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官网

发布时间: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官网

世界上是有这个人笛!53. 单志新; 余新炳; 李学荣; 马长玲;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海南株Pfs4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1.15; 17(1): 21-2554. 徐劲; 陆家海; 方建民; 余新炳。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中HRPⅡ抗原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1.15; 17(1): 26-2755. 李焱; 余新炳; 吴忠道; 李晖婷; 包俊英; 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得和分析。地方病通报 2001.02.28; 16(1): 6-956. 吴瑜; 黄炯烈; 周国理; 柳晓欣; 钟作良。白纹伊蚊基因组中CYP6家族新成员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1.03.10; 8(1): 23-3057. Zhou,G. Huang J. Wu Y. et al.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cytochrome P450 genes from Aedes albopictus. Entomol.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 2001,8(1):39-4858. Zhou,G. Huang J. Wang L.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ree new full length cDNAs of cytochrome P450 from Aedes albopictus. Entomol.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2001,8(2):141-15459. 陆家海; 郭中敏; 余新炳; 冯德元; 李德昌; 程维兴。细粒棘球蚴细胞系培育及其免疫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1.03.15; 22(2): 81-8460. 吴忠道; 郑亦男; 徐劲; 余新炳。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编码基因cDNA的分离和序列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1.03.15; 22(2): 85-8861. 陈小平; 陈观今; 肖斌权; 施文钧; 徐慧芳; 高凯。HIV/AIDS患者和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及其相关性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3.15; 17(2): 3-762. 陈海峰; 陈观今; 郭虹; 郑焕钦; 王又红。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SAG1/ROP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3.15; 17(2): 8-1063. 周俊梅; 余新炳; 吴忠道; 郑亦男; 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DNA免疫在小鼠诱生的保护性免疫力。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3.15; 17(2): 11-1364 . 马长玲; 余新炳; 李学荣; 单志新; 吴忠道。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12基因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3.15; 17(2): 31-3465. Guo Hong,Chen Guanjin, Lv Fangli,Chen Haifeng,Zheng Huanqin。Immunity induced by DNA vaccine of plasmid encoding the rhoptry protein 1 gene combined with the genetic adjuvant of pcINF-γ against Toxoplasma gondii in mice。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1.03;114(3):317-32066. 李焱; 余新炳; 吴忠道; 李辉婷; 郑亦男; 周俊梅。用表达序列标签(EST)法发现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1.04.15; 13(2): 96-9767 . 周永安; 陈观今; 刘彦文; 罗树红。弓形体RH株抗原基因SAG1的扩增克隆及鉴定。山西临床医药 2001.04.25; 10(4): 249-25268. 刘志刚; 黄炯烈; 朱振宇; 周珍文; 刘玉琳; 龚十妹。美洲大蠊若虫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1.04.30; 21(S:S): 4-669 . 陈海峰; 陈观今; 王又红; 郑焕钦; 郭虹。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弓形虫SAG1抗原基因在免疫小鼠体内的表达。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13-1570 . 吴忠道; 李焱; 徐劲; 余新炳。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的cDNA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22-2471 .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李学荣; 吴忠道;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海南株STARP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基因结构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25-3072 . 陆家海; 陈慧红; 余新炳; 冯德元; 郭中敏。细粒棘球蚴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31-3373 . 方政; 刘彦文; 鄂群; 史玉坤; 余新炳。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SP基因表达产物免疫鼠体内抗原定位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40-4274 .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李学荣;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GLURP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1.06.15; 8(2): 74-8175 . 周国理; 吴瑜; 黄炯烈; 陆家海; 王玲。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4龄幼虫cDNA文库的构建。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1.06.15; 8(2): 92-9876 . 马长玲; 余新炳; 单志新; 李学荣; 吴忠道; 胡旭初。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BA-175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1.06.20; 14(2): 90-9477 .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方建民; 李学荣; 卞国武; 吴忠道。恶性疟原虫HRP-Ⅲ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1.06.20; 14(2): 95-9978 . 单志新;余新炳; 李学荣; 马长玲; 陆家海; 徐劲。恶性疟原虫红内期p41-3基因的扩增及克隆。中国热带医学 2001.06.28; 1(2): 90-9279 . 沈际佳; 蒋作君; 余新炳; 汪学龙; 王维。日本血吸虫10.6kDa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1.06.30; 19(3): 157-15980 . 吴明玮,张玲敏,黄炯烈,等. 白纹伊蚊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片段克隆及鉴定。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9(4):209-21281 . 周国理; 黄炯烈; 吴瑜; 王玲。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 CYP6N亚家族新成员5'-及3'-非翻译区序列功能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7.15; 17(4): 36-3982 . 李晖婷; 余新炳; 吴忠道; 李焱; 包俊英; 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若干酶类基因的发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7.15; 17(4): 46-4883 . Chen Huihong,Yu Xinbing,Wu Zhongdao,Xu Jin,Lu Jiahai。Detection of CTP gene expression in the asexual erythrocytic stag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FCC1/HN)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CTP gene。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10-1284 . 李焱,吴忠道,郑焕钦,曹爱莲,孟玮,彭寨玉,余新炳。Sj Dad1反义核酸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22-2485 .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单志新,马长玲,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28-3186 . 陈守义,余新炳,陆家海,徐劲,郭中敏。细粒棘球蚴线粒体rRNA的序列测定。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32-3587 . 邵筱,吴忠道,余新炳。 G蛋白偶联受体及跨膜信息传递的研究现状。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62-6688 . 陈秋霞,黄炯烈。昆虫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和抗药性。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67-7189 . 高丽丽,余新炳。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中的应用。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76-790 . 吴忠道,黄静,徐劲。生物信息学及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80-83,转3191 . Chen Guanjin,Guo Hong,Lv Fangli,Zheng Huanqin。Construction of a recombinant plasmid harbouring the rhoptry protein 1 gene of Toxoplasma gondii an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DNA immunity。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1.08;114(8):837-84092 . Chen Xiaoping,Chen Guanjin,Xiao Binquan,Shi Wenjun,Xu Huifang,Gao Kai。Comparison of T-lymphocyte subsets and phenotypes between HIV-positive subjects and HIV-negative subjects。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1.09;16(3):18593 . 周俊梅; 余新炳; 吴忠道; 李焱; 郑亦男。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卵黄铁蛋白基因重组及其真核表达。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1.09.20; 14(3): 204-20694 . Shan Zhixin,Yu Xinbing,Li Xuerong,Ma Changling,Lu Jiahai,Xu Jin.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recombinant plasmid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41-3 gen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FCC1/HN.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09;22(5):329-33495 . 黄炯烈,周国理,吴瑜,葛春喜,王玲。 蚊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系列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2(6):401-405,42296 . 周国理,黄炯烈,吴瑜,王玲。基因步移在分离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启动子中的应用及意义.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2(6):406-409,41397 . 单志新,余新炳,李学荣,马长玲,徐劲,陈守义。恶性疟原虫肝期抗原1基因3’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2(6):410-41398 . 孟瑛,李树浓,余新炳,黄绍良,徐劲,吴忠道。小鼠β2m正义与反义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2(6):414-41799 . 汪琦,陈观今,郑焕钦。DNA芯片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生命科学研究,2001.11;5(3)专辑:86-88,转105100 . 冯新港,余新炳,吴忠道,周俊梅。以pcD-IL-2为基因佐剂的含日本血吸虫SjFABPc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裸DNA免疫小鼠的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7-10101 .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单志新,马长玲。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及新基因的发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36-39102 .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陆家海,徐劲。恶性疟原虫海南株CTP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40-42103 .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卞国武,陈守义。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332基因的克隆和测序。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43-46104 . 陈海峰,陈观今,王又红,郑焕钦,郭虹。弓形虫表面抗原蛋白基因SAG1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89-91105 .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陆家海。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x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2;19(6):376106 . 周俊梅,余新炳,吴忠道,郑亦男,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基因免疫小鼠的保护性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1.12;13(6):324-327107 .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周俊梅,单志新,马长玲,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原核表达。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1.12;13(6):333-336108 .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卞国武,李学荣,吴忠道。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2;14(4):244-247109 . Bian Guowu,Yu Xinbing,Wu Zhongdao,Xu Jin,Shan Zhixin,Ma Changling,Shao Xiao.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Sj16 gen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Chinese strain.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2;14(4):288-290110 . 徐劲,叶苓,余新炳,魏泉德,吴忠道。恶性疟原虫pGST-HT1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中国热带医学,2001.12;1(4):291-293111 . 单志新,余新炳,卞国武,马长玲,陈守义,周永安。恶性疟原虫Pf332基因片段的分泌型、非分泌型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中国热带医学,2001.12;1(4):294-298112 . 陈观今,吴忠道。中国热带病流行现况。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09-111113 . 吴忠道,冯明钊,徐劲,孟玮,阮志燕,余新炳。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20-122114 . 周永安,余新炳,徐劲,马香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36-137115 . 彭寨玉,吴忠道,余新炳。血吸虫基因组研究进展。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63-167116 . 戎霞,黄炯烈。蚊媒体内登革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68-171,转141117 . 包俊英,余新炳,吴忠道。比较基因的表达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72-174118 . 袁竹青,吴忠道。寄生物与宿主关系的讨论。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79-180详情自阅

1 中华医学杂志(中、英文版)2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5 营养学报6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8 中国中药杂志9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0 病毒学报11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13 解剖学报14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5 中华放射学杂志16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7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8 中华护理杂志19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1 中华内科杂志2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3 中华血液学杂志24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5 中华消化杂志26 中华肾脏病杂志27 中华传染病杂志28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9 中华外科杂志30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31 中华骨科杂志32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33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34 中华烧伤杂志35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6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37 中华麻醉学杂志38 中华创伤杂志39 中华妇产科杂志40 中华儿科杂志41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42 中华肿瘤杂志43 中华病理学杂志44 中华神经科杂志45 中华精神科杂志46 中华皮肤科杂志47 中华眼科杂志48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49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50 药学学报51 中国药理学报(中、英文版)52 中国药学杂志53 药物分析杂志54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检索的结果显示的是核心的。今年可能会出新的核心目录,可再看新的目录。核心多年了也不会轻易提出去的。

陆家炳这个人肯定是有的。。。。。我认识的一个人就叫陆家炳。。。。男的 你要找他吗?????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这个要到科技部情报研究所的网站去下载即可。百度一下“爱思医学信息网”,这个站也有。

有是一定有,但能否找到他的生平事迹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世界上是有这个人笛!53. 单志新; 余新炳; 李学荣; 马长玲;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海南株Pfs4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1.15; 17(1): 21-2554. 徐劲; 陆家海; 方建民; 余新炳。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恶性疟原虫中HRPⅡ抗原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1.15; 17(1): 26-2755. 李焱; 余新炳; 吴忠道; 李晖婷; 包俊英; 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基因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得和分析。地方病通报 2001.02.28; 16(1): 6-956. 吴瑜; 黄炯烈; 周国理; 柳晓欣; 钟作良。白纹伊蚊基因组中CYP6家族新成员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分析。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1.03.10; 8(1): 23-3057. Zhou,G. Huang J. Wu Y. et al.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cytochrome P450 genes from Aedes albopictus. Entomol.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 2001,8(1):39-4858. Zhou,G. Huang J. Wang L. et al. Molecular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ree new full length cDNAs of cytochrome P450 from Aedes albopictus. Entomol.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2001,8(2):141-15459. 陆家海; 郭中敏; 余新炳; 冯德元; 李德昌; 程维兴。细粒棘球蚴细胞系培育及其免疫研究。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1.03.15; 22(2): 81-8460. 吴忠道; 郑亦男; 徐劲; 余新炳。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编码基因cDNA的分离和序列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01.03.15; 22(2): 85-8861. 陈小平; 陈观今; 肖斌权; 施文钧; 徐慧芳; 高凯。HIV/AIDS患者和正常人T淋巴细胞亚群、表型及其相关性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3.15; 17(2): 3-762. 陈海峰; 陈观今; 郭虹; 郑焕钦; 王又红。弓形虫复合抗原基因SAG1/ROP1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3.15; 17(2): 8-1063. 周俊梅; 余新炳; 吴忠道; 郑亦男; 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DNA免疫在小鼠诱生的保护性免疫力。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3.15; 17(2): 11-1364 . 马长玲; 余新炳; 李学荣; 单志新; 吴忠道。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12基因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3.15; 17(2): 31-3465. Guo Hong,Chen Guanjin, Lv Fangli,Chen Haifeng,Zheng Huanqin。Immunity induced by DNA vaccine of plasmid encoding the rhoptry protein 1 gene combined with the genetic adjuvant of pcINF-γ against Toxoplasma gondii in mice。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1.03;114(3):317-32066. 李焱; 余新炳; 吴忠道; 李辉婷; 郑亦男; 周俊梅。用表达序列标签(EST)法发现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的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01.04.15; 13(2): 96-9767 . 周永安; 陈观今; 刘彦文; 罗树红。弓形体RH株抗原基因SAG1的扩增克隆及鉴定。山西临床医药 2001.04.25; 10(4): 249-25268. 刘志刚; 黄炯烈; 朱振宇; 周珍文; 刘玉琳; 龚十妹。美洲大蠊若虫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和初步鉴定。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1.04.30; 21(S:S): 4-669 . 陈海峰; 陈观今; 王又红; 郑焕钦; 郭虹。应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弓形虫SAG1抗原基因在免疫小鼠体内的表达。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13-1570 . 吴忠道; 李焱; 徐劲; 余新炳。日本血吸虫精氨酸酶的cDNA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22-2471 .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李学荣; 吴忠道;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海南株STARP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基因结构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25-3072 . 陆家海; 陈慧红; 余新炳; 冯德元; 郭中敏。细粒棘球蚴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初步鉴定。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31-3373 . 方政; 刘彦文; 鄂群; 史玉坤; 余新炳。恶性疟原虫FCC1/HN株CSP基因表达产物免疫鼠体内抗原定位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5.10; 17(3): 40-4274 .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李学荣; 方建民。恶性疟原虫GLURP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1.06.15; 8(2): 74-8175 . 周国理; 吴瑜; 黄炯烈; 陆家海; 王玲。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4龄幼虫cDNA文库的构建。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01.06.15; 8(2): 92-9876 . 马长玲; 余新炳; 单志新; 李学荣; 吴忠道; 胡旭初。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BA-175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1.06.20; 14(2): 90-9477 . 单志新; 余新炳; 马长玲; 方建民; 李学荣; 卞国武; 吴忠道。恶性疟原虫HRP-Ⅲ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1.06.20; 14(2): 95-9978 . 单志新;余新炳; 李学荣; 马长玲; 陆家海; 徐劲。恶性疟原虫红内期p41-3基因的扩增及克隆。中国热带医学 2001.06.28; 1(2): 90-9279 . 沈际佳; 蒋作君; 余新炳; 汪学龙; 王维。日本血吸虫10.6kDa膜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01.06.30; 19(3): 157-15980 . 吴明玮,张玲敏,黄炯烈,等. 白纹伊蚊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片段克隆及鉴定。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9(4):209-21281 . 周国理; 黄炯烈; 吴瑜; 王玲。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 CYP6N亚家族新成员5'-及3'-非翻译区序列功能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7.15; 17(4): 36-3982 . 李晖婷; 余新炳; 吴忠道; 李焱; 包俊英; 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若干酶类基因的发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1.07.15; 17(4): 46-4883 . Chen Huihong,Yu Xinbing,Wu Zhongdao,Xu Jin,Lu Jiahai。Detection of CTP gene expression in the asexual erythrocytic stage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FCC1/HN)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of CTP gene。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10-1284 . 李焱,吴忠道,郑焕钦,曹爱莲,孟玮,彭寨玉,余新炳。Sj Dad1反义核酸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22-2485 .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单志新,马长玲,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体外扩增及克隆。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28-3186 . 陈守义,余新炳,陆家海,徐劲,郭中敏。细粒棘球蚴线粒体rRNA的序列测定。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32-3587 . 邵筱,吴忠道,余新炳。 G蛋白偶联受体及跨膜信息传递的研究现状。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62-6688 . 陈秋霞,黄炯烈。昆虫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和抗药性。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67-7189 . 高丽丽,余新炳。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生物制药方面中的应用。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76-790 . 吴忠道,黄静,徐劲。生物信息学及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热带医学杂志,2001.08;1(1):80-83,转3191 . Chen Guanjin,Guo Hong,Lv Fangli,Zheng Huanqin。Construction of a recombinant plasmid harbouring the rhoptry protein 1 gene of Toxoplasma gondii and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n DNA immunity。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1.08;114(8):837-84092 . Chen Xiaoping,Chen Guanjin,Xiao Binquan,Shi Wenjun,Xu Huifang,Gao Kai。Comparison of T-lymphocyte subsets and phenotypes between HIV-positive subjects and HIV-negative subjects。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01.09;16(3):18593 . 周俊梅; 余新炳; 吴忠道; 李焱; 郑亦男。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卵黄铁蛋白基因重组及其真核表达。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2001.09.20; 14(3): 204-20694 . Shan Zhixin,Yu Xinbing,Li Xuerong,Ma Changling,Lu Jiahai,Xu Jin.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recombinant plasmid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41-3 gen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isolate FCC1/HN.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09;22(5):329-33495 . 黄炯烈,周国理,吴瑜,葛春喜,王玲。 蚊虫细胞色素P450基因系列研究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2(6):401-405,42296 . 周国理,黄炯烈,吴瑜,王玲。基因步移在分离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启动子中的应用及意义.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2(6):406-409,41397 . 单志新,余新炳,李学荣,马长玲,徐劲,陈守义。恶性疟原虫肝期抗原1基因3’端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2(6):410-41398 . 孟瑛,李树浓,余新炳,黄绍良,徐劲,吴忠道。小鼠β2m正义与反义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1.11,22(6):414-41799 . 汪琦,陈观今,郑焕钦。DNA芯片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生命科学研究,2001.11;5(3)专辑:86-88,转105100 . 冯新港,余新炳,吴忠道,周俊梅。以pcD-IL-2为基因佐剂的含日本血吸虫SjFABPc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裸DNA免疫小鼠的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7-10101 .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单志新,马长玲。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及新基因的发现。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36-39102 . 陈慧红,余新炳,吴忠道,陆家海,徐劲。恶性疟原虫海南株CTP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40-42103 .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卞国武,陈守义。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332基因的克隆和测序。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43-46104 . 陈海峰,陈观今,王又红,郑焕钦,郭虹。弓形虫表面抗原蛋白基因SAG1在骨骼肌中的表达。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11;17(6):89-91105 .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陆家海。恶性疟原虫FCC1/HN株exp-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2;19(6):376106 . 周俊梅,余新炳,吴忠道,郑亦男,卞国武。日本血吸虫卵黄铁蛋白基因免疫小鼠的保护性研究。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1.12;13(6):324-327107 . 卞国武,余新炳,吴忠道,徐劲,周俊梅,单志新,马长玲,邵筱。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16基因的原核表达。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1.12;13(6):333-336108 . 单志新,余新炳,马长玲,卞国武,李学荣,吴忠道。恶性疟原虫FCC1/HN株谷氨酸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2;14(4):244-247109 . Bian Guowu,Yu Xinbing,Wu Zhongdao,Xu Jin,Shan Zhixin,Ma Changling,Shao Xiao.Construction of eukaryotic expression plasmid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Sj16 gene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Chinese strain.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1.12;14(4):288-290110 . 徐劲,叶苓,余新炳,魏泉德,吴忠道。恶性疟原虫pGST-HT1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中国热带医学,2001.12;1(4):291-293111 . 单志新,余新炳,卞国武,马长玲,陈守义,周永安。恶性疟原虫Pf332基因片段的分泌型、非分泌型真核表达重组质粒的构建。中国热带医学,2001.12;1(4):294-298112 . 陈观今,吴忠道。中国热带病流行现况。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09-111113 . 吴忠道,冯明钊,徐劲,孟玮,阮志燕,余新炳。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可溶性蛋白组分的双向电泳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20-122114 . 周永安,余新炳,徐劲,马香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36-137115 . 彭寨玉,吴忠道,余新炳。血吸虫基因组研究进展。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63-167116 . 戎霞,黄炯烈。蚊媒体内登革病毒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68-171,转141117 . 包俊英,余新炳,吴忠道。比较基因的表达分析。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72-174118 . 袁竹青,吴忠道。寄生物与宿主关系的讨论。热带医学杂志,2001.12;1(2):179-180详情自阅

本刊的影响因子为0.617,总被引频次为732,他引率81%;影响因子为近8年来的最高,在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1994年起,《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相继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连续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并全文上网。2004年收录到“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继续入编为2008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的基础医学核心期刊。获2003-2004年度获卫生部首届医药期刊一等奖,2003-2004年度、2005-2006年度和2007-2008年度均获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2009年获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为全国基础医学类,北大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2008版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期刊)。《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在国内同类刊物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国外同行中也有较高声誉。本刊内容已被收入美国MEDLINE、美国医学索引、英国热带病通报、英国卫生与传染病文摘、英国蠕虫学文摘、英国原虫学文摘及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主要热带病文献目录季刊等本学科著名的国外检索刊物。20多年来,已发行至27个国家和地区,并积极开展期刊交换工作。《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主要反映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及防治经验,开展学术争鸣,活跃学术讨论,以推动我国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工作,提高专业人员水平,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防治服务。《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设有论著、防治经验、试验报道、临床研究、新视野、综述、学术争鸣、教学园地、成果交流、简报、学术交流等栏目。读者对象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防治、科研、教学、医务和管理人员。《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于2003年顺利完成了编委会的换届,成立了第四届编委会,来自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2个单位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51位寄生虫学家、教授和资深防治专业人员担任本届编委

寄生虫文献论文综述怎么写啊

1 宠物(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1 主要种类 经文献检索,有记载的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至少有39种,约占CPCMA的56%,其中原虫病9种(内脏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皮肤黏膜利什曼病、肺孢子虫病、弓形虫病、非洲锥虫病、克氏锥虫病、等孢球虫病、贾第虫病)、吸虫病8种(血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后睾吸虫病、双腔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片形吸虫病、异形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绦虫病8种(猪绦虫/囊虫病、牛绦虫/囊虫病、棘球蚴病、泡球蚴病、裂头蚴病、裂头绦虫病、复孔绦虫病、细颈囊尾蚴病)、线虫病10种(钩虫病、膨结线虫病、毛细线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犬恶丝虫病、马来丝虫病、吸吮线虫病、颚口线虫病、粪类圆线虫病、旋毛虫病)、棘头虫病1种(猪巨吻棘头虫病)和节肢动物病3种(蝇蛆病、疥螨病、蠕形螨病),病原涉及80多种医学寄生虫和节肢动物〔3〕。1.2 生活史类型〔2〕1.2.1 直接型 病原生物通过接触或媒介直接传播给易感脊椎动物或人,传播过程中病原体不发育、繁殖。如疥螨病、蠕形螨病等,称之为直接人兽共患病。1.2.2 循环型 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以上的脊椎动物宿主。如绦虫病、棘球蚴病等,称之为循环人兽共患病。1.2.3 媒介型 病原体在传播媒介体内发育、繁殖或既发育又繁殖,然后传播给脊椎动物或人。如疟疾、丝虫病等,称之为媒介人兽共患病。1.2.4 污染型 存在脊椎动物宿主与病原体发育或储集的非动物环境如水、食物、土壤、植物等,宿主的感染来源于被污染的非动物环境。如钩虫病、粪类圆线虫病等,称之为污染人兽共患病。1.3 流行因素1.3.1 传染源广 人兽共患寄生虫对宿主的选择性不严格,一种寄生虫可寄生于多种宿主。寄生宿主除人、犬和猫,还有多种哺乳类、禽类、鸟类、鱼类和爬行类等多种野生动物。感染宿主是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源广泛是CPCMA分布广、控制难的主要原因。1.3.2 传播途径多 CPCMA的传播与流行,是生态系统中寄生虫种群流动时人和兽共同参与的过程。传播途径包括兽传兽、人传人、兽传人和人传兽,各种流行环节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感染方式也多种多样,包括经口、经皮肤或黏膜、经接触、经飞沫、经胎盘、经节肢动物媒介传播等多种先天和后天感染方式。1.3.3 宿主普遍易感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多属非消除性免疫,未感染宿主因缺乏特异性免疫而易感。当具有免疫力的感染宿主体内的寄生虫被清除后,这种特异性获得免疫也将逐渐消失,重新处于易感状态,很易发生再感染。对某些寄生虫的易感性除与免疫有关外,还与宿主的食性、生活习性等因素有关。1.4 防治原则 CPCMA的防治常根据流行情况和流行规律,制定相应的法规监督管理制度,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宿主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以防为主,综合防治。而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应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以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已被国内外科学家认为是最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也是人们多年来共同追求的目标。2 宠物(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疫苗研究2.1 现状与需求 长期以来,无论对人或兽的寄生虫病防治都以药物驱虫为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过去的10年,驱虫药已成为动物药品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约占世界动物药品销售额(18万亿美元)的四分之一〔4〕。至今,药物驱虫仍然在治疗和控制寄生虫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大量化学药物的应用,出现了药物抗性寄生虫、化学药物残留以及药物残留引发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5〕。加之,寄生虫存在明显的再感染现象、抗虫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巨大以及宠物主对疫苗预防的渴望和需求,这些都引起了研究者和商家的高度关注。一个寄生虫病疫苗防治的新领域正悄然兴起,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宠物寄生虫疫苗商品市场将面临竞争。2.2 疫苗研究进展 由于疫苗安全、无副作用、无残留、无污染,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功效,且易被消费者接受,所以人类对几乎所有传染病都提出疫苗防治的要求。虽然,寄生虫结构、抗原复杂、寄生部位和免疫机制特殊等原因给疫苗研制带来了重重困难,但是,消费者对健康和安全的需求以及盈利超过3万亿美元的宠物市场对疫苗的需求,对寄生虫疫苗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动力。虽然,兽用寄生虫疫苗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但至今,商品寄生虫疫苗绝大多数仍为活疫苗或致弱活疫苗。由于其存在保护率低、安全性差、产量低、成本高等问题,商业前景不容乐观(Bain,1999)〔6〕。而基因工程疫苗和核酸疫苗的研究,可使寄生虫疫苗的产业化和商品化成为现实,许多科学家对此寄予极大的期望(Alarcon等,1999)〔7〕。2.2.1 原虫疫苗 原虫是引起CPCMA的重要病原。在医学研究领域人们在疟原虫、弓形虫、利什曼原虫和锥虫的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免疫学、基因组学和疫苗学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研制了防治动物寄生虫病的贾第虫疫苗、弓形虫疫苗、隐孢子虫疫苗和球虫疫苗,目前已有几种疫苗上市销售(Olson等,2000;Augstine,2001)〔8,9〕。利什曼原虫疫苗的研究经历了全虫疫苗、重组疫苗和核酸疫苗的过程。1999年,研究证实LPG(lipophosphoglycan)是阻断传播中有希望的候选疫苗。目前,硕大利什曼原虫核酸疫苗保护性抗原基因有表面抗原gp63、LACK、PSA-2、表面抗原/gp46/M-2等。Handman等(2001)发现DNA疫苗也有治疗作用〔10〕,Mendez等(2001)用L. major对C57BL/6小鼠免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DNA疫苗接种可产生有效的保护性〔11〕。另外,还发现一种可诱导更高保护率的LACK蛋白,并在构建硕大利什曼原虫LACK DNA疫苗后,证实其能诱导Th1反应,可控制感染〔12〕。Fort Dodge动物卫生组织(1999)研制的贾第虫疫苗,能减少或阻止犬和猫肠道内贾第虫包囊脱囊,最终实现疫苗接种动物体内无滋养体感染(Olson等,2000)〔13〕。1993年,英特威公司以致弱S48株刚地弓形虫研制弓形虫DNA疫苗“Toxovax”,用其滴鼻预防绵羊弓形虫病取得有效的结果。有关弓形虫核酸疫苗的研究,Angus等(1996)用弓形虫SAGI重质粒免疫小鼠进行初步研究。周永安等(1999)用PcDNA3-p30真核表达质粒免疫小鼠,结果显示血清抗体升高,感染小鼠存活时间延长〔14〕。郭虹等(1999)将PcDNA-ROPI重组质粒以IFN-γ为佐剂免疫小鼠,结果显示NK细胞活性、CD8+T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比值明显降低〔15〕。预防球虫病的重组疫苗正在研究中,用沙门氏杆菌作为载体表达的球虫抗原EalA诱导免疫应答的研究也在实验中(Song等,2000)〔16〕。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预防原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是可以人工建立的。2.2.2 吸虫疫苗 人体吸虫均有脊椎动物保虫宿主,绝大多数都可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目前对其疫苗的研究主要见于血吸虫和片形吸虫。血吸虫疫苗研究也已经历了全虫疫苗(死疫苗、活疫苗、同种致弱活疫苗和异种活疫苗)到分子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和核酸疫苗)的发展过程。随着生物高新技术的发展,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分子或抗原基因不断被发现和鉴定,基因工程疫苗已成为主要研究方向。1998年,WHO/TDR在两个独立的研究室对几种曼氏血吸虫(Sm)疫苗候选分子进行了平行实验,并提出6个最具潜力的疫苗候选分子,包括28kDa SmGST(谷胱甘肽-S-转移酶)、97kDaSm Paramyosin(副肌球蛋白)、IrV-5(致弱尾蚴免疫血清筛选的抗原分子)、TPI(丙糖-膦酸酯异构酶)、Sm23(膜相关抗原)和Sm14(脂肪酸结合蛋白)。其中,GST已进入临床Ι期试验,paramyosin、MAP-4/TPI和Sm14抗原将按GMP标准制备用于临床试验,而IrV-5和MAP-3/Sm23被推荐采用DNA免疫的形式继续研究〔2〕。1999年报道,肝片形吸虫分泌的组织蛋白酶L1和L2是重要的蛋白分子,参与免疫逃避、组织穿透和营养吸收等功能(Mulcahy等,1999;Spithill等,1999)〔17,18〕。用其接种牛,可减少虫负荷42%~69%,虫卵活力下降60%,若将其与高分子血红蛋白结合,保护率可增加至73%(McGonigle等,1995)。Piacenza等(1999)用其接种绵羊,保护率为60%,减卵率为71%~81%,将其与天然亮氨酸氨肽酶结合时,保护率可增加到79%〔19〕。肝片形吸虫其他蛋白分子,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多种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对牛的保护率分别是19%~67%和55%,但有关肝片形吸虫重组疫苗的试验未见报道(Spithill等,1999)〔20〕。2.2.3 绦虫疫苗 绦虫也多引起人兽共患病,且中绦期幼虫寄生引起的囊尾蚴病和棘球蚴病对宿主的危害更严重。用于预防带属(囊尾蚴病)和棘球属(棘球蚴病)绦虫的重组疫苗研究已获成功。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阿根廷分别实施的试验结果证明棘球蚴疫苗EG95对牛群感染的保护率达96%~100%。预防绵羊带绦虫感染的疫苗45W的保护率达92%以上,牛带绦虫疫苗预防牛的感染同样有效。EG95和45W抗原在六钩蚴表面表达,与抗体和补体结合,阻止六钩蚴逸出和移行,从而发挥保护免疫作用。其另一重要特性是能产生跨种保护,已证实绵羊带绦虫45W、To18t To16分子的复合物能诱导人工感染猪的保护率达93%。因此,在预防人类感染中有应用潜力(Lightowlers等,2000)〔21〕。Chabalgoity(2001)报道棘球绦虫六钩蚴的脂肪酸结合蛋白以致弱的鼠伤寒杆菌(LVRO1)表达形式口服接种犬,可产生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作者建议研究其他犬用候选疫苗时应用这种表达形式,因为鼠伤寒杆菌LCRO1对犬无害〔22〕。2.2.4 线虫疫苗 钩虫疫苗的研究目标主要针对减轻虫负荷、减少宿主失血和增强交叉防御作用。早在30年代,Johns Hopkins公共卫生学院蠕虫学系用犬钩口线虫活的三期幼虫(L3)口服或皮下接种犬和鼠,可减轻虫负荷、减少肠出血。60年代,L3疫苗被研制成一种致弱活疫苗,70年代初投放市场。然而,因其不能抵御感染和再感染且价格昂贵而被淘汰。随后研究重点转向L3分泌抗原(Ancylostoma secreted protein, ASP)。目前,ASP-1和ASP-2类似蛋白在十二指肠钩口线虫、锡兰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已得到分离和克隆。并有证据表明,ASP是有前景的疫苗候抗原〔23〕。血矛属、奥斯特属和毛圆属消化道线虫,是牛、羊等动物最主要的寄生虫,在驱虫药市场中占有最大的份额,人们投入的研究精力也最多。有效的线虫疫苗是一种具氨肽酶A和M活性的110KDa的H11蛋白分子。H11在线虫微绒毛上表达并与抗体结合,可破坏线虫四期幼虫和成虫的摄食能力,对绵羊羔的保护率达90%以上。这种保护率与抗体滴度相关。因H11在自然感染时不具免疫原性,而被认为是一种“隐蔽抗原”(Newton等,1999)〔24〕。研究显示,捻转血矛线虫p100GA1在预防山羊异源感染时保护率为60%、虫卵减少率为50%。从众多的疫苗成分中提取能产生交叉保护的单一分子,或至少是少数几个分子已成为线虫疫苗研究的焦点。而“隐蔽抗原”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候选物。另一挑战是通过重组DNA等技术使疫苗研究产业化,重组H11、H-gal-GP和TSBP的研究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Knox等,2001)〔25〕。2.2.5 节肢动物疫苗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牛、绵羊等经济动物相关的节肢动物(蜱、螨、吸血蝇、毛虱等)。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一种由大肠杆菌表达的Bm86基因工程疫苗〔TickGard (TM)〕,由澳大利亚生物技术所和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联合研制,用于预防牛的微小牛蜱(Willadsen,1995)〔26〕。此后,在酵母中也表达成功类似的重组疫苗〔Gavac (TM)〕并由古巴哈瓦那Heber生物技术科学院商品化生产(Garcia等,2000)〔27〕。该疫苗诱导的抗体可结合、溶解蜱肠细胞上的Bm86分子,从而干扰蜱的吸血行为,使其繁殖能力下降。1999年,澳大利亚生物技术所研制出第二代能产生强而持久免疫应答的微小牛蜱疫苗〔TickGard Plus(TM)〕。同年,加拿大批准一种预防牛纹皮蝇的蛋白酶“hypodermin A”重组疫苗上市销售(Pruett,1999)〔28〕。2.3 寄生虫疫苗研究展望 上述证据表明,CPCMA种类多、流行因素复杂、防治难度大。人们试图寻找一种有效预防和消除这类疾病的新方法、新途径。大量研究结果证明,接种疫苗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免疫,以防治寄生虫和节肢动物对宿主的感染或侵害是可行的。尽管已有多种寄生虫疫苗候选抗原的研究取得明显进展,但大多数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率尚未令人满意。抗原分离与筛选、基因克隆与重组、高效表达、提高保护率交叉保护力等仍然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当然,寄生虫疫苗制剂的研究和商品化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它涉及寄生虫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疫苗试验、产业化和商品化等许多环节。我们相信,随着免疫学、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现代高新技术在寄生虫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寄生虫疫苗必将在CPCMA的防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有的,看到就好好珍惜,很难找了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为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人体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介绍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进展,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和防治工作的发展。欢迎国内外投稿。 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 文字精炼、流畅, , 数据准确。具体要求如下:1.1 论著 包括中、英文文题,全部作者姓名及其汉语拼音,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单位名称,中、英文关键词,正文(包括图、表),及参考文献等7部分,一般不超过5 000字。1.1.1 中、英文摘要 一般论著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 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 约600字为宜。其中, “目的”及“结论”要明确, 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 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 要有具体数据支持。临床试验研究的中、英文结构式摘要, 基本同上。其中的“方法”可包括“实验设计”、“患者或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主要终点测量指标”等。1.1.2 关键词 按MeSH词表及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标引。凡属国家或部、省级资助项目需标注中、英文资助项目名称及编号,获得国家或部、省级奖励并有其复印件者,凡说明有理论意义或重要实用价值的,均可优先发表。有重要发现或重大科研进展的可投英文稿。免疫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要求有验证结果。中、英文关键词不超过8个(下同)。1.2 述评、综述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 其中, 中、英文提要, 包括: 撰写综述目的、资料来源、所选择的研究数据及其提炼数据的规则, 导出的最重要的结果和结论。不超过200字为宜。1.3 研究简报 同样包括上述7部分。其中, 中、英文提要为报道性提要, 概括性地介绍研究目的, 方法及主要结果。不超过200字为宜。 包括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4部分。2.1 前言 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不涉及本研究的数据和结论。 一般不超过250字。2.2 材料与方法 明确交代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作法。 ①描述研究对象(人或动物)的选择及其基本情况, 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临床试验研究应说明试验程序是否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研究对象是否知情并签字。 ②介绍观察病例及对照组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实验动物需注明其名称(包括拉丁学名)、种系、等级及饲养条件、健康状况、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等。 ③详述创新方法或改良之处。采用他人方法, 应引用文献表明出处, 无需详细描述。④药品及化学试剂, 使用通用名称, 国产品注明生产厂家、批号; 国外产品, 注明生产国家及公司名称。确需使用商品名时, 在通用名称后括弧内注明商品名及生产厂家。注明剂量、单位及实验分组。⑤药材研究, 注明其拉丁学名、鉴定人姓名及其工作单位。⑥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所在城市名称。进口仪器设备, 注明型号、生产国家。⑦描述统计学方法及其选择依据, 说明使用的统计学软件及版本。2.3 结果 逻辑严谨, 数据准确, 实事求是, 简洁明了。着重总结重要的研究结果, 一般必须有具体数据支持。数据, 要求既有绝对数, 又有导数,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 t, ?字2, P值等)。注意勿与“讨论”内容混淆。2.4 讨论 着重讨论研究结果的创新之处, 以及从中导出的结论, 包括理论意义、实际应用价值、局限性, 及其对进一步研究的启示等。如果不能导出结论, 可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或待解决的问题等。应将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相比较, 并将本研究的结论与目的联系起来讨论。注意勿与“结果”及“前言”内容重复。 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词汇或辞典为准。如用简称,应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在中文全称之后用括号加注简称。 简化字采用国务院1986年后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等。正文章节段落各级标题层次序号均采用阿拉伯数字,按1、1.1、1.1.1排序。5 计量单位 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的符号表示。表示剂量与体重、时间关系用mg/(kg·d),不用mg/kg/d。中文数值范围号采用“~”(英文则用“-”),例如18%~28%或(18~28)%,3×109~5×109或(3~5)×109。公差可写为(73.6±2.3)mg/m3。统计学中常用符号(如: n、t、χ2、P等)均应排斜体。 均引用原著(不用译文、文摘、转载及内部资料),择其重要者按出现顺序编号,用方括号标于引用处的右上角。中文参考文献需附英文对照。6.1 期刊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文题[J]. 刊名(外文缩写按Index Medicus),年份,卷(期):起页-迄页.作者:1~3位的均列出,3位以后的,加“,等.”;例:[1]Li DF,Shen JL,Zu Y,et al. 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14-3-3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plasmid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J]. Chin J Parasitol Parasit Dis,2002,20(2):123-124. (in Chinese)(李德发,沈继龙,祖莹,等. Sj14-3-3 编码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2,20(2):123-124.)例:[2]Stavitsky AB,Metz C,Liu SF,et al. Blockade o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 in Schistosoma japonicum-infected mice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adult worm burden and reduced fecundity[J]. Parasit Immunol,2003,25(7):369-374.6.2 书籍注录格式[序号]作者(或主编). 书名[M]. 版次. 出版地: 出版社,年份:起页-迄页.例:[1]Wu Guanling. Human Parasitology[M]. 3th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5:687-696. (in Chinese)(吴观陵,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87-696.)6.3 析出文献 例:[2]Wang YZ. Clonorchis sinensis[M]// Zhao WX. Human Parasitology. 2n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4:521-538. (in Chinese)(王运章. 华支睾吸虫[M]// 赵慰先,主编. 人体寄生虫学. 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1-538.) 本刊已进入中国所有主要期刊数据库,本刊所付稿酬包括这些数据库的稿酬。本刊对文稿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来稿中注明。本刊概不退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于3个月内通知处理意见。投稿6个月后如未收到修稿或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本刊对所有来稿均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进行科研诚信检测,对重复投稿、一稿多投、抄袭他人文章等问题进行检测,以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全国学术期刊 2009年的检测结果为:与已发表文章(包括投稿作者本人已发表的,研究生毕业论文除外)文字重合率>30%的占11%,(如果作者需要引用文献的内容较多,请标注引文)。此类问题会给期刊带来负面影响,甚至引起包括著作权在内的知识产权纠纷,也会影响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形象。尽管此类文章占比不大,但检测十分必要。与本刊合作的电子版发布者——中国知网将删除现刊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文章(即使已发表的文章,将被从数据库中删除)。

鱼类寄生虫的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我国著名水生生物学家陈启鎏,1913年6月出生于阳江县塘口乡(现阳西县塘口镇)大车村。在村里读完小学后,入奋兴中学读初中。他从小勤奋好学,对昆虫鱼类特别有兴趣,课后常到田野细心观察各种动物活动情况。1924年,他考入广东两阳中学读高中,该校学生勤学钻研的风气很浓。陈启鎏更是一心向学,成为班中成绩最好的学生。1927年,他考入中山大学生物系。 当时军阀混战,民生凋敝,大学毕业很难找到工作。陈启鎏从中大毕业后,经多方周折,才在韶关当上中学教师。然而他的理想是当生物学家。因此,他一边教书,一边继续备考,特别认真复习生物学。不久,他考上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水生生物学。 在浙江大学学习期间,陈启鎏非常勤奋,他博览中外生物书籍,查资料,做卡片。他的英语特别好,很多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然后摘录,为以后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5年于浙大研究生院毕业后,陈启鎏被分配到在上海的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工作,同时在该研究所工作的还有竺可祯、彭加木等著名科学家。当时我国经济落后,货币贬值,物资供不应求,科研条件很差,没法找到实验基地。这些有学问的热血青年都抱负很大,梦想科学救国,干出一翻事业来报效国家。陈启鎏研究淡水鱼的养殖和鱼病防治,所里没有试验基地,只有到附近农村调查研究,和农民交流淡水养殖和鱼病防治。他把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写出多篇试验报告和论文。但在那个年代,研究成果不能广泛推广,只能是纸上谈兵。1949年,淮海战役之后,解放大军直迫上海。国民党对中央研究院的140多名学术精英软硬兼施,千方百计要把他们迫去台湾,为蒋家王朝服务。这批学者看到蒋家王朝已穷途日暮,不愿再为他们服务。这时中共华东地下党组织,特别是陈毅对这批科学家十分关注,指示党组织要千方百计把他们留下来。党的地下组织通过各方面关系引导他们,又帮助他们用各种办法摆脱国民党的控制,并对准备留下的学者暗中保护。陈启鎏早已看透国民党的腐败,决心留下来。他和竺可祯、彭加木等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引导和帮助下,甩开国民党特务的监视,转移躲避起来。地下党组织还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并在社会上散布一些假消息,说这些科学家已去台湾。他们终于留下来和大家一起欢庆上海解放。 1950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上海成立,陈启鎏负责水生生物的研究工作。1954年经政务院批准,动物研究所分成几个专业研究所,其中水生生物研究所分到武汉,所址在武昌东湖。陈启鎏曾任该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副主任。 随着淡水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淡水鱼苗的人工繁殖和鱼病的防治成为研究所的主要课题。特别是包括粘孢子虫各种病原体引起的鱼病普遍发生,就成了科研重点。陈启鎏带领课题组的部分科研人员,顶着烈日暴雨,不顾酷暑严寒,足迹遍及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湖北、湖南等地淡水养鱼的池塘、水库、河道及一些小型湖泊等养鱼水体,进行调查研究,设立工作站,免费为渔农医治鱼病,了解与掌握鱼类寄生虫以及鱼病发生、流行和防治情况,收集了大量有关标本和资料。经过五年的努力,他们对我国重要养鱼区的鱼病种类及其流行和危害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先后在国内一级刊物发表了《青鲩鳙鲢四种家鱼寄生原生动物的研究》等论文,揭开了我国鱼病防治的新一页。该论文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果四等奖。 1958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与前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协作,进行了我国辽河鱼类寄生虫区系调查,收集了较完整的标本和资料,包括15个类群的鱼类寄生虫共302种,其中粘孢子虫52种,写出了多篇论文和调查报告。一些标本资料由陈启鎏签发,与苏联交换。苏联的科研人员不顾修正主义势力的阻挠,也给我们寄来了很多有关珍贵资料和科研成果。 1962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根据国家科委下达的1963~1967年基本查明全国鱼病和病原区系的科研任务,陈启鎏又一次组织全国有关科研人员20余人,以湖北省作为调查试点,全面收集包括粘孢子虫的各种鱼病和病原体大量标本、资料,加上原来的资料,通过鉴定、整理、研究,编写成《湖北省鱼病病原区系图志》,1973年出版,多次再版重印发行。1978年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台湾曾有人将该书更改作者姓名,盗版印刷发行,陈启鎏知道后很气愤。后经中科院出面交涉,要求台方赔礼道歉,书作者用陈启鎏姓名,并赔偿经济损失,维护了知识产权。1961 1975年间,陈启鎏还有《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鱼病调查手册》(1961年第一版)、《鱼病防治手册》(1975年出版,1978年获湖北省科学大会奖)等专著,共160多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对淡水鱼养殖作出了重大贡献。 正当陈启鎏准备攀登淡水鱼养殖科研的峰颠时,来了“文革”的风暴,科研工作被迫中断,几十年辛劳搜集的标本和资料,很多被视为封资修材料,付之一炬。更始料不及的是,他当年留下来不去台湾,被怀疑为潜藏下来的国民党特务;跟原苏联交换协作科研资料,也被诬为“里通外国”。他先是靠边站,接着挨批斗,检查所谓“叛国”罪行,隔离审查;最后检查不出什么“罪行”,又说他顽抗到底,把他关起来,长达一年之久。期间,不准看报、通信,不准见亲友,每天只有半小时到监禁大院放风。陈启鎏在逆境中,对自己仍很有信心。他扪心自问,确没有做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坚信始终会把问题弄清楚。但他最痛惜的是白白度过了他能搞科研的大好时光。 “文革”终于在粉碎四人帮后结束了,科学事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这时陈启鎏已年过花甲,虽经历了这场政治风雨的磨难,但他还志不减当年,决心把失去的时光加倍夺回来。他带领课题组的科研人员下基层搞调查,做试验,还担任研究生导师。 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一些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已开始应用于粘孢子虫的研究。陈启鎏带领课题组人员和研究生,走在科研前沿,决心攻下重要鱼病原体之一的粘孢子虫的防治、生活史及其系统进化的难题。他们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探讨粘孢子虫的免疫机理,制备了抗萨斯塔角形虫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应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粘孢子虫生活史,以期最终阐明其感染途径和生存规律;通过DNA、蛋白质、同工酶的比较等系统科学方法,探讨其系统进化规律,建立更合理的粘孢子虫自然分类系统。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他们取得了重大突破。除台湾省外,在全国30个省(区)的池塘、湖泊、水库及江河等不同水体采集的300多种鱼中,共发现粘孢子虫近600多种,为鱼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提出了有效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的方法,降低了鱼病的发病率,促进了我国淡水鱼养殖事业的蓬勃发展,为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水生生物的科研中,陈启鎏作为带头人,始终忠心耿耿地对待科研事业,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做好科研工作,1990年为该所研究员。他虽年事已高,仍站在科研前沿,深入鱼区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掌握当今国际高科技情报信息,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手段,通过试验、观察、分析、对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累了大量资料和科研数据。陈启鎏先后发表《中国淡水鱼类寄生虫区系及鱼病防治的研究》(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淡水鱼类粘孢子虫的研究》(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粘孢子虫的研究在渔业上的经济意义》等学术论文40多篇,专著有《鱼病的调查手册》和《鱼病的防治手册》。由他主编出版的《中国淡水鱼类寄生粘孢子虫志》,根据原生动物分类法从新提出粘孢子虫纲的新分类系统。在进行科研编著的同时,陈启鎏还多次接受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和青年科研人员。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陈启鎏进入耄耋之年时,仍不顾年高体弱,接受主编600万字的《中国动物志》的艰巨编写任务。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主编这部书,除指挥成百编辑人员日夜奋战外,自己还亲自编写水生生物部分的《粘体门粘孢子纲》。他殚精竭思,呕心沥血,为我国的科研事业躹躬尽瘁,直至最后患了脑萎缩症,才无可奈何地退出他战斗了一生的生物学研究舞台。 鉴于陈启鎏科研成就卓著,1991年7月国务院给予他特殊津贴。2001年,他获得全国科学成就二等奖。他曾当选为湖北省政协委员、中国动物学会理事。

生吃生鱼片有可能会影响健康

近日热播剧《我的前半生》着实火了一把,除了剧情以外,剧中的重要场景,一个日料店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又大又新鲜的即食海胆,当天空运来的价值几万元的一条鱼,还有诱人的寿司拼盘……看过这部剧的人,都捉摸着要去吃一把日本料理,点一盘生鱼片。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在中国很多内陆地区吃到生鱼片也不再是什么难事。

中国的饮食习惯,东西不可以生吃,煮熟了才卫生。可是自从接触了日料,发现原来鱼、虾、蟹、配着芥末生吃不仅不腥气,入口即化再加之芥末的刺激,确实可以让人上瘾。煮熟了吃讲究的是健康,生吃讲究的是新鲜。那么这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生鱼片生着吃,到底是否会影响健康?

第一,生鱼片中,是不是有微生物和寄生虫?

这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微生物的存在确实有健康风险。

国内外都有因为食用不干净的海鲜,而引起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报道。生食海鲜的卫生质量虽说与鱼贝类的水源有关,但是用健康鱼制作的生鱼片带菌也不一定少。它们常常在捕捞,运输,储存加工中受到二次污染,导致微生物超标。

比如说,上海市卫生监督局做过这样一个样本抽检调查,在调查的175件生鲜贝类里面,包括北极贝、龙虾、鲈鱼、三文鱼、象鼻蚌等在内,菌落总数合格的在68%,大肠菌群含量合格的占55%,并没有检测出能导致食源性疾病的致病性微生物(比如:甲肝病毒、肠道病毒、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以及活的寄生虫及其囊蚴(参考文献1)。

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超标的食品,说明食品本身被细菌污染,存在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险性。在适合的环境下(25度到37度湿润的环境),微生物成几何级数的速度迅速生长,他的代谢周期是20分钟,即一个变成两个,6个小时就可以达到26万个,而且在繁殖的过程中,很多微生物还可以释放毒素。

当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超过标准(生鲜鱼贝类小于5万个是安全的),就有可能发生食物中毒,引起腹泻,肠胃感染等等。

所以,对于鱼贝类来讲,进行加热处理,比如漂烫、微波加热、烧烤等,毋庸置疑是杀死微生物,保证食品安卫生的最优选择。但是,舌头怎么可能抵挡住生鱼片的美味诱惑呢?那么,尽量吃新鲜的生鱼片,选择卫生条件较好的饭店等,就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因为从捕捞,冷藏运输到餐桌,温度越低(2-8度),微生物所能增长的时间越短,生鱼片被污染的可能性就会被降低。

第二,芥末,酱油,醋,酒以及生姜和生鱼片一起吃,真能杀菌吗?

答案是,能杀菌。

芥末酱是生鱼片的经典搭配。通过看下面的表格,你会发现,芥末酱的浓度越高,杀菌效果也越强,它们呈正比关系。芥末里含有的抗菌物质是“烯丙基异硫氰酸酯”,这种成分占芥末辛辣比例的50%-90%之多。最神奇的是,这种物质在药理上,不仅具有抗癌、抗氧化的作用,还具有强烈的抗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也不在芥末君的话下。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2

同样,酱油、胡椒粉、醋、白酒、生姜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杀菌效果。但是,在使用这些调味料时有一个大前提,就是本身这些调味料是卫生安全的。

生姜本身就含有细菌,而酱油由于其丰富的营养,加之生产工艺的原因,很容易导致其细菌超标。如果选用不洁净的酱油或其他调味料,不仅没有起到杀菌的作用,反而使得生鱼片中的细菌不降反升,那就适得其反了。

在选择吃生鲜食物时,如果想使用家里的酱油,可以事先加热一下,很简单,只需要放微波炉中转上一分钟即可。生姜也同样,可以烫制一下再食用。因此对于食用生鱼片而言,选择卫生的酱油(买来后低温保藏的酱油,或者经过加热处理的酱油)和芥末搭配是比较健康合理的。

第三,冷冻加工是为什么?可以杀灭细菌和微生物吗?

生鲜鱼类,不仅含有细菌等单细胞生物,也含有绦虫、线虫、吸虫等寄生虫,而寄生虫才是生鱼片卫生方面最大的威胁。芥末的杀菌作用确实很强大,但是芥末在处理寄生虫方面就欠点火候。酱油、酒、醋也同样无能为力。

从虫体到虫卵都会存在于海产里,它们不仅寄生在消化管等内脏中,在肌肉中也会有幼虫寄生。如果这些幼虫进入人体内,它们会通过胃壁以及肠壁侵入人体,在皮下组织里移行,如果侵入脏器,甚至大脑和眼睛,就会引起严重的问题。对于寄生虫而言,除了外科摘除,几乎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那么怎样做,才能减少寄生虫的感染几率。一般情况下,通过除去和洗净鱼类的内脏,可以减少感染的几率,但是肌肉中寄生的虫体却洗不掉。

1),尽可能的冷冻,-20℃的条件下冷冻24小时可以杀死虫体。但是一般的家庭用冰箱达不到稳定的冷冻效果,那么可以最少冷冻2-3天以上。美国FDA建议,生鱼最好在-35度冷冻15h以上,-20度冷冻7天以上才可以达到好的杀死寄生虫的效果。

这有一点要注意,冷冻处理的目标是寄生虫,并非细菌或者大肠杆菌一类的菌群,寄生虫比单细胞的生物对于冷冻更敏感,-20度处理后,寄生虫的幼虫和成虫一般都可以被杀死,但是单细胞生物,致病菌也好,非致病菌也好,在低温也只是处于一种休眠状态,这些单细胞生物在-80度长期冷冻,也基本上不会致死,所以,如果本身鲜鱼类的卫生指标不合格,冷冻处理后,仍然有健康风险。

2)避免生食用淡水鱼,虾或者螺丝等贝类,采用加热调理。淡水鱼蟹类中含有的寄生虫类,与海水类相比,具有更大的健康威胁。这是因为,淡水鱼类中的寄生虫类,本来的宿主,经常是猫狗等哺乳动物,或者其他的野生动物,这些寄生虫类更易感染人类。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淡水水产类,相比海水更容易感染吸虫类。但是并不是说淡水鱼就不可以生吃了。在足够的冷冻处理的前提下,是可以正常食用的。

3)海水鱼类等,常常感染一至数厘米体型较大的线虫。在将刺身切成薄片的时候肉眼可以发现。因此在食用时,切成薄片或者好好咀嚼可以避免感染的可能性。还有一点,现在生食海鲜的来源较多为人工养殖,人工养殖的鱼类,相比天然的,感染率较低。

4)避免吃活着的海鲜。中国不少地区有吃活虾的习俗,例如江浙沪地区的名物——醉虾,就是用白酒直接泡制小虾,然后将处于酒精麻痹状态下的小虾直接吞食。日本更甚,不仅活吃章鱼在日本各地都不鲜见,活牛蛙都被日本人拿来大快朵颐。这些水产都会引发肺吸虫,旋尾线虫症,为了一时刺激,染上种种奇怪的寄生虫病就太划不来了。

第四,日本人在食用生鲜鱼类时,是如何处理食材的?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日本从业者在制作销售寿司刺身时,需要遵守哪些规定。为了满足日本人经久以来食用生鲜鱼类的习惯,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寿司店或者超市鲜鱼营业商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

(1)加工水必须是饮用水,或者是经过杀菌的海水,又或者是可以食用的人工海水。

(2)原料鲜鱼,必须鲜度良好。

(3)加工用场所必须洗净消毒。

在日本料理店,有鲜鱼,也有冷冻再解冻的鱼。为了保证生鲜鱼类的安全性,除了保持低温冷藏运输,在洁净的环境下加工以外,食用海鱼类,以及食用养殖鱼类,会减少细菌和寄生虫污染的可能性。当然如果鱼类经过冷冻以后,必然会降低其口感和质地。比如日料店吃到的金枪鱼冷冻的较多,但是吃的时候却并不觉得像是解冻过的。日本人在对付解冻鱼类时是很有一套的。简单介绍一下:

保持品质的最好解冻方法是冰水解冻。

具体做法是:盐水洗净(1L水30g盐)→将表面的水滴擦干净放在保鲜袋中→然后放在冰水中解冻→用吸水纸包起来,放在冰箱冷藏层半日到1日,让它熟成。如果您在家里自己做超市买来的冷冻三文鱼或金枪鱼就可以采取这种方式,不去饭店也可以吃到好吃的生鱼片。

第五,除了生鱼片,那些海水里的植物有没有危害呢?

有这样说法:淡水里的菱角,马蹄要煮熟了吃,而海水植物,紫菜海苔一类,生吃却没有问题。这样的说法到底对不对?

菱角和马蹄(荸荠)等生长在水田里的植物,表面容易附着寄生虫的幼虫,在食用时,最好将皮洗干净,煮熟剥皮吃。如果非要追求它的清脆口感,那么可以相对来说减少加热煮沸的时间。当温度达到60-70度,一分钟就可以有效的杀死寄生虫。

那么海苔和海藻呢?和淡水植物同理,同样也会感染寄生虫和微生物。在国内外有各种因为生食海藻一类的海生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案例。在日本常被用作生鱼片等刺身的配菜的海藻,也有过引起了食物中毒导致死亡的事件。

这种海藻本身没有毒素,而引起中毒的原因是海藻其中含有的酶,促使鱼的脂肪成分(花生四烯酸)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前列腺素E2这种物质,进而引起强烈的腹痛,呕吐甚至死亡等食物中毒症状。

距日本报道,因食用龙须菜这种海藻引发中毒的三起死亡事件都是女性,女性对前例腺素E2更为敏感。前例腺素E2可用作药物,是一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药物。

因此,日本人在食用海藻时,一般是采取漂烫,石灰水浸泡等方式,以灭活海藻中的酶。所以日本电视台和媒体也和大众说,可以安全的食用超市买来的海藻,并看好标识“生食还是煮熟食用”。然而自己从海边捞上来的海藻,绝对不可以生吃!

最后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所有的处理也好,吃法也罢,最健康也最安全的方式依然是:

加热!

加热!

加热!

将中心温度加热到70度以上,可以最大限度的杀死寄生虫,微生物,防止食物中毒。

总结来说,生鱼片能吃,但生鱼片在制造、销售、调理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监管机构都应对此类健康风险引起足够的重视。

看过了这篇文章,对于生鱼片吃或者不吃?在哪吃?怎么吃?这个问题,你应该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了。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各种各样的食材和新的烹饪方式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长期以来,我们偏爱熟食,所以,生鱼片引发了很多人的担忧。对于这种肉类生冷饮食,一些朋友担心食用后会感染蛔虫等寄生虫,所以需要禁止食用。然而,这样的担心真的有必要吗?本文将从生鱼片食材的产地、储存以及食用方式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生鱼片是否可能携带寄生虫,以及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首先,鱼的生长环境决定了其体内含有寄生虫风险的高低。事实上,所有环境下生长的鱼类均有携带寄生虫的风险,这是由于水中的哺乳类动物,其分泌物可以给寄生虫提供一定的生长环境。这些寄生虫附着于其它生物上,可能被鱼类所食用,进而使鱼类携带寄生虫。所以,在深海环境中,尽管海水有着相对较高的盐分含量以及更加清洁的环境,也不能使深海中生长的鱼类比淡水中的鱼类携带寄生虫的概率更低。其次,在鱼肉的保存过程中,超低温可以消灭寄生虫。众所周知,我们食用的很多生鱼片并非是活鱼处理后被立即食用。在运输以及储存过程中,超低温技术有别于传统认知上的冷冻,它是将鱼肉进行速冻后,减少其口感损失并能抑制部分细菌生长,甚至杀死部分细菌以及寄生虫。所以,超低温保存的生鱼片较新鲜的生鱼片而言含有寄生虫的概率更低。最后,生鱼片“伴侣”譬如芥末酱和醋的杀虫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实验室中这两者确实可以杀灭寄生虫,但其采用的实验条件是高浓度的芥末和高浓度的食用醋,长时间浸泡带有寄生虫的生鱼片。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将生鱼片长时间浸泡于高浓度的调味品后再食用。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不能很好达到消灭寄生虫的目的。对于喜欢生鱼片的朋友,尤其是免疫力较弱的人,可以尽量在正规渠道购买生鱼片,注意检查商家是否有《入境货品检验检疫证明》,尽可能保证生鱼片的安全性。减少生鱼片的食用频率也能减少感染寄生虫的风险。综上所述,生鱼片的食用存在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我们应尽量保证食品品质,减少食用频率。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峰进行科学性把关 。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好投吗小木虫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在2014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未出版之前,还是以目前还是2011版为准。《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目前是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

1.1 刊优先采用相应水平的英文稿件,来稿需英、中文稿各1份。英文稿在正文前加英、中文摘要(要求同上)。其他要求同中文稿件。1.2 对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的论文,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并用“*”号标注于文题右上角,脚注于文题页下文,投稿时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1.3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意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投本刊的稿件,作者在接到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如未接到稿件处理意见,则稿件仍在审理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该刊联系。审阅后退修的稿件,希按期修回,超过2个月者,视作自动撤稿。请自留底搞,对不采用稿件恕不退回。1.5 请勿一稿两投。一经证实为一稿两投,除立即退稿外,该刊还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并将此事通报作者所在单位和该学科内的其他科技期刊。1.6 来稿一经刊登,专有使用权即归杂志社所有。未经该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