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最为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来自民间,是最为特殊和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春节传统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国传统春节对现代城市文化生活的影响
【文章摘要】
传统节日红红火火的春节,龙飞凤舞,礼花绽放,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各地张灯结彩,欢声笑语荡漾其中。如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热闹了中国,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入世界人民的视线,以其正能量影响着世界。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文化;影响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超过了四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经过几千年的风云变幻这一节庆可以一直延续下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春节所具备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一直是被世人赞叹、敬仰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使得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
春季是一年四季之首,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一季大致为农历正月至三月,此时春暖花开,春意盎然,也是农忙时节,人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满怀的热情来迎接美好的春天。这一时节也创造了许多节日,如春节、人胜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上巳节和清明节。这一季节的节日是一年之中最多的一季,人们身着最喜庆的服饰,将最丰盛的食物搬到节日活动中来,人们祈求平安多福,人类繁衍,人丁兴旺,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强烈愿望。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传统的节日,但春节不仅是一天,而是若干时日,一般到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十五,甚至到月底,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顾名思义,春节代表的是春天的节日。春节流行多样民俗活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庆祝春节方式也是各色各样的,但主要以拜年和祭祀为主。节日前,每家每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福”字必须要倒贴,路人一路念着“福倒了”,也就代表着“福到了”。如今,春节不仅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而且逐渐深入了外国人心。外国人同中国人一样重家庭、重亲情。在一些华人居住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样过春节。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必然会促进各国文化的渗透、普及。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家庭和睦,因此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过春节。每到春节,不管是在外务工人员还是已迁到海外发展的人员,四处飘离的人们在除夕这天一定要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乡,同家人一同享受丰富、温馨的年夜饭、团圆饭。饺子是美味佳肴中最不能缺少的,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也是每年春节比吃的年节食品。饺子的做法较为简单,需要先将面做成饺子皮,用皮包上陷。饺子馅也并非是单一的,各种肉、蛋、时令蔬菜和海鲜都可以用作饺子馅,再用清水煮饺,将醋、蒜末、香油调成佐料蘸饺子吃。因为饺子的形状类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饺子,不单单是一种美食,同时它蕴涵着中华民族诸多文化,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芹菜陷饺子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韭菜馅饺子有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是祈福长久的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长久——健康、快乐可、幸福、和睦。白菜陷饺子有百财之意,是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是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鱼肉馅饺子有余财之意,“余”是多出来的意思,也就是祝福您年年有余。一年中华付出的是辛劳,得到的就是财富,而余留下来的就是健康。
春节也可称为过年。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形貌恐怖,生性凶残,人们谈“年”色变。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所以每到年末,各家各户都会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热热闹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此来驱走年兽,于是春节便有了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节日作为各个民族在特定季节中举行的盛大纪念和欢庆活动,是人们调节自身生活内容和节奏的一种具有综合性、群体性和阶段性的典型生活模式。节日的意义深远,它能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无论外出务工、还是读书、做生意,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除夕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到家里与家人相聚,丰盛的饭菜里蕴含着父母的爱心、子女的孝心,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人生最为幸福的事情。同时,在饭前还要祭祖以缅怀祖先,并且给双亲中逝去的老人摆一双碗筷。除夕夜的团圆饭深藏着中华民族对家庭的尊重。因此,快乐与严肃相伴的春节里,亲情、友情得到尽情释放,文化得到传承。
中国的春节最不能省去的便是“拜年”,拜年也代表着人们彼此之间的祝福,祝福人们新年行大运,新的一年更加红红火火,一家人团团圆圆。而压岁钱便是拜年习俗的产物。传说送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而“岁”与“祟”谐音,习惯上是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赠给晚辈,以此来保佑晚辈们新的一年家庭和和睦睦,平平安安。年对于孩子来说可谓是丰收的,家长会用红纸为孩子包好压岁钱,当孩子给家长拜年时便会得到这一丰硕的“果实”。有时候家长在除夕夜提前将红包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当春节当天到来时孩子会得到意外的惊喜。这种方式至今依然存在并流行着。
中国传统的习俗是在除夕夜守岁,守岁由来已久也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夜主要是全家团聚的夜晚,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各位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唠家常,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四千年沉淀而来的春节是中国人民全年度过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逢春节来临,每家每户都要将居所的各个角落打扫干净,食用餐具、窗帘被褥、衣服等也要清洗干净,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年不好的事情都被清除掉,所有的坏运气都被扫走了,干干净净、轻轻松松的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按民间的说法: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尘”与“陈”谐音,将过去一年的一切晦气、穷运等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和破旧立新的愿望。
过春节还有另一个习俗流行于民间,即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各家各户开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也就是“开门爆竹”,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的特产,它的起源较早,至今已经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可称为“爆仗”、“炮仗”、“鞭炮‘等。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在城市化进程加剧及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的今天,传统节日不能丢,我们要尽量为保存传统节日习俗提供条件,尤其是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开展传统节日习俗的条件,以便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更深层次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在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应注重教育引导,进行亲情伦理教育,进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严敬群,章斯予,中国 传统节日诗词荟萃[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5-1第一 版。
>>>下页带来更多的关于春节传统文化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种。笔者下面以这 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1.1 中国传统节目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 “载”,夏代叫 “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1.2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月亮、大地及除此之外的自然物。《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 (粽女)”,端午节采棕叶、包棕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无论是祭月还是赏月都体现了对月亮的崇拜。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原始先民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这正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 ’的重要内容。” 1.3 中国传统节日反映出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 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在宗法制度下,人们重血亲人伦,讲究礼教德治、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宗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一系列要求在传统节日中找到了很好的依托。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把人置于血亲人伦中,体现出一种 “人道亲亲”。《礼记 ·大传》中这样解释 “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家族就以血亲人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拜月、登高,都有严格的仪式,崔提《四民月令》是这样形容春节祭祖的:“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通过一系列固定仪式,实现了“尊尊”—— 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并且这种等级差别也与血亲人伦有关。通过传统节日中的血亲人伦纽带,尊尊与亲亲联系在一起,整个社会实现了从“家天下”到“国天下”的过渡,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2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在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思想和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2.1 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思想在清明与端午两大节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并且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已经自发地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明扫墓的习俗来自于寒食节,而寒食节相传与春秋时期介子推有关,介子推 “割股”给处于困境中的公子重耳充饥,这里体现了“忠”与“义”两种文化精神。当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欲封赏介子推时介子推背着老母进了深山,这里体现了“孝”。在几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忠”“义” 的文化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士大夫精神的渊源,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而以血亲为纽带将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孝”,从小处说,使一个家族具有凝聚力;从大处说,使一个民族、国家更具有凝聚力。端午节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代表着真、善、美,是爱国和忧民的化身,对屈原的纪念体现出一种赤诚爱国的文化精神。 2.2 天人合一 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基本的涵义是充分肯定 “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 自然界的协调问题。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夕观星、重阳登高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除了人与自然协调外,笔者认为,更主要的是 “天人合德”——天有高尚的德,人应该效法天德,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正如《易传 ·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认识影响着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这与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失意时,就转向自然,或归隐山林,或躬耕田园,在其间找到乐趣,发现真义。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在社会发展中被淡化或消失了,唯独亲近自然的行为得以延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 2-3 贵和尚美 “和 ”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春节虽然是指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但人们习惯上的过年活动在头一年进入腊月 (夏历十二月) 就已开始 ,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在腊月里,人们要扫尘、祭灶神;除夕要全家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 “和”与 “合”谐音,饺子的 “饺”与 “交”谐音,“合”与 “交”是团圆、相聚之意;至元宵节全家又要围在一起吃汤圆,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七夕乞巧,表达出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的愿望。至于中秋吃月饼,更兼有生活团圆、婚姻美满之意。九九重阳,则有珍爱生命,健康长寿之意。此外,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菖蒲,重阳遍插茱萸,这种驱恶避邪的习俗也显露出贵和尚美的思想3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般而言,消极的习俗总是流传不久,经过几千年社会历程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总体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1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这些观念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一人有难,众人帮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表现;海外华侨回国祭祀祖先及在异国、异地的游子叶落归根等行为则是传统节日中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亲情,也有利于激励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发展、强大。 3.2 中国传统节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玩秋等活动中,人们放松心情,找回童真,发现乐趣。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体现出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当今世界,科技与工业日益发达,但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由于人类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再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冷漠、势利等。现在当我们重新对照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与自然、人际问的和谐关系时,应该受到启迪。所幸的是,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变化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特意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提上日程,这是对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 3-3 中国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 (如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等)还是渴望团圆 (如吃饺子、月饼等)的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宗白华先生在 《美学散步》里论述了各种形态的美,书中特别有一篇文章—— 《美从何处来》,在这篇文章里,宗自华先生指出美来自于心灵。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美主要指生命与生活之美,在亲近自然,家人团圆,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习俗中,人们体会到了生活之美,也益加珍爱生命。并且传统节日中的行为、愿望都发自于内心,充满了感情,因此,即使有时希望不能实现,结局未必圆满,按照宗白华先生的说法,因为这些行为、愿望来自于心灵,它们也是美的。 4 结语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原农耕文化曾与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过交融互补,也与外国文化进行过几次大的交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具有包融性,而传统节日作为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更应具有包融性。 中国传统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汇、互撞,消极的东西逐渐消亡,美好的东西日益突显,这正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的表现。笔者相信,在与日前社会上流行的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的交汇、互撞中,中国传统节日定能发挥中国文化惯有的价值整合功能,到达一个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8,(8):34—35.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7,(1):126—128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65
傣族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语称“丢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
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牛和食牛皮的风俗。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江边傣族每年农历3月祭龙树时,
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妇女用长达丈余的特制花腰带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她们的服装以黑色、红色基调为主,贴身的短褂长及上腰部,领口用细银泡拼成上下交错的菱形图案,腰间装饰长达五、六米的绣花腰带,头戴尖顶“鸡枞”斗笠帽,帽沿上翘。
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因分布而分别被称为傣语、泰语、老挝语等,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壮侗语族)台语支。
扩展资料
傣族的来源
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说法为“南下说”,该说法认为傣族源于川北陕南地区、阿尔泰山地区等中国北方或更远的地方,在其他民族的驱逐下不断南下,在迁徙的过程中,傣族一度停留在了云南,并建立起了南诏王国,在忽必烈平大理以后,傣族被迫继续南迁至云南南部及东南亚一带,
该观点由于研究的深入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放弃。其他还有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两广云贵地区等说法。随着对傣族民族文献研究的深入,迁徙说得到了越来越多证据的支撑,如《本勐傣泐西双邦》、《西贺勐龙》、《巴沙坦》等,
这些文献显示傣族居住区的土著主要为拉瓦人、克木人、孟人、孔人等,傣族为后来迁徙进入的。一些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出发,
提出了傣族先民曾与壮族先民在同一个地域生活的观点,认为傣族是从广西地区迁出的,但郑晓云认为由于不同族源的民族使用同一语言的原因有很多,这一研究方法并不能说明傣族的起源。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傣族
傣族风俗概览 傣族是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大多聚居于我国云南省边境。根据统计,傣族人口为1,025,128。傣族有着自己的历史和风俗,本文将大体介绍四个关于傣族风俗的内容:饮食、宗教信仰、节日和禁忌。1. 饮食与大多数亚洲民族相同,傣族人的饮食以谷类为主。不同地区的傣族主食谷类稍有不同。根据仲富兰在《傣族风俗介绍》一文中所记载,德宏的傣族人主食梗米,而西双版纳的傣族人主食糯米。(3)傣族人所食的肉类主要为猪肉、牛肉和鸡鸭,很少是羊肉。(仲富兰 3)苦笋、苦瓜是傣族的常见蔬菜。傣族人喜食昆虫,蝉、竹虫、蜘蛛都是傣族小吃的原料。(仲富兰 3)2. 宗教信仰傣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上座部(小乘)佛教的民族。与汉族所信仰的大乘 佛教不同,傣族人所信仰的小乘佛教没有菩萨信仰,也没有烧戒疤的陋俗。与其他小乘佛教地区一样,傣族的男童在成年之前需出家受沙弥戒,在寺庙接受佛教的宗教教育,然后他们可以选择还俗成家或留寺继续修行成为受比丘戒的正式僧人。未出家者将被视为未成年或没有教养。3. 节日傣族节日大多为佛教节日,其中最著名者为泼水节。在《傣族泼水节的起源和来历传说》一文当中,作者指出泼水节起源于印度婆罗门教的仪式,后被佛教吸收,成为浴佛节。泼水节也是傣族文化中一年的开始。(1)泼水节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中旬。4. 禁忌傣族人禁忌有,但不仅限于:在屋内穿鞋走路;跨越火塘;抚摸小和尚的光头;晾衣时将裤子挂在高于上衣处,etc.
不同地区的傣族,因其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的差异,分别被称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聚居着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唐宋时期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管辖;宋淳熙年间(公元1180年),傣族首领叭真以景洪为中心,建立了名为“景龙金殿圆”的勐泐地方政权;元朝设车里军民总管府;明清改为车里宣慰司;民国时期设立思普沿边总局,后改为思普殖边总办公署;1953年1月23日建立自治区,1955年6月改为自治州,辖有景洪、勐海、勐腊三个县,总面积为19220平方公里。 相传有个叫帕雅拉吾的傣族首领,为了捉到一只金色的鹿,翻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座高山,蹚过了九千九百九十九条大河,眼前现出一泓美丽的金湖,金鹿跃入金湖,刹时湖面莲花盛开,湖边林木苍翠,百鸟啼鸣。帕雅拉吾深深地爱上了这“美好而神奇的乐土”——勐巴拉纳西,这就是今日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傣语意为“十二千田”。“西双”即十二,“版纳”为一千块田。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区域划成十二个田赋单位,每个“版纳”为一份田赋额。后来,他又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十二个行政区。 西双版纳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生长着两万多种植物,仅热带高等植物就有大约5千种,占全国总数的六分之一。这里不仅是植物王国,也是天然动物园,有珍禽异兽200多种。同时也是“南药之乡”、“普洱茶”的原产地。 有趣的傣语地名 类似“西双版纳”这样的傣语地名在傣族地区多不胜数,但其汉语字面意义与其实际含意相差甚远,所以对这些地名千万不能望文生义,“勐龙飞龙没有龙,弄岛冰岛未见岛,姐告姐相非姐妹,南京不是石头城”的打油诗就是对这种状况的说明。傣语“龙”是大,勐龙、飞龙是“大坝子”、“大树荫”;“岛”为青苔,弄岛、冰岛是“长青苔的水塘”和“长青苔的角落”;“姐”为城,姐告、姐相是“老城”、“宝石城”;云南省镇源县有南京乡、南京街,瑞丽县有南京里,其实傣语中“南”为江河、水源、“京”为吃,“里”为好,“南京”就是有水吃的地方,“南京里”就是有好水吃的地方。 西双版纳州府所在地景洪,是黎明之城的意思,“景”为城镇,“洪”为黎明。传说佛主释迦牟尼四处巡游传教,当抵达该地时,正是夜尽天晓,雄鸡啼鸣的时候,于是佛主便将此地命名为“黎明之城”。佛祖继续前行,走到今景洪庄洪路时,正值早餐时分,于是便有:“庄洪路”之称。“庄洪路”为傣汉语混用地名,“庄洪”为傣语,意为头道餐即早餐,“路”是汉语。佛主绕过勐养蹬上基诺山的曼坡时,回首眺望,发现还有一小块地方自己没有走到,于是惊呼“勐养囡!”——还剩下一小块地方!此地便有了勐养或小勐养之称。“勐”为地方,“养”为剩余,“囡”为小。以上地名来源于佛教,不难看出傣族人民对佛主的敬仰与崇拜之情。 还有一些与环自然境、物产资源有关的傣语地名。嘎栋区的曼浓罕,意为“金湖寨”。“曼”为寨,“浓”为湖,“罕”为金子。据传,此地原有一湖,常有金马鹿前来饮水,遂得此名。这便让人联想到帕雅拉吾追逐金鹿来到神奇的西双版纳的传说,也许这里就是当初金鹿跃入的金湖吧。勐海县的勐混,意思是河水倒流的地方,“勐”是地方,“混”是倒退。勐混县境内有一条河叫南混河,意思是转道而流的河。传说南混河原本从格朗河流向东南,佛祖经游此地,用神杖向西一指,河水便转道向西倒退流去。于是就有了“南混”、“勐混”之称。还有勐腊,意为产茶之地;勐仑,意为软石之地;磨黑,意为“盐井”;磨整,意为“铅井”等等。 习俗/礼仪 傣族人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等佛家圣物。
1、傣族的民俗
傣族有传统的傣戏。以前西双版纳有一种以舞蹈为主兼唱戏词的形式,这是傣戏的雏形。其情节比较简单,主要表现持刀的猎人与化了装的龙、凤、龟、鹤进行斗争。傣戏的发展和完善主要在德宏一带。因此傣戏又称“滇西傣戏”。大约在19世纪初产生于德宏盈江的盏西和干崖。
2、傣族的服装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3、傣族的饮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傣族也食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傣族有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
4、傣族的民居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一带傣族的竹楼别具风格。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拾级登楼,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纳凉。
5、傣族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美好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后一天是迎新。
扩展资料:
公元51年,傣族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归附汉朝,汉朝太初历传入傣族地区后,进一步完善了傣族先民对日月星辰运动规律的认识。
公元69年,汉朝吞并“勐达光”(哀牢国)、设立永昌郡,太初历在傣族地区全面推广,逐渐融入到傣族的生活与生产中、被傣族当成自己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勐达光”(永昌郡)南边的骠国也通过傣族吸收了汉朝太初历。
公元7世纪,骠国(室利差呾罗王朝)在太初历的基础上创制骠历;公元832年,骠国被傣族联盟国家“勐舍龙”(汉译“南诏国”)攻陷,骠人四处逃散、逐渐融入青藏高原南下的氐羌族群形成缅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傣族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由民间约定俗成的,是广大人民大众集体创造的文化产品。中国文化“贵人伦,重亲情”,所以,节日里具有浓厚的家庭伦理色彩。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有祭祖活动,而除夕守岁,清明祭祖扫墓,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都是以家庭为核心,以合家团圆为主题进行的。中国文化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农业文化,中国传统节日以二十四节气日为线索,反映农业生产的节奏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总之,从中国传统节日里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它们影响之深。西方传统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大的不同,它通常大部分受宗教的影响。这些节日都隆重纪念最有意义或最受尊敬人物的日子。在西方文化中,不像中国文化那样重视人与人的关系,也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主要体现了一种“二元对立”的精神。所以这种观念就体现在节日中,在节日中并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的农业精神,也没有体现人与人的家庭伦理。还有一个就是西方文化中宗教占了一部分,所以大部分节日中都有宗教色彩。
春节,是我国最为盛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来自民间,是最为特殊和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春节传统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国传统春节对现代城市文化生活的影响
【文章摘要】
传统节日红红火火的春节,龙飞凤舞,礼花绽放,放眼中华大地,举目五洲四海,各地张灯结彩,欢声笑语荡漾其中。如今,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热闹了中国,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走入世界人民的视线,以其正能量影响着世界。
【关键词】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文化;影响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超过了四千多年的历史,一直传承至今。经过几千年的风云变幻这一节庆可以一直延续下来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春节所具备的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一直是被世人赞叹、敬仰的。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使得节日中的一些风俗习惯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
春季是一年四季之首,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一季大致为农历正月至三月,此时春暖花开,春意盎然,也是农忙时节,人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满怀的热情来迎接美好的春天。这一时节也创造了许多节日,如春节、人胜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上巳节和清明节。这一季节的节日是一年之中最多的一季,人们身着最喜庆的服饰,将最丰盛的食物搬到节日活动中来,人们祈求平安多福,人类繁衍,人丁兴旺,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强烈愿望。
春节是中国最大最传统的节日,但春节不仅是一天,而是若干时日,一般到初五,有的地方要过到十五,甚至到月底,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顾名思义,春节代表的是春天的节日。春节流行多样民俗活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庆祝春节方式也是各色各样的,但主要以拜年和祭祀为主。节日前,每家每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福”字必须要倒贴,路人一路念着“福倒了”,也就代表着“福到了”。如今,春节不仅扎根于中国人民的心中,而且逐渐深入了外国人心。外国人同中国人一样重家庭、重亲情。在一些华人居住的国家和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样过春节。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必然会促进各国文化的渗透、普及。
春节首先是个亲人的节日、家庭的节日,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家庭和睦,因此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过春节。每到春节,不管是在外务工人员还是已迁到海外发展的人员,四处飘离的人们在除夕这天一定要回到自己真正的家乡,同家人一同享受丰富、温馨的年夜饭、团圆饭。饺子是美味佳肴中最不能缺少的,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也是每年春节比吃的年节食品。饺子的做法较为简单,需要先将面做成饺子皮,用皮包上陷。饺子馅也并非是单一的,各种肉、蛋、时令蔬菜和海鲜都可以用作饺子馅,再用清水煮饺,将醋、蒜末、香油调成佐料蘸饺子吃。因为饺子的形状类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饺子,不单单是一种美食,同时它蕴涵着中华民族诸多文化,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芹菜陷饺子是对源源不断的物质财富的祈福,更是对勤劳、务实的祝福。韭菜馅饺子有久财之意,故为久财饺,是祈福长久的物质财富,更是对天长地久的祈福,但愿人长久——健康、快乐可、幸福、和睦。白菜陷饺子有百财之意,是对百样之财的祈福,或是对新婚燕尔白头偕老的美好祝愿。鱼肉馅饺子有余财之意,“余”是多出来的意思,也就是祝福您年年有余。一年中华付出的是辛劳,得到的就是财富,而余留下来的就是健康。
春节也可称为过年。传说年是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形貌恐怖,生性凶残,人们谈“年”色变。后来人们发现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所以每到年末,各家各户都会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热热闹闹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此来驱走年兽,于是春节便有了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
节日作为各个民族在特定季节中举行的盛大纪念和欢庆活动,是人们调节自身生活内容和节奏的一种具有综合性、群体性和阶段性的典型生活模式。节日的意义深远,它能从多方面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日子,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无论外出务工、还是读书、做生意,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除夕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到家里与家人相聚,丰盛的饭菜里蕴含着父母的爱心、子女的孝心,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这是人生最为幸福的事情。同时,在饭前还要祭祖以缅怀祖先,并且给双亲中逝去的老人摆一双碗筷。除夕夜的团圆饭深藏着中华民族对家庭的尊重。因此,快乐与严肃相伴的春节里,亲情、友情得到尽情释放,文化得到传承。
中国的春节最不能省去的便是“拜年”,拜年也代表着人们彼此之间的祝福,祝福人们新年行大运,新的一年更加红红火火,一家人团团圆圆。而压岁钱便是拜年习俗的产物。传说送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而“岁”与“祟”谐音,习惯上是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赠给晚辈,以此来保佑晚辈们新的一年家庭和和睦睦,平平安安。年对于孩子来说可谓是丰收的,家长会用红纸为孩子包好压岁钱,当孩子给家长拜年时便会得到这一丰硕的“果实”。有时候家长在除夕夜提前将红包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当春节当天到来时孩子会得到意外的惊喜。这种方式至今依然存在并流行着。
中国传统的习俗是在除夕夜守岁,守岁由来已久也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夜主要是全家团聚的夜晚,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各位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唠家常,等待着辞旧迎新的时刻。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四千年沉淀而来的春节是中国人民全年度过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逢春节来临,每家每户都要将居所的各个角落打扫干净,食用餐具、窗帘被褥、衣服等也要清洗干净,这也就意味着过去一年不好的事情都被清除掉,所有的坏运气都被扫走了,干干净净、轻轻松松的迎接新的一年,迎接新的希望。按民间的说法:新春扫尘有“除尘布新”的涵义,“尘”与“陈”谐音,将过去一年的一切晦气、穷运等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辞旧迎新的祈求和破旧立新的愿望。
过春节还有另一个习俗流行于民间,即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之际,各家各户开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也就是“开门爆竹”,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的特产,它的起源较早,至今已经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可称为“爆仗”、“炮仗”、“鞭炮‘等。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在城市化进程加剧及物质生活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的今天,传统节日不能丢,我们要尽量为保存传统节日习俗提供条件,尤其是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开展传统节日习俗的条件,以便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更深层次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在过中国传统节日的同时,应注重教育引导,进行亲情伦理教育,进行和谐人际关系教育。
【参考文献】
[1]李露露,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3月第一版。
[2]严敬群,章斯予,中国 传统节日诗词荟萃[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5-1第一 版。
>>>下页带来更多的关于春节传统文化的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种。笔者下面以这 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1.1 中国传统节目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 “载”,夏代叫 “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1.2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月亮、大地及除此之外的自然物。《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 (粽女)”,端午节采棕叶、包棕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无论是祭月还是赏月都体现了对月亮的崇拜。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原始先民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这正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 ’的重要内容。” 1.3 中国传统节日反映出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 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在宗法制度下,人们重血亲人伦,讲究礼教德治、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宗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一系列要求在传统节日中找到了很好的依托。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把人置于血亲人伦中,体现出一种 “人道亲亲”。《礼记 ·大传》中这样解释 “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家族就以血亲人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拜月、登高,都有严格的仪式,崔提《四民月令》是这样形容春节祭祖的:“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通过一系列固定仪式,实现了“尊尊”—— 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并且这种等级差别也与血亲人伦有关。通过传统节日中的血亲人伦纽带,尊尊与亲亲联系在一起,整个社会实现了从“家天下”到“国天下”的过渡,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2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在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思想和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2.1 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思想在清明与端午两大节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并且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已经自发地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明扫墓的习俗来自于寒食节,而寒食节相传与春秋时期介子推有关,介子推 “割股”给处于困境中的公子重耳充饥,这里体现了“忠”与“义”两种文化精神。当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欲封赏介子推时介子推背着老母进了深山,这里体现了“孝”。在几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忠”“义” 的文化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士大夫精神的渊源,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而以血亲为纽带将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孝”,从小处说,使一个家族具有凝聚力;从大处说,使一个民族、国家更具有凝聚力。端午节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代表着真、善、美,是爱国和忧民的化身,对屈原的纪念体现出一种赤诚爱国的文化精神。 2.2 天人合一 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基本的涵义是充分肯定 “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 自然界的协调问题。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夕观星、重阳登高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除了人与自然协调外,笔者认为,更主要的是 “天人合德”——天有高尚的德,人应该效法天德,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正如《易传 ·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认识影响着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这与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失意时,就转向自然,或归隐山林,或躬耕田园,在其间找到乐趣,发现真义。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在社会发展中被淡化或消失了,唯独亲近自然的行为得以延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 2-3 贵和尚美 “和 ”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春节虽然是指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但人们习惯上的过年活动在头一年进入腊月 (夏历十二月) 就已开始 ,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在腊月里,人们要扫尘、祭灶神;除夕要全家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 “和”与 “合”谐音,饺子的 “饺”与 “交”谐音,“合”与 “交”是团圆、相聚之意;至元宵节全家又要围在一起吃汤圆,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七夕乞巧,表达出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的愿望。至于中秋吃月饼,更兼有生活团圆、婚姻美满之意。九九重阳,则有珍爱生命,健康长寿之意。此外,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菖蒲,重阳遍插茱萸,这种驱恶避邪的习俗也显露出贵和尚美的思想3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般而言,消极的习俗总是流传不久,经过几千年社会历程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总体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1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这些观念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一人有难,众人帮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表现;海外华侨回国祭祀祖先及在异国、异地的游子叶落归根等行为则是传统节日中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亲情,也有利于激励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发展、强大。 3.2 中国传统节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玩秋等活动中,人们放松心情,找回童真,发现乐趣。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体现出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当今世界,科技与工业日益发达,但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由于人类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再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冷漠、势利等。现在当我们重新对照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与自然、人际问的和谐关系时,应该受到启迪。所幸的是,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变化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特意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提上日程,这是对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 3-3 中国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 (如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等)还是渴望团圆 (如吃饺子、月饼等)的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宗白华先生在 《美学散步》里论述了各种形态的美,书中特别有一篇文章—— 《美从何处来》,在这篇文章里,宗自华先生指出美来自于心灵。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美主要指生命与生活之美,在亲近自然,家人团圆,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习俗中,人们体会到了生活之美,也益加珍爱生命。并且传统节日中的行为、愿望都发自于内心,充满了感情,因此,即使有时希望不能实现,结局未必圆满,按照宗白华先生的说法,因为这些行为、愿望来自于心灵,它们也是美的。 4 结语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原农耕文化曾与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过交融互补,也与外国文化进行过几次大的交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具有包融性,而传统节日作为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更应具有包融性。 中国传统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汇、互撞,消极的东西逐渐消亡,美好的东西日益突显,这正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的表现。笔者相信,在与日前社会上流行的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的交汇、互撞中,中国传统节日定能发挥中国文化惯有的价值整合功能,到达一个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8,(8):34—35.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7,(1):126—128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65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国家,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节日,独特的形式,内容丰富。这个节日是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情绪的重要载体。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经过多年的变迁,成为了中国民族的灿烂文化的珍贵遗产,拥有一个强大,繁荣了新鲜的活力。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以改善慢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它是人类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成的宗教活动频繁的出现和发展,节日的可能。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不断丰富和天文,历法,数学知识,特别是后来划分出的农历节气与一代的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联系。到了汉代(公元前206年 - 公元220年),今年24节气已经准备好。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先决条件为一年,本赛季,时间的变化,人们从事生产劳动,以形成不同的民俗活动,以及代表的人的美好愿望祭祀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节日。 中国在秦朝的节日已初步形成,如除夕,元旦,元宵节上思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但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最古老的风俗活动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和丰富的神话传说的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的节日,宗教信仰有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其他历史人物是,给永生难忘的融入的节日。所有这些融合体现在中国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带有浓浓的节日内容。 到了汉代,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基本定型了。韩统一后的第一个黄金年龄,社会,政治和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科学和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地域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在这个时候实现了历史性的融合,形成了统一的中国文化,社区文化的象征。这是在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土壤。 从原始祭拜的节日发展到唐代(公元618-907年),禁忌的神秘感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活动,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从那时起,电影节已成为一个热闹的节日,丰富多彩的,一个真正的节日。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促进节日文化的交流,加上宗教的发展和广泛的传播,节日和文化内涵也不断得到加强。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民俗文化和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但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机会。几乎每一个节日,集市交易日和文化交流日。在这些节日中,农民工匠以生产各种规格的交流,城市的居民,以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文人墨客写诗交换分配,国家举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节日,建立了道德礼仪规范政府和的人,发挥宣传和教化功能。 传统节日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长期积累的冷凝过程的历史和文化。许多人在中国,除汉族外有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55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和文化习俗。现代的人可以被开发从这些古老的风俗的节日已经蔓延到清楚地看到了精彩的图片,在社会生活的人的古代,手经验,参与和创造丰富多彩的节日和文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优秀国家文化遗产和大力推广。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认为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情趣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要继续推进与时并进,节日文化的创新。今天,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的习俗,清明,端午,中秋,仍然是一个广泛的民间血统。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传统节日和文化的健康,并给它一个新的形式。一些小节日逐渐被人遗忘,退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悄悄地传递,近年来,西方节日,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和其他“外国节”的情感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的中国的人,尤其是在年轻的人的大,中型城市流行。 随着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变化,追求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逐步改变生活方式,节日的方式来庆祝。有相当一部分的人都不再满足于固守传统的节日习惯,开始追求更加简洁,更休闲的感恩节传统。反映了中国人交往的礼仪进入了人们的选择视觉的新鲜内容,网络,短信已成为人们庆祝对方,以表达最良好的祝愿新的载体。节日和节日生活的中国人是越来越多的丰富和精彩。 被称为世界图书节尽可能多的空间是有限的,只有选择引入。所有这些节日,告诉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并饰今天更好的生活。
目的:提高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人民经济收入,安定团结,健康文明的生活环境,引导人们能正确认识休闲体育活动意识,利用湘西得天独厚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民族体育,地理环境结合现当前体育产业化的兴起,来带动湘西经济的发展,提高人均收入。2:意义:各种休闲文化的传入,给湘西地区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为提高湘西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为前提,倡导各种文化的积极发展,给社会治安,加强人民团结,促进休闲文化的健康发展,提高全民健身,为湘西地区的发展,从精神上提供依据,从而来提高湘西地区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3:国际动态:就国际形式来看,全球一体化,体育参谒立体化,现在大多数都对健康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觉悟,就世界卫生组织,旅游事业,节假日的活动方式来看,世界各国都是为提高全民综合素质进行引导,都对休闲体育这一块有了较高的认识。4:国内动态:国内形式来看,WTO和兴办奥运,休闲健身运动产业,当前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全国每年就用于休闲的费用也相对增多,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也大幅度增多;旅游产业话的蓬勃发展,产业化开始起步。人口健康意识的转变。关键技术和预期水平效益1:关键技术: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进行并调查,取证,探研湘西地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开展情况程度,把农村和城镇之间的休闲体育的发展状况,休闲的方式,对休闲文化的传播从积极发展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现当前的经济状况,运用对比对经济条件的发展和现在人们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休闲运动,课题主要运用调查法,查找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和分析法等进行研究,能从中得出适应湘西地区积极方向发展的休闲体育运动对策。2:预期水平:预期水平能达向个湘西地区的休闲文化起到带动作用,向健康方向发展;达到的预期效益在调动积极文化方向的同时,能积极调动全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湘西人人都能进一步认识休闲活动在生活中带来更多乐趣,能从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休闲文化的积极发展,打造安稳的社会经济环境,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能有一个活跃的氛围,引导休闲活动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人口综合素质等得到提高提供依据。研究基础及主要措施一):我是体育系大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认真,成绩优秀,做事踏实,有较强的体育理论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运动知识的积累,生活中就对休闲体育进行过多次的调查和访谈,给自己打下了坚强且牢固的理论性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二):文献资料基础:[1] 廖文科.贯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3):卷首[2] 孙葆丽.我过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20(1):13—16.[3] 胡小明.新世纪体育的走向—娱乐于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1.(4).地域基础:[4] 许良.中小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2003.7(3):92~94[5] 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16[6] 刘天成,张天成,涂绍生.湘西土家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50—531:文献资料法:根据也掌握的文献,查找相关休闲体育运动书籍,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档案等2:问卷调查法:通过直接接触,询问研究对象,现场取证等手段来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现状进行调查,主要以问卷法,现场调查法。3:对比法:利用湘西地契的具体情况和发达地区的休闲运动开展情况进行对照比较,得出适合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的发展对策。
些他们的节日的与众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时通过节日写出他们独特的文化内涵!最好时一个或者两个节日为例,不宜写的太多!可以通过节日些他们的生活方式,民俗,信念精神的层面与众不同之处!通过这些体现他们的文化! 还可以写写这些节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能性,这些节日文化保护和开发研究,也是很好的题目 呵呵
V业论文中引用的材料和数据,必须正确可靠,经得起推敲和验证,即论据的正确性。具体要求是,所引用的材料必须经过反复证实。第一手材料要公正,要反复核实,要去掉个人的好恶和想当然的推想,保留其客观的真实。第二手材料要究根问底,查明原始出处,并深领其意,而不得断章取义。引用别人的材料是为自己的论证服务,而不得作为篇章的点缀。在引用他人材料时,需要下一番筛选、鉴别的功夫,做到准确无误。写作毕业论文,应尽量多引用自己的实践数据、调查结果等作为佐证。如果文章论证的,是作者自己亲身实践所得出的结果,那么文章的价值就会增加许多倍。当然,对于掌握知识有限、实践机会较少的大学生来讲,在初次进行研究中难免重复别人的劳动,在毕业论文中较多地引用别人的实践结果、数据等,在所难免。但如果全篇文章的内容均是间接得来的东西的组合,很少有自己亲自动手得到的东西,那也就完全失去了写作毕业论文的意义。(二)论证要严密
1. 潘宝瑞,《中国农业民俗化的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2. 李建忠,《中国农业民俗》,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0年。3. 吴晓婵,《中国农业民俗概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4. 李京善,《中国农民习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 李安娜,《农业民俗的变迁及其社会转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6. 周克江,《中国农村民俗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 胡晓燕,《中国农业民俗研究》,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8. 杨宏珍,《中国农业民俗》,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9. 刘进,《农村民俗文化》,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10. 杨纪伊,《中国农村民俗研究》,北京:高校出版社,2009年。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精神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有时甚至与文化精神、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在中国的流行,青年人热衷过情人节、圣诞节,淡化中国传统节日中必须有的一些习俗,比如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吃粽、中秋赏月吃月饼等。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公布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进行调整,明确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节目为法定假日,笔者认为,此举无疑是及时且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通过对天人、群己、义利等关系的约定,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生命力,还与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相联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它实质上是与人类化联系在一起的。原始人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崇拜自然、图腾、祖先与神灵;宗法制社会形态下,人们讲究长幼尊卑、人伦血亲、礼教德治。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祭祖、拜月、踏青、登高、折柳驱邪……人类的行为、观念随着人类的起源、进化、发展日益丰富,文化的内涵也随之渐趋深厚。假如某些行为、观念变成大多数人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则成为一种习俗,有些习俗以节日或民风民俗的形式存在下来。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全国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达 200多种,而其中最主要的有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 6种。笔者下面以这 6种主要传统节日为例,阐述其中的文化内涵。 1.1 中国传统节目根植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决定了早期的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人们发明了农具,培育出新的农作物,制定了一系列农业制度,形成了一些农事习俗,创作了农事诗、各式图形等,这些都是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根源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据史籍记载,春节在唐虞时叫 “载”,夏代叫 “岁”,周代才叫“年”。“载”、“岁”、“年”都是指谷物生长周期,谷子一年一熟,所以春节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寓意。关于春节的另一种说法是:春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腊祭”,当时每逢腊尽春来,先民便杀猪宰羊,祭祀神鬼与祖灵,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免去灾祸。清明节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草木萌茂,农业上开始忙于春耕春种。江南有农谚这样形容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种树造林,莫过清明”。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秋报的遗俗,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从传统节日的起源看,大多出于农耕目的,虽然在流传过程中,有些节日淡化了农耕印象,但传统节日体现或根植于古代农耕文化这一点是确定的。 1.2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了原始观念文化 对大自然的崇拜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这里的大自然主要指太阳、月亮、大地及除此之外的自然物。《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骛角黍 (粽女)”,端午节采棕叶、包棕子体现了人们对植物的崇拜。在中秋时节,古代贵族和文人学士会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无论是祭月还是赏月都体现了对月亮的崇拜。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是对祖先的崇拜。图腾崇拜是较为高级的宗教形式。原始先民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存在一种特殊的亲密关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出现了,这正体现了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祭祀之日便是端午,在水域中竞划刻着龙饰的舟船是‘龙祭 ’的重要内容。” 1.3 中国传统节日反映出古代宗法文化的特征 中国长期处在宗法制社会形态下,在宗法制度下,人们重血亲人伦,讲究礼教德治、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宗法制社会形态下的一系列要求在传统节日中找到了很好的依托。春节祭祖、清明扫墓,把人置于血亲人伦中,体现出一种 “人道亲亲”。《礼记 ·大传》中这样解释 “人道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通过这种方式整个家族就以血亲人伦为纽带联系在一起了。无论是祭祖、扫墓,还是拜月、登高,都有严格的仪式,崔提《四民月令》是这样形容春节祭祖的:“正月之朔,是为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通过一系列固定仪式,实现了“尊尊”—— 长幼尊卑、贵贱有别,并且这种等级差别也与血亲人伦有关。通过传统节日中的血亲人伦纽带,尊尊与亲亲联系在一起,整个社会实现了从“家天下”到“国天下”的过渡,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2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传统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体现在民族蓬勃向上精神的思想和观念。中国传统节日体现出精忠爱国、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贵和尚美等文化精神,正是因为有着这些文化精神的存在,使得中国传统节日及节日中的一些习俗经过几千年的历程仍被保存、遵守着,体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2.1 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思想在清明与端午两大节日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并且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在历史进程中已经自发地上升为一种民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明扫墓的习俗来自于寒食节,而寒食节相传与春秋时期介子推有关,介子推 “割股”给处于困境中的公子重耳充饥,这里体现了“忠”与“义”两种文化精神。当公子重耳成为晋文公欲封赏介子推时介子推背着老母进了深山,这里体现了“孝”。在几千年的社会进程中,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忠”“义” 的文化精神也成为中国传统观念中士大夫精神的渊源,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而以血亲为纽带将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孝”,从小处说,使一个家族具有凝聚力;从大处说,使一个民族、国家更具有凝聚力。端午节赛龙舟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屈原代表着真、善、美,是爱国和忧民的化身,对屈原的纪念体现出一种赤诚爱国的文化精神。 2.2 天人合一 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基本的涵义是充分肯定 “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关注人类行为与 自然界的协调问题。春节迎新、清明踏青、端午赛船、中秋赏月、七夕观星、重阳登高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天人合一思想除了人与自然协调外,笔者认为,更主要的是 “天人合德”——天有高尚的德,人应该效法天德,向自然学习,与天合德,这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理想。正如《易传 ·文言》中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种认识影响着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这与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观点是一致的。在现实中失意时,就转向自然,或归隐山林,或躬耕田园,在其间找到乐趣,发现真义。传统节日中的一些习俗在社会发展中被淡化或消失了,唯独亲近自然的行为得以延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 。 2-3 贵和尚美 “和 ”即和谐、统一,“美”即美好、团圆,贵和尚美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传统节日中常有流露。春节虽然是指农历一年的第一天,但人们习惯上的过年活动在头一年进入腊月 (夏历十二月) 就已开始 ,一直到元宵节才结束。在腊月里,人们要扫尘、祭灶神;除夕要全家团圆,大家围坐在一起和面包饺子,和面的 “和”与 “合”谐音,饺子的 “饺”与 “交”谐音,“合”与 “交”是团圆、相聚之意;至元宵节全家又要围在一起吃汤圆,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团团圆圆、和谐美好的愿望。七夕乞巧,表达出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的愿望。至于中秋吃月饼,更兼有生活团圆、婚姻美满之意。九九重阳,则有珍爱生命,健康长寿之意。此外,清明折柳,端午采艾叶、菖蒲,重阳遍插茱萸,这种驱恶避邪的习俗也显露出贵和尚美的思想3 中国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现之一,在社会发展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一般而言,消极的习俗总是流传不久,经过几千年社会历程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习俗总体而言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3.1 中国传统节 日体现强大的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 春节回家、清明扫墓、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统习俗流露出敬祖意识、亲情情结、精忠爱国等思想,这些观念最容易唤起人们对亲人、家庭、故乡、祖国的情感,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人们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及对文化同根性的认同。中国有许多俗语,如:“一人有难,众人帮忙”、“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等,这些都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凝聚力的表现;海外华侨回国祭祀祖先及在异国、异地的游子叶落归根等行为则是传统节日中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文化凝聚力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世界各地中华儿女的亲情,也有利于激励一个民族、国家不断前进、发展、强大。 3.2 中国传统节日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 中国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机会,在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玩秋等活动中,人们放松心情,找回童真,发现乐趣。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际,体现出骨肉情深或天伦之乐,形成一种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 当今世界,科技与工业日益发达,但人与 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如由于人类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再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冷漠、势利等。现在当我们重新对照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与自然、人际问的和谐关系时,应该受到启迪。所幸的是,当今社会上的许多变化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特意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提上日程,这是对传统节日中天人合一思想的肯定。 3-3 中国传统节日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 中国传统节日中无论是亲近自然 (如踏青、观星、赏月、登高等)还是渴望团圆 (如吃饺子、月饼等)的习俗,都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宗白华先生在 《美学散步》里论述了各种形态的美,书中特别有一篇文章—— 《美从何处来》,在这篇文章里,宗自华先生指出美来自于心灵。笔者认为传统节日中的美主要指生命与生活之美,在亲近自然,家人团圆,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传统习俗中,人们体会到了生活之美,也益加珍爱生命。并且传统节日中的行为、愿望都发自于内心,充满了感情,因此,即使有时希望不能实现,结局未必圆满,按照宗白华先生的说法,因为这些行为、愿望来自于心灵,它们也是美的。 4 结语 中国文化具有包容性,表现为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在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中原农耕文化曾与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实现过交融互补,也与外国文化进行过几次大的交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应具有包融性,而传统节日作为行为层面的传统文化,更应具有包融性。 中国传统节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文化交汇、互撞,消极的东西逐渐消亡,美好的东西日益突显,这正是传统节日具有强大文化生命力与凝聚力的表现。笔者相信,在与日前社会上流行的外国特别是西方节日的交汇、互撞中,中国传统节日定能发挥中国文化惯有的价值整合功能,到达一个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李汉秋.让传统佳节湿润民族精神[J].红旗文稿,2008,(8):34—35. 【2】严考亮.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2007,(1):126—128 【3】张贷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陈松林.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65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5、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d.结论。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