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3、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文化软实力,可以为经济社会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遭世界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腐朽的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文化对国家有很大影响: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增强文化建设,能够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建设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解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正确认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成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文化建设唯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以及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马克思哲学形成过程中,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不断地突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在不同时间、不同文本的论述,显现出的一个在逻辑上一致的重要思想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在于变革社会存在,尤其是变革现实的物质基础;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不起决定性作用。不过,随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诞生,也产生了一种像历史唯心论一样偏离了唯物史观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中唯一起作用的因素,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意识仅仅是被社会存在决定的附属物。这种观点虽然距离唯物史观要近一些,但是,当它被用来指导社会发展时,常常会使人们产生对社会发展的简单化看法,忽视影响社会发展的其它因素,尤其是忽视作为社会意识组成部分的文化心理结构和文化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原本可以更好、更快地发展的社会出现一些本可避免的问题,甚至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
因为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1、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黄金年龄,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人生富于理想且宝贵;2、中国的未来是年轻人的世界,而大学生作为年轻人的代表,其思想认识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所以,每一名大学生都应该正确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和重任;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实践应当使大学生们认识到,在中国,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理论信念,跟共产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在未来走向社会工作中实践自己的价值,创造出无愧于时代要求的业绩。第四层意思,要回答出当前西方一些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危害。主要要说一些西方民主潮流的涌入,以及当前国内一些消极腐败现象的出现,使一些大学生对中国失去信心,对党失去信心等等,但要深刻看到,中国的有些情况被夸大,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里,干任何事情都不是容易的,照抄照搬西方并不是正确的选择,这一点历史已经证明。所以,大学生不要被眼前一些挫折所气馁,也不要被西方的一些外表所迷惑。要坚定信心。
阿森纳无记名
一是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这个思想虽早已有之,但形成明晰的科学概念,既要有实践的积累,又要有理论的准备。至抗日战争前期,这两个条件都已具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进行初步总结,写出了许多重要著作,特别是《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的写作,为在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有了这个前提,提出至今仍为“显学”的科学概念乃是势所必然。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这个科学概念时说:“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民族化”这一基本内涵非常明确。此后,毛泽东又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或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或具体实践)相结合(或之统一)”的科学概念,来表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这两个科学概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史的第一块里程碑。二是明确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先是在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根据抗日战争的新形势,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指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要走相反的道路。这就是“乡村能够最后战胜城市”的道路。随后,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毛泽东进一步阐释了中国革命走这条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能性等问题,并且深刻地论述了这条道路是中国革命胜利之路的基本经验,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三大法宝”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上的成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成果。三是构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核心理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无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基础理论。但是,如何对党在二十世纪上半叶领导的革命进行定位,更为系统、深入地回答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则不是这个理论所承担的任务,而需要外延更大、层面更高的理论来解决。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处理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错呈现的极端复杂局面的驾驭能力和斗争本领,促进了中国革命理论的提升。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进一步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抗日战争的新鲜经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概念,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性质进行了科学定位。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时构建的和后来继续丰富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精辟地论述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领导权、动力、前途、发展阶段、总路线,以及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纲领和政策等诸多重大问题。这个理论为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作了最重要的理论建构。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光明日报》2003年12月2日B1版)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他不仅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成为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并且,他率先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尤其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思想,成为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第一,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的提出,是毛泽东探索适合中国革命道路实践的产物。“五四”时期,早期的共产党人如李大钊就敏锐地意识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还须使之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虽然没有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概念,但在实际上已经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由于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投入到激烈的革命斗争实践,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这个问题,在很长的时期里缺乏认真的讨论,因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的现象逐渐滋生并日益浓厚,最终在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乃至连续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给革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中国革命几度遭受曲折反复的过程中,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极端重要性。1938年9月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在《论新阶段》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他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成为当时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共识,经过延安整风运动,更成为全党的共识。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既是在对中国革命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抽象出的概念,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毛泽东在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上的高度自觉性。第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虽然没有像“实事求是”一词那样给予明确的界定,但他阐明了它的基本含义。他认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他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归结起来,毛泽东的观点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就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使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表述,其核心或本质,就是后来毛泽东所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第三,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怎样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毛泽东极为关注的问题。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途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其关键是创新。毛泽东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所谓“中国的特点”,即“中国实际”,包括“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显然,“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鲜明地指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马克思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另一方面,就是“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毛泽东说,“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他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其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形成新的理论。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另一方面要使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化,这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全部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道路。第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标志性成果——毛泽东思想。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率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这一与俄国革命不同的道路,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方面开始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来表现、充实和丰富,开始其中国化。在后来的理论创造中,毛泽东还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优秀成果进行一番改造后,用来充实、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使其在内容上带有中国的民族文化的特点,从而在实践上成为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构建了完整而又系统的中国革命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第一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顾名思义,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作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为此,推动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是刻不容缓的。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的发展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国内来说,我国在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并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基础上跨进21世纪,历经探索,我们已经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采取了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现在,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指出了新世纪初期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这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 推进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从价值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纽带,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基础构建而成的,它蕴涵着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活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切实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广大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就必须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而且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力明显欠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当代大学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使我们更加了解我们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和“怎样建设国家”,从而在我们的心中构建共同的价值理想和精神家园 。 (二) 推进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与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突出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辉煌胜利的成功法宝,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也是把理论学习引向深入的重要环节。实践对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掌握国情,增强爱国情感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就必须与广大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实际紧密结合,回答和解决当代大学生关心的专业学习、人际交往、社团工作、社会实践、升学就业等热点和难点问题,消除马克思主义高高在上或本本化而脱离大学生生活实际的生疏感,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对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等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突出实践性,才能引起当代大学生的注意与好感,进而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大课堂的锤炼,把科学理论与生动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把党的地位与国家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并在实践活动中积极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三)推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必须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突出民族性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的历史环境中所阐发的“新原理”,它既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熟谙中国的实际并时刻紧扣这一实际。中国化从价值层面来讲首先就是一个民族性的认知范畴,一个理论体系只有做到民族化,才能凸显理论的本国特色。对中华民族而言,中国特色亦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要在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获得中国人民的认可,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的认可,就必须把其基本理论不断融入中国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文化元素之中,因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可以为一种理论提供广泛的民族情感和心理认知基础。 因此,推动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就必须考虑民族性的特征,重视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相融合,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精髓渗透到大学生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去。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才会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会具有广大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才能加深大生群体的心理和文化认同感、归属感,才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意识,并将这种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的价值追求演化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动力,进而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融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融入大学生报国为民和实现个人理想的奋斗过程中,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推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我们应该不断为这个使命奋斗,为马克思主义中固化的实现积蓄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这些都是科学的理论!第二、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第三、 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第四、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产生的一般规律。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研究它们提供了条件。第五、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预见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我想,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上述五种其他哲学并不包含或不全面包含的真理性认识,才使我们越来越重视这门科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它,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理论不仅仅应该是理论,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无限的社会实践中去,这就是我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最深体会。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3 13:4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心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有将近百年奋斗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开创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30年中,形成了这样一套在社会主义基础上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使社会主义能够充满活力从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并经长期奋斗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这实在是党之大幸,国家之大幸,人民之大幸,中华民族之大幸。这又一次有力地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关节点上,仍然能够以自己的奋斗来代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前途,并且能够凝聚越来越多的人共同奋斗来代表这个伟大前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践获得的伟大成就,说明其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不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而是不要马克思主义了;第二,要解放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不这样,马克思主义就变成僵死的教条,变成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洞的词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意味着这两方面都坚定不移,毫不含糊。在中国共产党人看来,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其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离开中国实际和我们已经取得伟大成功的道路和理论体系,而去另外寻求和依傍别的什么主义和模式,没有前途,没有意义。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3 13:43 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为了胜利完成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回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50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旺盛生机和充满活力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学习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其他课程是一个从宏观角度理解的基础,如果这门课程学习好了,其他课程也就可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我觉得学习这门课程对我最大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更多的是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许多,分析和解决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认为开设这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 ,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奠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青年学生能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由此我认为 这门课程在整个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6-23 13:44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 ,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 ,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 ,关键是:一要联系社会实际 ,二要联系我们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样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已经具有将近 160年的历程 ,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经过了 90多年的发展 ,和平、 发展、 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深入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 ,国际环境复杂多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世界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所以 ,我们要联系国际、 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些同学认为这门课程深奥难懂 ,觉得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了 ,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 ,而且认为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但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时 ,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体现出其中的原理。比如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在我们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时时可以用到 ,在生活中运用这些原理来解决问题 ,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大学生不仅是处在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阶段,而且也是处在一个思想可塑的阶段,开设这门课程无疑是给学生一次意义非凡的头脑风暴。
求一篇论文,题目:试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类文...通货膨胀降低了持有股票的回报。如果收益增加10%但美元价值下降10%,那么持有股票就没有回报。为了弥补,人们愿意支付的价格需要下降,以便在感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后获得奖励。力。对于现如今的婚姻,离婚率是人人可以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在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第一个二级学科。
人类的起源,可以说是学术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不论是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生物学家、化学家,甚至於哲学家、宗教家,都曾对人类起源做过各种角度的研究,然而,迄今仍没有最令人信服的说法。 关於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各民族都相当丰富,其中有些说法颇为相似,当然不同的也不少,在这些神话里头,很有趣的,我们可以发现有和进化论不谋而合之处。 归纳各种神话,人类的起源可以分为『呼唤而出』、『原本存在』、『植物变的』、『动物变的』和『泥土造的』五种,现就分别叙述。 《埃及神话》说人类是神呼唤而出的。自古以来,埃及一直是个神秘之地,她是所有古老国家中最自我封闭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的文明很难对她发生影响,因此她的人类起源的说法也和别的民众不同。 埃及人认为远在埃及於世界上出现之前,全能的神『努 (NU) 』就已存在,他创造了天地的一切,他呼唤『苏比』,就有了风;呼唤『泰富那』,就有了雨;呼唤『哈比』,尼罗河就流过埃及,他一次次呼唤,万物一件件出现,最后,他道出『男人和女人』,转眼间,埃及就住满许多人。 造物工作完成,努就将自己变成男人外形,成为第一位法老王,统治大地人类,开创安和繁荣景象。 人类原本就存在着的神话,散见於北美印第安人和纽西兰毛利人。印第安人神话中说到神创造天地,然后从地下带领人类上来,生活在大地上。毛利人的神话说『兰奇』和『巴巴』是天和地,是万物源头,当时天和地未分开,四下漆黑,其儿子渴望得到光明,便用力将天地推开,光明於是出现,一向藏在黑暗中的人类便被发现,原来他们也是天地所生。 认为人类是植物所变的为日耳曼神话,它说天神欧丁 (ODIN) 有一天和其他的神在海边散步,看到沙洲上长了两棵树,其中一棵姿态雄伟,另一棵姿态绰约,於是下令把两棵树砍下,分别造成男人和女人,欧丁首先赋予生命,其他的神分别赋予理智、语言、血液、肤色等,成为日耳曼的祖先。 人类是由动物变的之神话相当常见。在澳洲神话中说人是蜥蜴变的;美洲神话则说人是山犬、海狸、猿猴等变的;希腊神话也说某族人是天鹅变的,某族人是牛变的。 我们由这种『动物变人』的神话中,可以发现很接近进化论的说法,尤其是美洲神话中说人是猿猴变的,就完全与进化论相吻合,这种巧合,很耐人寻味。 我国神话论及人类起源的有数种,比较早的说法是《淮南子精神篇》:『有二神(阴、阳二神)混生,经天营地……类气为虫(混浊的气体变成虫鱼鸟兽),精气为人(清纯的气体变成人)。』这种说法并未受多大重视。 晚一点的说法则指盘古垂死化为万物之时,身上的寄生虫变为人类。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盘古)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人)。 』此种说法也没有流传开来。 另一种说法是指人类由黄帝所造,然后由其他的神上骈和桑林赋予四肢五官,见淮南子说林篇:『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这种说法很有趣,和日耳曼所述的很相似,可惜上骈和桑林是什麽样的神,在其他古籍中并无叙述,徒留一个谜。 在所有神话中,『泥土造人』的说法最多,也最为流传,如纽西兰神话说人是天神滴奇 (TIKI) 用红土和自己的血制成;美拉尼西亚人也这样说;希腊神话说神从地球内部取出土与火,派普罗米修斯和埃皮米修斯兄弟二神,分别创造动物与人类,并赋予人类种种个性和智慧。 北美洲西部的迈都族印第安人认为当初『大地开创者』创造树木鸟兽之后,说『我要造人了。』便取些暗红色泥土搀水,做成一男一女。 在所有神话里,最引人入胜的泥土造人故事,要数我国的女娲和犹太神话(圣经)的上帝。 话说盘古开辟天地之后,不知经过多少年,忽然在天地间出现女娲。女娲在这荒凉天地中感到寂寞,有一天,她对着水,照见了自己,心里想要是天地间有几个像自己的,彼此说说话,该有多好,便不自觉的抓泥土,和上了水;照自己的形体捏出泥偶,放在地上,迎风一吹,便成为活跳跳的东西,於是给他起名为『人』。 原先女娲一个接一个继续不停的造人,但进度缓慢,终於感到吃力,心想要如何快速造人,以填补辽阔的大地时,他背靠山崖,顺手摘下藤条,懒懒地在和了水的泥浆里搅着,然后一甩藤条,洒落许多泥点,这些泥点落在地上,经风一吹,都变成了人,於是不停地挥动藤条,大地上的人也不断的增多了。 圣经里的上帝造人故事记载在旧约的创世纪之中。话说上帝花了五日时间创造了大地万物,到第六日他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於是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进人的鼻孔后,就成为活生生的男人,取名亚当。 不久便取下亚当的一条肋骨,造成一个女人,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称他为女人。』 在女娲和上帝造人的神话里,可以发现共同之处是都按着他们的形像造人,由此可见女娲和上帝的长相和人相似。不同之处在於圣经描述女人是男人肋骨造的,而不是泥土造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着,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然而,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要善于思考,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颠。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与可持续发展思想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专题报告中,明确地界说了“可持续发展”以后,可持续发展思想便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特别是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二十一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战略便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也相继对“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探讨。我国政府于1994年便率先发布了《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保持与之相适应的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的战略目标。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作为《我们共同的未来》专题报告给“可持续发展”界定的经典定义,还是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本质、内容、规律和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均存在不足。有的学者认为,当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就是我国古代道家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人类久远以来就一再深入思考着的问题”,“道家、道教的思维方式为我们讨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学术研究1998年第3期“道家、道教思维方式与可持续发展”)有人提出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实质就是要强调“超越人类中心”的“自然界的价值主体地位”,认为自然界、生态环境是独立的价值主体,人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界的利益,尊重自然界的权利,要“以自然为中心”。还有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等同于生态发展。我们认为,陷入这些认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高度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未能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引,从思维方式、方法论、本质和内容等方面厘清“可持续发展”与以往发展思想的区别。 一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以往发展思想与实践的反思而问世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以往发展思想的根本区别是什么?这是需要首先明晰的问题。任何发展观都是某种世界观的体现,而世界观实质上就是哲学思维方式。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着社会发展思想的不同,以往的发展思想依赖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可持续发展”则以马克思恩格斯开创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指导。 在古代社会,由于物质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无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得不依赖自然性的关系靠天去生存。这决定了人们的思维能力也是低下的,人们认为,外在的神秘的客观力量掌握着自己的命运。这便产生了以追求绝对真理、永恒本质为目标的前定论的思维方式,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未能正确处理主体(现实的人)与客体(自然环境与社会关系环境)的辩证关系。客体成为主客体的关系的绝对重心,主体则是客体的奴仆。人们热衷于探寻事物的先在本质,从先在本质出发去演绎、推论事物的现在和未来。建立在这种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观实质上只能是一种生存现,表现为人们对自然界的盲目崇拜与屈从。中国古代道家的思维方式即是如此。他们提出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大自然的和一、统一或和谐,但这并不是凭借科学知识去认识自然得出来的结论。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追求无为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不应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不合理的,都是对自然的破坏。这就取消了人类改造自然、谋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必要性,是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近代以来,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的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发展,人文精神的兴起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认识到自身的巨大力量,人类不断扩展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深度与广度。在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同时,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也走向了极端——人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至高无上的征服者、压迫者,人类可以摆脱自然与社会的任何限制。如培根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拷打出自然的奥妙”,对待自然必须“在她漫步时紧追不舍”,使她成为“奴隶”,“强制令她提供服务”。实质上,近代人的思维方式存着与古代人同样的局限性,也未能正确把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他们虽然看到了主体对客体巨大的改造作用,却忽视甚至否认客体是主体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客体对主体也具有制约与改造作用。他们将主体作用于客体过程中凸现的主体力量加以抽象化、绝对化,顶礼膜拜,使之成为一种先验的外在权威力量,成为另一种“先在的本质”。古代人对客体力量盲目崇拜,而近代人则对主体力量盲目崇拜,同样陷入了由预设的本质去解释现存世界的前定论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为指导,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思想便应运而生。近代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发展思想最早的代表。他把社会发展简单地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增长过程,而经济增长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地制服和掠夺自然,获取物质财富的过程。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前,上述发展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工业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第295-296页)以这种发展思想为指导,西方工业化国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负面影响。它引起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破坏生态平衡,又导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享受为特征的腐朽、颓废的文化价值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则既继承了前人的积极因素,又克服其局限性,立足于时代特征,开创了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了发展哲学的科学变革。实践概念在哲学史上早已提出,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才给予了科学诠释。在欧洲哲学史上,康德正式把实践概念引入哲学,并提出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概念。但康德的“实践”局限于伦理实践范围,其他实践活动则被排斥在外。黑格尔提出了“实践理念”的概念,但他讲的“实践”在根本上是抽象的理念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只是这种精神活动的“样式”。费尔巴哈把实践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了“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的合理见解,但他又认为,“实践”或“生活”就是吃喝、享用对象等等。被恩格斯称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宣告了科学的实践观的诞生。马克思指出,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具体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这一过程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人来自自然存在,受到客观世界的制约,需要不断地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断地改变自身,这即客体作用于主体的过程。二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能够突破自然与社会的限制,改变周围的环境,按照自己的需求、目的创造出属人的对象世界。这即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实践就是上述两方面的统一过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5页)只有建立在实践的思维方式基础上的社会发展思想,才能克服其他发展思想的局限性,指导社会的发展步入正途。“可持续发展”则属于这一社会发展思想。它既不是从先验的、外在的客体出发,又不是以被抽象化、张扬至极端的主体意志,以抽象的理性、人性本质为出发点,而是将具体而现实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既明晰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作用,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又把握主体所具有的自觉能动性特征,人们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满足自身的需要与利益,而不是乞求大自然的恩赐,生活在与自然的原始统一性中。“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我们只有立足于实践思维方式的高度,才能从根本上将可持续发展思想同以往的发展思想区别开来。 二 “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也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理论基础,才能给予科学地解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56页)通过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剖析,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发展的实质提出了全新的诠释。他们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变化也内含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体的需求与愿望的满足过程和价值目标不断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不同,自然的发展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设定的目标从事社会活动,人类社会历史是主体的自觉创造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进行价值选择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具有客观必然性、存在内在规律的进程。因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均对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具有制约作用。主体只有不断地认识客体的本性,遵循客体的发展规律才能得以生存与发展。第一,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客观规律。第二,社会客体即社会关系也制约和规定着主体的活动。马克思指出:“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344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其发展是有内在客观规律的。第三,生产关系又受着社会生产力的制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体现了一定的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规律。这决定了人类社会演变的基本趋势是前进、上升的,或者表现为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飞跃,或者表现为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社会关系的调整与改革、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意识形态的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的价值选择活动提供一种客观的可能性空间,即选择的自由度。人们不能够突破和超越规律的支配和约束而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人的价值追求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形成、作用过程并非是外在、互斥的关系,而是内在一致、有机渗融的同一过程。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又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社会发展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社会发展本质观对当代的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全面地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及运作之中。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在于:一是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客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对近代发展思想的反思与反动,一些思想家走向了另一种极端,视自然为社会发展的主体,追求“世外桃源”,抵制科学的发展,走向一种非理性的“自然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则批判了这一观点,并全面阐述了主体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首先,只有实现主体能力即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创造价值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满足主体的需求,实现主体的价值选择,从而实现社会的发展。其次,发展主体能力,必须扬弃传统的需求观,代之以全面的需求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价值选择是全面的,既有物质环境的要求,又有精神环境的需求;既有政治环境的需求,又有生态环境的需求。只有各方面的需求都得到满足,人的主体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否则,只能造成“单向度”的片面发展的人,人类社会也只能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再次,可持续发展还克服了近代发展思想在发展主体问题上——把发展看成是少数人的发展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只考虑当代人的发展,而忽视后代人的发展——的认识误区,提出了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的发展主体观。它认为,发展的主体总体上分为:个体主体即个人,群体主体即民族、阶级等社会集团,社会主体即个体与群体的总和。在当代,我们既要关注个体主体与群体主体的发展,又要关注社会主体的发展。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与对立固然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甚至否认这一点。但由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所组成的人类社会生活在同一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全球化,人们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阶级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与价值目标。即使对地球环境的某一局部破坏,也将造成世界性影响;任何一个自由主义的发展行动都可能对周边地区产生不可低估的副作用。任何个体与群体要达到发展自己的目的,必须提倡与实行代内主体平等思想,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要注意维护弱发展地区和国家利益,通过协同发展,消除国家和地区间的对立或紧张关系。这样才能实现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发展的广泛性和持续性。同时,当代人的发展必须惠及后代或至少不应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改善和优化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实现代际平等。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人的需要不仅包括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包括未来人的需要。社会发展既为当下所决定,又为未来所决定,而后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前人的发展。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代际分配中,后代人只能接受其前辈遗留下来的自然与社会条件。如果当代人只顾自身的利益,过量开采资源或破坏生态而剥夺了后代人使用资源的权利,对他们的生存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消极影响。 社会主体的价值选择活动不能超越客观规律的制约,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客体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自然客体的发展是主体发展的首要条件。要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界持续发展,即社会发展不超过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使自然界通过再生或因新的开发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环境或条件。其次,当代人类面临的灾难性困境也是由于社会客体即人类社会内部相互关系的严重失衡和损害而引起的。有许多表面上看似乎纯粹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究其根源则是由人类社会内部的彼此冲突和对抗而导致的。而民族纠纷、宗教冲突、种族歧视、暴力恐怖、颓废空虚等社会邪恶都是由于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衡和社会制度不良等原因造成的。只有先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才能保住主体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 社会发展的内容是什么?以不同的发展哲学为根据,则有不同的阐述。囿于将主体的力量抽象化、终极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近代发展思想和现代西方发展经济学、早期现代化理论都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将社会的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作为评判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例如,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以储蓄和投资的增加为引擎,以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发生重大变化为基本特征的经济结构的转变过程。经济学家凯恩斯则作出了“有了经济就有了一切”的总体概括。结果使许多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如巴西、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家,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使整个社会系统功能失调,致使原有的社会问题未能缓解,反而引发了生态恶化、能源短缺、失业人口剧增、社会动乱频繁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法国著名经济学家佩鲁对近代发展思想提出了批评,提出了“新发展观”。他认为,增长论是一种唯经济的观点,具有相当大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他在其代表作《新发展观》中提出:发展要以人为中心,实行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佩鲁指出了“经济增长论”的弊端,扩展了社会发展的内容,这是正确的。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发展哲学思想,“自然”并没有作为一个重要变量纳入到发展的框架之中。而且他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提出“在文化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各种经济与社会角色到处都会无能为力。”(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第22页)他颠倒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陷入了文化决定论的唯心史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运用实践反思方法,对社会发展的内容作出了深刻而全面的阐述。人类的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四种基本形式:保护和支持生态环境的实践,物质生产实践,创立和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精神生活的实践。这四种实践产生了社会发展的基本领域,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人类社会就是由这四个系统所组成的大系统。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只有社会系统诸要素的全面而协调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这一社会发展最高目标。社会系统诸要素处于相关性之中,并遵循一定的秩序和规则。第一,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离开生态环境,人类的一切活动便无从发生。同时,生态环境的优劣,通过对生产的不同影响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较为优越的国家或地区比环境较为恶劣的国家和地区在发展速度上会更快一些。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支持问题便成为可持续发展思想与战略问世的缘起,生态环境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得到了具体而全面地确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第二,在社会大系统的四大要素中,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与最终决定力量。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影响和作用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就越大。同时,经济的发展决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4-375页)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第三,政治的发展在社会大系统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自身中介性的作用协调生态支持、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的交互关系,是社会各要素发展的保障。首先,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性质。社会的政治制度不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效果是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赖于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社会秩序的不合理决定了资本主义以及前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使生态环境得到良性发展。资本家自私自利的短视行为必然造成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其次,政治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反作用。当社会政治的发展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时,就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作用;而当政治上层建筑已经腐朽衰败,并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再次,政治的发展直接决定社会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性质。任何一种性质的社会制度为了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都要寻找它的“代言人”,都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伦理等思想体系。第四,文化的发展对经济、政治和生态的发展也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它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经济的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但他们不是机械论者,并不认为其余因素都是消极的。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能动性。首先,生态环境的发展依赖于人们生态观念的革新。人类必须摈弃人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征服意识。人类崇拜自然的动机,并非爱护与治理生态环境,只能使人类陷入愚味与落后,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征服意识则产生了盲目开采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将人类推向了生存危机的边缘。其次,任何经济行为并不是一种无主体的自发行为,在某种经济活动和经济模式的背后,总存在着某种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支撑。但由于经济与文化的不平衡性,这种观念不可能自发地产生,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提倡和培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通过培育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观念、新意识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次,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必然有利于人们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增强,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规范化、有序化,从而促进社会政治的发展。很难设想,在一个教育没有普及和提高,文盲仍占人口较高比例的社会,会产生高度发展的民主政治。 从总体上讲,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充满着矛盾,充满着危机,并且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和浪费大量的自然资源、社会财富为前提。这种社会系统的结构是不协调的,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这在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更加突出,物质的富有和精神的空虚、经济的繁荣和道德的堕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共存并生的。 在当代,我们制定和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为指导,视社会为生态、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的系统,注重生态文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从而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我们要强调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前提作用,制定、实施各方面的环境和资源保护与支持计划,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创造更多的人造资源,保护非再生资源,并健全立法监督工作。经济的基础地位决定我们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为此,我们要完成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性向集约性转变。同时,我们要推行积极稳妥的人口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提高人口质量,使庞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本,使得对可持续发展的消极因素变成积极因素。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目标。自党的十三中全会以来稳步推进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把“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作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民主与法治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通过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必须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民主政治架构,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要求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为之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们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科学与教育事业,促进高科技水平与人才素质的飞跃。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成为人们思想与行动的指南,为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只有从这四个要素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并明确各个要素的特点及其关系,才能走出将可持续发展局限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误区,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运作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指,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更不能做到博见约取,标新立异。
孔子的这两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这里所说的学习,主要指从书本上汲取间接经验。古今中外,凡成大学问者,无一不是博览群书,读破万卷的。人非生而知之,只有不断学习前人的经验、成果,充实自己的头脑,才能进一步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这一巨着,曾在大英博物馆潜心研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可见认真读书是成才所不可缺少的。
要勤于学习,必须博览熟记,持之以恒。鲁迅先生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另外,学习还要持之以恒,要“戒怠荒,戒无恒,戒躁急,戒泛杂”,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然而,学习本身并非目的,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为此,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认真的思考,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的有机联系。如果学到的东西不经头脑加工,就好比吃下的食物未经口腔咀嚼、肠胃消化,即便是美味佳肴,也不会被身体吸取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法国作家伏尔泰对此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可见善于思考是多么重要!
要善于思考,需要有蜜蜂酿蜜的精神。每一克甜美的蜂蜜不知凝聚了那小生命的多少的心血。思考也需要我们下苦功夫,以“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索精神去钻研,切不可不懂装懂,浅尝辄止。
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是学习的升华。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思考才能深入;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学习才有效果。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知识才能巩固,技能才可纯熟,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的必由之路。
愿我们大家都能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去勇敢地攀登科学知识之颠。
一、马恩文艺观的核心命题 (一)文艺的基本定位文艺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上层建筑部分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二)核心命题“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体现了马克思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文艺问题的全面而的理解具有根本性的革命转换意义。 代表了马恩对文艺本体内涵的基本规定体现了这一命题高度的概括性与包容性。 文艺意识形态反映社会现实含认识属性。强烈实践意向体现价值评判满足主体特定审美需求 (三)文艺的意识形态内涵 首先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属于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 其次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最后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四)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 其一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便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按照特有的规律发展的内在逻辑。 而文艺作为意识形态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其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因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之间 有不平衡性这就决定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有独立自主性。 其三文学界艺术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还存在着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属性 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距离较远它是一种“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
“艺术生产”思想的发展是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早期侧重于哲学的研究,艺术生产论也就贯穿于《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中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的大背景下,《共产党宣言》进一步完善了“艺术生产”的理论。晚期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艺术生产论给予了充分论证,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命题。从“艺术生产”缔造过程中我们看到“艺术生产”的生产性特征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审美体验的“物化”过程,对我们当前艺术发展的继承和创新依然具有理论意义。一马克思最初对艺术生产的表述是在《手稿》中出现的,在谈到“异化劳动”后,他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初次把艺术作为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从哲学的高度阐释了艺术生产乃是使人的被异化的生命向自己的真正的社会存在复归的一种方式。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又继续阐发了艺术是一种生产活动的思想,有“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关于意识的生产”、“语言中的精神生产”等提法,明确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没有单纯的画家,只有把绘画作为自己多种活动中一项活动的人们”。这里,马克思不是为艺术谈艺术,而是根据唯物史观为精神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结构中定位,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的形态,是—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即“艺术生产”,从而与“物质生产”成为一对范畴。直接提出“精神生产”的概念是在《共产党宣言》中:“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马克思再次指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保持了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两种生产的基本看法,亦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强调包括艺术生产在内的整个精神生产归根到底制约于社会物质生产。马克思虽然并不重在谈艺术,但却深刻地揭示了作为精神生产之一种的艺术生产其自身发展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到了晚期,马克思不仅从哲学的,甚至更从艺术本身的乃至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艺术进行更为广泛的涉及。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艺术本身的阐述:“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拿希腊人或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4]马克思不仅把艺术直接作为生产,而且还以双重肯定的语式加以强化。如果说以前马克思大都是着眼于社会物质生产而指出精神生产的被动性和从属性,这时马克思则把视点转移到艺术本身,第一次明确指出它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性和相对独立性,这种论述是对艺术生产发展规律的丰富与深化。思格斯在他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组通信中进一步补充、完善了这一学说。这—命题阐明了艺术在一定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艺术的社会的、历史的、具体的规定性。艺术生产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生产方式,体现出这样的不平衡性,是十分自然的。原始洞穴壁画、古希腊神话、商周青铜器……早已过了它们的发展期,甚至书法、油画、戏剧等艺术门类本身,也再也不可能发展到它们曾经所拥有过的高度了。有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只能产生在一定的历史时代,或者在一定的时代才能繁荣。在此,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思想已经完全成熟。马克思对艺术生产的表达从艺术本身的美学视野又先后扩展到哲学视野和政治经济学视野,全面丰富发展了“艺术生产”思想。我们将从多视野的角度中探询艺术生产为何成为生产从而为当今的艺术发展和创新提供理论意义。二把“艺术”与“生产”联系在一起,视艺术为生产,早在马克思之前就有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技术都和生成有关。而创制就是去思辨某种可能生成的东西怎样生成。它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这些事物的开始之点是在创制者中,而不在被创制物中。”这里的所谓“创制”就是意指艺术。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创制就同生产技术一样也是一种生产。但是,这种艺术生产又同其他生产具有根本的不同。它是通过人的思维将可能存在的也可能不存在的事物创造出来。因此,艺术品都是人创造性的生产物品。但是,亚里士多德没有看到艺术是如何使一种可存在也可不存在的东西变为艺术物品的存在的原因。对此,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全面考察了人类生产活动,包括艺术生产活动,提出了“人的本质对象化”就是一切生产的实质这一重要命题。马克思对生产(包括艺术生产)的看法,强调主体的人及其心理能力。他认为,新的社会“作为恒定的现实,也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人有这些本质力量就必然要在他的生产劳动中实现出来,任何真正的生产都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艺术生产中,同样要求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同样要求人的心理能力的实现,这与别的生产是同样的,所不同的只是要求某些审美的心理的特别的发展。对这一点,马克思也清楚谈到了。对艺术家或对欣赏艺术的人说,马克思要求他们有“感受音乐的耳朵,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他说;“从主体的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他还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这虽然是对艺术和自然美的欣赏来说的,但对整个艺术生产活动都是适用的。就是说,对艺术生产来说,不但要有像物质生产时那种主体的心理能力,而且还特别需要审美的心理能力。实际上是作为艺术家、艺术欣赏者的整个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艺术活动中去表明整个人的力量的确证。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能决定了人总是要运用自身的自然力的运动,以达到占有对自身生活有用的自然物质的目的。这就使任何生产劳动,在本质上都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艺术生产是人的身心的投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艺术生产”从生产的意义上说,就是具有这种性质的。当艺术借助艺术生产力,并表现为一定的“物”的时候,才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接受。如果没有“物”这个载体艺术家的艺术意识只装在自己的脑子里,那便会失去社会意义,审美价值总是渗透在形式中从而对艺术发挥作用。当然“艺术生产”概念的确立,突出了艺术活动的“生产”的特性———生产的基本性质就是“加工”,艺术生产指明了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都具有生产性,也即加工性、创造性,马克思很重视艺术生产的“艺术加工”的特点。他在《导言》中,在谈到“艺术生产”时,借希腊艺术问题来说“艺术加工”,他说:“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不是随便一种神话,就是说,不是对自然(这里指一切对象,包括社会在内)的随便一种不自觉的艺术加工。”只有在保留和吸收前代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后代的艺术家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新艺术,使各个时代的艺术处在一种稳定而必然的联系中,从而历史地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在时间中显示了艺术之为艺术的道理。当艺术作品一旦加工完成后,便具有自身的认识、教育、审美等等价值。这些价值可以通过商品交换的方式来实现,即将作品出卖而换取一定的报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如收藏、捐赠、传播、展览等等来实现,与货币形成相对应的兑换值或抵押值。我们看到,艺术生产者的审美体验的这一“物化”过程,决定了创作主体的美感经验必然要由一定的物质材料来承担,并由此而引致了艺术生产力的出现。“艺术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是对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思维的“物化”,那末,它就必然具有生产力,因为没有生产力的生产是实现不了的,作为“艺术生产”的生产力的构成,主要应当包括创作主体借助劳动资料和工具、凭借审美能力和劳动技巧,通过与劳动对象的恰当结合所进行的创造活动。“艺术生产”的这种生产力及其对创作主体的思想意识、生活经验、艺术思维和美学积累的“物化”,不仅使艺术与美能以“物”的形式被社会所接受,而且还能使艺术与美以历史的形式留传下来,产生“永久的魅力”,所以是极其重要的。在艺术的继承中,人类审美意识的连续性对艺术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尽管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但总的来说,依然有一个基本的标准支配着人们的审美判断,丑就是丑,不管过了多少个时代,东施也不会变成西施,嫫母也不会变成毛嫱丽姬。人类的审美意识就像一条不间断的河流,是不大可能突然断裂的,突然断裂而完全另起炉灶的审美观念既不可想象,也丧失了为人所理解的基础,以此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也很难说能够真正地使人信服。处于“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与“生产”的基本形态,也正是艺术与美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获得价值与活力的主体形式。“艺术生产”理论所具有的这种在物质过程和精神过程的统—性中把握艺术与美的特性,不仅在客观上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联系起来,使之在各自独立的个体特质中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沟通,而且把人对世界的物质掌握和人对世界的艺术、审美掌握联系起来,使之在主观上形成内涵丰富而又形态多样的物质与精神、艺术与美学的综合效应。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的缔造过程及其成果,是对艺术与美的丰富和发展,在从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发现艺术与美的奥秘、认识艺术与美的本质、掌握艺术与美的规律、丰富艺术与美的内涵的过程中,深刻地揭示了艺术与美的“心化”与“物化”的独立意义和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实现这种独立意义和内在联系的方式、性质、特点和规律,对它们之间充满活力与动态感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解析和切当的表述。由此我们在此基础上将论证艺术发展的继承和创新。三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一样,都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然而艺术生产又有自身特殊规律,它既不同于物质生产,又区别于其他精神生产。一方面艺术创作与美的创造具有物质生产的性质,因为它必须通过生产程序改变自然的物质,并从中获得物质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艺术与美又确确实实与物质形态大相径庭,它毕竟是精神和心象的特殊形式的流露与表现,是社会审美、社会意识、社会心理因素和心态变化的产物。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继承与创新是“艺术生产”思想在艺术中的具体体现。艺术之为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素质,不可言传,却能意会,是真真确确地存在着的,不论哪一种艺术门类,不论传统艺术还是现代艺术,不论东方艺术还是西方艺术,不论写实风格还是抽象风格,不论所表达的内容是“美”的还是“丑”的,都是渗透在不同种类艺术特定的技巧和形式中的,因此,学习前人的技巧,继承前人的形式精华,就成了后代艺术家接近艺术秘诀的惟一法门。艺术的历史继承性既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汲取和接受,也包括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收。同时,作为艺术生产力的每一种构成要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继承性,从审美观念到创作方法,从艺术技巧、形式到表现内容,以及艺术门类,都有继承的余地。艺术生产是“物化”和“心化”的统一,形式是最具有变化性的因素,同时也是最有稳定性的因素。对艺术形式和技巧方面的继承,在艺术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其变化在于外貌,其稳定在于基本结构。每一个艺术门类在形式上都有其基本的结构法则,能否生动地体现出这些法则的要求,决定了能否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中国画讲究“传移模写”———学习前代艺术家的范本———其初衷并不在于要画家陈陈相因,而是要他们通过对范本的临摹,去体会中国画的形式精华。但假如我们把继承当成目的,一味地“传移模写”,就显然站到了末流的行列中了。继承只是为了创新。通观艺术史,我们虽然不能断言艺术是进步的———后一代艺术一定比前一代艺术高明———但却可以肯定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有自己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正是由于各时代艺术的新颖和独特,才构成了一部丰满的人类艺术史。艺术发展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的过程,要是没有新颖的东西出现,艺术也早该消亡了,继承是手段,创新才是目的。艺术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和人的能力的体现。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需要艺术,但他们需要的不是死去的艺术。博物馆中的艺术固然可以发人思古之幽情,让人缅怀过去,但人们却毕竟不生活在过去的世界中,他们需要艺术跟自己一样活着,能深切地反映现实,与现实对话。因此,艺术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反映出时代的审美呼声,所以,创新是艺术置身于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基本方位。由于有了这个基本方位,艺术继承就必须坚持批判地吸收的原则,要求艺术家在面对丰富的艺术遗产时,抛弃被动接受的态度,发挥出其选择的主动性。从艺术世界的大范围看,艺术创新体现为艺术种类的创新,这不仅是艺术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有时还与新技术、新媒体的发明密切相关,例如,光学技术和机械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摄影和电影艺术的诞生,电子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电视艺术。当然,新的艺术观念有时也能创造新的艺术种类,如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这些20世纪出现的新艺术品种就是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产物。落实到具体的艺术门类,艺术创新体现在内容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两个方面。内容的创新包括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感情,创造新形象;形式的创新意味着创造不同于历史上既有的表达方式。例如勋伯格的12音阶体系,就创造了完全不同于传统音乐的形式;邓肯的现代舞动摇了以芭蕾舞为代表的舞蹈经典形式;印象派画家创造了以色彩为中心的全新的绘画图式……当然,这里提到的都是一些有标志性意义的艺术风格大转变,还有一种是在对传统风格的延续中通过注入艺术家个体的创造因素而体现出创新性的。因此,在艺术形式上,有革命性的创新和延续性的创新两种不同的创新方式,就艺术史在大多数时候的情况来看,后者占主要地位;但前者却是艺术家的最高梦想。这就是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及其美学方法所给予我们的充满道义力量和智慧火花的启示,这理论,这方法,既使我们领悟了“艺术生产”的本质、特点、丰富的内涵和内在的规律,也使我们获得了辩证地认识和艺术地掌握世界的能力与方法。
主要有四点:模仿说、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
1、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人类摆脱物质与精神束缚,追求自由天地的游戏本能。
2、劳动说
劳动说认为原始艺术是为了适应劳动需要,在劳动生产中产生的。
3、模仿说
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是模仿自然的产物。
4、巫术说
巫术说认为是巫术思维法则推动促成的人类艺术的诞生。
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的机制:
1、政治经济
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文学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
2、文化活动
哲学、道德、宗教等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和变化,对文学发展影响重大。
3、普遍价值观念
社会普遍价值观念影响和制约文学的发展。
艺术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二是,“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概括地说,马克思首先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部分,把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部分,认为精神生活或思想关系只是物质关系过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艺术就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又从生产实践的角度指出,人类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所进行的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类,而“艺术生产”只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部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它一方面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有着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的特殊性。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与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把人类一般生产活动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它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意识到的认识目的和审美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主体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以及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认识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对于避免走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异化的弯路,健康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异化情况主要表现为:第一,“艺术生产”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精神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而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利润而生产,为了满足积累个人财富的需要而生产。第二,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规律左右和支配了“艺术生产”,艺术品的价值也以其实现赚取利润的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相对立,艺术品变成了商品。第三,从事自由自觉的精神创造的艺术家成了像工人一样的受雇佣的劳动者,高尚的精神劳动成了一种受资本经济规律支配的制造特殊商品的生产。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应该作为真正的精神生产实现其本质,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为根本目的。艺术家不是被雇佣的劳动者,而是真正自由的审美创造者。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家可以而且应该自由而自觉地进行“艺术生产”,“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