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发表新冠被撤论文的期刊

发布时间:

发表新冠被撤论文的期刊

2064篇。打开中国知网官方网站,在搜索栏中输入新冠病毒,在显示的搜索结果中选择年份为2020年,可以看到结果总共有2064篇。中国知网,又被称为“中国期刊网”,是中国最大的学术论文数据库和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该网站是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创于1996年。国内将知识版权资源聚合在一起的平台还有万方、维普、超星等文献数据库检索平台。

2020年五月柳叶刀发布了陈薇团队新冠疫苗试验结果柳叶刀是这一研究成果来自中国科学家。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的团队研发了前述Ad5新冠疫苗,并率先开展了I期和II期临床试验。接种后第14天,快速、特异的T细胞应答达到峰值,接种后第28天,产生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反应达到峰值。22日中午,柳叶刀方面向澎湃新闻证实,该期刊已确认接受了陈薇院士领衔团队关于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研究论文,走的是快速评审通道,正在进一步处理中,处理完就在线online发表。22日21时许,国际学术期刊柳叶刀TheLancet在线发表前述研究论文。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陈薇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教授王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有效的疫苗被视为控制新冠病毒大流行的长效解决方案。目前,全球有超过100种新冠候选疫苗正在研发中。3月16日至3月27日,陈薇领衔团队的研究人员从195人中筛选出108名志愿者,进行I期临床试验。这是该类型的新冠疫苗首次在人体中进行测试。受试者51%为男性,49%为女性,平均年龄36.3岁。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36人。其中,低剂量组注射0.5毫升疫苗,其中含5X10X10个经过改造的病毒颗粒,中剂量组注射1毫升疫苗。高剂量组注射1.5毫升疫苗。Ad5新冠疫苗是使用弱化的普通感冒病毒—复制缺陷型的Ad5腺病毒作为载体,生产出的一种经过改造的病毒颗粒。作为疫苗,它们仍然是一个个腺病毒颗粒,但因为基因被删改而造成的缺陷,它们无法复制,无法肆虐。它们仍然很容易感染人体细胞,但无法引起疾病。它们的基因中还夹带了新冠病毒的一段基因—刺突基因spik。因此,该病毒颗粒成了运载火箭,刺突基因成了搭载其中、要发射的卫星。志愿者手臂被注射一针前述新冠疫苗时,经过改造的腺病毒颗粒进入人体,感染细胞,并将刺突基因传递给细胞。然后,该细胞产生刺突蛋白,后者到达淋巴结。淋巴结因此会产生抗体—识别刺突蛋白并与新冠病毒抗争的抗体。论文称,接种前述疫苗后的7天内,低剂量组的30人83%中剂量组的30人83%高剂量组的27人75%出现了至少一种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包括:超过一半54%,58/108的疫苗接种者在注射部位出现轻度疼痛、发烧(46%,50/108疲劳44%,47/108,头痛39%,42/108和肌肉疼痛17%,18/108。试验结果显示,该疫苗在所有剂量下均具有良好耐受性,在接种后28天内未报告严重不良事件。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理想的疫苗能触发人体内两种免疫反应:产生中和抗体的体液免疫反应,以及T细胞应答。研究人员定期检测受试者血样中的成分,来测定疫苗引发免疫反应的强度水平。前述论文显示,接种疫苗后14天内,各剂量组的受试者体内都触发了一定水平的免疫反应,产生了结合抗体。其具体比例是:低剂量组16/36,44%。中等剂量为18/36,50%,高剂量为22/36,61%,一些受试者体内产生了可检测水平的中和抗体,该疫苗还在大多数志愿者体内触发了T细胞应答。接种疫苗28天后,大多数受试者体内出现T细胞应答,或可检测水平的中和抗体。其具体比例是,低剂量组28/36,78%,研究人员还发现,受试者体内如果预先存对腺病毒Ad5的免疫那么该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会弱化,比如免疫反应的峰值水平降低、免疫反应的持续性缩短。据我们所知,这是Ad5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的首次人体试验FIH的首个研究报告。该论文写道。在柳叶刀方面向澎湃新闻提供的资料中,陈薇表示,这些临床试验结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些结果表明,单剂量的Ad5-nCoV新冠疫苗可以在14天内让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这让该疫苗有潜力被进一步研究,开发。陈薇同时表示,应谨慎解释这些试验结果。研发新冠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即使该疫苗有能力触发前述免疫反应,也不一定意味着这种疫苗能帮助人们抵御新冠病毒。前述临床试验结果,展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距离疫苗上市,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人员也注意到,前述临床试验仅有108名志愿者参与,且试验时间较短,同时缺乏随机对照,因此,在发现不良反应事件,或发现疫苗的保护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一项有500名志愿者参与的、随机、双盲、对照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武汉进行中,以观察前述I期临床试验结果是否能够复制,以及接种后6个月内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事件。60岁以上人群也首次作为受试者参与其中。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3月16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通过临床研究注册审评,当日20时18分,获批正式进入临床试验。一期临床试验108名志愿者,二期临床试验508名志愿者。首批108名志愿者自3月16日起陆续接种疫苗。随后,他们被安排住进武汉特勤疗养中心集中隔离观察。3月31日起,首批志愿者陆续结束集中隔离观察,回到家中。这些志愿者在接种疫苗后的第28天,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消息,前述疫苗的二期临床试验于4月12日启动,是当时全球唯一进入二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病毒疫苗。4月25日,陈薇院士在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直播活动上介绍,自中国向WHO分享了科学家分离的基因病毒序列开始,她带领团队第一时间开始进行疫苗研究。3月16日,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一期临床获得正式批准,并于当日为第一名志愿者进行了注射。之后疫苗研发进展比较顺利,在7天和14天的安全性均得到统计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前述疫苗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期刊首发新冠论文

可以这么说,新冠时代的“次生灾难”,每个家长都该知道!孩子是环境的产物,身处特殊时代下,我们都不禁担心:新冠一代的孩子们从生理和心理上是否会受到影响呢?毕竟,成年人如你我常会感到异常焦虑,那么对周边环境异常敏感的孩子们,不管是婴幼儿还是青少年,是否会面临更严重的“次生灾害”?疫情会改变孩子的大脑“关在家里,不运动,不社交,我都傻了,何况孩子呢?”跟家长们聊起这项调查,大家都对原因心知肚明。法国一项纵向研究显示,隔离会导致居民心理压力增高,且知觉障碍、亚临床精神病症状和对伪科学的信任有所增加。清华大学教授彭凯平在接受凤凰卫视的吴小莉采访时候,也提及自己做过的一个调查——疫情的不确定、大规模暂停社会活动和经济的冲击,大家的心情的确不愉快。心理学有个概念叫镜像思维,在封闭的家庭环境下,家长情绪的波动,直接折射出孩子的变化。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彦平博士分别在2020年与2022年对1600余个青少年家庭做了调查,发现长久居家令亲子关系越发不和谐。而除了家庭环境外,孩子们受到的冲击也来自社会环境。《自然Nature》期刊发布了一篇来自布朗大学的论文,显示新冠一代的儿童大脑已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且疫情持续时间越长,孩子身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就越多。布朗大学Advanced Baby Imaging Lab的研究发现:相较于疫情前出生的婴幼儿,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在IQ测试一系列发育测试中低了近两个标准差,而且男孩受到的影响大于女孩,大运动技能受影响最严重。而孩子的发育与父母是否感染过新冠无关,看起来更像和疫情的大环境有关。疫情会影响孩子的生长环境从新冠疫情已持续三年之久,第一批伴随着疫情爆发出生的宝宝,如今也都快四岁了。疫情3年,没出去旅游过。反反复复的疫情,就连去游乐场也是少得可怜。孩子没有同伴玩,感觉话都不多。新冠这一代的孩子,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大流行时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说是挑战。疫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我国教育部估计,超过2.2亿儿童和青少年因疫情被限制在家中。不能去学校上课、户外活动减少、社交活动被限制,这些日常生活模式的突然转变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显著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非自杀性自伤/自杀(NSSI)、网络行为问题等方面。1、焦虑/抑郁焦虑和抑郁往往伴随着压力,是最突出的精神问题。国内外几项研究都证实,新冠流行期间儿童青少年的焦虑、抑郁和压力都处于较高水平,对于被隔离的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我国一项针对贵阳的隔离儿童和青少年(6 ~15 岁)的研究显示,1036 名孩子中,112名(11.78%)、196名(18.92%)和68名(6.56%)分别表现出抑郁、焦虑和两者都有。其中孩子性别、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年龄、性别、工作日是否有人陪伴等因素与抑郁/焦虑显著相关。2、 睡眠问题你家孩子居家隔离期间出现睡眠问题了吗?学校停课、居家隔离导致的户外活动减少、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间过长、不被约束遵守睡眠时间表,被认为是可能导致睡眠问题的几个因素。一些孩子居家后正常的作息规律会被打乱,充沛的精力无处释放,可能会出现失眠、主动熬夜、起床难等现象。我国的两项研究显示,新冠流行期间儿童和青少年睡眠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32% 和56%,均高于疫情前的数据。3、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TSD大家应该并不陌生,生活中的一些小的挫折事件,比如孩子居家时遇到的社交问题、上网课时遇到的学习困难,还有一些大的创伤性事件,比如家庭成员被感染、自己被单独隔离、目睹了一些对自身或他人有威胁的伤害事件等,都有可能引发应激反应,而儿童和青少年正是应激事件的脆弱人群。创伤后应激障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导致认知和情绪产生消极变化,同时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国外的一项综述表明,因为新冠导致的隔离生活可能导致儿童和青少年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疫情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美国布朗大学有一项研究表明:新冠疫情期间出生的儿童,与疫情前出生的孩子相比,无论在言语、运动和整体认知等方面能力都有显著下降。美国布朗大学研究报告指出:在冠状病毒出现前出生的3个月至3岁婴幼儿IQ是98.5~107.3。而在冠状病毒期间出生的孩子IQ竟比之低了27~37,急速下跌约3成,伴随着语言、动作及整体认知能力皆明显下降。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布朗大学儿科(研究)副教授肖恩·迪奥尼(Sean Deoni)说,分数下降背后的最大原因可能是在家里缺乏刺激和互动。不仅如此,今年一月,发表在著名期刊JAMA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了2020年出生的225名儿童。结果显示,和疫情前的数据相比,“新冠宝宝”会爬、会对镜子微笑的人数更少。同时,他们的社交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下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生活习惯正在悄然改变:1、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年初时,国外一医院数据显示,疫情期有语言障碍需要到医院治疗的儿童人数增加了近三成。0~5岁是儿童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疫情带来的封锁、禁行、居家等情况,导致幼儿不能在外玩耍,或专注电子产品失去与人交流的机会,从而引起语言能力发展问题。2、感觉和社交发展能力语言不是光是听与说,肢体语言和判读表情也同样重要。丰富的面部表情是沟通中的重要一环,但当口罩遮住半个脸庞下,不管大人、小孩都会影响判断他人情绪、想法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婴幼儿,就更加看不懂“脸色”了,神经系统感知方面发展得不好。表达感觉和情绪方面也少了面部表情,更加错过了学习表达自己的黄金期,社交发展也受到影响。3、身心健康由于户外活动机会减少,孩子无法像新冠疫情之前一样进行大量的运动,导致他们的大运动能力也出现了明显的降低。孩子缺少了运动、锻炼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家中久坐和长时间维持某种姿势,从而引起肥胖、动作和感觉发展受阻、抵抗力变差等问题。同时,孩子情绪无处宣泄,情绪狂燥或沉闷,心理问题也会增多。为了让孩子们回归正轨,家长们应该这样做:1、共情关注所谓共情关注就是,父母有意识地去观察孩子在关注什么。换句话说,孩子关注什么,我们就关注什么,并在恰当时机,及时对孩子的行为给以回应。比如,孩子在玩积木的时候,我们可以关注孩子手里拿的是什么样的积木,可以在恰当时机,给以回应,“宝宝手里拿的是一块三角形的积木,它是黄色的。”2、充分沟通所谓充分沟通就是,与孩子充分地交流,和孩子讨论时使用大量的描述性词语。比如,我们收拾家务的时候,可以一边收拾一边说:“我来把沙发上的书本放回书柜,这样家里看起来会更加整洁。”“现在我来把茶几上的杯子洗干净,这样下次喝水会更加干净卫生。”在收拾的时候,如果我们跟大人这样“唠叨”,他多半会疯掉。但对于小孩来说,这种在当下语境中的交流沟通,会让孩子理解起来更加形象具体,会很容易就把事物连接起来,理解书是要放在书柜里的,用过的杯子清洗干净会更卫生。3、轮流谈话和孩子轮流参与谈话十分重要,它的关键在于多跟孩子展开开放式的问答,而不是简单的今天是晴天还是阴天?这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比如:水龙头里的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为什么要勤洗手呀?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多引导谈论一些生活类,甚至是社会类的话题。开放式的问题,就会很容易让孩子开始思考和组织语言进行表达。4、保持运动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生活条件,自主选择活动方式,每天开展1小时左右的运动锻炼,如跳健身操、转呼啦圈、踢毽子等。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还能够促进大脑活动。5、做点家务这是一个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的好机会,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居家办公、照顾孩子、顾及家务、经济压力,突然的超负荷运转可能使得家长们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如果家长经常表现出焦虑、烦躁不安和消极的情绪,孩子的心态也有可能被影响。家长发觉情绪有失控的苗头,可以先一个人静静、平复一下,尽量少的向孩子传达负面情绪,不要吼叫、打骂孩子。当然,人无完人,如果偶尔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负面情绪,也不要过于自责,在平复心情之后和孩子解释清楚,相信孩子一定会理解的。

糖尿病跟新冠病毒的关系密不可分,近日 2 个重量级医学期刊纷纷推出撰文,指出临床观察表明,COVID-19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也就是说,不只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得新冠,得到新冠也会诱发出患者的糖尿病。

一方面,糖尿病与增加COVID-19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在全球被诊断为COVID-19的患者中,目前发现有20%~50%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说明糖尿病是与COVID-19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的基础疾病之一。而且,COVID-19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症,死亡率可能会增加4倍。

全球20位知名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Lancet》共同发表文章,发现患有COVID-19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该疾病的风险更高;同时,该病毒实际上可能促使正常人成为新发糖尿病患者。

目前尚不清楚病毒是如何影响糖尿病的,不过研究者推测,病毒可能导致葡萄糖代谢的多种复杂功能障碍。另外,部分患者应用了糖皮质素,而糖皮质素治疗常常引起血糖波动。如果长期使用糖皮质素治疗,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将增加36%-131%。

研究报告中提到,虽尚未证实新冠病毒会诱发糖尿病,但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成为诱发糖尿病的因素。

无独有偶,6月12日,《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报告中,17位国际领先糖尿病专家组成的国际小组宣布建立全球COVID-19患者新发糖尿病病例登记系统。

成员之一的伦敦国王学院代谢外科教授Francesco Rubino说道:「糖尿病是最流行的慢性疾病之一,我们现在正在意识到两者(COVID-19和糖尿病)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所带来的后果。由于人类接触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时间较短,该病毒影响葡萄糖代谢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名誉主席、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糖尿病教授Paul Zimmet表示:「我们尚不知道COVID-19患者中新发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在患者感染后其是否会持续或消失;如果是这样的话,COVID-19是否会增加未来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透过建立此全球登记中心,我们呼吁国际医学界迅速分享相关的临床观察结果,以帮助回答这些问题。」

新冠病毒期刊

糖尿病跟新冠病毒的关系密不可分,近日 2 个重量级医学期刊纷纷推出撰文,指出临床观察表明,COVID-19与糖尿病之间存在双向关系。也就是说,不只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容易得新冠,得到新冠也会诱发出患者的糖尿病。

一方面,糖尿病与增加COVID-19严重程度和死亡率的风险有关。在全球被诊断为COVID-19的患者中,目前发现有20%~50%的患者患有糖尿病,说明糖尿病是与COVID-19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的基础疾病之一。而且,COVID-19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或高血糖症,死亡率可能会增加4倍。

全球20位知名糖尿病及内分泌领域专家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Lancet》共同发表文章,发现患有COVID-19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死于该疾病的风险更高;同时,该病毒实际上可能促使正常人成为新发糖尿病患者。

目前尚不清楚病毒是如何影响糖尿病的,不过研究者推测,病毒可能导致葡萄糖代谢的多种复杂功能障碍。另外,部分患者应用了糖皮质素,而糖皮质素治疗常常引起血糖波动。如果长期使用糖皮质素治疗,其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将增加36%-131%。

研究报告中提到,虽尚未证实新冠病毒会诱发糖尿病,但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成为诱发糖尿病的因素。

无独有偶,6月12日,《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发表的另一项研究报告中,17位国际领先糖尿病专家组成的国际小组宣布建立全球COVID-19患者新发糖尿病病例登记系统。

成员之一的伦敦国王学院代谢外科教授Francesco Rubino说道:「糖尿病是最流行的慢性疾病之一,我们现在正在意识到两者(COVID-19和糖尿病)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所带来的后果。由于人类接触这种新型冠状病毒时间较短,该病毒影响葡萄糖代谢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名誉主席、墨尔本莫纳什大学糖尿病教授Paul Zimmet表示:「我们尚不知道COVID-19患者中新发糖尿病的严重程度,以及在患者感染后其是否会持续或消失;如果是这样的话,COVID-19是否会增加未来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透过建立此全球登记中心,我们呼吁国际医学界迅速分享相关的临床观察结果,以帮助回答这些问题。」

自新冠病毒被发现以来,不断在突变,不过这样的突变可能让新冠逐渐「变弱了」。近日,国际期刊《Lancet》发布的一篇文章表明,新冠病毒已经在进化的过程中,露出了「破绽」。

这项由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局、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带来的研究报告提出,在新冠大流行早期,出现过一种具有382个核苷酸的缺失(Δ382 )的SARS-CoV-2变异体。

这个缺失减少了病毒免疫逃逸的可能性,并降低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尽管没有影响病毒的传播力,但是却有效降低了新冠病毒的毒性。

2020年1月22日至3月21日之间,研究人员招募了131名新冠患者,其中92人只感染了原始的病毒,29人仅感染了Δ382变异体病毒,另外10人体内同时存在原始病毒和Δ382变异体病毒。

从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携带Δ382变体的患者更为年轻,只有 1 个人的年龄在 65 岁以上,并且感染后体温的更低,全身发炎的情形也更少。

尽管从三组患者的胸部X光片来看,肺炎的发生率相似,但是仅具有Δ382变异的患者中,没有出现需要补充氧气的情况,而仅具有原始病毒的患者中,26人需要输氧。

整体来说,在对年龄和合并症进行调整后,研究人员发现,仅具有Δ382变异的患者,发生缺氧的机率更低。

研究人员对患者的血浆样本进行检测,发现与携带原始病毒的患者相比,携带∆382变异病的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的第8天,检测到了较高浓度的IFN-γ;同时,∆382变异病毒携带者的体内,具有较低浓度的促炎趋化因子CXCL10、CCL2、CCL4以及抗炎细胞因子IL-1RA,表明这些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较轻。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ORF8的缺失似乎使病毒更加温和,减少了人体内促炎因子的释放。在COVID-19大流行持续发展的今天,这对我们了解SARS-CoV-2病毒学和发病机理,开发出治疗药物和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瞎写的期刊论文被发表

1、和出版的杂志社联系,让他们赔钱2、拿上证据去法院起诉。

应该,因为这些论文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就刊登,已经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期刊需要负责。

因为杂志社不能全面杜绝抄袭目前大多正规杂志社通过学术不端监测系统监测避免抄袭现象目前还有抄袭文章发表,说明该杂志的编辑水平有限,综合实力有限。期刊质量有限。《科技传播》杂志国家级科技学术期刊中英文目录知网 万方全文收录百度空间有详细期刊信息

撤稿吧,和杂志说一声,否则人家会怀疑你剽窃,具体的解决方法,需要拿出证据来告剽窃者,要是没证据,哥们你就只能吃亏长见识 了。以下引自一写手:文章不是不可以贴网络,但是,在发表之前你贴网络了,谁可以保证你的文章不被抄袭?我知道的一些地方小报经常在网络上拿文章拼自己版。我自己的随笔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本来一家杂志已经决定发了,但是,在定稿之前发现当地的报纸上抢先登了出来。开始怀疑我一稿多投,但是,我自己压根就不认识这家报纸。我能说什么?自己撤稿了。 ­补充:你可以联系他投稿的杂志,说他抄袭。如果证据足够的话,那个杂志会索回稿费并要求对方公开道歉甚至永不录用对方的文章,应该会把讨回的稿费再归还原作者。但是你现在投的杂志,必须要和他们说好并撤稿。 ­

期刊发表论文作者撤稿

投出去的论文怎么撤稿介绍如下:

1.如果需要撤稿,可以通过邮箱,编辑信息内容发送给负责的编辑部门,请求撤稿。

2.还可以通过电话号码直接打电话到编辑部,告知编辑部门的工作人员你的文章编号,进行申请撤稿。

3.然后还可以登陆个人账号到期刊相关网站,如果还没有进行外审,可以进行论文删除。

论文是否已经出刊和上网,分为三种情况:

一、论文还未发表

指论文只通过了编辑部审核,还没有上传到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也没有

印发实体版刊物。

这种情况由作者在杂志社发表声明,说明其具体原因,即可撤回。

二、论文还未出刊,但是已经在网络上发表

指论文已经通过了编辑部审核,同时已经上传到了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还没有印发实体版刊物。

作者可以试着解释原因,必须给出证明,书面申请发表论文的单位,予以宣告无效,如文章已被收录,申请取消相应的刊号或检索号。

三、论文已经出刊,并且已经上网

这种最麻烦,因为实体刊物已经印发了出去,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编辑部都不会同意撤稿。

这要看是什么情况了,如果是刚刚找了论文发表机构,代理还没发给编辑,或者是刚刚发给编辑,还没收定金的情况下,撤稿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是已经都谈得很清楚明白了,也告知要发表的期刊、费用和周期的情况下,也交了定金后,这边编辑已经正式进入审稿,再撤稿可能就会有点麻烦。

不是说不能撤稿,而是撤稿最好有正当理由,并且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以后可能不能在这本期刊上再发表了,另外定金可能也一定能退回,如果是因为论文发表机构或者期刊的问题,导致作者论文不能成功发表,那么定金是要退的,如果是因为作者单方面的违约,那么定金是不能退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发表前想清楚,不要随便发表,更不要冲动发表,不然到时候撤稿,多多少少会给自己带来一点不必要的麻烦。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