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除湿,祛风法之一。是用 祛风湿药治疗风湿之邪 留滞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能够增进 人体新陈代谢, 清热解毒。下面我准备了祛风湿的中草药,希望对您有帮助!
独活、木瓜、威灵仙、川乌、草乌、乌梢蛇、昆明山海棠、海风藤
兼有功效:
解表(独活)
化湿和胃(木瓜)
消食(木瓜)
舒筋活络(木瓜)
祛瘀通络(昆明山海棠)
生津止渴(木瓜)
止痛(独活)
通络止痛(威灵仙、海风藤)
温经止痛(川乌、草乌)
麻醉止痛(川乌、草乌)
续筋接骨(昆明山海棠)
止血(昆明山海棠)
止痉(乌梢蛇)
解毒杀虫(昆明山海棠)
攻毒(乌梢蛇)
消骨鲠(威灵仙)
消痰逐饮(威灵仙)
秦艽、防己、蕲蛇、雷公藤、络石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海桐皮
兼有功效
祛风止痒(桑枝)
生津(桑枝)
祛风湿(桑枝、海桐皮、海风藤)
退虚热(秦艽)
清湿热(秦艽)
清热燥湿(防己)
利水消肿(防己、桑枝)
定惊止痉(蕲蛇)
攻毒(蕲蛇)
解毒(豨莶草)
杀虫解毒(雷公藤)
杀虫止痒(海桐皮)
活血通络(雷公藤)
祛风通络(络石藤)
通经络(臭梧桐)
通络止痛(秦艽、海桐皮、海风藤)
消肿止痛(雷公藤)
凉血消肿(络石藤)
利关节(豨莶草、桑枝)
桑寄生、五加皮、狗脊
兼有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五加皮)狗脊(强腰膝)
安胎(桑寄生)
利水消肿(五加皮)
温补固摄(狗脊)
药物治疗
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可分为如下几类:
1.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此类药物的作用,主要为解热,消炎和镇痛,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目的。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后来生产出各种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但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主要对胃肠,肾,肝和血液系统,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用法,副作用等。
2.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因为这类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较强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应带来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关节肿胀和疼痛。所以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常被用为第一线药物。临床上应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长效等制剂。用法有口服,肌肉或关节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可根据病种,病情作不同的选择。但由于其并非根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发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且如停药过快易产生病情反跳现象,故应注意根据病种和病情,调节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则上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宜。
3.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又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此类药物包括许多种类结构不同,作用各异的药物。它们的共性是起效比较慢,有一定蓄积作用,故停药后,作用消失也较慢,仍可维持一段时间。它们并无直接消炎止痛作用,但通过不同的机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制作用。因而,也可以改善关节肿胀,疼痛,僵直和减轻系统性症状,降低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沉。如使用时间较长,也可改善其他免疫指标,如RF,ANA等。有的尚可使放射影像得到改善。DMARDs类的药物包括有抗疟药-氯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及来氟米特。
以上各种药物对人体重要的脏器(肝,肾,膀胱,肺,胃肠,生殖腺)和组织(骨髓)各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4. 其它 :其它治疗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云克等。
(1) 云克: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胶原酶的活性,防止软骨分解和破坏,抑制破骨细胞。可消炎,镇痛。
(2) 雷公藤总甙:抑制T、B细胞增殖,抑制T-细胞产生IL-2及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手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可作滑膜切除术,晚期可作关节置换术,或肌腱修复或转移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 措施
风湿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对血中有很多循环免疫复合物,有高免疫球蛋白,可选用免疫吸附及血浆清除疗法;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RF,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过多,还可采用单个核细胞清除疗法。从而改善T,B细胞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粘滞度,疏通微循环,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中医药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护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药薰蒸疗法是近几年在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利用 现代科技手段,将中药的有效成分以药物蒸气离子的形式作用于机体局部或全身,从而达到舒经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是中医药外 治疗法的进一步延伸和 发展,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虚寒性胃肠疾病、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妇科慢性盆腔炎、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毛细血管炎及雷诺氏症等多种结缔组织病。我院自2005年开展此项治疗 方法 以来,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2892例中药薰蒸患者护理体会 总结 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院中西医结合科采用中药薰蒸疗法的患者共2892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352例,类风湿关节炎263例,骨性关节炎487例,肩周炎275例,风湿性关节炎170例,颈椎病125例,中风偏瘫者130例,软组织损伤50例,虚寒性胃肠炎76例,慢性盆腔炎78例,慢性前列腺炎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72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者2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195例,毛细血管炎23例,雷诺氏症者12例,其中住院患者657例,门诊患者2235例。
2 方法
2.1 中药薰蒸治疗前准备:①治疗前访视:薰蒸室护士接到病区通知后,在治疗前1天到病区查看病人情况并了解病情与患者交谈并预约薰蒸治疗时间;②薰蒸室的准备,常规消毒,根据医生开具的协定处方为不同患者准备不同薰蒸药液,同时准备血压计、听诊器、温开水、生理盐液、口服补液盐。
2.2 中药薰蒸程序 将事先粉碎的中药配方加水3000ml,放入薰蒸锅内浸泡30分钟后加热煮沸后至薰蒸舱内温度达45℃时将患者薰蒸部位放入薰蒸舱内根据患者耐受力及病情将温度调控在45℃-52℃之间,时间定位30-45分钟,在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自我感觉,测血压、心率1-3次并根据患者出汗量的多少,给予250-50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液(ORS液)口服。
2.3 中药薰蒸结果后的护理 中药薰蒸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待薰蒸舱温度降至37℃时将舱打开,扶病人出舱,用温水冲洗干净药液,干毛巾擦干全身皮肤穿好衣服,在薰蒸室休息10-20分钟,待全身无出汗迹象后,送患者返回病房。
3 中药薰蒸的适应症及禁忌
3.1 适应症 中药薰蒸适用于风湿类疾病,肌肉劳损,退行性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虚寒性胃肠病、慢性盆腔炎、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毛细血管炎、雷诺氏征等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及周围血管病。
3.2 禁忌症:①合并严重心肺功能减退者;②合并化脓性皮肤病或皮肤溃烂者③合并急性炎症性、传染性疾病者。 4 中药薰蒸护理注意事项
4.1 薰蒸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中药薰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传统疗法,很多患者对此疗法持持怀凝或恐惧心理,故在薰蒸 治疗前1天,根据患者的病情需仔细向患者说明薰蒸治疗的作用及薰蒸过程安全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4.2 薰蒸前应对薰蒸舱进行严密消毒,防止一些未发现的传染病交叉感染
4.3 针对第1次薰蒸的患者应由护士全程陪同并交流,了解患者自身感受,防止皮肤烫伤,一般将温度调控止最低耐受点42℃然后在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上调,一般不要超过52℃,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以全身微微发汗为原则,并及时监测血压及心率,防止血压及心率骤增。
4.4 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出汗量可给予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50-500ml频频口服以防止出汗过多造成血容量骤减而诱发心脑供血不足甚至梗塞。
4.5 薰蒸结束后,不要让患者急于出舱,防止温度突降,引起全身不适,甚至感冒,出舱后应了解患者的自我感受,监测血压、心率,并与入舱前作对比,防止血压心率骤升、骤降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5 讨论
中药薰蒸疗法适用范围广,临床疗效佳、安全舒适,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绿色疗法,近几年,此项业务在我院广泛开展,对护理流程及护理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通过对2800余例患者临床护理观察,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护理,通过薰蒸治疗前后的评估,不断 总结,改进护理方法,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不同年龄的患者,不同 文化 层次的患者,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使中药薰蒸这一疗法取得了长足的 发展。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1]。在生活起居、情志、饮食、以及卫生保健、预防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 经验 。中医护理具有以下优势。
1 优势
1.1 理论优势
中医护理主张从人的圣体、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调理患者,现代医学发展到上世纪末才把生物医学模式转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到今天才知道以“人”为中心。中医护理切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在人类最求返璞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中医护理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2 方法优势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八法:汗、吐、下、温、清、消、补,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传统医学的医护不分家,即“三分医,七分护”,相对西医护理来说,中医更注重服药时间、饮食等方面的配合。在非药物治疗方法方面,针刺、艾灸、推拿、火罐、热敷、熏洗、挑割、药枕、面浴、足浴、日光浴、温泉浴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
1.3 应用优势
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参与性强,易于推广。中医护理的方便性、实用性是其他现代护理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就拥有更广大的用武之处。按摩、气功、药浴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运用;中医“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者饮食调养,亦很容易被理解和运用。中医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西医不能有效控制的疾病,运用中医就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2
2.1 独特的诊疗技术
望、闻、问、切是中医采集病史,收集疾病资料,作出诊断,实施治疗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我们对患者病情作全面了解,准确反映病情,正确地预检分诊
2.1.1 望 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头、五官、皮肤, 如有甲亢体征患者分诊到内分泌科。
2.1.2 闻 根据听患者说话声音的高低,呼吸声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声音的变化,来判断病位的深浅、虚实、寒热等,以采取适宜的护理方法,做好相应的用药指导,解除患者的痛苦。 如声音嘶哑者分诊到耳鼻喉科。
2.1.3 问 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饮食习惯、家族史和既往史。根据这些资料, 及时准确地进行分诊, 不能主观导问或暗示患者, 以免分诊不准。例如头痛为例, 头痛仅是一科症状,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 在询问病史时,要了解发生头痛原因, 性质和规律。若系持续性头痛并伴有进行性加重, 应考虑安排到神经内科就医。如为外伤后引起的头痛, 就有可能是脑外伤后遗症, 由神经外
科检查比较合适。如高热, 头痛, 耳内有脓性分泌物, 考虑是中耳炎引起的, 应分诊到耳鼻喉科就医。
2.1.4 切 门诊患者述说有心悸, 心累时, 我们应脉诊, 了解是否是急症。
3 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保养:是指通过饮食的方法来治疗与调护和预防疾病,包括药膳、药酒、药茶、药粥、药饮等.食疗既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调护、病后的调理,又有利于 儿童 的生长发育、妇女的养颜美容。中老年人的延年益寿抗衰老[2]。如当归羊肉生姜汤中羊肉得姜配合加强温补之功,起协同作用,可治疗虚寒性腹痛。如有些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喜好大鱼大肉,此时应耐心讲解危害性,改变其饮食习惯,宜进清淡饮食。肥胖患者应予清淡、化痰食物:体瘦者多食滋阴生津、补血食物、老年人及久病者脾胃功能虚弱,宜予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孕妇和哺乳期宜食富于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宜食谷肉果菜营养丰富的食物;哮喘患者和过敏体质者忌食鱼、虾等海腥及一些甘温、香燥之品。
4 基本护理操作应用?
如可遵医嘱对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痛经者予以温灸理疗:又如体质虚弱者可教患者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以起到保健作用;呃逆患者按压合谷穴可止呃逆等。
5 结语?
培养分诊护士的中医护理素质,要求处处关心患者,一心扑在患者身上,一丝不苟对待分诊工作,经常关心患者的病情,加强中医理论学习,贯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理念,才能使中西医护理学理论知识互补,临床并用,才能使患者受益。?
参 考 文 献
[1] 李玉霞,李丽萍.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与探讨.齐鲁护理杂志,2009,17:90-91.
[2] 任娟,曾远.中医护理在社区医院中的运用.新疆中医药,2009,5:51-52.
打开这个网址就有你想要找得
·创新医学网·有近千篇中医中药类的医学论文,它对现有的中医中药类医学论文进行了整理归纳,【摘要】 小儿皮肤疾病,多因风、湿、热、毒等邪气侵犯肌肤而致。常见皮肤红斑、丘疹、疱疹,形态各异,或夹清浊水液,或焮红灼痛,或浸淫流水,或皮损肥厚粗糙结痂,瘙痒难忍,缠绵难愈。然不同皮肤疾病,病因病机同中有异,临床表现亦不尽相同,故临证宜分而治之。如浸淫疮重在清热燥湿、解毒利浊;蛇串疮重在泻火解毒、凉血清热;四弯风重在驱风胜湿、凉血润燥。【关键词】 皮肤病/中医药疗法; 疱疹; 丘疹; 中医辨治; 中草药; 儿童笔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四十年,通过对小儿皮肤病的长期观察、治疗、总结,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仅选录数例典型病案如下,以供同道参考。1 浸淫疮案患儿邹某,女,3岁,20080407初诊。其祖父诉,3 d前因见孙女精神欠佳,继全身出现疱疹,即带至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诊断为小儿手足口病,经服药后(药品不详),症状未见缓解,遂来求中医诊治。就诊时患儿低热(体温38 ℃),皮肤散布疱疹,大小如米粒、绿豆不等,手、足心亦有数个疱疹,盘根潮红,多夹疱液,且较为混浊。口腔黏膜可见米黄色溃疡。面红唇赤,烦哭吵闹,便溏溲黄,舌红苔白腻,指纹紫滞。四诊合参,此乃小儿外感湿热疫毒之邪,与心、脾、肺、胃伏火相召而引发。治以清热燥湿,解毒利浊。处方:炒黄柏、生苡仁各30 g,苍术3 g,茵陈30 g,川黄连3 g,连翘9 g,野菊花10 g,蒲公英15 g,丹皮、紫草各10 g,土茯苓、白藓皮、炒谷、麦芽各30 g。3剂,水煎服。每剂2 d,每日6次。20080414二诊。低热已退,全身未见新发疱疹,原有疱疹潮红略减,疱液渐消,其口腔溃疡亦有缩小,精神好转。药已中的,效不更法,上方去野菊花,加银花15 g,栀子5 g,继服3剂。20080421三诊。患儿舌红苔薄白,指纹淡紫而浮,皮肤疱疹十去七八,所余疱疹已无疱液,疹色略暗红,口腔溃疡已愈,饮食增加,二便正常,精神活泼,病欲愈。处方:金银花15 g,栀子3 g,生苡仁、炒黄柏各20 g,黄芩9 g,丹皮10 g,赤芍、紫草各6 g,茵陈25 g,蒲公英15 g,石斛10 g,炒谷、麦芽各30 g。3剂。20080425四诊。全身皮肤疱疹尽退,除口渴及小溲略黄外,余无它恙,遂以益气养阴法善后。处方:太子参15 g,芦根9 g,石斛10 g,麦冬6 g,竹叶9 g,甘草3 g,生谷、麦芽各30 g。3剂,痊愈。按:小儿手足口病乃中医温病范畴,具有“疫疹”之传染特点。观其临床症状,实为中医之浸淫疮。究其发生原因,既有外感时邪疫气,又有体内素蕴伏热。如《诸病源侯论》云:“肺主气侯于皮毛,脾主肌肉。气虚则腠理开,为风湿所乘。内热则脾气温,脾气温则肌肉生热也,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故治疗宜内外兼顾,疏风清热,燥湿利浊,解毒泻火并进,又审邪气孰多孰少而增减用药,方能获满意疗效。方中以“二妙散”加苡仁、茵陈醒脾利浊清热以绝内热之源;野菊花、蒲公英、银花、连翘疏风清热解毒,以退外来邪热疫气;紫草、丹皮、赤芍凉血解毒化瘀,川黄连、栀子直泻心脾之伏火,更以大剂土茯苓、白藓皮利湿浊,解浊毒,驱风止痒。小儿脾常不足,况方中多寒凉之药,恐碍脾胃运化,故加入谷、麦芽以和中护胃。如是内外邪气得以分消驱散,而疫毒无以攀附,邪去而病愈。更多信息:创新医学网
祛风除湿,祛风法之一。是用 祛风湿药治疗风湿之邪 留滞经络、肌肉、关节等部位。能够增进 人体新陈代谢, 清热解毒。下面我准备了祛风湿的中草药,希望对您有帮助!
独活、木瓜、威灵仙、川乌、草乌、乌梢蛇、昆明山海棠、海风藤
兼有功效:
解表(独活)
化湿和胃(木瓜)
消食(木瓜)
舒筋活络(木瓜)
祛瘀通络(昆明山海棠)
生津止渴(木瓜)
止痛(独活)
通络止痛(威灵仙、海风藤)
温经止痛(川乌、草乌)
麻醉止痛(川乌、草乌)
续筋接骨(昆明山海棠)
止血(昆明山海棠)
止痉(乌梢蛇)
解毒杀虫(昆明山海棠)
攻毒(乌梢蛇)
消骨鲠(威灵仙)
消痰逐饮(威灵仙)
秦艽、防己、蕲蛇、雷公藤、络石藤、豨莶草、臭梧桐、桑枝、海桐皮
兼有功效
祛风止痒(桑枝)
生津(桑枝)
祛风湿(桑枝、海桐皮、海风藤)
退虚热(秦艽)
清湿热(秦艽)
清热燥湿(防己)
利水消肿(防己、桑枝)
定惊止痉(蕲蛇)
攻毒(蕲蛇)
解毒(豨莶草)
杀虫解毒(雷公藤)
杀虫止痒(海桐皮)
活血通络(雷公藤)
祛风通络(络石藤)
通经络(臭梧桐)
通络止痛(秦艽、海桐皮、海风藤)
消肿止痛(雷公藤)
凉血消肿(络石藤)
利关节(豨莶草、桑枝)
桑寄生、五加皮、狗脊
兼有功效
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五加皮)狗脊(强腰膝)
安胎(桑寄生)
利水消肿(五加皮)
温补固摄(狗脊)
药物治疗
治疗风湿性疾病的药物可分为如下几类:
1.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此类药物的作用,主要为解热,消炎和镇痛,而达到减轻炎症反应和目的。最早为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至今仍为治疗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后来生产出各种水杨酸类药物,常用的有布洛芬,双氯芬酸,吲哚美辛,吡罗昔康,萘普生等,但各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各不相同,主要对胃肠,肾,肝和血液系统,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剂量,用法,副作用等。
2. 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是指糖皮质激素,因为这类药物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有较强和快速的消除炎症及炎症反应带来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关节肿胀和疼痛。所以对各种风湿性疾病,常被用为第一线药物。临床上应用的有短效,中效和长效等制剂。用法有口服,肌肉或关节腔内注射,静脉注射,可根据病种,病情作不同的选择。但由于其并非根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可诱发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糖尿病,消化性溃疡,高血压,精神异常等;且如停药过快易产生病情反跳现象,故应注意根据病种和病情,调节使用药物的种类和剂量。除重症患者外,原则上以小剂量,短疗程为宜。
3.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又称为慢作用抗风湿药物。此类药物包括许多种类结构不同,作用各异的药物。它们的共性是起效比较慢,有一定蓄积作用,故停药后,作用消失也较慢,仍可维持一段时间。它们并无直接消炎止痛作用,但通过不同的机制可以起到抗炎及免疫或免疫抑制作用。因而,也可以改善关节肿胀,疼痛,僵直和减轻系统性症状,降低急性期反应蛋白,血沉。如使用时间较长,也可改善其他免疫指标,如RF,ANA等。有的尚可使放射影像得到改善。DMARDs类的药物包括有抗疟药-氯喹、羟氯喹,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氨,青霉胺,金制剂,环孢素A及来氟米特。
以上各种药物对人体重要的脏器(肝,肾,膀胱,肺,胃肠,生殖腺)和组织(骨髓)各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
4. 其它 :其它治疗包括雷公藤多甙、帕夫林、云克等。
(1) 云克: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胶原酶的活性,防止软骨分解和破坏,抑制破骨细胞。可消炎,镇痛。
(2) 雷公藤总甙:抑制T、B细胞增殖,抑制T-细胞产生IL-2及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抑制前列腺素产生。有较强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手术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可作滑膜切除术,晚期可作关节置换术,或肌腱修复或转移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 措施
风湿病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对血中有很多循环免疫复合物,有高免疫球蛋白,可选用免疫吸附及血浆清除疗法;去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和过高的免疫球蛋白,RF,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过多,还可采用单个核细胞清除疗法。从而改善T,B细胞及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功能,降低血液粘滞度,疏通微循环,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中医药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护理工作是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护理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药薰蒸疗法是近几年在传统中医疗法的基础上,利用 现代科技手段,将中药的有效成分以药物蒸气离子的形式作用于机体局部或全身,从而达到舒经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是中医药外 治疗法的进一步延伸和 发展,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软组织损伤、肌肉劳损、虚寒性胃肠疾病、中风后遗症、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妇科慢性盆腔炎、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毛细血管炎及雷诺氏症等多种结缔组织病。我院自2005年开展此项治疗 方法 以来,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2892例中药薰蒸患者护理体会 总结 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院中西医结合科采用中药薰蒸疗法的患者共2892例,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2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352例,类风湿关节炎263例,骨性关节炎487例,肩周炎275例,风湿性关节炎170例,颈椎病125例,中风偏瘫者130例,软组织损伤50例,虚寒性胃肠炎76例,慢性盆腔炎78例,慢性前列腺炎1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72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者2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周围血管病变195例,毛细血管炎23例,雷诺氏症者12例,其中住院患者657例,门诊患者2235例。
2 方法
2.1 中药薰蒸治疗前准备:①治疗前访视:薰蒸室护士接到病区通知后,在治疗前1天到病区查看病人情况并了解病情与患者交谈并预约薰蒸治疗时间;②薰蒸室的准备,常规消毒,根据医生开具的协定处方为不同患者准备不同薰蒸药液,同时准备血压计、听诊器、温开水、生理盐液、口服补液盐。
2.2 中药薰蒸程序 将事先粉碎的中药配方加水3000ml,放入薰蒸锅内浸泡30分钟后加热煮沸后至薰蒸舱内温度达45℃时将患者薰蒸部位放入薰蒸舱内根据患者耐受力及病情将温度调控在45℃-52℃之间,时间定位30-45分钟,在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自我感觉,测血压、心率1-3次并根据患者出汗量的多少,给予250-500ml温开水或生理盐液(ORS液)口服。
2.3 中药薰蒸结果后的护理 中药薰蒸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后待薰蒸舱温度降至37℃时将舱打开,扶病人出舱,用温水冲洗干净药液,干毛巾擦干全身皮肤穿好衣服,在薰蒸室休息10-20分钟,待全身无出汗迹象后,送患者返回病房。
3 中药薰蒸的适应症及禁忌
3.1 适应症 中药薰蒸适用于风湿类疾病,肌肉劳损,退行性关节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虚寒性胃肠病、慢性盆腔炎、痛经、慢性前列腺炎、毛细血管炎、雷诺氏征等结缔组织病、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及周围血管病。
3.2 禁忌症:①合并严重心肺功能减退者;②合并化脓性皮肤病或皮肤溃烂者③合并急性炎症性、传染性疾病者。 4 中药薰蒸护理注意事项
4.1 薰蒸前做好患者心理疏导工作,中药薰蒸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传统疗法,很多患者对此疗法持持怀凝或恐惧心理,故在薰蒸 治疗前1天,根据患者的病情需仔细向患者说明薰蒸治疗的作用及薰蒸过程安全性,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4.2 薰蒸前应对薰蒸舱进行严密消毒,防止一些未发现的传染病交叉感染
4.3 针对第1次薰蒸的患者应由护士全程陪同并交流,了解患者自身感受,防止皮肤烫伤,一般将温度调控止最低耐受点42℃然后在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耐受力逐渐上调,一般不要超过52℃,对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以全身微微发汗为原则,并及时监测血压及心率,防止血压及心率骤增。
4.4 薰蒸过程中根据患者出汗量可给予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50-500ml频频口服以防止出汗过多造成血容量骤减而诱发心脑供血不足甚至梗塞。
4.5 薰蒸结束后,不要让患者急于出舱,防止温度突降,引起全身不适,甚至感冒,出舱后应了解患者的自我感受,监测血压、心率,并与入舱前作对比,防止血压心率骤升、骤降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5 讨论
中药薰蒸疗法适用范围广,临床疗效佳、安全舒适,是一种无毒无害的绿色疗法,近几年,此项业务在我院广泛开展,对护理流程及护理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通过对2800余例患者临床护理观察,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护理,通过薰蒸治疗前后的评估,不断 总结,改进护理方法,针对不同病种的患者,不同年龄的患者,不同 文化 层次的患者,不同心理素质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使中药薰蒸这一疗法取得了长足的 发展。
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运用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护,并运用传统护理技术与方法,对患者及人群施以照顾和服务,保护人类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1]。在生活起居、情志、饮食、以及卫生保健、预防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 经验 。中医护理具有以下优势。
1 优势
1.1 理论优势
中医护理主张从人的圣体、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等各方面调理患者,现代医学发展到上世纪末才把生物医学模式转成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整体护理”的理念,到今天才知道以“人”为中心。中医护理切合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方面的需要,因此获得了人们的喜爱。在人类最求返璞归真、尽享天年的今天,中医护理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2 方法优势
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八法:汗、吐、下、温、清、消、补,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传统医学的医护不分家,即“三分医,七分护”,相对西医护理来说,中医更注重服药时间、饮食等方面的配合。在非药物治疗方法方面,针刺、艾灸、推拿、火罐、热敷、熏洗、挑割、药枕、面浴、足浴、日光浴、温泉浴等,均属于中医护理方法。这些技术操作具有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见效快、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深受群众欢迎。
1.3 应用优势
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参与性强,易于推广。中医护理的方便性、实用性是其他现代护理无法比拟的,因此也就拥有更广大的用武之处。按摩、气功、药浴等方法很容易掌握和运用;中医“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者饮食调养,亦很容易被理解和运用。中医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西医不能有效控制的疾病,运用中医就会起到很好的疗效。
2
2.1 独特的诊疗技术
望、闻、问、切是中医采集病史,收集疾病资料,作出诊断,实施治疗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我们对患者病情作全面了解,准确反映病情,正确地预检分诊
2.1.1 望 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头、五官、皮肤, 如有甲亢体征患者分诊到内分泌科。
2.1.2 闻 根据听患者说话声音的高低,呼吸声以及咳嗽、呕吐、呃逆声音的变化,来判断病位的深浅、虚实、寒热等,以采取适宜的护理方法,做好相应的用药指导,解除患者的痛苦。 如声音嘶哑者分诊到耳鼻喉科。
2.1.3 问 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饮食习惯、家族史和既往史。根据这些资料, 及时准确地进行分诊, 不能主观导问或暗示患者, 以免分诊不准。例如头痛为例, 头痛仅是一科症状,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因此, 在询问病史时,要了解发生头痛原因, 性质和规律。若系持续性头痛并伴有进行性加重, 应考虑安排到神经内科就医。如为外伤后引起的头痛, 就有可能是脑外伤后遗症, 由神经外
科检查比较合适。如高热, 头痛, 耳内有脓性分泌物, 考虑是中耳炎引起的, 应分诊到耳鼻喉科就医。
2.1.4 切 门诊患者述说有心悸, 心累时, 我们应脉诊, 了解是否是急症。
3 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保养:是指通过饮食的方法来治疗与调护和预防疾病,包括药膳、药酒、药茶、药粥、药饮等.食疗既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调护、病后的调理,又有利于 儿童 的生长发育、妇女的养颜美容。中老年人的延年益寿抗衰老[2]。如当归羊肉生姜汤中羊肉得姜配合加强温补之功,起协同作用,可治疗虚寒性腹痛。如有些高血压、高血脂的患者喜好大鱼大肉,此时应耐心讲解危害性,改变其饮食习惯,宜进清淡饮食。肥胖患者应予清淡、化痰食物:体瘦者多食滋阴生津、补血食物、老年人及久病者脾胃功能虚弱,宜予清淡有营养、易消化食物,孕妇和哺乳期宜食富于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儿童生长发育时期,宜食谷肉果菜营养丰富的食物;哮喘患者和过敏体质者忌食鱼、虾等海腥及一些甘温、香燥之品。
4 基本护理操作应用?
如可遵医嘱对风湿性关节炎、消化不良、痛经者予以温灸理疗:又如体质虚弱者可教患者经常按摩足三里穴以起到保健作用;呃逆患者按压合谷穴可止呃逆等。
5 结语?
培养分诊护士的中医护理素质,要求处处关心患者,一心扑在患者身上,一丝不苟对待分诊工作,经常关心患者的病情,加强中医理论学习,贯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的中医护理理念,才能使中西医护理学理论知识互补,临床并用,才能使患者受益。?
参 考 文 献
[1] 李玉霞,李丽萍.中医护理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与探讨.齐鲁护理杂志,2009,17:90-91.
[2] 任娟,曾远.中医护理在社区医院中的运用.新疆中医药,2009,5:51-52.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目前治疗方法有热水浴,蒸汽疗法还有石蜡疗法等,同时配合吃些祛风除痹的中药。那么治风湿的中草药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1、川乌
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就有“乌头煎”治寒疝之方,因其辛温大热,具有较强的温经散寒、镇痛蠲痹之功,是治疗“痹症”的较佳药物,凡寒证、痛证,必用本品。用量一般为6-15克,部分寒证,可加大剂量,以不超过30克为是。
对“痹症”偏热者,可伍以甘寒之品,如寒水石、知母,以制其偏;但舌红、脉弦大之阴虚内热者,则不宜用之。本品有毒,宜用制川乌为妥,如用生者,必先煎2个小时,以减其毒。如服用后出现头昏、舌麻、流涎、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减缓,是乌头碱中毒之征,必须立即停服,并用绿豆、干姜、甘草煎服,以解其毒。孕妇忌用。
2、穿山龙
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味苦,性平,入肺、肝、脾经,别名甚多,有过山龙、穿龙骨、穿山骨、金刚骨等,《中华本草》载其主要功效为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止咳定喘,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痈肿等。本品是近30年来从民间搜集而逐步广泛应用的,有报道,用穿山龙注射液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率达89%。要取得较好的疗效,本品用量需40-50克,30克以下往往收效不着。因其性平,所以不论寒热虚实,均可应用。
3、鬼箭羽
又名卫矛,《神农本草经》载其味苦,性寒,善入血分,可破血通络、解毒消肿、蠲痹止痛,称其“(可)除邪,杀鬼蛊疰”,指出它能治疗瘀血阻络而导致的诸多疑难杂证。因此,对于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白塞氏综合征等疾病,均可应用。用量一般15克左右,体实者可用至30克,也有的书中,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中用其治风湿病方,用量可达60-90克。但气血亏虚,或有出血倾向,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孕期,则不宜应用。
风湿病是泛指以骨、肌肉、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为主要病变的一组疾病,其中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等百余病种。风湿病做为一门学科在我国临床中属于新兴学科。风湿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中医治疗风湿病的特点是通过调整寒热虚实、阴阳气血,使脏腑功能达到平衡,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使疾病得到控制。
1、免疫反应:机体对外源性或内源性抗原物质直接或通过巨噬细胞呈递的刺激,使相应T-细胞活化,部分T-细胞产生大量多种致炎性细胞因子造成各类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破坏;部分T-细胞再激活B-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直接或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使组织或器官受到损伤或破坏。此外由单核细胞产生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如MCP-1)等,也可参与炎症反应。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或由于感染产生的外源性抗原物质,或由于体内产生的内源性抗原物质,可以启动或加剧这种自身免疫反应,血清内可出现多种抗体。
2、遗传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证明一些风湿性疾病,特别是结缔组织病,遗传及患者的易感性和疾病的表达密切相关,对疾病的早期或不典型病例及预后都有一定的意义;其中HLA(人类组织白细胞抗原)最为重要。
3、感染因素:根据多年来的研究阐明,多种感染因子,微生物产生的抗原或超抗原,可以直接或间接激发或启动免疫反应。
4、内分泌因子:研究证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失调、与多种风湿病的发生有关。
5、环境与物理因素:如紫外线可以诱发SLE。
写论文时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选题,论文题目有了明确的选题后才能确定整个论文内容组成部分,而且医学类专业论文撰写的选题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颖性,是很难投刊发表的。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_医学专业论文题目150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西医结合论文题目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肿瘤化疗患者消化道毒副反应的疗效观察
2、 基于玄府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3、 中西医结合防治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的影响
4、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5、 消化心身疾病中西医结合整体诊治专家指导意见
6、 功能性便秘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7、 中西医结合新思维辨治脓毒症核心病机
8、 社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9、 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10、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1、 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2、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3、 胆石症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14、 癌症防控需“消灭+改造”的持久战——中西医结合值得期待
15、 中西医结合消化内镜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述评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19、 早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
20、 中西医结合改良肌内效贴对膝骨性关节炎影响的临床研究
21、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子 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激素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23、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Meta分析
24、 中西医结合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疗效观察
25、 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6、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27、 放射性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2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肺损伤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29、 中西医结合医院开展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实践与分析
30、 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
31、 慢性荨麻疹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2、 中西医结合治疗腺性膀胱炎研究进展
33、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4、 痔疮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3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36、 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37、 短期规律中西医结合运动康复对冠心病病人心肺功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38、 心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重点、策略及 方法
39、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4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肝胆胰疾病的现状与展望
41、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病的现状与展望
42、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43、 中西医结合是系统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的统一——从中医院管理和突出中医特色看中西医结合
4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45、 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4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疗效评价
47、 《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量表》的构建研究
48、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
49、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糖水平的影响分析
50、 中西医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护理专业 毕业 论文题目
1、人文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2、家庭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
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OSCE考核方案在PBL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研究
6、案例讨论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高职高专护理"三校生"病理学 教学方法 改革实践性探讨
8、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9、全面护理对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的改善作用
10、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分析
11、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12、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13、团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认知及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
1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16、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17、糖尿病产妇生产引起新生儿皮肤损伤的护理
18、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9、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护理体会
20、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全过程针对性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2、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胃溃疡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内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23、微信平台的健康 教育 对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价值体会
24、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25、患有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6、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7、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28、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29、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30、血糖信息化在提升血糖监测率PDCA循环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31、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2、 儿童 抗癫痫药物超敏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33、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34、重力喂养配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
35、近二十年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36、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7、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38、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
39、围术期全流程综合护理在 种植 牙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40、三年制护理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41、成人线粒体肌病护理1例
42、人体解剖学课程"运动系统"部分微课教学效果评价--以甘肃中医药大学2018级高职护理专业为例
43、趾骨骨折术后恢复期中医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44、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静脉溶栓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45、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
46、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应用观察
47、分级护理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临床救治中的护理效果
48、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
49、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的优质急诊护理体会
50、肾内科病房护理标识专科化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医学检验免疫毕业论文题目
1、基于纳米颗粒的分子展示应用于超灵敏检测
2、SLE患者中几种新型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诊断价值的探讨
3、多肽酶检测和细胞表面荧光标记的新方法研究
4、区域检验服务协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5、胶体金喷膜仪的设计与开发
6、重庆市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的调查研究
7、基于氧化石墨烯和硫化铅纳米颗粒的荧光生物传感器研究
8、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9、纳米粒子免疫层析法在检测异位妊娠和膀胱癌中的应用
10、现代医院检验科模块化设计研究
11、酶免工作站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2、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血清快速测定的性能评估
13、基于微型压电与光谱生化分析系统的POCT新技术研究
14、长江三角洲地区犬猫皮肤真菌病调查及体外药敏试验
15、我国医学检验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6、基于电化学分子信标基因传感技术的HIV-1核酸检测新方法研究
17、Free β-hCG和PAPP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的研制
18、乙肝快速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
19、阿托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PPAR γ的作用研究及相关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建模分析
20、综合性医院医学检验资源优化管理研究
21、全自动多功能免疫检验过程关键问题的优化研究
22、HMGB1通过NF-κB激活TGF-β1诱导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
23、若干病毒感染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24、现代综合医院检验中心空间设计研究
25、大型公立医院创建医学独立实验室可行性研究
26、高血压病证型与血清褪黑色素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7、医用臭氧与α-干扰素对照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28、网织血小板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应用
29、G公司第三方独立医学实验室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30、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
31、基于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技术的纳米金免疫层析试条定量测试的研究
32、贫铀长期作用后的吸收分布特点及其主要蓄积器官的损伤效应研究
33、基于磁性微球的PMMA微流控免疫分析芯片系统的研究
34、hr HPV、L1壳蛋白、p16蛋白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研究
35、76例急性白血病的MICM分型及预后
36、国产化学发光法诊断系统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评价
37、蛋白A-藻蓝蛋白β亚基双功能蛋白的性质及其在免疫检测中的应用
38、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开展现状及检验项目合理化设置研究
39、__医学检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40、胃肠肿瘤标志物诊断大肠癌之检验医学实践
41、广州KM公司分析前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42、医学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3、脑脊液中ADA、LA、CRP、LDH的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44、MiR210和Stat3全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表达通过HIF-1α通路对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45、医学检验器材智能化物流系统的设计与运营
46、上海市嘉定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47、六西格玛管理在临床检验流程中的应用研究
48、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D-二聚体
49、新城疫快速诊断金标试纸条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50、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蛋白的原核表达和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分子诊断研究
2021医学类论文的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儿科医学论文题目
★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 2021策论文范文6篇
★ 关于医学的学术论文(2)
★ 医学论文选题的四大基本方法
★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大全选题
在撰写药学 毕业 论文过程中,一个好的论文题目除了给整篇 文章 画龙点睛外,还直接决定着论文的内容、范围、框架结构以及选用的参考资料。下面我将为你推荐药学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到你!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一) 1. 抗生素滥用举例 2. 抗菌药合理使用 3.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管理现状研究 4. 药品的 广告 管理 5. 药品销售中存在的问题 6. 药物不良反应 7. 药物相互作用 8. 中西药合用的优缺点 9. 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物节律 10. 药物依赖性 11. 药物代谢酶在药物合用中的作用 12. 给药方式与药物疗效 13.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4. 谈谈你对中药毒性的认识 15. 药代动力学参数及其意义 16.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不良反应调查 17.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18.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19.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二) 1. GAP在中药发展中的应用。 2. 中药的质量控制(可以具体到某个药材或者某一种中药制剂) 3. 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监控及分析(可以具体到某个药材或者某一种中药制剂) 4. 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5. 请结合临床实践谈谈你对中药现代化的理解 6. 中药新制剂研制工艺研究(可以针对某一医院制剂) 7. 我国制药工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8. 制药工艺学教学模式及 学习 方法 的探讨 9. 药物(写一具体名字)的工艺优化方法的探讨 10. 药物(写一具体名字)的合成研究 11. 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2. 酶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13. 新药研发中药品质量控制的探讨 14. 新药研发中对溶剂的选择原则 15. 药厂“三废”处理方法的探讨 16. 药厂污水处理方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7. 高效液相色谱应用新进展 18. 固相萃取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9. “设计性”实验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20. 高效液相色谱整体柱在药物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三) 1. 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 2. 急性脑卒中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3. 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 4. 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5. 脑血管病治疗药物进展 6. 血栓形成机制及其治疗进展 7. 缺血性脑卒中单元规范化溶栓绿色通道的应用与管理 8. 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9. 肺结核的药物治疗进展 10. 糖尿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11. 降血脂药物研究进展 12. 抗艾滋病药物研究进展 13.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14. 恶性肿瘤防治现状 15.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16.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治疗 17. 国内植物药研究的新进展。 18. 国外植物药研究的新进展。 19. 2010年版药典(一部)在中药质量监控中的变化。 20. 植物资源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药学毕业论文题目(四) 1. ****药品的 市场营销 策划方案 2. ****药品 市场调查 报告 3. ****医药企业营销实务中的4PS组合运用 4. ****医药企业产品策略分析 5. ****医药企业价格策略分析 6. ****医药企业 渠道 策略分析 7. ****医药企业广告策略分析 8. ****医药企业公共关系营销策略分析 9. ******医药新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10. ******公司医药代表的管理 11. ****新医改背景下医药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 12. ****农村医药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 13. ****传统医药保健品企业的直销分析 14. ******医药商品的“绿色营销”。 15. ****医药企业物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6. ****药品零售连锁企业探析 17. ****平价药店的价格策略分析 18. ****药品品牌管理 19. ****地区医药企业营销人员现状调查 20. ****医药企业的营销战略选择 猜你喜欢: 1.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2.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 3. 药学类毕业论文题目 4. 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5. 药学系毕业论文题目
艾草,又称艾叶、艾蒿,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药材,被人们广泛应用于中医治疗、养生保健等方面。艾草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艾草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古代就被人们用于驱邪、消毒、驱蚊、祛湿等方面。艾草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用于食品加工、香料制作等方面。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如清明节、重阳节等,人们常常用艾草来祭祀祖先,标志着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艾草的文化内涵也非常丰富,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了多重含义。艾草被视为一种象征着善良、纯洁、忠诚、吉祥的植物,它也被视为一种保佑和祝福的象征。在民间传说中,艾草还有着驱邪避祟的功效,人们常在重要场合或者特殊时期使用艾草来驱邪祈福,以保佑自己顺利、平安。艾草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药用方面,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和传承艾草的文化价值,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同时也为我们的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和益处。
自古以来,艾草,医籍称为"医草"。人们都喜欢用艾叶来给大人、小孩、婴儿、产妇泡澡。有的地方在婴儿满月的时候就用艾叶来洗澡,说是一来消毒杀菌,二来趋邪避灾。艾叶具有天然祛湿疏风止痒杀菌止痒去湿疹的效果,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李时珍一生研究了两种草,一个是人参,一个就是艾草!并得出结论说:艾有参之功,参无艾之德。 意思是,“艾”之功效利于万物,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及其他有血肉之躯之物种。参之功效是好,但是贫苦大众是用不起的,更不要说其他生命体了。所以说“艾”有参之功,参无艾之德。艾——功德兼备,德高望重。 那么艾叶的作用与功效都有什么呢? 艾叶的作用 1、艾叶的化学成分方面发现其除了含有主要成分挥发油外,还含有鞣质、黄酮、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这些元素能有效调解人体内需求。而在药理研究方面发现艾叶有抗菌、抗病毒、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止血和抗凝血、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2、艾叶属于偏温的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这就说明艾能灸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另外,艾叶是有小毒性的,在中医上不宜用来内服。 3、艾叶有一种特殊的味道,在民间有驱蚊虫、驱邪的说法,有的地方还在端午用艾叶煮鸡蛋吃。并有民间人土用艾叶制成的清艾条扎成一排熏后背、小腹、小腿、手臂的方法,能快速祛寒湿。 艾叶的功效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的祛虚火、寒火,可以治疗门腔溃疡、咽喉肿痛、牙周炎、牙龈炎、中耳炎等头面部反复发作的与虚火、寒火有关的疾病。 只要是发生上述疾病时,可取艾叶一小把煮水后泡脚艾叶做成或用纯的清艾条取四分之一,撕碎后放入泡脚捅里,用滚开的水冲泡一会儿,等艾叶泡开后再对一些温水泡脚,泡到全身微微出,但不能大汗,再多喝一些温水,注意要不吃寒凉的食物,并休息好,一般连泡2-3天后,这些因虚火、寒火引起的头面部、咽喉部的不适都会明显好转或消失了。 需要艾制品、艾条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微信号:lixia878787
民间利用蜂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已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对其发病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观察蜂毒治疗RA疗效的同时,探讨了蜂毒治疗疾病的机理。3.1抑制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活性 sPLA2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在炎症、感染、损伤及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PLA2可存在于蜂毒、蛇毒、牛胰腺及RA患者的炎性滑液中。虽有报道蜂毒素可提高的PLA2活力,但Met.等认为蜂毒素提高活力是由于样品不纯,混有对热稳定的PLA2缘故。1997年Shamsher利用合成的蜂毒素观察了对PLA2的影响。结果表明:蜂毒素可抑制各种来源sPLA2的活性,对RA患者滑液中PLA2活性的抑制率可达96%。因此,应用蜂毒素可缓解RA病情发展。3.2抑制膜攻击复合物(MAC)的作用 1990年Daniels等研究表明:非致死量MAC(C5b6 1mg/L)及蜂毒素3mg/L,体外可诱导RA患者滑膜细胞(HRSC)释放PGE,并可诱导HRSC合成IL-6,但对IL-1及TNF合成没有影响。1995年Reita等在证实亚剂量MAC可降低补体对细胞的损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了亚剂量蜂毒素对补体损伤细胞的影响。将K562细胞与0.42μmol/L蜂毒素37℃共同培养60min后,加入补体,与对照组相比,亚剂量蜂毒素可明显降低补体对细胞的溶解率。这种保护作用机理可能与适量的钙离子内流、激发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及保护性蛋白合成有关。这提示适量应用蜂毒素对治疗RA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此外,动物实验也证实了蜂毒素治疗的疗效。给患RA的大鼠皮下注射蜂毒可抑制患鼠的关节肿胀,降低脾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反应性,抑制IL-1生成,但加入IL-1及IL-2后,脾细胞的反应性又可恢复。因此,蜂毒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功能控制病情发展。总之,近年来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将会通过不同途径干扰细胞功能,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适量应用峰毒素将会为某些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大药医院是有的.
我遇到的问题和你一样一样的。疑问中……关于蜂毒多泰贴膏广告宣传的三个疑问目前市场上有个新药,名叫蜂毒多泰贴膏(以下简称贴膏),价格非常昂贵,好几百元一盒(大盒)。本人有亲戚也在购买使用。使用该贴膏的最初的确感觉有些舒服(但是很多骨伤贴膏,象云南白药贴膏等刚贴上的时候都很舒服的),但是后来就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了。出于该药的强烈广告宣传,更出于法律职业的敏感性,本人对该药相关宣传资料进行了一些初步的调查。 疑问一:该贴膏的批准文号是“[批准文号](2004)津卫防保健字030号”。原来这个贴膏是保健品,并非药品。(而其他相似贴膏,如“云南白药贴膏”的批准文号是:“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80015”。)更令人生疑的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库内无法找到该贴膏的批准文号,在天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无法查到。 疑问二:贴膏广告宣称“在意大利杰拉举行的骨病医学大会上获得最高技术大奖,香港媒体对此进行了全程报道”。意大利的确有个城市叫做杰拉市(在西西里岛上),但是无法查询到该市曾经承办过该医学大会(如此著名的大会居然查不到一点相关信息,真的很奇怪)。贴膏获得的该大奖也无法确认。 疑问三:贴膏广告宣称“研发组骨干专家之一王大斌教授是武汉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骨病论文三十余篇……”。但是本人经过查询,武汉大学医学院教师当中没有叫做王大斌的。据了解湖北省的确有个著名医生叫做王大斌,但他是儿科方面的专家。另外,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无法查到又叫王大斌的作者发表任何文章。 最后,本人无法查到我国有个组织叫做“中国中西医结合专家委员会”,只有一个“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组织,该组织也有个“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但是在该委员会委员名单中无法查到有个叫做王大斌的专家。 贴膏广告宣称“研发组专家成员史明柱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远附属铁路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天津中医学院疑难病研究所专家。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但在天津医科大学所有博导、硕导以及教师的名单中无法查到叫做史明柱的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也没有附属铁路医院,天津中医学院也没有设立疑难病研究所(何来的研究所专家?),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可以查到收录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该论文数据库收录了该杂志从1992年——2006年的所有论文),但是无法查到又叫史明柱的作者发表任何文章。 贴膏广告宣称“研发组专家成员宋德昌教授,主任医师,山东省骨科名医。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师从中国骨病权威专家马玉教授……曾发表《蜂毒对类风湿患者肢体血流图观察处探》等论文6篇。”省略号以前的宣传内容本人无法查询确认(相信谁也无法确认)。但是后面的所谓的文章名称以及作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均无法查到。 贴膏广告宣称“研发组专家成员路洪兰,医学硕士,山东大学医学院疑难病研究所专家,原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发表论文3篇,《蜂毒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及试验研究》等3项成果……”据查询山东大学医学院根本没有设立所谓的疑难病研究所。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也没有名叫路洪兰的作者,更没有名为《蜂毒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及试验研究》的论文。 贴膏广告宣称的其他两位教授王晓坚教授和饶元启教授,也都是查无此人,他们发表的医学论文也都无法查到。 说实话,查询的结果有些让人失望。也许是本人信息来源的有限,或者本人孤陋寡闻,信息难免有些疏漏或者错误。希望大家更正补充。最后需要贴别强调的是,在本人资料信息来源有限的情况下,得出的这些疑问存在疏漏错误在所难免。上述内容也仅仅是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蜂毒是蜜蜂科动物中华蜜蜂等的工蜂尾部螯刺腺体中排出的毒汁,具有祛风除湿,止痛之功效。新鲜蜂毒为透明液体,具芳香气,味苦。将其制成贴剂,使用方便、渗透性强、药效持久、透气,家中常备有效改善缓解疼痛。
星月蜂牌蜂毒贴取用优质蜂毒,在此基础上添加刺五加、丹参、当归、制川乌、威灵仙等药材制作而成,能够有效改善跌打扭伤及颈、肩、腰、膝、关键疼痛引起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