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西奈山Icahn医学院的博士课程都有哪些
课程是按专业设置的,具体来说有:全球卫生、医学临床研究(PhD in clinical research,科学学位、非临床专回业)、生物医答学以及临床医学(MD program,临床学位、临床专业)相关课程
『贰』 临床医学博士读几年
医学博士需要读来八年。医自学生一般有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然后分别授予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的学位。七年制和八年制统称为长学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五年制毕业的医学学士,可以继续攻读医学硕士及博士,两者同样需时三年。
七年制毕业的医学硕士,可以继续攻读医学博士,如果攻读本校的医学博士,可以只参加转博考试,通过考试及面试后,再读3年,可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第一批八年制的本硕博连读的医学博士则从2001年开始招生。
大部分医学院的医学课程只开放给本科毕业生报读(即医学只能作为第二个学位)。有意报读的学生必须先修读一门本科学士课程,领域不限,但科学类别较为推荐(因为这样学生可以证明自己在修读医学前,已经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而在修读第一个本科课程期间,学生还需完成一系列医学的先修班,美国称之为“健康科学预备班”(Pre-health Science Courses)并完成及通过课程考试,方有资格申请医学院的课程。申请过程亦比较繁复,自荐信及推荐信均为必备的条件。
『叁』 医学博士需要读哪些课程
以内科学(血液病)博士生为例,主干课程: 内科学进展、血液病学进展、高级病理生理学、高级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临床药理学、细胞培养等。
『肆』 临床医学专硕如何考博
考博有三难,根据这三点来针对性的下功夫吧。 第一英语难 为什么?想进入复试,初试的英语必须过线(也有破格录取的,这是幸运当年那所高校报考的人少或是导师实在找不到人了降分录取,不要把自己放在幸运上。)。如果你是应届生,那你在研究生期间的英语有没有落下,有很多考生告诉过我,研究生期间每怎么接触英语的,如果是这样,你应该好好复习下了;另外是你现在是不是在职的,平时工作忙的很,很长时间没有也没有机会接触英语了,但上学期间有一些基础,那你需要把它捡起来了。一个09年考北大的考生这样描述到,幸运的自己的英语比其他人的高,专业课的分数没有人家高,还是被录取了。 第二专业课难 专业课考查博士生在基本理论基础上对学术动态的把握和现实问题分析,而很少考名词解释、简答题,大多都是大的论述题;考博肯定要广泛读书,刻苦攻读,这些我们不必赘述。抓住专业重点是任何复习考试的关键。博士考题一般不会很偏,但是答好不容易,尤其是面向很多专业的基础课考题。“博士”在网络词条里这样解释外文名称:Doctor\PhD:DoctorofPhilosophy;(2)[learnedscholar]∶博通古今的人(3)[doctor]∶学位名。学位的最高一级。看到这样的解释,如果你考博觉得你应该博览群书吗? 第三导师难 为什么?考过博的人都知道,或者没考过在网上搜罗下也就知道了,导师在考博过程中起了最关键作用。问问与你报考的导师关系怎么样?每个导师的博士招生名额一般非常有限,而且博士生的培养费大部分学校规定很大部分从导师的科研项目经费走,所以在英语过线的前提下基本上考上考不上看导师的一句话,所以只要考前导师点头了,基本上就可以了。但是我同意“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现在不能一概而言,而是分院校、分专业。而且现在考博的人多了起来,但录取率还是在国家控制下的。 就目前而言博士是否难考不能一概而言,而是分院校、分专业。从院校上,目前名牌院校(大概15所左右,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社科院、北京理工大学、财政部科研所、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北师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以下的大部分院校博士招生状况不是很乐观的,录取相对容易;对于名牌院校,地点好,如北京、上海等地方的高校,全国各地考生云集,导师有很大的选择余地,竞争激烈。从学科上,理工科的学生考博相对要容易一些,理由如下: 1)招生的学校多 2)在职报考的人较少,所以相对公平公正 3)应届生报考较多。
『伍』 医学博士生入学要考哪些科目
考试科目主要包括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医学考博的英语考试为“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由不同专业的不同导师己决定的!所以考生还要提前了解所要报考的专业和导师历年招生情况和考试情况,并查阅当年招生目录中规定的考试科目。
临床医学博士(Doctor of Medicine,M.D.),是我国专业学位之一,有些地方简称为医学博士。以临床医学为例,本科生毕业后,可以报考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
科学学位享受全奖或半奖、享受国家助学金,可以参加研究生三助工作;而专业学位学费全额自理、不享受统一筹拨的国家助学金,原则上也不能参加学校供给的三助工作。在培养年限上,专业学位整体上相对于科学学位而言,培养时间较短。
其考试科目主要包括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医学考博的英语考试为“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
在我国长学制医学教育中,七年制培养出来的医学硕士,八年制培养出来的医学博士,都属于专业学位。当然,我国最古老最优秀的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开设了八年制专业学位毕业后,再在实验室进行三年科研,取得科学学位,从而拥有双博士(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医学博士科学学位)的高级临床科研人才。
参考资料 :网络-临床医学博士
『陆』 如何获得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授予学位的标准】: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1、拥护中国 *** 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二级学科,内科与外科分别不少于3个三级学科,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1、拥护中国 *** 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地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二阶段培训结束时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 4、具有从事临床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申请资格】: (一)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申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1、现行的临床医学研究生采取“分段连续培养、中期考核筛选、择优进入第二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办法培养。完成第一、第二阶段培养者,可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完成第一阶段培养但未升入第二阶段者,经过一年临床工作实践,可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通过研究生培养的途径获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者,自获得学位后在相应专业从事临床工作三年以上,经学位授予单位考核,认为其临床工作能力达到授予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要求的水平,可接受其在职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申请人可免于提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其它需提交的材料,同第四条款(三)中的有关规定。 (二)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1、申请人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后,在本学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至少3年,完成二级学科临床能力训练,结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并通过考核; 2、申请人须通过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课程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待条件成熟后将逐步增加专业课统一考试; 3、申请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及医学学士学位证书; (2)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医德医风、临床工作能力等); (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考核成绩; (4)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课程水平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5)两位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推荐书,其中一位应是学位授予单位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指导教师; 4、申请人应在学位授予单位相应学科、专业,在导师指导下从事不少于六个月的临床工作,以考核其临床工作能力,并由指导教师提出是否同意申请学位的意见。 (三)在职临床医师申请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1、申请人应已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2、申请人已完成第二阶段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3、申请人须通过全国医学博士外语统一考试; 4、申请人需提供以下材料: (1)个人简历及硕士学位证书; (2)所在单位推荐意见(包括政治思想表现、医德医风、临床工作能力等); (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4)全国医学博士公共外语成绩合格证明; (5)两位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推荐书,其中一位应是学位授予单位的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5、申请人应在接受单位相应学科、专业,在导师指导下从事不少于六个月的临床工作,以考核其临床工作能力,并由指导教师提出是否同意申请学位的意见。 【考核与学位授予】: 申请人必须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专业学位。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1、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及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5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 2、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3至5位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含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1—2名)组成。 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规范的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 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考核申请人的临床科研能力。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 (1)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 (2)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医,,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 (3)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1、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科目包括专业外语、专业课和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4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 2、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5至7位具有临床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其中半数以上应是具有临床医学教授或主任医师职称的临床医学专家(包括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和外单位专家1-2人)。 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较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和某些疑难病症的能力。 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按学位条例规定程序组织论文答辩。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 (1)论文课题紧密结合临床实际; (2)研究结果对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论文表明申请人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和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能力。 【经费】: 申请人在申请学位期间所需费用,参照国家有关研究生的经费标准,原则上由申请人所在单位支付。 【组织管理】: 试点工作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进行。选择部分学位授予单位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 本办法的解释权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柒』 临床医学博士专业的报考条件
可以的;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毕业生(最迟在毕业前获得硕士学位);同等学力考生须获得学 士学位后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进修过硕士阶段主干课程至少5门且 成绩合格,并在相应的科研领域做出突出成绩者。 同等学力考生须至少加试硕士生主干课程3门(含1门政治理论);通过在职申请(攻读)获 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至少加试硕士生主干课程1门;跨学科(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须至少加试 硕士生主干课程1门;通过在职申请(攻读)获得硕士学位且跨学科的考生须至少加试硕士生主 干课程2门(加试科目不足者从该专业同等学力加试科目中补足)。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报 考,且一般应报考委托培养博士生。 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考生,近五年内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过至少10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5篇发表于国家级学术刊物;自然科学领域的考生,近五年内作为主要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至少8篇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4篇被SCI、EI收录的论文。
『捌』 临床医学博士学位要读几年
医学博士需要读八年。
医学生一般有五年制,七年制和八年制,然后分别授予医学学士,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的学位。七年制和八年制统称为长学制。获得医学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五年制毕业的医学学士,可以继续攻读医学硕士及博士,两者同样需时三年。
七年制毕业的医学硕士,可以继续攻读医学博士,如果攻读本校的医学博士,可以只参加转博考试,通过考试及面试后,再读3年,可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第一批八年制的本硕博连读的医学博士则从2001年开始招生。
(8)临床医学博士课程扩展阅读 :
美国及加拿大走的是同一个系统。
大部分医学院的医学课程只开放给本科毕业生报读(即医学只能作为第二个学位)。有意报读的学生必须先修读一门本科学士课程,领域不限,但科学类别较为推荐(因为这样学生可以证明自己在修读医学前,已经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而在修读第一个本科课程期间,学生还需完成一系列医学的先修班,美国称之为“健康科学预备班”(Pre-health Science Courses)并完成及通过课程考试,方有资格申请医学院的课程。申请过程亦比较繁复,自荐信及推荐信均为必备的条件。
因此美加两国的医学院,有时被称为是研究院(Graate Schools)的一种,因为它们无论是医学本科还是研究课程招收的都是本科毕业生。它们有时亦会被称为是“专业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s)的一种,因为所有课程都旨在培养有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当地的医学课程为时四年,这意味着要成为当地的医生最少需时八年(加上第一个学士课程的四年)。从医学院毕业后,医科生会获得“M.D.”这个专业衔头,有些美国医学院则会赋予“D.O.”衔头,在通过当地的医学执业考试后,就能正式成为医生,并能继续晋升选择专科。
*专业介绍为了完善我国口腔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口腔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口腔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的要求,特此设置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StomatologicalMedicine,S.M.M)。*院校排名口腔医学考研院校排名,排名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报考条件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心健康,愿献身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口腔医学事业。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科学、口腔正畸学等,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水平。3、掌握口腔临床医学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一、口腔解剖生理学(一)绪论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内容2.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二)牙体解剖学1.恒牙外形特点2.恒牙内层解剖特点3.乳牙外形特点4.乳牙内层解剖特点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三)牙咬合与颌位1.牙列形态特点2.咬合形态特点3.颌位的概念4.三个基本颌位的定义、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四)下颌运动1.开闭口运动2.侧向咬合运动3.前伸与后退运动4.下颌边缘运动(五)咀嚼功能1.咀嚼过程分期与咀嚼周期2.咀嚼运动与牙合运循环3.咀嚼中的咬合关系4.咀嚼中的肌功能活动5.牙合力与咀嚼效率(六)骨学1.上颌骨、下颌骨,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2.蝶骨、腭骨、颞骨,结构特点及意义(七)肌学1.表情肌、咀嚼肌,起止、功能、神经支配2.颈部肌肉分层、筋膜间隙(八)关节颞下颌关节组成、运动、韧带及其意义(九)脉管学1.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走行、分支及特点2.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颈内静脉的位置、收集、交通3.胸导管颈段走行特点及收集4.颈内、颈外动脉的交通及其左右的吻合5.颅内、外静脉交通6.头颈淋巴结群位置、收集(十)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位置特点(十一)神经1.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来源、分布2.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来源、分布3.颈丛组成、分支、分布4.头颈部植物神经来源、分布(十二)头部局解1.唇、舌、颊的组成及其动脉、静脉、特点2.面部蜂窝组织间隙及其通连3.腮腺咀嚼肌区、面侧深区、解剖特点。(十三)颈部局解1.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颈根部应用解剖2.颈段气管、颈后三角局部解剖3.颅顶及颅底内面解剖特点二、口腔组织病理学(一)口腔颌面部发育1.神经嵴、鳃弓和咽囊2.面部的发育3.腭的发育4.舌的发育5.颌骨的发育(二)牙的发育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2.牙体组织的形成(三)牙体组织1.釉质2.牙本质3.牙髓4.牙骨质(四)牙周组织1.牙龈2.牙周膜3.牙槽骨(五)口腔黏膜1.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结构2.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六)涎腺1.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2.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七)牙结构异常(八)龋病1.龋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学说2.龋病的组织病理学(九)牙髓病1.牙髓炎2.牙髓变性和坏死3.牙体吸收(十)根尖周炎1.急性根尖周炎2.慢性根尖周炎(十一)牙周组织病1.牙龈病2.牙周炎3.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其他病理改变(十二)口腔黏膜病1.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2.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病理变化(十三)颌骨疾病1.常见的颌骨非肿瘤性疾病2.常见的颌骨非牙源性肿瘤(十四)涎腺非肿瘤性疾病与涎腺肿瘤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2.涎腺肿瘤(十五)口腔颌面部囊肿1.牙源性囊肿2.非牙源性囊肿3.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十六)牙源性肿瘤1.良性牙源性肿瘤2.恶性牙源性肿瘤三、口腔内科学口腔内科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牙体牙髓病学(一)龋病1.病因及其发病机制(1)牙菌斑的结构及组成(2)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有关因素2.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3.龋病治疗(1)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2)深龋的治疗(3)并发症及其处理(二)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1.牙结构异常2.牙形态异常3.牙慢性损伤4.牙本质过敏症(三)牙髓和根尖周病1.牙髓、根尖周组织生理特点2.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牙髓、根尖周病的分类4.牙髓、根尖周病临床表现和诊断5.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1)活髓的保存治疗(2)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6.根管治疗术(1)髓腔应用解剖(2)根管治疗术的主要步骤及其原则(3)并发症及处理牙周病学(一)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基础1.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2.牙周组织的结构和代谢特征(二)牙周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1.牙菌斑的概念及致病机制2.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三)牙周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四)牙周炎伴发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五)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六)牙周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计划的拟定(七)牙周基础治疗内容和方法(八)牙周病药物治疗原则(九)牙周病的手术治疗1.牙周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2.常见牙周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方法(十)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内容口腔黏膜病学(一)口腔黏膜结构及临床病损特点(二)常见口腔黏膜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感染性疾病2.变态反应性疾病3.溃疡类疾病4.大疱类疾病5.斑纹类疾病6.肉芽肿性疾病7.唇舌疾病(三)性传播病、艾滋病及全身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四、口腔颌面外科学1.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2.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3.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4.口腔颌面部感染5.口腔颌面部损伤6.口腔颌面部肿瘤7.唾液腺疾病8.颞下颌关节疾病9.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10.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11.牙颌面畸形12.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五、口腔修复学(一)绪论1.修复前的临床检查与诊断2.修复治疗计划3.修复前的准备与处理(二)印模与模型技术1.印模技术2.模型技术(三)嵌体1.嵌体种类2.嵌体适应证3.嵌体预备的各项基本要求(四)桩冠、桩核冠1.适应证2.桩核修复的牙体预备方法及要求(五)全冠1.全冠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2.各类全冠的临床特点3.全冠修复的固位原理及抗力要求(六)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1.固定义齿的修复方式与类型2.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3.固定义齿的修复设计与基牙选择4.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七)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优缺点2.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及支持方式3.牙列缺损修复类型及选择4.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作用5.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6.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7.可摘局部义齿的戴入与戴入后出现问题的处理(八)覆盖义齿1.覆盖义齿的生理学基础、优缺点、适应证、禁忌证2.覆盖基牙的处理及其利用方式(九)附着体及套简冠义齿修复1.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适应证、禁忌证2.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组成及分类3.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修复特点(十)全口义齿1.牙列缺失后的口腔内软硬组织变化特点2.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3.印模与模型要求4.颌位关系记录5.全口义齿戴入6.戴牙后常见问题及处理(十一)种植义齿1.种植义齿的组成和结构2.种植义齿的种类3.种植义齿的修复治疗原则4.种植修复并发症及其防治(十二)粘接修复技术1.粘接形成的机制2.粘接贴面修复技术(十三)其它特殊修复1.颌面缺损修复的特点2.牙合与咬合病的修复治疗原则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见修复治疗方法4.牙周疾病的修复治疗适应证、治疗原则5.牙科CAD/CDM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三 满分300分,分值比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约25%口腔内科学 约25%口腔颌面外科学 约25%口腔修复学 约25%四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 约20%单项选择题 约20%多项选择题 约20%论述题 约40%五 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为主。①《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第六版②《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凤主编,第六版③《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第六版④《口腔修复学》,赵铱民主编,第六版⑤《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第三版⑥《牙周病学》,孟焕新主编,第三版⑦《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主编,第三版*学位论文/授予申请人必须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及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5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2、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3至5名具有口腔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含口腔医学硕士生导师1-2名)组成。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规范的口腔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考核申请人的临床科研能力。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1)学位论文可以是包含文献综述的病例分析报告;(2)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3)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人才培养目标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具备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发展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毕业后从事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医师——在医疗机构或个体诊所中帮病人解决口腔的疾苦教师——在医学院校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销售人员——到牙科医疗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从事营销工作。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口腔考研一般涉及英语、政治、专业基础、专业综合。英语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先过四六级,在看历年考研真题。政治一般都是考前半年左右报个辅导班,个人认为,只要政治立场不是太偏激,想考个很低的分儿也不是很容易。专业基础和综合考前半年开始看足够,除非你平时上课都在睡觉……口腔基础一般包括口腔生理病理,口腔解剖等,有的学习都考,有的学校捡一门考。口腔综合一般是大三以后学的课程,有口内(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一般不考。有的学校还考口腔预防学、口腔材料学、口腔影像学。具体的复习科目要在你确定报考学校后定,不同学校之间要求差很多的,最好的办法是在你大四的时候问你大五刚考完研的师兄师姐,事半功倍!之前好好上课就够了,嘿嘿。
病例分析报告是医学论文的一种常见体裁,通过对一两个生动的病例进行记录和描述,试图在疾病的表现、机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医学报告。以下是临床病例分析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一般资料
姓名:刘文武性别:男
年龄:38岁 职业:自由职业者
籍贯:湖北咸丰 民族:土家族
入院日期:20**年4月3日记录日期:20**年4月3日
婚姻:已婚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无红肿疼痛不适。7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6次/分(规则),呼吸20次/分(规则),血压128/70mmHg。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脐上腹壁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向上延展至胸壁,部分迂曲成团。腹壁血流由上向下流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边界清楚,无压痛,表面光滑,肠鸣音可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不肿。
入院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乙肝三对半示:HBsAg(-)。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扩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
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入院后诊疗经过:
入院后嘱患者高热量,高蛋白,低盐,质软饮食,限制水的摄入。给予拉米夫定以改善肝功能,适当使用利尿剂以治疗及改善腹水症状,给予****以控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护理监测患者每日尿量、体重、腹围的变化,以及注意患者腹胀症状的缓解情况,随时调整治疗。
临床讨论与分析:
患者病史特点:1.男性患者,38岁。2.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3.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4.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可得到以下总结:
1. 肝硬化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并在病程发展的晚期形成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其流行病学特点是:发病高峰年龄为35——50岁,以男性多见。该患者为38岁,男性。增加了肝硬化的易感性。
2.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肝静脉回流受阻、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毒物或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血吸虫病、隐源性肝硬化。而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为主,约占60%——80%。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该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有饮酒史,使其肝硬化易感性高。
3.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参与体内的消化、代谢、排泄,解毒以及免疫等多种功能;肝脏也是最大的代谢器官,来自胃肠吸收的物质几乎全部进入肝脏,在肝内合成、分解、转化、贮存。肝硬化发展晚期由于肝脏的损伤,肝功能的减退使其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及免疫功能减退。如呕吐,食欲减退导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由于合成及代谢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易并发感染导致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系统相应症状的产生。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的长期淤血肿大,使脾功能亢进,从而导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减少。该患者有食欲减退,腹胀,消瘦等症状和体征,并且有电解质的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4.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肋缘可触及肿大质稍硬的肝脏、脾脏可肿大,肝功能检查可正常或有轻度酶学异常。(2)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肝功能明显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
主要有门-体侧枝循环开放(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以及腹膜后静脉扩张),脾脏肿大造成脾功能亢进,腹水的形成。该患者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脾大的表现。
5. 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
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综合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相关辅助检查,该患者可最终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与伴有肝肿大和脾肿大的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肝炎,有肝炎的感染的病史,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以及HBV-DNA复制水平;原发性肝癌,需行血清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AFP)以及肝脏CT的检查以鉴别;某些累及肝脏的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肝脏的肿大,需从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予以仔细鉴别。血液疾病,如慢性白血病等常伴有脾脏的肿大,需进行骨髓检查以便与肝硬化所致的脾脏肿大相鉴别。该患者外周血象没有明显异常,可行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定期复查,观察外周血象的变化。
2. 与引起腹水和腹部胀大的疾病相鉴别。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水和腹部胀大是因为(1)门静脉压升高使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升高使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2)由于肝功能的受损使其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弱,造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从而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
(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机体血液大量滞留于内脏血管,使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及水钠重吸收增加,发生水钠潴留,促进了腹水的形成。应与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及慢性肾炎等疾病导致的腹水相鉴别。根据腹水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以及性质是癌性腹水还是非癌性腹水可鉴别。患者腹水量少,故可排除癌性腹水,根据其他系统的临床表现也可排除因心脏和肾脏的疾病而导致的腹水。
3. 与肝硬化并发症相鉴别的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粘膜病变,胃癌,食管癌等疾病相鉴别,血压稳定,出血暂停时可行胃镜做治疗性检查可确诊。肝脏的降解解毒功能受损使有毒物直接经体循环入脑导致的肝性脑病,应做血液成分的检查以与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药物中毒、脑血管意外等所致的意识障碍、昏迷相鉴别。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可累及肾脏导致无器质性的肾脏损害,称为功能性肾衰竭,应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做出了诊断并做了仔细的鉴别诊断,针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可安排出以下治疗方案:
1. 嘱患者适当减少活动、避免劳累、保证休息以减少消耗和减少感染的机会;饮食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和维生素丰富及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应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患者有少量腹水,应适当限制水、盐的摄入。
2. 对症支持疗法,根据患者的进食及营养状况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蛋白等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行保守治疗,行护肝治疗,治疗防治原发病的再发,防止肝脏炎症坏死的发生和继续发展。拉米夫定,长期口服,以改善肝功能;阿德福韦酯,长期口服,对于病情加重的患者有较好疗效。由于患者肝炎已治愈,检查未见病毒复制的迹象,且患者有肝功能失代偿的想关表现,所以不予干扰素治疗,干扰素会加快肝功能的衰竭,应用需十分谨慎。
4. 患者有少量腹水,应限制水钠的摄入,暂不联合使用利尿剂,应密切观察腹水的变化,尽可能早的防止其增多,也应避免使用利尿剂不慎而导致电解质的紊乱。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适当输注白蛋白及血浆,改善营养状况的同时还可促进腹水的消退。
5. 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要积极防止曲张静脉的破裂。保守治疗可采取服用****以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至<12mmHg。保守治疗预防出血无效时可采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6. 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患者没有很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手术方式主要有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选择性门体分流术,断流手术。但是该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但曲张血管未破裂出血,可进行出血预防性手术。鉴于该患者肝炎后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较严重,手术可加重机体负担,甚至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且据近年来的资料表明这类病人重点应行内科护肝治疗,若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镜下见曲张静脉表面有“红色征”,为了预防首次急性大出血,可酌情考虑行预防性手术,主要是断流手术。
7. 因患者严重脾肿大,并且合并脾功能的亢进,应行脾切除术。但是脾切除术后应密切注意相关并发症如腹腔内大出血,膈下感染及术后远期的凶险性感染等。
8. 综合分析病情,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最理想的方法是肝移植,既可替换病肝,又可使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但依据现阶段医学的发展肝移植仍受到肝源短缺,手术有风险,费用昂贵等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预后分析:肝硬化的预后与病因、肝功能代偿程度及并发症有关。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淤血等引起的肝硬化,病因如能在肝硬化未进展至失代偿期前予以消除,则病变可趋静止,相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好。死亡原因常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肝移植的开展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该患者有病毒性肝炎病史多年,但早年已治愈,病因消除早,影响较小;但因病情的迁延及患者的不合理自行护理致使产生了门静脉高压,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对于其预后不良影响较大。且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对于肝移植手术的耐受性较差,需要慎重考虑移植治疗。
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并非所有患者都一定有这些诱因,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各种基础疾病的作用,也可在安静状态下发生脑出血,脑出血的发生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尤其经常有以上诱因的患者需要谨慎,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表现
脑出血的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血肿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关,通常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障碍。位于非功能区的小量出血可以仅仅表现为头痛及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而大量出血以及大脑深部出血、丘脑出血或者脑干出血等可以出现迅速昏迷,甚至在数小时及数日内出现死亡。典型的基底节出血可出现突发肢体的无力及麻木,语言不清或失语,意识障碍,双眼向出血一侧凝视,可有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失禁症状;丘脑出血常破入脑室,病人有偏侧颜面和肢体感觉障碍,意识淡漠,反应迟钝;而脑桥出血小量时可有出血一侧的面瘫和对侧肢体瘫,而大量时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眼球固定,危急生命;小脑出血多表现为头痛、眩晕、呕吐、构音障碍等小脑体征,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瘫痪症状,血肿大量时可侵犯脑干,出现迅速昏迷、死亡。
2.并发症
脑出血的并发症较多,人脑是生命的总司令部,脑出血的发生或
多或少都会影响脑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出血并发症常常为多发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可以成为并发症发生的器官,所以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应该注重并发症的治疗,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条:
2.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多伴有活动障碍,而长期卧床成为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最常见的原因,脑出血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即为肺部感染,脑出血后3~5天内,昏迷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表现为多痰、呼吸受损,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手术。
2.2 上消化道出血:又称应激性溃疡,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混合型和内囊内侧型出血居多,分别占45%和40%。脑出血后全身血管收缩,胃肠功能下降,胃肠对细菌屏障减弱,局部供血不足,可出现消化道的广泛出血,甚至出现致命性失血导致休克,是严重的并发症。
*专业介绍为了完善我国口腔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口腔医学高层次人才,提高口腔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口腔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口腔临床医师的要求,特此设置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StomatologicalMedicine,S.M.M)。*院校排名口腔医学考研院校排名,排名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报考条件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心健康,愿献身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口腔医学事业。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口腔内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科学、口腔正畸学等,以下同)领域内的常见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第一阶段培训合格的临床工作水平。3、掌握口腔临床医学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系统的专业知识。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考试大纲及命题要求一、口腔解剖生理学(一)绪论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内容2.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学习方法(二)牙体解剖学1.恒牙外形特点2.恒牙内层解剖特点3.乳牙外形特点4.乳牙内层解剖特点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三)牙咬合与颌位1.牙列形态特点2.咬合形态特点3.颌位的概念4.三个基本颌位的定义、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四)下颌运动1.开闭口运动2.侧向咬合运动3.前伸与后退运动4.下颌边缘运动(五)咀嚼功能1.咀嚼过程分期与咀嚼周期2.咀嚼运动与牙合运循环3.咀嚼中的咬合关系4.咀嚼中的肌功能活动5.牙合力与咀嚼效率(六)骨学1.上颌骨、下颌骨,位置、形态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2.蝶骨、腭骨、颞骨,结构特点及意义(七)肌学1.表情肌、咀嚼肌,起止、功能、神经支配2.颈部肌肉分层、筋膜间隙(八)关节颞下颌关节组成、运动、韧带及其意义(九)脉管学1.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走行、分支及特点2.面静脉、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颈内静脉的位置、收集、交通3.胸导管颈段走行特点及收集4.颈内、颈外动脉的交通及其左右的吻合5.颅内、外静脉交通6.头颈淋巴结群位置、收集(十)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位置特点(十一)神经1.三叉神经、面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来源、分布2.舌咽、迷走、副、舌下神经的纤维成份及其来源、分布3.颈丛组成、分支、分布4.头颈部植物神经来源、分布(十二)头部局解1.唇、舌、颊的组成及其动脉、静脉、特点2.面部蜂窝组织间隙及其通连3.腮腺咀嚼肌区、面侧深区、解剖特点。(十三)颈部局解1.下颌下三角、颈动脉三角、颈根部应用解剖2.颈段气管、颈后三角局部解剖3.颅顶及颅底内面解剖特点二、口腔组织病理学(一)口腔颌面部发育1.神经嵴、鳃弓和咽囊2.面部的发育3.腭的发育4.舌的发育5.颌骨的发育(二)牙的发育1.牙胚的发生和分化2.牙体组织的形成(三)牙体组织1.釉质2.牙本质3.牙髓4.牙骨质(四)牙周组织1.牙龈2.牙周膜3.牙槽骨(五)口腔黏膜1.口腔黏膜的基本组织结构2.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特点(六)涎腺1.涎腺的一般组织结构2.涎腺的分布及其组织学特点(七)牙结构异常(八)龋病1.龋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学说2.龋病的组织病理学(九)牙髓病1.牙髓炎2.牙髓变性和坏死3.牙体吸收(十)根尖周炎1.急性根尖周炎2.慢性根尖周炎(十一)牙周组织病1.牙龈病2.牙周炎3.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其他病理改变(十二)口腔黏膜病1.口腔黏膜病基本病理变化2.常见的口腔黏膜病病理变化(十三)颌骨疾病1.常见的颌骨非肿瘤性疾病2.常见的颌骨非牙源性肿瘤(十四)涎腺非肿瘤性疾病与涎腺肿瘤1.涎腺非肿瘤性疾病2.涎腺肿瘤(十五)口腔颌面部囊肿1.牙源性囊肿2.非牙源性囊肿3.口腔、面颈部软组织囊肿(十六)牙源性肿瘤1.良性牙源性肿瘤2.恶性牙源性肿瘤三、口腔内科学口腔内科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牙体牙髓病学(一)龋病1.病因及其发病机制(1)牙菌斑的结构及组成(2)影响龋病发生和发展的有关因素2.龋病的临床特征和诊断3.龋病治疗(1)窝洞制备的基本原则(2)深龋的治疗(3)并发症及其处理(二)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1.牙结构异常2.牙形态异常3.牙慢性损伤4.牙本质过敏症(三)牙髓和根尖周病1.牙髓、根尖周组织生理特点2.牙髓、根尖周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牙髓、根尖周病的分类4.牙髓、根尖周病临床表现和诊断5.牙髓、根尖周病的治疗(1)活髓的保存治疗(2)感染牙髓的治疗方法6.根管治疗术(1)髓腔应用解剖(2)根管治疗术的主要步骤及其原则(3)并发症及处理牙周病学(一)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基础1.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2.牙周组织的结构和代谢特征(二)牙周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1.牙菌斑的概念及致病机制2.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全身易感因素(三)牙周病的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断(四)牙周炎伴发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五)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六)牙周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计划的拟定(七)牙周基础治疗内容和方法(八)牙周病药物治疗原则(九)牙周病的手术治疗1.牙周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2.常见牙周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和手术方法(十)牙周病的预防和疗效维护内容口腔黏膜病学(一)口腔黏膜结构及临床病损特点(二)常见口腔黏膜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1.感染性疾病2.变态反应性疾病3.溃疡类疾病4.大疱类疾病5.斑纹类疾病6.肉芽肿性疾病7.唇舌疾病(三)性传播病、艾滋病及全身系统疾病的口腔表征四、口腔颌面外科学1.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检查2.口腔颌面外科麻醉,镇痛及重症监护3.牙及牙槽外科,种植外科4.口腔颌面部感染5.口腔颌面部损伤6.口腔颌面部肿瘤7.唾液腺疾病8.颞下颌关节疾病9.口腔颌面部神经疾患10.先天性唇、面裂和腭裂11.牙颌面畸形12.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五、口腔修复学(一)绪论1.修复前的临床检查与诊断2.修复治疗计划3.修复前的准备与处理(二)印模与模型技术1.印模技术2.模型技术(三)嵌体1.嵌体种类2.嵌体适应证3.嵌体预备的各项基本要求(四)桩冠、桩核冠1.适应证2.桩核修复的牙体预备方法及要求(五)全冠1.全冠的种类、适应证、禁忌证2.各类全冠的临床特点3.全冠修复的固位原理及抗力要求(六)牙列缺损的固定义齿修复1.固定义齿的修复方式与类型2.固定义齿修复的生理基础3.固定义齿的修复设计与基牙选择4.固定义齿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七)牙列缺损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1.可摘局部义齿的适应证、优缺点2.可摘局部义齿的类型及支持方式3.牙列缺损修复类型及选择4.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作用5.牙列缺损及可摘局部义齿的分类6.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7.可摘局部义齿的戴入与戴入后出现问题的处理(八)覆盖义齿1.覆盖义齿的生理学基础、优缺点、适应证、禁忌证2.覆盖基牙的处理及其利用方式(九)附着体及套简冠义齿修复1.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适应证、禁忌证2.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组成及分类3.附着体及套筒冠义齿的修复特点(十)全口义齿1.牙列缺失后的口腔内软硬组织变化特点2.全口义齿的固位和稳定3.印模与模型要求4.颌位关系记录5.全口义齿戴入6.戴牙后常见问题及处理(十一)种植义齿1.种植义齿的组成和结构2.种植义齿的种类3.种植义齿的修复治疗原则4.种植修复并发症及其防治(十二)粘接修复技术1.粘接形成的机制2.粘接贴面修复技术(十三)其它特殊修复1.颌面缺损修复的特点2.牙合与咬合病的修复治疗原则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常见修复治疗方法4.牙周疾病的修复治疗适应证、治疗原则5.牙科CAD/CDM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三部分 考试形式一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 答题时间:180分钟三 满分300分,分值比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 约25%口腔内科学 约25%口腔颌面外科学 约25%口腔修复学 约25%四 题型比例名词解释 约20%单项选择题 约20%多项选择题 约20%论述题 约40%五 参考书目主要参考书目以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口腔医学类专业用为主。①《口腔解剖生理学》,皮昕主编,第六版②《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凤主编,第六版③《口腔颌面外科学》,邱蔚六主编,第六版④《口腔修复学》,赵铱民主编,第六版⑤《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第三版⑥《牙周病学》,孟焕新主编,第三版⑦《口腔黏膜病学》,陈谦明主编,第三版*学位论文/授予申请人必须通过学位课程考试、临床能力考核和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学位课程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专业课及基础理论课,总门数不少于5门。由学位授予单位组织考试。2、临床能力考核与学位论文答辩:由学位授予单位按学科、专业组成考核答辩委员会,考核答辩委员会应由3至5名具有口腔医学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专家(含口腔医学硕士生导师1-2名)组成。临床能力考核:主要考核申请人是否具有规范的口腔临床操作和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的能力。学位论文答辩,由考核答辩委员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考核申请人的临床科研能力。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1)学位论文可以是包含文献综述的病例分析报告;(2)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3)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人才培养目标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医德高尚、作风严谨、具有较高诊疗水平和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具备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发展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就业方向口腔科医生的就业领域较宽,既可在大医院从事口腔科工作,也可私人开设诊所,并且能在美容院从事相关的面部整容、美容。毕业后从事与医学教育、科研、临床实践相关的工作:医师——在医疗机构或个体诊所中帮病人解决口腔的疾苦教师——在医学院校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者——研究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销售人员——到牙科医疗器械公司、牙膏公司、牙科材料公司等从事营销工作。 考研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医学在职研究生:学习形式为业余的研究生
不需要太多,
一,毕业论文选题要求:毕业论文选题要遵循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选题方向要与专业对口,不应超出专业课内容的范围;选要大小要适中,课题难易要适度,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二,论文撰写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类型可以是基础或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临床病例分析,临床病例(病理)讨论,临床经验体会,临床新技术报道,临床护理论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其格式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1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的反映课题的研究内容.论文的文题目应不超过20字.题目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2摘要:再要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内容要简洁.一般200字左右,用第三人称书写.3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提炼出来的最能反映论文主题的名词,词组,或短语.一般3-8个词.4正文:几种主要论文类型的格式构成如下:(1)研究论文:前言,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或治疗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2)综述:前言,主体,总结(3)临床经验体会:前言,临床资料,讨论.(4)临床病例分析:前言,资料分析,讨论和总结.(5)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摘要,临床讨论等.,(6)临床新技术报道:前言,材料与方法,(操作方法,步骤和技术原理),结果(临床应用效果),讨论等.撰写研究论文或临床医疗报告等,学生必须在研究课题或临床实践中有独立完成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要求.撰写综述必须是学生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加以归纳,总结,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5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刊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五篇,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教材,词典,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等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等通常不宜做为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为:序号([1][2][3],,,,,,).所列文献来自刊物需注明:作者姓名,问题名,期刊名,年份,卷(期)号:起止号码:所列文献来自著作需注明:作者姓名,著作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起止号码.例如:[1]王玉璞,王志涛,黄正良,等.癌化液对荷瘤动物化疗增效和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药药理临床,2000,16(2):21-22[2]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23-1431[3]皋聪,曹于平,孙继红,等.养正合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减毒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6):357-360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用内容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中引用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用小4号字体的上角标,如"抗肿瘤药[1]"引用文献统一以尾注形式标注.三,论文装订和排版要求我校学生毕业论文有封面和论文两部分组成.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做装订,装订线在左边2厘米处.1排版:提交的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为上,下为2.54厘米.左,右为3.17厘米.页码在页面地段居中放置,页码编排从论文正文起始.2格式与字体:封面格式(见附件1)研究论文格式(见福建2)其余论文格式参照进行.四,其他要求1,学生应按照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严禁查系他人或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如发现抄袭现象,将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毕业资格.2,按时提交毕业论文,学校将根据论文的选题,文献资料合理引用情况,论文质量,创新性等综合评定成绩,不按时提交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不合格者将不颁发毕业证书.
日常病理分析,我之前了解过很多病例分析,实验对比的,可以交流一下
口内主诉:左下后牙疼痛3天现病史:左下后牙疼痛,加重2天既往史:一月前月曾出现一过性冷热刺激疼痛,食物崁塞检查:左下6深龋,探(+)叩(++)冷(+++) 诊断:左下6牙髓炎处理:左下6局麻下开髓,氧化锌封失活剂医嘱:隔日复诊
1 个人认为 可诊断为 冠折 建议全瓷修复2 牙髓电活力测试 x片
病例分析报告是医学论文的一种常见体裁,通过对一两个生动的病例进行记录和描述,试图在疾病的表现、机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医学报告。以下是临床病例分析报告模板,欢迎阅读。
一般资料
姓名:刘文武性别:男
年龄:38岁 职业:自由职业者
籍贯:湖北咸丰 民族:土家族
入院日期:20**年4月3日记录日期:20**年4月3日
婚姻:已婚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无红肿疼痛不适。7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6次/分(规则),呼吸20次/分(规则),血压128/70mmHg。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脐上腹壁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向上延展至胸壁,部分迂曲成团。腹壁血流由上向下流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边界清楚,无压痛,表面光滑,肠鸣音可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不肿。
入院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乙肝三对半示:HBsAg(-)。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扩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
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入院后诊疗经过:
入院后嘱患者高热量,高蛋白,低盐,质软饮食,限制水的摄入。给予拉米夫定以改善肝功能,适当使用利尿剂以治疗及改善腹水症状,给予****以控制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护理监测患者每日尿量、体重、腹围的变化,以及注意患者腹胀症状的缓解情况,随时调整治疗。
临床讨论与分析:
患者病史特点:1.男性患者,38岁。2.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3.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4.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根据患者病情特点,可得到以下总结:
1. 肝硬化表现为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并在病程发展的晚期形成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其流行病学特点是:发病高峰年龄为35——50岁,以男性多见。该患者为38岁,男性。增加了肝硬化的易感性。
2.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主要有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肝静脉回流受阻、遗传代谢性疾病、工业毒物或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演变为肝硬化、血吸虫病、隐源性肝硬化。而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为主,约占60%——80%。甲型肝炎病毒(HA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该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有饮酒史,使其肝硬化易感性高。
3.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参与体内的消化、代谢、排泄,解毒以及免疫等多种功能;肝脏也是最大的代谢器官,来自胃肠吸收的物质几乎全部进入肝脏,在肝内合成、分解、转化、贮存。肝硬化发展晚期由于肝脏的损伤,肝功能的减退使其消化、代谢、排泄解毒及免疫功能减退。如呕吐,食欲减退导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由于合成及代谢功能的减退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从而易并发感染导致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等系统相应症状的产生。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的长期淤血肿大,使脾功能亢进,从而导致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减少。该患者有食欲减退,腹胀,消瘦等症状和体征,并且有电解质的降低,凝血功能异常等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表现。
4.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有:(1)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肋缘可触及肿大质稍硬的肝脏、脾脏可肿大,肝功能检查可正常或有轻度酶学异常。(2)代偿期肝硬化:表现为肝功能明显减退及门静脉高压症,
主要有门-体侧枝循环开放(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痔静脉扩张以及腹膜后静脉扩张),脾脏肿大造成脾功能亢进,腹水的形成。该患者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该患者的临床表现符合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壁静脉曲张,脾大的表现。
5. 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
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综合病因,临床表现以及各项相关辅助检查,该患者可最终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与伴有肝肿大和脾肿大的疾病相鉴别。如慢性肝炎,有肝炎的感染的病史,需要检查乙肝两对半以及HBV-DNA复制水平;原发性肝癌,需行血清免疫学检查甲胎蛋白(AFP)以及肝脏CT的检查以鉴别;某些累及肝脏的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肝脏的肿大,需从临床表现及各项辅助检查予以仔细鉴别。血液疾病,如慢性白血病等常伴有脾脏的肿大,需进行骨髓检查以便与肝硬化所致的脾脏肿大相鉴别。该患者外周血象没有明显异常,可行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定期复查,观察外周血象的变化。
2. 与引起腹水和腹部胀大的疾病相鉴别。肝硬化并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水和腹部胀大是因为(1)门静脉压升高使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升高使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2)由于肝功能的受损使其合成白蛋白的功能减弱,造成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从而血管内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水。
(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机体血液大量滞留于内脏血管,使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及水钠重吸收增加,发生水钠潴留,促进了腹水的形成。应与缩窄性心包炎、结核性腹膜炎、腹腔肿瘤及慢性肾炎等疾病导致的腹水相鉴别。根据腹水是漏出液还是渗出液以及性质是癌性腹水还是非癌性腹水可鉴别。患者腹水量少,故可排除癌性腹水,根据其他系统的临床表现也可排除因心脏和肾脏的疾病而导致的腹水。
3. 与肝硬化并发症相鉴别的疾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粘膜病变,胃癌,食管癌等疾病相鉴别,血压稳定,出血暂停时可行胃镜做治疗性检查可确诊。肝脏的降解解毒功能受损使有毒物直接经体循环入脑导致的肝性脑病,应做血液成分的检查以与低血糖、糖尿病、尿毒症、药物中毒、脑血管意外等所致的意识障碍、昏迷相鉴别。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可累及肾脏导致无器质性的肾脏损害,称为功能性肾衰竭,应与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做出了诊断并做了仔细的鉴别诊断,针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可安排出以下治疗方案:
1. 嘱患者适当减少活动、避免劳累、保证休息以减少消耗和减少感染的机会;饮食主要以高热量、高蛋白和维生素丰富及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应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患者有少量腹水,应适当限制水、盐的摄入。
2. 对症支持疗法,根据患者的进食及营养状况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蛋白等以改善患者身体状况。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行保守治疗,行护肝治疗,治疗防治原发病的再发,防止肝脏炎症坏死的发生和继续发展。拉米夫定,长期口服,以改善肝功能;阿德福韦酯,长期口服,对于病情加重的患者有较好疗效。由于患者肝炎已治愈,检查未见病毒复制的迹象,且患者有肝功能失代偿的想关表现,所以不予干扰素治疗,干扰素会加快肝功能的衰竭,应用需十分谨慎。
4. 患者有少量腹水,应限制水钠的摄入,暂不联合使用利尿剂,应密切观察腹水的变化,尽可能早的防止其增多,也应避免使用利尿剂不慎而导致电解质的紊乱。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适当输注白蛋白及血浆,改善营养状况的同时还可促进腹水的消退。
5. 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要积极防止曲张静脉的破裂。保守治疗可采取服用****以降低肝静脉压力梯度至<12mmHg。保守治疗预防出血无效时可采用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6. 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患者没有很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疗效较好。手术方式主要有非选择性门体分流术,选择性门体分流术,断流手术。但是该患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但曲张血管未破裂出血,可进行出血预防性手术。鉴于该患者肝炎后肝硬化的肝功能损害较严重,手术可加重机体负担,甚至可引起肝功能衰竭,而且据近年来的资料表明这类病人重点应行内科护肝治疗,若为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特别是镜下见曲张静脉表面有“红色征”,为了预防首次急性大出血,可酌情考虑行预防性手术,主要是断流手术。
7. 因患者严重脾肿大,并且合并脾功能的亢进,应行脾切除术。但是脾切除术后应密切注意相关并发症如腹腔内大出血,膈下感染及术后远期的凶险性感染等。
8. 综合分析病情,患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最理想的方法是肝移植,既可替换病肝,又可使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但依据现阶段医学的发展肝移植仍受到肝源短缺,手术有风险,费用昂贵等限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推广。
预后分析:肝硬化的预后与病因、肝功能代偿程度及并发症有关。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淤血等引起的肝硬化,病因如能在肝硬化未进展至失代偿期前予以消除,则病变可趋静止,相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隐源性肝硬化好。死亡原因常为肝性脑病、肝肾综合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并发症。肝移植的开展可明显改善肝硬化患者的预后。该患者有病毒性肝炎病史多年,但早年已治愈,病因消除早,影响较小;但因病情的迁延及患者的不合理自行护理致使产生了门静脉高压,脾肿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等肝功能失代偿的表现,对于其预后不良影响较大。且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对于肝移植手术的耐受性较差,需要慎重考虑移植治疗。
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并非所有患者都一定有这些诱因,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各种基础疾病的作用,也可在安静状态下发生脑出血,脑出血的发生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尤其经常有以上诱因的患者需要谨慎,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表现
脑出血的症状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出血速度、血肿大小以及患者的一般情况等有关,通常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言语不清、小便失禁、肢体活动障碍和意识障碍。位于非功能区的小量出血可以仅仅表现为头痛及轻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而大量出血以及大脑深部出血、丘脑出血或者脑干出血等可以出现迅速昏迷,甚至在数小时及数日内出现死亡。典型的基底节出血可出现突发肢体的无力及麻木,语言不清或失语,意识障碍,双眼向出血一侧凝视,可有剧烈疼痛,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小便失禁症状;丘脑出血常破入脑室,病人有偏侧颜面和肢体感觉障碍,意识淡漠,反应迟钝;而脑桥出血小量时可有出血一侧的面瘫和对侧肢体瘫,而大量时可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眼球固定,危急生命;小脑出血多表现为头痛、眩晕、呕吐、构音障碍等小脑体征,一般不出现典型的肢体瘫痪症状,血肿大量时可侵犯脑干,出现迅速昏迷、死亡。
2.并发症
脑出血的并发症较多,人脑是生命的总司令部,脑出血的发生或
多或少都会影响脑功能的正常运行,脑出血并发症常常为多发的,全身各个器官都可以成为并发症发生的器官,所以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应该注重并发症的治疗,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条:
2.1 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脑出血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多伴有活动障碍,而长期卧床成为肺部感染并发症的最常见的原因,脑出血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即为肺部感染,脑出血后3~5天内,昏迷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表现为多痰、呼吸受损,需要引起重视,必要时需要行气管切开手术。
2.2 上消化道出血:又称应激性溃疡,是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以混合型和内囊内侧型出血居多,分别占45%和40%。脑出血后全身血管收缩,胃肠功能下降,胃肠对细菌屏障减弱,局部供血不足,可出现消化道的广泛出血,甚至出现致命性失血导致休克,是严重的并发症。
你好以下是范文,口腔修复的病历书写; 病历是对病史采集、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计划等资料的记录和总结,是对疾病检查、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医学的宝贵资料。;一、病历书写格式病历的书写可以是表格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或文字与表格图形相结合的形式。完整的病历应包括下列内容:(一)一般项目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二)主诉 患者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以及就诊的主要目的和要求,应简明扼要。(三)现病史 与主诉有关的疾病发生发展情况,包括自觉症状、治疗经过及疗效(四)既往史 包括过去健康情况,曾患疾病,治疗情况及生活习惯等。;(五)家族史 与患者疾病有关的家族情况(六)检查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病历上。(七)诊断 根据检查所得的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和判断,对疾病作出合乎客观实际的结论,称为诊断。如对疾病不能确诊时,可用初步诊断或印象诊断等名称代之。(八)治疗计划和修复设计 根据病情,结合患者要求,表格及文字等形式表示。(九)治疗过程记录 记录医生向患者告知的内容;记录在修复治疗过程中,每次就诊医生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治疗效果、患者的反应、下次预计进行的工作。记载要简明扼要,每次复诊必须写明日期,医师必须签名。;;;临床接诊是医患之间交流、制订并逐步完成治疗方案的过程一、初诊(first visit) 患者首次向接诊医生主诉病症、主观要求,并接受系统的检查及商 定治疗方案。初诊目标: 制定一项相对全面的、合理的、符合修复学原则的,患者能 够理解并接受的治疗计划或方案。初诊医生: 接待初诊患者的医生。指导思想: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诊疗过程中做到“三无”,即无痛、无感染、无潜在危害;一、初诊医生的
一,毕业论文选题要求:毕业论文选题要遵循价值性,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选题方向要与专业对口,不应超出专业课内容的范围;选要大小要适中,课题难易要适度,要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二,论文撰写基本要求毕业论文类型可以是基础或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临床病例分析,临床病例(病理)讨论,临床经验体会,临床新技术报道,临床护理论文,流行病学调查报告等.其格式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2000字.1题目:题目应恰当,准确的反映课题的研究内容.论文的文题目应不超过20字.题目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2摘要:再要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内容要简洁.一般200字左右,用第三人称书写.3关键词:关键词是从论文中提炼出来的最能反映论文主题的名词,词组,或短语.一般3-8个词.4正文:几种主要论文类型的格式构成如下:(1)研究论文:前言,材料与方法(临床资料或治疗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2)综述:前言,主体,总结(3)临床经验体会:前言,临床资料,讨论.(4)临床病例分析:前言,资料分析,讨论和总结.(5)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摘要,临床讨论等.,(6)临床新技术报道:前言,材料与方法,(操作方法,步骤和技术原理),结果(临床应用效果),讨论等.撰写研究论文或临床医疗报告等,学生必须在研究课题或临床实践中有独立完成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要求.撰写综述必须是学生查阅了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加以归纳,总结,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5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同时向读者提供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之后一般应刊主要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不少于五篇,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教材,词典,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等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等通常不宜做为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为:序号([1][2][3],,,,,,).所列文献来自刊物需注明:作者姓名,问题名,期刊名,年份,卷(期)号:起止号码:所列文献来自著作需注明:作者姓名,著作名,版次,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起止号码.例如:[1]王玉璞,王志涛,黄正良,等.癌化液对荷瘤动物化疗增效和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药药理临床,2000,16(2):21-22[2]徐叔云,卞如濂,陈修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423-1431[3]皋聪,曹于平,孙继红,等.养正合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减毒作用.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4,25(6):357-360正文中引用文献的标示应置于所引用内容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所引文中引用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用小4号字体的上角标,如"抗肿瘤药[1]"引用文献统一以尾注形式标注.三,论文装订和排版要求我校学生毕业论文有封面和论文两部分组成.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做装订,装订线在左边2厘米处.1排版:提交的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页边距为上,下为2.54厘米.左,右为3.17厘米.页码在页面地段居中放置,页码编排从论文正文起始.2格式与字体:封面格式(见附件1)研究论文格式(见福建2)其余论文格式参照进行.四,其他要求1,学生应按照要求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工作,严禁查系他人或期刊杂志上的论文,如发现抄袭现象,将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毕业资格.2,按时提交毕业论文,学校将根据论文的选题,文献资料合理引用情况,论文质量,创新性等综合评定成绩,不按时提交毕业论文或毕业论文不合格者将不颁发毕业证书.
医学论文怎么写医学论文写作一般有几种类型:综述、个案报道、病例分析、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论著、学位论文等等。医学论文的撰写要看你的经历和年资,这决定了您对问题理解、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就是能力,简要建议如下:1、在校学生,一般只能写综述等理论探讨型的论文;2、低年资者,综述、病例个案报道、回顾性病例分析等。3、高年资者哪一种类型的论文都可以。至于怎么写医学论文,以下步骤供参考: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和学习,借助数据库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大量参阅相关文献,筛选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内容,找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论点,着手撰写。以下内容供参考:医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及写作方法(一)标题(title)标题要求:1.阐述具体、用语简洁:一般不超过20个字。2.文题相称、确切鲜明:标题体现内容,内容说明标题。3.重点突出、主题明确:突出论文主题,高度概括,一目了然。不足以概括论文内容时,可加副标题(破折号、括号或加序码)。(二)作者署名(author)1.作者署名的意义(1)明确论文责任:文责自负(2)获得应有的荣誉:载入科技发展的史册(3)文献检索的需要:著者检索(4)明确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2.作者署名的原则署名的个人作者,只限于选定研究课题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贡献,以及参加撰写论文并对内容负责的人。(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3.作者署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