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很多人对于陈丹青与北京贝贝特的铁杆关系嫉妒得眼红。各种关于天价版税的猜想众说纷纭。而其实,陈丹青只是与刘瑞琳合作惯了,当刘离开山东画报出版社,陈也就跟着转会。虽然当时,他其实并不太清楚这个新东家。出版界对于盈利的渴求,让刘瑞林感觉大家普遍有种焦急的短视。仿佛过了今天就没明天,先把这个作者抢来再说,只靠高版税来吸引人,根本没有耐心交流、琢磨、维护。“这不是一种从容做出版的方式,我们从不抢作者,那没意思。要是认为用钱能买到一切好的作者,那他就错了。”2003年,刘瑞琳离开体制内的山东画报社,进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任副社长、副总编辑,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她没有选择去三联、商务这样的老字号大社,刘瑞琳想做的是一种新型的出版模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当时在全国首先实践了异地建社的设想——北京贝贝特,这属于既在体制内又可以享受体制外的自由。这也正好符合刘瑞琳想要“上来透口气”的想法,那些年在山东画报出版社,让她真实地感觉到出版行业的那些束缚。那几年,整个出版行业改革慢是和“有饭吃”历史的关系很大。“有饭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它享受政府拨款,依靠书号生存;而另一方面,靠教材出版,很多出版社日子也过得不错。这也正是喊了那么多年的文化出版行业的改制,雷声大雨点小的关键。而北京贝贝特的这种发展方式,在当时属于介于体制内外之间的一种自由。自由意味着自食其力,但对刘瑞琳来说,一个企业只谈文化,商业上不成功,到最后一定还是走不下去的。困扰刘瑞琳们的最大问题,还有图书的定价。她时常问别人,花上百元看场电影,还是花一半的钱买本书?而遗憾的是,很多人往往用脚选择了前者。这让她时常困惑,是人们对做书的人充满了失望,还是人们越来越不愿沉思了。
《被禁锢的头脑》([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被禁锢的头脑
作者:[波兰] 切斯瓦夫·米沃什
译者:乌兰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3
页数:289
内容简介:
本书是1980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米沃什写于1950年代初的经典作品,对于二战前后波兰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人的处境做了精彩的描述与反省。米沃什的许多真知灼见放到现今的语境下,其阐释力度依然强劲,甚至更富潜力与空间。中文世界对本书期盼不已,中文版从波兰文直接译出,同时汇集了德文版、英文版序,并请著名批评家崔卫平女士作导读,可谓善本。
作者简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波兰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史家。1911年出生于波兰第一共和国的立陶宛。“二战”期间在华沙从事地下反法西斯活动。“二战”后在波兰外交部供职,曾在波兰驻美国及法国使馆任文化专员和一等秘书。1950年护照被吊销,后选择了政治 流亡的道路。先在法国获得居留权。1960年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授,1961年起定居美国。曾荣获波兰雅盖沃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等近十座世界知名学府的荣誉博士学位及各种勋章。1978年获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斯达特国际文学奖。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对他的授奖词中说:“他在自己的全部创作中,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满剧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胁。”2004年8月在波兰克拉科夫逝世,享年93岁。
乌兰,1956年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师从易丽君教授。1995年迄今任职于北京外交人员语言文化中心,教授驻华外交官汉语。2011年10月至今在波兰西里西亚大学任客座教授。著有《卡普钦斯基在中国》、《布鲁诺•舒尔茨在中国》等论文,译有《卡普钦斯基小说《皇帝》、《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等。2010年获波兰文化和遗产部部长颁发的对波兰文学贡献奖。
易丽君,1934年生,湖北黄冈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译协会员,资深翻译家,北京高校名师。著有《波兰文学》、《波兰战后文学史》、《易丽君选集》,译有《火与剑》、《洪流》、《塔杜施先生》、《波兰20世纪诗选》等作品十多部及波兰中短篇小说五十余篇。曾获波兰总统和波兰文化、教育、外交各部部长授予的勋章、功勋章及各种荣誉称号,并曾获波兰格但斯克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增订版)》(白谦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傅山的交往和应酬(增订版)
作者:白谦慎
豆瓣评分:8.0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6-3
页数:223
内容简介:
白谦慎教授利用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细致描述傅山和清朝官员、艺术赞助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展现了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而引出并探讨应酬作品与“心画”、修辞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更广阔的视野中研究文人艺术家如何建立、积累和运用自己的“文化资本”。作者很早就从“应酬”角度讨论艺术的创作、周转、使用,通过研究傅山这一个案,提出了几个关键问题,值得艺术史学者和艺术家持续关注、深入思考。
(1)面对应酬作品,我们还能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书法家的“心画”,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
(2)当一件书法作品中都是言不由衷的“修辞”或陈陈相因的“套话”时,怎样才能理解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
(3)当书法创作和实用书写常常难以剖离时,名人字迹能否都算是“创作”?
作者简介:
白谦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获硕士学位后转至耶鲁大学攻读中国艺术史,1996年获博士学位。1995-97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2015年6月任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职。2015年7月后任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主要中英文著作有《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3年),《天倪——王方宇、沈慧藏八大山人书画》(与张子宁等合作。佛利尔美术馆,2003),《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广西师大出版社增订版,2015),《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湖北美术出版社,2003;荣宝斋出版社,2009;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精装本,2016),《白谦慎书法论文选》(荣宝斋出版社,2010),《吴大澄和他的拓工》(海豚出版社,2013)。和华人德合编《兰亭论集》(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获首届“兰亭奖”编辑奖(2002)。
北京昊福是广西师大参股的一个民营公司,出学生辅导类的书籍,他们书号用的是广西师大的,其他没什么关系
北京昊福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的参股单位,持有250万股。2014年5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有这专业?文科类难就业。
审稿周期在1-3个月左右。审稿是编辑人员的一种职能,编辑人员对作者创作的文字、图像等材料(原稿)为对象所进行的判断、鉴定和评价工作(对于译稿的审稿,主要是鉴定译文的质量),由审读、写审读报告两部分组成。又称审读。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关键,是决定图书质量的重要步骤。在审读方法上,按具体情况做些准备工作(如查阅挡案阅读必要的参考书查考有无同类书籍或译本等),还查对出版社与著译者双方原来同意的写作提纲,并重点地查对作者所引用的材料和论据。此外,同样要重视审核书稿的序、跋一类附件和附录部分。防止审读时被原稿拘束,以致过于注重原稿的某些细小问题。对一部书稿的评价如有不同看法,原则上应服从终审意见和决定。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书稿,可以通过一定的会议形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某些内容专门或比较特殊的书稿也可以约请社外专家或有关单位审稿。对外审意见,特别是涉及原稿的处理办法,一般仍需由责任编辑提出意见,总编辑作出最后决定。从审稿的各方面,包括过程和方法都是相对比较周密且严瑾的,从而更加确保了文章的质量,也引导了我国文化知识的正确方向。
主持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全球化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教育信息化与基础教育教学方式转变”、“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研究”、“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研究: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探索”、等多项国家社科、教育部重大和重点研究项目。学术专著《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修订重版插图本),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10年。《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中国教育的国际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书院与中国文化》,与刘琪合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主编著作《中国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主编,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聆听思想: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经典演讲第3辑》,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主编,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教学与研究的叙事探究:中加合作上海工作坊》,与王枬共同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聆听新知:全国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经典演讲》,主编,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聆听世界:多元社会中的教育领导》,主编,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聆听前沿:全国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讲演录》,主编,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再版。《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主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再版。书中章节“教育叙事研究特点和应用”,载郝文武主编《教育学人讲演录(第一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3-129页。“教育文化社会”, 载丁钢主编《聆听思想: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教育学)经典演讲第3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74-409页。“教学技能、方法与教师专业素养”,载丁钢主编《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10年。第45-70页。“全球化视野与中国教育研究”,与周勇,载丁钢主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教育传统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8页。“教育叙事探究”,载《聆听前沿:全国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学校讲演录》,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年。第14-45页。“我与教育文化研究20年”,《中国教育科学规划回顾与展望:从“六五”到“十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550-562页。“检视中国基础教育当中的性别弱化”,载凤凰卫视编著《世纪大讲堂(第10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提高生活质量发展优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2004/200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北京,2004年。“序论”,与周勇,载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页1-8。“民族化与国际化:中国教育的世纪转捩”,载丁钢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页178-195。“新的选择:中国大陆师范教育趋向探析”,载台湾师范教育学会编《愿景与承诺:展望新世纪的师范教育培育》(台湾:台湾书店,2000),页39-52.“课程改革与创新的行动策略”,载丁钢主编《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页149-155。“中国道德教育的源流”,载钟启泉、黄志成编《西方德育原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页33-40。“近世中国社会变迁中的宗族经济与教育”,载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页3-25。“文化与教育:从传统到现代——兼谈反传统主义者的缺失”,与傅铿,载刘海虎等主编《教育——跨世纪工程的思考》(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页46-62。“自然主义教育与儒道互补”,载张瑞璠主编《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页291-405。“中国宗教教育问题”,载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页145-161。“文化和教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代前言)”,载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中国文化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页1-7。学术论文“把握教育本质培养未来教师——卷首语”,《中国教育学刊》(北京),2013年第 期。“教授治学的边界及其作为”,《湛江师范学院学报》(湛江),2013年第4期。“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一份博士名单的见证:”,《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13年第5期。“新技术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学校变革的核心”,《现代远距离教育》(哈尔滨),2013年,第1期。“别样的历史叙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教育影像”,与毛毅静,《教育研究》(北京),2013年第1期。“教育史研究的知识图景”,《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石家庄),2012年第11期。“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丁钢等,《教育研究》(北京),2011年第3期第3-12页。“校长培训基地专业规范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上海),2010年第24期。“杰出人才培养:一个制度文化的分析视角”,《探索与争鸣》(上海),2010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0年第14期第111-112页全文转载。“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瓶颈问题”,《教育发展研究》(上海),2009年第9期“时评”栏。“教育叙事练习:从生手到熟手”,《中国教师》(北京),2009年第15期。“叙事范式与感知:教育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维度”,《教育研究》(北京),2009年第5期。“隐藏的文化”,《当代教育与文化》(兰州),2009年创刊号。“教育学学科问题的可能性解释”,《教育研究》(北京),2008年第2期。“教育叙事的理论探究”,《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8年第1期。“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论”,《全球教育展望》(上海),2008年第3期。“无所不在技术与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2008年第1期。“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现代大学教育》(长沙),2008年第1期,10-16。“教师教育的使命”,《当代教师教育》(西安),2008年第1期。“历史叙事的辩证”,《史林》(上海),2007年第2期。“教师教育研究数据与政策分析”,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7》(北京),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教育学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电化教育研究》(兰州),2006年第8期。“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科学》(大连),2006年第6期。“日本殖民教育与香港:一个比较分析”,《教育评论》(福州),2006年第6期。“全球化视野与中国教育研究”,与周勇,载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0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第1-37页“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解释”,《教育展望》(上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中文版),2005年第1期(总第133期)。“学生道德生活与优质教育”,《上海教育科研》(上海),2005年第12期。“大学发展的教育使命”,《探索与争鸣》(上海)2005年第11期。“教师的专业领导:专业团队计划”,《教育发展研究》(上海),2004年第10期。“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追求——访谈录”,《教育发展研究》(上海),2004年第9期。“学校环境中的教育平等——基础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的调查及思考”,与岳龙合著,载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6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页1-70“早期教育现代化的选择与失落:一个比较视角”,《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4年第3期。“教育与日常实践”,《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课程改革的文化处境”,《全球教育展望》(上海),2004年第1期。“学校文化与领导”,《全球教育展望》(上海),2004年第4期。“教育对话:生活质量与优质教育”,载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5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教育创新的突破点:提高教育的适应性效率”,《思想·理论·教育》(上海),2003年第11期。“同侪互助:教学创新的内在动力”,《课程与教学》(台南),2003年6卷2期。“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2003年第1卷第1期。“教育亟待关注的问题:注重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与岳龙,《探索与争鸣》(上海)2002年第5期。“上海教育对外开放的政策与发展:1978-1998”,载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1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页163-205.“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北京:《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页50-53.“走向2010年的上海基础教育行动策略研究”,《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6期。“中小学校长的双重专业角色与培养”,《中学教育》(上海),1997年第5期。“学生为本: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上海教育》,1997年第1期。“国际社会中的日本大学——访加拿大海霍教授”,《全球教育展望》(上海),1997年第2期。“要充分考虑教育发展中的人文精神”,《探索与争鸣》(上海),1996年第10期。“全部入高中: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抉择”,《探索与争鸣》(上海),1996年第6期。“民办学校何去何从”,《探索与争鸣》(上海),1996年第5期。“要充分考虑教育发展中的人文精神”,《探索与争鸣》(上海),1996年第10期。“全部入高中: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抉择”,《探索与争鸣》(上海),1996年第6期。“民办学校何去何从”,《探索与争鸣》(上海),1996年第5期。“域外中国教育研究:一个待关注的领域”,《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上海),1996年第5期。“国外学者谈8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6年第1期。“来自世界银行的最新报告:中国高教的改革与行动建议”,《教育发展研究》(上海),1996年第1期。“西方学者论朱熹及新儒家教育”,《教育研究》(北京),1995年第7期。“域外评论:早期儒家教育的历史内涵”,《上海教育科研》(上海),1995年第6期。“域外书院研究述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上海),1995年第4期。“儒家教育现代性的域外探索”,《教育史研究》(北京),1995年第3期。“书院精神与中国现代大学的民族性”,《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5年第3期。“我们的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探索与争鸣》(上海),1995年第1期。“传统文化在人文课程设置中的若干理论问题”,《教育研究》(北京),1993年第12期。“建立地区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教师教育研究》(北京),1993年第2期。“少数民族与书院述略”,《民族教育研究》(北京),1992年第4期。“传统与创造:论书院与学术文化的推进”,《华东师大学报(教科版)》(上海),1992年第2期。“论旧学重整与颜元、阮元的书院改革”,《教育评论》(福州),1992年第02期。“略论教育传统与变革”,《中国教育学刊》(北京),1992年第2期。“略论书院与乡俗教化”,《教育史研究》(北京),1992年第1期。“新的选择:教育区域推进论”,《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1992年第1期。“书院与后期儒学的推进”,《孔孟学报》(台湾),1992年总第63期。“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建构”,《哲学与文化月刊》(台湾),1992年第5期。“作为智力活动的德育”,《上海教育科研》(上海),1990年第1期。“先秦教育思想”,《教育研究》(北京),1989年第1期。“品格的建构:儒道心理思想之比较”,《心理科学》(上海),1989年第2期。“教育与生产力关系”,《教育研究》(北京),1989年第11期。“魏晋南北朝佛教社会教育活动的特点及其作用”,《东北师范大学学报》(长春),1989年第6期。“寺院和书院的组织:一个比较研究”,《内明》(香港),1989年第205期。“内涵与功能:中国传统乐教研究”,《教育史研究》(北京),1989年第1期。“儒与道:两种美育理论的评判”,《教育评论》(福州),1989年第1期。“乐与乐教溯源”,《现代教育论丛》(广州),1989年第1期。“关于建立教育银行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上海),1988年第5期。“关于我国教育目标和体制改革之探讨”,《社会科学》,1987年第12期。“先秦道家教育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7年第2期。“儒佛教学制度之比较研究”,《教育评论》(福建),1987年第3期。“中国传统教育的结构、特性和文化的关系”,《教育研究》(北京),1987年第12期。“‘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质疑——教学主体的再认识”,《教育研究与实验》(武汉),1987年第3期。“近代中国的居士佛教”,《内明》(香港),1987年第184期。“当代中国的哲学变革”,《学术月刊》(上海),1985年第4期。“廖平治学观点的若干考察”,《社会科学研究》(成都),1984年第6期。英文论文“NewTheoretical Approach Integrated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Frontiers ofEducation in China, Volume 4-Number 1-March 2010.“PossibleInterpretation of Disciplinary Issues in Education”, Frontiers of Educationin China, Volume 4-Number 1-March 2009.“Project-BasedOnline Group Collaborativ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with Jianxia Du, ByronHarvard, James Adams and Wei-Chieh Yu, in Lawrence Tomei ed. Integrating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into the Classroom,pp.188-202. Hershey PA: Information Science Publishing, 2007.“TheQualification of the Teaching Force inChina”,in Richard M. Ingersoll ed, A ComparativeStudy of Teacher Preparation and Qualifications in Six Nations,Philadelphia: CPRE,UniversityofPennsylvania,2007.“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dership:Professional Team Project”,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EducationalAdministration ISEA, Volume 34, Number 2 of 2006.“Nationalization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wo Turning Points of Education in Twentieths CenturyChina”, in G. Peterson, R. Hayhoe and Y. LU (eds.), Education, Culture andIdentity in Twentieth-CenturyChina(Ann 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 Press, 2001), pp.161-186.“Teacher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Introduction”, in Ding, G.(Guest Editor).“Symposium: Teacher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Asia-Pacific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 Development, (Hong Kong: HKIED,2001,No.2, Vol.4), pp.1-4.“TheIntegration of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Cases of Shanghaiand Jiangsu”, in Ding, G.(Guest Editor). “Symposium: Teacher Education anddevelopment in China”, Asia-Pacific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Hong Kong: HKIED, 2001,No.2, Vol.4), pp.61-72.“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China”,in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ed.), Curriculum Reform inHong Kong: Encountering the Challenge of the 21st Century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00), pp.1-5.“The Shuyuan and development ofChinese Universitie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n RuthHayhoe and Julia Pan(eds,)East-West Dialogue in Knowledgeand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M,E,Sharpe,Inc,1996。报刊文章“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未来教师”,《中国教育报》理论周刊·教育科学(北京),2013年9月6日。“20世纪上半叶哥大师范学院的中国留学生”,《文汇报》学人周刊(上海),2012年11月26日11版。“从非均衡走向相对均衡:一个转变教育方式的新思考维度”,《中国教育报》(北京),2012年7月13日第6版《理论周刊教育科学》。“用新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上海教育》(上海),2011年/4A。“探究一种文化解释的中国教育理性——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下)”,《世界教育信息》(北京),2010年第8期。“探究一种文化解释的中国教育理性——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丁钢教授(上)”,《世界教育信息》(北京),2010年第7期。“面向未来须先了解教育对象”,《文汇报》(上海),2010年4月11日。“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力作——评《中国教育史研究》(七卷本)”,《文汇读书周报》(上海),2010年4月9日。“积极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解放日报》(上海),2010年3月25日。“教育研究的叙事浪潮——对话丁钢教授”,《中华读书报》(北京),2009年7月22日第8版。“让叙事作为一种专业生活方式”,《教育参考》(上海),2006年第8期。“专家视点:网络应是学习伙伴而非教师”,《文汇报》(上海),2006年7月22日头版。“今日教师五题”,《教育参考》(上海),2005年第12期。“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华东师大教育学院院长丁钢访谈录”,《社会观察》(上海),2005年第11期。“怎样看待大学生公众形象”,与李宏图,解放日报2005年10月8日。“把握国际前沿,实现引进教材本土化”,《中华读书报》(北京),2004年11月3日。“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根源和对策”,与胡兴宏,《上海教育》(半月刊),2004年11A。“现代学校的核心是服务”,《素质教育大参考》(上海),2004年第1期。“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10月21日。“现代学校教育如何构建新的学校文化”,《教育参考》(上海),2004年第6期。“铸造中国教育研究的新纪元——访谈”,《中华读书报》(北京),2004年2月18日。“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从国际教育发展看创新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广西教育》,2004年第1期。“关切自身的课程改革”,《上海教育》(上海),2003年第11期。“优质教育是一种优质生活”,《文汇报》(上海),2003年10月24日。“生活质量是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出发点”(访谈录),《探索与争鸣》(上海),2003年第8期。“文化教育的瑰宝”,《光明日报》(北京),2003年6月3日。“学科的功夫在学科外”,《教育参考》(上海),2003年第2期。“教育叙述何以可能”,《教育参考》(上海),2002年第10期。“提升中国教育的理论张力”,《中华读书报》(北京),2002年1月23日。“面向21世纪的教学思想探索——第一次《教育论坛》活动综述”,《上海教育》(上海),1998年第4期。“教育跨世纪的发展主题”,《中国图书评论》(北京),1996年第11期。“国际中国教育研究概论”(上)、(下),《教育研究信息》(上海),1995年第10-11期。“教育:免入误区”(访谈录),《南京日报》,1995年4月11日。“教育发展与社会需要相契合的目标体系研究”,《教育研究信息》(上海),1995年第1、2期。“我的治学经历和治学体验”,《教育评论》(福州),1990年第3期。“现代化中的人格反思”,《社会科学报》(上海),1986年第6期。“人类学与都市研究”,《社会科学报》(上海),1986年第3期“文化人类学”,《科学画报》(上海),1986年第2期。译文“叙事探究”(译文),《全球教育展望》(上海),2003年第4期。“尼赫鲁和甘地论教育──一种比较研究”( 译文),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第24卷:印度、埃及、巴西教育改革》(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台湾的道德教育”(译文),《上海教育科研》(上海),1989年第1期。“《易经》与绘画艺术”(译文),《文艺研究》(北京),1986年第2期。
王黎明目录 1、计量地理与地理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2、作家 3 .清华大学教授 4.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5.新疆人民出版社汉编部副主任 6.河南科技大学 教师 7、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副院长 [编辑本段]1、计量地理与地理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博士,硕士生导师。1963生,四川广安人。1984年于西南师大获学士学位,1989年于华东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中国地理学会计量地理与地理计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自然资源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地系统机理与模拟,研究重点包括人地系统时空数据集成、人地系统演替过程模拟、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域规划。发表论文40余篇。 在研项目包括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子课题“基于公里格网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空间态势分析”(2004BA608B-2)、863项目“区域遥感——经济信息空间集成模型系统和应用示范”(2003AA131090)、科技部基础性项目“多目标区域规划信息空间整合方法研究”(2003DIB2J102)等。 代表论文 王黎明、杨燕风等,三峡库区退耕坡地环境移民压力研究,地理学报,56(6),2001 王黎明、关庆锋等,全球变化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地理科学,23(4)2003 王黎明、毛汉英等,中国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定量研究,地理研究,19(2),2000 王黎明、冯仁国等,可持续发展指标相关性分析及其降维模型研究,地球科学进展,16(6),2001 Wang Liming, Wenhui,1 Km Grid Spatial Data Platform for Regional Man-land System,The proceedings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 2004。 代表著作 王黎明,区域可持续发展——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北京,1998年 王黎明,王力,“风水”中的科学与迷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编辑本段]2、作家 (图) 笔 名: 棠棣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63/2 民 族: 汉族 1963年出生,童年在沂蒙山区和兖州农村度过。当过兵,做过矿工,现从事报纸副刊编辑工作。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陆续在《诗刊》、《人民文学》、《中华散文》、《散文》等几十种报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作品收入多种选本。发表作品有《男子汉的五月》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出版;《孤独的歌手》中国和平出版社1989年4月出版;《乡间音乐》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8月出版;《蓝色阴凉》作家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代表作:《照耀》(组诗)发表在《人民文学》1999年11月;《猫眼一线日当午》(散文集)收入发表在《中华散文》、《天涯》、《北京文学》、《散文》等刊物,发表的散文随笔近百篇,其中《人民文学》2000年第4期集中发表6篇。《滴水之声》由《新华文摘》2000年6期转载。《文学鲁军新锐文丛·王黎明卷·贝壳说》2001年12月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收入近20年创作的诗作190首。[编辑本段]3 .清华大学教授 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87、1990、1993年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高电压专业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3年后留校任教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93年---97年任清华大学电机系讲师,94年---98年任清华大学电机系高压教研室副主任,1997.6年晋升为清华大学副教授。1998年5月至1999年10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工学院(UMIST)做博士后及Research Fellow,2002.3年晋升为清华大学教授, 现为中国电工技术委员会电工陶瓷专委会委员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新技术分专委会委员兼秘书;深圳市政府节能专家委员会委员和机电学科组组长,长期以来从事高电压外绝缘和电工电能新技术的研究。2003.4年起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作,作为学科带头人之一,负责筹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能源与电工新技术工程中心。筹建的学科研究方向强调本部电机系学科群的综合交叉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电工新技术及应用、新能源及电力新材料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三大学科研究平台。 该中心学科规划涉及;脉冲功率、等离子体技术的研究及其新应用、电力系统智能化监控及在线监测技术、电力系统和轻型及柔性输电技术、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电磁兼容、电力绝缘新材料等学科方向。主要研究经历有;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实施者承担了国家级重点工程子课题项目研究工作六项;即我国最高电压等级750kV(交流),500kV(直流)高海拔输变电系统外绝缘设计和绝缘子选型研究、青藏铁路4000至5000米高海拔地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我国首条500kV、330kV(高海拔地区)、220kV紧凑型线路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实施者承担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子科题项目三项,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共九项。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实施者还承担了各种横向课题五十多项。获得的主要科研奖励有;国内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即“高压合成绝缘子”和“500kV紧凑型线路工程”);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500kV紧凑型线路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 获原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 (“防污闪涂料应用技术”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20kV紧凑型线路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 获原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超高压合成绝缘子” 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管道绝缘接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HXS棒型悬式绝缘子的推广应用”获原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国外奖;“工频预电压下空气间隙超作过电压特性研究” 1999年度获得英国皇家电气工程师协会(IEE council)科技教学进步奖。到2003.4月为止发表论文情况有;共96篇,其中国外刊物、国际会议、国内核心刊物共发表论文总数78篇,在发表的论文中被SCI收录1篇,EI收录29篇,ISTP收录22篇;国内和国际会议论文中,获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2篇,其中在CIGRE 2002 GROUP 33中发表论文二篇,国内会议优秀论文奖5篇。[编辑本段]4.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1955.10—)山东文登人。擅长雕塑。1975年毕业于烟台轻工业学校,后任烟台工艺美术工厂美工。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作品《金秋》入选首届全国城市雕塑设计展;《蓝色时期》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岁月的牛》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出版“金手指美术丛书”《雕塑》。[编辑本段]5.新疆人民出版社汉编部副主任 副编审。男,汉族,1948年10月出生,山东黄县人。新疆人民出版社汉编部副主任。1975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文系。出版了《乌孜别克民间故事》、《维吾尔民族民间谜语》二部译著;在报刊上发表过《鸡蛋奏鸣曲》、《思精文自好》等报告文学和杂文作品;还翻译发表了《延安抒怀》、《塔伊尔与住合提》、《金发少年》、《两只箱子》、《熊力士》等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若干篇。编辑图书约90种(计1500万字),期刊8种,复审书稿40余种。其中《哈萨克民间故事》等书获全国民间文学奖、自治区民间文学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自治区新时期评文学作品奖。 �[编辑本段]6.河南科技大学 教师 (1976.8-),男,汉族,山东省日照市人,中共党员,博士。现任河南省遗传学会理事兼任植物遗传分会委员,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种子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二等奖、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参加选育小麦新品种1个,玉米杂交种1个,在《中国农业科学》、《实验生物学报》、《作物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二、研究领域与方向: 主要从事利用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与方法进行植物遗传改良研究及其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工作。 三、工作学习经历: 1995.9-1999.7山东农业大学 农学师范 本科学士毕业 1999.7-2002.3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 2001.9-2006.7 山东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育种 硕博连读 博士毕业 2002.3-至今 河南科技大学 教师 四、学术及其科研成果 (一)科研成果 1、豫审小麦新品种“金丰3号”的选育,2006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二等奖 2、高产、优质、广适玉米单交种豫玉28的选育与推广,2006年获洛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3、高产、优质、广适玉米单交种豫玉28的选育与推广,200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近期发表论文 1.王黎明,林小虎,张平杰,张志雯,王玉海,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李兴峰,王洪刚.小麦-中间偃麦草二体异代换系山农0095的选育及鉴定,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0):1958-1964. 2.王黎明,林小虎,赵封涛,王洪刚.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组及其优良基因向普通小麦的转移,中国草地,2005,27(1):57-63. 3.王黎明,林小虎,赵封涛,郑晓雯, 高居荣,李兴峰,王洪刚.一个小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形态学和细胞学鉴定,西北植物学报,2005,25(3):441-447. 4.王黎明,刘树兵,李兴锋,王洪刚.小麦黄矮病抗性基因及其鉴定研究进展.麦类作物学报,2003,23(3):123-127. 5.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赵逢涛,高居荣,李文才,陆文辉,王洪刚.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植物病理学报,2005,(1):111-116. 6.赵逢涛,王黎明, 李文才,林小虎,李兴锋,高居荣,王洪刚.小麦-中间偃麦草双体异附加系的选育和鉴定.实验生物学报,2005,38(2):133-139. 7.林小虎,王黎明,李兴锋,陆文辉,赵逢涛,李文才,高居荣,王洪刚.抗白粉病八倍体小偃麦和双体异附加系的鉴定,作物学报,2005,31(8):1036-1041. 8.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陆文辉,王洪刚.麦类作物体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实验生物学报,2005,38(2):126-132. 9.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赵逢涛,王洪刚.禾本科小麦族三个物种的核型及进化关系分析.中国草地,2005,27(2):22-26. 10.陆文辉,林小虎,李兴峰,王黎明,陈寅初,王洪刚.抗条锈小滨麦易位系的鉴定.作物学报,2005,31(1):88-91 11.张志雯,陈于和,王黎明,李兴锋,王洪刚.小麦-簇毛麦种质系‘山农030713’的细胞学和SSR鉴定.西北植物学报,2006,26(5):921-926. 12、张富厚,王黎明,郑跃进,马占强,韦淑亚.不同种植密度对亚有限大豆主要性状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2006,12:44-50. 13、王黎明,朱玉丽,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西北植物学报,2007,27(5):1047-1053。 14、王黎明,李萍,王合坚,王洪刚。早熟型小麦种质系山农0057的选育及其细胞学鉴定,河南农业科学,2007,11:27-29,32。 15、王黎明,王合坚,李萍,王洪刚。小偃麦种质系“SN0606”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8825,8829。 16、李萍,王黎明,李本,王洪刚。小麦异代换系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13):3824-3825。 17、王黎明,李兴锋,刘树兵,王洪刚。普通小麦(T. aestivum)微卫星在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中通用性研究,华北农学报,2007,6:1-3。 18、王黎明,王合坚,李萍,王洪刚。抗白粉病小偃麦种质系SN996221的选育与鉴定。种子,2008,2: 五、承担课题 1、河南科技大学博士启动基金(09001130), 10万,2006-2011, 主持 2、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鉴定、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305711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万,2006.1-2008.12,参加(第二位)。 3、小麦多属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30671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万,2006,参加。 4、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与染色体定位,河南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8B210004),2008.1-2009.12,主持。 5、中间偃麦草中与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河南科技大学校基金项目(2007ZY017),1万,2007.1-2008.12,主持。 6、农学专业遗传育种类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与改革,河南科技大学2007年教学改革计划项目(2007Y-055),0.8万,2007.1-2008.12,主持。[编辑本段]7、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 1950 年6月生,贵州贵阳人, 1968 年 12 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经济师。 1968年后在贵州省威宁县小海公社知青。1971年后任水城钢铁厂工人、车间副主任、轧钢厂副厂长、第一轧钢厂厂长。1983 年后在昆明工学院管理工程系管理工程专业学习。1992年后任水城钢铁公司经理助理、副经理、党委常委。1997 年后任水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党委常委。2000 年1月后任水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03年12月任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委副书记。[编辑本段]8.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副院长 男,1955年生于江苏南京。现任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副院长、骨科主任、硕士生导师、骨科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教授,兼任卫生部内镜培训基地主任、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华裔骨科学会理事暨关节外科分会理事、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分会委员、江苏省心理卫生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卫生法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江苏省人工关节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南京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骨科质控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中国组织工程与临床康复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务。江苏省医疗卫生领域难得的集医技、医德和组织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及抗震救灾等工作中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1.《普通教育学》,合作编写,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2.《教育学教程》,主编,科技情报出版社,1992年8月出版。3.《心理学与教师》,合译,科技情报出版社,1992年10月出版。4.《教育社会学》,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5.《现代教育社会学》,参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6.《升学与就业指导》,参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7.《教育社会学》,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8.《高师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出版。9.《高师学生实习指南》,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1995年9月出版。10.《高师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教育实践专集》,副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4月出版。11.《交通安全联组管理》,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12.《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合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13.《文化素质教育丛书·语言文字篇》,参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14.《西南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参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15.《创新教育学》,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16.《创新智能开发与训练》(小学版),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17.《西南民族现代化与文化变异》,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18.《创新智能开发与训练》(初中版),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19.《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第六章),参编,海南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20.《科学无神论教育研究》(专著),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21.《现代教育原理》(第九章,教育制度;第十一章,教育形态;9万字),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