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学语文研究会论文征文比赛活动

发布时间:

中学语文研究会论文征文比赛活动

【转发】                                一位乡村教师的精彩绽放                                         --记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范磊                                                       杨益军 方辉(2010.05.21)     李兴镇中心学校自2010年3月底以来成了相关媒体关注的地方。前不久,这所不太起眼的乡村学校破天荒放了颗令安徽中语界为之惊喜的卫星:在全国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0年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观摩大赛上,作为安徽唯一参赛选手,李兴镇中心学校青年教师范磊不负重望,喜获大赛一等奖,填补了国家级大赛没有农村教师参加并获一等奖的空白,向全国中语界展示了安徽省中学语文新课改的喜人成果。 A:网友眼中最耀眼的明星     先看近期网友对范磊示范课的评价: 土壤之梦新浪博客:      “下午,在曲阜,听了一节好课,就是范磊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么一篇抽象性的议论文,让范磊老师解读的那么生动,那么深入,那么形象,不仅给学生以享受,还给听课老师一种享受,每个人对这篇文章都有了更深的理解,甚至在出示那些中国脊梁的照片时,在范磊老师的深情表达时,我的眼里充满泪水,在《五星红旗》的歌声中,我内心有一种风帆在鼓起,一种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范磊老师也是来自安徽的一个农村乡镇中学,达到这种境界,肯定是长期修炼的结果,一看就是拥有了真功夫,不是花拳绣腿,一招一式,都浸透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网友刘建 :“听完范磊老师课的第二天,我和同行的老魏走了过去,我说:‘你好,范磊老师,祝贺你昨天的成功,你已经是这个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了。’范磊老师没有气宇轩昂的风度,也没有居高临下的气势,他就像一位朴实的农民,坚韧而顽强,执着而专注,他的课堂是才华横溢的,他的课堂形成了推动学生不断向上的强大动力。我最后说,请范磊老师给我签个名吧,我现在是你的粉丝。他不好意思的想推辞,一见我是真诚的,就在我的听课本庄重的写下‘用生命拥抱语文-----与刘建老师共勉。’今天,范磊老师受到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夸赞,如愿夺得一等奖,因为不再排名次,所以,一等奖第一名就无从谈起了,但我认为,他就是一等奖第一名,毫无疑问。” 云卷云舒网易博客:“ 今天在曲阜观摩了2010年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大赛,听了四节课,从中都有所受益,然以安徽阜阳的范磊老师执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最。讲议论文想出彩难,讲鲁迅先生的杂文想出彩更难,可范磊老师却做到了。整节课不论是执教的范磊老师自己还是学生,乃至听课的旁观者,几乎无不被其课堂气氛所感染,这节课的结束应该说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的民族自信力、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已被范老师图文并茂的课件、生情俱佳的讲读从心底激发起来了,我想学生们的内心彼时一定是热血沸腾如潮澎湃的吧!” 似水流年新浪博客: “ 范磊老师一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别是在课堂的高潮环节,范老师用大屏幕展示了一幅幅让每个中国人热血沸腾的图片:神六飞天、嫦娥一号升空、奥运会成功举办,并伴有《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的歌曲,此时的学生心情激动,眼含泪花,最后老师让一名学生板书一个词语,不管写什么,只要突出中国人自信即可,学生在黑板上写下了“自信永存”四个大字,顿时,整个会场掌声雷动,课结束时,自信的音符仍然铿锵有力的响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我想,这节课肯定会给学生留下永生难忘的记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因为它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好课应该就是这样吧!因为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方法,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与启示。”     再看官方网站安徽教育网3月30日对范磊示范课获奖的报道:      范磊 老师执教 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吗》给评委和在场的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赛组委会评委、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孙雷认为 :“范磊老师这堂课教学互动过程设计得干净利落,简洁明快。三维教学目标处理到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染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特别是师生阅读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的共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鲁迅精神闪耀全场。感情进入了一种境界。”“征服了全场听课的师生和评委”。 大赛组委会评委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钱加清评价:“ 鲁迅的文章最难上,鲁迅先生的杂文更难上,一个来自农村的教师在全国大赛的舞台上执教鲁迅的杂文,其难度可想而知。但 范磊 老师的演绎让我们叹为观止。反复让学生通过阅读走向文本的深处,点拨引导有度,关注学生活动的质量和效率。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始终处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与作者的对话上。课堂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呈现出层次感梯度感。” 大赛组委会评委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厉复东评价 :“理念新,方法活,情感浓,能够贯彻新课改精神,充分展示了极高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以高雅的审美享受。”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艺术课题组组长王友才在评课时说:“这堂课充分展现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带领学生自由的出入文本,显示出极高的驾驭能力。全场师生十余次的掌声就是对这节课的充分肯定。” B:是该到玉米花爆炸的时候了     近几年来,因对新课改的高度关注,记者曾多次查阅过媒体和网络对一大批全国著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深感范磊的一堂课能赢得专家和网友如此评价和赞誉者在全国也鲜为仅有,这种十分精准又令人“叹为观止”的评价,不仅是范磊的荣誉,更是阜阳中语界乃至安徽中语界的荣誉。    范磊在此次全国大赛上脱颖而出,虽让人十分意外,但其实早在安徽省著名语文教研员杨烨及阜阳教研系统蒋曙光、邢桂贞、沈松怀、韩洪灵等人的预料之中。     范磊在喜获殊荣后对引其上路的太和县教研室葛维春说:“我好幸运。”葛维春却说“不是你幸运,是该到玉米花爆炸的时候了。你是在爆花桶里烧烤的玉米,该爆炸时拦也拦不住。这是对你坚持的回报。”     范磊参加工作18年,在阜阳市太和县最偏远的乡村一干就是18年。他是农民的儿子,一个典型的农村教师,却书写了中语界的一个又一个传奇。在不到一年一年里时间内,他屡获殊荣,连续多次在权威比赛中精彩绽放,为安徽省农村教师争得了荣誉:     2009年10月10日,作为阜阳市第一位来自农村的教师代表参加阜阳市中学语文优质课选拔赛,被推荐参加全省优质课大赛;     2009年10月20日,参加安徽省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荣获一等奖,成为安徽省第一位获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的农村教师;     2009年11月29日,代表安徽省参加在绍兴举行的“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执教展示课,成为第一位代表安徽省面向全国执教展示课的农村教师;     2010年1月14日,参加安徽省第三届教学应用新星大赛,荣获“安徽省教学应用新星”称号,成为我省第一位一学期参加两次省级大赛均获得一等奖的农村教师;     2010年3月27日,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成为此次权威大赛一等奖得主 ;     2010年4月15日,代表安徽省参加首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例展评荣获二等奖,成为我省第一位一学期参加两次国家级大赛并获大奖的农村教师;     2010年4月13日、29日,先后在阜阳市中学语文中考复习研讨会及全市农远工程教学应用经验交流现场会执教观摩课,好评如潮;     2010年5月20日,参加2010年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精品展示课暨中语名家教育论坛执教展示课,成为我省第一位以全国大赛一等奖身份参加面向全国执教展示课的农村教师。     范磊先后在绍兴、曲阜、池州、临泉、太和、长沙等地为省市级专题研讨会作示范课,由于成绩突出,被评为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艺术优秀实验教师,安徽省教学应用新星,阜阳市教坛新星,阜阳市首批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阜阳市优秀班主任,太和县优秀教师,太和县师德标兵。因其肯在教法、学法上动脑筋,能够因材施教,他所在班学生学习成绩在平行班中总是名列前茅,毕业会考中总是位居榜首。所教学生在各级各类的演讲比赛、书法竞赛、作文竞赛、口语竞赛中频繁获奖。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范磊善于思考,尤其是每次培训归来后,他将自己学到的前沿理论,结合自己的体会,配以适当的案例加以阐释,让前言理论“软着陆”到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他利用暑期备课时间对全镇,全县教师进行新理念、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先后多次到乡镇为农村教师送教下乡和做报告,为全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让广大一线教分享其新课改成果。学习着、探索着、实践着、付出着,他尝到了双赢的快乐。     在教学之余,范磊勤于笔耕,他撰写的论文相继收入多部权威专著,其中《控制课堂环境,让课堂流程艺术化》收入《语文教学艺术探索》一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承天寺夜游》被收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选评》一书;范磊的诸多语文教研论文在全国征文大赛中屡屡获奖,仅2008年以来,他的《让语文课堂充溢文学教育的气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开放性问题设计艺术》、《注重文学作品教学 培养学生文学能力》、《警惕语文教学中的“去文学”现象》、《誓将积累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例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积累习惯》等论文分别在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语会举办的各类征文大赛中连续5次荣获一等奖,作为中学语文教坛的“获奖场业户”,范磊令人为之瞩目。在新课改的探索中,范磊时刻做有心之人,他不断的实践、思考、总结,再实践、再思考、再总结,每一次实践、思考、总结的过程,都是一个不断升华飞跃的过程,仅从上述几篇获奖文章的题目就可看出其理论思考所达到的深度。 C:与“勤”结伴,给生命打下厚重的底色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现场准备这节课我只用了十五分钟,但备这节课我却用了一辈子。作为一名在偏僻农村奋斗了18年的普通教师,范磊对这句话绝对有着极为深刻的感悟。     有人教了一辈子的书,却仍然还是一年的水平,有人只教了一年的书却有别人几年的水平。原因很简单,前者每年只是前一年的重复。自然没什么长进,也没有什么成功的乐趣。“教学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范磊认为不管是求真还是创新,都需要我们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和脚踏实地的辛勤实践。正因如此,范磊与“勤”结伴,给自己的生命打下了厚重的底色。 1、勤读书,不断丰厚文化底蕴     小时侯,他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当一名教师,中考填志愿,他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读师范。为了将来能当好一名人民教师,他勤学苦读,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种苦读,让他养成了广泛猎摄的习惯,至今没有松懈。“许多年来,我用最笨拙而又最科学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辛苦而又最有用的方法读书;许多年来,我用最麻烦而又最精细的方法读书。”是读书练就了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是读书使他从乡村教坛一步步走冲出阜阳、脱颖安徽、走向全国。 2、勤听课,不断探索教学门道     刚走上工作岗位,提高教学水平的捷径就是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范老师说他很幸运,当时学校有一批乐于帮助年轻教师的好老师,对他指点很多。所以他经常走进他们的课堂,学习他们怎样处理教材,怎样组织教学,怎样落实双基,怎样进行德育渗透。在他们的指导下,渐渐能对每节课做出自己的评价,边听课边做旁批,该环节好在哪里,处理不妥又是什么原因。现在他听课或提纲挈领或课堂实录,最有特色的还是那旁批,观点清晰,目光犀利,直击要害。 3、勤尝试,不断承载苦乐的“折磨 ”     范老师说,没有公开课的平台,他也走不到今天这一步。因为有专家高手的悉心传授,虽属“二手感悟”,但进步速度肯定比单打独斗、点滴积累要快。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几年,他总是主动请缨,承担教研课、乡镇调研课、县级调研课。这当中也付出了很多代价。有时接受任务后却不知如何着手,担心着急,一连几天睡不好觉;有时教研组老师们的意见有分歧,自己却不知如何取舍;有时指导老师的意图自己怎么也落实不了。由于年轻好胜,得到表扬,自然是暗自欢喜,但如果领导和老师们的评论击中要害,他又会泪流满面,好几天快活不起来。真是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苦有乐。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的:“上公开课,就像家中来了客必定要洒扫庭院,准备盛宴一样,其中有准备的紧张,更有展示的兴奋。这就像过日子,如果没有客人,可能会终年粗茶淡饭、散淡随意,正是那经常光顾的客人,使得‘我’的家政手艺一日千里。”是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磨练让范磊变得坚强、成熟、视野开阔;是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磨练加快了范磊脱颖而出的步伐;是一次又一次的公开课磨练让范磊不断产生质的飞跃进而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D:与“研”携手,折射生命光彩     教育科学研究就像是一块三棱镜,能使平凡的教学凸现出研究的价值,能使人转换视角,发现一个全新的研究天地,能使平凡的工作折射出生命的光彩。     范磊坦言,他的进步,得益于课题研究。一个农村教师,他曾参加3项全国科研课题的实践和研究:2003年申请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语文教学艺术研究”的子课题“作文教学艺术研究”已于2006年9月顺利结题;2005年申请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语文高效阅读能力培养”的子课题“文学作品高效精读教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已于2008年3月顺利结题;2007年申请的全国文学教育研究专题组之子课题〈〈文学鉴赏与高效阅读训练〉〉即将结题。2009年申请的安徽省科研课题《中学语文名师成长机制及个案研究》正在精心研究之中。所以,他习惯把课题研究的新思想带进课堂,运用课题研究提出的新方法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把每一堂课当一个小课题来研究。这样,课堂也就有了新意,课题研究也有了抓手。     范磊认为读教育经典,与大师对话,方能在理性的原野上尽情追逐,而教科研的新思想就是在这样的对话中催发的。     2002年3月,范磊自费外出去杭州学习,聆听了当年的“语文报杯”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花去了4个月的工资。但就是这次观摩学习,让他开阔了眼界,连声感叹,语文课原来能上得这样精彩!此后他又先后到徐州,武汉,亳州,北京,黄冈,池州,宿州,九江,绍兴等地学习,观摩。在尽情享受名师智慧盛宴的同时,他分秒必争地与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皮亚杰、布鲁纳等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对话,如饥似渴地聆听教育专家程翔、余映潮、陈金明、苏立康、陈仲梁、张定远、顾之川、陈军、王君等一大批当代语文大师和曹文轩、熊召政,晓苏等作家的报告讲座。大师们的声音为他的教育天地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口,他开始理性思索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透视时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发现自己看问题透视程度深了。     生命是如歌的行板,岁月是跌宕起伏的诗行。范磊给自己取了个笔名“璞玉’,他说:我生于农村,扎根于农村,璞者,尚需不断雕琢。其实,他在不断地进取中,已经洗尽铅华,守璞成玉。 E:记者手记:范磊的成功更具示范和标本意义     “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杨桦老师曾对我说过:‘农村学校的教师素质不一定差,课堂也可能不比城市的差。’正是这句话给我这位农村教师以巨大的自信和鼓舞。!能站在全国课堂比赛的舞台上,我永远感激她在我成长的关键时刻给予的鼓励。”看上去质朴厚道的范磊动情地对记者说。杨桦老师给范磊评课时称赞他展示出了来自安徽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范磊的成功让杨桦这位安徽省教研员更有信心发现打造一批属于安徽的并不亚于苏浙沪的乡镇名流。     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艺术课题组组长王友才在评课时曾经感慨地说:“全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大赛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具有权威性的赛事之一。 范磊 老师的获奖填补了国家级大赛没有农村教师参加并获一等奖的空白,具有特殊而深远的意义。”     放眼全国,名师大都出在县城以上的大中城市,并且相对集中于城市的重点学校。     范磊则是一个例外。     18年来他一直任教的李兴镇中心学校,距离太和县城三十多公里,是安徽与河南交界的地方,在这样一个如此偏僻的乡村中学,范磊取得了包括城市重点学校教师也为之羡慕的成绩。     农村学校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教学条件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城市学校相提并论的,在相对封闭落后的条件下,范磊“给点阳光就灿烂”。     他与勤奋结伴,通过读书赢得了与城市教师一样与大师对话的机会;通过网络和外出观摩教学找到了与城市教师一样感受名师先进教育理念的机会;通过勤奋笔耕不断总结得失并参与征文活动找到了和城市教师一样展示才华的舞台,凭着“用生命拥抱语文”的不懈追求,他在乡村学校执着而又乐观的坚守着、跋涉着,他也曾经困惑过、犹豫过,但他付出了、探索了,最后终于绽放了!     “我要一直向前走----让梦想牵扯着生命的脚步,一路跋涉;让生命成为一架云梯,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范磊揣着梦想坚守在这所乡村学校,     他的成功给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一线教师无疑是个极大的鼓舞。     阜阳市一位农村中学的青年教师在网上留言:“前些日子,我一直感到很消沉,认为自已命运不好,在农村中学一辈子也别想干出点什么名堂来,范磊的成功经历一下子让我震作了起来,看来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     亳州市一位网友在跟帖时写道:“作为一位重点中学的老师,我曾毕业于一所让人羡慕的师范大学,也曾为自已取得的教学成绩而沾沾自喜,但和范磊一比,我顿感汗颜,我必须自我加压,让我的教学生涯更精彩!”     “对范磊事迹的宣传确有必要,也非常及时,尤其是新课改正纵深推进的当下,乡村教师范磊的成功更具示范和标本意义!”阜阳市教育局长胡涛对采访的记者如是说。

1、1986年9月获全国初中语文教材教法研讨大奖赛二等奖/主办单位:《语文导报》编辑部2、1987年10月获“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征文比赛指导教师三等奖/主办单位:《学语文》编辑部3、1990年10月《论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合作)获福州市论文评选二等奖/主办单位:福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4、1990年12月《论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合作)获福建省论文评选三等奖/主办单位:福建省语文教学学会5、1990年12月《导之以路 授之以法》获全国中学语文教师作文指导论文大赛二等奖/主办单位:中南中学教学研究会 6、1991年12月《浅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获福州市论文评选二等奖/主办单位:福州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7、1993年5月《实用体作文试题设计》获全国语文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主办单位:《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8、1993年6月获福建第三届勤奋杯“情与理”征文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主办单位:《中学生语文报》编辑部9、1993年7月《浅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获全国青少年写作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评选三等奖/主办单位:中国写作学会10、1994年1月《浅谈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获第二届全国中学作文教学研究论文评选二等奖/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写作学会11、1994年7月《供料议论文写作》获第三届全国中学教育写作学术研讨会专著一等奖/主办单位:中国中学写作丛书编委会12、1994年5月《向灵感思维宣战》获第一届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优秀奖/主办单位:中华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组织委员会13、1995年1月被评为《语文周报》优秀作者/主办单位:《语文周报》编辑部14、1995年12月《真正管用的还是辩证法》获全国“红烛辉煌丛书”征文一等奖/主办单位:红烛辉煌丛书编委会15、1996年2月《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获中国写作报1995年度优秀论文奖/主办单位:《中国写作报》编辑部16、1997年4月获第四届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指导三等奖/主办单位: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委员会17、1998年7月个人专著《作文指向成功》获读写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一等奖/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18、2000年7月《高考作文创新启示录》获新时期教育改革论文比赛三等奖/主办单位:师魂新时期教育改革论文选评委会19、2000年7月《要科学运用“说课”形式》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征文评选二等奖/主办单位:面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回顾与展望征文组委会20、2001年4月《立论创新贵有方》获首届“作文新导法”征文比赛二等奖/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报》编辑部21、2002年4月《要科学运用“说课”形式》获首届全国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一等奖22、2003年11月《“新概念作文大赛”展示“旧概念作文教学”成果》获“首届全国教育创新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3、2004年10月《对2003年两篇高考作文评价的思考》获中国教育学会统计与测量分会考试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三等奖24、2004年10月《新课程语文评价改革尝试》(合作)获中国教育学会统计与测量分会考试专业委员会论文评选二等奖25、2005年11月《新课程语文评价改革尝试》(合作)获苏教版国标本初中语文教材研讨会论文评比三等奖26、2006年12月“高考作文天网”(合作)获福建省电化教育馆举办的第四届福建省“新理念、新资源、新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优联评活动课件类二等奖27、2009年9月《乙平与作文》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举办的2009影响教师成长百部科研论著荐评活动三等奖一、1984年评为福州市先进班主任二、1988年评为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优秀通讯员三、1989年评为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优秀通讯员四、1989年评为“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会”优秀研究员五、1994年评为《语文周报》优秀作者六、2002年评为福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七、2005年评为福州市基础课程改革实验先进个人八、2007年评为连江县首届十大明星教师

“08年中国雪灾带来的感动——征文比赛”活动策划书 一、项目名称:08年中国雪灾带来的感动——征文比赛 二、活动对象: 某某大学全体在校学生 三、项目类别: 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 四、项目目的: 旨在通过本次活动,切身去体会抗灾英雄们的高贵品质,体会祖国的伟大力量,并从中获得一些人生的感悟,使同学们能多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懂得感恩,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五、项目内容及项目进度 时间 项目内容 备注 5月6日至5月9日 前期宣传: 设计喷绘,绘制海报,发放传单等。 5月10日至5月20日 稿件征集: 原则上要求电子文档版 邮件主题为“征文评比”并发送电子邮件到 纸本文档请于5月20日下午5时前交至084信箱 ○1作品要求详见六 ○2应征作品上交时一并提供以下资料:作者姓名、所在班级、联系方式。 5月21日至5月24日 征文评比 评比标准详见七 5月25日 证书奖品发放 奖项设置详见八 六、作品要求 1)以“08年雪灾带来的感动”为主题; 2)字数不限,以1500字以上为佳; 3)文体不限,小说、散文、诗歌、论文、书信…… 4)主题鲜明,语言流畅、生活性强、内容丰富,真实感人,意境独到; 5)文章应有独立的观点及创新的理念、文字通畅; 6)作品须原创,没有在其他地方发表过。 七、征文评比 本次活动将本着“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定,评定程序及标准如下: 初审:由评审机构选出所有符合征稿要求的优秀入围稿件; 复审:在入围稿件中评选出最终的获奖征文。 初审评分标准: 评审标准 分值 内容是否符合主题 50 思想积极健康 25 文字通畅、语言较好 25 总 计 100 注:征文评分达到60分(含)以上,作为入围稿件进入复审。 复审评分标准: 评审标准 分值 有独到的观点 30 有实用的价值,对广大同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0 内容翔实 20 条理清晰、表达准确 20 语言优美,文笔流畅 10 总 计 100 本次征文比赛评审机构组成:本院辅导员老师及班委(共九人)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证书+价值80元的奖品 二等奖(2名):证书+价值30元的奖品 三等奖(4名):证书+价值15元的奖品 九、经费预算 1.宣传费用:展板2张: 15.00元×2=30.00元 海报6张: 5.00元×6=30.00元 证书 6份: 5.00元×6=30.00元 2. 其他费用(打印复印,胶水,剪刀等) 20元 3. 奖品: 一等奖: 1名 总计价值80元奖品 二等奖: 2名 总计价值60元奖品 三等奖: 3名 总计价值45元奖品 合 计:295.00元 组织机构: 主办:校团委 承办:团支部 申报组织: 团支部 组织属性: 本科生团支部 项目申报人:。。。 申报人职务:团支部书记 申报人联系方式:

中外大型会展活动比较研究论文

一、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和增长潜力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实际gdp总量增长 了6.3倍,实际人均gdp增长了5倍,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2.4倍,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同时,中国还是全球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将以7%左右的高速度增长,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到2010年,中国gdp总量有可能达到19万亿元。 承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使全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上海,这会提高上海现代化程度。在中国上海举办 世博会将会使世界更加充分地了解中国,目睹中国的巨大变化,并可加速中国经济 的市场化和开放化,中国将进一步参与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去。上海举办世博览会能提高中国的国际声誉。 二、对中国宏观经济各要素产生重要影响 1、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首先,为了办好世博会,需要进一步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说,世博会将使上海基础设施建设整整提前了十年,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主办世博会,上海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会得到大力的发展。另外,据了解,根据“十五”规划,上海还准备投资200亿元人民币,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电讯、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确保在世博会展览期间每日30至40万人次的外来游客住宿、饮食、交通、通讯等需要,并投入巨资继续开发浦东、改造旧城区。 其次,2001年年初,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正式启动,上海世博会的选址正好处在这一规划区域内,通过举办世博会,将带动这一地区的综合开发,把浦江两岸建设成为一个集综合服务、生态居住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城区,为现代城市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范例。预计世博展馆直接投资需要人民币248亿元左右。 再次,通过世博会的举办,可以向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展示上海的投资环境,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上海举办世博会扩大了上海的知名度,为上海吸引国内外资金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有利于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特别是非国有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 上海世博会的直接投资将超过30亿美元,而由此带动的交通、商业、通讯、旧区改造等延伸领域投资,预计可带动5至10倍的投资,初步测算上海举办世博会总投资规模在3500至4500亿人民币以上。 2、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形成新的消费热点 世界博览会涉及的产业链较长,对投入和产出的放大效应相当明显,研究表明,大型展览会本身的投入会衍生出相关产业约10倍的投资,除了主办者和参展商的直接商业收益外,其他相关产业获得的间接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上海举办2010 年世界博览会,将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 首先,可以有效地带动中国旅游消费增长。一个城市如果举办大型博览会,城市的旅游业往往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德国汉诺威2000年世博会在153天的展期里就吸引了全世界1800万人去参观。2010年世博会也将为上海开发旅游新产品,世博会作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旅游吸引体,将吸引国内外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据估计,其中有超过70%的参观者将做延伸旅游或周边旅游后参观世博会,这就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旅游经营者创造了组合新产品的良好机遇。综合历年到上海旅游人数、上海周边地区的人口基数、经济发展状况等,预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参观人数将超过7000万人次,将创下世博会1 50多年历史的最高纪录,对扩大世博会影响、促进国际博览事业发展,其意义不言而喻。据初步测算,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上海旅游业的直接收入将达144.2 亿元人民币。 其次,有利于促进宾馆业、文化娱乐、服务等消费需求提高。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每增长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就能增长4.3元。意大利热那亚博览会期间,旅游业所拉动的综合效益,相当于对其前期投资的11倍之多。到2010年,上海床位数将增至40万张,如果仅按每张床位收入3 00元算,旅馆业也将获得相当可观的经济收入。 3、将有效促进中国经济 贸易的快速发展 上海举办世博会,对中国经济贸易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举办世博会,为国外企业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特别是通过举办这样一个大型活动,为大力宣传中国民族品牌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从而有利于扩大中国产品出口,并有利于扩大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多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国内企业也 可以通过上海举办世博会,了解国外发展最新动态,有利于吸引多方来客与中国进行经济贸易合作。 4、为国内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 由申博为引擎、以浦江开发为起点的一轮新的投资热潮,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上海经济将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从而给中国创造相当多的就业机会。在世博的作用下,综合实力的加强将赋予上海更大的优势,未来几年上海经济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据有关专家测算,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览面积,可创造近100个就业机会,1996年汉诺威世博会就创造了10万个就业机会。申博成功,将为上海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同时,申博成功所引发的“会展经济”更能带来滚滚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其利润率高达20%至30%。5、促进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由前面分析可以看出,上海举办世博会将有效地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带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这无疑国内金融服务业发展创造了绝好的机遇,同时也对金融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上海举办世博会将给国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巨大商业机会,因此将吸引大量的国内外资金流入上海。另外,上海举办 世博会所需大量的资金除了投资者自有资金外,还需要中国金融企业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 二是上海举办世博会可以有效地扩大中国消费需求,特别旅游消费将成为重要的热点,特别是众多国外客人来中国参观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基本上进行信用消费,这要求中国金融企业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人的多种金融服务要求。 三、对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产生拉动效应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而上海又是长江三角洲的龙头。因此,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及华东地区的领头羊地位对周边地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世博不仅对上海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对长江三角洲影响也很巨大。上海周边城市将迎来一个扩大对外开放,活跃人流、物流、信息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四、后续效益无法估量 除了直接、间接收益外,世博会后续的“黄金效应”更是无法估量。这可以参照历史上的经验: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世博会后,经连续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关西经济带,并成为日本重要的经贸中心,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增长;埃菲尔铁塔是1889年世博会给巴黎留下的“摇钱树”,让法国相关行业受益无穷。长江三角洲现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但离国际大都市距离尚远。上海申博成功,必将加快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步伐,“关西经济带”迅速崛起的奇迹有望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现。可以预见,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必将产生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带动华东,甚至辐射到全国

转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当今,全球遭遇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有预言说,世界经济将面临长期衰退和萧条的巨大风险。在这样恶劣的经济形势下,中国上海,将在不久的将来,举办一次规模史无前例的世界经济“奥林匹克”盛会——世博会,世博经济能否一扫阴霾,一如既往地魅力四射,给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的加速发展?抑或让整个世界经济止步衰退的危机?以科学的态度,以满怀的期待,我们展望着,在这个风雨飘零又风起云涌的经济时代,危机中永远存在着勃勃生机。走出衰退的一个新契机今年9月以来,始于美国华尔街的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大海啸”瞬间席卷了整个世界,从地球最西边的美国到地球最东边的日本,从最南端的新西兰到最北端的冰岛,从最富裕的工业国家到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甚至东欧、南美多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曾经财大气粗的金融巨头顷刻之间就轰然倒塌;数十万亿美元的财富转眼之间就灰飞烟灭;数百数千万人面临失业和无家可归的悲惨境地;从财长、央行行长到公司管理层都惊慌失措;世界经济面临长期衰退和萧条的巨大风险。此时此刻,人们心怀些许期望地带着一个共同的疑问:世界经济何时能够走出衰退?全球金融危机通过三个传导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刨根求源,作为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美国次贷危机从特定金融产品扩展到金融机构,进而扩展到全球金融市场,目前正处于从金融体系到实体经济的传导阶段。对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次贷证券投资、贸易和资本流动这三个传导渠道影响中国经济。将此次危机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相比,199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而目前房地产市场则已经形成了十分浓厚的观望和调整的气氛;1998年中国经济的出口依存度只有18%,到2007年上升到38%左右;在美国本土爆发次贷危机后,前期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热钱”将会回流美国本土“救火”,而大大降低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兴趣。因而,此次与1997金融风暴时相比,中国经济受到国际环境的冲击更大些。据最近上海市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1-9月长江三角洲城市主要经济指标汇总表》,宁波、南京以及上海1至9月“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幅分别为-31%、-44%以及-7.8%,均出现了大幅回落或明显减速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欧美对中国出口的需求将继续降低,虽然现在还有很多过去的订单,但是现在新签订单已经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欧美企业对华投资规模正进一步降低,导致未来几年内实际外资合同金额的大幅萎缩,从而在贸易和投资方面影响地区经济增长。上海世博会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然而,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受历次外部大冲击的经验看,每一次都成为中国经济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促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推动中国经济迈上新的台阶的重大机遇。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警示我们,必须转变过去那种过度依靠出口需求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短期对策可以采取拉动内需和较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长期对策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则为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一次重大机遇。从长三角地区来看,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都是一个机遇。即将在2010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作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180个国家和44个国际组织确认参加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个数字表明上海世博会是历届世博会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上海世博会将实现三大目标:一是全世界在同一个主题下以不同的方式来诠释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二是向世界展示展览、论坛和活动;三是推出网上世界博览会。网上世界博览会将通过互联网、虚拟现实等多种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让更多的参观者通过不同的角度,远距离参与上海世博会。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会的很多活动将在长三角各个城市举办,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将带动众多行业的发展,会展业、都市旅游业、城际交通业将显出繁荣景象。据预测,世博会期间,将有7000万人次国内外客商、参观者来到上海,最高日接待人数将达到80万。其中95%的外省市参观者有住宿需求,38%的客流将会继续停留在长三角区域游览,近九成会选择苏浙地区。长达六个月的巨大客流,将给长三角周边的景区、宾馆、餐饮、交通乃至休闲场所带来直接的经济刺激。2008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长三角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实现长三角地区又好又快发展,事关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从全国来看,上海世博会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重大机遇。历届世博会的许多“亮点”都成为推动人类发展的着力点,贝尔发明的电话机在世博会上展示,实际上改变了人类的沟通模式;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在世博会上亮相,其实为人类飞天的梦想打下了基础。韩国大田世博会以“新的起飞之路”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新一代的交通、宇航、电子、通讯、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大田世博会结束后,原展览园区内迅速聚集大批韩国的科学研究机构,形成“大德科学园区”。与此相似,日本借着1970年的大阪世博会,关西地区的产业进行了大幅度的结构调整,一个以大阪为中心,半径约50公里范围内的大阪城市圈成为日本的商务交易、金融、信息交流中枢,促成当今世界著名的“关西经济带”。根据上海世博科技行动计划,各参展国家将围绕世博会主题,展示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我国将探索通过重大国际展会实现工程科技研究与管理资源整合,攻克一批科技难题,形成一批具有原创性和集成化的科技成果,从而催生“世博经济”新增长点。在世博会举办中和举办之后,许多“亮点”将加快成果产业化,让创新成果广泛传播、应用,使科技世博的“亮点”最终能为城市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从全球来看,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经济再次繁荣的新起点、新契机。自1851年伦敦举办首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发展迅速,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考察历届世博会,能在规模上与上海世博会相媲美的有三届,举办国的发展都明显获益:1970年大阪世博会,对日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大阪经济圈融合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使西班牙南部原来相对落后的地区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带动了下萨克森州经济的复苏。上海世博会将拉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发展,不仅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次机遇,更是世界经济走出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次机遇。上海世博会有利于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世博会是一个推介国家技术创新和形象的平台,所以经济萧条的国家更不应该放过这个推介机会。世博会是全球文化、经济、技术的交汇碰撞,世博会更多的机遇隐藏在现场会展和巨大人流的背后。上海世博会将为全球资本提供大量的投资机会,使其能与中国企业广泛接触交流,这有利于提升全球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举办的具体时间来看,届时世界经济可能已经走出衰退阴影并且迎来复苏,上海世博会有望成为全球经济走出衰退、迎来复苏的新起点。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是在经历1929年至1933年经济大萧条后举办的,成为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重新振兴的起点。因而,上海世博会对发达国家资本来说,是一个帮助其摆脱危机和寻找投资方向的机会,这也间接帮助了处于危机中的美国经济。因而,举办上海世博会本质上是多赢的,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世界经济再次繁荣的新起点、新契机。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认为,中国在筹办和举办上海世博会的过程中,将会为世界打开一扇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德国不来梅国际大学校长约阿希姆·特罗伊施教授认为,上海世博会能吸引创纪录的参展主体,反映出国际社会对这一届世博会主题的高度认可和期待,也说明全世界都在关注人口最多的中国如何发展。相比奥运会,相信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会期更长、主题更宏大、内涵更丰富的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和世界产生更加广泛、积极和持久的影响。(肖严华)世博让主办国经济出现奇迹所谓“世博经济”是指举办城市在筹备和举办世博会期间,以及世博会后的一段时间内,利用世博会带来的商业契机,推动和发展本地区经济,实现经济、文化持续成长的一系列活动,是一种能为举办城市和国家的经济带来阶段性加速发展的特殊经济现象。世博会带来三层收益,一是城市资源的价值提升。二是在世博的开发过程中,包括它的标志出售、商业化运作和赞助商等,这是世博经济中最直接的收益部分。三是世博会带来很大的旅游人群,游客的衣食住行等带来的收益增加应该说也是很大的潜在增量。这就是世博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它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历史,最初以美术品和传统工艺品的展示为主,后来逐渐变为荟萃科学技术与产业技术的展览会,成为培育产业人才和一般市民的启蒙教育不可多得的场所。世博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色,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一般市民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世博推动的经济腾飞从历届世博会的举办经验来看,世博主办城市都把筹办世博会与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借助世博契机为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世博引起的直接与间接需求从总体上拉动主办城市与主办国的经济增长;二是促进相关产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备的现代化交通、通信基础设施投入运行,提高城市运行效率。1970年日本大阪举办了世博会,这次世博会为大阪在国际商业和产业舞台的崛起带来了持久的后续影响力。大阪世博会和东京奥运会以日本两大城市为据点横贯东西,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催化剂。这两次大型活动产生了日本在世界中引以为荣的新干线,同时也是高速交通网诞生的契机。这届世博会大大推动了大阪的交通、高档住宅、商业设施、旅游及文化交流场所的建设,推动了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大阪世博会提高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而世博会带来的大规模建设机遇使大阪地区的基础设施基本赶上了东京的水平,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日本全国的经济发展和布局有极大意义。仅1970年大阪世博会期间,日本就签订了约20亿美元的出口合同。1985年筑波世博会,直接相关支出大约为11579亿日元,派生生产收入达到23163亿日元,是世博会直接支出的19倍,而这些对日本1985年GDP的效应约为0.75%,当年日本GDP为320.4万亿日元。加拿大举办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直接支出为11.2亿加元(8亿美元),增加产值28亿加元,联邦和所在省(哥伦比亚)财政收入分别增加5.7亿加元和1.7亿加元。同时,该届世博会为加拿大提供了6.3万个就业机会,工资总额达到13.4亿加元。韩国举办1993年大田世博会的直接支出为2000亿韩元,而大田世博会带来的GDP收入为30000亿韩元,韩国当年的GDP为27.8万亿韩元,世博会的GDP效应达到0.72%左右。大田世博会还为韩国创造了20万人以上的就业机会。德国汉诺威举办2000年世博会直接支出为102亿德国马克。其在当年德国GDP上产生的效应为170亿马克,而2000年德国的GDP约为39699.8亿马克,因此,汉诺威世博会在德国全国GDP的效应接近0.26%.汉诺威世博会还给当地政府带来了20亿马克的财政税收。在汉诺威世博会准备和实施阶段,由巨大支出额造成的显著效应来源于对“围栏内外”的基础设施的投资。上海世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影响是指世博在拉动举办国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需求以及在扩大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主办地区的经济总量和结构变化中。无形影响是指世博对主办国经济发展环境、开放度、国家声誉、形象和信誉度等方面的影响。从主办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来说,无形影响往往比有形影响更重要、更有价值。一、增强凝聚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国家从申办开始到事件结束,至少能在10年的时间内让全民普遍关注。从上海申博到2010年世博结束,从前期的“人人盼世博”到后期的“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支持办世博”这是个祥和的局面。而这10年正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主办世博会无疑将为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主办世博会即是一个国家扩大市场开放度,加速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媒介。世博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国际化的大型事件。要求该国政府、组织和企业都必须调整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管理和运作方式,而这样的调整过程无疑就是扩大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过程。只有扩大市场开放度,按国际惯例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投资的效益;最后,承办世博会会使主办国在整体上获得一个开放、民主、热情和有活力的形象,这种形象对吸引外资以及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都有实际意义。所以,上海世博会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开放。三、有利于在国际上打造“中国品牌”,能更好地带动国内企业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现代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除了企业自身要有雄厚的实力和一流的产品,还需要企业所属国在国际上有美誉度和影响力。也就是说,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竞争实际上是需要国家这一大品牌支撑的。主办世博会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打造“国家品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由于有了世博会,上海不仅能解决数万个就业岗位,还将衍生出一些新型产业。更重要的是,世博会为中国在加入世贸后加快与世界全面接轨创造了条件。奥运会和世博会都是万众瞩目的全球性顶级会展,能够强力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创造出无限的商机和财富。魅力无穷的城市大型事件完全能够成为21世纪初带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乔兆红)产业结构升级在即目前,上海产业结构升级进入关键性阶段。上海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50%左右摆动了十年之久。这种状况表明上海产业结构正在孕育与酝酿,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与方式,实现突破性升级,步上新台阶。伦敦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88%,纽约服务业就业比重超过了90%,而上海服务业就业比重在2007年只有56.3%.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到了重要关口目前上海产业发展面临的两难问题是,一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制造业发展,制造业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支柱产业,提供给城市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它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与就业渠道,短期内不能予以大幅度削减;另一方面需要发展服务业,提升城市能级,向国际大都市方向发展,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从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制造业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线性趋势一直呈平行状态,并没有出现制造业明显下降与服务业明显上升的趋势。上海产业发展摆动于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状态一直维持到现在。当前,上海产业结构升级急需解决的四大主要问题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中低端制造升级到高端制造;降低外贸依存度,主要产品市场由国外转向国内;降低产业同构化程度,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形成分工与协作关系,形成全球城市区域;大幅度提高服务业的就业与增加值比重,构建轻型与低碳经济。然而,在没有实质性外来冲击的条件下,上海经济必然沿着已有的轨迹继续发展,中低端制造、投资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必然会延续下去。这种经济增长模式在我国资源短缺的条件下已经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的。在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变得更为迫切。全球经济在过去30年来大幅度提高了市场程度,自由放任主义延伸到全球各个角落,然而在没有相应的全球治理机制相伴行的状况下,现在被证明这是极具危险性的做法。伴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加深,美国市场会进一步萎缩。美国的低储蓄率与高消费率终于被证明是不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在相当长时期内,以美国为主的西方经济体居民消费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它在打击全球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同时,也促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在我国资本管制下对我国经济影响受到限制,但是进出口总额必然减少,投资信心必然受到打击,这必然会对上海中低端制造以及出口导向型经济产生相当大的消极性影响。上海将逐渐感受到这场危机的副作用。事实上,既使没有全球金融危机,高碳性、中低端制造以及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必然促使上海经济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变换增长轨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世博经济与上海产业结构合理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上海未来三年内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从某个角度来讲,世博会是上海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重要契机,也是上海近期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依托。从世博会举办历史来看,世博经济对举办城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可达到2%以上。首先,世博经济促进举办城市产业结构升级。1992年塞维利亚世博会的举办使西班牙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服务业的产值比重从1990年的57%增长到1993年的63%,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塞维利亚也成为欧洲旅游胜地。其次,世博经济促进举办城市与周边城市形成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以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为例,世博会促进了以大阪为中心城市圈的形成与兴起,日本关西经济带保持持续10年的经济增长。日本在世博会前后大力推进大阪产业结构转型,促进大阪产业重点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转换。日本以大阪市作为关西地带的中心城市,通过轨道交通和便捷的交通设施,促进了大阪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虽然历届世博会各有盈亏,但服务业却无一例外地从中受益。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183天中,预计平均每天40万人次,相当于一个静安区的全部人口倾巢出动。如此众多的人流带动的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将极大地提升上海服务业的就业与增加比重。上海服务业就业比重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60%,改变制造业长期居高不下的产业结构,从而加快上海产业就业结构与增加值结构的合理化步伐。同时,如此众多的世博参观人数到达上海,依赖于长江三角洲交通基础设施的有效衔接以及各种交通工具充分发展。另外,这么多参观人数需要有序安排使之到达上海世博会参观,部分参观人数可能需要先行参观长江三角洲其他旅游景点,再进入世博会场。当前,长江三角洲区域各城市正在以旅游为抓手,力争能从上海世博会分流旅客,分享部分旅游收入。这样,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和旅游为切入点,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多年以来产业同构化程度有望得到缓解,并进一步加强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上海长期以来出口在经济增长贡献率过高的状况有望得到改变。世博经济与上海产业结构高度化受益于世博会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上海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部分产业由于与世博会具有直接关系,将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成为拉动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产业,实现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上海的旅游业与会展业将直接受益于世博会,增长强劲。世博会183天的展期,可直接带来旅游与会展业迅猛增长。估计到2010年,上海的外汇收入将达46亿美元,上海旅游业全年接待入境旅游者将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旅游业的增加值增幅超出全市平均增幅,实现持续快速增长。上海世博会将促进旅游业与会展业相结合,形成现代都市会展旅游业,沿着旅游产业价值链推动收益扩大。由于会展业的行业带动比值约为1:9,世博会对其他行业的带动与促进效应是明显的。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也将受益于世博会,增长势头迅猛。世博会不仅是展示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而且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同时,世博会的场馆建设、通信、城市交通及绿色环保都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上海世博会将展示最新的科学技术,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势必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与合作,促进人才的汇聚与使用、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组与合并。这有利于上海逐渐成为高新技术的核心城市。上海创意产业也将得益于世博会。世博会的工艺品、电影、广播、会场标记设计都包含着较高的创意,以吸引参观者的眼球。世博会的场馆设计、音乐创作与演出、表演,都会极大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世博会的主题馆与国家馆设计对上海创意产业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各个国家的场馆设计与施工,部分必然要就地取材和节约成本,雇佣上海或我国的人才,这有利于上海创意产业的发展。(陈建华)从世博看“大都市圈”经济辐射二次大战后,世界城市发展的最大创新是大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大都市圈已经越来越成为国家和地区持续繁荣发展的火车头,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则日益成为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组织的枢纽中心和网络节点。世博会历来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助推力,它甚至能够带来区域经济的起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世博会赋予上海的特殊使命,将加强其在长三角经济圈博弈、竞争、合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搭建起产业、交通、技术、旅游等各个层面的沟通合作平台,世博会举办将成为长三角经济圈加速融合的最佳契机。从世博效应作用的三个阶段来看,即筹备效应(投资拉动)、举办效应(需求拉动)、后续效应(品牌以及新技术拉动),世博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也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显现。从短期和中期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通过基础设施、观光旅游、城市发展、产业投资等区域性的经济活动产生显著的联动效应,推动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的区域合作和经济增长。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有200个国际组织、国家和企业来参展。在此期间,上海将迎来550万外国游客,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的住宿、游玩将会在整个长三角实现分流。世博会“磁吸效应”的辐射范围,核心辐射圈覆盖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外围辐射带可沿长江黄金水道延伸至长江中上游地区。此外,举办世博会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服务业之需要,上海可以借世博会东风打造“四个中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对接上海部分产业转移,进一步做大当地相关产业规模,形成某些产业优势,实现区域经济共荣。国泰君安的研究报告指出,上海世博会将带动相关产业投资2700亿元,成为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博览会。另有测算表明,世博会筹备期间,每年对上海 GDP增长的拉动约为 2%,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约为30%;举办当年,对上海GDP增长的拉动约为5% ,对长三角地区投资的拉动将超过50%;在筹办、举办期间对全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在0.2%左右。从长期来看,世博会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会后区域贸易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新技术新材料展示交流后产业结构升级的加速、重要区域经济圈的形成所致,长期拉动十年之内可望维持0.1%.世博会的举办以及随后几十年的综合利用,必将带来显著的周边联动效应,辐射长三角地区,带动整个华东地区甚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价值。世博会历来是举办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助推力,它甚至能够带来区域经济的起飞,这已经是一个普遍的共识。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拥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和发展优势,可以借此崛起,成为中国和发展中国家最大的国际经济中心。国际经验表明,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GDP比重往往占一国的10%以上。因此大都市圈域经济的形成将大大拓展上海城市和经济的发展空间。充分利用世博会的机遇,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既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上海实现城市总体创新、建设“四个中心”目标的必由之路。

据权威部门统计,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是1:10,也就是说,会展收入为1的时候,整个城市的经济提高10,所以说个大城市都在打造有自己特色的会展经济,争相成为一线会展城市,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注目。 作为一线会展城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首先,必须是区域生产和销售的核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优势,或者说是商家必争之地,比如北京;其次,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际信息辐射力,换言之是具有全球信息效应的城市,比如上海;再次,就是具有非常活跃的经济因子,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比如广州、深圳;最后,是具有特殊区域意义的城市,比如西部大开发中的程度、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沈阳等城市。 除去几个典型的一线城市,大部分省会城市都算会展二线城市,笔者所处的城市也算是二线会展城市。从事会展工作多年以来,总结一些会展的营销经验,与同行共勉。 一、 选题: 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展会,其主题一定要与所在城市的行业基础相配套。通过展会促进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而行业的雄厚基础则是该主题展会的强大后盾。很难想像在一个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城市举办重工业展览会,即使办成了,其规模、生命力等方面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没有延续性;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争相成为区域会展中心城市,随之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哪个会题比较时髦、或者有成功的先例就上马立项。比如,大连服装节策划的很成功,现在全国各地每年有数十个服装节,导致的结果是除了大连服装节外没有品牌展会,很多地方的服装节办了一年就没了,办不下去了!很难形成象大连服装节那样的品牌展会。 所以说立项是个重要的环节,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配套、这个行业发展状况,还要考虑同类展会举办情况、目标参展单位的意向如何、是否有差异性的营销手段等。可以说,一个好的选题是展会成功的绝对基础,甚至选好会题就等于展会成功了一半。 二、 组织机构的搭建: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展会的举办非常需要有个权威的组织架构,这不仅仅体现在招展上,对于行政审批、宣传、寻求合作等方面尤其重要。 笔者在组织江苏酒展的时候,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搭建了比较合理的组织机构。特别邀请了带国字头的“中国酒类商业协会”为指导单位,省市两级政府为支持单位,主办单位则是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这样,展会批文很容易拿到手,办理工商审批的时候更是非常的容易,尤其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和后期的宣传上,很多媒体了解到有省市政府的参与,报道非常及时,也非常的详尽,大大促进了宣传工作。对于参展商来说,这个展会是很权威的,甚至在开幕式上可以和省长一起合影,共同参观自己的展台,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机会,所以招展工作也顺利了不少。 但是有一点,就是不能胡乱搭建组织机构,因为一旦主办单位主要领导不能到会,或者领导的重量级不够,不仅媒体会有负面的报道,参展商会非常的失望,对展会的延续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起纠纷。 记得年初的时候去上海参加一个行业论坛,在邀请函里面清晰的写着某某部级领导亲自到会并发表演讲。我感到这是一个机会,就赶去参会,可是令人意外的是主持人只是宣读了该部级干部发来的贺电,而且另几位行业专家也没有到会,只是给每个参会者发了一份据说是这些缺席专家最新的研究论文资料,这让参会的人员非常生气。也许这样的会议就没打算继续办,即使明年还有我也不会再去了。 所以现在会展行业总在提倡诚信办展的确是应该的,不能因为几个不规范的会议使整个行业蒙上阴影,毕竟会展这个行业方兴未艾,是为数不多的朝阳行业之一。 三、 卖点策划: 每个展会的成功都离不开卖点的策划与执行,尤其二线会展城市的展会。 现代会展已经不再是80年代只要立个项,拿个批文就坐等收钱的时期了,行业的发展促进了竞争的加剧,有了竞争就需要组织者有差异化的营销思路,开发足以吸引参展商眼球的卖点。 现在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展会上大都同期举办一个同主题的会议,邀请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现场演讲,吸引参展商参展并免费参会。当第一个使用这种方式组展的人是非常聪明的,可是后来跟进的却显得盲目。 比如汽车工业展,非要在同期搞个汽车工业论坛,试想有这必要么,会有多少参展商会去听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论坛?会有多少专业观众去听跟他们毫无疑义的论坛?毕竟车展是一个直接面向广大群众的展会,它的专业观众就是广大老百姓,他们没有必要参加什么论坛,他们不会关注这个行业发展的如何,只是关注车价降了没有、哪种车性能好价格便宜,总不能组织一大堆参展商去参加论坛吧,那样不是本末倒置了吗!抛开专业观众而制造的噱头是没有用的。 但是有一些展会配套性的搞一些论坛还是比较不错的,比如特许加盟展览会,很多创业者需要有个接收专家指导的机会,参展商也乐于利用这个机会传达一下自己的产品、理念以及优惠政策,这种对双方都有好处的论坛才适合举办。 所以说卖点的开发是根据不同性质的展会而制订的,不能搞一刀切。通过对展会主客双方详尽的分析制订营销思路。 1、 客观分析展会的目标参展单位是哪些,他们参会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希望通过什么样的渠道达到自己参会的目的。 2、有效分析展会专业观众是哪些人或哪些群体,他们想通过展会得到什么,是得到行业信息还是直接寻求合作,他们有什么群体性特点,善于接受哪些方面的信息或者建议。 3、 自己的所掌握的资源有哪些优点,有哪些局限,如何弥补,如何取长补短。 4、 合理分析行业特色,行业发展阶段以及所暴露出来的长处和不足。 5、 客观分析全国同类展会举办的成绩与不足,了解成功点和失败点,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弥补。 6、 展会所在城市的环境弊端有哪些,如何规避。 经过这些分析后再制订展会的卖点,争取弥补以往展会的不足,制造出差异化的卖点策划,这样展会成功的可能性才比较大,才比较容易形成品牌展会。 四、 整合宣传: 展览会的宣传工作很重要,对于二线会展城市来说,组织一个展会更是有着意想不到的困难,当城市信息辐射力不够的情况下,主动的宣传则尤为重要。 由于全国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期相同或相近主题的展会肯定有很多,如何能让自己的展会吸引更多参展商的眼球、如何让自己的展会与众不同,除了差异化的营销策划以外就是整合宣传了。 为什么说是整合宣传呢,其实以往展会的宣传方式非常单一,就是寄发邀请函,在报刊上刊登一定数量的广告,根本谈不上整合,随着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展会组织者开始注重宣传策略的整合,配合各种宣传手段,达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特点如下: 1、 加强传统宣传渠道,比如报纸、杂志广告的投放,还有各种新闻软文的大量发表;电视广告短片的制作;邀请函的大量寄发。 2、 开发户外立体式宣传渠道,包括户外看牌、道旗等媒介的广告宣传;公交车身广告等,这样广告到达率大大上升。 3、网络宣传。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展会组织者也开始重视网络宣传,笔者参与的江苏空调展就专门设计了自己的展会网站,并大量与专业网站或者门户网站链接,并通过电子邮件寄发邀请函,既方便又快捷,省时省力。尤其很多专业网站需要这些信息,所以更促成了会展宣传与网络的密切合作。 4、展会宣传。主要是在自己展会开幕前到其他同类展会上直接与参展商沟通,笔者参与组织南京国际汽车展的时候,曾与其他同事一起参观了西博会汽车展、苏州汽车展等同类展会,并现场与参展商沟通,邀请其参加南京车展。 5、合作宣传模式。与相关媒体联合宣传,笔者在组织江苏酒展的时候,与北京的《名牌时报》联合开辟了新的互相宣传模式,即由组委会提供资料以及客户资源,该报刊刊出《糖酒特刊》,专门报道展会进展情况,成为一种比较成功的新宣传模式。 当然,展会的宣传方式非常多,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只是要根据自身展会的特点制订宣传策略,否则浪费资源是很不值得的。 五、 服务: 很多展会就是这样,一旦开展了,反正参展商也交了参展费,服务方面就差了不少。其实不然,作为成功的品牌展会,服务方面尤其重要,比如与展馆的沟通方面,很多时候需要主办机构直接沟通的,一旦主办者的服务不到位,参展商与展馆之间又经常信息不对称,这样问题就多了,而且非常容易产生纠纷,这对展会的声誉有很大的影响,尽管组织者不可能让每一家参展单位都满意而归,但至少基本的服务要做到位。 现在很多展览会都是独立的展览公司,展会的举办必须租用专业展览馆,所以在服务上就分成了两块,即组织者和展馆。事情就是这样,三方的事情很难做到完美的沟通,所以要求组织者更要看重展会的服务工作,让参展单位有个良好的心情、良好的参展环境来实现参展目标,这对展会的延续性非常重要。尤其会展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 六、 后续跟进服务: 按正常来说后续服务也应该算服务,应该放在上一条里阐述,但是我认为会展的后续服务工作很重要,必须要独立出来才能体现出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前文里笔者经常提到一个词,就是“品牌展会”,现在我们国家会展行业非常缺少品牌展会,真正称得上是品牌展会就那么几个,“广交会”、“哈洽会”、“高交会”等,为了我国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力,我们必须培养一批品牌展会,这样才会缩短与日本、德国等会展发达国家的差距。而创立品牌展会所必须的一个环节就是后续服务工作。 笔者曾参与组织江苏酒展,在展会结束后,我负责把所有收集到的专业观众资料、论坛资料、参展商资料等收集到一起,刻录成光盘,寄给参展单位,或者把文字资料通过电邮、传真等方式也发给参展单位,这样,或许在参展时候有所遗漏,但可以通过我们的工作加以弥补,使参展单位非常满意。这项工作也许比较烦琐,但是对于下一届展会的帮助将是无形的。 现在很多展会根本不注重后续服务,笔者认为,成功的展会不仅仅是参展商多、专业观众数量大,还要有良好的服务系统,尤其是经常被忽略的后续服务系统。 一个成功的展会有很多不可分割的环节,详尽之处不是笔头所能记录,很多方面可意会不可言传,希望我的经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得以提高自身的能力

创新创业比赛算学术活动吗论文

一般来说,大创属于学科竞赛知识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经费支持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面向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高校。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直接参加,地方所属高校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参加。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共同支持,参与高校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自筹经费配套。

算。大创需要发表论文才能结题的,项目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篇在项目参与方方面,《办法》指出,项目团队成员原则上为全日制本科生,专业和能力结构合理,原则上每个学生同一学年只能参加一个项目,鼓励跨学科、多学科、跨学科的学生组成团队。

算。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包括。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下,学科竞赛获地区以上一等奖的具有参加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另外,学科竞赛可以锻炼人的智力,意志。可以使人得更多的知识。提前接触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培养对于该方面的兴趣和素养。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拓展资料:大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活动的好处:1.提高了自己的就业能力。在做比赛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水平,让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还增加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使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在招聘考试中,笔试如果考察专业知识,就能非常轻松地应对。2 有助于商业思维模式的培养。参加过创业比赛学生,在每次老师指导计划书以及答辩时,都会强调商业模式的界定,然后他们能够有条理的对商业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3. 团队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大赛的意图是尝试着让大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他们力所能及的项目,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及探索能力,也教给了他们进行科学的实验方法。 4 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参加过大赛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对创业感兴趣或有一定创业实践经验,此外参加过大赛的学生,他们的的创业思路更加明晰。5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积极性 。从参加大赛的学生团队方面来讲,获奖团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奖金、学分、荣誉称号或评优评先的优先考虑。这对获奖学生是一种肯定,也鼓励他们以更大地热情投入到科技创新大赛中去。同时也起到示范和带动的作用,引领更多的学生投身到科技创新大赛中。 6 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可以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了解社会在本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防止了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的脱节。

萌芽杂志征文比赛

7月到11月是 初赛 如果过了他会给你寄来去上海的车票. 到明年2月分去参加复赛 首先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的“新概念作文大奖赛”,分为三个组: A组 应届高三及高二学生(包括三校生) B组 高一以及初中学生(包括三校生) C组 除中学生以外的30岁以下的青年人 地址:上海市巨鹿路675号萌芽杂志社,邮编:200040,信封上标明“新概念”。 初赛优胜者参加复赛;复赛设立考场举行。对外地来沪参加复赛的学生,由组委会提供来回火车硬座旅费。 需要注意的是,在寄送做品的同时,需要将“报名表”一并寄送。这个报名表在作文大奖赛征搞时期一段时间内的萌芽杂志里。即买一本含有征稿启示的萌芽,里面会有报名表。一般连续5期的杂志内都会有。 加油奥~~~ 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十三所著名高校和萌芽杂志社联合发起共同主办、聘请国内一流的文学家、编辑和人文学者担任评委的第十一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已于2008年7月1日正式启动。而以新概念作文为主干的《萌芽》(新概念作文版)也将于9月全新亮相。鉴于往年大赛中,稿件大量集中在后期的现象比较明显,使评审工作在后期特别繁重。在此呼吁广大参赛者:请抓紧时间,及早来稿,尽量避免稿件高峰期,这样,也有利于《萌芽》(新概念作文版)获得充足的稿源,有利于编辑工作的正常展开。投上海市巨鹿路675号萌芽杂志社 200040 信封标明“新概念” 上面有报名表 必须填了才能参加。

新概念作文大赛是在中国大陆地区专门面向30岁以下青少年的一项文学赛事,参与者包括中学生和30岁以下的青年。每年举办一次。 概况新概念作文大赛是由《萌芽》杂志社于1998年发起,由《萌芽》杂志社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于1999年开始联合举办。从第二届(2000年)到第七届(2004年)都是由上海烟草集团冠名为“中华”杯。第八届(2005年)开始为掌上灵通有限公司冠名为“掌上灵通”杯。 大赛被分为A、B、C三个组别。 A组:应届高中毕业生(包括三校生) B组:除高三以外的初中高中学生(包括三校生) C组:除中学生以外的30岁以下的青年人 大赛邀请著名作家、大学中文系教授作为评委。为了引起人们注意,吸引作者参加比赛,比赛特别指明获得高三组冠军的作者将有可能被主办大学录取。后来随着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从第三届开始,不再有此优惠条件,但获奖者仍然有机会被这些大学作为“自主招生”的范围内录取。但也有人称作者为了获得免试录取的资格,会迎合评委的欣赏口味。这一说法并未得到主办方和评委的认同。 赛制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由作者提交作品和报名表邮寄到《萌芽》杂志社,再由评委评审选拔至复赛;得到复赛资格的作者赴上海参加统一的现场比赛。大赛的获奖作品(包括初赛和复赛)会在《萌芽》杂志选登,并由《萌芽》杂志整理出版文集。

教育征文比赛论文题目

《放弃成熟》《冬天和我有个约会》 《被搁浅的梦》 《那时,花开》 《让孤独飘舞》 《触摸旋律》 《梦想,想梦》 《我是船,只属于远方》 《无言的凝眸》 《远方的地平线》 《花开不只在春天》 《秋韵》 《最美的行囊》 《永远的》 《伤着并快乐着》 《还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明天,我在哪》 《离开是一种美丽的痛》 《别说"不"》 《今夜,我的泪》 《死神唇边的微笑》 《触摸那片蔚蓝》 《梦絮星空》 《椰风海韵》 《旗袍下的旧疤痕》 《我的独白》 《夏日暴风雨》 《淌过我心的流水》 《朝拜生命》 《香茗》 《生命绽放的炫美》 《一片飘零的叶》 《琴声感动我心》 《海韵》 《漫想春天》 《流年似水》 《桥的遐想》 《雨的诉说》 《花样年华》 《暗香》

教师师德征文题目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清贫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甚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基础的,教师要忠诚教育事业,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智慧。以下我为大家提供教师师德征文题目,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师师德征文题目一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作为一名教师,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爱学生就要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

今年我带一年级的语文。对于习惯于教高段的我来说,刚开始接触一年级的学生的确不习惯。最开始,我经常批评他们,时不时被他们气得大吼,有时也会惩罚他们。结果孩子们对我的严格非常害怕,看我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可是该犯的错误一点也没减少。我发现这样不对,不利于师生感情的交流,也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不利于他们学习习惯的养成。于是我改变教育方法,首先通过激励的方法培养他们对学校生活的热爱和对学习的向往,然后通过举事例,讲道理,在恰当的时机进行说服教育。在班级制定规范,要求全体学生严格遵守,如果有学生犯了错误,先请全体学生一起评价,说一说他为什么错,该怎么改?让学生换位思考,从中体验得失,自己汲取教训。渐渐的,孩子们懂事了,班风学风加强了。听家长说:“赵老师,我家孩子又怕你,又喜欢你!”还有的家长说:“赵老师,我喜欢你的教育方法,即严格,又不泯灭他们的天性。孩子们跟着你学习很快乐!”听着家长的评价,我很高兴。其实我也要感谢这群孩子,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严格。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性。那天发学生奶,本来23个同学报名,却领了24分牛奶,肯定有个学生没有定牛奶却领了。我让领了牛奶的学生坐好,然后定名,结果冒领牛奶的是卢航韦。这个女孩昨天见同学们喝的开心,自己也想喝,跟班主任说了,但是家长还没有报名。她今天自己就领了牛奶。她站起来,孩子们纷纷说:“交了钱才能喝”。小女孩脸色紧张,汗都吓出来了。我看着她那紧张的样子,心里想:“该怎么处理?简单粗暴地呵斥一番,肯定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可是她本来也不是故意要冒领的,可能自己都没有发现自己犯了错误。不批评,也不行,那班上会有更多冒领的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其他的事故。”我想了想,对她和全班同学说:“哦,我明白了,卢航韦以为自己订了牛奶,所以才领了牛奶。可是妈妈还没有交钱,这样吧,老师今天的牛奶给你喝,你妈妈交了钱后,你就还一瓶我,好吗?”说完我冲她笑了一下。小女孩的脸色马上松弛了,也露出了笑容。全班同学也都纷纷点头,然后当我对其他没有报名的同学说:“还有想喝的吗,还可以报名。”马上就有很多小手举起来了。看来,今天这件事情的处理,是比较科学和人性化的,即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又起到了教育大家的作用。其实本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同时,我也认识到,小孩子犯错误肯定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没有也不可能有天生就恶劣的孩子。理解她们,帮助她们度过人生的急流险滩,这就是老师真正的职业使命!

三、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这些“问题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绝对可以转化的。

班上有一个孩子叫彭才毅,从进校第一天起就到处闯祸,不是揪了女生的小辫,就是踢了男生的肚子。有他在的地方,学生就纷纷告状,很不安逸。简直就是个“小刺猬”。我在班里狠狠罚了他几次,跟家长反映了情况,家长在家也罚他。结果批评的当时老实了一会,过后又变本加厉。后来我发现他很爱做清洁,每天到校第一个扫地的就是他,而且扫的又快又干净。我安排他当清洁委员,要他管理教室清洁。对他的工作经常表扬,渐渐地,他的注意力转变了,不再热衷于打架,除了清洁热心去做,学习上也进步很大。家长感激不已,说:“我们不知道打了他多少回,他都不改,还是老师有办法,一个清洁的官就把他改变了。”我想,改变他的不仅仅是一个清洁的官那么简单,还有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认可,激发了他内心向上的动力,使他从各方面真正成长了。像这样的例子,我想每个老师身边都会有很多,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吧,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这个称号。

教师师德征文题目二

作为一名教师,在不同场合经常会听到一些比较“醒耳”的词语,如师德、规范什么的,有时别人还会开玩笑说:“别误人子弟啊!”这把我们教师想成什么了……

近阶段,通过学习师德生规,什么是师德呢?我的理解是:师德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以前的老领导在报告中说过:“师德是师风形成的基础,师风就是师德培养和成长的环境。就一所学校而言,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人文风格和精神风貌,是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社会的兴衰在教育,教育的成败在于老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社会职责,就要准备着像蜡烛一样燃烧掉自己。我们,作为今天的教师,职责是塑造培养具有高尚人格,有责任感有先进意识的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中国一代新人,理应教师自己首先是一个有高尚道德,良好修养并能跟上时代步伐的社会人。

所以为人师者我认为应该:

一、坚定的职业信念,立志献身于小学教育事业。

坚定的信念,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是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源泉。教师只有树立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但是坚定信念的树立,有一个逐步确立,不断加深和巩固的过程。每个教师从它准备当老师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此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实际投入到教育工作实践中去,经过实践锻炼和体验,承受各种挫折,吸取教训之后,不断加深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加深情感体验,经过种种思想的矛盾和斗争,最后建立起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坚定信念。 “老师”一词包容了庄重、严肃、亲切、和蔼、刚正、严厉……多重角色的扮演者,于是,在教学中我努力学习,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奋发向上的人生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新时期小学教育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全身心投入到提高儿童教育工作中,激活他们的欲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不断增强自己的承受力。从学习,自我修养和亲身体验中,争取成就,体验教师的工作不只是艰辛的事业,而是充满了无限乐趣和幸福的事业,决心为其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

二、用师爱唤醒学生的心灵。

师爱即对学生的爱,它包含了对全体学生中每一个人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是教师的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顺利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把师爱视为教育的美德。我国近代大教育家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于“仁爱”,做到“诲人不倦”。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因此,我认为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把“为人师表”作为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国唐代的教育家韩愈进一步明确提出“以身立教”,认为这样的教师才会“其身亡而其教存。”就是说,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作榜样,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即“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受塑造人的心灵的特殊规律所决定。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是教师以身立教的杰出典范。他倡导“教师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作为我们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首先突出在教师的行为表现方面。教师应从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己,当学生的表率。凡是教师提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做的,自己更不能做。我国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过:“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 ’,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所以,老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言行要符合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用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孩子。其次要从自己的外部表现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文化修养诸方面成为学生的表率,即“诚实”,“正直。”也就是孔子所说“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诚实、正直、富有正义感的学生。最后,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特别要在教师义务方面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楷模。坚决反对两重人格。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道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它是教师职业品质之区别于其它职业的又一个显著特征。教育培养人的工作具有它的特殊规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育人的规律,对教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它不仅是教师必备的宝贵品质,而且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他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不断更换,要不断面临新对象,为了适应新的对象,需要我们不断作调查了解,区别对待。再者,时代的知识是不断更新的,学生的求知欲也在不断发展。特别是在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时期,出现了所谓的“知识激增”的现象,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了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求知渴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吸取新知识的营养。在教育工作中,要求不满足于现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好学上进,勤于进取,做到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常流水,这样才能不愧为老师。并且,教育学生是一个长期的点滴积累的过程,非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实现的,其间还会出现各种曲折和反复。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执着的精神,怀着对学生一片赤诚,以巨大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对自己的学生孜孜不倦,循循善诱,深刻领悟“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但是现在的老师中,为了自己的利益,存在着做到了“学而不厌”,不一定做到“诲人不倦”。经常歧视潜能生、辱骂潜能生,对潜能生缺乏耐心。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做到“学而不厌”,而且还要做到“诲人不倦”,具有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热爱学生,甘为学生任劳任怨,用自己掌握的教育艺术,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和能力传递给学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财富。

五、具有文明的仪表风度。

所谓教师的仪表风度,是指教师在教育的职业活动中,通过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服饰仪容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方式和特征。它是教师个人的内在的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外部反映。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学校中,教师的仪表风度是人民教师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有一句有名的格言,“即在学生面前,教师的所作所为没有一桩是细小的,无关紧要的。”我认为,教师的仪表风度,包括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德国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教师是孩子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年幼的学生,对教师有很强的崇敬心理。他们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自己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致于服饰打扮,发型式样等。学生从种种模仿教师的活动中,不知不觉接受有关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对我们教师来说,即使是生活细节也决不能忽视,应时时处处,在一切方面都检点自己,做学生的表率。

愿我们的教师都能崇尚师道,敬重师风,尊重自己,对社会负责,做到人人都能仁他人之仁,信他人之信,义他人之义,促使民主播扬,科学昌明,人文之光。

教师师德征文题目三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通过此次培训,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小学语文课件,小学语文试卷,小学数学试卷,

一、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小

三、孜孜不倦,积极进取。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老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小学语文课件, 小学语文试卷,小学数学试卷,小学数学课件,小学教学设计& @2 E;

四、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本次的培训就是让老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帮助教师学会判断教师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很有收获。

当然,在教育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我的缺点和不足,现在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全面,必须要全方位多层次地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才能适应教材,适应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更新观念,消除心理障碍,尽快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通过这次学习,我争取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严格要求自己,为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奋斗。

大赛应该都会有主题吧?贴主题贴内容的题目可取

如下:

1、《你,最美》、《一日为师,终生难忘》、《感谢您给我一片天》。

2、《烛光中的你》、《给您一束鲜花》、《师恩,永远难忘》。

3、《绿叶赞》、《园丁颂》、《老师的伟大 》。

4、《师情浓浓》、《感恩老师,让爱流淌》、《感恩考师,向您致敬》。

5、《老师,谢谢你!》、《辛勤的园丁——老师》、《敬爱的老师》。

6、《我最敬佩的人——老师》、《我爱您!老师》、《谢谢!老师》。

教师节征文范例:

同爸爸妈妈们一样,老师们也有自己的节日——教师节。在9月10日这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子里,所有老师们都通通休假。确实,老师们是辛苦的 ,这个老师们的节日是重要的。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可这一个个的"状元"也是要从小好好学习打好基础的,而这其中免不了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孩提时,我们要上幼儿园。幼儿园里的老师们看起来很和善,她们要培养我们这些祖国的小花朵,教我们语言和数字。虽然她们培养我们的时间不是很长很长,但她们给了我们语文和数学最初的印象。告别幼儿园,我们逐渐成为儿童,开始了六年的小学生活。

这时我们的知识不是很完善,需要加以补充。于是,一批老师来到我们跟前,把他们知道的知识传授给我们,教我们做人。这批老师中可能性格古怪,可能和蔼可亲,可能严格……但他们都是要教好我们的。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老师!

比如说我们的郭老师,她教了我们六年的语文。郭老师她和蔼可亲,有丰富的知识,耐心的教导我们。课上她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帮我们分析课文;课间她一丝不苟地批改我们的作业;课后她耐心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带我们去操场上做实验。这样的好老师是多么可敬啊!我们从心底里喜欢她。

结束小学生活,我们步入初中大门,我们照样遇上好老师: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饶老师、数学老师叶老师、英语老师周老师……

老师就像园丁,辛勤培育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在这里,我祝所有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在庆祝教师节的日子里,我愿意用这篇文章,作为老师们的礼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