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论文>>巧塔桥助达标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巧妙搭桥,帮助学生达标。巧设疑,搭好兴趣—思维之桥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形式,是师生感情交流的纽带,是课堂教学中信息反馈的主要途径。同时,也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其思维,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好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活酶”,强化记忆的“催化剂”。在讲授某一内容伊始,可先用适当有趣的事物来设置疑问,以诱发学生急于解疑的思维活动,引起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讲授线形动物门——蛔虫时,学生对蛔虫比较熟悉,可是教师提出:蛔虫体积这样大,怎么能在人体内寄生呢?人体小肠分泌的消化液为什么不能将其消化吸收呢?这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抓住学生熟悉但又不完全了解的事物,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问题设计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了解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目标,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提问形式。所设计的问题要严谨,有针对性、灵活性,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激发其兴趣,启发其思维,才能真正帮他们高效达标
这种事情我不会帮你的
根本就是无解的项目,实验室里搞搞就算了,放在大田里搞,变化因因素太多了,除非农药百分百降解矿化了,这可能吗?否则代谢不完全的中间体是否有志毒还说不定,还要做急性和遗传的毒理试验,总之,不好搞,说能搞,都是怱悠
什么时间要,专科本科。资料有一些可以发给你参考下。
[摘 要] 本文讨论GIS技术在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重点论述系统的功能设计。最后,对GIS与物流结合的前景作了展望。[关键词]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给传统物流带来新的革命,而作为网上商务活动基础的物流,成为其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利用GIS技术可加强对物流过程的全面管理,帮助建立一个合理的物流体系。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电子商务(EC)是在Internet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实现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是指在电子商务物流活动中把商品进行移送和储存,为社会提供无形服务的技术。它的作用是把通过电子商务方式提供的各种商品从生产者一方转移给消费者。二、地理信息系统及其特征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支持下,对具有拓扑关系的空间数据及其属性进行查询、运算、分析、表达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和管理科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GIS具有以下特征:(1)采集、管理、分析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2)以地理研究和决策为目的,以地理模型为手段,具有区域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能力。(3)由计算机进行空间数据管理,并由程序模拟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三、系统的优点将GIS引入到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中,符合物流业的发展。(1)GIS能成为电子商务的基础平台GIS集地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为一体,是多学科集成。这使GIS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融合和应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和管理决策依据。(2)GIS能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GIS具有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所存储的信息不仅包括属性和时序特征,还具有统一的地理定位基础在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中,涉及到物质实体的空间位置的转移,运输路线的合理选择等,都属于空间信息的管理,这正是GIS的强项。(3)GIS能完善物流分析技术空间分析是GIS的重要标志。在物流管理中,GIS可将空间数据和企业的业务数据与业务流程相结合,提供如市场分析、选址分析等空间分析,提高决策分析的能力和准确度。四、系统设计1.系统结构设计系统分为四个模块:交通路线模块、网络物流模块、设施定位模块和辅助决策模块。2.系统的功能设计(1)交通路线模块物流网络中,会涉及到交通路线的选择问题,即物流网络中最优路径的选择。它是指从起始点出发寻找到达终点的最优等效长度。对于它的选择首先要确定影响最优路径的因素,如几何距离、道路质量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条道路的权值,之后才能确定最优路径。(2)网络物流模块仓库和运输线共同组成了物流网络,仓库处于网络的节点上,节点决定着线路。如何根据供求的实际需要并结合经济效益等原则,在既定区域内设立多少个仓库,每个仓库的位置,以最小的代价将货物从N个仓库运到 M个客户,可利用 GIS的网络分析来解决。(3)设施定位模块商家的服务和销售市场范围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形式,因此机构设施的布局是物流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其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利润的获取。设施位置的选择包括位置的评价和优化。评价是对于现有设施的位置分布模式的评价,而优化是对于最佳位置的搜寻。地理位置的合理布局实质上就是在距离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两者之间寻求平衡点。(4)辅助决策模块物流系统与企业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对市场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生产和销售计划。GIS提供空间和属性信息,通过这些可以获得客户资料以及与企业相关的综合数据,如用户的地理分布、所在区域的交通状况等。在空间数据上集成各种信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如消费趋势分析、目标市场分析等,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五、结论电子商务中基于GIS的物流系统的应用,符合物流的特点,能更好地满足电子商务下物流的发展,同时可大规模地降低企业成本,为企业提供辅助决策,因而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1]黄杏元 汤 勤:地理信息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22~24.[2]董千里:高级物流[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321~324[3]张广军 荣朝和:物流分析系统GIS仿真[J].中国流通经济,1999(4):19~21
适用于物流研究的方法摘 要:科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方法,一门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水平甚至可以作为这门学科发展水平的一个衡量标志。物流研究的发展和完善同样迫切需要不断充实和补充适合本学科特点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本文尝试提出了综合研究法,并重点阐述了综合研究法在物流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关键词:物流研究;研究方法;综合研究在物流决策的研究中通常采用两类方法: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或者从量的角度进行定量分析,或者从质的角度进行定性分析。任何一个研究领域,如果仅仅局限于少量的研究方法,那么该领域一定不会取得很大发展,难以产生丰富的研究成果。要想真正发展和完善物流学科,就必须创新物流的研究方法。对此,笔者提出了在物流研究中要采用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综合研究法,即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物流问题。一、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概念研究方法依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分类,通常采用二分法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大类。 (一) 定量分析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定量分析指从量的关系上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对事物属性进行数量上的分析,从而判断事物的性质和变化,主要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图论、排队论等运筹学理论,以及各种算法如神经网络算法、遗传算法等,他们一般都是经过抽象,将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标准的、典型的、可处理的问题加以解决。 (二)定性分析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定性分析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是研究人员根据自已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情景描述法、对比论证、专家评议、头脑风暴、反头脑风暴、推理、问卷函询等方法。使用定性方法分析问题时一般采取如下步骤:收集资料——整理加工——分析资料——综合归纳——形成理论体系。 (三) 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相关的术语定量分析常常与实证研究、实验研究等术语联系在一起,定性分析则常常又称作规范研究、人本主义等,在实际研究及论文写作中,这些术语在内涵和外延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几乎可以互换使用,见下表: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比较(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优缺点比较定量分析的抽象过程要经过省略、约减、归类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手段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典型的、标准的数学模型与复杂问题的实际状态存在一定的区别,如果抽象后的数学模型或仿真模型将系统(或问题)中的关键因素都包括在内,运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别很小,这样的结果是满意的;否则,抽象模型的运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将有很大的差距,甚至得出相反的结果。即便是较好的模型,而且输入的初始条件与实际系统的状态有较小的差别,当模型的环节较多或仿真时间较长时,误差也会很大,即产生所谓的“洛仑兹现象”。定性分析能有效汇集决策者偏好、科学知识和专家经验,并能将他们有机地结合起来。由于参加研究组织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他们能在自己的观点上分析问题的结构和环境,并得出独到的见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将这些见解和观点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综合方案,使问题得到解决。此外,对于复杂系统来说,在很多情况下用定量分析很难得出解决方案,甚至不可能得出结果,这时,定性分析就成了唯一的解决方法。但是,定性分析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在处理复杂的、不确定性问题时,仅凭“经验”判断往往带有片面性。当项目涉及到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问题时,各方面专家往往坚持各自的观点,很难达成一致。由于研究人员收集资料中的主观性和结果分析的经验性,采用定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采取的具体方法的比较在物流研究中,定性分析能够对物流活动现象提供总的看法,而定量分析则有助于在微观水平上研究物流活动中的具体行为,它们具体采用的方法如下表: (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代表的哲学思想的比较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代表了不同的研究范式 ,这两个范式体现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和不同的理念,下表显示了从哲学思想上对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比较: 三、在物流研究中运用综合研究法的实例如某地区要改造港口,重新选择港口物流路线,那么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总体考察,第二阶段进行核心分析,第三阶段对第二阶段结论的有效性进行验证,见下表: 这三个阶段综合运用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具体思路为:在第一阶段采取定性分析,用参与询问的方法对港口物流市场进行调查:首先对物流市场进行初步分析,其次根据声誉度选择物流市场上的25位重要参与者进行访谈,此外还随机抽选了250名卡车司机进行短暂的访谈。第一阶段的定性分析为港口物流市场的运作和结构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为第二阶段的分析搭建了研究平台。第二阶段采取定量分析,用问卷调查和模型仿真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进行严格的取样,从14个独立的样品构架中抽取货运行业有代表性的决策者,组成的问卷调查的样本。其次,通过9次初步访问设计问卷调查表。然后利用问卷调查表对选取的57个决策者进行访谈,收集数据。最后,运用数量分析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判别在决定港口路线选择的最重要的因素,即“显著性因素”。第三阶段再一次采取定性分析,用参与询问的方法对第二阶段研究结论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首先选取7位物流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组,利用德尔菲专家法确认被认为在线路决策者中有丰富经验的10位关键人物。其次,对这10人进行访问,将访问结果与第二阶段得出的结论进行验正,修正第二阶段的研究结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在处理问题时各有其优缺点,虽然在处理问题时思路不同,但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定量寓于定性之中,大多数的定量方法都是定性分析思维的归纳和经验积累,定性与定量是相对的和相互渗透的,定量分析必须以定性分析为基础,定性分析必须借助于定量分析去引证、补充和深化。实践证明,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具有互补性,同时又各具有局限性。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保证研究问题的顺利解决。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决策方法。
写生物小论文的方法:1、 在中小学课外科技活动,对生物学科的某一专题是某一现象进行探索研究,把研究过程中枢观察纪录的资料,加工整理,综合分析,去会有共,并指出自己的观点。把上述的工作用文字系统全面的表达出来,这就是生物科学小论文。2、 学生论文的特点 课题应具体,题目不应过大。因为基础知识薄弱,研究深度浅。生物科技小论文是学生进行生物科技活动的总结,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培养能力、发展创造力,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完成生物小论文课题的方法小论文课题确定后,怎样去完成研究课题呢?下面分别作些介绍。(一) 考察法 即调查某一区域内的某些生物种类组成、数目和分布的规性等。如某的去昆虫种类及数目变化;环境宝物种的各种动物吹气候变化的调变,等等。这种研究犯法化钱少,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一般的中小学都可进行。但指导教师事前应适当扑导,让学生与县长掌握一定的动物分类知识,并且事先订好固定的考察计划。(二) 观察法:就是对某种动植物的个体进行仔细的观察,以了解掌握其生活习性和生长发育的规定性。佩观察的对象必须要有一定的数目,因为只对一个个体进行观察,其必然性的因素太大,回引响研究的结论。观察的同时,应随时注意收集实物资料,使证据更完全,效果更好。(三) 实验法 在人物改变某个环境因素条件下(如营养、温度、光照等),观察在某一特定环境下,环境对生物产生的引响,找出其中的规定性的研究方法。注意点:1:要有对照组 2:研究的对象要有一定的数目。例:"营养对青蛙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时,分天然水和坦然谁加少是农家肥,两族作对照。试验过程中,除了营养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如蝌蚪的来源、大小、水温、光照等都要尽权,一免其他因素影响了实验。 以上三种方法在实验研究中常有的,以那一中为止,以课题内容、性质而定。但不要用那种方法,都要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特别是在变化过程,要做好计数和测量,记录下来,然后用统计学得出正确的结论
生命科学是通过分子遗传学为主的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生命的本质、生命的发育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生命科学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摘 要:有机化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起着理论基础,研究工具,阐明本质的重要作用,它们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有机化学的发展与生命科学,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生命科学,有机化学研究的任务与生命科学,三个方面说明有机化学课程与生命科学中的关系。
关键词:有机化学;生命科学;关系
有机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有机化合物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物质,生物体中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它们在生物体内的的合成、分解、转化、代谢无不以有机化学为基础。有机化学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如农药(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化肥、农膜等保证了农业生产;兽医药、饲料添加剂促进了畜牧业生产。要正确地使用,必须了解这些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性质和生理功能。但是,目前有些学校的生命科学专业越来约忽视有机化学课程,课时越来越少,这样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不利,比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本文将从有机化学的发展与生命科学,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生命科学,有机化学研究的任务与生命科学,三个方面说明有机化学课程与生命科学中的关系。希望能引起从事生命科学专业人对有机化学的重视。
1. 有机化学的发展与生命科学有密切的关系
有机化学就其最初的意义而言,是生物物质的化学。1807年,J. F. Yon Berzilius首先把从活细胞中获得的化合物命名为有机化合物。那时人们对生命现象的本质还没有认识,因而便赋予有机化合物一种神秘的色彩,许多化学家认为有机物是不可能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它们是“生命力”所创造的。但是1828年,F. Wohler从无机物氰酸铵制得了尿素,否定了关于“生命力”的假说,可以说是化学家第一次干预了生命科学。
随后有机化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有机物的结构研究和合成方法上,较少关心它们的生物功能。尽管如此,许多化学家的研究成果还是成为了生命科学发展过程的里程碑。比如,19世纪中叶,I. Pasteur关于左旋和右旋酒石酸经典式的研究,导致70年代Vanthof和LeBel碳原子四面体构型学说的建立,它是生命分子结构不对称性的基础。E. Fischer对碳水化合物立体化学和肽合成化学的贡献是这两大类重要的生命分子化学的奠基石。20世纪50年代,A. Todd建立的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化学结构,为Vatson-Crick 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铺平了道路。60年代H. G. Khorana开创的磷酸二酯法合成寡核苷酸,不但证明了DNA上每三个碱基组成一个三联体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从而提出了一套遗传密码,而且也开始了人工合成DNA的研究。化学家也将用化学小分子和化学工具研究生命体系。1985年H. Smith和K. Mullis发明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从而使分子生物学在技术上有了一个突破和飞跃。1988年SchrEiber在做靶向合成(TOS)天然产物FK506时发现FK506的结合蛋白FKBP12。1991年他们又利用小分子探针FK506和Cyclosporin发现他们可以抑制磷酸化酶神经组蛋白Calcineuin的活性。同时发现了可以生成FKBP-12-FK506神经组蛋白复合物和cyclophilin-cyclospolin-calcineulin的复合物。这些小分子同时与两个蛋白结合,而表现出的生物活性也是细胞内信号传导通路的分子基础。1992年,SchrEIber在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发表了题为“用有机化学的原理探索细胞学”的论文,确信生命的过程就是生物体中化学变化过程[1-3]。
总之,有机化学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为现代生物学的诞生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价键理论、构象学说、反应机理等成为解释生化反应的有力手段,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和结构研究,顺序测定方法的建立,合成方法的创建,酶催化机制的研究,模拟酶的合成的化学模型的建立,小分子探针技术,单分子激发的技术,单分子操作的技术等重大成就,为现代生物学及生物技术开辟了道路。有机化学与生物问题的密切结合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有力柱,也将人们对生命过程的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4, 5]。
2. 一百多年来,有机化学的最高科学成果—— 诺贝尔化学奖综览
1901-2010年共110年,除去8年未授奖外,共授化学奖102项,其中有机化学方面得化学奖65项,占整个化学奖的63.7%。碳水化合物、光合作用得研究共8项;蛋白质、酶和核酸方面得研究共18项;甾族化合物、维生素和生物碱方面研究共8项;其它方面共31项。其中与生物相关的占34项。占有机化学的52.3%。由此可以看出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 有机化学研究的任务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有机化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分离提纯、物理有机化学、合成。分离提纯即分离、提取自然界存在的各种有机物,测定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以便加以利用。物理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反应经历的途径、影响反应的因素等,以便控制反应向我们需要的方向进行。合成是在确定了分子结构并对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有相当了解的基础上,以由石油或煤焦油中取得的许多简单有机物为原料,通过各种反应,合成我们所需要的自然界存在的,或者自然界不存在的全新的有机物[6]。
3.1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与生命科学
有机化学的分离提纯与生命科学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然有机化学,二是分离与分析。
天然有机化学是研究动植物(包括海洋、陆地和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体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的有机化学。目的是希望发掘有生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作为发展新药先导化合物,或者直接用于临床或为农业生产服务。天然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国民经济有密切的联带关系,对于开发新型药物、新型农药至关重要。我国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又有几千年传统防治疾病的经验积累,在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有机化学的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对内源性生理活性物质的发现及其生理活性研究,又开辟了天然有机化学研究的新领域。充分利用开发我国动植物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努力开拓新的生理活性物质,为国民经济服务是天然有机化学的重要任务。
分离提纯和分析的紧密结合是有机分析的一大特点。在生命科学中也涉及到复杂系统的痕量或微量的有机物分离分析问题,比如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分析等。气相色谱的发展是高效分离的突破口,而高效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是现代分离技术的基础。在气相色谱中新型高选择性的耐高温固定相(如手性固定相和异构体选择性分离的固定相)仍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液相色谱中选择性色谱柱和选择性流动相
的应用发展是今后若干年中的主攻方面。细径柱的合理开发,多维色谱以及以色谱为主的系统分析网络将使复杂系统有机痕量物质的分离和分析跃上新的台阶。超临界流体色谱,包括毛细管柱超临界流体色谱是正在发展中的新技术。毛细管电泳是生命科学日益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新型的高效技术,在蛋白质和核酸的分离方面已显出极大的威力,是有很强发展活力的新领域。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在谱仪性能和测量方法上有了巨大的进步,其中二维方法的发展已成为解决结构问题最主要的物理方法。NMR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如何得到更多的相关信息、简化图谱、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发展三维核磁共振技术。质谱技术最突出的进步是新的解析电离技术的发展。随着接口技术的进步,联用技术的应用面更扩大,效果更为提高。这将使质谱成为生命科学中的一个崭新的研究手段。
3.2 物理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
物理有机化学主要是通过现代物理实验方法与理论计算方法研究有机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阐明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生命科学中的物理有机化学研究,包括主——客体化学中的模拟酶催化反应,主体分子提供的微环境可控制反应,主体分子对客体分子的识别作用以及疏水亲脂作用等都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研究领域。量子有机化学由静态向动态方向的发展是当前物理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分子力学方法在有机分子结构与构象的研究方面有着非常乐观的发展前景。我国化学家蒋锡夔院士等发表了题为“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的论文,提出了可用物理有机化学方法解决生命科学的难题。
3.3 有机合成与生命科学
有机合成也与生命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与生命科学的联系中,金属有机化学和元素有机化学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比如,有机磷化合物在农药、医药、萃取剂等方面以及有机合成化学中都有重要的应用。开展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磷化合物的研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生物有机硅化合物以及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有新的迅速发展。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硅烯、硅宾、硅的3d空轨道化学和多硅烷的研究是当今有机硅化学重要研究课题。有机硅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特别在天然有机物的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无论从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的研究成果和有机化学研究的任务来看,有机化学课程在生命科学中都起着理论基础,研究工具,阐明本质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生命科学中要加强有机化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SchrEiber SL. Using the principle of organic chemistry ti explore cell bidogy.C&E New,1992,70:22~ 32.
[2]周晓俊,吴晖. 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18(1):93-96.
[3]张礼和. 从生物有机化学到化学生物学. 化学进展,2004,16(2):313-318.
[4]朱光美,杜灿屏. 试谈生物有机化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大学化学,1994.9(4):6-8.
[5]吴毓林,陈耀叠. 探索有机体的奥秘—谈世纪交替时代的有机化学.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5,10(10):215-219.
[6]汪小兰,有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生命科学学术论文
尼龙6是尼龙材料最主要产品之一,普遍应用于纺丝、注塑、薄膜等方面。尼龙6纤维为最早开发的合成纤维。目前我国尼龙6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尼龙6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尼龙6下游应用领域不断由尼龙纤维领域拓展至工程塑料及薄膜领域,我国已成全球最大的尼龙6消费国。
尼龙的种类:
尼龙塑料底材的种类丰富,常见的有PA66、PA6、PA11、PA12、PA46等等,还有例如PA610、PA612、PA1212、PA6T、PA9T等其他类型的尼龙底材。
尼龙的应用:
尼龙主要应用于纤维和树脂。用作纤维时其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优于其他纤维,在混纺织物中加入一些聚酰胺尼龙纤维,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和拉伸强度。在生产中常见的应用有例如服装、蚊帐、地毯等,在工业生产领域则主要应用的有帘子线、工业用布、缆绳、传送带、帐篷、渔网、安全气囊等,当然还有例如降落伞及军用织物。
用做树脂时,聚酰胺尼龙可通过挤塑、注塑、浇注等成型加工方法制造从柔软性制品到刚性硬质制品,从热塑性弹性体到工程结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汽车、电子、电气、家具、建材、生活用品、体育用品、包装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其中汽车、电子电气和包装行业是聚酰胺尼龙树脂应用非常广泛的领域。
增强尼龙底材与油漆、胶水附着力的方法:
尼龙表面喷漆、胶粘表面处理工艺中,不良缺陷现象发生较为频繁,实际的情况表现为掉漆、脱胶等。其主要的原因则是由于尼龙底材与油漆之间的附着力差所导致,因此想要解决掉漆、脱胶问题,就需要提升两者之间的附着力。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底涂炅盛尼龙处理剂的方式,打底法施工在尼龙基材表面,再喷涂油漆,从而达到增强附着力解决掉漆问题的作用。
化工材料方面的制作;如尼龙绳啦
钴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了它是生产耐热合金、硬质合金、防腐合金、磁性合金和各种钴盐的重要原料。钴基合金或含钴合金钢用作燃汽轮机的叶片、叶轮、导管、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导弹的部件和化工设备中各种高负荷的耐热部件以及原子能工业的重要金属材料。钴作为粉末冶金中的粘结剂能保证硬质合金有一定的韧性。磁性合金是现代化电子和机电工业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用来制造声、光、电和磁等器材的各种元件。钴也是永久磁性合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工业中,钴除用于高温合金和防腐合金外,还用于有色玻璃、颜料、珐琅及催化剂、干燥剂等。据英国《金属导报》报道,来自硬质金属部门和超合金方面对钴的需求较为强劲。另外,钴在电池部门消费量增长率最高。国内有关报道讲,钴在蓄电池行业、金刚石工具行业和催化剂行业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对金属钴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单独钴矿床一般分为砷化钴矿床、硫化钴矿床和钴土矿矿床三类。钴除单独矿床外,大量分散在夕卡岩型铁矿、钒钛磁铁矿、热液多金属矿、各种类型铜矿、沉积钴锰矿、硫化铜镍矿、硅酸镍矿等矿床中,其品位虽低,但规模往往较大,是提取钴的主要来源。综合矿床伴生钴的评价指标尚无统一规定,一般选冶性能好的矿石,含钴品位大于0.01%。钴精矿的品位0.2%便有价值,如果金属矿床规模大、矿石综合回收效好,钴有多少算多少。钴硫精矿按化学成分,精矿分为六个等级,均按干矿品位计算。 制取合金金属钴主要用于制取合金。钴基合金是钴和铬、钨、铁、镍组中的一种或几种制成的合金的总称。含有一定量钴的刀具钢可以显著地提高钢的耐磨性和切削性能。含钴50%以上的司太立特硬质合金即使加热到1000℃也不会失去其原有的硬度,如今这种硬质合金已成为含金切削工具和铝间用的最重要材料。在这种材料中,钴将合金组成中其它金属碳化物晶粒结合在一起,使合金具更高的韧性,并减少对冲击的敏感性能,这种合金熔焊在零件表面,可使零件的寿命提高3~7倍。航空航天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合金是镍基合金,也可以使用钴基合金,但两种合金的“强度机制”不同。含钛和铝的镍基合金强度高是因为形成组成为NiAl(Ti)的相强化剂,当运行温度高时,相强化剂颗粒就转入固溶体,这时合金很快失去强度。钴基合金的耐热性是因为形成了难熔的碳化物,这些碳化物不易转为固体溶体,扩散活动性小,在温度在1038℃以上时,钴基合金的优越性就显示无遗。这对于制造 高效率的高温发动机,钴基合金就恰到好处。在航空涡轮机的结构材料使用含20%~27%铬的钴基合金,可以不要保护覆层就能使材料达高抗氧化性。核反应堆供热汞作使热介质的涡轮发电机可以不检修而连续运转一年以上。据报道美国试验用的发电机的锅炉就是用钴合金制造的。钴是磁化一次就能保持磁性的少数金属之一。在热作用下,失去磁性的温度叫居里点,铁的居里点为769℃,镍为358℃,钴可达1150℃。含有60%钴的磁性钢比一般磁性钢的矫顽磁力提高2.5倍。在振动下,一般磁性钢失去差不多1/3的磁性,而钴钢仅失去2%~3.5%的磁性。因而钴在磁性材料上的优势就很明显。钴金属在电镀、玻璃、染色、医药医疗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用碳酸锂与氧化钴制成的钴酸锂是现代应用最普遍的高能电池正极材料。钴还可能用来制造核武器,一种理论上的原子弹或氢弹,装于钴壳内,爆炸后可使钴变成致命的放射性尘埃。 制取颜料钴不仅是制造合金钢的重要金属,而且是各种高级颜料的重要原料。据17世纪保存下来的文件记载,沙俄为了购买昂贵的钴颜料曾花费了巨额资金,这种钴颜料叫“戈卢贝茨”,是“蓝色”的意思。克里姆林宫的大厅和安眠大教堂等许多宏伟大厦的墙壁上涂的蓝色颜料,就是这种“戈卢贝茨”。中世纪时,威尼斯的玻璃工匠用钴颜料制造出各种精致的蓝色玻璃杯,不久就风靡世界各国。威尼斯的工匠们为了使自己的玻璃杯在市场保有无可争辩的竞争力,对玻璃杯的制造工艺和钴颜料的配方严守秘密。为了杜绝泄漏技术情报,威尼斯政府把所有的玻璃厂都搬迁到一个小岛上,不经允许,谁也不准参观这个地方。但是,有一个叫乔吉奥·贝莱赖诺的学徒因不愿意忍受岛上的枯燥生活,还是从岛上逃跑了,后来逃到德国,在那里他自己开了一个玻璃杯生产工厂,但他并没能逃脱灾难。一天,有人放火把他的工厂烧个精光,还把他这个从岛上逃出来的工厂主“放了血”,差点丢了性命。可见,威尼斯人把钴颜料的秘密看得何等重要。 500多年前,中国大量生产的景泰蓝也是用蓝色的钴颜料烧制的。明代景泰年间生产的这种金属艺术品至今还享誉世界。据说还有不少国外的情报人员千方百计想得到景泰蓝的配方和烧制工艺。钴的一些化合物,在不同状态和温度时,具有变化莫测的颜色。据记载,16世纪著名的化学家兼医生帕拉塞尔萨斯常爱表演他的拿手戏法,每次都博得看客的热烈掌声。他先把一幅上面画有覆盖着积雪的树木和小山的冬季风景的油画拿给观众看,待他们欣赏够了之后,他就在众目睽暌之下把油画中的冬天“变”成了夏天:树上的积雪一下不见了,变成了成簇的绿叶;白色积雪的山丘则变成了长满绿草的山坡。观众无不赞叹,可就是不知其中的奥秘。其实,这是帕拉塞尔萨斯利用氯化钴这种钴的化合物变的一个魔术。原来在室温下,氯化钴可以制成一种白色的溶液(溶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镍和铁),帕拉塞尔萨斯就用这种溶液作画,在画干了后,只要稍微加热,氯化钴就会变成非常漂亮的绿色。帕拉塞尔萨斯表演时,先把氯化钴溶液涂在他的魔画上,然后趁观众欣赏画面而没有注意他的瞬间,麻利地将一支蜡烛悄悄地放在油画背后加热它,于是,氯化钴受热后就变成绿色,使人目瞪口呆的季节变化也就发生了。 钴是维生素B12组成部分,反刍动物可以在肠道内将摄入的钴合成为维生素B12,而人类与单胃动物不能将钴在体内合成B12。还不能确定钴的其它的功能,但体内的钴仅有约10%是维生素的形式。已观察到无机钴对刺激红细胞生成有重要的作用。有种贫血用叶酸、铁、B12治疗皆无效,有人用大剂量的二氯化钴可治疗这类贫血。然而,这么大剂量钴反复应用可引起中毒。钴对红细胞生成作用的机制是影响肾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或者通过刺激胍循环。还观察到供给钴后可使血管扩张和脸色发红,这是由于肾释放舒缓肌肽,钴对甲状腺的功能可能有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甲状腺素的合成可能需要钴,钴能拮抗碘缺乏产生的影响。 钴元素能刺激人体骨髓的造血系统,促使血红蛋白的合成及红细胞数目的增加。大多以组成维生素B12的形式参加体内的生理作用。钴刺激造血的机制为:①通过产生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造血。钴元素可抑制细胞内呼吸酶,使组织细胞缺氧,反馈刺激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进而促进骨髓造血。②对铁代谢的作用。钴元素可促进肠粘膜对铁的吸收,加速贮存铁进入骨髓。③通过维生素B12参与核糖核酸及造血物质的代谢,作用于造血过程。④钴元素可促进脾脏释放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增多,网状细胞、红细胞增生活跃,周围血中红细胞增多),从而促进造血功能。
钴基合金,是一种能耐各种类型磨损和腐蚀以及高温氧化的硬质合金。即通常所说的钴铬钨(钼)合金或司太立(Stellite)合金(司太立合金由美国人Elwood Hayness 于1907年发明)。钴基合金是以钴作为主要成分,含有相当数量的镍、铬、钨和少量的钼、铌、钽、钛、镧等合金元素,偶尔也还含有铁的一类合金。根据合金中成分不同,它们可以制成焊丝,粉末用于硬面堆焊,热喷涂、喷焊等工艺,也可以制成铸锻件和粉末冶金件。按使用用途分类,钴基合金可以分为钴基耐磨损合金,钴基耐高温合金及钴基耐磨损和水溶液腐蚀合金。一般使用工况下,其实都是兼有耐磨损耐高温或耐磨损耐腐蚀的情况,有的工况还可能要求同时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而越是在这种复杂的工况下,才越能体现钴基合金的优势。一般钴基高温合金缺少共格的强化相,虽然中温强度低(只有镍基合金的50-75%),但在高于980℃时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热疲劳、抗热腐蚀和耐磨蚀性能,且有较好的焊接性。适于制作航空喷气发动机、工业燃气轮机、舰船燃气轮机的导向叶片和喷嘴导叶以及柴油机喷嘴等。碳化物强化相 钴基高温合金中最主要的碳化物是 MC﹑M23C6和M6C在铸造钴基合金中,M23C6是缓慢冷却时在晶界和枝晶间析出的。在有些合金中,细小的M23C6能与基体γ形成共晶体。MC碳化物颗粒过大,不能对位错直接产生显着的影响,因而对合金的强化效果不明显,而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则有良好的强化作用。位于晶界上的碳化物(主要是M23C6)能阻止晶界滑移,从而改善持久强度,钴基高温合金HA-31(X-40)的显微组织为弥散的强化相为 (CoCrW)6 C型碳化物。在某些钴基合金中会出现的拓扑密排相如西格玛相和Laves等是有害的,会使合金变脆。钴基合金较少使用金属间化合物进行强化,因为Co3 (Ti﹐Al)﹑Co3Ta等在高温下不够稳定,但近年来使用金属间化合物进行强化的钴基合金也有所发展。钴基合金中碳化物的热稳定性较好。温度上升时﹐碳化物集聚长大速度比镍基合金中的γ 相长大速度要慢﹐重新回溶于基体的温度也较高(最高可达1100℃)﹐因此在温度上升时﹐钴基合金的强度下降一般比较缓慢。钴基合金有很好的抗热腐蚀性能,一般认为,钴基合金在这方面优于镍基合金的原因,是钴的硫化物熔点(如Co-Co4S3共晶,877℃)比镍的硫化物熔点(如Ni-Ni3S2共晶645℃)高,并且硫在钴中的扩散率比在镍中低得多。而且由于大多数钴基合金含铬量比镍基合金高,所以在合金表面能形成抵抗碱金属硫酸盐(如Na2SO4腐蚀的Cr2O3保护层)。但钴基合金抗氧化能力通常比镍基合金低得多。 早期的钴基合金用非真空冶炼和铸造工艺生产。后来研制成的合金,如Mar-M509合金,因含有较多的活性元素锆、硼等,用真空冶炼和真空铸造生产。
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钴及其合金在电机、机械、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制造合金时,钴的含量为75%~80%,化学、电子工业中使用的化合物占20%~25%。镍基耐高温合金或含钴合金钢可以作为燃气轮机的叶片、叶轮、导管、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导弹组件,以及化工设备中的各种高负荷耐热部件,以及原子能工业的重要金属材料。能够耐高温、硬研磨的钴基耐磨合金用于制造采掘设备、航海柴油机、航空发动器排气阀等。此外,钴也可以和碳化钨一起生产硬质合金。钴系永磁合金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其磁力线密度较高,阿尼科系高导磁率合金钴含量占钴25%。低膨胀系数合金也是钴的理想材料。
例如,含有17%、29%、53%、0.2%的钴合金,其膨胀系数与玻璃相同,可熔焊在玻璃中,用于电器、无线电、照明等。含有钴的蓝色玻璃具有很高的红透性,用于火焰分析。含有钴的玻璃也用于光学滤镜和眼科学治疗装置,钴也可以作为玻璃去色剂。氧化钴是一种釉面颜料,加入5%氧化钴,制成深蓝色。加入钴后,陶瓷中和黄色变为白色,得到了优质的白色制品。各种有机酸钴盐作为聚合物合成催化剂。例如,乙酸钴作为人造纤维催化剂,萘酸钴作为涂料干燥剂,Co-Mo-Al催化剂用于加氢和脱硫。
钴盐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钴会导致牛、羊食欲下降、发育迟缓和减少奶量。含有钴的维他命2能够预防人类恶性贫血病。能发出γ射线的同位素60 Co,可用于物理化学研究和医学。手术也使用钴。
司太立合金的典型牌号有:Stellite1,Stellite4,Stellite6,Stellite8,Stellite12,Stellite20,Stellite31,Stellite100等。在我国,主要对司太立高温合金研究比较深入和透彻。与其它高温合金不同,司太立高温合金不是由与基体牢固结合的有序沉淀相来强化,而是由已被固溶强化的奥氏体fcc基体和基体中分布少量碳化物组成。铸造司太立高温合金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碳化物强化。纯钴晶体在417℃以下是密排六方(hcp)晶体结构,在更高温度下转变为fcc。为了避免司太立高温合金在使用时发生这种转变,实际上所有司太立合金由镍合金化,以便在室温到熔点温度范围内使组织稳定化。司太立合金具有平坦的断裂应力-温度关系,但在1000℃以上却显示出比其他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抗热腐蚀性能,这可能是因为该合金含铬量较高,这是这类合金的一个特征。热处理司太立合金中的碳化物颗粒的大小和分布以及晶粒尺寸对铸造工艺很敏感,为使铸造司太立合金部件达到所要求的持久强度和热疲劳性能,必须控制铸造工艺参数。司太立合金需进行热处理,主要是控制碳化物的析出。对铸造司太立合金而言,首先进行高温固溶处理,温度通常为1150℃左右,使所有的一次碳化物,包括部分MC型碳化物溶入固溶体;然后再在870-980℃进行时效处理,使碳化物(最常见的为M23C6)重新析出。堆焊司太立堆焊合金含铬25-33%,含钨3-21%,含碳0.7-3.0%。,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其金相组织从亚共晶的奥氏体+M7C3型共晶变成过共晶的M7C3型初生碳化物+ M7C3型共晶。含碳越多,初生M7C3越多,宏观硬度加大,抗磨料磨损性能提高,但耐冲击能力,焊接性,机加工性能都会下降。被铬和钨合金化的司太立合金具有很好的抗yang化性,抗腐蚀性和耐热性。在650℃仍能保持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这是该类合金区别于镍基和铁基合金的重要特点。司太立合金机加工后表面粗糙度低,具有高的抗擦伤能力和低的摩擦系数,也适用于粘着磨损,尤其在滑动和接触的阀门密封面上。但在高应力磨料磨损时,含碳低的钴铬钨合金耐磨性还不如低碳钢,因此,价格昂贵的司太立合金的选用,必须有专业人士的指导,才能发挥材料的最大潜力。国外还有用铬,钼合金化的含Laves相的司太立堆焊合金,如Co-28Mo-17Cr-3Si和Co-28Mo-8Cr-2Si。由于Laves相比碳化物硬度低,在金属摩擦副中与之配对的材料磨损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