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广东党建云平台是面向全广东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和党组织建设等于一体的党建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对用户的身份并没有特殊规定必须是党员才能登上,不是党员在填写相关信息后也是能进行登录的,比较方便快捷。
廖益,男,教授,教育学博士,国家督学,广东省督学顾问,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兼任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比较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高职高专分会理事长、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广东省督导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广东省教育科研重大项目、广东省教育规划重点项目等20余项。出版《大学学科专业评价》(广东省优秀出版基金)、《高职教育专业改革研究》等专著,主编《信仰的力量》(中央党校出版社)等教材,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先后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高教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4项,2009年获建国60周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广东省人民 *** 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于2017年8月并入广东南博教育集团,依托南博教育集团雄厚的办学实力与办学优势,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南博旗下广东三所高校,广东科技学院(本科)、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专科)、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专科),强强联手,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更具有竞争力,就业前景更广阔。
学院现有天河区、白云区两个校区。天河校区地处高校林立的广州市天河区,毗邻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是广东省唯一一所地处广州市天河CBD的民办高职院校。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经过,紧靠捷运六号线长湴站。白云校区地处广州第二大学城,位于白云区钟落潭镇健康城高校园区,毗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公安专科学校,交通便利,紧临捷运14号线、京珠高速钟落潭出口和广从快速路。
学院现有商务管理系、贸易经济系、信息工程系、人文与外语系、财务会计系、机电工程系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课教学部);开设29个专业,在校生人数近6000名;现有学生社团35个,为学生才华施展搭建广阔平台,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学院大力引进优质资源,推进教育国际化,与澳大利亚纽卡素大学法商学院、澳洲国际商学院达成合作办学意向。
海事大学邢文利教授是杨昌文的老婆。邢文利教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参加工作,在大连海事大学社科系(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所以,海事大学邢文利教授是杨昌文的老婆。
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我整理了党建论文格式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一:《党建工作研究》 摘要:党的的召开为我们的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被写入党章。本文首先分析党在各个探索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了理论成果,然后指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在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党的;党建工作;建议 中国共产党的第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经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了党章修改的建议,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写入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行动指南。党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招开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会,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额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实践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只要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党的的召开对于党在新时期团结全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有重大的意义,党的的召开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的共产党员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继续的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发,推动社会的各个行业朝着科学发展,安定和谐的局面发展。 一、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理论以及关于党的建设问题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基本理论及党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积贫积弱,面对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使中国的革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思想理论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指引,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 经验 的 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的党非常重视党建工作,在党内开展 文化 理论的学习,以及整风运动,提高了党组织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的党的基本理论以及党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我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同志经过广泛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新的认识。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困难,但那都是暂时的,经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带集体。邓小平结合世界发展的形式,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了改革开放等一些列举措,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党的建设上,注重党员理论知识和政治意识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每个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全体党员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 (三)改革开放以后直到现在党的基本理论以及党建工作 经过改革开发,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了综合国力。当代社会正在面临着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世界多级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当今世界的格局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党审时度势,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新时期党的建设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始终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我们的党在党员内部开展拒腐防变的理论 教育 ,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全体党员的理论知识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都取得显著增强。 二、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加强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党建工作,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做好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我们党完成各项任务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二)加强党建工作是保障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我们党经过近百年奋斗历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的结合,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我们的党在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只要抓好党建工作,才能保障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领导能力。 三、在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充分重视党校的作用,努力的培养积极分子 为了壮大党的队伍,我们的党应该充分的重视“党校培训”计划的实施,培养出更多的积极分子。要充分的认识到党校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为党的队伍提供有充足的人才保障,才能提高的党的战斗力。在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其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每一名积极分子都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良好的人才。 (二)创新党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党建文化 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党员管理体制的建设,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党员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党建工作的实施,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在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党员的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党员的文化修养,增强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重视基层党小组的建设,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办事效率。全体党员都应该树立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党的管理体制建设为契机,努力的提高每一名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在新时期要更加充分的重视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参考文献 [1]薛明飞.有关“以人为本”理念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中[J].南京大学学报.2008,12(4):22-24. [2]朱明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开展党建工作[J].求是,2008,20(7):33-35. 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二:《强化党建创新 推动企业党建工作》 【摘要】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涉及范围广、考虑因素多。党建工作能为企业、职工解决诸多问题。可以有效的促进职工与企业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职工的思想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需要党建工作紧随社会前进的脚步,为广大职工服务。这就需要党建工作不断的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创新党建推动企业 一、创新是党建工作的动力源泉 党建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要求作风严谨、态度端正。党建工作更是一项生机勃勃与创新的事业。 1、无论何种创造,都需要有一个全新的、有创意的观念作指导。党建工作,需要在当前形势和工作任务面前发挥高能力,提升全面水平,要在观念上来突破。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的一项工作,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 2、创新能够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持续步入更高的层面。回顾历史,一部关于党的建设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一部不断除旧迎新的历史。从近几年党建工作的实际经验看,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挑衅战,我们的党建工作者在党建工作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如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增强了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了企务公开等,进一步缩短了党组织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些有效的路径,与时代要求相协调,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涯中,产生了很大的进步效应。但这些改革与创新仍然是初层次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善于发现,持之以恒地开辟新思路,才能推动党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3、当前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有着辽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我们今天的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譬如,以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为标志的经济领域处处体现着活力,如何在这一新天地里造就党建工作的华丽篇章,是全基层党组织都考虑和实践的新问题。此外,伴随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前进的脚步,多元化的思维使人们的认知世界绚丽多彩,这当中也存在一些消极思想的干扰。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急切需要广大党建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又要在行动上主动出击,更要在实践上进行积极探索,才能使党建工作走在新形势的前列,实现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全面创新,全面出击 1、抓调研,在工作思路上有新突破。调查研究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为此,要在组织系统兴起积极调研之风,竭尽全力构建全面的调研机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思路,做出新对策,完成新成果;通过调研开阔视野,把握命脉,形成合理的、有效的认识。对于有新意的调研成果,要勇于放在工作中试验,并着重总结、改进和完善;对于成熟的经验,要提升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办法、建议和规章,督导基层工作,提高全面的工作能力。 2、抓突破,在工作重点上新意。没有新意,就没有进步,更没有发展。抓住关键点,就是把握了主要矛盾。组织部门要围绕主要工作,寻寻找工作的突破口,找准工作的要塞,大力实践,创意性地展开工作。当前形势下,尤其是要抓紧干部制度改革这个要点。因为干部制度改革带动全局、左右全局、影响着全局,直接关系到我党的全面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出发,紧密围绕党建工作的重点、疑点问题,全力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争做模范。 3、抓典型,在整体工作上提高创新意识。抓典型,就是采取以点带面策略,通过塑造各种的典型,带动党建工作全面开展,推进整体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要步入基层全方位筛选各种有力途径、寻找各层次的模范,运用扶持、帮助、指导的 方法 ,总结有效的经验,提升典范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典范存在的不足和疑难,努力构造党建工作的模范群体,以此带动整个党建工作持续发展,使党建工作在典范的影响下持续创新,整全面推进。 4、抓规范,在工作机制上提高创意。党建工作要有新意,需要以积极的工作机制为保障。各级党建部门要全面创新机制,防止和杜绝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促使党建工作的“三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党建工作进行合理剖析和分析研究,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作步骤,用以指导和筹谋党建工作。要明确 岗位职责 ,严厉岗位纪律,真正在党建战线形成一系列职责明了、程序规范、执行有力、方便运转的工作机制,为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提供坚实的后盾。 三、改进手段、探索新思路 1、方法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点。新时期党组织要认证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党建工作适合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党建工作需要着眼于整体推进和全面贯彻,同时,考虑方式上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要有党建方面的刚性的教育和管理,又要有人性化的鼓励和关怀。要做到“上下沟通及时,及时处理问题”。拓宽视野、敞开思路,努力增强党建工作的活跃性。 2、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开阔的途径和舞台。充分利用网络简单快捷、高效的信息传播优势,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每一位党组成员,牢靠掌握党建工作的主动权、拓展党员教育的 渠道 、促进党务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推进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拓宽联系广大职工的路子,丰富服务职工的内容,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3、取缔论资排辈,让党组织拥有良好的人类资源。高素质的队伍是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有力保障。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敢用人才、成就人才。不断改革和创新用人机制。切实把想做事、会做事、干实事和职工拥护的优秀人才,不拘一格选拔出来,予以重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在 政策法规 、技术、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对党组织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优秀者的素质和能力,努力为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优良的条件。激发广大党员坚定信念、 爱岗敬业 、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 4、改变学风作风,摒弃不良作风,促进党组织只能更好的发挥。学风和作风可以直接反应党组织是否具备先进性;是否能更好的发挥服务广大职工的作用。企业党建工作面对的是广大职工,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好人民的切实利益,是党组织吸引人、凝聚人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此,一方面要以转变作风为契机、积极推进服务型党建工作。转变作风,提高党组织水平,做好人民的标兵。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先春.关于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党的建设,2006(10). [2]王宪魁.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J].党建研究,2006(01). [3]韦振碧.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党建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 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一、引言 在 企业管理 中,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它们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想要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将这两想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两项工作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重要性,依照融合工作的基本原则进行两项工作的互相融合。 二、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重要性 1.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实现双赢局面 企业进行公司治理的做作用就是要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变,企业必须跟紧改革形势,做到企业治理的与时俱进。我国的企业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同时还是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每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要有党组织,并经常开展党建工作的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必须得到企业的支持和配合。由于企业的党建工作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就能够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通过二者的统合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实现双赢局面。 2.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完善 由于企业形式的多样化,不同的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企业的党建工作就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模式开展,实现不同企业党建工作的差异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企业党建工作能够与公司治理互相适应。国有经济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中包括开展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作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一部分,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的对党建工作进行完善。 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经营管理管理中开展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必须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保证两者目标的一致性 为了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加强对公司治理工作的完善,保证企业内所有员工的基本利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完善公司治理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保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要对企业内部所有部门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和,实现利益平衡,实行合理的制约与激励制度,杜绝重大决策失误的出现。企业的党建工作目标也要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保持一致性,两者之间仅在工作方式与体制建设方面存在非对抗性的差异。只要避开这些差异,合理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实现它们目标的一致性。 2.保证两者协同发展 想要实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就必须保证两者的协同发展,杜绝两者之间出现不和谐的情况。还要根据公司治理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从中找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相互融合最佳时机,实现两者的融合,使它们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建立理论基础,创建良好的经济形势,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具体方法 1.促进两方面人才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两方面人才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进行党组织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企业管理者与党组织间的距离,实现人才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此外,好友的企业采用企业决策者与党员互相交叉任职的形式,促进企业决策者与党员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工作的共同发展。 2.召开管理者与党组织的联合会议 想要这种方法能够顺利实施,要求企业管理层与党组织的权力以及地位实现平等,在会议进行过程中,企业党组织成员在参加党务工作时,必须保持自己的专职人员身份,不能在参加党务工作的同时兼任其他工作岗位。会议的举行由企业管理者与党组织成员共同负责,会议的内容就是对企业内的重大事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坚持民主原则,并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探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能够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工作的完善,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两者之间的融合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1. 2017党建论文范文 2. 党建信息格式范文 3. 大学生党建论文范文 4. 党建论文范文参考 5. 大学生党建论文范文
海事大学邢文利教授是他丈夫的老婆。
邢文利原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邢文利,女,1973年6月生,汉族,大连人,中共党员,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副院长。1996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政法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辽宁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博士学位。[1]1999年7月参加工作,在大连海事大学社科系(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教研室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1]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蒋述卓,男,1955年生,广西灌阳人。文艺批评家,学者。文学博士。1988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现任暨南大学副校长、党委书记、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等。《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民族艺术》等杂志编委。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研究会理事长,广东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长等。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山水美与宗教》、《宗教艺术论》、《在文化的观照下》、《中国山水诗史》(合作)、《中国山水文化》(合作)、《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文论学术研究史》(合作)、《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合作)、《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主编)、《文学批评教程》(主编),文学评论集《诗词小札》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艺批评文章逾百篇。论文《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获首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术上提倡将文学放到文化背景中去观照与研究,并倡导文学批评的第三种批评——文化诗学批评。在古代文论研究方面有较独到的贡献。此外还写作散文,发表过《戒台读松》、《生命是一部分》、《不饮而醉》等30余篇散文,并对散文发展的趋势发表过文章。已指导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名,曾获暨南大学十佳教师称号,暨南大学八五期间优秀科研工作者称号。1996年被广东省高教厅遴选为“千、百、十”工程省级青年学术带头人。曾获中国首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教育部第四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二等奖,全国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广东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广东省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文学评论类),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编辑本段学历1977年考入广西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考取同系文艺学专业研究生,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留校任教。1985年9月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教授。1988年6月毕业获博士学位后分配到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担任过暨南大学学报副主编、主编、文学院副院长、院长。1995年底起担任暨南大学副校长、1996年底兼任党委副书记,2000年2月起任党委书记、副校长。暨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编辑本段学术兼职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文学研究》、《民族艺术》等杂志编委;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高等学校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编辑本段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宗教与艺关系、文学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编辑本段所授课程本科生课程:中国古典文学文艺理论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硕士生课程:文艺学专题研究创作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专题研究文艺文化学博士生课程:比较诗学中外文论文学与文化当代文化个案研究重要讲座(含电视讲座)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新时期创作理论的嬗变佛教与中国美学新世纪文化转型与文化走向城市文化与城市审美编辑本段承担课题文化诗学:文学批评的跨文化视野与现代化进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5.2万,2001-200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东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对策,广东省“十五”社科规划项目,2.0万,2002-2004文化诗学:文学批评的东方视野,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项目,4.2万,2000-2002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审美意识培养,广东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1.2万,1996-2000城市公民文化素质与现代人格培养,国家教委专项任务项目,1. 5万,1997-2000大学潜在课程及其人才培养,教育部高教学会项目,0.8万,2001-2004广州市天河区文化产业规划及对策,广东省科委研究项目,5.0万,2002-2004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现代价值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20万元,2005-2008现代文艺建构中的中国古代文论 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十五”发展规划项目 10万元,2005-2008媒体时代的文艺存在方式 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2万元,2005-2008编辑本段主要著作学术著作(含与人合著、主编)《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93年再版《中国山水诗史》(合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山水美与宗教》,稻禾出版社(台北),1992《中国山水文化》(合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在文化的观照下》,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资料汇编•文气编》(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宗教艺术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宋代文艺理论集成》(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宗教文艺与审美创造》,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禅诗三百首赏析》(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批评的文化之路》(主编),中国社会科[1]学出版社,2003《宗教艺术论》(图片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宗教艺术与审美创造》(增订本),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文化诗学:理论与实践——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跨文化视野与现代化进程》(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20世纪中国古典文论学术研究史》(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广东文化产业发展与对策研究》(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编辑本段主要论文代表性论文1.将古代文论放到中国文化背景下去考察研究,《文艺理论研究》1986-32.宗教与山水结合的历史文化考察,《文艺研究》1986-53.从文学本体论出发看中国文学的发展(合作),《新华文摘》1987-104.试论汉魏两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接受,《福建论坛》1987-45.齐梁浮艳文风与佛教,《华东师大学报》1988-16.北朝质朴文风与佛教,《文艺理论研究》1988-47.支遁与山水文学的兴起,《学术月刊》1988-68.佛经翻译理论与中古文学、美学思想,《文艺研究》1988-69.佛教故事与中古志怪小说,《文学遗产》1989-110.试论佛教美学思想,《云南社会科学》1990-211.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1-212.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文艺理论研究》1991-113.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中的悲剧意识,《华东师大学报》1991-514.佛教心性学说对古代文艺心理学的影响,《学术研究》1992-115.古代诗论中的以诗论禅,《广西师大学报》1992-116.说“飞动”,《文学遗产》1992-517.宗教艺术的涵义,《文艺研究》1992-618.试论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文艺理论研究》1992-619.禅宗与艺术独创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120.应当建立文学史研究的“文化史派”,《江海学刊》1994-321.走近岭南——论广东文学的文化走向及其评价,《岭南文报》1994-6-2022.自然在宗教中的地位及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4-123.论宗教艺术的世俗化倾向及其审美创造,《暨南学报》1994-424.跨学科比较文学研究的前景展望,《中国比较文学》1995-125.南朝崇佛文学略论,《原学》第2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226.论洛夫中、后期诗歌的禅意走向及其实验意义,《现代中文文学评论》(香港)第4期,1995年12月27.说“文气”,《中国文学研究》1995-428.中国书法理论中的山水喻象与人文精神,《东方文化》1995-329.中华文艺理论的人文精神,《开放时代》1995-3、430.走文化诗学之路——关于第三种批评的构想,《当代人》1995-431.批评理论的方向与希望,《作品》1995-632.文学情缘与艺术才气大展示——评《香港当代文学精品》长、中、短篇小说卷,《香港文学》1995-633.艺术想象与宗教想象,《文艺理论研究》1996-134.《经律异相》对梁陈隋唐小说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1996-435.八十年代古典文论研究略评,《文学遗产》1996-336.宗教艺术的象征:意义的蕴藏与转换,《民族艺术》1996-237.禅与自然,《东方文化》1996-338.禅悟与艺术想象,《广东社会科学》1996-539.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文学评论》1997-540.论本土主义与全球一体化的冲突与融合,《今日东方》(香港)1997-141.草色遥看——我所知道的美国华人新移民文学,《中国比较文学》1997-442.解放思想,认真反思,开拓创新,《文学评论》1998-343.关于文化艺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文艺研究》1998-444.中西艺术真实观的异与同,《社会科学家》1998-545.论史铁生作品的宗教意识,《南方文坛》1999-146.大学理念与现代化,《暨南学报》1999-647.对话:理论精神与操作原则(合作),《文学评论》2000-148.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的进程与前景《文艺研究》2000-149.新人文精神与21世纪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合作),《文学评论》2001-450.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古典文论的文化学研究的成就(合作),《文学遗产》2001-451.21世纪文艺学发展与中国现代人格建设(合作),《文艺理论研究》2001-152.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中国文学研究》2001-453.走 向 现 代 :中 国 文 艺 学(合作),《人民日报》2001-5-254.禅与艺术的澄明,台湾南华大学《两岸当代禅学论文集》2000-555.对 中 国 文 学 批 评 方 法 及 其 古 代文 论 研 究 方 法 的 反 思(合作),《中山大学学报》2001-256.论城市文学研究的方向(合作),《学术研究》2001-357.城市与文学关系初探(合作),《广东社会科学》2001-158.中国古典文论表达的东方特性,《光明日报》2001-8-159.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西比较文论研究评述,(合作)《学术季刊》2001-460.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研究的展开与深入,(合作)《华南师大学报》2001-561.玄学和文学的两次对话,(合作)《光明日报》2001-12-1962.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论学术活动评述,(合作)《福州大学学报》2002-163.当代艺术生产对都市人审美意识的培养(合作),《求是》2002-164.都市文学研究现状鸟瞰,(合作)《社会科学报》2002-765.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暨南学报》2002-266.学科交叉与比较文学学科建设,(合作)《中国比较文学》2003-267.论中国古代诗学的原创意识,《文艺研究》2003-268.广场文化:城市文化的新资源,《广东社会科学》2003-469.批评的专业化与批评的品格,《文艺理论研究》2003-570.论王元化“综合研究法”的文化诗学意义,(合作)《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71.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合作)《文艺争鸣》2004-372.新世纪古典文学研究态势,《光明日报》2005年3月25日73.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文艺争鸣》2005-374.佛经传译的跨文化交流模式,(合作)《文艺研究》2005-475.消费时代文学的意义,《文学评论》2005-676.多维视野中的古代文论现代转化,《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77.消费时代文学的自身调整与建构,《学术研究》2006年第3期78.传承与延续:叩问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教学论文华侨高校境外与海外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合作),《高教探索》2003-2素质教育与高校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中国大学教学》2003-5论大学潜在课程教育的作用与影响(合作),《东南大学学报》2004-1建构侨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模式,《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编辑本段荣誉与奖励曾获全国首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广东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全国首届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1994《中国山水文化》(合著),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998《宗教艺术论》,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学术著作二等奖,1999.7《宗教艺术论》,广东省第五届优秀图书奖三等奖,1999.11《论当代文论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融合》,广东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1999.10社科成果综合评价“广东省第二届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家”称号,2000“千百十工程”科研成果,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先进个人优秀奖,2001《城市文学:21世纪文学空间的新展望 》,广东省文艺评论奖二等奖,2001《试论原始宗教艺术的产生》,新时期20年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2001《新人文精神与21世纪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广东省文艺评论奖一等奖(广东省作家协会)2003《文化视野中的文艺存在》,广东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政府奖),2005教育部第四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08年
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我整理了党建论文格式 范文 ,欢迎大家阅读!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一:《党建工作研究》 摘要:党的的召开为我们的党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被写入党章。本文首先分析党在各个探索中国发展的各个阶段形成了理论成果,然后指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在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党的;党建工作;建议 中国共产党的第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经过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了党章修改的建议,把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写入党章,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行动指南。党的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招开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会,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的额时期,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实践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只要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党的的召开对于党在新时期团结全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有重大的意义,党的的召开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的共产党员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引,继续的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发,推动社会的各个行业朝着科学发展,安定和谐的局面发展。 一、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理论以及关于党的建设问题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基本理论及党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社会积贫积弱,面对着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民族不独立、国家不富强。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使中国的革命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思想理论上,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指引,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 经验 的 总结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的党非常重视党建工作,在党内开展 文化 理论的学习,以及整风运动,提高了党组织领导中国革命的能力,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组织上的准备。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的党的基本理论以及党建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的改造,我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同志经过广泛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对社会主义的新的认识。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困难,但那都是暂时的,经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央领带集体。邓小平结合世界发展的形式,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提出了改革开放等一些列举措,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邓小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党的建设上,注重党员理论知识和政治意识的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每个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全体党员树立起为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 (三)改革开放以后直到现在党的基本理论以及党建工作 经过改革开发,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提高了综合国力。当代社会正在面临着深刻的变革,经济全球化,世界多级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当今世界的格局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党审时度势,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新时期党的建设在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始终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我们的党在党员内部开展拒腐防变的理论 教育 ,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全体党员的理论知识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都取得显著增强。 二、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一)加强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党建工作,才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做好党组织尤其是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是我们党完成各项任务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二)加强党建工作是保障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我们党经过近百年奋斗历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的结合,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我们的党在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把党建工作放在首要地位,只要抓好党建工作,才能保障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才能确保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领导能力。 三、在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建议 (一)充分重视党校的作用,努力的培养积极分子 为了壮大党的队伍,我们的党应该充分的重视“党校培训”计划的实施,培养出更多的积极分子。要充分的认识到党校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为党的队伍提供有充足的人才保障,才能提高的党的战斗力。在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其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每一名积极分子都成为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良好的人才。 (二)创新党的管理体制,营造良好的党建文化 在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核心,是党员管理体制的建设,只有从根本上改善党员的管理体制,才能确保党建工作的实施,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在党建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党员的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党员的文化修养,增强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重视基层党小组的建设,优化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办事效率。全体党员都应该树立自觉主动学习的意识,以党的管理体制建设为契机,努力的提高每一名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总之,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在新时期要更加充分的重视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参考文献 [1]薛明飞.有关“以人为本”理念运用于高校党建工作中[J].南京大学学报.2008,12(4):22-24. [2]朱明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开展党建工作[J].求是,2008,20(7):33-35. 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二:《强化党建创新 推动企业党建工作》 【摘要】企业的党建工作是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主体。基层党建工作的管理涉及范围广、考虑因素多。党建工作能为企业、职工解决诸多问题。可以有效的促进职工与企业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职工的思想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需要党建工作紧随社会前进的脚步,为广大职工服务。这就需要党建工作不断的创新。从而,推动企业党建工作的进步。 【关键词】创新党建推动企业 一、创新是党建工作的动力源泉 党建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要求作风严谨、态度端正。党建工作更是一项生机勃勃与创新的事业。 1、无论何种创造,都需要有一个全新的、有创意的观念作指导。党建工作,需要在当前形势和工作任务面前发挥高能力,提升全面水平,要在观念上来突破。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的一项工作,创新是党建工作的活力之源。 2、创新能够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持续步入更高的层面。回顾历史,一部关于党的建设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一部不断除旧迎新的历史。从近几年党建工作的实际经验看,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挑衅战,我们的党建工作者在党建工作领域开辟了新的道路。如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增强了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行了企务公开等,进一步缩短了党组织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这些有效的路径,与时代要求相协调,在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涯中,产生了很大的进步效应。但这些改革与创新仍然是初层次的,只有坚持不懈地善于发现,持之以恒地开辟新思路,才能推动党建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3、当前形势下党建工作创新有着辽阔的发展空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进步,为我们今天的党建工作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实践的平台。譬如,以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为标志的经济领域处处体现着活力,如何在这一新天地里造就党建工作的华丽篇章,是全基层党组织都考虑和实践的新问题。此外,伴随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前进的脚步,多元化的思维使人们的认知世界绚丽多彩,这当中也存在一些消极思想的干扰。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急切需要广大党建工作者既要在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又要在行动上主动出击,更要在实践上进行积极探索,才能使党建工作走在新形势的前列,实现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全面创新,全面出击 1、抓调研,在工作思路上有新突破。调查研究是成功的必经之路。为此,要在组织系统兴起积极调研之风,竭尽全力构建全面的调研机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新思路,做出新对策,完成新成果;通过调研开阔视野,把握命脉,形成合理的、有效的认识。对于有新意的调研成果,要勇于放在工作中试验,并着重总结、改进和完善;对于成熟的经验,要提升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办法、建议和规章,督导基层工作,提高全面的工作能力。 2、抓突破,在工作重点上新意。没有新意,就没有进步,更没有发展。抓住关键点,就是把握了主要矛盾。组织部门要围绕主要工作,寻寻找工作的突破口,找准工作的要塞,大力实践,创意性地展开工作。当前形势下,尤其是要抓紧干部制度改革这个要点。因为干部制度改革带动全局、左右全局、影响着全局,直接关系到我党的全面建设和经济建设。同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出发,紧密围绕党建工作的重点、疑点问题,全力创新,形成自己的特色,争做模范。 3、抓典型,在整体工作上提高创新意识。抓典型,就是采取以点带面策略,通过塑造各种的典型,带动党建工作全面开展,推进整体工作的能力与水平。要步入基层全方位筛选各种有力途径、寻找各层次的模范,运用扶持、帮助、指导的 方法 ,总结有效的经验,提升典范水平,及时发现和解决典范存在的不足和疑难,努力构造党建工作的模范群体,以此带动整个党建工作持续发展,使党建工作在典范的影响下持续创新,整全面推进。 4、抓规范,在工作机制上提高创意。党建工作要有新意,需要以积极的工作机制为保障。各级党建部门要全面创新机制,防止和杜绝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促使党建工作的“三化”(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党建工作进行合理剖析和分析研究,形成系统的、完整的工作步骤,用以指导和筹谋党建工作。要明确 岗位职责 ,严厉岗位纪律,真正在党建战线形成一系列职责明了、程序规范、执行有力、方便运转的工作机制,为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提供坚实的后盾。 三、改进手段、探索新思路 1、方法创新是党建工作创新的关键点。新时期党组织要认证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党建工作适合社会发展的有效方法和举措。党建工作需要着眼于整体推进和全面贯彻,同时,考虑方式上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要有党建方面的刚性的教育和管理,又要有人性化的鼓励和关怀。要做到“上下沟通及时,及时处理问题”。拓宽视野、敞开思路,努力增强党建工作的活跃性。 2、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党建工作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开阔的途径和舞台。充分利用网络简单快捷、高效的信息传播优势,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每一位党组成员,牢靠掌握党建工作的主动权、拓展党员教育的 渠道 、促进党务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推进党建工作的信息化。拓宽联系广大职工的路子,丰富服务职工的内容,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3、取缔论资排辈,让党组织拥有良好的人类资源。高素质的队伍是党建工作科学化的有力保障。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敢用人才、成就人才。不断改革和创新用人机制。切实把想做事、会做事、干实事和职工拥护的优秀人才,不拘一格选拔出来,予以重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在 政策法规 、技术、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对党组织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优秀者的素质和能力,努力为其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优良的条件。激发广大党员坚定信念、 爱岗敬业 、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 4、改变学风作风,摒弃不良作风,促进党组织只能更好的发挥。学风和作风可以直接反应党组织是否具备先进性;是否能更好的发挥服务广大职工的作用。企业党建工作面对的是广大职工,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好人民的切实利益,是党组织吸引人、凝聚人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因此,一方面要以转变作风为契机、积极推进服务型党建工作。转变作风,提高党组织水平,做好人民的标兵。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先春.关于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党的建设,2006(10). [2]王宪魁.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J].党建研究,2006(01). [3]韦振碧.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党建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20). 党建论文格式范文篇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 一、引言 在 企业管理 中,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它们都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想要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形式,将这两想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两项工作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重要性,依照融合工作的基本原则进行两项工作的互相融合。 二、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重要性 1.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实现双赢局面 企业进行公司治理的做作用就是要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改变,企业必须跟紧改革形势,做到企业治理的与时俱进。我国的企业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组织,同时还是党建工作的主要载体。在企业中开展党建工作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每个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要有党组织,并经常开展党建工作的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必须得到企业的支持和配合。由于企业的党建工作受到法律的保护,这样就能够促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通过二者的统合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实现双赢局面。 2.促进企业党建工作的完善 由于企业形式的多样化,不同的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企业的党建工作就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模式开展,实现不同企业党建工作的差异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企业党建工作能够与公司治理互相适应。国有经济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形态,这种经济形态中包括开展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作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一部分,企业的党建工作必须能够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不断的对党建工作进行完善。 三、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经营管理管理中开展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必须要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保证两者目标的一致性 为了提升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力,我们必须加强对公司治理工作的完善,保证企业内所有员工的基本利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完善公司治理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严格的管理,实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保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要对企业内部所有部门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调和,实现利益平衡,实行合理的制约与激励制度,杜绝重大决策失误的出现。企业的党建工作目标也要与公司治理的目标保持一致性,两者之间仅在工作方式与体制建设方面存在非对抗性的差异。只要避开这些差异,合理的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实现它们目标的一致性。 2.保证两者协同发展 想要实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就必须保证两者的协同发展,杜绝两者之间出现不和谐的情况。还要根据公司治理的具体开展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从中找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相互融合最佳时机,实现两者的融合,使它们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建立理论基础,创建良好的经济形势,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四、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具体方法 1.促进两方面人才的沟通与交流 促进两方面人才的沟通与交流可以通过进行党组织成员与企业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的活动,进一步拉近企业管理者与党组织间的距离,实现人才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此外,好友的企业采用企业决策者与党员互相交叉任职的形式,促进企业决策者与党员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企业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工作的共同发展。 2.召开管理者与党组织的联合会议 想要这种方法能够顺利实施,要求企业管理层与党组织的权力以及地位实现平等,在会议进行过程中,企业党组织成员在参加党务工作时,必须保持自己的专职人员身份,不能在参加党务工作的同时兼任其他工作岗位。会议的举行由企业管理者与党组织成员共同负责,会议的内容就是对企业内的重大事件进行讨论,在讨论中要坚持民主原则,并对企业的重大决策进行探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的融合能够化解两项工作间的矛盾,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和公司治理工作的完善,实现两者的协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融合的重要性,积极开展两者之间的融合工作,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1. 2017党建论文范文 2. 党建信息格式范文 3. 大学生党建论文范文 4. 党建论文范文参考 5. 大学生党建论文范文
学生专业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2005年学院首次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在含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22所参赛本科院校中华师增城学院是唯—一所民办高校、计算机系严滔、罗启宇同学在本科组比赛中分获“答辩演示组优胜奖”和“自由演示组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于雷同学更是以最高分获得高职高专组一等奖。 2007年3月,我院学生参加“2007全国大学生条码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全国151所高校共2709名大学生参加本次竞赛我院综合成绩和人数名列第二名共有128名同学获奖.学院以骄人成绩被授予了“中国条码推进工程示范高校荣誉称号”(全国共三所高校)。2007年5月,该院参加广东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终审决赛.获得2十二等奖、两个2等奖的优异成绩。2008年3月举行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统一考试,全国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八级平均通过率为27.07%。该院的通过率为36.89%,高出独立学院平均水平近100个百分点。2008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公布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国家课题子课题––“中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外语类课题的申报结果,我院外语系周力主任等申报的重点课题——“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实践”获得批准立项。这是我院首次在国家级科研课题中获得的零突破。2008年6月,我院参加华南师范大学组织的学士学位课程考试,通过率高达97.2%,深受华师大肯定和表扬,并在同类院校学位课程考试中通过率名列前茅。2012年第五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贸易专业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2年荣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 2012年1月党建论文获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民办院校分会2012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2012年1月荣获2012年广西学校团干到县级团委挂职工作优秀派出单位 2012年3月彭彩金获得广东省客属海外联谊会奖学金2012年艺术设计系学生获得第31届中国(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的“设计新人奖”毕业生就业率展创新高、学院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毕业生素质好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低迷的情况下增城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历届毕业生均有几十人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或出国深造、2006年我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7%在华南师范大学各学院中名列前茅,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奖”一等奖。
陶汉华个人简历 陶汉华 男 1951年1月生 汉族 山东省莱芜市人 中共党员 1976年12月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留任中医内科教研室。1985年12月在本校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1992年7月晋升副教授,并任金匮教研室任副主任。1997年10月晋升教授 ,任金匮教研室主任。1995年5月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6月被浙江中医学院遴选为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曾发表学术论文“眩晕证治概要”、“鳖甲煎丸 方义新解与临床应用”、“百合病与散发性脑炎”、“补肾方的临床应用体会”等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8部,主要有《中医病因病机学》、《刘献琳学术经验辑要》、《金匮要略选释》、《中医内科临证诊疗技巧》等。主持研究科研课题“酸甘焦苦合化法防治病毒性肝炎临床与实验研究”1999年获山东省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现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课题“肾阳虚动物模型及其基因表达研究”与省中医管理局课题两项。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青年中医,1997年被评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届十大优秀教师。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国际)中国书法家学会会员、山东省高校书法家协会理事。 名师心得 要学好中医,作一名优秀的中医师或中医教师,首先要夯实中医基础理论,在学好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要广泛学习、涉猎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知识,这样才能对中医理论和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其次,要坚持临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源于临床,学习中医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临床服务,只有多临床,细心体会,才能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掌握中医理论,尤其作为一名中医教师,只有深厚的临床功底,才能讲好和讲活中医课程。三要学习和吸收现代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中西医要各取所长,尤其要将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取现代医学诊断之长,扬中医治疗之优势。四是要注意道德修养,从医之道,必有慈善之心,要有人道主义,同情和怜悯患者,精诚所致,大医方成。五是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医海无涯,学无止境。随着自然界和社会的不断变化,疾病也不断的发生变异,因此在学好原有理论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发现、分析和解决新问题,促使医学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名师寄语 医者,神圣之事业。拯救病人之生命,解除患者之痛苦,是为仁心仁术。当为病人解除痛苦,病人高兴称谢之时,方能感觉自己身心愉悦和自身的社会价值。一般学生,从高中数理化王国,一下转而学医,尤其学中医,开始多无兴趣,于是上课听不进去,越听越烦,越学越不想学,有的学生考试不及格,及至后来,干脆破罐破摔,老师真为其痛心也。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也许这些同学考大学所报志愿非也,属调剂而录取,但既来之,则安之, 沉下心来学好医,将来一定自身受益、家庭受益,又惠及社会也。同学啊!“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名师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医海无涯苦作舟。厚德载物,博学笃志。 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医海无涯,学无止境。 医路漫漫其修远,我将上下而求索。吴修符1、 个人简历 吴修符,女,55岁,教授。中华中医学会会员,中华中医学会仲景学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仲景学说学会委员,山东省科学技术评审成员,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本人从事伤寒论教学,科研以及临床工作30余年,担任专科、本科、成教、留学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授课工作,并出国交流授课。承担中医内科、方剂、温病等学科的授课,并在医院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担任主编、副主编编写国家级、校级教材及各种专著16余部。主持校级教学科研课题6项。1996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三育人”先进工作者;1997年获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并于2004年受到学校表彰;2000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教学单项优秀奖;2003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获校级优秀课程;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副主编的《伤寒论》获得优秀教材奖;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教学单项优秀奖;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本科教学优秀教师;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获教学优秀奖。所制作的伤寒论方证多媒体课件获2004年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位);伤寒论讲义获2004年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位)。 本人所讲授的《伤寒论》课程2003年获得优秀课程奖,2004年获得优秀教材奖,2005年被评为校精品课程,2007年被评为省精品课程。 擅长用经方治疗外感发热、咳喘、咽痛、鼻炎等,尤其擅长治疗内科消化系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慢性胃肠炎,结肠炎,胆囊炎等。对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等也有较好的临床经验。 2、名师心得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但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教会学生基本概念、知识和学习方法。在教学方面,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一是在课程时间安排上要科学。因为《伤寒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所以学生还没有经过临床,故教学刚开始要慢,给学生充足时间领悟进而掌握,当学生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掌握《伤寒论》的学习方法时,课程自然要加快。二是开展讨论课,启发学生用逻辑推理方法学习中医。逻辑推理是分析问题的重要方法,对中医学习也同样重要。三是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针对病案,学会分析,发散思维有所创新,不要局限于课本,要会利用学到的基础知识来研讨《伤寒论》中的方证,并初步学会六经辨证论治法,为临床实践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本科生就是要掌握基本知识,属应用性人才;研究生是别人给你一个难题,你来研究解决;博士生是要给自己找难题,然后自己解决。 3、名师寄语 学生首先要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既然选择了医学,就要热爱她;其次要讲究学习方法,笔记和教材要综合利用,学会学习;三是要勤奋,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高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要广——中医、西医、现代研究都要懂;专业知识要精——多做研究,写读书笔记;动手能力要强——现代科技工具都要会操作;综合能力要高——包括思想品质、社交能力及工作能力等。 4、名师名言 作为一名教师当严谨治学、孜孜以求、勤奋务实、不尚浮华、学高身正。 作为一名医生当求经典之学不遗余力,用经典之方精益求精、修德行仁。 5、名师先进事迹 一、精通业务,爱岗敬业 近10年来,由于扩招等因素,每年担任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都在600学时左右,尽管工作任务繁重,但认真讲好每一节课,不断努力再努力地备课,加强学习,在讲课中不断提出问题,开拓新思路,把中医的研究方法、临床医案渗透到授课全过程,受到专家、学生的好评。近几年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把传统、古板的经典课变成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经典课的主动性、积极性,这从教学桥及校科技文化节的论文,以及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情况可充分证明。 从教30年,在三尺讲台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不管家事多重,或身有病痛,总是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99年由于各种原因,教研室只剩2名老师,担任不同层次10个班的教学,任务繁重。在领导的协助下,想尽一切办法,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保证了正常的教学工作。03年,学校开始迎评,带领全体教研室的老师努力健全教研室各项工作制度,制定了不同层次的7个教学大纲。主编并新出版了《伤寒论》现用教材三版、四版。本人2000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教学单项优秀奖;2003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伤寒论》获校级优秀课程;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副主编的《伤寒论》获得优秀教材奖;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教学单项优秀奖;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本科教学优秀教师;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4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7年于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获教学优秀奖。本学科先后被评为重点学科,《伤寒论》先后被评为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现用自编教材《伤寒论》被评为教学一等奖,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为教学二等奖。 二、努力拼搏,科研丰硕 虽然年龄较大,但尽力与现代科技手段接轨,近几年先后完成校级科研项目4项,在研3项。完成的项目中,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获校科技奖一等奖一项,校科技奖二等奖一项。 研究生教学过程完成了小柴胡汤类方5项试验研究,并发表该项研究论文2篇。近几年继续研究《伤寒论》辨证中气化学说的应用。 自制了《伤寒论》方证研究多媒体课件、伤寒论教学课件、试题题库课件、实验研究法设想等软件,补充了本学科教学手段,丰富了《伤寒论》教学内容。参编了全国十五、十一五《伤寒论》规划教材,《案例式伤寒论》教学教材,均已出版应用,主校了《阴证略例》,副主编了自编教材《伤寒论讲义》三版、四版,均已出版应用。目前在研课题五项。 三、教书育人,润物无声 教书育人是高校教育的头等大事,是教师的天职,除了能在教学工作中把育人融合贯通,更重要的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担任了本86、少86、94级等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占用了大量的业余休息时间,除了配合辅导员搞大活动外,还给学生增开了许多有益活动(晚会,美术,知识竞赛,请名教授讲座等),在学生苦恼、郁闷、失意时,及考研、工作等关键时刻,与学生谈心,探望生病的同学,和同学交心,这一切都给了学生极大鼓舞,让很大一部分同学振作起来,愉快的投入到学习、工作岗位。学生在留言中写到“你是学生最值得尊敬的老师”、“你像母亲一样呵护着我们,这是真心话”、“您深深地关切,使我从心底感觉到师生之情是那么无瑕和真挚”、“我们的班主任,您对我们无私的教诲和帮助,我将长记一生”。看着他们今天都成为中医界的栋梁,深知一个教师的天职意义何在。 从建立本导制后,每年都带本科生3人,现共带有13名本科生,加上13名研究生,深感责任之重,尽自己所能,给予他们各方面的帮助,这些学生都是学习尖子,但他们也有烦恼,也有生活的困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总是耐心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去看待周围的一切。所指导的本科生先后在校文化科技节中获多项奖项,并且全部以优异成绩考取全国知名中医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所指导的研究生中有1人获得“山东省优秀研究生”称号,3人考取全国知名中医院校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论文中有四篇获优秀论文,其余毕业研究生在教学或临床岗位上均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从各大医院传回他们骄人的工作成绩,使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无私奉献的幸福。本人也被评为“三育人先进工作者”。姜建国 姜建国 ,男, 1953 年 4 月出生。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医学健康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与重点领域:《伤寒论》辨证论治思维方法研究。 研究分三个方面: 《伤寒论》辨证思维特征研究; 外感病(内热外感)临床辨证论治研究; 仲景方药对肝炎(乙肝)的辨证论治研究。 目前作为第一负责人承担的科研项目有: 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方法学研究(六经辨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课题 中医全科医学重点专业建设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 透表汤治疗内热体质感冒的临床疗效评价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 中医药在社区医疗实践中的作用研究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 已发表研究论文 80 余篇,主编著作(教材) 12 部,参编著作 12 部。
物理工程学院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15个,已经形成了专业学位点较为齐全、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型研究生兼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拥有强大的研究生导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23人,教育硕士导师11人。能够开设高水平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及专题讲座,有丰富的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成功经验。指导教师目前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部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经费充足。学院具有良好的研究生培养环境和条件,具有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其中超净真空镀膜室、电子束蒸发镀膜、飞行时间质谱谱仪、分子束外延、计算机集群系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的设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仪器设备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图书资料丰富,订阅了Scicence,Nature,Physical Review系列,Applied Physics Letters,物理学报、理论物理通讯、中国物理快报等30余种中外文期刊;购买了APS,Springer,WorldSciNet,Elsevier,万方,中国期刊网等多个学术论文、图书数据库,为研究生学习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十多年来,物理工程学院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研究生,共毕业硕士研究生316人,全部获得硕士学位。先后有 70多人考取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博士研究生。目前共有在站博士后3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112人。研究生已成为学院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近5年来,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一些发表在美国Physical Review等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有2篇论文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山东省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齐鲁研究生学术论坛一等奖1项,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一、二等奖共7项。学院积极支持研究生外出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加大了与国内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力度。近年来,我们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郝柏林、孙义燧、吴培亨、葛墨林、薛其坤、高洁等全国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指导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等工作。学院的研究生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完善。管理机构和人员日益健全,各培养环节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建立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光学 分子反应动力学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 偏振光学与偏光器件 固体发光与光谱分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光学 量子光学偏振光学与器件光电技术与应用 理论物理 量子信息理论粒子物理理论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物理教育研究 物理电子学 纳米薄膜材料与功能元件分子光谱学与环境光谱学光子学与激光技术 原子与分子物理 分子反应动力学原子分子团簇结构与性质激光与原子分子的相互作用 电路与系统 电子系统设计智能信息处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 无线通信光通信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 凝聚态物理 相变与临界现象低维与强关联系统凝聚态光电性质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 专业 研究方向 教育硕士 学科教学(物理)、科学与技术教育 工程硕士 电子与通信工程 科学研究与重点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学研究和重点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现有理论物理省级重点学科和光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拥有山东省激光偏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激光偏光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信息功能材料与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队伍与研究方向物理工程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学校“161”人才二层次7人,三层次4人。科学研究覆盖了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学科专业,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在偏振光学与器件、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粒子物理理论、分子结构与激光技术、通信原理与技术和物理教学研究等方向,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科学研究2006年以来,物理工程学院科承担了多项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7项,青年基金项目7项,理论物理专款项目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2项,山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与企业单位合作项目5项。科学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在Physical Review, Journal of Physics B,Physica A/C和物理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70余篇,发表在SCI二区的论文18篇。取得了多项标志性研究成果,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为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科技开发与应用学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科技开发并重。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大都成为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研制的三类偏光器件(激光偏光器件和偏光分束器件、延迟器件和退偏器件)产品达33个系列品种700多种规格,并已实现了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商品化,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当前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产品的品种之多和规格之全完全可以与国际市场该领域的产品相媲美,并完全替代了进口,几乎承担了我国高科技发展所需要激光偏光器件的全部供应任务,并部分出口。为国家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和光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学术交流学院注重与海内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长期与日本电报电话公司物性科学研究所、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和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进行合作研究,经常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活动。2008年、2009年和2011年3次成功举办了五省光学学术年会。2010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纠缠与量子操控国际研讨会和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科研条件学院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平台,现有HPC高性能计算集群1套和计算工作站1台,拥有国际先进的分子束外延、飞秒激光系统、椭圆偏振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一批先进科研设备,总价值达2500余万元,能够满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学校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图书资料丰富,购买了APS(美国物理学会)、ACS(美国化学学会)、Elsevier(欧洲)、OSA(美国激光学会)、Springer(电子期刊)和中国知网全文期刊、超星图书馆等多个中外文期刊数据库,订阅了物理学报、理论物理通讯、中国物理快报等30余种中文期刊,能够满足科研的需要。重点学科理论物理重点学科我校理论物理学科已经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校“九五”和“十五”重点学科,山东省“十一五”期间强化建设的重点学科。2011年再次被确定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统计物理、量子信息理论、粒子物理理论、凝聚态理论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等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统计物理研究相变与临界现象、冷原子系统及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理论、复杂网络动力学等;量子信息理论研究腔量子电动力学、量子纠缠态、量子通信和光子晶体等;粒子物理理论方向研究高能反应强子产生过程中的强子化机制等问题;凝聚态理论方向研究低维强关联系统和团簇的结构与性质等;分子反应动力学方向研究分子碰撞动力学和功能材料理论等。光学特色重点学科光学学科是我校具有重要特色的学科之一,198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被确定为“十二五”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十二五”期间,该学科点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偏振光学与器件、分子结构与激光技术、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冷原子系统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研究领域。重点实验室激光偏光与信息技术实验室偏光技术与器件的研究是为我校赢得国内外盛誉的研究领域之一。我院偏光器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成为原国家科委惟一定点的激光偏光技术与偏光器件科研生产基地,1995年又被山东省批准建成了《山东省激光偏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九五”、“十五”期间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重点实验室,“十一五”和“十二五”被列为全省12个集中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在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集中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以来,围绕偏光器件和偏光技术这一优势研究,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拓展和调整,强化和保持偏光技术和器件的特色研究,在光信息技术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加强。实验室目前具有偏光技术与器件、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技术、信息功能材料、激光技术和分子光谱等研究方向。信息功能材料与光电技术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与光电技术实验室建立于20世纪90年代,是学校“十五”和“十一五”校级重点实验室,2011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研究方向特色鲜明,长期以来形成了4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稳定的研究方向。量子电路理论与量子通信方向瞄准量子通信的前沿热点问题,与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半导体材料与新型器件方向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型光电子器件,包括宽带隙ZnO半导体材料和量子点激光器等。晶体材料特性与应用注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科技开发相结合,建有科研生产基地;分子结构与激光技术方向围绕国家重点资助的研究领域开展工作,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
从1949年到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大众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从1953年到1956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则主要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到1956年底,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基本解决,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变成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但1957年10月,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重新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确立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八大”精神的继承和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