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扬州大学学报2022

发布时间:

扬州大学学报2022

好像是中文核心期刊,只能说一般吧

扬州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工学版是北大核心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不是核心,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被刷下来了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简介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

扬州大学报录比研究生2022

扬州大学2022年没有公布考研报录比。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考研报录比是指考研报考人数和实际扬州大学考研录取人数的比例,2022年扬州大学研究生报录比信息没有公布。

5比1扬州大学软件工程考研报录比:根据扬州大学已公布考研统考拟录取名单,扬州大学已公布考研统考拟录取名单统考录取总人数3958人,大约5比1;各专业招生人数可参考我校往年录取名单,详见我校研招网。

扬州大学软件工程考研报录比:根据扬州大学已公布考研统考拟录取名单,扬州大学已公布考研统考拟录取名单统考录取总人数3958人,大约5比1;各专业招生人数可参考我校往年录取名单,详见我校研招网。回答完毕!

2022年扬州大学软件工程考研报录比大约5比1

扬州大学医学学报

扬州大学办的学术期刊有:《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没有其它期刊了。

截至2016年3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00多项,全校年科技经费5亿多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连年位居省属高校前列。共有30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由中科院与该校共同完成的“转基因山羊体细胞克隆山羊”成果被评为199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之首,由该校参与完成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精确测序”工作被评为200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头条新闻,8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成绩同样喜人,学校的“农科教结合”工作已形成了以苏北基地为中心,辐射苏中、苏南的格局,在服务“三农”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002-2013年期间,学校共有4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2013年,在ESI评价的22个学科中,学校共被ESI收录论文3672篇,被引23142次,篇均被引频次为6.3,在全球排名前1%的5039个研究机构中,总被引次数位居第1664位。学校的“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于2013年被评定为首批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学术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是在原江苏农学院、扬州师范学院、扬州工学院、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高校学报编辑部的基础上,于1997年扬州大学合并办学5周年之际成立。1997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季刊),2004年改为双月刊;1998年创刊《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1999年将《江苏农学院学报》更名为《江苏农业研究》;2002年将《江苏农业研究》更名为《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该刊为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该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苏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国儒商研究”、“扬州文化研究”、“女性文学多棱镜”、“审美新视角”等特色栏目。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该刊为综合性高等教育研究刊物,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和探索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类问题,既发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性研究论文,也刊登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内容覆盖了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该刊被《高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大复印资料中心、《教育文摘周报》、《新华文摘》等都不同程度地转载、摘引该刊所发论文。该刊为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江苏省期刊方阵优秀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该刊是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理科学和化学、工业技术、环境科学等门类的学术论文。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该刊被美国《数学评论》(MR)、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德国 《数学文摘》(ZBL)、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力学文摘》等国内外著名检索期刊收录。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收录。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原《江苏农学院学报》、《江苏农业研究》)该刊是综合性农业与生命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农业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学术论文。 该刊被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图书馆分别入选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AGRIS、英国CABI、动物学记录(ZR)、美国DIALOG、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国内所有以”中国”名头出版的农业文摘类期刊和部分医学文摘期刊及《中国生物学文摘》等作为一次文献源期刊收录。2002年以来多次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及全国农业优秀期刊(学术类一等奖),蝉联”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图书馆藏 截至2014年9月,全校拥有文献402万余册;年订购中文报刊3376种,原版外文期刊548种。馆内藏有《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目录丛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等大型文献,馆藏中苏北方志较为齐全,文史、农业、烹饪类文献具有特色,敦煌学资料丰富。馆内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藏有各种电子出版物,包括中国期刊网镜像站、超星数字图书馆、北大方正Apabi数字图书系统、EI、PQDD、IEEE/IEE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40种,折合电子文献66.7万册。

本比本数线高点行

扬州大学学报医学

没有扬大医学院报,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半月刊,护理和医药,中国统计源期刊,科技核心期刊

好像是中文核心期刊,只能说一般吧

扬州大学学报共有4种: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非核心期刊,是普通期刊;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非核心期刊,是普通期刊;期刊名称: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季刊 复合影响因子:0.916 综合影响因子:0.597还不错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双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0.430 综合影响因子:0.283还行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 复合影响因子:0.547 综合影响因子:0.345还行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0.418 综合影响因子:0.236也还行

扬州大学兽医学报

(按姓氏笔画排序)丁 铲 ,男,1962年出生,江苏泰兴人,博士生导师,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兽医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理事长、国家兽药GMP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农科院二级杰出人才。获国家和部省级各种奖励六项。于康震,男,江苏徐州人,1960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预防兽医学专家。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农业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站长,现任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所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曾获哈尔滨市“十大杰出青年”、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称号,并兼任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等5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生物技术学分会名誉理事长等职务。王建成,男,1963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兽医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兽医师。曾任湖南省湘西花垣县农委副主任,农业部直属机关团委书记,中国牧工商总公司总办主任,中牧资产管理中心总经理、中亚动物保健品公司总经理,现任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立仁,男,1949年生,江苏海安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1969年1月参加工作。 1975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1982年,在原江苏农学院兽医专业获硕士学位(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曾任江苏省农林厅党组书记、厅长,现任江苏省政协秘书长。 第十、十一届江苏省委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江国托,男,1966年生,江西省余干县人。1990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动物食品卫生检验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3年在原扬州大学农学院传染病与预防兽医学专业获硕士学位(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1998年12月,组建大连三仪企业集团,现任企业董事长,被评为辽宁省2002年十大年度社会与经济人物、2002年度大连十大经济年度人物。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客座教授。成国祥,男,1962年出生,江苏溧水人,博士,研究员/教授。1985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兽医本科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现任上海杰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上海市转基因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瑞东医院董事长,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兼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江苏省第五届青年科技奖、中国农学会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江苏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上海科技领军人物。张亦斌,男,1964年生,江苏苏州人,1985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兽医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1997年发起成立苏州工业园区新海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现任苏州工业园区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江苏省优秀民营企业家、江苏省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奖、苏州市十佳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兼任苏州市政协委员,苏州市工商联十一届副会长,江苏省青年商会副会长。陆承平,男,1945年生,上海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毕业于原苏北农学院兽医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兽医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全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兼兽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主编《兽医微生物学》(第三版)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获全国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季春明,男,1954年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现任扬州市副市长。1978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曾任扬州市区划办公室副主任,扬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副局长,扬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仪征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代市长、市长,宝应县委书记、人大主任,江都市委书记、人大主任等职务。殷 震,男,1926年生,江苏吴县人,中共党员。1949年毕业于原南通学院畜牧兽医系(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历任华东军区兽医学校教员,解放军兽医大学——农牧大学——军需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校专家组组长,解放军基因工程实验室主任,先后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专家委员会顾问,国家科学技术奖生命科学学科评委会评审委员,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学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理事和传染病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生物技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兽医学报》主编,《病毒学报》副主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总后勤部评为“一代名师”,1999年荣获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徐向明,男,1969年生,江苏如东人,中共党员,现任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1992年7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兽医专业,2003年7月获扬州大学预防兽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博士服务团”西藏分团团长、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扬州大学自然科学处处长。黄 焱,1964年生,中共党员,高级兽医师,现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1984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兽医专业(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历任武进隔湖农场副场长、江苏省农林厅畜牧局药政科副科长、科长,畜牧局副局长、苏州农业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省兽药监察所所长、省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省农林厅计财处处长、会计委派中心主任等职。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崔治中,男,1944年生,江苏江阴人,无党派人士,博士生导师,教授。1966年毕业于苏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兽医专业,1980年在江苏农学院获微生物专业硕士学位。被国家教委表彰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美国专利局专利。先后担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分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遗传学评审组成员。管恒禄,男,1951年生,中共党员,江苏苏州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原江苏农学院牧医系(现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大学学历,研究员。现任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常委、书记。获江苏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政协第八届、第九届委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