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是有问题的,因为这种论文答辩已经影响了一个学生的状态,而且也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问题就是论文答辩不应该出现在小学生的课堂上面,而且根本应该给小学生施加这样的压力,这是对小学生的侵犯。
问题在于形式而非内容。从现场的状况看,答辩在一个大礼堂举办,台下满满当当的人,前面一排是可以举牌的校领导和老师。学生则拿着麦克风,穿着整齐的校服,完全脱稿,字字铿锵如背诵一般地阐释自己的观点。这个阵势,已经超过了99%的本硕博论文答辩,更加形式化,更加宏大而“正式”。在这个场景下,学生并不像是自由探索,反倒是严丝合缝地完成一种角色扮演。不知不觉中,答辩的性质也异化了,不再是学生的思考与总结,变成了学校的成绩汇报与展示。这可能才是症结所在。 这种形式主义需要警惕和反思 。小学组织毕业论文答辩,显然是借鉴了本硕博的毕业论文答辩,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毕业论文答辩,既没有要求学生必须写毕业论文、做毕业设计,也没有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审议。这只是借用了毕业论文答辩这一形式,目的是展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质上和毕业汇演没什么两样。
毕业论文答辩,对于大学生来说一点也不陌生,是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校完成一段学习之后所要进行的事情。毕业即意味着离开现在的校园,开启人生的下一步,或者向更高等级的学校升学。
答辩本是一个非常复杂又非常重要的过程,学生只有对自己的课题内容非常的了解,烂熟于心,才能应对台下老师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不过,在内卷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就连小学生毕业都要进行论文答辩了,
我相信在大家听闻这则消息,不少人都会惊呆了。答辩不是大学生才接触到的事情吗?最早也就是高中的学科竞赛有可能会接触到,怎么小学生就开始论文答辩了?小学生的字认全了吗?能搞明白课题的意义吗?随着大家质疑的声音接踵而至。在网上的视频里,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们认真地说着自己准备的内容。不过,说是“认真地说”,我感觉得像是在“背”,有的人评论说,这不就是在让学生背PPT吗?他们能理解自己在说什么吗?
也有网友表示,现在小学内卷得悄无声息吗?从未听说过小学毕业还要论文答辩的。那这个答辩要是没通过是不是也要二次答辩或者延期毕业啊?他们论文查重没啊?当然更有网友表示了,这种做法实在是没必要,多少有些揠苗助长的意思了。更何况论文答辩完了还给小学生穿上不合时宜的“学士服”,表演的成分太重,让人觉得没意思。
同时在我看来,论文答辩不合时宜,小学生过于成人化让其失去天性,校方当初决定让小学生来进行论文答辩的活动,是出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一举动使得小学生变得越发的成人化。小学生在最天真烂漫的年纪里却做着成人才去做的事情,无论如何都会或多或少抹去一些孩子的天性。因此这样做其实是有弊端的。其实要求小学生去进行自主探究,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很多种。无论是表演舞台剧还是进行班会展示,都要比采取这种形式要好。
小孩子天性是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的,给出一个题目让小学生去探究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是我认为,汇报成果的形式未必需要拘泥于答辩,完全可以通过小学生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去给老师同学们展示他们对这个题目自己的了解,而不是全程下来都在那背一些自己不理解的东西。
论文答辩的现场总是严肃而又气氛紧张的,这对于成年人来说或许都会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更别说对于一个不足12岁的儿童。
在答辩现场,面对下面的各位老师,这些小学生除了预先背下来的PPT里的内容,也很难说出其他的东西,并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因为毕竟年龄在那,理解的东西太少,可以说是一次没有什么用的探究。而离开了发表自己见解的答辩又有什么意义呢?小学生还没有那么强的能力,老师提出过于严肃的问题只会让小学生感觉受到打击,从而丧失信心,造成负面影响。小学生现在处于他们这个阶段,就应该是快乐玩耍的时间,不应该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所以,我认为小学生采取毕业论文答辩这种方式是没必要的,我们应该在意如何让孩子真正沉浸在思考里,在没有束缚与负担的状态下认识世界,从这场引发热议的论文答辩,我们应该得出一些思考,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促进小学生的进步。
据悉,论文答辩内容包括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短视频对小学生的影响、中国女性服饰变化的探讨、秦始皇的成就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等。 有网友表示,真的没必要。 展示孩子才华的方式有很多。 论文答辩的方法是成为一个成年人。
没必要
从网传视频来看,参加答辩的孩子均是脱稿,能看出确实有着出色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我看完了视频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现在的家长老师实在是太卷了”,这样的现象出现其实早有征兆,现在的家长总把孩子的“成人度“来作为自己教育优劣的量尺,家长们总要孩子们在外表现出像大人的样子,就夸孩子乖巧,成熟,如果孩子表现出天真爱玩的本性反而要怒斥其不乖,不学好。现在市面上也总是宣传”突破孩子的阅读能力““突破孩子的物理思维”,这样的观念和方法,所追求的效果无非孩子速成成“小大人”
一些为人父母者不知拔苗助长的危害可以理解,但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也采取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甚至可以说是在害孩子。因为道理很简单,大人不是扩大化的孩子,孩子也不是袖珍化的大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
在网上这件事也引起了热议,很多人也认为这只是在“拼爹”,这类问题其实已经数次在网上被曝光了,幼儿园的手工作业上交之后发现过于精美,一深究,都变成了”家长的作业“了,孩子参与度非常小。横空出世的“神童天才”,要么小小年纪著作等身,要么研究内容高深艰涩,让成年人望尘莫及,可掀开华丽的袍子,不少是父母操刀代劳的痕迹。
学校老师回应称在学生五年级时开始筹备,但和其学业成绩并不挂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个人认为可以培养锻炼孩子能力的活动有很多,设置毕业论文答辩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方式,论文答辩本就是大学所要求的,小学要求的话不免让人多想是否过于形式化。
昆明一小学毕业论文答辩被批成人化,校方表示答辩之后的结果和学生在毕业时的考试没有任何的关系。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有相关的专家指出学校开展了这种活动有着一定的好处。但是他们可以换一种形式,这样更容易被大家接受。
在看到这些小学生的答辩视频的时候,大家会觉得他们怎么像一个大学生一样。小学生应该无忧无虑,没有太大的学业压力。虽然在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大家互相合作,可以意识到团结协作对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性。但是这些学生的年纪毕竟比较小,需要办一场与自己的年纪更符合的节目。整个答辩实际上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大家需要制作PPT。提前了解一下项目的内容,这样再被老师提问问题的时候,才不会答不上来。
现在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大家会进行一些比较独特的活动。希望孩子暂时的缓解学习的压力,如果想要展示孩子在某方面的才能的话,实际上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这次答辩的内容非常的丰富,虽然基本上都是和小学生相关的,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题目似乎太过于复杂,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
除了答辩之外,他们有论文题目。比如小学生使用手机在性别上自控力的差异研究,这一听就是大学生要去研究的问题。但是现在却落在了小学生的头上,他们的人生阅历并不是特别的丰富,根本研究不出来什么东西。老师可能会教学生如何去查阅资料。小编觉得可以将一些整个过程再简化一些,让学生更好理解。同时大家要咨询一下专业人员的意见,这样才能达到目的。
学校对此的回应是说符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学校对此是支持的。
学校表示这个跟学生的成绩没有任何的关系,只是想要让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已。
没有必要因为你的义务教育没有结束所以说你小学所以说你小学做毕业论文就是浪费时间
第1,毕业论文答辩是1个增长知识,交流信息的过程。为了参加答辩,学员在答辩前就要积极准备,对自己所写文章的所有部分,尤其是本论部分和结论部分作进1步的推敲,仔细审查文章对基本观点的论证是否充分、有无疑点、谬误、片面或模韧不清的地方。如果发现1些问题,就要继续收集与此有关的各种资料,作好弥补和解说的准备。这种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积累知识、增长知识的过程。再说,在答辩中,答辩小组成员也会就论文中的某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学员又可以从答辩教师中获得新的知识。当然,如果学员的论文有独创性见解或在答辩中提供最新的新鲜材料,也会使答辩老师得到启迪。这正如1位外国学者所说的:“如果我们彼此交换想法,本来各自只有1个想法,而现在大家都有几个想法,因此1加1就等于4了。”第2,毕业论文答辩是大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勇气、雄心、才能、智慧、风度和口才的最佳时机之1。毕业论文答辩会是众多大学生——包括已走上工作岗位的电大、函大学生——从未经历过的场面,不少人因此而胆怯,缺乏自信心。其实毕业论文答辩将是大学生们在即将跨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关键时刻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和才能的良好时机。而且毕业论文答辩情况的好坏,对于国民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影响的不仅仅是毕业论文的成绩,而且还很可能影响工作分配的去向。人生能有几回搏?毕业论文答辩就是大学生们的1次重要拼搏。大学生们应该用自己的拼搏,为今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基础,为组织上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提供依据。对于在职学习的函大、电大毕业生来说,虽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来改变工作岗位的机会较少,但它也是人生中2次难得的经历,1次最宝贵的体验。所以,大学毕业生们对毕业论文答辩不能敷衍塞责、马虎从事,更不可轻易放弃。
个人觉得没有这个必要,毕竟还太小了
一、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朗读训练是否有效,是阅读教学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目前,朗读教学已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如人意。多数学生能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但能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的学生却是极少数。那么,如何强化朗读训练,有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小学生有很强的向师性,模仿能力极强。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对朗读的技巧掌握还不够,教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快就能在模仿中感悟如何断句,如何停顿,以及语气的变化。高年级的学生尽管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但教师的范读仍很必要。好的范读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直接领略文本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该范读时要范读,且不可简单使用录音代替,失去范读的直观作用。实践证明: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二、充分保证课堂上读书的时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提高无不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根本,以课文为依托。只有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与文本打交道,从中获取信息,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语文课上,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然而,很多教师的语文课变成了一问一答的问答课。有的语文课上,教师一会儿让学生听录音,一会儿又让学生看影视,一会儿让学生去表演,学生朗读的时间少得可怜。还有的教师生怕学生对文本不理解,文章讲不透,不厌其烦地讲解,把学生朗读的时间变成了教师的演讲。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则自晓其义也。有效的朗读胜过教师透彻的讲解,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上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朗读。三、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强,人文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章体裁、内容的不同,设计朗读的目标和要求不同?。说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适用于介绍性的语气读,不宜进行朗读训练。而叙事写人的作品,言辞优美,故事情节曲折,感情变化跌宕;描景抒情的文章语言华丽,感情色彩浓厚;古诗文和现代诗歌节奏感强,含义深远。这些题材的文章都适合进行朗读训练。一般说来,体现文章中心的段落和语句,最能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教师把这些内容作为朗读训练的重点,更能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每段内容进行朗读训练的目标也要有所不同,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月光曲》最后三个自然段时,是为了启发想象,体会意境;指导朗读《燕子》一文的第二段时,是为了领会写作技巧及表达方法。四、 积极创设朗读情境,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要使学生越读越好,越读越美,教师就必须以情激情,以境生情。创设朗读情境的方式有很多:教师有效地范读,多媒体的使用,背景音乐的播放,以及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提示语等。我在引导学生读《荷花》一课第四自然段时,我先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学生立刻被我的激情感染,想象自己也变成了一朵朵荷花,入情入境后,我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配乐表情朗读课文,学生立刻就陶醉在荷花的美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中。引导学生读《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我采用煽情的“挑拨”提示语:“一儿不服曰”、“一儿扯着嗓门曰”、“一儿脚跺地曰”,让两组小儿的辩斗愈读愈激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虽然学生也是在反复地读,但读的效果与我们平时机械的读截然不同。五、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化。朗读的形式有很多:有齐读、领读、轮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赛读等。一般说来,低年级常运用轻声读、齐读,分角色读,以增强学生的读书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年级宜采用个别读,默读,有利于静思默想,潜心思考。一节课中,教师可采用几种朗读方式交叉使用,但要以某一种方式为主。如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适合个人朗读,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人物对话较多的课文或片段,则适合分角色朗读,如《陶罐和铁罐》;节奏感强,感情饱满的课文,尤其是诗歌,则可进行集体朗读;而词句艰深,含义深刻的课文,则需要教师适时范读或创设情境导读,如朱自清的《匆匆》。六、加强朗读技巧的指导。学生的朗读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主阵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加强对朗读技巧的指导。训练时引导学生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故事情节来设计重音、停顿、语气和语速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对于描写突然
容易。答辩的时间在5分钟左右,只要分数在80分以上就能够获得申请学士学位的资格。在答辩之前,学生需要理清自己的答辩思路,并且深入研究自己的论文选题,这样才能够提升自己的答辩水平。
想要获得函授本科的学士学位证书,其实也不难,但是也不是说很容易。大家想要拿到学士学位证书,就得靠自己的真本事了,尤其是学位英语的考试,是必须要通过的,不通过,是不能拿到学士学位证书的。
成人高考函授本科
可以拿到学士学位证书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考生都可以拿到毕业证,是需要符合一些申请的条件的。
函授本科的考生,在校期间,自己的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平时的考试中,成绩的平均分是不能低于70~75分,还有一点就是,想要申请学士学位证书,需要完成毕业论文的答辩,而且论文答辩的成绩要求是良好及以上,所以大家平时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还有顺利的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
函授的本科生,如果自己报考的不是英语专业,是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英文学位考试的,如果所学的专业是英语的话。
好需要参加一个第二外语的考试,英语的考试成绩要达到合格,符合以上这些条件的考生,才可以获得学士学位证书。但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除了以上这些条件以外,一些高校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条件。
这位朋友,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吧,在我们国家,别说函授本科的论文答辩,什么本科的论文答辩都好过的,因为我们中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严进宽出”,考进来很难,但是要毕业就非常容易!你说的函授本科也好,还是自考本科也罢,只要你基本熟悉自己的毕业论文,知道自己都大概写了一些什么内容,答辩就一定没有问题,千万别过于紧张,到时候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另外,只要你该交给学校的钱和答辩的费用不拖欠,我保证,你函授的时候走走过场就通过论文答辩!我保证!请采纳吧,谢谢支持!
首先、做好简介。简介的主要内容是论文题目、指导教师、选题动机、主要论点、论据、写作体会以及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熟悉全文。熟悉自己所写论文全文,特别是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弄清楚论文中所使用名词的正确涵义,同时查找论文观点论据方面是否有矛盾的地方、有无与政策相违背的地方等。最后,准备携带的必要资料和用品。包括论文底稿、主要参考资料,它们的用途是在答辩老师提出问题后的准备时间中可以进行资料查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也是通过在中鹏自考毕业的,论文答辩我也经历过,所以还是比较清楚了。
没必要
从网传视频来看,参加答辩的孩子均是脱稿,能看出确实有着出色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我看完了视频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现在的家长老师实在是太卷了”,这样的现象出现其实早有征兆,现在的家长总把孩子的“成人度“来作为自己教育优劣的量尺,家长们总要孩子们在外表现出像大人的样子,就夸孩子乖巧,成熟,如果孩子表现出天真爱玩的本性反而要怒斥其不乖,不学好。现在市面上也总是宣传”突破孩子的阅读能力““突破孩子的物理思维”,这样的观念和方法,所追求的效果无非孩子速成成“小大人”
一些为人父母者不知拔苗助长的危害可以理解,但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也采取成人化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甚至可以说是在害孩子。因为道理很简单,大人不是扩大化的孩子,孩子也不是袖珍化的大人。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循序渐进,遵循孩子的发展规律。
在网上这件事也引起了热议,很多人也认为这只是在“拼爹”,这类问题其实已经数次在网上被曝光了,幼儿园的手工作业上交之后发现过于精美,一深究,都变成了”家长的作业“了,孩子参与度非常小。横空出世的“神童天才”,要么小小年纪著作等身,要么研究内容高深艰涩,让成年人望尘莫及,可掀开华丽的袍子,不少是父母操刀代劳的痕迹。
学校老师回应称在学生五年级时开始筹备,但和其学业成绩并不挂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个人认为可以培养锻炼孩子能力的活动有很多,设置毕业论文答辩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方式,论文答辩本就是大学所要求的,小学要求的话不免让人多想是否过于形式化。
2022年7月3日,昆明市一小学举办毕业论文答辩会,这一信息引发了网友的关注,部分网友表示这是很离谱的一件事情,没有必要让小学生进行论文答辩。而且论文答辩在年轻朋友的思想理念当中,应该是大学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应该做的事情。不过在小编看来,小孩子应该是快乐单纯的,如果让孩子从小就为论文答辩发愁,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上学进度。
毕业答辩在网上火爆展开之后,校方也是及时给予回应,表示学校主要注重孩子探索能力的培养。虽然说是答辩,但是并不是像大学生那样进行文章性的答辩,而是项目式学习的展示。不管怎样,这样的方式都是不太适合小学生的,而且这样的做法确实会让孩子的童年受到影响。既然六年级毕业,那么给孩子办一场颁奖典礼,或者一些活动晚会,也比论文答辩要更好一些。
另外学校整的这出,估计也就是想要吸引大部分的学生,让学校更加的出名一些。不过网友并不会对学校的行为给予支持,因此也都是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些网友说“整的这出,就跟个小学生要出去找工作一样”,甚至还有的网友表明“这个时候内卷,有点拔苗助长的感觉”。网友大多数是持一个反对的态度,因此也希望学校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过根据调查可以发现,在2021年的时候,这个学校就已经开展了第1次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得到了家长与孩子的支持,所以这第2届的毕业论文答辩会,也是源于家长们的认可。不过小编认为,只要家长同意,孩子乐于参与,那么就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这些辩论问题也都非常贴合小学生的心理,也都比较贴合现实实际。让孩子交流探讨一下,也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多道理。
1校方回应道,其所组织的答辩和传统认知的高校答辩并不相同,并非让学生得出一个深度的研究成果,而是注重培养学生从小关心时事、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等。2而所谓答辩,实质上就是项目式学习展示,答辩内容在学生五年级时便开始筹备,其答辩结果与学业成绩不挂钩。而且,正是因为首届活动得到不少家长认可,所以才继续举办第二届。
小学采取毕业论文答辩这种方式有必要吗?
我认为没有必要。
一、首先,论文答辩难度过高,孩子们难以吸收
这些小学生们做的课题专业性很强,需要很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才能真正得出结果,这些本身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做的课题过早地拿给小学生做显得有些拔苗助长了。甚至有的课题是研究秦始皇和中国历史的关系等等,这些题目的门槛有些过高了,孩子们参加答辩也基本都是进行了解然后背诵下来进行展示,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毕竟孩子们的年龄还小,很多东西都理解不了,这样子准备答辩对于他们的学习帮助并不是很大。
二、其次,这样的答辩其实容易让孩子心理产生畏难情绪
毕业论文答辩的形式本就很难,让小学生写论文进行答辩是对他们的很大挑战,而课题的难度也很大,这很容易让孩子们对于学习产生畏难情绪,信心受挫。试想一个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努力背诵好内容进行展示,但是还是有一部分理解不全面,面对专家老师严肃的提问,如果回答不上来,他们是否会对自己产生怀疑呢?答案是肯定的。我认为小学阶段主要就是培养兴趣,让孩子爱上学习,从简单的开始,养成学习习惯和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三、这样的方式其实也给家长增加负担
论文答辩对他们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动手实践、演讲表达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些孩子们如果想要做出好的成果是很困难的,那么他们毕业精彩答辩的背后,是否也是加给家长们的另一种负担?家长会更花时间、金钱让孩子们学习更多的知识,报更多的课外班,甚至是进一步的“拼爹”,使用身边各种的资源帮助孩子完成任务。
这样做对于孩子自身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毫无意义的,更容易对父母产生过度依赖。
四、小学生需要时间放松
一个人能有几个童年时光呢?小学时期是孩子思维活跃的时期,也是身体发育最好的时期,这个时候应该促进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只注重“卷”学习,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周末去出门跑跑步,和朋友嘻嘻闹闹能让孩子们更快乐,心情得到放松才能更好的学习呀。
希望我的回答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