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英语虚拟语气语用功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英语虚拟语气语用功能研究论文

名词化的语篇功能330诺曼时期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339浅谈英语虚拟语气的语用功能340浅谈英语虚拟语气及其语用功能345浅析二十世纪计算机英语词汇的构成特点346浅析汉英动物谚语中的文化348浅析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其根源349浅析英语禁忌语及其发展352浅析英语无标志被动句356浅议译者能力359认知语言学角度下“within” 的空间隐喻意义365商标英语汉译的原则和方法384体育新闻英语文体研究375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418新闻英语中的语法特点研究423颜色词在英汉互译中的不对应性425移就的审美价值和生成基础426以认知为基础的颜色隐喻研究428隐喻认知功能研究的新视角429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438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439英汉宾语类型差异的认知原因440英汉动词非谓语用法之比较研究442英汉否定问句的答句对比研究443英汉汉英双关语及其翻译研究444英汉合成词构词对比研究446英汉名词短语修饰模式比较447英汉拟声词异同探讨448英汉人称代词运用对比研究449英汉人名的比较研究450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对比研究451英汉习语的文化共性和个性的研究453英汉颜色词的引申义的文化差别454英汉颜色词跨域对比分析?—以RED和红为例458英汉隐喻性词汇对比研究462英汉语中红绿色文化比较468英语道歉方式研究

1.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2.试论话语前提分析,《外国语》1993年第3期。3.英语动词的迂回表达,《外国语》1995年第6期。4.英语篇章:系统与结构简介,《外国语》1996年第4期。5.索绪尔语言理论的经济学背景,《外国语》2000年第2期。6.论言语的社会交际功能,《外语学刊》2001年第1期,(合著,第1作者)。7.关联论献疑,《外语学刊》2004年第2期。8.论经济分析的可行性,《外语教学》2000年第3期。9.为中国英语一辩,《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年第5期(合著,第2作者)。10.经济分析语用学说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11.CELD的微观结构,《辞书研究》1999年第3期(合著,第2作者)。12.英语教学词典之管见,《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13. Am not 缩约形式的微观语言学分析,《山东外语教学》1996年第4期。14.现代汉语呼语之管见,《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15.语用研究现状谈, 《中国外语》2006年 第1期16. 论言语审美,《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17.Chinese English is an Objective Reality.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 年教育教学研究专集(合著,第1作者)。18.Thematic Structure in Modern Chinese (现代汉语的主位结构),1995年北京第22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会议宣读论文,并收入大会论文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19. Notes on Presupposition.《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外语专号(合著,第2作者)。20.Interpreting Passive Voice,《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21.语用学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外语》2007年第2期。22.英语虚拟语气的语法化,《外语学刊》2007年第6期。23.语用三律,《外语教学》2008年第2期。24.论言多必失,《同济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25.论英语非限定动词的选择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26.换个方法教语法,《中国外语》2008年第6期。27.汉语语法化研究:从实词虚化到语法化理论,《汉语学习》2008年第5期。28.论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29.民俗语用学:语用学研究的新视角,《外语教学》2009年第6期。30.我国英语语法化研究综述,《中国外语》2010年第1期。31.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语法化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32.历史与发展:境外汉语语法化研究综述,《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33.“困境求变”:语用研究的经济分析视角,《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9-20(015)。34.博弈语用学述评,《山东外语教学》,2011年第4期。35. “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成果的科学计量学分析,《中国外语》,2014年第3期。 36. “话语标记”正名,《中国外语》,2015年第5期。 37. 语用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外国语》,2015年第6期。

论文研究意义中怎么使用谦虚语气

一、 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1. 条件句中虚拟语气的形式从句中提出一种与客观现实不相符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条件,主句会产生的一种不可能获得的结果。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根据不同的时间有三种不同的形式。时间 从句谓语形式 主句谓语形式将来 动词过去式(be用were)should + 动词原形were to + 动词原形would / should / might / could + 动词原形 现在 动词过去式(be 用 were) would / should / might / could + 动词原形 过去 had +动词过去分词 would / should / might / could have + 动词过去分词2. 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的举例(1) 将来时的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如:If he should go to Qing Hua University, he would make full use of his time. 如果他要上清华大学的话,他就会充分利用他的时间了。If he were to come here, he would tell us about it. 如果他要来的话,他会通知我们一声。(2) 现在时的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如:If he were free, he would help us. 要是他有空的话,它会帮助我们的。If he studied at this school, he would know you well. 如果他在这所学校学习的话,它会对你很熟悉。(3) 过去时的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如:If I had seen the film, I would have told you about it. 我如果看过这场电影,我会把电影内容告诉你了。If I had got there earlier, I would have met Mr. Li. 如果我早点到那儿,我就会会到了李先生。3. 运用条件句中的虚拟语气时,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 当从句的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谓语动词若是系动词be时,可用 was 代替 were。但在倒装虚拟结构及 if I were you, as it were 中,只能用 were。如:Were I ten years younger, I would study abroad. 要是我还年轻十岁的话,我会去国外学习。If I were you, I would try my best to grasp the chance. 要是我是你的话,我要尽力抓住这次机会。(2) 有时,虚拟条件句中,主、从句的动作若不是同时发生时,须区别对待。①从句的动作与过去事实相反,而主句的动作与现在或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实不符。如:If I had worked hard at school, I would be an engineer, too. 如果我在学校学习刻苦的话,我现在也会使工程师了If they had informed us, we would not come here now. 如果他们通知过我们的话,我们现在就不会来这里了。②从句的动作与现在事实相反,而主句的动作与过去事实不符。如:If he were free today, we would have sent him to Beijing. 如果他今天有空的话,我们会已经派他去北京了。If he knew her, he would have greeted her. 要是他认识她的话,他肯定会去问候她了。③从句的动作与过去发生的情况相反,而主句的动作与现在正在发生的情况相反。如:If it had not been raining too much, the crops would be growing much better. 如果天不下太多的雨的话,庄家会长得更好。If he had been working hard, he would be working in the office now. 要是他工作一直努力的话,他现在已进了办公室了。(3) 当虚拟条件句的谓语动词含有 were, should, had 时,if 可省略,而将 were, should, had等词置于句首。如:Should he agree to go there, we would send him there. 要是他答应去的话,我们就派他去。Were she here, she would agree with us. 如果她在这儿的话,她会同意我们的。Had he learnt about computers, we would have hired him to work here. 如果她懂一些电脑知识的话,我们会已经聘用他来这里工作了(from www.yygrammar.com)。(4) 有时,句子没有直接给出假设情况的条件,而须通过上下文或其他方式来判断。如:I would have come to see you, but I was too busy. 我本该来看你了,然而我太忙了。But for his help, we would be working now. 要不是他的帮助,我们还会在工作呢。Without your instruction, I would not have made such great progress. 要是没有你的指导,我不会取得如此大的进步。(5) 有时,虚拟条件句中,主、从句可以省略其中的一个,来表示说话人的一种强烈的感情。①省略从句He would have finished it. 他本该完成了。You could have passed this exam. 你应该会通过这次考试了。②省略主句If I were at home now. 要是我现在在家里该多好啊。If only I had got it. 要是我得到它了该多好啊。二、其他状语从句的虚拟语气1. 目的状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1) 在 for fear that, in case, lest 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中,若用虚拟语气时,从句谓语为: should + 动词原形。并且 should 不能省略She examined the door again for fear that a thief should come in. 她又把门检查了一遍,以防盗贼的进入。He started out earlier lest he should be late. 他很早就出发了以防迟到。(2) 在 so that, in order that 所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中,从句中的谓语为:can / may / could / might / will / would / should + 动词原形。如(from www.yygrammar.com):He goes closer to the speaker so that he can hear him clearer. 他走近说话的人以便能挺得更清楚。He read the letter carefully in order that he should not miss a word. 他把信读得很仔细以便不漏掉一个单词。2. 让步状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1) 在 even if, even though 所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可用虚拟语气,主句、从句的结构与 if 所引导的条件从句结构相同。如:Even if he were here himself, he should not know what to do. 即使他亲自来也不知该怎么办。Nobody could save him even though Hua Tuo should come here. 即使华佗在世也救不了他。(2) 在whatever, whichever, whenever, whoever, wherever, however, no matter wh-word 等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从句虚拟语气结构为:① may +动词原形(指现在或将来)。如:We will finish it on time no matter what / whatever may happen. 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按时完成。We will find him wherever / no matter where he may be. 无论他在哪里,我们都要找到他。I will wait for him no matter how late he may come. 不管他来的多么晚,我都会等他。② may +完成式(指过去) ,主句结构不限。如:You mustn’t be proud whatever / no matter what great progress you may have made. 不管你取得了多么大的进步,你也不能骄傲(from www.yygrammar.com)。We must respect him no matter what / whatever mistakes he may have made. 不管他翻过什么错误,我们必须尊敬他。(3) 在though, although等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从句虚拟语气结构为 should +动词原形,主句结构不限。如:Although / Though he should often be late, he is a good student. 尽管他经常迟到,他还是个好学生。Although / Though he should be secretary, he must obey the rules. 尽管他是书记,他也必须遵守规定。3. 方式状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as if, as though 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常用虚拟语气。虚拟语气的结构为:表示所发生的时间 虚拟语气结构 发生在主句动作之前 had + 过去分词 与主句动作同时发生 过去时(be 用were ) 发生在主句动作之后 would / could / might / should+原形动词例如:They began to talk warmly as if they had known each other for long. 他们开始热烈的谈论起来就好像他们已相互认识很久了。He coughed twice as if someone should come. 他咳嗽两声就好像有人要来了。4. 原因状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amazed, angry, annoyed, astonished, disappointed, frightened, happy, pleased, proud, sorry, surprised, upset 等后面的状语从句中常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为:① should + 原形动词(指现在或将来)。如:He was angry that you should call him by name. 他很生气,你竟然对他直呼其名。I was astonished that he should not answer such an easy question. 我很惊讶他竟答不出如此简单的问题。② should + 完成式, 指过去。如:I’m very sorry that you should have failed the exam. 我很遗憾,你这次考试竟然失败了。I was very surprised that Father should have known what I did yesterday. 我很吃惊,父亲竟指导我昨天所作的事情(from www.yygrammar.com)。三、宾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1.英语中,如:advise, ask, demand, desire, decide, insist(坚决要求) , order, propose, request, suggest(建议) 表示请求、要求、命令或建议等意义的动词所接的宾语从句一般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为:(should) + 原形动词。如:The teacher advised that we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every minute here. 老师劝我们要好好地利用在这儿的每一分钟。The Party asked that we should serve the people with our heart and soul. 党要求我们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但是,当insist的意思为:坚决认为,坚持说;suggest的意思为:表明,暗含,暗示等时,宾语从句一般不用虚拟语气。如:Tom insisted that he hadn’t stolen the watch. 汤姆坚持说他没有偷那块手表。His smile suggested that he had succeeded in this exam. 他的微笑表明他在考试中成功了。2. believe, expect, suspect, think, imagine 等动词的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的宾语从句常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为:should + 原形动词。如:Can you believe that he should kill a tiger? 你能相信他竟杀死了一只老虎?Can you imagine that he should take the first place in the long jump contest? 你能想象得到他在跳远比赛中竟获得了第一名?3. 英语中,wish 之后的宾语从句,表示一种没有实现或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常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为(from www.yygrammar.com):表示所发生的时间 虚拟语气结构 发生在主句动作之前 (1)had + 过去分词;(2)would / could / might / should + have + 过去分词 与主句动作同时发生 过去时(be 用were ) 发生在主句动作之后 would / could / might / should + 原形动词例如:I wish I learnt English well. 我希望我已学好了英语。I wish I had been there with them last week. 我希望上周跟他们一起在那儿。He wishes we could go and play games with him. 他希望我们能去跟他做游戏。4. 英语中,would rather, had rather, would sooner等之后的宾语从句常表示与客观事实不相符的一种愿望,故使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为:表示所发生的时间 虚拟语气结构 过去 had + 过去分词; 现在 过去时(be 用were ) 将来 过去时(be 用were ) 例如:I’d rather you had seen the film yesterday. 我倒想你昨天看过了这场电影。I’d rather you were here now. 我倒想你现在在这儿。We’d rather you went here tomorrow. 我么倒想你明天去那儿。四、主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在表达惊异、惋惜、遗憾、理应如此等意义的主语从句中常使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其的结构为: should + 动词原形,主句中的谓语动词形式不限。句型:(1) It is admirable / dreadful / extraordinary / odd / remarkable / sad / advisable / annoying / disappointing / surprising / upsetting / frightening / better / best / curious / desirable / important / strange / peculiar / proper / necessary / natural …that…(2) It is a pity / a shame / no wonder…. that…(3) It is suggested / requested / desired / proposed /…. that …(4) It worries me that…如: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do well in our lessons first. 我们先把功课学好很重要。It is strange that he should not come. 很奇怪,他竟没有来。It is a pity that we should not meet last night. 真遗憾我们昨天晚上没有见过面。It worries me that we should be blamed for that. 我们竟要受责备真让人烦恼。 五、表语从句及同位语从句中虚拟语气英语中,表示请求、要求、命令、建议等名词advice, desire, decision, idea, instruction, order, plan, proposal, recommendation, request, requirement, suggestion, wish充当句子的主语而后面接表语从句或它们后面接同位语时,表语从表面上看几屗及同位语从句都须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为:(should) + 动词原形。如:We followed his advice that we should ask our teacher for help. 我们接受了他的建议:我们应该请求老师的帮助(from www.yygrammar.com)。He told us his idea that he should go to university. 他告诉了我们他的想法:他想上大学。His suggestion is that we should do our work more carefully. 他的建议就是我们的工作要更细心些。Their plan is that they should build a new factory in their hometown. 他们的计划就是在家乡建一座新工厂。六、定语从句中的虚拟语气英语中,表示:“早该做某事了”时,定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须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为:It is (high / about) time that + 主语+ 动词的过去式/ should + 动词原形。如:It is time that I went to pick up my daughter at school. 我该去学校接我的女儿了。It is high time you should go to work. 你早该上班了。七、简单句中的虚拟语气1. 说话时,为了表示客气、谦虚、委婉而有礼貌,言语常使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形式常为:would / could / might / should + 原形动词。如:Would you mind my shutting the door? 我把门关起来你介意吗?You should always learn this lesson by heart. 你要把这个教训牢记于心。I should agree with you. 我应该同意你的观点。2. 表示“祝愿”时,常用“may + 主语 + 动词原形 + 其他”。如:May you have a good journey! 祝你一路顺风。May your youth last for ever! 祝你青春永驻。3. 表示强烈的“愿望”、“祝愿”时,常用动词原形。如:Long liv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中|国|共|产|党|万|岁。God bless us. 上帝保佑。4. 习惯表达中常用的虚拟语气。(1) 提出请求或邀请。如: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talk with us this evening? 今天晚上来跟我们聊天好吗?Could I use your bike now? 我可以用一下你的单车吗?(2) 陈述自己的观点或看法。如:I should glad to meet you. 见到你我会很高兴。I would try my best to help you. 我会尽力帮助你。 (3) 提出劝告或建议。如:You’d better ask your father first. 你最好先问一问你的父亲。You should make a full investigation of it first. 你应该先全面调查一番。(4) 提出问题。如:Do you think he could get here on time? 你认为他能按时来吗?Do you expect he would tell us the truth? 你期望他会告诉我们真相吗?(5) 表示对过去情况的责备时,常用虚拟语气。其虚拟语气的结构为:“情态动词 + have + 过去分词”。如:You should have got here earlier. 你应该早就到这里了。You should have returned it to him. 你应该把他还给他了。

too mean to give no score to answer so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questions?

你知道哪些虚拟语气?一起来学习下吧

动词的语气——虚拟语气(The Subjunctive Mood)一、语气的定义和种类l、语气:语气是动词的一种形式,它表示说话人对某一行为或事情的看法和态度。2、语气的种类:(1)陈述语气: 表示动作或状态是现实的、确定的或符合事实的,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某些感叹句。如:We are not ready. 我们没准备好。What a fine day it is!多好的天气啊!(2)祈使语气: 表示说话人的建议、请求、邀请、命令等。如: Open the door, please。请打开门。(3)虚拟语气: 表示动作或状态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是说话人的主观愿望、假设或推测等。如: If I were you, I should study English. 如果我是你,我就学英语了。May you succeed! 祝您成功!二、虚拟语气在条件从句中的用法 条件句有两类,一类是真实条件句,一类是虚拟条件句。如果假设的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就是真实条件句。在这种真实条件句中的谓语用陈述语气。如: If it doesn’t rain tomorrow, we will go to the park.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公园。如果假设的情况是过去或现在都不存在的,或将来不大可能发生的,则是虚拟条件句。如: If he had seen you yesterday, he would have asked you about it. 如果他昨天见到你,他会问你这件事的。(事实上他昨天没见到你,因此也未能问你这件事。)在含有虚拟条件句的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的谓语都要用虚拟语气。现将虚拟条件从句和主句的动词形式列表如下: 与现在事实相反: 从句: 动词的过去式(be的过去式一般用were) 主句: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 动词原形与过去事实相反 : 从句 :had + 过去分词 主句 :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 have + 过去分词与将来事实相反 : 从句:动词过去式,should + 动词原形, 主句 :were to + 动词原形 would/ should/ could/ might + 动词原形注: 主句中的should只用于I、we,但在美国英语中,should常被would代替;从句中的should可用于各种人称。l、表示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假设和结果。如: If my brother were here, everything would be all right. 要是我哥哥在这儿 ,一切都没问题了。2、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和结果。如: If you had taken my advice,you wouldn't (couldn’t) have failed in the exam. 如果你按照我的建议去做,你一定不会(不可能)考试不及格。3、表示与将来事实可能相反的假设和结果。如: If it were Sunday tomorrow, I should (would,could,might) go to see my grandmother. 如果明天是星期天,我就 (可能)去看望我奶 奶。If it were to snow this evening, they would not go out. 如果今晚下雪,他们将不出去了。4、有时条件从句中的动作和主句中的动作发生的时间不一致(表示错综时间的虚拟语气),这时动词的形式要根据它所表示的时间加以调整。例如: If you had listened to the doctor, you would be all right now. 如果你当初听了医生的话,身体现在就好了。(从句动作指过去,主句动作指现在) 5、虚拟条件句可以转换成下列形式: (l)省略连词if。在书面语中,如果虚拟条件从句中有were,had 或 should,可以把if省略,把这几个词放到主语之前,构成主谓倒装。例如: Should he come (If he should come), tell him to ring me up. 他要是来了,让他给我打个电话。Were I you (If I were you), I would not do it. 我要是你,就不做这事。 (2)用介词短语代替条件状语从句。有时假设的情况并不用条件从句表示出来,而是通过介词短语来表示。如: Without air (If there were not air), there would be no living things. 如果没有空气的话,就不会有生物了。But for your help (If it hadn’t been for your help) I couldn’t have done it. 要是没有你的帮助,我就不可能完成这件事。 假设的情况有时可以通过上下文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如: I was busy that day. Otherwise I would have gone there with them. (If I hadn’t been busy that day, I would have gone there with them.) 我那天很忙,否则,我就和他们一起去那儿了。(如果我那天不忙的话,我就……);I would have finished the work, but I have been ill. (If I hadn’t been ill, I would have finished the work.) 我本来该完成这项工作的,但我生病了。(如果我没生病的话,我就会完成……)6、省去条件从句或主句:表示虚拟语气的主句或从句有时可以省略,但其含义仍可以推知。(1)省去条件从句。如: You could have washed your clothes yourself. 你本可以自已洗衣服的。省去了"If you had wanted to")(事实是:你自己没洗衣服,因为你不想洗。)(2)省去主句(常用以表示愿望)。如: If my grandmother were with me! 如果我的祖母与我在一起多好啊!(事实是:祖母已不在世。);If only she had not left! 如果她没走就好了!(事实是:她已经走了。)三、虚拟语气的其他用法l、虚拟语气在主语从句中的用法:在"It is important (strange,natural,necessary)that…"这类句型里,that所引导的主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常用 “should+动词原形”结构,表示某事是"重要"、"奇怪"、"自然"、"必要"等意义。如: It is important that every member (should) inform himself of these rules. 重要的是每个成员知道这些规则。2、虚拟语气在宾语从句中用法:(1)在动词wish后的宾语从句中,表示与现在或过去的事实相反,或对将来的主观愿望,从句通常省略连词that。1)表示对现在情况的虚拟:从句动词用过去式或过去进行式(be动词一般用were)。如: I wish I knew th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我希望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惜不知道);2)表示对过去情况的虚拟:从句动词常用"had+过去分词"。如: I wish (wished) I hadn’t spent so much money. 我后悔不该花那么多钱。(实际上已经花掉);3)表示对将来的主观愿望:谓语动词形式为"would+动词原形"。此时要注意,主句的主语与从句的主语不能相同,因为主句的主语所期望的从句动作能否实现,取决于从句主语的态度或意愿(非动物名词除外)。如: I wish it would stop raining. 但愿雨能停止;I wish you would come soon. 但愿你立刻来。 (2)在suggest,demand,order,propose,insist,command,request,desire等动词后的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用“should + 动词原形”,表示建议、要求、命令等。如: I demand that he (should) answer me immediately. 我要求他立刻答复我。3、虚拟语气在状语从句中的用法(1)在带有even if/ even though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的主从复合句中,主句和从句都用虚拟语气,动词形式与含有非真实条件句的虚拟语气相同。如: Even if he had been ill, he would have gone to his office. 即使生了病,他都去办公室。 (2)由as if或as though引导的状语从句表示比较或方式时。从句谓语形式为动词的过去式(be用were)或 “had+过去分词”。如: He treated me as if I were a stranger. 他那样对待我,好像我是陌生人似的。She talked about the film as if she had really seen it. 她谈论那部影片,就好像她确实看过一样。 注:如果表示的事情可能会发生,那么方式状语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可用陈述语气。(3)在in order that或so that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中,谓语动词多用 “could或might(有时也用should)+ 动词原形”。如: Mr green spoke slowly so that his students could (might) hear clearly. 格林先生说得很慢,好让学生听清楚。 4、虚拟语气在定语从句中的用法:在"It is time (that) …"句型中,定语从句的谓语动词常用虚拟语气表示将来,动词形式一般用过去式,意思是"该干某事的时候了"。如: It’s (high) time we did our homework. 我们该做作业了。5、虚拟语气在简单句中的用法(1)情态动词的过去式用于现在时态时,表示说话人的谦虚、客气、有礼貌,或委婉的语气,常见于日常会话中。如: It would be better for you not to stay up too late. 你最好别太晚睡觉。(2)在一些习惯表达中。如: I would rather not tell you. 我宁愿不告诉你。(3)用“may + 动词原形”表示"祝愿"、"但愿”,此时may须置于句首(多用于正式文体中)。如:May you be happy!祝你快乐!May good luck be yours.祝你顺利。

语篇分析中语境功能研究论文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下中英语篇差异论文

语言能够帮助人们交流,但是,语言并非是简单的词组堆砌组合,除了自身所能直接传达的意义之外,语言的功能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它存在的环境。所以,要学习另一种语言,不仅需要学习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还要意识到不同背景的文化对于语言交流的影响。

1.高低语境文化理论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于1976年在其著作《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了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他从交际和文化的关系出发,根据不同的思维和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对人际交流、人际联系、人际空间距离、时间意识等文化变量的测量,世界上不同国家的文化大致分为两大模式:以日本、中国等国家文化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和以瑞士、美国等国家文化为代表的低语境文化。也就是说,在高语境文化中,信息接收者需要充分理解信息发出者所处的环境,包括场景、氛围、肢体语言等,交流过程中语境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低语境文化中的交际者对语境的依赖较小,环境因素和交流尽量分离,语言的作用凸显无遗。吴为善、严慧仙(2009)这样总结道:高语境交际文化中,“意义的传达更多地依靠语境和读者的意会,作者不需要把什么都说出来,把什么都说的很清楚”。在低语境交际文化中,“意义主要由语码来负载,作者自然要求承担较多的责任,把该说的意思说明白,开门见山,一以贯之。”[2]本文将以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为框架,阐明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

2.高低语境下中英语篇的差异

在语境文化不同的视角下,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和交际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中美两国作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的代表,其语篇必然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衔接和连贯手段上的差异是汉英语篇的.主要差异之一。中国作为高语境文化的国家,汉语较多地依赖隐性的衔接方式,注重意义的连贯,即“意合”;而较低语境下的英语则既重视意义上的连贯,也重视语法形式,就是所说的“形合”。如:

(1)中国队打败美国队

(2)中国队大胜美国队

(3)TheChineseteamhasbeatentheAmericanbyagreatmargin.从所表达的意义上来说,这三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就句1和句2来说,二者表面结构一致,所用动词的本意完全相反,句1是“打败”,句2是“大胜”,意义却完全一致,这是因为中国人在理解这两句的意义时并不是依靠句法结构的,而是根据自然语序通过主观分析将句1中的“败”理解为“使……败”,而在理解句2则不理解为“使……胜”,而是理解为“战胜……”。运用高低语境理论来说,汉语运用的更多是内隐含蓄的暗码信息,信息接收者,即读者,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到底是中国队获胜还是美国队获胜。而在句3中,无论是用动词beat,defeat,或者是win都有严格的语法形式,读者只要通过语态和时态就可以判断出哪一队获胜,无需再借助语境或是其他信息。也就是说,在低语境文化中,语言交流更多的是依赖语言本身,语境的作用并不十分显著。

3.结语

高低语境文化理论拓展了跨文化研究的视野,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语篇上中英两种语言在衔接手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文化和语境等因素来解释。由于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在学习时缺少与外语表达方式相匹配的真实语境,母语语境知识很容易发生负迁移,从而产生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问题。

一、翻译类毕业论文选题 1.Study on Translation of Trade Marks and Culture 商标翻译与文化研究2.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影响翻译实践的社会和文化因素3.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论英语习语的翻译4.Study on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英语习语翻译特点研究5.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中英习语翻译与比较6.Study on Loyalt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中英互译的忠实性研究7.Cultur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翻译中的文化对等性研究8.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the Important of it文学翻译与重要性研究9.On the Du Fu’s Poems Translation论杜甫的诗词翻译10.The Analysis of Techniques for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Translation 通过翻译学习外语的技巧分析11.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翻译中不可译性的文化阐释12.An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Untranslatability 中英动物文化内涵的不同及翻译13.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s浅论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14.On Degre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修辞策略在广告英语中的效用探究15.A Probe of the Effect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16.Error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Scenic Spots in Wuhan武汉旅游景点资料的英译错误分析17.Semantic--Transliteration-the Most Favorable Method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Words into Chinese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方法18.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Sun Zhili’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浅论《傲慢与偏见》孙致礼中译本的衔接与连贯19.Chinese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i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技英语中定语从句的汉译20.Film 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从跨文化角度分析电影片名及其翻译21.Translating Expressions on Public Sign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汉语公示语英译22.论文化差异与翻译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23.商标名的翻译原则与品牌文化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Brand Names and Brand Culture24.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Names25.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Trademarks into Chinese26.中文商标英译探On the Translation of Trademark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二、文化类毕业论文选题27.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双赢语用策略The Win-Win Pragmatic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28.Grice 的合作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Grice’s Cooperation Principl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29.中西文化面子观差异对比分析An Analysi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 on Face30.中西文化中女性角色意识差异及其对职业发展影响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Role Awareness of Women and the Effects o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31.英语学习中文化障碍Cultural Obstacles in English Learning32.从中西委婉语的对比透视中西文化差异Understand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uphenism33.中英禁忌语比较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34.从隐私权看中西文化差异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Aspect of Privacy right 35.中西社会习俗比较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al Conventions36.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Speech Act and its Application37.湖北经济学院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A Survey on the Students’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in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38.湖北经济学院双语课程学习现状调查A Survey on Bilingual Courses’ Learning in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39.1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Etymology an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英语词源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 40.English idioms—A Mirror Reflecting British Culture英语习语与英国文化反映41.On Values of Chinese from Perspective of Lexicon从词汇角度读中国人的价值观42.On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Body Langu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论中英体态语文化差异43.The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eople东西方人际关系要素差异探析44.Approach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 and its Impacts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探析45.Asymmetrical Feature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非对称性研究46.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ir Cultural Implications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47.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Etiquette No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研究48.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Basic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49.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中英文习语的特点以及文化差异50.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Values in Advertising Language从广告语中看中西方文化观51.The Differences of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中国和美国家庭观差异52.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中西人际关系比较53.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Politeness从中英文礼貌用语中看文化差异54.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观 On Face Percep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55.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Euphemism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56.从英汉习语看东西方文化异同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57.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对比研究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58.解析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The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59.从文化角度论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On the Sexism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60.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探析Approach to Cultural Factors for the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61.英汉道歉语的对比研究A contrastive study of apolo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62.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的运用Application of color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63.英汉寒暄语的差异研究Some difference of small talk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64.不同交际风格中恭维语及其回应的研究Compliment and its response with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yles65.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对比研究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s in Chinese and English66.英语委婉语的功能与效果研究On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euphemism in English67.中外幽默的跨文化对比A inter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umor68.英语副语言交际研究A survey on communication of paralanguage三、语言类毕业论文选题69.语篇分析中的语境功能研究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discourse analysis70.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71.英语广告语言特点分析An analysis on the feature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72.非语言交际与身势语研究Nov-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gesture language73.英语委婉语研究About English euphemism

日语语气研究论文

日语虽然为一门语言,但高校在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却不能将日语单纯当做一门语言来讲解,让学生仅了解日语的使用 方法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日语语言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从日本古典文学看日语文字的形成及其发展 》

一种文字的产生绝非一两句话能够简单的表述出来,不管是何种文字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最终千锤百炼形成的。作为人类智慧与 经验 的集合体,文学作品是文字记载的手段得以流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文字的形成与发展。对于日语文字的研究, 文章 主要从日本古典文学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

一、汉字的传入及万叶假名

公元四世纪,汉字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以口头语言为主,没有文字。汉字的传入开始日文章字的出现。也使得日本大量的古代神话、歌谣、 传说 得以记录保存。随着佛教、儒教等 文化 思想随着文字的传入,进一步的促进了日文章化的繁荣。而汉字传入日本之后,如何被接受与利用,是研究的一个重点。

《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文字记载书籍。公元712年前后,日本天皇命令太安万侣对稗田阿礼习诵的历史资料用文字进行记录。该书中,记录了自创世以来至天皇时代的历史及神话传说。之后,相继出现记录创世神话以及天皇统治历史的《日本书记》和对风土民情记录的《风土记》。以上三部著作都是采用汉字进行记录的,只是在汉字的功能使用上存在差异,很多地方采用变体的汉文字,主要原因是日本人在学习韩文字时,以日本式或者是生硬的表达造成的,该文体不是纯正的古汉语,因此也成为变体汉文;书籍中的歌谣所采用的文字后来被称之为“万叶假名”,该文字不是纯正日语中的假名,是在完全背离汉字意思的基础上,将汉字作为表音符号进行使用对如本固有词汇的读音进行表示。《万叶集》中大量的使用“万叶假名”,如“安米”表示“めめ”(读作ame,“雨”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代日文章学中,主要是采用汉字记录、汉文撰写的,主要是由于汉字传入日本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日本本土文字。对“万叶假名”和变体汉文的应用,表现出古代日本人使用文字的一种倾向,在记录历史资料时,采用汉文记录,而对于抒情类诗歌的记录多以假名进行。“万叶假名”的应用也为以后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平假名的形成

平假名是在公元九世纪前后产生的,而将其称为假名也是后世出现的,最初称为“女手”,主要意思是女子使用的文字。有假名既有真名,真名也就是汉字。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断,在假名出现之前,日本书写所采用的文字只有汉字一种,在官方记录和历史文献记录中管饭的得到应用。受日本封建社会发展的影响,朝廷中以男子为官为主,仅有小部分贵族男性才有机会学习汉字,对于当时的如本人而言,汉字是一种艰涩难懂的文字,所以百姓及女子很难接触到汉字的学习与使用。由于家庭式的私塾教学,为贵族女性的学习提供了机会,略有学识的女子在偷学汉字的时候,为方便记录,往往书写的比较潦草,简化了汉字符号,形成“女手”,也就是后来的“平假名”。平假名的应用一度受男性的排斥,但其由于简便书写受到文人的亲睐。

三、片假名的形成及发展

与平假名不同,片假名来源于汉字的楷书,取出负荷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进行简化而来,是为了训读汉文而出现的,尤其是在佛经传入日本后,由于佛经全部是由汉字书写而成,日本的僧侣及文人在阅读佛经的时候,受发音不同的影响,为了记住汉字的日语发音,阅读者在该字旁,加注一个汉字进行表音。由于字间距的空间有限,因此采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代替该汉字。就形成了最初的片假名,主要是以表音符号存在。到公元十世纪,片假名发展为独立的文字。由于该文字主要用于佛经阅读中,很受僧侣的亲睐。到公元十一世纪,片假名被广泛的用于记录一般性文章及诗词歌赋中。古典文学中,第一部采用“汉文训读”文体的文学书籍是公元12世纪出现的《今昔物语集》,也就是在汉字旁边用小字号的片假名进行标注,由于书中数千 故事 都是以“今ぃ昔”开头,以“卜ナ厶语リタヘルヤ”作为结尾,因此被称为《今昔物语集》。至此,片假名已经不单是作为表音符号,已经成为文章一种文体,有其固定的语义存在。平假名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候,现有的片假名文字主要是在明治时期确定下来的。二战之后,日本对文字的使用进行了规范,规定平假名和汉字混合书写主要用于普通文章,而片假名用于拟声词、外来语等的表述。至此,日语文字的使用规范得以成型。

四、结束语

通常情况下,认为日本是一个对外来文化善于接受和吸纳的民族。而对于古代日本而言,一致在效仿文化繁荣、历史悠久的邻邦中国。从文艺思潮到政治制度,从城郭建筑到水稻 种植 ,古代日本从中国大陆文化中接受了无以计数的养分,充分的进行吸收,促进了日文章化的兴盛和繁荣。文字作为日文章化发展的基础,从变体汉字到万叶假名、平假名、片假名,日语文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日本古典文学充分的反映出了日本在接受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

《 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探究 》

摘 要:中日属于邻邦国家,两国在文化基础层面上有着鲜明的共同性。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日本文化及其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尤其是对日本国家语言文学中的主流意识与社会文化进行了探讨,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本文就日语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及其特点进行简要概述,并与日本典型的社会文化与语言文学案例相结合,对日语语言文学中蕴含着的家园意识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希望对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

1.前言

由于日本与我国属于近邻关系,所以两国文化发展底蕴较为深厚,共同点较为广泛。日本文化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期影响与熏染下,遗留有我们很多历史文化符号与印记。但是随着时代变迁,西方国家掀起的资本主义思想潮流使日本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西方文化印记也十分明显。所以,日本社会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和西方国家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相互碰撞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语言文学成为我国各个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学生必修课程。通过对日语语言文学主题思想、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有效分析,能够掌握日语语言文学蕴含着的主流意识及其形态,使我国日语语言文学体系更加的完善。

2.分析日语语言文学及其特点

从日语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角度来看,远古时期,日语语言文学长期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影响下,遗留由我国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鲜明的文化烙印。进入二十世纪而后,日本国家挣脱了“闭关锁国”的束缚,积极引进希望国家先进的思想文化,对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带来了巨大影响。日语语言文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语言文学时代标记较为显著

我国汉语发音、拼写与日语有着很大差异,所以日语语言文学有着鲜明且独特的时代标记。例如,在抒情诗歌创造上,公元时期,日语抒情诗歌主要由三十一个音节组合而成,并通过短歌形式展现出来,而十七世纪,日本抒情诗歌从原来的三十一个音节缩短为十七个音节,使得骈句表现力变得更强。由此可知,日本语言文学主要是新形势与旧形式文化不断碰撞与融合下形成的。

2.2语言文学社会特征较为强烈

从早期与近代日语语言文学典型著作中可以发现,其语言文学社会特征都较为强烈,是日语语言文学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特点。尤其是近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著作,能够将日本国家某个时期社会状况进行充分揭露,并将国民对社会疑惑、对未来向往充分反映出来。由于日本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所以其国内语言文学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改变。远古时期,日本语言文学著作开始向着城市化方向发展,京都作为日本经济、经济与文化较为集中地方,所以很多日语语言文学著作都将日本京都作为创作背景。江户时期,武士被当做为日本国家新延生的贵族,其中很多参与日语语言文学创作武士,使日语语言文学重心发生了转移,这个时期经典语言文学著作主要有《古今著闻集》与《今昔物语》,其中《今昔物语》由芥川龙之介所创作,其在日本古典语言文学熏染与影响下,以历史小说作为创作题材,以国民喜而乐见的社会故事作为创作原型,并利用借古喻今方式,能够将现实与人生充分反映出来。

2.3语言文学家园意识较为浓厚

从日本国家社会 传统文化 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日本国家非常注重家庭,认为家庭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稳定的基础,也是维系情感的纽带。所以,日本国家早期很多语言文学著作中,都具有浓厚的家园意识,尤其是以离愁、思乡作为思想主题的抒情诗歌,将人们对家庭思念、眷恋及向往充分表现出来。而从日本国家近代史来看,国民受到战争严重摧残,家园在战争中受到破坏,所以这个时期的日语语言文学,能够将日本国民对家园深深的眷恋之情充分表现出来。由此可知,日本很多语言文学著作中,都以家园作为创作题材,同时赋予了日语语言文学鲜明的创作特点。

3.分析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及其特点

通过对日语语言文学及其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家园是日语语言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题材,而本文也将从其创作题材出来,对语言文学家园意识进行分析与研究。日语语言文学家园意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具有“安宁”的象征意义

从传统日语语言文学至近现代化日语语言文学,很多日语语言文学家将家园塑造成具有“安宁”意义的象征。“安宁”不仅象征着人们安逸的生活,同时也象征着人们宁静的内心。从日本语言文学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其发展过程中并不顺利,自日本国家挣脱“闭关锁国”枷锁后,日本国家特有的农耕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而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日本国家传承下来的农耕社会文化,能够给人带来安宁与安全感,当这份安宁感被破坏后,日本国家在给世界各国带去战争灾难的同时,也给国内民众带来了巨大的浩劫,这时日本国内民众对家园向往与渴望不断增长,从这个时期日语语言文学著作中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当世界二次战争结束之后,很多日本语言文学家创作的语言文学著作中仍然带有浓厚的家园悲剧色彩,由于残酷的战争,很多家庭骨肉分离,很多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二战期间,日本国家涌现出很多女性文学家,如津岛佑子,通过细腻描述方式,将自己失去家园、失去亲人悲痛之情充分抒发出来,并对家园抱以新的向往与希望。《安魂曲》由日本著名作曲家――武满彻所创作,将人们对家园安宁感的向往与渴望进行了描述。

3.2具有“缩小”的意识特点

“缩小意识”属于日语语言文学较为典型的一个特点。在日本国家,很多语言文学作家喜欢将大的认知、观念及事件缩小,即缩小至一个家园中,并采取以小见大表现手法,将其对社会感知,对人生领悟表达出来。通过这种表现方式,能够将日本国民社会生活映射出来,日本国民所向往的精致生活,从生活环境到院子布设、饮食文化,都能够将缩小条件下完美展现出来。在日本语言文学作家笔触下,能够将家庭缩小,并蕴含着浓厚的亲情,达到日本国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很多现代学派的日本创作家,将家园庭院作为重点描述对象,而庭院也是现代化居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庭院规划设计到整体布置,都能够将日本国民生活观念及文化观念集中展示出来。日本语言文学著作中都塑造了很多典型“庭院”,而庭院摆设物品也具有深刻的象征含义,都集中在庭院这个小小的环境中。所以,家园中的“缩小”意识,能够将日语语言文学与 社会实践 进行有效结合,使得语言文学更加的真实。

4.结语

家园意识作为日语语言文学创作的重要特征,能够将日本国民对美好家园向往与追求充分体现出来。从中可以明确日语语言文学多以家园作为主要的创作题材,将日本国民思乡之情作为创作主题思想,从而引发日本国民的共鸣。因此,我国在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可以从其家园意识角度出来,对完善我国日语语言文学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

参考文献

[1] 王正鸿.论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J].时代 教育 ,2013,8(17):89-90.

[2] 艾千又.从日本古典文学看日语文字的形成及其发展[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8(01):76-78.

[3] 於国瑛.日本最大的说话集――“今昔物集”[J].日语知识,2011,9(11):65-66.

[4] 张军.李瀛芥川龙之介与日本古典文学――以《今昔物语集》为中心[期刊论文]-山东文学(下半月),2010,8(4):75-76.

[5] 王昭.文学的时代时代的文学――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初探[J].时代文学,2010,6(10):75-77.

有关浅谈日语语言学毕业论文推荐:

1. 浅谈语言艺术研究毕业论文

2. 语言教育毕业论文

3. 日本阿伊努人的语言文化探究

4. 浅议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精选

5.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6. 语言艺术分析论文

7. 解析日语语言文化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日本语の「のだ」文と中国语の「是的」文の対照研究中国的日本语教育与国际化<>, 20051230张惠芳日语的“NODA”句与汉语的是……的”句的对比研究《中国的日本语教育与国际化》<>, 20051230张惠芳关于日语のだ句意义的考察 外语研究<>, 20051215 张惠芳关于日语“NODA”句意义的考察 《外语研究》6<>, 20051215 张惠芳日本语の「のだ」文と中国语の「是的」文の対照研究其他 中国的日本语教育与国际化0<0>, 2005-12-30关于日语のだ句意义的考察二级期刊 外语研究0<6>, 2005-12-15 关于日语推测语气表达形式“NODEHANAIKA”的考察《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40625 张惠芳关于日语推测语气表达形式のではないか的考察二级期刊日语学习与研究0<0>, 2004-06-25汉日寒暄语的共性与个性 延边大学出版社<>, 20020830 张惠芳汉日寒暄语的共性与个性其他 延边大学出版社0<0>, 2002-08-30日汉疑问句句末形式对比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0807张惠芳日汉疑问句句末形式对比其他浙江教育出版社0<0>, 2001-08-07

话说,楼主说的两方面文学的比较好写个人意见,像夏目簌石、大江健三郎、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之类的写的人太多了。如果是毕业论文的话,应该至少要一万字吧,单独写某一部作品,太局限了,不好扩展。我觉得楼主可以写某个作者的作品特点,比如谷崎润一郎的极端自虐性,或者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性,如果楼主想标新立异一下,更有创意可以写一些现代作家的东西,例如田中芳树、东野圭吾、渡边淳一等等。以上作家的作品在网上都可以很容易查到的。更大的层次,楼主可以写整个日本文学中的某个特点,比如暴力文学、性文学等等。至于楼主说的第二个方面——语言学方面的,个人不是太擅长。我觉得楼主可以写中日语气词比较、中日自谦词及尊敬词的比较、中日歇后语(俗语)的比较等等。

我这有两个题目:1.中日汉语同形词以《现代日汉汉日词典》为资料,按同形同义词和同形异义词进行摘录并分成两组。然后将这些词语列表整理分类,从中日的写法和意义两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目的是通过此项工作对中日汉语同形词汇有一个概括性认识,提高日语实际应用能力。2.试论日语语气助词“よ”与“ね” ——以《黑皮记事本》为中心 日语语气助词数量较多,对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有日本学者指出,学习者要想说自然的日语至少应该熟练掌握语气助词“よ”与“ね”。这两个语气助词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它们的意义及用法上既有交叉又有区别。本文以日本著名小说家松本清张先生的小说——《黑皮记事本》为范例,收集含有语气助词“よ”与“ね”的对话例句,运用文本分析方法,进行实例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更完整地总结、归纳日语语气助词“よ”与“ね”的使用方法及语感的特点。这两个题目都是我的去年写论文时准备的备选题目,后来被我的同学写了,应该是比较好写的。因为主要是资料很好找。你要是想写这两个题目,可以联系我给您发些资料。个人认为本科生的论文最好还是以写语言类为最容易的,但是如果对某个作家或作品格外感兴趣的话写文学类也不错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英语语言能力研究的论文

随着对 英语 文化 学习的不断深入,随着英语重要地位的不断确立,英语语言学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深入。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 范文 参考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篇1 浅探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 幽默是指在人类交际的过程中,能够引人发笑的话语、动作和表情等,其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例幽默话语、幽默动作、幽默音乐等等。因为人们的交际活动多依赖于语言,所以幽默也多来源于话语当中。 一、英语语言学中的幽默话语 在繁忙的生活中,幽默是一剂强力润滑剂。幽默话语是借助于语言手段来表述幽默的。它是以语言为媒介,根据特定的情境下,以轻松诙谐的语调,机智、风趣、戏谑的话语风格,通过讽刺、夸张、映射、双关等手法,来表达话语者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使受话者不知不觉地接受,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和境界。幽默话语往往带有一些意味深长的色彩,对揭露生活中的丑恶或不公平现象,还可以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而对于受话者来说,要把话语和当时具体的语境线索结合起来,利用自己既有的语言知识和社会认知,去发现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和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才能真正的理解幽默,并从中获得愉悦。 例如,“Mr Zhou have a sharp tongue,look out,it doesn’t cut your throat.”这句话看起来是像是在说舌头,但是,我们把这句话放到语境中,就可以想到,这里的“a sharp tongue”并不是什么锋利的舌头,而是牙尖嘴利、毒舌的意思,是发话者幽默、含蓄、间接的表达方式。 二、幽默话语与合作原则 (一)合作原则 胡范畴认为,所谓幽默话语是语言的各要素通过变异和创造而出来的。而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则认为,幽默话语的作用是为了确保交际活动顺利进行。Grice认为,在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交际的双方(发话者和受话者)还要遵守一些先决条件和原则,例如使用双方都能熟练运用的语言、交谈内容是双方都熟悉的话题,还有最重要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CP)。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在合作原则下,要求发话者和受话者者要端正态度,在谈话中做到“一唱一和”,避免造成“鸡同鸭讲”“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 (二)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的关系 如果说要遵循“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的合作原则是一位西装革履、步态稳健的中年人,那么幽默话语就是一位穿着休闲时尚、语态随意轻松的新新人类。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的结合,就是传统沉稳美与时尚活力没的结合,在这种结合中,传统的合作原则难免要接受新的挑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以下,本文以数量准则和质量准则为例,对合作原则与幽默话语进行举例分析。 (1)幽默话语与数量准则 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交谈的内容要包含适当的信息量。但是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我们常常需要打破这一数量原则,来起到幽默话语的喜剧效果。例如: Jack:I saw Mr Green having lunch with a woman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Eason:Oh my god!Is she beautiful? Jack:Yes,she is not only beautiful,but also young. Eason:Dose Mrs Green know about it? Jack:Of course.She was the young and beautiful woman. 在这段对话中,Eason理解的和Mr Green共进午餐的年轻貌美的女人应该是除了Mrs Green以外的其他女人,同时也不是Mr Green家里的其他女性亲戚。而Jack如果不想引起误会的话,应该直接说他前天看到Mr Green和Mrs Green共进午餐,但是为了引起Eason的好奇心,促使他进一步追问,就在第一句话中只说看到Mr Green与一位女性共进午餐,这虽然是违反了数量准则的,但也就此产生体现了幽默话语的有趣、逗乐原则。而Eason心理期待与实际情况之间的落差导致其认知的突然重构,给交谈双方带来乐趣,达到愉悦和反讽的效果。 (2)幽默话语与质量准则 合作原则之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说无稽之谈,但是在幽默话语中,说话者经常会采用诸如反语、夸张的休息手法。这样虽然会打破“质量准则”,但是带来的幽默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在上世纪90年代即被引入中国并风靡十几年的美国NBC情景剧《老友记》中就存在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 Phoebe:You do not want to wine the lottery? Rose:Uh surely I do,and I want to be the king of my own country. 通过思考并分析这段对话,我们得出Phoebe问Rose,你是否对有意买彩票,有没有兴趣去试一下自己的运气,通过片中的特点情景和人物关系,我们可以看出Rose对彩票不感兴趣,但是她没有直接了当的说“没兴趣”,而是采用了幽默话语说“想啊,我当然想,我还想当国家元首呢。”因为一个平民是几乎没有可能成为国家元首的,所以Rose的话语是违背了质量准则的。但是,这种“有意违背”和“夸大其词”正是这段对话的笑点所在。 三、幽默话语与指称语 指称语(indexicals)就是具有指称功能的语言结构形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发话人与受话人,在共同的知识环境、语言环境下,可以彼此理解的,映射出话语的,潜在的指称义和指称关系。当指称语所指示的信息不明确或者出现谬误,发话人的意思就是变得令人费解,幽默话语很可能就此产生。同时,指称语还受到人文背景、社会文化、交际距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指称语可以分为人称指称语、时间指称语、地点指称语等等,其中以人称指称语最为常见。我本文就以人称指称语为例,幽默话语和指称语之间的关系。 人称指称语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是对话参与者角色关系的客观体现。第一人称是发话人、第二人称是受话人、第三人称是话语谈及的对象。在话语中,如果这种规则被打破,就会出现人称指称语不相对应的现象,可能会起到幽默效果。例如: Jim was down the local pub with his mate Mark. Jim:Do you know,Mark,I never kissed my wife before we were married.What about you?” Mark:I don’t know,What was her maiden name?” 这段对话是Jim与Mark之间的酒后之言。Jim的提问,真正的意思是“Have you ever kissed your wife before you were married?” 在指称语中,第二人称是针对受话人而言的,谈及的是隐私或伤痛,所以受话人Mark就采用了幽默话语来回避问题,轻描淡写地将这一问题带过去了,其机智幽默值得我们参照和学习。 四、关联理论与幽默话语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看,受话者会故意曲解发话者的意图,到处与发话者截然相反的信息,产生意外的幽默效果。例如: Teacher:Tom,there were three peaches,ate one,how many would you have? Tom:Three,tow outside and one inside. Tom作为孩子,其对事物的思考方式不同于成人,因为无法认清老师出题的意图,而给出出人意料的答案,起到了幽默的效果。 结语: 从上述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同语境中,人们会对对话意义、指称语、 语言意义等的理解产生偏差或者错位。幽默话语具有深层次的、含蓄的、深沉的、巧妙的作用,避免交际中的尴尬或难堪,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可以起到愉悦交流、点缀生活的作用。 关于英语语言学论文范文参考篇2 浅谈从建构主义角度探析英语语言学教学 21 世纪 教育 的基点是终身学习,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是敢于打破狭隘的专业界限面向真实复杂任务的学习。在英语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英语语言学这门课更加的枯燥,无味和吃力。英语语言学课程涉及面广、内容多、概念多、理论多,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同时英语语言学课时少,而语言学的发展引起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充,暴露出和教学时数有限之间日益严重的矛盾。因而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过程,必须用一种更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和老师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出现,提出了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建构主义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倡导以“学”为中心的理念。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引入到英语语言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 在 学习 方法 上建构主义提倡的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在学习环境上要求是开放的、充满意义解释和建构性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主要有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构成。 1.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意味着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要把为学生创设建构意义的情境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录像、录音、参与 社会实践 、向学生提供网络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 1.2“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协商的意思。协商主要有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 1.3“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怎样更多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等,推进学习进程。在会话的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 ,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1.4“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2 建构主义环境下对英语语言学教学启示 2.1强调以学为中心的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师生的地位、作用与传统的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知识的管理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因此,教师要从前台退到幕后,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在建构主义的语言学教学中,学习环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具体来说,英语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应该激发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调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注重教学环境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2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重心便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这里的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者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场所。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围绕支持学习者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来创设支持条件。它主要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环境的设计、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真实情境的设计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的宗旨是通过支持学习者的有意义学习,促进学习者的发展。 例如,在讲授语言的任意性时,不少学生对于语言中音和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一属性存在疑惑,原因是在语言中的确存在一些音和义有一定联系的语言现象,如拟声词,对于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在深入讲解之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课前收集英语中的拟声词,并让其与汉语中对应的拟声词相比较,然后以 报告 的形式在课上做出来,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引导、监督、组织的作用,在学生做完报告后,教师做出归纳 总结 。 2.3教学任务的适合性和针对性 语言教学中任务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任务太困难或太容易都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选择英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内容时,应适当减少课堂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选课堂教学内容如下:语言、语言学、语音学、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二语习得、语言与文化。明确学习任务,选择训练方式,使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练习。教师应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通过积极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应及时地对正确回答问题,出色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进行表扬。如:Well done!Very good!Good job! Excel lent!这些词语看似简单,却能给学生以信心和动力。同时,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要多指导,少批评少责备。 3 建构主义的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评价观具有几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诊断性和 反思 性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其次,建构主义评价观认为评价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评价受“多元主义”价值观所支配。因此,建构主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再次,建构主义认为,评价是学习者活动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而不是教学后的评价,它是一个持续性和实时性的镶嵌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强调过程性评价,倡导“质性”的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是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可见,建构主义评价观提倡以学为中心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4 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模式,为习惯于被动式接受的学生阐释了学习的新理念,从而为英语语言学课堂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和体验。在英语语言学课堂教学中教授学习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及改进 教学方法 。这些方面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形成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莉.社会建构主义与外语教学[J].外语论坛, 2003(1). [2]胡壮麟.对中国英语教育的若干思考[J].外语研究, 2002(3). [3]盛群力、__强.现代教学设计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整理的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的运用能力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我们来说,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听、说、读。写的不断操练。语言信息的整合及输出输入过程。学生必须身入真正呢个的语言环境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不断地模拟交际,最后到真实的交际,以达到真正的掌握、运用英语,因此,强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吩咐课后组织运用 的能力至关重要,这样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负担为乐趣,顺理成章文成英语的学习。

一、努力创设英语会话环境,有话学习氛围

充分自如地运用英语,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那么怎样创设呢?首先,教师应号召血红色呢个在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在课外,开办“英语角”,强化对各种物品的英语名称的识记,以此来强化用英语的外语氛围,努力创设软环境,利用课堂挂图,投影片等创设情景,用英语看图说话,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搞抢答案,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二、强化课堂教学方法,增强语言的实践性

第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有效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有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有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可以让学生陈胜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引导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面对学生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要挫伤他的积极性。经常用鼓励表扬的语言,如:Well done,Good job,Outstanding performance,You are improuing等,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艺术,语言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时刻都受到彼此情感的影响,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还可以创建一种和谐的语言活动氛围,让学生愉快地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

另外,教师要注意教学方法,有话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欲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如听录音,看投影,角色对话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努力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

第二、恰当的运用体态语言。

丰富的面部表情、鼓励的眼神、简洁明了的动作等无声的语言,都能提高英语课堂的信息容量和准确性,增强师生间的感情交流,使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注意力更集中,更持久,教师面带笑容,亲切和蔼的表情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使学生勇于积极思索,敢于大胆发言,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注意力的集中,记忆力的增强,理解力的加深,如竖起大拇指说“Good”,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使手势的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真正统一协调起来,能起到调色,情调和交流的作用,另外,教师文雅、大方、庄重、稳健的仪态和在学生中适当的走动,能增加英语课的吸引力和可信度,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三、有话教学活动,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切忌死记硬背,而要干方向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运用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我们要努力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于一炉,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例如,运用投影仪,创设问路情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静变味动景,将书本语言变成交际语言。在课堂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有关问路的说法,在用投影片展示下列句子:

(1) Excuse me,where is the nearest…?

(2) Is there a…near here?

(3) Which is the way to…,please?

(4) How can I get to…,please?

(5) Do you know the way to…,please?

及其它们的答案,Walk along this road,turn lefe…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e,进行一系列操练,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

当生活中这些熟悉的画面再现在同学面前时,学生自然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他们会揣摩不同身份人物的心理,模拟出各种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这种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训练,可以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分散和知识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四、课外活动必不可少

课外活动包括读英文报,小说,有趣味的故事,针对学生爱听Mp3,Mp4等现代电器,建议他们多听一些英文歌曲,如果能看歌词来听就更加能够提高英文的运用能力,另外,特别应该建立一个“英语角”,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来参加。学生可以自由来用各种形式,如挂图、图片、简笔画等,大胆完全利用英语语言交谈,可以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用,用中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践中产生某种“成功感”。比如大胆的表演一首英文歌曲,进而带动全体合唱。潜移默化地运用英语能力一定有所提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首先要教学习之法, 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学, 进而乐学、爱学。这样才能调动其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就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预习过的课文,学生通过其重点难点的自查、自钻、自忆、脉络清晰上课听课时的条理性、针对性就大大加强;再者预习在时间上搞一点超前,

课文中的新单词、新短语、新语言点就提前输入大脑, 然后再在课堂上来验证这些信息的正确性,

增强使用这些信息的熟练性。这样就比较系统地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 由感知到认知这一程序的循环。

2、指导学生听好课。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学生还应集中精力上好课、听好课。听课是由感知到认知的过渡,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效率的听课, 学生应该做到三条:

⑴注意力高度集中;

⑵情绪高昂, 气氛和谐;

⑶听课时怀有很强的求知欲。

3、指导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复习是学生与遗忘作斗争的主要方式, 也是把所学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授课的条文, 而要在老师讲授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开拓和挖掘, 这就是说复习时要在知识的浓度和广度上做文章。

4、指导学生自觉完成作业。做作业是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一环,

通过这一步的训练, 学生把外语知识转化成外语技能, 从而提高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角度来看,

学生在认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语言实践练习对于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仅是重要的, 而且是必需的。学生在做作业前,

教师应指导他们先系统地复习教材, 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 然后再读题、审题、做题, 挖掘实质、找出规律 ,最后进行逻辑推理,

这样得出的答案才会准确, 翻译出来的句子才会新颖、流畅。

二、用英语讲解课文

要使学生具有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坚持用英语讲课。在分段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采用句型转换、同义转换、扩句、单复句互换、句子释义等方法,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结构形式讲解课文句子,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精讲课文,并综合归纳,辩义解惑。要通过课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从教学法的角度来讲,必须坚持一个原则,即:凡是学生能做到的,

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他们还不会做的,就启发他们自己去做。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分析课文时,一字一句地给学生讲解,生怕有疏漏之处。杜勃罗留夫说得好,“教师如果把科学的材料嚼得这样细,使学生无须咀嚼,只要把教师所讲的吞下去就行了。这样,从学生中可能培养出懂知

识的猿猴。”因为学生的基本技能是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练出来的,不是由教师讲出来的。只有精讲,才能省出时间来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和思考问题。学生只有在面对新的问题时,才能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正是学习和运用语言之必需。要使学生达到快速自如,准确地道地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在课文教学中,

教师还应注意及时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与当前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必要的综合归纳,逐步形成学生的知识网络。通过归纳,将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类比,使学生了解掌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相同点及不同之处,以澄清学生知识疑点。

三、分层教学,提高整体素质

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

四、丰富课外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语言教学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提升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还需向课外延伸。为了突出语言的实践性,我们坚持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形式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开展课外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了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克服了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

课外活动要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并且具有可操作性。所设计的活动任务要真实、自然,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控制任务的难易程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任务设计要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这种精心设计的英语课外活动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五、复习巩固再提高

复习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知识,给学生提供言语实践机会,促使其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因此,每教完 一个新课后,我常通过下列形式组织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

1、复述课文。复述课文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最佳方法,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复述的方法可根据课文的形式和内容采用多种方式。

2、加强学生书面练习。要使学生具有灵活处理语言信息和活用语言的能力,

仅仅靠记住或掌握课文中的现有知识是达不到目的的。还必须对学生进行一定量的课外笔头训练,以逐步形成学生的基本技能。对学生时行训练时,既要考虑有利于巩固本课知识,又要考虑使练习具有综合性、新颖性、灵活性特点,突出“活用”二字。

3、根据课文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是初中生学习英语所要达到的“四会”能力之一。是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集中体现。

总之,我认为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突出“实际运用”四个字。离开了这个根本,也就丧失了语言教学的实质。而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注重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不正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真正目的吗?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大家在刚学时都有一种新鲜感,好奇心,尤其是一幅卡通式的图画和极其接近生活,脍炙人口的对话,使得学生对英语爱不释手,乐不住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难度的增加,使得一部分学生望难止步,兴趣渐减,学习的积极性下降。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尽快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面入手。

1.激励学生树立坚持不懈的精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鼓励、多表扬学生,让学生坚定信心,更要让他们明白,学习英语不要企图“一口吃出一个胖子”。心血来潮,便拼命学英语,心情不好,便“三天五天不理睬它,学习英语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才会获得丰硕的成果”

2.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知识的习惯

现代语言理论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了可能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培养记课堂笔记的习惯,让他们记录一些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等,并要求他们经常翻阅、背诵、模仿和运用,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3.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语言环境,除去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外,课下很少能听到英语、见到英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多使用英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另外,教师可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用英语来表演。如:在街上遇到以前的同学、去机场接人、请人吃饭、买东西、问路等,让学生运用学过的对话来练习,也可鼓励学生课前几分钟用简单英语描述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

4.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交流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交际运用的工具学科,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要遵循先“听说”后“读写”的原则,不要怕出错,大胆读,大胆讲。虽然有些学生将书本上的对话背得很熟,可一到实际交流中便不知怎么运用,也想不到应用对话中的句子。针对此种现象,教师应带领学生多用英语进行交流,让学生形成用英语交流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便能将所学转化为所用了。

5.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汉语与英语有很大差别,中国学生学英语常爱拿汉语的标准去衡量,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病。我们学习英语,就要尊重、学习、掌握这种差异。平时,教师应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介绍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传统习俗和价值观念,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阅读和欣赏西方文化作品等,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例如:中国人在接到西方人送的礼物时,常说:“你太客气了”“让你破费了”之类的客套话。而应按西方礼节,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加以欣赏和称赞,并表示感谢以示礼貌。这样学生在了解文化的过程中,能有效地吸收和学习语言,加深对文化和语言的理解,从而提高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6.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重复所学语言

与汉语一样,英语也是一门语言。我们能够轻易而举学会母语,但却学不会英语,究其原因,就是我们重复的不够多,虽然很多人从小就学习英语,但因为课时有限,课堂容量也有限,每节课只能学习几个单词,几种句型,一篇课文,时间很快就会过去。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效利用课堂资源,合理引导课后练习,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重复所学语言,从而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方法可能很多,上面提到的这些方法只是本人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英语语言教学方向的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翻转课堂在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2、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3、“渗透式”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4、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5、文化交往视角下中文商业广告英译研究6、中国语境下EFL学习者文化身份焦虑研究7、网络资源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关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行动研究8、评《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可接受性9、大学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10、莫言作品在英语世界的译介11、国英语学习者请求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12、庄子哲学英译研究新发展与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13、邓罗对《三国演义》的译介14、英语词汇教学中母语翻译的作用15、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及理解模型建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