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应用化工期刊是核心b类期刊吗

发布时间:

应用化工期刊是核心b类期刊吗

难度倒不是很大,

毕竟只是科技核心,

不会有中文核心那种难度的。

1972年。应用化工期刊1972年成为的北大核心期刊,是中国化工行业具有影响力、权威性的刊物之一,《应用化工》旨在传递和交流化工领域的先进经验和科技成果,适用技术,及时报道国内外化工科技动态和市场信息,为科技生产,成果转让,产品销售服务。

该杂志不是核心期刊。

可以确定《应用化工》杂志目前不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其他荣誉请见封面,希望有助于你。

b类中文核心期刊

1、《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57年,为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理论双月刊。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生态环境科学、无线电通讯工程、传播学及其交叉学科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2004年,本刊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评为综合性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2、《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版、2017版、2020版),是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4-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被中国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知网、万方、维普等平台收录。

3、《心理学探新》

《心理学探新》创刊于1980年,是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心理学核心期刊。

《心理学探新》主要发表理论心理学、认知实验心理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发展和教育心理等基础领域,及各类应用领域的探索、创新性学术论文。

4、《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据2018年5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共出版文献18223篇,总被下载2981474次、总被引138949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850、(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498。

据2018年5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载文量为16796,被引量为118263,下载量为601316,2015年影响因子为0.62。

5、《银行家》

《银行家》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银行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心理学探新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cssci 是南大核心,南京大学评选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每两年评一次核心期刊,通常是指北大核心,也就是平常说的中文核心,北京大学评选的,4年一次每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自己单位科研领先的专业相近的刊物,通常划归为A类,次之B类,再次之C类一般来说,单位能够划分A类、B类、C类的,基本上要求都是比较高的地方,A类、B类、C类这些刊物,多数都是从cssci 和中文核心期刊里面选择出来的,也有极个别把不是不是核心的报纸刊物划在A类、B类里面,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等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核心期刊评选的单位不同称呼也不同,但是总体来说,核心期刊刊发文章质量高,被引用多,因此对遴选刊发的论文要求很高很严格。

核心期刊特点

核心期刊是我国国内对一些学术水平比较高的期刊的等级评价,通常被国内核心期刊遴选机构收录的期间都叫做核心期刊。比如北大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等。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国内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

是高级职称评审,博士研究生毕业,保研留学科研机构高等学校评先进评奖金的衡量条件,虽然国家没有明确对期刊进行分级,但大多单位高级职称评审都会要求发表一两篇核心期刊论文。核心期刊也是有分级的,通常会分为A类,B类,C类。

山东化工期刊是核心期刊吗

你文章具体是什么方向呢?这个选择很多的啊。化学论文的话,像壹品优刊化学进展、分析化学进展等等都可以啊

《化工生产与技术》属于核心期刊,要求比较严格,发行少,如果学术比较强的话可发,因为有些单位要求发稿在核心期刊上《山东化工》发行范围广 投稿信箱:

化工类专业学术论文发表怎么投稿,今天给大家推荐几本很不错的学术期刊杂志,如下:

2. 《化学工程与装备》杂志于1972年创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出版,由福建省化工学会、福建省化工研究所主管,福建省石油化学工业设计院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化学、化工类学术期刊。据2018年10月《化学工程与装备》编辑部官网显示,《化学工程与装备》编辑部拥有编辑1人、特约编辑2人

3. 《山西化工》杂志创刊于1958年(双月),系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出版传媒中心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山西省惟一综合性化工科技期刊,为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期刊和山西省一级期刊。本刊以促进化学工业发展为己任,重点报道国内外化工、煤化工等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捕捉国内外相关科技动态和经济技术信息,追踪国内外相关市场热点,突出学术性、前瞻性,技术兼容,信息量大。

4. 《云南化工》以"为促进云南化工产业的发展服务"为办刊宗旨,全面报道云南省乃至全国化工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改造成果,重点报道化工企业需要的具有工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和对生产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改造成果,对企业和科研院所工程技术人员有借鉴作用的经验和体会,对产品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前景分析;传递国内外有关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新产品开发信息。

化工学报属于核心级别的期刊。

《化工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化工学会和化学工业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化工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23年。月刊,国内刊号11-1946/TQ,国际刊号0438-1157,邮发代号2-370。主要刊载反映中国化工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的重大成果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文章。按研究领域设以下栏目:热力学,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催化、动力学与反应器,分离工程,过程系统工程,表面与界面工程,生物化学工程与技术,能源和环境工程,材料化学工程与纳米技术,过程安全,现代化工技术。

来稿可自投,也可经作者所在单位学术部门推荐。研究生论文必须征得导师同意。合作论文必须征得合作者同意。切勿一稿多投。以“研究简报”发表的文章待进一步研究工作结束后仍可以“研究论文”形式在本刊重新发表。作者应保证拥有合法著作权。

人类工效学期刊是核心期刊吗

人类工效学杂志简介人类工效学杂志创刊于1995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双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所属分类:期刊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工程科技II / 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栏目设置:论著;技术与方法 ;研究与探讨;综述;收录与荣誉: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人类工效学杂志社介绍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二、字数应控制在8000字以内。应使用规范文字,各种数学、化学及结构式应正确无误,物理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计量和计数单位前需使用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上下角标、黑白体、大小写应准确表达,对易混淆的请用铅笔标注。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五、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一、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积累,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 11 人。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4 人,讲师 4 人。承办会计学专业和经济管理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的会计与财务管理类课程的教学。现有硕士生导师 3 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 6 人,具有硕士学位 8 人,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学骨干。他们组成了一支富有团队精神、、富有朝气和激情的学术队伍二 、人才培养我校于 1998 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于 1999 年开始招收“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 2000 年申报并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 2002 年申报并获得“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招收。我校拥有这 3 个硕士点以及这 3 个硕士点进一步建设与发展,为会计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扎坚实管理及经济理论研究的基础,借助于这两个硕士点,已招收“财务管理与会计”方向的硕士生 40 人左右,有 3 位会计学教师为硕士生导师。近几年来,我校已形成“环境会计理论及实务”、“公司财务理论与实务”等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有稳定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师资队伍较为合理,科研项目及学术论文比较充足。自 2005 年来,我们积极准备申报会计学硕士点,到2013年已具备申报会计学硕士点的基本条件。三、科程结构本专业主干学科为经济学。主干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英语精泛读、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A 、经济应用数学、 VFP 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概论、中级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英语等。。集中实习环节 27 周,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基础会计课程设计;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四、就业去向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率达 96% 以上,其中有多名毕业生考上国内知名高校的会计学专业研究生。还有不少学生在国外高校取得或在读硕士、博士学位。学生的主要就业单位。在会计师实务所、政府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等五、专业特色依托我校化工、材料、土木、建筑等工科资源,学生不仅具备一般会计学专业理论及经济管理知识,还掌握了一定的工科知识,了解相关行业的企业运行特征,具有适应“工业”企业对会计学人才需要的独特优势。课程建设和专业培养始终坚持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理念,不断借助课程设计、实习、模拟教学等形式,推进学生掌握企业会计学实践操作流程。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实习环节中受到用人单位的积极好评。培养学生“工学”及“人文”素质,在培养方案及课程设计体系设置了工科类必修及选修课、通识类的人文、经济、管理、及法学类等课程。强化理论前沿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重。在培养体系中逐步增加会计财务理论前沿课程,并在相关专业主干课程教学中加强理论及前沿知识的教学。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一直设有基础会计课程设计、财务会计及成本课程设计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试验等课程, 3 周的认识实习及 6 周的毕业实习,每年均设有 3 周的社会实践,并具备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注重学生未来职业道德及习惯的培养及熏陶,通过入学教育、学科介绍、课堂教学、高年级传带、知名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调动专业教师、专业 管理老师、社会及家长、学生等全方位的力量,培养学生踏实肯干、务实求学等的作风。会计专业学生的学风、班风及就业状况等,在学院各学科中一直名列前茅并保持稳定。 一、师资力量工业工程系目前有专业教师 11人, 其中教授 2人,副教授 5人,讲师 4人。主要 承担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现代物流概论、工业工程基础、物流信息系统、人类工效学、物流系统设计、运输与仓储管理、现代制造系统、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工程数据处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等专业课程以及工业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物流实训和相关课程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教师队伍以年青教师为主,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 和在读 博士 5 人、博士后 1人。教师队伍中拥有“青蓝工程”、“ 333”学术带头人 2名、“青蓝工程”骨干教师 2人。二、办学理念和特色1 、培养目标、过程和手段紧扣市场需求我校工业工程专业成立之时正值我国物流业进入转型和快速发展时期,人才缺口比较大。同时由于本专业教师具有良好的物流管理专业背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市场热点需求,我们将工业工程专业的发展优先定位在物流管理方向,应用工业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物流系统。由于该定位的市场预期比较好,专业方向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培养过程中,在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生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等方面注重与市场接轨。引入了大量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并创造相应条件,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让学生深入企业第一线,鼓励即将毕业的学生深入签约单位,尽早适应工作角色,受到用人单位好评。组织了各类学生能力与创新技能竞赛,培养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积极主动为单位服务的精神。紧扣市场需求来培养应用性人才这一特色,使得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持续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 、培养方向有明确的定位工业工程专业目前确立的培养方向有四个:一是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二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三是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四是生产与现场管理。这四个培养方向的共同特色就是面向各类生产与物流企业。目前我国这两类企业正面临着由传统管理方法向现代管理方式的转变,本专业致力于将工业工程和物流相结合,做到技术和管理的充分集成,让学生掌握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从集成创新的角度学会对企业供产销系统进行效益分析和系统优化,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3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工程学科”的特色为充分体现这一特色,工业工程系在教学培养方案上进行了创新,制定了与其他兄弟院校工业工程专业相区别的教学方案。主要在教学计划中强调学生不仅应具有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应具备雄厚的经济学科基础。通过设置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地理、经济法、国际贸易与实务等课程来增强学生用经济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企业和组织系统的能力。这一特色既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工业工程专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工程学科”这一特点。4 、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工业工程专业是一个面向企业和组织实际、集工程、管理、经济等学科为一体的复合型专业,用人单位非常强调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重,采取实验、上机、课程设计、参观、软件实训、模拟竞赛、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多种手段加强本专业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学分占总学分的比重达到了 23%。此外,本专业有 12门课程开设了实验, 14门课程开设了上机内容, 7门课程开设了集中的课程设计,并有 4个专门的实习实训环节。学生在校期间需进行第三方物流模拟、 ERP软件应用、电子商务软件实训、物流信息系统软件应用、物流中心经营模拟、零售业经营模拟等一系列实训。在学生毕业前还专门安排了一个能综合运用所学各科知识的企业运营管理模拟大奖赛,以调动学生努力学习、拼搏进取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锻炼学生善于合作、敢于竞争的优良素质,适应社会需要能从事企业运营管理的高层次复合人才的要求。该模拟大奖赛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三、课程结构本专业主干学科为 管理学、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 。主干课程为:概率统计、工业工程基础、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生产与运作管理、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方向)、人类工效学(生产与运作管理方向、生产与现场管理方向)、采购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向)。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 、实验:工程化学、大学物理实验、工业工程基础、工程力学、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生产与运作管理、现代制造系统、人类工效学、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设计、采购管理。2 、上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工程制图、 VC++程序设计、工业工程基础、经济学、财务管理、网络数据库技术、运筹学、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概论、工程数据处理、物流系统设计、 ERP原理及应用、采购管理。3 、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设计、市场营销学课程设计、物流系统设计课程设计、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课程设计、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采购管理课程设计。4 、实习实训:物流实训、供应链实训、金工实习、认识实习、生产与毕业实习。四、就业去向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率达 100%,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两个,一是在各类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中从事现代工业工程和生产运作管理,如海尔集团、和舰、明基、富士康、沪士电子、熊猫集团、江铃汽车、友达光电、东元电机、英隆机械、西门子、飞利浦、华硕、 AO史密斯等。二是在各类企业中从事物流及供应链管理,如苏宁电器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速达物流公司、中铁快运、佳达物流、 DHL等。 一、人才培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 ERP以及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系统、 ERP、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市场营销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商务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规划、设计、研究和应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基本训练。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学制均为 4年,授管理学学士。二、课程结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课程有: VC++程序设计、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生产运作管理、、系统工程、电子商务、 ERP原理及应用( A方向)、物流信息工程( B方向)。双语教学课程有:电子商务、管理统计。电子商务专业主要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运筹学、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案例、网络营销、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与管理、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网络数据库技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Java程序设计( A方向)、电子政务工程( B方向)。双语教学课程有: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三、成果与特色本学科建设形成的学术梯队是南京工业大学“优秀团队”,研究方向稳定,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与企业进行多方面合作研究,在教学改革中成果丰富,成绩斐然,多名教师获得南京工业大学和江苏省各项教学奖励,《电子商务》课程已建设称为南京工业大学精品课程。在《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管理科学》、《运筹与管理》、《管理工程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 200篇,主编出版教材 15部,出版专著 2部,国家发明专利 1项。四、师资力量管理工程系目前拥有专职教师 11人。其中,教授 1人,副教授 5人,讲师 5人。博士 7人,硕士 4人( 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建成了一支学术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比较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学系成立于2006 年,它的前身是 成立于1989年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后从中独立 。 经济学系主要 负责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学问之一,成立经济学系以适应时代潮流与社会需要,并培育经济专业人才参与国家经济建设行列,还可使本校管理,法律等各相关学科及其他理工类学科的学生对人类经济活动有进一步了解。目前经济 学系 共有教师 11 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 2 人,讲师 7 人,助教1人。 其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9人,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学骨干,组成了一支富有教研梯队结构合理、极富团队合作精神的的学术队伍。经济学系 开设的课程主要有: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产业 经济学、 计量 经济学、 证券投资学 、 管理信息系统 、 技术经济学 、 税收学 、 财政学 、 项目管理等各专业基础 课程。近年来,经济 学系 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地参与并承担多项科研任务,开展科研活动。 经济学 教师承担或参与研究的 国家级课题3个, 省部级以上课题8个,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二等奖的项目2个,入选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及其他重要学术会议的论文(第一作者) 4 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30多篇,主编且已公开出版使用的专业教材有《 经济学 》、《 技术经济学 》等。 一. 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积累,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1人。承办国际贸易专业和经济管理学院其他专业本科生的国际经济类课程的教学。现有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6人,具有硕士学位13人,大多数是中青年教学骨干,其中70年代以后出生的青年教师占90%。已经可以给本外专业的硕士生、本科生开出国际贸易研究、金融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研究、跨国经营研究、国际投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货币银行学、外贸函电、BEC、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 世界经济概论 、 国际结算 、 商用软件与网络 、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 证券投资 、 WTO与知识产权 、 产业经济学 、 商品学 、涉外商务谈判、国际市场营销、跨国公司经营学、海关与关税、国际税收、国际经济合作、世界贸易地理、对外贸易运输与保险、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工程、网络营销、国际贸易概论、进出口货物通关操作等数十门课程。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平均水平远高于校平均水平。本专业现在的负责人是徐炜、周晓琛。二. 人才培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对外贸易实际业务、经营管理、市场调研、政策研究或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本专业的业务要求:学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本专业修业四年,授经济学学士学位。三. 课程结构本专业主干学科为经济学。主干课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英语精泛读、大学信息技术基础A、经济应用数学、VFP程序设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学、货币银行学、外贸英语、国际金融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其中公共课、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54.6%, 学科基础课 、 专业基础课 占总学时的34.2%, 专业课 、 方向课 占总学时的11.2%。集中实习环节31周,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国际金融学、涉外商务谈判、证券投资等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四. 就业去向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率达100%,其中有多名毕业生考上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世界经济专业、金融专业的研究生。还有不少学生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外高校取得或在读硕士、博士学位。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大型国际贸易公司、政府经济贸易管理机构、银行、大型民营企业等,其中的代表企业有:中设江苏机械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SUMEC,苏美达)、 江苏苏迈克斯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 江苏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集团)公司 、工商银行江苏分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苏宁电器连锁集团等。五. 成果与特色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已经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管理》等国内一流刊物或其他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0多篇;出版教材7种,受到使用者、尤其是本校学生的充分肯定;主持或参与了近20项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7项、省教委项目6项。有些教师还在美、德、英、加拿大等国参加了学术交流, 与中国 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 的相关 系 科 也有 良 好的兄弟关系。 该专业多位教师荣获“江苏省及校优秀课程奖”、 “江苏省及校优秀教学成果奖”、 “化大集团奖教金”“工大集团奖教金”、 “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奖”、“多媒体课件竞赛奖”、“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教学名师”等奖项。国际贸易学科本科教学紧紧围绕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狠抓教学质量,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先后有多名学生被省委组织部选为调干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得一等奖。该专业毕业生能够适应中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的在涉外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的在高校从事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们中绝大多数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有些用人单位还向本专业预定毕业生。

人类工效学杂志的投稿,你直接可以和他们总编辑联系,就可以发给他们了,应该是非常的方便

1 徐进, 赵军, 杨奎, 邵毅明, 彭其渊. 适于复杂赛道的驾驶员“期望轨迹-期望速度”协同决策模型[J]. 中国科学E·技术科学, 2014, 44(6): 619-630. 国内工程技术科学类最顶级期刊.EI 收录的期刊论文 2 徐进, 邵毅明, 杨奎, 罗庆. 基于人-车-路协同仿真的山区复杂道路大型车辆行驶适应性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已录用.3 马骉, 毛雪松, 刘保健, 张洪亮, 杨宏志, 陈仁朋, 陈昌富, 季节, 俞建霖, 郝培文, 徐进, 谈至明, 崔新壮, 曹文贵, 章定文, 黄卫东, 傅鹤林, 程建川, 蒋应军, 韩森. 中国道路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3[J]. 中国公路学报, 2013, 26(3): 1-35. (徐进参与综述第4部部分:道路几何设计的撰写和统稿)4 徐进, 罗庆, 彭其渊, 邵毅明. 轨迹-速度协同控制的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方法[J]. 中国公路学报, 2013, 26(4): 43-56.5 徐进, 罗庆, 毛嘉川, 赵军, 吴国雄. 考虑弯道几何要素和交通量影响的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模型[J]. 中国公路学报, 2012, 25(5): 47-57.6 徐进, 罗庆, 彭其渊, 邵毅明, 陈泳汐. 回旋线设置对弯道行驶速度的影响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1, 24(1): 25-33.7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直线路段积水路面车辆事故产生机理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09, 22(1): 97-113.8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路线及路面条件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仿真系统[J]. 中国公路学报, 2007, 20(6): 36-42.9 徐进, 赵军, 邵毅明, 陈泳汐. 基于“人-车-路”协同的复杂公路/赛道行驶轨迹决策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5): 1311-1323.10 徐进, 杨奎, 彭其渊, 罗庆. 公路客车横向加速度实验研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4, 49(3): 536-545. EI收录11 徐进, 彭其渊, 罗庆, 邵毅明. 单曲线弯道几何参数对小客车转向行为的影响[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4): 678-687.12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运行车速预测新方法及其应用[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2): 238-248.13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避让行为导致车辆在平曲线驶出路面的机理[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02): 177-181.14 彭其渊, 徐进, 罗庆, 邵毅明. 公路平曲线参数对车辆轨迹和速度的影响规律[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0(1): 45-50.15 徐进, 彭其渊, 邵毅明, 李时华. 山岭区低等级低指标公路路线的使用质量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2): 245-251.16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蒋朝哲. 公路线形的操纵负荷分析及设计控制[J].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4): 867-872.17 徐进, 邵毅明. 风压中心位置对汽车侧风稳定性影响的虚拟试验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 2007, 18(15): 1877-1881.18 彭其渊, 徐进, 郑升宝, 邵毅明, 邓天铭. 隧道洞口路面两种材料交替对行车的影响及交替位置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 39(6): 1497-1503.19 鲁工圆, 闫海峰, 徐进. 基于TCPN的铁路客运站作业组合仿真模型[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 48(4): 694-701.20 邵毅明, 毛嘉川, 刘胜川, 徐进. 山区公路上驾驶人的车速控制行为分析[J].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11, 11(1):79-88.21 赵军, 彭其渊, 文超, 徐进. 技术站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遗传算法 [J]. 铁道学报, 2010, 32(3): 9-15.22 赵军, 彭其渊, 文超, 徐进. 技术站广义动态配流问题的局部邻域搜索算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3): 486-494.23 邵毅明, 胡燕, 于志刚, 徐进. 道路事故多发路段动力学仿真识别系统[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8, 43(2): 30-33.会议论文 24 Shao Yiming, Xu Jin*, Li Benwang, et al. Modeling the Speed Choice Behaviors of Drivers on Mountainous Roads with Complicated Shapes[C].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TRB 93rd Annual Meeting, Washington DC, 2014. (*通讯作者)25 Xu Jin, Peng Qiyau, Shao Yiming. Effect of changing cross-section dimension of speed bumps on impact applied to pavement and vehic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7.26 PENG Qiyuan, XU Jin, Kelvin C.P Wang, and LI Bing. Analysis on usage comfort of highway alignment quality based on ay and ay’s change rate[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9. ChengDu.27 YANG Cheng-lian, XU Jin, PENG Qi-yuan, CHEN Yong-xi.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capacity considering the advanced technique of automobiles[C]//ASCE proceding of ICTE’ 2007, ChengDu.28 Wang Yuhui, XU Jin, Peng Qiyuan. Coordinated optimal of transportation - inventory with considering the capacity of a single vehicle[C]//ICLEM’2010, ChengDu.29 Shao Yiming, Xu Jin, Peng Qiualn. Improvcmcnt of algorithm for application radial basis functions on 3D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roadways[C]// ICIC 2010, WUXi.中文核心期刊和CSCD期刊论文 30 李成兵, 徐进, 邹祥莉. 减速垄几何参数对车及路冲击性的影响[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 24(1):119-124.31 李成兵, 徐进, 陈卫东, 田俊丽. 基于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山区公路改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3, 23(4): 133-139.32 徐进, 宋大成, 邵毅明, 彭其渊. 用速度的连续与均衡性来评价道路安全以及判定危险位置[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2): 155-161.33 徐进. 用于道路几何线形质量评价的仿真模型和动力学指标[J]. 公路交通科技, 2007, 24(11): 114-119.34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陈泳汐. 考虑轮胎侧弯变形迟滞特性的S形平曲线设计控制[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7, 40(4): 89-93.35 徐进, 邵毅明. 驾驶员驾驶行为对制动安全性影响的定量分析[J]. 人类工效学, 2007, 13(4): 29-32.36 徐进. 生成三维连续路表曲面的算法及其关键技术[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 43(17): 209-212. 37 邵毅明, 徐进. 弹簧刚度和车速对某微型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9(2): 217-219.38 周均, 甘守武, 徐进. 道路通行能力模型及其受车辆性能影响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 2010, 29(2): 272-275.39 周均, 张卓, 徐进. ADAMS在汽车制动性能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6): 55-57.40 刘唐志,周静,唐伯明,徐进. 仁赤高速公路安全性分析以及限速方案研究[J].中外公路, 2014, 34(3): 326-329.科技核心以及其它期刊论文 41 徐进, 邵毅明, 彭其渊, 陈泳汐. 大客车和小客车在各种类型公路上的连续行驶速度工况分析[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8(4): 45-58.42 刘胜川, 毛嘉川, 何晓文, 徐进. 道路危险品运输车辆的车型、轴载以及运载容器形式调查[J]. 公路与汽运, 2012, (4): 108-111.43 邵毅明, 谭丹萍, 束海波, 徐进. 公路平曲线超高/反超高对车辆操纵的影响[J].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0, 26(1): 79-84.44 彭其渊, 徐进, 陈泳汐. 径向基函数用于复杂路形3维重构时的算法改进[J].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8, 3(10): 756-760.45 张海涛, 谢展, 徐进. 侧向力干扰情况下轮胎刚度变化对制动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0(3): 17-19.46 张敏, 徐进, 邵毅明. 载荷因素对汽车制动安全性影响的虚拟试验研究 [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2): 62-64.47 潘益威, 徐进, 邵毅明. 某型号微型车转向回正性能的虚拟试验研究[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06, 35(5): 101-104.48 徐进, 周均, 丁养燕. 车轮附加转角成因的虚拟试验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6(1): 73-77.49 徐进, 邵毅明, 胡燕. 基于多体理论的车辆制动性能的虚拟实验的实现及评价[J]. 汽车科技, 2006(1): 24-28.50 徐进, 李鸿炜. 项目施工法中施工机械管理的现状分析[J]. 建筑机械化, 2005(3): 54-56.51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胡燕. 载荷转移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虚拟实验研究[J]. 上海汽车, 2005(8): 31-34.52 徐进, 万垂红, 邵毅明, 周均. 悬架转向系统结构参数变化对前轮定位及附加转角影响的仿真分析[J]. 北京汽车, 2005(6) 20-25, 47.53 徐进, 邵毅明, 胡燕. 基于多体理论的汽车悬架及转向系统的控制研究[C]//. 中国交通研究与探索,下册, 2005.54 徐进, 邵毅明. 基于多体理论的道路安全评价及预测的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5(6): 63-66.55 李鸿伟, 肖盛燮, 徐进.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在汽车乘坐舒适性评价中的应用[J]. 华东公路, 2005(2): 70-72.56 胡燕, 邵毅明, 徐进, 束海波.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仿真识别研究[J]. 淮阴工学院学报, 2005(3): 66-68.57 周均, 杜子学, 徐进, 张林. 虚拟样机技术在整车操纵稳定性中的应用研究[J]. 现代交通技术, 2005(6): 71-73.出版专著 58 徐进, 罗庆. 山区公路平面线形设计新理论与实现技术[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4年1月发明专利 59 鲁工圆, 徐进,彭其渊. 基于图像识别的铁路车站站场网络拓扑模型建模方法. 专利号201310187382.960 徐进,鲁工圆,杨奎. 一种基于影响因子修正的曲线路段汽车运行速度预测方法. 专利授权号201310180920.161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庆,毛嘉川. 基于前视断面选点的复杂道路汽车行驶轨迹预测方法. 专利号:201310632659.4;62 徐进,邵毅明,杨奎,罗庆,路军富. 一种基于前视轨迹曲率的山区复杂道路汽车行驶速度预测方法. 专利号: 201310632643.3软件著作权 63 徐进. 复杂公路(道路)空间路面三维模型解析计算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 2014SR016015, 2014年2月;64 徐进. 山区复杂道路空间三维线形汽车运行速度计算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 2014SR015074, 2014年2月.65 鲁工圆,闫海峰,杨奎,徐进,邓念. 铁路车站站场布置图建模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中国, 登记号2014SR062373,2014年5月.

金融发展研究是b类核心期刊吗

金融发展研究杂志不错。

《金融发展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学术期刊,金融发展研究杂志具有正规的双刊号,其中国内统一刊号:CN37-1462/F,国际刊号:ISSN1674-2265,邮发代号:无,属于正规学术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杂志社由正规单位主管主办,本刊为月底出刊。

办刊宗旨

《金融发展研究》始终坚持以“立足辖区,着眼全国,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服务金融中心工作,研究金融理论、政策和实务,探索金融运行规律,反映最新金融科研成果”为办刊宗旨,以坚持正确导向,树立精品意识,繁荣金融科研事业,服务金融改革实践为办刊指向。

为把刊物办成区域金融改革的窗口、金融理论研究的园地、传播金融信息的媒介、金融职工联系的桥梁而不懈努力和探索,推动了辖内金融理论与实务研究的深入开展,为辖内金融改革发展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形成了金融期刊的鲜明特色,现已成为深受鲁豫两省广大金融干部职工喜爱的刊物。

《金融发展研究》是1992、1996年度的货币/金融、银行类中文心期刊、1993年山东省社科类期刊一等奖、1995、1998、2001、2003年山东省优秀期刊,2005年获山东省优秀期刊奖,被北大1992版核心期刊、北大1996版核心期刊收录。

不是。《金融发展研究》是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的刊物,是中文核心,不是C刊。金融发展是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和金融产业的高度化过程带来金融效率的持续提高。

A类、B类期刊等的划分是各单位根据相关政策文件,结合自身研究特点,从国内外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筛选,把和本单位研究方向结合相近的、办刊质量好的刊物,划归为A类期刊,其次为B类期刊,再次为C类期刊,以此类推。

由此可见,这类刊物是各个单位根据自己的科研考核标准制定的,不同单位制定标准也是不一样的。A类期刊也并不一定是核心期刊,在有些单位,没有被任何核心数据库收录的报刊也会被划为本单位的A类期刊,比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

获取刊物级别很简单,一般权威数据库中,以及期刊的官网中,对刊物的级别都有所体现,一般知网、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万方等平台都是非常权威的数据库,通过这些平台都是可以检索到期刊的详细信息的,期刊的官网需要作者稍加辨别,期刊真正的官网信息才可信,需要特别警惕仿制的假官网。

常见的国内刊物级别

有部级、省级、国家级、核心级几类。发表难度是逐渐上升的,选择刊物不必刻意追求高级别,高级别刊物固然比低级别刊物要好,但并不是适合所有人,也不是谁都可以轻易发表的,比如核心期刊,对作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普通作者没有足够的积累是很难发表的。

刊物级别的选择首先要参考具体文件,职称文件或者学校的具体要求以及其他方面的文件,了解清楚自己需要发表什么级别的期刊,再去做选择,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可。

核心期刊一般有A、B、C类等级划分,A类为专业权威期刊,如经济研究(经济学)、管理世界(管理学)、法学研究(法学)等,而BC级次之;当前较为权威版本是浙江大学版和西南财经大学版;更多期刊等级划分信息和相关论文发表事宜请关注中国期刊论文优秀门户网站——万方论文网(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