的变化和使用情况,逐步避免消费行为中的盲目和混乱,检查自己哪些支出是合理的,哪些支出是可以节省的。这不仅有利于节约,更有利于实现有效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3、“好钢用在刀刃上”。尽可能把零用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合理使用价值。那种动辄购零食、同学之间轮流请客的做法是最不可取的。 金钱并不像平常说的那样,是一切邪恶的根源,惟有对金钱的贪欲,即对金钱过分的、自私的、贪婪的追求,才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学会合理使用金钱,让祖国的花朵不被金钱腐蚀!

关于中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暑假中及开学不久,我对一些同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研究过程: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确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因此,中学生合理使用零用钱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节约零用钱,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个问卷,通过它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一些看法。调查对象:初中生和高中生调查区域:温州龙湾各个中学调查人数:100 有效问卷:98消费观调查问卷1. 你有买有零花钱a、 有 b、没有2. 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200元 d、200元以上3.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其他亲戚 d、其他4.零用钱的主要用途a、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买零食d、玩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其他5.花零用钱购买一种商品时,你优先考虑什么因素是:a、商品的用途 b、商品的价位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6.你经常用零花钱买书籍吗?a、有 b、没有 c、不常常 d、经常7.若有用零花钱买书籍,通常买什么书?a、科技丛书 b、报刊杂志 c、专业用书d、漫画书 e、文学著作 f、其他8.你对中学生怎样正确合理地使用零用钱,有何建议?一、 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该尽有,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是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花钱了。二、 月零花钱数额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站26.1%;而100元-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我们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三、 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69.1%;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了7.0%;以及其他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我们中学生,是纯消费者没有经济来源,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花钱。因此,绝大部分零花钱来自于父母.四、 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有46。5%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面,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中学生对如何使用零花钱,还没有正确深入了解,在很大的方面还存在浪费现象,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正确使用零用钱的勤俭节约,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麻药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零花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正确使用零花钱起着极大作用。

摘要:通过本次对各中学的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我亲身体验到了投身社会实践的乐趣。以下是我组调查的过程概述及方法。 首先我确定了问题和研究目标,即中学生零花钱现状。其次,我制定了收集信息的研究计划(第一,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收集有关资料,即问卷调查;第三,提交调研计划);然后,实施研究计划;最后,解释并报告研究结果。于是写下了此篇论文。 关键词:中学生 零花钱 问卷调查 研究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为此,我牺牲了不少时间,一起设计出问卷内容,并向自己认识的同学分发。第一次作如此的问卷调查,不免缺乏经验,但经过努力,终于完成了本次活动。以下便是我结合调查结果作的一份初步的研究报告。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我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 我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三: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由图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学生朋友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另外许多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问题四:对零花钱的态度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我认为: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以上是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当多的在年纪尚小时便已受到了金钱的强烈冲击,正逐渐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因此,金钱教育对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来说,已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们有必要教孩子怎样对待钱和看待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金钱教育课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金钱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钱教育活动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层面,且无正规体系。问题是严峻的。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再好,学生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 我抄的

关于零花钱的小论文题目

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1.中学生的理财观念须加强! 如今我们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过着衣食不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父母辛辛苦苦挣钱,供我们吃饭穿衣,读书学习,而我们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 、本来就应该这样的。我们看到漂亮的衣服要叫父母买、同学的手机很时尚也想要一个,我们却不知钱的来之不易,都是父母用血汗换来的!如果从小不会计划用钱、只会大手大脚化钱,缺少理财观念,会影响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为提高生活质量,中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 2、如何创造财富 金钱和家里的物质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父母的劳动所得。父母亲对自己在学习方面取得的成绩而给予的奖励,是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肯定。我们应不在乎奖励的多少,而应把奖励的小钱积存起来。这样来体会劳动创造财富,不会再乱化钱了。同时,我们自己也要学会记胀,看看自己的辛苦所得都化到哪里去了,哪些钱花得比较值得,哪些钱花得不应该,经常进行比较、总结会增强我们的理财意识的。 3、如何留住财富? 我们和父母一块吃饭时,可以向父母探讨化钱的一些学问,父母这方面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多了。“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比如购物怎样少花钱多办事。同时,我们去了解银行的存款利息,与父母商量怎样存款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息。单一地把钱留在家里是不会下金蛋的,只有把余钱存到银行中去才会钱生钱的。当然,也可以投到股市中去、或买债券等,不过后两种方式获利较多,但同时风险也大。 4、如何用好财富? 建一个家庭每月生活开支统计表;把每天的“吃穿住行用”的支出项目都列落出来,到月底再进行各项支出的汇总,会发现月支出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会更加体会“花钱如流水”。另外,会发现有些钱花得是必须的,而有些钱是可花可不化的,有些钱却是很冤枉的、是在浪费钱财。 这样来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理财意识。

我国目前有7300万中学生,因此,他们的消费趋向及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是市场走势的重要参数。最近,零点调查公司和北汽福田公司对北京、保定、上海、苏州、广州、佛山6市的1589名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进行了消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每年的零花钱人均为8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对体育用品的名牌印象集中,购买自己的衣服、零食、自行车、杂志、VCD、录像带和卫生用品基本自主,晚餐、看电影和出外游玩对家长有较大影响力;读报方面,以晚报和电视节目报接触率高;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广告则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尤其是冷漠、酷的女影星。中学生“人情消费”知多少?激动网讯据天津日报道,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中学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的同学很少。男生多采取是清吃饭,而女生则以送小饰品、小工艺品、小玩具为主。每个学生一年用在“人情消费”至少几十元,有的甚至要花几百元。据了解,这些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向父母要。学生:这是“礼尚往来”,没办法。一位初二女同学说,自从上了中学之后,“人情消费”比从前多多了。好朋友过生日,过节什么的,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一位高中生告诉记者,他们班里同学送礼物都分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送差一点的。有的同学经常为了买礼物发愁,既要买得有新意,又要让对方喜欢,时间长了心里觉得挺累的,但也没办法“礼尚往来”嘛。 “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一些学生反映,他们的“人情消费”是跟大人学的。某高中生晓妍16岁生日,班上凡是和她要好的同学都送了她礼物,还将生日小礼品送到小妍家,小妍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还礼”,花了几百元钱在饭店订了单间,把和小妍要好的同学都请了来。第二年,小妍过生日就主动要求在饭店招待同学。家长:孩子不该背上人情债。一个姓刘的家长说,平时也给孩子不少零花钱,孩子大多也都用在校园“交际”上了。没想到现在的中学生也这么讲“人际关系”。另一位家长认为,孩子重视友情是对的,但是应该教育孩子,友谊不是可以用钱买的。回想我们的中学时代,那时候同学之间也没互相送礼物,可那时的同学友谊相当纯洁,相当深厚。她认为,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是间接影响孩子背上人情债的原因。谁来为孩子卸下“人情包袱”。有关专家认为,十几岁的中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辩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难免会模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孩子人格的塑造产生影响。如何消除不良影响,家长和学校都要做出努力。首先,在学校里,老师要从正面教育学生,什么样的校园人际关系才是正常的,过分的“人情消费”。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要在学生面前做个榜样,已正才能正人。校园“人情风”该刹了!学生追名牌,是耶?非耶?青少年的心目中崇拜各类偶像——影星、歌星、运动明星……在追逐和攀比中,他(她)们有意地装扮自己,在名牌运动服饰的消费上,他(她)们是极具购买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阶层。曾有人就《中学生零花钱消费现状》这一问题,对北京的71所学校中的187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多种消费情况。在月消费金额一项,约有40%的学生消费在100——300元之间,年消费额中有31%的学生在2000——5000元之间。在中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食品、服装、学生用品。在对校服满意程度一项中,有35%的学生认为不满意,有32%的学生认为一般,有12%的学生填上了“死都不想穿”和“宁死也不穿”。在服装类中,中学生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前三位分别是:阿迪达斯、耐克和李宁牌,占53%。购买时主要考虑样式的占31%,考虑价格的占23%,考虑质量的占22%,在休闲系列中,拥有最多的是真维斯,其次是堡狮龙和班尼路,购买牛仔系列前三名的名牌是:派、LEE、LEELOOPER,占其比例的40%。有关部门在对北京、广州两地少儿消费状况的调查中表明,名牌对孩子们的影响极深,有75.8%的孩子表示,他们买东西主要看是不是名牌,此外,还有33%的孩子认为价格高就是好东西,就是名牌。孩子们的购买欲望有30%来源于广告宣传的诱惑,更多的是来源于商品直观外表(42.5%),还有24.3%的孩子是出于攀比心态。那么,处在名牌运动服饰包围中的工薪族们,对名牌又有什么体验呢?在调查中走访了不同职业的不少人,尽管他们的月收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大多数却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属于工薪族,只是因经济实力不同,而购买能力不同而已,自然他们消费名牌的心态与经历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惊人地一致,在对孩子用名牌的选择是几乎都曾经给予认可并购买过,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一、 作为学习奖励品。二、 条件还可以,不必考虑太多。三、 过去自己没条件,如今自己好了,所以……。四、 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而且他又喜欢。五、 怕孩子在同学中丢面子而产生自卑感。六、 穿什么都是穿,只要不惹事就行……。此外,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追名牌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要是穿着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时,便会生邪念,不择手段地得到它,追名牌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是学生不务正业的一种表现。不可否认,名牌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不光是孩子、家长、学校都面临着如何正视它的问题,纵容、回避与压制并不是好办法,有效的途径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探讨。三.结论中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应该牢记历史的使命,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超前消费、攀比、追名牌,变味的“人情消费”,无节制、无计划地把钱挥霍掉,这些学生在他们享受金钱的“乐趣”时,是否想到了受穷苦的人们。要知道贫困地区求学多么艰辛,中国消费水平尚不高,勤俭节约之风绝不能丢。同时钱要花得有意义,真正做到物有所值。面对一些不良消费现象,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而应量入而出。社会机构也应对一些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行为,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

“零花钱”不容轻视(政治小论文)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日益富裕起来,孩子们的零花钱便也在不止不觉间不断上涨,有的甚至到了让人膛目结舌的地步。 远的不说,就说我们班吧!班里有些男生女生,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是对于穿着打扮,可都是“行家”。"BALENO"的上衣,"NIKE"的鞋子,"adidas"的书包,“SONY”的MP3……真可谓集名牌于一身。另有一些男生,通常每天身上都会带有上百块的钱,用于所谓的“吃喝玩乐”,泡网吧,打游戏,看色情录像、结交不良少年;更有的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这种例子在如今的校园中已不再是凤毛麟角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认为,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原因: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家庭经济状况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改善;二,目前家庭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其中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是最主要原因。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传统中,父母们都会用零花钱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比如:勤俭节约、财务自理。但在今天,生活富裕了,孩子的那点零花钱家长也不会放在心上。但这种超前消费意识是不适合中学生的,将给他们带来诸多不良影响。 首先,会促使他们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第一,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初中学生,一旦身上有了钱,见到喜欢吃的零食便会毫无节制地买。一些学校的校门前就有不少卖零食及饮料的小卖部,周围还有很多摆地摊的,卖些廉价的冰棒、棉花糖、油炸食品等。吃零食本身已经对身体无益了,更何况这种环境下出售的往往是一些三无食品。这样一来,不但浪费了钱,更重要的是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二,浪费的习惯。许多学生自以为有的是钱,所以对很多东西都不珍惜。比如,买了丰盛的午饭一句“没胃口”就原封不动地“回收”了;早餐的馒头咬了一口就慷慨地留给了“垃圾桶”,等等。如果有人“介意”,他们会满不在乎地说:"反正我花的是我自己的钱。"但他却没有意识到,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他潇潇洒洒所花的钱凝聚了父母多少的血汗。 其次,孩子之间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孩子的心理失衡。今天你在“肯德基”搓一顿几十元;明天我在“XX酒家”摆一桌几百元,看谁更有风度。现在的孩子谁手里要是没几个零花钱,看着同伴经常拿着钱去买这买那,总是羡慕得很,又尴尬的很。这种羡慕、尴尬处理得好那是幸运,若是处理得不好,带来的后果将不可想象。4月12日江北区一名约7岁的女孩哭喊着要跳楼。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从父母那得到零花钱。而有的孩子可能萌生或多或少的拜金主义,以金钱或能换取金钱的一切作为自己的钟爱。 再次,会给其他人树立不好的榜样,给他们的父母造成压力。有的孩子由于心理还未成熟,分辨是非能力不足,看到别的同学有那么多钱用,于是也向父母要。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很有钱。我相信,现在很多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收人也一般,但是为了满足孩子,甚至维护他们的“尊严”,他们只好省吃俭用地挤出一点来给孩子。可孩子并不心疼,钱花到不该花的地方,还嫌不够。 第四,会使孩子形成错误的金钱观,以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不知道应认真学好知识,不懂得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有的孩子,把父母的叮咛嘱咐,老师的教诲当成“耳边风”,只懂得吃喝玩乐,腹中却空空如也。更是忘却了将来有独立生活,赡养父母,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某些孩子走上犯罪之路。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可能今天你的家庭是相对富裕的,但谁也不能保证将永远富有,倘若已经养成了奢侈的习惯,将来要如何面对贫穷呢?也许有的人靠自己的意志能熬过去,但有的人却会难以自拔。前不久,报纸曾经报道,广州一名14岁的中学生在潜入同字家中盗窃被发现后,向同学的母亲狂刺38刀实在是惨无人道。 身为父母,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谁不愿给孩子付出呢?但是,家长们该给孩子什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味地给钱显然是错误的,而应该给他们以知识和正确的引导。金钱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伤人———家长们对此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在处理孩子的零花钱问题上,家长首先要牢记:零花钱,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手段。 一是培养劳动意识。家长可以把零花钱作为一种奖励手段。比如,孩子做了什么家务劳动,学习上取得了什么成绩或进步,可以按照事先的约定给孩子一定的奖励作为零花钱。让孩子形成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二是培养合理的消费观念。花钱也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就像学游泳一定要亲自下水一样,不让孩子自己掌握、使用零花钱,他们就学不会合理消费,这对他们以后走上社会,独立生活是不利的。 三是培养自立能力。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给孩子零花钱是孩子的“成长需要”。让孩子自己乘车、买文具、买图书,其重要意义是通过“购买”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方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专家建议,至少在孩子七八岁时,家长就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零花钱,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合理提高孩子自由支配的数额。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财知识,如消费、储蓄等。 零花钱是每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对待“钱”,是人生道德大厦中一根重要的支柱。孩子对零花钱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其成年后道德的形成。作为父母,首先,绝不能在经济上放纵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思想;其次,在此基础上,教会他们如何消费与分配零花钱,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知识。一句话,要使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参考资料:希望能帮上你

一.背景我国目前中学生人数高达7300万,中学生消费状况也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在中学生消费中有许多问题,足以引起中学生朋友和家长们的重视。 二.内容零点公司调查:7300万中学生消费什么?我国目前有7300万中学生,因此,他们的消费趋向及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力是市场走势的重要参数。最近,零点调查公司和北汽福田公司对北京、保定、上海、苏州、广州、佛山6市的1589名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进行了消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每年的零花钱人均为800多元,主要用于购买零食(包装食品和饮料)和文化用品(文具、书报、磁带、VCD);男生乐于去运动场所和书店,女生则是书店和商店;对体育用品的名牌印象集中,购买自己的衣服、零食、自行车、杂志、VCD、录像带和卫生用品基本自主,晚餐、看电影和出外游玩对家长有较大影响力;读报方面,以晚报和电视节目报接触率高;中学生印象深刻的广告则是自己喜欢的明星尤其是冷漠、酷的女影星。中学生“人情消费”知多少?激动网讯据天津日报道,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在中学校园里,没有送过礼的同学很少。男生多采取是清吃饭,而女生则以送小饰品、小工艺品、小玩具为主。每个学生一年用在“人情消费”至少几十元,有的甚至要花几百元。据了解,这些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向父母要。学生:这是“礼尚往来”,没办法。一位初二女同学说,自从上了中学之后,“人情消费”比从前多多了。好朋友过生日,过节什么的,不送礼物,就会被同学瞧不起,还容易“伤感情”。一位高中生告诉记者,他们班里同学送礼物都分关系好的送贵重一点的,关系一般送差一点的。有的同学经常为了买礼物发愁,既要买得有新意,又要让对方喜欢,时间长了心里觉得挺累的,但也没办法“礼尚往来”嘛。 “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一些学生反映,他们的“人情消费”是跟大人学的。某高中生晓妍16岁生日,班上凡是和她要好的同学都送了她礼物,还将生日小礼品送到小妍家,小妍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孩子“还礼”,花了几百元钱在饭店订了单间,把和小妍要好的同学都请了来。第二年,小妍过生日就主动要求在饭店招待同学。家长:孩子不该背上人情债。一个姓刘的家长说,平时也给孩子不少零花钱,孩子大多也都用在校园“交际”上了。没想到现在的中学生也这么讲“人际关系”。另一位家长认为,孩子重视友情是对的,但是应该教育孩子,友谊不是可以用钱买的。回想我们的中学时代,那时候同学之间也没互相送礼物,可那时的同学友谊相当纯洁,相当深厚。她认为,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是间接影响孩子背上人情债的原因。谁来为孩子卸下“人情包袱”。有关专家认为,十几岁的中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辩析能力不强,在一些变味的“人际关系”的影响下,难免会模仿,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会对孩子人格的塑造产生影响。如何消除不良影响,家长和学校都要做出努力。首先,在学校里,老师要从正面教育学生,什么样的校园人际关系才是正常的,过分的“人情消费”。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老师和家长要在学生面前做个榜样,已正才能正人。校园“人情风”该刹了!学生追名牌,是耶?非耶?青少年的心目中崇拜各类偶像——影星、歌星、运动明星……在追逐和攀比中,他(她)们有意地装扮自己,在名牌运动服饰的消费上,他(她)们是极具购买能力,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阶层。曾有人就《中学生零花钱消费现状》这一问题,对北京的71所学校中的187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学生的多种消费情况。在月消费金额一项,约有40%的学生消费在100——300元之间,年消费额中有31%的学生在2000——5000元之间。在中学生消费倾向的调查中,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食品、服装、学生用品。在对校服满意程度一项中,有35%的学生认为不满意,有32%的学生认为一般,有12%的学生填上了“死都不想穿”和“宁死也不穿”。在服装类中,中学生拥有名牌运动服的前三位分别是:阿迪达斯、耐克和李宁牌,占53%。购买时主要考虑样式的占31%,考虑价格的占23%,考虑质量的占22%,在休闲系列中,拥有最多的是真维斯,其次是堡狮龙和班尼路,购买牛仔系列前三名的名牌是:派、LEE、LEELOOPER,占其比例的40%。有关部门在对北京、广州两地少儿消费状况的调查中表明,名牌对孩子们的影响极深,有75.8%的孩子表示,他们买东西主要看是不是名牌,此外,还有33%的孩子认为价格高就是好东西,就是名牌。孩子们的购买欲望有30%来源于广告宣传的诱惑,更多的是来源于商品直观外表(42.5%),还有24.3%的孩子是出于攀比心态。那么,处在名牌运动服饰包围中的工薪族们,对名牌又有什么体验呢?在调查中走访了不同职业的不少人,尽管他们的月收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但大多数却毫不犹豫地认为自己属于工薪族,只是因经济实力不同,而购买能力不同而已,自然他们消费名牌的心态与经历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惊人地一致,在对孩子用名牌的选择是几乎都曾经给予认可并购买过,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一、 作为学习奖励品。二、 条件还可以,不必考虑太多。三、 过去自己没条件,如今自己好了,所以……。四、 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而且他又喜欢。五、 怕孩子在同学中丢面子而产生自卑感。六、 穿什么都是穿,只要不惹事就行……。此外,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追名牌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要是穿着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时,便会生邪念,不择手段地得到它,追名牌会分散学习的注意力,是学生不务正业的一种表现。不可否认,名牌的诱惑力是巨大的,不光是孩子、家长、学校都面临着如何正视它的问题,纵容、回避与压制并不是好办法,有效的途径还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探讨。三.结论中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应该牢记历史的使命,发扬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超前消费、攀比、追名牌,变味的“人情消费”,无节制、无计划地把钱挥霍掉,这些学生在他们享受金钱的“乐趣”时,是否想到了受穷苦的人们。要知道贫困地区求学多么艰辛,中国消费水平尚不高,勤俭节约之风绝不能丢。同时钱要花得有意义,真正做到物有所值。面对一些不良消费现象,学校应对学生加强教育,努力宣传朴素的生活作风,引导适度消费,健康消费,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不能一味纵容,而应量入而出。社会机构也应对一些消费歪风与不正常的舆论进行纠正,规范中学生消费行为,使中学生消费走入正轨。中学生消费观调查报告[日期:2006-01-15] 来源:本站转载 作者:倪文君等 [字体:大 中 小] --------------------------------------------------------------------------------报告内容:每天放学时,各个中小学校门口的一些杂货店、小吃摊就热闹起来了,店门摊前挤满了各个年级的学生。他们这些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有多深。让我们先从最小的最贴近生活的“零用钱”着手。请看我们的一些调查结果。寒假中及开学不久,我们对东台的主要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中学生零用钱拥有情况调查数据显示:有零用钱的学生占了被调查总数的98.6%没有的仅占1.4%。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家长对自己小孩几乎是百依百顺,疼爱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俭用,孩子那里总是应有尽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孩子身上放上一些零花钱,这些零花钱是家长对孩子成长中的一部分投资。只有少数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来安排,所以也不用什么零用钱了。二月零用钱数额调查数据显示:在初中生中,每月零花钱在50元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其比例为70.2%;而51-100元的占14.9%;101-200元的占6.4%;201元以上的占8.5%。而高中生零用钱的数目则相对平均,在不同的区间中所占的比例均比较接近。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为201元以上,占30.4%。其次为151-200元的占26.1%;而100元以下和101-150元的零用钱均占21.7%。 ¢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较多,学习上的花费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毫不犹豫,与此同时,同学们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随之“水涨船高”。三中学生零用钱主要来源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占了94.4%;来自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占了19.7%;其他亲戚给的占7.0%;以及其它的占4.2%。分析发现,高中生相对于初中生,通过奖学金获得一些零用钱的比例略高一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于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也会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因此,绝大部分零用钱来自于父母。中学生零用钱的主要用途结果显示:零用钱用于购买书籍的学生人数占总数的47.7%;进行储蓄和买零食的均占46.5%;这三类用途的中选率明显高于其他用途。而玩游戏(包括一些家庭用电脑游戏)的占25.4%;体育花费占14.7%;用自己零用钱买衣服的占5.0%。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书籍是学生成长的养分现在的文化市场比较繁荣,课外的,课内的;娱乐性的,电脑知识类的;趣味爱好类的,文学小说类的,等等书籍在图书市场上都能买到,家长对于孩子购书也持赞成态度,总希望孩子多长知识,所以书籍消费成了学生零用钱的一大消费方向。¢有46.5%的中学生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我们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许多同学喜欢吃零食,因此,在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比例。中学生中的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消费观上的偏差,因此,就需要学校进行较为全面的经济知识教育和消费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在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不息、不懈奋斗的美德及革命先辈和当代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的精神。同时,学校要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因为,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家庭的经济状况及家庭的消费方式对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极大作用。以上是我们根据调查情况得出的一些结论,仅供大家参考。(附研究过程及调查报告)研究过程: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而美伦美奂的社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正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琳琅满目的商品,层出不穷的各种品牌,千变万化的流行信息,给差不多每个城市的中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消费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也因此,中学生的消费观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怎样树立,成了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这个问卷,通过它了解当代中学生的一些看法。调查对象:初中生和高中生 调查区域:台城各中学调查人数:250人 有效问卷:200份中学生的消费观调查问卷1. 你是:男/女2.你有没有零花钱A有 B没有3.你每月的零花钱是: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4.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其他亲戚 D.其他5.零用钱的主要用途A.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买零食D.玩游戏 E.体育运动 F.买衣服 G.其他6.你的消费理念或消费风格A.父母,因为他们是过来人B.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比父母更了解我们需要什么C.同学或同龄的朋友们,因为他们知道什么不让我落伍D.没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7.你对中学生统一穿着校服的看法A.应该,一些特殊场合需要 B.没什么理由,应该C.没必要穿校服,抹杀学生个性 D.说不清楚8. 是否购买一种商品,你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商品的用途 B.商品的价位C.商品的款式及包装 D.商品是否符合时尚潮流9. 你经常购买的书籍A.科技丛书 B.报刊杂志 C.专业用书D.漫画书 E.文学著作 F.其它10.你对中学生品牌消费的理解是:

研究生为学位掏钱花钱发表论文

发表文章能赚稿费,这是常识。可当下却有很多在校研究生自己掏钱请人发表论文,为何会做赔本生意?   武汉某部属院校文学专业研一学生李妍妍,就刚刚花400元钱,通过期刊中介买版面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有可能助我获得二等奖学金,比三等要多出1000元,给中介的钱花得值。”李妍妍道出缘由。   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武汉部分高校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与学生发表论文挂钩,为了获取不菲的奖学金,众多研究生掏钱买版面发论文已成公开的秘密。多位高校教授感叹,本为鼓励学生学术上进的奖学金政策,被钻了空子,成为“圈钱”的门道。   学生:班上22人17人花钱发论文   李妍妍所在学院9月开始评定奖学金,评定办法明确奖学金与在各等级刊物上发表论文挂钩:在一、二级(权威)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每篇记10分;在三、四级(重点)发表每篇记7分……李妍妍发表论文的刊物属一般期刊,能在评定时加1分。   “虽然奖学金评定还与课程成绩和平时表现有关,但这方面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档次。”李妍妍说,这加的1分就可能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奖学金级别。   抱着同样想法的不止李妍妍一人。据李妍妍介绍,她班上共22人,她知道的就有17人花钱发过论文。   武汉某高校现当代文学专业研二学生易思明,今年更是花钱在省级期刊上连发了7篇论文。易思明告诉记者,他就是冲着国家奖学金去的,“面对一年两万的奖学金,花个几百上千元发论文,值啊。”   武汉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研一学生刘晶,平时根本没有闲暇时间写论文。而她所在学院规定:只有在7月底前见刊的论文才能获得奖学金加分。最终,她花了半月的时间,炮制出一篇论文,花费350元发表。   昨天,她拿着刚出版的刊物说:“半个月写成,两千多字,这论文能看吗?我自己也知道没有什么价值,可别人都发了,我不争取自己的利益不就是傻子?”   中介:旺季一个月做成40单生意   正常情况下,在刊物上发表论文,直接把相关稿件寄给我部,发表后还可获得数额不等的稿费,但能否发表得看论文的质量,发表时间也不能确定。对于像李妍妍一样,急于发表论文的人来说就得靠中介了。   记者以顾客的身份,联系上一李姓论文中介。对方开价,一般刊物发表论文500元每页,档次稍高的价格则要翻倍。这名中介自称“入行”两年,每年的五、六、七三个月是她最忙的时候,“一般9月份要评定奖学金,很多学生都赶在9月前发论文。”据她介绍,光今年6月,她就做成40多单大学生的论文生意,其中绝大多数是研究生。   据2012年3月2日《人民日报》报道,国内现有学术期刊5000多种,每年刊发的论文约100万篇,但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因业务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学位授予等产生的发表论文的需求约为480万篇。供不应求的市场催生了论文“快速通道”,花钱买版面发论文,成了公开的秘密。   教授:建议改进论文评价机制   记者采访了多位高校教授,普遍对研究生花钱发表论文一事有所耳闻。不过,也有学生不屑用这种方式来博取奖学金。武汉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一学生王利,没有花钱发一篇论文,硬是靠着在研究生会的工作和帮导师做项目,拿到了一等奖学金。“发表掺水的论文,我觉得对自己是一种侮辱,我宁可评不上奖学金,也不想做这丢脸的事。”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教授谭邦和表示,论文确实是一个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体现,奖学金和论文挂钩本质上也是为了鼓励学生创新,只不过在现实中被异化了,“在奖学金数额有限的情况下,只能进行比较评价,但是评价的指标、方式和内容却最终异化了这个善意。”   “我国买卖论文已经形成产业,截至2009年规模就达到10亿元。”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和他的团队,通过3年的调查研究,于2010年曝光了学术论文买卖乱象。沈阳建议,可以考虑改变当前的论文评价机制,把对论文所在期刊级别的评价,转移到对论文本身的评价上来,“如有必要,还可以采取隐匿刊物名称的评审方式,单独把论文拿出来看质量。如有可能,实行论文的‘代表作制度’,引导学生发论文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因为研究生的论文多数都是为了的学位证的滥竽充数之作。有的学校规定硕士研究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到两篇论文。研究生三年的时间除去研一政治,英语基础课一年,毕业找工作,写毕业论文一年。能研究出什么呀。尤其是一些长线专业。

是这样的,发表论文:第一步,交给编辑社版面费,给你安排版面发表;第二步:发表之后,文章的著作权是属于作者的;第三步:文章被别的刊物刊登,会缴纳作者一定的稿费。大学老师发表论文也是得交钱的,只不过很多老师可以拿到稿费而已,你的文章写的不错,也是有机会拿稿费的。不用心理不平衡。

能拿到钱那肯定是优秀的作品另外研究生是学生,还在学习阶段,稿费不会给的(当然排除优秀学研究生)然而大学老师能拿到钱我觉得是因为老师水平比较高

为学位研究生花钱发论文

如果是学校要求研究生毕业要有一篇发表的论文则这一篇是导师出钱,原则上导师只支持一篇,当然了,如果你给老师的项目做的很好,或者你发的期刊很好,至少EI检索以上,随便你发,导师都会给你出钱的优尔设计论文网,专业的英文SCI论文写作发表,工科类的

论文发表需要钱。

职称论文发表主要用于各行业人才等晋升职称,发表途径由两种,一种是作者直接投稿,另一种是作者通过杂志社的代理来完成投搞。而这两种方式都是需要钱的。

发表职称论文前,应先了解单位对刊物要求,认真辨别期刊真伪,职称论文发表后,要认真保管刊物,及时递交材料,以免错过职称评定日期。

论文发表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需要。可以说不管在什么级别的期刊,通过哪种途径发表论文基本上都是需要花钱的。只是投稿方式不同、投稿期刊不同,费用也不一样。一般投稿期刊级别越高,费用越高。

论文在发表之初都是要进行三次审核的,以确定论文内容无误。而这个审稿是需要杂志社编辑和相关行业的专家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审核,支付一定的审稿费用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不同杂志社审稿专家资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学科的复杂程度不一,审稿费的收费标准也有高有低。

发表论文作用: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毕业需要;教师、医护人员、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等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是作为基金或课题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

还是那句老话,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是哪个期刊就要针对性的介绍。毕竟不同造成不同。建议来自壹品优刊请谨慎参考。

如何有效利用零花钱课题研究论文

文章可以分5个大段来写1 零花钱的含义、主要来源2目前孩子们对待零花钱的态度,如何使用零花钱的各种方式:存钱、购物等等3不合理的花销零花钱导致的危害与后果:比如分散学习注意力。不节约、爱惜。养成不良习惯等等4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处:购买合理的学习用品、对学习有帮助。学会经济理财。5对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建议。父母应该合理配合孩子一起管理、学校应该如何教育、自己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钱!

摘要:通过本次对各中学的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我亲身体验到了投身社会实践的乐趣。以下是我组调查的过程概述及方法。 首先我确定了问题和研究目标,即中学生零花钱现状。其次,我制定了收集信息的研究计划(第一,确定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收集有关资料,即问卷调查;第三,提交调研计划);然后,实施研究计划;最后,解释并报告研究结果。于是写下了此篇论文。 关键词:中学生 零花钱 问卷调查 研究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不断充实。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自然倍受宠爱,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零花钱状况。面对日渐增长的零花钱我们究竟应如何看待呢?学生门是如何来安排他们的零花前的呢?这些零花钱又对他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些都是十分另社会关注的问题。因此我就这一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为此,我牺牲了不少时间,一起设计出问卷内容,并向自己认识的同学分发。第一次作如此的问卷调查,不免缺乏经验,但经过努力,终于完成了本次活动。以下便是我结合调查结果作的一份初步的研究报告。 问题一:零花钱的来源-94.4%的中学生零用钱来自父母我认为,没有经济来源的学生,生活开销一般都是依赖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学生与祖辈或其他亲属同住的,也会经常收到他们给的零用钱,这也是基于长辈对幼辈的爱护。因此,他们的零用钱绝大多数来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学生还会通过打工或者兼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接触了社会,丰富了社会经验。但中学生的年龄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小,能同意他们利用课余打工的家长还是不多。 问题二:零花钱的数额 初中生零用钱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费层次更为平均 我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相对来说,高中生各方面的开支比较多学习上的花费要明显多于初中生,对于自己孩子在学习上的正常开销,家长们的出手是毫不犹豫的,同时孩子们平时的生活花费和日常零用钱,也开始随之水涨船高。 问题三: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中学生零用钱的三大流向:购书、储蓄、买零食 由图可以发现青少年的零用钱花费中,精神消费上的购书是居于首位的,但是目前国内的文化消费市场上针对青少年朋友的书籍还是非常的少,许多都是习题集和课内补习资料,可以填补青少年精神空间的书籍少的可怜,因此必须重视中学生的文化消费需求,挖掘中国式的精神消费内容,丰富青少年的业余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学生朋友会把未花完的零用钱进行储蓄,而且相当多的学生储蓄是有明确消费目的的,是一种积攒行为。这个结果表明,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在当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孩子的储蓄行为是个好现象,家长应对此加以鼓励和正确引导,使其从小养成善理财的好习惯。但同时也必须关心孩子的生活习惯,对于不良习惯必须坚决纠正,这也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另外许多青少年学生比较喜欢吃零食,因此用于零食上的开销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问题四:对零花钱的态度中学生普遍缺乏理财能力 我认为:一个人的很多习惯都养成于青少年时期,从一个学生对待零用钱的态度就能折射出将来当家理财的点点滴滴:一个人从小克勤克俭,长大后花钱自不会大手大脚:小时候要风得风,要雨有雨,让他感到钱来的很容易,长大后一不留神,就会犯下难以弥补的错误。 以上是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当多的在年纪尚小时便已受到了金钱的强烈冲击,正逐渐形成独特的金钱观。因此,金钱教育对于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来说,已经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教育者们有必要教孩子怎样对待钱和看待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一般都还没有开设专门的金钱教育课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也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金钱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钱教育活动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层面,且无正规体系。问题是严峻的。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的家长都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家庭经济条件再好,学生打工挣钱、自食其力还是比较普遍的。国内在观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家长总希望在自己的保护伞下为孩子营造安逸舒心的成长环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在教育上可别大意了,拔苗助长不行,过于精心呵护更不可取! 我抄的

据报道,某市小学学生每年用于吃零食的钱达100万元,该市某中学的一个初中生平均每月零花钱达300元,最高有800元。在我看来,这是纯属的浪费行为,是十分可耻的。“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而且应该从小做起,做一个勤俭节约的人。在华夏五千年的璀璨的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有许多的朝代是因为浪费而走向衰败的。如今,学生乱发钱已经成为网络的一大热点问题。学生们因为家庭条件好就高消费,乱花钱,不仅吃得要很高档,穿也要很华丽,这种奢侈的生活似乎过得比父母都还好了。不是有钱就能乱挥霍,也不是不给学生太多零花钱,总要有点限制的,不要让孩子乱花钱,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那些青少年只贪图一时的享受却引火烧身,自掘死地。虽然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难道就不应该勤俭节约了吗?但是如今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许多人不能上学,不能吃上饭。而那些大款却随意地挥霍,吃喝玩乐,过着十分奢侈的生活,难道他们就没想过那些正在饿着肚子的人吗?那样实在太浪费了,太不应该了。据统计,一年内人们给人送礼的钱可以举办两届奥运会还多。可见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浪费就犹如蛔虫在侵蚀青少年的身心。那些“月光族”的青少年们毫无节制的浪费、毫无条理的消费,追求生活中的超高的物质享受,而贪图一时的快乐和享受,却把自己理想的翅膀折断。如今的我们正处于思想转变的重要时期,务必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为防止长大以后更加毫无节制的浪费。香港的“船王”包玉刚以俭治家,下班后都是坐公交车回家的。难道一个亿万富翁就买不起一辆小车么?不是,因为他很节约,能不乱话钱就不乱花,是“以俭养德”,他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总之,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必须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零花钱的出现,给家长们带来了烦恼。因为它在给学生们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坏处。怎样处理好这样问题呢?“学生零花钱”的好处学生零花钱的好处多于坏处。只是看你会不会利用罢了。会用零花钱的人他就会有自己的一个小储蓄罐。这个小储蓄罐,在积存零用钱的同时,也积存着美好的品德。如果,把爸爸、妈妈每天给的钱节省下来,积攒到一定数量时,便去买学习用品或自己需要的书籍,从不乱花钱,学生买了学习用品就可以更好地学习。书籍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学习成绩自然就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在储蓄的过程中,培养了他勤俭节约、合理用钱的好习惯。“学生零花钱”的坏处在众多的学生中,也有这样一类人。父母给了他零花钱,他从来不会去想一想该用在什么地方。而是一拿到钱,满脑子都想着小食店里那些包装华丽的食品。像那些麻辣熟食,不知是用什么做成的,外面精美的塑料袋包装,来吸引小朋友们手里的零花钱。给众多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危害。他们那些食品大都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没有生产日期,甚至有些是过期的。孩子们吃了,肚子疼、喉咙疼……什么病都来了。为此,有些家长为“学生零花钱”而烦恼。不给吧,有时真要买学习用品和需要的东西。给吧,他们一拿到钱就往小食店跑。小朋友们吃得不亦乐乎,商店老板拍手哈哈大笑。吃病了到医院,医生急忙检查、打针、吃药……一堆麻烦事,家长可急得不得了,这都是零花钱带来的危害——出钱买病!人们把那些在校门口做生意的小摊贩称为“校门商风”。这种“校门商风”的亮相,都是为了赚钱。诚然,我们并不反对用合法的手段去赚钱,但是应遵守做生意的道德!难道这些小贩们为了塞满自己的“腰包”而置别人的利益于不顾就对吗?难道不能考虑一下国家的长远利益吗?同时,那些整天用零花钱买小零食的同学们,也该醒醒了,不要成天沉醉于那些食品当中,它们只会给你身体带来害处。依我看,这种“商风”有百害而无一利。同学们,请你那双勤劳的手攥紧你手中的每一分零花钱,不要让它毫无意义地飞向那乱七八糟的小食店;而应让它更有意义地飞向那蕴藏着渊博知识的世界——书店。同学,如果你想让你的零花钱花得更有意义的话,那么就伸出你充满热血、充满爱心的双手吧!让它飞向失学儿童、贫困地区……让它温暖同一片蓝天下的各族儿女们的心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