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火箭推进期刊审稿周期

发布时间:

火箭推进期刊审稿周期

核心期刊分两种,一种是中文核心期刊,一种是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审稿时间一般在1-3个月,3月后没收到回复,文章基本就被否决了,你可以自己处理你的论文了;科技核心期刊审稿时间一般在15-30天,1个月以后还没收到回复,就自行处理论文。中文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一般是6-12个月;科技核心期刊从投稿到录用,一般是3-6个月。最快也要3个月左右发表。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在各类论文中是发表难度最大、费用最高、发表周期最长了,那么在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一般要多长时间呢?这里就不再说你准备文章的时间了,无论是自己写还是请杂志社编辑写,都必须保证论文质量,否则在后期会非常麻烦!小编建议大家最好请期刊VIP的写作编辑帮大家把把关,本站负责核心论文的写作编辑最低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文章质量绝对可以放心!有了文章之后选定一本核心期刊投稿,一般审核时间就要30个工作日,也就是一个月左右,通过审核直到发表最少需要半年的时间!当然,如果大家找核心期刊论文发表代理专业网站的话,发表时间会大大缩短,这主要是因为杂志社编辑在文章质量就能帮作者把关,在期刊选择上又能选择容易发表的,会大大节省核心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时间!

一般需要6个月吧,审稿得3个月,发刊至少得3个月。

是核心期刊,前段时间还投过,审稿,发布都还挺快的,毕业木有问题咯~对了,还不收版面费

火箭推进杂志

全世界所有航天器进入太空都需要用火箭来运送。外部的推进火箭提供燃料给火箭推进器,直到燃料用尽时就抛弃。在那之后,强力的电磁体会进入火箭推进器来加速离子的激烈反应并达到近乎光速的速度。

推进器组必须具备有高能量离子加速的高度感应能力,也要能够掌控由固态燃料推进器所产生的数十万磅的推力。设计火箭推进器的工程师要能完成因太空船质量与重力加速度原理所需要功能才行。

扩展资料:

从物理形态上讲,火箭发动机使用的推进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液态物质,另一种是固态物质。燃烧剂和氧化剂都是呈液体形态的发动机则称为液体燃料发动机,或称为液体火箭发动机;两者都是呈固体状态,则称为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或固体火箭发动机;

如果在两种燃料中,一种为固体,一种为液体,则称为固-液火箭发动机或直接称其物质名称的火箭发动机,如氢氧火箭发动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箭推进

火箭是属于一次性用品,主要任务是把卫星或太空舱送至预定轨道,之后它便成了太空垃圾或是返回大气层气化掉,它的飞行是被动飞行;而航天飞机是可多次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在它完成任务后,可以像飞机一样,由人操控,自主的返回地面,而不会像火箭发射的返回舱,用降落伞飘落下来。 从技术层面来讲,航天飞机要好些,一是可以为宇航员提供更宽的活动空间,二是可以自主降落到指定的机场,不必派出大量的搜救人员到处搜寻返回舱,三是动力大,可以携带更多的器材从事科研工作,四是可直接从航天飞机上获得飞行数据,以便作出改进。 1航天飞机也有许多弱点,首先就是造价昂贵,而且保养费用更是惊人,养一架航天飞机比养10艘火箭还贵。二是安全系数没火箭高,飞行器冲出或返回大气层,对飞行器本身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航天飞机返回后,很多部件都要更换,如果一些老化了的部分没发现,在下一次发射时就会出安全事故,这就是美国航天事故多的原因,由于火箭全是新造的,在安全方面要大大优于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工作时提出来的,但他同时也说,在建造材料没得到解决以前,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方案,但美国人还是将它建了出来,宁愿花费巨额的保养费用也要保住他们在航天领域的霸主地位,也只有财大气粗的美国才办得到。 我国也正在研制航天飞机,就像我国能建航空母舰而没造的原因一样,主要是经费问题,当然在技术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没有拿出一个成熟的方案以前,是不会像美国人那样盲目上马的。

1857年9月17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于俄国梁赞州的伊热夫斯基村。父亲是护林员,母亲出身工匠之家,家境贫寒,儿时过着艰辛的生活。更不幸的是,齐奥尔科夫斯基10岁时患上严重的猩红热病,双耳失聪,尚未读完小学就不得不辍学在家。在父母的辅导下,他靠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小学和初中课程,并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14岁时,他从物理书中获得知识,尝试着做风箱扇风推动的车模型,做纸袋充氢气飞行,绘制想像中的飞行器草图。

1873年,16岁的齐奥尔科夫斯基怀着强烈的渴望,只身到莫斯科开始3年的求学生涯。由于耳聋无法进入学校读书,只能每天到图书馆自学。他不论寒暑,早出晚归,整天泡在图书馆刻苦攻读,靠父亲寄钱维持起码的生活,3年竟学完了大学理科的课程。在求学期间,他对星际航行产生了浓厚兴趣,自己动手制造金属飞行器,开始研究有关火箭飞行的问题。他后来回忆说:“我很少系统地学习过,只读过使我产生兴趣的和自认为重要的一些书。可以说,我一面学习,一面创造,尽管也经常耽误学习和创造失败。我也很难准确回忆起我是怎样开始计算有关火箭的问题。对我来说,第一颗太空飞行思想的种子是由著名的儒勒.凡尔纳的幻想小说播下的,它使我在头脑里形成了确定的方向,我开始把它作为一种严肃的活动。”

1879年,齐奥尔科夫斯基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取得中学教师的资格。他一边在波罗沃斯克中学教数学和物理,一边独立研究星际航行问题。他对宇航的研究倾注了全部热情,把课余时间都投在了没有引力的世界,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在他这一时期的笔记本里,画有太阳系的天文图,描绘了能悬挂在太空的“纺锤形塔”和“人造圈”,这可能就是他关于人造卫星和空间站的最早构想。1883年,他写出了《自由空间》论文手稿,指出利用反作用装置作为太空旅行工具的动力的可能性,在地球之外人类受到失重的考验,火箭能在太空中飞行,还绘出了一幅征服太空的火箭发动机原理图。1887年,他应邀去莫斯科作了关于金属飞行器的学术讲演,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一些科学家的关注。1891年,他从理论上研究了星际航行问题,进一步明确指出只有火箭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这时发生了两件令齐奥尔科夫斯基十分痛心的事情:一件是邻居的草屋失火,将齐奥尔科夫斯基家的图书、工具、模型和手稿焚毁,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另一件是他的才华和正直受到嫉妒,未能再去莫斯科工作,给他的研究工作造成很大困难。1892年,他愤然离开波罗沃斯克城,举家迁居卡卢加小镇。在那里他仍然是一边在中学教物理,一边潜心于他的研究实验工作。1893年,他发表了科幻小说《在月球上》,两年后又出版了《关于地球和天空的幻想及万有引力效应》一书,提出了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他不仅利用学校破旧的物理实验室做小蒸汽机喷气实验;而且还在自家的房顶上用废弃的铁筒制成一个“风洞”,用这种简陋的送风机来测定空气的阻力,获得有关火箭和航天原理的数据,为他创立航天理论打下了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几乎涉及到实现太空飞行从火箭燃料选择到人如何克服失重影响的各种课题,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898年,他完成了《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的经典论文。这篇论文凝结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但几经周折,这一划时代著作5年后才在莫斯科的《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随后,他又在《航空报告》杂志上陆续发表了几篇关于火箭和太空飞行的论文,奠定了航天学的理论基础。这些确立了齐奥尔科夫斯基作为航天理论奠基者的地位。

齐奥尔科夫斯基发表的《利用喷气装置研究宇宙空间》,为人类飞向太空开辟了道路。在这本科学著作中,他论证了火箭作为星际航行工具的可能性,推导出了火箭运动的基本方程。这个方程后来被命名为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它引出了火箭质量比,即火箭起飞前的质量与火箭所携带燃料耗尽后的质量之比的概念,还首次提出了火箭推进剂比冲的概念。质量比越大,比冲越高,火箭性能就越好。因此,火箭质量比和推进剂比冲对于利用火箭实现太空飞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他还推算出火箭要克服地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首次明确提出液体火箭是实现星际航行的理想工具。这标志着火箭飞行理论的真正开端,是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努力,1911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又完成了《火箭与太空探索》的研究论著,更加丰富了他的航天理论。在此书以连载形式发表的前言中,他写道:“开始必须有理想、幻想甚至神话,接着便进行科学计算。这样,最后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有关宇宙航行的著作便属于创造性阶段。”确实如此,齐奥尔科夫斯基进一步描绘了宇宙飞船发射和飞行,超重对航天员的影响,人在太空中的失重效应,登天观看地球的迷人景象等。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严格的科学计算基础上,充分展示出了他的创造才能,揭示了利用火箭探索太空的基本原理。

在齐奥尔科夫斯基担任中学教员的十分艰难的日子里,他大约写了130篇论文,但只自费发表了近50篇,还不被人们所理解。俄国十月革命后,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研究工作受到信任和重视,而且逐步有了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他的关于征服宇宙空间的思想也迅速传播开来。他在印岁以后的18年时间里,写了《飞往宇宙空间的火箭》、《宇宙飞船》等450篇手稿,继续阐述他关于星际航行的认识和思想。特别是1929年完成的《宇宙火箭列车》,对多级火箭作了详细的理论论证,证明了化学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能够达到宇宙速度。1930年发表的《致航天学家》和1932年发表的《达到同温层》著作,则进一步论证了火箭推进剂的性能和对火箭的各种设计要求。他晚年写成的《宇宙火箭工作》一文,则系统地总结了他在火箭和航天学领域的工作和成绩,论及了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太空基地、星际航行的几乎所有问题,为航天学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这篇自述的文章中说:“在我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我发表了利用类似于火箭的反作用装置实现太空飞行的理论。基于已被检验的数据推导表明,人类进入太空甚至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移民都是可能的。也许当我的思想获得应用,人类不仅在地球表面上活动,而且飞到宇宙空间时,上百年已经过去了。”这一预言不是已经并正在变成现实吗!

从20世纪30年代起,齐奥尔科夫斯基已不再是个人摸索和孤军奋战,而是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圣彼得堡)成立了专门机构,培养出了一批火箭专家,专门研究他所开创的火箭和太空飞行问题。1932年,苏联政府为表彰齐奥尔科夫斯基为促进航天科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授予他劳动红旗勋章。1934年还选他为喷气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名誉委员,把火箭推进剂质量与无推进剂时的火箭质量之比值命名为齐奥尔科夫斯基数值。1935年9月19日,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卡卢加逝世,享年78岁。

现在,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们看到航天已经不再是神秘而被嘲讽为“怪人”的幻想,人类不仅频繁地到太空活动甚至登临月球漫步,而且正在向着一个更远的目标进军。这就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在1933年“五一”劳动节向公众发表的广播讲演中所期望的未来:“40年来,我一直从事有关火箭原理的研究。我始终都坚定地认为,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将可能飞向火星。尽管时代在变,但星际航行的理想总要继续下去。今天我确信,你们之中将有人到星际中航行。”

过高的运营成本和过低的安全系数

英国《自然》杂志估计,航天飞机项目最终耗资约2000亿美元。美国共有5架服役的航天飞机,每架制造费用20亿美元。尽管可以循环再用,但航天飞机发射费用并没有预料中那么便宜。

平均每次发射费用高达15亿美元,在美国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这是一张高额账单。而且返回之后还要进行大量费时费力的检修,不可能频繁飞行。

除了维护费用高昂之外,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不是那么让人放心:134次飞行就有两次事故,14人遇难,按照百万公里死亡人数计算的风险比民航客机高138倍。专家认为,航天飞机没有逃生装置,实行人货混运,一旦在飞行过程中遇到机械故障,对于航天员来说将是灭顶之灾。

扩展资料:

航天飞机与弹道式运载火箭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重复使用。

2、维修方便,发射程序简化,有利于空间活动经常化和快速反应。

3、执行任务较灵活。航天飞机配上各种上面级,可以满足发射各种低、中、高轨道卫星和星际探测器的要求。

4、可以使卫星设计简化,可靠性提高,工作寿命延长,从而减少卫星研制的总费用。

5、上升段和再入段过载较小,未经严格空间飞行训练的普通人员也可参加空间活动。

航天飞机的主要用途有:部署卫星、检修卫星、回收卫星、太空营救、空间运输、空间实验和生产、空间探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航天飞机

参考资料来源:国际在线——美国布局航天飞机后战略

期刊审稿周期

审稿周期是文章发表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个步骤,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一般杂志社审稿采用的是三审三校原则,即论文三审为初审、外审和终审。

论文是否被退稿与期刊的审稿周期并没有直接关系,一个刊物的审稿周期都是既定的程序,时间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不同论文审稿效率不同并不是期刊审稿效率不同,主要原因在于论文的质量,不同作者的文章质量水平不同,通过审稿的效率就会不同,但不是说审稿周期长就意味着文章通过的可能性更大。

审稿周期的快慢不能体现文章的录用率高低:

对于作者来说期刊的审稿过程是无法左右的,所以审稿周期的长短作者应当事先了解清楚,对于周期长的期刊要尽早开始论文的准备与投稿。

且想提高论文录用效率顺利通过审稿,作者还是要在论文写作上下功夫,高质量的文章即便是发表核心期刊甚至更高级别的刊物都会很快收到杂志社回复的。

有的快有的慢了,看你所在的杂志社稿件多不多,不多的话就快点。

普刊审稿3-5天。不同级别的期刊审稿周期不一样。北大核心期刊一般是3-6个月。国家级的一般1-3个月省级的一般1个月左右。

最开始的那一篇论文,是写初稿容易(因为想得太少),修改难(有啥可改的啊,难道我写的不清楚么?),让他们修改那是真难!等读了博士,也写了几篇了以后,是写初稿难(因为想得太多,我想得对么,审稿人会怎么想?),修改容易(该阶段简直是各种技术的升华,很享受的感觉)。.我学长推荐的北京译顶科技挺不错的,你可以联系看看,那边做润色做的挺好加速了解

sci期刊审稿周期

在3个月左右。

sci论文也是要经过三审,而三审要多长时间是很多作者关心的问题,期刊天空小编在这里介绍:影响sci论文三审周期因素有很多,大多数期刊审稿周期都在3个月左右,当然也有一些期刊是会超过3个月的。

作者一定要耐心等待,不要盲目的催稿,以免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此外sci论文三审时间和期刊的工作效率也是有关系的,因此也建议大家在投稿前就了解期刊的审稿周期。

任何刊物的审稿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至于审稿周期也会有长短的差异,那SCI期刊也不例外,SCI期刊的审稿原则与国内大同小异,通常是三审三校,初审、外审和终审不管哪个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且所需的时间是不同的,作者选刊往往倾向于选择审稿时间短的刊物,就学术期刊而言,审稿时间几乎没有特别短的。

在国内,投稿期刊的级别不同,审稿周期也会有区别,通常来说核心期刊的审稿时间要长与普刊,普刊的审稿周期一般情况下会在一个星期左右。当然如果是核心期刊的话,那就不好说了,因为审稿的流程比较多,所以最快也要2个月左右。SCI是国际上的核心期刊,审稿周期要比国内核心期刊的审稿时间长,具体情况还是需要看作者所投的SCI期刊。

sci论文投稿到送审的时间,指的是sci论文初审的时间。在初审阶段,需要编辑对论文的基本信息进行审核。如果没有问题,会较快的通过初审,一般在1周之内完成。如果有问题,涉及到退修,完成初审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一般不超过4周。sci论文投稿,会匹配不同的刊物,刊物不同,在初审周期要求上有差异。有的比较快,有的比较慢。如果着急的话,建议发表见刊论文的作者,选择审稿快的sci期刊,或者办理加急。sci论文必须通过严格是审核,送审是免不了的环节,者被拒稿,一定要提高论文的质量,比如语言润色、专业化翻译等。

一般SCI的审核周期,也就是大多数SCI的审核周期,这个周期大概是是2-5个月,最快的2个月左右就能出结果,慢的得5个月,这个差距还是蛮大的。所以,这需要你提前做准备,然后投稿,这个提前最好是2年,因为要刨除中间等待的时间。如果你比较着急,你可以试试找淘淘论文网这样的机构看看,但是也只要部分可以帮助发表。。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非常感谢!

1、主编和执行副主编进行初审。一般级别比较高的期刊在初审会拒掉至少一半的文章了。然后给你一个拒稿信,全是官方表达,语气客气的同时无审稿意见。初审速度会比较快,一半高级别期刊1-2周内完成。其他的sci期刊,反应稍慢,当然也就是初审拒稿的比例较少的原因了。

2、跨过初审这一关后,稿件到审稿人那里,大部分杂志是2-3个审稿人,少数杂志会有4个审稿人。小编认为,论文投稿后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于审稿人。根据期刊不同,采取不同策略,在超过1-3月周期后去信催稿,但切忌不能太着急催稿而得罪主编。

3、大修/小修/拒绝阶段。拒绝了,最多只能进一步argue,但一般是机会不太大了。如果大修和小修的话,需要把握机会再努力一把!按照审稿意见仔细修改,如果小修或大修后被拒了,那就真的悲剧了。这个阶段,审稿人会根据文章的数据状况,给作者1-3个月左右的时间补充相关数据。

4 二修。如果你一修做的很到位的话,一般都不需要二修了,当然,这取决于审稿人的满意程度,二修一般是一个月时间。

5 最终决定,是拒绝还是接收。当然不排除三修,四修的可能性。如果接收了,编辑部会发来一系列文件,包括版权呀,校对呀,还有提供原始图片呀,付款呀等等。这时候只需要作者照单全收。

ieee期刊审稿周期

期刊稿源较多。ieeeaccess审稿周期变慢是由于期刊稿源较多处理速度较慢导致的,属于正常现象,当事人耐心等待即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