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初探”(之一)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下称《准则》),对于规范和完善法官职业道德标准,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质,维护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既是一个独立的警种,又是人民法院内部的一个部门;它既要为审判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又要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和业务训练;既要接触案件当事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又要为法院内部其他人员服务。因此,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与法官职业道德,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具体内容上的区别。 当前,人民法院加大改革步伐,致力于建设一支精英化、职业化的法官队伍。新的形势对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维护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根据司法警察自身职业特点,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应有以下5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忠于职守、服务审判、公正执法 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是法官和其他法院干部所不可替代的。司法警察应当热爱这个职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职业操守。司法警察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这就要求每个司法警察必须具备不怕艰险、勇于献身的精神。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基本职责,是为审判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审判应作为法警工作的指导思想,体现在职业道德规范中,司法警察应当具有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司法警察职业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依法执行各项警务,从事执法活动,公平和正义应当成为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理念。忠实于宪法和法律,维护司法机关的公正和权威,既是司法警察的职责要求,也是其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规范执勤、保障诉讼、注重效率 司法警察的警务工作主要是提押、值庭、临时看管、送达诉讼文书、执行死刑和协助民事执行等,这些工作大多是依照有关程序法的规定,进行规范性的操作。因此,司法警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熟悉与警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并使之形成一种职业修养和职业习惯。司法警察没有裁判权和决定权,在履行职务中往往是根据法官的指令行事,为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司法警察应充分尊重法官对案件的裁判和决定权,不得随意发表对案件处理的看法,更不得泄露具体案情。同时,应注意在诉讼程序上与法官协调配合,完成送达、提押、值庭、执行等工作,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注重效率,按照程序法的规定和法官安排,及时、有效、审慎、适当地完成保障工作。 三、严明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这一基本要求是司法警察职业特点决定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带有武装性质的组织,实行单独序列、编队管理、双重领导,其组织管理和职务行为,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军事化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而且还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突发情况。所以,严明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对于司法警察来说尤其重要,这是司法警察履行特定职责的必然要求。这一基本要求体现在职业道德上,就必须有高度的依法办事意识和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特别是执行重要警务或者遇到重大情况,必须听从指挥,不可擅自行事;在处置突发性事件中,要注意协调配合,发扬团队精神。 四、注重仪表、文明礼貌、方便群众 司法警察是一种面对社会公众的职业,其职业活动反映人民法院的作风形象,也体现了司法警察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准。司法警察在日常警务活动中,要与案件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以及其他群众打交道,有时甚至会遇到一些很难处理的棘手问题。因此,司法警察在执勤中,要注意警容严整,按照规定着装并佩戴警种、警号、警衔标志,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接待旁听人员和来访群众时应谦虚热情、慎重处事,防止简单粗暴、推诿搪塞、敷衍了事;即使遇到一些不讲道理、不听劝阻的人和事,也要态度冷静,保持有理有节,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司法警察为审判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必须按照司法理念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充分尊重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的诉权,并保障其人权,以维护人民法院公正、文明的形象。 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清正廉洁 为了维护司法公正,司法警察应当像法官一样清正廉洁,在行使职务活动中必须正确运用手中的权力,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腐蚀,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职业道德作为一种约束机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职业实践活动中,通过道德评价、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道德修养和道德监督等途径建立起来的。要使司法警察队伍真正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约束机制,还需要研究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自我修养和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内容和问题。 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监督,是形成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的外部条件;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是形成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的内在动力。为了加强法院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最高法院要求全国法院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主题教育。在司法警察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加强法警队伍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的内容,要以《准则》为基本依据,并突出法警工作的特点,加强针对性和有效性。从当前法警队伍职业道德现状看,应重点抓好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理念、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风范教育。 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的形成,还需要实施有效的监督。要把职业道德教育与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在对司法警察进行目标管理考核中,应增加“职业道德”的项目,并把这一内容放在重要位置,使之制度化、经常化,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司法警察职业道德考核监督机制。 [毕业论文]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初探”(之二) 2002年,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的颁布实施,对于规范和完善法官职业道德标准,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质,维护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则》不仅是法官职业道德的操守和规范,也是全体法院干部包括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的参照标准。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是为人民法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 作提供服务和保障的一个重要部门,司法警察的性质和所担负的任务,决定其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准则》第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的行政人员和法警,参照执行本准则的有关规定”。本文结合法警工作特点和《准则》基本要求,对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有关问题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 大家知道,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由于一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关系,在长期职业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并为业内人员普遍遵守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在我国,司法警察是现行人民警察序列中一个独立的警种,是国家司法机关担负特定任务的警察。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是司法警察的职业性质和职责任务决定的,属于国家司法人员职业道德体系。因此,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除应当具有公民道德和其他职业道德的共性要求外,还应体现出司法警察在职业道德上独具的特征: 1、司法警察职业道德与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具有职业性质上的共同性。警察职业活动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领域,较之其他职业活动,有着特殊的社会职能,即执行国家强制和保障人民民主这两个最基本的社会职能。这种特殊性,要求人民警察必须遵守一些特殊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具有特殊的道德品质。人民警察是带有武装性质的国家组织,担负着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职能,具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中统一的活动方式,在履行职务中经常面临着比其他职业更为危险的考验,这就要求人民警察具有英勇顽强、无私无畏、反应快速、令行禁止、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等品德。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要履行提押、值庭、临时看管、送达、执行死刑和协助民事执行、安全保卫、处理突发事件等职责,其职业活动与人民警察的职业活动有着共同的性质。这就要求司法警察具有人民警察的基本素质,能够承受体力上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具备超乎一般人的吃苦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体现在职业道德上,对于司法警察来说,也就有不同于其他职业人员的特殊要求。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第二条、第三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通过行使职权,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由于审判任务日益繁重,司法警察现有警力已不能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探索改革现行的司法警察管理体制,充实警力已成为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现行法警管理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新法警“进口”不畅,老法警“出口”不通。从目前的政策看,已暂停从社会和机关内部招考法警。从法警工作特点看,35岁以后,一般就难以适应法警工作(法警领导干部和少量骨干除外),需要转岗。但由于审判岗位要求高,后勤岗位有限,且要精简,故难以安排。一般情况下,干法警工作干至年老,干至退休。(二)年龄偏大,队伍老化的状况日趋严重。从年龄结构看,一些法院法警平均年龄在35岁以上,年龄偏大,难以适应法警工作对抗性、灵活性和机动性较强的工作特点,影响战斗力和工作效率。(三)职数满待遇差,缺乏激励机制。法警的职级晋升与行政干部一样,按法院总人数确定比例。绝大多数法院科级非领导职数已基本占满,部分法院甚至超职数,难以晋升。许多40岁左右的法警还是科员级,与审判人员相比,缺乏激励机制,待遇较差,影响队伍的积极性。(四)警力不足,难以适应审判工作需要。按最高人民法院要求,按法院总人数的12%配备法警,法警押解人犯按2:1押解。事实上一些法院法警的人数没有达到此要求,难以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二、司法法警实行聘任制是解决警力不足的主要办法(一)关于聘任制的依据和原则法警实行聘任制改革的依据是最高法院《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关于“探索改革司法警察任用制度,试行部分司法警察聘用制,理顺司法警察的进出渠道”的要求。实施此项改革,应当遵循的原则是:1、择优原则要通过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改革措施,选择优秀人员充实法警队伍。2、“进出口”畅通原则法警队伍必须年轻化、专业化,保持进出口畅通,充满生机和活力。3、专业法警与聘任法警相结合原则从法警工作的特殊性、稳定性、专业性的角度出发,应保留法警队伍中的领导干部和主要骨干力量,不能全员聘任。(二)关于聘任制法警的基本来源根据司法警察工作性质和特点的要求,为保证聘任人员具有较高质量,从应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军队和武警退役军人中聘用。同等条件下,公安、政法院校的毕业生及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先聘用。(三)关于聘任法警工作应参照的主要内容1、基本条件:(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品行端正,没有受过党、政纪处分,志愿从事法警工作;(3)年龄在25周岁以下;(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同等学历;(5)身体健康,五官端正,男性身高在1.70米以上,女性身高1.60米,双眼裸视为1.0以上,无残疾。2、主要职责:(1)警卫法庭,维护审判秩序;(2)值庭时负责传带证人、鉴定人,传递证据材料;(3)送达法律文书;(4)执行传唤、拘传、拘留;(5)提解、押送、看管犯罪嫌疑人和罪犯;(6)参与诉讼保全和生效裁判的强制执行活动;(7)其他相关工作任务。3、任职要求:(1)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履行职责,公正廉洁,不得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2)努力学习政治、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科学手段,拓展知识面,加强个人修养;(4)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一切行动听指挥,机智灵活,勇敢果断;(5)认真遵守法院的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严格保守审判工作秘密;(6)坚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隐瞒或歪曲事实真相,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7)仪表端庄,礼貌待人,维护法院形象;(8)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因私外出不得着法警制服。4、聘任聘任制司法警察聘任期为三年,年龄达到35岁一般不再续聘。聘用程序是:(1)各法院根据审判活动开展情况、发展趋势提出当年需求额。数量不超过各法院法警编制总数的70%;(2)市高院对拟聘用人员统一进行考试和心理测试;(3)由聘用法院进行面试、政审、体能测试和体检,符合条件者,择优聘用为法警。(4)市高级法院组织各法院与与被聘用人员签订劳务合同。(5)聘用司法警察必须经高级法院司法警察总队,依照《人民法院训练大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5、解聘除聘任合同期满解聘外,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即时解聘。(1)不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按照工作要求履行职责,没有正当理由未完成任务的;(2)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胜任本职工作的;(3)工作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的;(4)没有上进心,不努力学习政治、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工作没有主动性,消极怠工,不服从管理的;(5)执行任务时不听从指挥,顶撞领导,冒险蛮干使工作造成被动的;(6)闹无原则纠纷,打架、骂人情节严重的;(7)工作时间和执行任务中酗酒的;(8)有其他不适合法警工作和违法违纪行为的。有下列行为解聘后,视情节追究责任:(1)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2)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3)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4)工作中殴打他人或唆使他人打人;(5)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三、对聘用法警的管理及要求(一)法院对聘任制司法警察有工作上的指挥权、使用权和管理权并实施考核;(二)由高级法院根据各法院需要情况将聘用法警编入各法院法警队,执行法警任务,履行法警职责。但聘用人员不得担任法警队的领导职务;(三)聘用制司法警察参加法院党、团组织活动;(四)聘用制法警的警服由高级法院按规定配发,执行公务时必须着装。(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聘用司法警察评定警衔。(六)聘用制法警的工资福待遇,按照国家公务员的职级序列和警衔补贴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应的工资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七)聘用制法警因公致残或牺牲的,人民法院参照有关规定办理评残和抚恤。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1.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2.见微知著: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3.由表及里: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4.由此及彼: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注意材料1.占有材料2.库存材料: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3.运用材料: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语言表达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品看起来都不是很华丽,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如今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毕业论文]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初探”(之一) 去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下称《准则》),对于规范和完善法官职业道德标准,提高法官职业道德素质,维护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既是一个独立的警种,又是人民法院内部的一个部门;它既要为审判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又要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和业务训练;既要接触案件当事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又要为法院内部其他人员服务。因此,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与法官职业道德,既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具体内容上的区别。 当前,人民法院加大改革步伐,致力于建设一支精英化、职业化的法官队伍。新的形势对法官和法院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维护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那么,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根据司法警察自身职业特点,司法警察职业道德应有以下5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忠于职守、服务审判、公正执法 司法警察是人民法院组织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位和作用是法官和其他法院干部所不可替代的。司法警察应当热爱这个职业,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严格职业操守。司法警察还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这就要求每个司法警察必须具备不怕艰险、勇于献身的精神。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基本职责,是为审判工作提供服务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服务审判应作为法警工作的指导思想,体现在职业道德规范中,司法警察应当具有服务意识和大局观念。司法警察职业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依法执行各项警务,从事执法活动,公平和正义应当成为司法警察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理念。忠实于宪法和法律,维护司法机关的公正和权威,既是司法警察的职责要求,也是其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二、规范执勤、保障诉讼、注重效率 司法警察的警务工作主要是提押、值庭、临时看管、送达诉讼文书、执行死刑和协助民事执行等,这些工作大多是依照有关程序法的规定,进行规范性的操作。因此,司法警察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素质,熟悉与警务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并使之形成一种职业修养和职业习惯。司法警察没有裁判权和决定权,在履行职务中往往是根据法官的指令行事,为保障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司法警察应充分尊重法官对案件的裁判和决定权,不得随意发表对案件处理的看法,更不得泄露具体案情。同时,应注意在诉讼程序上与法官协调配合,完成送达、提押、值庭、执行等工作,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注重效率,按照程序法的规定和法官安排,及时、有效、审慎、适当地完成保障工作。 三、严明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这一基本要求是司法警察职业特点决定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带有武装性质的组织,实行单独序列、编队管理、双重领导,其组织管理和职务行为,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军事化并具有明显的强制性,而且还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突发情况。所以,严明纪律、服从指挥、团结协作对于司法警察来说尤其重要,这是司法警察履行特定职责的必然要求。这一基本要求体现在职业道德上,就必须有高度的依法办事意识和很强的组织纪律观念,做到
在检察改革日益深化,检警一体化办案日渐强化的新形势下,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战斗在检察院的第一线岗位上,肩负着维护犯罪现场秩序,传唤、看管犯罪嫌疑人,协助执行拘留、逮捕任务与行刑过程监督的重任。在新时期司法警察如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课题,我认为必须从五个方面着力:一、摆正自己的位置司法警察是人民检察院的一支武装力量,司法警察的工作是为检察工作服务的,也是检察工作一个组成部分,在检察业务中,处于各种矛盾冲突的最前沿,担负着排除险阻,保障检察工作安全的神圣职责,由其在押解、看管犯罪嫌疑人时,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和危险性,稍有懈怠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不良后果。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上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出正确的定性、定位和定向,要摆在自己的位置找准工作开展的基点,这样才有利于迅速步入正确开展工作的轨道,有利于及时调整方位,纠正偏差,克服不足,防止失误;其次,要提高素质和工作能力,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工作能力,过低估计工作的难度,《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标准》中明确要求司法警察要“一熟、二懂、三会”。按照标准才能提高执法水平,确保各项检察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二、理顺工作思路作为一名检察机关的司法警察,不仅要精通应具备的业务能力,还要熟知警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对各个环节留记于心,打牢理论基础,实践于工作之中,理顺工作思路就是在各项业务内容全面熟悉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工作安排,做好计划。首先,从时间上对业务内容进行安排。一般分为经常性业务和随时性业务,正确地执行二者,有利于在某一时间段的工作重点;其次是从业务的紧急程度和急办程度和重要程度做好安排,也可划分必办事项和急办事项,划分二者有利于抓准工作重点,调整工作的灵活性;再次就是做到经常性工作要有计划,紧急任务要有预案,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要有清晰正确的工作思路,而且必须做到科学计划、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方能把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三、精通各项业务新时期的司法警察不仅是执法的先锋,同时也是法律的维护者,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刻苦钻研业务是提高司法警察职业素质的必由之路,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学习,充实理论知识,积极研究警务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经验,制定对应的对策,把机械地学习法律条文,转变为依法办案,文明执法习惯的思维模式。精通业务,一定要做到对业务知识的熟知,技能熟练,这也是执法水平的综合能力,本着学为用,练为战的指导思想,抓好业务学习和技能训练。首先提高自己素质,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提高业务技能,培养综合思考的辩证思维能力,在执行各种警务时,一旦遇到险情,要依法处理,处置得当,切实防止任何事故发生。其次要加强业务实践,探索执法活动规律,综合执行任务的特点,再次在执行各类警务时,要心中有数。如拘留、逮捕嫌疑人时,要做到“控内防外”又要做到“外控内保”,只有这样才能为检察工作提供高质量的警务保障。四、培养作战能力作为司法警察要善于“独立作战”,又长于“单兵作业”独立执行任务,完成任务的工作能力,在警力不足或者紧急任务的特殊情况下独立做战,单兵作业更为重要,这样可以防止避免因过于相互依赖而造成相互制约而影响任务完成的时效。首先“独立作战”要有整体观念,大局意识;其次要精通业务,熟练各种技能;再次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机智的反映能力,要具备独挡一面,单兵作业的能力,包括应急事件处理人身自我的保护,擒拿格斗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会锻造成既有法律专业素质又有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五、树立执法形象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是指司法警察在执行法律任务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外在观感,是指人们对司法警察专业素质、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可以说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不但代表着检察机关的外在形象,也代表着国家法律的尊严。因此,树立司法警察的执法形象必须从外在形象和内在素养方面着手。首先,司法警察在执行警务时,从着装、举止、谈吐、行为方面能为人们所直接感知,也就是人们常说:“第一印象”。因此,一支优秀的司法警察队伍必须在形象上得到人们的认可;其次,司法警察的外在形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工作者的基本要求,能给人一种威严、庄重、正派的亲和力;再次,司法警察的内在素养相比较外在形象较为含蓄,但内在素养更为重要,它包括职业责任感,工作作风,职业技能,道德素养等方面,提升司法警察的内在素养除了平时个人修养外还需要通过技能的培训,个人工作经验的积累来促进。并获得社会的认可。 (宣城市宣州区检察院 宋义照 供稿)
1.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2.见微知著: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3.由表及里: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4.由此及彼: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注意材料1.占有材料2.库存材料: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3.运用材料: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语言表达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品看起来都不是很华丽,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如今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它既具有专政职能,又具有民主职能,它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兼具人民公仆和人民卫士的双重社会身份,所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解决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问题是公安队伍的发展趋势,也是摆在县级公安机关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但如何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笔者结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静县公安局近几年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强化队伍规范管理的工作实践及取得的成效,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以“党务主导警务”,将队伍的正规化建设置于党委的坚强领导之下一是按照“公安工作必须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的原则,注重“条块结合”,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委领导和行政管理形成合力,使党的先进性时刻体现在公安工作中。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签订党建责任书、建立党建联系点等措施,加强党委的组织建设,逐步形成以“党务带动警务,以党务带动队伍”的格局。二是建立健全党委班子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责任制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狠抓党委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领导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率先垂
看这篇论文最早法兰克人来自于莱茵河下游的日尔曼人的部落,这是一个很广泛地部落联盟,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撒利法兰克,居住于莱茵河口的海滨地区,势力较为强大;另一部分为利浦阿法兰克。4-5世纪罗马帝国开始衰弱,法兰克人正是在这时开始强大起来,到克洛维担任氏族军事领袖时期,也就是大约五世纪左右,法兰克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虽然法兰克人是在克洛维的领导下不断壮大的,但克洛维只是氏族的军事首领。作为一个军事首领,克洛维的权力并不大。在一次分战利品时,由于一个士兵的反对意见,克洛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件事可以充分说明克洛维的权力并没有达到如同中国君主一样——无所不能的地步。克洛维带领军队打败了很多敌人,占领了广阔的领地,为了得到天主教会的支持而皈依了基督,并打败了东哥特人等,获得众多的城市……由于克洛维的赫赫战功,其所掌握的权力也日益膨胀,克洛维逐渐从一个氏族军事首领转变为一个世袭专权的国王。国王作为法兰克国家的代表,拥有广泛的权力:立法权、最高司法权以及任命国家官吏权力和行政管理权,并且克洛维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编纂了著名的撒利克法典。但克洛维的权力并没有达到无所不能的地步,国王的立法权还要受到封建贵族会议的限制。国王颁布的涉及国家的重大举措的敕令须经过封贵族会议通过,与会者可以向国王提出意见与建议,甚至可以提出异议,会议实质为一个封建主对国王的监督机构。在墨洛温王朝国王之下设有宫相,代表国王行使行政、司法、财政乃至军事等大权,后来随着权力的增大,作为宫相的丕平取代了国王并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墨洛温王朝后期的宫相查理·马德掌握着国家大权,同样作为宫相的其子丕平推翻了墨洛温王朝并建立了加洛林王朝。查理·马德作为宫相时颁布的政策使王权有所被削弱,如将世袭领地改为“采邑”,使受赐人为国王承担一定的义务,虽然规定了封建领主的义务,但其未必会为国王效忠。伴随采邑制度出现了欧洲封建骑士制度,骑士只为自己的贵族封君服务。同时又出现了封建领土的豁免权。“凡享有豁免权的地区,国王不再派遣官吏去执行有关行政、司法、警务、监督等事务,由享有豁免权的领主全权处理。有的国王甚至把应交国王的资金也都一概加以豁免。这些享有豁免权的领地,便都成为一块块分裂豁据的独立王国,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组织装,设立法庭,任意征税……”①可见豁免权的出现极大的削弱了王权,国王不能控制这些“独立王国”了,而由于每个豁免区里都有自己的武装,因此王权多少会受到一定的威胁。丕平将入侵法兰克的阿拉伯人全部逐出高卢,并得到了教会的支持而成为国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鉴于宫相的权力过于强大,威胁王权,丕平将宫相一职取消,出设立了宰相。宰相的权力相对于宫相来说权力不大,主要负责行政事务,另外设宫内大臣宫廷伯爵,尚书大臣,财务大臣、元帅、大主教等。这有利于将各种权力分散而不会威胁到王权。但后来王权被消弱,以上的职务仅能在国王的领地内实行,并不能过问各封建主的内部事务,可见此刻法兰克仍存在着许多“独立王国”。查理大帝时期,将全国分为九十八郡,每郡的最高管理者为伯爵,伯爵的本质其实仍为大封建主,他们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行使很大的权力。虽然查理大帝为设立了巡使制度,使得各个郡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但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在以后这些郡又相继成为豁免区。查理大帝之子路易继位后不理朝政,在划分领地的问题上引起了儿子们的不满,而此引发生了战争并导致法兰克王国的消失。最后于843年根据凡尔登和约法兰克王国分为三部分,至此法兰克王国不复存在。法兰克时期,氏族军事首领转化为国王,虽然权力有所扩大,但由于王国是由许多个封建主领地构成,国王的领地与其他封建主的领地差不多大,由于实力相当,所以国王不能过多的干涉其他封建领地内部的事务,而且中世纪的欧洲有这样的规则“我的陪臣的陪臣不是我的陪臣”,国王只能对自己的陪臣发号司令,而许多更低层的陪臣则不必为国王承担义务的,因而王权也是有限的。而且在墨洛温王朝时期,国王将大量的土地赐给侍从,官吏与教会,这更使王室的力量大为消弱,而拥有土地的贵族与教会的实力却与日俱增。后期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又将大权交与宫相,自己不问政事,成为懒王,权力也所剩无几。法兰西王国是根据凡尔登和约出现的,是在法兰克帝国的西部地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兰西王国在9-11世纪时期实质上是许多分裂的封建割据的国家,有“公国”、“伯爵国”,直到后来法兰西的国王的权力逐渐变强时法兰西王国才形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法兰西王国形式上虽然是统一的国家但实际上分为许多封建割据的国家。加佩一朝有五个伯爵领地。名义上为国王但其力量微弱权力极其有限。封建领主都是独立的,他们只承认国王为他们“同等者中的第一个”,这与法兰克王国很相似。在法兰西,国王仍将土地分封给公爵、伯爵等。各种陪臣对国王承担一定的义务,但封建主并不会全部都履行义务,因此,此时的君主权力和法兰克王国的君主没有多少差别。早期的法兰西国王由于王权衰弱,国王的重大措施必须要由封建主代表大会——库里亚大会讨论并通过。“库里亚大会不仅享有决定国家一切重大政治措施的权力,而且还有权罢免国王和选举新的国王。”②11世纪开始,法国出现了新兴城市,由此而产生了一个新的阶级——市民阶级。市民要求消除封建割据以满足商品流通的需求。由于自身力量弱小,他们便寻求国王的帮助,而国王也有获得权力的欲望,于是两者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站在同一站线上。合作的结果时王权得到加强,这在后面会论及到。加佩王朝的路易六世为加强王权而进行斗争,并且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与王室领地内部的封建主进行斗争,最终实现了王室领地内部的统一。腓力二世是路易六世的孙子,其在位期间继续采取措施来增强王权。其中有不再把扩大的王室领地分封给封建领主,而是由自己来控制,将其划分为国王直接控制的行政区。行政区内的各级官司吏由国王任命,而且必须为国王负责。在法兰克王国时期以及腓力二世以前,国王都是把土地赐与自己的陪臣,而王室地领地十分有限,由于土地面积小,因此王室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不利于实力的增行,可见腓力二世的这个措施对于王权的加强是十分有利的。另外,腓力二世还取消了“我的陪臣的陪臣不是我的陪臣”的原则,使得一切封建领主都要听命于国王,为国王效忠,这样国王就可以控制下臣。当然,这个措施能够得以实施的前提是国王的实力有所增强的结果。路易八世的不断努力使得王室的领地超过了任何一个封建领主布成为最大的,国王的地位自然也得到极大的提升,至此,王位的继承也不再需要库里亚大会的干涉了。路易九世继续为加强王权而采取了不少措施。路易九世改组了权力相当大的库里亚大会,“使库里亚大会完全成为听命于国王的咨询机构和贯彻执行国五旨意的行政机构与司法机构”。库里亚大会被划分为财政、司法两院。军队的实力是权力的重要支柱。只有军事实力的强大才能保证王权的强大。在法兰克时期,氏族军事首领只有在战时才能指挥众多的军队,在平常时期只能调用自己领地内的军队,却无权调用其他领主的军队。而且军队中的为义务兵,武器装备要自己提供,因此条件差的农民根本没有财力支持。军队在战时可以略夺敌方的财物以获得需求,但在和平时期,许多兵人就成了强盗。由于占时的军队是由各个封建主提供的,国王自己没有强大的军队,因此需要依靠封建主,但封建主为了各自的利益并不会完全效忠于国王,同时有可能用自己的军事实力来威胁的国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于是路易十九开始招募自己的军队,国王的军事实力得以提升,利于王权的加强。路易九世还制定了“国王四十日”制度。“即王室领地之外的封建领主,如发生必须用战争才能解决的争议,必须从宣战时的40日内,将争执的问题提交国王裁决,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封建领主之间的相互兼并,进一步确立了王室对各个封建主的至高地位”③。各个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着自己的司法权,王室无权过问,同样教会和新兴城市一样都有自己的司法权。路易九世进行了司法改革,将封建领主的司法权置于王室之下。路易九世还对货币进行改革,来排挤各封建领地的货币。路易九世的种种努力使得国王的权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教会在西欧有着很特殊的地位,最初的克洛维为了得到天主教会的支持而皈依基督,可见教会与国家的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教皇可以为国王加冕,在各个教会的领地内,主教和封建领主一样有着相当大的权力。教会在经济、政治、司法等上有着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也有自己的武装,有时也会与国王产生矛盾,并不时地干涉国王的政事。腓力四世采取的措施中就有对教会的斗争。腓力四世对教会的财产征所得税,这引起了教会的反对,而教皇则宣布取消了腓力四世的教籍。腓力四世与教会产生了激烈地冲突,逮捕了教皇,并将教庭从罗马迁至法国的阿维农城。至此曾经不可一世的教会再也不能对王室有任何影响了国王在为加强王权而与封建领主进行斗争的时候需要得到市民阶级的支持,而市民阶级也同样需要国王的帮助,于是两者产生了合作。国王给了市民阶级一定的权力,如召开三级会议。“法国的三级会议最初是封建君主为了对抗教权,加强王权而设立的,它只是作为君主制度的一个补充而出现的,因此,它通常要根据君主的意志才能召开”④虽然如此,但三级会议对制约君主的权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如新增税收等决定要经过三级会议的批准。由于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王室需要向三级会议寻求帮助,三级会议趁此机会获得了很多的权力,但后由于法国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取得胜利,王室的地位空前提高,国王的权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三级会议的权力也就相对地被消弱了。虽然多了一个三级会议来限制君主的权力,但国王利用三级会议内部的矛盾使自己不断地获得好处,同时又借助三级会议的帮助消弱的封建领主的力量,而自己的力量则是得到了空前的提升。此刻,法兰西进入了君主专制时期,国王的权力开始走向巅峰,王室成为整个王国内最为强大的了,任何一个封建领主再也不能与之抗衡。法兰西一世时,王室的领地扩张到几乎整个法兰西。国王有了绝对立法,行政,司法,军事权。对各种制度进行了改革,如废除男爵审判权,派官吏干预自治市的司法权,“自此,最高司法权力完全录属于中央,一切重大案件都须交由王室法庭审判,并只有王室法庭才能做出最终判决”⑤路易十三时,处死了多名公爵、伯爵、男爵、子爵,并拆了封建领主的堡垒,一切贵族要向国王效忠,至此,封建领主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完全不能对王权造成威胁。到路易十四时期,君主权力达到了顶峰,路易十四称自己为“君权神授”,为自己的权的披上一合法性的外衣,神圣不可剥夺。路易十四采取多种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独揽大权。从法兰克到法兰西,国王的权力是一个增长的趋势,每一代的国王都为达到权力的高峰而不断地努力,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地削弱地方的权力。王权得到加强的另一个结果是国家因此得到更加的统一。但权力的过于强大而不受任何限制时,君主会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借助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虽然采取严厉措施打击了种种不与国王合作的贵族势力,使贵族丧失独立地位,但国王还是维护其所在的阶级的特权和秩序。当资产阶级的势力进一步发展起来之后,资产阶级必然与专制王权彻底决裂,并将君主和专制王权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而历史的发展趋势是正民主与自由,因此,君主专制迟早会被推翻的。参考文献:①《西方政治制度史》,55页。②《西方政治制度史》,63页③《西方政治制度史》,65页④《西方政治制度史》,67页⑤《西方政治制度史》,75页
1.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不要就事论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但认真分析一下还是能够发现问题。在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中发现了问题,这就是高瞻远瞩。2.见微知著:也就是说,要从报微小的事物中看到一种发展的趋势,看到一种大的事情。3.由表及里:要从表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4.由此及彼:有时两个事物看上去没有什么联系,其实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你要能把他们挂起钩来。注意材料1.占有材料2.库存材料: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对做什么事情都很重要,也要以信息化来促进教学质量。信息是仓库,有的同学说来说去就那么几句话,就因为摄入的信息量少,所以要善于捕捉信息,占有库存材料。3.运用材料:在写作时,要对储存的材料库进行筛选,提取你所需要的材料。语言表达分析提炼出了观点,又筛选好了材料,接下来就是语言表达了。语言不在华丽,关键是准确、简洁,历来大作家们的作品看起来都不是很华丽,但却读起来琅琅上口,耐人咀嚼,而且能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就像如今我们读鲁迅的作品,一样能感到语言很优美。其实,大部分同学语言表达不成问题,主要的问题就是材料少,立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