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就是指在检查机械材料内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不伤害被检测对象内部组织的前提下,利用材料内部结构异常或缺陷存在引起的热、声、光、电、磁等反应的变化,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器材。
对试件内部及表面的结构、状态及缺陷的类型、数量、形状、性质、位置、尺寸、分布及其变化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
无损检测发展:
无损检测已不再是仅仅使用X 射线,包括声、电、磁、电磁波、中子、激光等各种物理现象几乎都被用做于了无损检测,譬如:超声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渗透检测、目视检测、红外检测、微波检测、泄漏检测、声发射检测、漏磁检测、磁记忆检测、热中子照相检测、激光散斑成像检测、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等等,而且还在不断地开发和应用新的方法和技术。
一些看上去非常传统的无损检测方法,实际上也已经发展出了许多新技术,譬如:
射线检测——传统技术是:胶片射线照相(X 射线和伽马射线)。新技术有:加速器高能X射线照相、数字射线成像(DR)、计算机射线照相(CR,类似于数码照相)、计算机层析成像(CT)、射线衍射等等。
超声检测——传统技术是:A 型超声(A 扫描超声,A 超)。新技术有:B 扫描超声(B 超)、C 扫描超声(C 超)、超声衍射(TOFD)、相控阵超声、共振超声、电磁超声、超声导波等等。
机械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06
[3]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高志.黄纯颖. 机械创新设计[M] .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10
[5]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李学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creativ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vices)[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11]王世刚.张春宜.徐起贺.机械设计实践[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12][美]厄儿德曼.桑多尔著.机构设计——分析与综合.第一卷(1992),第二卷(1993).庄细荣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3]温建民. Pro/E wildfire5.0 三维设计基础与工程范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4]赵瑜.闫宏伟.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与研究[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15]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化学工业出版社[M] .2011
[16]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7]陈敏.缪终生一种新型滚动四杆螺母副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南昌 2009.
[18]彭国勋.肖正扬.自动机械的凸轮机构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9]孙志礼.机械设计[M] .东北大学出版.2011
[20]张也影.流体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1]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J] 2001,16(2):99-102.
[22]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3]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4]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5]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机械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2期.王晓军.
[2].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7期.牛宗伟.李志永.
[3].铸造铝合金绿色化规划概论.
《铸造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z1期.钱翰城.李俊.
[4].工业设计概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吕艳红.吴晨.任文营.
[5].《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5期.张增敏.邓丽明.谢嘉.
[6].基于CAXA软件的《CAD/CAM概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4期.王英惠.
[8].包装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2期.孙昊.张新昌.王利强.
[9].数据流关键技术研究概论.
《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11期.羌晨晨.
[10].现代工业概论课程大班制教学方式探讨.
《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7期.许四祥.高培青.
[1]机械基础系列课素材库—机械原理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
作者:赵艳红.机械设计及理论北京理工大学2003(学位年度)
[2].高浓度难降解印染废水变频超声聚焦裂解机理的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江育波.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3].基于AD+TRIZ理论的快速夹紧机构创新设计.被引次数:1
作者:刘凡.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13(学位年度)
[4].全自动医用带线缝合针打孔机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刘奎武.机械工程江苏大学2013(学位年度)
[5].一种自动贝壳装饰贴片切割机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范红梅.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10(学位年度)
[1]CAXA数控编程软件应用概论.
孙贻芬,2013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
[2]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发展概论.
安利强.王永芳.王璋奇,2004第十三届河北省铸造学术年会
[3]对高校机械类骨干通选课“高新技术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和探讨.
张明哲.赵东.任升峰,2008第十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4]一汽铸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铸件挽救工程概论.
郝影秋.曹瑞鹏,20092009全国铸件挽救工程技术年会
[5]逆向工程技术概论.
周耀新.王宏涛.刘巧云,2005第十一届全国机械设计年会
[6]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论.
王宏涛.刘巧云.周耀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学术年会
[7]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概论.
王宏涛.周耀新.刘巧云,2005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
[8]X射线实时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概论.
曾祥照.孙忠诚,199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9]铝合金挤压铸件缺陷概论.
齐丕骧.齐霖,20012001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学术年会
[10]鲜奶冷藏运输设备概论.
王福.王颖伟.王慧峰,19991999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
作为五大常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的射线检测(Radiology),在工业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ΔI/I=-((μ-μ’)ΔT)/(1+n)这个公式就是射线检测基本原理的关系式,ΔI/I称为物体对比度,(I是射线强度,ΔI是射线强度增量,μ是物质线衰减系数,μ’是缺陷线衰减系数,ΔT是射线照射方向上的厚度差,n是散射比)从它我们可以得知,只要缺陷在透射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尺寸、其衰减系数与物体的线衰减系数具有一定差别,并且散射比控制在一定范围,我们就能够获得由于缺陷存在而产生的对比度差异,从而发现缺陷。
1,科技学院在上海路,昌航本部在前湖新校区;2,老校区的各种仪器设备在这个暑假全部要搬到新校区的实验大楼;3,银三角校区没有了,银三角校区要搬到老校区;4,当然是新校区学风好,新校区的学风在整个江西高校都是最好的,大一早上跑操,除了上课之外,还要早晚自习;5,老校区很有历史文化感;6,请问你是几本?如果是新校区的话,这个专业属于飞行器学院,学校王牌专业之一;7,新校区的老师会过去上课的,但是教学任务和新校区的学生肯定不一样;8,大学不是高中,基本上像个学生样都可以进大学的,老校区最好的宿舍还赶不上新校区最差的宿舍;9,大一新生不让带电脑,被查到了可能会受处分;10,哥给你回答了,请悬金给我吧;11,我的答案就是权威答案!!!
去 看看!找找!
good lucky!
可以到学校的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下载维普资讯网 特别多的
楼上说的是医用X射线,而工业用X射线其强度、对人体的伤害要大的多,它可以引起生物体的细胞、组织、器官的损伤,引起病例反应。但可以分为随即效应和非随即效应。因为受的的剂量不同,伤害程度也不同,这就又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1、前驱期 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天 2、潜伏期 一切症状消失,可持续数周或者数日 3、发症期 表现出辐射损伤的各种症状,如呕吐腹泻 出血 嗜睡 毛发脱落,严重导致死亡。 急性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也有性腺和皮肤。 慢性:在受照后数年甚至数十年后出现生物效应,目前有白血病、癌症(皮肤癌、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和骨癌)、再生不良行贫血、白内障、寿命缩短等。 在使用X射线活Y射线探伤时,主要有时间、距离和屏蔽三种方式来减少辐射剂量。 上面只能针对你的问题简单的说下,因为太多,有的很细,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加我QQ 四酒无酒领悟六三吴
给排水工程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因为给排水会影响到城市居民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给排水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看一个城市是否发达,不光要看GDP、高楼大厦,还要看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比如下水道等;看一个城市的规划是否合理,不仅要看楼间距、绿化程度,还要看人们需要的地方,比如给排水系统。给排水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的供水、排水系统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规划,给水,排水
一、引言
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对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统一安排,保证给水排水工程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是城市规划中的一项专业规划,也是城市整体开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综合作用是不能被代替的。城市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系统”主要包括水源系统、用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回用系统和 雨水 系统。随着城市的发展,各个城市间的给排水工程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水域把这些子系统连接为一个系统,原有的工程规划 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其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认真思考与解决现存的问题,寻求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经济和技术方面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
(1)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滞后。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给排水工种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的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了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往往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后,排水工程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造成了工程需要再次改造。
(2)规划的科学依据不足。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指标、标准、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但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都缺乏对用水工艺、各种用水器具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缺乏对多种用水信息的综合性和结构性分析。
(3)排水体制规划混乱、排水体制的不合理。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人员责任不清,加之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不能及时解决。另外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尽快排出城市,但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随着流域整体水质的逐步改善,城市随机性暴雨径流和突发排放事件引起的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冲击,已日益成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4)传统的给排水专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由于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技术参数多、不定因素多,且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这使城市给排水规划的难度大大增加,刚从传统的给排水专业 毕业 的学生,因受知识结构的限制,不能进行宏观的分析论证,不适应城市规划多学科、多层次的分析论证要求,远不能满足城市给排水规划设计的需要。
三、解决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问题的对策
(1)城市水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城市水系统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等子系统及其各项要素的综合布置。城市用水规划的总量平衡非常重要,必须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水回用等方案。要做到这些,首先要了解城市水利用规划,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水专项规划,按照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编制城市水利用规划,内容应包括:地面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等水资源平衡;供水、排水和污水再生利用等总量平衡;供水节水规划和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规划;水的生态循环规划;各类水工程设施的规模和布局等。对当前我国的城市水系统建设中普遍出现的规划不协调、建设不配套、管理不统一等问题,规划中要特别注意管网配套和供水、排水及污水处理能力的协调增长,确定规划期内水系统及其网络设施建设的规模、详细布局和运行管理方案。
(2)加强水量规模预算。水量预测是给水规划的基础,水量规模预测是否符合发展趋势和实际需要,对水资源的工程总体布局、合理利用、实施步骤和工程费用产生重大影响。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是测算城市总用水量规模的主要依据,具体包括:总体规划阶段给水水量预测;总体规划阶段污水水量预测;分区规划阶段及专业规划给水、污水量预测;详细规划阶段给水、污水量预测。改革开发以来,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住宅建设、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使供水量也不断增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的供水量的增长规律也将与过去不同,水量预测就不能仅按历史的发展计算,还要根据具体的城市规划对不同类型用水量分别进行预测分析。
(3)城市给排水系统应当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自然界的水是循环的,给水和排水是统一的,人类社会对水的使用应服从这一过程。在用水之后,必须对水进行再生处理,使水质达到自然界自净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否则累积的大量污染物将超过水环境的容量,从而导致水资源危机和水污染现象,最后破坏水的良性循环,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控制城市给排水系统向可持续性方向发展的途径有:①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节水子系统;②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治污子系统;③在城市水系统中增加再生水回用子系统。加强节水、治污和再生水回用力度,重视再生水、中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是促进城市给排水系统良性循环,实现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4)完善各项法规。根据我国当今给排水体制规划混乱的现状,应通过行政立法,完善相关法规,建立明确的给排水工程建设及管理职责制度和相关体系,明确管理权限,形成规划、建设、维护、监督各部门明确的权利、职责和监管机制。
四、结束语。在现代城市整体规划中,给排水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城市规划是为了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给排水工程规划重点是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城市给排水设计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因此,在规划与设计城市给排水规划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问题。高质量地编制好城市给排水规划,不仅是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城市面向未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保障。
摘 要: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随时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为了保证市政排水施工的质量,做好给排水施工的安全 措施 与防范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市政排水工程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市民产生很大影响,而且出现市政给排水工程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都需要较长的时间。从技术方面分析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控制质量,确保给排水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能够及时防范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障碍,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市民用水的便捷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也成为市政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项工程。城市的建设发展离不开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为保证城市稳步的发展,因此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其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是关键一环。在其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过程中,给排水工程对城市环保以及城市防洪排涝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其施工技术要求也日益增加。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污水倒流,在雨季会由于排水不畅而在城市中形成内涝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有损政府形象。加强市政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质量的监管与控制,对于城市水污染的治理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市政给排水施工
施工准备阶段。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是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项目其质量的安全可靠关乎城市的形象,而且由于市区施工环境复杂,其地下结构也存在着许多地下管线。同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难度大大增加。为了提高市政给排水管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仅要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要求,还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1)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前,应把各类进场技术人员、工种、材料和机具设备检查结果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都要一一考虑进去。施工工艺、施工方案、组织措施以及准备工作关系到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好准备工作是重中之重。工程施工前,工作人员要对设计的施工图纸等进行严格审核,应避免工程障碍对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技术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需要实地勘察现场的施工条件,根据事实设计图纸,尽量避免因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造成给后续施工加大工作量。施工人员要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其可能存在的障碍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与排除,避免施工中因地下出现各种管道与设计冲突而妨碍施工的现象。在专业图纸上,应明确施工要求,多方进行讨论与查漏补缺,纠正错误。
(2)管材质量是确保施工工程质量的基础,对各种管材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的优劣是影响其给排水功能正常有效发展的前提和关键。为有效防治和预防出现渗水和渗透问题应严格控制管材质量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监管。施工过程中由于城市特有的特点交通繁忙设立必要的安全措施既是对工作人员的防护也是对市民出行安全的考虑。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言,在给排水工程中推广新型具有管道摩阻小、排水量大、重量轻、施工方便等特点塑料复合管材,符合国家以塑代钢政策。但限于国家的技术发展程度其使用材料也有可能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除了积极克服技术问题,必要时还要和当地环境卫生部门进行相应的协商。
2 施工阶段
2.1 管槽开挖
在开挖之前,根据技术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做好原始地貌的中心线、高程、转角的原始记录。应该对地下既有管道,施工现场的电缆和其他构筑物存在的情况逐一查实探明,并标准它们的位置,为了保护其完好性以便于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开挖直槽、梯形沟槽、开挖混合管槽等不同的管槽,沟槽开挖宽度应根据开挖深度和管径大小确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机械化施工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机械施工取代了大量的人力劳动而成为工程施工的重要方法,人仍然是机械的操作者,应协调好人与机的关系,保质保量的完成施工。施工时应掌握天气变化, 防止沟槽内长期积水,形成浮管现象。考虑到基槽暴露时间过长会引起基槽变形的问题,要尽量缩短晾槽时间。在沟槽开挖将要结束时,应提前做好管道基础稳定准备,并对碎石形成的混凝土基础进行控制分析,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隐患。严格按照标准铺设砂砾垫层并压实,在铺好的砂砾垫层上浇筑由设计人员按照工程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进行设计的具有一定刚度和稳定性性能的混凝土。因地面下的结构并非一成不变,防止机械化施工挖掘过量,一旦出现应及时进行回填和夯实,针对此出现的工作失误进行及时处理。
2.2 管道安装
管材进场后,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检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为能够有效保证管路的密闭性需确保管材质量合格并确定密封胶圈完好现象。管道安装对接一般依靠管道顶部的外拉法和管道内部的内拉法,逐渐将两节管道对接在一起。为防止扰动基底管道相互碰撞需保证管节平稳的缓慢的下放,因此应有专人进行指挥铺管下管,管道放入后必须垫稳。具体方法可在 编织 袋内灌满砂石或黄砂,封口后压在已排设管道的顶部。进行管道铺设时确保管道表面无杂物,内部也干净。待管道铺设阶段完工后进行检测验收,检验结果合格后就可进行混凝土管座及接口施工。当接口合拢时为保证已排设管道轴线位置的稳定,需采取稳管措施,防止轴线出现偏移。管道接口后,应复核管道的高程和轴线使其符合要求。安装时使内壁平齐,对口准确。焊缝表面光顺、饱满、均匀,错口误差小于 0.2 倍壁厚。其宽度、表面余高、咬边、错边等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对管道焊接质量要进行油渗试验和 X 射线无损探伤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管道安装才算合格。
2.3 闭水试验
当管道安装完毕后,确保管道沟槽内无积水、预留孔洞均封堵且不漏水,有工作技术人员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是否合格。若经检验合格,在对管槽进行回填前,应对重力流、设计要求闭水的管道以及压力管道都必须做水压试验。在排水管路施工质量检测的多种方法中,闭水实验对其施工质量的检测属于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将排水管道从上游向下游分段依次试验。试验满水浸泡一天之后,按照实验要求的试验水头达到规定水头,对管道不断渗水量观测持续半小时以上,实测渗水量是否满足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要求规范规定的允许渗水量。检查每一处管路的防漏性,是否存在渗水部位、漏点、裂缝等。闭水实验同时也可测定各管连接接口的密闭性,如发现有渗漏,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可调制水泥浆对漏点处进行修补和填实。
3 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城市的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整个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环节是施工阶段。做好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对整个工程的安全措施的保障。为满足管道安装的所需条件,结合管道的设计要求及纵向位置适当调整该处的道路基础。给排水管道穿越软弱土地区时,压力管道一般采用柔性连接管道接口,以增强其变形能力, 同时进行适当的地基处理和防腐措施。对管道进行严格的防腐处理,应选用防腐性能好的管材产品。管槽开挖时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保护好地基处理成果不被破坏,并对回填土进行严格控制。
4 结语
为保证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需要工程的负责人针对每个工程的施工环节都做到认真仔细严格把关。针对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建设施工中的施工的技术和质量都要进行反复的检查,这关系到整个给排水工程的质量。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够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地控制,才能够使市政排水系统在施工完成后能够正常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同时借鉴国外的大城市给排水系统设计完善我国面临的难题,提高市政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胜霜.浅析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
[2]潘政委.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优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2)
【摘 要】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以建设、施工项目作为管理对象,不断进行全面系统管理和优化的管理与控制活动,即是从施工项目开始到项目竣工完成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项目控制与管理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目标、成本管理目标以及安全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全面保证施工质量,以下就给排水工程中的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1.施工准备阶段
1.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图纸会审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图纸会审能有效促进给排水施工的正常进行。依据给排水工程的基本特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设计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标准、当地相关政策的具体规定以及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基本要求;设计是否具备进行施工的技术条件,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施工工艺时,是否能保证技术上的施工安全;设计图纸上坐标、标高和尺寸等是否符合实际建筑构件的要求,洁具设备的安装位置是否恰当,以及材料的规格、尺寸等是否合乎规定的基本要求;消防设备以及基础设施的具体位置应提前上报当地主管部门得到审查认可,并确定具体的施工要求;加强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做好土建预留、预埋孔洞和设备安装位置的技术交底工作。
1.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承包商应加强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并将具体施工方案提交给监理和业主进行审核。施工组织方案应突出体现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合理性和安全性的基本原则,重点关注组织方案的技术和质量措施,是否完全符合 承包合同 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具体要求,确保安全和文明施工并确保切实符合相关规范的有关规定;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应认真掌握设计图纸内容,相关验收规范等,通过对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对象主要是专业工程部分和承包商分包工程部分,详尽了解施工企业的综合技术和管理水平,以便进行有重点的预控和管理力度。
1.3严格材料、设备质量控制
给排水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在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填写《工程材料使用报审表》,为保证材料、设备的质量以及各种性能指标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应安排采购部门统一进行采购和管理。应依据排水设计施工图规定的规格、型号等以及施工要求进行采购,所选购材料、设备必须具备合格证、质保书以及相关检测 报告 等相关认证资料,特殊材料需经相关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所有运至施工现场的材料和设备,均必须做好防雨、防潮等保管防护工作。
2.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
2.1做好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给排水工程在建筑整体工程中占有相对较小的比重,但其涉及面广,工序复杂,专业工种多,因而必须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应严格混凝土浇筑的审批程序,由专业工程师进行现场指导,做好土建和给排水安装作业的协调配合,重点强调预留、预埋孔洞的具体位置和实际尺寸,以避免后续施工由于土建预留预埋的失误而开凿墙板造成返工。施工单位应及时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以便及时攻克施工过程中的诸多技术和管理问题,应严格控制设计的变更,设计变更必须经过多方周密细致分析讨论后实施。另外,必须经过给排水专业工程师签名确认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2做好土建施工的预留、预埋工作
为防止后续施工进行楼板开凿而严重破坏建筑物结构,在进行土建施工时应将管道穿越楼板位置预留适当的孔洞,同时在管道穿越地下室外墙的具体位置,也必须预埋合适的套管,以避免外墙产生渗漏现象。因此,一定要严格和土建施工的密切配合,并确保管道穿越位置预留、预埋孔洞、支架以及钢构件等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应确保预埋在管道穿越楼板处套管的顶部比装饰地面高出20mm的距离,预埋在厨房、卫生间内的套管的顶部应比装饰地面高出50mm的距离,同时应使套管底部保持和楼板底面齐平,预埋在穿越墙壁位置的套管,保持其两端和饰面齐平,禁止随意开凿孔洞。依据设计施工图纸的基本要求,认真掌握管道配件的尺寸大小,在进行混凝土浇注前应制出预留套管的样图,作为指导预埋预留孔洞施工的参考依据。
2.3做好主体结构的装修施工
进行主体结构装修施工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管道穿越主体结构的伸缩缝、沉降缝等后浇带时必须安装补偿装置。安装立管之前,需要将该立管在各部位预留预埋孔洞打通,由上往下垂直吊线,并准确测出立管的垂直中心线作为安装立管的参照线。立管施工完毕后,应严格检查其是否合乎垂直度和墙之间的距离比例要求,是否合乎设计施工的具体要求,待确定一切达到标准后利用管卡将其固定,并按照设计施工规范要求将各位置孔洞修补平整。排水立管应依照设计规定,在其中心位置距地面大约为1.1m处设置检查口,同时应在排水立管底部按具体要求设置合适的支墩。套管和管道之间的缝隙采用阻燃细密材料进行填实至端面平滑为止,并确保管道接口不要设置在套管内。吊顶内以及墙体内的排水管在施工完毕后,均应通过严格的闭水试验进行检测;排水立管、干管等必须做严格的通球试验,确保符合要求时及时进行隐蔽工程手续验收工作。
2.4加强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
给排水系统的管材、管件以及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设计施工规定的要求,应认真检查管道是否畅通后,再确定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后再复检管道是否畅通;隐蔽工程的给水管道必须严格通水检测,安装完毕后的给水管道依据相关规定标准要求采取加压试验进行检测。隐蔽之前依照图纸要求检查各方面是否遗漏,安装位置、操作方法等方面是否满足设计的规范要求,经过水压、闭水和灌水试验,并通过验收合格方可进行工程的隐蔽工作。
3.施工后期的管理
严格施工后的质量把控验收工作,做好工程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并依照专门的验收规范和标准进行工程的验收,尤其要加强隐蔽工程、被检验项目的质量验收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原由并按合理的程序加以处理,亦或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进行调整和整改,将各种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待各项整改措施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后续工序或分项施工。只有各项检测和验收符合规定的标准后,方可进行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在未进行工程竣工的验收移交前,要加强工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确保给排水工程的合理运行和管理。
4.结语
给排水工程必须严格依照国家技术标准的具体要求,确保完全符合相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了满足于理想的施工管理水平,应严格组织设计施工管理,加强各工序和各环节的工序质量控制,重点突出施工管理中的难点进行改进和革新,并不断完善施工的质量管理措施,以确保给排水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湘捷.浅析给排水工程存在问题及控制措施[J].福建建材,2007,(06).
[2]刘洋,宋德全.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和质量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4).
[3]葛贤平.浅议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6).
1. 高层建筑给排水论文
2.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参考范文
3. 浅谈智能建筑相关论文
4.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5. 浅析工程技术管理论文
6.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论文
x射线探伤对人体的危害1如果短期受到工业X射线探伤幅射,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如果长时间接触的话,会导致一系列的危害: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会导致白血病;会损害身体的活跃细胞,进而导致一些疾病,比如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也会破坏基因,甚至导致癌症。所以尽可能的不要接触工业X射线。工业x射线比一般的射线在数量上和强度上都要大很多,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因为放射性物质会影响人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比如生殖系统和造血系统,严重可致癌。建议工作期间一定要穿专门防辐射的铅衣或者佩戴剂量计,确定每年具体受到多少辐射量,并定期去医院做体检。注意时刻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辐射大的工作环境。可能会导致细胞受损,并且还会出现组织器官损伤,如果在平时几分钟内接触,一般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特别是对于长期接触的人群,在接触时一定要穿好防晒服,能够减少X线损伤。如果是儿童或者是怀孕期间的女性最好不要进行X光的检测,避免导致胎儿出现畸形,平时可以在权衡利弊情况下检测。射线探伤主要是指利用某种射线来检验焊缝及其热影响区内部缺陷的一种探伤方法,而常用的射线主要有x射线和γ射线,对于检测设备有着时间短、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但是无论那哪种射线,对人体都是具有辐射效应的,长期接触存在危害人体健康情况;尤其经常接触,可引起全身效应,致使一些急、慢性放射病,偶尔单一性接触可引起皮肤损伤、眼晶体损伤等危害身体。对于经常工作性接触,还需做好防护措施,避免频繁持续接触,而长期接触最明显的症状是引起脱发,严重时可诱发其它病变影响。x射线探伤对人体的危害2射线探伤常用的射线有X射线和γ射线两种。X射线对机体的影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引起的临床反应亦多种多样。射线对人体的损伤显现在受照者本身时称躯体(本体)效应。如影响到受照者后代则称遗传效应。按对受照者损伤的范围不同又可分全身效应(如急、慢性放射病).单一组织的效应(如皮肤损伤、眼晶体损伤等)和胎内照射的效应(如胎儿畸型等)。若从x线作用于机体后产生效应的时间考虑,尚可分近期和远期效应。人体受到γ射线照射时,γ射线可以进入到人体的内部,并与体内细胞发生电离作用,电离产生的离子能侵蚀复杂的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酶,它们都是构成活细胞组织的'主要成份,一旦它们遭到破坏,就会导致人体内的正常化学过程受到干扰,严重的可以使细胞死亡。扩展资料:核辐射针对生物体的危害主要在于,核辐射可以电离有机生物分子,包括细胞内行使功能的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以及其他有机小分子。辐射使得这些分子结构被破坏,或者带上电荷,从而让有机分子不稳定、发生重排或者产生对机体有害的自由基。其中受核辐射影响最大的是DNA分子。核辐射对生物体DNA的影响,常常发生在细胞复制比较活跃的细胞中,例如上皮细胞、生殖细胞和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等。因为普通细胞的DNA一般不再复制,细胞受到照射后只影响这一代细胞,因而影响相对较小。而复制细胞比较活跃的细胞,结构松散,容易受到损伤且不易修复,还可能种下“坏种子”,造成癌变。由于造血干细胞是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源头,当造血干细胞发生癌变后,白细胞无限复制,造成白血病,同时造成免疫系统崩溃,机体的修复也将难以进行。x射线探伤对人体的危害3射线探伤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射线探伤危害性较小,主要危害集中在磁悬液,只要磁悬液不是有毒物质危害几乎也可以不计算,如果使用的是荧光磁粉,那就要使用黑光灯,就是紫外线灯,这种光线是对人体有危害的,铸造中的MT探伤一般不经常使用荧光磁粉;干式磁粉主要就是粉尘污染,对肺部有一定的影响。射线探伤特点有哪些?1、x射线能穿透一般可见光所不能透过的物质。其穿透能力的强弱,与x射线的波长以及被穿透物质的密度和厚度有关。2、x射线波长愈短,穿透力就愈大;密度愈低,厚度愈薄,则x射线愈易穿透。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球管的电压伏值(kV)的大小来确定x射线的穿透性(即x射线的质),而以单位时间内通过x射线的电流 (mA)与时间的乘积代表x射线的量。3、x射线或其它射线(例如γ射线)通过物质被吸收时,可使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为正负离子,称为电离作用,离子的多少和物质吸收的X射线量成正比。4、通过空气或其它物质产生电离作用,利用仪表测量电离的程度就可以计算x射线的量。检测设备正是由此来实现对零件探伤检测的。X射线还有其他作用,如感光、荧光作用等。在做射线探伤检查时候,一定要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要注意检查时候按照医生指导来进行检查,不要盲目的造成自身的伤害。以上就是关于射线探伤对人体的危害介绍,大家在进行检查时候一定要先了解下相关的检查准备工作。
机械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机械工程是一门涉及利用物理定律为机械系统作分析、设计、制造及维修的工程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机械工程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
[1]郑文纬,吴克坚 .机械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06
[3]杨家军.机械系统创新设计[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高志.黄纯颖. 机械创新设计[M] . 北京:高等机械出版社.2010
[5]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黄华梁、彭文生.创新思维与创造性技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7]李学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吴宗泽.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9]颜鸿森.姚燕安.王玉新等译.机构装置的创造性设计(creative design of mechanical devices)[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0]邹慧君.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手册[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11]王世刚.张春宜.徐起贺.机械设计实践[M]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12][美]厄儿德曼.桑多尔著.机构设计——分析与综合.第一卷(1992),第二卷(1993).庄细荣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3]温建民. Pro/E wildfire5.0 三维设计基础与工程范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4]赵瑜.闫宏伟.履带式行走机构设计分析与研究[M] .东北大学出版社.2011
[15]秦大同.谢里阳.现代机械设计手册.第三卷.化学工业出版社[M] .2011
[16]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7]陈敏.缪终生一种新型滚动四杆螺母副的研究与应用[J]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江西.南昌 2009.
[18]彭国勋.肖正扬.自动机械的凸轮机构设计[M]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19]孙志礼.机械设计[M] .东北大学出版.2011
[20]张也影.流体力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1]吴涛、李德杰,彭城职业大学学报,虚拟装配技术,[J] 2001,16(2):99-102.
[22]叶修梓、陈超祥,ProE基础教程:零件与装配体[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3]邓星钟,机电传动控制[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4]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5]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机械工程专业概论》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2期.王晓军.
[2].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金属切削机床概论》教学改革探索.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7期.牛宗伟.李志永.
[3].铸造铝合金绿色化规划概论.
《铸造技术》.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z1期.钱翰城.李俊.
[4].工业设计概论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期.吕艳红.吴晨.任文营.
[5].《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5期.张增敏.邓丽明.谢嘉.
[6].基于CAXA软件的《CAD/CAM概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4期.王英惠.
[8].包装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2期.孙昊.张新昌.王利强.
[9].数据流关键技术研究概论.
《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11期.羌晨晨.
[10].现代工业概论课程大班制教学方式探讨.
《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7期.许四祥.高培青.
[1]机械基础系列课素材库—机械原理网络多媒体教学课件.
作者:赵艳红.机械设计及理论北京理工大学2003(学位年度)
[2].高浓度难降解印染废水变频超声聚焦裂解机理的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江育波.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08(学位年度)
[3].基于AD+TRIZ理论的快速夹紧机构创新设计.被引次数:1
作者:刘凡.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13(学位年度)
[4].全自动医用带线缝合针打孔机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刘奎武.机械工程江苏大学2013(学位年度)
[5].一种自动贝壳装饰贴片切割机的设计与研究.
作者:范红梅.机械工程苏州大学2010(学位年度)
[1]CAXA数控编程软件应用概论.
孙贻芬,2013第三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
[2]铸件凝固过程数值模拟发展概论.
安利强.王永芳.王璋奇,2004第十三届河北省铸造学术年会
[3]对高校机械类骨干通选课“高新技术发展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几点思考和探讨.
张明哲.赵东.任升峰,2008第十届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
[4]一汽铸造有限公司铸造二厂铸件挽救工程概论.
郝影秋.曹瑞鹏,20092009全国铸件挽救工程技术年会
[5]逆向工程技术概论.
周耀新.王宏涛.刘巧云,2005第十一届全国机械设计年会
[6]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概论.
王宏涛.刘巧云.周耀新.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学术年会
[7]非正交系坐标测量系统概论.
王宏涛.周耀新.刘巧云,2005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
[8]X射线实时成像无损检测技术概论.
曾祥照.孙忠诚,1997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9]铝合金挤压铸件缺陷概论.
齐丕骧.齐霖,20012001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学术年会
[10]鲜奶冷藏运输设备概论.
王福.王颖伟.王慧峰,19991999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