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财经杂志pdf百度网盘

发布时间:

财经杂志pdf百度网盘

财经类的杂志的确很多,需要看你的层次了,假如你是海归搞研究的,建议看如《欧洲货币》等之类的高端杂志,国内一般比较好、看得人多的应该就是《财经》。

《财经》《商界》《销售与市场》《经理人》《创富志》《中国企业家》《第一财经周刊》《商界评论》《成功营销》《理财周刊》《中外管理》等等很多列不过来了,了解更多的,推荐你到杂志铺zazhipu网站上的 财经类 杂志专区好好研究下。网站上也支持在线订购,价格还便宜。

想到几个,《财富》、《福布斯》和《商业周刊》

我喜欢看一些有关财经的杂志,经常会去杂志铺查找,个人认为比较好看的有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希望能帮助到你们,采纳o_O!

《今周刊杂志20210301第1262期》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新青年杂志原版pdf百度网盘

链接:

本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新青年》-基本资料 《新青年》 是综合性的文化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初期的《新青年》在哲学、文学、教育、法律、伦理等广阔领域向封建意识形态发起了猛烈的进攻。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新青年》从第4卷第一号(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带动其它刊物形成了一个提倡白话文运动。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从1919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达130余篇。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从1920年9月的8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它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理论上正式的准备,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性机关刊物。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5期,次年7月停刊。后期的《新青年》介绍了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经验。《新青年》-出版状况 创刊号“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思想史上最重要的刊物之一。“二次革命”失败后中国时局变化使陈独秀深受刺激,他认为在中国搞政治革命没有意义,而欲“救中国、建共和,首先得进行思想革命”。经过努力,上海群益书社应允发行由陈主编的《青年杂志》。1915年 9月15日创刊,陈独秀主编,上海群益书社印行。月刊,6期为一卷。第1卷名《青年杂志》。陈独秀所写的发刊词《敬告青年》是该刊的纲领性文章。该文开明宗义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他勉励青年崇尚自由、进步、科学,要有世界眼光,要讲求实行和进取。他总结近代欧洲强盛的原因,认为人权和科学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两个车轮。从而首先在中国高举起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新青年》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敬告青年》一文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青年杂志》自第2卷(1916年9 月)改名《新青年》,自此成为反封建和鼓吹民主革命的中心刊物。1917年初,陈独秀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编辑部也随之从上海移至北京。1918年,编辑部改组扩大,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沈尹默、高一涵、周作人等人参与编辑工作,曾一度实行轮流编辑的办法。适应形势的需要,1918年12月,《新青年》同人又创办报纸形式的周刊《每周评论》。自1920年9月第8卷,《新青年》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度成为党中央的机关刊物,陈独秀主编。1919年6月,陈独秀被捕,《新青年》被迫停刊5个月。同年12月1日出版的7卷1期起,仍改为由陈独秀一人主编。1920年9月8卷1期起,被迫迁回上海印行,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小组的机关刊物。1921年10月出至9卷6期后停刊,1923年6月重新出版《新青年》季刊,已是纯政治性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瞿秋白主编,4期后停出。1925年4月改为不定期刊,共出5期,1926年7月最后停办。《新青年》刊行于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末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它以激进的态度,投入了五四运动前后反对封建文化思想和传统的革命潮流,成为“五四”思想革命和 钱玄同文学革命的重要阵地,《新青年》创刊号发表具有发刊词性质的《敬告青年》一文,向青年提出了“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六项希望,已经包含了以“民主”和“科学”两大思想为武器反对封建思想主张的萌芽。在“五四”运动前后,以鼓吹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曾刊载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孔乙己》 、《药》 ,李大钊的论文《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主义的胜利》,陈独秀的论文《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等。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呼唤人性的觉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杂志先后发表了陈独秀的《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驳康有为共和平议》、《复辟与尊孔》,李大钊的《青春》,吴虞的《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与礼教》,鲁迅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及其他随感录,阐明了袁世凯、康有为等人鼓吹儒家孔教思想和复辟君主制度之间的联系,对于封建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的吃人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新青年》发表文章讨论孔教问题、道德问题、妇女问题、婚姻问题、个性解放问题,批判了上海《灵学丛志》宣扬的迷信鬼神的无知妄说。在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斗争中,《新青年》第一次在进步的中国思想界自觉地举起了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和赛先生两大旗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鲁迅说:“凡是关心现代中国文学的人,谁都知道《新青年》是提倡‘文学改良’,后来更进一步而号召‘文学革命’的发难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新青年》原为综合性的评论刊物,创作并不怎么着重,除介绍一些欧洲现实主义及其他流派作家作品之外,刊登的小说及诗都还是文言的。1917年初,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正式揭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1918年初出版的第4卷第1期《新青年》刊登了胡适、沈尹默、刘半农的新诗创作。接着于1918年5月第4卷第5期杂志全部改为白话,《新青年》成为当时第一个全部用白话文宣传新思潮的刊物。这一期上发表了鲁迅的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的《狂人日记》 ,充满了对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封建道德传统的批判精神。这篇小说和以后发表的《孔乙己》、《药》、《风波》等的出现,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它标志《新青年》提倡的文学革命已经突破了单纯理论的倡导而走上了创作实践的道路。此后在《新青年》上发表新诗的还有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沈兼士、沈玄庐、汪静之、陈衡哲、陈建雷等人。发表小说的除鲁迅之外,还有陈衡哲。《新青年》进行过关于旧剧问题的讨论,并发表了最早的话剧创作《终身大事》(胡适作)。刊物还开辟“随感录”一栏,专门刊登时评及针砭旧思想旧文化的短文随笔,鲁迅在这里发表了许多短文,成为杂文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的滥觞。 [1]《新青年》-思想倾向 李大钊《新青年》坚持“世界的而非锁国的”的原则,对于外国文学的各种流派和作家采取了开闳的态度,它先后译介了俄国的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安特莱夫、索洛古勃、库普林、阿尔志跋绥夫,波兰的显克维奇,瑞典的斯特林堡,法国的莫泊桑,英国的王尔德、格里高里夫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武者小路实笃等人的创作。第4卷第 6期(1918年6月15日)办了“易卜生号”。该刊还译介了苏联高尔基、卢那察尔斯基的文学论文。此外还发表了陈独秀、周作人、陶履恭、胡适、沈雁冰介绍西方文学流派和作家的论文多篇。这些译介,对于借鉴外国文学,推进文学革命和新文学创作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保卫和推进文学革命,《新青年》还进行了反对封建复古派文人及其他封建文学潮流的斗争。这主要包括对以刘师培、林琴南为代表的“文选派”和“桐城派”封建复古势力反对白话文维护文言文、反对新道德维护旧道德的斗争;对腐朽无聊的黑幕派文学和鸳鸯蝴蝶派文学的斗争;对诋毁革命文学的上海美术界守旧派人物的斗争。刘半农的《答王敬轩书》、鲁迅的《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钱玄同的一些通信等,都是《新青年》在这一斗争中发表的战斗文字。1919年 1月发表的由陈独秀执笔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回答了整个封建势力对于思想和文学革命的各种非难,实际上可以看做是《新青年》杂志同人在这场斗争中最有代表性的宣言。 1915年到1918年以前的《新青年》杂志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1918年以后,由于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知识界的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青年》营垒的组成,变为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所主持。1918年10月,李大钊在《新青年》5卷5号上发表了《Bolshevlsm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较早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新青年》革命色彩更为明显,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李大钊负责编辑的6卷5号,办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专号”。1919至1921年上半年,《新青年》发表有关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工人运动的论文和译介文章130余篇,与此同时,胡适等人在杂志上大量宣扬“实用主义”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并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接着,1920年末胡适写信给陈独秀,提出《新青年》差不多成为美国《苏俄》杂志的汉译本的批评,主张公开“声明不谈政治”。这些意见受到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反对,未能付诸实践,1920年9月8卷1号起,《新青年》迁至上海,实际成为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小组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随着新文化统一战线的分化,《新青年》杂志于1922年 7月,出至9卷6号停刊。 以后复出《新青年》季刊、不定期刊,已是完全政治性的刊物,至1926年7月停刊。 《新青年》-重要文章 刘半农1917年1月1日2卷5号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推广白话文,以打破旧思想(如儒家思想)及推动文学改革为目标。 1918年5月15日4卷5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 1918年10月5卷5号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克的胜利》等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1919年第6卷第1号陈独秀发表《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提出“本志同志本来无罪,只因拥护那德谟克拉西(民主)和塞因斯(科学)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大罪的。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第一次将科学与民主称为“赛先生”与“德先生”。 《新青年》-社会影响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受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新青年》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许多高级共产党员(如毛泽东)都受到过《新青年》的影响。《新青年》在五四时期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的影响巨大而久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各种政治思潮差不多都是在五四前后通过《新青年》传入或兴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些著名人物,都是在1919年前后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许多革命运动,追根溯源,也都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端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精神文化都是在1919年前后发生急剧变化的。当代中国的物质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几乎是在实践和完成五四先驱的未竟之业。五四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塑造了现代中国,也影响着当代中国。可以说,《新青年》杂志在中国现代社会转型中起着重要的精神桥梁作用。鲁迅《新青年》杂志创刊的时代,正值辛亥革命失败之后,中国文化正由以封建专制为主体的旧文化向以近代民主政治为主体的新文化转型。《新青年》杂志激励现代中国实现由封建文化到包含现代科技、现代教育、现代文艺、现代传媒在内的现代文化的重大转型,推进了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并为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崇尚科学,提倡创新意识是《新青年》编辑群体的重要思想观念之一。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认为,“文明进化之社会,其学说之兴废,恒时时视其社会之生活状态为变迁。”(注: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既不要被古代的先贤“所拘囚”,也不要被近代的圣人“所支配”。要发扬《新青年》倡导的民族创新精神,提倡的学术开放意识,“一勿尊圣,二勿尊古,三勿尊国”。广采博纳,吸取其精华,营造现代化建设的良好时代氛围。 《新青年》推进了思想解放和人们观念现代转型的进程。李大钊认为,中国封建文化中那种安于现状,因循依赖,空想虚玄,寻求世外解脱的种种观念,愈来愈与社会的进步不相容,应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中的创新竟智,崇尚科学,重视现实,讲求实效等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新观念。陈独秀则认为,民主、科学是现代社会前进的两大机轴,应摈弃旧的落后的官本位文化观念,树立振兴实业的现代意识。《新青年》倡导的现代化意识激励着先进的中国人通过以民主、科学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实现了由封建思想统治到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现代思想的重大飞跃。《新青年》和五四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更新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倡导的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和赶超精神,促进和加速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陈独秀呼吁“当急起直追”(注: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李大钊则指出,“正如人家已达壮年,我们尚在幼稚;人家已走远了几千万里,我们尚在初步。在这种形势之下,要想存立,适应这种共同生活,恐非取兼程并力社会共管的组织,不能有成。”(注: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李大钊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李大钊、李达等主张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来缩短中国与西方先进工业国家的差距。《新青年》对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有着多方位、多层次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现代、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中,都曾在不同程度上蒙受和正在继续蒙受《新青年》杂志的鼓舞和鼓励。《新青年》描述的“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注:《新青年宣言》,《新青年》第7卷第1号。)这样一个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在新的社会基础上觉醒,不断解放思想,深刻领悟五四时期先进中国人确立的救亡、启蒙、科学、民主、社会主义等时代主题的当今意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2]《新青年》-领导人物 《新青年》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生于1879年10月 9日,1942年5月27日卒于四川江津。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参加县试、乡试,由于认识到科举制度的腐败,一度拥护戊戌变法。1901年以后,三次留学日本。与张继、苏曼殊等组织革命团体青年会。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旋又襄助章士钊主编报纸,宣传排满革命思想。1904年创办《安徽俗话报》,传播爱国民主思想和科学知识。1905年在安徽与柏文蔚等组织岳王会,联络大批革命志士,为同盟会在安徽的发展打下基础。武昌起义前后,在杭州活动,曾起草革命檄文多篇。旋回安徽,先后任孙毓筠、柏文蔚都督府秘书长,大力改革官僚政治。失败后,又追随柏文蔚讨伐袁世凯,遭挫折,逃亡上海,继续探求救国救民道路。1915年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抨击儒家伦理道德、旧文学和旧教育,掀起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这既弥补了辛亥革命的理论不足,又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拓了道路。1917年1月,到北大任文科学长,推行课程改革,以白话文教学。1918年12月,与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评点时事,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宣传和教育,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和干部条件。1919年五四运动后,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5月,在上海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魏金斯基,开始发起组建中国共产党的准备工作。 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此后,在中共二大、三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长,在四大、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总书记。1922年8月,在杭州召开的中共中央特别会议上接受共产国际决定,由反对国共合作转为拥护国共合作,旋即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国民党的改组工作。1925年领导五卅运动。10月,鉴于国民党右派猖狂反共,在中共中央四届二次会议上,主张中共退出国民党,被共产国际否决,遂在主持中央工作中推行退而不出、办而不包的方针,在一系列事件上向蒋介石退让。1927年3月,参与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4月5日,就所传蒋介石要袭击工人武装事,与汪精卫交涉,并与汪发表联合宣言,称国民党“决无有驱逐友党摧残工会之事”,麻痹了人民对蒋介石反共阴谋的警惕性。翌日赴汉,反对武汉地区工农运动“过火”行为。7月辞总书记职。9月秘密返回上海。11月致函中共中央,建议工农运动应偏重经济斗争,不可存“以暴动取得政权”的幻想,遭中央驳斥。1929年,在中东路事件中,反对作“拥护苏联”的说教式宣传,被中央拒绝。沈尹默 从1929年5月开始,陈独秀与彭述之等接触到托洛茨基主义的文件,转向托派,激烈抨击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中推行的路线和党的方针政策。10月,中共中央曾对他提出警告,他仍坚持己见,同年11月被开除出党。1931年5月初,托陈取消派与莫斯科归国留学生托派小组织举行统一大会,成立“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在上海设中央机构,陈独秀任总书记,并发行刊物《火花》。 1932年,在上海淞沪抗战中,以托派中央名义支持抗战,谴责蒋介石卖国独裁,并向中共中央提议联合领导反日运动。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1937年8月出狱。拥护国民党领导抗日,拥护国共合作,与坚持打倒国民党、反对国共合作的托派中央决裂,并一度在武汉独立进行政治活动,联络民主人士和抗日军队,企图组织“不拥国、不阿共”的第三势力。1938年,被王明、康生诬陷为日本间谍,从此与中共彻底决裂,并撰文抨击中共执行的农村游击战争的抗日路线。7月入川,晚年贫病交加,仍不断撰文谴责I.V.斯大林肃反扩大化,彻底否定无产阶级专政,赞扬英美议会民主制度,表示要彻底推翻“我辈以前的见解”,认为V.I.列宁、L.D.托洛茨基的理论,不适用于中国、俄国和西欧。著作编为《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3] 新文化运动主导人物及重要期刊展开收起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为学术界一种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批判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以胡适为代表的温和派,则反对马克思主义,支持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即为新文化运动滥觞。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新青年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新青年》杂志的编辑作者,是《新青年》杂志传播过程的关键要素之一,他们的品格条件所构成的信誉以及对问题的见解构成了《新青年》杂志的传播效果和它的领先性、专业性、权威性,而这些编辑作者本身也成了整个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头羊和一代大师。《新青年》有一个强大有力的作者群。早期主要以陈独秀为中心(主撰人),周遭凝聚了如高一涵、易白沙、刘叔雅、陈嘏、李亦民、高语罕、谢无量、潘赞化等一大批热衷于新文化的知识分子。在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后,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李大钊、周作人、鲁迅、沈尹默等一批北大教员,朱希祖、陈启修、马寅初、高君宇、张崧年、孙伏园等一批北大学生,还有全国各地思想活跃的知识分子和青年也聚集到杂志周围。中国革命史上的明星——陈独秀陈独秀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大革命的历史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中国历史上他也被称为“思想界……确认后请采纳

电子杂志百度网盘

《(特价书)蕾·绽放》(徐静蕾 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特价书)蕾·绽放

作者:徐静蕾 编

豆瓣评分:6.5

出版年份:2009-6

页数:192

内容简介:

《蕾•绽放•开啦1》电子杂志由徐静蕾亲任主编,亲自采访,定位文化时尚,涉及电影电视、新闻时事、音乐、文学、旅游等多个领域,要做成一份好看好玩有趣味性的杂志,成为自由言论和新鲜话语的阵地。《蕾•绽放•开啦1》是该电子杂志的作品综合集第一册。用迷信点的说法,老徐,一个属虎的白羊座,骨子里有些刻薄,并且攻击性很强。《开啦》是由徐静蕾主编的一本电子杂志,它定位文化时尚,涉及电影电视、新闻时事、音乐、文学、旅游等多个领域。志在做成一份好看好玩有趣味性的杂志,成为自由言论和新鲜话语的阵地。

《电子竞技2019年3下》百度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求是杂志百度网盘

《求是》杂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官方月刊,主要发表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党和国家最新动态,以及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杂志以“求是、实事求是”为宗旨,关注党和国家重大政策问题,报道党和国家最新动态,深入分析当前热点话题,反映全国各地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工作,以及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和成果展示等。

《大国诸城》(罗天昊)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书名:大国诸城

作者:罗天昊

豆瓣评分:5.8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2

页数:302

内容简介:《大国诸城:21世纪中国城市与区域竞争》从类型着手,研究了全国几大富有代表性的城市及区域的发展之路,剖析了其各自发展的短板和可取之处,书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肯的建言,由此为中国的城市和区域发展提供最为全面的建设智慧。

作者简介:本名罗建法,湖北红安人。现定居北京。早年在知名企业从事战略研究工作,曾游历粤、沪、浙、渝、黔等地,考察了数十座国内城市,主要研究国家与城市竞争战略、产业经济与商业模式,其研究成果曾被美国智库等引用。

曾为长江商学院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直属《求是》杂志旗下《小康·财智》杂志顾问。现为独立学者,《人民日报》、《半月谈》、《财经》、《南方周末》、《南风窗》、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等中外知名媒体撰稿人,中央电视台《对手》、《今日观察》等栏目特约嘉宾。

求是杂志讲的是什么答案如下:求是杂志讲的是生活中总是不经意的出现挫折,我们没有办法躲开。但是可以选择尝试努力改变,小月的爸爸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在他的身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不放弃的豁达。

《求是》杂志集中宣传共产主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求是》杂志的作者《求是》杂志的作者是中国共产党各层级的领导人或干部,也包括中国解放军军队的各阶层等。

半月谈杂志百度网盘

上国家公务员网上面 有。可以免费下载我给你发个我摘录的,适合今年国考的申论题材《半月谈》2009 年第 6 期【半月评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上述要求指明了解决我国“三农” 问题的方向,全面系统完整地概括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中心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所决定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演进的根本力量。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削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仅是当前现代化建设的主 要任务,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过程中的长期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 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特别是解决“三农”问题任务相当艰巨。在诸多矛盾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是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突出矛盾。从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 看,1978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比为 1∶2.57。到 2005 年,这一差距比扩大到 1∶3.22。 到 2005 年底,全国农村尚有年收入不足 668 元的绝对贫困人口 2610 万人,年人均收入在 669 元~924 元之间的低收入 人口 4977 万人,两者合计 7587 万人。从社会事业发展状况看,城乡之间教育、卫生、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农村居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居 民的差距明显。从公共基础设施和建设面貌看,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在相当部分农村地区还存在行路、 用电、饮水、居住等困难问题。城乡建设面貌反差较大,农村人居环境较差的问题十分突出。同时需要看到,农村经 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 提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问题;没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农村教育卫生 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和谐的 新风尚就难以持久,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须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使农村的生产力获得长足发展与进步。 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竞争力。现代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具有重要作用。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加快优势农产 品产业带建设,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 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以集中采购、 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繁荣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县城和 小城镇是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区域性中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要 着眼兴县富民,培育产业支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建设小城镇,引导企业和要素聚集,改善金融、工商、信息等 服务,增强县域管理能力和经济活力。必须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而且 可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是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良好的环境。 要继续大力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平就业制度,进一步清理和 取消各种针对务工农民流动和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公共服务网络,为外出务工农 民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完善务工农民劳动合同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加强务工农民的职业安全卫生保护;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探索符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 法。《半月谈》2009 年第 5 期【半月评论】:关注民生是根本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波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成为了今年必须完成的三项重大任务, 我们对其中的任何一项任务都不能掉以轻心。但有越来越多的同志在实践中自觉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保民生上,还有 更多的同志从理论上呼吁所有发展都要围绕民生展开,社会群众更是从感情上对民生建设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与期待。 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体现发展目的还是破解发展难题乃至走出经济困境,关注民生都是关键、是核心、是根本。首先,关注民生是体现发展目的,保证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试金石。 我们承认,没有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就没有相应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社会就业的解决,民生的保障就无从谈起;没有相对的社会稳定,就没有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环境与前提条件。但再重要、再不可少,这些都只是为了民生问题的 真正解决与民生水平的切实提升这一目的服务的工具,是属于手段层面的内容。人类社会不论干什么事情,目的与手段都不能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过来。发展当然是如此。如果处理不好这一 关系,就会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有 GDP 的不断攀升而没有民生的改善与提升。这种状况在过去一些地方的一些发展 过程中已经有前车之鉴乃至令人痛惜的教训。而这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之所以产生,就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 发展的异化,增长本身成为了目的,稳定本身成为了目的,结果我们很多同志为增长而增长,为稳定而稳定,干了不 少活,费了不少劲,不仅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甚至还种下了苦果,留下了隐患。所以,在今年的工作部署中,我们 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我们的增长是为了保障民生的增长,我们的稳定是为了更好民生的稳定。其次,关注民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治本之策。 在目前经济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保增长、保稳定的紧迫性与必不可少性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中国三十年来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在 9.6%以上,近些年来更是屡屡突破 10%甚至 12%,这么高速的经济增长突然嘎然而止,会对中国 社会经济层面乃至社会政治层面产生巨大冲击。我们承受不了这样的冲击,也不愿承受这样的冲击。因而通过有效行 为保增长,保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必须的选择;另一方面,在经济繁荣期,各种社会问题容易被顺水推舟在不经意间 解决而使得社会能相对稳定,一旦经济滑坡,泡沫退去,各种问题就会凸现出来,在不能得到比较妥当解决的情况下, 社会不稳定现象就会出现,产生一系列威胁。为了消除可能的隐患,未雨绸缪的保稳定同样不容忽视。但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虽然可以称之为是必不可少的权宜之计。因为,在整个世界经济大气 候不景气的背景下,在我们宏观调控成效尚未真正巩固的环境下,在产能过剩和结构低下问题没有真正改观的情况下, 保增长并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如果把握不好度,甚至容易引发经济更剧烈的下滑;同样,在我们不能从本质上消 除不稳定深层原因的情况下,保稳定也不是想保就能保得了的。过于刚性的行为,简单捂盖子的思维会招致更大的不 稳定。而只有通过保民生,扩大内需,让群众有工作可挣钱,有钱可花,有钱敢花,才会消除现有的产能过剩,才可能 使得经济运行中生产与消费这一最基础的过程呈良性循环。更进一步看,当需要工作的人有岗位可做,当需要消费的 人有能力可消费,当群众心平气顺的时候,经济增长速度肯定不会低,社会也肯定不会不稳定。更何况,在目前的经 济环境下,民生领域的建设本身就是很好的实现经济增长的优质项目。再次,关注民生是走出经济困境,战胜经济困难的信心的沃土、力量的源泉。 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越是经济困难时期,越要有战胜困难的力量。但信心何来,力量何在。老去喊要有信心是不行的,信心不是喊出来的;鸵鸟策略,回避困难、装作看不见困难,也装不来真实的信心。 力量亦是如此。单靠政府赤膊上阵不是没有做为,但能有多大作为需要谨慎乐观。毕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 还要依靠更加广泛的市场主体。尤其是,当我们把眼光放得更深远一些,社会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推动历史进步的真 正力量还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那么如何能让群众有信心,如何能把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这又依赖于我们对民生问题的切实解决。当我们通过 政策的安排、利益的调整、措施的完善,改革的深化,把教育、医疗、收入分配、就业、社会保障等等事关民生的各 项工作都做好,做到位,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群众能对我们的经济发 展没有信心吗?能对我们的社会没有信心吗?同样,他们能不支持、拥护我们政府为做到这一切所采取的政策与所付 出的努力吗?他们能不信心百倍、全力以赴、心甘情愿投身保增长、保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吗?所以,为了 2009 年中国经济能先于世界经济实现复兴,为了 2009 年中国社会能有又好又快的发展,让我们带着使命去关注民生,带着理性去关注民生、带着感情去关注民生吧。《半月谈》2009 年第 4 期 【半月评论】 警惕地方保护主义借“救市”抬头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影响越来越深。为拉动经济增长,继中央政府出台 4 万亿元投资计划后,各地政府也相 继出招。然而,在一些地方旨在保增长、扩内需的措施中,有一种迹象值得警觉,那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在悄然抬头。截至目前,在一些省份促进经济增长的方案中,不约而同、或明或暗都含有将本地产品与外来产品区别对待、 优先促销本地产品的内容,有的方案载明“鼓励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使用本地企业生产的设备和建材”,有的规定政府采 购“在同等条件下,原则上优先购买本地产品”,有的则在“家电下乡”中对购买本地产品给予特别优惠或补贴……凡 此种种,不一而足。对当地产品的这种“鼓励”和“优先”,使得这些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蒙上了地方保护主义的色彩。应该承 认,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现实”的合理性。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市场需求总体由旺转淡,不少产品出现滞销积压, 企业纷纷减产甚至停产,经营陷入困境。在一些地方领导看来,本地企业事关 GDP、税收和就业,率先帮扶其渡过难 关,在救市中给他们“开小灶”、“吃偏饭”理所当然。正是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一些地方将“救市”片面等同于“护 市”,将共克时艰的“共济”变成了以邻为壑。由于金融危机中这种地方保护主义救市之举容易赢得人们的“理解”, 销蚀了对其破坏性和危害性的认识。地方政府“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最直接的危害是损害市场公平,破坏平等竞争。面对金融危机,政府有救市 之责,但任何救市之举,都应该符合政府的角色定位,尊重市场“游戏规则”,不能由“裁判员”变成“运动员”,借 “有形之手”鼓励不平等竞争,帮助本地企业击败外来企业,帮助本地产品排挤外来产品。试想,甲地政府为了保护 汽车企业,指定“领地”的出租车行业使用当地汽车;乙地政府为了不让电脑厂家亏本,下令“辖区”的政府采购限 于当地品牌,各地企业都躲在各自政府的羽翼下,将市场变成了支离破碎、互相割据的“山头”,救市变成各个地方的 “自给自足”,在这种市场格局下,扩大内需的预期岂不成为一句空话?“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极大地削弱市场竞争性,降低企业的竞争能力。当地企业凭借政府营造的市场不平 等竞争,生产可能暂时复苏,销售出现短期增长,但实际上这只是得一时之利,贻长远之害。由于受到特殊的保护, 企业坐享其成,将失去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积极开拓市场的勇气,同时也将失去创新的冲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积极 性。那些优秀企业、优秀产品的市场空间则被压缩,而一些落后企业借助政府对外来产品设置的准入“门槛”,重新在 市场中分到了一杯羹,出现优不胜、劣不汰的局面。“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还剥夺了人们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的权利,构成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救市重 点在企业,关键看市场,扩大内需的一个前提就是看能否有效拉动消费。地方保护主义对商品自由流通的限制,使得 消费者“品种别无选择、消费成本增加”,救市期望起到的拉动消费效果将大打折扣。“本位主义”的救市之举,也不利于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合力。这场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被形容为金融海 啸,其影响既不限于一时,也不限于一地。要成功抵御这样一场异乎寻常、影响深远的危机,必须众志成城,通力合 作,才能渡过难关。如果救市只为“自保”,互相封锁,设立壁垒,割据市场,不仅不能全身远害,相反会加剧危机的 蔓延。采取什么样的救市举措,决定权在各地政府,而检验举措有无效果,关键看其能否激发企业的活力,促进市场自 由流通。一个广阔而统一的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依托。一方面,各地政府在救市中,对各行各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 响要心中有数,急企业之所急,想方设法排忧解难,从调整优化结构着手,从减轻企业负担着力,帮助企业“强身健 体”,提高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对于企业来说,要自觉摒弃依赖政府赐予“垄断市场”的念头,苦练内 功,加快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机制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开拓市场能力。地方保护主义,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背道而驰。由于目前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到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自身的“角色定位”认识模糊,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对于金融危机救市中地方保护主义的“还魂”,要分外警惕,要加强对各地政府救市行为的监督,防止出现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的 举动;地方政府更要认识到,尽管救市峻急,但任何置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于不顾,以破坏市场公平竞争为代价,妨碍 培育统一市场的做法都是歧路一条。2009 年第 2 期【半月评论】农民工返乡:从挑战中寻找机遇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沿海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用工需求减少,加上春节临近,相当 数量的农民工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量 农民工集中返乡,是一种现实挑战,但其中也有机遇。从产业梯度转移的一般规律看,农民工返乡对满足内地企业用工需求创造了机遇。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劳动力的流向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乘改革开放的东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沿海地区一批外向型、 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继兴起,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加速向东南沿海转移。近年,受土地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沿海地区酝酿新一轮产业升级,为拓展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一批生产成本高的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大举内迁,用工需求明显增加,中西部地区一度遭遇前所未有的“用工 荒”。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的梯度性、阶段性规律和趋势。可以预见,此次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波动势必再次推动国际分工体系调整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沿海地区产业资本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用工需求自然递增,农民工返乡正好补缺。从“三农”发展状况来看,农民工返乡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破解“三农”问题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但从根本上说人才最为重要。一个不可忽视的 现实是,近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大量外流,有知识、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缺乏,直接制 约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如今,中西部一些地方因劳动力素质降低,耕作粗放,“省事田”、“懒人田”并不鲜见,极大阻碍了农业科技进步;一些地方因劳动力存量不足,或耕地撂荒,或双季稻改单季稻,宝贵土地资源的效益未得以充分发挥;一些地 方因高素质劳动力短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缓慢。在国家强力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农民工返乡有助于挖掘农村内部的增长潜力,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统筹城乡发展的大局来看,农民工返乡为推进农民自主创业,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进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带来了机遇。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 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需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而提高农民素质,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是一条可行之路。多年来,一部分农民工走出土地、走进城市、走向市场,积累了一些资金,学到了一些管理知识,掌握 了一些生产技术。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转变了观念。各地既要看到返乡农民工增加了当地就业压力,同时 也要看到返乡农民工为家乡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中央启动扩大内需战略,大量投资投向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事业,投向公路、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方兴未艾,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大,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地方政府有 的放矢地引导他们就业与创业,必将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回流,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小城镇建设, 必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农民工集中返乡是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新情况,农民工就业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其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不言而喻,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各地应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培训机会,广开 就业门路;鼓励扶持创业,拓展就业空间;引导农业开发,做好“山水文章”。总之,只要我们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从挑战中抓住农民工返乡的机遇,并将其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半月谈》、《半月谈内部版》(月刊)、《时事资料手册》(双月刊)、《资料卡片杂志》(月刊)均为半月谈杂志社系列刊物,目前《资料卡片杂志》(月刊)已更名为《品读》,四种刊物内容与读者定位均有较大差别,《半月谈》为半月一期的双周刊,时效性较强,对于国家大政方针解读权威及时准确;《半月谈内部版》(月刊)多刊载记者调查等独家深度报道,侧重舆论监督,关注基层民生问题。

#这个2010年1月-2011年2月考试时事政治半月谈了望资料有没有用 2011 考试时事政治电子书(1103) 时事政治和测试更新2011年2月;《半月评论》更新2011年第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