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北京近代史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中国北京近代史论文题目

学术堂整理了十篇新颖的近代史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中国落后西方始于鸦片战争之后还是之前?2、鸦片战争的贸易差额对中外关系的影响。3、两次鸦片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4、晚清统治者为什么会越“救”越“亡”?5、曾国藩是怎样一个人?6、太平天国起义从广西到南京清朝大员丧命录。7、如何评价李鸿章?8、李鸿章与中国海军9、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10、1900年的中国与2000年的中国对比

“外须和戎 ,内须自强”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 ,李鸿章理智地看待弱国外交 ,把“自强”作为外交根本至计 ,把“和戎”作为实现自强的一种手段 ,这是符合近代社会历史条件的 ,是近代外交的明智之举

西方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求《中国近代史》论文 题目如下 字数:4000以上 悬赏分:5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3 天 4 小时 题目:(随便选一个即可)1.殖民统治机构——东印度公司的来龙去脉2.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的展开3.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4.从《望厦条约》看早期中美关系5.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对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影响6.1842年割让香港为什么到1997年才收回7.太平天国起义如何才能在两年内从广西到南京建立政权8.《李秀成自述》的历史价值

关于北京近代史论文题目

=.=大学论文

靠 。。。。。。。。。佩服

马克思主义与近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中国近代社会性质与主要矛盾早期现代化问题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近代中国政治制度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比较近代海军的建设列强对华政策

社会主义改造2001年06月27日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从1953年起,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规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稳步开展。到1956年,我国形成了三大改造高潮,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2月,中共中央成立农村工作部,同时把《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作了修改,作为正式决议下发,要求在大量发展临时、常年互助组的基础上,应有领导、有重点地发展土地入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春,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个别试办发展到在全国农村普遍试办的阶段。1953年4月,中共中央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人民日报社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3个文件汇编成《当前农村工作指南》一书,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委组织一切从事农村工作的人员进行认真学习,提高思想,保证农村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央于1953年12月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并于1954年1月向全国公布。这一《决议》的公布,标志着全国农业互助合作运动进入了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中心的阶段。《决议》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逐步改造的具体道路,即个体农民经过具有社会主义萌芽的互助组,至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化,再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化。《决议》公布后,全国农村出现了互助社大量转为农业合作社的热潮,到1954年春,一下子达到了9万多个社,参加合作社已开始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行动。1955年春,全国初级社发展到67万个。中央决定对农业生产合作社进行一次整顿。全国农村压缩了2万个合作社,其余65万个合作社也得到了巩固。1955年春季,中央农村工作部提出计划,要求到1956年春季,农业合作社要从经过整顿保留的65万个发展到100万个。但是,毛泽东主张将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30万个。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不赞成发展过快。7月31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集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10月,中共七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把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的“错误”性质确定为“右倾机会主义”。到1956年底,全国有农业合作社76.4万多个,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就这样跑步完成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11月到12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召开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确定了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和步骤: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组织形式是由手工业生产小组、手工业供销生产社再进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方法是从供销入手,实行生产改造;步骤是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会议计划在1954年内参加合作组织的手工业者达到90万人,1957年达到500万人。1954年6月22日,中共中央转发了合作总社党组的《关于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的报告》,要求加强手工业改造。同年12月至次年1月,全国第四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决定为配合农业合作化的热潮,计划1955年发展手工业合作社社员达190万人。1955年下半年,随着农业合作化速度的再次加快,手工业改造的步伐也加快了。1955年底,提出要在两年内基本完成手工业合作化。实际上,由于改变了过去按行业分期、分批、分片改造的办法,采取了手工业全行业一起合作化的办法,到1956年6月底,组织起来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同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组)达9.91万个,社(组)员达到509.1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至此,手工业由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转变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时,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基本转变为在人民政府管理下的同社会主义经济相联系并受工人监督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了。1953年6月,中央确定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方针。随后,中央又决定对私营商业也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方针,即“利用、限制、改造”。在中央的推动下,到1953年底,全国60%的私营企业已被纳入加工订货的轨道,这是比较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主要是国家同资本家在企业外部的合作。1954年3月4日,中央批转中财委的《关于一九五四年扩展公私合营工业计划会议的报告》和《关于有步骤地将有十个工人以上的资本主义工业基本上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的意见》,开始转入重点发展公私合营这种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1954年底,有905家私营厂矿转为公私合营,全国公私合营企业已从1953年的1036户发展到1746户。1954年7月中央及时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决定利用市场关系变化和商业改组的有利时机,把现存的私营商业逐步改造成为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1954年底,国家资本主义及合作社商业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2年的0.2%上升到5.4%。1955年,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浪潮也以汹涌澎湃之势席卷全国。1956年1月10日,北京市首先宣布全部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到1月底,全国50多个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都相继宣布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到年底,全国原有的88000家私营工厂有99%实现了所有制改造,除少数转为地方国营工业外,其余则改组成了33000多个公私合营企业;全国原有的240万户私营商业有80.2%实现了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宏网责任编辑:赵慧英

论中国近代史论文题目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理论与实践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18年的斗争历史,并将其中的经验概括为三个法宝。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其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其中最复杂、最困难,而又对中国革命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在中国现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两个最有实力的政党,二者之间的关系牵动着革命的全局。1924年至1927年期间,由于两党在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基础上实行了合作,第一次结成统一战线,因而创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1927年以后十年内战的结果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两党再度合作,第二次结成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广泛的,包括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包括工农兵学商一切爱国同胞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回顾这段历史,毛泽东高度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重新结成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如何巩固和发展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成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 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中不曾有过的,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为了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毛泽东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经验只能来自中国革命的实践。 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加深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有了初步认识。他指出,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既有需要革命、赞成革命的一面,又有怀疑革命的一面。对此我们要时常加以提防。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很快在革命实践中得到证实。 在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任务。1935年底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所说的统一战线,其内容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正式起用了“资产阶级”这一概念。这时他所说的统一战线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一切赞成革命的分子。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里明确地把资产阶级包括在统一战线之中。用“资产阶级”取代以往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这一概念的变化反映着 观事物的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的发展。 根据新的认识,毛泽东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的有关部分作了相应修改。1940年他在致肖向荣的信中说明了这一修改,“在去年十二月写《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二章时,正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头几个月,民族资产阶级与开明绅士的态度是否与大资产阶级大地主有区别,还不能明显地看出来,到今年三月就可以看出来了,请参看三月十一日我的那个《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4]建国初在编辑《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毛泽东还对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作过修改。有研究者指出,其中最大的修改就是对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了明确区分,并且在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规律性认识中增添了对大资产阶级的具体分析,说明了中国的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的原因及其固有的反动性。[5] 正是上述对中国资产阶级逐步深入不断完善的认识,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与资产阶 级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制定了关于统一战线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一整套策略原则。也正是由于对中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为中国共产党应对国民党后来发动的反革命内战筑就了牢固的精神防线。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这是中国革命的又一特点,也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中不曾有过的。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不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那时党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展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农民运动等民众运动上,并没有认真去准备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其结果,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大革命的失败使全党懂得了一个道理,这就是,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坚定地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 在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不仅学会了开展武装斗争的艺术,而且加深了对武装斗争的认识。他总结十年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揭示了武装斗争的实质。“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6],因此,在武装斗争中必须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把武装斗争这个主要的斗争形式与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政治斗争,与代表农民经济利益的土地革命斗争,以及与其他许多必要的斗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这种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在长时期内采取游击战争的形式这一经验在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出了关于武装斗争的总概念。 正是基于对中国武装斗争实质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开辟了一条紧紧依靠农民,组织和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也是基于对中国武装斗争形式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军事路线和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 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来自度娘-------------------------------------------------

围绕以下问题,题目自拟:

一。

有一种观点认为:亚洲的古老社会没有“内在的自我变革力量”,必须靠“外来的破坏力量”来推动它的发展。

殖民主义则以暴力的方式在亚洲落后国家传播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结合此观点你怎样看待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殖民侵略。

二。

对比日本明治维新思考如下问题:

面对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率先“脱亚入欧”,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中国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都失败了?

三。

结合孙中山生平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思考如下问题:

孙中山为什么被称为20世纪以来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

四。

五四时期,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这种选择对当代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启示。

我学的就是要求写这些话题老师出的 我写的孙中山那个 肯定行 采纳了吧

稳赚不赔。你不要上学了,开店去

西方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历史小论文题目

最好写 中日关系

求一篇近 诸葛代 文库史 帮你论文选题新颖,很少研究过的

学术堂整理了十篇新颖的近代史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中国落后西方始于鸦片战争之后还是之前?2、鸦片战争的贸易差额对中外关系的影响。3、两次鸦片战争是可以避免的吗?4、晚清统治者为什么会越“救”越“亡”?5、曾国藩是怎样一个人?6、太平天国起义从广西到南京清朝大员丧命录。7、如何评价李鸿章?8、李鸿章与中国海军9、左宗棠是如何收复新疆的?10、1900年的中国与2000年的中国对比

中国近代史课程论文题目

请问你的解答是什么这些论文还有吗?有的话可以发给我吗?

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理论与实践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18年的斗争历史,并将其中的经验概括为三个法宝。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成绩。” 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其含义是相当广泛的。其中最复杂、最困难,而又对中国革命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在中国现代史上,国民党和共产党是两个最有实力的政党,二者之间的关系牵动着革命的全局。1924年至1927年期间,由于两党在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基础上实行了合作,第一次结成统一战线,因而创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1927年以后十年内战的结果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两党再度合作,第二次结成统一战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广泛的,包括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包括工农兵学商一切爱国同胞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回顾这段历史,毛泽东高度评价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重新结成的统一战线。在抗日战争中,如何巩固和发展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成为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 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中不曾有过的,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为了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毛泽东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经验只能来自中国革命的实践。 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加深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有了初步认识。他指出,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既有需要革命、赞成革命的一面,又有怀疑革命的一面。对此我们要时常加以提防。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很快在革命实践中得到证实。 在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任务。1935年底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所说的统一战线,其内容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1937年5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正式起用了“资产阶级”这一概念。这时他所说的统一战线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一切赞成革命的分子。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里明确地把资产阶级包括在统一战线之中。用“资产阶级”取代以往所说的“民族资产阶级”,这一概念的变化反映着 观事物的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的发展。 根据新的认识,毛泽东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第二章的有关部分作了相应修改。1940年他在致肖向荣的信中说明了这一修改,“在去年十二月写《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第二章时,正在第一次反共高潮的头几个月,民族资产阶级与开明绅士的态度是否与大资产阶级大地主有区别,还不能明显地看出来,到今年三月就可以看出来了,请参看三月十一日我的那个《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4]建国初在编辑《毛泽东选集》的时候毛泽东还对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作过修改。有研究者指出,其中最大的修改就是对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了明确区分,并且在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规律性认识中增添了对大资产阶级的具体分析,说明了中国的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的原因及其固有的反动性。[5] 正是上述对中国资产阶级逐步深入不断完善的认识,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与资产阶 级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制定了关于统一战线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一整套策略原则。也正是由于对中国资产阶级两重性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为中国共产党应对国民党后来发动的反革命内战筑就了牢固的精神防线。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这是中国革命的又一特点,也是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中不曾有过的。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不懂得武装斗争的重要性,那时党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展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农民运动等民众运动上,并没有认真去准备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其结果,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共产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大革命的失败使全党懂得了一个道理,这就是,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从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坚定地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 在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不仅学会了开展武装斗争的艺术,而且加深了对武装斗争的认识。他总结十年土地革命斗争的经验,揭示了武装斗争的实质。“在中国,只要一提到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6],因此,在武装斗争中必须正确处理党同农民的关系,必须把武装斗争这个主要的斗争形式与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政治斗争,与代表农民经济利益的土地革命斗争,以及与其他许多必要的斗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这种武装斗争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土地革命斗争。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在长时期内采取游击战争的形式这一经验在理论上加以概括,提出了关于武装斗争的总概念。 正是基于对中国武装斗争实质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开辟了一条紧紧依靠农民,组织和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独特的革命道路。也是基于对中国武装斗争形式的深刻认识,毛泽东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军事路线和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这是党的一条最基本的经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深深地扎下根来,并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转化为对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伟大的物质力量。可以说,没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就不会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找到了使革命走向胜利的道路。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所得出的一个科学的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 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无产阶级如果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争取和联合广大的中间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这一点,并且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另外一条重要的经验。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事实证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民主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正如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斗争28年来的经验时,所指出的:“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 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专政这个武器,团结全国除了反动派以外的一切人,稳步地走到目的地”。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来自度娘-------------------------------------------------

稳赚不赔。你不要上学了,开店去

有关近代史的论文选题有很多方面,如:太平天国与中国人口的变化;平天国与江南城市的崛起;洋务运动时期中央与地方权力之争;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洋务意识"对中国改革的影响;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逻辑关系等等,更多的历史类论文选题事项和对论文创作中的问题,你可以来58期刊网看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