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湘西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发布时间:

湘西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目的: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经济收入,安定团结,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引导人们能正确认识休闲体育活动意识,利用湘西得天独厚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地理环境结合现当前体育产业化的兴起,来带动湘西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 2:意义:各种休闲文化的传入,给湘西地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提高湘西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为前提,倡导各种文化的积极发展,给社会治安,加强人民团结,促进休闲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全民健身,为湘西地区的发展,从精神上提供依据,从而来提高湘西地区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3:国际动态:就国际形式来看,全球一体化,体育参谒立体化,现在大多数都对健康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觉悟,就世界卫生组织,旅游事业,节假日的活动方式来看,世界各国都是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进行引导,都对休闲体育这一块有了较高的认识。 4:国内动态:国内形式来看,WTO和兴办奥运,休闲健身运动产业,当前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全国每年就用于休闲的费用也相对增多,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大幅度增多;旅游产业话的蓬勃发展,产业化开始起步。人口健康意识的转变。 关键技术和预期水平效益 1:关键技术: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进行并调查,取证,探研湘西地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开展情况程度,把农村和城镇之间的休闲体育的发展状况,休闲的方式,对休闲文化的传播从积极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现当前的经济状况,运用对比对经济条件的发展和现在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休闲运动,课题主要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能从中得出适应湘西地区积极方向发展的休闲体育运动对策。 2:预期水平:预期水平能达向个湘西地区的休闲文化起到带动作用,向健康方向发展;达到的预期效益在调动积极文化方向的同时,能积极调动全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湘西人人都能进一步认识休闲活动在生活中带来更多乐趣,能从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休闲文化的积极发展,打造安稳的社会经济环境,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能有一个活跃的氛围,引导休闲活动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人口综合素质等得到提高提供依据。 研究基础及主要措施 一):我是体育系大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做事踏实,有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运动知识的积累,生活中就对休闲体育进行过多次的调查和访谈,给自己打下了坚强且牢固的理论性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文献资料基础: [1] 廖文科.贯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3):卷首 [2] 孙葆丽.我过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20(1):13—16. [3] 胡小明.新世纪体育的走向—娱乐于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1.(4). 地域基础: [4] 许良.中小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2003.7(3):92~94 [5] 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16 [6] 刘天成,张天成,涂绍生.湘西土家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50—53 1:文献资料法:根据也掌握的文献,查找相关休闲体育运动书籍,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档案等 2:问卷调查法:通过直接接触,询问研究对象,现场取证等手段来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以问卷法,现场调查法。 3:对比法:利用湘西地契的具体情况和发达地区的休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得出适合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的发展对策。 麻烦采纳,谢谢!

V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 (二)论证要严密

开题报告分五块内容来写:一、历史和现状,前沿的主要问题,二、选题意义与可行性分析,三、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四、总体研究思路及方法预期研究成果,五.论文大纲。 ,里面有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是我们导师发给我的,你可以看看哦。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最近我也正写毕业论文呢,不过开题报告部分已经通过了,接下来就是写正文了,有点头疼。呵呵,希望你和我都能顺顺利利的毕业啊~~~

V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二)论证要严密

中国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600字都写不了了,1000……

民歌的起源发展,高潮,作用

第一:写中国民歌的分类。50---100字度。第二:写 中国民歌与流行歌曲(或者通俗歌曲)的比较。(在你看来,它们的的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100---200字度。第三:选一到两首(著名或比较广泛流传的)民歌来分析与评价。200---300字度一首。第四:写你对中国民歌的感想。可以用一首来做例子,从歌曲的曲调、节奏、风格、出自那里、怎样流传的?例如:从生活中、一个故事。。。200---300字度。在网上找,应该可以找到一些你需要的吧。。。。。

《牧童短笛》结构简洁,为典型的三段曲式。呈示段:(1-24小节),G徵调式,C宫系统,4/4拍,共包括6个乐句,每个乐句都由4小节构成,句与句之间的音乐材料呈对比关系,主题带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整个呈示段速度较缓慢,旋律十分悠扬、宁静。采用的是二声部对比复调的写法,高声部与低声部一呼一应,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四,上紧下松,上静下动,乐节与乐句之间左右手互为补充,形成呼应交替进行,既有密切关联,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中段(25-52小节),为“并置型”中段,采用了中国音乐中的“旋宫”手法,主调性为G徵调式,2/4拍。复调音乐变为了主调音乐,音区提高,速度加快,采用了民间舞蹈的节奏,旋律欢快有趣,描绘了天真无邪的牧童在愉快的玩耍、嬉戏的情景。从主题材料、节拍、速度、和声调性、音乐织体和情绪等各方面都与呈示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段分为3个乐句,每句4小节,系同一主题材料在不同音高上的移位重复,采用了动机模进发展的手法,与前一段产生了强烈的对比,乐段自身反复了一遍。第一句为D徵调式,第二句为第一句的上五度属方向严格模仿 ,A徵调式。第三句又为第二句的上五度属方向变化模仿,A宫调式,但只进行了两小节,因要进行乐段反复,所以在后两小节又回到了第一句的G宫调式。为了与前后的对位风格统一,中段采用了平行的三度下行与持续的低音,减弱了功能进行,从速度、力度、和声调性上为回归再现作准备。再现段(52-76小节)是呈示段的变化再现,在保持呈示段骨架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一些装饰性的音符,其方式多是在二个八分音符的节奏中再加入两个音符变成了十六分音符,使主题的旋律显得更加流畅、紧凑、欢快。再现段的调性先在G徵调上,然后在D商调上,最后逐渐减弱音量而结束在主调G调上。“加花变奏”手法的应用,达到了“变化再现”的目的,使音乐更为婉转动人,更深入而富于动感。演奏该曲时要注意对小短句的划分和如何将几个小短句连成一个完整的长句:如第一段左手的第4小节第4拍起至第8小节第3拍是由4个小短句组成的一个长乐句;又如左手第12小节第4拍起至第16小节第3拍也是4个小短句组成的一个长乐句:第16小节第4拍至第20小节第3拍同样是由4个小短句组成的长乐句。弹奏每个小短句时,既要断开又不能停顿。每个小短句的最后一个音不能加重,注意时值要弹够。声音要柔和。弹出的小句子不能有完结的感觉,要有声断气不断的语气,一直弹到小短句组成的长乐句。收句时,声音才能略长、稍深,这样才有句子的完整感和逻辑性。此乐段是二声部复调,必须分手练习,特别是左手易被忽略。更要细致练习才能将左手独立的伴低声部与右手的主声部协调配合好,表现出复调对位的特点。而且要特别注意,两个声部的乐句,基本上是左右手交叉进行的:即左手乐句收句处。恰好是右手起句处,反之亦然。另外要注意乐谱上面标示的表情术语,基本上是针对右手的,左手的乐句却处于收句,应当弱。只有分手练习,才能特别细致地处理好起句收句强弱变化。合手弹奏时,左右手的乐句才能配合默契。本曲表情很丰富,几乎每句都标示了表情术语,尤其是重复句,要特别注意,用变化的音色音量来处理。第二段是欢快活泼的儿童舞曲,速度vivace(活泼的),这里速度是稍快而不是越快越好,速度应当活跃而不急促。右手的上波音和快速跑句弹奏时,要清楚有颗粒性,音色不能硬,有如笛声清脆嘹亮。要求指掌关节要灵活。指尖灵敏。左手是节奏很规整的半整和弦的跳音,能帮助快速跑动的右手稳定节奏。左手的跳音音域宽广,弹奏时要注意音的准确位置,但左手又是伴奏,要求弹得稍弱(尤其后半拍)。注意踏板只在每小节的前半拍用而其它地方基本上不用。踩踏板时手指不得加重音量。右手弹奏时要注意跳音与连音的区别。第三段是第一段旋律加花变奏的再现。加花变奏主要是体现在右手;左手只在倒数3的最后一拍和倒数5的第二拍是加花变奏。其它部分均与第一段完全相同。加花变奏后的旋律更富于动感,曲调更婉转动听。《牧童短笛》是在新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中国现代钢琴曲,刻画了完全不同于西方风格的中国田园音画。其贯穿古今、融汇中西的创作思路为作品奠定了坚实而独特的基础,使民族性和世界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新民晚报》写道:“最重要最值得纪念的,是他打通了中国音调和西洋乐理的界限。“,《牧童短笛》的成功正在于它既拥有深厚的民族渊源又闪烁着灿烂的西洋色泽,在于作曲家打通中西、融汇古今的创作勇气和成功尝试。贺绿汀在《牧童短笛》中以西洋乐理和技法,演绎、描绘出了一幅完美的中国田园风情:以夕阳、水乡为背景,骑牛、横吹为情态,把牧童、老牛、黄昏浑然连为一体,呈现了一副淡淡色泽的中国乡村风景画。《牧童短笛》作为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 无论在内容、结构、旋律、和声、复调,还是装饰音、演奏法等方面,都已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点,一经问世,就受到中国听众的广泛喜爱,也很快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听众的欢迎。《牧童短笛》的成功,不仅对中国钢琴曲,而且对整个现代中国音乐的新创作都有重要启示。它证明西方音乐中的某些作曲技巧、原理、因素等是可以能来表现中国气质的,同时也给更多的作曲家的创作道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宝贵的钢琴音乐写作经验,使中国钢琴作品的面貌为之一新。贺绿汀先生既继承了黄自、赵元任等前辈作曲家在和声与复调方面对民族化探索的成果,又开辟了此领域的新天地,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曲中复调手法的应用更是出神入化,被称作是近代钢琴音乐在探索中国风格的复调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标志。贺绿汀在乐曲中巧妙的运用复调手法,五声性的旋法、多用级进的主旋律、三四度结合的常见终止式、重复法与对偶句式为主的音乐发展等,使得两个声部的旋律都富有中国民歌的风韵。用复调的两个声部来模仿民族乐器,以模仿中国传统鱼咬尾的方法写成,在声部关系的处理上,采用了“你繁我简、你简我繁”的原则,当上声部活跃跑动时,下声部以对比式复调相伴衬;当上声部出现间歇或停顿时,下声部则“咬”着上声部的结尾音顺势跑动,恰似江南丝竹中的“鱼咬尾”,这样两个声部之间的音乐就能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使整个乐句、乐段,甚至整首乐曲形成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的气势,让人感受到一种回味无穷的韵味,体现出了贺绿汀音乐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及钢琴作品发展的逻辑性。

音乐学民歌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音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文题目:

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拟达到的目的: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吉他被誉为同钢琴、小提琴并列的世界三大乐器之一。被认为是吉他艺术的最高形式。古典吉他细腻而多变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能诠释自如。近年来,不少国内外的吉他演奏家都为古典吉他改编过中国民族音乐,其中不少作品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享誉国内外,不仅为古典吉他的曲目风格拓宽了方向,也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顺应这种形式,需要总结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为将更多的中国民族音乐改编为古典吉他曲和创作带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古典吉他曲提供参考。

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1、中国民族音乐的形态。

2、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和特点。

(二)古典吉他的特点。

1、古典吉他的音色,和声等特点。

2、古典吉他的演奏技巧特点。

3、古典吉他不同民族曲目风格的列举。

(三)分析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

1、列举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乐曲。

2、分别对乐曲改编前后的各种特点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剖析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可行性和特点。

3、依据分析探讨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规律。

拟达到的目的:通过总结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并探索其中的规律,为将更多的中国民族音乐改编为古典吉他曲和创作带有中国民族音乐特色的古典吉他曲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古典吉他曲目风格的发展,并通过古典吉他演奏的中国民族音乐促进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

研究方法、研究步骤:

方法:

1、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并下载曲目和曲谱。

2、总结归纳与同学交流,并视奏相关曲目。

3、由论文指导老师指导并与同学讨论。

步骤:

1、收集与题目相关资料。

2、与论文指导老师交流进行论文写作的展开。

3、归纳总结研究结果,撰写论文。

研究工作进展计划:

20xx年3月收集论文资料,开始写初稿。

20xx年4月-5月完成论文初稿,接受中期检查。

20xx年5月修改、完成论文定稿。

20xx年6月完成论文《古典吉他演奏中国民族音乐的实践》的撰写。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音乐表演是音乐存在的活化机制,无论在任何音乐行为方式中,音乐表演都使整个音乐活动处于激活状态。表演可使作品得到介绍、传播、完善、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音乐表演的目的不是引起有声调声觉的声波运动,而是通过内在的情感动态形式的注入,引起深层心理体验,赋予无生命的形式以生命的活力,给人以人性的体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就是通过表演者对音乐的理解、投入感情,再次赋予音响的动态结构以生命的形式,即充满着丰富情态意味的音乐运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主要内容:

音乐是一种表演艺术,在表现方式上与非表演艺术很不相同。而音乐表演艺术则不同,他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而音乐表演中根据艺术表现的需要,使表演者的对于投入的情感能做到呼之即出,挥之即去,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真正成为音乐表演所需要的情感。他有表演的真实情感作为种子,同时它又是经过提炼,升华了的与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的。应该说,只有这种艺术化了的情感,才是音乐表演所需要的。

主要问题:

1、什么是音乐表演艺术及意义。

2、音乐的表现与精神性内涵。

3、音乐表演的二度创造本质——情感体验。

4、音乐表演的情感体验——投情。

5、音乐表演—赋予情感以生命。

6、音乐表演中审美情感的体验。

7、对于音乐表演者的技巧与表现统一的要求。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步骤:

1、大量阅读古筝方面的文献和著作;

2、找出有价值的课题;

3、依据论题精确寻找相关资料;

4、论文撰写;

5、在老师的知道下进行修改;

6、定稿并准备论文答辩。

措施:

1、在图书馆和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文献;

2、真理原有资料;

3、请教知道老师,与同学交流探讨本论题。

进度安排:

1、XX年11月-12月初:查阅相关的资料;

2、XX年12月中旬:确定选题;

3、XX年12月底:写开题报告并准备开题答辩;

4、XX年1月-3月:开始正文协作,完成初稿;

5、XX年3月-4月:修改完善文稿;

6、XX年5月: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王次沼著:《音乐美学通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2]修海平,罗小平著:《音乐美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

[3]苏珊郎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出版社

一、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通常情况下,学士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中涵盖了以下内容:拟选题目、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研究进程安排、主要参考文献。

1.拟选题目。

拟选题目,即作者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拟选题目和研究方向不同。研究方向是选定专业中的某一领域作为研究范围,而拟选题目需要对研究范围加以限定,明确要回答的具体问题是什么。也就是说,拟选题目是在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针对性研究。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研究方向,如果在此基础上拟定论文题目的话,就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限定,如“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小学三年级为例”.该论文题目与研究方向相比,加入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小学三年级为例”两个限定词之后,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通过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在题目中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

在论文题目的选择上,“一个好的选题必须遵循两大标准:专业标准和问题标准。何谓专业标准?

即一个选题必须在该生所攻读的专业范畴之内,必须是本专业公认的研究问题。何谓问题标准?即一个选题必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好问题。”[1]彭玉生提出了“好问题”的四个评判标准:“具体、集中、原创、意义。”[2]

2.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陈述的核心是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出于何种考虑选择此研究对象,并说明研究对象的典型性和特殊性。研究意义可以理解为研究目的,需要说明:通过研究回答什么问题,选择什么方法展开研究,其研究对音乐实践或音乐理论有何现实指导意义。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是从两个不同层面对论文选题展开陈述,二者不可混为一谈。实际陈述中要求做到具体、客观,具有针对性,语言表述具有密切的逻辑联系。切忌语言表达的空洞、抽象。如某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学位论文论题“浅析京剧类节目在央视春晚的生存现状”的选题依据陈述如下,较好地达到了上述要求。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京剧艺术号称“唐三千宋八百”.从1983年央视春节晚会首次举办以来,央视春晚逐渐发展成向全世界展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窗口。京剧在首届春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成为历届春晚的保留节目。可是随着时间的流转,京剧在春晚节目中呈现出:时间与比例减少,剧目选择范围狭窄,演唱演员与演出方式的固定性、程式性体现不完善等发展趋向,体现了京剧在央视春晚的地位不容乐观。梅葆玖先生认为振兴京剧应在细节和实处着手。他说:“我不反对歌舞类节目多一些,以迎合80后、90后的观众。但在民族的大节日、大晚会上,就应该给国家最传统、最正规的节目一个展示的机会,哪怕在黄金时段唱10分钟也好啊”.

3.选题的研究现状。

选题的研究现状是对本论题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即文献综述。从搜集到的资料中找出与本论题密切关联的有意义、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如论文、期刊文章、专著等进行总结、评述,其目的是让研究者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前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寻和明确本论题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找出已有研究成果对当下研究的启迪和指导。

由此看来,文献综述是确保论题具有可行性和实际研究意义的前提,是论文质量与水平的重要保障。

要做好文献综述,不仅需要注意搜集资料的全面性、完整性,更要把握其中的“综”与“述”的关系。

文献综述中的常见问题是对搜集到的所有资料进行记“流水账式”的面面俱到的记录,缺乏对资料的判断、筛选和大胆评论。需要明确的是:“综”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有目的、有层次的归纳整理,“述”是对归纳整理的文献进行大胆、深入的评述。“综”是“述”的前提,“述”是在“综”基础上的提升。“述”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要做到有理有据,切忌无话找话,流于形式。

4.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是在继承前人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陈述研究者计划从哪些方面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如何展开研究,具体步骤是什么。

当研究者对以上问题有了清晰的把握,并通过文献综述明确了前人已有研究成果,那么,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将在论题的逻辑推理过程中清晰、具体的展现出来。

从形式上来说,开题报告中拟研究的内容是研究问题的具体化,而论文提纲是研究内容最为直观的陈述方式。“撰写提纲是作者思路定型的过程,是作者对全文的总设计,是作者思路外部形态的一种体现。”[3]89通常情况下,论文提纲包含:标题与副标题、中心论点、分论点、层次段落与所用的材料。提纲的常见形式有:简略提纲和详细提纲。在开题报告的“拟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中,建议以详细提纲的形式进行陈述。内容详实的论文提纲有助于研究者明确思路、贯通文脉;有助于开题过程中指导教师全面了解研究者的思路,并提出合理建议。

5.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创新点是衡量一篇论文学术含量和水平的重要因素。“从内容上看,创新性的音乐论文应该是在所研究的课题范围内对某些旧观念的否定,并提出新的见解,在实地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进展,并能把一些分散的材料进行系统化处理,用新的观点、新的见解加以论证而得出新的结论。”[3]35简单说来,创新点的陈述突出的是与前人的研究相比,研究者用什么方法,从什么切入点,或使用什么论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相对于硕士或博士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对创新性的要求较低。特别是结论的创新对本科阶段的学生较难,但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论据等某一个方面的创新,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可以实现的。

研究的重点、难点是与研究者的研究思路、拟研究的主要问题密切相关的,研究者在明确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本人对论题的认识和把握,找到个人思路中的重点、难点,并进行详细的陈述。

6.研究进程安排。

对于本科阶段的学位论文,研究进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时间上明确论文工作的整体安排,促进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有足够的投入,以确保学位论文顺利完成。

7.主要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衡量一个论题学术价值的重要因素,也是考查论题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创新性的重要依据。没有参考文献或参考文献不全的开题报告犹如无源之水,既无法对论题的可行性做出推理分析,也无法在继承前人研究基础上推动对论题的研究。开题报告中参考文献的呈现应特别注意各个学校对其格式、形式的具体要求。

二、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清楚了开题报告的基本内容之后,还需要明确各项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开题报告中的七项主要内容中,除研究进程安排、主要参考文献以外,其他五项内容:拟选题目、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选题的研究现状、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

拟选题目,也就是论题,处于内在逻辑关系的中心,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是研究者对论题的典型性、特殊性及研究目的的把握,选题的研究现状是研究者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评述,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是研究者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论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创新点和重难点是深入研究的具体呈现。在选题的研究现状与选题依据、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思路的对比中,才能突显和说明研究者的创新。反之,研究者只有在全面搜集资料和掌握、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才可能在自己的研究中有所突破和创新,并形成研究内容中的重难点。

对开题报告各项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在开题报告的写作中建立逻辑思维,用整体的观念对待开题报告。

以上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实践积累,对音乐学专业学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一点思考。当然,要写好开题报告,除了建立对开题报告内容及其逻辑关系的正确认识之外,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开题报告的撰写,在学生的写与教师的改中,伴随着整个学士学位论文工作的展开不断修改、完善,真正实现开题报告对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陈明道。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李虻,姚兰。音乐论文写作[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音乐开题报告

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在论文的开题报告中可以围绕着这些优点来说明音乐的重要性。

封面

天津市中小学“千名计划”学员

课题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流行音乐走近农村初中学生教学策的研究

学员姓名: 王少会

所在区县: 宝坻

工作单位: 新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参训级别: 市级

参训学科: 初中音乐

指导教师: 王连生

《流行音乐走近农村初中学生教学策的研究 》

开题报告

工作单位:新安镇第一初级中学 姓名: 王少会

一、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了解流行音乐当前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地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本地区本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材,运用新颖的教法,因材施教。同时教学中要体现艺术性和审美性,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重要的是要体现音乐性和情感性,注意发挥音乐中的情感作用。仔细分析流行音乐,把优秀的作品引进课堂。

一、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现多指爵士音乐、摇滚乐、通俗歌曲等。本课题的流行音乐具有娱乐性、生活性、通俗性等特点,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二、农村中学生:就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初中在校学生。本课题研究中的“农村中学生”包含“学生和学校”两个概念,其生源素质,师资水平,学校条件,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层次等都存在一定差距。 三、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的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本课题中的“教学策略”指在农村地区因地域、经济状况、历史背景、办学规模等的不同存在着差异的学校中探讨相应流行音乐融入课堂的思想、技术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课题理论意义 : 流行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艺术需要百家齐放、百花争鸣,不拘一格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教学,拓宽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本课题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研究大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二)课题实践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建构完整的音乐知识理论体系,为初中音乐科学方法教育提供理论支持;我们会摸索出在教学中有效落实科学方法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及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模式,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平台并提供理论经验。

2、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很明显的变化:开始对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是符合他们正常心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利用这种对歌曲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流行歌曲能否走进课堂?如何引导学生把审美的目光从表面的五彩斑斓引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乐殿堂?所以完善初中音乐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及目标体系,有助于教师明确初中学生对流行音乐学的认识;丰富和细化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落实的途径与策略,有利于从教学层面上强化科学方法教育的可操作性。

三、本课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

(一)国外流行音乐的研究现状述评

陈地在《对流行音乐的观测》一文中主要对较有影响的流行音乐:爵士乐、节奏与布鲁斯、摇滚乐、摇摆乐、乡村音乐或西部音乐、迪斯科和新浪潮的发展和演变分别进行了阐述。并由此得到了以下结论:1、流行音乐或乡村流行音乐均对资本主义制度不

满而产生了“叛逆性”的一面。2、流行音乐都是源于劳苦白人和黑奴。3、流行音乐中,除了民间音乐和以它发展起来的乡村音乐一直流行至今,其它的流行音乐都只是风靡一时。4、流行音乐不是孤立的发展的各派之间互为影响、促进。并在交流中相互渗透、吸收。

陈铭道、宋今为的《失去了灵魂的民间艺术——美国乡村音乐的沿革》文章主要阐述了我们今天所听到的“乡村音乐”是由乡村、布鲁斯、爵士、摇滚混合在一起的杂拌菜——失去了灵魂的民间音乐!“乡村音乐将要在全世界获得商业性的成功,它是成功了,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唯独失去了自己真正的灵魂”。

(二)我国流行音乐的研究现状述评

三十、四十年代曾在上海风靡一时的歌曲《何日君再来》,到了八十年代又突然走红。一些报刊上就如何评价《何日君再来》一歌发表了不同意见的文章。1980年第9期南咏在《人民音乐 》 第9期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章《还历史本来面目——关于〈何日君再来〉答问》,是我国最早发表的有关流行音乐的研究的期刊论文。在文章中,作者对刘雪庵创作的歌曲《何日君再来》以问答的形式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主要是围绕“这首歌曲是不是汉奸歌曲、黄色歌曲?”这个问题展开的“应该怎样还这首歌的历史本来面目?”问答。作者认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总结我国音乐发展的历史,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作为创造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音乐艺术的借鉴,是很有必要的。同年,应国靖的《也谈<何日君再来>问世经过 》和长河的《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关于歌曲〈何日君再来〉问世经过的讨论综述》两篇文章也对这首歌的相关讨论进行了综述。赵沨在《从香港三位歌唱家的音乐会想起的》文章中对香港著名歌唱家费明仪、林祥园、陈供生,应中国音乐家协会的邀请,在北京红塔礼堂公开举行了两场独唱、重唱音乐会。这两场音乐会公开售票的时候,在很短的时间内几千张入场券就被抢购一空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主要是由于一些喜欢流行歌曲的青年错误的认为费明仪等先生从香港来,可能是演唱香港流行歌曲的,所以踊跃购票。说明了国内一些年轻人很欣赏西方、港澳的流行歌曲这一事实。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一)课题研究内容

1、当下中学生如何看待流行音乐

2、研究流行音乐的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是多少。

3、怎样利用流行音乐,丰富音乐教学手段的形式。

4、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5、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应用是应注意的问题。

6、在新课标下,怎样把优秀的流行音乐应用到初中音乐教学中去。

(二)预期创新点:

一是打破界限,让不同历史、不同特色、不同形式的流行音乐走进课堂;

二是以乐感人,以情动人,突出音乐教育有其特殊的规律;

三是提高音乐教师教师驾驭课堂能力和教科研水平。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课题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查阅教学类的.专著、报刊、杂志及从网上进行搜索获取大量有关校本教研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2.调查法:采用不同方法和规模的调查法,针对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对不同年

级的学生展开调查后,确立对比试验班,建立课题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

3.对比试验研究法:开设对比班,将实验班和非实验班中收集的材料和数据进行比较,探究流行音乐在教学中的作用。

(1)实验科目:音乐 (2)实验对象:实验班:七、1班 对比班:七、2班

4.经验总结法: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目的,把实践获得的结果,进行总结提高,撰写阶段性总结,上交教科所。

六、课题研究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14年3月—2014年4月,

1.进行大量的现状调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对研究的专题进行方案设计并对主要成员进行培训

3.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确定课题组成员的具体工作任务。

4.制定具体操作措施,写出相关的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5月

浅谈钢琴伴奏在中小学课堂上的作用

姓名:田季昌

音乐学院 音乐学专业 学号:100914201

一、选题评估

(一)研究对象

中小学音乐课

(二)研究目的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独立的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它的重要性不容易被理解,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即兴伴奏是调动学生对音乐爱好的一种手段,所以对大学师范类的音乐学生应该注重高音伴奏的培养。随着初、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钢琴伴奏又恰恰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综合特点,搜易我认为此题具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已有一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徐向黎于2003年发表在辽宁教育研究中的《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键盘乐器教学改革的初探》王月萍参与编写的全国教师培训教材《音乐教学基本功训练》

(三)研究意义

目前我省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音乐基础较差的教师问题(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伴奏的最基本音型如和弦及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法都不明确,因此连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伴奏音型的丰富多彩。(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甚至调性都不准确,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熟,在伴奏中左手只是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没有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的效果。(三)伴奏音型掌握的少,或不能适当地应用。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应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的能力差,千篇一律所以应该重视中小学音乐课上的钢琴伴奏的的重要性。

二、选题研究现状评述

(一)与中小学钢琴伴奏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龚耀年的《小学-音乐教材歌曲钢琴伴奏集》。辛笛. 编配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简谱钢琴即兴伴奏儿歌68首》李万军的《偏

远地区小学音乐即兴伴奏水平急待提高》王燕如的《论音乐专科学生钢琴即兴伴奏》

(二)分析原因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真正衡量一个人整体音乐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这种能力的普遍不足是乌兰察布市音乐水平(即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包括高师音乐教育)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表现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区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能力在音乐课内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问题

多数教师大都赞成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钢琴伴奏能力的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10%的教师认为操作起来很困难,此项效果会不会都不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有待于提高。

2、师资问题

(1)教师工作量大。学校教师与在校学生不成正比。每位教师每周上课节数为20--25节,这就还不包括每周的课外辅导。

(2)教师学历职称不尽如人意。

(3)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出现偏科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能弹不会唱,有的教师能唱不能弹,而有别的教师既能弹又能跳。大部分老师即兴伴奏能力差有待与提于高。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及其他途径查阅了大量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汇总,使其成为论证研究最为有力的依据。

(二)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学校教师及其团队成员等面对面的采访调查,获得最直观的研究资料。

(三)比较研究法

以中小学音乐课为主体,使之与其他不同地区的音乐课程活动作比较,从而得出钢琴即兴伴奏有待于提高的原因。

(四)个案研究法

对西岗小学的音乐课进行调查研究

四、研究过程

(一)问卷调查,调查开始之前先设计问卷

(二)访谈

(三)交流听课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

(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

调查中了解到教师在高校学校期间往往不喜欢学习理论,学校的教学理论也不高,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而部分中学教师在把毕业前在校期间没有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所以在理论上缺乏,从而影响伴奏是的旋律效果。

(三)学习钢琴起步晚

大部分教师当初学习的时候都错过了学钢琴的大好时机,对于不同的伴奏音型不能正确的运用,然而在现在的教师岗位上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提高钢琴伴奏能力,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12年3月7日——2012年4月24日,确定选题,查阅资料,撰写提纲; 2012年4月25日——2012年5月15日,撰写开题报告,答辩;

2012年5月16日——2012年6月30日,修改开题报告,答辩;

2012年7月1日——2012年8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交予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2012年9月1日——2012年11月30日,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交予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2013年2月——2013年5月30日,完成定稿,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 代百生:《钢琴教学法》【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魏厅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 《即兴伴奏使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 张丽君 陆志成:《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6] 高天康:《使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6月

[7] 王安国:《从实际到决策我国名校音乐教育发展》【M】花城出版社2005年5月

[8]孙伟权 巢志钰:《键盘即兴伴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月

[9] 石峰:《音乐世界趣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3月

音乐文化是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欢迎浏览。

《 初中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培养 》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感受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和兴趣,而并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比如:民歌、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等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学习和鉴赏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认识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倡导“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也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家,学生通过接触、学习和鉴赏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体裁,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操,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现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扎根于中国民族音乐,真正凸显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教育在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民族音乐的丰富性

我们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例,教材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绿色家园、西南情韵、瑰丽的电声、歌剧世界、花蝶、婆娑舞姿,既介绍了汉族音乐,又强调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既涉及民歌,又介绍了各种乐器;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能够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系统的感受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

***二***民族音乐的经典性

教材中不但介绍了诸如《茉莉花》《黄河》《梁祝》《二泉映月》等经典民族音乐作品,还收集京剧、越剧等各具特色的经典唱段,如《智取威虎山》《朝阳沟好地方》等,也介绍了经典的舞剧音乐,如《红色娘子军》选曲,等等。

三、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体裁多样,音乐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民族音乐由于民族、地区、体裁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当前随着外来文化以及网路资讯资源的冲击,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传承断代和灭绝的危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仍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自然缺少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并且有些中学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使得许多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要解决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首先,每个中学学校和教师应当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加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始,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多接触民族音乐作品,学校多举办一些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比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挖掘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更多应承担起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功能。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识。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突出音乐作品的背景、内涵、审美观念,挖掘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民族尊严、审美心理等。

***三***创新课堂教学,拓展教学内容

初中民族音乐教学起著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予以创新。如在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演奏两个不同的歌词版本,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并比较广东、河北等地区的《茉莉花》版本,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二胡、笛子、钢琴、琵琶等不同乐器的演奏。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是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当对民族音乐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精神、情操和素养。

《 城市建设中群众音乐文化的发展 》

一、群众音乐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从一个地区的文化往往就能看出其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看出其发展的真实面貌。群众音乐文化是展示一个城市人民娱乐生活的重要视窗,是体现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内涵的表现。群众生活富裕了幸福了,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中去,城市群众音乐文化越繁荣,则表明城市经济越发达,表明城市文化的建设力度越高,软实力越强。

***二***陶冶群众情操

群众音乐文化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娱乐自我的活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压力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更多的娱乐来消除烦躁和疲惫。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人们娱乐自我的活动,通过广场舞、唱歌、文艺演出等方式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并且,以这样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中,让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得到文化的薰陶,在缓解压力的同时也让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正能量的传播

群众音乐文化是面对广大人民,由人民参与并创造的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着盛大的影响力。群众音乐文化是贴近人民生活的,健康的积极的文化。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往往是以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标准创作的,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给予广大人民精神上高度的享受。

***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群众音乐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它也在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群众音乐文化给 *** 和企业利用文化建立与群众的交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 指导,企业投资,群众参与是群众音乐文化进行的绝佳方式,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活跃,对城市建设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影响其与别的地区进行良好沟通和合作的重要因素,搞好群众音乐文化,努力提升城市的形象,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城市建设中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丰富文化群众音乐文化的型别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群众音乐文化正在日趋成熟,很多城市都建设有多个广场或公园提供给人民进行群众音乐文化的活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例如文化形式还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人民越来越多样文化需求。现在大多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都是人民自发组织的,形式比较单一,各地方的活动都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这时,其实可以充分发挥 *** 的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唱歌也可以加入一些别的文艺形式,总之,就是要增强活动的多样性,让更多的人民参与其中。

***二***贴近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引起共鸣

文化要得到人民的认可就得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脱离实际的文化是会被人民抛弃的,真正优秀的文化也必定是扎根实际,扎根群众才能创作出来的。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人民减压并获得正能量的文化更是必须要贴近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人民的青睐,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况且只有人民真正需要的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无论在创作还是在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时,都要注意立足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的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让他们在活动感受到与现实的共鸣,从而认同文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三***加强管理,使群众音乐文化更加规范化、正式化

人民参与群众音乐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感受音乐带给人的舒适和享受,但现阶段的群众音乐文化基本都是由私人自己进行的,这样的方式固然有利于群众积极性的产生和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可是正所谓没有规律不成方圆,在没有任何管理的情况下放任群众自己组织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例如扰民就是广场群众音乐文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放松是好事,但如果打扰到别人那就得另当别论了。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都会想,为何没有相关管理部门为此作出规定呢?如果有,那肯定就不会发生类似的状况。规范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要使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更加好,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管理,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和发展方向,让其更符合规范,变得更加正式,更符合社会主流的需要。群众音乐文化是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着重要作用。

有关推荐:

关于江浙民歌的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文化是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欢迎浏览。

《 初中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培养 》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感受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和兴趣,而并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比如:民歌、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等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学习和鉴赏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认识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倡导“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也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家,学生通过接触、学习和鉴赏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体裁,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操,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现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扎根于中国民族音乐,真正凸显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教育在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民族音乐的丰富性

我们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例,教材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绿色家园、西南情韵、瑰丽的电声、歌剧世界、花蝶、婆娑舞姿,既介绍了汉族音乐,又强调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既涉及民歌,又介绍了各种乐器;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能够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系统的感受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

***二***民族音乐的经典性

教材中不但介绍了诸如《茉莉花》《黄河》《梁祝》《二泉映月》等经典民族音乐作品,还收集京剧、越剧等各具特色的经典唱段,如《智取威虎山》《朝阳沟好地方》等,也介绍了经典的舞剧音乐,如《红色娘子军》选曲,等等。

三、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体裁多样,音乐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民族音乐由于民族、地区、体裁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当前随着外来文化以及网路资讯资源的冲击,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传承断代和灭绝的危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仍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自然缺少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并且有些中学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使得许多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要解决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首先,每个中学学校和教师应当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加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始,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多接触民族音乐作品,学校多举办一些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比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挖掘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更多应承担起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功能。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识。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突出音乐作品的背景、内涵、审美观念,挖掘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民族尊严、审美心理等。

***三***创新课堂教学,拓展教学内容

初中民族音乐教学起著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予以创新。如在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演奏两个不同的歌词版本,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并比较广东、河北等地区的《茉莉花》版本,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二胡、笛子、钢琴、琵琶等不同乐器的演奏。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是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当对民族音乐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精神、情操和素养。

《 城市建设中群众音乐文化的发展 》

一、群众音乐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从一个地区的文化往往就能看出其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看出其发展的真实面貌。群众音乐文化是展示一个城市人民娱乐生活的重要视窗,是体现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内涵的表现。群众生活富裕了幸福了,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中去,城市群众音乐文化越繁荣,则表明城市经济越发达,表明城市文化的建设力度越高,软实力越强。

***二***陶冶群众情操

群众音乐文化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娱乐自我的活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压力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更多的娱乐来消除烦躁和疲惫。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人们娱乐自我的活动,通过广场舞、唱歌、文艺演出等方式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并且,以这样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中,让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得到文化的薰陶,在缓解压力的同时也让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正能量的传播

群众音乐文化是面对广大人民,由人民参与并创造的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着盛大的影响力。群众音乐文化是贴近人民生活的,健康的积极的文化。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往往是以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标准创作的,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给予广大人民精神上高度的享受。

***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群众音乐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它也在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群众音乐文化给 *** 和企业利用文化建立与群众的交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 指导,企业投资,群众参与是群众音乐文化进行的绝佳方式,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活跃,对城市建设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影响其与别的地区进行良好沟通和合作的重要因素,搞好群众音乐文化,努力提升城市的形象,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城市建设中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丰富文化群众音乐文化的型别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群众音乐文化正在日趋成熟,很多城市都建设有多个广场或公园提供给人民进行群众音乐文化的活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例如文化形式还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人民越来越多样文化需求。现在大多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都是人民自发组织的,形式比较单一,各地方的活动都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这时,其实可以充分发挥 *** 的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唱歌也可以加入一些别的文艺形式,总之,就是要增强活动的多样性,让更多的人民参与其中。

***二***贴近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引起共鸣

文化要得到人民的认可就得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脱离实际的文化是会被人民抛弃的,真正优秀的文化也必定是扎根实际,扎根群众才能创作出来的。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人民减压并获得正能量的文化更是必须要贴近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人民的青睐,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况且只有人民真正需要的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无论在创作还是在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时,都要注意立足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的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让他们在活动感受到与现实的共鸣,从而认同文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三***加强管理,使群众音乐文化更加规范化、正式化

人民参与群众音乐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感受音乐带给人的舒适和享受,但现阶段的群众音乐文化基本都是由私人自己进行的,这样的方式固然有利于群众积极性的产生和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可是正所谓没有规律不成方圆,在没有任何管理的情况下放任群众自己组织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例如扰民就是广场群众音乐文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放松是好事,但如果打扰到别人那就得另当别论了。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都会想,为何没有相关管理部门为此作出规定呢?如果有,那肯定就不会发生类似的状况。规范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要使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更加好,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管理,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和发展方向,让其更符合规范,变得更加正式,更符合社会主流的需要。群众音乐文化是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着重要作用。

有关推荐:

浅谈歌唱的发声练习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浅谈歌唱的发声练习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专 业: 音 乐 学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歌唱作为一门艺术,它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以形成一种自觉掌握歌唱规律的能力,并满足专业歌唱在表达思想感情和自如地运用声音技巧的各种需要。 在西欧歌唱艺术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很多优秀的声乐大师就对歌唱发声训练提出过权威的见解。如美国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菲所著的《训练歌声》中就提到了嗓音练习的重要性,并列举了各种嗓音教学法;弗.兰皮尔蒂在《嗓音遗训》中提出了元音发音初论,并以八大法则的形式重述练习歌唱过程中应严格遵循的要点;意大利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迦丽.库琪在嗓音训练方面的经验之一就是把大部分时间专注于简单的,慢的发声练习中。在国内,李晋媛在《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中就提到了声乐练习曲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声乐教学目的起到良好的效果;周维民由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师喻宜萱、沈湘、郭淑珍及保加利亚著名声乐专家的指导下,依照歌唱医学基本原理,总结了十八字的“发声三字经”,即气息深、音位高、共鸣混、腔体开、喉结稳、下颚松;联想到我国戏曲界对于如何发声的问题也有类似的口诀:“头顶虚空,两肩放松,气走丹田,全凭腰转,唱要栓腰”等等。根据国内外对歌唱发声的研究动态来看,说明了发声练习是培养歌唱者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的重要基础训练之一。它是歌唱者的发声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并器官在合乎自然生理规律的状态下,通过科学正确的指导,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和不良习惯,确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歌唱发声练习的意义,简要地说,就是调整巩固科学的发声状态,把良好的歌唱状态保持到歌唱中去,使学唱歌的人把普通的声带磨练成能发出优美动听、有持久力的、合乎科学方法的及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来,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发声练习的基本作用1. 改善音质;2. 扩展音域;3. 调节音响;4. 丰富音色;(二).发声练习曲的基本类型1. 连音练习2. 顿音练习3. 母音练习4. 力度控制练习5. 带词练习(三).发声训练的基本方法1. 歌唱发声的姿势和要求;2. 发声训练的三个阶段:a.自然声区的练习;b.在巩固自然声区的基础上扩大音域;c.进一步扩大音域,练唱较复杂的练习;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论文写作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科学正确的发声训练,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和不良习惯,确立正确的发声方法,为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1. 研究步骤(1) 依据论文参考题目查阅资料(2) 根据对收集到的资料的阅读,构思论文提纲写出开题报告(3) 根据选定的论文题目继续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4) 进行论文撰写2. 研究方法及主要措施(1) 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及前人写的相关文献(2) 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3) 与同学相互讨论(4) 请教论文指导老师(或走访专家)3. 进度安排(1)11月查询相关资料(2)11月28日确定研究方向,继续在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3)12月开题报告并作好开题答辩准备(4)2006年1月开始正文的写作(草稿)(5)2006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检查(6)2006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7)2006年5月准备参加论文答辩

民族歌剧木兰诗篇论文开题报告

音乐文化是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欢迎浏览。

《 初中音乐教学中对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培养 》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通过感受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和兴趣,而并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技巧。我国民族音乐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音乐。比如:民歌、器乐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民间舞蹈音乐等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学习和鉴赏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认识民族音乐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和鉴赏,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倡导“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我国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也有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家,学生通过接触、学习和鉴赏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体裁,有助于学生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操,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现

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扎根于中国民族音乐,真正凸显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民族音乐教育在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民族音乐的丰富性

我们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为例,教材分为六个单元,分别为:绿色家园、西南情韵、瑰丽的电声、歌剧世界、花蝶、婆娑舞姿,既介绍了汉族音乐,又强调了几个最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音乐;既涉及民歌,又介绍了各种乐器;既有声乐曲,又有器乐曲。体裁多样,内容丰富,能够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认识和了解民族音乐,系统的感受民族音乐的绚丽多彩。

***二***民族音乐的经典性

教材中不但介绍了诸如《茉莉花》《黄河》《梁祝》《二泉映月》等经典民族音乐作品,还收集京剧、越剧等各具特色的经典唱段,如《智取威虎山》《朝阳沟好地方》等,也介绍了经典的舞剧音乐,如《红色娘子军》选曲,等等。

三、人教版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体裁多样,音乐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民族音乐由于民族、地区、体裁等的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当前随着外来文化以及网路资讯资源的冲击,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正面临着传承断代和灭绝的危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体制仍采取应试教育的方式,在这种教育体制下自然缺少对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并且有些中学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使得许多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缺乏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笔者认为,要解决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育面临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民族音乐教育,营造良好的音乐教育氛围

首先,每个中学学校和教师应当意识到民族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加强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弘扬和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要从中小学音乐教育开始,正确认识民族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让学生多接触民族音乐作品,学校多举办一些民族音乐的演唱、演奏比赛,利用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挖掘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教育更多应承担起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功能。我国的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涵,独特的审美意识。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突出音乐作品的背景、内涵、审美观念,挖掘民族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民族尊严、审美心理等。

***三***创新课堂教学,拓展教学内容

初中民族音乐教学起著承上启下的作用,应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予以创新。如在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时,可以让学生演奏两个不同的歌词版本,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并比较广东、河北等地区的《茉莉花》版本,也可以让学生欣赏二胡、笛子、钢琴、琵琶等不同乐器的演奏。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是了解和传承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当对民族音乐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精神、情操和素养。

《 城市建设中群众音乐文化的发展 》

一、群众音乐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城市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从一个地区的文化往往就能看出其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看出其发展的真实面貌。群众音乐文化是展示一个城市人民娱乐生活的重要视窗,是体现人民生活幸福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内涵的表现。群众生活富裕了幸福了,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活动中去,城市群众音乐文化越繁荣,则表明城市经济越发达,表明城市文化的建设力度越高,软实力越强。

***二***陶冶群众情操

群众音乐文化是群众自发组织的娱乐自我的活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压力超过以往任何时期,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需要更多的娱乐来消除烦躁和疲惫。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人们娱乐自我的活动,通过广场舞、唱歌、文艺演出等方式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享受。并且,以这样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音乐文化中,让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得到文化的薰陶,在缓解压力的同时也让人们的情操得到陶冶。

***三***正能量的传播

群众音乐文化是面对广大人民,由人民参与并创造的文化,在人民群众中有着盛大的影响力。群众音乐文化是贴近人民生活的,健康的积极的文化。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往往是以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标准创作的,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给予广大人民精神上高度的享受。

***四***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群众音乐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它也在推动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它们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群众音乐文化给 *** 和企业利用文化建立与群众的交集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 指导,企业投资,群众参与是群众音乐文化进行的绝佳方式,它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活跃,对城市建设起着积极作用。同时,一个城市的形象是影响其与别的地区进行良好沟通和合作的重要因素,搞好群众音乐文化,努力提升城市的形象,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国内外投资,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促进城市建设中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丰富文化群众音乐文化的型别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群众音乐文化正在日趋成熟,很多城市都建设有多个广场或公园提供给人民进行群众音乐文化的活动,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足,例如文化形式还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人民越来越多样文化需求。现在大多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都是人民自发组织的,形式比较单一,各地方的活动都是千篇一律,没有特色。这时,其实可以充分发挥 *** 的作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集体的,可以唱歌也可以加入一些别的文艺形式,总之,就是要增强活动的多样性,让更多的人民参与其中。

***二***贴近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引起共鸣

文化要得到人民的认可就得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脱离实际的文化是会被人民抛弃的,真正优秀的文化也必定是扎根实际,扎根群众才能创作出来的。群众音乐文化作为人民减压并获得正能量的文化更是必须要贴近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人民的青睐,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况且只有人民真正需要的才能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无论在创作还是在开展群众音乐文化时,都要注意立足于当地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的贴近他们的真实生活,让他们在活动感受到与现实的共鸣,从而认同文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三***加强管理,使群众音乐文化更加规范化、正式化

人民参与群众音乐文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感受音乐带给人的舒适和享受,但现阶段的群众音乐文化基本都是由私人自己进行的,这样的方式固然有利于群众积极性的产生和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可是正所谓没有规律不成方圆,在没有任何管理的情况下放任群众自己组织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例如扰民就是广场群众音乐文化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放松是好事,但如果打扰到别人那就得另当别论了。每当这样的时候,我们都会想,为何没有相关管理部门为此作出规定呢?如果有,那肯定就不会发生类似的状况。规范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要使群众音乐文化发展的更加好,相关部门就应该加强管理,制定明确的管理规定和发展方向,让其更符合规范,变得更加正式,更符合社会主流的需要。群众音乐文化是新时期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面向群众、服务群众,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构建和谐社会着重要作用。

有关推荐:

民族歌剧《运河谣》以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京杭大运河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感人的爱情故事。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歌剧《运河谣》的音乐特点分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歌剧《运河谣》的音乐特点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 :歌剧《运河谣》以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为故事背景,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境遇、情感经历等描写,反映历史、观照现实。这部作品将交响乐团与合唱团巧妙结合,通过独唱、重唱、合唱等多元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并吸纳融汇了西洋歌剧、民间歌曲、戏曲等元素,通过具有汉语四声和民族唱法的特点来演绎故事情节,使作品更加通俗易懂、真实生动。

《运河谣》由我国著名作曲家印青作曲,黄维尼、董妮编剧,廖向红导演,雷佳、王宏伟、王?础⑼趵龃铩⑼趵虻裙?内最具实力的歌唱家主演。全剧分为六场,剧情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环环相扣,作品以京杭大运河为背景贯穿始终,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以书生秦啸生、流浪艺人水红莲的爱情为主线,以被抛弃的盲女关砚砚和恶霸船主张水鹞为矛盾冲突点加以推动,展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悲壮、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对运河人生活、爱情的描写,反映出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中的生存状况。通过男女主人公的相互帮助,让观众相信:只要心存善良、对人真诚,就能给世界带来光明。歌颂了善良的劳动人民和纯真的爱情,揭露了压迫阶级的丑恶面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它的音乐特点:

一、基本音乐语言分析

《运河谣》的序曲音乐以优美抒情的弦乐开始,好似波光粼粼的大运河静静流淌,单簧管奏响仿佛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涟漪,接下来出现弦乐的跳弓,使音乐色彩紧张化,为后面的故事情节做了铺垫,这时音乐主题曲《我们是运河的流水》响起,把观众的目光吸引到这条美丽繁荣的运河上。编剧将大运河拟人化,以青衣歌女的形象展现出来,仿佛在运河岸边一字排开,唱着主题歌“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见过沧海、见过桑田、见过离合悲欢;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见过生死、见过善恶、见过义薄云天……”

第一场,带有强烈戏剧性的龙船歌舞开场,采用了杭州采茶调的音乐元素,映衬出古代京杭大运河边的繁荣景象,表现了江浙一带的风情。剧中典型的民间音乐旋律配合打击乐响起,好一片热闹欢腾。弦乐紧张的节奏、低音贝斯的烘托,音乐色彩即刻发生变化,引出下面的故事情节。

第二场,青衣歌女列队站在了运河边,又唱响了“我们是运河的流水……”这个主题,并将第一场及接下来要发生的故事情节唱出,使观众容易理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音色清脆优美的竖琴贯穿女主人公水红莲的唱段始终,音乐极具江南色彩,悠扬婉转,让观众们感受到了运河水的绵绵流长,同时这样细腻的音乐也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埋下了伏笔。弦乐的跳弓与管乐的断奏,使音乐色彩变得轻快明朗,突出水红莲俏皮开朗、爽利大方的性格特点。

第三场,竖琴出现,音色模仿民族乐器琵琶,更加符合民族歌剧的音乐特色。开场水红莲的一段咏叹调,唱出她的有苦难言。接下来是秦啸生的咏叹调,表达他内心的情感纠结,心急如火。仿佛琵琶的轮指引出关砚砚的演唱,并且在背景音乐中出现了竖琴的低音声部,空灵凄凉、恰好与关砚砚的凄惨遭遇遥相呼应。到了第三场的尾声,合唱歌声和交响乐队紧随戏剧情节而起落变化,使观众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又能充分感受歌剧的音乐魅力,当合唱队唱出“哪里流的是运河水,分明流的是血和汗”将本场情感推到高点。

第四场,竖琴拨出优美的音符如运河的流水缓缓流淌,青衣歌女从始至终贯穿着整场歌剧,起到旁白的作用,交响乐队共同奏响主题歌“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这一场是整部歌剧的经典,出现了很多华彩的唱段,充分的展现了三个人在这场感情中的痛苦纠缠、情义两难全。

第五场,以打击乐开场,给人以紧张的气氛,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制造了悬念。当官兵从大路赶来时,剧中背景音乐出现了打击乐马林巴,音乐色彩很是诙谐有趣,从而可以感受到古时官场上的懒散污浊之气,可见曲作者印青的细腻之处。红莲为救秦啸生,甘愿牺牲自己,她把最纯真的爱留给了秦啸生,把同情留给了关砚砚,她的爱情是超越了小儿女之爱的人间大爱,使得秦啸生和关砚砚找到了漂泊者心灵的家园。红莲的一首《来生来世把你爱》将整个歌剧推向高潮,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与音乐的张力交织,震撼全场。

第六场,秦啸生和关砚砚来到北京,决定告发贪官。北京城一片繁荣景象,百姓安居乐业,男女声合唱《大豆白米花生》朴实无华,京味十足,运用了京韵大鼓的音乐元素,与之前江南风格的音乐形成鲜明对比。尾声的时候红莲演唱的咏叹调《运河谣》再次响起:“一条运河千里长,运河两岸是故乡”表达对红莲的思念之情,虽然她走了,但是她的歌和情还在。全体大合唱主题曲“我们是运河的流水,流过一年又一年”首尾呼应,使整首歌剧完整贯通。

二、多声部音乐形式

(一)合唱的运用

合唱团在歌剧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营造环境氛围;表达情感,描绘人物,参与戏剧性的冲突,甚至可以直接揭示歌剧的主题。不仅从正面积极推动情节发展,还协助其他歌剧形式从侧面推动剧情的发展。以群体的力量渲染气氛达到高潮效应是其他艺术形式不能比拟的。

歌剧《运河谣》中成功的运用了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等艺术表现形式。在序曲刚开始,随着音乐的推进,舞台灯光稍稍亮起,荧幕缓缓拉开,青衣歌女合唱《我们是运河的流水》,用饱满圆润的音色,展现了运河的波光粼粼、风平浪静,

到了第二场的时候,曲作者运用了劳动号子的元素,创作了一段纤夫合唱,歌词的填写更是恰到好处:“嘿呦嗬 嘿 嘿呦嗬 脸朝石板背朝天,一步一爬汗涟涟”其中运用了男声合唱与“一领众和”交融的形式,合唱音色暗淡、低沉消极,表现纤夫的辛苦劳累以及无奈麻木,充分反映了社会的阶级性,感受到这些备受压迫而无法反抗的贫苦大众的痛苦和无奈。在第三场中,张水鹞想让秦啸生命丧黄泉这段情景中,青衣歌女与纤夫合唱,形成男女混声合唱,将水火无情,命悬一线的紧张气氛烘托到了极点。

第六场中混声大合唱《大豆白米花生》带有浓浓的京味,还富有京韵大鼓和大碗茶的韵味。最后以热闹祥和的场景收场,也映射出一个道理,在面对黑暗,面对恶势力的时候不要退缩,要永远坚信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重唱的运用

重唱在歌剧中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之一,在歌剧世界历史中,是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莫扎特将其作为戏剧表现的重要手段,成为领军人物。重唱在歌剧中不仅体现宣叙调和咏叹调抒发情感、推动剧情的作用,而且不同音色、不同声部对应着和声技巧,产生戏剧性和立体化的效果。

男女声二重唱可以自由的编排于各种不同关系的男人和女人之间,根据剧情的需要,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人物关系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复杂的内心情感。

这部歌剧运用了很多重唱的形式,有男女声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第二场中水红莲和秦啸生的混声二重唱,其中还运用了齐唱和轮唱元素,表现了两人情投意合。爱情二重唱是最重要的重唱形式。它永远是歌剧作曲家刻意展示的重要段落,在任何一部歌剧中都不能没有缠绵感人的爱情二重唱,它们缠绵悱恻,低?h婉转,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男女主人公深情的二重唱是歌剧中表现坚贞美好爱情的最好方式。第三场和第五场中主要运用了三重唱,展现三个人的情感纠葛,歌词“我是一叶浮萍啊,我是一片落英”引领这个唱段,其中还运用了轮唱的手法,同样的唱词,不同的曲调和节奏,分别表现三个人不同的心境。曲作者这样的安排使故事内容、人物性格更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感情色彩更加饱满。

第四场中运用了女声二重唱的形式,表达了两位女主人公的细心、善良。在张水鹞发现秦啸生不是李小管的时候,出现了混声四重唱,更加充分表现了张水鹞的阴险毒辣、秦啸生的走投无路,为最后红莲的舍己救人做了铺垫。曲作者在创作重唱的过程中既运用了汉语四声的民族唱法又结合了西方的宣叙调的手法,既不脱离大众审美,又充分的展示了中国民族原创歌剧的魅力。

三、对民族性元素的借鉴

(一)民族唱法的参演方式

中国民族歌剧要求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西施》《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等都是非常出色的民族歌剧,但是《运河谣》无论从选题、编排、作曲、演员等方面都是最为出色的,可称是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的经典之作。《运河谣》与其他歌剧最为明显的不同是,整场歌剧演出突出运用民族唱法去演绎。

女A角水红莲的饰演者雷佳;男A角秦啸生的饰演者王宏伟,都是我国民族唱法的歌唱家。歌剧的演唱从古至今都是用美声方法在演唱:美声唱法音色浑厚、圆润饱满,要求头、口、胸、腹腔都有共鸣,所以声音传递的很远。但是用于民族唱法去演绎歌剧则有所不同,民族唱法音色甜美、委婉清亮,要求头、口、胸腔的共鸣,较美声唱法的共鸣稍小,所以声音的传递会有局限性。在交响乐为背景的烘托下,往往会压过演唱者的音量,导致演员听不见自己的声音,结果更加用力演唱,从而导致声音疲劳很难完成演出。所以说这对于演唱者的要求很高,对于这两位歌唱家来说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歌剧上演后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是这些青年歌唱家表明,不是只有美声唱法才能出演歌剧,民族唱法一样可以,而且更具民族特色、更符合民族审美特征。

(二)交响音乐的民族化处理

作曲家在写作时常用的手法是运用一些故事发生地(苏杭、北京)民族民间的音调素材加以展开,这样就使得作品所表现的戏剧形象更具有民族性。由于作品表现的是一条从杭州开往北京的行船上的故事,作曲家在《运河谣》中不仅加入了江南风格的音乐元素,还加入了京韵大鼓的音乐特征,在创作手法上主要运用歌谣体连缀,并根据汉语四声结合民族唱法,把唱词运用的恰到好处。曲式上没有照搬西洋歌剧的样式,也没有拘泥于起承转合等中国民歌的作曲技巧,而是做了许多突破和创新。

交响音乐这种艺术来源于西方。它的音乐思维、结构,尤其是它的旋律感觉,与中国的民族音乐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中国人对交响音乐多抱“听不懂”的态度。为了使交响音乐能够走进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运河谣》的创作者在交响音乐民族化与西洋歌剧形式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探索的步伐。

作者在这部歌剧的音乐思维上没有过分强调西洋音乐的纵向和声思维,因为中国大众对音乐的审美习惯是横向的旋律思维。这恰恰是中国的民族音乐的特点,所以作曲家努力借鉴民族音乐的创作手法,将交响乐的和声巧妙的旋律化,这样才会更加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习惯。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埃尔文·舒尔霍夫《长笛与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 李斯特钢琴改编曲——圣桑《死之舞》S.555音乐特征及演奏探析 《小河淌水》《槐花几时开》的演唱特点与艺术分析 吉纳斯特拉《阿根廷舞曲》的演奏分析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的曲式分析与演奏 肖邦《F大调第二叙事曲》(Op.38)曲式分析与演奏研究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的多声部研究 巴托克《小宇宙》曲式分析与教学研究 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式结构研究——以九首钢琴奏鸣曲为例 万哈尔《D大调低音提琴协奏曲》曲式分析及演奏诠释 乔治·利盖蒂钢琴组曲《利切卡尔》分析研究 从曲式分析到风格分析——音乐分析课程的发展现状与改革设想 中国民歌《茉莉花》之研究——以江苏、河北两地《茉莉花》为例 对我国现行常用曲式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拉赫玛尼诺夫《音乐瞬间》Op16教学与演奏分析 王立平与《红楼梦》声乐作品研究 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特点——以贝多芬奏鸣曲《热情》为例 古典隽永,情融浪漫—勃拉姆斯三首钢琴三重奏创作技法研究 论奏鸣曲式在胡梅尔钢琴奏鸣曲的运用 钢琴基础教材的音乐性与技术性的阐释与展望——以《布格缪勒钢琴进阶25曲》(作品100)为例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演奏技巧剖析 论肖邦E大调第四首谐谑曲 谈王建民的二胡狂想曲 勃拉姆斯三首钢琴奏鸣曲的演奏与教学研究 穆索尔斯基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音乐分析研究 《第二二胡协奏曲—追梦京华》之创作与演奏风格探究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音乐理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以《曲式分析》课程为例 勋伯格Op.15/1,《在茂密绿叶的遮掩下》-声部连接、和声和谐度、歌词、曲式分析 舒曼《C大调幻想曲》演奏中技术与情感的统一 罗德里戈早期吉他协奏曲研究 一曲壮丽的革命诗篇——柯达伊交响变奏曲《孔雀飞》的曲式分析与内容初探 格拉祖诺夫钢琴奏鸣曲的结构思维研究 李斯特《塔兰泰拉》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刘文金二胡作品研究 黎英海钢琴作品《夕阳箫鼓》民族化元素及演奏研究 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杨晓冬的咏叹调研究——以杨晓冬的两首咏叹调为例 偏而不离——认知诗学视角下《裂缝》的解读 合唱准备练习探究 巴赫《意大利协奏曲》创作风格与钢琴演奏分析 勃拉姆斯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演奏技法分析 黄虎威长笛独奏《阳光灿烂照天山》结构分析及演奏难点 莫扎特歌剧《牧人王》中咏叹调《我爱你,这爱情坚贞》的演唱分析 徐景新创作歌曲的演唱探微——以《飞天》、《春江花月夜》、《卜算子 咏梅》为例 维奥蒂《a小调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研究 歌剧咏叹调《你也知道他,妈妈》的艺术特征研究 试论民族歌曲创作与演唱中的风格性与兼容性——结合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的演唱体会 马思聪四首小提琴作品解析 探究小夜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以舒伯特、托斯蒂《小夜曲》为例 浅谈绛州鼓乐<滚核桃>的演奏技法应用及艺术表现 申克音乐分析体系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乔治·格什温歌剧《波吉与贝丝》中二首唱段分析研究 由《我爱这土地》分析陆在易艺术歌曲创作特点及演唱处理 浅析约翰·约阿希姆·匡茨《c小调三重奏奏鸣曲》创作背景和演奏特点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第20号Op.49.2第二乐章的双排键电子琴编配与演奏解析 探究小夜曲的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以舒伯特、托斯蒂《小夜曲》为例 伊萨伊《第六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Op.27)作品及演奏分析 筝曲《醉·舞倾城》的创作特点与演奏分析 德彪西《萨克斯管与乐队狂想曲》的音乐学分析 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探微 艺术歌曲《梁祝新歌》的演唱诠释与研究 歌曲《淋湿的梦》的艺术特点及演唱探析 歌曲《我怎样去爱你》的演唱分析 歌剧咏叹调《前天夜里,我的孩子》演唱分析 民族声乐作品《土家撒叶儿嗬》的演唱分析 格拉纳多斯钢琴组曲《戈雅之画》之研究 论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艺术分析和演唱处理 艺术歌曲《湘累》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四川大竹盘歌的音乐特征及演唱风格研究 交响音乐史诗《成吉思汗》创作技法 希曼诺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的分析与研究 论米夏克低音提琴第一奏鸣曲的创作风格与演奏技巧 贝多芬早期变奏曲的艺术特征——以变奏曲WoO 71为例 怀揣思乡情 盼望归故乡——探究《望乡词》的艺术情感及分析 交响组曲《五行》之创作体会与技法分析 库夏科夫《冬季素描组曲》音乐创作及演奏分析 特奥巴尔德·波姆《大波兰舞曲》Op.16作品与演奏分析 歌曲《孟姜女》的艺术风格及演唱分析 套曲《夏夜》中浪漫主义风格与演唱元素的呈现——以《在滨海湖上》和《离别》为例 论歌剧《茶花女》中咏叹调《永别了,过去的美梦》的演唱分析 歌剧咏叹调《你也知道他,妈妈》的艺术特征研究 舒伯特《a小调奏鸣曲第一乐章》(D.845)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肖邦《降B大调华丽变奏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 舒曼钢琴组曲《森林情景》音乐与演奏分析 古筝协奏曲《红高粱叙事曲》的音乐与演奏分析 许学东扬琴作品《瑶山夜画》的演奏分析 路易斯·斯波尔单簧管协奏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技法——以No.20为例 二胡作品《曾侯乙传奇》的二度创作探索和实践 巴拉基列夫“回教风幻想曲”《伊斯拉美》演奏技巧研究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09演奏技巧剖析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演奏分析——以《A大调钢琴奏鸣曲D.664》为例 巴赫《创意曲集》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裕固族民歌《木拉呗哩》的演唱探析 豫剧风格在叙事歌曲《木兰从军》创作与演唱中的呈现 塔克塔谢维利《C大调长笛与钢琴奏鸣曲》的音乐与演奏技巧分析 Max Reger三首中提琴无伴奏组曲音乐演奏分析 何占豪古筝三重奏《姐妹歌》的演奏分析 宋词新曲的演唱分析——以音乐会中两首曲目为例 肖邦《波兰舞曲》Op.26结构特征研究 舒伯特《即兴曲》D.935的音响版本比较 莫扎特F大调第十九钢琴协奏曲K.459音响版本研究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