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一号:横空出世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王永志说。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神舟二号:全新亮相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神舟三号、四号:百折不挠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八大行星。八大行星是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它们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国际会议中心,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对行星定义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最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而位居太阳系9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
太阳系的大行星:距日由近到远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原来是九大行星,现在是八大行星。
感激咯看看将计就计不
核心期刊没有省级之分
农业信息最具有权威性的杂志是:《中国农业信息》。《中国农业信息》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管,大16开印刷,具有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力广泛、公信力高的特点,旨在沟通农业信息,预测市场动向,服务科教兴农,指导农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其他具有权威性的农业信息杂志有:《中国蔬菜》、《中国园艺文摘》、《中国农业气象》、 《中国种业》 、《中国林业教育》 、《中国城市林业》、 《农民日报》 、《中国水产科学》 等。
李绍华出生年月:1957年9月28日 籍 贯:湖北沔阳 联系电话:62836026 Email: 专业技术职称:研究员 研究方向:果树生理及品质遗传研究 兼 职:中国园艺学会李杏分会副理事长 《果树科学》编委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植物学报) 》编委 《植物学通报》责任编辑 《落叶果树》编委个人简历: 1989年获法国Languedoc科技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回国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1992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果树系副主任,1994年晋升为北京农业大学教授,1995年为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指导导师,1996年5月至2003年1月任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兼)。200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果树生理与遗传创规律”新研究组首席研究员。主要从事果树水分生理及节水栽培的研究,同时也在果树花芽分化生理及调控,果树整形修剪及其微气候生态,果树营养、生长发育及其化控,以及果树生物技术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10多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农业部、教育部、国家攻关、及北京市等科学研究项目30余项,主持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教学研究项目及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1988年以来,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在英、法、德、美、荷兰、新西兰、瑞士、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家的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杂志22篇,EI杂志1篇,ISTP 4篇)。成果及获奖:1、"桃树优质、高产、高效益现代栽培技术" 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6年,第二完成人)2、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并获该基金资助(1998年)3、"黄淮海缺水低平原区节水、高效、持久综合农业技术研究"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8年,第14完成人)4、"创建'两段式'培养模式和'三平台'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农业本科人才",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第二完成人)5、"园艺专业果树学骨干课程模块式组合教学体系及系列教材建设"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第一完成人)6、<<果树栽培学概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第1完成人, 李绍华和罗国光系列教材总主编)7、<<果树生物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2,第3完成人, 李绍华和罗国光系列教材总主编)8、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2年)9、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3年)并获择优支持(2004年)9、“‘京’字号系列早熟葡萄品种育种与推广”,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奖(2004,第1完成人) 目前承担主要项目1)定位灌溉条件下果树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形成的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20062)葡萄和桃的种质资源创新及其果实品质遗传规律的研究,2004-2006,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3)果树定位灌溉条件下的干旱信号传导与根系之间物质交流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特别支持项目,2004-20054)桃无公害生产关键技术引进及示范推广,农业部948重点项目,2003-2005 5)全面提升桃品质关键栽培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北京市农委,2004-20056)西洋梨优良品种引进,北京市农委, 2004-20057)杏优质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重大农业技术攻关招标项目,2003-20068)有机果品栽培技术规程及示范与推广,北京市科委,2004-2006主要论文:1) Li T H, Li S H. (2005) Leaf response to water stress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 composition and regulating role of metabolic enzymes. Tree Physiol,25: 495-5042)Wu B H, Quilot B, Génard M, Kervella J, Li S H. (2005) Seasonal changes of sugar and organic acid concentrations in cultivated and wild peaches, and their hybrids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ci Hort, 103: 429-439.3)Zhang L S, Clerc V L, Li S, Zhang D. (2005) Establishment of an effective set of simple sequence repeat markers for sunflower variety identification and diversity assessment. Can. J. Bot, 83: 66–724)朱亚静,李绍华,王红清,姜全(2005)果实的有无对桃叶片净光合效率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 园艺学报,32:11-145)李卫东, 李绍华, 吴本宏等 (2005). 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去果对桃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 38(3): 565-570 6)王利军,李绍华,李家永,杨树华,刘允芬,石玉林(2004)温度逆境交叉适应对葡萄叶片膜脂过氧化和细胞钙分布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8:326-3327) 柴成林,李绍华,徐迎春,宋沅燮(2004)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幼年桃树光合产物的分配.园艺学报,31:574-5788)王秀茹、薛进军、台社珍、张福锁、李绍华(2004)嫁接、环剥对铁在果树体内分配的影响.果树学报,21:603-6059)程福厚,李绍华,孟昭清(2003)调亏灌溉条件下鸭梨营养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研究.果树学报,20(1):22-2610)李绍华(2003)世界果树生产状况及提高我国果品市场竞争力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8(1):7-1311) Wu B.H., Génard M., Kervella J., Li S.H. (2003) Relationship between skin speckle, soluble solids content and transpiration rate in nectarines. Europ J Hort Sci, 68:83-8512)Zhang L.S., Becquet V., Li S.H., Zhang D. (2003)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x PCR and multiplex gel electrophoresis in sunflower SSR analysis using infrared fluorescence and tailed primers. Acta Bot. Sin.45:1312-131813)Wu B.h., Quilot B., Kervella J., Genard M, Li S.H.(2003) Analysis of genotypic variation of sugar and acid contents in peaches and nectarines through th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Euphytica,132:375-38414)吴本宏,李绍华, Quilot B., Génard M., Kervella J.(2003)桃果皮毛、果肉颜色对果实糖酸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6(12):1540-154415)Li T.H., Li S H,Wang J, Yu K S (2003) Effects of water stress at different deficit intensity on transport and distribution of 14C-assimilates in micropropagated apple plants. Europ J Hort Sci, 68:227-23316)Li S.H., M. Génard, C. Bussi, F. Lescourret, R. Laurent, J. Besset and R. Habib (2002)Preliminary study on transpiration of peaches and nectarines. Gartenbauwissenchaft, 67:39-4317)Wu BH, Genard M, Lescourret F, Gomez L, Li SH(2002) Influence of assimilate and water supply on seasonal variation of acids in peach (cv Suncrest).J Sci Food Agric. 82 (15): 1829-183618)方金豹,田莉莉,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2)猕猴桃库源关系的变化对果实特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113-11819)刘国杰,宋国庆,李绍华,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分布的早期预测研究. 果树学报,19:357-36020)李绍华,宋国庆,刘国杰,孟昭清,余克顺,祝军(2002)采收时红富士苹果果实大小早期预测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915-92021)李绍华,李明,刘国杰,孟昭清(2002)直立中央领导干树形条件下幼年苹果树体生长特性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5:826-83022)方金豹,黄宏文,李绍华(2002)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果树学报,19:235-23923)杨建民,孟庆瑞,彭伟秀,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2)冰核细菌对杏花器官抗寒性的影响.园艺学报,29:20-2424)彭伟秀,杨建民,张芹,孟庆瑞,李绍华,孙福在,赵廷昌(2001)冰核细菌对仁用杏花粉超微结构的影响.园艺学报,28:453-45625)柴成林,李绍华, 徐迎春(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桃树源叶中碳水化合物代谢.植物生理学通讯,37:495-49811、Li S.H. Génard M., Bussi C., Huguet J.G., et al., (2001) Fruit quality and leaf photosynthesis in response to microenvironment modification around individual fruit by covering the fruit with plastic in nectarine and peach trees. J Hort Sci Biotech,76:61-6912、徐迎春,李绍华,柴成林,刘国杰,陈尚武(2001)水分胁迫期间及胁迫解除后苹果树源叶碳同化物代谢规律的研究。果树学报,18:1-613、薛进军,赵凤平,李绍华,张福锁(2000)果树断根铁素营养的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3(5):60-6414、方金豹,李绍华(2000)CPPU对猕猴桃光合产物库源关系的影响.园艺学报,27(6)444-44615、方金豹,陈锦永,张威远,李绍华(2000)授粉和CPPU对猕猴桃内源激素水平及果实发育的影响.果树科学,17:192-19616、宋国庆, 肖兴国,陈尚武,李绍华, 甘孟侯(2000)鸡马立克氏病毒(MDV)B抗原基因在烟草中的初步表达.农业生物技术学报,8:143-14617、张潞生,李传友,贾建行,李绍华,王斌,肖兴国 (1999)猕猴桃雌雄性别的AFLP模板的制备. 果树科学,16:171-17518、李绍华,余克顺,孟昭清,罗国光(1999)植物器官体积变化连续测微法指导果树自动化灌溉合理指标的研究. 果树科学,16:165-17019、成钰厚,刘国杰,孟昭清,李绍华(1999)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果树科学,16:98-10320、余克顺,李绍华,孟昭清,罗国光(1999)水分胁迫条件下几种果树茎干直径微变化规律的研究. 果树科学,16:86-9121、McArtney S.J., Li S.H.(1998) Selective inhibition of flowing on “Braeburn” apple trees with gibberllins. HortScience, 33:699-700 主要著作与教材:1、李绍华、罗正荣、刘国杰、彭抒昂(1999)果树栽培学概论,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李绍华和罗国光主编)2、邓西民、韩振海、李绍华(1999)果树生物学,高教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李绍华和罗国光主编)3、李光晨,李绍华 (1998)果园土壤管理与节水栽培,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4、李绍华,贾克功,肖兴国(1997)桃树稳产、优质、高效栽培,高教出版社5、李绍华,李光晨(1997)果树生产管理策略和技术,高教出版社这样可以么?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社 长:主 编:郭桃美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国际刊号:0256-7415邮发代号:46-38定 价:15电 话:、6585489传 真:EMAIL :,网 址: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邮政编码:510405《新中医》杂志投稿须知投稿须知1 本刊文稿要求采用20×20方格原稿纸工整书写,字迹要清楚, 字体要规范,不写异体字,标点符号要占一格,外文字母尽可 能打印在稿纸上。有条件者可用电脑方格稿纸打印,软件如WPS97、WPS2000等。2 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尽量不用标点符号及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3 作者姓名署于文题下方,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写在第一页右下角,具体格式为: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机场路16号(510405)4 本刊学术探讨、临床报道、针灸经络、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专栏及字数在2500以上的文稿,要求撰写提要。提要要求在300字以内,文字宜简炼。5 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及《中药大词典》(江苏新医学院者编)为准。临床上常用的缩写名词文中可不加说明(如ALT、ATP、HbsAg等),不常用的或新的缩写名词,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说明。6 本刊计量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医学法定计量单位参照《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编)。7 文章内数字的用法以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8 内能用文字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图表;反之,若用图表能大量节省篇幅时,则主张用图表。图表应列序号和标题,表格用三线表格,表内数据必须内文一致。插图要在硫酸纸或复印机纸上用碳素墨水工整而仔细地描绘,图中数字、文字请补贴植字或打字,不用手写体。9 文章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用下圆点“.”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等,具体体例可参照近期出版的《新中医》杂志。10 参考文献用方括号“[ ]”在右上角标注,次序用数字编号。一般文稿不宜超过10篇,综述不宜超过25篇。未公开发行的书刊、内部资料及需保密的资料均不宜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 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如:1 史志云.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的经验.新中医,1993, 25(7):1-3书籍:序号 作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止页如:2 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等.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57-259说明:作者在3个以内(含3个)均要列出,作者之间用“,”隔开,3个以上作者,前3个作者列出,后加“等,”。如上例。11 来稿要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负责文稿的作者名单、资料核实及保密审查。投稿者应声明未一稿两投。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条款规定,自填写收稿回执之日起,4个月内未通知作者决定刊用的,作者可将稿件自行处理。对不用稿件本刊概不退稿,作者投稿前自留底稿。13 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预先声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刊号:ISSN:0256-7415 CN:44-1231/R国内期刊代号:46-38国外期刊代号:M186刊式:月刊,16开本,每期64页出版日期:每月5日来稿务必论点明确、学术思想新颖,富于创见,观点鲜明,论据可靠,语言通顺,文字简炼,可读性强,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真实性。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每篇论文不得超过 6000 汉字的版面。文章要素应包括 :题目 ( 副标题 )、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参考文献,并可在稿件首页的地脚处加注必要的说明。1.题目 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题名所涉及的医学术语请用规范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字。2.副标题 一般不提倡使用,在必要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3.作者的署名 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刘青松1 ,王一力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 5 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文未致谢中注明。稿件投出后要变更或增删作者,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本刊不予受理。4.作者单位 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 , 包括单位全称、城市名、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 科技处,广东 广州 510405”。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5 .摘要 一般以 100~300 字为宜 ,以第三人称书写。应明确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试验的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能写入公式和图表。6 .关键词 应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对象,一般为 3 ~ 8 个,使用主题词时,主题词应从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7.中图分类号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8.文献标识码 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填写。9.文章编号 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给出。10.收稿日期 以本部收到来稿日期为准,由本编辑部填写。11.基金项目 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并请附寄基金立项复印件,以作统计资料用。12.第一作者简介 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13.引言 应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宜与摘要雷同,也不要作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14.正文 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书写时应特别注意层次标题、插图、表格、量、单位、数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确使用。(1)正文的层次标题 应简短明了,以 15 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如:第一级 ( 章 ) 第二级 ( 条 ) 第三级 ( 款 ) 第四级 ( 项 )1 1.1 1.1.1 1.1.1.12 2.1 2.1.1 2.1.1.1(2)表格与插图 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应用电脑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制在绘图纸上。插图必须线条均匀、清晰、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 2 ∶ 1 。图中文字、数字、各种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图勿过大或过小,每图不超过 10cm × 10cm 。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如为照片时,应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3)量和单位 书写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应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 7 个部门于 1986 年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4)医学名词术语 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词典》、《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国中医药学会编辑学会审定试行)为准。临床上常用的英文缩写名词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注明。(5)外文字符 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体等。生物学中的属 ( 含属 ) 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应用铅笔加上底线。数学式、化学式等带有上、下角字符时,每一字符的大小写和所处位置应非常明了。15.讨论 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地指出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和总体概括。也可以在结论和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16.参考文献 注意不同文章载体的录入格式:期刊:[1]丁建国,吴邦国,陈楚斌,等. 消痤饮袋泡剂治疗寻常痤疮61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4,36(3):43-44.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1]徐淑云. 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62. (专著)[2]王会贤,章灵华,杜守英,等. 氧化苦参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集[C].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论文集)[3]张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 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99. (学位论文)[4]张平. 中药现代化建设[R].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2001. (报告)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1]刘君. 甘草的毒理学研究[A] . 邓编. 中药新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 997.报纸文章:[1]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 人民日报,1998-12-25(10).国际、国家标准:[1]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专利:[1]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电子文献:[1]万锦. 中国大学学学报论文文摘(1993-1999). 英文版[DB/CD]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7. 联系地址 在稿件首页或未页的脚注注明第一作者及联系人的单位、邮政编码、地址、电话、 E-mail等.18.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 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在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本刊谢绝不合要求的来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请来稿时声明。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退改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亦请事先声明。19.反对一稿多投 投稿者请自留底稿,投稿后 3 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来电来函向我刊查询。来稿一经发表,按篇、按质量酌付稿酬,并赠送样刊。在致作者的稿费中包括各类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完
编辑单位:《新中医》编辑部 社 长: 主 编:郭桃美 主 任:郭桃美国内刊号:44-1231/R 国际刊号:0256-7415 邮发代号:46-38 定 价:15 电 话:、6585489 传 真: EMAIL :, 网 址: 地 址:广州市机场路12号大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邮政编码:510405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阳明路56号邮政编码:330006
航空知识北航办的,创刊时间早介绍的知识都很基本,是入门级的,而且军航民航各占一半航空世界中航办的,介绍的知识有一点深,以军航为主,民航主要集中在中航自己的产品上其他的杂志有的没影响力,有的太专业里面全是论文,看都看不懂
医学杂志每一期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指哪一类?医学信息,医学研究这两类都是属于国家级杂志里面的。
推荐《现代预防医学》,属于中文核心、科技核心,以下是收录情况,希望有所帮助:
《现代预防医学》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4)
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随便找个报刊亭,看看杂志后面的出版社地址及电话,记录小来就OK了嘛。然后电话约见,或者自己直接亲去。
一个有需求发表论文的, 就会有一批发表论文的广告商,到底信谁呢?!~楼主了解好 发表本质在做确定吧。
1980.9——1984.7 贵阳师范学院(现贵州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学习1984.8——1986.8 安顺师专政教科(现安顺学院政法系)任教,任科政治辅导员1986.9——1987.8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伦理学助教进修班学习,任班团支部书记1987.9——2005.9 安顺师专政史系教师2005.9——2008.3安顺学院政史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2008.3——2009.3 安顺学院政法系党总支专职临时负责人2009.3——2009.11安顺学院政法系副教授2009.11至今安顺学院政法系副主任,副教授主讲课程:《哲学》、《伦理学》、《形式逻辑》、《法律逻辑学》、《法律文书写作》、《刑法学》研究方向:青少年道德教育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教育法制问题研究科研情况:在学校第一届优秀教学成果评选中,本人为第一署名人的教研论文《政教专业开设社会调查课的探索与实践》获当年最高奖(二等奖)。近年来在《贵州民族学院学报》、《贵州文史丛刊》、《贵州政报》、《安顺师专学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安顺学院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对当前高等教育中法制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浅析清末“南笼起义”原因》、《安顺地戏道德价值初探》、《行政机关在行政处罚程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浅析学生伤害事故中的学校责任》、《正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弘扬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安顺”论文公开发表情况分析》、《论和谐社会立法上相对主义的公平观》等学术论文。
我以前评职称,自己联系杂志社的编辑,投稿-审核,最后忙了半天,绕了很多弯路,也没能发表出来,现在的杂志社都是要好处或者关系的..哎,无奈之下,找了家帮我发表,他们一下就通过了,我一个月多就收到了期刊,这社会关系就是关系啊,偶那篇讠仑文是壹品优 帮我发表的,蛮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