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汉语言文学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1自考一般是8000-12000具体院校有规定,你可以给负责论文的导师沟通2.论文题目必须是自拟,但是要和导师进行交流,根据老师的意见进行更正修订,题目拟定后最好在百度搜一搜,如果重复了,最好换几个字,意思不变就行3.你不要管别人是不是原创,只要过了拿了毕业证都是相安无事,这个事情谁也没做过调查,无从考究4.你可以在原有学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咱们国家的大学的论文只是一个形式,你的东西过得去,也就过了,写论文有一个评分标准,参照那个东西很容易就过了,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5.论文有一定的参考度,就是百分之30是引用都可以过,如果太多就会通不过,试想通篇是别人的观点,凭什么算你写的?6.严格与否跟学院的风气有关系,但是自考的一向都严格,答辩就是向老师表述自己写这个论文的大概构思等。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主要依靠语言进行,在广播电台的节目播出中,语言同样是播音主持与受众的交流纽带,可充分体现出播音主持在节目播出中的主导者、组织者身份,其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对节目的质量及收听率产生直接影响。然而,从目前广播电台播音主持在节目中的语言表达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此类问题的表象及其解决对策展开研究,以期提升播音主持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广播节目的质量。
关键词: 播音主持;语言表达;问题;对策
广播节目是人们接受社会讯息、提升精神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保证节目质量需要重视语言表达方面的表现。因此,在广播节目的录制过程中,播音主持作为节目的掌控者需要充分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对节目主持过程中语言表达暴露出的问题进行解决,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逐步提升稳定并提高节目的收听率[1]。
1播音主持语言表达存在的问题
1.1文字表述方面
部分播音主持的文字表述功底并不扎实,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常常会错用语法、词汇等,甚至会出现许多常识性错误。此外,由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内容的播报,导致部分播音主持人会出现语言不精练、发音含糊不清等情况,造成内容无法及时精准传达。还有部分主持人在节目中过度应用网络幽默段子,适得其反,降低了节目水准。
1.2语速控制方面
在新闻播报过程中,许多播音主持人会出现语速过快或过慢的情况,这种情况在新入职的播音主持人身上经常出现,由于在播音主持过程中情绪紧张而导致疏忽了语言表达的速度,出现语速过快的现象。还有部分播音主持人在语言表达中过于缓慢,未考虑到受众的正常接受节奏,受众理解出现偏差。
1.3情感表达方面
部分播音主持人只是照稿件进行宣读,毫无情感色彩可言,通篇空话、套话与专业术语,导致播音过程毫无生机,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也无法引发受众的深入思考,这样传递出来的信息则显得苍白无力,无法凸显其社会影响力。
1.4内容突出方面
部分播音主持人在信息传递中未充分掌握语言的抑扬顿挫、语调的重点强调,造成信息传播容易出现与原本含义偏离的现象,使受众对内容产生误解。此外,未能对稿件内容进行深入分析,简单认为所有词句都重要,全篇采取重音处理,导致听众难以获取其中的关键内容。
2解决播音主持语言表达问题的相关对策
2.1保证播音文字表述的规范
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介的代表,有着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公信力强等特点,而文字表述功底作为播音主持人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需要播音主持人口齿清晰、发音标准、字正腔圆,同时在节目播音的过程中还要尽量避免口误,确保文字表述精准,不仅要使受众一听即懂,同时也要重视语言表达的内涵[2]。为达到这一效果,身为播音主持人,应重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提升文学与艺术素养,确保节目主持中语言、语法、遣词都能合理运用。此外,在节目播音主持过程中,主持人还可适当应用文字表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等,将新闻信息的内涵深度挖掘出来,通过张弛有度的表述激发受众的联想力与情感共鸣。比如,在对某一新闻事件展开分析时,播音主持人便可适时对相关历史史实、专业知识等信息展开延伸解读,对于浅层次的节目内容进行深层次剖析,从而大大激发受众的收听兴趣,提高节目的社会影响力。
2.2协调播音语速与节奏
广播节目会因为风格、内容、受众群体及播音主持人声音特点的不同去确定播音语速,一般来讲语速应当控制在320字/min最为宜。在实际的播音主持工作当中,主持人还需懂得灵活变通,如果需要播音的内容太多,那么在有限播音时间内便需要适当提速,确保重点关键内容能够得到精准传递;如果一档广播节目属于舒缓氛围,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则应该放慢语速,维持和蔼轻柔语气,确保与节目整体效果融为一体。对于受众而言,毫无节奏感的广播节目播音不仅无法激起其收听兴趣,甚至会使受众产生反感。所以,播音主持需要依据内容对播音节奏进行妥善处理,通过对播音节奏的把控凸显节目内容的主题与内容层次感,在情感输出时要做到张弛有度,从而强化节目的感染力。
2.3合理把控播音主持中的情感表达
在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中,主持人在情感表达方面的恰当把控能够有效提升播音感染力,能够让原本沉闷的播音内容重新焕发生机,吸引受众关注。因此,播音主持要意识到节目主持并非照读稿件,而应当融入情感色彩进行语言表达,通过信息内容的丰富加工以提高节目的说服力。同时,播音主持人需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根据内容的不同表达出相应情感,但是要注意,前提是观点要保持客观,不得掺杂过多的个人情感,以免对受众的判断造成误导,带来恶劣的社会影响[3]。具体来讲,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的情感表达主要遵从如下三点原则。第一,互动性。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需基于受众需求,在与受众的友好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提升节目亲和力。第二,真实性。播音主持人的信息播报不能含有主观猜测,不能虚情假意,应当将最真实的情感传递给受众。第三,适度性。播音主持人的情感表达要适度,避免在节目主持中过度宣泄自身情感,而使受众产生反感与心理负担。
2.4加强播音语言技巧训练
要想解决播音主持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还需加强对语言技巧的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身为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需要对新闻稿件进行正确解读,巧妙设计表述方式与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精准传递。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播音主持人还需以优秀主持人为榜样,对其表述技巧及优美语言进行借鉴,在前期模仿中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的风格。此外,播音主持人还需坚持每天练口,改善吐字不清、气息混乱、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在大量工作实践中提升随机应变能力,巧用各种语言技巧妥善处理各类突发状况。
3结语
唯有确保广播电台节目播音主持拥有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够确保广播节目质量与收听率得到提升,从而有效扩大广播电台的社会影响力。在节目播音过程中,作为节目掌控者的播音主持人,需要规范文字表达,保持合理播音速度、节奏与情感,确保听众能够准确接收到正确信息,从而强化广播节目的感染力,助推广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华丽.关于播音主持语言情感表现方式的探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14):141.
[2]宋元春.当今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征探析[J].新闻传播,2016(24):55-56.
[3]郝丽娜.播音主持语言表达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5(19):140.
播音与主持主要要求:
一、发声的部分:
发声,最好选择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个方法老师在上课时候也会教,基本上播音主持专业的老师都会教这个方法。指导你学会如何去控制自己的气息,怎么找到合适的口腔、喉部的状态。
很多同学选择录音学习,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使用在这里,因为这样的话,你的用声错误、喉部挤压、口腔与面部表情的不恰当,录音是没有办法体现出来的。
二、语音部分:
语音的监听,是需要一个好的耳朵。事实上,几乎全部中国人是无法完全准确分辨60个声母、韵母的成分的。因为这些音听上去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很大的辨识度。所以在吐字上,会出现语音缺陷和语音错误。最常见的有这几种,例如尖音、鼻边音问题、平翘舌问题、前后鼻音问题等等。90%以上都是因为"听不出来"。所以,最好需要一个能听出来的耳朵,帮你找到正确的发声位置。
三、语言表达:
很多人对这一方面不以为然,认为不就是说话嘛,谁不会呢?是啊,就像我前面说到的,从出生开始,父母就教导我们怎么去说话,怎么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看似简单,实则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吐字发声有问题没关系,你可能还能在大学的教育里面改正过来,但是语言表达可能决定的就是你的整体状态了,在这个阶段,老师会教你宏观方面的问题,你为什么去说话?怎么去说话?怎么完整清晰的表达你的想法,你如何去照顾受众?怎么去寻找准确的基调?字和字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词和词之间又怎么连接?等等很多问题,这里学到的很多理论,很多不是理论,都有老师给你示范,这里涉及到很多玄学,很多哲学。这些知识,播音员在播报的时候才不会告诉你。
四、副语言部分
副语言就是辅助语言,帮助语言更好清晰地表达、你的坐姿正确吗?表情合适吗?服饰合适吗?领带的花纹适合吗等等副语言,都是实打实的经验总结,没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是到达不了的。
播音主持入门知识
1.基础认识篇
在我们学习播音主持专业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定位,播音主持专业从事的是银屏前的工作,所以对主持人,播音员外貌形象,肢体语言,及语言表达有一定的要求。女生身高163cm,男生身高一般需要170cm以上,在学专业之前,首先要定位自己是否符合要求,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专业。首先学习播音主持专业,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普通话语言基础,不能有严重的语言障碍,或者严重的地方语言口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音色,音调,每个地方都是不一样,在我们没有接触到标准普通话之前,地方语言是我们最开始,也是最原始的语音特点,形成语音特点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在短时间内是不容易纠正和改变的。所以一定要有正确的发音习惯和一定的普通话基础条件。
2.学习篇:
练习发音是一个持之以恒,要求考生有很大毅力的去学习的专业,在我们练习发声的时候,第一:"深吸慢呼气息控制延长练习".
其要领是:先学会"蓄气",先压一下气,把废气排出,然后用鼻和舌尖间隙像"闻花"一样,自然松畅地轻轻吸,吸的要饱,然后气沉丹田,慢慢地放松胸肋,使气像细水长流般慢慢呼出,呼得均匀,控制时间越长越好,反复练习4-6次。
其次是数数练习:
"数枣"练习:"吸提"同 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 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 (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 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3.掌握篇:
我们如何去掌握一门语言的发声技巧, 通过一个循序渐进的方式,达到锻炼自己的情、声、气、的要求?这就需要考生有一个持之以恒的毅力,每天坚持开嗓练习则是最基本的要求,播音主持专业声音只是一个基础,也是对播音员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但是想成为一名优秀并且能够掌握一门专业的知识的播音主持人,只有声音和外貌形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考生全方面的发展综合素质。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及情感表达策略论文
摘要: 目前,经济水平得到快速地提高,伴随而来的就是广播电视事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已经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也因此,社会对于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他们利用说话的方式来进行创造,或者说是在工作,以此达到传播消息和带有娱乐性的目的。他们活在大家的目光下,也对社会各个阶层都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播音主持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播音主持人;言语交际;情感表达对策
一、播音主持情感表达和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提高,对播音主持行业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一个节目,主持人所主持的节目效果和他们本人的情感表达和语言交际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顾名思义,播音主持也就是主持人用自己的话给观众们传达自己所理解的信息。而播音主持人的个人能力比如对情感表达的把握,就直接影响了节目的表达效果。并且播音主持人的语言只有具有浓厚的感染力和渲染力才能激起观众的兴趣。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节目离不开主持人的情感表达、言语交际和独具个人特色的主持风格。一般来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于播音主持人的普通话要求都有不同的等级,比如说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这些,要求普通话都达到一级甲等。但是为了更加方便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可以适当的做一些改变。例如,各地方的广播平台加上自己特有的方言,则会使当地的听众产生强烈的亲切感,不是当地的人则会被当地特有的方言发音而吸引。对于汉语普通话中的语音要求,语法语义等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普通话标准,发音正确,无歧义,播音流畅,语感突出,逻辑表达性强,这些都是播音主持必备的岗位基本功。因此,对于广大想要加入播音这个行业的青年们,不要因为自己的带有“土味”的普通话而自卑,保持好自己的特色,然后达到国家要求的普通话即可。
二、播音主持语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
我们知道当我们观看节目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主持人因为自己的文化功底欠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闹出不少笑话来,这些问题的出现大部分都是由于播音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学识不够,我就以前看过的节目说一下他们经常出现的问题,比如说播报一些内容时读音不准,用词不当,不深入了解成语释义就胡乱用成语来比喻某件事情,等等。而且如果播音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学识不够,在分析播报事件时不能引经据典,会使节目整体的效果缺乏魅力,也使得播报的节目枯燥无趣,不能更深入的表达出来节目效果所需要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一般来说播音节目都要求脱稿播报。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偏低方面的主持人就可能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困境。他们可能会在播报节目的时候卡壳,重复说某句话,或者对于一些生僻字的了解也不是很熟练,这些都需要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每个国家的新闻不只是为自己国家的人民服务,更是别的国家了解我们国家的一个窗口。为了国家的文化传播与发展,播音主持人也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二)情绪渲染方面的不足
播音主持人如果情感丰富的主持节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于节目的效果有很大的助益。而且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情感表现只是主持人所要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只有站在观众的.立场上分析问题,也就是接地气,才能更大的吸引观众的兴趣。同时,主持人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也是他们所主持节目的灵魂所在,吸引人们观看这个节目。所以说,情感表达中表现出真情实感最重要。
三、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
文字和情感想伴生,主持人的谈吐一定是要带有真感情的,这是为大众所接受的前提。对于播音员和主持人这类存在于镜头下的角色,更应该有一定的用声训练,从而使他们能够从容不迫地使用语言能够表达情感。同时,播音主持人和观众之间引起共鸣的主要方法就是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播音主持人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融合丰富的情感把要读的文字内容读出来,不能面无表情,冷硬的读出来那些没有感情的文字。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播音主持对于播音主持人来说,相当于一种艺术。所以为了把握好这门艺术,播音主持人需要不断地修炼,融入自身内涵。鲁迅先生说:“真正的艺术作品是有真意,去粉饰,去关怀。真正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才能更好地和观众们站在一起。此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时间做到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这是高情商的主持人的特点。因地制宜:情感表达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策略。氛围,情境,情绪不可或缺。而因地制宜就是指作为播音主持,在情感表达时,应该接近所看这个节目的观众。与节目的内容相符合,例如在一档民生类的节目中,主持人一板一眼的主持反而让人发笑。而在一个好人好事宣传时,过于公事公办,职业化的播报语气也会让大众无法接受。当然,不同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习惯也不同。另一方面,选择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件事,也就产生了不同风格的播音主持人。总的来说,嗓音音质,语言表达流畅度,用气发声水平,以及临场发挥再创作等能力,都影响着播音主持因地制宜进行情感表达的效果。但要明确的是,真诚是情感表达的第一要求,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人不会仅凭华丽的词藻与夸张的神态语气来表达情感,而是用真诚来打动人。因时制宜:作为播音主持,不仅要做到因地制宜,更应该做到因时制宜。听众的心情,观众的状态,节目的预热程度,嘉宾的情况等,这些都影响着播音主持的情感表达策略。作为主持人,情感表达就是把自己放在与观众同等的位置上,作为一个协作者去推动节目顺利进行。言语更多的是取得观众与嘉宾的共鸣。其情感策略是立足于整个节目的需求,让观众配合节目共同见证与渡过这一突发事件。尊重大众,坦诚相告,积极面对,言语表达直接体现了其内心过程。经过这一次言语上的表达,观众对节目的感情反而更深。这就是共情的作用,也是情感表达得到共鸣的结果。
四、播音主持人的语言表达策略
(一)提升播音主持人的用语规范
播音主持人的主要工作就是运用语言来表达具体的信息。尤其是对于有丰富内涵的汉语来说,博大精深的汉字只要重新排列组合就能表达出不同的含义。所以,播音主持人想要规范自身的语言用语,首先就要从语言方面开始。有些地方性主持人在播报节目时会穿插一些方言进行播报,这些对于节目的传播效果会起到一定方面的影响,但是一般都要求播音主持人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尽量用规范的普通话准确又精炼的主持节目。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人也要对一些有特殊用途的词汇进行很深入的把握,在播报节目时运用凝炼又精准的语言表达出自己需要表达出的信息。外部监督也是一个提升播音主持人用语规范的重要手段。想要在根本上规范播音主持人的用语,就需要严格要求播音主持的工作标准,同时开展普通话培训和考核工作等。
(二)播音主持人自身素质的高低
播音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时候要明确节目具体想表达什么信息,要对整个节目做一个透彻的分析,理解作者的意图,并且完整的把自己所理解的信息传达给观众。而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主持人具有超高的节目敏感度,还要不断的丰富自身的知识量,从而让自己更准确更快的表达出自己需要表达出来的观点。播音主持人如果结合画面的话也会更加有利于情感的把握,而且播音主持人员通过画面更能对自己即将播放的新闻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因此,画面结合对播音主持人把握情感来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还有一点,播音主持人也可以主动地去参与采访过程,增加熟练度也更容易带有真情实感,一般来说新闻主持人所播报的新闻都不是自己采访的,也很难有真情实感,所以,让播音主持人去参与采访,更有利于播音主持人把握真情实感。播音主持人也要加强生活常识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在主持节目的时候要提前做好功课,在节目开播前要多熟悉多音字,变形字的读音等。保证播音时不会出现像读错字这种低级错误。
五、结语
综上而看,真诚是播音主持人的第一原则和要务。真诚意味着有自己的情感和不欺。然后,在真诚的基础上,努力打牢播音基本功,深入节目内容,贴合大众心理,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和情感表达能力,成为一位能够走入人心里面的播音员。
参考文献:
[1]高勇.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对策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5(15).
[2]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3]雷东荣.播音主持基本素质解析[J].新闻传播,2010(02).
可以先介绍一下普通话的由来,然后邪普通话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来的。他在1906年写了一本叫《江苏新字母》的书,把汉语分成三类,其中之一就是“普通话”。他还注明:普通话是“各省通用之话”。当时人们又称“普通话”为“蓝青官话”。元、明、清以来,北京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各地赴京应考、做官、经商的人很多,天长日久,他们也学会了普通话,但他们的北京话,却又多少杂有地方口音,人们就用“蓝青”比喻它(“蓝青”比喻不纯粹)。开始,这种话只能在官场使用,所以称“官话”。后来,会说官话的人越来越多,称官话不合适了,民国初年又有了一个新名,叫“国语”。 “国语”的名称出世不久,就有人反对。1931年,瞿秋白曾反对国语一词,并且对“普通话”做了比较科学的解释。全国解放以后,政府非常关心汉字改革工作,不仅使“普通话”成了有严格定义的学术名词(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而且把推广“普通话”作为文字改革的一项任务。 普通话的意义 普通话,看似很平凡,可其中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它可称之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桥梁,听我讲解后,你就会明了。 普通话,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大常见的,大家全讲的是方言,如果你是一个山东人,不会杭州话,来杭州旅游,在宾馆的电视上看《阿六头说新闻》上面讲:更朝早让得,欲一部桑塔纳2000来哒庆春路高得熄火的类……这样的节目讲的全是杭州话,外地人根本听不懂嘛,所以我建议改一改。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规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是文字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还是全民族共同了解、共同使用的民族共同语。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规定: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 如果我们大家都学普通话,用普通话与大家交流,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么普通话就是我们友谊的桥梁。 普通话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如果,你到外地去,大家对你说的都是方言,你一句也听不懂,这时,普通话就该挺身而出了,用它来解决沟通上的问题是再好不过的了。 普通话还是一种对长辈很尊敬的语言,使长辈听了容易听懂,否则你很容易被认为不尊敬长辈。“语同音”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杨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历史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一个统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语言通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种通用的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在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决策后,商品市场繁荣兴旺,流动人口数量增多,信息交流空前活跃,这一切大大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比如一亿多农民工进城,对语言交流的需求客观推动了普通话的普及。当然国家语言政策的引导推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刘照雄: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口流动和交流的条件。封建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社会生产方式一直维持着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状态,加上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情况复杂,造成各地方言分歧。但工业的发展要求大市场的形成,其前提必须普及国民教育,而普及国民教育的重要条件则是语言和文字的统一。早在秦朝我国就实现了“书同文”,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实现“语同音”。陈章太:近20年,普通话得到迅速普及。首先人们的语言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普遍认为普通话好听、便于交流,以会说普通话为荣,自觉学习使用普通话。其次,社会语言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普通话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发挥主导作用,学校教学、广播电视播音一般使用普通话,大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方言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既使用汉语方言或民族语言,也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已真正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普通话已经基本普及,会说普通话的人已达百分之八十,小城镇会说普通话的人也达百分之三、四十,农村及边远地区会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我国1982年制定的《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国家又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确定普通话在全国通用的地位,再加上开展大规模的推普周和推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措施,普通话正在全国各地逐渐普及。胡洁:语言是教师工作的载体。普通话的培训一直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职业技能培训。教师这个行业承担着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任务,当然也承担着普及通用语言的任务。在孩子眼里,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正确的。所以在普及普通话这件事上,学校和教师都责无旁贷。
《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讲故事”的意义探究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讲故事”的意义探究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从增强聊天性、生动性和说服力这3个方面分析“讲故事”在“命题说话”测试项中的独特作用,帮助考生提高普通话测试成绩。
关键词: 讲故事;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作用;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题中最后一道题目是“命题说话”,此题主要考查应试者在说话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通话语音标准程度、词汇及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语言的自然流畅程度。这道题的成绩占测试总成绩的40%(北方方言区以外的地区有所不同)。命题说话的话题是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中选取30个。测试时,应试者从给定的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围绕话题单向连续说一段话,时间不能少于3分钟。从选定说话题目到测试开始,中间只有几分钟时间,而且进考场不允许携带草稿和提纲,应试者只能在脑海中构思,边想边说。测试要求说话不能背稿子,要体现普通话口语色彩,用聊天儿的语气,亲切自然。“无文字凭借”的“说”比“有文字凭借”的“读”更难,暴露的问题也更多,因而,“命题说话”是整个测试中最难也是最能反映应试者普通话综合水平的项目。由于它所占分值最大,此题成绩的好坏对测试全局举足轻重。因此,应试者需要对它加倍重视。
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和普通话水平测试一线评测的测试员根据实践经验,一致认为“命题说话”项最容易拉开分数差距的原因是考生“说话”时间不能延续3分钟。有不少普通话语音综合面貌原本很不错的考生,常因为说话时间不足而丢了不该丢的分,因而不能考到自己理想的等级。怎样才能使“命题说话”顺畅地达到3分钟,稳中求胜呢?除了应试者自身要练就扎实的普通话基本功外,还需要重视“讲故事”在“命题说话”测试中的独特作用。
现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用话题》的30个话题可按照记叙描述(叙述类)、议论评说(论说类)、说明介绍(说明类)等略作分类,合并同类项。在命题说话时,应试者应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表达方式才能说得更加顺畅,而叙述无疑是大家最熟悉的表达方式。“讲故事(即叙事)”就是一种标准的叙述,无论是叙述类、说明类,还是论说类的说话题目,“讲故事”均能发挥其独特作用,笔者将从以下3个方面分析“讲故事”在“命题说话”中的具体作用。
1、在叙述类话题中可突出人物特点或事件经过,增强聊天儿性
叙述类话题以叙述这种表达方式为主。叙述的表达方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最熟的,应试者对这类话题容易把握。但若只是流于形式的泛泛而叙(即概括叙述太多),便会给听者一种空洞生硬之感,不易打动人,应试者自己也不易进入状态,话题难以继续。“讲故事”的方式本身就要紧扣叙述的六要素,突出人物、事件经过及结果,而且还要描摹细节或场景,模仿事件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命题说话”用“讲故事”的方式能有效避免说话的空洞生硬等缺陷,还能增强说话的'生动性和聊天儿性,使整个说话过程显得亲切自然。测试前打腹稿时可以围绕话题准备2~3个故事备用,应试时,围绕话题讲述故事,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这样就有话可说,顺畅地说满3分钟。
如“我尊敬的人”“童年的记忆”“难忘的旅行”“我的业余生活”等都是典型的叙述类话题,准备材料时,都可以围绕各自主题,选择2~3个自己印象深刻的“往事”(或事例)作为故事的材料,测试时“讲”给测试员听。
以“我尊敬的人”为例,如果选择说尊敬的人是父亲,就可先从父亲的外貌、衣着、性格、对待家人及子女的态度以及他的为人处事等方面进行概述,然后再着重选择父亲的1~2个典型事件,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述说出来,这样既能生动形象地突出父亲的性格特点,又亲切感人。父亲是考生从小就非常熟悉的亲人,可供讲述的“故事”很多,在述说中可以根据应试时间与临场情况的变化适当增删述说内容,娓娓道来,从容应对。
又如“难忘的旅行”一题,在说话时,可先点明该次旅行的时间、地点、人物,再将旅行的经过详细叙说出来。叙说中紧扣“难忘”这一主题,将旅行经过的景点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突出重要景点,讲述时可以根据应试时间的需要灵活增删在某些景点发生的故事细节,像聊家常般亲切自然。
2、在说明类话题中可增强生动性,使说明对象形象可感
说明类话题要求介绍清楚说明对象的特点、使用方法或操作步骤等。若是书面作文,可以直接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和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做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画图表等)进行表述,但“说话”属于口语表达性质,若也套用书面说明的模式就会给人以文绉绉的感觉,这样无疑会削弱说话的亲切自然感。而在说明中穿插“讲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对说明对象进行介绍,不但不会影响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的使用,反而能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如“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我喜欢的季节”“我的家乡(或熟悉的地方)”“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名人)”“我知道的风俗”等都是典型的说明类话题。
以“我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为例,说话时先点明自己喜爱的文学(或其他)艺术形式是什么,紧接着说喜爱它的原因(用“讲故事”的方式说)。第三,如果喜欢的是文学作品,便可先讲述它的故事梗概,再讲述剧中主要人物的故事,还可附带讲述自己的观感;如果喜欢的是音乐舞蹈或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便可讲述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些故事,附带着把学习的方法等事项也讲了。
又如“我喜欢的季节”,说话时,先点明自己喜欢的是哪个季节,然后讲述喜欢的理由,最后选取自己在这个季节中经历的一两件典型的往事,以“讲故事”的形式表述出来。
当然,在以上两个话题表述过程中,要恰当使用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故事”一讲,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自然清晰了,这样既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形象性,而且听者的兴趣也会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说话”时间也能轻松达到3分钟。
3、在论说类话题中可避免论证的枯燥,增强说服力
论说类话题属于议论性质,书面写作议论文的一些方法仍可借鉴,但要尽量多地使用普通话口语。论说类话题仍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合理、论证严密,但普通话教学的实践表明,书面论证的有些方法并不适用于说话。书面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有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例证法等。实践表明,归谬法、反证法等书面论证方法在口语论说中尤其不适用,其他几种论证方法在说话中也不太适用,而例证法在论说类话题表述中既简便易操作,又可生动形象地印证观点,能大大增强议论的说服力。用例证法理所当然就要涉及举事例,此时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事例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更能吸引听众。用“讲故事”的方式避免了单纯说理论证的枯燥,使得应试者有“话”可说,论证显得真实生动,增强说服力。
在普通话“命题说话”测试用题目中,“谈谈社会公德”“谈谈对环保的认识”“谈谈卫生与健康”“谈谈美食或服饰”“谈谈个人修养”等都是典型的论说类话题。
以“谈谈社会公德——说勤俭”为例,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用概括叙述的方法列举论据(如古今中外一些厉行勤俭节约的名人轶事),最后详细列举一到两则关于名人勤俭的典型事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叙说,既证明了观点,又显得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再以“谈谈对环保的认识”为例,首先表述当前我国环保问题的现状,进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其次,列举2~3个因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环保造成损失的典型事例,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表述,从反面证明观点。只要把握得当,“故事”很容易生动、吸引人,观点也会得到有力证明,给测试员留下深刻印象,话题持续到3分钟也就不在话下了。
4、结语
在普通话教学与培训中,笔者将“讲故事”的方法教授给学生,学生掌握后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效果明显。教学实践证明,“讲故事”在“命题说话”测试中确实能够增强“命题说话”的聊天儿性、生动性、趣味性、感染力,大大降低“说话”的难度,使考生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顺畅地说满3分钟,减少了因说话时间不足而导致的大分值扣分。
5、参考文献
[1]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M].3版.成都: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刑扞国.普通话水平测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4]宋欣桥.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实用手册(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4.
参考文献是为了说明研究所借鉴的科学依据的出处,以供读者查阅参考。,秘书专业的参考文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一) [1] 徐冰鸥,朱晓民. 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及特征[J]. 语文建设. 2006(09) [2] 刘伯奎. 语文学科结构的板块缺失[J]. 语文教学通讯. 2006(12) [3] 菅舒涵,李海霞. 口语交际教学的历时梳理[J]. 当代教育论坛. 2006(06) [4] 杜红梅,李长中. 中美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的个案比较[J]. 语文建设. 2006(03) [5] 王荣生. 口语交际的课程意识[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26) [6] 李明洁. 口语交际课程要教什么?[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26) [7] 张淼. 中学语文教材中戏剧作品选文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8] 许文莹. 试论中学语文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9] 杨自路. 语文特级教师用写作支持教改和教研经验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11 [10] 肖永花. 初中学生作文心态及教学实验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1] 梁新民. 幼儿师范生文言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D].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12] 王海梅. 地方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13] 王华. 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策略构想[J]. 语文建设. 2005(09) [14] 李明洁. 进入教学的口语交际及其特点[J]. 语文建设. 2005(08) [15] 朱圣元. 以操练为策略的《普通话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二) 1. [日本]田中笃子著,《秘书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 方晓蓉、方国雄编著,《秘书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 葛红岩主编,《新编秘书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 宇正香编著,《秘书理论与实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黄若茜、陈琼瑶主编,《秘书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李玮编著,《优秀文秘的100个细节》,海天出版社2005年版。 7. 郭玲、尤冬克著,《秘书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 姬瑞环、卢颖、崔德立编著,《商务文书写作与处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 胡鸿杰主编,《办公室事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 胡鸿杰主编,《办公室事务管理案例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 葛红岩主编,《秘书与会议组织和服务》,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编,《秘书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海潮出版社2004年版。 13. 谭一平编著,《秘书工作案例分析与实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 谭一平编著,《现代职业秘书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 杨树森著,《秘书学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秘书论文的参考文献(三) [1] 袁薇. 文秘英语课程设计初探[J]. 职业教育研究. 2006(09) [2] 张玉美,赵萌. 英语导课艺术及其应用性研究--以《文秘英语》课程为例[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06) [3] 孙敏. 任务型教学在职业中专文秘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 文学教育(中). 2010(05) [4] 陈郁. 高职《商务文秘英语》课程实训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9) [5] 许亮华.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涉外文秘英语学习[J]. 南平师专学报. 2007(03) [6] 罗云. 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在《文秘英语》课中的运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7] 倪玥.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文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9(12) [8] 文军.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领域论[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12) [9] 张妍. 以岗位任务为目标的文秘英语课程项目改革[J]. 才智. 2011(12) [10] 马丽华,刘景. 工作过程导向的《文秘英语》课程校企合作教学探索[J].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4) [11] 胡信华. 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秘英语课程建设--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为例[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02) [12] 胡惠芳. 用Authorware设计开发高职高专“文秘英语”课程教学课件[J]. 科技资讯. 2010(12) [13] 刘强. WPS理论在高职文秘英语课程中的应用[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1(03) 猜你喜欢: 1. 文秘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2. 文秘论文参考文献 3.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4. office中论文如何引用参考文献 5. 关于文秘专业的论文
方言的声韵调与普通话的异同这方面的文章你第一次写比较麻烦你Q我帮写
方言(英文:topolect、dialect)一词最早出自汉扬雄(前53—18)的《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一书。
“方言”在不同的人群中指代不同,中国人口中所称“方言(Topolect)”是一个政治学概念,实为“地方语言”,又称“白话(Vernacular)”、“土话”或“土音”,指的是区别于标准语的某一地区的语言,这种叫法不考虑语言间的亲属关系。
根据欧洲人的理解,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语言,那就是方言。
语言的地方变体。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通行于一个地区的话。晋葛洪《抱朴子·钧世》:“古书之多隐,未必昔人故欲难晓,或世异语变,或方言不同。”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界定
一些语言学者认为,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遭到其他很多语言学者反对,并提出种种不同的判断标准,这些不同的判准却常常会产生不一致的结论。
一般来说,所有的方言实际上都可以被称作或视作语言(相互之间关系亲缘较近的语言可以互称为对方的方言,而相互之间亲缘关系遥远,在形成和发展历史上相关性较小的语言则不可互称为对方的方言。)
在实际操作中,个别语言之所以为“方言”,通常是由于以下的原因:
缺少适当的书面语,语言未达到准确描述的程度;语言使用者没有属于自己的国家;同一民族(或国家)拥有多个语言系统。
以下对语言学者几种比较常用的“方言与语言比较”的判别方式进行讨论,并进一步指出这些判准在实际应用上的困难。在一些情况之下,对于语言和方言的界定,已不仅是语言学层面上的问题了。
注意:“所谓“方言”和“语言”的区别基本上是任意的”,指的是,一种语言(口音),如济宁话,可以称其为一种方言。
也可以称其为一种语言,而不可理解为,任何一种语言,可以称作另一种语言的方言,判定一种语言是否另一种语言的方言,要从语系归属,语法,同源词等多方面考量,同时兼顾一些政治等其他因素。
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是基础和规范的关系,是同时存在的关系,是部分地区使用和全国通用的关系。1、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普通话是方言的规范。特别是在普通话形成之前,方言是形成普通话的基础。普通话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是与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分不开的。作为普通话基础的方言就叫做基础方言。比如汉语的方言和普通话,北方方言就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而普通话又是北方方言的标准和规范。2、方言和普通话可以同时存在。在普通话形成之后,在很长时间里,方言仍可以与普通话同时存在。在方言地区推广普通话,主要是为了消除不同方言的隔阂,以利社会交际。事实上,普通话总是有条件、有选择地从汉语方言中吸收一些有生命力的成分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而全国各地的汉语方言,也都渗进了一些普通话的成分,日益向普通话靠拢,并且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逐渐接近普通话,这是大势所趋。3、方言俗称地方话或地方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一种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方言虽然只在一定地域中通行,但本身都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系统,能够满足本地区社会交际的需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某些人主观想象出来的。它建立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同时又高于任何一种具体的方言,已经被全国人民所接纳、使用,并且在全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云南方言属北方方言的西南方言区(不包括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一直以来云南少数民族众多,语言混杂,给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颇多不便,汉唐以后汉文化逐渐传入,随着与中原地区的交往日渐深入(包括通商、通婚、和文化交流),汉语逐渐传入云南,特别是元明清时期中国现在的版图基本形成,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大量的人口被迁往边疆地区,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同时在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影响形成了云南发言。这也是少数民族被逐渐汉化的过程。汉语的普遍使用是形成云南方言的先决条件。云南方言以汉语为主体,经过了经千年的演变,汉语和云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许多差异下面我们就从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来一一说明。(对云南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经过千年的时间演化之后,云南方言与如今的普通话有什么区别呢?现从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作举例说明)
(1)入声
受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语言发音方式的影响,云南方言云南话用以结尾的字几乎全是入声,蜀黔虽然也大部分类似使用,但远非滇方言普遍。通观三地方言,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变化”一次,在云南方言中,“化”字的发音在普通话“化”和“换”之间。但云南方言的入声有些弱化,不如粤语明显。
而普通话中,入声早已消失。 (2)前后鼻音不分
云南大多数地区前后鼻音不能分清。即“an/ang,en/eng.in/ing”不能分清楚。例如“山”和“伤”,在云南方言中发音一致。同类的还有很多,如“网”和“晚”,“银”和“瀛”,“王”和“玩”等。这也造成云南人学习普通话时的一些障碍。
(3)平舌音、翘舌不分
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分清平舌音与翘舌音。即“z/zh,c/ch,s/sh”不分。例如“四”和“士”,“私”和“师”。
(4)音调相似
西南官话区大多数地方的四声调值比较相近,云南方言受其影响,四声也惊人的相似。这是云南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上的最突出的区别。由此,云南方言显得软而侬。
2. 词汇
(1)云南方言的特色词汇十分(吩咐)丰富,这些词汇的主体是汉语词汇,但其中也有很多来自少数民族语言的词汇,有些来源于生产生活,有些则与(能在)古汉语中的词同意。有些是汉语词汇的变身词,但是音变意思没有变也有的发音没变但是意思已经不是原来那个意思了。更有趣的是很多动物的名称也被人们拿来做形容词,如孔雀就是形容人很自恋的·。
例如:包弹(“弹”读作摊):{古}指责,批评。来源:元代杂剧,见《董西厢》
血胡淋拉:{古}血迹斑斑。来源:元代杂剧,见《勘头巾》
鏖糟:{古}原指人身上汗垢,后形容肮脏。来源:元代杂剧
蒙松(音):{古}小雨。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含(音):{古}夸奖人精明能干,今多用“含实”。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神:{古}形容人精神不正常,今多用“神头神脑”。来源:东汉《说文解字》
相干:{古}有关联,或作“不相干”。例:与你有哪样相干? 来源:《汉书》
(2)云南方言中的语气词十分丰富。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如“乃、呢、莱、噻、喽、嘎、啦”等。
(3)其他词汇列举 “给是„„?给去(音克)哪点?”:句子中的“给”,读作“咯”;是昆明人问话中常见句式,(原字应该是“口”指旁边加一个“格”字。但电脑字库中找不到)。
上复:求饶、恳求。例:我上复你别闹了!
孔雀:形容自作多情。例:你太孔雀了!来源:孔雀到求偶期会开屏,但是动物园里孔雀开屏时不一定能得到配偶。
奸杆:杆也读作刚,形容厉害,例:他这个人太奸干了!来源:80年代初期昆明流行台球,夸奖打得好的多说“这一杆打得奸,奸杆啊!”后因昆明人前后鼻音不分,也说“尖刚”
呛得:形容说话针锋相对,例:你给是要呛着我?来源:云南运输多为汽车,夜间两车交会时应降低前射灯光,有驾驶员缺乏道德,一直开足大灯,呛到对方。
3.语法
云南话的语法和普通话(的语法基本相同)(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也有很多独具特色的语法。下列举两个例子。
(1)不同于普通话和其他许多中国方言,云南话中有助动词存在,云南话中的助动词“铬(音)”主要在询问时使用,表示是否的意思,如“你铬来?”意为“你来吗?” “铬是你整呢?”意为“是不是你做的?”某种意义上,这个“铬”的作用近似于英语中“do”的作用。
(2)"不有"、"冇得"、"不有得"在云南方言中占了半数以上,其中的"得"字是古代汉语中"得"的表示动作的完成或持续的用法在云南方言中的保留,"不有"在古汉语中和在云南方言中也基本一致。云南历代有移民移入,保留了历代语言痕迹。
云南方言其实是一个泛指,由于历史上云南地区受地形影响,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各地交流比较困难,解放前有些民族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但有些民族尚处在奴隶社会,文化差异之大可见一斑。再说滇方言,其内部大致统一,不同子方言之间交流不成问题,但仍存在一些差别,这与该地区受到民族语言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比如西双版纳汉语方言,在语调上与傣族话非常像。而丽江话,则依稀有纳西话的影子。大理的汉方言音调就很像白族话;整个云南方言总体与大西南官话在语调上的区别也是受了一些彝语的影响,因此在云南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汉语的传入加强了云南各地之间的联系,它对云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云南文化形成的作用不言而喻,同时云南方言不仅最为完整的保留了明代中原的语言,在长期的演化中又或多或少的受到当地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是以独具特色,自成一家,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参考论文:《浅析云南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等
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一九五六年二月六日)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并且是世界上最发展的语言之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社会斗争和发展的工具。目前,汉语正在为我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学好汉语,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历史的原因,汉语的发展现在还没有达到完全统一的地步。许多严重分歧的方言妨碍了不同地区的人们的交谈,造成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许多不便。语言中的某些不统一和不合乎语法的现象不但存在在口头上,也存在在书面上。在书面语言中,甚至在出版物中,词汇上和语法上的混乱还相当严重。为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的进一步发展的利益,必须有效地消除这些现象。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在文化教育系统中和人民生活各方面推广这种普通话,是促进汉语达到完全统一的主要方法。为此,国务院指示如下:(一)从1956年秋季起,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全国小学和中等学校的语文课内一律开始教学普通话。到1960年,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中学和师范学校的学生都应该基本上会说普通话,小学和师范学校的各科教师都应该用普通话教学,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师也都应该基本上用普通话教学。各高等学校的语文教学中也应该增加普通话的内容。中等学校、高等学校的就要毕业的学生和高等学校的青年教师、助教,如果还不会说普通话,应该进行短期的补习,以便于工作。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应该分别定出大力加强各级学校汉语教学、促进汉语规范化的专门计划,报国务院批准施行。(二)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文化教育中的语文课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属各级学校的语文课,都应该用普通话教学。战士入伍一年之内,各级军事学校学员入学一年之内,都应该学会使用普通话。各机关业余学校中的语文教学,也都应该以普通话为标准。(三)青年团的各地支部和工会的各地组织,都应该采用适当的和有效的方式,在青年中和工人中大力推广普通话。青年团员在学习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应该起带头作用。工厂(首先是大工厂)中的文化补习学校、文化补习班和农村中的常年民校的高级班,都应该尽可能地、逐步地推广普通话的教学。(四)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应该同各地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合作,举办普通话讲座。各个方言区域的广播站,在它们的日常播音节目中,必须适当地包括用普通话播音的节目,以便帮助当地的听众逐步地听懂普通话和学习说普通话。全国播音人员、全国电影演员、职业性的话剧演员和声乐(歌唱)演员,都必须受普通话的训练。在京戏和其他戏曲演员中,也应该逐步地推广普通话。(五)全国各报社、通讯社、杂志社和出版社的编辑人员,应该学习普通话和语法修辞常识,加强对稿件的文字编辑工作。文化部应该监督中央一级的和地方各级的出版机关指定专人负责,建立制度,训练干部,订出计划,分别在2年到5年内基本上消灭出版物上用词和造句方面的不应有的混乱现象。(六)全国铁路、交通、邮电事业中的服务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商业企业中的服务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卫生事业中的工作人员,大城市和工矿区的警察,司法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报社和通讯社的记者,文化馆站的工作人员,县级以上的机关、团体的工作人员,都应该学习普通话。上述各有关机关应该分别情况,订出关于所属工作人员学习普通话的具体计划,井负责加以执行,使它们所属的一切经常接近各方面群众的工作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都学会普通话。(七)一切对外交际的翻译人员,除了特殊的需要以外,应该一律用普通话进行翻译。(八)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应该在1956年上半年完成汉语拼音方案,以便于普通话的教学和汉字的注音。(九)为了帮助普通话的教学,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应该在1956年编好以确定语音规范为目的的普通话正音词典,在1958年编好以确定词汇规范为目的的中型的现代汉语词典,并且会同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组织各地师范学院和大学语文系的力量,在1956年和1957年完成全国每一个县的方言的初步调查工作。各省教育厅应该在1956年内,根据各省方言的特点,编出指导本省人学习普通话的小册子。教育部和广播事业局应该大量灌制教学普通话的留音片。文化部应该在1956年内摄制宣传普通话和教学普通话的电影片。(十)为了培养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干部,教育部应该经常举办普通话语音研究班,训练各地中学和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各机关、团体、部队也应该派适当的干部参加受训。同样,各省、市和县的教育行政机关也应该普遍地举办普通话语音短期训练班,训练各地中、小学和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当地机关、团体、部队也应该派适当的干部参加学习。(十一)国务院设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国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它的日常工作,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分工进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负责整个工作的计划、指导和检查;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负责全国各级学校和业余学校的普通话教学的领导,普通话师资的训练和普通话教材的供应;文化部负责出版物上的语言规范化工作,有关普通话书刊的出版和留音片、电影片的生产;语言研究所负责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的研究和宣传。各省、市人民委员会都应该设立同样的委员会,并以各省、市的教育厅、局为日常工作机关。(十二)各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在各地区的汉族人民中大力推广普通话。各少数民族学校中的汉语教学,应该以汉语音通话为标准。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台的汉语广播应该尽量使用普通话。各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设立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以便统一领导在各自治区的说汉语的人民中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还有推广普通话宣传提纲和宣传口号——全国推普周领导小组办公室2005年修订1. 推广普通话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大力推广、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有利于消除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普及普通话的需求日益迫切。推广普及普通话,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有利于商品流通和培育统一的大市场。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信息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科技水平的标志之一。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水平的先决条件。推广普及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有利于推动中文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总之,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2. 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第四条规定:“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第五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第十一条规定:“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第十二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第十四条规定:“广播、电影、电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二十条规定:“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 ( 班级 ) 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根据情况从小学低年级或者高年级起开设汉语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四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教育和鼓励各民族的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汉族干部要学习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干部在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同时,也要学习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学校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各种活动应当使用普通话。”《扫除文盲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当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3. 推广普通话的方针和政策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986 年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1992 年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民族语言平等共存,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的自由。国家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开设的汉语课程应当教授普通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需要使用汉语的场合要使用普通话。正确处理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坚持社会语言生活主体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尊重方言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推广普通话不是消灭方言,是使公民在使用方言的同时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并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4.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目标2010 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本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5.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思路推广普通话工作要紧紧围绕社会需求,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遵循语言自身发展规律,依法强化政府行为。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并逐步向广大农村地区拓展,向更宽的领域延伸,逐步实现全社会普及普通话。6.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基本措施推广普通话工作以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评估,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和开展以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为中心的宣传教育为基本措施,不断加大依法推进的力度, 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7. 推广普通话工作基本要求推广普通话要努力做好四个重点领域的工作:第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城镇学校和幼儿园要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要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培育一批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出色的示范学校。第二,党政机关要率先垂范,把普通话作为公务用语,并督促和带动全社会推广普及普通话。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规定等级。第三,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要成为全社会说好普通话的榜样。第四,提倡商业、旅游、邮政、电信、铁路、民航、金融、卫生等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鼓励从业员工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以普通话为工作用语,帮助干部战士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8.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1)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 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 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 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7) 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 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9)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0) 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 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12) 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4) 普通话: 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15) 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16)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19)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请评为最佳答案(20)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21) 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22) 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23)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24) 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25) 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26) 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非语音”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非语音”影响因素与解决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四项内容逐一分析非语音因素的影响表现,对测试中非语音因素进行整理,探寻应对非语音因素的技巧,以期帮助考生提前备考应对,解决难题,顺利取得符合要求的普通话等级证书。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非语音因素;影响表现;应对技巧;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普通话水平鉴定的重要方法
普通话水平测试(缩写为PSC)是目前国家语委组织的评测应试人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手段,是衡定普通话等级的官方测试,主要从应试人员普通话规范程度、熟练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考量,根据测试结果,认定其普通话等级。
(一)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方式
普通话水平测试最初由人工进行测试。随着测试范围加大,人员增多,不确定因素弊端显现,传统的测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普通话测试的需求,所以,普通话水平测试由人工测试逐步转变为计算机测试。相较于人工测试,机器测试“能有效解决人工测试的各种弊端,并能提高测试的公正性、精确度和公信度,提高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工作效率,并降低了组织的难度和测试成本”[1]。目前机器测试已在全国多省市得到推广使用。
(二)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人员范围
1、各层级学校教师与高等院校师范专业学生
国家语委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的规定明确指出,教师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并取得行业要求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国语[1994]43号文件)。因此,各层级学校教师在上岗前必须取得符合条件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作为以教师岗位为就业首选方向的高校师范生,在职前技能培训方面,必须要加强普通话训练。按照国家语委43号文件精神要求,高等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均要取得符合规定要求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不同学科对于普通话等级要求亦有所区别:一般语言类、文学类师范类专业学生普通话等级要求为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类别师范类专业学生普通话等级要求为二级乙等以上。普通话等级为三级的视为不合格。
2、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及相关工作人员
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对播音员普通话等级有明确要求,省级及以上媒体播音员及主持人应达到一级乙等及以上等级,地方媒体播音员及主持人要求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等级。
3、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
从事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也是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三条规定“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如旅游、餐饮、销售、交通、文化、保险等相关行业,用人单位往往在招聘时将普通话等级作为应聘条件,或者对已在岗从业人员进行普通话相关培训,逐步做到重要服务行业人员持证上岗。
4、学校教辅人员及公务员等
校园是推广普通话的重要阵地。为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除了教师必须要取得相应普通话等级证书之外,其他部门的教辅人员也同样要说普通话。鼓励教辅人员参加相关培训,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机关单位的公务员等作为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代表政府的形象,工作内容关系民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要求工作场合使用普通话,普通话等级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
二、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非语音”因素
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的是由科大讯飞研发的测试系统。该系统测试主要包含单音节字、多音节词语、短文朗诵和命题说话等四项内容。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语音因素及非语音因素。语音因素是指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具有影响作用的汉语音节中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等发音准确度。非语音因素是指语音因素之外的其他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因素,包括心理因素、环境因素、设备调试、时间把控、词语积累、流畅度、突发事件处理等。根据评分细则检视每一项扣分点,可总结出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非语音因素。
(一)影响单音节字测试成绩的非语音因素
单音节字部分共有100个音节,分为10行,一行10个。在此项测试中,造成应试人员失分的非语音因素主要有:
(1)应试人员不认识字;
(2)重复读一个字;
(3)一个字被读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读音;
(4)漏读不会读的单音节字;
(5)由于紧张而读错行、漏读一整行字、读音不确定、似读非读、声音模糊等。
(二)影响多音节词语测试成绩的非语音因素
多音节词语部分共100个音节,包含50个词。在此项测试中,造成应试人员失分的非语音因素主要有:
(1)应试人员不认识字(词);
(2)变调没有读出来;
(3)必读轻声词认知错误;
(4)儿化词语认知错误;
(5)超时等。
(三)影响短文朗诵测试成绩的非语音因素
短文朗诵部分要求应试人员朗读指定短文。在此项测试中,造成应试人员失分的非语音因素主要有:
(1)紧张;
(2)看错字;
(3)错读、漏读、增读、重复、停连不当;
(4)语气语调偏误;
(5)朗读不流畅、磕磕巴巴、回读、超时等。
(四)影响话题说话测试成绩的非语音因素
话题说话部分要求应试人员从两个指定话题中任选其一进行说话。此项是失分重灾区,非语音因素影响较大,其表现主要有:
(1)两个话题混合说;
(2)背稿、离题;
(3)语调生硬、方言口音重、口语化较差;
(4)无效话语使用频率过高、重复语句、不连贯、不自然、断断续续;
(5)注重修辞,过分抒情;
(6)内容虚假、过于夸张;
(7)未说满三分钟等。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还有其他非语音因素也需引起注意。包括考前准备、耳机的佩戴、声音的大小、备考时间的分配、情绪的控制、过分注重语音而忽视内容、过于紧张、操作不当等。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非语音因素的应对技巧
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非语音因素类型繁多,且很多非语音因素互相作用,给应试人员带来不利后果。应试人员、高校普通话任课教师、培训单位不仅要注意语音训练,还要对非语音因素提高认识,采取对策,努力避免非语音因素对普通话水平测试造成负面影响。
(一)平时注重普通话测试练习,多种形式纠正易错词发音
应试人员应了解熟悉普通话水平测试流程,了解每一个测试项目的考试内容、考核方式、分值分配、时间分配、评分细则,做到有的放矢。搜集往年测试题目样卷,按照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自行测试,用手机或录音设备将测试录音保存、回放,找出失分点。也可将测试录音上传至微信或蓝墨云等网络交流平台,由专业老师和其他人员进行点评、纠正发音,指出存在的语音问题。应试人员要虚心接受,在以后的学习和测试中尽量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二)单音节字、多音节词测试中非语音因素的应对
考场内拿到测试题时,首先要快速浏览单音节字考核项目。对于不认识的、不确定读音的字,可用字典查询,默记于心,不要在试题上做标记。正式开考后,要注意朗读语速,不可过快或过慢,看准之后再读,一个字音只读一遍,确保准确。如读错,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纠正。如果在朗读了几个音节后才发现之前音节朗读错误,切不可回读,应继续当前音节朗读测试,以防止重复扣分。遇到多音节的字,只读一个正确音节即可。测试过程中,应逐字逐行读,应努力避免错行朗读,导致漏读字音。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确定读音的字,尽量尝试读,不要不读。
对于多音节词语测试题中的50个词语,要找出必读轻声、儿化、变调的词语,小声试读一遍,以防止在正式考试中,由于紧张而读错。应试人员平时要熟读《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2]。不确定字音的词语,尽快查询,要做到心中有数,切记不要想当然乱读。
(三)短文朗读测试中非语音因素的应对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测试内容是短文朗读,其测试内容是从《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中随机抽选,该教材共有朗读测试作品60篇。应试人员应做到熟读每一篇作品,熟悉作品基调及易错字词。在平时练习中要多听示范朗读的音频资料,跟读录音,学习断句、轻重音、语气语调、轻声、儿化、变调等,培养语感。要认真听取专业教师对作品的分析,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字词分析做好笔记,反复练习,每篇文章要做到会读、熟读。练习时还要注意语句的断句,读好轻重音格式,严格按照书上的内容来读,避免出现漏读、增读、错读、重复、回读等现象。发生音变的字词要读准字音,语气语调自然,停连得当,朗读流畅,要逐句练习,保证每句话都读正确的前提下,多读几遍文章。朗读时语速恰当,不可过快或过慢,更不可超时。考试前拿到试题,找到要读的作品,尽快小声试读一遍,以减少正式考试时匆忙朗读的紧张感。
(四)话题说话测试中非语音因素的应对
话题说话部分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3]。此项测试中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属于非语音因素,各占5分,分三档,是考生最容易失分的一项测试,因此需要特别认真对待。应试人员要注重平时的语音训练,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认真备考:按照叙述型、议论型、说明型等话题类型进行分类训练,把握每种不同类型话题的说话要点,并列出说话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模拟测试,用录音笔或者手机录音记录下来,再进行回放,找出并尝试解决问题,如用词是否规范、语法是否得当等。反复测试,直至解决语音问题。另外,训练过程中,话题说话不能偏题、不要背稿或生搬硬套,要围绕话题进行说话。调整好心态,把考试的机器当成一位聆听者,向对方娓娓道来,语速放慢,语调自然,语言流畅。再有,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流畅性。话题说话过程中不要过于在意说话语音是否准确、用词是否优美、修辞是否得当,要尽量口语化描述话题,不做口头作文。普通话测试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出现“恩……恩……”“就是……”“这个……”“那个……”等无效话语,不使用不规范的词汇。当语言表述或思绪中断时,要及时控制情绪,放慢语速,冷静思考,接上主题继续测试。
话题说话测试项为人工评分,要避免过分紧张或情绪波动较大带来的吐字不清,影响测评员评分,从而影响测试成绩。由于本项测试主观性较强,测评员接触过大量的话题说话材料,考生在测试时一定要说自己的话、讲身边的事、描述自己的故事,语言感情真挚,内容有新意。时间上,要说满三分钟。
四、参考文献
[1]周晓兰.当前普通话水平机试系统的主要问题及其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6(21):120.
[2]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组.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58-92.
[3]普通话水平测试研究组.普通话水平测试专用教材[M].第五版.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5:4.
议论文的三要素首先要达到,另外就看你自己查资料,自己总结的能力了
上海话的读书音和说话音(1957),语文知识第12期写文章也要有群众观点(1958),语文知识第6期“轻声”是不是一种声调(1959),语文知识第2期注意学习某些汉字的几种读法(1959),语文知识第3期略谈汉民族共同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1959),语文知识第6期怎样正确地继承我国语言学遗产(1961),文汇报12月22日上海方音的内部差异(1962),《让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为推广普通话服务<网上书城检索>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1期《让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为推广普通话服务(1963),光明日报11月13日语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964年)文汇报6月11日我国传统语言学的特点和批判继承问题(1964),浙江学刊第4期评〈汉语方言词汇〉(1965),中国语文第1期略说方言和普通话词汇的异同(1965),文字改革2月号略说方言和普通话构词的异同(1965),中国语文第5期论语言学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及批判继承问题(1965),合作,学术月刊9月号编写上海市“汉语拼音广播讲座”课本的体会(1977),光明日报6月17日文字改革的又一丰硕成果(1977),文汇报12月21日书法家应该写好简化字(1978),合作,光明日报1月6日进一步促进汉语规范化(1978),中国语文第2期方言与推广普通话(1978),教学与研究第4期坚持文字改革的正确方向──学习周总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1978),语文学习丛刊(3),上海教育出版社什么是普通话(1979),合作,光明日报1月3日普通话形成的历史(1979),合作,光明日报2月14日汉语方言概况(1979),合作,光明日报3月14日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及其方针(1979),合作,光明日报4月11日上海方言词汇略说(198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9月反切说略(1980),语文学习第9期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1981)方言语言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1981),合作,语文论丛第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略说汉语拼音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981),合作,同上上海话的主要特点(1982),日本中国语第8期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1982),方言第2期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1982),语文研究第2期上海方音的共时差异(1982)合作,中国语文第4期让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为推广普通话服务(1963),光明日报11月13日语言研究中的几个问题(1964年)文汇报6月11日我国传统语言学的特点和批判继承问题(1964),浙江学刊第4期评〈汉语方言词汇〉(1965),中国语文第1期略说方言和普通话词汇的异同(1965),文字改革2月号略说方言和普通话构词的异同(1965),中国语文第5期论语言学遗产中的精华和糟粕及批判继承问题(1965),合作,学术月刊9月号编写上海市“汉语拼音广播讲座”课本的体会(1977),光明日报6月17日文字改革的又一丰硕成果(1977),文汇报12月21日书法家应该写好简化字(1978),合作,光明日报1月6日进一步促进汉语规范化(1978),中国语文第2期方言与推广普通话(1978),教学与研究第4期坚持文字改革的正确方向──学习周总理〈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1978),语文学习丛刊(3),上海教育出版社什么是普通话(1979),合作,光明日报1月3日普通话形成的历史(1979),合作,光明日报2月14日汉语方言概况(1979),合作,光明日报3月14日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及其方针(1979),合作,光明日报4月11日上海方言词汇略说(198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9月反切说略(1980),语文学习第9期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1981)方言第2期语言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科学(1981),合作,语文论丛第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略说汉语拼音化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981),合作,同上上海话的主要特点(1982),日本中国语第8期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1982),方言第2期略说汉语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1982),语文研究第2期上海方音的共时差异(1982)合作,中国语文第4期略说“五四”以来的汉语方言研究(1982)合作,中华文史论丛语言文字专辑(上),上海古籍出版社〈苏州方言地图集〉评介(1983),合作,中国语文第2期上海话单音动词举例(1983),合作,语文论丛第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新派上海方言的连读变调(三)(1983),方言第3期重读望道先生〈在纪念“修辞学发凡”出版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修辞学发凡〉与中国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什么是方言间的语音对应规律(1983),语言学百题,上海教育出版社方言研究有什么用(1983),同上苏南和上海吴语的内部差异(1984)合作,方言第1期语言美和推广普通话(1984),语文学习第2期论入声(1984),音韵学研究第1辑,中华书局〈人类的语言〉读后(1984),教学与研究第1期〈广州话方言词典〉评介(1984),辞书研究第1期谈谈怎样学习现代汉语语音(1984),大学语文第1期北片吴语内部的异同(1984),合作,方言第4期吴歌采集和研究中的语言问题(1984),合作,民间文艺集刊,上海文艺出版社不规则音变的潜语音条件(1985),合作,语言研究第1期吴语在溧水县境内的分布(1985),合作,方言第1期上海方言的熟语(1985),合作,方言第2期上海方言的熟语(二)(1985),合作,方言第3期上海方言的熟语(三)(1985),合作,方言第4期普通话语音的系统性(1985),中文自学指导第4期略谈方言学与民间文学(1985),世间文艺,上海文艺出版社现代吴语及其近年来的研究(1986),日本中国语学第233期现代汉语语音课教学内容的充实更新问题(1986),淮北煤师院学报第2期上海市区少年所使用的上海话语音(1986),合作,语文论丛第3辑,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与江苏省、浙江省交界地区方音的内部差异(1987)合作,语言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论研究汉语方言的意义1987,语言研究论丛第3辑,天津人民出版社上海人祖孙三代语音情况的抽样调查(1988)合作,吴语论丛第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方志所见上海方言初探(1988),合作,吴语论丛,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方言(1988),合作,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汉语方言地图(1988)同上汉语方言研究中的考本字问题1988,名家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怎样自学现代汉语语音(1988),现代汉语自学指导,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方言研究40年(1989),语文建设第4期张世禄先生对文字改革的贡献(1989),合作,语文现代化第9辑,知识出版社一部很有特点的优秀著作──〈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读后(1989),云南语言研究第2辑中古全浊声母在现代方言里的演变(1991),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现代思考,复旦大学出版社关于〈汉语方言大词典〉编纂中的若干问题(1992),合作,辞书研究第5期论语言研究中理论和实际关系的光辉篇章──学习陈望道先生〈关于语言研究的建议〉的点滴体会(1992),陈望道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学林出版社 〈汉语方言大词典〉编纂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94),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论上海地区方言的声调系统(1994),载current Issues in sino-Tibetan Linguistics,日本序(1994),学说上海话,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释二等(1994),合作,音韵学研究(第3辑),中华书局 吴语研究六十年(1995),吴语研究,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古阳声韵类在现代吴语中的演变(1997),声韵论丛第6辑,台湾学术书局上海地区方言的入声及其演变(1998),李新魁教授记念文集,中华书局现代吴语入声变化述略(1988),语言研究的新思路,上海教育出版社加强汉语方言词汇研究(1988),方言第1期序(2000),实用上海话,上海教育出版社〈汉语方言大词典〉编后(2000),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普通话的历史、故事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带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候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孔夫子的出生地用现在的地理方位说就是山东人.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根据历史记载,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管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交际,这是古代的情况.明清时期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清时期仍旧有方言存在,有方言就要有共同语.明清时期管共同语叫官话.官话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也就是清朝末年,中国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受到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特别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后大力推广日本语的共同语,日本人把日本语的民族共同语叫做国语.国语这个词本来是中国古代一本书的名字,日本人把国语当做民族共同语的名称.19世纪末受日本语文生活的影响,国语这个名词也从日本传到中国,明清时期我们的共同语叫官话,清末从东瀛日本传过来一个词“国语”.19世纪末中国的文化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国语这个名词得到传播.辛亥革命之后,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有些语言改革家提出我们学习日本,在我们国家也要推广国语.国语这个词在民国时期得到当时政府的承认,成为民族共同语的一个正式称呼.汉民族共同语从古至今有好几种说法,有雅言、通语、官话、民国时期的国语.名称不同,内容基本是一样的.1949年新中国建立,中国走上完全新的阶段,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我们也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要推广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之初,考虑到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为了突出我们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所以上世纪50年代经过深入研究,我们决定不采取国语这个叫法.如果叫国语的话,担心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不叫国语叫什么?经过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普通话这个词不是上世纪50年代才发明的,在19世纪末已经有文献里面提出普通话.19世纪末一直到民国时期,当时讲的普通话和上世纪50年代人民政府推行的普通话,在内容上不完全一样.普通话这个词原来就是说讲不同方言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懂这样一种话,特别是在五方杂处的大都市,讲不同方言的人马马虎虎能够沟通的话叫普通话.我们把这个概念拿来,又给它加上科学的内涵,把它的内容科学化,更明确.这就是人民政府建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讲的“普通话”.我们今天讲的普通话有明确的内涵,有科学的界定,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1956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里面明确规定的.从1956年到现在,普通话的含义就像我刚才介绍的那个样子.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不难理解,所谓普通话就是现代的汉民族共同语.显然在我们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广普通话意义分析
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孔夫子的圣火已把五大洲照亮!中国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指出,全世界学汉语的热潮势不可挡。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推广普通话的意义,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 推普有利于凝聚民心、有利于交际
推普,是因为存在方言。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现代汉语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等。中国幅原辽阔,“四方之言”差异很大。像粤方言与北方方言仅语音上的差别就多达70%。普通话只有39个韵母,闽南话却有75个,粤语也有51个。声调呢?普通话4个,粤语声调最多,不但平、上、去、入各分阴阳,而且阴入还分上下(上阴入和下阴入),共9个,有的地方还有10个。先秦就有这样一个故事:郑地方的人把含有玉的石头叫做璞(pú),周地方的人把没有风干的老鼠叫做璞(pú)。周地方的一个商人到郑地方去做买卖,高声叫卖:“卖璞!卖璞!”郑地方的人去买……事与愿违,是必然的结果。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政治家、学者就努力用雅言通语说话写作。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写讲活动。五届经典诵读大赛吸引近3000万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吸引了11所直属高校及20个省区市20000多所学校参与。这正是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2 推普能减少误会、减免传讹
方言之间的差别不仅在语音。有个南方人,初次到哈尔滨。他问当地人:“请问哪里有旅馆?”当地人说:“旅馆贼多!”南方人说:“旅馆贼多,那我就找饭店。”当地人说:“饭店同样贼多。”南方人说:“贼多的地方就不去了,我想找个酒店。”那人回答:“酒店嘛,也是贼多。”南方人很惊讶:“啊?这里贼多,那里贼多,哈尔滨的贼这么多!”那人哈哈大笑,说:“误会了,误会了。‘贼多’的‘贼’,意思不是‘小偷’,而是‘很’。”可见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都有差异。
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句“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hámá)陵下住……”虾蟆陵,相传是汉朝学者董仲舒墓地所在,董的'门人过此,必下马致敬,遂名“下马陵”。后来音近传讹,当地人口语呼为“虾蟆陵”。现在有些地名让人摸不着头脑,究其原因都是传讹惹的祸。
3 推普能减少写错别字、有助于正确输出常用字
错别字,有时是读得不准造成的。如“万变不离其中zhōng”、“尽jìn请期待”。再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林,复照青苔上。如果读准了是shēn“深”,就不会错写为“森”了,也不会误解作品了。
常人读不出或认不准“yù”、“昶chǎng”等生僻字无伤大雅,但无法认读使用常用字,会贻笑大方。比如有人使用全拼、智能ABC、搜狗拼音输入法时,打不出暂、鲜、么、删、些、绳等字。原来,他们是按照方言输入了zhan、xuan、mo、shuan、xi、shen。这是错用普通话声母、韵头、韵腹、韵尾的后果。
4 推普有利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
美国作家彼得・海斯勒说:“在现代形式上,中国以极其显著的影响力开始变成一个很有能量的强国。”一个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或缺。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孔夫子的圣火已把五大洲照亮!中国国务院参事、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指出,全世界学汉语的热潮势不可挡。国家汉办派出的每名汉语教师除了必须通晓当地语言之外,当然要能讲标准的普通话。
《规划纲要》在第一章“指导思想”中提到:要“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家语言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这有利于提高普通话的国际地位,实施语言服务国家的战略、提高我国应急援助的水平。
令人欣喜的是,推普成果较为显著。1997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为53%;2010年,在河北、江苏、广西的调查显示,普通话普及率为74.46%――10年间增长了21.46%。预计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能达到80%~85%。
相信落实《规划纲要》,出台更多相关政策,能实现“我说普通话,知音遍华夏!我说普通话,话通普天下”!相信推普能为我们提高“国家语言实力”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Z].语文出版社,2012.
[2]刘义庆著,高卫红注.世说新语[M].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2.
[3]易中天.大话方言[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丁艳(1978-),女,四川自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泸州医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郑凯(1977-),男,四川泸州人,主要从事语文教育工作,泸州职业技术学校,四川泸州 64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