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主编

郭玉明,男,1954年12月生,山西省平定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山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山西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兼任山西省农机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农机协会、山西省农产品加工装备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山西省省委联系高级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机学会农产品加工专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机化电气化专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专业常务理事,山西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农业工程学报”、“Internatio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nineering (IJABE) ”” 、“ 农机化研究”编委以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当代农机”、“包装与食品机械”等学术刊物编委。

论文1.《恩格斯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1985年第3期,唯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自然辩证法》1985年第12期全文转载。2.《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的几点意见》,《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1986年第4期,第一作者;人大报刊资料选汇《哲学原理》1987年第2期全文转载。3.《对立统一法则是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钥匙》,《教学与研究》(京)1988年第1期,唯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88年第3期收入目录索引。4.《关于孙中山哲学性质诸问题辨析》,江苏省暨南京市孙中山研究会纪念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6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唯一作者,1989年获海军指挥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5.《也谈孙中山的生元说》,《学术百家》1989年第6期,唯一作者。6.《关于确定事物发展周期起终点的原则标准问题》,《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1989年第4期,唯一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1990年第3期全文转载;《哲学动态》1990年第3期收入《全国报刊部分论文目录索引》,并在《否定之否定近况》中作专题介绍;《新华文摘》1990年第3期收入《报刊文章篇目辑览》。7.《鸦片战争时期开眼看世界思想的产生》,江苏省暨南京市历史学会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收入河海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论文集《鸦片战争与中国近代社会》,唯一作者,1992年获海军指挥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8.《孙中山认识论二问题辨析》,《海军学术研究》1990年第4期,唯一作者。9.《海军科研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海军学术研究》1992年第4期,唯一作者。10.《邓小平同志在生产力问题上对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3年第5期,第三作者。11.《论战争的全局与局部》,《海军学术研究》1993年第6期,唯一作者。12.《毛泽东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海军学术研究》1993年增刊,唯一作者。13.《毛泽东对主观能动性理论的贡献》,《教研丛刊》1994年特刊,唯一作者,1994年获南京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讨论会”优秀论文奖。14.《对事物发展周期阶段性的若干思考》,《皖江学刊》1994年第2期,唯一作者。15.《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对新时期海军建设的指导》,《海军学术研究》1994年第3期,第一作者。16.《邓小平在生产力问题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出版的论文集《用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武装全军》,1993年获全军优秀论文奖、海军优秀论文一等奖。17.《居维叶灾变论的调和性》,《皖江学刊》1994年第5期,唯一作者。18.《甲午战争中方战败的军事哲学思考》,《教研丛刊》1995年第3期,唯一作者,1996年获海军指挥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9.《军队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走在全社会前列须解决的几个问题》,收入海潮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的《海军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论文集》,第一作者,1997年获海军优秀论文奖。20.《军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怎样走在全社会前列》,《海军学术研究》1998年第2期,第一作者。21.《论事物发展周期的层次性》,《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唯一作者。22.《论军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军事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唯一作者,2000年10月获中国军事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3.《指挥员在战役决策中须熟知的几个问题》,《海军学术研究》2000年第3期,唯一作者,2000年获海军指挥学院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4.《再论指挥员在战役决策中须熟知的几个问题》,《海军学术研究》2000年第10期,唯一作者。25.《制海权理论的演变及其启示》,《海军学术研究》2001年第4期,唯一作者。26.《院校环境建设与创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中国军事教育》2001年第5期,唯一作者。27.《军事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收入海潮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的论文集《军事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唯一作者。28.《论军事创新能力的培养》,《海军学术研究》2002年第3期,唯一作者。29.《海军战役决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海军学术研究》2002年第12期,唯一作者。30.《信息质量与现代海军战役决策》,《海军杂志》2002年第12期,唯一作者。31.《论战役决策的一般规律》,《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唯一作者,先后获《中华世纪魂》优秀社科理论成果一等奖、中华精英荣誉金奖、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优秀论文奖、社会经济与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西部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度海军指挥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2003年首届中国西部经济与科技创新成果暨专家学者学术论坛一等奖、2004年首届西部论坛中国人文社科成果优秀论文大赛一等奖。32.《论作战决策中指挥员的决断》,《空军军事学术》2003年第2期,唯一作者。33.《海军战役决策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海军军事学术》2003年第5期,唯一作者。34.《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的主要作战特点》,收入海军指挥学院科研部2003年5月出版的《伊拉克战争研究论文汇编》,第一作者。35.《海军战役决策的概念及基本特征》,《海军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唯一作者。36.《论作战决策之唯实能动原则》,《海军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唯一作者。37.《对创新推进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的思考》,《海军军事学术》2004年第2期,唯一作者。38.《论战役决策之及时果断》,《海军学术研究》2004年第4期,唯一作者,2004年9月获中国科学发展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39.《推进军队院校军事理论创新的几点思考》,《海军院校教育》2004年第3期,署名第二。40.《试论战役决策的弹性》,《海军学术研究》2005年第5期,唯一作者。41.《论作战指挥艺术的灵魂:善变》,《西安陆军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唯一作者。42.《创新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增刊,唯一作者。43.《孙中山哲学性质若干问题辨析》,《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唯一作者。44.《对装备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的论文集《科学发展观与国防经济建设》,唯一作者。45.《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的论文集《科学发展观与国防经济建设》,唯一作者。46.《装备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初探》,《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唯一作者。47.《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的论文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唯一作者。48.《甲午战败认识论根源探析》,《海军军事学术》2006年第3期,唯一作者。49.《加大军费投入的理性思考》,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的论文集《世界国防经济发展趋势与我国国防经济转型》,第一作者。50.《我国国防工业面临的全球化挑战及其对策》,《军事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第一作者。51.《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初探》,《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8期,唯一作者。52.《我国军工企业资本运营的模式选择》,《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第6期摘要刊登,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一作者。53.《用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产能过剩内需不足的矛盾》,《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7期,第一作者。54.《美国国防工业转型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的论文集《国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探索》,第一作者。55.《国防工业进入规制问题研究》,《军事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第一作者。56.《当前不发达省份国民经济动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57.《构建和谐社会与解决农民工问题》,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的论文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作者。58.《我国国防工业效益的经济学分析》,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的论文集《国防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第一作者。59.《信息化战争及其对国民经济动员的新要求》,《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8期,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0.《对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思考》,《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61.《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的发挥》,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下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二作者。62.《浅析国民经济动员的协调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3.《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探析》,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4.《国防工业动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5.《第三方物流动员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其对策》,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66.《国民经济动员柔性化探析》,收入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2008年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文集》(上卷),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67.《QFII羊群效应实证研究》,《江淮论坛》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68.《武器装备信息化对国防工业安全的影响及其对策》,《军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第一作者。69.《我国军民融合制度变迁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7期,第一作者。70.《武器装备采办竞争与单一来源选择研究》,《国防技术基础》2009年第4期,第二作者。71.《突变理论在战时财力动员效果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18期,获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动员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第一作者。72.《应急财力动员下财政支出结构调整顺序研究》,《军事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获“当代中国科学发展与理论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作者。73.《我国国防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现状及对策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唯一作者。74.《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成就及基本经验》,收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新中国60年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师生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唯一作者。75.《我国军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中国国防经济》2010年第2期,第一作者。76.《围绕融合式发展要求,加快卫生动员立法建设》——从编纂《国内外卫生动员法律法规及案例汇编》看我国卫生动员立法建设,收入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的论文集《60年来的国防经济建设、发展与改革》,署名第二。77.《农民工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收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出版的论文集《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公平与正义》,唯一作者。78.《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综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二作者。79.《国防采办价格规制模型》,《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二作者。80.《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均衡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检验分析》,《财经研究》2011年第1期,第二作者。81.《国防支出对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以1980-2006年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为例,《中国国防经济》2011年第1期,第二作者。82.《武器装备采办分层次竞争机制研究》,《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二作者。83.《武器装备技术许可合约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初探》,《中国国防经济》2011年第2期,第一作者。84.《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第二作者。85.《我国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5期,第二作者。86.《全寿命周期大飞机制造商成本分摊研究》,《国防技术基础》2011年第5期,第三作者。87.《宏观经济中的国防费杠杆效应》,《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6期,第二作者。88.《论国防科技工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第一作者。89.《国防科技工业制度变迁研究》——兼论“军民融合”的发展历程,《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14期,第二作者。90.《天空开放政策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论文集《大型客机设计与使用经济性研究》,第一作者。91.《中国大飞机产业技术提升策略研究》,收入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论文集《大型客机设计与使用经济性研究》,第一作者。著作1.《西方哲学名著介绍》(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参编。2.《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参编。3.《火红的党旗》,海潮出版社1993年版,参编。4.《人民武装工作概论》,军事谊文出版社1994年版,参编。5.《全民国防教育理论教程》,海军指挥学院1994年版,副主编。6.《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概论》,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版,主编。7.《军事辩证法导论》,军事谊文出版社1995年版,主编。8.《新时期国防教育与国防建设问题研究》,海军指挥学院1996年版,参编。9.《国防教育论纲》,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主编,同年获海军优秀政治理论成果三等奖。10.《中国海防概论》,海军指挥学院1998年版,参编。11.《十大军事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2009年第二版,第一著者(两人合著),该书为国家教委“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南京大学出版社向建国50周年献礼图书。12.《新时期人民武装工作理论与实践》,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年版,参编。13.《少年海军手册》,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参编。14.《中国国防经济安全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一著者。15.《国防经济与国防安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主编。16.《外国国防经济安全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主编。课题1.《联合作战系列问题研究》,全军军事科研“十五”计划重大课题,主要承担者。2.《海军军语》,负责条目的初选,担任“海防与动员”103个条目的撰写。3.《企业决策者决断研究》,企业横向课题,独立完成。4.《中国粮食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战略研究》,2005年度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委托课题,独立完成。5.《装备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2005年度科研课题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完成。6.《军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2006年度立项课题,独立完成。7.《国防经济理论创新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十五”“211工程”二期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8.《国防经济安全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十一五”“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课题负责人。9.《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效能比较研究》,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要参与者,排名第二。10.《单一来源环境下武器采办激励性规制研究》,获2008年度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课题二等奖,课题负责人。11.《军工企业产权与效率相关性研究》,获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度优秀课题二等奖,课题负责人。12.《国内外卫生动员法律法规及案例汇编》(含重大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动员办公室2009年度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13.《武器装备采购竞争与规制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主要参与者。14.《民机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框架研究及主要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2010年度立项课题,课题负责人。15.《国防经济资源保障绩效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16.《辞海·经济学卷》,负责“国防经济”数百个词条的撰写。

山西师范大学报主编

陈建中,男,汉族,笔名陈思远、石桥、李若等,北京物资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男,1953年11月生,山西省万荣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总编,编审。1982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政史系并留校任教,1987年破格评为副教授、副编审,1991年—199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学习,1995年4月评为编审,任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1996年评为教授,任山西师范大学政法系硕士生导师。1999年4月调入北京物资学院工作。

Merry meet, merry part.

好聚好散。

山西大学学报总编

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学 。1981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进修,1999年9月至2000年1月中央党校第33期进修班毕业。历任山西大学副校长、山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山西师大学报》总编辑、《语文报》社长兼总编辑、编辑出版学研究所所长。社会兼职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报协常务理事,省青联常委。先后荣获“山西省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山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报业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编辑”、“山西省优秀青年管理者”、“山西省第六届‘育人杯’先进个人”;被山西省委干部下乡领导组评为“模范工作队员”;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东方之子》专栏介绍。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现任编委:主编: 董常生 (校长)副主编:岳文斌,王俊东,苗果园,郭传甲,贺来星编委:马俪珍,王玉国,王金胜,左月明,白中科,师学义,邢国明,孙泰森,张映,张金桐,张淑娟,李生才,李生泉,李亚灵,李国柱,李贵全,李炳林,杨怀卿,杨武德,吴国良,杜俊杰,周忠孝,郝林,郝利平,洪坚平,贺运春,郭玉明,郭平毅,郭晋平,聂向庭,崔克俭,韩巨才,韩有志,韩桂彪 ,温伟业,董宽虎编辑部主任:贺来星《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一届编辑委员会:主编:董常生(校长)副主编:岳文斌,崔富春 贺来星编委:王文昌,王文清,王河魁,亢成业,邢保荣,杜广华,李长萍,李玉萍,张国民,张兔元,陈凯,武星亮,宗颖生,滑云龙,蔺银鼎,薛孝恩。《山西农业大学学报》历届总编简介 :李焕章 、 陈震 、 李振吾 、 李连昌 、 聂向庭 、 贺运春

山东大学学报主编

山东大学教授马新,男生,山东大学教授,1992年攻读博士研究生,1995年获博士学位,破格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甘肃电视台主持人甘肃电视台主持人 马新,女生,1993年2月开始接触电视工作,在天祝广播局从事播音工作。 1996年考入武威市电视台,从事播音工作。 1998年考入了甘肃电视台,出任主持人工作。 2005年初在《今晚新时空》担任总主持人。亲,望采纳O(∩_∩)O哦~

银行治理方面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南开学报》(哲社版),2003.1。《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主题转载)2003.2李维安、曹廷求,从治理者到被治理者:金融机构公司治理问题透视, 《东北财大学报》,2004.1曹廷求,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基于银行年报的实证研究 ,《改革》 ,2004.6李维安、曹廷求,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城市银行绩效:来自山东、河南两省的调查证据,《经济研究》,2004.12曹廷求,《公司治理学》(第八章:银行治理,李维安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09年修订版)李维安、曹廷求,保险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中国的改革,《保险研究》 2005.4曹廷求(执笔人),鲁豫两省银行机构公司治理与风险控制情况调查,《南开学报》(哲社版),2005.1(署名课题组)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 ,《南开学报》(哲社版),2005.1曹廷求,张惠,保险公司治理:典型模式的国际比较,《保险研究》, 2005.10曹廷求、段玲玲,治理机制、高管特征与农村信用社经营绩效:以山东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南开管理评论》,2005.4曹廷求、郑录军、 段玲玲,山东省银行类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比较,《金融研究》,2005.10曹廷求、郑录军、于建霞,政府股东、银行治理与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控制, 《金融研究》,2006.6曹廷求、钱先航,中小银行机构公司治理机制替代效应研究,《金融论坛》, 2007.10曹廷求、郑录军、钱先航,山东省银行机构公司治理机制调查报告,《金融研究》(实务版), 2007.12曹廷求,公司治理与现阶段商业银行改革,《西部金融》,2008.5曹廷求、张光利、阮佳佳、位华,银行治理、治理机制与治理风险--首届银行治理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2010.9曹廷求、王营,特许权价值、公司治理机制和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金融论坛》,2010.10曹廷求、张光利,市场约束、政府干预与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金融论坛》,2011.2曹廷求、王营、位华,商业银行治理机制和风险承担行为:一个文献回顾,《山东大学学报》,2011.5曹廷求、王营、朱博文,外部环境、治理机制与银行风险-第二届银行治理研讨会综述,《经济研究》,2011.10曹廷求、张光利,特许权价值、市场结构与银行风险承担,《上海金融》,2011.11钱先航、曹廷求、李维安,晋升压力、官员任期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经济研究》,2011.12曹廷求、朱博文,货币政策、银行治理与风险承担,《金融论坛》,2012.12曹廷求、陈丽萍,城市商业银行治理有效性的实证研究,《金融论坛》,2012.12曹廷求、朱博文,银行治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金融研究》,2013.1钱先航、曹廷求,法律、信用与银行贷款决策-来自山东省的调查证据,《金融研究》,2015.5张光利、曹廷求,地方国有经济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审慎行为,《金融论坛,》,2015.3钱先航、曹廷求,董事会中的官员与银行审慎行为,《当代经济科学》,2015.6公司治理方面曹廷求,近二十年来有关公司治理的主要争议及其启示,《山西财大学报》, 2002.3,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10于建霞、曹廷求,股权结构的国际比较:理论与实证,《山东社会科学》, 2002.4曹廷求,公司治理与国企改革,《华东经济管理》,2002.4于建霞、曹廷求,论争管理者持股,《企业管理》,2002.10曹廷求,股权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技术经济》,2002.12曹廷求、刘呼声,大股东治理与公司治理效率,《改革》,2003.1曹廷求,论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机制,《学术界》,2003.3曹廷求,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三大挑战,《山西财大学报》,2003.5。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4.2。于建霞、曹廷求,管理者持股与公司绩效:理论及实证的国际观点,《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3.5曹廷求、于建霞,股权结构集中度与公司治理目标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的历史逻辑,《山西财大学报》,2004.6。人大复印资料《证券与投资》, 2005.4曹廷求、孙文祥,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中国软科学》,2004.1曹廷求、孙文祥、于建霞,资本结构、股权结构、成长机会与公司绩效,《南开管理评论》,2004.1曹廷求,大股东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调查证据,《山东社会科学》,2005.1于建霞、曹廷求,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Listed Firms,Proceedings of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ISTP检索),2005曹廷求、孙宇光,股权结构、公司特征与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山东大学学报》 , 2007.4曹廷求、于建霞,公司治理研究的深化与拓展:对近期文献的回顾, 《产业经济评论》, 2007.6曹廷求、杨秀丽、孙宇光,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度量方法与内生性,《经济研究》,2007.10曹廷求、钱先航,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山东大学学报》,2008.6曹廷求、钱先航,为什么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存在差异?《南开学报》,2008.6(署名课题组,执笔人)曹廷求、王倩、钱先航,完善公司治理确实能抑制大股东的控制私利吗?《南开管理评论》,2009.1曹廷求、钱先航、郑静,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改进:2002-2006,《财经研究》,2010.1曹廷求、崔龙,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政府动机--基于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改革》,2010.8曹廷求、阮佳佳,董事会自主治理与公司绩效——基于2007年上市公司治理调查的实证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9曹廷求、姜红霞,自主性信息披露与公司绩效--基于上市公司治理调查的实证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10.10王倩、曹廷求,董事会职能实现过程研究--基于山东省农信社的调查分析,《软科学》,2011.1曹廷求、钱先航,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基于治理风险视角的分析,《会计研究》,2011.7曹廷求、潘旭、傅建国,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敏感性的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11.11曹廷求、田金秀,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公司价值,《山西财大学报》,2012.1曹廷求,近30年公司治理研究的演进逻辑与重点突破,《经济学动态》,2012.4《新华文摘》2012年13期全文转载。曹廷求、王营、张蕾,董事市场供给会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吗?《中国工业经济》,2012.5曹廷求、张光利,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动机与效果检验,《经济研究》,2012.6曹廷求、钱先航,强制性与自主性治理:法律、公司特征的交互效应,《管理评论》,2012.9曹廷求、王营、张蕾,董事网络位置及其溢出效应:为关系支付薪酬,《财经研究》,2012.10王营、曹廷求,CEO任期、继任来源与管理层激励的动态调整,《上海经济研究》,2012.11曹廷求、张钰、刘舒,董事网络、信息不对称和并购财富效应,《经济管理》,2013.8王营、曹廷求,董事网络增进企业债务融资的作用机理研究,《金融研究》,2014.7曹廷求、刘海明,股权分置改革的中期检验:透析内在机理,《改革》,2014.7曹廷求、刘海明,广告宣传、流动性与公司治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6曹廷求、刘海明,发声—退出机制、流动性与公司治理研究进展,《经济学动态》,2015.5 其他方面曹廷求,证券课税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政策选择, 《涉外税务》,2001.10曹廷求,主板市场的制度缺陷与二板市场的制度创新,《经济体制改革》, 2001.5曹廷求,关于期货套期保值的几个基本问题,《生产力研究》, 2002.6曹廷求,中国期货市场:十年回顾与发展展望,《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5曹洪军、曹廷求,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出口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3.1王鹏飞、曹廷求,外资银行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对策:基于国际经验的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9郑录军、曹廷求、于建霞,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05.1曹廷求、黄艳艳,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山东省各地市的实证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006.1曹廷求,资本运营的成与败,《董事会》,2009.10钱先航、曹廷求、曹春方,既患贫又患不安:编制与公共部门的收入分配研究,《经济研究》,2015.7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原《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10月,系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工程应用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发行。报道内容主要刊登材料、机械、土木、水利、控制、动力、电气、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等工程专业以及应用性基础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等。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机械工程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内、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获奖情况该刊1995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1996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996年作为优秀期刊参加“中国出版成就展”,1995年及1996年获山东期刊优秀总体策划一等奖,1997年被山东省教委科研处、省学报研究会确定为创精品重点期刊,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2003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08年、2010年工学版被教育部科技司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主办:山东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3961CN:37-1391/T邮发代号:24-22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曾用刊名: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山东工学院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工业版)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1992) 1.1 所有稿件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1.2 作者请登陆该刊网站下载论文模板撰写稿件→“工学版” →下载中心→论文模板1.3 该刊目前全部实行网络系统投稿,不接受纸稿和电子邮箱投稿。作者投稿请登陆→“工学版” →“作者投稿”1.4 该刊所有稿件采用同行专家评议(双盲审稿)。该刊一般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内返回审稿意见,外审专家因故未能及时发回审校意见者,时间可能适当延长。1.5 作者的修改稿返回编辑部3个月内,向稿件作者发出拟录用通知。在此期限后作者如未收到该刊联系修改的函件等,在书面通知编辑部并收到编辑部确认回复之后,可对稿件另作处理。稿件定稿后作者不得随意要求撤稿和更改。凡向该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此项约定。1.6 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凡在该刊刊出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收入CAJ-CD。若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时说明。1.7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73号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点评

一般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核心期刊,社会科学版核心栏目为:三农研究,区域经济文化和弱势群体关注。“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 “ 省级 ” 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 期刊 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核心期刊 ”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不是核心。可以到中国知网查询。

大学学报都为省级期刊

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SCI/EI10篇。1、第一作者论文(1)矿山土特性与林业利用,森林与土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2)山西采煤固体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及其土地复垦可行与必要性研究,走向21世纪——中国首届青年环境论坛,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5(3)论我国土地复垦的效益,生态经济,1995, NO.2(4)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土岩的特性、培肥与复垦种植,土壤地质,中国地质出版社,1994.5(5)现代化大型露天矿废弃地的物理特性与水土保持,矿山废地复垦与绿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2(6)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表层岩土径流特征与复垦种植,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7)现代化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土侵蚀时空变异规律的研究,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8)山西露天矿排土场地表排土工艺与复垦种植的关系,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矿土地复垦研究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8(9)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环境重建研究,生态经济,1996,NO.2(10)矿区废弃地复垦中的土壤学与植物营养学问题,煤矿环境保护,1996,NO.5(11)Major problems and special techniques associated with reclamation of coal spoil piles in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2)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mined degraded land of Chin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3)安太堡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特征与控制,煤炭学报,1997,NO. 5(14)山西煤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7,NO.2(15)Revegetation of mine soil on surface mine in loess area,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China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1998,(16)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剧烈扰动土地生态重建研究,应用生态学报,1998,NO.6(17)露天煤矿排土场人为加速侵蚀及分类研究,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NO.1(18)试析平朔矿区土地复垦新技术,煤矿环境保护,1998,NO.6(19)试论矿区生态重建,自然资源学报,1999,NO.1(20)安家岭露天煤矿土地利用结构预测,煤炭学报,1999,NO.2(21)机修梯田与矿区废弃地的再利用,科技导报1999,NO.4(22)大型露天煤矿生态系统受损研究——以平朔露天煤矿为例,生态学报1999,NO.6(23)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land of Opencast mine of Pingshuo Ataibao,China,Beijing International Land Reclamation and Restoration 2000.5(24)中国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退化土地生态重建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0,NO.4(25)关于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几个问题,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2000 NO.4(26)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效益演变与配置研究,自然资源学报,2001,NO.6(27)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导报,2001,NO.6(29)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规划案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1,NO.5(30)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重建,跨世纪土壤环境保护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3(31)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境再造与群落重组背景研究,跨世纪土壤环境保护战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3(32)黄土高原大型露天采煤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以平朔露天矿为例,第三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7(33)重建矿区生存空间,中国国土资源报,2002.4(34)平朔露天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14年,迈向21世纪的土壤科学论文集,2002.2(35)重建矿区生存空间,避免人口大迁移,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NO.1(36)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环境条件分析——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为例,农业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地学问题研究,地质出版社,2003.5(37)山西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与试验示范18年回顾,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4(38)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研究面临的问题,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NO.4(39)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学研基地的构建,中国地质教育,2005,NO.3(40)工矿区生态修复技术及案例分析,北京生态建设国内研讨会,2005,82、通讯作者论文(1)黄土区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建设中水分调控技术的研究,煤矿环境保护,2002,NO.5(2)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植被动态,生态学报2003,NO.8(3)矿区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水土保持学报,2003,NO.6(4)植被根系与土壤抗冲抗蚀性的研究综述,水土保持研究,2003 ,NO.5(5)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能源环境保护,2003 ,NO.5(6)黄土区大型露天矿生态破坏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 ,NO.4(7)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评价,煤炭学报,2004,NO.2(8)黄土丘陵采煤塌陷地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1(9)黄土区大型露天矿排土场水土流失致灾因子的确定,能源环境保护,2004,NO.3(10)黄土区大型露天矿复垦土壤基质原始形成环境及化学特征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2(11)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2(12)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NO.3(13)Potentiality Study of Settlement Consolidation in the Urban-rural Fringe,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文版),2004,NO.4(14)城乡交错带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为例,农业工程学报,2005,增刊(15)运城市果园土壤主要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NO.3(16)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工程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方法亟待研究,露天采矿技术,2005,NO.3、其他合作论文(1)Improvement of mine soils by growing grasses in semi-arid areas and its ecological effects,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class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rid-desert soils ,August 20-29,1993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粗颗粒固体废弃物堆场的无覆盖复垦种植,土地复垦技术,1993,NO.1(3)矿山土地复垦中利用方向的决策,土地复垦技术,1993,NO.2(4)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岩土侵蚀及其控制技术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1994,NO.2(5)黄土高原土地破坏与复垦的流域管理,中国土地科学,1994,NO.2(6)复垦地种植利用方向的模糊评价,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5,NO.4(7)山西煤矸石风化层中重金属元素及盐分对复垦利植的影响,煤矿环境保护,1995,NO.4(8)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决策的商榷,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5(9)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排土场时空变化与水土保持关系,水土保持持续发展——第三届全国水土保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2(10)当前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症结及解决思路,煤矿环境保护,1996,NO.6(11)Problem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large surface mine on the Loess Area,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Engineering (7-10 October ,1996)(12)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规划决策支持系统,煤矿环境保护,1997,NO.2(13)黄土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的研制,煤矿环境保护,1997,NO.5(14)露天矿排土场生态分类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7,NO.5(15)大中型矿山废弃地复垦对策,中国煤炭,1997,NO. 1(16)山西矿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择诀:矿区生态重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NO.1(17)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Mining Land ——Taking Xiaoyi Bauxite Mine for Example,Ecological Engineering(美国) ,1998,被SCI收录(18)采矿废弃地生态重建专家系统的研制与应用——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NO.3(19)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信息系统的建立,计算机与农业,1998,NO.3(20)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土地复垦专家系统的程序设计,煤矿环境保护,1998,NO.2(21)矿区“生态重建”效益的阶段性及其定量评价探讨,煤矿环境保护,1998,NO.3(23)Ecological Rebuilding and land reclamation in surface mines in Shanxi Province, China,Journal of Ecological science(24)阳泉煤矸石山浅层矸石风化物水分特征初探,煤炭学报,1999,NO.4(25)露天煤矿土地破坏预测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9,NO.2(26)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方法研究,煤矿环境保护,1999,NO.2(27)露天煤矿废待复垦土地评价模型的建立,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9,NO.1(28)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生态学杂志,1999,NO.2(29)大型露天煤矿生态重建的效益分析,生态经济,1999,NO.5(30)沙棘对黄土高原地区露天煤矿土地复垦的作用,水土保持通报,1999,NO.5(31)煤矸石山立地条件与林业复垦研究——以山西统配煤矿为例,山西林业科技,1999,NO.1(32)露天煤矿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单元类型划分,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NO.1(33)山西矿区土地的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重建,山西土地,1999,NO.2(34)刍议中国土地复垦与矿区生态重建的特殊性,第六 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会议——世纪之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论文集,1999,10(35)安太堡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限制因子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第六 次全国土地复垦学术会议——世纪之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论文集,1999,10(36)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刺槐生长状况研究,煤矿环境保护,2000,NO.2(37)黄河中游地域露天煤矿排土场复垦方式特殊性的探讨,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NO.4(38)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地野生植物侵入研究初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NO.4(39)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tilization structure in Antaibao opencast mine,北京,国际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学术讨论会,2001(40)大型露天煤矿废弃地生态重建的理论与方法,水土保持学报,2001,NO.5(41)大型露天煤矿人工扰动地貌生态重建研究,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NO.3(42)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地土壤养分相关研究,煤炭环境保护,2001,NO.5(43)工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土地科学,2002,NO.2(44)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及对策,水土保持研究,2002 ,NO.1(45)矿区生态重建中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煤矿环境保护,2002,NO.4(46)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控制的径流分散概念及其分散措施,煤炭学报,2003,NO.5(47)平朔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土壤种子库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3,NO.6(48)露天矿大型排土场水蚀特征及其植被控制效果,水土保持学报,2004,NO.1(49)大型排土场“径流分散”水蚀控制模式及其设计探讨,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NO.1(50)大型矿区工业旅游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平朔矿为例,生产力研究,2004,No.4(51)基于生物学科系统回顾法的智能信息处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NO.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