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的死因是自杀,据介绍,他是在所在单位的地下车库自缢身亡的。朱铁志去世的消息,也让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
事情发生于二零一六年六月二十五日,朱铁志被发现在所在单位的车库自缢身亡,享年五十六岁,就在六月二十九日,朱铁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对于朱铁志为何会在车库自杀,官方也没有给出公告,外界也是不好猜测的。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大作家,竟然选择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是让人感到非常惋惜和痛心。那么,朱铁志是怎样一个人?
朱铁志于1960年出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之后长期供职于《求是》杂志社。在学术上,朱铁志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学者,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事实上,朱铁志一生著述甚丰。著有杂文集《固守家园》、《自己的嫁衣》、《思想的芦苇》、《被亵渎的善良》、《精神的归宿》、《浮世杂烩——小人物系列杂文》、《你以为你是谁》、《克隆魂》、《沉入人海》、《理智的勇气》等十余部。
除此之外,朱铁志还主编了《20世纪中国幽默杂文》、《中国当代杂文经典》、《中国杂文大观》(第四卷,合作主编)、《真话的空间》、《中国新文学大系》杂文卷、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最佳杂文年选》等杂文书籍。朱铁志的作品曾荣获鲁迅文学奖、中国新闻奖等多种奖项,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深受全国众多读者的喜爱。
朱铁志始终忠诚于中国杂文事业并作出了非凡的业绩和巨大的贡献,他不仅对杂文理论有所建树,而且对杂文文体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朱铁志精准地将杂文概括为“文明之文、文化之文、文学之文、文雅之文”,并将“独立人格、独到见解、独特表达”奉为其创作的圭臬,为读者捧出了两千多篇或震聋发聩或脍炙人口的佳作。
朱铁志在离世之前,曾留下了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即便我做不到‘生如夏花之绚烂’,但我期待‘死如秋叶之静美’。如果我死,决不希望别人为我写什么生平事迹之类的东西。我的生平早已用我的行动写在我生命轨迹上,用我的文字写在我的作品里。‘荣’不因外在材料而多一分,‘辱’不因外在评价而少一毫。乞求高评价,说明缺乏底气,没有自知之明,无异于自取其辱。假作谦虚状,显得故作姿态、装模作样,也不免贻笑大方。”
总而言之,《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去世,去世的原因是自杀。
朱铁志(1960- ), 吉林通化人。中共党员。1969年跟随父母下乡,1978年参加高考,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业后到求是杂志社工作。历任《红旗》杂志编辑,《体育报》记者,曾任《求是》杂志编委,编审,现为《求是》杂志副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理事1。
是因为得了癌症,他无法忍受病痛折磨,希望有尊严的离开。
目前的原因仍未可知,有人是觉得他生活压力太大了,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今人都已经去世了,希望他能够得到安息。
因为经常和文字打交道的话,其实容易让自己的性格变得非常的奇怪,也会非常的抑郁。
和文字打交道的人更容易像《求是》杂志副总编朱铁志一样自杀,是因为文字工作者内心情感比较细腻,具有丰富的情感,那他们所承受的压力就比较大。
是因为得了癌症,他无法忍受病痛折磨,希望有尊严的离开。
根据同事们所回忆,他在去世的前一周还参加了一个工作的研讨会,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常。谁能料想当在短短的一周后,他就选择在单位的地下车库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在现场他也没有留下任何的遗书和只字片言。熟悉他的朋友应该知道他是一个有着自己想法以及理念的杂文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的他,曾荣获鲁迅文学奖的殊荣,而作为一直研究社会学的学者,他所主张的理性思考,独立思考等其实很值得当下沉溺于网络的年轻人借鉴。
从这可以看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一生可能就执着于推动家国的振兴与发展,默默做着自己的努力。他更关心于改革的既定方针与实施成效,说白了,对我们普通民众来讲,最主要的还是民生问题。毕竟如果生活这些基本问题如果都可以落到实处的话,那么就不存在什么在网络上的苍白争辩了。
有很多人会认为他处在这样一个位置上,根本不需要去管这些不值得他操心的事情。凭他当时所处的位置,其实也可以转行去做别的轻松一点的事业,回报会更多一些,经济收入也会更好。完全不必拘泥于在某一些尚且无法改变的局面下焦虑不已,那些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可以交给更需要操心的人或部门去应对。
也许他即使站在一片喧嚣声中,也能看得非常清楚,那些假借某些名义的随意泛滥看着让人揪心,但却无可奈何,这些和执着的理念背道而驰。
朱铁志(1960- ), 吉林通化人。中共党员。1969年跟随父母下乡,1978年参加高考,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业后到求是杂志社工作。历任《红旗》杂志编辑,《体育报》记者,曾任《求是》杂志编委,编审,现为《求是》杂志副总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杂文学会常务理事1。
目前的原因仍未可知,有人是觉得他生活压力太大了,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如今人都已经去世了,希望他能够得到安息。
一般时候总编都兼副台长。
同级班子副职。副总编辑这个职务一般在报社、电视台等单位设置,级别为班子副职。科学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由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合并,于1954年8月成立。
求是杂志前身是红旗杂志,当时是正部级,后来停刊改为求是杂志,降为副部级。
1、建立网站编辑团队;2、负责团队管理,建立团队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3、指导编辑人员完成高质量编辑任务,实施培训,培养中坚力量;4、全面把控文字质量,网站页面的审稿、校稿工作;5、结合公司运营理念及模式,规范流程,包括人员配置分析;6、建立网编部门工作业务流程。人民日报社的副总编辑属于副部级级别。这得看所在单位的编制来定级别:中央媒体的人民日报社的社长,总编辑都是正部级干部,所以副总编辑就是副部级级别的干部。如果是省一级的媒体的副总编辑,因为单位的编制是正厅级编制,那么副总编辑就是副厅级级别。比如:广西日报社,副总编辑的级别是副厅级别。
2012年8月22日晚,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在其微博上称:“刚刚朱铁志先生短信告知:我的好友、著名杂文家、《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徐怀谦先生,因罹患抑郁症,于今天下午2时(8月22日)不幸去世!在杭州,我们曾一起举杯畅饮;在长春,我们曾一起畅谈杂文。我在《人民日报》副刊所刊发的随笔杂文,大多经过徐怀谦先生编辑……无比沉痛!”该消息随后得到人民日报社相关人员证实。 8月22日中午1时25分左右,杂文家、《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徐怀谦从自己家6楼跳下坠楼身亡。人民网官方微博确认了徐怀谦身亡的消息:“经向人民日报社文艺部有关负责人了解,该部编辑徐怀谦8月22日下午1点25分左右从家中坠楼,经北京朝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终年44岁。徐怀谦因患抑郁症病休,曾到北京安定医院治疗。报社同事对他的不幸逝世表示十分悲痛。”徐怀谦好友、《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朱铁志说,听到好友身亡的消息,第一时间就给《人民日报》的好友打电话求证此事。“确认后,我的手一直在抖。怎么也不敢相信,怀谦会走上这条路……”朱铁志说,朋友们都知道徐怀谦患有抑郁症,大家平时经常叫徐怀谦出来小聚,一起散散心。最后一次是上周六。“那天吃饭的时候,怀谦很开心。她爱人也说,怀谦跟朋友相聚时,比自己一个人呆在家情绪要好。吃完饭,我还邀他们夫妇到我家喝茶吃水果。临走时,我又送给怀谦一些中草药,和几本关于心理学、抑郁症的书。”朱铁志说,正是因为事发前四天,觉得徐怀谦情绪还不错,所以更接受不了他跳楼自杀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