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康丽颖教授实践之困现有协同育人机制背景下的未成年人发展问题 参与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多元主体的诉求与行为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建构的经验与问题 协同育人机制要解决的问题:【目标不一致、关系不协调、资源不共享、责任不共担、功能不互补、发展不全面】 接下来我们可能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做一个研究,……把国内外好的一些经验和模式概括出来。 现在关于教育有一些大家困扰的问题: “内卷”与“鸡娃” 教育的起跑线在哪儿? 超前教育、过度教育与校外补习的弊端分析 我们双减政策的制定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怎么去解决,在这里我们可能要思考,我们做教育研究,可能更多地要考虑,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保障,那现在我们可能又从另外一个角度,社会发展的教育基础越来越引领社会发展,比如教育可以给国家培养人才,人才的战略储备,教育也可以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比如说一个重点中学建好了以后,旁边的房价肯定涨,教育也和人口有关系。没有劳动力,社会就没办法可持续发展,人口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战略,鼓励大家生好、养好、教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做一个跟协同社会教育平台,从两个维度做,一个是从生命全周期,0—18岁,还有一个从家庭支持,从 赫克曼的研究:在0至3岁时对幼儿教育进行投资,每年的回报可以达到16%左右,而3岁至4岁时投资的回报率就下降到7~10% (支持家庭,支持托育机构,孩子在成年的时候)家校冲突:不断挑战教师职业专业性的家长 家校合作:被家庭个体性需求裹挟的学校 校外补习:日趋加重的课业钢制应该如何解决? 双减政策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但是怎么样落实双减政策,能够让孩子在双减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可以说是迫在眉睫。理论之思 如何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理论解释框架?(以“双减”为例) 如何超越“协同治理理论”“共同体理论”和“重叠影响域理论”的局限,以教育的核心问题“育人”为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 要【如何基于我国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保障优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假设?】这是目前还在处于一个起步阶段, 从理论上来讲,国内外都有一些这样的思考,但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理论解释的框架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再通过理论和实践,通过工作逻辑、研究逻辑的结合去做一个构建,那么理论的指导意义它是不言自明的,比如说这次双减政策的颁布,实际上后面它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论在支撑,其实它涵盖了一个协同育人的理论,比如说从五十年代就有减负,为什么减到现在一直减不下来,因为你减的是学校的负担,那学校说我不留作业,没给学生增加负担,从一个协同的视角,应该就可能把这个问题做一个根本的治理,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那么目前我们怎么样去通过一个系统的理论研究,去三、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建构的国际视野 【家庭的基本职能、学校的基本职能、参与学校活动、帮助子女在家中学习、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社区组织活动】 关注孩子成长的微系统,关注家庭之间的阶级阶层差异(文化资本、编码理论) 关注家庭与社区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社会资本) 家庭社协同对弱势家庭的倾斜和补偿通过协同机制保障受教育权为基本人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四、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建设的中国智慧 基于我国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保障优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协同育人模式” 三个原则:公平提质创新相一致,责任分担共担相协调,平等参与合作相促进 从宏观社会治理、中观的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理性、微观的学校家庭社会实践活动三个层面进行模式建构 体系是一个制度安排,机制是一个中观层面的工作原理,模式是一个微观层面的实践探索,机制既要顶天,同时也要落地政府推动、学校主导、专业引领、个性化服务、家庭担责、社会支持机制的职能: 服务学校,为学校开展家校社共育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为教师实施家校社共育活动提供指导服务; 帮助学生,为学生参加家校社共育活动提供咨询指导,为解决学生成长的问题建立共育支持系统; 支持家庭,为家庭开展家校社共育工作提供专业指导;为家长参与家校社共育工作提供工作平台; 影响社会, 动员社区机构和居发参与家校社共育工作;走进社区举办讲座开展联谊推动共育工作;吸纳专业化的团队参与家校社共育服务。
摘要: 高等教育大力推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高职教育应突破传统模式,大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从专业定位、知识架构、能力培养及人文素质几个层面上开展校企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产学研用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与国际合作的课程体系开发”
一、“协同育人”的研究基础
1. 政策背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在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又一项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中提出,“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核心任务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认为,“2011计划通过瞄准更深层次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来设计,它涉及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找到深度契合点,转化成生产力”。按照“2011计划”的设计,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全面、功能广泛的优势,吸收行业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建立一批新的协同创新平台,逐步构建“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新模式。该计划重在推动高校内外各种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发展,通过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协同创新模式。
2.现状与机遇。“2011计划”出台后,教育界与相关部门在产学研用的协作创新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分析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科研开发和知识增值的领域,而具体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可操作办法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事实上,“协同育人”理应是高校“协同创新”概念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体现产学研用,如何引入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显然是更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人才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实用型、应用型”。多年来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其本质都是高级专业型人才,其工作内涵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转变为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其工作岗位是生产第一线。因此,高职教育各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与办学模式就必须依托行业、企业,确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思路。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医疗电子工程专业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理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加以简单介绍。1.专业特色与定位。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源于本科教育专业目录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电子信息类学科与生物医学学科的交叉结合学科,各个学科的交叉结合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而且也反映在技术方法上的融合,其目的'是电子信息等工程学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在高职教育背景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医疗电子工程专业更多地与医疗器械产业、医院设备维护管理部分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医疗电子工程专业坚持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办学原则,结合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目标岗位为企业的产品注册检测、医院的医疗设备定期维护与购置,其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适应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医学、电子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从事与医疗器械有关的研究开发、系统调试、维护与检测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学生核心工作岗位定位在医疗器械企业急需,同时又适合高职类大专层次的中高级技术岗位。
2.校企合作思路。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完善学校教育功能的有效模式之一,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转化与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医疗电子工程专业若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在医学高科技背景下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与医疗器械开发企业、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等多渠道合作办学,进行深入融合的教学模式与课程内容改革,探求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失为提高医疗电子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协同育人”校企深度融合的基本模式
“协同育人”的校企合作是指高职院校与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以及具体的教学活动环节,双方在生产、教学、科研等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达到学校、企业、行业、学生、社会等多赢的效果。企业需要人才,渴望学校培养的人才“称心如意”,行业可以整合多数相关企业的诉求,参与完善整合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接触企业知识、了解行业及社会需求,对其自身今后个人发展有积极意义;社会和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引导和协调上述各方,实现不同目标下的利益共通。因此,“育人”是多赢的基础,只要参与合作的多方在这点上达成共识,“协同育人”的机制才能够长期有效地贯彻执行下去。
校企深度融合是“协同育人”的根本,丰富合作内涵是“协同育人”的精髓,结合专业特点,学校与企业在“协同育人”培养机制中要注重以下几个层面:
1.岗位需求层面。本着高职教育“立足应用、服务地方”的专业定位模式,分析所属学科自身的优劣势,聘请企业人士指导专业建设,成立由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等人员组成的“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讨,探究本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依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双赢合作为目标”的方针,确立对应行业中的职业岗位,以达到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专业链对接职业链,并能顺应产业发展方向,不断调整专业内涵,以满足职业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务的需求。
就目前而言,医疗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集中在企业的生产车间、检测部门、客服部门、临床医院设备科等,学校可以与这些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挂牌确立“实训基地”。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的就业岗位中,通过工作实践法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学生胜任能力的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事件访谈、客户专访等手段,获取学生胜任能力的有关信息。通过梳理上述信息,形成专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的讨论文档。在“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根据“实践专家挑选标准”,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召开实践专家论证会,讨论分析论证专业的职业面向,得出专业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的系统化工作过程。对典型工作任务排序、归纳形成职业的行动领域,包括工作任务描述、工作过程及方法、对象、工具、劳动组织和要求等内容,涵盖岗位群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
2.知识架构层面。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集中讨论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用人需求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与行业协会成员、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课程分析,通过融入职业元素的形式来制定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宏观与微观设计、制定质量标准和考核办法,确立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共同开发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标准的新思路。结合专业特点,完成工学结合专业课程的系统化、标准化,形成专业课程的体系标准,专业教师参照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标准,融合课程特点,展开面向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从构建学习情境、制定学习目标与内容、筹划工作任务、探讨教学方法、确定课时安排和成绩考核计划等方面,逐项落实课程的校企合作开发内容,最终形成课程大纲和教学资料。
学校可对照各类专业课程开发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从政策、管理层面协助专业教师与企业跟进课程开发进程。专业教师自身应积极主动与该类企业沟通,参照课程开发标准,完成课程各阶段开发任务并收集课程教学资料。
3.能力培养层面。职业能力发展要经过“从初学者到专家”的五个阶段,在校企合作的实训环节中,进一步与“实训基地”的相关岗位管理人员探讨,通过分析专业行动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能力进行归纳与提取,确立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规划专业培养过程中的实训环节,使之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全方位对接。
4.人文素质层面。参与“协同育人”的各主体要素除了在课程建设、实训配套等实现合作开发与资源共享外,校企文化建设等软资源的互补和共享更应该值得重视。以素质培养为目标,搭建学校、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育人课堂,让学生不仅有专业建树的科学追求,同时也要有文化成人的人文理想。
四、“协同育人”的成效
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能够达到学校、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多赢。经由“产学研用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方研讨而确立的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定位、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明确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能力培养导向,让学校在专业办学和培养人才方面更加具有竞争力。教师与社会密切接触,能够及时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师资力量加强。“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下的“人”是最大的受益者,学生在校期间就提前接触社会、行业,增加了今后就业的个人竞争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训练,也将使其工作更易得到企业认可。有些学生能够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有些学生在技术中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都是学生个人价值在企业中的体现。与学校建立的长效“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订单式的人才培养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用人成本和培训成本。
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推动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加强建设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的深层内涵。探讨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摸索。
参考文献:
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职教论坛,2013,(01)。
柴继红。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研究.职教通讯,2011,(05)。
基于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考试类型与方法研究论高职教育中的“政校企”合作模式探究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父母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二是学校要加强家校合作。三是政府搭建平台,支持开展家庭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主讲人:康丽颖教授提纲: 1双减和家促法背景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 2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之困与理论之思 3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建构的国际视野 4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建设的中国智慧(本土实践探索)在做项目过程中,推进中国教育制度的创新,建构一个有中国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协同育人机制。一、双减和家促法背景下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政策热词、民生热议、理论热点】 2020年11朋,十九届五中全会颁布的《中国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2021年3月两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又从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共建共治共享水平”,提出了“加强家庭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建议》和《纲要》明确地指出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背景和意义。 政策回顾【涉及管理层面、各种资源、实施三个层面的协同,既有宏观,又有微观】 2021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完善家校社协同机制,进一步明晰家校育人责任,密切家校沟通,创新协同方式,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教育部门要会同妇联等部门,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建设,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更改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努力形成减负共识。(第二十一条)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总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总则 第六条)”涉及五个子课题,既有协同育人面对的教育的困扰,也有国际经验和本土的探索,同时还做了一个理论架构的设计,机制建议整体的架构,同时还做了一个示范区建设。二、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之困与理论之思 概念1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明确对儿童教育的共同责任,相互配合、整合资源、平等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创设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教育生态环境,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社会一词的多重涵义 【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式教育,它是跟生活融合的,学校教育是一种正规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教育,社会教育包括社会教育机构、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还包括社会教育资源单位,比如雷锋叔叔,还包括社区,还包括所有的社会成员。】 【家促法有六部分内容,其中有一部分社会协同,社会协同实际上就是动员现有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来帮助家长更好的履行家庭教育权利,它反映的就是我们对“社会”的解读】 案例:金晓宇父母带给我们的家庭教育沉思,一枝不屈的花朵在苦难的荆棘中绽放 我们在这里思考一个问题:他的父母如何把一个生理、心理都有问题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精神健康的人? 此案例引发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们如何通过一种机制的建设,能够促进所有的少年儿童健康地发展,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机制建设。 那什么是机制呢? 机制是一个工程学的概念,就是一个工作系统,以及工作系统的原理,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机制是国家为推动教育目的的实现,落实育人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的由政府驱动、学校主导、社会支持、家庭参与,多元主体协作的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教育工作系统和工作原理,“育人”是这个机制建设的核心,“协同”是一个关键,“机制”是一个保障。 实际上它要解决的是三件事:一个是培养什么人,就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个是怎么培养人,通过协同来培养人;第三是为谁培养人,为党育人,为国育人。 概念2 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育人机制:是指国家为推动教育目的的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由政府驱动、学校主导、社会支持、家庭参与、多元主体协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教育工作系统及工作原理。 其中“育人”是这个机制建设的核心,“协同”是一个关键,“机制”是一个保障。 指导服务、责任共担、补偿干预(对一些家庭教育能力不足,或者学校基础比较薄弱的这样的一些机构,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些支持还有一个是从整个教育制度创新的视角,做一个综合评估机制建设)、综合评估(还有一个是从整个教育制度创新的视角,做一个综合评估机制建设) 在这个机制架构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个顶层设计,核心机制就是我们所说的指导服务,它主要侧重的是一个机构建设,就是协同育人,比如说我们要依托学校、依托幼儿园、依托社区,我们做一些机构建设,来指导家长能够跟学校、跟社区协同开展教育青少年,有一个责任共担,这个侧重的是一个功能性建设, 我们认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是推动教育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的保障条件。
摘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越来越受到管理界的重视。本文主要从知识管理概述、知识管理生态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等三个方面对知识管理的诞生和发展进行归集,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知识管理,知识生态系统和协同机制,为相关学者和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研究提供便利。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生态系统 协同机制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全球竞争越来越激烈,知识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知识是推动企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企业要发展就要进行知识管理。如今,知识管理已经从理论研究越来越步入到实践领域之中。企业通过各种的知识管理,如企业知识生产、共享、创新等活动,帮助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知识交流与沟通,促进企业原有知识新的提升,促进知识向实践转换,形成一套企业知识生态系统,把企业管理和知识管理进行协同。
一、知识管理研究概述
1.知识管理研究的内容
从2000年开始,据中国知网期刊数据统计,用“知识管理”作为检索内容的论文就有近12000条。从国外学者更多认为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存储、识别、编码、转化、共享、传播、运用等。从国内学者对知识管理内容研究看,知识管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研究侧重点也会不同。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研究知识管理在企业或社会性组织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主要是研究知识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人们逐渐看到了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积累在企业竞争力方面的优势。而随后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知识管理的概念,也越来越发现知识管理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2.知识管理研究的方法
从国外学者对知识管理方法进行研究来看,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提出多种知识管理的方法,如构建组织信息开发技术、组织激励知识的创新和转换、建立知识评估系统等。而国内对知识管理方法的研究主要是涉及到知识管理中对隐性知识获取和显性知识的应用,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获取。如王如富等人提出知识编码化、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学习型组织、设立知识主管、构建知识仓库、进行基准管理和最佳实践的六种方法。其他学者从知识管理方法的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知识的搜索、知识的地图、知识专家系统、知识订阅、知识资料库和知识分类等,这些知识管理的方法对于落实企业和社会性组织的知识管理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知识管理研究的策略
知识管理可以为企业或社会性组织创造价值,国内外学者也对构建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和相关机制进行研究。国外对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多数研究侧重在知识管理过程中提出相应策略,如Day James 提出知识管理实施的四个策略,即企业业务会受到的知识的影响;企业知识管理策略在组织系统中的影响;根据企业知识管理策略调整企业内外的`经营方针;知识管理在企业运营中的反馈情况。从国内对知识管理策略的研究来看,国内学者在国外学者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情况提出了新的适合我国发展的知识管理策略。如邱均平教授提出,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策略应与国家发展策略相吻合,因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战略需要得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改善激励机制,建立相应的企业知识产权机制和制度。
4.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系统研究比较有代表的是Tiwana,其提出知识管理系统有十个阶段,即企业或社会组织的框架、管理战略、知识管理的框架、现有知识系统、知识管理的团队、知识管理系统的规划、层级化的知识管理系统、结果为导向的知识管理实践、知识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知识管理的反馈平台等。国内对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知识管理系统要素、层次、模型和机制等进行研究。朱祖平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可以由企业或社会性组织的学习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方面共同协同合作。张新武提出,知识管理系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其由组织结构、组织文化、个体学习模式、业务规则及交换过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构成。
二、企业知识管理生态系统
知识生态系统是在一个组织中, 由知识资源、知识服务活动、知识创新活动以及他们的交流和协作环境所组成的, 通过知识流动、价值流动、物质流动而形成的开放、动态的知识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知识, 由知识和知识载体组成。知识生态系统内部或系统之间的知识资源、知识服务、知识创新能够进行互动,使其具有学习、适应和调控能力。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知识系统正如生态系统,把企业知识系统和生态系统进行结合起来。知识生态系统的运用就是合理利用和保护知识生态系统, 为组织知识创新、带动社会发展提供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知识的总量和质量以及知识交流的途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知识生态系统也逐步成长。组织文化、人才、资本等因素影响着企业知识生态系统的进化。知识生态系统的管理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促进知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影响知识生态组成、功能的知识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优化,为知识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塑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知识管理生态系统的协同的重要性
协同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存在,在人与人之间、不同系统之间、人与机器之间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协同。在现实中,企业、社会性组织等部门,成立各式各样的部门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协调。人们通过建立协同的环境,进行信息的交流,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信息的创新。简单的各部门资源的连接和单一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用户新的需求,而是需要把信息进行互连、重组、协同来解决新的问题。
企业或社会性组织对知识进行的协同其目标是使其能够成为知识型组织,以知识为基础,通过成员的合作来降低企业知识管理的成本,增强竞争力。对知识进行协作管理会使组织部门之间、部门成员之间知识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关系变得更加便捷,企业和部门之间知识共享的成本减少。参与到知识管理协同的成员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利于成员知识结构和知识能力的提高,促进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组织成员学习能力的提升无疑有利于本组织整体知识共享、知识创新能力提升,促进本企业和部门的管理理念和产品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四、知识管理生态系统的协同机制研究
1.国外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哈肯(H?Hake)和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H?Igor Ansoff)是较早较深入对协同进行研究的。对协同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哈肯认为协同有抽象性和普遍意义,是从自然科学角度分析;而安索夫从经济管理角度,把协同细化到管理层面进行研究。
在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基础上,Michael Porter(1980)继续了安索夫研究,提出利用识别协同机会方法来分析价值链;Christopher Bartlett和Sumantra Ghoshal (1990)提出实现企业盈利可考虑从组织行为、技能等方面共享来实现。另外,社会系统学派代表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对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发挥很重要作用,其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知识管理,认为企业组织中人们相互关系是一种协作系统,他注意到个人只有同社会关系中的其他人联系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就不能发挥作用 [4]。萨尔坦?科马里在其《有效的知识管理》中提出,企业知识管理在文化方面进行协同,认为“知识管理涉及在企业中创造一个有利于知识创新、传递和共享的环境”。
2.国内知识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在国内,目前对知识管理协同机制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它只是进行协同思想介绍,并没有一整套的系统理论。陈永隆将知识管理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8年-2006年文档管理时期;第二阶段为2006年-2009年以人为核心用隐性知识传递知识;第三阶段为2009年以后充分利用网络工具与企业系统融合时期。蒋俊东(2004)从宏观角度阐述了协同理论对现代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任何一个企业可视为一个复合的协作系统。目前企业管理职能就是维护好这个协作系统 。和金生(2002)首次提出知识管理发酵模型,认为可以对企业知识创新进行发酵性分析。柯青,李纲(2008)对企业知识协同研究进行综述,分别从知识协同相关方法与技术、知识协同相关概念以及知识协同应用领域三方面进行综述。孔祥浩、 吴咏梅、 张研(2012)基于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知识管理全运行过程的基本要素,构建知识管理网络模型,并分析知识管理运行机理。
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新的管理研究领域而言,企业知识管理协同机制方面研究的并不多,很少有对此进行直接研究与论述。在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企业管理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中,借此机会对相关的文章进行深入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综述。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的知识管理协同机制方面的研究内容是比较分散的,但仍然在一些文章中有对知识管理的协同机制方面的一些论述,进一步对企业知识管理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可以为知识管理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面和一套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如富,徐金发,徐媛.知识管理的职能及其与组织学习的关系[J].科研管理.1999.20(4)
[2] 周深.企业知识管理创新体系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4
[3] 朱机平.刍议知识管理及其框架体系[J].科研管理.2000(1)
[4] 丹尼尔?雷恩著,李柱流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综合素养培育的协同式教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要 :幼儿教育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运用协同式教学不仅可行,而且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立足于实践,文章探索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协同的协同式教学,尝试开展书本文化与本土文化、幼儿园与文化场馆、幼儿园与家庭、讲授化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的协同教学。为了保障协同式教学的顺利开展,应当建立制度化的馆园协同机制,打造教师团队,建立常态化的家园合作平台。
关键词 :协同式教学;幼儿教育;综合素养
协同式教学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强调整体的优势,协同各方的力量整合教学资源,实现“1+1>2”的教学目标。学前教育的宗旨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使幼儿成为祖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如何有效实现这一目标,综合素养培育过程中运用协同式教学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协同式教学在幼儿综合素养培育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符合党的教育方针
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幼儿教育具有典型的启蒙教育特征,但必须坚持全面原则,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整体培育幼儿的素养,这五个方面具有基础性和发散性的特征,伴随着幼儿的成长,综合素养的内涵也会得到不断更新。为了将幼儿综合素养的培育落实到实处,《纲要》与《指南》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必须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1]。协同式教学打破了碎片化、孤立化、个体化的教育模式,让整体的全面的教育贯穿幼儿教育始终。协同式教学不仅面向全体幼儿,也关注个体幼儿的全面成长。在协同式教学中,老师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资源的整合者,教育也不再仅仅是教育者的事情,而是社会共同的事情。
(二)切合现代社会对人全面发展的需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党的教育方针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幼儿阶段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指南》中明确要求:必须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2]。协同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将德、智、体、美、劳各个领域的素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教育过程中,渐次稳定地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能力与文明生活方式。
(三)教学改革与探索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理念的深化,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也激发了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关注,一个围绕幼儿教育整体发力的大社会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幼儿教育的改革重点在于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2012年江苏省下发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督导评估实施办法》,为幼儿教育的改革提供了规范发展的依据。师资力量的引进、基础设施的升级、教育经费的投入营造出良好的协同式教育环境。
二、协同式教学在幼儿综合素养培育中的尝试
(一)书本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协同
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是绘本图书。绘本图书可以带给幼儿广阔的阅读世界,对于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开发都具有其他书本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各个幼儿园为适应幼儿教育的特点,购买了大量的绘本读物。但是,绘本读物虽好,幼儿精力集中的时间却十分短暂,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不能长时间依赖绘本读物或者日复一日过度使用绘本读物。《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幼儿教育中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实现书本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协同,既可增加幼儿学习的兴趣,也是幼儿教育多元化多样化的教学改革需要。笔者所生活的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有着星罗棋布的本地资源:瘦西湖、八怪纪念馆、东关街、四望亭、扬剧团、文昌阁、木偶剧团、美术工艺坊等,为书本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协同、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提升文化认同与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幼儿园与文化场馆的协同
园馆的协同已经为社会所认同接受,并且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昆明市图书馆与幼儿园联合举办“以书为伴,快乐成长”亲子阅读活动[3],四川绵阳历史博物馆与幼儿园联合开展文化体验课,将传统的石刻文化通过拓片艺术呈现在幼儿面前[4],这中间充满了动手的兴奋和对历史典籍的敬畏,从语言和读写、科学、美术、音乐等单元构建学习内容。幼儿综合素养的培育,需要重视幼儿园与文化环境的协同,各种文化场馆也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的基地。扬州双博馆、扬州图书馆、史公祠等具有系统、规范、严密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扬州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园馆协同的丰富资源。
(三)幼儿园与家庭的协同
家庭在幼儿教育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如何实现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共赢,责任共担,将家庭这一主体资源在协作式教学中充分运用是十分有意义但也十分艰巨的工程。开发、利用家长资源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幼儿园应主动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循序渐进,引导家长积极参与;资源互补,发挥家长的独特优势;适度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幸福成长。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家园协同需要建立正常的互动机制,通过大数据储存家长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在家园互动中应当避免单向式的指令、任务和要求,充分尊重家长的资源特点。笔者所工作的幼儿园十分重视家园协同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家长会有新生家长会和每学期的家长会,家访有新生家访和有针对性家访,家长学校包括保健知识、幼小衔接等知识;亲子活动有家长开放日、实践活动、节日活动等,无一不是家园互动协同式教学的真实体现。
(四)讲授化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的'协同
教育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也可打破常规自主创新。将讲授化教学与游戏化教学相互协同配合,可以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但游戏化教学过程中,不能用游戏冲淡教学的目标,不能为游戏而游戏。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应当针对幼儿的特点,事先进行认真的准备,设计好游戏化教学的程序与策略以及支撑条件。把游戏化教学的情景性、生动性尽可能地表达出来,以此来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兴趣性。打造自主游戏的环境,设置自主表现的区域,收集自主学习的材料,引导自主发展的轨迹。讲授化教学严肃有余活泼不够,游戏化教学活泼有余严肃不足,且游戏化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某一阶段使用的教学手段,随着幼儿的成长,游戏化教学手段将逐渐为讲授化教学所取代。
(五)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的协同
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能力与文明生活方式同样需要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学习的协同。笔者曾经围绕《种植大蒜》开展了实践操作学习,事先设立了学习的目标:在种植大蒜、收获蒜苗、挖蒜头的过程中,了解大蒜的生长过程。使用一些小工具、材料,让幼儿主动照料大蒜,感受新奇与喜悦。通过对大蒜生长过程的记录,学会测量、比较、表达、操作等领域的核心经验。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品质。幼儿表现出的浓厚学习兴趣保证了《种植大蒜》实践操作学习的成功。由此可知,实践操作对理论学习是一个极好的印证,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幼儿探求真知的欲望。
三、保障协同式教学的建议
(一)建立制度化的馆园协同机制
教育最终需要制度的保障,落实《纲要》和《指南》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制度设计上保证建立园馆协同机制。制度化的园馆协同机制建立起来后,就可以实现园馆联动,进入深度合作阶段。
(二)打造教师团队
幼儿综合素养培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队伍上,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的团队是实现《纲要》与《指南》的组织保证。坚持持证上岗,打造名师团队和骨干教师团队,让双团队成为幼儿教育的基石。园方应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保证幼儿教师能够有机会进行知识的更新与提升。
(三)建立常态化的家园合作平台
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离不开家园合作,幼儿园与幼儿家庭有着共同的培养目标,所以建立常态化的合作平台是有基础的。只是,这种合作平台必须是一种平等的相互支持与理解,一种尊重的相互补充与配合,应当杜绝任务取向、命令取向,更加需要防范资源榨取型合作平台。
四、结语
幼儿综合素养既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也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所有这些又都包融于德智体美劳之中。协同式教学在幼儿综合素养培育过程中既可发挥整体效用,又可实现协同效果。这一教学形式改变了过去单一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实现了社会、园方、场馆、教师、家庭以及幼儿等多元主体的转变,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立体式的幼儿教育模式,这将更有利于幼儿综合素养的培育,实现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与文明生活方式的目标。
如何构建多跨协同机制体系的方法。1、多跨协同机制是整体智治的必然要求和基础框架。2、当前构建跨部门协同机制存在的问题。3、整体智治视野下推动部门协同机制构建的建议。
12月21日上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应何厚铧邀请在澳门出席“2009两岸四地大学校长高峰会”。这次高峰会是在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之际,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主办、澳门大学承办的,来自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近30位大学校长到会,围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展开研讨。 袁贵仁在开幕式上作了主题讲演,分析了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态势,回顾了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性成就,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展望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思路。他指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将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更加重视保证教育质量持续提高的有效机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结构体系更为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及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为把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知识贡献。 袁贵仁强调,当前内地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在三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鼓励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依法明确政府管理高等学校权责,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积极鼓励支持和宣传推广成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要健全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在政府主导下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事业政绩观和人才质量观,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运行方式进行宏观调控。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和高校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的责任,建立多角度评价人才发展潜质的测评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个体发展相协调。三要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终身学习机制。加大“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力度,加强重点特色学科建设,加强中西部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搭建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从有条件的地区做起,逐步建立弹性学习、工学交替,教师和企业科技人员相互兼职等制度,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袁贵仁高度赞扬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高等教育的可喜成就,对加强两岸四地大学合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高等学校师生的交流,促进人才联合培养,取长补短,为造就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和学术领军人物而努力;二是充分发挥中华文化优势和四地高等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学术合作,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形成更多原创性、先进性的科研成果;三是进一步凝聚共识,搭建更多更好的交流合作的平台和载体,使两岸四地大学交流与合作常态化和规范化,构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大学群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会后,袁贵仁会见澳门特别行政区新任行政长官崔世安,双方畅谈了对胡锦涛主席为澳门大学题词“爱国爱澳、博学笃行”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义,回顾了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同内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历史,表达了遵循“一国两制”方针、深入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意愿。(实习编辑:刘艳艳)
浅析基于科学研究的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 科学研究 创新型人才 培养途径
论文摘 要: 本文从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结合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科学研究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两者结合的现状和问题,并从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研究团队等方面总结了深化两者结合的方式和方法。
1.引言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创新人才和进行科技创新的重任。随着国家对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入,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体系承担的科学研究任务日益繁重,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兼顾融合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发挥科学研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命题。
2.科学研究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 2.1科学研究是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根本保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学生的影响莫过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要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必须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而教师创新素质不同于其他人的创新素质,美国学者史密斯认为,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那些善于吸收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1]。因此,要建设一支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科学研究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性创造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克服教师创新意识薄弱、学科知识落后、知识结构不均衡的缺点,而且可以激发教师进行研究探索的兴趣,培养锻炼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科学洞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决策力。同时,科学研究作为一项系统研究工程,具有复杂性、多学科性、偶然性等特点,教师通过科学研究可以不断深化专业领域,拓展学术视野,掌握新的知识与理论,提高学术和教学水平。所以,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是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迎接创新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
2.2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内在要求。
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正在从注重传授知识、单纯强调课堂教学,转向强调综合应用和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教育目标和方向的转变必然要求改革现有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拓展符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培养手段。科学研究作为教学以外的高校另一种社会职能,是一种智力、心力和劳力相综合的创造性的劳动,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可以更多地了解和感受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依托科学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互动。因此,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教学资源优势和科学研究优势,基于科学研究的各组成要素拓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2.3科学研究是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准确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内涵,而什么样的人才是创新型人才呢?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型人才所下的定义是: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2]。国内学者对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的普遍共识是“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创新型人才定义为具备敏锐创造性思维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且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简单地说,创新型人才除了具备较强的创新综合素养外,更要有突出的创造性和科学性。因此,培养一名合格的创新型人才的着眼点不仅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理论、具备就业和谋生技能,养成德才兼备的全面素质,而且要在发展智力的.基础上突出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而良好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须在科学研究的氛围和环境中才能得到培养、锻炼和熏陶。所以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以科学研究为基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融合。
3.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和问题
3.1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现状。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及自身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突出。据统计,“十一五”以来高等学校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占半数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直保持在70%以上,重点重大项目都在50%以上;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有分别占全国总数的64%和31.7%;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授奖总数的52.3%、37.0%和30.9%[3]。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人数达2907万,研究生人数达140万[4]。在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的规模和质量迅速发展的状况下,两者的结合日益紧密。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逐渐成为教学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借鉴素材;部分高校设立了针对大学生的科研专项课题和学生科研助手岗位、组建了课外科研兴趣小组、实施了科研项目吸纳学生参与研究的计划,做出了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研究的尝试。
3.2高校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的结合不断加强,高校从内部管理机制和人财物投入进行了改革,但作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尝试,两者在结合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政策单一孤立不够系统、学生参与度流于表面不够深入、结合方式简单覆盖面狭窄等,而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结合途径单一,对科学研究的利用率较低。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了项目、平台、团队、产学研合作等众多要素,每个要素又包含了不同创新层次。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就必须建设一个涵盖科学研究全部创新要素和不同创新层次的结合体系。而目前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结合仍是以科研项目为主,且仅仅停留学生参与学习的初级创新层次。对于平台、团队、产学研这些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要素,由于存在着人员复杂、经费较大、运行繁琐等问题,高校在利用这些要素方面虽然也积极做出了尝试,但都是断断续续、点到为止。这种单要素结合方式,不仅造成高校内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匮乏,而且导致学生创新环境、培养手段的单一和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
4.基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4.1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发挥科学研究的积极作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好方式莫过于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及主持科学研究活动,让其亲身体会和学习创新的过程。首先,营造宽松的科研政策和浓郁的科学研究氛围,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制定扎实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政策制度。其次,按照学生个人创新能力的大小设立合理的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层次。一要吸收学生参与到大型科研项目的研究中,尤其是国家层面的重大科学研究活动,如“973”、“863”、“国家攻关”等国家中科技计划项目。通过参加重大科研计划,可以使学生对于大型科研项目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和先进的科学研究手段,在掌握严谨的研究方法的同时,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符合自身知识水平结构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般性科研课题,例如省市一级的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使学生学会在具体科研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并在科学研究中检验知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三要针对学生设立低门槛的科研课题,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凝练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和方向,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一些深度的研究,真正当回科技创新的掌舵者。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大背景下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必然途径。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办学理念以优势专业为中心,在学生国际流动、教师国际流动、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国际合作研究以及合作办学等方面做出了诸多努力,在取得大量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矿业大学 国际化 优势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09-02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及其高等教育机构为因应全球化背景而在战略上设定国际前沿目标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在实施层面表现为具体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及其效果。[1]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本质是按照国际高等教育界通行的理念、准则和规范指导办学,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提高一国或者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办学水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理解能力的人才的过程。[2]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作为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3]近年来,中国矿业大学在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分别被江苏省授予2013年 “江苏省外国文教专家研究会先进集体”和“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的称号。本论文集中讨论了具有矿大特色的国际化道路,同时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一 国际化的办学实践
1.学生的国际流动
中国矿业大学一直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积极扩大出国留学学生和来华留学学生的规模,形成了双向流动的合理格局。学生的国际流动是大学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矿业大学的留学生数一直呈现递增的趋势,目前有在校留学生180余人。就留学生的层次分布而言,大部分为学历生(degree-seekers),而非非学历生数(non-degree seekers)。在学历生中,本科生的数量最多,一直占据主体地位。从方向上看,学生流动分为流入(国际留学生)和流出(本国学生接受时间不等的海外学习)两种形式。2013年,国际部会同教务部,设立出国留学奖学金,选拔了126名出国留学预备生。
同时国际部积极推进各个研究生、本科生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中加MBA项目、格里菲斯大学土木工程本科项目、墨尔本皇家理工建环本科项目、俄罗斯奖学金项目、美国全球优秀本科生项目、奥尔登堡大学交换生项目以及其他多个校际交流项目派出学生100多人。在鼓励本校学生短期访学的同时,2013年学校设立了来华留学生奖学金,鼓励更多留学生选择矿大为他们的学校。这一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当年招收留学生54人,其它各类学生29人,留学生在校生规模达到170人,较之前有了增长。[4]
2.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道路还体现在学校对师资力量国际化的重视。师资力量是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直接影响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方向,也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目标。世界上许多高水平的著名大学,师资力量往往都是高度国际化的。中国矿业大学采取了培养与引进并行的办法来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
首先,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经常组织教师及行政人员的短期访学工作为便于教职工赴海外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积极主动协调学校相关部门,对学校因公出访审批手续进行了简化,同时推出了《中国矿业大学出国(境)人员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处级以上干部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政策,在严格规范外事管理的同时,为教职工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提供了政策保障。2013年,学校累计派出111批次因公出访团组,共计296人次赴海外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或考察访问,比去年同期增加49%。此外,学校停办多年的管理干部和教师团组海外进修项目也得以重新启动执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教职工自觉对外交流的主动意识逐渐增强,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5]
其次,中国矿业大学国际交流处加大聘请外籍教师的力度。他们的加入,大大丰富了教师学术背景的多样性,同时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通过积极拓展聘请渠道、强化服务措施等举措,学校2013年重点工作之一――聘请15名语言外教的任务顺利完成。这些英语、德语外教分别承担了英德语言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大学公共英语、同时承担了研究生英语及孙越崎学院等的语言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良好。此外,2013年,学校还接待了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奥地利、英国、丹麦、日本、韩国、南非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和学者200余人次来校合作交流。 [6]
在优化本土教师学源背景的同时,学校还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学校2007年获批的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项目“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继续由国家重点资助并实施。2013年,学校聘专引智经费实现360万,其中含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项目3项,引进海外高层次文教专家重点支持计划项目2项,另外今年申报的第四个“111计划”――“深部地下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已获批执行。[7]
3. 教学与课程的国际化
一个学校的国际化不但体现在学生和师资的多元化,更重要,更核心的是要实现教学的国际化。1996年,OECD将“课程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urriculum)定义为“一种为国内外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能在国际化和多元化的社会工作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西方学者莫里斯哈拉雷(Maurice Harari)认为,课程国际化不仅包含外语训练和国际区域研究学科的发展过程,而且还包含将全球视野引入一般学科的“学科普遍化”过程。[8]
我校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稳步推进双语教学。2010年《中澳学院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列为校教学改革项目,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与课程大纲制定并实施,3位外方合作高校教授为中德学院、中澳学院授课,国际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每个专业在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以后会开设专业英语课。但是和其他项目相比,教学上的改革力度较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教材单一,接触不到原版教材,虽然引进了外籍教师,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和课程国际化的问题。
4.国际合作研究
在科研方面,中国矿业大学近年来积极推进本校优势专业的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一方面提高教师与学生主持、策划、参与重大国际项目的能力;同时依托国际会议,促进科技和学术成果的国际交流。2010年9月17日,我校校长葛世荣率团出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2010年世界能源论坛大会并向来自世界各国的700多位与会者发表了题为“中国未来能源与洁净煤技术”的演讲。2010年3月15日至3月22日宋学锋副校长等一行七人于赴德执行考察访问任务,主要是落实“中德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合作推进会”中煤矿安全设备物联网、城市系统物流规划、节能减排、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四个产业化项目。 [9]
5.国际合作办学
国际合作办学也是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战略的一部分。2010年我校先后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奥尔登堡大学、波鸿工业技术大学、德国RWE公司、澳大利亚巴拉瑞特大学、卧龙岗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合作单位分别签订了教育科技合作协议或合作备忘录。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学校同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协同模式,成立了国际学院,建设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10多所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美国南达科塔矿业学院发起成立的全美矿业高等教育联盟拟以团体会员方式加入,联盟的国际影响日益扩大。2013年,学校新签约海外合作高校10所,续签7所。其中,新签约澳洲高校1所、续签4所;亚非高校新签约4所; 欧美合作高校5所、续签3所,布局日趋合理。同时,根据学校要求,结合各单位对外交流实际情况,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分别选取了5家合作伙伴作为重点交流对象。目前,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基本实现至少与海外2家以上的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实质性合作关系,使得我校国际交流工作更加务实。 [10]
二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办学的特点及其问题
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化办学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方式不断丰富。从最初的单纯引进少量外国留学生,公派留学生,教师短期访问合作等方式发展成一套全面的,多渠道的,多层级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模式。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已经与国外一批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通过联合培养、交换交流学生、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不断拓展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第二,参与主体的层次逐步从研究生向本科生下移。中国矿业大学早期的学生对外交流项目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近两年,矿大不断推进本科生短期访学交流项目。学校组织人力,物力,推进短期访学项目的进行。第三,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道路以自己的优势专业为发展中心,这一特点在国际会议的举办和国际合作项目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虽然中国矿业大学在国际化办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中国矿业大学还缺乏对于国际留学生的吸引力,国际留学生比例依然偏低。从国际留学生的来源国家来看,中国矿业大学的留学生多集中在亚非欠发达国家,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学生的吸引力还不够。其次,对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体制借鉴不够。高校国际化强调的是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目前中国矿业大学的多数国际化办学方式都是以项目为中心,以会议为表现形式,缺乏系统教育理念的植入和教育体制方面的真正变革。再次,中国矿业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在许多方面依然体现出“依附性”的特点,对于其他大学借鉴的多,输出的少。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应该是双向的,即相互的借鉴,彼此的输出。
总之,中国矿业大学以服务教学、科研、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校中心工作为宗旨,以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为重点,探索实践行业特色和国际化办学相融合的发展之路,从学校发展实际出发,探求一个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讲实效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2] [8]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 [J] 高等教育研究,2009,(9):23-28.
[3] 网络搜索.
[4][5][6][7][8][9][10]中国矿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年鉴[R].2013.
作者简介:朱潇潇,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教师、讲师(江苏徐州 221000)
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B类(2012W57―思维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论文
摘要:对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教育科研不是一种简单的牵引,而是唤醒教师自身专业自觉意识与内在情感的投入,它实现的是专业生活方式,是“滴水穿石”的守望。作为每一位教师,其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就是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是这种行为被许多表象所掩盖,成了一种无意识、无目标的行动,现在所要做是如何点击、链接,从而唤醒这种意识与情感,使之成为有意识、有情感的自觉行为。作为学校教育科研,它渗透在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需要教师去捕捉、去激活、去领悟,从而“让教学实践有更多的研究元素”。
关键词:教育科研 教师专业发展
一、对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发展的认识
教师专业,首先是教育专业性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知识,仅靠师范学校的传授,以及后期的教师培训是无法真正体察其真谛的,关键是长期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个案,再经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思考、总结、提炼兼收并蓄,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专业性知识,这就是所谓的“学以致用”。
其次是教学专业性知识。这是教师从事学科教学所特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组合,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专业能力的强弱,一方面依赖于其专业知识的基础,而更重要的方面,则是教师在他的学科领域里、教学生涯中,经过长期跌打滚翻的磨练所累积的经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专业水准无疑影响着学生思考问口朱金瑁储美玉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教师只有当具备了精深的教学专业性知识,才有可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真正能手,否则严重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和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这也正说明了教师教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第三是专业品质。教师是学生每天读的'一本书,虽然对其专业品质很难定义,但它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表现为对教育、对学生、对自身发展的基本态度是清晰的。每一个学生都希望有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心态,而这种环境与心态的创设,对学生来讲,教师的作用太重要了,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生的生活和人生的命运掌握在教师手中。作为教师,你既是严师,也是师长,因此要关注学生持久长远的发展;作为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他们的闪光点,称赞他们的良好表现、挖掘他们生命的潜力与活力、关心他们生存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困惑与愁绪、宽容他们的失误与瑕疵、理解他们不同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呵护他们生命的尊严、引导他们前行的轨迹、施行充满人性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理解做人的价值。教师的责职在于“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建立,以及灵活的知识迁移、积极的情感体验作为主要任务。
第四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境界。“学习是最好的投资,”“学习是一种福利,”我们应该正视这种学习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并备加珍惜,精 fi,经营。教师专业发展了,学校才能发展;学校发展了,教师才能成就自己、成就学生。当然,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累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付出。
二、研究与教学的互为关系
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研究应该是相互融合的。因为我们可以在研究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教育效能,在此基础上可取得一些具有借鉴价值的成果。显然,播下的是研究的种子,收获的是先进的理念和教育的智慧。同时,参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因为科研能改变人的想法,科研能培养智慧型的教师。教育科研好比飞机的翅膀,没有翅膀的飞机能跑,但不能起飞,同样,没有教育科研支撑的教师专业,能生存,但不能发展,更不可能成为名师。
三、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专业发展路径
教师可从自己工作的特点出发,寻找自己专业发展的切入点。首先,教师的工作具有个体性、自主体验性。其次,具有在不断取得经验并加以积累中发展。再次,是在实践中优化专业知识。基于教师工作的特点,其专业发展的路径为:首先。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干预,即强调专业学习的传递性和展示性,当然,这种学习是一种生成性的知识,而不是仅仅简单的传递。其次,既然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那么要设法拓展专业学习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以达到让自己在学习后行动改进和经验的理性化积累。
再次,教师的专业学习好比登山,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登上山顶,而更重要的在于领略、感受沿途的风光I;因此,教师自己要直接参与体验,力求在学习与教学实践中优化自我,发展自我。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希望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 , 教师专业化毕竟是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 , 而当前我们却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对于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 , 似乎很少有人进行过理性地审视。其实 , 当前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陷入了困境。我们只有采取直面这些困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 才能更好地寻求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及其发展方向。一、教师专业化的标准要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 , 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 , 以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但当前学者们对于教师的专业标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利伯曼指出了专业应当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 1) 范围明确 , 垄断地从事于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 ;( 2) 运用高度的理智性技术 ;( 3) 需要长期的专业教育 ;( 4) 从事者无论个人、集体均具有广泛的自律性 ;( 5) 专业的自律性范围内 , 直接负有做出判断、采取行为的责任 ;( 6) 非营利 , 以服务为动机 ;( 7) 形成了综合性的自治组织 ;( 8) 拥有应用方式具体化了的伦理纲领。霍勒指出专业的标准有六项 :( 1) 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 ;( 2) 系统的知识 ;( 3) 长时间的理论与实际训练 ;( 4) 高度的自主性 ;( 5) 团体的伦理规范 ;( 6) 经常性的在职教育。台湾学者马信行认为专业的五个层面是 :( 1) 运用专门知识 ;( 2) 提供专业服务 ;( 3) 具有专业自主 ;( 4) 接受专业教育 ;( 5) 信守专业道德。由此可以看出 , 虽然当前还没有被学者们一致认同的教师专业标准 , 但是上述学者的观点中却包含了教师专业的几个核心标准 :( 1) 专业服务 , 服务是一个职业的根本要求 , 尤其在西方更是把服务放到了专业标准的首要位置。( 2) 专业知能 , 这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训练 , 是任何一个职业想成为专业的基本条件。( 3) 专业自主 , 这是专业的关键因素 , 其核心是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 4) 专业制度 , 这是专业的外在保障制度。( 5) 专业伦理 , 这是专业的内在约束机制。二、教师专业化的困境在明确了教师专业的标准之后 , 我们就可以按此标准对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程度进行审视。然而 , 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 , 当前我国的教师专业化面临很多困境。1、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服务是一个专业的根本要求 , 正如舒尔曼指出:“一个专业首要的社会目的就是服务。专业工作者应是那些接受了教育并且利用其知识和技能为不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大众服务的人。”任何一个专业获得人们承认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质的服务。然而, 在当前我国教育界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中 , 很多人把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 却把如何更好地服务学生置于次要位置。这无异于本末倒置, 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目的困境。有学者认为 ,“传统教师专业发展大多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目的( 如促进学生发展 , 提高教育质量等) ,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目的是为了教师个体人格的完善 , 为了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笔者对这个观点不敢苟同。对于任何事物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以及外在目的和内在目的的划分并不是绝对固定的 , 关键在于从什么立场来看。从表面看 , 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目的 , 而完善自身人格、实现自我价值则是内在目的 , 教师在其中实现了本体价值。而从实质来看 , 促进学生发展则应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目的 , 教师在此过程中实现了本体价值 , 而其自身人格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则是外在目的。在当前这个时代 , 我国教师的服务意识还非常淡薄。教师缺乏服务意识体现在缺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缺乏教为学服务的意识、缺乏为家长服务的意识等方面。与此同时 ,教师的奉献精神正在日益衰退 , 从一些人宣称“蜡烛精神”已经过时便可见一斑。“蜡烛精神”代表着奉献精神 , 在宣称“蜡烛精神”过时的背后其实质是否定奉献精神 , 认为在强调个体自我价值的时代奉献精神可以抛弃了。殊不知 , 在任何时代对任何职业来说 , 奉献精神都是一个必备的要素。2、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包括三个层面 : 第一个层面是科学人文基础知识 , 第二个层面是学科知识 , 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学知识。如果说教师对第一个层面的知识掌握尚可的话 , 那么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以及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教师专业化的严重障碍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知识困境。( 1) 学科知识的非专业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一个专业对其知识的要求一般是精深的、复杂的 , 甚至是带有垄断性的 , 具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的差异 ,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按此标准 ,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所需要的学科知识显然算不上是精深的 , 更谈不上垄断性 , 而是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已经基本掌握的知识。如果说有差异的话 , 也只是存在程度和水平高低的差异 , 并不存在像医生或工程师那样对专业知识具有绝对垄断的地位。当然 , 现在很多教师都具备了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 , 他们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可以说相当精深复杂 , 但问题是一旦他们成为中小学教师之后 , 就会发现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基本无用武之地 , 这就造成了“所学”和“所用”严重割裂的情况 ,这对于像医生、律师、工程师等专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2) 教育学的科学性差阻碍了教师专业化如果说学科知识非专业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化是无法避免的 , 那么教育学的科学性差则是阻碍教师专业化的根本原因。教育学至今仍然是一门未成熟的学科 , 被戏称为拼凑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的“智慧的色拉”。作为教师 , 他不仅要知道“教什么”, 而且更要懂得“如何教”。正是在“如何教”这个问题上 , 教育学知识面对丰富的教育实践总是显得极为贫乏 , 对解决复杂多变的教育问题总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当然 , 这么说并不是指责教师的无能 , 而是由教师工作本身的不确定性、情境性、复杂性及创造性等特点决定的。对于生成性的教育情景 , 任何相对固定的技能技巧的作用都是非常有限的。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 , 教师不可能像工程师那样依照设计蓝图按部就班地建造一座大楼 , 不可能像医生那样有条不紊地按照一定程序进行手术 , 也不可能像律师那样条分缕析、有理有据地进行辩护或控诉 , 教师主体只能根据自己对教育的领悟、对以往教育经验的反思以及对教育情景的理智性判断来创造性地运用。而且由于教育效果具有内隐性、滞后性、非实证性等特点 ,这就造成教师的育人不像医生治疗病人那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假象 , 即教育内行和外行在从事教育工作时似乎产生的教育效果差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师的专业化打了折扣。3、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境专业自主是判断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的关键因素 , 而专业自主的核心在于掌握相应的专业权力。但是在科层组织和专业组织这对矛盾面前 , 我们发现学校的科层权力明显压制了教师的专业权力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权力困境。学校科层权力战胜教师专业权力的原因何在 ? 教师的权力是一种知识性权力 , 它以教育学知识和缄默知识为其权力基础。但由于教育学知识和缄默知识并不被承认为是成熟的科学知识 , 因此使得教师的专业权力只能是一种软权力 , 而学校科层管理人员的权力是一种行政性权力。因此学校科层权力就是一种强大的硬权力。学校科层权力压制教师专业权力带来的后果是 : 教师工作在一个官僚主义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压抑的组织环境中 ; 教育改革总是自上而下绕过教师这个真正的主体 , 并因此在实践中屡屡流于形式、异化和夭折 ; 教育管理者总是不顾教师的强烈反对而实施那些符合现代性原则的外控式、效率至上的程序化机制来管理、考评教师 ; 科层制对教学过程的集权控制使教学变得越来越技术化 , 越来越丧失创造性。由于科层组织与专业组织是一对经典矛盾 , 所以以上这些后果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 , 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比如在美国 , 有全国教育协会和美国教师联盟两大教师专业组织 , 承担着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 , 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等使命。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教师组织 , 仅有的教师工会也几乎是名存实亡 , 这就使教师群体的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4、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专业制度是教师专业化的外在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制度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困境。2000 年 9 月教育部颁布 《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这标志着教师资格认定在全国范围内已全面展开。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只要符合了所规定的学历标准、达到普通话的要求就可以拿到教师资格证书。因此 ,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实际上是“学历认定制度”, 而不是“资格认定制度”。此外 , 教师资格认定偏重于对申请者的知识进行初步鉴定 , 而对于申请者的教学技能 , 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没有进行必要的评估。于是 , 在现实中教师辱骂、体罚、虐待学生的情况频频发生 , 甚至出现“禽兽教师”也就不是偶然了。这就提醒我们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绝不能流于形式 , 而要对申请者的知、情、意、行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综合考查。在修正、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基础上 , 还要在教师聘用、晋级、解聘等方面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在中小学教师的聘用上还广泛存在着学校领导说了算的现象 , 甚至还存在拉关系、找后门等不良风气 ; 在教师的晋级制度上论资排辈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 在教师的解聘上同样是领导的主观意见占据主导 , 缺少科学的评价制度。笔者认为 , 在中小学成立由若干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组成的专业委员会 , 负责对教师的聘用、晋级、解聘等进行评估和监督 , 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5、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专业伦理对教师专业化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 因为伦理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正如古德森所说:“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的和伦理的专业 , 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而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规范伦理取代了德性伦理 , 这就造成了教师专业化的伦理困境。德性伦理是出自个体德性的伦理 , 是以个体德性为自因的伦理 , 它具有内在性、自律性和超越性等特征。规范伦理关注道德原则、规范实际的行为效果, 但忽视对人本身的关怀, 造成普遍的“人格分裂”和道德危机。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是规范伦理, 追求规范约束的完备性, 德性伦理在现代性中被边缘化了。教育活动的内涵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 , 更在于主体间围绕着知识、情感、价值展开教育性交往 , 以及在这种交往活动的基础上建构意义世界 , 它和德性伦理的内涵是一致的。所以 , 教师职业伦理必须立足于德性伦理而不是规范伦理。教师职业德性伦理的核心是对生命和教育意义的领悟与践履 , 其形态是自由境界而不是服从规范 , 其动力是自我超越的意义感而不是对惩罚的恐惧感 , 其养成方式是反思、体验、领悟 , 而不是约束、强制、命令。教师职业要实现专业化 , 就必须建构这种基于意义体验的德性伦理。然而 , 教师专业化所追求的德性伦理在现代性中是难以形成的。在现实中 , 现代性通过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把教师职业伦理异化为按照教学法规范和科层权力制定的管理规范 , 用教学技能高效率地教知识 , 以保证学生考试成功的规范伦理 , 使教师职业自我意识和人生态度都充满着工具理性和利益至上的倾向 , 这样难以建构起基于个体意义体验的德性伦理 , 从而使教师专业化陷入了伦理困境。三、教师专业化的希望以上对我国教师专业化面临的五大困境进行了剖析 ,但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专业化进行全盘否定。诚然 , 无论把教师职业看作是“半专业”、“准专业”, 还是“形成中的专业”,我们不得不承认 : 教师职业相对于专业化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也许教师专业化只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 一种理想 , 甚至只是一个乌托邦。但是 , 只要这是一种反映正确方向的趋势 , 只要这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 , 只要这是一个必要的乌托邦 , 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事实上我们在困境中也看到了希望 , 希望来自于我们换种视角看待教师专业化。第一种视角是以过程替代结果。长期以来我们把教师专业化当作了一种静态的结果 , 但把教师的现状与专业化的标准作一番对比之后 , 我们自然会发现教师专业化存在诸多问题 , 假如我们把教师专业化看作一种动态的成长和发展过程 , 那么我们就会少一份浮躁和指责 , 多一份从容和宽容。第二种视角是以手段替代目的。一直以来我们似乎理所当然地把教师专业化当成了目的。教师专业化本身就是目的吗 ? 我们认为不是 , 教师专业化充其量只是手段而已 , 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 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实现 , 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也自然得到了提升。如果我们把两种视角结合起来看 , 似乎眼前就豁然开朗了 : 虽然教师专业化只是一种手段 , 其本身并不是目的 ; 虽然教师专业化可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 并不一定有结果 , 但正是在这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中 , 教师专业化无疑达到了它的目的。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浅谈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文关键词: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 发展
论文摘要:
厘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概念,比较两者涵义的异同,这有利于明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内外联系,有利于探索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模式。
一、厘清“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概念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霍利(Holye)定义为“指在教师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简短的定义却呈现出一个信息: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流变和革新的过程。即暗含着教师个体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的革新。
霍利(Holye)曾明确地把教师专业化定义为:一是关注一门职业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应有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二是关注教学的品质、职业内部的合作方式,教学人员如何将其知识技能和工作职责结合起来,整合到同事关系以及与服务对象的契约和伦理关系所形成的情景中@。很明显,这一定义首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强调教师职业作为一个普通职业,是一个通过符合专业标准而成为专门职业并不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并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培养专业情意、促进专业发展,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的一个转变过程。
就宽泛的意义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均隐含着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区别不大。但事实上,它们并不是同一概念。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教学成熟化、技能化的过程,主要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的提高。教师专业化则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以及教师专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强调的是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提升。此外,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学实践的过程、教师成长的阶梯。而教师专业化则是一种教育制度的体现、一种教育改革的趋向。
二、“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主体化的教师专业化
从王卫东等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有如下规定:“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以教师个体在专业领域内的自我为核心,以教师个体的经验反思为媒介,不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非常明确的特征:教育专业发展是一个意识到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是使教师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使教师职业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教师是教学实施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职业教师专业发展这一过程就难以完善,教师专业化这一目标就不可能达到。因此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强调教师的自主意识,要求教师订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努力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人。
教师专业化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是一个与主体性密切相关的复杂过程,有赖于教师以自身的经验和智慧为专业资源,在日常的专业实践中学习、探究、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通常,专业自主作为一个职业成为一门专业的重要指标。因此,教师只有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发挥了自身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共创教师专业化。而且教师的主体自主性意识要落实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就像叶澜等学者指出:“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定、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他们强调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自我意识发展正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立足点和依托体,这一自我意识也将非线性的动态教师专业发展推向高层次的静态的教师专业化。
(二)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静态归宿
王卫东等学者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这一提法意味着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发展概念,既是教师专业发展所要达到的目的状态,也是教师专业化自身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里就可以把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解为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用于指称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发展过程以及其所达到的状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自我的形成。”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也正是突出这点。强调教师专业理念的建立要求教师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学生观、教师观。强调知识专业拓展、不断的积累、丰富和完善,强调专业技能的形成,不断增强、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强调专业情意的培养,不断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反映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状况,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持续变化也体现教师专业化的内容要求。
三、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专业化的模式探索
(一)基于校本研究的模式
在校本研究中,教师是研究者而不只是教学技术的应用者,教师对自身实践工作进行反思,并不断地重建自我。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一方面校本研究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选择,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树立。更重要的是校本研究对教师素质这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起着极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校本研究。校本研究是学校里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自主意识是校本研究正常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化之间存在着的是一种既互为前提又互为结果的动态生成关系。校本研究过程中,虽然教师专业化是教师群体各方面素质发展趋向的过程。但在进行研究时,教师的各方面素质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这个变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突然的即时结果,它会及时地对所从事的研究产生反馈,形成一条回路。因此,校本研究中,成为主体的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不仅会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会促进教师专业化向完善化迈步。
(二)基于教学反思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