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 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 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
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
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李明:《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英]佩恩:《叙事疗法》,曾立芳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5]包涵、郑田伟:《国内叙事心理治疗研究小议》,《社会发展》2012年第24期.
[6]吴熙娟:《熙娟叙语一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版.
[7]邓红:《甘肃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调查与分析(以榆中县为例)》,《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8]欧阳文珍:《儿童创造力发展支持性因素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第92-94页.
[9]李秀婷:《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厌学分析--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三中学学生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刘亮、赵旭东、缪绍疆:《后现代主义下的叙事治疗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第4期.
[11]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施铁如:《学校心理辅导的叙事方式》,《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13]史云云、靳钰炜:《论社会建构主义形成的'理论根源》,《科学之友》2008年第4期.
篇二
[1].詹伯慧.方言.共同语.语文教学[J].澳门日报出版社,1995(5).
[2].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黄伯荣,瘳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宋欣桥.《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用手册》〉[M],商务印书馆,2004.
[6].王培先语言能力与语法教学[J].中国语文,1991(4).
[7].刘耀中.论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湛江师范学院学报[J],1998(02).
[8].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9].缪小春,杨金矣·语文教学中的内隐学习[J].心理科学.2004,(03).
[10].虞旻私,刘爱伦.内隐学习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6,29(3).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现如今,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一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李明:《叙事心理治疗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伍新春、胡佩诚:《行为矫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英]佩恩:《叙事疗法》,曾立芳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年版.
[5]包涵、郑田伟:《国内叙事心理治疗研究小议》,《社会发展》2012年第24期.
[6]吴熙娟:《熙娟叙语一一个咨询师的成长历程》,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版.
[7]邓红:《甘肃农村初中生厌学心理调查与分析(以榆中县为例)》,《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8]欧阳文珍:《儿童创造力发展支持性因素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8期,第92-94页.
[9]李秀婷:《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厌学分析--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第三中学学生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刘亮、赵旭东、缪绍疆:《后现代主义下的叙事治疗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精神医学》2007年第4期.
[11]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施铁如:《学校心理辅导的叙事方式》,《教育导刊》2006年第1期.
[13]史云云、靳钰炜:《论社会建构主义形成的'理论根源》,《科学之友》2008年第4期.
篇二
[1].詹伯慧.方言.共同语.语文教学[J].澳门日报出版社,1995(5).
[2].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黄伯荣,瘳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宋欣桥.《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用手册》〉[M],商务印书馆,2004.
[6].王培先语言能力与语法教学[J].中国语文,1991(4).
[7].刘耀中.论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湛江师范学院学报[J],1998(02).
[8].杨金鑫.汉语的内隐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9].缪小春,杨金矣·语文教学中的内隐学习[J].心理科学.2004,(03).
[10].虞旻私,刘爱伦.内隐学习在第二语言语音学习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6,29(3).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 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 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
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
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中国英语基础教育不断发展,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故事英语教学法便是一种新创英语教学法。经证实,故事英语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但是由于我国故事英语教学理论不完善,小学英语教育普及时间不长,因此,故事英语教学理论表现出凌乱,琐碎,不系统等特点。此外,传统的故事英语教学法自身存在弊端,如注重的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过程机械化等。在传统故事英语教学中,教师先教授故事中的句子和单词,然后再通过听故事,读故事,演故事等教学步骤进行英语教学,人为地将故事分为几个独立的片段进行教学,模式刻板,老套,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故事中的句子,当情境稍有变化,或者变换另一种故事呈现方式,学生便不会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有关故事英语教学的期刊,论文,报告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理清了故事英语教学法发展的脉络,针对传统故事英语教学法的弊病,笔者提出了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探索故事英语教学法的新模式。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是故事英语教学法的发展与补充,它是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自由发展故事情节,并在不断重复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的一种教学法。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受到情境教学法的启发,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思路出发,通过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文中笔者将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与传统故事英语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及语言情境教学法进行区分,指出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在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故事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的教学原则及实施的步骤与操作方法,并通过对重庆市江北区X小学六年级两个班的课堂故事主题小学英语教学实验及对教师的访谈,验证了笔者关于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教学高效性的假设。经研究,笔者发现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与效率。文章最后,笔者对故事主题英语教学法提出了建议并肯定了该教学法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1] 郑丽萍. 英语故事教学互动式课堂活动设计[J]. 吉林教育. 2009(29) [2] 贾秋林. 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低中年级故事教学模式探索[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 2009(05) [3] 林雅. 让学生快乐学习——关于在英语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的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02) [4] 阎晓洁. “引导——创新”故事教学模式探索[J]. 教育科研论坛. 2009(02) [5] 钱峰.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价值与选用[J]. 江苏教育. 2008(22) [6] 张洁. “情景教学法”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最有效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7] 陈洪亮.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情景教学[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03) [8] 周梦瑜.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意义和运用[J]. 教育导刊. 2008(03) [9] 纪玉华,许其潮. 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批评转向[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10] 唐德海,周西安,韦莉娜. 论教育目的的预设与生成[J]. 高等教育研究. 2007(08)
《新时期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方式研究》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必须有一套重要的教学方法。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对英语教学方法的探究,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作综合研究,这是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是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广大小学英语教师要通过有趣、有用、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目标明确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而有些活动的教学目标指向性不强,甚至指向错误的教学目标。如,在一次听课中,有位教师在教学单词 Chinese book, English book, math book, school bag, notebook的拼写时,让学生用身体的运动写出单词的字母,有的学生显得很兴奋,而有的学生纯粹是在那里乱扭,甚至连字母都不拼读,只是觉得好玩,好笑。这样的活动看似热闹,但不能起到真正强化单词拼写的作用。像这样不能指向正确的教学目标的活动我们不能认为它是有效教学。
二、情境创设要真实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新课程提倡创设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和问题情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习文具的词汇时,有的教师设计了利用 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在学习“ At the zoo”话题时,教师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 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并能说 I like 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然而,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尤其在一些展示课的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用大量的时间和语言创设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授“ My clothes”的内容时,设计了开服装店,买服装的活动。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每四人一小组,分别在家里 draw一些服装 picture带到课堂上开展活动。但是在授课时教师首先教学生用纸和彩笔在课堂上制作 shirt,T-shirt, skirt, dress, trousers, sweater, jacket, vest, jeans, pants等图片,结果 35分钟的一节课,学生用了近 30分钟的时间制作 “clothes pictures”,最后教师仅在临下课前几分钟的时候,让学生用做好的“ clothes pictures”开展 clothes shop,进行对话练习。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又如,有的教师在教“ in, under, on”方位词时,设计了捉迷藏的活动。教师精心地把教室布置成家庭房间的场景,有床、桌子、箱子等物品,一名学生蒙着眼睛猜另一名学生藏的地点。由于学生对活动的场景非常感兴趣,注意力不能集中到运用所学语言描述同学位置的教学活动中,并且由于活动场景的有限,每次只能有两名学生参与活动,使得该活动的效率大大降低。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仅要注重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趣味性,而且要考虑到活动的可参与性和效率性。
三、课堂教学语言应简单易懂
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教师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这样可以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英语指示语应当简单和明了。然而,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句,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TPR”最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如,教 big, small, short, long, tall等单词时,教师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教学演示,“big”两手张开画个大圈, “small”用两手指做个特别小的小圈等,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单词的汉语意思,并且,学生也在一起跟老师做肢体语言表演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实施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技巧有很多。此外,小组活动、两人活动、合作学习、个别化学习、合理有效的评价都是实施有效教学的有效方式。
浅谈英语教学方法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浅谈英语教学方法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英语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科目,既有缜密的思维,又有随意的流动性;既有记忆的成分,又有规律可循的成分,是动与静的结合,是听、说、读、写的综合反映。如何处理英语教学中“难”与“易”这对矛盾,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之一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全班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改变“只抓少数,忽视多数”的升学思想,要向“全面贯穿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素质教育转变。比如,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采取形式多样而有效的教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双人训练”、“小组练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增加每个学生口语练习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更多的学生享受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好地创造课内外学习英语的氛围。
二、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
这是问题的关键,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浓与淡,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初中学生已在生理上渐趋成熟,已经为自我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爱好创造了前提条件。作为教师,应该当好引路人,如给学生订阅英语报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实现“要我学——我要学——要学好”的转变。也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英语的声像效果,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的心理,进而循循善诱,促使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
三、从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入手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达到与外界的交流和认知。有些学生怕说,或说的是“中国式”英语,不能脱离母语。因此,作为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作为一个关键。一些经常化的口语,教师首先要带头说起,比如:平时交流、上课前后的问候语、课堂的值日生汇报等,并且要做到字正腔圆,以免学生受到错误影响。
四、加强日常训练
这里所说的日常训练具体指的是听、说、读、写的训练。听,就是要求学生正确地发好音,实现英语的标准化,提高学生的辨音知音能力,使听者能理解说者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可以不定期地利用早读、课间、课堂播放英语磁带、英语电教片、英语歌曲等。说,就是在日常的交流中注重英语口语表达的养成,且要营造一种氛围,做到教者带头说,学者跟着说,尽量消除英语课堂上的“汉语化”。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读,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理解对话、课文,加强对单词、词组、语法的理解和记忆。写,就是要勤用笔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要经常性地组织学生默写单词、词组,并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写一句话,或写一篇小短文,使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掌握能力在日常训练中得到提高。在发展听、说能力的同时注意读、写能力的培养,以求四种技能同时提高。平时可结合使用练习册,开展多种活动、竞赛等笔头训练,这对培养写的技能无疑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精讲”与“精练”相结合,提高教学的科学性
“精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讲重点、难点、疑点。为此,要确定重点,找出难点,明了疑点。教学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精练”是指要练准、练巧、练好。通过练,扩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并把新知识及时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不断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练习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利用课后习题挖掘其智力因素,发展智能,培养素质;二是有针对性、启发性、多样性地设计习题,注意面向大多数学生,又富有弹性,使优生吃得“好”,差生能保“底”,中间生吃得“饱”;三是让学生自己设计习题,这样更容易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在练习中,要注意及时反馈和调节,以便校正误区和强化绩效。
六、切合实际,施展教艺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施展教学艺术,才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如:可巧用“误导”原理,正确理解教材内涵,用“漏词法”、“调位法”、“误判法”等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下苦功。同时,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准确理解教材内容,如采用电视、实物、图片、挂图、幻灯、音乐等,不断刺激学生的眼、耳、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一起“活动”。这样,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就会深刻起来,教师所教内容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七、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初中生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通过组织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活动,将英语教学深入活动之中,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锻炼,这种活动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八、不断总结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进步。作为教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疑虑要善于思考,“晓其一而知其全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通过指导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对所教内容也要做到“课前能预习,课堂能会教,课后能提高”。
英语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适合自己及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摘要:
英语学习作为一种非母语学习,对农村小学生来讲,激发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主要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词: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一、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1.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应贴近生活,能充分反映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去。如,在教学away时,教学生An apple a day,keep the doctor away.学习名词dog时,我又告诉学生,含dog的词组或谚语也不少,而且很有趣,如a lucky dog(幸运儿),hot dog(热狗),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之日)。
2.教师应在课堂上,尽可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下,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自然信心就增长了,也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二、教学手段应形式多样,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与良好的语言环境
1.为了适应学习内容的灵活性,把英语变成开放、民主的交流现场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要想让课堂“活”起来,教师先要“活”起来。教师自始至终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语调抑扬顿挫、语言风趣幽默、表情丰富、手势恰当,以此做出榜样,渲染气氛,感染学生。
2.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课堂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情景法、直接法、讨论法、练习法、视听法、交际法等,只要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都可采用。
三、运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1.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成绩及点滴进步都予以肯定。可采用多种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如:我在上课时给认真听讲的学生发小贴熊,并将每节课时英语学得好一点的学生指命为当天的小老师,并发小贴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在平常教学时,让他们用所学知识分组比赛,并由教师或其他同学给予评分,这也能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听讲。
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各种有效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摘要:
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值得我们去研究。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对于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有许多想法。在课堂上如何进行语法教学、怎样指导学生背诵、如何打好英语学习基础等都成为本文所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场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了教育界人士常常谈论的论题。
笔者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十七年,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许多想法。“教学”一词中的教,在英文中为teach,有“给人示例”的意思。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指教师教得认不认真、教学内容有没有完成。关键在于看学生有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如何。如果学生学的糟糕,教师教的卖力、再辛苦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笔者在教学中,很注意向同行学习,注意平时的教学反思。一节好的英语课,需要教师细心雕琢、认真准备才行。听课及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是很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能的方法。
笔者通过实践、摸索,逐渐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现在写出来,与同行们共同商榷。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时,笔者注意以下问题的处理:
(一)抓好语法教学
现行英语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多,课时又极有限。
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材,在编写内容上重复的较多,如音标、字母、日常口语、对话等相当一部分七年级课本中的单词和句子,在小学课本中均已出现。中小学英语教材的衔接上存在着脱轨现象,严重地违反了教育学原理。
语法项目等比较复杂,学生不易掌握。
语法揭示了语言的内在规律。对于学习者来说,一定的语法知识有助于更正确和更标准地使用语言。而对于外语学习来说,语法学习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捷径。
近些年英语教学方法不断翻新,英语课成了“四不象”。一部分教师,尤其是刚走上讲台的教师,容易走极端。在英语课上几乎不讲语法,上课就是全盘西化的授课方式,这种课实质上是很不走俏的课,费时低效不说,学生易“走火入魔”,或容易造成“两极分化”。
交际教学法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在1972年提出的。后来在此理论基础上,肯纳尔(Canale)和斯温(Swain)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论,他们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
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不讲语法和语法讲的较少的作法是很危险的。英语对于学生们来说,有许多陌生的.地方,如单词难记,句子结构不容易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要腾出时间补上语法教学这一课。语法教学,也不能脱离语境——如能将语法知识融入语言材料中,通过阅读材料分析重点内容、强化难点等方法,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选取的材料应有趣: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小文章、诗词、对话等,都可以用。也可选取英美小说简易本中的东西,让学生读。网络上、报纸上许多与学生所学知识有关的材料也可以拿来用。
应该注意教材上每单元的Grammar Focus ,让学生明白句意,再出现一些例句,归纳词和句的用法。让学生象学古汉语那样,字词都一一去推敲。另外,让学生做点语法练习。这样做,有百益而无一害。语法教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不能缺少,方法应多样。学生通过贴近生活的感知、理解来学习和使用语法,而不是孤立的拿句子就事论事。
所以我们既不要谈语法“色变”,也不要脱离语言实践,而津津乐道于语法。
(二)加大背诵力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从孩子一开始学英语,就要注意指导学生去背诵。
刚开始时,只需让学生背一两句话,逐渐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对话,再到背诵长文章,教师要坚持每天督促学生朗读背诵。
学生一旦养成此学习习惯,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英语学习本无捷径可言,入门阶段需要死记硬背。想不费功夫,就牢记单词、脱口而出讲英语,恐怕是徒劳的。
许多英语名家都提倡学生背诵。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仁毅先生就说过,“在基础阶段,或高年级,要努力背诵名篇,譬如说,背50—100篇,无论从语言还是从内容来说,这都是精华。背熟了,对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运用都有好处。”
真是至理名言。在教学中教师们应注意对孩子背诵能力的培养。
(三)努力用英语组织课堂
用英语教英语,这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应倡导。
尽量用英语讲课,语速自然停顿恰当,不给学生在大脑中进行英汉转换的时间。
课堂上,教师如果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刚开始学生可能不太适应,但如果坚持做下去,学生的听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就会逐渐增强,这个笔者深有感触。
刚走上讲台时,因为用英语教英语,招来同事、学生以至领导的不解,但笔者顶了下来。刚开始时,课上允许说汉语。慢慢地,等学生适应了,尽量减少汉语的出现。学生称笔者为“洋老师”,说我的课有趣,他们喜欢这种授课方式。
课堂力应求形式多样。
每天课前热身对话,让不少学生抛弃“害羞、怕开口”的毛病。课前几分钟的说话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课堂气氛,对学生起帮带作用。热身对话以新颖愉快的方式拉开教学帷幕,以迅速简洁的形式整合学生思维,从而把学生带入轻松活泼的教学活动中。
在笔者的课上,采用最多的是表演课。让学生对话表演,谈论图片、说喜欢的事物、讲故事等,把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联系起来。让英语课真正成为学生十分向往的兴趣天地。
(四)打好基础
基础很关键。在刚开始英语教学时,应当抓好学生的语音关、书写关。
1、过语音关。
教学生国际音标的读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让学生朗读单词。反复认真的模仿及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对学生进行看、听训练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反复模仿,养成良好的语音习惯。对于长词、长句的语音训练,要分音节和语段训练。大声朗读对学生语感的形成,帮助会很大。
2、重视书写
要从刚开始就要抓好学生的书写,对学生的作业应该严格要求,不能听之任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业要当面订正、指导。书写差的,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图快不认真的,让他重做;抄袭作业的,提出批评,坚决杜绝抄袭现象。
(五)注意文化教学
中国古时候儿童入私塾读书,读《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此外还读《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意在让儿童早期接触我国传统文化。
学英语也一样,让学生通过英语文章、材料等的学习,了解西方人说话、做事等礼仪知识,了解其风土人情。
在课堂内外,可以抽出时间去介绍西方礼仪和节日的知识。如:在谈及西方的感恩节、圣诞节时,可通过VCD、多媒体、图片、书报资料等,让学生观看节目和阅读文字,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平时在开课前播放音乐、英文歌、对话材料,营造语言学习气氛。
教师可在课外组织各种文化专题讲座。如外国节日、宗教习俗、餐桌礼仪、小费、问候语、禁忌语、体态语和手势语等。教师也可帮助学生阅读一些英文故事、报纸杂志文章,促使学生留心并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将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实施以来,初中英语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把学习过程真正交给学生——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把“对话”当做问答,把“自主”变成“自流”。独自学习、探究学习等有名无实。
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笔者这里所提到的问题,可能对于其他同行有参考和借鉴作用。因限于篇幅,就写到这里。
最后笔者想借别人的话结束本文——“在英语教学中,应当还孩子们说的权利。让民主像一座桥一样搭在师生的心灵至上。做老师的人,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做他们的好朋友。”让你的英语课堂成为孩子们心灵所向往的最快乐的地方吧!
“讲学之功,贵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诱导。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
教学是一门科学,只要我们肯下功夫研究,会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突破口的。
参考文献:
【1】张丹主编,《初中英语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
【2】王道福主编,《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
【3】于勇主编,《教学技能训练》(中学英语),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4】胡春洞主编,《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第一版.
【5】包天仁主编,《基础英语教改论坛》(初中教师卷·第三集),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第一版.
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在学习和工作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英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戴维 洛奇 小说的艺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高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源与流 宁波:宁波出版社,2000
侯维瑞 现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6
胡经之,王岳川主编 文艺学美学法论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
黄晋凯主编 荒诞派戏剧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霍夫曼 佛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 王宁译 北京:三联书店,1987
拉曼 塞尔顿编 文学批评理论 刘象愚,陈永国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霍纳 韦勒克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4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李维屏 英美现代主义文学概观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柳鸣九编选 新小说派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吕同六主编 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罗伯特 斯皮勒 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集 王长荣译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0
罗德 霍顿 美国文学思想背景 房炜等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梅佛里德曼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米兰 昆德拉 小说的艺术 孟湄译 北京:三联书店,1995
史志康主编 美国文学背景概观上海: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98
徐葆耕 西方文学 心灵历史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殷企平 小说艺术管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
包惠南,包昂编.实用文化翻译学.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
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北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陈延佑 英文汉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0
陈文伯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崔永禄 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单其昌 汉英翻译技巧 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杜成南,文军主编 中国当代翻译百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4
方梦之 翻译新论与实践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辜正坤 中西诗鉴赏与翻译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郭建中编 文化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黄龙 翻译技巧指导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黄龙 翻译学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姜治文,文军编著 翻译批评论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金堤 等效翻译探索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居祖纯 汉英语篇翻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孔惠怡,扬承淑 亚洲翻译传统与现代动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孔惠怡 翻译 文学 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霍叶敏.小学英语课后作业的有效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1:197-198.
[2]陈庆华,魏茂玲.小学英语教学中导学案的运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01:123-124+127.
[3]毛新.小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管窥[J].华夏教师,2016,02:65.
[4]汪慧.小学英语课堂提问艺术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106-107.
[5]高建霞.小学英语课堂创新教学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3.
[6]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08:108.
[7]季娟.小学英语课堂生命化教学的缺失与重构[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3:55-56.
[8]刘娜.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01:49-51.
[9]吕硕.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J].学周刊,2016,30:182-183.
[10]沈青.小学英语形象联想教学法的实施[J].基础教育研究,2016,10:67.
[11]金文雅.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9:103.
[12]程方.网络环境下小学英语的模式构建[J].校园英语,2016,10:135.
[13]张春燕.新课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J].校园英语,2016,10:202.
[14]李安萍.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校园英语,2016,12:90.
[15]王朝梅.小学英语歌曲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校园英语,2016,12:107-108.
[16]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盲区”的突破[J].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105-106.
[17]黄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129.
[18]韩立霞.小学英语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04:33.
[19]王赫微.小学英语课堂分级阅读教学应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6,14:95.
[20]张琪.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阅读兴趣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43.
[21]李爱平.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好学困生转变工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7:79-80.
[22]陈金业.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初探[J].学周刊,2016,21:229-230.
[23]盛敏.小学英语各板块预习模式的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6,08:73-74.
[24]梁君玉.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10:171.
1.柯东霞(2005).交流与互动一一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主旋律.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
2.曹逸韵(2012).浅析二语习得研究中的`输入假说与互动假说.《琼州学院学报》(4).
3.付凤文(2000).分阶段听力教学.《国外外语教学》(2).
4.方子纯(2006).语篇宏观结构分析与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8).
5.卢仁顺(2002).“输出假设”研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4).
6.陈丽清(2010).新的英语教学模式--民主与互动性教学.《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
7.梁岁林(2004).图式理论下的听力课新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
8.董明(2004).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外语与外语教学》(5).
9.金海玉(2012).浅析语言输入、互动、输出假说与二语习得的关系.《海外英语》(18).
10.方申萍(2000).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培训.《国外外语教学》(4).
11.沈昌洪.刘喜文.季忠民(2010).《第二语言习得导论》(英文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2.宫力(2010).《交互式语言教学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3.顾伟勤(2010).论“互动假说”的发展与局限.《外语学刊》(5).
14.何培芬(2003).解码理论在大学英语听力中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12).
15.李慧敏(2006).从图式理论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8).
16.刘玉红(2010).英语课堂教学生生互动模式管窥.《教学与管理》(9).
17.李燕.贾放(2001).“互动假说”与语言课堂教学互动策略及效用研究.《语言文字应用》(S1).
18.吕玉明(2000).改进听力教学的三个环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S2).
19.穆育凤(2002).《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中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⑵.
20.邱采真(2002).试论互动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1]费巧莲.激情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5:72.
[2]李征娅.舞台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6,06:78-80.
[3]李莉.夸张手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6,09:272-274.
[4]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01:40.
[5]何轶君.PBL模式对小学英语自我效能的影响[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1:110-111.
[6]王东芳.如何让“动”成为小学英语课堂的主旋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2:68.
[7]韩笑.绿色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244.
[8]宋丽敏.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未来课堂探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120-121.
[9]杨进.小学英语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01:20-23.
[10]刘妲治.小学英语开展对话教学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267-268.
[11]路亚涵.浅谈小学英语教育中的创造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6,01:228-229.
[12]完玛草.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04:179.
[13]王秀国.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6,02:166.
[14]王思佳.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1:101+112.
[15]刘思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3:56-57.
[16]王凤英.浅谈小学英语两级分化的成因以及改进方法[J].才智,2016,04:193.
[17]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1:63.
[18]岳凌云.小学英语口语有效教学的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85.
[19]周海玲.浅谈小学英语教材插图资源的有效开发[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98.
[20]卢林,张传福.论赏识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学周刊,2016,10:146-147.
有写好的,直接用
作为一名教师,写好教学教案是很重要的,也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下面是我整理的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范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小组合作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快乐;学习兴趣;英语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有了兴趣,他才会乐于学、主动学,学习过程才会轻松。所以,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课堂活动教学在吸收了传统教学的优点的同时,还应融入任务型教学活动来进一步完善英语学科教学体系,使英语学科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且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新课程理念。如何做到让学生轻松、快乐、主动、有效地 学习英语 ,笔者认为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快乐氛围,让课堂充满爱
任何一种 教育 都应该是渗透着爱的教育,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学生们才能快乐地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和谐、快乐的氛围。因此,我们不妨这样去做: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如在进行口语训练时,不能只关注优等生,应面向全体学生,要给后进生更多的锻炼机会。其次教师的语言要自然亲切,眉宇间发自内心地流露出对学生的喜爱,这样学生情绪自然活跃,能最大限度地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乐学精神。
2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
新课程带给学生的是全新的面孔与 思维方式 ,而带给教师的是全新的挑战。教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的过程。面对素质教育的今天,这就势必要求我们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高效率的教学课堂,从而使学生学有所获,形成学习英语的学习能力,兴致勃勃地学习英语。
2.1逐步使课堂教学英语化,教学表情化、动作化、合作化。
学生学习英语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和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浓厚的英语语言学习氛围。每节课,笔者都使用英语教学,从简单的课堂用语开始,并逐渐增加句数。经过日积月累,学生基本上适应了英语授课,增强了学习英语的信心,觉得听说英语并不难,为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坚持值日演讲及每日一句等常规活动。
每天,笔者让学生坚持做值日演讲,内容从简单到复杂,话题广泛,形式多样,有猜谜、讲 故事 、 唱歌 、笑话、小品等等。生动形象又具有趣味性。久而久之,学生通过上台演讲体验到交际目的后的成功感和愉快感,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英语的兴趣,逐步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表达,增强了自信心和毅力。
2.3采用探究式合作型 学习 方法 , 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
学生在课堂中不只是倾听者、接受者、被训练者,还是作为一个主动参与者、实验者、探索者加入进来的。让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成为课堂活动中的真正一员,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 通过开展小组活动积极合作,相互学习,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一切可利用的 渠道 查找、制作并讲解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作品。通过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创设情景,“授之以渔”,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同时,每个人又都是出色的。我们的教育应多方面、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去发现学生、培养学生,视学生为教学中的真正主人。这样,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轻松愉快,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较快的提高。
3课堂设趣,寓教于乐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学生认识的需要,也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越浓,注意力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反应越清晰,思维、记忆等各种智力活动也最有成效。
3.1快乐——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很注意课堂纪律,课堂上学生静静地坐在那儿,人云亦云,这样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好动、好玩、好胜的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活动形式。如做游戏、讲故事、 绕口令 、猜 谜语 、唱歌、跳舞等形式,特别是游戏,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90%以上的小学生喜欢课堂教学游戏,使他们的身心达到完全的投入,而且游戏会使枯燥、机械的句型操练变的生动、活泼、趣味无穷。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如教一组颜色的单词,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种游戏。每个学生拿一种不同颜色的纸牌,教师发出指令:red , red , red , sit? down? please ; yellow ,yellow, yellow,? touch? your? nose ; white , white , white , open? your? book。拿出相应颜色纸牌的学生就根据指令完成动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各种颜色的单词,又避免了反复诵读记忆单词的枯燥无味,又运用这些词汇进行了交际练习。
3.2快乐——物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知识和 经验 , 抽象思维 不够发达,但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要经常利用图片、实物、录音机、多媒体等多种辅助工具和设置情景进行教学,这样就能使英语课堂形象化和趣味化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接受知识。
如教apple、banana、orange等实物单词时,可以把实物带进课堂。虽然这些实物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但教师把它们带进课堂教学,学生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在 英语单词 与实物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生词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记住并说出,但对于一些不便于带入教室的实物,我们可以用相应的图片、卡片、多媒体展示,用玩具代替等。用实物激活学生言语活动的兴趣,学生充满好奇兴奋,快乐地学习英语单词。
3.3快乐——想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 想象力 ,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 简笔画 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不同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练习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餐厅,里面画有各种食物和饮料,让学生想象他们去餐厅,两人一问一答:Do you like chicken curry? Yes, I do .I like spicy food. Do you like pineapple juice? No, I don’t. I don’t like pineapple. 或者让一个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 其它 同学都喜欢什么味道的食物,这时学生们都非常高兴,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要做小记者,去了解其他同学的喜好。
3.4快乐——评
学习最大的快乐在于经过艰苦努力而获得成功。成功的学习再受到教师的表扬,能推动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因此,在对任何一个学生进行评价时,切不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评价中老师应用深情的赞许或是热情的鼓励,以巩固提高学习兴趣。根据学生表现的优劣,可以依次运用程度不一的话语:Ok / Good / Wonderful /Great等。当学生有了精彩的表演,我们可以说:”“ Great ! Boys and girls, Clap your hands !|接着引导全班同学鼓掌对其表扬,集体喊:“XXX, Very good ! ”有时教师也可以奖励他们一些贴纸,或者送一些小礼物等。如果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说好,则说:“Try again!”这样的评价不会挫伤他的积极性,使他有勇气,有兴趣再试一次。
4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学英语
处理好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关系。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学生能学以致用课堂上的知识到真实生活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会与日俱增,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学习英语,从而可以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
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在听说方面的交际能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促进了读写交际能力的发展,取得了学习英语的较好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造能力。这些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例如,学习了“天气预报”后,笔者让学生用所学句型自由对话,同时还找来China Daily和其他日报,让学生参阅天气预报这一版进行对话。学习和练习中要始终用英语进行思维,这样学生在自由交谈中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扩大吸收了书本以外的相关知识。这样,不仅在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他们听、说、读、写和语言的交际能力,达到了多元培养目标,而且还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轻松、自如,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培养了用 英语学习 英语的学习习惯,达到有效的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教师设计与所教内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情景,提供一些有用词组和句型, 通过交际训练,即培养学生用英语学英语,能够帮助学生摆脱无从开口或无话可说的尴尬,从而迅速进入角色,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交际训练。交际性练习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最高形式,设计得当,学生乐于参与,其语言交际能力的发挥达到高潮,课堂气氛的活跃达到顶点。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快乐地练习,培养了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是最理想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效果。
教学中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轻松快乐、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造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运用各种 教学方法 ,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英语的快乐,让学生在“乐”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会深入探索,并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实现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
1.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无论是备课还是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都需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考虑与设计,要基于学生基础、认知规律与接受水平,考虑到学生的兴趣、 爱好 等来综合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贴近学生的学情,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
2.给予学生主体参与的时间。
在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分配教师讲解与学生练思的时间,要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成为师生的“群言堂”。
3.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并不是单一地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自主选择的权利上。在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扶放有度,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同时又要加强教师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在最恰当的时机进行自主选择。
二、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实现从教材转向多种资源的优化
以往的教学中视教材为经典、权威,教师在教学时不敢越雷池半步,严格地执行教材,这是典型的以教材为中心、带着教材走向学生的教材观。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视野完全集中在教材上。现代教学提出生活即教育,这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活”的教育,学生所学到的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材为中心,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以教材为全部教学内容的教学观,要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富有生活气息,更加具有趣味性,以此来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见识的效果。
1.立足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对教材进行全面掌握,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掌控教材,而不是沦为教材的“奴隶”,要对教材的各个知识,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来合理调整,以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学情。
2.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对于英语学科来说,只有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语言的真谛。我们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将教学与学生具体的学情结合起来,及时补充一些图片、音频与视频资料,让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更丰富,才能真正将英语学习与 文化 背景结合起来,才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实现从单一到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1.形象教学法。
小学生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形象直观、新颖有趣的事物更为感兴趣。传统的教学手段枯燥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可以采取形象教学法,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简笔画、多媒体、实物等形象事物来进行教学,这样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热情更高涨,整个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单词时,针对名词类如apple、banana、ruler、desk等采用实物、图片或简笔画,动词类如jump、run、drink、eat等用多媒体来动态模拟或用简笔画来展现等。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角色扮演法。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表演与模仿天赋,为学生提供剧本,让学生进行表演,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在表演中学到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将语言真正与运用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习语言,将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如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扮演医生和患者等等,从而将教室变成舞台,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主角,充分地展现着自己,从而使教室成为学生展现自我、展现个性的舞台,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
3.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实现了由无形到有形、由静止到动态、由抽象到形象的转变,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世界,更能吸引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进入学习与思维的最佳状态。事实证明,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时进行教学,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整个学习过程也是愉悦而快乐的。
4.任务驱动教学法。
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任务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促进学生积极地调用所学知识来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展开合作交流,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力量,在小组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从而掌握知识,学到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与能力。
总之,教无止境,我们要紧跟教育形势的发展,认真学习新理念,研究新教法,树立新观念,加快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富有活力与趣味性的课堂,让学生愉悦学习、主动学习,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成效。
一、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缺乏语境。
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创设相关语言的语境,从小到大我们生活在汉语普通话的语境下,即便没有人对我们进行专业汉语的教学,我们也能够用普通话和他人进行交流,这就是语境的作用。语境对于英语语法知识的学习也很重要,不过现阶段,小学英语语法知识的教学中,老师并没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很多英语老师只采用汉语进行英语语法的教学,对于英语单词也是让学生记住汉语意思,而不注重英语单词的运用,造成学生听写单词时,老师负责报中文学生写英文,很多学生却写不出相应的英文单词。
2.老师不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
语法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密切注意学生动态,很多时候,老师在英语上的学习已经达到了十几年,然而,小学生在英语方面却是刚刚起步的阶段。在英语语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产生许多疑问,老师应该耐心细致地作出回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要因为学生的问题比较幼稚就随意应付学生。同时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朋友,也没有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反应,师生交流太少,英语语法教学气氛沉闷。
二、英语语法教学理念和实践
1.隐性原则的运用。
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教学方法,一种是显性语法教学,主要侧重于在课堂上直接讲述语法规则,另外一种是隐性语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而是创造相关的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接着通过对语言的使用归纳出语法规则。英语课堂的枯燥性往往是因为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而通过隐性原则的运用,则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进行交流。
2.语法教学与多媒体结合。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显得比较乏味的原因,主要是老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运用课堂的口头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要求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多媒体设备开始进入现在的中小学课堂,英语语法教学除了采用一般的教学方式,还应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特别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3.故事学习法。
英语语法教学中通过故事的引用,可以让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程,听故事的兴趣较为浓厚,在讲解语法的同时,如果穿插进一两个故事,学生会很乐意认真听讲的。
4.创设语境进行语法教学。
创设语境对于语言的学习十分重要,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做到课堂教学全程英语,但是也应该采用双语教学,帮助学生在英语的语境下学习英语语法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英语兴趣小组,类似于大学“英语角”的模式,采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 相学 习,这种做法也弥补了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的弊端,使英语语法教学更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更浓。
三、结束语
随着英语在我国的普及,已经在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被人们意识到,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英语老师在小学英语语法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故事的模式展开教学。善于利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相关的语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不断地实践,把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猜你喜欢:
1. 小学英语老师新学期计划书范文6篇
2. 英语教案范文
3. 关于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4. 小学英语论文范文
5. 小学英语教师学术论文范文
,TheapplicationoftheTheme-basedplusCommunication-basedinEnglishclass英语课堂中交际主题的应用2,中文:汉字“好”的语义功能研究英文:AStudyontheFunctionsofChineseCharacterHAO3,中文:浅析凯特·肖邦《觉醒》中的女性主题英文:ABriefAnalysisofFemaleConsciousnessinKateChopin'sTheAwakening4,中文:初中英语口语的错误类型及其对策英文:ErrortypesinJuniorstudents'oralenglishandtheircountermeasures5,中文:试论艾米莉?迪金森自然诗中的女性意识英文:OnFemaleConsciousnessinEmilyDickinson'sNaturePoetry
英文论文参考文献示例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英文论文参考文献示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英语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范本
用Times New Roman。每一条目顶格,如某一条目超过一行,从第二行起“悬挂缩进”2字符。参考文献中所有标点与符号均在英文状态下输入,标点符号后空一格。
参考文献条目排列顺序:英文文献、中文文献、网络文献。分别按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文献前不用序号。
1)英文参考文献
(1)专著与编著
排列顺序为:作者姓、名、专著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例如:
Brinkley, Alan. The Unfinished Nation. New York: Knopf, 1993.
专著名中如果还包含其他著作或作品名,后者用斜体。
例如:
Dunn, Richard J ed. Charlotte Bront: Jane Eyre. New York: Norton, 1971.
A.两个至三个作者
第一作者的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其余作者名在前,姓在后,中间无逗号;每个作者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作者的姓名前用“and”,后用句号。
例如:
Rowe, Richard, and Larry Jeffus. The Essential Welder: Gas Metal Arc Welding Classroom Manual. Albany: Delmar, 2000.
B. 三个以上作者
第一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中间加逗号)后接“et al.”,其他作者姓名省略。
例如:
Randall, John et al.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C. 同一作者同一年出版的不同文献,参照下例:
Widdowson, Henry G. EIL: Squaring the Circles. A Reply. London: Lomgman, 1998a.
Widdowson, Henry G.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b.
(2)论文集
参照下例:
Thompson, Pett. “Modal Verbs in Academic Writing”. In Ben Kettlemann & Marko, Henry 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by Doing Corpus Analysis. New York: Rodopi, 2002: 305-323.
(3)百科全书等参考文献
参照下例:
Fagan, Jeffrey. “Gangs and Drugs”. Encyclopedia of Drugs, Alcohol and Addictive Behavior. New York: Macmillan, 2001.
(4)学术期刊论文
参照下例:
Murphy, Karen. “Meaningful Connections: Using Technology in Primary Classrooms”. Young Children. 2003, (6): 12-18.
(5)网络文献
参照下例: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URL” .
2)中文参考文献
(1)专著
参照下例:
皮亚杰.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期刊文章
参照下例:
杨忠,张韶杰.认知语音学中的类典型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1-3.
(3)学位论文
参照下例:
梁佳.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试题现状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2.
(4)论文集
参照下例:
许小纯.含义和话语结构[A].李红儒.外国语言与文学研究[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5-7.
(5)附录本
翻译学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参考文献:
奥马利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 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言仁 英语语言学纲要 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 英语修辞大全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 语言学方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 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 英语语体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国文 语篇与语言的功能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文 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 英语语言学基本读本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 语篇翻译引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 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 语言学入门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 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拓展内容:
书写格式
1.参考文献标注的位置
2. 参考文献标标注方法和规则
3. 参考文献标标注的格式
2007年8月2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编排规范研讨会”决定,2008年起开始部分刊物开始执行新的规范“综合性期刊文献引证技术规范”。该技术规范概括了文献引证的“注释”体例和“著者—出版年”体例。不再使用“参考文献”的说法。这两类文献著录或引证规范在中国影响较大,后者主要在层次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得到了应用。
⑴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为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制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著录规则”。
⑵顺序编码制的具体编排方式。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⑶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书写技巧
把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以word2007为例,可以在插入尾注时先把光标移至需要插入尾注的地方,然后点击 引用-脚注下面的一个小箭头,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个自定义,然后输入中括号及数字,然后点插入,然后自动跳转到本节/本文档末端,此时再输入参考文献内容即可。
在文档中需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需要制作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搞定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解决的方法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需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设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进行自动编号。
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需要的。当然,可以通过设置打印页码范围的方法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方法,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隐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于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方法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设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设置为“无”,应用范围为“段落”。切换到“页脚”,删除页码。选择“工具|选项”,在“打印”选项卡里确认不打印隐藏文字(Word默认)。
注:以上在word中的处理是比较常用的做法,不过作者需要了解,投稿稿件是word格式或pdf格式或wps格式,但是很多期刊是用方正排版系统排版的,二者不“兼容”。因此,作者的word投稿只是编辑部排版的原稿,排版问题作者无需太过担心;而作者如想要编辑部出刊前最后的电子稿(有些作者着急要清样或已经排版的电子稿)其实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没有方正的软件就无法打开这个电子稿。
语言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语言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语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学,也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桥梁。下面是我分享的.语言学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奥马利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丁言仁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黄国文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李延富主编英语语言学基本读本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李运兴语篇翻译引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刘润清等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上下册)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
刘润清等语言学入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秦秀白文体学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孙志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95—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索绪尔普通语言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王宗炎语言学与语言的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王佐良等英语文体学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伍谦光语义学导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熊学亮语言学新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扬自俭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上下)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周考成英语语音学引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0
Clark,J.etal.语音学与音系学入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Gimson,A.C.andArnold,E.AnIntroductiontoPhoneticsandPhonology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Halliday,M.A.K.AnIntroductiontoFunctionalGrammar,2ndedi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Leech,G.N.PrinciplesofPragmatics.Longman,1983
Lyons,J.LinguistiSemantics.An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Peccei,J.S.Pragmatic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adford,A.Syntax.AMiniminalistIntroduction.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Robin,R.H.GeneralLinguistics.北京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Quirk,Randolph,etal.AGrammarofContemporaryEnglish.Longman,1927
拓展内容: 语文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1]鱼国超,《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发展初探》,《探索与实践》,2002年第二期.
[2]崔峦主编:《小学语文教学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董蓓菲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4]付宜红着:《日本语文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朱绍禹、庄文中主编:《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从书·本国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6]范印哲编着:《教材设计与编写》,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7]娄同森:《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4月.
[8]李汉潮:《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演变及思考》,《现代教育论坛》,2009年第11期.
[9]陆迎芬:《中学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0]顾黄初、顾振彪着:《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1]顾黄初、顾振彪着:《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