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审核中对消防登高面和作业场地应把握的要点 房材与应用 2005/03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 浅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05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3 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浅谈世贸大厦的倒塌 福建建筑 2003/0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4 浅析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河南消防 2003/08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5 关于高层建筑防火问题的几点思考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3/01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6 浅析高层建筑防火问题及预防措施 绥化师专学报 2003/0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7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审核对消防登高面和作业场地应把握的要点 浙江消防 2003/1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浅析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 医药工程设计 2003/06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9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探析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2/06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0 山城高层建筑防火实践探析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02/03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1 新世纪全国高层建筑防火实践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2/04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2 中小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初探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2/05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3 高层建筑防火阀和排烟防火阀设计安装中常见问题分析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2/09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4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思考 城市管理与科技 2001/03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5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系统优化方法初探 昆明大学学报 2001/01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6 关于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分析 林业科技情报 2000/01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7 烟囱效应与高层建筑防火 河南消防 1999/1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8 现代高层建筑防火优化设计及其研究方向 制冷与空调(四川) 1999/03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19 香港制定高层建筑防火措施 上海消防 1998/03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0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评估的不确定型群组决策方法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 2004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21 浅述高层建筑防火的几个问题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1998/S1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2 国内外高层建筑防火之综合探析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98/04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3 浅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防排烟的若干问题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1997/0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4 高层建筑防火与防排烟设计探讨——宏兴大厦工程设计概况 制冷与空调(四川) 1997/0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5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与体会 中州建筑 1997/0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6 影响高层建筑防火分区划分的几个因素及对策 山东消防 1996/10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7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山东消防 1996/1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8 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管理 安全 1995/03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29 美国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正在解决的问题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1995/04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30 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的概念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1995/07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序号 题名 来源 年期 来源数据库 31 高层建筑的防火忧思 云南消防 1995/01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32 简论福建高层建筑防火正压送风与排烟设计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94/01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33 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立足于自防自救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1994/09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34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若干问题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93/03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35 关于高层建筑防火的探讨——河北省高层建筑消防学术研讨会综述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91/04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36 对高层建筑防火的几点看法 消防科学与技术 1987/02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37 高层建筑防火与防排烟设计体会——宏兴大厦工程防排烟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1996年学术年会资料集 1996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有记录37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2003年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华中生、吴云燕、徐晓燕,一种AHP判断矩阵一致性调整的新方法。《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第25卷第1期(2003):38-40。(EI收录)[2]华中生,杨杰,黄飞华,“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部分柔性技术选择”,《中国管理科学》第11卷第2期2003:76-80。[3]华中生,陈晓伶,“考虑质量失误与延期交货问题的供应链博弈分析”,《运筹与管理》,第12卷第2期(2003年),11-14。[4]吴云燕、华中生、查勇,AHP中群决策权重的确定与判断矩阵的合并。《运筹与管理》,第12卷第4期(2003年),16-21。[5]华中生,孙毅彪,陈强,黄飞华,具有对策行为的不完美信息风险决策问题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第23卷第9期(2003年),75-80。[6]陈晓伶、华中生、吕强,供应链上考虑质量风险的经济批量分析。《中国管理科学》第11卷(专刊) 2003年10月:339-342。[7]吕强、华中生、陈晓伶,BOM表约束下供应链批量确定方法。《中国管理科学》第11卷(专刊) 2003年10月:381-384。[8]孙毅彪,华中生,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同质商品交易价格估计方法及应用,《管理工程学报》,第17卷第3期(2003年),81-84。[9]古继宝,梁梁,华中生. BSC管理思想与大学学科平衡发展. 亚洲教育2003,21期,20-22.[10]古继宝,梁梁,华中生. 高校资源分配中应注意的几个辩证关系. 中外教育科学2003,15期,21-22.2004年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古继宝,梁梁,华中生. 从基于流程的控制到基于规则的控制-管理控制模式的改变。《预测》2004年第1期(第23卷,第1期),51-55。[2]黄飞华,华中生. 范围经济下的生产能力扩充和技术选择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年第3期(第10卷,第3期),259-263。(EI收录)[3]华中生,张斌,李四杰. 游戏教学在管理学科教学中的尝试,《教育与现代化》2004年第2期(总第71期),36-39。[4]Solomani Coulibaly, Zhong-sheng Hua, Qin Shi, Wei Wang. 2004. TRIZ technology forecasting as QFD input within the NPD Activities.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17(2): 284-288. (EI收录)[5]陈文豪,华中生. 以策略参考点论述台湾汽车产业通路布建策略之研究,第七届“两岸中华文化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84-195, 2004年7月, 合肥.[6]Zhongsheng Hua, Liang Liang. Heuristics to Scenario-based Capacity Expansion Problem of PWB Assembly Systems. CASDMKM2004, LNAI (Lecture Not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3327,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pp. 135–144, 2004. (SCI)[7]华中生,孙毅彪,李四杰. 单周期产品需求不确定性对供应链合作的影响。《管理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7卷,第5期),40-48。[8]张斌,华中生. 一种改进的求解含等式约束凸二次规划问题的Lemke算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第34卷第6期(2004年), 668—677。[9]华中生,汪炜. 基于QFD与TRIZ技术工具的产品概念设计方法。《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年第3期(第10卷,第11期), 。(EI收录)[10]Wenqi Jiang, Zhongsheng Hua. A Multi-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Approach Based on Rough Set and Application in Supply Chain Partner Selection. Proceedings of ICEB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Business), December 5-9, 2004, Beijing, China. pp1060-1064.[11]Liang Liang, Desheng Wu, Zhongsheng Hua. 2004. MES-DEA modeling for analyzing anti-industrial pollution efficienc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lobal Energy Issues. 22(2): 88-98.[12]Z.S. HUA, B. ZHANG, L. LIANG. An Approximate Dynamic Programming Approach to Convex Quadratic Knapsack Problems. Computers & Operations Research. In Press. Available online at [13]Zhongsheng HUA,Si-jie L, Liang LIANG. Impacts of demand uncertainty on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of single-period produ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In Press. Available online at已发表的主要国际会议论文[1] Hua Zhongsheng, Liang Liang, Zhang Jing, “Adjustment of Present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 Policy and Innovation, Macau, July, 1997[2] Liang Liang, Hua Zhongsheng,Chen Zhuo,“Dynamic Analysis of Regional Industry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 Policy and Innovation, Macau, July, 1997[3] Zhongsheng Hua, Liang Liang, Jianbo Li, “Fuzzy Intellig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s: 891—894, AMSE, Hang Zhou, 1991.[4] Zemin Yang, Renshou Tu, Zhongsheng Hua, “Fuzzy Intelligent Decision in System Simulation”, Proceedings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stem Simulation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Volume II: 459—463, Beijing, 1990.[5] Zhongsheng Hua, Liang Liang, Chen Xiaojian, Zhou Yaping, Guoliang Chen. 2000. SMT assembly line redesign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based on capacity util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Volume: 3, 28 June-2 July 2000, Page(s): 1894--1897.[6] Zhongsheng Hua, Xiaojian Chen, Guoliang Chen. 2000. An efficient approach of reducing searching space for PWB assembly capacity planning: deterministic demand. Proceedings of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Volume: 3 , 28 June-2 July 2000,Page(s): 2013—2017.[7] Zhongsheng Hua, Liang Liang, Jin Qin, Guoliang Chen. 2000. An efficient approach of reducing searching space for PWB assembly capacity planning: random demand. Proceedings of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Volume: 3 , 28 June-2 July 2000,Page(s): 2018—2022.[8] Zhou Yaping, Yin Baoqun, Xi Hongsheng, Hua Zhongsheng. 2000. An algorithm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simulation steps for optimizing closed Jackson network. Proceedings of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Volume: 4 , 28 June-2 July 2000,Page(s): 2370—2373.[9] Mao Sifang, Chen Xiaojian, Hua Zhongsheng. 2000. Establishing corporat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Proceedings of the 3rd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nd Automation, Volume: 4, 28 June-2 July 2000,Page(s): 2655—2657.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 《柔性制造系统能力规划问题及其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70172041),起止年月: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2、 《组合模拟算法及其在多控制策略中的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9670087),时间: 1997.1—1999.123、 《制造型企业管理的多控制策略及其融合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79300016),时间: 1994.1—1996.12主持的其它纵向科研项目1、《分布参数的MRP-II系统研究》,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 03042308),起止年月: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2、《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战略与计划控制模式研究》,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3年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2003JW001),起止年月: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3、《分布式企业资源系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统计、信用与资源系统》子课题,起止年月: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主持的部分企业协作项目1、 《社区服务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安徽省信息中心资助。起止时间:2003.4—2004.4。2、 《HFC1061液压制动系统试验设计与分析系统研究》,项目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制动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进行试验设计找出最优配置(以减少试验时间、减低试验成本、提高试验效果)。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资助课题,起止年月:2002年3月至2002年7月3、 《佳通轮胎质量管理培训与咨询》。 包括教材的编写、培训和质量管理咨询工作。项目由佳通轮胎有限公司资助。起止时间:2000.10—2001.2。
随着其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人们对 议论文 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优秀议论文精选,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优秀议论文精选篇1
拂去岁月的尘雾,打开历史的启示录,便会看到:只有与祖国荣辱与共,以坚定的爱国信仰紧紧把握住今天,不辱祖国使命的人,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永生的机遇、化为永存的浪花。
是的,祖国的强盛才是我们自豪的源泉,我们的自豪又是祖国强盛的士气。这士气是一种共同的信仰。她的名字叫爱国。
爱国在哪里?爱国凝在慷慨激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的眉宇间;爱国写在“诗圣”杜甫铺开的白纸上;爱国从“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毛主席口中道出;爱国从勇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鲁迅的笔尖流出。
爱国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怀;爱国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胸襟,是前赴后继的执着。正是无数先烈在他们自己的时代用满腔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唱响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在世界的舞台展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候,当08奥运成功举办的时候,当神七航天员挥动国旗太空漫步的时候,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胡锦涛同志表达“中国信心”的时候。你们是否欣喜自豪,是否会心一笑,心中油然升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呢?是不是也会热泪盈眶地想起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响彻云霄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的呼喊声呢?
曾几何时,我对爱国懵懵懂懂,当我经历了“08年的感动”之后。再一次打开历史史册,才发现到处都是两个大字——爱国。于是我恍然大悟,爱国才是永恒的主题。
同学们,让我们把青春镌刻成精致的玉雕,让我们把年轻书写成激情的诗行,让我们把爱国情制成坚固的船桨,让我们把信仰化作前进的力量。让我们的人生之船远航!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牢牢把握住今天。常怀爱国情怀,与伟大祖国共在。
2017优秀议论文精选篇2
8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年老的诗人陆游咳嗽着从床上坐起来,点燃灯火,他的目光投射到很久以前:想当年金戈铁马,诗人也曾吞吐日月,但最终壮志难酬。此时此刻,失地未曾收复,而自己已经垂垂老矣。
800年后,我端坐在电脑桌前,仍能够听得到诗人苍老的咳嗽声与怦怦的心跳。我突然想到了一句话——“理想不死”。
陆游写作此诗后的第705年,一个憔悴的女子被兵丁押解着走上刑场。她曾逃脱婚姻的桎梏,只身远渡扶桑。只为追寻真理。她,就是秋瑾。
四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寿终正寝。
1907年秋天,山阴县令李钟岳遇到了自己人生最大的难题。秋瑾被捕后,被押解到绍兴府衙门。面对秋瑾的浩然气概,绍兴知府将其转到山阴知县李钟岳那里,这本是典型的官场“踢皮球”的把戏。但,颇有不同的是,李钟岳是秋瑾的同情者。或者说,李钟岳是革命的同情者。面对审讯,秋瑾只写了“秋风秋雨愁煞人”几个字,再不多言。
秋瑾就义以后,李钟岳因无法保护秋瑾,自觉有愧。不久上吊自杀。
他的死让很多人感到震惊和意外。我想,他的死,除了说明李钟岳同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之外,再无别的解释。
孙中山先生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他还说:“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
中山先生的教诲,让人想起温的答记者问。在滚滚红尘之中,深陷物欲的泥淖,重温理想主义者的只言片语,令人心潮澎湃,难以平息。
2017优秀议论文精选篇3
早已领略过“上下五千年”的风采,也曾聆听过“落后要挨打”的悲哀。欣喜与哀惋之中,不禁感叹,原来爱国竟如此简单……
——题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爱国让每一个成功人士引以为傲。“七下西洋”的郑和,以浓厚的爱国信念将龙的精神传遍异国疆土;抗倭名将戚继光,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实现了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夙愿;武林英杰霍元甲,凭着高涨的爱国精神和他精湛的“迷踪步”大灭外国挑衅者的威风……
爱国精神代代相传。近代毛泽东结束了炎黄子孙近百年的屈辱生活,实现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宣言;外交天才周恩来情念国家心系祖国,让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绽放光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日夜操劳,终于完成了“一粒种子,温饱亿万人”的梦想!
现代,爱国精神将由我们这新生的一代去诠释。很多人将现在的我们称为“奶瓶族——毁灭的一代”。但真金不怕火炼,“爱国天使”金晶用自己残弱的身躯维护了国家尊严,当火炬熊熊燃烧时,我们定会想起这个勇敢坚强的90后。今年的大阅兵里的士兵大多数都是80后和90后,那挺拔自信的身影不就代表着我们,代表着朝气蓬勃的希望吗?
同学们,爱国其实并不需要轰轰烈烈。对我们而言,用尽可能的时间去努力学习是爱国;在校尊师重道,在家孝敬长辈是爱国;不做违法的事,保持乐观的心态也是爱国;锻炼身体,洁身自爱都是爱国。爱家,爱同学,爱社会,爱自我都是爱国的一种方式。做任何事,只要我们态度端正,思想积极,那么,这就是以我们自己的方式诠释爱国!因为,爱国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无论什么时代,爱国都有它一定的内涵。在当今的和平年代下,国旗下的我们昂首挺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风采。当国歌响起,心中总燃起一团激动的火焰,没想到,爱国,原来如此简单……
2017优秀议论文精选相关 文章 :
1. 2017年优秀议论文
2. 2017年优秀议论文范文
3. 2017高考优秀议论文作文
4. 2017高考满分作文精选
5. 2017高考优秀议论文素材
出版机构的网站。有些国家或地区的学术出版机构可能会收集大学本科毕业的优秀论文并出版合集,这些出版机构的网站上可能会提供有关购买或借阅论文合集的信息,此外,一些在线学术数据库,如CNKI(中国知网)和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库等,也提供大量的毕业论文文献资源供读者获取和参考。在使用这些数据库时需要注意,应遵守相关的版权法律法规,合理使用所获取的文献资源。
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是不同的文献类型.正式出版的期刊都有国际标准期刊号.会议论文,要看会议主单位,有一些学术会议,在会前出论文集,会后不再出版论文集;有一些学术会议,在会后正式出版论文集,具有出版社和ISBN号.会议论文不是期刊,肯定没有期刊号.
所谓会议刊也就是指的会议论文集,会议论文集是学术会议会出版的论文合集,这些论文是在学术会议上宣读的论文,会议论文集并不是任何一个学术会议都会出版,有些会议是不会出版论文集的。
近些年会议论文在个人晋升中的认可度有所提升,国内作者发表会议论文的需求也水涨船高,会议论文的最大特点是论文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宣读,这就是会议论文的公开发表。
所以想发表会议论文的作者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术会议,国际范围内比较权威的当属istp、ei两大会议论文检索系统,通过这两个系统可以检索到合适的会议。
确定好会议后我们需要找到会议投稿方式,大多也是有专门的投稿邮箱,作者也是需要详细了解投稿要求,按照要求投稿给会议的组委会,随后文章也会进入审稿环节,需要作者的配合修改,修改合格的文章会在定期举办的会议上宣读,需要作者参会。
国际会议里的论文属于论文集,格式如下: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顺序编码制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国际会议里的论文属于论文集,格式如下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
文献标注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毕业论文是我们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呈现,论文基本上是每个人都要写的,对论文的题目要有自己的心得体会,论文的格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学习一下标准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一、封面
使用学校统一格式,题目居中,学号等内容靠左侧对齐,后面的下画线要整齐。。题目要对论文(设计)的内容有高度的概括性,简明、易读,字数应在20以内。
二、中文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黑体三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三、中文摘要
“摘要:“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摘要应简要说明毕业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目的、实验方法、主要成果和特色,一般为150-300字。下面空一行
四、中文关键词
“关键词:“顶头,黑体四号,后面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关键词一般3-5个,以”,“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尾不加标点符号,下面空两行。
五、英文论文题目
所有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黑体三号,加粗,居中。下面空一行。
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除字体外同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格式要求,但“Abstract:”和“Key words:”要加粗。内容翻译要准确,英文摘要的词汇和语法必须准确。
注意:如果内容教多,可以将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放到下页。
七、目录
“目录”两字为黑体3号,居中,下面空一行。
第一层次标题“一、”顶头,黑体、小四号,第二层次缩进一字,宋体,小四号,第三层次再缩进一字,宋体,小四号……,页码加小括号,页码前为连续的点,垂直居中。
如果采用“1”、“1、1”、“1、1、1”的形式,则每层缩进半字。
参考文献按第一层次标题的格式。
八、正文
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每段开头空两字,要符合一般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文理科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工科、艺术类专业毕业设计字数视专业情况而定。
论文应文字流畅,语言准确,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学术性、科学性和一定的创新性。
毕业论文内容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凡引用他人的观点、统计数据或计算公式的要有出处(引注),计算的数据要求真实、客观、准确。
九、标题
所有标题左侧空两字,数字标题从大到小的顺序写法应为:“一、”,“(一)”,“1、”,“(1)”,“” 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空两字,或者采用“1”、“1、1”、“1、1、1”……的形式,黑体,小四号,左侧顶格。
十、注释
采用本学科学术规范,提倡实用脚注,论文所有引用的中外文资料都要注明出处。中外文注释要注明所用资料的原文版作者、书名、出版商、出版年月、页码。
十一、图表
正文中出现图表时,调整行距至所需大小,返回正文再将行距调整为22磅。
十二、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中译本前要加国别)
[1] [英]M奥康诺尔著,王耀先译.科技书刊的编译工作[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56-57、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十三、打印及纸张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应一律采用打印的形式,使用A4规格的纸张,左边距2、75cm,右边距及上下边距2、5cm,页眉页脚1、5cm,全文行距22磅,装订线在左侧。按以下介绍的次序依次编排,页号打在页下方,宋体五号,居中。
装订次序
学生答辩后各院系要将有关资料和论文按照封面、中英文内容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选题审批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评语、答辩记录表的顺序统一装订成册,存入院系教学档案。
十四、提交论文电子稿
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设计)软盘一定要经过杀毒处理!
毕业论文(设计)应用Microsoft Word编辑,存成以学号为名的、doc文件,例如一个学生的学号为0137023,则文件名应该为0137023、doc。每个学生交上来的磁盘中只能有一个名为学号、doc的文件,对于双修的学生,应上交两篇论文,其中一篇名为学号、doc,另一篇名为学号sh、doc,如 0137023sh、doc(双修专业)。
1、论文题目:
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内容提要:
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3、摘要及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
4、论文正文:
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
5、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标题:
作者:
单位:
电话:
基金项目:
摘要:
关键词:
论文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1.《诗可以怒--兼论屈赋的抒情特色》,《探索》1987年第5期,1987年10月2.《〈九章·涉江〉首章的错简与整理》《绍兴师专学报》(CN33-1017)1988年第2期,1988年4月3.《从对域外称呼的演变看历代中国文化心态》《古籍整理》1989年第1期,1989年6月4.《融方言研究于古汉语教学的尝试》浙江师范大学《高师函授》1993年第4期,1993年8月5.《说仁》,台北《思源》第47期,1994年12月6.《唐代浙东诗论略》《宁波大学学报》(ISSN1001-5124,CN33-1133/C)1995年第1期,1995年3月7.《说士》,台北《孔孟月刊》第34卷第1期,1995年9月8.《言语的歧义及其破译》,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第35期,1995年9月9.《说礼》,《孔孟月刊》第43卷第5期,1996年1月10.《说和》,《孔孟月刊》第35卷第2期,1996年10月11.《〈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孔孟月刊》第35卷第5期,1997年1月12.《〈论语·为政〉“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章笺证》《孔孟月刊》第35卷第9期,1997年5月13.《〈诗经·魏风·伐檀〉“君子”考辩》《中国典籍与文化》(ISSN1004-3241)1997年第3期,1997年8月14.《“文化”的原典意义发微》日本东京《中国研究》(ISBN7-962-278-116-0)第31期,1997年10月15.《韩非思想平议》,《孔孟月刊》第37卷第3期,1998年11月16.《〈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章笺释》《孔孟月刊》第37卷第5期,1999年1月17.《〈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心解补证》《孔孟月刊》第37卷第9期,1999年5月18.《〈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章疏证》《孔子研究》(ISSN1002-2627,CN: 37-1037/C)2000年第2期,2000年5月19.《〈论语·述而〉“文莫吾犹人也”章商兑兼释“子莫”》《华学》(ISBN7-80047-322-8)第四辑,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20.《歌诗之“类”与“六义”次第》,《孔孟月刊》第39卷第7期,2001年3月21.《孔门言语科考论》,台北《孔孟学报》2001年号,2001年9月22.《古“语”述论》《“孔学与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SBN957-02-9417-5),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2001.1023.《〈孔子诗论〉五题》《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ISBN7-80622-781-4),上海书店,2002年3月24.《春秋诗学经典命题释证》《中国学术》(ISBN7-100-03465-5/C173)第9辑,2002年第1辑,2002年3月25.《迹熄诗亡与春秋赋诗传统的终结》,《孔孟月刊》第40卷第10期,2002年6月26.《竹书〈孔子诗论〉刍议》《古代文学理论研究》(ISBN7-5617-3030-6)第20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年12月27.《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校笺》台湾中研院文哲所《经学研究论丛》(ISBN957-15-1190-0)第11辑,台湾学生书局,2003年6月28.《竹书〈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及其诗学史地位》台北《汉学研究》(ISBN7-108-02228-1)第21卷第1期,2003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CN11-4116/C)2003年第6期29.《释〈论语·泰伯篇〉曾子之“吾友”》,《孔孟月刊》第41卷第11期,2003年7月30.《读〈论语〉表微二则》,《孔孟月刊》第42卷第6期,2004年2月31.《读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二题》《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ISBN7-80678-213-3),上海书店,2004年7月32.《释“行有格”、“有耻且格”的“格”》《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ISSN1001-4403)2004年第4期,2004年8月33.《〈论语〉编纂年代考》,台北《孔孟学报》2004年号,2004年9月34.《从意象链看〈诗·召南·草虫〉的礼俗内涵》《古代文学理论研究》(ISBN7-5617-4031-X)第22辑,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年12月35.《从〈论语〉与古语的相关性看孔门的知识资源与话语背景》《儒林》(ISBN7-5607-3075-2)第1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36.《事类之“语”及其成立之证明》《淮阴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ISSN1009-7961,CN32-1605/T)2005年第4期,2005年8月37.《〈论语〉与古“语”关系疏证》,《孔孟学报》2005年号,2005年9月38.《回到常识:国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北京大学《国学研究》(ISBN7-301-09775-1/G·1648)第十六卷,2005年12月39.《〈国语·周、鲁、齐、郑、楚、晋语〉的结构模式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台北《汉学研究》(ISSN0254-4466 GPN2007200025)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40.《〈国语〉的文类及八“语”遴选的背景——从“语”的角度的研究》《文史》(CN11-16781K )2006年第2辑,2006年5月41.《〈论语·里仁〉“君子怀德”章考辨》《中华文史论丛》(ISSN1002-0039,CN31-1984/K)2006年第3辑, 2006年9月42.《〈国语·越语〉韦注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06年第5期, 2006年9月43.《〈国语·楚语〉韦注辨正》《长江学术》(CN42-1754/1-1)2006年第4期,2006年10月44.《〈孟子〉旧注商兑九则》《儒林》(ISBN7-5607-3300-X)第3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45.《〈国语·吴语〉韦注整理与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06年第6期,2006年11月46.《为了免于恐怖的自由——韩非思想平议》《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2006年第6期,2006年12月47.《语:一种古老的文类和教材——以言类之“语”为例》《文史哲》(ISSN0511-4721,CN37-1101/C)2007年第1期,2007年1月《新华文摘》(ISSN1001-6651,CN11-1187/Z)2007年第8期,2007年4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ISSN1000-4246,CN31-1889/C)2007年第2期,2007年4月48.《〈国语·晋语四〉韦注辨正》《传统中国研究集刊》(ISBN978-7-208-07490-3/K·1392)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49.《〈国语·晋语三〉韦注辨正》《淮阴工学院学报(人文版)》(ISSN1009-7961,CN32-1605/T)2007第2期,2007年4月50.《〈国语·郑语〉韦注辨正》《古籍研究》(ISBN978-7-81110-319-9)2007年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51.《〈国语·齐语〉韦注辨正》,《文史》(CN11-1678/K)2007年第3辑,2007年8月52.《〈国语·晋语一〉韦注辨正》香港《九州学林》(ISSN1729-9756)2007年秋季卷,2007年9月53.《〈国语·晋语四〉“贞屯悔豫皆八”系本卦宜变之爻与不变之爻皆半说》《中国哲学史》(ISSN1005-0396,CN11-3042/B)2007年第4期,2007年11月54.《秦简〈为吏之道〉的思想史意义发微——从其集锦特色谈起》《浙江社会科学》(ISSN1004-2253,CN33-1149/C)2007年第6期,2007年11月《人大复印资料·先秦秦汉史》(ISSN1007-0648,CN11-4327/K)2008年第2期,2008年2月55.《〈国语·晋语二〉韦注辨正》《励耘学刊》(ISBN978-7-5077-6086-9)2007年第2辑,学苑出版社,2008年6月56.《〈国语·鲁语〉韦昭注辨正》《齐鲁学刊》(ISSN1001-022X,CN37-1085/C)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57.《〈国语·晋语八〉韦昭注辨正》《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08年第2期,2008年3月58.《徐元诰〈国语集解〉刊误》《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08年第4期,2008年7月59.《国语》公序本与明道本比较研究——以《周语上》为例澳门近代文学会《澳门文献整理研究暨数字化论集》(ISBN978-99937-27-11-8),2008年11月60.《国语韦昭注辨正》《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2009年第3期,2009年5月61.《孔子在川上叹什么》《学术月刊》(ISSN0439-8041,CN31-1096/C)2009年第10期,2009年10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ISSN1007-6689,CN11-4243/B)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62.《古代言类之“语”的流传、变异及其思想史意义》《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2009年第5期,2009年10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ISSN1001-2893,CN11-4319/G)2010年第3期,2010年3月63.《国语》版本源流及公序本系统二子本之对比《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ISBN978-7-5445-1196-4),长春出版社,2009年12月64.《〈国语〉韦昭注辨正札记》《语文知识》(ISSN1003-6210)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65.《历史真实,或者政治正确——文献记载与文本解读的两种取向》《社会科学战线》(ISSN0257-0246,CN22-1002/C)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CN11-4116/C)2010年第5期,2010年5月66.《离骚》乱辞新解《绍兴文理学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 )2011年第5期,2011年9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ISSN1001-2893,CN11-4319/G)2012年第2期,2012年2月67.韦昭注 《国语》公序本二子本之对比《齐鲁学刊》(ISSN1001-022X,CN37-1085/C)2011年第4期,2011年 7月68. 《国语》分章商兑《古籍整理研究学刊》(ISSN1009-1017,CN22-1024/G)2011年第5期,2011年9月69.《〈荀子·大略篇〉研究》《文学遗产》(ISSN0257-5914,CN11-1009/1)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70.《两汉的屈原批评及〈楚辞章句〉的解释取向》台湾政治大学《第八届汉代文学与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SBN978-986-03-3870-6)2012年10月71.《吴越争霸史事系年考辨》《绍兴文理学学院学报》(哲社版)(ISSN1008-293X,CN33-1209/C)2012年第6期2012年11月72.《从论辩游戏五称三穷看〈天问〉的成因》《社会科学战线》(ISSN0257-0246,CN22-1002/C)2013年第1期,2013年1月《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ISSN1001-2893,CN11-4319/G)2013年第6期73.句践献给吴王的不是西施《光明日报》国学版,2013年11月4日74.《调腔早期传播时地考略》,与吴宗辉合作,第一作者《社会科学战线》(ISSN0257-0246,CN22-1002/C)2014年第12期,2014年12月75. 调腔声腔源流考述,与吴宗辉合作,第一作者《绍兴文理学院学报》(ISSN1008-293X,CN33-1209/C),2014年第5期,2014年10月
1、《关于〈庄子〉注释中的几个问题——与谢祥皓、陈鼓应二位先生商榷》(第三作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5年第2期2、《〈京口记〉残句辑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3期3、《〈王粲集注〉质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4期4、《徐干〈中论〉版本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第1期5、《北图藏黄丕烈跋本徐干〈中论〉》 《文献》1988年第4期6、《〈南朝五史人名〉索引疏漏几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1期7、《训诂学能否演进为中国古籍注释学——建国以来训诂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5期8、《〈登楼赋〉与所登之楼》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0年7月31日9、《汉赋今译浅议》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5期10、《〈竹林七贤论〉残句辑注——兼论〈竹林七贤论〉的文献价值》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6期11、《“止”在会意字中的表意作用》 《古汉语研究》1993年增刊12、《程先甲及其〈选雅〉》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1期13、《关于高校中国古籍注释学学科构建的几点思考》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第6期14、《〈阮籍集校注〉补正》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1、2期合刊15、《嵇康与嵇喜两组诗浅解》 《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16、《〈文选·曹植·送应氏二首〉写作时间蠡测》《昭明文选与中国传统文化——第四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6月17、《说“紫”》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18、《编纂大型古代断代文献总集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辑校〈魏晋全书〉为例》 《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2002、519、《略论古籍注释中的逻辑思维》《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20、《影宋本〈太平御览〉引〈诗经〉缀辑校理》《海峡两岸古典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21、《二十二子详注今译·前言》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22、《竹林七贤名义考辨》 《文学遗产》2003年第2期23、《充实简要 便捷通俗——评张岳琦、张昕二先生〈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新文化报》2003年6月20日24、《鉴赏式诗学批评艺术的建构——评沈文凡主编〈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第一作者) 《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25、《魏晋子书书名作者杂考数则》《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第6期26、《孙吴子书的政治取向及其对孙吴文学的影响》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