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这个问题,有如下这些想法:
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
1. 电子-电子作用力: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是电子在晶体中维持稳定的主要力量;
2. 电子-核作用力: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是电子在晶体中维持稳定的重要力量;
3. 核-核作用力:由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是原子核在晶体中维持稳定的主要力量;
4. 范德华力:由原子核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是晶体的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力量。
六方氮化硼(h-BN),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无机材料,具有多种优良性能,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新技术、新产品当中,提高了现代工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了新材料产业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六方氮化硼(h-BN),是由氮原子和硼原子组成的六角网状层面结构晶体,是氮化硼所有物相中唯一存在于自然界的物相结构,其外观为质地柔软、松散、有光滑感、易吸潮的白色粉末,具有类似于石墨烯的层状结构特征,因此又被称为“白石墨”。
六方氮化硼广泛应用于火箭燃烧室的衬里、高温热电偶保护套、高频高压焊接工具的高温绝缘部件、多种加热器的衬套、宇宙飞船的热屏蔽材料等。
六方氮化硼的性质:
1、h-BN陶瓷的热学性能
h-BN陶瓷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在一个大气压的氮气气氛下,会在3000℃下升华,在其他惰性气氛中的最高许用温度也可达2800℃;而在中性与还原气氛中,也可耐2000℃左右的高温;虽然h-BN在空气气氛下易被氧化,但其在900℃下抗氧化性良好,因而在空气气氛中的使用温度也可达900℃。
h-BN具有优异的单向导热性能,常温下h-BN陶瓷平行方向的热导率可达60W/(nvK)。且其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下降的趋势较弱,在500℃以上时,热导率高于BeO,在陶瓷材料中高居首位。
h-BN陶瓷的热膨胀系数较低,仅高于石英玻璃,在陶瓷中属于较低的一类,其抗热震性能良好,其热压制品在1200℃高温下空冷至室温的条件,循环上百次样品也不会开裂。
2、h-BN陶瓷的电学性能
h-BN结构中无自由电子,有良好的电绝缘性,高温绝缘的理想材料之一。室温下其击穿电压是氧化铝陶瓷的2倍,介电损耗极低,可透红外线与微波。
3、h-BN陶瓷的耐腐蚀性
h-BN陶瓷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与大多数的熔融金属、玻璃和盐既不润湿也不反应,有较强的抗酸、碱、熔融金属和玻璃熔渣侵蚀能力。
4、h-BN陶瓷的机械性能
h-BN陶瓷其莫氏硬度为2,质软,截面之间的摩擦系数y很低,仅为0.16。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可以像石墨一样通过车削加工设备进行机加工,其加工精度可达0.01。
气体传感器是气体检测系统的核心,通常安装在探测头内。从本质上讲,气体传感器是一种将某种气体体积分数转化成对应电信号的转换器。探测头通过气体传感器对气体样品进行调理,通常包括滤除杂质和干扰气体、干燥或制冷处理、样品抽吸,甚至对样品进行化学处理,以便化学传感器进行更快速的测量。 气体的采样方法直接影响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目前,气体的采样方式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法,或是将气体吸入检测器。 简单扩散是利用气体自然向四处传播的特性。目标气体穿过探头内的传感器,产生一个正比于气体体积分数的信号。由于扩散过程渐趋减慢,所以扩散法需要探头的位置非常接近于测量点。扩散法的一个优点是将气体样本直接引入传感器而无需物理和化学变换。样品吸入式探头通常用于采样位置接近处理仪器或排气管道。这种技术可以为传感器提供一种速度可控的稳定气流,所以在气流大小和流速经常变化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较值得推荐。将测量点的气体样本引到测量探头可能经过一段距离,距离的长短主要是根据传感器的设计,但采样线较长会加大测量滞后时间,该时间是采样线长度和气体从泄漏点到传感器之间流动速度的函数。对于某种目标气体和汽化物,如SiH4以及大多数生物溶剂,气体和汽化物样品量可能会因为其吸附作用甚至凝结在采样管壁上而减少。 气体传感器是化学传感器的一大门类。从工作原理、特性分析到测量技术,从所用材料到制造工艺,从检测对象到应用领域,都可以构成独立的分类标准,衍生出一个个纷繁庞杂的分类体系,尤其在分类标准的问题上目前还没有统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系统分类难度颇大。 1 主要特性 1.1 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整个工作时间内基本响应的稳定性,取决于零点漂移和区间漂移。零点漂移是指在没有目标气体时,整个工作时间内传感器输出响应的变化。区间漂移是指传感器连续置于目标气体中的输出响应变化,表现为传感器输出信号在工作时间内的降低。理想情况下,一个传感器在连续工作条件下,每年零点漂移小于10%。 1.2 灵敏度 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变化量与被测输入变化量之比,主要依赖于传感器结构所使用的技术。大多数气体传感器的设计原理都采用生物化学、电化学、物理和光学。首先要考虑的是选择一种敏感技术,它对目标气体的阀限制(TLV-thresh-old limit value)或最低爆炸限(LEL-lower explosive limit)的百分比的检测要有足够的灵敏性。 1.3选择性 选择性也被称为交叉灵敏度。可以通过测量由某一种浓度的干扰气体所产生的传感器响应来确定。这个响应等价于一定浓度的目标气体所产生的传感器响应。这种特性在追踪多种气体的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交叉灵敏度会降低测量的重复性和可靠性,理想传感器应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 1.4抗腐蚀性 抗腐蚀性是指传感器暴露于高体积分数目标气体中的能力。在气体大量泄漏时,探头应能够承受期望气体体积分数10~20倍。在返回正常工作条件下,传感器漂移和零点校正值应尽可能小。 气体传感器的基本特征,即灵敏度、选择性以及稳定性等,主要通过材料的选择来确定。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开发新材料,使气体传感器的敏感特性达到最优。 2 主要原理及分类 通常以气敏特性来分类,主要可分为:半导体型气体传感器、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光化学型气体传感器、高分子气体传感器等。 2.1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采用金属氧化物或金属半导体氧化物材料做成的元件,与气体相互作用时产生表面吸附或反应,引起以载流子运动为特征的电导率或伏安特性或表面电位变化。这些都是由材料的半导体性质决定的。 自从1962年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陶瓷气体传感器问世以来,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已经成为当前应用最普遍、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一类气体传感器,根据其气敏机制可以分为电阻式和非电阻式两种。 电阻式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主要是指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陶瓷气体传感器,是一种用金属氧化物薄膜(例如:Sn02,ZnO Fe203,Ti02等)制成的阻抗器件,其电阻随着气体含量不同而变化。气味分子在薄膜表面进行还原反应以引起传感器传导率的变化。为了消除气味分子还必须发生一次氧化反应。传感器内的加热器有助于氧化反应进程。它具有成本低廉、制造简单、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对湿度敏感低和电路简单等优点。不足之处是必须工作于高温下、对气味或气体的选择性差、元件参数分散、稳定性不够理想、功率要求高.当探测气体中混有硫化物时,容易中毒。现在除了传统的SnO,Sn02和Fe203三大类外,又研究开发了一批新型材料,包括单一金属氧化物材料、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以及混合金属氧化物材料。这些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大大提高了气体传感器的特性和应用范围。另外,通过在半导体内添加Pt,Pd,Ir等贵金属能有效地提高元件的灵敏度和响应时间。它能降低被测气体的化学吸附的活化能,因而可以提高其灵敏度和加快反应速度。催化剂不同,导致有利于不同的吸附试样,从而具有选择性。例如各种贵金属对Sn02基半导体气敏材料掺杂,Pt,Pd,Au提高对CH4的灵敏度,Ir降低对CH4的灵敏度;Pt,Au提高对H2的灵敏度,而Pd降低对H2的灵敏度。利用薄膜技术、超粒子薄膜技术制造的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可达10-9级)、一致性好、小型化、易集成等特点。 非电阻式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是MOS二极管式和结型二极管式以及场效应管式(MOSFET)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其电流或电压随着气体含量而变化,主要检测氢和硅烧气等可燃性气体。其中,MOSFET气体传感器工作原理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与催化金属(如钮)接触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扩散到MOSFET的栅极,改变了器件的性能。通过分析器件性能的变化而识别VOC。通过改变催化金属的种类和膜厚可优化灵敏度和选择性,并可改变工作温度。MOSFET气体传感器灵敏度高,但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成本高。 2.2 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 电化学型气体传感器可分为原电池式、可控电位电解式、电量式和离子电极式四种类型。原电池式气体传感器通过检测电流来检测气体的体积分数,市售的检测缺氧的仪器几乎都配有这种传感器,近年来,又开发了检测酸性气体和毒性气体的原电池式传感器。可控电位电解式传感器是通过测量电解时流过的电流来检测气体的体积分数,和原电池式不同的是,需要由外界施加特定电压,除了能检测CO,NO,N02,02,S02等气体外,还能检测血液中的氧体积分数。电量式气体传感器是通过被测气体与电解质反应产生的电流来检测气体的体积分数。离子电极式气体传感器出现得较早,通过测量离子极化电流来检测气体的体积分数已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主要的优点是检测气体的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2.3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 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是一种以离子导体为电解质的化学电池。20世纪70年代开始,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由于电导率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现在几乎应用于环保、节能、矿业、汽车工业等各个领域,其产量大、应用广,仅次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近来国外有些学者把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分为下列三类: 1)材料中吸附待测气体派生的离子与电解质中的移动离子相同的传感器,例如氧气传感器等。 2)材料中吸附待测气体派生的离子与电解质中的移动离子不相同的传感器,例如用于测量氧气的由固体电解质SrF2H和Pt电极组成的气体传感器。 3)材料中吸附待测气体派生的离子与电解质中的移动离子以及材料中的固定离子都不相同的传感器,例如新开发高质量的C02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是由固体电解质NASICON(Na3Zr2Si2P012)和辅助电极材料Na2CO3-BaC03或Li2C03-CaC03,Li2C03- BaC03组成的。 目前新近开发的高质量固体电解质传感器绝大多数属于第三类。又如:用于测量N02的由固体电解质NaSiCON和辅助电极N02- Li2C03制成的传感器;用于测量H2S的由固体电解质YST-Au-W03制成的传感器;用于测量NH3的由固体电解质NH4-Ca203制成的传感器;用于测量N02的由固体电解质Ag0.4Na7.6和电极Ag-Au制成的传感器等。 2.4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 接触燃烧式气体传感器可分为直接接触燃烧式和催化接触燃烧式,其工作原理是气敏材料(如Pt电热丝等)在通电状态下,可燃性气体氧化燃烧或者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燃烧,电热丝由于燃烧而生温,从而使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种传感器对不燃烧气体不敏感,例如在铅丝上涂敷活性催化剂Rh和Pd等制成的传感器,具有广谱特性,即能检测各种可燃气体。这种传感器有时称之为热导性传感器,普遍适用于石油化工厂、造船厂、矿井隧道和浴室厨房的可燃性气体的监测和报警。该传感器在环境温度下非常稳定,并能对处于爆炸下限的绝大多数可燃性气体进行检测。 2.5光学式气体传感器 光学式气体传感器包括红外吸收型、光谱吸收型、荧光型、光纤化学材料型等,主要以红外吸收型气体分析仪为主,由于不同气体的红外吸收峰不同,通过测量和分析红外吸收峰来检测气体。目前的最新动向是研制开发了流体切换式、流程直接测定式和傅里叶变换式在线红外分析仪。该传感器具有高抗振能力和抗污染能力,与计算机相结合,能连续测试分析气体,具有自动校正、自动运行的功能。光学式气体传感器还包括化学发光式、光纤荧光式和光纤波导式,其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光纤气敏传感器的主要部分是两端涂有活性物质的玻璃光纤。活性物质中含有固定在有机聚合物基质上的荧光染料,当VOC与荧光染料发生作用时,染料极性发生变化,使其荧光发射光谱发生位移。用光脉冲照射传感器时,荧光染料会发射不同频率的光,检测荧光染料发射的光,可识别VOC。 2.6高分子气体传感器 近年来,国外在高分子气敏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上有了很大的进展,高分子气敏材料由于具有易操作性、工艺简单、常温选择性好、价格低廉、易与微结构传感器和声表面波器件相结合等特点,在毒性气体和食品鲜度等方面的检测具有重要作用。高分子气体传感器根据气敏特性主要可分为下列几种: l)高分子电阻式气体传感器 该类传感器是通过测量高分子气敏材料的电阻来测量气体的体积分数,目前的材料主要有欧菁聚合物、LB膜、聚毗咯等。其主要优点是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这种气体传感器要通过电聚合过程来激活,这既耗费时间,又会引起各批次产品之间的性能差异。 2)浓差电池式气体传感器 浓差电池式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气敏材料吸收气体时形成浓差电池,测量输出的电动势就可测量气体体积分数,目前主要有聚乙烯醇-磷酸等材料。 3)声表面波(SAW)式气体传感器SAW气体传感器制作在压电材料的衬底上,一端的表面为输入传感器,另一端为输出传感器。两者之间的区域淀积了能吸附VOC的聚合物膜。被吸附的分子增加了传感器的质量,使得声波在材料表面上的传播速度或频率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声波的速度或频率来测量气体体积分数。
理论上来说,氮气是和氧气、水反应生成硝酸的。首先,在放电条件下,氮气才可以和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2+O2=放电=2NO ①然后,一氧化氮与氧气迅速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 ②最后,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3NO2+H2O=2HNO3+NO ③说明一下,第②、③步反应如果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这么反应:4NO+3O2+2H2O==4HNO3 假如说你要写一个大得化学方程式的话可以这么写2N2+5O2+2H2O=放电=4HNO3 (不过不建议这么总括)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腐蚀性的强酸,属于一元无机强酸,是六大无机强酸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学式为HNO3,其水溶液俗称硝镪水或氨氮水。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在有机化学中,浓硝酸与浓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试剂。所属的危险符号是O(Oxidizing agent 氧化剂)与C(Corrosive 腐蚀品)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2O5)。自然界中的硝酸主要由雷雨天生成的一氧化氮或微生物生命活动放出二氧化氮形成。人类活动也产生氮氧化物,全世界人为污染源每年排出的氮氧化物大约为5300万吨,这些氮氧化物也会形成硝酸。硝酸性质不稳定,因而无法在自然界长期存在,但硝酸的形成是氮循环的一环。自然界生成1.一氧化氮的生成:N2 + O2=闪电=2NO2.二氧化氮的生成:2NO+ O2=2NO23.生成的二氧化氮溶于水中生成硝酸:3NO2+ H2O=2HNO3+ NO4.有些海鞘(Ciona intestinalis)也能分泌硝酸御敌[
背景介绍
在过去的十年中,电催化CO2还原反应 (CO2RR) 与H2O生成C2+化合物已成为热门研究领域。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可再生电力成本不断降低。可再生电力和电催化CO2RR的结合将有助于建立碳中和过程。其次,对高能分子的电催化CO2RR能够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电能。第三,最近的研究表明,电催化CO2RR可以实现C2+烯烃和含氧化合物的高选择性。同样令人感兴趣的是,电催化的C-C偶联可能通过与热催化氢化不同的机制进行,这为控制C-C偶联和产物选择性提供了新的机会。
除了电催化CO2RR外,电催化CO还原反应 (CORR) 生成C2+化合物近年来也备受关注。这不仅是因为CO是一种丰富且廉价的碳原料,可以从各种资源中生产,例如天然气/页岩气、煤炭和生物质,而且还因为可以构建通过CO将CO2 转化为C2+化合物的间接途径。间接途径包括两个步骤,即技术上成熟的电催化 CO2RR到CO,然后是电催化CORR到C2+化合物。如果可以开发出具有高选择性、活性和稳定性的电催化CORR的高效催化剂,则间接途径将是有希望的。
已经发表了多篇关于直接电催化CO2RR的优秀评论文章。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电催化CORR的评论文章很少。由于CO通常被认为是电催化CO2RR到 C2+化合物的关键反应中间体,因此电催化CO2RR和CORR之间肯定存在相似之处。然而,CO2RR和CORR之间的差异也是已知的。例如,在电催化CO2RR 中,C2H4的选择性通常高于Cu催化剂中的C2+含氧物(主要是C2H5OH),而在许多文献中,C2+含氧物是电催化CORR中的主要C2+产物。
本文回顾重点介绍了在铜基催化剂上电催化CO2RR和CORR转化为C2+化合物(包括 C2H4、C2H5OH、CH3COO 和 n-C3H7OH)的异同。首先,我们将介绍CO2 和CO电催化还原的基本知识,包括阴极和阳极反应、电催化反应器和关键性能参数。接下来,将讨论反应机制,特别是C-C耦联机制。此外,将强调为这两条路线开发高效催化剂和系统的进展。我们将分析决定电催化CO2RR和CORR的选择性、活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催化剂、反应器配置和反应条件)。最后,我们将重点介绍这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的机遇、挑战和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图文解读
图1 CO2RR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
表1 电催化平衡电势
图2 三种反应器
图3 关键性能参数
图4 C-C耦联机制
图5 C-C耦联后生成C2H4和C2H5OH的机制
图6 双金属铜基催化剂原理
原文链接: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O2 and CO to multi-carbon compounds over Cu-based catalysts
你们的氮浓度是多少
该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工艺的简称,即在A/O法基础上增加了前面的厌氧段,具有同时脱氮和除磷的效果。厌氧段:氨氮浓度由于用于细胞合成二少量降低,硝酸盐氮没有变化,P的含量由于聚磷菌的释磷作用而上升;缺氧段:P和N浓度变化较小,硝酸盐氮在反硝化作用下还原成N2,;好氧段:P和氨氮的浓度在硝化和摄磷的作用下,浓度快速下降,硝酸盐氮含量因硝化作用上升。应用:主要用于BOD5和N、P较高的污水处理,可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
N和P的主要危害就是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如赤潮和水化等。生物脱氮除磷,在厌氧池优势细菌是聚磷菌,主要是释磷,在缺氧池里优势细菌是反硝化菌,主要是反硝化脱氮。在这个池子里聚磷菌可能吸磷也可能释磷,或者受同时发生。在好氧池里硝化菌为优势细菌,发生硝化,聚磷菌靠在厌氧池里合成的能量发生过度吸磷!
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已经引起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水污染处理技术论文范文,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也随之迅速增长,由于我国城市配套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造成了大量污水随意排放,不仅污染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水污染治理无疑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迫切需要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的现状以及传统的治理技术进行描述,并对新型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城市;水污染治理;现状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由于配套治污设施的匮乏,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长,影响了城市的整体面貌,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城市水污染治理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现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2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的现状
2.1我国城市污水的主要来源及治理现状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大量人口和企业开始聚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渐渐成为我国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和配套的治理设施,大量污水被排放到河流湖泊之中,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河段中仅有30%左右为I到III类水质,而高达60%多的河段为IV到V类水质,严重威胁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长,城市水污染现状更加堪忧。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政府管理的日趋严格,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摈弃,节能减排,建设绿色中国已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举措。当前来看,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规模相对较小,由于缺乏资金且管理制度落后,价值植物设备技术过时、老化严重、运行成本较高,都给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带来了巨大的困境。
2.2我国传统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
当前,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普遍采用的是SBR技术和氧化沟技术,先对其进行简要的阐述。
2.2.1SBR技术
SBR技术是一种间歇性曝气的污水处理技术,其能在反应池内自动实现污水的混合、沉淀、排泥等全过程,该技术沉淀速度较快,抗冲击性较强,使用成本较低,且能够有效避免污泥的膨胀,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得益于SBR技术的优良特性,在其基础上发展衍生出了MSBR、CAST等新型SBR反应器,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2.2氧化沟技术
氧化沟技术作为SBR技术的一种衍生,其外形为封闭的沟渠,采用了悬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极低的使用成本和极高的污水处理效率,因而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氧化沟技术又称作连续环状反应器,从机理上采用了延时曝气技术,并在发展应用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得益于其流程短、操作便捷、成本较低及稳定性较强的特点,氧化沟技术在我国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
3 城市水污染治理新技术的简介
随着城市污水制造量的不断攀升,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城市治污的需要,一些新型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开始得到推广与应用。
3.1蚯蚓生态滤池技术
蚯蚓生态池技术是一种利用蚯蚓及其他微生物对污水进行过滤和分解处理的污水处理技术,以蚯蚓为主的微生物能够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吞噬或讲解,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与其他技术相比,蚯蚓生态滤池技术的能耗更低,并且具有极高的处理效率,经过生态滤池处理的污水几乎去除了全部污染物,是一种符合我国节能减排号召的新型环保型污水治理技术。
3.2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技术是通过人工建造湿地生态系统,然后将城市污水科学、合理、适量地引入人工湿地中,利用湿地生态中的植物和各微生物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同蚯蚓生态池技术相似,人工湿地技术也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和建设成本低一级适应能力较强的优势,具有较高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在我国城市污水治理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空间。
3.3生物浮岛技术
当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后,水体将逐渐富营养化,不仅对水资源造成了较大的污染,更对流经地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生物浮岛技术营运而生。生物浮岛技术通过利用浮体,将喜水的植物种植与浮体之上,并将整个浮体置于富营养化的水体之上,浮体上植物的根部将对水体中的磷和氮等元素进行吸收,从而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
3.4人工水草技术
与天然水草不同,人工水草是一种人工制造的聚合物,其外形比天然水草大,利用人工水草技术将人工水草至于污水之中,能够在水中形成良性的生物链,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通过食物链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实现对水体的净化。整个净化过程操作简便且运行费用较低,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空间。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水污染已成为可持续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不断重视,城市水污染必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常婕 城市水污染治理现状及建议 科技风,2010,8(3):121
[2]邢美兰等 城市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建议分析 科技信息,2014,3(11):78-79
[3]蒋一 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技术探析 黑龙江科学,2014,4(9):93
[4]冯坚等 城镇水污染治理技术及研究进展 科技传播,2010,23(11):32-33
[5]张艳丽 城市水污染的治理对策及建议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9(2):211-212
[6]师桂霞等 新型水污染治理技术探究 企业技术开发,2014,17(5):175-176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水污染处理技术论文范文
编译 | 未玖
Nature , 21 October 2021, VOL 598, ISSUE 7881
《自然》 2021年10月21日,第598卷,7881期
天文学 Astronomy
Carbon monoxide gas produced by a giant impact in the inner region of a young system
年轻星系内部发生巨大碰撞产生一氧化碳气体
作者:Tajana Schneiderman, Luca Matrà, Alan P. Jackson, Grant M. Kennedy, Quentin Kral, Sebastián Marino, et al.
链接:
摘要
类地行星形成的模型预测,行星组合的最后阶段(年轻的原行星盘扩散之后持续的数千万年间)主要发生行星碰撞。正是通过这些巨大的撞击,像年轻的地球这样的行星才能成长到最终质量,并实现长期稳定的轨道结构。
一个关键预测是这些撞击会产生碎片。到目前为止,关于撞击后碎片最令人信服的观测证据来自于附近2300万年前的A型恒星HD172555周围的行星系。该星系显示大量细尘,具有异常陡峭的粒度分布和非典型的尘埃组成,此前将其归因于超高速撞击或巨大的小行星带。
研究组报道了一个与HD172555周围的尘埃碎片共轨的一氧化碳气体环的光谱分辨率探测结果,气体环与HD172555相距大约6到9个天文单位,类似于太阳系的外类地行星区域。
综上所述,尘埃和一氧化碳的检测结果有助于理解大型、易挥发性天体之间的巨大碰撞。这表明行星级的碰撞类似于月球形成的碰撞,可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碎片,并且这种气体是可观测的,为了解年轻行星的组成提供了一个窗口。
Abstract
Models of terrestrial planet formation predict that the final stages of planetary assembly—lasting tens of millions of years beyond the dispersal of young protoplanetary disks—are dominated by planetary collisions. It is through these giant impacts that planets like the young Earth grow to their final mass and achieve long-term stable orbital configurations. A key prediction is that these impacts produce debris. So far, the most compelling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post-impact debris comes from the planetary system around the nearby 23-million-year-old A-type star HD 172555. This system shows large amounts of fine dust with an unusually steep size distribution and atypical dust composition, previously attributed to either a hypervelocity impact or a massive asteroid belt. Here we report the spectrally resolved detection of a carbon monoxide gas ring co-orbiting with dusty debris around HD 172555 between about six and nine astronomical units—a region analogous to the outer terrestrial planet region of our Solar System. Taken together, the dust and carbon monoxide detections favour a giant impact between large, volatile-rich bodies. This suggests that planetary-scale collisions, analogous to the Moon-forming impact, can release large amounts of gas as well as debris, and that this gas is observable, providing a window into the composition of young planets.
材料科学 Materials Science
Half- and quarter-metals in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
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半金属和四分之一金属
作者:Haoxin Zhou, Tian Xie, Areg Ghazaryan, Tobias Holder, James R. Ehrets, Eric M. Spanton, et al.
链接:
摘要
铁磁性在电子占据高度局域化d轨道的过渡金属化合物中最为常见。然而,在低密度二维电子系统中也可能出现铁磁有序。
研究组证明了菱面体三层石墨烯中的门调谐范霍夫奇点,驱动电子系统的自发铁磁极化转变为一种或多种自旋和谷型。
通过电容和输运测量,研究组观察到调谐至相位间载流子浓度和电位移场的一系列跃迁,其中量子振荡具有四重、二重或一重简并度,分别对应自旋和谷简并的“正常金属态”、自旋极化的“半金属态”以及自旋极化和谷极化的“四分之一金属态”。
对于电子掺杂,包含谷各向异性相互作用的唯象斯通纳模型很好地捕捉到了数据的显著特征。对于空穴填充,研究组观察到一个更丰富的相图,其特征是费米面拓扑中对称性破缺和跃迁的微妙相互作用。
最后,研究组通过旋转对齐的六方氮化硼衬底引入莫尔超晶格。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组发现同位旋序仅受到弱扰动,当迁移的半金属态或四分之一金属态填充半超晶格带或四分之一超晶格带时,莫尔势会催化拓扑非平凡间隙态的形成。
该结果表明,菱面体石墨烯是一个多体理论控制测试的理想平台,并揭示了莫尔材料的磁性本质上是迁移的。
Abstract
Ferromagnetism is most common in 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 where electrons occupy highly localized d orbitals. However, ferromagnetic order may also arise in low-density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systems. Here we show that gate-tuned van Hove singularities in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 drive spontaneous ferromagnetic polarization of the electron system into one or more spin and valley flavours. Using capacitance and transport measurements, we observe a cascade of transitions tuned to the density and electronic displacement field between phases in which quantum oscillations have fourfold, twofold or onefold degeneracy, associated with a spin- and valley-degenerate normal metal, spin-polarized ‘half-metal’, and spin- and valley-polarized ‘quarter-metal’, respectively. For electron doping,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the data are well captured by a phenomenological Stoner model that includes valley-anisotropic interactions. For hole filling, we observe a richer phase diagram featuring a delicate interplay of broken symmetries and transitions in the Fermi surface topology. Finally, we introduce a moiré superlattice using a rotationally aligned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substrate. Remarkably, we find that the isospin order is only weakly perturbed, with the moiré potential catalysing the formation of topologically nontrivial gapped states whenever itinerant half- or quarter-metal states occur at half- or quarter-superlattice band filling. Our results show that rhombohedral graphene is an ideal platform for well-controlled tests of many-body theory, and reveal magnetism in moiré materials to be fundamentally itinerant in n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
菱面体三层石墨烯的超导性
作者:Haoxin Zhou, Tian Xie, Takashi Taniguchi, Kenji Watanabe & Andrea F. Young.
链接:
摘要
在一个干净的二维器件中通过电场效应获得超导性是纳米电子学的一个核心目标。最近,石墨烯莫尔异质结构已实现超导性;然而,其中许多结构在机械上并不稳定,实验显示出强无序特征。
研究组报道了在亚开尔文温度下表现为低电阻率或零电阻率的晶体菱面三层石墨烯(一种结构上亚稳态的碳同素异形体)的超导性。超导性发生在两个不同的门调谐区(SC1和SC2),且深度在由平均自由程和超导态相干长度之比定义的干净极限内。
量子振荡对常态费米面的映射显示,这两种超导体都来自环形费米海,并且接近同位旋对称性破缺转变,其中费米面简并度发生变化。SC1从顺磁正常态出现,而SC2则从自旋极化、谷简并的半金属态中出现,且违反了面内磁场的泡利极限至少一个数量级。
研究组讨论了该结果的各种机制,包括传统的声子介导配对,近同位旋序波动产生的配对,以及环形费米液体的固有不稳定性导致的配对。
研究组为干净且结构简单的二维金属中超导性的观察提供了一个模型系统,用于测试相互竞争的超导理论模型,而不会出现建模混乱的复杂情况,同时使基于相关电子现象和弹道电子输运的新型场效应控制电子器件成为可能。
Abstract
To access superconductivity via the electric field effect in a clean, two-dimensional device is a central goal of nanoelectronics. Recently, superconductivity has been realized in graphene moiré heterostructures; however, many of these structures are not mechanically stable, and experiments show signatures of strong disorder. Here we report the observ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manifesting as low or vanishing resistivity at sub-kelvin temperatures—in crystalline rhombohedral trilayer graphene, a structurally metastable carbon allotrope. Superconductivity occurs in two distinct gate-tuned regions (SC1 and SC2), and is deep in the clean limit defined by the ratio of mean free path and superconducting coherence length. Mapping of the normal state Fermi surfaces by quantum oscillations reveals that both superconductors emerge from an annular Fermi sea, and are proximal to an isospin-symmetry-breaking transition where the Fermi surface degeneracy changes. SC1 emerges from a paramagnetic normal state, whereas SC2 emerges from a spin-polarized, valley-unpolarized half-metal and violates the Pauli limit for in-plane magnetic fields by at least one order of magnitude. We discuss our results in view of several mechanisms, including conventional phonon-mediated pairing, pairing due to fluctuations of the proximal isospin order, and intrinsic instabilities of the annular Fermi liquid. Our observation of superconductivity in a clean and structurally simple two-dimensional metal provides a model system to test competing theoretical models of superconductivity without the complication of modelling disorder, while enabling new classes of field-effect controlled electronic devices based on correlated electron phenomena and ballistic electron transport.
Dexterous magnetic manipulation of conductive non-magnetic objects
导电非磁性物体的灵巧磁操控
作者:Lan N. Pham, Griffin F. Tabor, Ashkan Pourkand, Jacob L. B. Aman, Tucker Hermans & Jake J. Abbott.
链接:
摘要
对铁磁物体的灵巧磁操控已很好建立,根据物体的几何结构,可能有三到六个自由度。有些物体需要非接触式灵巧操作,它们不含有大量的铁磁性材料,但含有导电材料。
时变磁场在导电材料中产生涡流,涡流与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和力矩。这种现象曾被用于诱导阻力,以减少物体通过静态场时的运动,或使用动态场在单个方向上对物体施加力,但尚未被用于对导电物体进行如铁磁物体那样的灵活操控。
研究组表明,通过使用多个旋转磁偶极子场可在六个自由度下操控导电物体。利用量纲分析,结合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研究组描述了在旋转磁偶极子场中导电球体上产生的力和力矩。利用该模型,研究组在仿真和物理实验中实现了灵活操控。
Abstract
Dexterous magnetic manipulation of ferromagnetic objects is well established, with three to six degrees of freedom possible depending on object geometry. There are objects for which non-contact dexterous manipulation is desirable that do not contain an appreciable amount of ferromagnetic material but do contai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material. Time-varying magnetic fields generate eddy currents in conductive materials, with resulting forces and torque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of the eddy currents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This phenomenon has previously been used to induce drag to reduce the motion of objects as they pass through a static field, or to apply force on an object in a single direction using a dynamic field, but has not been used to perform the type of dexterous manipulation of conductive objects that has been demonstrated with ferromagnetic objects. Here we show that manipulation, with six degrees of freedom, of conductive objects is possible by using multiple rotating magnetic dipole fields. Using dimensional analysis, combined with multiphysics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we characterize the forces and torques generated on a conductive sphere in a rotating magnetic dipole field. With the resulting model, we perform dexterous manipulation in simulations and physical experiments.
地球科学 Earth Science
Pliocene decoupling of equatorial Pacific temperature and pH gradients
上新世赤道太平洋温度和pH梯度的解耦
作者:Madison G. Shankle, Natalie J. Burls, Alexey V. Fedorov, Matthew D. Thomas, Wei Liu, Donald E. Penman, et al.
链接:
摘要
赤道太平洋的海洋动力学驱动热带气候模式,影响全球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该地区如何应对全球变暖对全球气候、经济稳定和生态系统 健康 具有深远影响。因此,许多研究调查了上新世(530-260万年前)和中新世晚期(约600万年前)期间的赤道太平洋动力学,作为该地区在全球变暖下未来行为的模拟。
这一时期的古海洋学记录提出了一个明显的悖论,即沿着赤道太平洋东西向的海面温度梯度降低表明风驱动的上升流减少,这与东太平洋生物生产力增强的证据相冲突,后者通常由更强的上升流引起。
研究组通过提供新的证据,证明上新世早期/中新世晚期与现代环流体制完全不同,导致更古老、更酸性和更富营养的水到达赤道太平洋,从而调和了这些观察结果。这些结果为上新世早期/中新世晚期东太平洋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机制,即使在风力驱动上升流较弱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该发现为赤道太平洋动力学提供了新的线索,并有助于限制它们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为预计下个世纪地球将达到上新世那样的变暖水平。
Abstract
Ocean dynamics in the equatorial Pacific drive tropical climate patterns that affect marin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worldwide. How this region will respond to global warming has profound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climat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ecosystem health. As a result, numerous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equatorial Pacific dynamics during the Pliocene (5.3–2.6 million years ago) and late Miocene (around 6 million years ago) as an analogue for the future behaviour of the region under global warming. Palaeoceanographic records from this time present an apparent paradox with proxy evidence of a reduced east–we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 along the equatorial Pacific—indicative of reduced wind-driven upwelling—conflicting with evidence of enhanced biological productivity in the east Pacific that typically results from stronger upwelling. Here we reconcile these observations by providing new evidence for a radically different-from-modern circulation regime in the early Pliocene/late Miocene that results in older, more acidic and more nutrient-rich water reaching the equatorial Pacific.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mechanism for enhanced productivity in the early Pliocene/late Miocene east Pacific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weaker wind-driven upwelling. Our findings shed new light on equatorial Pacific dynamics and help to constrain the potential changes they will undergo in the near future, given that the Earth is expected to reach Pliocene-like levels of warming in the next century.
Direct radiative effects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空气中微塑料的直接辐射效应
作者:Laura E. Revell, Peter Kuma, Eric C. Le Ru, Walter R. C. Somerville & Sally Gaw
链接:
摘要
微塑料现在被认为是大气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由于其体积小、密度低,可以随风绕地球传播。大气气溶胶,如矿物粉尘和其他类型的空气悬浮颗粒物,通过吸收和散射辐射(直接辐射效应)影响地球气候,其影响通常用有效辐射强迫(ERF)度量进行量化。然而,空气中微塑料的辐射效应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尚不清楚。
研究组计算了空气中微塑料的光学性质和直接辐射效应(不包括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假设平均表面浓度为1个微塑料颗粒/ m3 ,且垂直分布在10公里高空,则计算出当今大气中空气微塑料的ERF为0.044 0.399 mW/ m2 。
然而,微塑料的地理和垂直分布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假设它们局限于边界层,短波效应占主导地位,微塑料ERF约为 0.746 0.553 mW/ m2 。与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引起的总ERF相比( 0.71至 0.14 W/ m2 ),微塑料ERF很小。
然而,塑料产量在过去70年中迅速增长;如果不认真改革塑料生产和废物管理实践,空气中微塑料的丰度和ERF将继续增加。
Abstract
Microplastics are now recognized as widespread contaminants in the atmosphere, where, due to their small size and low density, they can be transported with winds around the Earth. Atmospheric aerosols, such as mineral dust and other types of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 influence Earth’s climate by absorbing and scattering radiation (direct radiative effects) and their impacts are commonly quantified with the 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ERF) metric. However, the radiative effects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and associated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climate are unknown. Here we present calculations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and direct radiative effects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excluding aerosol–cloud interactions). The ERF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is computed to be 0.044 0.399 milliwatts per square metre in the present-day atmosphere assuming a uniform surface concentration of 1 microplastic particle per cubic metre and a vertical distribution up to 10 kilometres altitude. However, there are large uncertainties in the geographic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microplastics. Assuming that they are confined to the boundary layer, shortwave effects dominate and the microplastic ERF is approximately 0.746 0.553 milliwatts per square metre. Compared with the total ERF due to aerosol–radiation interactions ( 0.71 to 0.14 watts per square metre), the microplastic ERF is small. However, plastic production has increased rapidly over the past 70 years; without serious attempts to overhaul plastic production and waste-management practices, the abundance and ERF of airborne microplastics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您指的是“一种碳化钨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吗
一种碳化钨-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201410271242.4
申请日:2014-06-18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地址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佛城西路8号
发明(设计)人张建峰吴玉萍 洪晟 李改叶 郭文敏
主分类号C04B35/56(2006.01)I
分类号C04B35/56(2006.01)I C04B35/628(2006.01)I
公开(公告)号10407213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李纪昌唐循文
(21)申请号 201410271242.4
(22)申请日 2014.06.18
C04B 35/56 (2006.01)
C04B 35/628 (2006.01)
(71)申请人河海大学
地址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佛城
西路8 号
(72)发明人张建峰 吴玉萍 洪晟 李改叶
郭文敏
(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李纪昌 唐循文
(54) 发明名称
一种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
(57) 摘要
一种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方法,涉及材料工程领域,其中碳化钨- 立方氮化
硼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WC 和cBN,在WC 表面包
覆有Co 纳米粒子层,在cBN 粉体表面包覆有SiO2
纳米层,通过包覆纳米层提高复合材料的硬度、韧
性等性能。一种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
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高温烧结法,首
先分别在WC 和cBN 表面包覆纳米粒子层,然后再
高温烧结获得块状材料,制成的碳化钨- 立方氮
化硼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热稳定性高,硬度高等特
点,可作为高速切削刀具材料或作为钛合金、冷硬
铸铁等传统刀具难以处理的特殊材料的加工成型
领域,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易,成本较低,
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1. 一种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WC 和
cBN,其中在WC 表面包覆有Co 纳米粒子层,其厚度为60-120 nm,在cBN 粉体表面包覆有
SiO2 纳米层,其厚度为20-100nm,包覆有SiO2 纳米层的cBN 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含量为
30-50vol%,WC 和cBN 粉体的纯度均在95% 以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WC 粉体的平均
粒径为2um。
3.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cBN 粉体的平均
粒径为3um。
4.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
步骤如下:
(1)将WC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预热至500-700℃,以二茂钴为
原料,蒸发温度为120-150℃,反应室开始旋转,反应时间为18-50min,包覆结束后,停止旋
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2)将cBN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预热500-700℃,以正硅酸乙酯为
原料,加热至80-130℃,反应室开始旋转,反应时间为15-50min,包覆结束后,停止旋转,并
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3)将包覆后的WC 和cBN 粉体混合,其中包覆后的cBN 在混合粉体中的重量含量为
9%-18%,然后过筛;
(4)将混合过筛好的粉体放入模具,烧结制备块体材料,即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
料;
其中,烧结过程中所使用的烧结温度为1200-1500℃,压力为4-8GPa,时间为0.5-2h。
5. 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WC
粉体包覆过程在氩气保护气氛中进行,氩气的气体流量为20-50sccm。
6. 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BN
粉体包覆过程在氩气保护气氛中进行,氩气的气体流量为10-30sccm。
7. 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和步骤(2)反应室旋转速率为30-60r/min。
8. 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覆
后的WC 和cBN 粉体的采用滚筒法混合,混合时间5-10h。
9. 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
后的WC 和cBN 粉体过筛的筛孔的尺寸为100-200 目,过筛次数为3 次。
一种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材料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致密度、高性能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
以及其粉体的表面处理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机械加工中,切削或磨削加工目前仍是零件最终形成的主要工艺手段。切削加
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是高速切削(包括高速软切削、高速硬切削、高速干切削、大进给量
切削等)。经历了理论探索、应用探索、初步应用和较成熟应用等四个阶段,高速切削技术已
在生产中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加工钢件时切削速度最高已达到2000m·min-1,加工铸铁时达
到3000m·min-1,加工铝合金则达到7000m·min-1,为普通切削速度的5 ~ 10 倍。高速切削
之所以得到工业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是因为它相对传统加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如加工
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工件表面质量好(表面精度高)、不需要冷却液(绿色加工、不污染
环境)并且可以加工淬硬钢等传统加工手段难以处理的特殊材料。
[0003] 作为高速切削刀具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即具有高硬度、抗
冲击、耐磨损、抗热疲劳等特性。目前工业界采用的高速切削刀具材料主要有硬质合金、复
合氮化硅陶瓷、立方氮化硼和金刚石等。WC 和cBN 形成的复合材料,将兼具两种材料的优
点。超硬cBN 相的引入不仅会显著提高WC 硬质合金的硬度和耐磨损,其本身在复合材料
中作为超硬粒子,引发裂纹偏转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韧性,由于具有优异的硬度、
耐磨损和韧性的性能组合,WC-cBN 复合材料被看作是切割刀具领域最有发展潜力的新一
代材料,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2007 年,西班牙纳瓦拉国立大学的Martínez 等
人采用热等静压的方法,制备出了不同cBN 含量的WC/Co-cBN 复合材料。当cBN 含量为
30vol% 时,复合材料硬度达到25Gpa ;而当cBN 提高到50vol% 时,由于所需Co 烧结助剂含
量的增加导致了cBN 向六方氮化硼(hBN)软相的相变,复合材料的硬度反而降低了4GP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07, 90, p415-424)。2009 年,土耳其
Eskisehir Osmangazi 大学的Yaman 等人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方法制备了cBN 体积含量
为25% 的WC/6wt%Co-cBN 复合材料,虽然韧性最大值达到了12MPam1/2,最大硬度只有21GPa
左右(Materials Letters, 2009, 63, p1041-1043),低于Martínez 等人的报道值。2012
年,波兰华沙工业大学的Rosinski 等人采用脉冲等离子体烧结方法制备了WC/Co-cBN 复
合材料,立方氮化硼的体积含量为30%,最大硬度为23GPa 左右(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2, 47, p7064-7071)。2007 年,国内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
实验室的史晓亮等人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对cBN 进行了表面镀金属钛(Ti)膜预处理后,采用
热压烧结方法在温度烧结压力30MPa、1380℃保温60 min 的条件下制备了cBN 体积分数为
30%的WC-10Co-cBN 复合材料,材料的相对致密度为94.2%,强度为750MPa(机械工程材料,
2007, 31, p71-73)。除科研院所外,瑞典三特威克公司(全球领先刀具生产商)也在2012 年
公开了一篇关于WC-cBN 复合材料的专利(Method for producing a sintered composite
body, Patent WO2012038529A2,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以钴作为烧结助
剂,采用无压烧结方法在1350 °C 下制备了WC/Co-cBN 复合材料,但得到的复合材料的最
大硬度为13GPa。
[0004] 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对WC-cBN 复合材料进行了研究并
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然存在复合材料致密化困难、硬度和耐磨损性能不足等问题。WC 和
cBN 都属于难烧结材料,其复合材料通常以Co、Ni 等为烧结助剂(重量含量通常为6-15wt%
左右或更高)在高温下长时间无压或加压烧结才能获得。但Co、Ni 等金属本身硬度低,会
导致复合材料的硬度特别是红硬性的降低。另外一方面,高含量的金属烧结助剂还会加速
cBN 向六方氮化硼(hBN)的相变。而hBN 是类石墨软相,硬度与石墨相当,因此cBN 向hBN
的相变也将导致复合材料硬度的降低,另外相变所带来的体积变化同时会导致材料气孔率
的增加,也会引发刀具材料硬度和耐磨损性能的降低,从而导致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缩短。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WC 和cBN 粉体表面
上分别包覆SiO2 和Co 纳米层以提高其烧结性能,抑制cBN 的相变,提高材料硬度的碳化
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技术方案:一种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主要成分包括WC 和cBN,其中在WC
表面包覆有Co 纳米粒子层,其厚度为60-120 nm,在cBN 粉体表面包覆有SiO2 纳米层,其厚
度为20-100nm,包覆有SiO2 纳米层的cBN 在复合材料中的体积含量为30-50vol%,WC 和cBN
粉体的纯度均在95% 以上。
[0007] 作为优选,WC 粉体的平均粒径为2um。
[0008] 作为优选,cBN 粉体的平均粒径为3um。
[0009] 一种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如下:
(1)将WC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预热至500-700℃,以二茂钴为
原料,蒸发温度为120-150℃,反应室开始旋转,反应时间为18-50min,包覆结束后,停止旋
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2)将cBN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预热500-700℃,以正硅酸乙酯为
原料,加热至80-130℃,反应室开始旋转,反应时间为15-50min,包覆结束后,停止旋转,并
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3)将包覆后的WC 和cBN 粉体混合,其中包覆后的cBN 在混合粉体中的重量含量为
9%-18%,然后过筛;
(4)将混合过筛好的粉体放入模具,烧结制备块体材料,即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
料;
其中,烧结过程中所使用的烧结温度为1200-1500℃,压力为4-8GPa,时间0.5-2h。
[0010] 作为优选,WC 粉体包覆过程在氩气保护气氛中进行,氩气的气体流量为
20-50sccm。
[0011] 作为优选,cBN 粉体包覆过程在氩气保护气氛中进行,氩气的气体流量为
10-30sccm。
[0012] 作为优选,上述步骤(1)和步骤(2)反应室的旋转速率为30-60r/min。
[0013] 作为优选,包覆后的WC 和cBN 粉体的采用滚筒法混合,混合时间5-10h。
[0014] 作为优选,混合后的WC 和cBN 粉体过筛的筛孔的尺寸为100-200 目,过筛次数为
3 次。
[0015]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采用化
学气相沉积法和高温烧结法,首先使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WC 粉体表面包覆Co 纳米层,在
cBN 表面包覆SiO2 纳米层,通过在粉体表面包覆和均匀分散,减少软相粒子Co 的使用量,提
高复合材料的硬度;通过正硅酸乙酯的氧化分解在cBN 粉体表面包覆SiO2 非晶纳米层,抑
制cBN 在烧结过程中的相变,提高材料的硬度等力学性能,然后再高温烧结获得块状材料,
制成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具有结构热稳定性高,硬度高等特点,可作为高速切
削刀具材料或作为钛合金、冷硬铸铁等传统刀具难以处理的特殊材料的加工成型领域,而
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简易,成本较低,可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6] 图1 为本发明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中WC 和cBN 粉体表面包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
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
限制。
[0018]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型碳化钨- 立方
氮化硼复合材料,材料选用纯度大于95% 以上粉体材料和纯度大于98% 以上的金属有机原
料,其中WC 粉体的平均粒径为2um,cBN 粉体的平均粒径为3um,所有材料在进行化学气相
沉积处理之前,已在真空中除气除湿,然后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0019]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型碳化钨- 立方氮化
硼复合材料,步骤如下:
(1)将WC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5Pa,预热至500℃,以二茂钴为原
料,蒸发温度为12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30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20sccm,通
过二茂钴的热分解在WC 粉体表面包覆Co 纳米粒子层,反应时间为20min,包覆结束后,停止
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2)将cBN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5Pa,预热500℃,以正硅酸乙酯
为原料,加热至8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30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10sccm,通过
正硅酸乙酯的氧化热分解在WC 粉体表面包覆SiO2 纳米层,反应时间为20min,包覆结束后,
停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采用FESEM 和TEM 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粉体表面纳米粒子层的粒度及厚度,SiO2 纳米层
的厚度为20nm,WC 粉体表面Co 的粒径为20nm,厚度为60nm ;
(3)将9.1g 包覆后的WC 粉体和0.9g 包覆后的cBN 粉体采用滚筒法(干法)混合5h,然
后过100 目筛3 次;
(4)将混合过筛好的粉体放入模具,烧结制备块体材料,烧结过程中所使用的烧结温度
为1200℃,压力为4GPa,时间2h ;
烧结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为30%,制成的样品直径为30mm,厚度为5mm。
[0020]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型碳化钨- 立方氮化
硼复合材料,步骤如下:
(1)将WC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10Pa,预热至500℃,以二茂钴为
原料,蒸发温度为13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45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30sccm,
通过二茂钴的热分解在WC 粉体表面包覆Co 纳米粒子层,反应时间为18min,包覆结束后,停
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2)将cBN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10Pa,预热500℃,以正硅酸乙酯
为原料,加热至12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50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20sccm,通
过正硅酸乙酯的氧化热分解在cBN 粉体表面包覆SiO2 纳米层,反应时间为15min,包覆结束
后,停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采用FESEM 和TEM 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粉体表面纳米粒子层的粒度及厚度,SiO2 纳米层
的厚度为20nm,WC 粉体表面Co 的粒径为20nm,厚度为60nm ;
(4)将8.9g 包覆后的WC 粉体和1.1g 包覆后的cBN 粉体采用滚筒法(干法)混合10h,
然后过200 目筛3 次;
(5)将混合过筛好的粉体放入模具,烧结制备块体材料,烧结过程中所使用的烧结温度
为1300℃,压力为6GPa,时间1.5h ;
烧结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为35%,制成的样品直径为30mm,厚度为5mm。
[0021]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型碳化钨- 立方氮化
硼复合材料,步骤如下:
(1)将WC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20Pa,预热至500℃,以二茂钴为
原料,蒸发温度为14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60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40sccm,
通过二茂钴的热分解在WC 粉体表面包覆Co 纳米粒子层,反应时间为50min,包覆结束后,停
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冷至室温,取出;
(2)将cBN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20Pa,预热500℃,以正硅酸乙
酯为原料,加热至9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40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30sccm,通
过正硅酸乙酯的氧化热分解在cBN 粉体表面包覆SiO2 纳米层,反应时间为50min,包覆结束
后,停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冷至室温,取出;
采用FESEM 和TEM 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粉体表面纳米粒子层的粒度及厚度,SiO2 纳米层
的厚度为50nm,WC 粉体表面Co 的粒径为40nm,厚度为120nm。
[0022] (4)将8.7g 包覆后的WC 粉体和1.3g 包覆后的cBN 粉体采用滚筒法(干法)混合
10h,然后过200 目筛3 次;
(5)将混合过筛好的粉体放入模具,烧结制备块体材料,烧结过程中所使用的烧结温度
为1400℃,压力为5GPa,时间0.5h ;
烧结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为40%,制成的样品直径为30mm,厚度为5mm。
[0023] 实施例4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型碳化钨- 立方氮化
硼复合材料,步骤如下:
(1)将WC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15Pa,预热至500℃,以二茂钴为
原料,蒸发温度为15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35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40sccm,
通过二茂钴的热分解在WC 粉体表面包覆Co 纳米粒子层,反应时间为40min,包覆结束后,停
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2)将cBN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15Pa,预热500℃,以正硅酸乙酯
为原料,加热至13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35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25sccm,通
过正硅酸乙酯的氧化热分解在WC 粉体表面包覆Co 纳米粒子层,反应时间为40min,包覆结
束后,停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冷至室温,取出;
采用FESEM 和TEM 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粉体表面纳米粒子层的粒度及厚度,SiO2 纳米层
的厚度为100nm,WC 粉体表面Co 的粒径为40nm,厚度为120nm。
[0024] (4)将8.5g 包覆后的WC 粉体和1.5g 包覆后的cBN 粉体采用滚筒法(干法)混合
6h,然后过100 目筛3 次;
(5)将混合过筛好的粉体放入模具,烧结制备块体材料,烧结过程中所使用的烧结温度
为1400℃,压力为5GPa,时间1.5h ;
烧结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为45%,制成的样品直径为30mm,厚度为5mm。
[0025] 实施例5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钨- 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型碳化钨- 立方氮化
硼复合材料,步骤如下:
(1)将WC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10Pa,预热至500℃,以二茂钴为
原料,蒸发温度为15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60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25sccm,
通过二茂钴的热分解在WC 粉体表面包覆Co 纳米粒子层,反应时间为20min,包覆结束后,停
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2)将cBN 粉体放入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室中,抽真空至20Pa,预热500℃,以正硅酸乙酯
为原料,加热至130℃,反应室开始旋转,旋转速率为60r/min,氩气气体流量为25sccm,通
过正硅酸乙酯的氧化热分解在WC 粉体表面包覆Co 纳米粒子层,反应时间为25min,包覆结
束后,停止旋转,并停止原料供应,待冷却至室温,取出;
采用FESEM 和TEM 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粉体表面纳米粒子层的粒度及厚度,SiO2 纳米层
的厚度为40nm,WC 粉体表面Co 的粒径为30nm,厚度为60nm。
[0026] (4)将8.2g 包覆后的WC 粉体和1.8g 包覆后的cBN 粉体采用滚筒法(干法)混合
10h,然后过100 目筛3 次;
(5)将混合过筛好的粉体放入模具,烧结制备块体材料,烧结过程中所使用的烧结温度
为1500℃,压力为8GPa,时间0.5h ;
烧结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为50%,制成的样品直径为30mm,厚度为5mm。
[0027] 将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制成的样品采用维氏硬度压痕法测试WC-cBN 复合材料的硬
度和断裂韧性,拉伸法测试材料的强度,结果如下:
表1 WC-cBN 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硬度、韧性和强度等。
[0028] 由表可知,本发明新型WC-cBN 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韧性和强度,随着包覆
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由30% 增加到50%,WC-cBN 复合材料的致密度呈起伏变化趋势,经历两
次起伏,在包覆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达到45% 时,致密度最高;复合材料的硬度指标随着包
覆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在包覆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达到
45% 时,硬度最高;复合材料的韧性与硬度指标的变化趋势相近,在包覆后cBN 相的体积含
量达到40% 时,韧性最好;复合材料的强度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致密度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在包覆后cBN 相的体积含量达到45% 时,强度最高。
[002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目录:杨超, 杨传秀. 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 Sox 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及测序.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53-56.杨超, 花兆合,周伍,张贺京,王媛,李志红,孙凯. 智能发育不全患者的跖纹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5):580-583杨 超,蔡亚非,龚仁敏,邵登辉,孙影芝.莴苣皮生物材料吸附水溶液中阳离子染料的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 29 (2) : 45-49.杨超,柯丽霞,龚仁敏,刘慧君,孙影芝.花生壳粉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的研究. 生物学杂志, 2005,22(2):45-48.杨超,龚仁敏,刘必融,刘慧君,孙影芝,柯丽霞.花生壳粉生物吸附水溶液中阴离子染料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4,11(15):2195-2198.杨 超,杨传秀,聂刘旺.赤链蛇不同组织Sox基因表达的RT-PCR分析.激光生物学报, 2004,13(5):334-338.杨 超,杨传秀 聂刘旺.两种蛇Sox基因的PCR-SSCP分析. 动物学杂志, 2003, 38(1): 8-12.杨 超,聂刘旺. 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169-172.杨 超,聂刘旺.赤链蛇Sox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激光生物学报, 2002, 11(1):15-18.杨 超,聂刘旺.乌梢蛇赤链蛇Sox基因的PCR扩增研究.皖南医学院学报,2002, 21(3):174-176.杨 超,聂刘旺.乌梢蛇Sox基因的克隆及测序.两栖爬行动物学研究,2002, 10.杨 超,聂刘旺.虎斑颈槽蛇Sox基因的克隆及测序.发育与生殖生物学报, 2002,12.孙影芝,张小平,龚仁敏,刘慧君,杨超.化学修饰对花生壳吸附染料能力的影响.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1):60-63.Renmin Gong, Yi Ding, Mei Li, Chao Yang, Huijun Liu, Yingzhi Sun. Utilization of powdered peanut hull as biosorbent for removal of anionic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Dyes Pigments, 2005. 64: 187-192.孙影芝,龚仁敏,张小平,刘慧君,杨 超.甘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中的阳离子染料. 中国环境科学 2005(suppl.),2005,25(Suppl.):61-64.Renmin Gong, Yingzhi Sun, Jian Chen, Huijun Liu, Chao Yang. Effect of chemical modification on dy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peanut hull. Dyes Pigments, 2005. 67: 175-181.Renmin Gong, Mei Li, Chao Yang, Yingzhi Sun, Jian Chen, Removal of cationic dy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adsorption on peanut hull. J. Hazard. Mater., 2005. 121: 247-250.孙影芝,龚仁敏,张小平,刘慧君,杨超.苤蓝皮生物吸附去除水体中的阴离子染料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1):80-83.杨传秀杨超陈壁辉 扬子鳄大脑皮层后期胚胎发育的超微结构.解剖学杂志, 2004,27(2):152-156.杨传秀杨超陈壁辉 扬子鳄胚胎大脑皮层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的超微结构特征.动物学杂志, 2003,38(2):20-22.柯丽霞,杨 超. 安徽清凉峰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生态分布.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4(10):1739-1742.花兆合, 周伍, 杨 超, 张贺京, 王媛, 李志红, 孙凯. 智力低下患者的手纹分析. 人类学学报,2002 , 21(3):239-244.杨传秀杨超.陈壁辉初孵扬子鳄端脑基底中枢的组织学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5(3):270-273.杨传秀,杨超.陈壁辉初孵扬子鳄大脑皮层组织学结构观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43-46.杨传秀,杨超,陈壁辉.初生扬子鳄嗅球、嗅束的组织学结构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4):321-323蔡亚非 杨 超 李君陈壁辉. 虎斑颈槽蛇Duvernoy腺超微结构.解剖学杂志,1999, 22(6): 492-495.
近来,一些报刊上频频出现“欧盟将禁止使用偶氮染料”的文章,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妥的,应该是“欧盟将禁止使用有害的偶氮染料”,少了一个定语,其内容却大相径庭。染料按应用分类,有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等,按结构分类有偶氮染料、硝基染料、硫化染料、蒽醌染料等。染料分子结构中,凡是含有偶氮基(-N=N-)的统称为偶氮染料,其中偶氮基常与一个或多个芳香环系统相连构成一个共轭体系而作为染料的发色体。偶氮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制品等染色及印花,在合成染料中,偶氮染料是品种和数量最多的一类,约占一半以上,目前印染厂使用的偶氮染料品种多达600-700种,是不可能被全部禁止的,有很多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阳离子染料都是偶氮染料。偶氮染料具有很广的色谱范围,包括红、橙、黄、兰、紫、黑等,色种齐全,色光良好,并有一定的牢度,因此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纤维的染色。德国政府于1994年颁布的日用法令规定,凡输德皮革、纺织品必须进行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简称AZO检测),这里的“禁用偶氮染料”并不是“禁止使用所有的偶氮染料”,而是“禁止使用有害的偶氮染料”。该检测项目也是国际纺织品生态研究和检验协会发布的Oeko-100标准(即通常所称的环保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之一,标准规定纺织品中不得含有23种偶氮染料中间体,若检出其中一种即为不合格产品。禁用偶氮染料染色的服装与人体皮肤长期接触后,会与代谢过程中释放的成分混合并产生还原反应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会被人体吸收,经过一系列活化作用使人体细胞的DNA发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因。欧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输入量较多的市场之一,据海关统计,2001年,我国出口到欧盟的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的总值超过64亿美元,约占当年同类商品出口总值的11%,欧盟对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的新规定,已引起我国纺织界及染料界的高度重视,含有有害芳香胺中间体的偶氮染料的合格代用染料已纷纷出台。只要我们对欧盟的法规引起重视,是不会影响企业产品出口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