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关于基诺族大鼓舞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关于基诺族大鼓舞的研究论文

大鼓舞,是基诺族民间舞蹈中历史悠久、在群众中有着深远影响的舞蹈,流传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的基诺族村寨。基诺族有本民族的创世神话传说。他们视之为本民族的根谱,并以歌、舞、节庆祭仪等形式,加以崇拜和纪念,起着民族历史课、课堂和教材的作用。基诺族《阿嫫尧白造天地》的神话传说中言:他们的祖先是从大鼓里出来的,因此,视大鼓为神物。2006年5月20日,基诺大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基诺族村寨之间过节的形式比较多样,有的村寨至今保留着抢鼓习俗,大家都去抢那面能带来好运的鼓,但抢鼓过程要动各种脑筋,非常有趣。在巴舍、巴朵等寨子里,每逢特懋克节,大家会唱着自发聚在一起,然后挨家挨户地跳舞,在家留守的主人则会准备好酒菜招待舞者。

论文苗族舞蹈中鼓的研究

一、鼓舞与苗族文化 苗族舞蹈盛行不衰,在很大程度上促于祖先崇拜的情感意志。这不仅是神话传说,舞蹈用芦笙、木鼓之类皆为祖先所创造,而且舞蹈的普遍动因亦导源于祖先的神意。苗族的巫术、原始宗教信仰在其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各种祭祀活动中,苗民们以期利用各种舞蹈来与神灵沟通,去跳舞的同时既是拜神,又是祈祷。目前,舞蹈仍是苗族表现自身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苗族“鼓舞”不可避免地成为具有最宗教、巫术意义的东西。现在,我们经常在节日集会中看到的求雨、求子、求神、求祖灵等,都不是直接祈祷,而是跳相应的舞蹈仪式来体现,由此而产生了农事舞、婚丧仪式舞、战争舞等。我们还可以从“椎牛祭”、“跳丧”、“芦笙会”、“跳香”等活动中看到许多宗教、巫术的东西——求子嗣、求姻缘、求死后升天等。苗族鼓舞中有的只跳木鼓舞,有的鼓舞、芦笙舞都跳,舞蹈多限于同姓宗族参加,因为它以一个鼓为单位进行,是宗族的大事,在整个祭祀过程中都离不开鼓,以鼓开始,用鼓把祭祀活动推向高潮,最后又以鼓仪宣告活动结束。二、鼓舞与苗族农耕文化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证明,苗族是我国内地最早的农耕民族之一。它早期活动在长江中游和平原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开创文化。苗族的“苗”字,是历史上不同群族,对苗族实体存在的称谓,即“在水田里种草的人”来作为整个民族的统一族称。由于苗族是一个农业民族,所以,它的宗教信仰不得不与其赖以生息繁衍的农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其崇拜常常带着浓厚的农业色彩。由此,我们不难推想,在远古时期苗族先民的农耕文化创造活动中,与其农耕生产相适应,便是作为心灵的物态化和凝聚物的农事心理的生产。作为一种文化心理形态,苗族人民的心理意志,情感指向以至于它的思维模式,必然与其内在心智融为一体。在那充满着热烈的情感体验与神秘、互渗的原始意向等意识活动得舞蹈创造和表演中,心灵意向与本能冲动,意志行为与情感抒泄互为补充、整合,共同构成以舞蹈为主的艺术活动得审美动态形式,特别是当这些活动与倾向集中在某种对象时,其表现即更为鲜明突出。湘西苗族“猴儿鼓”表演的传统动作,有一类就是专门表现农业生产方面的,如《整地耕田》、《挖园种菜》、《肩锄荷担》、《收割打谷》。其中祭献五谷神的“跳香舞”则反映出苗族先民对农业生产的良好愿望,寄托着他们对现实农耕活动得祝愿与祈求。整个苗族舞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以农耕民族的心理形态作为依据的,农耕文化就是苗族舞蹈的“根”。三、鼓舞与苗族图腾文化原始社会时期,经济、社会文明落后,图腾崇拜成为人类进化史中不可抹杀一笔,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原因是当初人们对于自然现象认识不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多奇及某种生命形式的不可预知产生畏惧与敬畏心理,这促使原始居民以各种形式祈求自然界中神秘力量的庇护,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崇拜心理。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以巫术礼仪或图腾崇拜活动表现当时人类的文化心理。在苗族与淮族图腾中多以舞蹈形式表现当初人类的崇拜心理,如狮舞、斗雀舞、龙舞、斗鸡舞、木鼓舞等等,其中木鼓舞是最具特色的。苗族祖先居住在江淮一带,那里江湖密布,河流众多,枫林遍地,花草繁盛,彩蝶飞舞,环境优美。长期以来苗族先人自然而然对枫木和蝴蝶产生求同、认亲与崇拜心理。至今为止,三都县内的苗族人在过鼓社祭时,都会把山上砍来的枫树与杀宰的牛同至于庭中供奉,同时吹笙击鼓,男女合围共舞。在《苗族古歌》中,苗族先民对枫木进行了极具功利价值的美化,并肯定它与自己有血缘关系。枫木变蝴蝶妈妈,蝴蝶妈妈出生苗族和人类祖先姜央,然后才有人类。枫木桩还变成了苗家圣器铜鼓,所以“有了喜庆事/大家拿来跳/大家围着跳”。所以,苗族世代崇拜枫木。湘西苗族称枫木为“妈 妈树”,枫木化生万物神化作为原始想象的实在性,正是苗族木鼓舞乃至铜鼓舞图腾表象心理产生的根基。四、鼓舞与苗族仿生文化古代苗族迁徙而来时,西南还是一片莽苍的原始森林。在这人迹罕至、林箐茂密、百鸟欢歌、虎啸狼嚎的地方,他们为了躲避反动统治者追击和压迫,只得猎取身边野兽为食,以求生存,就是在这样的狩猎生活中,苗家人模仿动物形态的许多舞蹈由此发生了,为了更有效地猎取野物,狩猎者必须要学习各种鸟鸣、兽声,以诱导之,并从中得到喜悦,久而久之,也就“再度从事模仿工作,创得自己独特的狩猎舞蹈”。如:木鼓舞的主题动作按照传统是模仿蚱蜢相斗,鼓点传说也是模仿的啄木鸟的啄木声。其舞蹈动律是上身前倾,甩同边手,顺拐,以胯为动力,臂部摆动幅度很大;用头、肩、手、腰的扭、甩、转、端、蹬等构成大开大合、对比强烈的动作组合,自由奔放,也是苗族人民迁徙山区生活的最本质的反映。再如“单人鼓舞”是湘西地区苗族人民普通喜爱的一种表演舞蹈,有男子、女子表演两种。男子鼓舞有“鸡公啄米”“猴子戏物”“九龙下海”“大鹏展翅”等等都是模仿动物形态的动作,动作粗犷有力;女子的动作多是表现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有“美女梳头”“巧妇织锦”“绣花挑花”“包头洗面”等等,大多较文雅、端庄。“猴儿鼓舞”是一种技巧性较强的男子表演性舞蹈,舞蹈的主要内容是表现猴子进庙偷吃供果时无意中敲响了更鼓后惊慌和对鼓嬉戏的情景,动作有“倒上树”“偷逃”“抓痒”“滚球”等。“铜鼓舞”动作也是来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活和对动物形态的模仿,如:“骑马”“赶鸭”“捕鱼”“捞虾”等。苗族鼓舞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成为一门能够屹立于世界的舞蹈艺术,被很多的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接受。苗族鼓舞也成为了苗族的一个特色,他们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利用自己的方式——苗族鼓舞,来传播他们的文明。关于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我们应进行更多的了解、探究并将其发展,这是民族舞蹈值得重视的文化价值之一。

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 铜鼓舞 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铜鼓舞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壮族、彝族民众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古老舞种  铜鼓舞之一,分布于广南、麻栗坡、富宁、西畴、马关、邱北等县的壮、彝村寨,而以广南县壮族、彝族和麻栗坡县新寨乡和富宁县木央乡几个彝族白倮支系的铜鼓舞最具代表性。铜鼓舞是以鼓手有节奏地击鼓,由鼓点的节奏变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动作和队形变化的一种舞蹈。其特点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高潮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豪放、朴实的民族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

西南少数民族铜鼓舞蹈研究论文

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是开展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主阵地,是项目实施和发展的支撑点。其中壮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那洒镇贵马村、者兔乡里玉村;彝族活动示范点两个:广南县八宝镇里洒村、麻栗坡县董干乡新寨、城寨村(后两村为一点)。在授牌仪式上,里洒村村长王国文双手捧着“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活动示范点”的牌子和2000元传承活动经费,激动地说:“近年来我们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曾多次受邀到镇上或县上参加各种演出活动。没想到我们的铜鼓舞会得到国家如此的重视,现在我们不但要一代一代地跳下去,而且还要跳到文山,跳到昆明,让更多的人都能看到。”据文山州文化馆馆长王瑛介绍,州、县对铜鼓舞传承和发展的相关措施主要是:不断充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的文字、音乐、音像、器具等相关资料,建立传习活动及传承人档案。成立州、县、乡(镇)、村四个级别的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有组织、有计划、有责任制的规范保护;以实物、图、文、音像等艺术形式,在文山州文化馆及广南、麻栗坡两县文化馆分别建立“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民俗展厅;在广南、麻栗坡两县分别建立“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示范点的传承活动场所(兼传习所),扶持铜鼓舞老艺人进行传习活动,培养年轻一代;以学校为示范点,将铜鼓舞蹈编入学生课间操中,使青少年学生从小得到铜鼓舞的优美音乐旋律和舞蹈韵律的感染和熏陶。文山铜鼓舞凝聚着壮、彝人民的创造才能和聪明才智,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是壮、彝人民重要的精神支柱之一。铜鼓舞文化折射出壮、彝人民勤劳、聪慧、淳朴、善良的性格及审美观念,是研究壮族、彝族社会历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在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级文化工作者经过近3年多的实地调查、收集整理和组织申报,《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于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铜鼓舞是以鼓手有节奏地击鼓,由鼓点的节奏变化而引起舞蹈者的动作和队形变化的一种舞蹈。其特点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高潮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豪放、朴实的民族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 各民族铜鼓舞苗族铜鼓舞多在盛大节日,如“吃牯脏”“苗年”“芦笙节”活动中表演。铜鼓架设在场地中心,由一名鼓手敲打,另一人持特制木桶置于铜鼓后面,时近时远相配合,以增强乐音效果。舞者人数不限,经常是越百上千,围成几个大圆圈,合着铜鼓的敲击变化互相呼应,表演以日常劳动生活为内容的舞蹈。苗族铜鼓的敲打方法,一般都有固定的鼓点、读法及呼喊声,由于群众非常熟悉这些鼓点和读法所包含的内容,所以鼓声具有鼓语的特点。鼓手执双槌棒击鼓鼓点有专门的读法:“咚”表示右手击鼓心,“嘎”表示左手击鼓边,“的”表示双槌相击。例如“翻高豆”,意为“赶斑鸠”,舞蹈表现农民听说飞来的斑鸠,正在刨出黄豆种啄食,于是骑着马来到田里驱赶斑鸠。舞蹈动作有:在地边赶斑鸠、作抬腿赶、骑着马赶、拍掌转身下蹲甩腰赶斑鸠等4个动作。又如平冷潘拉冬高冬,苗语意为迎客舞,表现主人以舞蹈欢迎客人的到来。据说此鼓点是受山林中啄木鸟笃笃啄木声的启发而编成的。客人到来时,主人和迎客者在路边两旁,拍手欢舞,迎客人进寨。其他还有表现获猎归来儿童放鸭捞虾捉蟹,以及吃牯脏中表演的祭祀性刀舞等,都有不同的鼓点读法和苗语鼓词。瑶族铜鼓舞蔚为壮观:逢年节,十几面甚至几十面铜鼓一字排开,每面鼓一人边击边舞;中间还有一面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大木鼓领奏,全场鼓声震天,时促时缓。壮族铜鼓有公、母之分,跳舞时,它们各分左右,中间夹一大皮鼓,皮鼓主奏,公母铜鼓伴奏,别有韵味。布依族铜鼓舞常在丧葬仪式中进行,当村中老人去世后,由两名舞者合着铜鼓、皮鼓的鼓声缓缓而舞,以此哀悼故去的老人。平常跳铜鼓舞时,还常和刷把舞一同表演,并称之为铜鼓刷把舞。舞蹈中铜鼓声、刷把声交织鸣响,表演别具一格,增添了浓郁的民族色彩。水族有过端节的习俗,水语称作借端,是丰收后的盛大节日,过去在农历的八九月间,后改为十一月的第一个亥日。届时,各村寨都敲起铜鼓欢度节日,并把活动的场地叫作端坡,人们合着铜鼓、皮鼓、芦笙的乐声,在场地上尽情高歌欢舞。流传于中国南方以及西南地区的族、苗族、壮族、瑶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以敲打铜鼓而舞为共同特征的舞蹈。铜鼓面刻花纹,曲腰,中空无底,侧有4耳用以悬挂,鼓重数十斤。铜鼓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云南楚雄出土的春秋中期的铜鼓,距今已有2600多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铜鼓,在晋宁石寨山汉墓出土的一个铜鼓贮贝器的外晕花纹上,有3个男子击铜鼓而舞的形象,广西花山崖画上也绘有壮族先民围着铜鼓欢呼雀跃的舞蹈图象。广西南丹县一带山区瑶族人民每至春节期间都以打铜鼓活动庆贺节日。届时将数面铜鼓一字排开,悬于木架上,每面铜鼓由一名鼓手右手拿槌敲击鼓面,左手拿小木棍击鼓腰,另一人持木桶,随鼓点节奏将木桶送向铜鼓口,取其共鸣。在铜鼓队的伴奏下,一名舞者双手持鼓槌,围绕一面大木鼓,边敲边舞。鼓的直径约60厘米,高1米左右,击鼓节奏复杂,动作稳健而多变,场面壮观。贵州南部的水族人民,于农历十一月过水族春节时,敲铜鼓歌唱跳舞庆贺,舞蹈动作开放而变化自如。布依族流传着“铜鼓刷把舞”,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日或春节时,青年男女相聚,手持刷把或竹竿,合着铜鼓的节奏互相敲击而舞。地跨云南、广西两省的族山寨,除有众人围绕铜鼓而舞外,还有男子左手抱小铜鼓,右手用拳边敲击边舞动的铜鼓舞。舞时以腰部及胯部的扭动为主,动作古朴而健美。广西东兰、马山、都安一带的壮族铜鼓舞于春节时表演,舞时悬挂两面铜鼓,有公鼓、母鼓之分,中间一人敲击大皮鼓跳舞,以公、母两鼓伴奏,动作变化较多。广西西部山区的壮族农民,至今在农闲之时,相聚山头以赛铜鼓为乐,表现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和故事,有《瓦岗夫人守山寨》、《赶山鞭》等,击铜鼓以伴歌舞。文山壮族铜鼓舞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云南彝族的铜鼓舞和广西彝族的铜鼓舞同出一源,动作也大同小异。广西的铜鼓舞是在节日或丧事时跳的。舞时一人打鼓,男在外圈,女在里圈,围着铜鼓,随着鼓的节奏起舞。舞步象攀登山路的样子,每迈一步,双膝随之频频颤动,甚为奇特。步伐大致分为六种,即二步、三步、四步、六步、八步,至最后一拍,脚向前踢出。男女同舞时,互相拉手,前后摆动。男子单独排成长队舞蹈时,则各执折扇一把,屈伸于前侧和胸前。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主要在于队形的变化,节奏由慢而快,至高潮而收。广南那洒镇马贵村壮族的铜鼓舞完整保留了十二套舞蹈动作,反映着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不同的生产内容。文山壮族春节期间的赛铜鼓,场面壮观,激动人心。铜鼓比赛以红水河为界,各村的铜鼓队,把自己的铜鼓扛上河岸旁的山顶上,双方隔河遥遥相对。比赛开始,各击鼓的健儿,精神抖擞,奋力敲击,鼓声震撼山川。助战的伙伴拿着草笠,为击鼓者扇凉鼓劲,呐喊助兴。围观的群众,满山遍野,夜间,火把串串川流不息,场面异常雄伟壮观。比赛是以铜鼓声最响亮,打鼓时间最长者为胜,双方往往直打到铜鼓声哑,有一方认输为止。然后群众便心满意足的唱着山歌,排着长队,欢天喜地的返回寨子。如今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舞蹈评价铜鼓舞属族群性的集体舞蹈。舞者围成圆圈,踏着鼓声节奏沿逆时针方向起舞,跳完一组舞蹈动作再跳另一组,内容都是壮族、彝族农耕生产生活的反映麻栗坡、富宁等几个村寨中的铜鼓舞,主要用于祈雨、求丰收和老人丧葬等民俗活动。壮族、彝族的铜鼓舞流传普遍,动作古朴,舞蹈语汇非常丰富。壮族铜鼓舞表演时,一人敲铜鼓,另一人以木盒辅助形成共鸣滑音,这在其他音乐演奏中是找不到的。彝族的铜鼓演奏则是一种专门技巧,一人用公、母两面铜鼓可演奏十二种音调组合,简称十二调。据称公鼓代表太阳,母鼓代表月亮,十二调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因此彝族的铜鼓舞还包含着本地民族的历法文化内容,积淀着壮、彝先民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和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铜鼓舞——铜鼓和铜鼓舞是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与发展,铜鼓上积淀着古代农耕民族、沿海渔民的文化创造,也可以探寻在今日民间舞蹈中的遗存。主要在壮、苗、彝、瑶、水、布依等民族中流传,是今日比较偏僻的山区村寨。铜鼓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是以铜鼓为主,还配合芦笙、大鼓等乐器作为伴奏,一般都在节日中进行。各民族有自己的特定节日和活动方式,舞蹈的跳法与风格各有特色,他们从不同方面继承了古代铜鼓、铜鼓舞的功能与乐舞习俗,并不断汇入新的文化创造。舞蹈表演每年“打公节”,即农历六月十五日这一天,彝族人民百十人为一群,跳“妻丽”,击铜鼓为乐,连跳三天三夜尽兴而散。铜鼓舞是载歌载舞的群众性自娱舞蹈,男女均可参加,人数不限。舞蹈的风格和律动别具一格。它以胸、腰及胯部的大幅度扭摆为基调,舞风清新、纯朴。步伐不复杂,基本是一步一并脚,向前进或横走,膝部随扭摆而屈伸。有时拉手,有时左、右手交替上下甩动。男子左手抱铜鼓,右手敲击,脚步男女相同。舞蹈时歌唱,跳到高潮时呼叫,情绪激越。因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紧邻广西壮族自治区,所以云南彝族的铜鼓舞和广西彝族的铜鼓舞同出一源,动作也大同小异。广西的铜鼓舞是在节日或丧事时跳的。舞时一人打鼓,男在外圈,女在里圈,围着铜鼓,随着鼓的节奏起舞。舞步象攀登山路的样子,每迈一步,双膝随之频频颤动,甚为奇特。步伐大致分为六种,即二步、三步、四步、六步、八步,至最后一拍,脚向前踢出。男女同舞时,互相拉手,前后摆动。男子单独排成长队舞蹈时,则各执折扇一把,屈伸于前侧和胸前。舞蹈动作比较简单,主要在于队形的变化,节奏由慢而快,至高潮而收。铜鼓舞苗族铜鼓舞有男子跳的,也有男女同跳的,舞时将鼓悬起,击鼓者一人,左手持木棒击鼓腰,发音清脆,右手持鼓锤击鼓面中心,发音浓重,节奏多为、拍,鼓手边击边舞,随节奏踏地抬腿,众人环绕而舞,随着变化多端的节奏,时里时外,且进且退,舞至高潮时,加击掌呼喊“嗨哧哧”之声助兴。其动作多为狩猎生活、农事生活动作以及对动物形态的模拟,如骑马赶斑鸠、捕鱼、捞虾等。苗族铜鼓舞步伐有力,臂部多前后甩动或左右摆动。铜鼓舞伴奏用的铜鼓大小各一,成为一套,大鼓为“雌”,小鼓为“雄”。击鼓者右手执软木棒,交替敲击两只相对的鼓面,左手执竹棍,敲击小鼓梆,击鼓者不参加舞蹈。相关资料铜鼓在古代曾有多种用途,它既是乐器、祭器和礼器,又曾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清代以后,仍用于祈神、祭祀、治病、丧葬、娱乐等活动,并用鼓声传递信息。收藏或仍在使用的铜鼓,多是出土文物或传世古物,件件都是铸有纹饰、造型精美的艺术品。如鼓面中心有太阳纹,周边有青蛙、蟾蜍饰物及翔鹭纹,鼓身有羽人舞蹈纹,竞渡纹,或通体云霄纹等。铜鼓上的纹饰,多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神奇奥秘之感,吸引着人们对它的内涵进行探索。今日出土的铜鼓与保存在少数民族中的铜鼓,其形制和纹饰各有不同,由此反映了当时当地民族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宗教意识,帮助我们探索铜鼓舞中古文化的遗存。如蛙饰:多是立体造型,四只匀称地分铸在鼓面的边沿,反映出古代农耕民族对蛙的重视、蛙的图腾崇拜。壮族至今还有祭青蛙的节日,认为蛙是雷神的女儿,通过它可以祈求雷神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农业丰收。又如太阳纹:它与古民族的太阳崇拜有关,著名的广西宁明花山岩画上,就画有许多这一类型的铜鼓与铜鼓舞的场面。画面上,铜鼓置于江边,许多人物姿势相同,向同一方向欢呼雀跃,像是在击铜鼓起舞,祭祀江神。再如广西博物馆存的世界最大铜鼓:直径166厘米,重300公斤,鼓面中心是太阳纹,铜鼓上的翔鹭纹认为是水鹤和鹭鸶,水鹤能测风雨,鹭鸶善捕鱼,以此纹饰寄托渔民出海平安、丰收的心愿。羽人舞蹈纹和竞渡纹是当时歌舞娱乐、龙舟竞渡的描绘,这些纹饰有助于研究古代风俗和舞蹈文化的源流。

古代文献中有关铜鼓的记载关于铜鼓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我国南朝刘宋时代成书的《后汉书·马援传》,其中有一段写道:马援"好骑,善别明马,于交趾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交趾是汉王朝的一个郡,其范围甚大,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的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从后来的历史文献记载和发现铜鼓的情况来看,这些地区都是骆越人居住的范围,也都是铜鼓的分布区。裴渊的《广州记》约成书于东晋,比《后汉书》稍早,它记录了东晋时代广州境内的俚僚人铸造铜鼓的仪式:"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她晨置酒,招致同类。"("俚僚"是壮侗语诸族在三国、两晋及隋唐时期的称谓)俚僚人活动的地区是今两广地区南部,正与马授获铜鼓的地点相吻合。铜鼓舞是苗家最普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也是一种五彩缤纷的民间艺术形式。此项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展示着浓郁的苗族风情和苗族民间文艺,融合体育、舞蹈、音乐、艺术和服饰文化等于一体,对增进身心健康大有益处,深为苗家所喜爱。铜鼓舞是我国古代悠久而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少数民族智慧的象征,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创作于战国至东汉时期的花山崖画,描绘了击铜鼓跳舞的大型场面,崖画上成千上万个人物图像,几乎是双手向上弯屈,双腿屈膝向下的姿势,与青娃欲跳姿势十分相像。

佤族木鼓舞论文开题报告

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台江县在云贵高原特有的历史地理和环境条件下,在那里定居的少数民族也创造了极为宝贵的鼓舞文化,流传下来的木鼓舞保存着真实的动态形象资料。云贵高原属亚热带、热带的湿润气候,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取材制鼓方便,因此,当地民族多选优质原木制鼓,此类鼓,人们泛称木鼓,也有大鼓皮鼓等叫法,各少数民族又有本民族语言的称谓。木鼓的形制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用整段原木挖制成鼓,如佤族的木鼓,佤语称作布络。另一种,把整段原木挖空作鼓膛,两端或一端蒙以牛、羊皮制成木鼓。双面的木鼓,苗族称作略斗,用楠木挖制;侗族称作工,用梅雪香原木挖制;基诺族称作塞吐,用红毛树干挖制;而景颇族的赠疆,则用长约3米的巨木挖制;瑶族双面鼓因用于猴鼓舞,而叫作猴鼓。单面的桶形大鼓,也叫大鼓。壮族的单面大鼓叫作种劳,用杉木板拼制鼓膛,蒙以牛皮。各民族的木鼓舞,在木鼓的造型、所用原木与制作方法、所敲击的鼓点与音色之不同,从而形成木鼓舞的多种风韵。木鼓舞是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东木鼓舞两大种类,其中以反排木鼓舞影响较大。它分布于贵州台江县城东南方26公里处的反排村,村中居民皆为苗族。传说反排木鼓起源于一对跟从鸟虫学会跳舞的古代兄妹。自古以来,反排木鼓舞就在反排村世代相袭。远古时候,反排村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来住在东方,遭受其它部落的攻击,全族几乎覆灭。他的儿子勇郁古和女儿仰妮耶古双双逃散来到反排这块地方,过着野人般的生活。由于长年生活在深山里,劳动之余,兄妹俩常以虫鸣鸟叫为管乐,手舞足蹈,自娱自乐。他们听了蝉鸣就学蝉歌,看见虫在水里兜圈,也跟着虫转,见到蜜蜂飞舞,也学蜜蜂舞蹈。有一次,他们听到啄木鸟发出多--多的声音,节奏明快,清脆悦耳。遂缘木而上,发现此树原来已经空心,击之能出共鸣响声。于是砍倒制成木鼓,为作舞蹈的伴奏乐器。某个丑年,勇耶古和抑妮耶古为使失散的族人团聚,他们举行了斗牛赛活动,请大家观赏,并将斗败的牛宰杀来祭祖和款待大家。酒饱饭足之后,又将他们平时在深山学得的舞蹈动作传授给大家,全族人舞蹈狂欢,庆贺团聚。反排木鼓舞由此诞生了。木鼓舞·沧源佤族木鼓舞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如果“佤族赛木鼓”指的就是通常所说的沧源佤族木鼓舞的话,它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沧源佤族木鼓舞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云南“沧源佤族木鼓舞”和贵州台江县“反排苗族木鼓舞”同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第128项(编号Ⅲ—25)的“木鼓舞”。

佤族赛木鼓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佤族赛木鼓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瓦族,佤族源于古代的“百濮”族群,是云南的世居民族之一。自古以来,云南的佤族就居住在以阿佤山为中心的滇南广大地区。约38.30万人。

关于蒙族舞的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网: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按你的要求说,我认为最好是写,舞蹈教育方面的。因为民族民间舞,还有芭蕾舞,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不管你怎么说,都是要循规蹈矩的去表述论点,而且几乎该说的,该论的前人都已经,说光论净了,你再怎么写也会有抄袭的嫌疑,而且一些概念上,和史料上的问题,你必须得引用前人的观点,而且这些东西是不可以被改变的,有很高的权威性,所以并不合适发表自己的观点。写起来会比较“畏首畏尾”写的很难受。而舞蹈教育方面可写性就比较强了,每个人对教育的看法都会不一样的,而且很难说出谁对谁错,因为学生们的思想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吃软”有的人“吃硬”所以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比较好,比较适合舞蹈教学的特性,就有很多的讨论余地,并且可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把范围定在“专业舞蹈,群众舞蹈,幼儿舞蹈”等不同层次,还可以从舞蹈专业教学和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特性对舞蹈教学手段上许采取些什么方式方法等方面来进行阐述。总之就是要把观点范围缩小,尽量针对某个方面,细致话,系统话的进行论证。例如《论如何培养专业舞蹈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么一来范围就被定位在“专业舞蹈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上,并且主要论点也细致到“培养学习兴趣”这一论点上。具体题目还需要你结合自己这些年来的学习中,自身对舞蹈教育的体会和理解,拟订一个适合自己的题目。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加油!!!希望你可以写出一篇精彩的毕业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要用心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