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经济学人杂志中英对照版

发布时间:

经济学人杂志中英对照版

THIS WAS supposed to be the quarter that Kraft Heinz showed America's huge, struggling food companies a new model for success. A merger in 2015 had joined two of the world's most iconic food makers. Backed by 3G Capital, a private-equity firm, the new group slashed costs at a pace that made rivals shudder and investors swoon. After a failed bid in 2017 for Unilever, an Anglo-Dutch giant, Kraft Heinz set out to prove it could not just cut fat but boost sales on its own. Bernardo Hees, the company's boss, pointed cheerfully to new products, including Heinz Mayochup and something called Just Crack an Egg. The company was on the path to "sustainable, profitable growth", he declared in November. Unfortunately, it wasn't.  On February 21st Kraft Heinz announced a staggering $15bn impairment, a dividend cut of more than 3o% and an inquiry into its procurement by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 Earnings calls are often sleepy affairs. This one was a nightmare. Some of 3G's long-time critics are now clucking with satisfaction. Others fear 3G is tarnishing American treasures such as Kraft Macaroni and Cheese and Warren Buffett, who partnered with 3G to combine Heinz and Kraft and last year lost nearly $3bn on the deal. Yet dramatic as Kraft Heinz's decline may seem, 3G's impact and the food industry's problems extend far beyond it.  While its founders are Brazilian, 3G's buyout business is based in Manhattan.(Its most famous founder, Jorge Paulo Lemann, lives in Switzerland.) Unlike many big private-equity firms, 3G's main investors are not pension funds but family offices and individuals, including its partners. It does not have a wide portfolio, but backs just two companies: Kraft Heinz and 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 (RBI). Blackstone, a private-equity firm based a few blocks away, has nearly 2,5oo staff.3G's New York office has fewer than two dozen. Yet 3G's leaders have rocked the consumer industry like few investors in history.  All buyout firms are thirsty for deals, but 3G is uniquely parched. Before starting 3G, the firm's founders went on a beer-buying spree that culminated in 2o16 with Anheuser-Busch InBev's purchase of SAB Miller for more than $100bn. AB InBev, in which 3G's partners have a large stake, now brews more than one in four of the world's beers. Kraft Heinz counts Kraft cheese, Heinz Ketchup, Jell-0, Philadelphia Cream Cheese and Oscar Mayer among its holdings. RBI includes Burger King, Popeyes, a fried-chicken restaurant, and Tim Hortons, a popular Canadian chain. The way 3G runs companies is as notable as its appetite for buying them. In a practice called zero-based budgeting, managers must justify their expenses anew each year. The idea is to expand margins continuously. Overseeing this are managers chosen for their talent and work ethic, rather than mere experience. Daniel Schwartz, a 3G partner, became the chief executive of Burger King at 32. Mr Hees, a 3G partner who spent more than a decade working for a Latin American railroad, became Kraft Heinz's boss at 45. David Knopf, its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assumed his position in 2017 at 29.  To 3G's detractors, this all seems a bit mad. The company's strategy can be caricatured as follows: buy a big business, cut costs, repeat. This is not entirely fair. RBI has invested in marketing Burger King, winning prizes for its ads. AB InBev is working to boost its sales, for instance by pushing  higher-priced beers and deploying best practices across its vast geography.  But buying big companies and slashing costs remain 3G's speciality. The risks of that strategy have become clear. RBI struggled to integrate franchisees at Tim Hortons. AB InBev last year said it would slash its dividend by half.  Nowhere has 3G's approach played out more tumultuously than at Kraft Heinz. America's food industry seemed the perfect target, with flabby companies and powerful brands. Rare is the American who has not slurped Kool-Aid or downed an Oscar Mayer hot dog smothered in Heinz Ketchup.3G reckoned the brands were strong enough to withstand large cuts. As it turns out, they were not.  This was not the same for AB InBev, which despite abysmal results in America, has little beer competition from in-store brands, is rarely sold online and faces ample growth abroad. Kraft Heinz's business, by comparison, is concentrated in America, where the food industry is being turned on its head. Its brands may be familiar, but that does not make them popular. Small firms are offering healthier options, taking advantage of cheap digital marketing and nimble contract manufacturers. The smallest 20,000 packaged goods players account for about half the industry's growth, according to Nielsen, a research firm.  Meanwhile, the rise of e-commerce and European discount grocers has put pressure on food retailers, which are in turn squeezing food companies. Stores led by Walmart are using extensive data to launch their own,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low-cost private label goods, all the while pushing companies to lower their prices.  Things started well for Kraft Heinz. Its operating profit margin surged from 15% in 2014 to 24% in 2017. The first big setback came that year when Paul Polman, then Unilever's boss, rebuffed the company's $143bn courtship.(Unilever, wisely, has devoted growing attention not to food but to beauty and household products.) Without his megadeal, Mr Hees turned to the basic work of lifting sales by pouring more money into advertising, product innovation and Kraft Heinz's sales force, but that ate into profits.  Equally striking is the company's new $15bn impairment, a recognition that the value of giant brands has shrivelled. Mr Buffett says that he misjudged the worth of Kraft's stable of products. "The management team entered into this merger with the assumption they could cut the spending needed to maintain brands, let alone help them grow," says Robert Moskow of Credit Suisse, a bank. "The world changed on them-retailers changed and consumers changed." Flawed though 3G's approach may seem, few food companies offer a successful alternative. Companies have tried to evolve by buying smaller firms, often at lofty prices and with mixed results. For instance Campbell Soup bought Bolthouse Farms, a maker of fruity drinks, in 2o12, but is now trying to sell it. Last year it bought Snyder's-Lance, a pretzel and popcorn company, to boost its snacks business. Its debt level has risen accordingly. Indeed, shopping sprees at Campbell, ConAgra and General Mills have made those companies more levered than Kraft Heinz, according to Sanford C Bernstein, a research firm.  Kraft Heinz now wants to shrink to grow: it plans divestments over the next 18 months to improve its balance sheet so it can make other, big deals. But the SEC's subpoena suggests that some internal processes might be unravelling as managers struggle to meet bold goals. The notion that big deals will save American food firms looks increasingly dubious. In 2014, before Heinz bought Kraft, the combined gross operating profits of the companies were about $6.5bn. Now, due in part to some problems beyond its control, Kraft Heinz expects its 2019 profits to be about the same.卡夫亨氏《Kraft Heinz)本应在这个季度向美国规模巨大但陷入困境的食品公司展示一种通往成功的新模式。2015年,两家全球最具标志性的食品制造商合二为一。在私募股权公司G资本的支持下,新集团以令竞争对手战栗、令投资者狂喜的速度削减成本。2017年收购英荷巨头联合利华失败后,卡夫亨氏开始想办法证明自己不但会减肥,还能凭自身提高销焦额。公司老板贝尔纳多·希斯(Bernardo Hees)兴高采烈地搬出新产品作例证,包括亨氏的蛋黄番茄酱(Mayochup)和一种叫“打个蛋”(just Crack an Egg)的食品。去年11月他查布公司正走在遇往可持续、有盈利的增长“的道路上。遗憾的是,并没有。 上月21日,卡夫亨氏披露了150亿美元的巨额减记、削减超过30%的股息,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调查其采购部门的事宜。财报电话会议通常让人昏昏欲题,这一次却是一场露梦。一些长期批评3G资本的人现在难掩得意之情。另一些人则担心,3G资本正在玷污像卡夫亨氏通心粉和巴菲特这样的美国瑰宝。之前正是巴非特与3G资本联手促成了亨氏和卡夫的合井,去年他因这笔交易亏损近30亿美元。不过,尽管卡夫亨氏的业绩下滑看起来很惊人,3G资本的影响和食品行业的问题却远不止于此。 3G资本的几位创始人都是巴西人,但收购业务的总部设在曼哈顿。(公司最知名的创始人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住在瑞士。)与许多大型私募股权公司不同,3G资本的主要投资者不是养老基金,而是家族办公空和个人,包括它的合伙人。它的投资组合并不广泛,只支持两家公司:卡夫亨氏和国际餐饮品牌公司(Restaurant Brands International,RBJ)。私募股权公司需石(Blackstone)的总卸离3G资本只有几个街区,有近2500名员工,而3G资本纽约办事处的员工还不到24人。不过,3G贸本的领导者却震憾了整个消费行业,极少有投资者曾做到这一点。 所有的投资收购公司都渴望达成交易,但3G资本在这方面的热望独一无二。在成立3G资本之前,该公司的创始人掀起了一场啤酒业收购狂湖,在2016年百威英博(Anheuser-Busch InBev)以逾1000亿美元收购SAB米勒(SAB Miller)时达到顶峰。如今,由G资本的合伙人大量持股的百威英博酿造了超过全球四分之一的啤酒。卡夫亨氏的产品包括卡夫奶酪、亨氏番茄、Jell-O果冻、菲力奶油奶酪和Oscar Mayer肉制品。RBI旗下有汉堡王、炸鸡店Popeyes和颇受欢迎的加拿大连锁店Tim Hortons。 3G资本运营所持有公司的方式和收购它们的劲头一样引人注目。它采用一种“零基预算法”的做法,经理们每年都要重新证明他们的支出是合理的。此举是为了持续扩大利润率。而监督这一操作的管理层是因他们的才能和职业道德而不仅仅是经验被选定的。3G资本的合伙人之一丹尼尔·施瓦茨(Daniel Schwartz)出任汉堡王的首席执行官时才32岁。另一位合伙人希斯在一家拉美铁路公司工作了十多年,45岁时成为卡夫亨氏的老板。首席财务官戴维·克诺夫(David Knopf)2017年上任时才29岁。 对于3G资本的抨击者来说,这一切似乎有点疯狂。夸张一点说,该公司的战略就是:收购一家大企业,削减成本,然后再重复。但这么说并不完全公平。RBI在汉堡王的营销上投资,赢得了广告大奖。百威英博正努力提振销售,比如推销价格更高的啤酒,并在公司广阔的版图上应用最佳实践。 但收购大公司和削减成本仍是3G资本的专长。这种策略的风险已经变得很明显。整合Tim Hortons的加盟商让RBI不堪重负。百威英博去年表示将把股息削减一半。 3G资本的这套做法用在卡夫亨氏上时表现得最为混乱。美国的食品产业看起来是个完美的目标,因为该行业里企业臃肿但品牌强大。很少有美国人没喝过速溶饮料Kool-Aid,或是没吃过涂满亨氏番茄酱的Oscar Mayer热狗。3G资本认为这些品牌足够强大,能承受大幅成本削减。事实证明它们并不能。 百威英博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尽管在美国的业绩糟糕透顶,但百威英博几乎没有遇到过来自商店自有品牌啤酒的竞争,很少在网上销售,而且海外增长强劲。相比之下,卡夫亨氏的业务集中在美国,而美国的食品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各个品牌可能为人熟知,但这并不能让它们大卖。小公司正利用便宜的数字营销和灵活的承包生产商带来的优势,提供给消费者更健康的选择。根据研究公司尼尔森的数据,规模最小的两万家包装食品公司占了整个行业增长的一半左右。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和欧洲折扣杂货商的崛起给食品零售商带来了压力,它们继而又向食品公司施压。以沃尔玛为首的商店正在利用大量数据推出越来越精致且价格低廉的自有品牌商品,并始终在促使食品公司降价。 卡夫亨氏的开局不错。营业利润率从2014年的15%飙升至2017年的24%。2017年,卡夫亨氏遭遇了第一次重大挫折,时任联合利华老板的保罗.波尔曼(Paul Polman)拒绝了该公司1430亿美元的求购。(联合利华明智地将注意力越来越多地放在美容和家用品而非食品上。)巨额收购计划落空,希斯转而专注于提高销售额这项基础工作,将更多资金投在广告、产品创新和卡夫亨氏的销售队伍上,但这侵蚀了利润。 同样惹人注目的是该公司150亿美元的新一轮减记,这等于承认公司各大品牌价值缩水。巴菲特表示他错误地判断了卡夫众多产品的价值。“管理团队设想的是,合并之后他们可以削减品牌维护所必需的开支,更不用说帮助品牌成长了,”瑞信银行的罗伯特·莫斯可(Robert Moskow)说道,“世界在他们那里发生了变化——零售商变了,消费者也变了。” 3G资本的方法似乎存在缺陷,但极少有食品公司能拿出一个成功的替代方案。各大公司尝试通过收购规模较小的公司来自我进化,这些收购交易的价格往往很高,而收效不一。例如,金宝汤(Campbell Soup)于2012年收购了果汁饮料生产商Bolthouse Farms,但现在又想把它卖掉。去年它收购了一家椒盐脆饼和爆米花公司Snyder's-Lance,以扩大零食业务。它的债务水平也相应上升。研究公司盛博称,实际上,金宝汤、康尼格拉(ConAgra)和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的疯狂收购使得这些公司的杠杆率比卡夫亨氏还高。 卡夫亨氏现在希望通过收缩规模来实现增长:它计划在未来18个月剥离资产以改善资产负债表,以便能实现其他大规模交易。但美国证交会的传票显示,由于管理层难以达到大胆的目标,一些内部流程可能正在瓦解。大型交易能拯救美国食品公司的想法看起来越来越不可靠了。2014年在亨氏收购卡夫之前,两家公司的总营业利润约为65亿美元。现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公司自身无法控制的一些问题,卡夫亨氏预计2019年的利润将与合并前大致相同。

双语《经济学人》和《经济学人》的具体区别如下:《经济学人》是一份英文经济类期刊,它每周出版,主要报道国际经济新闻和趋势,以及政策分析等。《双语经济学人》是一份中英双语的经济类期刊,它每月出版,主要报道国际经济新闻和趋势,以及政策分析等,并配有中文翻译。

您好,双语经济学人和经济学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双语经济学人是指拥有双语能力的经济学人,他们能够以英语和汉语来表达自己的经济学观点。而经济学人则是指拥有经济学知识的人,他们能够以英语或汉语来表达自己的经济学观点。双语经济学人拥有双语能力,因此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他们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概念,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问题。而经济学人则只拥有经济学知识,他们可以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问题,但他们不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概念,也不能够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总之,双语经济学人拥有双语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概念,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问题,而经济学人则只拥有经济学知识,他们可以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问题,但他们不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概念,也不能够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双语经济学人是经济学人的一个子版,它提供一份由英文和汉语组成的双语期刊,旨在为汉语读者提供中文经济学资讯。它由经济学人集团编辑发行,每月发行一期,以把经济学人集团的全球财经新闻、评论与分析翻译成汉语提供给汉语读者。与经济学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双语经济学人的内容着重于中国经济与文化,以及世界经济与金融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与经济学人集团的其他期刊不同,双语经济学人通过翻译文章和视频来深入报道中国经济及其他主题,以及世界经济与金融的发展,让汉语读者可以更加了解国际经济形势。

经济学人杂志英文版

楼主你好:推荐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纯英文).刊社介绍China Economist创刊于2006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获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许,面向全球发行,是国内顶尖水平的经济及管理类英文杂志,是中国最权威的经济发展信息发布平台和经济研究中心。办刊使命让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国经济,让中国走向世界为寻求真正了解中国经济,进而分享中国机会的合作伙伴提供一条直接沟通的渠道为国际国内同行建立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为全球关注中国经济的投资决策者们建立一个活动交流平台为读者打开一扇洞察中国经济的窗口杂志特点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经济中国最具权威的经济研究机构和专家作为作者资源深入研究中国各区域各行业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杂志内容人物专访、深度报道、趋势、焦点、国情、国际、行业、数据中国八大栏目版块,为您提供了解中国信息的平台,为您了解洞察中国各区域各行业投资

去淘宝天猫或经济学人官网(Economist subscription offer)可购买及订阅纸质版或电子版经济学人杂志,还可以下载APP订阅电子版,也可以去实体书店购买纸质版经济学人(书店太多,只列出大陆可以购买纸质版经济学人杂志的部分书店:有方所,横山和集,(北京)中图外文书店,(上海)中图现代书店,上海外文书店,苏州诚品书店,益文书局,广州New Page 外文书店等)(大连,西安地区目前暂时没有找到符合条件的相关实体书店)去中图我要报刊网(报刊 杂志订阅 中图我要报刊网)可订阅纸质版及电子版(此网站电子版不单独订阅,只能与纸质版一起订阅)也可以联系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中图外文书店),中国图书进出口上海公司(现代书店),广州公司,深圳公司,西安公司,大连公司,上海外文图书公司(上海外文书店),北京外文书店(北京市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等订阅经济学人杂志。需注意经济学人纸质版会有被撕页的情况发生(某一期的某一页违反相关规定,审读不予通过,故予以查处相关页面)

我给大家推荐eco中文网论坛,论坛里有很多喜欢这本杂志的网友翻译讨论每期的每篇文章,每周论坛还会更新The Economist的电子版和官方音频版(这个是极好的),我每周都会下载来听,内容和纸质版一样,还能锻炼听力。我发现时真是相见恨晚,你一定会喜欢的。

Economist 经济学家;经济师;经济学人

相关短语:

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经济学家;经济学人杂志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经济学人智库;经济学人信息社;经济学人资讯社

同根词:

经济学人杂志照片

不管考雅思、托福还是GMAT、GRE,亦或者考专八、MTI等,不仅需要大量做题,往往还需要大量的外刊阅读。

而且这部分考试的很多原题都是直接从外刊上摘取,就算不考虑这部分因素,外刊的阅读也有益于扩展你的英语知识库,熟悉英语阅读,积累更多的写作或口语素材。

英语外刊那么多,也并非全部都要看,贪多不烂,更何况质量也参差不齐,那么问题来了,哪些外刊最有用呢?小叮当来给你带来介绍。

一、国家地理 National Geographic

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

这本杂志看上去感觉是介绍美国地理,其实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其内容早已超出地理学的范围,涉及社会、历史、风土人情、摄影、文化、美食等内容。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它的视角立足全球,从极地到内陆,从海底到月球,从草原森林中残存的原始部落,到现代化都市中奔忙的人群。它不但记录了地理的概貌,而且记录了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记录了人类的梦想和追求。

之所以推荐NG,是因为该杂志图文并茂,趣味性爆表,并且词汇和句式相对简单,同时又具备很高的文学性,绝对能给你带来极大的阅读快感,让你在无形中提升英语。

二、经济学人 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

而且《The Economist》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也正是基于此,通常能够深刻影响学生党的世界观和认知观,搭建英语语感的思维方式。

《The Economist》在语言方面的精巧使用和再创造堪称英语杂志最佳。它坐拥一系列牛津大学出身的总编辑,是学习英语写作的超级范本,其语言风格机智、严谨、有力度,用词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当然,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还是《The Economist》是所有英语考试的题源,包括高考英语、CATTI翻译证书、MTI考研、托福、雅思、专四专八、四六级、考研英语、GMAT、GRE等等。

三、科学 Science

该杂志于1880年由爱迪生投资1万美元创办,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也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有些人可能会担心《科学》杂志的内容过于晦涩难懂而难以阅读,这个大可以放心,虽然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但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英语基础只要不错就可以尝试阅读。

如果说大部分杂志比较适合文科生的话,《科学》绝对是理工科学生的心头挚爱,特别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如果要发表SCI论文,《科学》更能提供最前沿的科学思维和写作方式。

四、纽约客 The New Yorker

创刊于1925的《纽约客》已经走过了90多年,历经纸媒、电子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更迭,它不是完全的新闻杂志,然而它对美国和国际政治、社会重大事件的深度报道也是其特色之一。

首先,必须承认《纽约客》是本文青刊物,专栏囊括小说、诗歌评论、书评、影评、乐评等。同时,对于时事与国内、国际政治的深度报道显示了其追求极致的野心,高质量的报道常常让它受到普利策奖的垂青。

相比于《经济学人》与《科学》的精英学术,《纽约客》更适合年轻人一窥当代美式文艺与腔调。ACT、托福、雅思考试里常常会出现《纽约客》的文章。

五、时代周刊 TIME

《时代周刊》作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且最主要的新闻杂志,封面人物代表了举足轻重的新闻热度。能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人物都是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风暴的人,而这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杂志每年的“年度人物”(Persons of the year)。

而且时代周刊的权威性不仅仅是靠封面那些大人物带动的,它见证了这个世界近一百年的风云变幻,文章相对客观,有深度,基本上看时代周刊就能较为准确的了解世界上近期发生的大事,经济,科技,人文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而这些内容又往往紧扣时代的命题,也需要英语学习者一直不断阅读、学习。

六、读者文摘 Reader's Digest

说到《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中国的《读者》,实际上这是完全不同的杂志。

Reader's Digest1922年创刊,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这份每月出刊的杂志文章风格简明易懂,内容丰富广阔,且多富含恒久的价值和趣味。

同时,它还致力于为各个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信息、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激励精神。

它所涉猎的主题有健康保健、大众科学、体育运动、美食烹饪、旅游休闲、金融与政治、家居与园艺、艺术与娱乐、商业与文化。其他固定的专栏还包括了笑话、谜语、测试、动画及读者来信。

七、名利场

Vanity Fair是美国老牌杂志,创刊于1913年,借用十九世纪英国名作家威廉·萨克雷(William Thackeray)成名作名利俱乐部命名,同样定位于上层社会的浮华世界。

名利场扮演着“从新星到巨星”的全球最华贵舞台提供者的角色,更让人佩服的是,它在国家杂志评奖中在最佳杂志、摄影、专栏、随笔和评论上均获提名。这种浮于华丽世界中却扎实经营杂志本体的内容建设的用心值得称颂。

内容涉及上层社会生活方式,品味,宴会话题,明星生活,艺术,体育,幽默等,还根据大众兴趣推出社会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如果你是走在时尚潮流沿线的青年,适合志于进军时尚圈的你。

八、新科学家

《New Scientist》是一个自由的国际化科学杂志,内容关于最近的科技发展,网站开始于1996年,登载每天的关于科技界的新闻。杂志并非是一个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杂志,但被科学家和非科学家广为传阅,杂志还经常刊登一些评论,比如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

在英国,《New Scientist》是每一个学校的Science系必须具备的杂志,里面介绍了许多高端的科学项目,比如BioPhysics的离子加速器,BioChemistry 的基因工程等。书中还宣传许多科技活动,比如专家公开演讲等。主要阅读者是在英国就读A level-science课程和大学Science的学生和导师。

多个考试阅读考题必备题源,该杂志会经常刊登一些环境问题,这类内容很有可能出现在自然科学类阅读题中。你做过的每本剑桥雅思真题,都有这本杂志的原文哦!

wc:thinku700 了解雅思课程

经济学人app。

《经济学人》是由英国经济学人集团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 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是全球阅读量最大的时政杂志之一。

《经济学人》杂志是一份国际性新闻和商业周刊,提供对全球政治、商业、金融、科学及技术的清晰报道、评论和分析。

《经济学人》不同于其它出版物,它的文章都是匿名发表。对《经济学人》来说,集体的声音和特性远比单个记者的个人身份更加重要。每周,《经济学人》都会被全球200多个国家超过400万的读者阅读,《经济学人》被认可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商业期刊之一。

杂志最早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创办的目的是“参与一场推动前进的智慧与阻碍我们进步的胆怯无知之间的较量”,这句话被印在每一期杂志的目录页上。《经济学人》一直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全球视野,并被持续评为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新闻来源。

《经济学人》还以发明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而闻名,他们通过比较麦当劳在各国的快餐店销售巨无霸的价格来比较国与国之间的购买力平价。这个指数不仅有趣,而且被证明是十分准确的计算购买力评价的方法。

经济学人杂志翻译版

双语《经济学人》和《经济学人》的具体区别如下:《经济学人》是一份英文经济类期刊,它每周出版,主要报道国际经济新闻和趋势,以及政策分析等。《双语经济学人》是一份中英双语的经济类期刊,它每月出版,主要报道国际经济新闻和趋势,以及政策分析等,并配有中文翻译。

您好,双语经济学人和经济学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双语经济学人是指拥有双语能力的经济学人,他们能够以英语和汉语来表达自己的经济学观点。而经济学人则是指拥有经济学知识的人,他们能够以英语或汉语来表达自己的经济学观点。双语经济学人拥有双语能力,因此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不同的经济学理论。他们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概念,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问题。而经济学人则只拥有经济学知识,他们可以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问题,但他们不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概念,也不能够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总之,双语经济学人拥有双语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概念,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问题,而经济学人则只拥有经济学知识,他们可以分析和解决经济学问题,但他们不能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学概念,也不能够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

经济学人是一份英文期刊,主要报道全球经济和商业新闻,提供有关经济、金融、投资、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分析和评论。双语经济学人是一份中英文双语期刊,主要报道中国经济和商业新闻,提供有关中国经济、金融、投资、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分析和评论。两者区别是截然不同的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该杂志又以发明巨无霸指数闻名,是社会精英必不可少的读物。该杂志英文电子版可通过移动App、网站或者有声版阅读每周完整内容。

杂志主要关注政治和商业方面的新闻,但是每期也有一两篇针对科技和艺术的报导,以及一些书评。杂志中所有文章都不署名,而且往往带有鲜明的立场,但又处处用事实说话。主编们认为:写出了什么东西,比出自谁的手笔更重要。从2012年1月28日的那一期杂志开始《经济学人》杂志开辟了中国专栏,为有关中国的文章提供更多的版面。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经济学人排名第381。

中英经济对照论文参考文献

[1]刘颖,欧阳斌. 金融危机背景下协调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冲突的法治对策[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林明凤. 国际金融危机下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J]. 现代交际,2010,(6). [3]曹东勃,秦茗. 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兼论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J]. 财经科学,2009,(1). [4]丁化美. 在金融危机中加快推进我国金融创新——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辩证关系[J]. 山东经济,2009,(4). [5]王惠凌,滕进华.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及金融监管的启示[J]. 特区经济,2009,(6). [6]王海军,姜磊.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J]. 金融发展研究,2010,(12). [7]王海军,姜磊.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与发展[J]. 区域金融研究,2011,(1). [8]张细松. 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与资本市场——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分析的视角[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3). [9]陈强. 后金融危机时代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J]. 价值工程,2011,(33). [10]李向军,解学成. 引入金融创新的IS-LM模型:金融危机求解[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2). [11]陈光华. 美国金融危机战略成因及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J]. 滨州学院学报,2010,(1). [12]李翰阳. 从全球金融危机看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问题[J]. 国际金融研究,2009,(2). [13]秦建文,梁珍. 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稳健推进中国金融创新[J]. 国际金融研究,2009,(7). [14]吴文平,刘颖,欧阳斌. 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创新与监管的法治对策[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5]秦建文,梁珍.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创新发展的启示[J]. 金融论坛,2009,(7). [16]张华荣,陈伟雄. 金融危机下对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过度的思考——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阈的分析[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6). [17]吴丽红.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 改革与战略,2010,(1). [18]刘红. 基于金融危机视角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D].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经济学院,2010. [19]岳彩申,张晓东. 金融创新产品法律责任制度的完善——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反思[J]. 法学论坛,2010,(5). [20]狄瑞鸿. 透视美国金融危机中的金融创新“蝴蝶效应”[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4). [21]周逢民.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创新——在哈尔滨金融学院建校60周年金融高端论坛上的演讲[J]. 黑龙江金融,2010,(11). [22]吴云峰.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监管的法律因应之道——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视点[J]. 北方法学,2011,(4). [23]张梅.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创新策略与风险监管[J]. 上海金融,2010,(2). [24]黄嘉仪. 金融危机成因中的金融创新因素分析[D].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2010. [25]记者 姜欣欣. 在改善风险监管的基础上加快银行创新[N]. 金融时报,2010-02-01(008). [26]祁绍斌. 从迪拜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关系[J]. 生产力研究,2011,(4). [27]王海波,尹晓海. 从美国金融危机看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J]. 中国经贸导刊,2010,(11). [28]李若璇. 金融危机警示我国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应该相匹配[J]. 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6). [29]盛硕. 后金融危机时代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与金融创新[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7). [30]皮天雷.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当前金融危机下的解读[J]. 西南金融,2009,(6). [31]沈联涛. 金融创新、金融监管与此次金融危机的联系及其改革方向[J]. 国际金融研究,2010,(1). [32]胥爱欢. 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与金融危机形成机制——基于异质信念、创新脆弱性的分析[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5). [33]记者 姜微姚玉洁. 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上海一年疾升25位[N]. 新华每日电讯,2009-11-11(006). [34]刘畅.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J]. 时代金融,2010,(11). [35]昌忠泽.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金融创新角度[J]. 天津社会科学,2010,(6). [36]王晖. 浅议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银行管理与金融创新[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2). [37]冯振伟. 浅谈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J]. 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2). [38]李昌镛. 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之于亚洲[J]. 中国科技财富,2011,(11). [39]樊鑫. 试论金融危机下当前我国的金融创新[J]. 中国外资,2011,(10). [40]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昌镛 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J]. 中国高新区,2011,(6). [41]韩骏.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J]. 投资研究,2010,(10). [42]郑惠文.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风险监管理念及金融创新策略[J]. 金融经济,2011,(14). [43]孙松,李栋. 金融危机视角下我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J]. 东方企业文化,2011,(6). [44]千珊珊,苏季萍. 浅析国际金融危机下金融创新之利与弊[J]. 思想战线,2011,(S1). [45]常霞. 美国金融危机与我国金融创新[J]. 品牌(理论版),2009,(Z2). [46]周静,王冀宁,茅宁. 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创新[J]. 现代管理科学,2010,(1). [47]张志杰,刘力铭.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反思[J]. 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3). [48]王侨钰. 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的启示[J]. 华北金融,2010,(2). [49]郑卫国,潘望春. 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J]. 福建金融,2010,(2). [50]刘明辉,何敬. 自由与罪恶——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J]. 财务与会计,2010,(1).

“参考文献”四个字格式为4号黑体,后接冒号。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为5号宋体。书写时需另起一行,书写顺序为:(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或者(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在整篇论文中,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另外,需注意以下三点:

1、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

2、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中文参考文献请改为中英文对照。

3、文后期刊类、会议论文集中的参考文献表中的英文期刊名称、会议论文集名请写全称。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的作用是:

⑴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⑵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⑶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⑷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⑸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