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红高粱戴凤莲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红高粱戴凤莲论文参考文献

小说《红高粱》属于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剧情简介

《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却都是正义和邪恶的化身。主人公余占鳌是一个热血汉子,身体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野蛮。

余占鳌为了心爱的女人去杀人放火,并且霸占了之后成为他妻子的戴凤莲。余占鳌为报仇雪耻,苦练枪法,把曾经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一网打尽。

摘要: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这种民间立场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情节框架和人物形象这两个方面,莫先生的《红高梁》张扬的个性的解放精神——敢说、敢想、敢做。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但莫先生的这部小说与以往的革命历史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司令余占鳌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故事。关键词:红高粱 历史 民间世界 战争“《红高粱》是我又爱又恨的产物,我对我的故乡一直持有这种矛盾的态度。我对故乡人的爱、对红高粱的爱转换成批判和赞美;我对故乡人的恨、对红高粱的恨转换成赞美的批判。批判的赞美和赞美的批判是我对人生对作品的态度。这种态度灌注到作品的字里行间中并成为作品的灵魂,所遇,这作品就会出现纷繁多彩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1这部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部分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二是写余占鳌与戴凤莲在抗击日本侵略时期的爱情故事。前一条抗日故事的线索,写戴凤莲家的长工罗汉大爷被日本人残酷的剥皮致死,余占鳌愤而拉起土匪队伍在胶平公路边上伏击日本汽车队伍,发动了一场全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战争。整个战斗过程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成斗争。后一条爱情故事线索中,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的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苟合,两个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风病丈夫,正式做了土匪,也正式成为她的地下情人。我们不难看出这两条故事线索中,始终凸显出来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民间激情,它包容了对性和暴力的迷醉,以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力为根本。这显然逾越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限制,对民间世界给与一种直接的观照与自由的表达。概括的说,《红高粱》在情节构成上是依照了民间自身的主题模式,尽管它的讲述都是民间世界中强悍生动的暴力内容。要进入红高粱小说的艺术世界,首先会遇到那恍成血海的红高梁,会看到作者在各种情境下以各种色彩描绘着红高粱的形象。在我看来,“红高梁”是一个巨大的整体象征,它是我们理解和把握整部作品基本精神门户、路标和钥匙,它又是作者全部创作冲动的契机和兴奋点所在。我们在最初很容易把他看作是一种常见的托物拟人的比喻和陪衬式见证,如小说所写“每穗高粱都是一个深红是成熟的面孔,所有的高粱合成一个壮大的集体,形成了一个大度的思想2”,那股弥漫田野是腥甜味浸透了我父亲的灵魂,在以后更加激烈残忍的岁月里,这股腥甜味一直伴随着他。但是,我们继续读下去会发现,它远不是一般的托物拟人,也非寄寓抽象意义的物件。且看,“一穗一穗被露水打得精湿的高粱在雾洞里忧郁的注视着我的父亲,父亲也虔诚的望着他们。“父亲”恍然大悟,明白了它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它们根扎黑土,受日月精华,得雨露滋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3”这里,红高粱成了有生命的活物,作为一股不可忽视是积极能动的力量,参与和渗沥在作品中,把一切的人和物粘和贯通为一体。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全部理解这“活物”的象征究竟是什么。到了作者写戴凤莲之死时的诗意郁勃、想像飞腾的笔墨,我们顿然感受到红高粱象征的深厚蕴底。作者写到“奶奶听到了宇宙的声音,那声音来自一株株红高粱……奶奶觉得天与地、与人、与高粱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忧虑、痛苦、紧张、沮丧都落在了高粱地里,都冰雹般 的打在高粱是梢头,在黑土上扎根开花,结出酸涩的果实,让一代又一代承受……4”与此相关的是,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也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比如把我爷爷出场的余占鳌写成了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并在 他的性格中极力渲染出了一种粗野、狂暴而又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在红高粱中余占鳌是唯一被突出的主要英雄,他的草莽缺点和英雄气概都未经任何政治标准加以评判或矫正,而是以其性格的真实还原出了民间本色。这些特点也同样体现在对于“我奶奶”戴凤莲和罗汉大爷等人物刻画中。比如我奶奶那丰满鲜活的女性形象,她却温热、丰腴、泼辣、果断,罗汉大爷的忠诚、坚忍、不屈不挠的农民本性,及“我父亲”小豆官的莽撞冲动的脾气,都有一种民间放纵和生气充盈其中。由于叙述者把这些人物都作为自己的家族长辈来写,就又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以前革命历史故事少有的任性与平易之感。这就使得这部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亲和方面,都非常鲜明的表达出了一种真正向民间崇尚生命力与自由价值取向,小说里所描写“我爷爷”的杀人越货、“我爷爷”和“我奶奶”野地欢爱,以及其他人物种种粗野不驯的个性和行为,才能那样自然地创造出一种强劲与质朴之美。《红高粱》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的用意并非是历史战争,而是作者对民间自由自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赞美。叙述者在小说开头有一段充满激情的感叹,极力赞美他的故乡,赞美他的那些豪气盖天的先辈,并称先辈的所作所为和他们的英勇悲壮“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孝子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的感到种的退化”。这种感叹贯穿在整部小说中,而且越加变得浓烈感人,无疑作家是把民间作为理想是生活状态。民间是自由自在的无法无天的所在,民间是生机盎然是热情奔放是状态,民间是辉煌壮阔温柔醇厚的精神,这些都是人所憧憬的自由自在的魅力之源。叙述者以这样一种民间理想状态来对比现实生活,却发现这种状态只是过去时态是存在,高密东北乡的英雄剧全都在上演在已经逝去的时间中,这不能不令他感到遗憾,不能不令他屡屡发出文明隐含种性退化的感慨。但是也不能不看到,把民间世界认同为一个理想状态,事实上也会使描绘其中粗鄙丑恶的一面变得自然起来:像红高粱中有关人物粗俗性格的刻画,有关残酷杀戮(特别是剥人皮那个自然主义式的血腥场面)的描写,都以刺激的暴力展现出与作品整体相和谐的美感,但是,在根本上,这种倾向反映了民间世界与生俱来的粗鄙文化形态。只不过这种倾向在红高粱中还能因为作者饱含的艺术理想而保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度,依然有利于体现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有关红高粱,值得述及的还有这部小说在写作上的新颖之处。莫言先生在红高梁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得非常自由散漫。但这种看来任意的讲述却是统领在作家是主体情绪下之下,与作品中那种生机勃勃的自由精神暗暗相合。此外,莫先生还运用了大量充满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在语言层面上就形成了一种瑰丽神奇的特点,以此造就了整篇小说中那种异于寻常民间之美的感性依托。注释1:莫言于1989年与罗强烈的谈话234:《红高粱》 莫言著 南海出版公司参考文献: 莫言《红高粱》 《莫言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 《莫言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 《新时期文学研究》

“女中魁首戴凤莲,花容月貌巧机关,调来铁耙摆连环,挡住鬼子不能前”小说一开头作者就用一段快板高度概括了奶奶戴凤莲这一个和红高粱一样有着蓬勃生命力的女性。我认为,作者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最为出彩,能够很好地塑造人物。 奶奶的“花容月貌”是作者刻画的重点,在小说里作者详尽地对戴凤莲的外貌进行细节描写。为了凸显出戴凤莲的美好形象,作者选择刻画出一个丑陋的单扁郎创造出强对比,使美好显得更加美好,丑陋显得更加丑陋。单扁郎是“开花绽彩的麻风病人脸”而奶奶则是“一张桃腮杏脸”,单扁郎的形象使读者联想到的是生命的腐败,与此同时在奶奶身上读者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生命的鲜活和美好。在进行对比描写时,作者选择采用同一局部特征,让读者能够迅速地在脑海中形成截然不同的画面,从而引起强烈的不适感。 在进行外貌描写时作者尝试打破语言常规,将现实和想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带给读者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描写戴凤莲穿著大红绣花鞋的脚时,作者写到“尖尖瘦瘦,带着凄艳的表情”“像两枚莲花瓣”“更像两条小金鱼埋伏在澄澈的水底”,把奶奶的眼泪比作“两滴高粱米粒般晶莹”。在这一段描写里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将奶奶的小脚和莲花瓣、小金鱼结合在一起,描述极具动感和画面感,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奶奶内心的痛苦赋予到物件上,以物写人。更加巧妙的是,作者把“微红的细小泪珠”比作高粱米粒,精确抓住了眼泪滴落的迅速,进一步反映人物内心世界。 作者花了很多的笔墨描写戴凤莲美丽的外貌,其实也是为后文做铺垫。戴凤莲是一个出落得丰满秀丽的少女,她正处生命的旺盛,她的丰腴和轿夫粗壮的上身宽阔的肩膀都是原始欲望的象征。戴凤莲“渴望躺在一个伟岸的男子怀抱里缓解焦虑消除孤寂”的少女怀春与杜丽娘如出一辙,所以后面她和余占鳌的结合就显得合情合理。 外貌描写是间接地表行人物的内心,而心理描写则是直接地展示人物的内心。奶奶中枪后的弥留之际作者采用了大段的意识流直接地展示奶奶的内心世界,读者能够最大程度地进入人物,与人物结为一体,故事推向高潮。意识流的手法在似梦非幻的场景中自由的切换、交叠、变形,充盈着奇妙新颖的美感。掺杂了各种回忆与爱恨情仇的独白丰富了内容,使奶奶死亡的过程变得具体且生动饱满,香气馥郁的果子坠落到飞升到眷念到高粱变形表现痛苦挣扎到跟着鸽子轻盈飞翔暗示死亡。作者调动充分的想象力,创造了万物天地有情同悲场景,把恐怖的死亡写的庄严神圣。 “高粱们奇谲瑰丽,奇形怪状,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歌颂了红高粱顽强的生命力,红高粱的变形是奶奶受伤之后意识模糊的投射,表现奶奶的痛苦、挣扎和对生命的留恋。同时将奶奶的形象和高粱合二为一,红高粱的象征体现出奶奶坚韧,不屈于命运,自强独立的性格。 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作者刻画出一个不屈服于封建礼教束缚,敢爱敢恨,酣畅淋漓的女性形象。通过对戴凤莲这一典型人物的赞美,讴歌了同样吃着高粱米饭生长于高粱地的人民,对生命悲壮自由的赞美实现了小说的升华。

链接: 

提取码: kfcp

《红高粱》作者:莫言

《红高粱》是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家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1986年发表于《人民文学》第三期。《红高粱》主要描写抗日战争期间,“我爷爷”余占鳌在山东高密东北乡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人生故事,以及与“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红高粱》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的里程碑之作,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曾获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入选《亚洲周刊》“20世纪中文小说”评选100强,是唯一一部入选《World Literature Today》评选75年(1927-2001年)40部世界顶尖文学名著的中文小说。1988年2月12日,《红高粱》改编同名电影获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红高粱论文参考文献

19岁的少女九儿单纯、善良、聪慧,但却被父亲卖给麻风病人当媳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磨难之后,九儿逐渐成长为个性鲜明的女子。在与余占鳌的情感方面,她敢爱敢恨,不惧束缚,勇于冲破封建牢笼,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真爱。在保家卫国的关键时刻,她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家园。望采纳

《满城尽带黄金甲》,一部上映于2006年的古装动作片,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评价便是两级严重分化,豆瓣评分5.7,成绩平平。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分析《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色彩运用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 要: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色彩符号是其表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多模态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张艺谋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颜色隐喻特点进行解读,分析电影的色彩选择以及色彩要素在构建多模态语篇的概念意义时所起的作用,导演如何借助色彩这一视觉范畴的概念通过跨域映射构建情感、社会范畴的概念,并在此过程中阐释意义、传递信息以及表达情感。

关键词: 《满城尽带黄金甲》;多模态语篇;色彩隐喻;张艺谋

20世纪80年代,Lakoff等人提出了概念隐喻的理论之后,学者对众多的语言现象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分析,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语言只是隐喻的外在表现。(Lakoff & Johnson,1980)既然如此,语言符号作为隐喻的外在表现,不应该是惟一的,其他的媒介、符号和手段,如音乐、色彩、图案等都可以作为隐喻的表现形式。基于此,以Charles Forceville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隐喻研究可以并应该基于多模态的研究视角,关注除语言符号之外的声像音画等符号的概念意义传达,关注各个模态的相互作用、互动关系和意义构建过程,而这个意义构建过程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所以,对照单模态隐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喻的语言体现,Forceville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的定义,多模态隐喻是一种类型隐喻,其目标域和源域用不同的模态体现出来。这些模态可以包括图像或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嗅觉模态等人类用来感知世界的全部通道,这些通道都可以接受信息,构建意义。

电影作为多模态语篇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光影、图像以及声音等一系列模态形式动态地构建意义、传递信息。同时其图像或视觉模态的隐喻通过跨域映射实现表意功能,其中,颜色作为视觉模态的主要元素之一承担了重要的意义构建任务。当然该功能的实现有时需借助声音和音乐等载体共同协作,但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做综合分析。但同时需指出,电影中颜色隐喻的意义构建和人的认知水平、观察经验和文化基础等密切相关。本文将以张艺谋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例介绍张艺谋电影中的颜色隐喻的功能和作用。

张艺谋电影的颜色隐喻

如上所述,同语言无异,各种表意符号在构建意义时同样具备三大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重点考察色彩隐喻在构建概念意义上的作用。色彩作为一种表意符号,大量应用在张艺谋的影片中。几乎张艺谋所有的电影都利用色彩要素传递信息,在增强视觉冲击的同时,更注重其表意功能的实现和感情的传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满城尽带黄金甲》也是如此,下面将对该片的颜色隐喻做如下分析。

(一)黄色的隐喻

通过对张艺谋电影的色彩分析,笔者认为色彩三要素:明度、色相和色彩饱和度,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值。(1)色彩明度:明度高的颜色为重要信息,明度低的颜色为次要信息。(2)色相:波长的色彩,如红色,传达重要信息。(3)色彩饱和度:饱和度越高的颜色,传达的信息越重要。这也为张艺谋电影大量使用红色和黄色提供了认知理据,同时也成为颜色隐喻的经验基础。

《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颜色成为无声的语言,流淌着故事情节,述说着故事矛盾冲突。金黄色作为该影片的重要色彩符号,在影片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色相环中由于黄色的明度高,它的鲜亮纯度也是最高的,具有凸显性,是皇权的象征。金黄色的具体表意功能如下:影片中,大王和杰王子在天福官驿会面中,大王身着金黄色铠甲,杰王子身着黑色铠甲,金黄色和深灰色的色彩明度不同,传达的信息不同,金黄色有更强的显著性。这样两种颜色与交际意义之间形成了隐喻映射:明亮(明)—主体(皇权)—统治者;暗淡(深灰)—从属(臣民)—被统治者。这也符合一般人的认知规律,人的视觉系统首先处理明亮的刺激,明度高的色彩具有凸显性。

凭借于此,张艺谋通过颜色隐喻凸显或弱化某种关系,如权利关系、君臣关系、等级区分等,在读者认知经验的共同作用下,使颜色发挥了语言的作用,即告知观众王就是王。

在影片中,本片中夺目的金黄色宫廷服装、神圣的宫殿,黄的菊花成为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给人以华丽隆重的视觉感受的同时,也透露着伤感,而这种伤感在一定程度上是黄菊花的表意体现,菊花的黄色和具象的菊花共同构建了悲伤的气氛。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中丧事的黄色调不无关联。当人们看到黄色的菊花,在大多数人的认识范畴内,会映射出葬礼的画面。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没有明确提出黄菊花的表征意义,但不能否定的是,满眼的黄菊花在观众的心里构建了一个悲剧的符号,预示着片中不伦的恋情、政治反叛以及扭曲的亲情终将走向悲剧的葬礼。黄菊花作为一个符号,通过跨域映射投射到影片的场景中预示着失败和死亡。而与菊花黄饱和度不同的金黄则体现了另外的意义。金黄色对皇权的表达绝无异议,中国数千年的皇权社会中,皇权是不可挑战、不可撼动、不可置疑的,任何对皇权的质疑和反对都将是灭顶之灾。色彩饱和度隐喻的意义差别如下:色彩高饱和度(金黄)——皇权——不可战胜;色彩低饱和度(菊花黄)——死亡——终将失败。在影片的结尾,王后、太子元祥、二王子元杰、小王子元成都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只有大王还在,在血腥中凸显出金黄色,因为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传统中肯定的是皇权不可战胜的思想。

(二)红色的隐喻

影片中,除了铺天盖地的黄,红色也是张艺谋导演钟爱的颜色,在众多的影片中,红色都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实现了导演传递信息和传达感情的目的。从《红高粱》中红色映射的生命之美到《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红色表达的.压抑和欲望,再到《菊豆》的红色展示的涌动和释放以及最后的《山楂树之恋》中红色的凄美,红色在以视觉模态为主要形式的电影语篇中,其作用被发挥到了极致。红高粱、红盖头、红色的天空、血红的太阳、红灯笼、血红的染缸、红色的布匹以及红辣椒等一系列的色彩符号向人们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和意义,和观众原有的文化领悟以及经验基础相关联,在每个观众心里形成既相同又不同的认知体验,也就是张艺谋的电影在每个观众心里的个性化版本,而这一点恰恰是基于观众的认知经验对色彩隐喻的个体化处理。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一改对红色的独钟,大面积使用黄色,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偏爱的红色失去了其地位和功能。影片中,在重阳登高时,大王一家围坐桌旁,红蓝相间的地毯以及朱红色的桌子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大王逼王后服药,王后不从,众王子跪求母后服药,唯有杰王子恳求父亲顺母亲的意愿。大王的阴险、太子的猥琐、成王子的单纯、杰王子的正义、王后的不幸都围绕在红色的桌子周围。红色以其较高的色彩饱和度,给观众以迫近感,使观众更加深切地体会到王室成员箭在弦上的紧张关系,爱情和亲情荡然无存。用源域(红色)来构建目标域(争斗)的原因是争斗会导致带来紧张甚至血腥。

影片中,王后的形象是扭曲压抑的,在绝望和失望中饱受煎熬,王后的服饰也以金黄色为主,金黄色虽属暖色,但给人以高高在上不易接近的距离感。但是在王后正式通知杰王子要发动政变逼王退位而立杰为王的时候,观众会发现王后一改之前的金黄装扮,身着红袍。政变的计划是王后心中希望的火花,王后将对未来的希望,甚至生存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这次政变的成功。政变给王后带来的期盼和希望通过红色的服装得以体现,让观众感受到王后内心的欢喜与希冀,同时在红色的衬托下,王后与杰王子的亲情对话,也使王后的温暖的母性也得到了体现。源域(红色)成功构建了目的域(希望和温暖),和大多数观众的认知经验中暖色的红象征温暖和希望不无关系。

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片末是金黄色的海洋,金甲武士,穿戴金黄袍的王室成员。但是,观众不难发现,杰王子带领的每一个金甲武士都佩戴红色蒙面巾,在满眼的金黄中,一点点的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杰王子率领的大军为了捍卫母亲,推翻邪恶的父亲,起而反之,武士佩戴的红色恰恰代表了这种正义的力量。源域(红色)成功投射到目的域(正义),这也吻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认知体验:红色是正义的象征。

在影片最后,大片的黄菊花中流淌着鲜血,最终被鲜血覆盖。这里的红色凸显了它的隐喻意义:即便是王权不可撼动、不可战胜,但是捍卫王权需要付出的是血的代价、骨肉残杀、众叛亲离。在这一环节上,满目黄色中流淌的鲜血使源域(红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代价),意味着为权利和虚荣付出的巨大代价。

(三)黑色的隐喻

《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影片中宫廷间的有形的无形的争斗,通过黄色与红色的交替使用得到了揭示,但是令观众同样不能忘记的还有黑绿色的汤药。张艺谋在处理王后喝汤药时,使用了特写,从倒汤药到喝汤药到放下药碗,观众尽收眼底。如此细致的描写,旨在告诉观众在大王的精心设计下,王后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黑绿色的汤药,给观众以神秘感和不幸的预兆。此外,大王一直对元祥生母念念不忘,设堂纪念,但当大王得知元祥生母还活着,即刻决定杀其全家以灭口,派出杀手黑色装束,蒋太医惨死。黑色作为色明度最低的颜色,传递着冰冷、无情和恐怖,象征着大王丧失了最基本的感情,为了虚伪的尊严和权利,不惜放弃心中惟一的寄托。源域(黑色)成功映射到目的域(不幸和冰冷),与我们的文化中对黑色的解读和体验相吻合。

结 语

电影作为以图像和声音为主要呈现方式的多模态语篇,电影导演通过对多模态符号的选择、改造和组合利用来实现特定的语篇目的和表达需要。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利用黄色、红色、黑色等一系列多模态色彩符号,通过色相的选择,色彩明度的选择,色彩饱和度的选择,凸显和弱化某些信息、构建不同的概念意义、激发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了对观众的引导和操控。这其中,导演个人的情感、价值观、人生观和艺术判断都贯穿和体现在电影创作和色彩符号的运用中。作为视觉艺术的主要体现形式,电影语言中色彩的作用在张艺谋的电影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虽然有些批评家认为,张艺谋的电影形式大于内容,情节简单、人物空洞,但是大家公认的是若干年后,具体的情节不再为人们熟知,但夺目的色彩和色彩代表的意义却永远留在脑海里。

参考文献:

[1] Forceville C,E Urios-Aparisi.Multimodal Metaphor[M].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009.

[2] Forceville C.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Multimodal Metaphor[A].K Sachs-Hombach.Bildwissenschaft:Zwischen Reflection and Anwendung[C].Cologne: Von Halem,2005:264-284.

[3] Lakoff 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王炳社.电影隐喻略论[J].电影文学,2010(08).

[5] 赵秀凤.概念隐喻研究的新发展——多模态隐喻研究[J].外语研究, 2011(01).

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类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类毕业论文 范文 一: 传统 文化 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

[摘要]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美学体系。这些传统文化以诗歌、戏剧、小说和 散文 等文学形式传承下来。在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一些传统文化被当做阻碍历史发展的精神枷锁抛弃,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出现与现代文学隔离的现状。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是国力的体现,在现代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 国画 、医学、戏剧、民族音乐。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在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信仰有关。从信仰来看,我国汉族人民和大多数民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样就形成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但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像西藏地区藏族人民信仰的喇嘛教、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部分民族信仰的萨满教、____,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的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像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关于婚姻方面的“问名、纳彩”等文化形式,以及结婚典礼中的拜天地仪式,在当前的社会中逐步被西方神父证婚仪式所代替。而一些传统的文化游戏,像充满文化气息的对 对联 、猜灯谜等高雅活动也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在生活中体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加以传承。

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学中的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利用之外,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我国的文学作品是以诗歌开始,然后发展到散文、戏剧、小说这些形式。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祭祀等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哲学得到了告诉发展,“诸子百家”用他们的散文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使后人了解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到了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我国的文人都是用儒家思想来作为行事标准。这种文化思想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品德的要求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是每个人的最终理想,因此“文死谏,武死战”成为一种最伟大的献身。一些有抱负的文人就将忧国忧民的思想写进了他们的诗歌中,这些诗歌在《乐府诗》和“建安七子”的诗歌中体现为对战争的不满;在太平年间,诗人们希望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对于国家用人制度、赋税政策造成的内乱忧心忡忡,这种思想从魏晋时代的鲍照、左思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朝的范成大、范仲淹的诗歌中。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因为儒家思想的最高准则是“平天下”,因此对于国家完整看得高过自己的生命,对于维护国家的尊严也超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爱惜。因此才有苏武北海牧羊十八年不变节,辛弃疾的“栏杆拍遍”的愤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才有南厓海战后的十万军民跳海为宋帝殉葬的壮举,才有后来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进入元朝之后,我国的戏剧得到了高度发展,一些生活趣事,历史 典故 被编成戏剧广为流传,这种老少皆宜的文化形式不断传承了历史文化,还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礼仪文化进行了传播。进入明朝以后,小说又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的小说种类繁多,不同题材的小说都宣传了不同的文化,像才子佳人小说中,大量的诗词唱和,表现了封建时代男女相爱的含蓄委婉;而流传后世的《三国演义》不仅宣传了儒家的忠君思想,还将我国的古代军事文化做了细致的描写;《水浒》宣扬的是我国的侠义文化;《西游记》则是描写了我国的佛教文化。我国明清时期的戏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像戏剧中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突出忠贞不移,在极端情况下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倾向,像《桃花扇》,将个人情感和国家民族气节结合在一起;而《清忠谱》则是为正义,为尊严不惜牺牲个人性命。这个时期流行的小说也是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忠恕、信义、仁义为主,除了四大名著,像《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这些在民间广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宣传的是朋友之间的仁义,为了正义而奋斗的主题。《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家庭生活,没有直接歌颂仁义,但对于两个大家族走向衰败时,那些落井下石的背义之人还是进行了讽刺。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现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以现代白话文写成的诗歌和戏剧、小说,它们和古代文学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都有较大的区别。现代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个从隔离到传承的过程。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隔离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在我国民族处在落后、衰微的状态之下,一代热心青年在为民族为国家的落后深感痛心的同时,在积极寻找落后的思想根源,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几千年来思想体系建立在以儒家思想为准绳的体系之上造成。因此,五四运动在文化上对我国的儒家思想进行的彻底否定,将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引进到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上,用白话文代替了八股文,用现代诗代替了律诗。另一个是在表现内容上,现代文学受西方影响,表现的是人物个性和命运,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和节操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批判。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摈弃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引进了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哲学思潮,像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这种隔离在上世纪前半叶表现得还不明显,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时期,现代文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隔离现状发展到了彻底否定的地步,不仅否定了儒家文化,也否定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好在这种状态随着“”的结束得到了改善。

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现代文学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隔离状态,但由于作家的思想观念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落后,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在作品中用现代的文学眼光来传承传统文化。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以反映湘西地域文化为主,他的代表作《边城》就将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和”“仁”“信”等思想通过小说反映出来。巴金的《家》《春》《秋》是用批判的态度来描写封建家族,但对于封建家族方面的文化也有所涉及。在张恨水的系列小说中,通过对生活在下层的民间艺人生活的描写,将我国的民间曲艺和家族文化都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战时期一个大家族的遭遇,其中对于国家兴亡的关心和我国古代作品中对于国家兴亡的看法是一致的。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 随笔 》通篇都充满了传统的佛教思想,将爱护生灵,体现童真作为表现主题。叶圣陶等人的作品也同样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我国古代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相似。解放后,赵树理写的一系列“山药蛋”派作品,像《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结束后,我国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得到了彻底解放,文学作品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出现了大批既有现代文学特点又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像莫言的《红高粱》,内容是反映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但表现方式上又综合了西方的文学表现手法。阿来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我国藏族土司文化小说中有大量的佛教文化的表现;而陈忠实的《白鹿原》反映的是“民族的秘史”,涉及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精髓,而白鹿两家秉承的“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以及家传的“修身齐家”的人格理想都对儒家思想做了诠释。在当代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籍作家迟子建,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生活,其中对于鄂温克的历史、生活现状以及他们信奉的萨满教都做了详细描写。《伪满洲国》则是将伪满时期的下层百姓作为表现对象,表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以表现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向世人展示了东北黑土地上的特色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一些著名作家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来,像王蒙对老子的研究,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学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作用,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学也失去了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1]骆素青,刘义婧,赵秀忠.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J].中国宗教.2011(07).

[2]翟文铖,杨新刚.“传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01).

[3]朱德发.重探60年五四文学革命研究的误区———质疑“彻底反传统文学”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二:现代文学 教育 文本细读的地位与 方法

【摘要】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术能力,是克服现代文学教育中片面注重文学史弊端的重要手段。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应该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阅读的直觉 经验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批评相结合,提升学生直觉阅读经验后的理论深度;从外部创新课堂形式,树立学生课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题形式中培养自觉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地位与方法

自1929年春,朱自清在清华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至今,现代文学教育走过了近90个春秋,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文学史为中心的学术体制和教学体系。文学史教育在建构学生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史的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轻视文本细读,以至于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下降,文学审美趣味减弱,进而影响到学术研究风气:“对于‘宏大阐释’和‘宏观把握’的热衷”,“喜欢制造宏大课题”,其害大焉。因此,我们必须 反思 文学史中心论教学体制的弊端,重视文本细读在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文本细读在中国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对于文本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陈思和先生曾有这样生动的比喻:二者“类似于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构成天幕下一幅壮丽的星空图”。2试想,我们如果天空没有星星,只有几个符号,说这是月亮、这是太阳,那么估计我们都没有看星空的兴致了。因此,文本是文学史的内核,在以文学史为核心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兴趣是如果我们的课堂,一开始就是大谈文学史关于某段时期的基本概况,谈某位作家的基本特色,举几个老调重弹的例子,那么学生如听天书,不知所云,甚至会轻视现代文学,以为现代文学不过就是反封建,追求自由平之类的枯燥名词。如《狂人 日记 》,按传统讲法,先分析鲁迅生平,揭示其思想是讲“礼教吃人”,艺术成绩,简单枯燥,理论先行。但是,如果我们带着学生去读《狂人日记》让学生去体会,提出问题。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学生也许会问:为何见了月光,就爽快,觉得以前全是发昏?引发思考。接着就是“我怕得有理!”为何?既有对过去的害怕,三十年来一直吃人和被人吃,也有对未来的恐惧,梦醒了,不知路在何方。这恰是一个刚觉醒者的心理写真。接着引导学生读吃人的意象演变,辩证吃人与封建意识形态的关系,将抽象的吃人变为丰富的审美的存在,从而引发阅读兴趣,调动他们课后阅读的积极性。其次,文本细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学术修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趣味、理性的精神是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基本功能,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审美趣味和理性精神呢?阅读是重要手段。陈思和先生曾说:“在大学本科生阶段,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阶段,能够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提高他们对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要比言目的理论鼓吹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史知识有益得多。”现代文学是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也有其特殊性,即现代性,既是语言的现代性,也是“人学”的现代性。如读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夜》。将自我瞬间的感觉融入宇宙中。看似物我相融,其实早不是古典的意境,而是现代人的情怀,人不是自然的附庸,而是理性的存在。情绪的瞬间变化,就在“星”与“宇宙”的意象的关系中得到转化,节奏虽情感而起伏跌宕。如果我们带着学生朗诵体味,一字一句地分析,慢慢地欣赏,在这种体味到人的渺小与伟大,对于我们理性地看待自己,理性地看待社会,不是善莫大焉吗?亦能让他们分辨出诗歌的美学,提高欣赏的趣味,或许可以对网络语言起到净化作用。

二、文本细读的方法

首先,以人为本,注重直觉体验,不断设问,追寻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文学即是人学。文学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汇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时,应该直面作品,注重直觉体现。特别是现代文学,写的是现代人的境遇,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心灵的碰撞,碰撞之后,我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阅读的起点,也就逐步找到进入作品的切口,进而一步步观照作品,反观自身。譬如说,读鲁迅的《过客》,我们现代读者第一印象就觉得这个人“在路上”,而且坚持“在路上”,那么他为什么要一直在路上。我们也一直在路上,我们会是为鲜花而活吗?抑或是看到坟墓就不走呢?我们是否思考自己是谁?这些直觉体验后的思考,让我们一步步解开他所拒绝的事物的喻指,进一步思考“过客”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哲学,鲜花是希望,放弃,坟墓是绝望,亦放逐,就连我是谁都不思考,只为“我还得走”的绝对命令而活着,这恰恰是最强大的意志力,在反复的疑问和解疑过程中,我们一步步切近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其次,坚持文史结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文本细读,要坚持论从史出,文史相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切记陷入“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的窠臼。具体方法,我比较赞成王卓慈所言的“教师通过文木细读的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上升到理论思考,再运用相应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论”,“从而使其能够对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具体说来,即先直觉体验,再结合文学史、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使学生的阅读理论化,最后再回来文本,加深印象, 总结 方法,积累经验,指导今后的阅读。如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先通过直觉读出《雪花的快乐》的欢快,《再别康桥》中淡淡的哀愁,《火车擒住轨》中发愤,我们在结合徐志摩的生平、思想,联系中国现代诗歌史,加深理解,会发现,这是徐志摩爱情、人生和思想一步步发展的写照,更是徐志摩诗歌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嬗变的轨迹,然后我们再结合这些理论、知识读徐志摩诗歌,理解即更深刻。最后,打破老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引导,使学生成为作品阅读的主体。老师先示范,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情景,引导学生设问,逐步深入思考,负责解释难点。例如,我们在讲解小说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体悟,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并进行排演,改编的过程既是阅读深入以至再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对思想内蕴,艺术手法,都会作深入的思考,应用到实践中去;排演的过程,既是加深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又是陶冶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来主导课堂,设计问题,分组研讨,集中评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实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从外部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结语

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现代文学教育,纠正文学史中心主义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重视文本细读中学生的直觉作用,在直接中设疑,建立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需要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文本细读中的思辨能力和理论深度;需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打破老师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自觉地在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中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克瑜.当前文本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J].文艺争鸣,2009(03).

[2]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02).

[3]王卓慈.文木细读与名著选木的叠交汇通[J].黑河学刊,2005(05).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3.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

5.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6.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代表了受旧制压迫的中国妇女形象,同时代表了敢于反抗`敢于追求的新时期新女性形象。

红高粱的毕业论文

现代文学从诞生到现在,与现代媒介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呈现出一种互动共生、共同成长的态势。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学类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文学类毕业论文 范文 一: 传统 文化 与现代文学的关联性

[摘要]传统文化是指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华,是民族文化中哲学、美学和艺术的结晶。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也形成了独特的哲学、美学体系。这些传统文化以诗歌、戏剧、小说和 散文 等文学形式传承下来。在上世纪五四运动之后,一些传统文化被当做阻碍历史发展的精神枷锁抛弃,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一度出现与现代文学隔离的现状。在21世纪的今天,发扬传统文化是国力的体现,在现代文学中体现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学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学;批判;继承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貌的集中体现。目前,尽管世界的发展正朝着全球化迈进,但东方人和西方人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东方人的内敛含蓄和西方人的外向粗犷并没有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改变。尽管同为东方人的民族特征,但表现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也明显不同,像中华民族和邻近的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民族相比,虽然都具有内敛含蓄的相同点,但民族区别还是存在的,这就是不同的传统文化在不同民族体现出来的不同印记。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但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儒家思想,还包括佛教、道教思想,这我还是广义的传统文化,如果细分起来,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古诗、古文、诗词、 国画 、医学、戏剧、民族音乐。在时间上可以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和现代文化;从社会层面上可分为宫廷文化、官方文化、文人文化和民间文化;从社会功用来分,还可以分为名号文化、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等。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限于汉民族文化,由于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因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就是在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还有自己的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和不同民族的信仰有关。从信仰来看,我国汉族人民和大多数民族信仰佛教和道教,这样就形成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但我国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像西藏地区藏族人民信仰的喇嘛教、回族人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部分民族信仰的萨满教、____,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它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被人们一代一代继承下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有的正逐步退出人们的生活。像我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的关于婚姻方面的“问名、纳彩”等文化形式,以及结婚典礼中的拜天地仪式,在当前的社会中逐步被西方神父证婚仪式所代替。而一些传统的文化游戏,像充满文化气息的对 对联 、猜灯谜等高雅活动也成为一去不复返的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要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除了在生活中体现,最主要的还是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加以传承。

二、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学中的体现

我国的传统文化能流传至今,除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利用之外,更多的则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传承下来的。我国的文学作品是以诗歌开始,然后发展到散文、戏剧、小说这些形式。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记载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祭祀等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哲学得到了告诉发展,“诸子百家”用他们的散文记录了自己的思想,使后人了解到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内涵。到了汉朝,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我国的文人都是用儒家思想来作为行事标准。这种文化思想在我国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儒家思想对人的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品德的要求是“仁义礼智信”。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天下太平是每个人的最终理想,因此“文死谏,武死战”成为一种最伟大的献身。一些有抱负的文人就将忧国忧民的思想写进了他们的诗歌中,这些诗歌在《乐府诗》和“建安七子”的诗歌中体现为对战争的不满;在太平年间,诗人们希望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对于国家用人制度、赋税政策造成的内乱忧心忡忡,这种思想从魏晋时代的鲍照、左思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以及宋朝的范成大、范仲淹的诗歌中。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国家对人民的关心。因为儒家思想的最高准则是“平天下”,因此对于国家完整看得高过自己的生命,对于维护国家的尊严也超出了自己的生命的爱惜。因此才有苏武北海牧羊十八年不变节,辛弃疾的“栏杆拍遍”的愤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牵挂,才有南厓海战后的十万军民跳海为宋帝殉葬的壮举,才有后来郑思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的不屈。进入元朝之后,我国的戏剧得到了高度发展,一些生活趣事,历史 典故 被编成戏剧广为流传,这种老少皆宜的文化形式不断传承了历史文化,还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礼仪文化进行了传播。进入明朝以后,小说又得到了空前发展,当时的小说种类繁多,不同题材的小说都宣传了不同的文化,像才子佳人小说中,大量的诗词唱和,表现了封建时代男女相爱的含蓄委婉;而流传后世的《三国演义》不仅宣传了儒家的忠君思想,还将我国的古代军事文化做了细致的描写;《水浒》宣扬的是我国的侠义文化;《西游记》则是描写了我国的佛教文化。我国明清时期的戏剧对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以儒家思想为准则的。像戏剧中对于爱情的描写都是突出忠贞不移,在极端情况下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倾向,像《桃花扇》,将个人情感和国家民族气节结合在一起;而《清忠谱》则是为正义,为尊严不惜牺牲个人性命。这个时期流行的小说也是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忠恕、信义、仁义为主,除了四大名著,像《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这些在民间广受欢迎的通俗小说,宣传的是朋友之间的仁义,为了正义而奋斗的主题。《金瓶梅》和《红楼梦》虽然描写的是家庭生活,没有直接歌颂仁义,但对于两个大家族走向衰败时,那些落井下石的背义之人还是进行了讽刺。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现代文学是从五四运动之后开始的,以现代白话文写成的诗歌和戏剧、小说,它们和古代文学相比,无论是形式还是表现手法都有较大的区别。现代文学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个从隔离到传承的过程。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隔离

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在我国民族处在落后、衰微的状态之下,一代热心青年在为民族为国家的落后深感痛心的同时,在积极寻找落后的思想根源,认为中国的落后主要是几千年来思想体系建立在以儒家思想为准绳的体系之上造成。因此,五四运动在文化上对我国的儒家思想进行的彻底否定,将西方的个性解放思想引进到中国。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隔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式上,用白话文代替了八股文,用现代诗代替了律诗。另一个是在表现内容上,现代文学受西方影响,表现的是人物个性和命运,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和节操对人性的压抑进行了批判。与此同时,现代文学摈弃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引进了西方一些思想家的哲学思潮,像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这种隔离在上世纪前半叶表现得还不明显,在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时期,现代文学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隔离现状发展到了彻底否定的地步,不仅否定了儒家文化,也否定了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好在这种状态随着“”的结束得到了改善。

2、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体现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的现代文学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隔离状态,但由于作家的思想观念不同,一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落后,但也有一部分作家在作品中用现代的文学眼光来传承传统文化。沈从文在他的小说中以反映湘西地域文化为主,他的代表作《边城》就将我国传统的道教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家的“和”“仁”“信”等思想通过小说反映出来。巴金的《家》《春》《秋》是用批判的态度来描写封建家族,但对于封建家族方面的文化也有所涉及。在张恨水的系列小说中,通过对生活在下层的民间艺人生活的描写,将我国的民间曲艺和家族文化都做了比较细致的描写。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抗战时期一个大家族的遭遇,其中对于国家兴亡的关心和我国古代作品中对于国家兴亡的看法是一致的。丰子恺的散文集《缘缘堂 随笔 》通篇都充满了传统的佛教思想,将爱护生灵,体现童真作为表现主题。叶圣陶等人的作品也同样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和我国古代诗人对民生的关注相似。解放后,赵树理写的一系列“山药蛋”派作品,像《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等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作品,其中也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结束后,我国的文学创作在思想上得到了彻底解放,文学作品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出现了大批既有现代文学特点又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学作品。像莫言的《红高粱》,内容是反映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但表现方式上又综合了西方的文学表现手法。阿来的《尘埃落定》,表现的是我国藏族土司文化小说中有大量的佛教文化的表现;而陈忠实的《白鹿原》反映的是“民族的秘史”,涉及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精髓,而白鹿两家秉承的“耕读传家”的治家传统以及家传的“修身齐家”的人格理想都对儒家思想做了诠释。在当代现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籍作家迟子建,她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反映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人生活,其中对于鄂温克的历史、生活现状以及他们信奉的萨满教都做了详细描写。《伪满洲国》则是将伪满时期的下层百姓作为表现对象,表现了东北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在她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以表现东北地区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主,向世人展示了东北黑土地上的特色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一些著名作家都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上来,像王蒙对老子的研究,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传统文学对现代文学发展的主要作用,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学也失去了民族特性。

[参考文献]

[1]骆素青,刘义婧,赵秀忠.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理性[J].中国宗教.2011(07).

[2]翟文铖,杨新刚.“传统文化与20世纪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10(01).

[3]朱德发.重探60年五四文学革命研究的误区———质疑“彻底反传统文学”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5).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二:现代文学 教育 文本细读的地位与 方法

【摘要】文本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学术能力,是克服现代文学教育中片面注重文学史弊端的重要手段。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应该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学生阅读的直觉 经验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批评相结合,提升学生直觉阅读经验后的理论深度;从外部创新课堂形式,树立学生课题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题形式中培养自觉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文本细读;高校;现代文学教育;地位与方法

自1929年春,朱自清在清华开设“中国新文学研究”至今,现代文学教育走过了近90个春秋,并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文学史为中心的学术体制和教学体系。文学史教育在建构学生的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史的意识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轻视文本细读,以至于学生文本解读能力下降,文学审美趣味减弱,进而影响到学术研究风气:“对于‘宏大阐释’和‘宏观把握’的热衷”,“喜欢制造宏大课题”,其害大焉。因此,我们必须 反思 文学史中心论教学体制的弊端,重视文本细读在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一、文本细读在中国现代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对于文本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陈思和先生曾有这样生动的比喻:二者“类似于星星和天空之间的关系。构成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构成天幕下一幅壮丽的星空图”。2试想,我们如果天空没有星星,只有几个符号,说这是月亮、这是太阳,那么估计我们都没有看星空的兴致了。因此,文本是文学史的内核,在以文学史为核心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首先,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兴趣是如果我们的课堂,一开始就是大谈文学史关于某段时期的基本概况,谈某位作家的基本特色,举几个老调重弹的例子,那么学生如听天书,不知所云,甚至会轻视现代文学,以为现代文学不过就是反封建,追求自由平之类的枯燥名词。如《狂人 日记 》,按传统讲法,先分析鲁迅生平,揭示其思想是讲“礼教吃人”,艺术成绩,简单枯燥,理论先行。但是,如果我们带着学生去读《狂人日记》让学生去体会,提出问题。如“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学生也许会问:为何见了月光,就爽快,觉得以前全是发昏?引发思考。接着就是“我怕得有理!”为何?既有对过去的害怕,三十年来一直吃人和被人吃,也有对未来的恐惧,梦醒了,不知路在何方。这恰是一个刚觉醒者的心理写真。接着引导学生读吃人的意象演变,辩证吃人与封建意识形态的关系,将抽象的吃人变为丰富的审美的存在,从而引发阅读兴趣,调动他们课后阅读的积极性。其次,文本细读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学术修养的基础。在当今社会,大学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高雅的趣味、理性的精神是大学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基本功能,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那么怎么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审美趣味和理性精神呢?阅读是重要手段。陈思和先生曾说:“在大学本科生阶段,甚至是硕士研究生阶段,能够指导学生细读文学名著,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通过文学名著的阅读提高他们对文学史的基本理解,要比言目的理论鼓吹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文学史知识有益得多。”现代文学是既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也有其特殊性,即现代性,既是语言的现代性,也是“人学”的现代性。如读宗白华的《流云小诗•夜》。将自我瞬间的感觉融入宇宙中。看似物我相融,其实早不是古典的意境,而是现代人的情怀,人不是自然的附庸,而是理性的存在。情绪的瞬间变化,就在“星”与“宇宙”的意象的关系中得到转化,节奏虽情感而起伏跌宕。如果我们带着学生朗诵体味,一字一句地分析,慢慢地欣赏,在这种体味到人的渺小与伟大,对于我们理性地看待自己,理性地看待社会,不是善莫大焉吗?亦能让他们分辨出诗歌的美学,提高欣赏的趣味,或许可以对网络语言起到净化作用。

二、文本细读的方法

首先,以人为本,注重直觉体验,不断设问,追寻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文学即是人学。文学阅读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交汇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读文学作品时,应该直面作品,注重直觉体现。特别是现代文学,写的是现代人的境遇,更容易与读者产生心灵的碰撞,碰撞之后,我们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阅读的起点,也就逐步找到进入作品的切口,进而一步步观照作品,反观自身。譬如说,读鲁迅的《过客》,我们现代读者第一印象就觉得这个人“在路上”,而且坚持“在路上”,那么他为什么要一直在路上。我们也一直在路上,我们会是为鲜花而活吗?抑或是看到坟墓就不走呢?我们是否思考自己是谁?这些直觉体验后的思考,让我们一步步解开他所拒绝的事物的喻指,进一步思考“过客”的生命状态和人生哲学,鲜花是希望,放弃,坟墓是绝望,亦放逐,就连我是谁都不思考,只为“我还得走”的绝对命令而活着,这恰恰是最强大的意志力,在反复的疑问和解疑过程中,我们一步步切近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其次,坚持文史结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文本细读,要坚持论从史出,文史相合,坚持审美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切记陷入“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的窠臼。具体方法,我比较赞成王卓慈所言的“教师通过文木细读的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上升到理论思考,再运用相应的文学理论对作品进行剖析和评论”,“从而使其能够对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具体说来,即先直觉体验,再结合文学史、作者生平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使学生的阅读理论化,最后再回来文本,加深印象, 总结 方法,积累经验,指导今后的阅读。如徐志摩的诗歌,我们先通过直觉读出《雪花的快乐》的欢快,《再别康桥》中淡淡的哀愁,《火车擒住轨》中发愤,我们在结合徐志摩的生平、思想,联系中国现代诗歌史,加深理解,会发现,这是徐志摩爱情、人生和思想一步步发展的写照,更是徐志摩诗歌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嬗变的轨迹,然后我们再结合这些理论、知识读徐志摩诗歌,理解即更深刻。最后,打破老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通过引导,使学生成为作品阅读的主体。老师先示范,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情景,引导学生设问,逐步深入思考,负责解释难点。例如,我们在讲解小说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体悟,将小说改编成剧本,并进行排演,改编的过程既是阅读深入以至再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无论是对思想内蕴,艺术手法,都会作深入的思考,应用到实践中去;排演的过程,既是加深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又是陶冶学生人格、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过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来主导课堂,设计问题,分组研讨,集中评点,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实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也是从外部培养学生文本细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结语

文本细读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为了更好地开展现代文学教育,纠正文学史中心主义的现代文学教学体制,我们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重视文本细读中学生的直觉作用,在直接中设疑,建立问题意识,形成以问题为导向的阅读习惯;需要坚持审美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文本细读中的思辨能力和理论深度;需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打破老师的中心地位,引导学生成为文本细读的主体,自觉地在丰富多样的阅读形式中培养文本细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克瑜.当前文本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J].文艺争鸣,2009(03).

[2]陈思和.文本细读在当代的意义及其方法[J].河北学刊,2004(02).

[3]王卓慈.文木细读与名著选木的叠交汇通[J].黑河学刊,2005(05).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文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2.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3.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4. 汉语毕业论文范文

5.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

6. 古典文学论文精选范文

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都要求学生编写提纲。从写作程序上讲,它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从提纲本身来讲,它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所谓构思谋篇,就是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因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不像写一首短诗、一篇散文、一段札记那样随感而发,信手拈来,用一则材料、几段短语就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感情;而是要用大量的资料,较多的层次,严密的推理来展开论述,从各个方面来阐述理由、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构思谋篇就显得非常重要,于是必须编制写作提纲,以便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有了一个好的提纲,就能纲举目张,提纲挚领,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完整统一;就能分清层次,明确重点,周密地谋篇布局,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也就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有些学生不大愿意写提纲,喜欢直接写初稿。如果不是在头脑中已把全文的提纲想好,如果心中对于全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步骤还是混乱的,那么编写一个提纲是十分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其好处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可以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提纲是由序码和文字组成的一种逻辑图表,是帮助作者考虑文章全篇逻辑构成的写作设计图。其优点在于,使作者易于掌握论文结构的全局,层次清楚,重点明确,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第二,有利于论文前后呼应。有一个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在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都丝丝入扣、相互配合,成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展开论题服务。经过这样的考虑和编写,论文的结构才能统一而完整,很好地为表达论文的内容服务。第三,有利于及时调整,避免大返工。在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是非常活跃的,一些不起眼的材料,从表面看来不相关的材料,经过熟悉和深思,常常会产生新的联想或新的观点,如果不认真编写提纲,动起笔来就会被这种现象所干扰,不得不停下笔来重新思考,甚至推翻已写的从头来过;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会极大地影响写作情绪。毕业论文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只要动笔前把提纲考虑得周到严谨,多花点时间和力气,搞得扎实一些,就能形成一个层次清楚、逻辑严密的论文框架,从而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返工。另外,初写论文的学生,如果把自己的思路先写成提纲,再去请教他人,人家一看能懂,较易提出一些修改补充的意见,便于自己得到有效的指导。简单提纲举例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一、序论二、本论(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三、结论

红高粱论文开题报告

、“红高粱”意象分析一方面,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是作为凸显人物性格的特殊氛围,另一方面又是意象象征。作为红色意象,“红高粱” 是生命之火生命之欲的象征,整体而言,是生命强力的象征,是诗一般沉醉、升腾、勃发的生命意志的象征。是先辈们雄强生命的象征。“红高粱”这个意象是个“原始意象”,承载着种族记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原始意象”的“每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因素,渗透着我们祖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他还讲,“谁讲到了原始意象,谁就道出了一千个人的声音,可以使人心醉神迷,为之倾倒。与此同时,他把他正在寻求表达的思想从偶然和短暂提到永恒的王国之中。他把个人的命运纳入人类的命运,并在我们身上唤起那些时时激励着人类摆脱危险、熬过漫漫长夜的亲切的力量。”(——荣格《论心理学与诗的关系》)莫言在西方文化与文学的启发下,在民间生活环境的刺激中,敏锐的捕捉到积淀着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原始意象“红高粱”,找到了回返最邃远的生命源头的途径。“红高粱”显现了中国民族祖先的一种生命状态。在作品中,红高粱意象又与家族先辈爷爷奶奶叠合,使人物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少见的、具有巨大艺术震撼力的艺术形象。所以,在《红高粱》出现后,通过张艺谋的电影演绎,《红高粱》像红色的旋风迅速席卷了八十年代的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多学学!就会了!!

19岁的少女九儿单纯、善良、聪慧,但却被父亲卖给麻风病人当媳妇。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和磨难之后,九儿逐渐成长为个性鲜明的女子。在与余占鳌的情感方面,她敢爱敢恨,不惧束缚,勇于冲破封建牢笼,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真爱。在保家卫国的关键时刻,她用自己的生命保卫了家园!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典型代表!

小说《红高粱》属于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primary document)是指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不管创作时是否参考或引用了他人的著作,也不管该文献以何种物质形式出现,均属一次文献。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剧情简介

《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故事中塑造的一系列的抗日英雄却都是正义和邪恶的化身。主人公余占鳌是一个热血汉子,身体里面充满了正义与野蛮。

余占鳌为了心爱的女人去杀人放火,并且霸占了之后成为他妻子的戴凤莲。余占鳌为报仇雪耻,苦练枪法,把曾经非礼过他妻子的土匪一网打尽。

论文研究难点红高粱

概要:影片《红高粱》改编自莫言中篇小说《红高粱》和《高粱酒》,它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经典作品,斩获了多项重量级大奖,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与小说的对照,从叙事、人物、主题三个方面说明影片《红高粱》对原作的背离与超越。 关键词:叙事;人物 ;主题 首先关于叙事。 叙事语言。无论是小说还是影片,一个共同的点在于它都在讲一个差不多的故事。影片采用了12处旁白,大量的色彩渲染,还有五处很典型的民俗音乐的插入。可以说它极大地使用着发挥着影视语言的叙事优越性,其中,出彩的空镜长镜头的运用,和民歌的点缀,都是观者所惊喜的要点。 文本的叙事语言是“浓厚”的,它的语言是浓厚的,他的抒情是喷薄的,它的色彩是浓厚的,它的画面呈现是浓厚的,以至于读完整本书,仿佛双手安在屠宰板的血肉模糊中一样沉重油腻不知所措。在于它在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时不吝笔墨,在于它寓言式的大量的铺垫暗示呼应。(比如:双片;手舞足蹈的尸体)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音乐讽刺反差比小说中大雨的到来要更具悲剧色彩,文本通过常见的雨的意向来寓言暗示主角的悲惨,电影就借着一望无际的黄土和跟送丧曲没多大差的曲子做表达,我觉得电影更胜一筹。叙事色彩的选择也有不同。影片偏爱红色,全篇贯穿着高粱一样的热烈的强烈的血腥的红色,红色的高粱,红色的太阳,红色的血液,红色的高粱酒,红色的袄子,红色的窗花,在张艺谋看来,红色是中国人某种血性某种热烈某种生机的象征,是悲剧极致的表达,这在后面他固执的用《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悲剧色彩选择中也不难发现,可能,一个多情的点是,红色,是政治立场最张扬的选择,也正是因为红色在故事中承担了这样多的色彩,影片才有了机会有了空隙捕捉生活,捕捉最平凡生命的起伏波动。色彩趋向于单一化,血腥试图隐晦化。原作的色彩则是比较多元的,我有注意到莫言他除了用大量的红色描写之外,他还用了比较多的紫色,其中还有黄色,文本他不考虑逻辑的自洽,在叙事和氛围的渲染中,我以为莫言选择了后者。 叙事时序。时序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逻辑的连贯。电影的叙事是编年史的叙述,按时间发展娓娓道来。莫言的文本则是有跳跃和穿插的,他的这种穿插没有提示,就混在一整篇小说中,跳来跳去,读者不得不时时确定,这段话或者这个文字到底是他哪个时期的爷爷。虽然电影看起来很流畅,但故事情节的缺失和人物的删减使得它的逻辑和衔接也不是很流畅自然。因而,无论是文本还是电影,都有极大的跳跃感,只不过,原作的跳跃感可以找到很好的落脚点,电影就有些牵强。 叙事效果。这个我主要想说的是,真实与魔幻的互相摒弃和靠近。无论是对于张艺谋还是莫言来说,《红高粱》都不算是自己成熟的作品,因而他们魔幻的不彻底,现实的不彻底,张艺谋坚定了自己的真实,同时又借助魔幻升华了莫言的某种魔幻,莫言小说中有几处很不合时宜的政治立场的陈情,现在看来自然是没必要的,而张艺谋借助高贵的红色拥有了删减这些色彩的特权。 张艺谋选择了真实同时补充了魔幻,比如说结婚当晚冰冷的残缺的月亮在九儿一声尖叫后变圆,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冷色调的画面,因而那月亮那么大却偏偏少了一块,让人觉得不真实;还有于占鳌与九儿高粱地里那个片段,他跪大地,有种祭祀的庄严,这中庄严,与后来的两次祭酒不谋而合,他似乎也在宣扬某种性意识的解放和重新解说,这个莫言也很感兴趣,我们从莫言的小说中,从那些污秽血腥之中,往往能发现他对于器官,对于虐待,对于人所能承受的肉体的摧残的想象和描绘,相比之下,看似污秽的性,变的平淡正常可以接受了。他是为了树立某种陌生化,某种神秘和敬畏。莫言是魔幻现实主义,他的后来加入的一点现实现在看来更像是政治立场的赤裸裸的宣告,这是不太合适的。 悲剧叙述。莫言体现着悲壮的牺牲艺术。他热衷于悲剧和死亡,他的语言变态的描述每一个死亡,他的笔下,很少有人死的容易,他对人器官的迷恋有些疯狂。无论是他檀香刑中对檀香刑不厌其烦地细致的描写还是生死疲劳中对于人与伦理的混合,他似乎要存心恶心读者,一遍遍挑战读者的想象和视觉界限,在红高粱中并没有收敛,他写死亡,他写器官,他写一般人所不能想象的死亡手段。因而他的魔幻中我往往觉得他有做某种专门恶心读者的努力,他时时挑战着一个人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恐惧。 在这之前,有不少作家选择用女性的某些器官来实现文明的流氓窥探,这样看来,莫言喜欢虐待男性,每一个男性几乎都以十分残忍的手段死去。莫言的小说里面承载着一种看似畸形或者说就是畸形的对破败撕毁破坏毁灭的快乐,张艺谋就显得正常,他把悲凉放在人的生命之中,放在刺眼的红色,格格不入的乐调之中,因而莫言给我们一大幅灰暗的、人间炼狱的背景,而张艺谋选择用无边的黄土和那一轮红的模糊的太阳作为悲剧的成全。张艺谋偏重于稳定平淡,偏重于表现女人的美丽和男性的朝气,他不激烈,因而他没有选择成全一个激烈的革命先进分子余占鳌,也没有塑造一个光辉的高贵的信仰一样的九儿。他只是讲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命运。他似乎更文明,他把狗头换成牛头,他不忍——至少不会那么张扬地冲撞时代的文明规范。其次关于人物。影片与原作共有的人物主要有四个,一是罗汉,二是花脖子,三是余占鳌,四是九儿。 对野蛮的征服与引导,对自然的崇拜与妥协——我发现影片给九儿提供了大量的男性陪衬,整部影片似乎只出现了两个女性,这种弱化九儿其他的社会关系,无疑是给这个女人以某种神秘独立化,但这种独立似乎没有体现出莫言一再强调的那种高贵,反而消解了文本中的自立,把她对男性的依恋做了某种暗示。这个我也以为是中国传统观念的妥协。 九儿与一群男性,在四下无人黄土漫天的十八里坡,热烈的努力地生活,就像是在一方不被打扰的天地里,随性所欲的存在毁灭,他们有着某种供奉神明的信仰,他们只管用力的活、大气的死,他们因而被陌生化了。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是选择了自我存在与毁灭的生命的跳动。片中的九儿没有娘,娘是继承的象征,九儿仿佛独立的个体,仿佛天上的神明一样,仿佛火红的太阳,火红的高粱一样,仿佛火红的一切事物,一样,奉若神明。 影片中有一个空镜头我觉得很妙,就是绿色的高粱地向天边延展延展成无边无际火红的天空,就仿佛那些本该属于高粱的鲜艳的红流到了天边,流到了天边的天上,那是不是——一身红的九儿,在血光在弹雨在豆官的送行民谣中,也住到了天上红红的角落,也许是太阳,也许是父亲眼中永远擦不掉的那一抹红。这里,似乎才可以窥见一点儿九儿的“高贵”。 我隐约觉得,九儿身上可能寄托了莫言对于母亲的热爱与迷恋,莫言笔下的九儿始终是自主聪明的,是妇女自立自强的典范,他没有给这个女人以任何粗暴的描写,是个神一样的指导的存在。而在影片中,九儿趋向于真实现实,她有认命有依赖有规矩,张艺谋后来也说,后悔没让九儿更野,他之前的选择,也是向之前社会背景的呼应。书中九儿与罗汉多人有染,在影片中,张艺谋不愿揭露这份真实,选择了一系列暧昧不清的镜头蒙混过关。 花脖子的改编很有意思,也很成功。原作中花脖子是为了成全于余占鳌某种霸气、匪气以及他和九儿之间的爱情而死,他裸露着死于河中;电影中他死于日本鬼子的逼迫中,他那样一个土匪,最终为民族而死,是很震撼的,一方面震撼于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气,一面震撼于日本的残暴,在日本兵出现之前,土匪是最大的灾难,很显然,这灾难同日本侵略相比,更为渺小。这里的悲剧性也很浓烈。影片在这里强调了民族血性和民族精神,这种处理我觉得更为高级,比原作中为了说明于余占鳌像个土匪要高级。 余占鳌明面上没有直接地沾上人命,张艺谋模糊隐晦的表达无疑是他对中庸的选择,他只要不明说余占鳌杀了谁,那观众没有绝对的理由抨击他的意识形态地输出。有个例外是小说中豆官的身份最后才揭晓,而电影中则是直接给了美满的肯定,这可以看作是张导对中国观众市场的妥协,也是逻辑不能自洽的所在。小说给了这个家庭一个背景一个理由,电影就直接安排,显然过于跳跃了,这对于中国的伦理道德来说都是不太允许的。 罗汉的改编也值得注意。书中九儿称罗汉为罗汉大爷,罗汉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他们之间有某种关系,而电影中,九儿称罗汉为大哥,没有强调年龄,似乎在有意营造九儿的某种“贞洁”,罗汉也的死因也用一句共产党代替,这我以为是张导的中庸之道。但也可以理解,他确实没办法像莫言一样一边写着九儿的淫荡,一边大言不惭的说她是最高贵的人,影视作品很少做到这样。小说中说罗汉是为东家而死为忘恩负义的骡子而死,这样比起来,电影似乎在成全罗汉形象的伟大。张导用花脖子和罗汉的惨死为后面的悲壮牺牲给了理由。 还有豆官。电影是真实化的,小说偏向于魔幻。对比会发现,电影中的人物比小说中少。那些被取掉的人物,比如曹县长,冷麻子。都有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物的复杂性和立体性,跟莫言所说人的的矛盾有了距离。而这些差异性,这些形象的削弱或者说某些方面的加强,本质上来讲,是时代环境的选择。 最后关于主题(的偏向) 市场上把这部片子定义为抗日爱情片,我认为是不妥当的,它花了大概三分之二的时间讲述故事,然后一句旁白引入抗日的情节,这些情节仿佛是为了给这些平凡的人镀上某种火红的色彩,这是有些突兀的;原作则不一样,原作本身对抗日做了大量的情节铺垫和人物设计,比如曹县长,冷麻子,后来都有参与,也是在这些人的共同作用下,余占鳌的性格得以凸显,这是电影所没能塑造的复杂。 张艺谋认为,《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赞美生命正常的欲望。 莫言觉得红高粱是一个令他不太满意的故事,莫言小说表现的是对野性、对远早生命形态的追逐。 因而,无论是作品还是电影,把它们归为抗战片或者说主要讲抗战爱情主题我是不认同的,我以为,他就是对于人生对于人性对于常态的思考剥离远离靠近夸张与预告。 《红高粱》不算是张艺谋最好的电影,《红高粱》不算是莫言最好的小说,可它们,无论是作为作品还是影片,都给读者和观众、给中国的文学和电影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态度,它们的启发意义,它们的氛围与色彩,值得我们为之着迷和思考,我以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并不善写论文,也不善编小说,不善讲故事,不善去学习,我写任何东西,最后主观会占据主导,甚至为了呈现主观而不管客观的矛盾,没办法,我只能写我以为的我以为,说自以为的自以为是。今天是在家的第一天,一切都很好,我很喜欢,我想长长久久地待在这个小镇,待在石头山上会长出毛茸茸的草的夏天。明天见啊,明天的我们。晚安。

我真屌,我能写,你什么时候要

68. 东北方言词汇与多元文化(字数:9192,页数:12 )69. 王家卫电影的人物精神分析与都市表达(字数:9573,页数:12 )70. 《三国演义》对《三国志》的材料取舍与改编(字数:10818,页数:14 )71. 艰难的辩白——对《我在霞村的时候》的重新解读(字数:8905,页数:11 )72. 景点命名的语言分析(字数:10523,页数:12 )73. 论铁凝小说中的女性救赎向度(字数:8695,页数:11 )74. 《儒林外史》对士阶层现状与命运的省思(字数:21174,页数:28 )75. 从《好奇害死猫》看都市人精神的扭曲(字数:9260,页数:10 )76. 徐志摩、林徽因情诗考述(字数:9045,页数:13 )77. “汉字繁简字之争”的思考(字数:9112,页数:12 )78. 闽南方言词语谐音现象研究(字数:9860,页数:14 )79. 艰难的辩白(字数:8905,页数:11 )80. 宋词中的杭州城市文化研究(字数:11198,页数:14 )81. 论白居易中隐诗(字数:8809,页数:11 )82. 从“穿越小说”看当代女性意识(字数:9438,页数:11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