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IT产业将得到迅猛发展,IT产业化将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下文是我整理的it新技术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it新技术论文篇一:《浅析IT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正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 文化 观念,促进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并成为了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劳动力与科技人才在不同产业、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并促使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发生深刻变革。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掀起,促使人类走向新的文明。本文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信息化背景着手,主要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 企业管理 的影响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全球信息化 现代企业管理 城市发展 物流产业发展 0 引言 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IT)无处不在,信息技术产业化也已初具规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IT产业将得到迅猛发展,IT产业化将对世界经济结构产生巨大影响。我们都知道,在现在的社会中,人们对IT信息技术已经不陌生,随着其新技术快速的发展,其甚至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杠杆,并已深人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力突破传统的束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泛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更应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们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正在被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甚至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也被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着。做为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和判断,应该知道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为企业创造持久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应该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和深刻含义。 因此,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或服务性的工具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无疑,一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技术革命已经到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企业家们习以为常的经营之道。企业必须迎接挑战,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立于不败之地。 1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全球信息化背景 我们知道,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信息 网络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产业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特别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尤其在企业的发展中,信息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实施企业信息化可使企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例如:劳动生产力率提高10%一30%,库存降低30%一60%,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提高60%一200%,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90%以上。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讲,决定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之一是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程度。 因此,许多国家认为提高生产率的最重要办法就是最优先发展信息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已变为科技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核心和主流,可以这样说,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谁能拥有高度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谁便迅速获得信息并使之转化为经济优势,谁就获得发展的主动权。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我国每生产一美元产品所消耗的能、原材料约为发达国家的二至五倍,而消耗的信息量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可见,发达国家在国民生产中大量的利用了无形的科技知识等信息资源,而我国生产的增长主要靠有形的物质资源消耗。 2 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 2.1 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产品和生产过程、企业和产业、甚至竞争本身的性质。把信息技术看作是辅助或服务性的工具已经成为过时的观念,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广泛影响和深刻含义,以及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来创造用力而持久的竞争优势。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就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对象,并且资讯管理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重视程度和原来远远不一样,与生产管理、营销管理、 财务管理 、人事管理和研发管理鼎足而立,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作用,树立资讯意识,在企业中建立全面的资讯管理(Tot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信息技术的崛起因其自身特有的经济技术特性而改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管理作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也必然深受其影响。信息技术不仅使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为企业的管理 方法 、手段注入了新的活力,并进一步推动了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的发展,导致了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2.2 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分析 信息化建设人才现在是企业紧缺的人才,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采用先进的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和经营和管理方面,电子商务软件、ERP软件以及CRM软件已正逐步地被使用,但由于信息部门仅重视软件的技术开发和设备维护,信息资源的管理显得非常薄弱,由于没有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需求定位出现偏差,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对企业人员进行信息化培训,提高企业中普遍人群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核心技术,使之与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步,是当务之急。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信息化建设的人才匮乏,由于待遇和企业重视程度等因素决定了中小企业召到和留住高素质信息化建设人才比较困难。 2.3 建立企业网站、开展电子商务 网站和电子商务等手段,已经早被一些企业运用的炉火纯青,国际互联网作为近年崛起的网络技术革命的代表,其互联互通性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还为企业展出现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同传统媒介相比,企业网站作为一种新的形象传播途径,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更亲密、更稳固的联系,对受众更具有亲和力与吸引力。因此,很多企业开始倾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网站的易用性与实用性可全面充分地发挥品牌已经具有的价值,有必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数字化策略来建立和提升网站形象,这一点已经被广大企业所深刻认识到。 2.4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 我们知道,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在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和财务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甚至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一个完整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当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 ①业务运作层。简单的讲,它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帮助企业合理的规划企业的所有运作资源,目的是得到最大限度的获利,在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帮助控制企业的运作成本。 ②业务支持层。这也是一个主要功能,通过它,对企业财务及资金状况、企业管理成本的比率等会有一个比较充分的了解,可以清楚了解员工对企业资产的使用程度,企业的满意度状况。 ③企业决策层。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主要内容,能使企业能够事先避免出现的危机,立于不败之地。它可以帮助监控和判断企业的现状,及时调整企业的管理战术,它的操作不仅仅停留在帮助企业的决策者模拟和决定企业的管理战略上,对现代企业来说,更为实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企业家们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对原有企业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必须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一种新的生产力,能对内外环境作出快速反应,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使其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环节减少,速度加快。 参考文献: [1]《信号与系统(第二版)》A.V.Oppenhei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数字与模拟通信系统》Leon W.Couch,II电子工业出版社. [3]邓泽平.一种多用途电度表的红外通讯问题[J].湖南电力,2003,4. [4]朱磊,郭华北,朱建.单片机89C52在多功能电度表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5]罗兆虹,詹学文,戴学安.红外通讯技术在电能表数据交换中的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2,12. [6]吴叶兰,廉小亲,石芹侠.电能计量芯片组AT73C500和AT73C501及其应用[J].电测与仪表,2002. [7]蒋俊峰.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通讯设计[J].电子设计应用,2003,11. [8]曾庆立.远距离红外通讯接口的硬件设计与使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it新技术论文篇二:《刍议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技术》 【摘 要】如今全球已经步入了一个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日常的工作中与平时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正是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捷。本文针对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性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 措施 。 【关键词】企业IT网络 网络信息 安全性 一、引言 在现代化的企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下,多数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动化一体办公,并且很多企业都构建了自己的专属网络以及专属办公平台,这为企业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并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在网络的存在下,企业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进行资源共享,还可以对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快捷的查询,实现了高度地信息整合化[1]。伴随着数字信息全球化,无论是在学习中、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们已经不能离开计算机网络。但正是因为这些数字信息化的高效性、便利性也让人们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在企业使用网络进行办公的过程中,如何加强IT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难题。 二、企业IT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虽然在企业网络建设的过程中,会设置一定的网络安全保护措施,比如企业网络防火墙、企业专用病毒查杀软件等等。即便如此,企业的工作网络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企业用户一般都是通过Super Administrator root(超级用户权限)登录计算机并进行计算机系统操作。但是某些用户由于在计算机系统操作过程中使用不当,这会导致所使用的计算机受到外界病毒和木马的攻击。一旦企业中的某台计算机受到不良攻击,如果没有及时制止的话,将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甚至让企业的整个计算机网络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对企业计算机用户的使用权限进行合理地限制将有助于企业IT信息管理工作的实施[2]。 (二)工作人员计算机操作技术需要提高 部分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较为低下,缺少专门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同时又具有超级用户权限,这会对企业的网络管理带来一定的不便。由于计算机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 操作系统 ,如果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不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将很容易产生一些误操作,而这些误操作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导致局部性的故障产生。举例来说:某些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一定的计算机 网络基础知识 ,在设置上网的过程中便会出现一些问题,很容易出现IP冲突的情况;在保存文件的时候,由于误操作导致文件不但没有有效地进行保存反而被删除了,如果该文件是较为重要的文件,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在浏览网站进行工作资料查询时,由于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被一些非法网站或链接攻击,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从而对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3]。 (三)缺乏合理的管理 企业在IT网络信息上缺乏合理的管理。由于IT网络信息都是通过分散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这使得这些信息资源可以被随便调用,这便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企业也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即便存在管理制度由于执行力不够而不能保证制度的合理实施。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信息管理部门”便显得可有可无,其工作不能得到落实,这给整个企业的网络信息带来了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四)信息管理部门工作负担太大 在大多数企业中,都会存在着相应的信息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的IT网络信息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无疑,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还是具备一定的计算机 网络知识 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这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这部分工作人员在计算机使用上对于系统的维护从不注意,一旦出现问题总是让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解决,这无疑加大了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为信息管理部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这给企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如何保证企业IT网络的安全性 加强企业IT网络安全性建设可以从网络硬件和软件以及使用人员三个方面进行。 (一)加强计算机网络硬件建设 良好的硬件支持是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性的重要保障。对于企业内部的一些陈旧硬件要进行相应地更换、更新。对于损坏或者出现故障的硬件进行相应地修复,对正常工作的硬件设备要给予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另外,也需要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一定的 硬件知识 培训,向他们传送一些基本的维护、维修技巧,让他们能够具备一定的解决硬件问题的能力,至少要保证他们对日常所用到的网络硬件能够进行正确的识别。总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是企业IT网络信息的承载基础,通过加强硬件设备的建设,让企业内部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网络环境。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软件管理 在企业内部IT网络的建设中,计算机网络至始至终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企业在日常办公中所使用的系统几乎都是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因为该系统具体广阔的使用范围和相对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所以受到了企业用户的欢迎。通过对SMS(微软公司系统配置服务)和BDD(客户端桌面组件)进行部署来保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实施。通过构建相应的物理网络、目录服务、文件服务、文件共享和储存与备份模块让企业内部IT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得到应有的保障。 (三)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养 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各部门员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对于企业的IT网络建设工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信息安全的潜在保障。 四、结语 企业IT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的工作模式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这给企业的IT网络建设也带来了一定的要求。通过加强计算机网络硬件建设和加强计算机网络软件管理并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来促进企业的整体网络建设。 参考文献: [1]徐超,胡洲,朱彤.加强企业IT网络信息安全性的技术方案[J].2102(12):121-123. [2]邱雪松,陈坚,郭海生,高志鹏.企业IT网络异常流量综合检测模型[J].2010(11):112-113. [3]葛鸿伟,王俊标.IT网络综合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2011(03):12-13. it新技术论文篇三:《浅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二十一世纪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且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甚至是学习。计算机的应用技术不仅是自身在飞速发展,而且已贯穿到许多其他学科,现在的各个科学领域的发展都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从计算机技术涵义入手,探讨一些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 发展趋势 一、前言 当前计算机技术获得了迅猛发展,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计算机技术也从单一化领域逐步发展到多元化领域。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要适应社会需求,就必须深入研究计算机技术,以使计算机技术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何为计算机技术呢?计算机技术是指运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文字、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起逻辑链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作用。这与传统的多种媒体简单组合是完全不同的。计算机技术是将视听信息以数字信号的方式集成在一个系统中,计算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查。 二、计算机保持关键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将向超高速、超小型、平行处理、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受到物理极限的约束,采用硅芯片的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的性能还会持续增长。超高速计算机将采用平行处理技术,使计算机系统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或同时对多个数据进行处理,这是改进计算机结构、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的关键技术。同时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外,虚拟与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传统的磁存储、光盘存储容量继续攀升,新的海量存储技术趋于成熟,新型的存储器每立方厘米存储容量可达10TB。信息的永久存储也将成为现实,千年存储器正在研制中,这样的存储器可以抗干扰、抗高温、防震、防水、防腐蚀。 三、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随着硅芯片技术的快速发展,硅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为了解决物理性对硅芯片的影响,世界各国都在加紧研制新技术,计算机领域将会出现一些新技术,给计算机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虽然这些新型计算机技术还在发展中,但不久这些新型的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纳米计算机等将会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1、量子计算机 这种计算机是根据量子效应设计出来的,借助链状分子聚合物的特性来实现开关状态,分子状态变化借助于激光脉冲改变,使相关的信息跟着聚合物转变,然后实现运算。量子计算机是立足于力学规律之上进行运算及存储信息的,量子计算机的存储量是非常大的,不仅能高速地处理数据,还有着安全的保密体系。量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科学界一直追逐的梦想,现在还只是利用了量子点操纵、超导量子干涉等方面,此领域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量子计算机的应用必会给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新机遇。 2、光子计算机 光子计算机也就是全光数字计算机,就是用光子代替电子,用光互连代替导线互联,光硬件代替电子硬件,从而实现光运算代替电子运算。光与电子相比,其传播速度非常快,它的能力超过了现有电话电缆的很多倍,同时光子计算机在一般室温下就可以使用,不易出现错误,和人脑具有类似的容错性。这些优势必会提高计算机的效能,使光子计算机获得广泛的发展与应用。 3、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也即是分子计算机,其运算过程就是蛋白质分子与周围物理化学介质相互作用的过程。生物计算机的转换开关是由酶来担当的,要更好地显现出酶,就需要酶和蛋白质融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技术制作的生物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存储量大,还能运行在生化环境或者有机体中,比较适合应用于医疗诊治及生物工程等。 4、纳米计算机 纳米属于计量单位,大概是氢原子直径的十倍。纳米技术从开始就受到了科学家们的关注,也是80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前沿技术,科学家们一直深入研究。现在纳米技术应用领域还局限于微电子机械系统,还没有真正应用于计算机领域。在微电子机械系统中应用纳米技术知识,是在一个芯片上同时放传感器和各种处理器,这样所占的空间较小。纳米技术如果能应用到计算机上,必会大大节省资源,提高计算机性能。 四、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1、无线化趋势 计算机实现无线化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这与当前 笔记本 实现的无线是不同的,未来计算机无线化是指网络与设备间的无线连接,如果无线化得到了实现,未来在家中使用台式电脑比用笔记本还方便,因为 显示器 与主机不用再连线。也就是说实现无线显示器,这种技术被称为UWB技术,属于无线通信技术,可以为无线局域网和个人局域网提供方便,带来低功耗、高带宽的优势。 2、网络化趋势 目前,信息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计算机也越来越普及,各种家用电器也开始走向智能化,未来有可能实现家电与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计算机可以通过网络调控家电的运作,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新的家电应用程序,从而提高家电的性能。同时利用互联网也可以远程遥控家中的家电,在办公室就能让家中的电器工作,为生活提供便利。 3、人性化趋势 计算机的普及必会要求计算机更好地为人服务,这就需要计算机与人之间的交流要人性化,这样人们才会真正使用计算机。要实现这个目标,计算机的交互方式将会走向多样化,可以通过书写控制,也可以通过语言控制、眼镜控制等。随着智能化的提升,计算机可以自动选择操作流程,使用起来较为简单,有可能达到与家用电器操作一样简单,使用者不需要专门学习就能操作。 五、 总结 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故大力发展计算机技术是必要的。目前,一些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到一些领域,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会超出人们的预想。 参考文献 1、赵玉帅,有关计算机技术的讨论及未来的发展方向[J],信息与电脑,2010年第3期 2、杨晔,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展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7期 3、冯航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J],今日科苑,2011年第4期 猜你喜欢: 1. 计算机新技术论文 2. 浅谈技术创新管理论文 3. 软件开发技术论文范文 4. 计算机科学技术应用论文3000字 5. 关于科技论文3000字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也在逐步增多,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率,有效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 方法 探讨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摘要
摘要: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的成功建设和尽早投入使用的关键在于项目业主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控制项目的能力。项目总控是加强项目业主方对项目管理和控制能力的有效途径。对项目总控的基本任务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项目总控的组织模式和项目总控的系统过程。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内容
关键词:建设工程 项目总控 信息技术
Abstract: large and medium-sized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success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put into use as early as possible is the key to the project owner's project management level and the ability to control project. Total project control is to strengthen the project owners for the effective way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bility. The basic task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tal project control,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organization mode of the total project control and project process of general control system.
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total project contr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中图分类号:窗体顶端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
窗体底端
1.引言
我国经济增长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的工业生产、建筑、零售销售等基本面情况总体保持良好,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继续快速增长的潜力很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面临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建筑施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落脚点应该是不断创新和完善项目施工管理,而施工项目能否全面、顺利实施,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是关键,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管理专家发现设计阶段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这就是工程界已经形成的共识:工程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工程造价的5%以下,但正是这少于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高达80%左右。因此,高质量的完成设计任务是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设计也成为项目管理的对象,并且将设计和施工阶段连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设计相对于施工而言,有更多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管理设计需要更多的艺术和科学的成分,“效率”不再是唯一的追求。价值工程就是这一思想的反映。
作为一种结果,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包括设计,甚至在管理模式、方法上出现了,将设计—施工进行整合,例如,打破传统的设计—招标—建设模式,开始将部分施工图设计任务委托给承包商而不是设计者完成,早期的FIDIC合同版本,为这种整合提供了合同管理的条件。
当然,发展还在继续,工程前期的重要性表现在对项目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工程项目管理活动开始向设计的上游延伸,目的是确保设计合理、经济和实用性。这是一个更大的进步,项目的整合在扩大,在追求的效率的同时效率,强调对资源的有效的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前期—设计—施工,反映的仍然是整合管理。项目管理的手段有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管理开始逐渐增加其科学的充分,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展,根据项目中不同活动的特点将项目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阶段采用有的放矢的管理方法,并在整体上将各个阶段加以整合,追求的是效率、资源有效的利用、客户至上。
直到19世纪中叶,工程活动造成越来越多社会矛盾等负价值,以及客户至上理念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原有的工程项目管理太多的关注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的问题,却忽视了工程活动所带来的社会、伦理、服务等新的问题。
时至今日,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古老公理,“商道之道乃商也”不再完全正确。社会和公众要求工程建设领域实现商业价值并承担更广泛意义的社会和道德责任,工程项目管理研究的焦点已从“效率”扩展到“社会”。
这是一个革命,工程项目管理范围的延伸和整合,使得项目管理以更高的视角、更多的参与者看待工程活动,最强的不仅仅是效率、经济性,还包括了可持续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从管理方法上看,今天的项目管理运用技术、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进行管理。对于不同的参与者涉及的项目管理阶段,取决于具体的情况,例如,设计-建造合同,承包商涉及的项目管理就包括了设计、施工等阶段。又例如,对于BOT合同,承包商涉及的项目管理可能就包括设计、施工和使用等阶段。对于不同的合同,也可以包括概念阶段。
工程管理范围扩展的同时,项目管理专家越来越关注、重视两端的管理活动,特别是将概念阶段的管理称为创造性的管理工作,将施工管理称为程式化的管理工作,项目管理阶段延伸到使用阶段,体现服务至上、可持续观的理念。
工程项目管理的整合能够更好的达到以下三个目标:
(1)应用人类最先进的科学和技术成果,努力节约资源,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生产舒适、健康、环保、安全的生产和生活场所。
(3)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走低碳、绿色的发展之路;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保护生产者的健康和安全。
在中国,推动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动力还来自被称为“世界第一建筑市场”和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要求。这是一个难得的实践课堂,它促进了项目管理从三十年前的热衷于引进,到近年来的关心于应用。今天,中国的项目管理专家已具备了进行管理理论、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引领世界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的领导地位指日可待。
比较而言,近二十年的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更多的内涵、更高的层次,科学而不仅仅是技术的成分不断地增多,这对于管理科学服务社会,及其学科地位都有重要意义。
2. 建设工程项目总控理论及其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如何对大型项目、复杂项目、分散的项目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项目计划顺利实施,项目目标有效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结合企业控制论产生了项目总控。
项目总控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大型项目基层进行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输,用经过处理的信息流指导和控制项目建设的物质流,支持项目决策者进行策划、协调和控制的管理组织模式。为大型、复杂、分散工程业主方的最高决策者提供战略性、宏观性和总体性咨询服务的。
联邦德国统一铁路改建和新建工程项目使用了项目总控,这个项目几乎符合总控运用的所有条件:规模大、空间范围分布广、复杂、工期要求紧。要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总控单位。
项目总控实施的关键是在预定的总体项目目标下进行Planning+Controlling。侧重于宏观的、整体的、方向性的策划、协调和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整体的按目标完成。
2.1 项目总控的计划主要有以下工作:
项目总控的计划分解是根据项目总目标,先分解成里程碑计划,然后根据里程碑计划逐渐分级分解到执行层。计划的分解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过程分解和任务分解,最后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这是项目控制的基础。计划分解是贯彻计划很重要的工作。在计划的基础上,该项目最后形成了几千个合同。
例如进度计划从里程碑到具体的任务层级进行分解,总公司关注的是宏观性的问题。
德国统一铁路项目组织管理形式是多级管理,从全国总公司、州级公司二级组织、项目管理三级组织到工地主任。这依赖于任务和过程的分解。
从德国统一铁路项目总控的组织中可以看出,总控单位有关项目信息的来源是自下而上的,而且信息量是逐渐减少的,这样就保证了只有最真实、最主要的信息能传达到总控单位,而总控有根据信息下达决策,而这时的决策路径是自上而下的,这符合“从实招来的实践中去”的原则。项目总控的组织包括业主项目总控和工程管理公司。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文献
[1] 蔡小飞.浅谈楼宇等民用建筑项目总控进度计划的编制与执行[J]. 江苏建筑. 2006(S1)
[2] 赵海金.浅谈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总控模式[J]. 山西建筑. 2007(02)
[3] 骆汉宾,姚军.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总控组织设计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01)
[4] 贾广社,王广斌.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控模式的研究[J]. 土 木工 程学报. 2003(03)
[5] 周迎,丁烈云.武汉“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总控支持系统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2004(02)
[6] 何广才,何清华.项目总控模式在大型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 建设监理. 2005(0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探讨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摘要
摘要: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 措施 ,也是施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探讨了工程项目管理中注重加强管理的几个方面。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内容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Abstract: improv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and investment returns, and regulate the important measures construction market order, and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effective wa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ilding products production, discusses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n to reinforce the management aspects.
Key word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项目管理,既是一项科学的管理活动,也是一门复杂的管理学科。施工项目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涉及的工程质量、进度与费用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有机关系。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也是施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建筑产品生产的特点
1、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 建筑产品地点的固定性决定了产品生产的流动性 。因此要编制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使建筑产品的生产连续均衡地进行。
2、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 建筑产品地点的固定性和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产品生产的单件性。
3、建筑产品生产的地区性, 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同一使用功能的建筑产品因其建造地点不同,也会受到建设地区的自然 、技术、 经济和社会条件的约束, 从而使其建筑形式 、结构 、装饰设计、 材料和施工组织等均不一样。
4、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 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和体形庞大的特点决定了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
5、建筑产品生产的露天作业多, 建筑产品地点的固定性和体形庞大的特点,使建筑产品不可能在工厂里直接进行施工, 即使建筑产品生产达到了高度的工业化水平的时候, 仍然需要在施工现场内进行总装配后, 才能形成最终建筑产品。
6、建筑产品生产的高空作业多, 由于建筑产品体形庞大, 特别是随着城市现代化的进展,高层建筑物的施工任务日益增多, 建筑产品生产高空作业多的特点日益明显。
7、建筑产品生产协作单位多, 建筑产品生产涉及面广,在建筑企业内部, 要在不同时期有和不同建筑产品上组织多专业 、多工种的综合作业。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成本管理
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 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机制已基本形成。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需要多方面努力, 主要应采取:优化施工方案, 改进工程项目管理手段。
(1)实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加强成本管理、 控制费用的重要措施, 就是保证每个环节均能达到先算后做、 事先拟定费用的支出计划和成本开支范围以及可降低的成本比率, 把目标成本落实到每个最小的可控制单位, 甚至个人。 利用过程控制工具, 对项目成本进行过程控制 ,可以及时纠正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最优计划的偏离 ,保证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效果。
(2)应从系统的角度, 通过平衡成本计划、 时间计划、 质量计划达到成本 、工期和质量之间的平衡 。企业效益取决于成本和收入两个方面 ,因此, 企业不仅从控制成本的角度来增加效益, 而且还要通过提高企业收入增加企业效益 ,工程质量的提高和工期缩短虽然可能增加一些经济成本 ,但这两方面都直接和间接地增加企业效益。 有助于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塑造企业品牌。
(3)组织保障
组织是项目管理的载体, 是目标控制的依托 ,是控制力的源泉 。因此 ,在项目开工前, 要从组织项目部人员和协作部门上入手, 设置一个强有力的工程项目部和协作网络, 保证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4)建立合理的监督和激励机制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工程参建单位众多, 如施工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各工程参建单位的行为都受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动, 其某些行为可能有损于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为增强工程建设单位的道德风险意识 ,经济学家认为项目业主必须建立一种激励机制 ,诱导工程建设单位释放真实信息。对施工方案优化, 工程数量逐级控制 ,逐级价格预控等的激励措施, 以此达到各级组织追求工程项目成本降低的目的。
2、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并且公路工程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更难以控制。因此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就显得极其重要。
(1)明确工程质量目标
经理部要致力于满足业主要求的质量总目标而展开,制定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而且要使质量验收标准不低于国家验收标准。
(2)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作业技术过程直接形成的。因此,作业技术方法的正确选择和作业技术能力的充分发挥,是质量控制的致力点,包含了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组织人员要具备相关的作业技术能力,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对作业技术活动过程进行组织和协调,才能使作业技术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为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在施工工区、各班组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配足专职质检员,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质量跟踪、监督、检查、控制。依照合同要求配备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施工机械、检测设备、工具。建立工地中心试验室,配备试验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跟踪检测。
(3)进行现场质量管理和控制
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在开工前,承包人要对设计图纸、工程数据进行复核,并对施工现场、定线数据进行复核、对含糊不清的问题进行汇总上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 现场质量控制,做好“三检”即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建立质量奖惩制度。与各专业工程师、施工员、各施工队签订质量 责任书 。项目部试验室要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不合格的严禁进场,已进场的不准使用并清理出料场,
对桥涵混凝土配合比要认真设计,确保各项指示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现场采取动态跟踪,设立专业工程师,对路基及桥涵作技术指导,并设施工员进行全程跟踪施工指导。每道工序完工并自检合格后,申报监理人员验收。控制好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
3、进度控制管理
工程进度涉及业主和承包人的重大利益, 是合同能否顺利执行的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监理工程师要制订出一套控制进度的措施和科学的计划管理方法 ,并根据合同赋予的职权监督承包人执行, 以保证工程在合同规定的限期内顺利完成。
(1)单项工程进度控制
在工程开工之后, 监理工程师应对整个工程进行专业分析, 建立工程分项的月、 旬进度控制图表 ,以便对分项施工的月、 旬进度进行监控。
(2)采用网络计划控制工程进度
用网络法制订施工计划和控制工程进度, 可以使工序安排紧凑便于抓住关键 ,保证施工机械 、人力、 财力、 时间均获得合理分配和利用 。因此, 承包人在制订工程进度计划时 ,采用网络法确定本工程关键线路是相当重要的。 监理工程师除要求承包人制订网络计划外, 监理机构内部也要求监理人员随时用网络计划检查工程进度。
(3)采用进度表控制工程进度
进度表是监理工程师要求承包人每月按实际完成的工程进度和现金流动情况向其提交的报表。 这种报表应由下列两项资料组成: 一是工程现金流动计划图 ,应附上已付款项曲线; 二是工程实施计划条形图, 应附上已完成工程条形图。 承包人提供上述进度表, 由监理工程师进行详细审查, 向业主 报告 。
(4)采用工程曲线控制工程进度
分项工程进度控制通常是在分项工程计划的条形图上画出每个工程项目的实际开工日期、 施工持续时间和竣工日期,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观, 但就整个工程而言, 不能反映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对比情况 ,采用工程曲线法进行工程进度的控制则比较全面。
总而言之,施工项目管理,既是一项科学的管理活动,也是一门复杂的管理学科。施工项目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涉及的工程质量、进度与费用是项目管理的关键内容。他们之间存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有机关系。积极推行工程项目管理,是深化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措施,也是施工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文献
[1] 赵俊光. 建筑工程管理浅析[J]. 科技风, 2010,(22)
[2] 吴尚华.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管理[J]. 广东科技, 2011,(16)
[3] 孙长城, __刚. 浅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 科技风, 2009,(19)
[4] 李大伟. 系统论视域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24)
有关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推荐:
1. 浅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2.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3.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范文
4. 有关于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
5. 工程管理类论文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论文
6. 工程项目管理研究论文范文
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下面是我整理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刘洪浩.浅议项目风险管理理论[J].抚顺市中医院学理论.2011,34:73-74, 85. [2]尹志军,陈立文,王双正,苏春生.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进展研究[J].基建优化.2002, 23(4): 8-12. [3]郝继升.浅谈软件项目风险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2009,28(4): 28-30. [4]王希华.海洋石油工程的风险管理及预防[J].中国造船.2008, 49:676-679. [5]胡静芳.工程项目风险辨识过程研究[J].山西水利.2009,6:83-84. [6]王要武,李晨洋.项目风险辨识[J].企业管理.2005: 50-51. [7]李玉刚,林焰,纪卓尚.海洋平台安全评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J].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中心.2003,18(1) : 4-8. [8]王晓燕.海洋工程的.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L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2005,18(5) :44-48. [9]陈高君,张凤杰.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应用与实践[J].煤矿开采? 2006,11(3) : 64-65,89. [10]廖伟生.支付清算系统风险评估内容及方法研究[J].金融会计.2009,5: 50-56. [11]秦炳军,张圣坤.海洋工程风险评估的现状和发展[J].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1998,16(1) :14-22. [13]J. S. Arendt. Using.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in the Chemical ProcessIndustry[j].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1990.29:133-149. [14] 丁鹏,张敏.应用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J].管道技术与设备.2010, 28 (3):41-42,49. [15]王玺,张平.试谈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定量分析方法[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1,20(6) :78-82. [16]田娜,陈保东,陈其胜.灰色关联分析在长输管道肯特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6, 25(4) : 7-10. [17]苏春华,余建星.基于过程分析方法的海洋工程项目承包风险评估[J].海洋技术.2006,25(2): 93-97. [18]李典庆,唐文勇,张圣坤.海洋工程风险接受准则研究进展[J]. 2003. 21 (2): 96-102[19]陶冉冉,闫相 桢 ,刘锦坤.浅谈安全评估在海洋平台上的应用[J].石油与化工设备.2010,13: 46-47,56. [20]成小江,宋加建.施工企业的项目风险控制[J].江苏建筑.2010,S(l): 101-102[21]杨彬.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开发项目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92-111. [22]张国兴,胡绍兰.项目风险监控研究[J].基建优化.2005,26(3): 30-31. [23]彭俊好,徐国爱,杨义先,汤永利.基于效用的安全风险度量模型[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 29(2): 63-65, 73. [24]张俊.浅析项目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 266. [25]葛治江.国际石油工程EPC总承包项目安全风险因素分析[J].石油化工建设.2009,31(4): 26-29. [26]李敏,刘云.浅析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J].甘肃科技.2008,24(15):101-102,120. [27]武昱.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 2007,17(25) : 300, 304. [28]孙磊,江梦策,李栋.关于如何做好项目安全管理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21:114-130. [29]HSE. The Tolerability of Risk from Nuclear Power Stations. Health and Safety-Executive [J]. HMSO. 1992,30:553-560. [30]涂力强.工伤事故类别划分探讨[J].江西冶金.1993,13(4) : 45-46. ;
PPP项目的投资风险与财务管理对策论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PPP项目的投资风险与财务管理对策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随着PPP模式被地方政府广泛应用到地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中,以期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减轻地方政府预算增加、债务压力,提升企业经济增长动力。其关键在于PPP项目投资分析及财务管理要落实到位,实现资金管理良性循环。本文围绕PPP项目投资分析及财务管理策略,从PPP项目特征分析着手,探讨PPP项目特点,阐述PPP项目过程风险点及财务管理策略,以此提高实践中PPP项目质量和运作效率。
关键词: PPP项目;投资分析;财务管理;
引言: 目前PPP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水利、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当中,为政府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提高公共服务事业运作质量提供助力。
一、PPP项目模式概述
(一)PPP项目投资分析
1、PPP项目概念
PPP模式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领域建设中投资合作的一种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政府拟建公共服务性基础设施时,由社会资本介入来承担融资、施工、建设、运营项目全周期工作,政府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或分期付费的方式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可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从而实现社会公众福利。
2、PPP项目投资特征
PPP项目具有程序复杂、周期长、规模大等特点,与传统项目建设相比,最显着的区别是政府不再负责项目融资,其建设资金需由社会资本方融资,政府在运营期内逐年支付相应费用。对于投资规模较大的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需解决较大的融资金额,银行的融资审核条件也较为严格,所投资本短期内很难收回,可能造成社会资本方的资产负债率偏高,财务风险加剧,对于其长期发展产生影响。
(二)PPP项目特点
1、合作伙伴
PPP模式基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合作目标一致的理念建立的合作关系进行项目运作,更加强调政府与社会资本在目标项目建设上的共同运作、共同分担和风险抵御,二者在确立合作伙伴关系基础上,形成平等顺畅沟通的工作界面。
2、利益共享
社会资本以PPP项目实现自身利益追求,政府则是以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为目标,双方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是PPP项目的成功。需要指出的是PPP项目多为服务于社会公共事业的服务型项目,具有公益性,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政府、社会资本在权衡项目收益时,首先要保证项目的质量不受影响,合理制定双方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项目持续的稳定性和收益性。利益共享除了指共享项目的社会成果,还包括使社会资本获取相对合理、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利益共享局面。
3、风险分担
PPP项目通常投资大、周期长,伴有高风险,执行过程中利益与风险相对应,没有风险分担,健康可持续的项目合作伙伴关系无从谈起。因此要建立以对称性、最优性、上限性、动态性为原则的风险分担机制,各方最大可能承担自身有优势的伴生风险,当每种风险都能由最善于应对该风险的合作方承担,项目整体的成本就能最小化。为此政府方要建立健全的评价、管理、监督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前期调研、设计,通过客观合理的风险评估,对项目预期进行精准判断。社会资本方要对项目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降低过程中突发风险,推进项目平稳实施。
二、PPP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一)项目管理风险
PPP项目过程中会面临来自筹备、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移交等各阶段的管理风险。前期筹备阶段由于资金额大、周期长,规划相对复杂,审批程序也相对较长,低效能可能导致项目错失政策机会。建设阶段需要经历设计、概预算及施组方案批复、计量、审计等多个环节,但由于实施主体是政府相关职能机构,过程中因管理权限等问题可能会出现沟通效率低下的情况,同时一些职能机构对相应工作专业能力较弱造成迟滞效应。因此政府与社会资本应共同聘请具备相应能力、规模的独立第三方开展全过程咨询、审计、评价等工作,构筑政府、社会资本、第三方机构稳定三角形工作机制,在互信互惠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建设。
(二)市场环境风险
PPP项目面临的市场环境风险,一是来自宏观政策调整及政府运作机制转变。PPP项目直接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地方政府管理运作机制的.影响,项目会因国家政策的调整变化而改变进度或功能要求,增加了项目时效性风险。合理的政策有助于双方共同降低项目潜在风险,但一些政策调整影响到项目预期收益时,将直接造成项目资金风险,甚至引发社会问题。二是来自社会资本自身融资能力的管控风险。政府通常只负责对应的资本金,不参与项目融资及担保。而银行业对PPP项目融资的准入标准和监管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资本方自身需要有强劲的资金实力和融资渠道,方能保证项目资金周转正常。
(三)超合同造价风险
当前某些PPP项目建设期出现了超合同造价的现象。PPP项目合同正式签订之前通常由政府方提前完成了设计招标,但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经审批的预算超过合同约定的工程造价,如果合同条款没有对该现象做明确约定,一是会直接造成融资方案不能满足建设资金需求,致使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二是造成合同双方的信任风险、审计风险进一步放大。
(四)法律风险
随着PPP模式的广泛应用,其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财政监管上的缺失也愈加明显。PPP项目主体的法律结构关系涉及行政、民商较为复杂,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将直接造成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行政权力滥用、项目管理权限受限等局面,影响PPP模式长期健康发展。
三、PPP项目财务管理策略
为了实现PPP项目最终目标,确保参与方预期利益,需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目的,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模式和风险预警机制,针对PPP项目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策略建议。
(一)建立全过程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
PPP项目需要经过一个环节较多且复杂的程序体系实现最终目标,资金自始至终贯穿这一体系。为保证项目全周期内平稳推进,需要政府、社会资本、施工参与方、投资者、金融机构、独立第三方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全过程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机制,对项目周期内可能出现的风险统筹考虑。抓住资金这一管控核心,建立阶段性目标与资金配比关系,以目标锁定资金预控,以资金运动反映过程执行。建立以项目公司为主导的风险识别清单,构建阶段任务、风险事项、资金匹配对应表。设计职责体系和防范措施,加强项目过程中的风险管控,降低风险发生可能性。实时管控现金流情况,对各环节形成监督。通过资金运动情况分析执行过程与客观环境是否相符,及时予以评估形成应对策略。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预警让防止项目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加强项目融资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提升内控机制水平
PPP项目融资是全过程、全方位融资,表现为项目筹备期资本金融资、建设期债权融资、运营期证券化融资等。不同主体融资风险表现为财力强的地方政府风险小、财力弱的风险大;社会资本方自身经济实力强的风险小,自身实力弱的风险就大。不同项目融资风险程度也不一样,重点项目、有补助项目风险相对较小;可行性缺口补助纳入政府支付责任的风险较小,使用者付费存在市场不确定性则风险大。项目的不同阶段同样带来不同的融资风险,建设期受工期、质量、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带来预期不确定性的风险,但运营期项目产出已经形成,收益基本稳定则风险较小。
实现对风险点的控制就要以全面预算为抓手,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管控,科学、合理进行项目融资,控制资金周转。科学的项目概预算有助于较好控制项目总体投资规模,有助于判断融资方案的底线和可行性。社会资本方要注重与政府各阶段尤其是前期沟通,根据概预算结果指导后期的建设、运营、移交、退出。坚决避免由于融资成本偏离较大,增信条件无法达成等因素造成项目融资难以实现。始终将财务测算和风险预判作为重点,构建各阶段的结构化融资方案确保各阶段的债务支付义务。建立滚动预算,做好成本控制,及时调整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偏差。
在预算制定时,要充分考虑政策、行业、市场的变化影响合理控制,按照预估规模做好融资比例和渠道的选择,严控融资规模和资金用途,杜绝不合理、不合规的资金支出,搭建客观、可执行的项目预算执行机制。强化内部控制流程管理,健全资金收支相关制度,控制好项目资金风险。
(三)项目运营期间财务管理关注的重点
(1)注重分析绩效考核对可行性缺口补助实现的影响程度,通过预算执行分析为制定运维方式、评价执行提供决策依据,及时做出适应性调整。
(2)关注市场因素变化,及时对比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偏离度,通过分析锁定影响因素,做优使用者付费可控部分,提升资金效能。
(3)设计好融资构架,适应政策导向,抓住市场窗口期充分利用REITs等有效工具降低融资成本、保持充沛流动性。
(四)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
PPP模式融合了多方利益诉求,需要构建互利共赢基础平台。因此需要各方和环节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政府、社会公众及社会资本方的权益、利益。在PPP模式发展过程中,要建立起符合项目发展、客观、完善的规范性文件,减少因法律缺失、合同纠纷等问题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相关法规的制定,需要协调、明确项目参与主体的权责关系。一是要规范项目运作全流程;二是明确各阶段的监督主体和权责内容;三是要制定好退出机制及纠纷解决途径;四是要做好PPP项目的运营权约定;五是其他关键事项,如预算执行、绩效管理、扶持政策、财税补贴等。
(五)培养专业化的人才梯队
PPP项目涉及财务、税务、法律、金融、工程、运营等领域,而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资本,能够适应PPP项目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还处于发展适应期。为此各参与方要加强专业化人才梯队的培养,提高专业度和理论储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管理经验,增强风险意识和识别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投资分析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
四、结语
PPP模式通过合作共赢、互信互利实现政府、公众及社会资本的三方共赢。为了更好促进PPP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保护各方合法利益,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投资环境、法律环境和融资环境,项目管理者通过不断实践完善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做好项目投资分析、风险控制、财务管理,促进PPP模式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提供支持动力。
五、参考文献
[1]王卓君,郭雪萌,李红昌.地区市场化进程会促进地方政府选用PPP模式融资吗-基于基础设施领域的实证研究[J].财政研究,2017(10):54–64.
[2]霍伟东,陈若愚,李行云.制度质量、多边金融机构支持与PPP项目成效-来自非洲PPP项目数据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3):52–64.
[3]王柳清.基于PPP项目下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224–225.
[4]于莉.新时期PPP项目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知识经济,2019(31):76–77.
[5]刘穷志,任静.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的“素质”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6):39–47.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it企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IT企业项目范围管理
提要随着IT企业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项目失败的几率也随之增长。项目管理中的任何差错都会影响到项目的成功,而范围管理的失误对项目的影响更为明显,模糊的项目范围定义、错误的工作分解结构、缺失的范围确认和无力的范围控制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结果。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IT项目范围管理确保项目成功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IT企业;项目管理;项目范围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IT企业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在经济发达国家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经调查研究发现,IT企业项目(以下简称IT项目)的成功率不高、项目实施效果不容乐观。影响IT项目成功因素有很多,但项目范围管理的失控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实践中,“需求蔓延”是导致IT项目范围管理失控最常见的因素,IT项目往往在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甚至收尾时不断加入新功能,从而使项目在时间、资源和质量上都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性。
一、项目范围管理相关概念
范围的概念包括产品规范和项目范围两方面内容,其中产品规范指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征或功能,项目范围指为了交付具有所指特征和功能的产品必须要做的工作。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保证项目范围规定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所有管理过程。这个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简而言之,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
二、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分析
在现实的IT项目管理中,可以看到很多范围管理不到位而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
1、确定项目范围可提高项目成本、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如果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明确,项目的成本、时间和所需资源就不明确,项目完成的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加,面临巨大的危机。
2、确定项目范围有助于清楚地分派责任。在明确项目包括那些具体的内容、具体有哪些要求、完成的产品应达到什么要求等内容后,就为清楚地分派任务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项目范围、时间、成本三个约束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时间、成本和范围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如图1所示。(图1)
大多数项目都会有明确的完成日期、成本和范围的限制。时间、成本和范围三个要素被称为项目成功的三大要素。
在三角形中,任何一边都不可能孤立地改变,如果项目范围扩大,必然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和项目工期的延长。不成比例的变化与孤立的改变某一边是一样的,都将破坏三角形的结构,最终招致项目失败。因此,有效的范围管理更像一门艺术,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已经确定的时间和成本下完成项目目标。
三、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常见因素分析
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因素很多,经分析有以下几种:
1、IT企业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来指导项目管理工作。
此种情况下,项目的成败完全依靠项目经理个人的管理、领导能力,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2、项目范围的定义不够明确,不能量化,可验证程度低。
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定性的要求,例如“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便于使用及维护”等,类似这些模糊的界定往往是导致后续项目扯皮的根源。对项目范围的明确定义,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系统分析人员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客户本身原因造成项目范围管理上的困难。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客户本身无法确定清晰的范围定义;二是客户有意拖延明确的范围定义。
针对第一种原因,要向客户方介绍或带领其参观已经完成的项目,消除对方的疑虑,清晰对方的思维。针对第二种原因,如果处理不好,不但无法做好范围管理,还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影响到可能存在的后续业务。此时,项目经理要组织人员做好攻关,软硬兼施,让客户方负责人真心投入,提高对方领导的重视程度,加深项目干系人对各阶段性工作的印象,扩大范围定义在客户方单位的认知度和影响面。
4、合同方面的原因造成项目范围难以管理。
在合同签订前销售人员为了能够尽快签单,往往对客户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在客户的印象中项目产品已经是无所不包了,使得客户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另外,国内IT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都比较简单,很少对项目范围有明确规定,造成项目的范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留下了很大的隐藏风险。合同签订后项目小组和客户要有一个渐进的项目范围交互、降低期望的过程,否则容易出现观点冲突,对项目的推进造成影响。
四、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要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工作必须先了解项目范围管理的一些科学过程,然后认真按照这些科学过程进行项目的范围管理。依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中给出的严格定义,其中包括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等内容。
1、项目启动过程。
项目启动是正式承认一个新项目的存在或一个已有项目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过程。该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输出文档是项目章程,项目章程粗略地规定项目的范围,这也是项目范围管理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项目章程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利以及项目组中各成员的职责,还有项目其他干系人的职责,这也是在以后的项目范围管理工作中各个角色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一个明确规定,保证后续工作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项目一般是由市场需要、经营需要、客户需要、技术进步、法律要求等一个或多个需要而启动的。
2、项目范围计划过程。
范围计划的核心工作是编写正式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范围管理计划。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的所需进行的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做范围计划编制工作需要参考很多信息,通常它对项目范围已经有粗线条的约定,范围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细化。范围说明书在项目干系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在进行项目范围规划时,必须慎重考虑与权衡工具、数据来源、方法、过程与程序,以及其他因素,确保为项目而付出的努力与项目的大小、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相称。
3、项目范围定义过程。
范围定义指的是把项目产出物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更便于管理的许多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范围定义可以提高对项目成本、项目工期和项目资源需求估算的准确性;为项目的绩效度量和控制确定一个基准;便于明确和分配项目任务与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组要建立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WBS的建立对项目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使得原来看起来非常笼统、模糊的项目目标一下子清晰起来,使得项目管理有依据,项目团队的工作目标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WBS或者范围定义不明确时,变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长工期、降低团队士气等一系列不利后果。
4、项目范围核实过程。
范围核实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正式确定项目范围的过程。它要求回顾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以保证所有项目都能准确、满意地完成。这个过程是范围确定之后,执行实施之前各方相关人员的承诺问题。一旦承诺表明你已经接受该事实,那么你就必须根据你的承诺去实现它。
5、项目范围变更控制过程。
范围变更控制是指对有关项目范围的变更实施控制。主要的过程输出是范围变更、纠正行为与教训总结。再好的计划也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关键是对变更进行有效控制。
客户在项目开始之前不能明确所有的需求,随着业务的发展、客户认识的提高,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客户提出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意的、没有控制的变更。为了使变更有序,需要与客户一起,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制定严格的变更制度、变更流程,将一切非必要、非紧急、不合理、非高层领导意图的“无效变更”屏蔽掉,同时采用变更申请表格和配置管理工具有效地管理变更。
五、总结
影响IT项目最后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有效的IT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范围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有效掌控以及对项目风险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吴吉义,殷建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3.
[2]黄德业,软件项目之范围管理[J],福建电脑,2007.9.
IT企业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
摘 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IT行业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在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本文从企业发展的现状与IT战略规划和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出发,探讨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企业 IT战略规划 管理研究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与时俱进,通过IT技术来帮助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IT战略规划与管理进行探索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IT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IT行业逐步成熟的今天,合理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与时俱进
在IT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企业通过IT战略管理与规划来发展企业是企业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一个企业能否在现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能否做到与时俱进,企业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自己的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
通过IT技术、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IT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等工作时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在新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企业发展现状
虽然IT行业日益成熟,合理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通过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刻不容缓。
(一)社会外部环境阻碍了IT技术的发展
外部环境对于IT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促进IT行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社会等外部环境并没有为IT技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T行业的发展,这对于企业利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十分不利的。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网络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等都是社会外部环境不完善的表现,要确保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顺利开展,就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虽然IT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仍有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IT战略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时往往会忽视对IT技术的战略规划与管理。管理者的不重视是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运营中没有发挥相应作用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转变落后的管理理念,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三)企业内缺少专业的IT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在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缺乏专业的部门和专业的工作人员,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很可能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IT战略规划与管理很难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因此,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需要重视专业人员的作用,只有专业人员做出的专业规划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
鉴于IT战略规划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希望对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所帮助:
(一)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高良好的外部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企业运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国家和社会需要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善IT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需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在我国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为了使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不受地区限制,国家就需要在农村等落后地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硬件设备。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应的网络法规,减少网络犯罪对企业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影响。另外,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电子商务的规划与管理,国家要注意防火墙、密钥等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减少黑客等不良行为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企业管理者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手企业管理者的影响,企业管理者重视IT技术的运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就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IT战略规划与管理甚至有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观念,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今社会,企业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策略,将产品营销转换为顾客营销,即在进行产品的销售时以顾客的意愿为主。而随时了解顾客的意愿,则需要IT技术的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将顾客的意见与建议收集起来,通过电子网络技术进行分析,使自己的产品更符合顾客的心意。因此,企业在发展时要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三)建立高素质的IT技术团队
企业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团队的支持,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IT技术团队,利用专业人才来开展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企业在发展时要做到:重视在IT技术方面的投入,购买专业的设施来开展IT战略规划与管理;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让其发挥其专业知识制定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企业发展要求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建立专门的IT战略规划部门,只有将IT战略规划与管理专门化、专业化,才能使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更加合理有序地进行。因此,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使自身的战略规划与管理更加合理。
五、结束语
如今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企业在发展时要重视效率的提高,而进行合理有效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则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国家和企业需要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相信经过国家和企业的不懈努力,我国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一定能够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斌.企业IT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
[2] 吴练.企业IT战略规划及其管理方法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 王敬标.企业战略信息化管理[D].安徽农业大学,2005.
[4] 何晓月.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商业,2013.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力资源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it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IT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项目管理是为了完成一件完整的事物而进行的筹划,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管理相关定义,分析了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接着从IT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项目管理进行分析,论述了项目成员以及组织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IT行业
(一)IT项目的人力资源特征
1.IT项目的项目成员特征
IT项目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所以该行业的人力资源特征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人力资源。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说,IT人员比其他员工更有竞争性,他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1.1创造性
相对于一般的职员来讲,知识工作者更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挑战新的问题,他们希望每天都能有新的事物出现,厌恶每天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1.2独立性
富有创造力的能喜欢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的每一件事都安排好。他们的思想更具有独立意识,不愿意受制于别人,不愿意被别人遥控指挥,强调自我对工作的控制与把握。高度的独立性,这样的工作作风有助于个体的成长,也有助于个体不断地尝试和接受新的挑战,但是对于一个项目团队来说,要完成一个完整的IT项目,非一个之力而能为之,需要整个项目团队的合作。因此对于IT团队,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意人员之间的协调,保证整个项目团队的协调,项目进度的如期。
1.3成就意识强
IT项目成员更加注重于个人价值的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都较强的独立性的缘故,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尤其是得到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的最大动力可能不是物质激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所以,IT人员希望参加富有挑战性项目,克服别人无法跨越的困难,把攻克难关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他们需要被认可、需要被尊重,这在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加以关注。
1.4藐视权威
专业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的权利结构发生了变化,技能的特殊性往往使得IT人员对上司和下属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当他获得同行的尊重和认可之后,往往获得比上司更加高的威望。
1.5需求具有个性化
由于知识工作者的教育背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差异与其他行业,所以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行业员工的需求。他们的满足感,成就感往往来源于工作,往往来源于个人的成长。每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提高和成长,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1.6流动意识强
IT人员更愿意在不同的企业中获得成长和锻炼,出于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和发展前景的需求,人才与某一家公司保持长期雇佣管理的可能性被降低。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保持员工的忠诚度,留在人才对于IT行业的公司来说是一项挑战。
(2)IT项目的项目组织特征
IT项目的组织团队也有别于一般行业的项目团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互依赖和协同
IT项目的实施更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软件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某些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力。
2.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
IT项目常常以模块化的形式合作完成,这种情况下代码的共享,以及需求分析人员和代码编写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共享就尤为重要。如Microsoft的Team Foundation Server实现的开发人员之间的代码共享并解决了版本控制问题。
3.自我管理和授权
IT人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独立性,那么他们在IT项目的过程中更比一般的项目组成员期望实现自我管理和授权,希望自己能够控制所做的工作。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通过项目组成员特点的分析,他们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希望得到不断的提升,面对新的挑战,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IT项目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1、项目成员的培训和提升
项目成员(如IT工程师),希望在不断的挑战过程中得到提升,他们往往多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而大多数IT人员的离职也多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提升自我。那么,企业可以考虑从根本上满足IT人员的需求,用各种各样的培训充实员工,使其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么做同事也可以使得员工有归属感,意识到自己被企业所重视。
培训的重要职能就是促进学习,它通过周密的组织安排来帮助员工发现和获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项目团队的培训不只包括对项目成员个人能力培养与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于团队整体的培训。
同时,IT项目中对于人员不断创新的需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成员知识水平上的提高,这并不意味着团队的工作效率会提高,而且,员工的离职也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项目成员的个性化的工作作风反而会因为个人能力的提升更加严重,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项目成员的个人能力的提高,更多是培养一个会协同工作的专才而非全才。企业应该把自身建立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通过不断的学习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团队,并且能够使得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获得归属感。
2、项目成员以及团体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项目的绩效评估是使得项目团队的工作绩效与项目的战略目标一致的过程,主要是提供一个良性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得每个任务能够划分给不同的活动,任务和成员以保证最后系统能够反馈恰当的信息给管理者。
在评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那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谁?当项目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时,如果绩效评估与管理过程只关心个人绩效,奖励制度也只关注个人成就的话,将有助于减少工作中的偷懒和搭便车现象,但同时却忽略了作为一个优秀项目团队绩效中最重要的部分:协同与合作。这样会导致团队成员间的激烈竞争,而且有时甚至为实现个人利益以牺牲团队利益为代价。 同样,如果只关注团队绩效而不考虑个人绩效,就会导致搭便车现象,团队成员积极性和责任感的下降。由此可见,在强调合作和创新的IT项目中,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行。实际上,只有当团队和个人的绩效都受到关注,并且都被看作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时,团队的工作效果才能有所提高。
对于个人绩效的评估提供的事实和数据可以为那些个人业绩不佳的员工提供参考与指导,以利其不断进步;也可以用来对那些在团队绩效不佳的团队中个人业绩出色的成员进行奖励。所以,不仅要对整个团队进行评估,还要对每个成员对团队所作的贡献进行评估,将团队工作行为慢慢融入到个人考核中去,使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
3、项目成员科学的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有许多相同的个人需要、愿望、恐惧以及期待,但在目标定位、价值系统、需求结构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又存在很大的不同。正是这种独特性要求构建有侧重而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针对知识型员工常用的激励方式有薪酬激励、产权激励、情感激励和授权激励。
(1)薪酬激励
这是激励体制中最基本的激励因素,但是需要在团队薪酬激励和个体薪酬激励中做出平衡。IT项目的实施需要成员间和合作,但是这并不意味了要抹杀个体的贡献,那么,对于个体和团体之间的抉择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因素,既要考虑到项目组整体性,又要有效的防止搭便车的行为的发生。一般而言,在个体贡献和团体贡献趋于模糊的时候,应该倾向于奖励团体,反之,应该给个体应有的激励。
(2)产权激励
相对于薪酬激励而言,是一种长期激励措施,如期权合约、股票持有,能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增加员工的主人翁的意识,加企业的凝聚力。(3)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为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设定一个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以激发员工的斗志,激励他们更加出色的完成任务。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4)授权激励
扁平式的管理结构使得项目更加易于管理,项目管理中采用授权方式可以使得项目经理能够抽身关注于其他事务,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同时授权也符合了IT工作者的需要——证明自我价值的机会。
(5)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激励模式,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追求自身的企业文化,加强和员工之间的联系,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情感。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的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依靠员工自发的工作热情,这样的潜力才是无限的,才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才智,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得员工有归属感,觉得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Jack Gido,James P.Clements.成功的项目管理[M].张金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8-16
[2] John D. Strai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Factors in Military System Procurement
[3] InternationalJournal Management, 1999,17(5): 283 292.
浅论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 项目管理 It项目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由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决定,而在软件开发这样的行业当中,人才的作用更是显得关键。人力资源管理是软件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将人员合理的分配的各个开发团队中,在各个开发团队之间进行人员的协调是保证软件项目顺利完工的前提条件。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地发挥每一个参与项目人员的作用,让项目的所有相关人员能够在可控状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项目的开发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和管理项目团队所需的所有过程。项目团队由为完成项目而承担了相应的角色和责任的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应该参与大多数项目计划和决策工作。项目团队成员的早期参与能在项目计划过程中增加专家意见和加强项目的沟通。项目团队成员就是项目的人力资源。
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企业中的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程序员、软件测试员和配置管理人员等组织到一起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组织计划编制
在制定人力资源的计划时,需要综合衡量人员的成本、生产效率与利用率。对各种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要针对岗位的需求来制定,人员的要求不要过高,以保证刚好适合岗位的要求为宜,太高的话会提高人力成本,低了又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当然,在具体挑选人员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总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技能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需要综合考察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相关人员的进入项目的时间。在IT项目的早期,以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师为主,进行项目计划、客户接洽和需求分析等前期工作。进入设计阶段后,以软件架构师和软件设计师的工作为主。编程阶段则以设计人员、编程人员和测试人员为主。在系统部署和试运行阶段则以系统工程师和售后工程师工作为主。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项目的配制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的工作虽然是一直持续着的,但是工作量还是有轻重,在工作量不多的时候,可以将部分暂时闲置人员归还给原来的部门,以减少人员的等待损耗。
二、项目团队组建
由于每个项目成员都有的各自的特长和性格特点,必须要充分考虑项目成员的技能情况和性格特点为他们分配正确的工作,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成员的工作兴趣和爱好。尽量发挥项目成员特长,让每个人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是项目经理进行工作分配要考虑的问题。各项目成员的知识技能评估,个性特点分析,优点和缺点是要事先分析和考虑的内容。项目团队的组建是否合理,项目相关人员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是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找错了人或者是将人放在错误的位置都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三、项目团队管理
我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如著名的“官渡之战”、“洄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可以看出打胜仗,军队的数量固然很重要,但是指挥官却决定着军队命运。软件开发和行军打仗很类似,同样的团队在不同的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其团队精神、项目进度和开发质量可以截然不同。不管个人能力多么强,如果团队像一盘散沙,每个人都谁都不服谁,那么这个项目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项目经理在管理IT项目的时候,不是要去监视每个开发人员的做事过程,那种事情应该是监工做的。项目经理需要从管理制度、项目的目标、工作氛围和沟通等方面做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元帅。一个强劲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规章制度也包含很多层面: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可能体现在,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
执行规章制度还有一些考究,破窗理论说明,对于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否则长期下来,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且繁荣。项目经理虽然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或者监督者,但是更应该成为遵守规章制度的表率。如果项目经理自身都难以遵守,如何要求团队成员做到?
(二)建立明确共同的目标。团队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项目的目标和期望值,会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情。好的项目经理善于捕捉成员间不同的心态,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使得团队的努力形成合力。
当然,在具体实施需要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不同的政策。有些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了使家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好一些,那么这类型的员工在进行奖励的时候应该偏物质。而另外一些员工可能觉得事业上的成就感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对于这类员工应该多给他们挑战和上升的机会。
(三)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 企业里常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对于项目组中的不知悔改的螃蟹,应该尽早清理出去。对于公司而言,也许 历史尚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从而造成大环境的不良风气,但是在项目组内部,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完全可能营造出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项目经理为了酿造这种氛围,需要做这些努力:奖罚分明公正,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一定要让其精神物质双丰收,对于出工不出力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让每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压力,项目经理不应该成为“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我都独自承担”的典型,项目经理越轻松,说明管理得越到位;在学术问题讨论上,要民主要平等,不做学霸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生活中,项目经理需要多关心多照顾项目组成员,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金钥匙。软件开发项目中,需求变更是最难控制的。瀑布开发模型只适合于一开始时需求就已经明确的项目,但是在实际开发中,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往往到了项目的最后阶段还可能提出需求上的变更。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因为如此,在敏捷开发方法中才提出了“拥抱变化”这一口号。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设计师与程序员,程序员与测试人员之间的也需要不断的沟通。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就需要开发人员之间不断的进行沟通。设计的变更、接口的变化,会导致编程的改变和测试的改变,如果各方没有良好的沟通的话,就可能出现打乱仗的局面。当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出现变化的时候,项目经理必须向公司领导及时汇报情况,决定如何对项目进行调整。IT项目的延期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就需要协调与上层领导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语
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包括计划、组建和管理到解散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加之人的因素在IT项目中的特殊地位,使得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比在其他项目更加显得重要。项目管理在国内还处于 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概念在国内企业中也接触不是太久。由于传统思想的约束,使得很多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国内企业很难贯穿实行。因此,具有我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目前大家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概念信息——(从笔记整理出来的,不知道你的字数限制和要求是什么,你觉得行就用当论文吧,内容少的话部分地方可以扩写一下,或在其中加几句名词解释什么的会更详细一点。) 内容主要来源:《信息系统开发与项目管理》——第九章:系统项目的进度、费用与风险管理从达到项目范围、进度和成本要求方面来看,许多项目是失败的。进度问题也是项目生命周期内造成项目冲突的主要原因。而进度管理就是要采用一定的方法对项目所包括的活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各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估计,并在项目的时间期限内合理的安排和控制活动的起始与结束。对于一个项目团队而言,不论是谁,不论是属于哪一个范围领域里的项目开发,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在预算内按时开发符合客户真正需要的高质量产品/软件。那么就需要我们对此做一个合理的有效地项目规划。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项目经理通过使用一些基本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来协调各种资源的投入,改善时间管理,并最终实现项目总体目标,满足项目各干系人的需要。虽然项目延期不一定代表项目失败,但是会引起客户的不满,降低团队信誉与口碑,所以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争分夺秒的时间观念。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进度管理包括两大部分——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和项目进度计划的控制。进度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都要有计划有条理,做到条度有方,有条不紊才能更好的实现项目最终结果。为了使项目能够按时的并且完美的完成,在项目开始之前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科学的项目计划是非常必要的,它能为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控制以及人力资源和各种资源的分配提供依据,也能够为项目实施各方面相关内容在时间上的协调分配提供依据。为保证项目进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编制进度计划前,首先必须收集真实、可信的信息资料,以作为编制进度计划的依据。一个详细的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完成项目需要哪些特定活动,明确每项活动的职责;确定完成这些活动的先后顺序;估算每项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和资源;制定项目计划和预算。进度管理中,包含进度计划、项目的关键路径、进度控制三大模块。进度计划需要有项目计划与进度安排两部分内容。一、项目计划(1) 工作分解结构与责任矩阵。首先要确定项目的目标,预期的结果或最终产品。接下来确定需要执行哪些工作要素或活动来完成它。最后用责任矩阵表示完成工作分解结构中工作细目的个人责任。(2) 制定网络计划。由于工作分解结构仅生成工作范围,责任矩阵也只是针对生成的工作范围进行了责任分配,并无时间,资源的约数,也不十分明确活动之间流程的顺序与关联。所以还必须依赖网络计划技术来完成。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的计划,进度的安排和控制由许多相互关联的活动组成的项目时是非常有用的。此外,它还对关于项目的信息沟通也是很有用途的。通过学习,有两种网络计划发放,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路径法。二、进度安排这部分流程会帮助我们解决项目管理中估计每项活动的工期;确定每个项目的预计开始与完工时间;在项目预计开始时间的基础上,计算每项活动的开始与完成的最短时间;利用项目的要求完工时间,计算每项活动必须开始的时间和完成的最长时间;确定每项活动能够开始(或完成)与必须开始(或完成)时间之间的正负差值;确定关键(最长)关键路径。 项目的关键路径,此部分包含利用关键路径分析平衡进度计划、缩短项目进度的技术和更新关键路径数据的重要性三部分内容。项目的关键路径贯穿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是一系列决定项目最早完成世间的活动。所以要受到高度的重视,不可忽略或简化。而缩短项目进度的技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团队工作的效率,降低成本完成合格的产品,在预期内提早交付成果。更新关键路径数据的重要性可以更好的完成项目活动,减少错误发生率,并且给出一个新的项目估计完成时间。 项目进度控制。包括项目控制过程和项目控制的方法。此部分大致包含四个步骤:分析进度,找出那些地方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确定应采取的纠正措施;修改计划,将纠正措施列入计划;重新计算进度,估计纠正措施的效果。通过项目进度管理的学习,我进一步的了解了项目管理的又一个流程,并且了解了……(结尾 …… 省略 、字数大概可以控制在大于1800)
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力资源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这是我为大家整理的it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IT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摘 要:项目管理是为了完成一件完整的事物而进行的筹划,本文首先介绍了项目管理相关定义,分析了项目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即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接着从IT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项目管理进行分析,论述了项目成员以及组织的特点,并提出了一些项目中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关键词: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IT行业
(一)IT项目的人力资源特征
1.IT项目的项目成员特征
IT项目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所以该行业的人力资源特征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人力资源。对于项目组成员来说,IT人员比其他员工更有竞争性,他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
1.1创造性
相对于一般的职员来讲,知识工作者更喜欢尝试新的事物,挑战新的问题,他们希望每天都能有新的事物出现,厌恶每天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1.2独立性
富有创造力的能喜欢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不希望别人把自己的每一件事都安排好。他们的思想更具有独立意识,不愿意受制于别人,不愿意被别人遥控指挥,强调自我对工作的控制与把握。高度的独立性,这样的工作作风有助于个体的成长,也有助于个体不断地尝试和接受新的挑战,但是对于一个项目团队来说,要完成一个完整的IT项目,非一个之力而能为之,需要整个项目团队的合作。因此对于IT团队,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意人员之间的协调,保证整个项目团队的协调,项目进度的如期。
1.3成就意识强
IT项目成员更加注重于个人价值的体现,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都较强的独立性的缘故,他们希望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尤其是得到团队中其他成员的认可,对于他们来说,工作的最大动力可能不是物质激励,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所以,IT人员希望参加富有挑战性项目,克服别人无法跨越的困难,把攻克难关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趣。他们需要被认可、需要被尊重,这在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加以关注。
1.4藐视权威
专业技术的发展使得组织的权利结构发生了变化,技能的特殊性往往使得IT人员对上司和下属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当他获得同行的尊重和认可之后,往往获得比上司更加高的威望。
1.5需求具有个性化
由于知识工作者的教育背景、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等差异与其他行业,所以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行业员工的需求。他们的满足感,成就感往往来源于工作,往往来源于个人的成长。每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提高和成长,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1.6流动意识强
IT人员更愿意在不同的企业中获得成长和锻炼,出于对自身职业的规划和发展前景的需求,人才与某一家公司保持长期雇佣管理的可能性被降低。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保持员工的忠诚度,留在人才对于IT行业的公司来说是一项挑战。
(2)IT项目的项目组织特征
IT项目的组织团队也有别于一般行业的项目团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相互依赖和协同
IT项目的实施更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软件模块之间的耦合度某些程度上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力。
2.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
IT项目常常以模块化的形式合作完成,这种情况下代码的共享,以及需求分析人员和代码编写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共享就尤为重要。如Microsoft的Team Foundation Server实现的开发人员之间的代码共享并解决了版本控制问题。
3.自我管理和授权
IT人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和独立性,那么他们在IT项目的过程中更比一般的项目组成员期望实现自我管理和授权,希望自己能够控制所做的工作。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通过项目组成员特点的分析,他们大多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希望得到不断的提升,面对新的挑战,针对这些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IT项目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1、项目成员的培训和提升
项目成员(如IT工程师),希望在不断的挑战过程中得到提升,他们往往多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提升,而大多数IT人员的离职也多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提升自我。那么,企业可以考虑从根本上满足IT人员的需求,用各种各样的培训充实员工,使其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么做同事也可以使得员工有归属感,意识到自己被企业所重视。
培训的重要职能就是促进学习,它通过周密的组织安排来帮助员工发现和获取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项目团队的培训不只包括对项目成员个人能力培养与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于团队整体的培训。
同时,IT项目中对于人员不断创新的需求,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成员知识水平上的提高,这并不意味着团队的工作效率会提高,而且,员工的离职也会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项目成员的个性化的工作作风反而会因为个人能力的提升更加严重,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培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项目成员的个人能力的提高,更多是培养一个会协同工作的专才而非全才。企业应该把自身建立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的氛围,通过不断的学习形成一个协同合作的团队,并且能够使得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获得归属感。
2、项目成员以及团体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项目的绩效评估是使得项目团队的工作绩效与项目的战略目标一致的过程,主要是提供一个良性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使得每个任务能够划分给不同的活动,任务和成员以保证最后系统能够反馈恰当的信息给管理者。
在评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那么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谁?当项目以团队的形式开展工作时,如果绩效评估与管理过程只关心个人绩效,奖励制度也只关注个人成就的话,将有助于减少工作中的偷懒和搭便车现象,但同时却忽略了作为一个优秀项目团队绩效中最重要的部分:协同与合作。这样会导致团队成员间的激烈竞争,而且有时甚至为实现个人利益以牺牲团队利益为代价。 同样,如果只关注团队绩效而不考虑个人绩效,就会导致搭便车现象,团队成员积极性和责任感的下降。由此可见,在强调合作和创新的IT项目中,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行。实际上,只有当团队和个人的绩效都受到关注,并且都被看作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时,团队的工作效果才能有所提高。
对于个人绩效的评估提供的事实和数据可以为那些个人业绩不佳的员工提供参考与指导,以利其不断进步;也可以用来对那些在团队绩效不佳的团队中个人业绩出色的成员进行奖励。所以,不仅要对整个团队进行评估,还要对每个成员对团队所作的贡献进行评估,将团队工作行为慢慢融入到个人考核中去,使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有机地结合起来。
3、项目成员科学的激励机制
知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有许多相同的个人需要、愿望、恐惧以及期待,但在目标定位、价值系统、需求结构以及行为模式等方面又存在很大的不同。正是这种独特性要求构建有侧重而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针对知识型员工常用的激励方式有薪酬激励、产权激励、情感激励和授权激励。
(1)薪酬激励
这是激励体制中最基本的激励因素,但是需要在团队薪酬激励和个体薪酬激励中做出平衡。IT项目的实施需要成员间和合作,但是这并不意味了要抹杀个体的贡献,那么,对于个体和团体之间的抉择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因素,既要考虑到项目组整体性,又要有效的防止搭便车的行为的发生。一般而言,在个体贡献和团体贡献趋于模糊的时候,应该倾向于奖励团体,反之,应该给个体应有的激励。
(2)产权激励
相对于薪酬激励而言,是一种长期激励措施,如期权合约、股票持有,能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情感,增加员工的主人翁的意识,加企业的凝聚力。(3)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为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设定一个的富有挑战性的目标,以激发员工的斗志,激励他们更加出色的完成任务。目标作为一种诱因,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4)授权激励
扁平式的管理结构使得项目更加易于管理,项目管理中采用授权方式可以使得项目经理能够抽身关注于其他事务,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同时授权也符合了IT工作者的需要——证明自我价值的机会。
(5)情感激励
情感激励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激励模式,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追求自身的企业文化,加强和员工之间的联系,增强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情感。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外在的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依靠员工自发的工作热情,这样的潜力才是无限的,才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才智,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使得员工有归属感,觉得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在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Jack Gido,James P.Clements.成功的项目管理[M].张金成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8-16
[2] John D. Strain,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Factors in Military System Procurement
[3] InternationalJournal Management, 1999,17(5): 283 292.
浅论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 项目管理 It项目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是由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决定,而在软件开发这样的行业当中,人才的作用更是显得关键。人力资源管理是软件企业管理的核心工作,将人员合理的分配的各个开发团队中,在各个开发团队之间进行人员的协调是保证软件项目顺利完工的前提条件。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地发挥每一个参与项目人员的作用,让项目的所有相关人员能够在可控状态下有条不紊的进行项目的开发活动。人力资源管理包括组织和管理项目团队所需的所有过程。项目团队由为完成项目而承担了相应的角色和责任的人员组成,团队成员应该参与大多数项目计划和决策工作。项目团队成员的早期参与能在项目计划过程中增加专家意见和加强项目的沟通。项目团队成员就是项目的人力资源。
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企业中的系统分析师、软件设计师、程序员、软件测试员和配置管理人员等组织到一起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员组织计划编制
在制定人力资源的计划时,需要综合衡量人员的成本、生产效率与利用率。对各种岗位人员的能力要求要针对岗位的需求来制定,人员的要求不要过高,以保证刚好适合岗位的要求为宜,太高的话会提高人力成本,低了又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当然,在具体挑选人员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找到称心如意的,总的原则应该是在保证技能要求的同时,尽量降低人力成本,同时还需要综合考察人员的责任心、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还需要注意相关人员的进入项目的时间。在IT项目的早期,以项目经理和系统分析师为主,进行项目计划、客户接洽和需求分析等前期工作。进入设计阶段后,以软件架构师和软件设计师的工作为主。编程阶段则以设计人员、编程人员和测试人员为主。在系统部署和试运行阶段则以系统工程师和售后工程师工作为主。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项目的配制管理人员和测试人员的工作虽然是一直持续着的,但是工作量还是有轻重,在工作量不多的时候,可以将部分暂时闲置人员归还给原来的部门,以减少人员的等待损耗。
二、项目团队组建
由于每个项目成员都有的各自的特长和性格特点,必须要充分考虑项目成员的技能情况和性格特点为他们分配正确的工作,同时还需要考虑项目成员的工作兴趣和爱好。尽量发挥项目成员特长,让每个人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岗位是项目经理进行工作分配要考虑的问题。各项目成员的知识技能评估,个性特点分析,优点和缺点是要事先分析和考虑的内容。项目团队的组建是否合理,项目相关人员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是项目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找错了人或者是将人放在错误的位置都可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三、项目团队管理
我国历史上有过很多的以少胜多的战争。如著名的“官渡之战”、“洄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的典范。可以看出打胜仗,军队的数量固然很重要,但是指挥官却决定着军队命运。软件开发和行军打仗很类似,同样的团队在不同的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其团队精神、项目进度和开发质量可以截然不同。不管个人能力多么强,如果团队像一盘散沙,每个人都谁都不服谁,那么这个项目的结局必然是悲惨的。
项目经理在管理IT项目的时候,不是要去监视每个开发人员的做事过程,那种事情应该是监工做的。项目经理需要从管理制度、项目的目标、工作氛围和沟通等方面做工作,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一)制定良好的规章制度。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元帅。一个强劲的管理者首先是一个规章制度的制定者。规章制度也包含很多层面:纪律条例、组织条例、财务条例、保密条例和奖惩制度等。好的规章制度可能体现在,执行者能感觉到规章制度的存在,但并不觉得规章制度会是一种约束。
执行规章制度还有一些考究,破窗理论说明,对于违背规章制度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否则长期下来,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一些不良风气、违规行为就会滋生、蔓延且繁荣。项目经理虽然是规章制度的制定者或者监督者,但是更应该成为遵守规章制度的表率。如果项目经理自身都难以遵守,如何要求团队成员做到?
(二)建立明确共同的目标。团队中不同角色由于地位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项目的目标和期望值,会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情。好的项目经理善于捕捉成员间不同的心态,理解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劲往一处使,使得团队的努力形成合力。
当然,在具体实施需要根据不同的员工给不同的政策。有些员工努力工作是为了使家人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好一些,那么这类型的员工在进行奖励的时候应该偏物质。而另外一些员工可能觉得事业上的成就感比金钱更具有吸引力,对于这类员工应该多给他们挑战和上升的机会。
(三)营造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出去。 企业里常有一些人,嫉妒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压,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对于项目组中的不知悔改的螃蟹,应该尽早清理出去。对于公司而言,也许 历史尚短,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从而造成大环境的不良风气,但是在项目组内部,通过大家的一致努力,完全可能营造出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工作氛围。
项目经理为了酿造这种氛围,需要做这些努力:奖罚分明公正,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者一定要让其精神物质双丰收,对于出工不出力者受到相应的惩罚;让每个成员承担一定的压力,项目经理不应该成为“所有的苦,所有的累,我都独自承担”的典型,项目经理越轻松,说明管理得越到位;在学术问题讨论上,要民主要平等,不做学霸不搞一言堂,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在生活中,项目经理需要多关心多照顾项目组成员,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团队的温暖。
(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金钥匙。软件开发项目中,需求变更是最难控制的。瀑布开发模型只适合于一开始时需求就已经明确的项目,但是在实际开发中,特别是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往往到了项目的最后阶段还可能提出需求上的变更。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因为如此,在敏捷开发方法中才提出了“拥抱变化”这一口号。
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设计师与程序员,程序员与测试人员之间的也需要不断的沟通。同样的内容,不同的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就需要开发人员之间不断的进行沟通。设计的变更、接口的变化,会导致编程的改变和测试的改变,如果各方没有良好的沟通的话,就可能出现打乱仗的局面。当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出现变化的时候,项目经理必须向公司领导及时汇报情况,决定如何对项目进行调整。IT项目的延期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在这个时候,项目经理就需要协调与上层领导和客户之间的关系。
四、结束语
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包括计划、组建和管理到解散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加之人的因素在IT项目中的特殊地位,使得IT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比在其他项目更加显得重要。项目管理在国内还处于 发展阶段,人力资源管理这个概念在国内企业中也接触不是太久。由于传统思想的约束,使得很多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在国内企业很难贯穿实行。因此,具有我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是目前大家值得探讨的问题。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it企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IT企业项目范围管理
提要随着IT企业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项目失败的几率也随之增长。项目管理中的任何差错都会影响到项目的成功,而范围管理的失误对项目的影响更为明显,模糊的项目范围定义、错误的工作分解结构、缺失的范围确认和无力的范围控制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结果。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IT项目范围管理确保项目成功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IT企业;项目管理;项目范围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IT企业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在经济发达国家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经调查研究发现,IT企业项目(以下简称IT项目)的成功率不高、项目实施效果不容乐观。影响IT项目成功因素有很多,但项目范围管理的失控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实践中,“需求蔓延”是导致IT项目范围管理失控最常见的因素,IT项目往往在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甚至收尾时不断加入新功能,从而使项目在时间、资源和质量上都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性。
一、项目范围管理相关概念
范围的概念包括产品规范和项目范围两方面内容,其中产品规范指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征或功能,项目范围指为了交付具有所指特征和功能的产品必须要做的工作。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保证项目范围规定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所有管理过程。这个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简而言之,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
二、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分析
在现实的IT项目管理中,可以看到很多范围管理不到位而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
1、确定项目范围可提高项目成本、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如果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明确,项目的成本、时间和所需资源就不明确,项目完成的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加,面临巨大的危机。
2、确定项目范围有助于清楚地分派责任。在明确项目包括那些具体的内容、具体有哪些要求、完成的产品应达到什么要求等内容后,就为清楚地分派任务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项目范围、时间、成本三个约束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时间、成本和范围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如图1所示。(图1)
大多数项目都会有明确的完成日期、成本和范围的限制。时间、成本和范围三个要素被称为项目成功的三大要素。
在三角形中,任何一边都不可能孤立地改变,如果项目范围扩大,必然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和项目工期的延长。不成比例的变化与孤立的改变某一边是一样的,都将破坏三角形的结构,最终招致项目失败。因此,有效的范围管理更像一门艺术,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已经确定的时间和成本下完成项目目标。
三、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常见因素分析
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因素很多,经分析有以下几种:
1、IT企业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来指导项目管理工作。
此种情况下,项目的成败完全依靠项目经理个人的管理、领导能力,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2、项目范围的定义不够明确,不能量化,可验证程度低。
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定性的要求,例如“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便于使用及维护”等,类似这些模糊的界定往往是导致后续项目扯皮的根源。对项目范围的明确定义,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系统分析人员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客户本身原因造成项目范围管理上的困难。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客户本身无法确定清晰的范围定义;二是客户有意拖延明确的范围定义。
针对第一种原因,要向客户方介绍或带领其参观已经完成的项目,消除对方的疑虑,清晰对方的思维。针对第二种原因,如果处理不好,不但无法做好范围管理,还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影响到可能存在的后续业务。此时,项目经理要组织人员做好攻关,软硬兼施,让客户方负责人真心投入,提高对方领导的重视程度,加深项目干系人对各阶段性工作的印象,扩大范围定义在客户方单位的认知度和影响面。
4、合同方面的原因造成项目范围难以管理。
在合同签订前销售人员为了能够尽快签单,往往对客户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在客户的印象中项目产品已经是无所不包了,使得客户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另外,国内IT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都比较简单,很少对项目范围有明确规定,造成项目的范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留下了很大的隐藏风险。合同签订后项目小组和客户要有一个渐进的项目范围交互、降低期望的过程,否则容易出现观点冲突,对项目的推进造成影响。
四、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要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工作必须先了解项目范围管理的一些科学过程,然后认真按照这些科学过程进行项目的范围管理。依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中给出的严格定义,其中包括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等内容。
1、项目启动过程。
项目启动是正式承认一个新项目的存在或一个已有项目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过程。该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输出文档是项目章程,项目章程粗略地规定项目的范围,这也是项目范围管理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项目章程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利以及项目组中各成员的职责,还有项目其他干系人的职责,这也是在以后的项目范围管理工作中各个角色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一个明确规定,保证后续工作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项目一般是由市场需要、经营需要、客户需要、技术进步、法律要求等一个或多个需要而启动的。
2、项目范围计划过程。
范围计划的核心工作是编写正式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范围管理计划。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的所需进行的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做范围计划编制工作需要参考很多信息,通常它对项目范围已经有粗线条的约定,范围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细化。范围说明书在项目干系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在进行项目范围规划时,必须慎重考虑与权衡工具、数据来源、方法、过程与程序,以及其他因素,确保为项目而付出的努力与项目的大小、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相称。
3、项目范围定义过程。
范围定义指的是把项目产出物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更便于管理的许多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范围定义可以提高对项目成本、项目工期和项目资源需求估算的准确性;为项目的绩效度量和控制确定一个基准;便于明确和分配项目任务与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组要建立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WBS的建立对项目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使得原来看起来非常笼统、模糊的项目目标一下子清晰起来,使得项目管理有依据,项目团队的工作目标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WBS或者范围定义不明确时,变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长工期、降低团队士气等一系列不利后果。
4、项目范围核实过程。
范围核实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正式确定项目范围的过程。它要求回顾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以保证所有项目都能准确、满意地完成。这个过程是范围确定之后,执行实施之前各方相关人员的承诺问题。一旦承诺表明你已经接受该事实,那么你就必须根据你的承诺去实现它。
5、项目范围变更控制过程。
范围变更控制是指对有关项目范围的变更实施控制。主要的过程输出是范围变更、纠正行为与教训总结。再好的计划也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关键是对变更进行有效控制。
客户在项目开始之前不能明确所有的需求,随着业务的发展、客户认识的提高,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客户提出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意的、没有控制的变更。为了使变更有序,需要与客户一起,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制定严格的变更制度、变更流程,将一切非必要、非紧急、不合理、非高层领导意图的“无效变更”屏蔽掉,同时采用变更申请表格和配置管理工具有效地管理变更。
五、总结
影响IT项目最后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有效的IT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范围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有效掌控以及对项目风险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吴吉义,殷建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3.
[2]黄德业,软件项目之范围管理[J],福建电脑,2007.9.
IT企业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
摘 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IT行业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在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本文从企业发展的现状与IT战略规划和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出发,探讨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企业 IT战略规划 管理研究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与时俱进,通过IT技术来帮助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IT战略规划与管理进行探索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IT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IT行业逐步成熟的今天,合理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与时俱进
在IT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企业通过IT战略管理与规划来发展企业是企业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一个企业能否在现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能否做到与时俱进,企业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自己的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
通过IT技术、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IT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等工作时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在新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企业发展现状
虽然IT行业日益成熟,合理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通过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刻不容缓。
(一)社会外部环境阻碍了IT技术的发展
外部环境对于IT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促进IT行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社会等外部环境并没有为IT技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T行业的发展,这对于企业利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十分不利的。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网络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等都是社会外部环境不完善的表现,要确保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顺利开展,就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虽然IT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仍有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IT战略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时往往会忽视对IT技术的战略规划与管理。管理者的不重视是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运营中没有发挥相应作用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转变落后的管理理念,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三)企业内缺少专业的IT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在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缺乏专业的部门和专业的工作人员,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很可能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IT战略规划与管理很难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因此,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需要重视专业人员的作用,只有专业人员做出的专业规划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
鉴于IT战略规划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希望对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所帮助:
(一)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高良好的外部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企业运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国家和社会需要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善IT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需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在我国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为了使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不受地区限制,国家就需要在农村等落后地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硬件设备。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应的网络法规,减少网络犯罪对企业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影响。另外,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电子商务的规划与管理,国家要注意防火墙、密钥等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减少黑客等不良行为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企业管理者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手企业管理者的影响,企业管理者重视IT技术的运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就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IT战略规划与管理甚至有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观念,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今社会,企业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策略,将产品营销转换为顾客营销,即在进行产品的销售时以顾客的意愿为主。而随时了解顾客的意愿,则需要IT技术的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将顾客的意见与建议收集起来,通过电子网络技术进行分析,使自己的产品更符合顾客的心意。因此,企业在发展时要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三)建立高素质的IT技术团队
企业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团队的支持,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IT技术团队,利用专业人才来开展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企业在发展时要做到:重视在IT技术方面的投入,购买专业的设施来开展IT战略规划与管理;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让其发挥其专业知识制定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企业发展要求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建立专门的IT战略规划部门,只有将IT战略规划与管理专门化、专业化,才能使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更加合理有序地进行。因此,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使自身的战略规划与管理更加合理。
五、结束语
如今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企业在发展时要重视效率的提高,而进行合理有效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则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国家和企业需要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相信经过国家和企业的不懈努力,我国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一定能够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斌.企业IT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
[2] 吴练.企业IT战略规划及其管理方法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 王敬标.企业战略信息化管理[D].安徽农业大学,2005.
[4] 何晓月.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商业,2013.
目 录文摘英文文摘论文说明:插图清单、插表清单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致谢第一章绪论1.1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1.3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4文章内容结构第二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2.1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原则2.2划分管理过程2.2.1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生命周期2.2.2管理的过程2.3项目启动阶段的管理2.3.1对系统分析的管理2.3.2对系统设计的管理2.3.3产生项目管理计划2.4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活动2.4.1实施阶段的管理活动2.4.2实施管理的机制第三章项目启动阶段管理活动及其有效性评价分析3.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背景3.2系统启动阶段项目管理活动的输出3.3系统启动中的管理内容、方法3.3.1系统的项目管理计划3.3.2启动阶段的项目管理活动3.4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分析3.4.1指标体系分析3.4.2启动阶段项目管理的评价方法3.4.3项目案例分析第四章项目实施阶段管理活动及其有效性评价分析4.1开发管理4.1.1文档管理4.1.2资源管理4.1.3成本管理4.1.4工作计划管理4.1.5项目进度管理4.1.6质量管理4.1.7开发工作总结4.1.8沟通管理4.1.9风险管理4.2系统测试管理4.2.1识别测试活动4.2.2制定测试计划4.2.3测试实施4.2.4测试分析与报告4.3试运行管理4.3.1系统试运行管理4.3.2试运行的结果分析4.4项目后评价管理4.4.1技术方面的评价4.4.2总体性能方面的评价4.4.3经济效益方面的评价4.5实施管理活动有效性评价分析4.5.1 DEA方法4.5.2评价指标体系分析4.5.3实例分析第五章总结5.1主要研究成果5.2进一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it企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IT企业项目范围管理
提要随着IT企业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复杂程度越来越高,项目失败的几率也随之增长。项目管理中的任何差错都会影响到项目的成功,而范围管理的失误对项目的影响更为明显,模糊的项目范围定义、错误的工作分解结构、缺失的范围确认和无力的范围控制都将严重影响项目的结果。本文结合笔者工作经验,对如何做好IT项目范围管理确保项目成功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IT企业;项目管理;项目范围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IT企业作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地位在经济发达国家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但经调查研究发现,IT企业项目(以下简称IT项目)的成功率不高、项目实施效果不容乐观。影响IT项目成功因素有很多,但项目范围管理的失控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实践中,“需求蔓延”是导致IT项目范围管理失控最常见的因素,IT项目往往在项目启动、计划、执行、甚至收尾时不断加入新功能,从而使项目在时间、资源和质量上都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性。
一、项目范围管理相关概念
范围的概念包括产品规范和项目范围两方面内容,其中产品规范指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征或功能,项目范围指为了交付具有所指特征和功能的产品必须要做的工作。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保证项目范围规定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所有管理过程。这个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简而言之,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
二、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分析
在现实的IT项目管理中,可以看到很多范围管理不到位而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
1、确定项目范围可提高项目成本、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如果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明确,项目的成本、时间和所需资源就不明确,项目完成的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加,面临巨大的危机。
2、确定项目范围有助于清楚地分派责任。在明确项目包括那些具体的内容、具体有哪些要求、完成的产品应达到什么要求等内容后,就为清楚地分派任务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项目范围、时间、成本三个约束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时间、成本和范围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如图1所示。(图1)
大多数项目都会有明确的完成日期、成本和范围的限制。时间、成本和范围三个要素被称为项目成功的三大要素。
在三角形中,任何一边都不可能孤立地改变,如果项目范围扩大,必然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和项目工期的延长。不成比例的变化与孤立的改变某一边是一样的,都将破坏三角形的结构,最终招致项目失败。因此,有效的范围管理更像一门艺术,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已经确定的时间和成本下完成项目目标。
三、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常见因素分析
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因素很多,经分析有以下几种:
1、IT企业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来指导项目管理工作。
此种情况下,项目的成败完全依靠项目经理个人的管理、领导能力,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2、项目范围的定义不够明确,不能量化,可验证程度低。
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定性的要求,例如“用户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便于使用及维护”等,类似这些模糊的界定往往是导致后续项目扯皮的根源。对项目范围的明确定义,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系统分析人员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客户本身原因造成项目范围管理上的困难。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客户本身无法确定清晰的范围定义;二是客户有意拖延明确的范围定义。
针对第一种原因,要向客户方介绍或带领其参观已经完成的项目,消除对方的疑虑,清晰对方的思维。针对第二种原因,如果处理不好,不但无法做好范围管理,还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影响到可能存在的后续业务。此时,项目经理要组织人员做好攻关,软硬兼施,让客户方负责人真心投入,提高对方领导的重视程度,加深项目干系人对各阶段性工作的印象,扩大范围定义在客户方单位的认知度和影响面。
4、合同方面的原因造成项目范围难以管理。
在合同签订前销售人员为了能够尽快签单,往往对客户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在客户的印象中项目产品已经是无所不包了,使得客户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另外,国内IT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都比较简单,很少对项目范围有明确规定,造成项目的范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留下了很大的隐藏风险。合同签订后项目小组和客户要有一个渐进的项目范围交互、降低期望的过程,否则容易出现观点冲突,对项目的推进造成影响。
四、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要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工作必须先了解项目范围管理的一些科学过程,然后认真按照这些科学过程进行项目的范围管理。依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中给出的严格定义,其中包括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等内容。
1、项目启动过程。
项目启动是正式承认一个新项目的存在或一个已有项目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过程。该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输出文档是项目章程,项目章程粗略地规定项目的范围,这也是项目范围管理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项目章程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利以及项目组中各成员的职责,还有项目其他干系人的职责,这也是在以后的项目范围管理工作中各个角色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一个明确规定,保证后续工作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项目一般是由市场需要、经营需要、客户需要、技术进步、法律要求等一个或多个需要而启动的。
2、项目范围计划过程。
范围计划的核心工作是编写正式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范围管理计划。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的所需进行的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做范围计划编制工作需要参考很多信息,通常它对项目范围已经有粗线条的约定,范围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细化。范围说明书在项目干系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在进行项目范围规划时,必须慎重考虑与权衡工具、数据来源、方法、过程与程序,以及其他因素,确保为项目而付出的努力与项目的大小、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相称。
3、项目范围定义过程。
范围定义指的是把项目产出物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更便于管理的许多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范围定义可以提高对项目成本、项目工期和项目资源需求估算的准确性;为项目的绩效度量和控制确定一个基准;便于明确和分配项目任务与责任。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组要建立一个工作分解结构(WBS)。WBS的建立对项目的意义非常重大,它使得原来看起来非常笼统、模糊的项目目标一下子清晰起来,使得项目管理有依据,项目团队的工作目标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WBS或者范围定义不明确时,变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长工期、降低团队士气等一系列不利后果。
4、项目范围核实过程。
范围核实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正式确定项目范围的过程。它要求回顾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以保证所有项目都能准确、满意地完成。这个过程是范围确定之后,执行实施之前各方相关人员的承诺问题。一旦承诺表明你已经接受该事实,那么你就必须根据你的承诺去实现它。
5、项目范围变更控制过程。
范围变更控制是指对有关项目范围的变更实施控制。主要的过程输出是范围变更、纠正行为与教训总结。再好的计划也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关键是对变更进行有效控制。
客户在项目开始之前不能明确所有的需求,随着业务的发展、客户认识的提高,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客户提出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意的、没有控制的变更。为了使变更有序,需要与客户一起,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CCB),制定严格的变更制度、变更流程,将一切非必要、非紧急、不合理、非高层领导意图的“无效变更”屏蔽掉,同时采用变更申请表格和配置管理工具有效地管理变更。
五、总结
影响IT项目最后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有效的IT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范围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有效掌控以及对项目风险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吴吉义,殷建民,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33.
[2]黄德业,软件项目之范围管理[J],福建电脑,2007.9.
IT企业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
摘 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IT行业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在企业的发展与管理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需要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本文从企业发展的现状与IT战略规划和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出发,探讨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企业 IT战略规划 管理研究
一、引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I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与时俱进,通过IT技术来帮助自身的发展,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IT战略规划与管理进行探索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IT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IT行业逐步成熟的今天,合理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与时俱进
在IT技术逐步发展的今天,企业通过IT战略管理与规划来发展企业是企业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一个企业能否在现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能否做到与时俱进,企业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使自己的生产满足人们的需要,才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率
通过IT技术、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通过IT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企业在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等工作时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在新经济条件下,时间就是金钱,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就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三、企业发展现状
虽然IT行业日益成熟,合理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现状并不乐观,通过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刻不容缓。
(一)社会外部环境阻碍了IT技术的发展
外部环境对于IT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能够促进IT行业的发展。但是,在我国,社会等外部环境并没有为IT技术行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IT行业的发展,这对于企业利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十分不利的。网络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网络安全问题难以得到保障、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等都是社会外部环境不完善的表现,要确保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顺利开展,就需要国家和社会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二)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虽然IT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仍有不少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IT战略规划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时往往会忽视对IT技术的战略规划与管理。管理者的不重视是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运营中没有发挥相应作用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转变落后的管理理念,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三)企业内缺少专业的IT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
在我国许多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缺乏专业的部门和专业的工作人员,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很可能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IT战略规划与管理很难发挥出其相应的作用,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因此,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需要重视专业人员的作用,只有专业人员做出的专业规划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
鉴于IT战略规划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希望对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有所帮助:
(一)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高良好的外部环境
环境能够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企业运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来促进自身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国家和社会需要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改善IT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需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在我国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距离,为了使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不受地区限制,国家就需要在农村等落后地区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为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提供一定的硬件设备。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相应的网络法规,减少网络犯罪对企业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影响。另外,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电子商务的规划与管理,国家要注意防火墙、密钥等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减少黑客等不良行为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企业管理者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发展中所发挥作用的大小手企业管理者的影响,企业管理者重视IT技术的运用,IT战略规划与管理就能够在企业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否则,IT战略规划与管理甚至有可能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管理者需要转变管理观念,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今社会,企业的发展说到底就是企业营销战略的发展,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需要转变传统的营销策略,将产品营销转换为顾客营销,即在进行产品的销售时以顾客的意愿为主。而随时了解顾客的意愿,则需要IT技术的支持。企业可以通过电子网络将顾客的意见与建议收集起来,通过电子网络技术进行分析,使自己的产品更符合顾客的心意。因此,企业在发展时要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三)建立高素质的IT技术团队
企业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离不开专业的技术团队的支持,因此,企业需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的IT技术团队,利用专业人才来开展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
企业在发展时要做到:重视在IT技术方面的投入,购买专业的设施来开展IT战略规划与管理;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让其发挥其专业知识制定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与企业发展要求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建立专门的IT战略规划部门,只有将IT战略规划与管理专门化、专业化,才能使企业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更加合理有序地进行。因此,企业在进行IT战略规划与管理时要建立一个专业的团队,使自身的战略规划与管理更加合理。
五、结束语
如今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企业在发展时要重视效率的提高,而进行合理有效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则是提高企业工作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国家和企业需要认识到IT战略规划与管理的重要作用,在发展的过程中重视IT战略规划与管理。相信经过国家和企业的不懈努力,我国的IT战略规划与管理在企业中一定能够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斌.企业IT战略规划与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
[2] 吴练.企业IT战略规划及其管理方法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 王敬标.企业战略信息化管理[D].安徽农业大学,2005.
[4] 何晓月.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商业,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