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建筑专业文化概论论文

发布时间:

建筑专业文化概论论文

把内容说详细点

土木工程概论论文 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 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 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 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 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 。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粱、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 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十九世纪20年代,波特兰水泥制成后,混凝土问世了。混凝土骨料可以就地取材,混凝土构件易于成型,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小,用途受到限制。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钢铁产量激增,随之出现了钢筋混凝土这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其中钢筋承担拉力,混凝土承担压力,发挥了各自的优点。 二十世纪初以来,钢筋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 从三十年代开始,出现了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刚度和承载能力,大大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因而用途更为广阔。土木工程进入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时期。混凝土的出现给建筑物带来了新的经济、美观的工程结构形式,使土木工程产生了新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结构设计理论。这是土木工程的又一次飞跃发展。土木工程的特点 建造一项工程设施一般要经过勘察、设计和施工三个阶段,需要运用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土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工程机械、建筑经济等学科和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等领域的知识 ,以及电子计算机和力学测试等技术。因而土木工程是一门范围广阔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实践的发展,土木工程这个学科也已发展成为内涵广泛、门类众多、结构复杂的综合体系。 土木工程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所建造的工程设施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面貌,因而土木工程也就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修筑简陋的房舍、道路、桥梁和沟澶,以满足简单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后来,人们为了适应战争、生产和生活以及宗教传播的需要,兴建了城池、运河、宫殿、寺庙以及其他各种建筑物。 许多著名的工程设施显示出人类在这个历史时期的创造力。例如,中国的长城、都江堰、大运河、赵州桥、应县木塔,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巴台农神庙,罗马的给水工程、科洛西姆圆形竞技场(罗马大斗兽场),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教堂、宫殿等。 产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20世纪,一方面社会向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各个领域为土木工程的前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这个时期的土木工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各地出现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工业厂房、摩天大厦,核电站、高速公路和铁路、大跨桥梁、大直径运输管道长隧道、大运河、大堤坝、大飞机场、大海港以及海洋工程等等。现代土木工程不断地为人类社会创造崭新的物质环境,成为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 在土木工程的发展过程中,工程实践经验常先行于理论,工程事故常显示出未能预见的新因素,触发新理论的研究和发展。至今不少工程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靠实践经验。 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之所以主要凭借工程实践而不是凭借科学试验和理论研究,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难以如实地进行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和理论分析。例如,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受力和变形的状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至今还需要参考工程经验进行分析判断。二是只有进行新的工程实践,才能揭示新的问题。例如,建造了高层建筑、高耸塔桅和大跨桥梁等,工程的抗风和抗震问题突出了,才能发展出这方面的新理论和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长期实践中,人们不仅对房屋建筑艺术给予很大注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对其他工程设施,也通过选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例如采用石料、钢材和钢筋混凝土,配合自然环境建造了许多在艺术上十分优美、功能上又十分良好的工程。古代中国的万里长城,现代世界上的许多电视塔和斜张桥,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探索与思考关键词:土木工程概论知识结构体系中文摘要:工程素质教育要从新生抓起。土木工程概论课程对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培养现代工程意识和形成创新思维方式具有积极意义。教好、学好本课程,可以为学生今后积极主动地学好专业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建筑专业文化概论论文题目

关于建筑工程毕业论文如果选题,学术堂提出了下面几点建议:1、要选择有意义的题目选题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选择有意义的题目.有意义的题目能得到的分数一般不会很低.因而选题的时候,可以选择和社会生活相关,或者人民群众比较关注的题目.研究这类题目,比较有意义.2、选题不能过于特殊选题不能过于特殊,过于特殊的选题不利于后期的研究,写起来也比较难.此外还要避开一些范围广并且较为复杂的题目,总之要量力而行.3、要选择自己感兴趣又能做的题目此外,还要选择自己感兴趣并且又能做的题目.有了兴趣,才有研究的功力,才能更好克服后面的困难.但是呢,如果这个选题你很感兴趣,但是目前你的知识储备或实验条件无法支持你完成这个选题的话,最好选择放弃,重新选择.再感兴趣的选题,自己无法完成的话,也是白搭.所以最好在能做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较为感兴趣的选题.

选择的题目有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多项目管理、论价值工程与低碳建筑的结合、浅谈BOT项目融资方式的适用范围与特点、 论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论建筑工程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对我国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探讨与思考、 论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构建与维护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范围及实施、论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审计、论公共工程建设的社会责任和企业目标的结合、XX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XX房地产项目的银行贷款可行分析。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通知、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1、基于环境行为学的特色书店设计研究 2、试论社交媒体带来的人际交往空间演变 3、高校大学生创业实验基地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4、休闲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旧建筑改造研究 5、众创时代下的创新型孵化器建筑设计研究 6、广州地区高校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研究 7、城市商业中心娱乐休闲场所微区位研究 8、基于HMM和ANN混合模型的语音识别技术的研究 9、酒店“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制”过程和效果研究 10、梦吧咖啡厅营销策略研究 11、高校校园边缘空间的优化方法研究 12、中国城市青年旅舍设计研究 13、功能复合化趋势下的博物馆空间组织研究 14、基于商业业态提升的古镇风貌整治 15、工业风在小空间威斯汀咖啡厅的应用 16、高校学生宿舍功能配置设计研究 17、四种类型公共场所室内PM 18、《树洞》心灵咖啡店商业计划书 19、长春市中心城区文化娱乐业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20、临颍县电影院室内设计 21、集约空间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22、大学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研究 2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茶楼商业模式转型研究 24、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 25、环境行为学理论下的大学整体式教学楼设计研究 26、基于心理账户弹性特征下消费者行为决策的研究 27、基于街区尺度的城市休闲空间研究 28、城市自助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 29、五星级酒店部门着装及配比设计研究 30、日本不同形态咖啡店的社会作用研究 31、色彩搭配在咖啡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2、温情治愈系动画创作模式研究 33、清大智博公司东师咖啡厅营销策略研究 34、高层总部办公建筑交往空间研究 35、娱乐的力量 36、大数据与PSPL调研法相结合的美国城市主街区公共空间调查与研究 37、“佳缘”校园文化咖啡厅联盟商业计划书 38、高校学术交流中心设计研究 39、济南市区餐饮店名研究 40、咖啡厅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41、城市综合性公园餐饮服务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42、餐饮空间的情景式设计方法研究 43、企业自用办公楼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44、公共建筑中人性化的服务空间 45、当代医疗建筑公共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相关研究 46、广州餐饮业店名的社会语言学考察 47、高校餐饮空间多元性设计初探 48、广州市大学校园居学社区的建构研究 49、基于话题分类的汉语教学影视片段资源库构建 50、基于用户体验的咖啡厅营销推广设计研究 51、妹岛和世建筑创作的时代适应性研究 52、蒙太奇在微电影《爱在等待》中的应用 53、中原咖啡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54、治愈系主题酒店室内空间设计研究 55、手办模型主题咖啡店设计研究 56、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 57、成都市中心区餐饮业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58、丹麦当代文化建筑场所精神的营造 59、南京夫子庙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研究 60、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 61、大连城市中青年游戏休闲行为研究 62、语域理论视角下的幽默研究 63、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 64、创新和成长导向下的大学校园声环境及建设策略研究 65、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艺术区比较研究 66、文化娱乐设施集聚区建设研究 67、研究型大学的协同创新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68、我迷故我在 69、复合空间视野下当代学术型图书馆的'行为模式与空间定位 70、商务型会所的研究 71、体现饮食文化特色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餐饮空间构建策略及设计研究 72、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学生中心”设计研究 73、骑行行动咖啡品牌策略研究 74、北京地区星级酒店餐饮功能和空间设计研究 75、博物馆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价 76、译者素养在翻实践中的体现 77、国内星级酒店餐饮空间策划与设计 78、温泉度假酒店空间设计研究 79、以行为需求为导向的广州地区大学生宿舍底层空间设计研究 80、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的公共性策略研究 81、关于茶馆休闲空间的社会功能分析 82、上海休闲娱乐区布局及设施配置研究 83、成都CF咖啡师培训学校创业计划书 84、研发型高科技园办公区的休闲空间研究 85、餐饮业员工情绪劳动、组织承诺对服务破坏的影响 86、餐饮空间室内光环境意境塑造研究 87、基于移动设备的O2O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88、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89、论海口骑楼建筑文化在当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90、平庸与日常的“观照”-《此处》的创作阐释 91、大学设计专业学习行为模式及交往场所研究 92、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设计研究 93、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近地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整合探研 94、现代综合医院餐饮服务空间建筑设计研究 95、城市遗产视角下的西安德福巷研究 96、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97、岭南地区复合型文化建筑休闲空间设计研究 98、中关村科技园区公共交往空间研究 99、旅游广告中民族文化传播问题研究 100、大型博物馆主要公众服务空间设计 101、办公室设计对员工身心健康正向影响之可能性 102、基于“乐活”理念的城市滨水区游憩行为研究 103、如何提高谈话类节目的魅力-栏目《三百六十行》创作分析 104、巴黎博物馆“非展览类”公共空间功能复合化研究 105、原生装饰系统在咖啡休闲空间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毕业论文可以写工程质量管理、进度或者成本管理。开始也不咋会,还是学姐给的文方网,写的《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十分顺利就过了我国建筑业实施Partnering模式的合作策略选择与管理机制问题研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境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分析及案例研究EPC模式下我国国际建筑工程投资风险管理成效研究基于WEB的建筑工程业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我国建筑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建筑工程施工数字化管理研究工程文化的系统复杂性及其演化机理研究基于建筑工程领域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现代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灰色理论的建筑工程全过程绿色管理方法与评价研究龙华建筑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调查研究——以上海为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新技术推广策略研究建筑节能施工现场监管流程优化研究建筑工程前期阶段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影响因子及评价模型研究广东宏达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C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四季花园项目质量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建筑业主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高速科研楼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研究建筑工程项目文档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建筑工程自组织施工管理模式研究中石化X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进度管理研究左丞建筑公司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低碳生产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建筑工业化概论论文

《建筑类毕业论文范文2011年4月27日》文章简介:《建筑类毕业论文范文》 摘 要:材料是形成建筑主体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在建筑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筑类毕业论文范文》 文章《建筑类毕业论文范文》正文开始>> ---摘 要:材料是形成建筑主体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在建筑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工程的造价具有很大的影响。合理确定材料的进场时间与采购数量是控制材料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有效措施;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材料成本;批量采购;管理;效益 材料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任何工程都将无法建设。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设成本的匹配关系,是建筑行业要优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建筑材料的核算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材料是指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备用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材料科目按照其流动性排列在资产的前列,仅从它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排列顺序,就能够看出它的重要程度。它既是流动资产,也属于存货的种类,它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材料所包含的经济价值,可随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流动,并带来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二是材料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而改变自身的形态,且改变其本身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也势必影响到企业最终的利润。 建筑材料,是形成建筑成果的实体;是构成建设成本的主体;是形成建筑产品的主力;是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流动性极强且可随时变现,如果不能正确的核算与管理,不但会造成资金运用效率的降低,而且会加大会计账目记录与市场价格的偏差,导致会计信息错误和失真。材料的积压,不仅会加大资金的占用,而且可能导致材料的损失与毁损,并会因新产品的出现而“退役”。所以加强材料的核算与管理,无论是对施工企业,还是对建设单位,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材料应按品种的不同分类采购和管理 材料的品种繁多,取得的渠道各不相同,各部门的管理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材料的日常核算,可以按实际成本计算,也可以按历史成本入账。作为建筑行业的材料价格,一般是在当地建设管理部门按期公布的“建筑材料信息价”的具体指导下,分阶段按实际采购成本核算。材料的收发、账簿的记录,均采用实际成本法。 随着高科技成果在建筑行业的不断转化,新材料的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的老材料因功能单调而显得落后,因不适应新的规范要求被限制使用;由于建筑施工的方法不断地向机械化、工业化发展,使以前的原材料进场,变成了现在的半成品采购;由原来的现场作坊,变成了现代的工厂化操作。这不仅给材料的采购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也向成本核算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是采购原材料现场加工,还是购买半成品直接安装?以何种方式采购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何种方案才能更有利于施工的进行?这需要管理会计对多种方案的成本,进行具体分析、比较后,作出最优方案的选择。 三、建筑材料分类管理的基本方法 1.制定和测算定额,指标性限额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各种材料消耗的定额管理,首先,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备客观、公正的态度,要有科学的依据,不得胡编乱造。其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要组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分析、仔细测算,不得以个别人的意图或暗示作为技术依据。再次,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建立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应符合先进合理的科学水平。最后,消耗定额的制定应具有通用性,应遵循普遍经验适应于个案的原则,不得从个案、特例推向工程的全面。定额制定以后,则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随意更改。 2.按照经济权重的大小,分类进行管理。将建筑材料划分为A、B、C三类,分品种重点管理A,分类别一般控制B,按总额灵活掌握c。按照建筑材料的经济权重的大小进行重点、一般和灵活的管理方式,即能达到重点控制、总体把握的目的;又能使建筑材料采购工作,抓大放小,管理灵活。A类材料:金额较大,但品种数量较少,如电梯、水泵,品种数量不多,单位价值却相当大,对建筑成本有一定的影响。B类材料:单价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大,如钢筋、水泥,单位价值虽小,但品种数量比较多,总体数额极大,对建筑成本起着决定性的影响。C类材料:品种繁多,用量较少且单位价值很小,如铁钉、木屑等,品种非常零乱,所占金额较小,对建筑工程的造价不能构成明显的影响。因此,A类材料由于单体价值较大,而品种数量较少,较易控制;B类材料金额相对较小,品种数量很多,其总价值很高,应重点管理;C类材料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却很小,用量很少,对此只要把握一个总金额也就达到目的。 四、材料的采购不能简单地价格比较 建筑材料的价格是制约工程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材料的采购并不是简单地进行价格上的比较。材料质量不同,品牌不同,其价格的内含不同;事后服务的态度不同,质量保证的体系不同,也就是价格所包含的内容和范围不同;市场的认同程度不同,供求关系不同,需求的季节不同,材料的价格也会不同。因此材料的价格确定,不应简单地以高低为标准,要注重质和量的辨证关系。耐久质优的产品、信誉较高的产品、质量确保的产品,不能因为价格稍高而被杜绝,它虽然是提升成本的因素,但是它同时也会给建筑工程带来“质”的飞跃。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价值。 五、材料的采购不宜盲目地招标 材料的采购当然要注意合法的途径,目前比较流行的采购招标是合法的形式,但是它不是材料采购的唯一形式。建筑材料的采购招标,可以发挥需方市场的优势,让供货商前来应标,通过竞争体现价格优先。正确、公平的招标采购,的确能够降低建筑材料的价格,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如果对材料的品牌、质量和价格不做充分的了解,如果对供货渠道和环节不进行控制,如果对前期的招标工作准备不够细致,极易给投标人留下投机的空隙,不但不能降低材料的采购价格,并且会给中标后的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被动的局面,甚至给以后的工作造成制约。 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招标,购买价值一元钱的材料,显然不需要进行招标;独一无二的材料,招标也不能解决降低价格的问题;市场紧缺的材料,供货单位也不需要采取应标的销售形式。材料的采购招标也会给招标单位带来不利的局面,发布招标文件就是暴露购买的目的,就是把自己需要材料的秘密告诉对方;信息发布的有效范围和招标内容的公开程度是有局限的,不一定所有的供货厂家都能够及时看到,也不能够事先知道投标者是否采取“联保”的串标方式,招标的可信度一旦失去控制,也就意味着中标的价格不再可靠。 六、最佳经济批量的选择与管理 一项工程的建设,耗资上亿元,长达几年。如果能够随时购入所需要的材料,就不需要原材料的储存,就可减少财务费用,就能盘活建设资金,也就能降低建筑工程成本。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很难使所有建筑材料都能够达到随时使用随时购买的目的,况且大部分材料要经过检测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即使是市场供应量充足的材料,也会因为供货地点的远近,运输途中可能出现故障或问题,给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建设过程中的停工待料而延长工期。为了保证工程的建设能够Ⅲ页利地进行,材料的分批采购、计划性地储存也是非常必要的。从材料促销的方式对采购成本的影响考虑,零星采购,材料的价格较高,批量采购,可能会得到供货单位的优惠;从材料管理费用对材料综合成本的影响考虑,过多的材料库存,会占用较多的采购资金,会增加仓储管理,会增加费用开支。 材料采购占用的资金是要付出经济代价的,材料积压越多,占用的资金越多,财务费用也越多。建筑材料的采购与管理,不但要处理好材料的批量采购与材料实际成本的辨证关系,而且要使材料的综合成本与资金使用效益更加匹配。最佳的经济批量,能给建设资金的使用带来最高的经济效益,决定最终的建筑工程成本,影响着最终的建设成果和利润。 建筑材料的采购和管理费用,是建筑工程的直接费用,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造价。完善材料采购和管理费用的控制体系,加强和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探索和寻找降低材料采购成本的最佳方法,正确处理材料的批量采购与建筑成本的匹配关系,合理运用成本一效益分析的财务管理工具,就能够达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最终目的。

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我为大家整理的大专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大专建筑工程技术论文篇一 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摘要: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生存和 发展。为加强项目 管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应组建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建立和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级质量责任制,开展质量 教育 和贯彻“三位一体”系列标准,落实各项管理规定, 应用科技进步成果,落实工序质量控制,发挥专职质检人员的职能,建立健全奖罚制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质量项目经理部 安全生产 标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管理 工作,使建设项目科学决策、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建设质量合格的工程项目,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是按质按量完成项目施工 合同中所规定的施工任务,为企业创造 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市场 信誉。 一、组建与工程项目相适应的项目经理部 承接工程时,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规模,组建工程项目管理部,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项目经理、技术质量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管理人员,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 (1)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代理人,接受企业法人的委托,对工程项目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是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效益方面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应具备思维敏捷、 实践 经验 丰富、工作认真、坚持原则、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及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条件 (2)为工程所组建的工程项目管理部的领导班子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团结协作,工作过程中要目标一致,团队成员的整体意识要强烈。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相关的国家法律和地 方法 规,认真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财产,正确对待和处理国家、企业(集体)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关系。 实践证明,凡是项目经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意识强,项目班子全体人员工作齐心协力,目标一致,那么项目工程预定的质量目标就能够完成得非常好,就会创造出一批优质样板工程。同时也会培养、锻炼出一批优秀的、年轻的项目经理,形成一大批优秀的项目施工管理人员。 二、建立和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级质量责任制 (1)制度健全、责任明确、落实认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项目经理部组建以后,建筑企业的质量部门须视工程规模和工程承包的合同内容,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设立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核算、物资等相关职能部门,同时建立起与之配套的一系列 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各级质量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负责质量的生产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各管理科室、工长、专职质量检查员等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质量职能和责任要求。项目经理和各管理科室要定期检查考核各类质量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对不落实的或责任分工不够明确的要予以纠正和明确。对于质量责任制落实过程中严重违规的部门和主要责任人员要给予严肃的处理。 (2)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应 组织制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并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讨论,全面贯彻落实,要突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方式多种多样的质量管理体系宗旨,做到“处处有人抓、时时有人管、事事有制约”良好态势,形成人人重视工程质量的氛围。 (3)项目领导班子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指定适合本项目特点的质量 计划,将工程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层层下达,层层落实,落实到每个作业班组,落实到岗位和个人,使每个人都了解完成本职工作的质量要求和具体的质量标准,明确各自的努力方向。 三、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 标准化机制包括制控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机制。三种机制互相独立又互相融合,他们共同作用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受到有效控制,安全管理水平才能得到持续改进。按此程序推进:控制机制包含教育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囊括安全抵押制、安全奖励制、安全考核制、安全曝光制。约束机制包含安全 网络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运行机制包含决策层机制、企业调控机制、执行层机制。 四、建立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防范 措施 现代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走向成熟,走向国际的重要标志之一。 1、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中心,强化安全标准实施,形成严格执行强制性安全标准、自觉自愿执行安全标准的新局面。其举措是:大力推行建筑行业强制性安全标准的贯彻实施,坚决执行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抓好安全标准的宣传工作。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安全生产标准水平,增强安全标准适应市场的能力。其举措是: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引进《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使安全管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以安全目标管理为主线,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其举措是:重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体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原则,总之,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机制,控制为实现安全目标全过程的活动。 五、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第二要建立约束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难以为续。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第三要建立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对劳动和、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 ;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四大成本的控制。 六、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把公司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作业层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自负盈亏。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技术措施,鼓励能工巧匠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总经济师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总 会计师对项目成本运行及实际消耗状况,对项目施工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计算和反映项目盈亏,检查成本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并 总结 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 杨钊. 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0, (03)[2] 罗凌. 如何搞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J]. 山西交通科技, 2001, (S1) [3] 徐斌. 强化建设项目管理,切实提高工程质量[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9, (02) [4] 唐成涛. 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管理浅论[J].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 1998, (03) 大专建筑工程技术论文篇二 探讨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因此,必须切实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强化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工作,推进与之相关的检测标准、规范的建立和完善,相关单位和部门也需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过程的工作水平和检测水平,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提供保障。 一、 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概况 1. 1 钢结构材料的性能 钢结构材料本身具有基本的高强度、 可塑性、冷脆破坏性和可焊性等性能,这是从钢材结构的性能来说。但是从材料性质的单项指标来看,并不能代表和包括其全部特点。建筑材料的性能评判还应当采集一定的数据作为参考依据:如钢结构材料的生产时间年限、钢结构材料所供有的技术条件和产品 说明书 、技术指标、极限强度、屈服强度、受拉的延伸率、反复弯曲等等。钢结构建筑庞大的市场和钢结构本身所具有的性能优势,使得其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上必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钢结构体系,由于其施工工期短,工业化程度高,无污染,无建筑垃圾,是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而言,随着钢结构的深度发展,钢结构体系必然会在多层民用建筑中推广使用。 2 水泥材料的性能 水泥产品是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城市的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组件性作用,水泥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基础的载体质量,同时也就间接地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确保水泥的施工性能,水泥的调和水通常都会比水泥水化所需水量多 1 倍 ~2 倍,这部分多出来的水分会在水泥的输送和硬化过程中积聚在集料、钢筋的下表面或者是渗透到混凝土的表面,这就是水泥的泌水性,水泥的泌水性越大,则构件的抗冻、抗渗以及耐蚀性就越差。水泥的保水性指的是当水泥浆体在静止时不会析出的水分,但当水泥浆体处于振荡、真空以及吸水板等条件下时便会放出水分。而抗渗性指的是构件抵抗水渗透的作用,水灰比越大,则抗渗性能就越差。 1. 3 砂的性能 砂的细度模数反映了其所有颗粒的精细程度,砂的细度模数并不完全反映级配情况,在配制混凝土时要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以及级配情况;对于高强度混凝土应该选用中砂,细度模数大概为 2. 9 ~2. 6。砂的坚固性,对于有抗冲击、耐磨以及抗疲劳要求的混凝土用砂,或者是经常处于水位变化以及有腐蚀介质作用的地下结构所使用的混凝土砂,其循环以后的损失率不应该超过8% 。砂中杂质的最大含量,对于具有抗渗、抗冻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用砂,其总的含泥量不可以超过 3%,泥块的含量不可以超过 1%,云母的含量不可以大于 1%。如果砂中含有硫化物或者硫酸盐,那就应该进行混凝土的耐久性测试,满足要求以后方能使用。 1. 4 碎石的性能 在土 木工 程当中,碎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材料,它具有孔隙率大、强度高以及渗透性强等特点,在建设工程当中多用于支撑上部构造以及提高地基强度,同时还可以排出地下水,减少地下水对建筑构造的危害。碎石的密实度,其数值的大小不能仅用孔隙比来衡量,颗粒形状、大小以及不均匀系数不同的两组碎石,尽管其孔隙比完全相等,但其密实度却相差很大,所以应该按相对密度指标来表示其密实状态。在进行碎石的渗透以及相对密度试验时应该要考虑这些问题,从而研究夯实对碎石的渗透性能和体积的变化影响,为碎石盲沟、碎石渗井、碎石渗沟以及其他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二、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标准与方法 2.1建筑钢结构材料检测方法 针对国家强制性的法律性的钢结构材料检测标准,钢材料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钢结构材料在性能上的检测。首先,钢结构材料在其强度性能上的检测:调整试验机测力度盘的指针,然后对准 0 点,并拨动副指针,致使其与主指针重合;将试件固定在试验机夹头内,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拉伸过程中,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时的恒定荷载,或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荷载,即为所测的屈服点荷载;向试件不断加力直到拉断为止,读出测力度盘最大荷载,即为抗拉极限荷载。强度高的构件较安全,而且高强度的钢筋对建筑物的承载力也非常强大。其次,在钢筋的延展性能上。钢筋的变形程度是其延展性能的主要体现,与强度性能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往年的建筑工程事故调查数据表明:因为钢筋材料的延展性不够,导致建筑物的断裂从而造成了建筑事故。其主要检测方法是:将已拉断试件的两端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若由于拉断处各种原因形成缝隙,则此缝隙应计入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内;若拉断处与最近的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 1/3 时,就用卡尺直接量出被拉长的标距长度(毫米);若试件在标距端点上或标距处断裂,则试验结果无效,应重新试验。最后,钢材料在弯曲性能上的检测。钢材料力学性能的稳定性也主要体现在钢筋的弯曲性能上。所以弯曲试验是检测钢材料弯曲性的主要试验检测法。冷弯试验是将钢筋试样在规定直径的弯心上弯到 90°或 180°,进而检查试样有没出现裂缝、鳞落、断裂等现象。这不仅可以检测钢筋原材料质量,还能检测钢筋焊接接头质量。 2.2 水泥材料的检测方法 在对样品进行筛析之前,应该首先将负压筛放于圆柱体筛座之上,并且还要盖上筛盖,再接上物理电源,同时还要认真地检查电子控制系统,把负压调节在 4 000 Pa ~6 000 Pa 的额定范围内。然后准确地取出样品,把它放入负压筛中,再把盖子盖上,然后置于筛座之上,开动筛析仪,使之运转 2 min,在此期间,如果需要中途添加试样,那就应该把已经准备好的试样附着于筛盖之上,并且轻轻地敲击几下,让试样完全落于负压筛之中。等到筛选完以后,再利用天平称量剩下的试样。 2.3砂的检测方法 称取烘干的试样 500 g(特细的砂可以称 250 g),然后将其放于按照筛孔大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面一只筛上,再把套筛装于摇筛机内固定,筛 10 min,然后把套筛取出,再按照筛孔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洁净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所筛出来的量低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然后通过颗粒并入到下一只筛中,并与下一只筛里的试样一并手筛,按照顺序进行,直到全部筛完为止。 2.4碎石的检测方法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并且把试样缩分为略大于表 1 所规定的数量,风干或者烘干以后备用。 称取表1 所规定的试样一份,注意要精确到1 g。把试样倒入到按照孔径大小由上往下组合的套筛中,再进行筛分。把套筛装于摇筛机,摇 10 min,把套筛取下,按照筛孔的大小顺序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通过的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为止,把通过的试样放入下一号筛之中,并跟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进行过筛,直至各筛完全筛完为止。 三、结语 努力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水平,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建筑材料质地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所以说建筑材料的性能、质量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是一脉相承的。加强建筑材料检测体系的管理力度,是我们建筑工程在提高工程质量上的重要保证。 看了大专建筑工程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建筑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2. 建筑工程技术研究论文范文 3.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毕业论文3篇 4. 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工程技术建设论文

建筑概论论文一、建筑概论专业内容概要 二、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一、建筑概论专业内容概要(一)建筑词汇(愈泳)1、什么是建筑建筑 Architecture房屋 Building构筑物 Construction2、建筑的物质性空间处理手法空间限定:单一空间 围合、设立、覆盖、架起、凹、凸、肌理变化空间的连接:两两空间 共享、过渡、次序、灰空间空间的组织:三个以上空间主从、序列、并列 建筑结构建筑荷载的传递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结构哲学:最优化设计、向自然学习、动态平衡 等级结构、匀质结构、变截面结构节点、构造、细部: 任务:材料与材料的连接、形态与形态的交接 目标:挖掘材料、施工工艺内在的美学价值眩光、实现升起、视觉走廊、对景、借景 建筑的时间性:时间印记、最佳时间 3、建筑的社会文化性文脉(Context) 建筑的地域性、建筑的历史性、建筑的时代性 安全感、识别性、私密性、交往性 交往性 : 杨盖尔:交往三层次: 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 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了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 社会性活动---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锦衣视听来感受他人 勒·柯布西耶:1923年----《走向新建筑》1926年----新建筑的5个特点1928-1926年----萨伏伊别墅1926年,勒·柯布西耶从现代建筑采用框架结构这一条件出发,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色”: 1、底层架空,独立支柱2、屋顶花园 3、自由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立面以及几何造型、光影强烈、流动空间、较大的窗、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空中花园、加减法使用等 ---新建筑12点? (二)建筑图纸表达(岑伟)1、制图用笔:铅笔、美工笔、针管笔比例:1:500 基地和概念讨论1:200 空间的方向和关系1:100 建筑意义的表达1:50 构筑的层面2、制图图纸和线型设置线型的目的:表达清楚、增加立体感和整体美感图线宽度:0.18、0.25、0.35、0.5、0.7、1.0、1.4mm等线宽比 每张图纸的线宽尽量不要超过3种,一张图纸如选用3种线型,其比例宜为b:0.5b:0.35b,如选用2种,宜为b: 0.35b3、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的构造组成: 基础(承重结构)、墙或柱(承重结构)、楼地层(水平支撑、传递荷载)、楼梯、屋顶(围护结构、承重结构)、门窗(配件)(1、平立剖面图的生成:平面图生成方法:基准面向上1.2米水平切开向下看线条划分的目的:区分出剖到部分与为剖到部分(看线)平面图主要表达内容:墙体、柱、门窗、楼梯、洁具等组成建筑的各项内容。在设计的各阶段中,都应有建筑平面图纸,但其表达的深度不尽一样规划:剖到线条粗,辅助线条细,其他线中粗 粗线:剖到部分的墙、柱 中线:剖到部分的门、窗、玻璃 未剖到但可见部分:台阶、楼梯、扶手、家具、文字等 细线:表面无凹凸的划分线、辅助线 虚线:不可见部分 点划线:轴线窗、门的表达(2、立面图 建筑立面的定义:是指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包括处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立面图生成方法:正投影 线型划分目的:增加立体感,区分主次 规则:落差越大,线条越粗 最粗:外轮廓线 粗线:建筑体块轮廓线---分面线 中线:一般建筑构件线、配景、文字 细线:远景、窗扇、墙面划分线、辅助线(3、剖面图 剖面图生成方法:垂直切开向某一边看 线型划分目的:类似于平面图 规则:剖切线粗,辅助线细 粗线:剖到部分:剖到的墙、梁、楼板、地面 中线:可见部分、剖到的细小构件 细线:轴线、辅助线 楼梯的画法:楼梯上下标注:从每个平面的基准标高出发进行标注 计算踏步高度和宽度的一般公式:2h+b=600mm(h是踏步高度,b是踏步宽度) 楼梯平台深度要大于楼梯宽度4、建筑测绘的内容总平面表达内容:建筑投影平面、建筑周边道路、周边建筑、周边绿化、广场铺地、指北针、比例尺、图名建筑的各层平面模数的概念: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形式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建筑造价,故制订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基本模数:100mm,即1M=100mm 扩大模数:水平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 竖向扩大模数:3M,6M 分模数:1/10M,1/5M,1/2M剖切符号、剖切线、剖视线、编号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尺寸线的种类、平面图:总尺寸、轴线尺寸、细部尺寸平面图绘图步骤、平面图绘图内容、立面图绘图内容、剖面图绘图内容大样图:包括了建筑物上的各种大样5、文远楼介绍 : 文远楼测绘作业(三)行为与空间(李斌) 1、私密性种类: 孤立:避免被别人观察 亲密: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但同时与外界隔离 匿名:在人群中不被察觉 确保:为了控制不希望得侵入设置心理上障碍的状态四种作用:带来个人自律、允许感情解放、有助于自我评价、限定并保护交流2、个人空间,接近学,距离和分布个人空间,接近学 个人空间是指同种的非接触性动物在最亲密交流以外相互之间保持距离的状态 Proxemics:接近学、空间关系学、距离效应学、人类环境学、近体学、人类空间统计学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交流方式相对应,可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空间对人的意义:围合起来的空间为人的生活提供了场所,但是空间并不是“空”的,空间或者说距离对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个人空间的实验结果: 在人体周围“想立即离开”的距离在不同方向上呈对数衰减 分布形状:前方较大后方较小,呈蛋形 姿势差异:坐着的时候,个人空间较站立时小 男女差异:男性对男性的要求,较女性对女性大交往中的距离 交往中的距离 不同的交往中,因亲密程度、感情的接近程度等的不同,距离也随之发生变化 2人交谈一般在0.5-1.5m左右进行 群体交谈的范围是3m左右,以交流为目的的群体的大小大约是3m左右 交往中的相向 和距离一样,交往中人身的相向也具有意义 熟人之间相向而坐,陌生人之间相背而坐 座位的布置形式:向心布置、离心布置距离的affordance 个人距离的affordance、住宅内空间中距离的affordance指示领域 个人的指示领域,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分布(以身体为中心)人周围的空间在建筑中的意义 (四)生态建筑(钱锋)1、What Is Green Building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lobal Warming Low-carbonbuilding The three-tierdesign approach to green Tier1: Basicbuilding design Tier2:Natural energies and passive techniques Tier3: Mechanical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2、列举各种生态绿色建筑3、介绍同济大学携带太阳能竹屋参加的于2010年6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参加“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五)城市设计(庄宇)1、建筑学本科教学的框架 设计基础、单体建筑、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中的建筑、建筑群、特殊建筑、城市设计2、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城市设计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型体 美国城市设计学者Gerald Crane 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也指出:“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组织中各主要要素互相关系的那一级设计。” 归纳: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形态,包括实体和空间形态3、城市设计关注的项目和领域 (1、新建城市片区 (2、旧城改造 (3、大型居住街区 (4、特殊区域 (5、城市综合体 (6、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设计的目标:宜人的环境、有特色的环境、有活力的环境4、城市设计的教学 本科生---侧重城市规划 研究生---侧重建筑设计 工程硕士---侧重景观设计 职业化继续教育---侧重城市管理 课程训练框架 多种尺度条件下的课程训练、多个主题的训练组合、多元的训练目标 课程训练重点 建立城市环境意识、城市要素和体系概念、重视城市设计的工作过程、强调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 开放式的课程教学讨论 建立教学思辨平台、探讨设计决策的平台、新理念技术的教学互动平台 (六)理论建筑(常青)建筑概念ABC 1、建筑 (1、Archi-tect 建筑师 (2、Archi-tectonics 建筑术(3、Archi-tecture 建筑艺术2、建筑三原则: 坚固 Durability 老的说法:均衡、对称、对自然对象的模仿和再现 适用 Convenience 美观 Pleasure 新的说法:完形 《建筑十书》---建筑的起源E·H·贡布里奇《The science of order》 ( 《秩序感》 )《艺术与幻觉》 ( 《Art and illusion》 )3、关于建筑本体及表像 (七)上海历史建筑(伍江)1、上海建筑概况开埠之初,西式建筑的出现。早期由外侨自己设计,就地取材,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并由中国工匠修建。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发展成初具规模的近代都市,西方建筑建造和管理方式第一次传入中国,形成中国最早的近代建筑业。现代意义上的西方建筑师开始出现。到19世纪90年代末,上海初步展现出近代都市的面貌,甲午战争后,西方对华资本输入加剧,辛亥革命前夕,上海以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同时建筑也迅速发展,大量旧建筑拆除翻新,大量新建筑被造起来,上海建筑也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20年代后,上海作为远东最大的现代都市的地位得以确立,大量标志性建筑建造起来,上海近代城市风貌在此时期最后形成。近代上海建筑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从西方复古风格走向现代风格的过程,并最终以大量装饰艺术派建筑闻名于世。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是上海近代建筑最本质的特征。2、租借的形成及其影响租借政治制度的形成:治外法权与国中之国华洋分居与华洋杂居现代市政的引进:租借现代化的标志租借的现代城市管理租借早期建筑类型、技术与形式租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越界筑路)租借对周边华界的影响3、租借建筑与中国近代建筑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学的传入中国营造商队伍的成长西方建筑风格:建筑现代化的标志建筑师职业的出现于中国早期建筑师中国近代建筑的现代化演变西方建筑思想与技术对中国近代民居的影响中国建筑近代化的开端 (八)历史建筑更新(卢永毅) 罗马:古城遗址巴黎:300万人口城市计划上海:外滩华西村:“凯旋门”、“天安门”······ 历史建筑的利用 历史、记忆、地域特征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没有建筑,我们可以生活;没有建筑,我们照样可以崇拜;但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 建筑师的工作:连接历史与未来 列举国外对历史建筑加以利用的案例 (九)住宅建筑(黄一如)日本公寓楼对晾晒衣服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将阳台用较高的磨砂玻璃围合,衣服只晾晒在阳台里面,既给居民提供方便,又让建筑看起来整齐洁净上海居民住宅:千篇一律,房地产开发商以利益为重,忽视居民的真正需求洛杉矶的住宅布局10万人住宅设计中国民居: 里弄:多户混合居住日本临时住宅香港高层公寓Pruitt-lgoe住宅区:在雅马萨奇的设想中,这是一个左邻右舍互相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却在现实生活中变为滋生犯罪的场所 (十)建筑设计方法(吴长福) 1、 培育当代的、中国的原创精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教育概述 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 国内建筑教育发展背景 同济建筑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发展策略与课程体系 多学科整合发展的办学模式 全方位的学科公共平台构建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实践创新 注重国际交流 2、设计方法 设计的价值取向 缜思唯实的理性学风,畅想进取的创新精神,博采众长的全球视野,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 学院精神 设计的依据 使用功能:大小/形状/组合方式/流线/物理需求 技术经济:高度/跨度/材料/构造/施工/造价/规范 基地环境:地貌/交通/气候/视觉景观 文化审美:意象/图式/尺度/肌理/色彩 建筑观:个体趣味/设计方法 设计的整合过程 案例:邹平文化中心(环境/功能/结构)、都江堰文化中心(环境/景观/功能)······ 三个不同的空间形式开放性运动空间半开放性集散空间内向性活动空间 (十一)集群建筑(王伯伟) 1、什么是“建筑集群” 人类是集群而居的,集群而居总会形成特别的建筑空间,也必须依赖特别的建筑空间,这特别的建筑空间就是建筑集群,是社会群体在结构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产物。 三个特点: 地域上临近---集聚性 功能上相关---关联性 布局上规则---秩序性 2、建筑设计的文化性 比萨教堂 结论: (1、集群空间“是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浇注而成。···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 (2、集群空间的元素是具有物理、心理和社会维度的,将这些要素整合为某种关联域,这就是集群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3、建筑集群的文化性:通过集群空间元素的安排与布局,建立元素间的某种关联域,能让人感悟到时代所倡导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及理性态度 (4、在当代,建筑集群的文化性集中体现为: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关系---人文性 3、设计者人文素质与建筑的文化性 一些值得关注的现状 目前设计者人文素质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需要几种立场的改变: “思维缺陷”:设计的固化 设计的流变与生成 “人格缺陷”:附属权贵与犬儒 独立于自主的 “视觉缺陷”:纯技术与审美的 社会与人文关怀的 “能力缺陷”:抽象而泛泛的思考 具体而独特的应用 一个值得关注的关系 校园空间形态的决策者地立场决定了空间的文化属性,而设计者的人文立场将直接体现在校园的人文属性上 没有设计者人文意识的追求、积累与储备,空间的文化属性很可能是单调、表面而贫乏的;没有设计者独特的表征能力与精神追求的外化能力,特定的理念永远不可能一跃而出,溢出理论范围而进入现实的空间实践 注定落伍的起点:固化的空间元素关系---等级制,中心控制关系,权力关系,封闭性功能关系,张扬与铺张的标志性,刻意的庄重感,凌驾于自然··· 面向未来的校园新形象:打破固化的空间元素关系---非等级制,非中心控制关系,平等关系,流变性功能关系,多元性生成,关联的增殖性,绿色、轻盈、开放与自然的校园··· 4,、关键理念与外化 四川美院校区规划设计 多元性生成、关系流变、功能流变、关联的增殖性···---顺应地形地貌的空间布局 元素重组的生成关系 实实在在的“理念外化”5、结论与建议 结论:决策者地人文素质是技术素质的根本基础 决策者应具有: 阔而又深邃的人文视野充满理性智慧而又不是人伦情感的人文意识清醒地了解自我责任而又能推己及人的人文胸怀端坐于书房同时又可行走于社会的人文才能既在庙堂之上又在江湖之远潇洒自如的人文风度可参悟苍天玄远也可体至草木冷暖的人文美感 建议:得认认真真念“人文经”与讲“人文经”---阅读与思考,形成一套对自己的工作有参照意义的价值判断体系 (十二)建筑空间(莫天伟)1.空间的解释空间:占有,体验权力:空间的生产秩序 :空间的秩序:封建,统领 封建、规划 聚居,生成,序列2、“间”的解释(1、名词,之间占有、权力、空间的生产秩序、封建、规划、聚居、生成(2、动词,间隔---把握空间 无限,“空间是事物的广延性” “上下左右回宇,古往今来回宙” 有限,空间限定 “空” 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 使用内部空间是建造的目的 《道德经》中对“有”与“无”,“利”与“用”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论述(3、形容词 ,闲暇 ---空间的可感知,氛围;空间的可把握,尺度 强调的是间,不太在意空(中国传统概念中) 空间的可知感 氛围 空间的可把握 尺度 三维度量几何性---强调的是“空” “利用”论---强调的是“间” 不太在意“空” 人的栖居 建筑空间;场所精神;栖居二、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建筑的功能是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人们对建筑的使用其实就是对其功能的利用,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如果在居住和使用功能上不能很好的被人利用,那这栋别墅便是失败的。黄一如老师在“住宅设计”讲座中提到了两点有关建筑使用功能未能成功的例子,一个便是雅马萨奇的Pruitt-lgoe住宅区,最后并未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而是成为了滋生犯罪的场所;另一个就是今天的房地产开发商,只重利益而忽视了建筑的功能关系,因而造出了一栋栋让人失望的居民住宅楼。建筑功能是建筑空间经过各种空间限定的手法体现出来的,莫天伟老师所说的“使用内部空间是建造的目的”,和《道德经》中“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建筑的内部空间,就谈不上建筑的功能之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有一定基础,建筑功能和空间同样也需要存在的基础---结构。在建筑当中,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结构来为之服务,建筑结构如果未能很好解决,所有的功能、空间、形态都谈不上,何来建筑之说?密·斯·凡德罗喜欢在结构上讲求技术的精美,因为贯彻其“少就是多”的论断,结构构件也大量被精简。他著名的作品法恩斯沃斯住宅中,精简到极限的结构构件创造了一个非常和谐轻盈的居住空间。至于建筑形态,作为建筑当中最先被人关注的部分,是和功能、空间、结构相互影响的。首先,建筑的不同功能和空间要求再加上结构形态,决定了其建筑外形,因为功能作为最主要的部分,需要其他要素为之服务,而结构作为基础,影响着外部形态的产生和变化。但同时,最求外部形态也会反过来对功能、空间以及结构产生影响。水立方的外部形态为了体现水分子的概念,对其内部的空间和结构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筑功能、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可以如下图所示。在本学期建造实验的纸房子作业中,我们也是大致按照功能、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关系来完成了整个设计与搭建过程。由于对纸房子的功能要求不高,仅仅作为一个人可以在内部活动、吃饭、睡觉的地方,所以我们由形态和结构入手,从海螺的螺旋形态中找到设计的方向,用三角形作为基本结构单元,再结合了场地的实际情况,搭建出一个不规则的S形空间,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单元和外部的形似海螺又形似鸟巢的形态,使得内部的S形空间充满了特殊的空间美感,我们可以在里面坐着交谈,可以玩游戏,可以睡觉,可以在后面的出口坐着看看夕阳,我认为这样一个空间是完全满足了功能要求的。在最后的小住宅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空间的限定手法,围合、设立、覆盖等来创造一个适合三口之家居住的空间。在这里,功能作为最主要的部分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们所设计的空间、结构、形态,都是为了居住功能服务的。所以,在建筑中,我们应该将建筑功能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而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形态的效果而将功能忽视。功能、空间、结构和形态是建筑的四个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设计出既满足功能空间要求,有具有合理结构和优美形态的建筑。

建筑概论论文

建筑概论论文一、建筑概论专业内容概要 二、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一、建筑概论专业内容概要(一)建筑词汇(愈泳)1、什么是建筑建筑 Architecture房屋 Building构筑物 Construction2、建筑的物质性空间处理手法空间限定:单一空间 围合、设立、覆盖、架起、凹、凸、肌理变化空间的连接:两两空间 共享、过渡、次序、灰空间空间的组织:三个以上空间主从、序列、并列 建筑结构建筑荷载的传递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结构哲学:最优化设计、向自然学习、动态平衡 等级结构、匀质结构、变截面结构节点、构造、细部: 任务:材料与材料的连接、形态与形态的交接 目标:挖掘材料、施工工艺内在的美学价值眩光、实现升起、视觉走廊、对景、借景 建筑的时间性:时间印记、最佳时间 3、建筑的社会文化性文脉(Context) 建筑的地域性、建筑的历史性、建筑的时代性 安全感、识别性、私密性、交往性 交往性 : 杨盖尔:交往三层次: 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 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了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 社会性活动---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锦衣视听来感受他人 勒·柯布西耶:1923年----《走向新建筑》1926年----新建筑的5个特点1928-1926年----萨伏伊别墅1926年,勒·柯布西耶从现代建筑采用框架结构这一条件出发,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色”: 1、底层架空,独立支柱2、屋顶花园 3、自由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立面以及几何造型、光影强烈、流动空间、较大的窗、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空中花园、加减法使用等 ---新建筑12点? (二)建筑图纸表达(岑伟)1、制图用笔:铅笔、美工笔、针管笔比例:1:500 基地和概念讨论1:200 空间的方向和关系1:100 建筑意义的表达1:50 构筑的层面2、制图图纸和线型设置线型的目的:表达清楚、增加立体感和整体美感图线宽度:0.18、0.25、0.35、0.5、0.7、1.0、1.4mm等线宽比 每张图纸的线宽尽量不要超过3种,一张图纸如选用3种线型,其比例宜为b:0.5b:0.35b,如选用2种,宜为b: 0.35b3、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的构造组成: 基础(承重结构)、墙或柱(承重结构)、楼地层(水平支撑、传递荷载)、楼梯、屋顶(围护结构、承重结构)、门窗(配件)(1、平立剖面图的生成:平面图生成方法:基准面向上1.2米水平切开向下看线条划分的目的:区分出剖到部分与为剖到部分(看线)平面图主要表达内容:墙体、柱、门窗、楼梯、洁具等组成建筑的各项内容。在设计的各阶段中,都应有建筑平面图纸,但其表达的深度不尽一样规划:剖到线条粗,辅助线条细,其他线中粗 粗线:剖到部分的墙、柱 中线:剖到部分的门、窗、玻璃 未剖到但可见部分:台阶、楼梯、扶手、家具、文字等 细线:表面无凹凸的划分线、辅助线 虚线:不可见部分 点划线:轴线窗、门的表达(2、立面图 建筑立面的定义:是指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包括处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立面图生成方法:正投影 线型划分目的:增加立体感,区分主次 规则:落差越大,线条越粗 最粗:外轮廓线 粗线:建筑体块轮廓线---分面线 中线:一般建筑构件线、配景、文字 细线:远景、窗扇、墙面划分线、辅助线(3、剖面图 剖面图生成方法:垂直切开向某一边看 线型划分目的:类似于平面图 规则:剖切线粗,辅助线细 粗线:剖到部分:剖到的墙、梁、楼板、地面 中线:可见部分、剖到的细小构件 细线:轴线、辅助线 楼梯的画法:楼梯上下标注:从每个平面的基准标高出发进行标注 计算踏步高度和宽度的一般公式:2h+b=600mm(h是踏步高度,b是踏步宽度) 楼梯平台深度要大于楼梯宽度4、建筑测绘的内容总平面表达内容:建筑投影平面、建筑周边道路、周边建筑、周边绿化、广场铺地、指北针、比例尺、图名建筑的各层平面模数的概念: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形式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建筑造价,故制订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基本模数:100mm,即1M=100mm 扩大模数:水平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 竖向扩大模数:3M,6M 分模数:1/10M,1/5M,1/2M剖切符号、剖切线、剖视线、编号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尺寸线的种类、平面图:总尺寸、轴线尺寸、细部尺寸平面图绘图步骤、平面图绘图内容、立面图绘图内容、剖面图绘图内容大样图:包括了建筑物上的各种大样5、文远楼介绍 : 文远楼测绘作业(三)行为与空间(李斌) 1、私密性种类: 孤立:避免被别人观察 亲密: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但同时与外界隔离 匿名:在人群中不被察觉 确保:为了控制不希望得侵入设置心理上障碍的状态四种作用:带来个人自律、允许感情解放、有助于自我评价、限定并保护交流2、个人空间,接近学,距离和分布个人空间,接近学 个人空间是指同种的非接触性动物在最亲密交流以外相互之间保持距离的状态 Proxemics:接近学、空间关系学、距离效应学、人类环境学、近体学、人类空间统计学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交流方式相对应,可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空间对人的意义:围合起来的空间为人的生活提供了场所,但是空间并不是“空”的,空间或者说距离对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个人空间的实验结果: 在人体周围“想立即离开”的距离在不同方向上呈对数衰减 分布形状:前方较大后方较小,呈蛋形 姿势差异:坐着的时候,个人空间较站立时小 男女差异:男性对男性的要求,较女性对女性大交往中的距离 交往中的距离 不同的交往中,因亲密程度、感情的接近程度等的不同,距离也随之发生变化 2人交谈一般在0.5-1.5m左右进行 群体交谈的范围是3m左右,以交流为目的的群体的大小大约是3m左右 交往中的相向 和距离一样,交往中人身的相向也具有意义 熟人之间相向而坐,陌生人之间相背而坐 座位的布置形式:向心布置、离心布置距离的affordance 个人距离的affordance、住宅内空间中距离的affordance指示领域 个人的指示领域,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分布(以身体为中心)人周围的空间在建筑中的意义 (四)生态建筑(钱锋)1、What Is Green Building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lobal Warming Low-carbonbuilding The three-tierdesign approach to green Tier1: Basicbuilding design Tier2:Natural energies and passive techniques Tier3: Mechanical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2、列举各种生态绿色建筑3、介绍同济大学携带太阳能竹屋参加的于2010年6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参加“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五)城市设计(庄宇)1、建筑学本科教学的框架 设计基础、单体建筑、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中的建筑、建筑群、特殊建筑、城市设计2、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城市设计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型体 美国城市设计学者Gerald Crane 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也指出:“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组织中各主要要素互相关系的那一级设计。” 归纳: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形态,包括实体和空间形态3、城市设计关注的项目和领域 (1、新建城市片区 (2、旧城改造 (3、大型居住街区 (4、特殊区域 (5、城市综合体 (6、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设计的目标:宜人的环境、有特色的环境、有活力的环境4、城市设计的教学 本科生---侧重城市规划 研究生---侧重建筑设计 工程硕士---侧重景观设计 职业化继续教育---侧重城市管理 课程训练框架 多种尺度条件下的课程训练、多个主题的训练组合、多元的训练目标 课程训练重点 建立城市环境意识、城市要素和体系概念、重视城市设计的工作过程、强调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 开放式的课程教学讨论 建立教学思辨平台、探讨设计决策的平台、新理念技术的教学互动平台 (六)理论建筑(常青)建筑概念ABC 1、建筑 (1、Archi-tect 建筑师 (2、Archi-tectonics 建筑术(3、Archi-tecture 建筑艺术2、建筑三原则: 坚固 Durability 老的说法:均衡、对称、对自然对象的模仿和再现 适用 Convenience 美观 Pleasure 新的说法:完形 《建筑十书》---建筑的起源E·H·贡布里奇《The science of order》 ( 《秩序感》 )《艺术与幻觉》 ( 《Art and illusion》 )3、关于建筑本体及表像 (七)上海历史建筑(伍江)1、上海建筑概况开埠之初,西式建筑的出现。早期由外侨自己设计,就地取材,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并由中国工匠修建。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发展成初具规模的近代都市,西方建筑建造和管理方式第一次传入中国,形成中国最早的近代建筑业。现代意义上的西方建筑师开始出现。到19世纪90年代末,上海初步展现出近代都市的面貌,甲午战争后,西方对华资本输入加剧,辛亥革命前夕,上海以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同时建筑也迅速发展,大量旧建筑拆除翻新,大量新建筑被造起来,上海建筑也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20年代后,上海作为远东最大的现代都市的地位得以确立,大量标志性建筑建造起来,上海近代城市风貌在此时期最后形成。近代上海建筑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从西方复古风格走向现代风格的过程,并最终以大量装饰艺术派建筑闻名于世。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是上海近代建筑最本质的特征。2、租借的形成及其影响租借政治制度的形成:治外法权与国中之国华洋分居与华洋杂居现代市政的引进:租借现代化的标志租借的现代城市管理租借早期建筑类型、技术与形式租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越界筑路)租借对周边华界的影响3、租借建筑与中国近代建筑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学的传入中国营造商队伍的成长西方建筑风格:建筑现代化的标志建筑师职业的出现于中国早期建筑师中国近代建筑的现代化演变西方建筑思想与技术对中国近代民居的影响中国建筑近代化的开端 (八)历史建筑更新(卢永毅) 罗马:古城遗址巴黎:300万人口城市计划上海:外滩华西村:“凯旋门”、“天安门”······ 历史建筑的利用 历史、记忆、地域特征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没有建筑,我们可以生活;没有建筑,我们照样可以崇拜;但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 建筑师的工作:连接历史与未来 列举国外对历史建筑加以利用的案例 (九)住宅建筑(黄一如)日本公寓楼对晾晒衣服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将阳台用较高的磨砂玻璃围合,衣服只晾晒在阳台里面,既给居民提供方便,又让建筑看起来整齐洁净上海居民住宅:千篇一律,房地产开发商以利益为重,忽视居民的真正需求洛杉矶的住宅布局10万人住宅设计中国民居: 里弄:多户混合居住日本临时住宅香港高层公寓Pruitt-lgoe住宅区:在雅马萨奇的设想中,这是一个左邻右舍互相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却在现实生活中变为滋生犯罪的场所 (十)建筑设计方法(吴长福) 1、 培育当代的、中国的原创精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教育概述 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 国内建筑教育发展背景 同济建筑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发展策略与课程体系 多学科整合发展的办学模式 全方位的学科公共平台构建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实践创新 注重国际交流 2、设计方法 设计的价值取向 缜思唯实的理性学风,畅想进取的创新精神,博采众长的全球视野,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 学院精神 设计的依据 使用功能:大小/形状/组合方式/流线/物理需求 技术经济:高度/跨度/材料/构造/施工/造价/规范 基地环境:地貌/交通/气候/视觉景观 文化审美:意象/图式/尺度/肌理/色彩 建筑观:个体趣味/设计方法 设计的整合过程 案例:邹平文化中心(环境/功能/结构)、都江堰文化中心(环境/景观/功能)······ 三个不同的空间形式开放性运动空间半开放性集散空间内向性活动空间 (十一)集群建筑(王伯伟) 1、什么是“建筑集群” 人类是集群而居的,集群而居总会形成特别的建筑空间,也必须依赖特别的建筑空间,这特别的建筑空间就是建筑集群,是社会群体在结构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产物。 三个特点: 地域上临近---集聚性 功能上相关---关联性 布局上规则---秩序性 2、建筑设计的文化性 比萨教堂 结论: (1、集群空间“是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浇注而成。···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 (2、集群空间的元素是具有物理、心理和社会维度的,将这些要素整合为某种关联域,这就是集群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3、建筑集群的文化性:通过集群空间元素的安排与布局,建立元素间的某种关联域,能让人感悟到时代所倡导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及理性态度 (4、在当代,建筑集群的文化性集中体现为: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关系---人文性 3、设计者人文素质与建筑的文化性 一些值得关注的现状 目前设计者人文素质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需要几种立场的改变: “思维缺陷”:设计的固化 设计的流变与生成 “人格缺陷”:附属权贵与犬儒 独立于自主的 “视觉缺陷”:纯技术与审美的 社会与人文关怀的 “能力缺陷”:抽象而泛泛的思考 具体而独特的应用 一个值得关注的关系 校园空间形态的决策者地立场决定了空间的文化属性,而设计者的人文立场将直接体现在校园的人文属性上 没有设计者人文意识的追求、积累与储备,空间的文化属性很可能是单调、表面而贫乏的;没有设计者独特的表征能力与精神追求的外化能力,特定的理念永远不可能一跃而出,溢出理论范围而进入现实的空间实践 注定落伍的起点:固化的空间元素关系---等级制,中心控制关系,权力关系,封闭性功能关系,张扬与铺张的标志性,刻意的庄重感,凌驾于自然··· 面向未来的校园新形象:打破固化的空间元素关系---非等级制,非中心控制关系,平等关系,流变性功能关系,多元性生成,关联的增殖性,绿色、轻盈、开放与自然的校园··· 4,、关键理念与外化 四川美院校区规划设计 多元性生成、关系流变、功能流变、关联的增殖性···---顺应地形地貌的空间布局 元素重组的生成关系 实实在在的“理念外化”5、结论与建议 结论:决策者地人文素质是技术素质的根本基础 决策者应具有: 阔而又深邃的人文视野充满理性智慧而又不是人伦情感的人文意识清醒地了解自我责任而又能推己及人的人文胸怀端坐于书房同时又可行走于社会的人文才能既在庙堂之上又在江湖之远潇洒自如的人文风度可参悟苍天玄远也可体至草木冷暖的人文美感 建议:得认认真真念“人文经”与讲“人文经”---阅读与思考,形成一套对自己的工作有参照意义的价值判断体系 (十二)建筑空间(莫天伟)1.空间的解释空间:占有,体验权力:空间的生产秩序 :空间的秩序:封建,统领 封建、规划 聚居,生成,序列2、“间”的解释(1、名词,之间占有、权力、空间的生产秩序、封建、规划、聚居、生成(2、动词,间隔---把握空间 无限,“空间是事物的广延性” “上下左右回宇,古往今来回宙” 有限,空间限定 “空” 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 使用内部空间是建造的目的 《道德经》中对“有”与“无”,“利”与“用”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论述(3、形容词 ,闲暇 ---空间的可感知,氛围;空间的可把握,尺度 强调的是间,不太在意空(中国传统概念中) 空间的可知感 氛围 空间的可把握 尺度 三维度量几何性---强调的是“空” “利用”论---强调的是“间” 不太在意“空” 人的栖居 建筑空间;场所精神;栖居二、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建筑的功能是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人们对建筑的使用其实就是对其功能的利用,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如果在居住和使用功能上不能很好的被人利用,那这栋别墅便是失败的。黄一如老师在“住宅设计”讲座中提到了两点有关建筑使用功能未能成功的例子,一个便是雅马萨奇的Pruitt-lgoe住宅区,最后并未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而是成为了滋生犯罪的场所;另一个就是今天的房地产开发商,只重利益而忽视了建筑的功能关系,因而造出了一栋栋让人失望的居民住宅楼。建筑功能是建筑空间经过各种空间限定的手法体现出来的,莫天伟老师所说的“使用内部空间是建造的目的”,和《道德经》中“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建筑的内部空间,就谈不上建筑的功能之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有一定基础,建筑功能和空间同样也需要存在的基础---结构。在建筑当中,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结构来为之服务,建筑结构如果未能很好解决,所有的功能、空间、形态都谈不上,何来建筑之说?密·斯·凡德罗喜欢在结构上讲求技术的精美,因为贯彻其“少就是多”的论断,结构构件也大量被精简。他著名的作品法恩斯沃斯住宅中,精简到极限的结构构件创造了一个非常和谐轻盈的居住空间。至于建筑形态,作为建筑当中最先被人关注的部分,是和功能、空间、结构相互影响的。首先,建筑的不同功能和空间要求再加上结构形态,决定了其建筑外形,因为功能作为最主要的部分,需要其他要素为之服务,而结构作为基础,影响着外部形态的产生和变化。但同时,最求外部形态也会反过来对功能、空间以及结构产生影响。水立方的外部形态为了体现水分子的概念,对其内部的空间和结构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筑功能、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可以如下图所示。在本学期建造实验的纸房子作业中,我们也是大致按照功能、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关系来完成了整个设计与搭建过程。由于对纸房子的功能要求不高,仅仅作为一个人可以在内部活动、吃饭、睡觉的地方,所以我们由形态和结构入手,从海螺的螺旋形态中找到设计的方向,用三角形作为基本结构单元,再结合了场地的实际情况,搭建出一个不规则的S形空间,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单元和外部的形似海螺又形似鸟巢的形态,使得内部的S形空间充满了特殊的空间美感,我们可以在里面坐着交谈,可以玩游戏,可以睡觉,可以在后面的出口坐着看看夕阳,我认为这样一个空间是完全满足了功能要求的。在最后的小住宅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空间的限定手法,围合、设立、覆盖等来创造一个适合三口之家居住的空间。在这里,功能作为最主要的部分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们所设计的空间、结构、形态,都是为了居住功能服务的。所以,在建筑中,我们应该将建筑功能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而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形态的效果而将功能忽视。功能、空间、结构和形态是建筑的四个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设计出既满足功能空间要求,有具有合理结构和优美形态的建筑。

绿色建筑也被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生态建筑,将来极可能会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绿色建筑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本文从绿色建筑理念的内涵出发,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不足做了相关分析,为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绿色建筑;能源;可持续发展

1 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广义上的节能,除“四节”外,主要是强调减少各种资源的浪费;二是保护环境,强调的是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三是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四是强调 与自然和谐共生。

学术界对绿色建筑有两个观点是比较一致的:一是要求绿色建筑关注对全球生态环境、地区生态环境及自身室内外环境的影响。二是要求绿色建筑关注建筑本身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即从材料开采、加工运输、建造、使用维修、更新改造直到最后拆除)各个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平衡理念,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中水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示人文与建筑、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绿色建筑具有选址规划绿色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综合 措施 有效节能、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绿色环境的冲击最小。

2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将一直保持较高的速度。城市化率将从目前40%左右发展到本世纪中叶的75%以上,这意味着每年约有1200~15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每个城镇人口平均耗能水平比农村人口高3~3.5倍。同时,近年来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而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全过程中的能耗占用了全部资源和能源的50%,同时增加了环境负荷。这对我国的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理念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体系。

我国建设部、科技部已于2005年10月印发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国家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于2006年6月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第十七大 报告 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节能减排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3 我国绿色建筑目前存在的不足

3.1 法制建设和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国已颁布实施的绿色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存在二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只有节能与节地的相关规定,缺乏对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专门法规;二是强调规划设计、评价、施工方面,忽视了物料生产、运营维护及拆除、回收阶段的相关政策。同时,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缺乏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政策等方面有效的激励政策的引导和扶持,没有可操作的奖惩 方法 来规范和制约各方利益主体必须积极参与。使得建筑节能长期落后, 成为我国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薄弱环节。

3.2 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目前,我国关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理论研究多数停留在关于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国外先进绿色、生态建筑的 经验 介绍等方面,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绿色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

3.3 对绿色建筑的理解片面:绿色建筑的核心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片面地认为加强建筑内外的绿化就是绿色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绿色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3.4 绿色建材行业发育不健全:在绿色建材方面存在着:片面强调材料的性能使用,对于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环保考虑不多;缺乏完整有效的绿色建材认证体系,对绿色建材的评价简单和盲目追求新型材料等问题。

4 推进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的建议

4.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性政策:首先,针对建筑节能的相关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同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来法规,形成由统一的基本法律和相关配套法规组成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其次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政策等方面的成套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

4.2 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未形成体系化。建设部新近制定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是一套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将十分有利于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4.3 加强科研和宣传 教育 培训:在科研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展应用研究。广泛开展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培训, 使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 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它的实现必须有一套良好的经济、社会、道德方面的激励体制和可靠的技术支撑。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我国基本国情的背景下,大力推进我够绿色建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绿色建筑实践将促进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提高人类的自身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 GBTF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 柏乃宁,姚利华.对我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探析[J]城市管理,2008(4)

[3] 戈华清.绿色建筑市场的法律调整[J].中国环保产业,2005(3)

[4] 李学征.中国绿色建筑的政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1)

[5] 姚玉蓉.对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政府职能的思考[J].建筑经济,2007(8)

[6] 张文禄,胡永东.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探讨[J],铁道建设,2007(3)

“绿色建筑”也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最早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明确地提出来的。用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的 总结 ——“绿色建筑”就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可见,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就是为了使得建筑在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健康、舒适、安全的需要基础上。对环境、资源影响最小,最终做到可持续发展.前提都是为了人类的永久利益。社会上有一些观点把绿色建筑看得很片面、绝对化,要不就是极端限制人的合理需求,以保护环境为唯一目的;而另一些观点就是把绿色建筑当成是仅仅是为人类的眼前利益、健康或舒适(像绿色建材、绿色蔬菜一样看待)而不怎么从整体上、长期上考虑对环境的影响。这两种观点可能都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和推广。绿色建筑最终的目标是以“绿色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绿色社区”、 “绿色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永续发展的目标。这意味着建筑不仅被作为非生命元素来对待,更被视为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的国情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居第二位,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要求,中国要采取一系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和措施,包括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

就能源消费而言,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1%;天然气仅为4 5%;而目前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水平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就土地的情况而言,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12万亩;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每拌和1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而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严峻的事实表明,中国不仅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也刻不容缓。

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不仅经济上“穷”,在资源和环境上更“穷”,但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摆脱狭隘的“唯经济穷论”,全面在“四节一环保”上提高标准,用强有力的税收、金融、土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或开发绿色建筑项目,走在地区、国内甚至国际的前列。同时,强制要求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型城市的节约标准,提到一个和自身地区资源相符合的程度。

成本问题

从全国范围里来讲。绝大多数普通的民用建筑在节能等方面存在巨大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需要我们进行综合的设计来增加建筑这些方面的品质和性能,每一方面的改善基本上都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比如成本增加10%以上,是必然的。

就住宅而言,一说到因为“节能要增加成本”,就有许多人说会增加购房人的负担,好像以后使用过程中的使用成本对老百姓无关紧要一样。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建造的经济成本,更要关注今后使用中的经济成本以及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就生态成本来讲,今天对环境的污染今后需要花费更大的代价去治理;就社会成本来说,绿色建筑由于改善了室内的环境,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因为人有80%的时间是在室内活动,这样疾病发生率将会大幅度下降.寿命将会延长,生存质量也大大提高,这就是另一方面的节约;同时,在建筑数十年的使用过程中.使用成本将高于建造成本数倍以上。,因此,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生态成本、社会成本和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成本上,况且现在的房价即使没有技术含量和“四节”,性能的提高也在不断的增加,这种价格的增加加大了房地产泡沫的可能性,因此房地产价格的理性回归应该是建立在价值的增加基础上的。我认为可以鼓励各个地方的高档住宅或其他民用建筑通过适当的高投入,带来项目的内外环境质量、提升“绿色”性能,从而提高房子的品质,以品质来支撑高于其他普通房子的价格,让这些高价房成为“绿色建筑”的榜样,以此带动地方住宅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最终让更多的普通房子更容易实现“绿色”梦想。

绿色建筑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在探索绿色建筑的技术路线时.经常会听到一些专家主张应该采用“低技术”,有些认为应该采用“适宜技术”,还有些认为应该采用“适宜技术结合高技术”等等不同的观点,我个人认为这种争论没有意义。技术是用来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的,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来选择。更多技术选择的可能性一方面能够满足建筑师的创造需要,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我们国家目前普遍技术非常落后的今天,如果不是大力去发展高新技术而一味强调低技术,只能是更落后,离我们自己的标准也会越来越远。

在技术选择上,我们应该从所需要的建筑性能和全寿命周期的观点去分析、判断、计算、选择。汪光焘部长说过,要充分认识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我们当前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主要还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低技术能够解决还需要拖到今天吗?高低是相对的,适宜不适宜也是相对的,如果站在国际的水平上看,我们国内有些专家认为的“高技术”早已经是“低技术”和“适宜技术”了。所以根据我们的国情,恰恰需要去大力鼓励开发绿色高新技术甚至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同时去大力鼓励使用高新技术,工程实践能促使技术的发展,使之变成适宜技术。只有这样.到2020年我们的住宅和公共建筑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才有可能接近或达到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是我们国家建筑发展的总目标。

总之,绿色建筑的发展建设需要正确看待卫生、安全、健康、舒适的问题和当地资源情况,目前各地的节能标准里面所假定的舒适度,前提是小康标准的,是最基本的,不能完全体现今后的发展方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度的标准也会提高,能源等资源的消耗也将会大幅提高。因此应该根据当地气候和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分级,适应不同收入阶层和满足不同的需求,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时,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将有关今后使用费用(如采暖制冷等)或能耗等定量化,要具体到单位使用者,这样有利于老百姓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有了老百姓的参与,绿色建筑才会更加迅速和健康地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消耗着越来越多的能源,在人口密集的今天,生活坏境不断的恶化,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使我们不得不重视环境的问题,发展绿色建筑是缓解我国的恶劣的坏境首要选择,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它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以下本文就对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绿色设计要点

绿色建筑就是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外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1.1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目前绿色建筑处于快速推广发展阶段,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重视。2010年的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其参加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反映了绿色建筑发展中各界对绿色建筑的关注程度达到空前的水平.而仅仅过了一年的时间,到了2011年,新建绿色建筑面积是2010年的46倍.全国评出了371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3600多万平方米。

1.2绿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自绿色建筑发展以来,政府从鼓励引导、政策激励、强制推行三大方面推动发展。2012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财建〔2012〕167号)明确,对高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奖励。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要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到2015年,能源强度降低16%,到2020年,30%的商业建筑都是绿色建筑,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将拥有全球最多的绿色建筑。

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要点

基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状况,综合国内绿色建筑的研究成果,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筑选址和建筑功能

我国地域辽阔,占地面积巨大,气候类则复杂多样,分布在多个不同的气候带。在进行绿色节能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建筑的选址和建筑功能,结合建筑地点的地形特点、气候、场地资源、建筑风格和建筑功能等来确定建筑的设计规划,将环境与建筑形式相结合,避免重复性的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2)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是在分析建筑周围气候环境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选址、规划、外部环境和体型朝向等设计,使建筑获得一个良好的外部微气候环境,达到节能的目的。

对室外风环境进行优化设计,使建筑物前后形成气压差,有利于夏季及过渡季的室内自然通风,减少冬季的冷风渗透。各用房尽量争取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以降低能耗。在进行绿色设计时应充分的考虑建筑的朝向,其目的是冬季能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利用自然通风并防止太阳辐射,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再者就是建筑的体型系数设计,绿色建筑的体形系数一定要先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能耗,这主要是因为单位建筑空间的散热面积随着体形系数的增加而增加,能耗也随着提高,因此建筑通过采用合理节能建筑设计,增强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和提高空调、采暖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能满足《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建筑师在进行设计中应充分预见到建筑可能根据用户的不同要求而改造,采取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等策略,以此来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以提高整体资源利用率,减少寿命周期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3)改善建筑围护结构,减少能量损失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a)墙体节能技术:对于外墙,应重点发展高效保温节能的外保温墙体。如采用加气混凝土、黏土空心砖以及现浇混凝土墙体等。外侧可采用高性能保温砂浆、轻质高效保温聚苯板保温层以及浅色耐候饰面层等措施。外墙内保温可采用保温砂浆抹灰、硬质建筑保温制品内贴以及保温层挂装等做法。(b)门窗节能技术:控制窗墙比,窗户的传热系数一般大于同朝向外墙的传热系数,故在进行前期建筑设计时,在保证室内采光通风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窗墙比是很重要的,一般北向不大于25%;南向不大于35%;东西向不大于30%。改善门窗保温效果。采用热阻大、能耗低的节能材料制造的新型保温节能门窗可大大提高热工性能,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玻璃的选材,如:选择中空玻璃、low-e玻璃,镀膜玻璃等。减少冷风渗透。门窗是空气渗透的薄弱环节,除提高门窗制作质量外,加设密封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c) 屋面节能技术: 为了提高屋面的保温性能,屋面保温隔热层主要有:加气混凝土保温屋面,憎水性珍珠岩保温屋面,聚苯板、水泥聚苯板保温屋面,蓄水屋面,覆土 种植 屋面等;对屋顶可采用架空屋面,浅色屋面,种植屋面等;还有设计通风屋面、蓄水屋面等节能措施。

(4)绿化设计

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应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环境。要充分利用植被绿化改善建筑群内的自然亲和力,美化环境,降低城市热岛强度,调节局部微气候,实现良性氧循环。在建筑周围多种植、植被,可以有效地遮挡风沙、净化空气,遮挡阳光、降噪。植物的设计以简单为主,对此,乔木和灌木是很好的选择。提高绿地空间的利用率,增加绿量,使有限的绿量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整个景观设计为业主营造出四季如春、风景宜人的环境。

(5)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就地选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选用耐久性材料,使得建筑使用寿命延长,所以设计中选用耐久性较好的建材,最好做到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与建筑同步,减少材料的更换、维护,从而节约费用。

(6)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绿色建筑节水系统可归纳为减少排放、回收利用、循环使用和生态用水。主要采取如下节水措施:①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②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③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④建筑内卫生器具合理选用节水器具。⑤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⑥采用 雨水 收集利用系统,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⑦按用途设置用水计量水表。⑧采用太阳能提供生活热水。⑨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给水龙头、坐式大便器等。

3、结 语

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和尝试。虽然绿色建筑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它的未来一定会是一片光明。今后在建筑设计的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以绿色建设设计理念为指导,以节约资源,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为目标,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周世春.浅谈绿色建筑技术在民用建筑中的设计和应用.建筑设计管理,2009第6期

[2]宋德萱.节能建筑设计与技术.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 浅谈LEED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启示和借鉴

2. 有关园林建筑赏析论文

3. 有关住宅建筑节能论文

4. 低碳建筑论文范文

5. 浅谈园林建筑毕业论文

建筑产业现代化概论心得体会论文

写作思路:从文章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结合自身感受,真实得描述,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

目前建筑业顺应整个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态势,但是由于建筑市场的发育尚不完善,市场主体的法治观念和履约意识还较为薄弱,市场违规行为和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制约了建筑业的健康发展。随着工程建设法律制度迅速建立并不断完善,为维护建筑市场公平竞争,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建筑法规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公民在建设活动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建筑法》、《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对建筑许可、发包与承包、监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作出了全面的规定,协调整个建筑市场的有效运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无疑,在现代社会里,建筑法规对保证建筑质量起到了很强的规范作用,协调整个建筑市场的有效运转,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另外,为了尽快与国际律法接轨 促进我国建筑业适应国内外建筑质量的要求,我们应加强建筑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并完善建筑法规体系。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建设法规对提高建筑质量的作用。

建筑实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我整理的建筑实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短暂的大学生活即将圆满的划上最后一笔这最后的一笔是我们面对未来回顾过去的见证。它就是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学校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统一,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过度阶段。

首先,我想先向所有为我的实习提供帮助的领导和我的指导老师致谢,感谢你们为我顺利的实习所做的帮助和努力。使我在我的业工程预算员的实习中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查了自己两年内所学习的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要感谢施工单位的同事门。在实习期间我以预算员的身份深入到建筑施工单位,对预算员的实际工作范围做了了解并加以运用。以一个高层综合住宅楼为实习场所。在预算组长的指导下,参加工程的预决算,并独立的完成了山西省襄汾县程家别墅的预算工作。就在这充实的实习学习生活中两个月的实习任务很顺利的完成了。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有时候会觉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

但我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勤奋、认真……就会成功。毕竟这才刚刚两个月。“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所以在这两个月里一直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直鞭策自己。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我是学建筑工程管理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通过两个月的实习,我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既巩固了理论知识还增加了动手能力。

当初很多题、案例在老师的指导下似乎轻而易举,当自己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时才知道难度、才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在这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才体会到古人曾说过的一句话“书到用时方恨少”。可是世上是没有卖后悔药。

我只能不断学习,吃苦耐劳,踏实工作,拓宽视野,增长见识,积极面对每一天的挑战,体验社会竞争的残酷。明确今后人生生涯中应该发展的方向,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为将来自己走创业之路做好准备。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新宿舍和实训楼都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主要是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水泥是施工的黏合剂,所以施工前要买多少水泥呢?水泥的有效时间有多久呢?都是一个称职的施工员要考虑的问题。还有砖,现在都不准用红砖了,制造红砖的污染大,而且质量重,相对于空心砖来讲,空心砖质量轻,可以减少对基础的压力。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荷载把力传到楼面,再由楼面传到柱子,再由柱子传到基础,在一教,老师跟我们讲到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熟悉施操作,老师把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纸让我们看,主要是让我们了解梁的布筋情况,排水系统和电路。

感悟:我觉得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老师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和甲方交流,使我懂得了很多将来从事设计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们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

通过这次实习,我还有一个感悟就是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没有真本事是不行的。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每一门功课。建筑行业也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业,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交际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接触不同的对象,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近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在xx装饰有限公司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和指导下,我积极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相关工作,注意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用所学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用工作实践验证所学的管理理论,试着去探寻日常管理工作的本质与规律。

实习中我像正式员工一样遵守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和其他同志交办的工作,通过实习,我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贵州xx装饰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建四局xx有限公司,企业注册资金1500万元,具有国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一级总承包资质,现在在册员工200人,企业年产值超过数千万元。先后荣获贵州装饰装修部优秀施工企业、贵州省优秀管理企业等称号。

我实习所在的部门是幕墙装饰装修施工项目部,其主要职责是进行现场施工及资料筹备等工作,及时了解各单位生产经营、工程进度、施工情况。可以看出,现场装饰装修施工项目部在公司中定位于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整体情况调度与控制。我不仅要把现场各方各面工作的真实情况反馈给公司领导,以便于据此作出决策,还要提出自己的专业性建议,做好领导参谋、助手的角色。能够在这样的对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部门参加实习,无疑对我增加工作经验、验证所学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从现代企业的发展看,企业发展取决于经营的质量和效果,只有在外广开源头,争取承揽更多的工程、提高各类产品销量,在内多方节流,避免不必要的支出,真正做到真金用在刀刃上,才能在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障企业更好的发展。对于像贵州xx装饰有限公司这样的建筑装饰装修类企业来讲,要特重视发展工程建设装饰装修这一行业,而干好在建工程是承揽后续工程、开辟新市场的必然要求和前提条件。现场幕墙装饰装修正是有针对性地去做这方面工作。

实习中,我像部门其他同志一样。注重工作的初次性和真实性,到工程建设的现场去实地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正在施工建设的贵州省体育馆附属体育综合馆外装饰工程中,我们深入工程现场,通过现场勘查、走访并解、听取项目部等多种形式,对施工建设情况和整个工程进度、项目部动作情况都有了明晰、真实的把握,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工地的加大检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促进施工管理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照月度计划和公司的工程总体要求,对工程施工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及时将项目情况报公司领导,以考核促进项目施工开展,保障工程进度按期完成,确保满足甲方要求。通过这些亲身参与的工作实践我深深感到,之所以贵州xx装饰有限公司能够有今天这样的发展,从一个项目的成功动作上可略见一斑,正因为始终把严格管理放在首位、加强科学引导和控制,同时在项目建设中采取了灵活多变、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决策机制,才能够在市场上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实习过程中,我在为不断接触到的全新的工作体验而兴奋不已的同时,我也深深地感觉到自己社会经验的不足和在实际运用中专业知识的匮乏。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心里支援了自己的工作信心我不禁对自己的产生了怀疑,甚至感到的难过。

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但接触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从但是在坚持度过了最初的困惑后,在部门领导和同志们的悉心指导下,我在较短时间内进入了工作状态,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增强着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像一个正式员工那样正式处理好各项工作。如果说这次实习得到了什么,除了增强了社会实践经验、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外,增强了自己的信心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对于我来说实习是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字眼。

本次实习虽说时间不长但不失为一个让我增长专业知识的好机会,以前虽然接触过一些建筑方面的知识但可以说是相当的少,本次实习从开始的在室内观看一直到后来到学校正在施工中的图书大楼施工现场参观,这些即增加了我建筑安全方面的知识也让我有了一个了解施工现场的好机会,让我进一步了解到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在观看中让我深刻了解到重大人为责任事故,玩忽职守,没有责任心,忽视安全生产和违法施工项目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威胁和对国家财产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片中提到的虹桥跨塌事故是一个典型的违法施工项目。

1、没有正确立项未经主管部门立项

2、无可行性报告

3、无正规设计单位

4、无正规施工单位

5、无工程监理

6、无进行规范检查验收就投入使用等等问题,如果说这些都是隐患的话,那还有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片中提到的在一次桥上聚有很多人群时,桥身发生了一声巨大的声响和剧烈的摇晃。经检查是由于桥身有一拉筋断裂,在草草焊上后又继续使用,没有对桥进行全面的检查是那次事故的直接原因。片中还提到某些人即不是专家又不是设计人员却私自更改设计方案从而发生悲剧,当然如果你是专家,在没有人生保障的前提下也不能随意更改原设计,这些是必须遵守的。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讲我们应识别和分析建筑施工中危险源点

(1)建筑施工中不安全隐患存在的主要场所:高处作业、机械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作业、深基坑作业和电气作业等。

(2)建筑施工中伤亡事故多发的类别: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中毒这6个方面。这六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在工地我还发现很多,诸如,模板工程安全生产技术、起重吊装安全生产技术、拆除工程安全生产技术、建筑机械安全生产技术、垂直运输机械安全生产技术、脚手架工程安全生产技术、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临时用电安全技术、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职业卫生、施工现场防火技术等等,我国工伤事故已成为国民—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严重地影响了正常工作秩序、生活秩序和社会的稳定。建筑业生产伤亡事故率排在矿山生产之后,成为威胁产业工人生命健康的危险行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施工建设迅猛的发展,但我们重视科学、重视安全,1997年万人死亡率0.54;1998年万人死亡率0.45;2001年万人死亡率0.35,呈逐年下降趋势。实践表明,全民重视安安全生产,尊重科学、尊重人才,营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施工安全技术就将日益提高和进步。回顾我国建筑安全生产的历史,从伤亡事故的变化中发现,凡是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全民重视安安全生产的时期,伤亡事故率就下降,反之则上升。

通过参观学校实训中心让我从简单的建筑材料看起到后来的钢结构模型,还有钢结构之间的节点连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拥有了很多智能化的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等等,可以用来施工和检验试件和构件等。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全自动粉墙机,它在上升过程中料斗中的砂浆能搅拌,而在下落过程中即停止,我以前竟不知道有这样一种机械,所以。给我印象特别深,这些都增加了我对建筑的感性认识。

一、单位施工工程概况总结

本周是施工组织实训,指导教师:肖老师;本学期我们第一周实训室项目管理实训,施工组织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二个实训。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是以建筑产品为对象,从系统论的角度并应用其他相关理论,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安排、组织与协调建筑产品生产的诸要素,优化施工过程,保证建设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使用,实现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合理最大化。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是研究和制定组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全过程既合理又经济的方法和途径。它是针对不同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来研究工程建设的统筹安排与系统管理的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

具体地说,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任务是根据建筑产品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以及国家基本建设方针和各项具体的技术规范、规程、标准,实现工程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对人、资金、材料、机械和施工方法等进行合理安排,协调施工中各专业施工单位、各工种、资源与时间之间的合理关系。

工程概况是指在施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地点、工程总造价、施工条件、开竣工日期、建筑面积、结构形式等。

工程基本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点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质量监督单位 、施工分包单位 、合同总价值 、合同承包范围 施工图所示建筑、结构、水电、消防、通风等、合同承包性质 包工包料、合同约定工期 、合同质量目标 达到国家验收标准、投资性质 建设单位自筹、工程地理位置 邻街建筑 环境、地貌特征 正邻街,则、背面为地上、地下物情况 市政管网已移至施工范围外、三通一平状况 已完成现场水、电供应情况 已通待解决的问题 设计院技术交底。

二、单位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总结

施工部署是对整个建设项目全局作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其主要解决影响建设项目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施工部署由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不同,其内容和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工程开展程序、拟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等。

1、工程开展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总目标的要求,确定工程分期分批施工的合理开展程序。对于一些大型工业企业项目,如冶金联合企业、化工联合企业、火力发电厂等项目都是由许多工厂或车间组成的,确定施工开展程序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实行分期分批建设,既可使各具体项目迅速建成,尽早投入使用,又可在全局上实现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减少暂设工程数量,降低工程成本。

为了充分发挥国家工程建设投资的效果,对于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一般应该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分期分批建设。至于分几期施工,各期工程包含哪些项目,则要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建设单位或业主要求、工程规模大小和施工难易程度、资金、技术资源情况由建设单位或业主和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例如,一个大型火力发电厂工程,按其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系统:热工系统、燃料供应系统、除灰系统、水处理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生产辅助系统、全厂性交通及公用工程生活福利系统等。每个系统都包含许多的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为4-7年。我国某大型火力发电厂工程,由于技术、资金、原料供应等原因,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装两台2O万kW国产汽轮发电机组和各种辅助生产、交通、生活福利设施。建成投产两年后,继续建设二期工程,安装一台60万kW国产汽轮发电机组,最终形成了10O万kW的发电能力。对于小型企业或大型建设项目的某个系统,由于工期较短或生产工艺的要求,亦可不必分期分批建设,采取一次性建成投产。

(2)统筹安排各类项目施工,保证重点,兼顾其他,确保工程项目按期投产。按照各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应优先安排的工程项目是,

1)按生产工艺要求,须先期投入生产或起主导作用的工程项目;

2)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的项目;

3)运输系统、动力系统。如厂区内外道路、铁路和变电站等;

4)生产上需先期使用的.机修、车床、办公楼及部分家属宿舍等;

5)供施工使用的工程项目。如采砂 (石)场、木材加工厂、各种构件加工厂、混凝土搅拌站等施工附属企业及其他为施工服务的临时设施。 对于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小、施工难度不大、周期较短而又不急于使用的辅助项目,可以考虑与主体工程相配合;作为平衡项目穿插在主体工程的施工中进行。

(3)所有工程项目均应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先干线后支线的原则进行安排。如地下管线和修筑道路的程序,应该先铺设管线,后在管线上修筑道路。

(4)要考虑季节对施工的影响。例如大规模土方工程和深基础施工,最好避开雨季。寒冷地区入冬以后最好封闭房屋并转入室内作业和设备安装。 对于大中型的民用建设项目(如居民小区),一般亦应按年度分批建设。除考虑住宅以外,还应考虑幼儿园、学校、商店和其他公共设施的建设,以便交付使用后能保证居民的正常生活。

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总设计中要拟定一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这些项目通常是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完成起关键性作用的建筑物 (或构筑物),以及全场范围内工程量大、影响全局的特殊分项工程。拟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目的是为了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同时也为了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和现场的合理布置。其内容包括确定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机械设备等。对施工方法的确定要兼顾技术工艺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对施工机械的选择,应使主导机械的性能既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在备个工程上能够实现综合流水作业,减少其拆、装、运的次数对于辅助配套机械,其性能应与主导施工机械相适应,以充分发挥主导施工机械的工作效率。

3、施工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

在明确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机构的条件下,划分各参与施工单位的工作任务,明确总包与分包的关系,建立施工现场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能部门,确定综合的和专业化的施工组织,明确各单位之间分工与协作的关系,划分施工阶段,确定各单位分期分批的主攻项目和穿插项目。

4、施工准备工作总计划

根据施工开展程序和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编制好施工项目全场性的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

(1)安排好场内外运输、施工用主干道、水、电、气来源及其引入方案;

(2)安排场地平整方案和全场性排水、防洪;

(3)安排好生产和生活基地建设。包括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预制构件厂、钢筋、木材加工厂、金属结构制作加工厂、机修厂等;

(4)安排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货源和运输、储存方式;

三、施工进度总结

施工进度计划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内容,它要保证建设工程按合同规定的期限交付使用。施工中的其他工作必须围绕着并适应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安排。 施工进度计划的种类和施工组织设计相适应,分为总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包括建设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准备阶段的进度计划。它按生产工艺和建设要求,确定投产建筑群的主要和辅助的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施工顺序、相互衔接和开竣工时间,以及施工准备工程的顺序和工期。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总进度计划有关项目施工进度的具体化,一般土建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还考虑了专业和安装工程的施工时间。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原则是:从实际出发,注意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按合同规定的工期要求,做到好中求快,提高竣工率;讲求综合经济效果。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按流水作业原理的网络计划进行的。流水作业是在分工协作和大批量生产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科学的生产组织方法。它的特点体现在生产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均衡性上。由于建筑产品及其生产的技术经济特点,在建筑施工中采用流水作业方法时,须把工程分成若干施工段,当第一个专业施工队组完成了第一个施工段的前一道工序而腾出工作面并转入第二个施工段时,第二个专业施工队组即可进入第一施工段去完成后一道工序,然后再转入第二施工段连续作业。这样既保证了各施工队组工作的连续性,又使后一道工序能提前插入施工,充分利用了空间,又争取了时间,缩短了工期,使施工能快速而稳定地进行。利用网络计划方法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则可将整个施工进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反映出各项工作(工程或工序)的工艺联系和组织联系,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有用的管理信息。

四、施工平面图总结

平面图是建筑施工图的基本图纸,它是假想用一水平的剖切面沿门窗洞位置将房屋剖且后,对剖切面以下部分所作的水平投影图。它反映出房屋的平面形状、大小和布置;墙、柱的位置、尺寸和材料;门窗的类型和位置等。

对于多层建筑,一般应每层有一个单独的平面图。但一般建筑常常是中间几层平面布置完全相同,这时就可以省掉几个平面图,只用一个平面图表示,这种平面图成为标准层平面图。建筑施工图中的平面图,一般有各楼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

建筑平面图上的主要内容有:建筑物及其组成房间的名称、尺寸、定位轴线和墙壁厚度等。走廊、楼梯位置及尺寸。门窗位置、尺寸及编号。台阶、阳台、雨篷、散水的位置及细部尺寸。室内地面的高度。首层平面上应画出剖面图的剖切位置线,以便与剖面图对照查阅。图名、图纸比例、指北针等。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包括单位工程施工区域范围内,将已建的和拟建的地上的、底下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平面尺寸、位置标注出来,并标注河流、湖泊等地位置和尺寸以及指北针、风向玫瑰图等。拟建所需的起重机械、垂直运输设备、搅拌机及其他机械的布置位置,起重机械开行的路线和风向等。施工道路的布置、现场出入口位置等。各种预制构件堆放及预制场地所需面积、布置位置;材料堆场的占地面积、位置的确定;仓库面积和位置的确定;装配式结构构件的就位位置的确定临时供电、供水、供热等管线的位置;水源、电源、变压器位置确定;现场排水沟渠及排水方向的考虑。土方工程的弃土及土地点等有关说明。劳动保护、安全、防水及防洪及设施布置以及其他需要的布置内容。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步骤;确定起重机机械的位置、确定搅拌机站仓库和材料、构件堆场以及工厂的位置、运输道路的布置、临时设施的布置、布置水电管网。

下面就理论知识及得到的收获做一些总结(1)结构形式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2)构造柱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3)砌块墙构造a增加砌块墙的整体性措施⑴块墙的接缝处理砌块在厚度方向大多没有搭接,为了加强砌块墙在水平的整体性,因此砌块的长向错缝搭接要求较高。具体做法参见施工手册。另外砌块建筑还应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圈梁。当圈梁与过梁位置接近时,往往用圈梁取代过梁。⑵设置构造柱砌块墙的竖向加强措施是在外角、墙的转角以及外墙交接处增设构造柱,将砌块墙在垂直方向连成整体。b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砌块墙与门窗框的连接一般是砌体中预埋木砖,用钉子将门窗框固定,或在砌体中预埋铁件与门窗框焊牢。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除了以上,还有利用膨胀木楔,膨胀螺栓,铁件锚固等做法。我们参观的桥东里1号公寓住宅楼用的是固定处砌几皮建筑黏土砖,以后用钢钉加以固定。c防潮构造砌块的吸水性强,易受潮。在易受水的部位,如檐口、勒脚、窗台、近应做好防潮处理。我们参观的公寓住宅楼就是在砌块墙的下部砌了5皮粘土砖,以做防潮。d不承重设置为了保证砌块墙不承重,应在砌块墙的顶部与楼板相接处,应用粘土砖斜砌一皮或留20毫米的空隙,用木楔打紧,后用砂浆填缝。(4)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他们的作用是保证房屋在正常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或地震时有一些自由伸缩,以防止墙体开裂,结构破坏。而后浇带是在高层建筑中来代替变形缝的做法。其做法是每30米到40米留一道缝宽为800毫米到1000毫米的缝隙暂时不浇注混凝土。缝中钢筋可采用搭接接头,等荷载差不多稳定时,一般是结构封顶两个月后再浇注混凝土。后浇带都是用于建筑长度大于50米的建筑。而当建筑长度小于50米时并且是框架结构,这时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和一定的刚度,就的设置单元墙来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和刚度。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具体是1、由于施工原因需设置后浇带时,应视工程具体结构形状而定,留设位置应经设计院认可。2、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当设计无要求时,应不少于40天;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情况下,应保留60天。3、后浇带的保护。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垃圾杂物掉入。保护措施可采用木盖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毫米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及梁板支承架不得拆除。4、后浇带的封闭。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后浇带的模板上应设一层钢丝网,后浇带施工时,钢丝网不必拆除。后浇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设置,都必须在封闭前仔细地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砼与先浇捣的砼连接良好。地下室底板和外墙后浇带的止水处理,按设计要求及相应施工验收规范进行。后浇带的封闭材料应采用比先浇捣的结构砼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微膨胀剂uea,掺量为12%—15%)浇筑振捣密实,并保持不少于14天的保温、保湿养护。变形缝沉降缝:为克服结构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缝。如上部结构各部分之间,因层数差异较大,或使用荷重相差较大;或因地基压缩性差异较大,等可能使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都需要设缝将结构分为几部分,使其每一部分的沉降比较均匀,避免在结构中产生额外的应力,该缝就是“沉降缝”。须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完全分开。伸缩缝:若建筑物平面尺寸过长,因热胀冷缩的缘故,可能导致在结构中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需在结构一定长度位置设缝将建筑分成几部分,该缝即为温度缝。对不同的结构体系,伸缩缝间的距离不同,我国现行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此有专门规定。伸缩缝在基础可不断开;抗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期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根据笔者体会,将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施工方法作一介绍。(5)五零线在墙身砌起1米以后,就在室内的墙身上定出+0.500米标高线也称五零线,以作为地面施工和室内装修用的基准线。五领线的另外的一个作用是作为每层楼的标高向上传递的基准线。对于高程传递精度要求较高的建筑物,通常用钢尺直接丈量来传递高程,对于二层以上的各层,每砌高一层就从楼梯间用钢尺从下层的+0.500标高线向上量出层高,测出上一层的+0.500的标高线。1.目的 (1). 通过学习,对—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整个施工过程和监理的基本知识体系有较清晰的了解(2).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深入理解已学的理论知识(如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建筑结构、建筑施工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积累感性知识(3). 通过亲身参加施工实践,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将来参加工作打下基础2.任务(1). 培养学生尊重生产实践,注重调查研究,勤于总结,能够抓住重点,分析问题,全面的辨证的看问题的思想方法。通过对已建和在建的建筑工程的参观、考察、及参加施工和实践管理中的实践环节,学生收集分析和掌握原始资料,了解设计意图、设计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管理技术,学习前人的生产实践经验,井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2). 在生产实习中受到一定的工程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倡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大胆提出创新的见解和技术革新措施建议,提倡创造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的作风。2. 主要内容在实习期间,我接触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作了许多实习记录,对一些新的施工工艺进行了了解。我的实习岗位是土建专业监理员,在对基本的施工工艺有所了解后,还必须了解施工质量的规范,怎样的水平才算合格,哪些情况是不合格的,都要熟记。以下就是我实习的主要内容:(1).钢筋工程在实习期间,我接触最多的就是钢筋了,梁,板,柱子,剪力墙全都是现浇的,其中钢筋布置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了,因此检验钢筋是特别重要的工作。我到工地的时候,B,C座的主体结构工程已经完工了,只有A座正在施工,不过已经搞到了第十层了。基本上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检验梁,板等的钢筋。如受力钢筋,架立钢筋,构造钢筋,箍筋,负弯矩筋,分布筋等,这次在工地上才算真正了解了这些钢筋的作用。对以后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感性认识。新学期我们开了《高层结构设计》这门课程,恰好我接触的就是个小高层,这对我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3. 心得体会 通过实习,我发现监理每天的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事无巨细,只要是属于职责范围的,都要认真去对待,并且要直接对甲方负责。监理虽然有办公室,并且条件还可以,但是除了午休和整理文档,其余大部分时间还是都在工地第一线,也是非常辛苦的,比如要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旁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建筑概论论文一、建筑概论专业内容概要 二、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一、建筑概论专业内容概要(一)建筑词汇(愈泳)1、什么是建筑建筑 Architecture房屋 Building构筑物 Construction2、建筑的物质性空间处理手法空间限定:单一空间 围合、设立、覆盖、架起、凹、凸、肌理变化空间的连接:两两空间 共享、过渡、次序、灰空间空间的组织:三个以上空间主从、序列、并列 建筑结构建筑荷载的传递方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结构哲学:最优化设计、向自然学习、动态平衡 等级结构、匀质结构、变截面结构节点、构造、细部: 任务:材料与材料的连接、形态与形态的交接 目标:挖掘材料、施工工艺内在的美学价值眩光、实现升起、视觉走廊、对景、借景 建筑的时间性:时间印记、最佳时间 3、建筑的社会文化性文脉(Context) 建筑的地域性、建筑的历史性、建筑的时代性 安全感、识别性、私密性、交往性 交往性 : 杨盖尔:交往三层次: 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 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括了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 社会性活动---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被动式接触,即锦衣视听来感受他人 勒·柯布西耶:1923年----《走向新建筑》1926年----新建筑的5个特点1928-1926年----萨伏伊别墅1926年,勒·柯布西耶从现代建筑采用框架结构这一条件出发,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色”: 1、底层架空,独立支柱2、屋顶花园 3、自由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立面以及几何造型、光影强烈、流动空间、较大的窗、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空中花园、加减法使用等 ---新建筑12点? (二)建筑图纸表达(岑伟)1、制图用笔:铅笔、美工笔、针管笔比例:1:500 基地和概念讨论1:200 空间的方向和关系1:100 建筑意义的表达1:50 构筑的层面2、制图图纸和线型设置线型的目的:表达清楚、增加立体感和整体美感图线宽度:0.18、0.25、0.35、0.5、0.7、1.0、1.4mm等线宽比 每张图纸的线宽尽量不要超过3种,一张图纸如选用3种线型,其比例宜为b:0.5b:0.35b,如选用2种,宜为b: 0.35b3、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的构造组成: 基础(承重结构)、墙或柱(承重结构)、楼地层(水平支撑、传递荷载)、楼梯、屋顶(围护结构、承重结构)、门窗(配件)(1、平立剖面图的生成:平面图生成方法:基准面向上1.2米水平切开向下看线条划分的目的:区分出剖到部分与为剖到部分(看线)平面图主要表达内容:墙体、柱、门窗、楼梯、洁具等组成建筑的各项内容。在设计的各阶段中,都应有建筑平面图纸,但其表达的深度不尽一样规划:剖到线条粗,辅助线条细,其他线中粗 粗线:剖到部分的墙、柱 中线:剖到部分的门、窗、玻璃 未剖到但可见部分:台阶、楼梯、扶手、家具、文字等 细线:表面无凹凸的划分线、辅助线 虚线:不可见部分 点划线:轴线窗、门的表达(2、立面图 建筑立面的定义:是指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 一般情况下建筑外立面包括处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立面图生成方法:正投影 线型划分目的:增加立体感,区分主次 规则:落差越大,线条越粗 最粗:外轮廓线 粗线:建筑体块轮廓线---分面线 中线:一般建筑构件线、配景、文字 细线:远景、窗扇、墙面划分线、辅助线(3、剖面图 剖面图生成方法:垂直切开向某一边看 线型划分目的:类似于平面图 规则:剖切线粗,辅助线细 粗线:剖到部分:剖到的墙、梁、楼板、地面 中线:可见部分、剖到的细小构件 细线:轴线、辅助线 楼梯的画法:楼梯上下标注:从每个平面的基准标高出发进行标注 计算踏步高度和宽度的一般公式:2h+b=600mm(h是踏步高度,b是踏步宽度) 楼梯平台深度要大于楼梯宽度4、建筑测绘的内容总平面表达内容:建筑投影平面、建筑周边道路、周边建筑、周边绿化、广场铺地、指北针、比例尺、图名建筑的各层平面模数的概念:为了使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和组合件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使不同材料、形式和制造方法的建筑构配件、组合件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建筑造价,故制订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基本模数:100mm,即1M=100mm 扩大模数:水平扩大模数:3M,6M,12M,15M,30M,60M 竖向扩大模数:3M,6M 分模数:1/10M,1/5M,1/2M剖切符号、剖切线、剖视线、编号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尺寸线的种类、平面图:总尺寸、轴线尺寸、细部尺寸平面图绘图步骤、平面图绘图内容、立面图绘图内容、剖面图绘图内容大样图:包括了建筑物上的各种大样5、文远楼介绍 : 文远楼测绘作业(三)行为与空间(李斌) 1、私密性种类: 孤立:避免被别人观察 亲密: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但同时与外界隔离 匿名:在人群中不被察觉 确保:为了控制不希望得侵入设置心理上障碍的状态四种作用:带来个人自律、允许感情解放、有助于自我评价、限定并保护交流2、个人空间,接近学,距离和分布个人空间,接近学 个人空间是指同种的非接触性动物在最亲密交流以外相互之间保持距离的状态 Proxemics:接近学、空间关系学、距离效应学、人类环境学、近体学、人类空间统计学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交流方式相对应,可分成四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空间对人的意义:围合起来的空间为人的生活提供了场所,但是空间并不是“空”的,空间或者说距离对人来说有着重要意义 个人空间的实验结果: 在人体周围“想立即离开”的距离在不同方向上呈对数衰减 分布形状:前方较大后方较小,呈蛋形 姿势差异:坐着的时候,个人空间较站立时小 男女差异:男性对男性的要求,较女性对女性大交往中的距离 交往中的距离 不同的交往中,因亲密程度、感情的接近程度等的不同,距离也随之发生变化 2人交谈一般在0.5-1.5m左右进行 群体交谈的范围是3m左右,以交流为目的的群体的大小大约是3m左右 交往中的相向 和距离一样,交往中人身的相向也具有意义 熟人之间相向而坐,陌生人之间相背而坐 座位的布置形式:向心布置、离心布置距离的affordance 个人距离的affordance、住宅内空间中距离的affordance指示领域 个人的指示领域,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分布(以身体为中心)人周围的空间在建筑中的意义 (四)生态建筑(钱锋)1、What Is Green Building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lobal Warming Low-carbonbuilding The three-tierdesign approach to green Tier1: Basicbuilding design Tier2:Natural energies and passive techniques Tier3: Mechanical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2、列举各种生态绿色建筑3、介绍同济大学携带太阳能竹屋参加的于2010年6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行的参加“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五)城市设计(庄宇)1、建筑学本科教学的框架 设计基础、单体建筑、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中的建筑、建筑群、特殊建筑、城市设计2、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安排和艺术处理 城市设计涉及城市环境可能采取的型体 美国城市设计学者Gerald Crane 在《城市设计的实践》中也指出:“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组织中各主要要素互相关系的那一级设计。” 归纳:城市设计是研究城市形态,包括实体和空间形态3、城市设计关注的项目和领域 (1、新建城市片区 (2、旧城改造 (3、大型居住街区 (4、特殊区域 (5、城市综合体 (6、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设计的目标:宜人的环境、有特色的环境、有活力的环境4、城市设计的教学 本科生---侧重城市规划 研究生---侧重建筑设计 工程硕士---侧重景观设计 职业化继续教育---侧重城市管理 课程训练框架 多种尺度条件下的课程训练、多个主题的训练组合、多元的训练目标 课程训练重点 建立城市环境意识、城市要素和体系概念、重视城市设计的工作过程、强调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 开放式的课程教学讨论 建立教学思辨平台、探讨设计决策的平台、新理念技术的教学互动平台 (六)理论建筑(常青)建筑概念ABC 1、建筑 (1、Archi-tect 建筑师 (2、Archi-tectonics 建筑术(3、Archi-tecture 建筑艺术2、建筑三原则: 坚固 Durability 老的说法:均衡、对称、对自然对象的模仿和再现 适用 Convenience 美观 Pleasure 新的说法:完形 《建筑十书》---建筑的起源E·H·贡布里奇《The science of order》 ( 《秩序感》 )《艺术与幻觉》 ( 《Art and illusion》 )3、关于建筑本体及表像 (七)上海历史建筑(伍江)1、上海建筑概况开埠之初,西式建筑的出现。早期由外侨自己设计,就地取材,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技术并由中国工匠修建。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上海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发展成初具规模的近代都市,西方建筑建造和管理方式第一次传入中国,形成中国最早的近代建筑业。现代意义上的西方建筑师开始出现。到19世纪90年代末,上海初步展现出近代都市的面貌,甲午战争后,西方对华资本输入加剧,辛亥革命前夕,上海以成为近代中国经济中心,同时建筑也迅速发展,大量旧建筑拆除翻新,大量新建筑被造起来,上海建筑也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20年代后,上海作为远东最大的现代都市的地位得以确立,大量标志性建筑建造起来,上海近代城市风貌在此时期最后形成。近代上海建筑在半个世纪的发展中经历了从西方复古风格走向现代风格的过程,并最终以大量装饰艺术派建筑闻名于世。注重功利,追求时尚,中西合璧,兼容并蓄,是上海近代建筑最本质的特征。2、租借的形成及其影响租借政治制度的形成:治外法权与国中之国华洋分居与华洋杂居现代市政的引进:租借现代化的标志租借的现代城市管理租借早期建筑类型、技术与形式租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越界筑路)租借对周边华界的影响3、租借建筑与中国近代建筑西方建筑技术与建筑学的传入中国营造商队伍的成长西方建筑风格:建筑现代化的标志建筑师职业的出现于中国早期建筑师中国近代建筑的现代化演变西方建筑思想与技术对中国近代民居的影响中国建筑近代化的开端 (八)历史建筑更新(卢永毅) 罗马:古城遗址巴黎:300万人口城市计划上海:外滩华西村:“凯旋门”、“天安门”······ 历史建筑的利用 历史、记忆、地域特征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 没有建筑,我们可以生活;没有建筑,我们照样可以崇拜;但没有建筑,我们就会失去记忆。 建筑师的工作:连接历史与未来 列举国外对历史建筑加以利用的案例 (九)住宅建筑(黄一如)日本公寓楼对晾晒衣服需求的人性化设计---将阳台用较高的磨砂玻璃围合,衣服只晾晒在阳台里面,既给居民提供方便,又让建筑看起来整齐洁净上海居民住宅:千篇一律,房地产开发商以利益为重,忽视居民的真正需求洛杉矶的住宅布局10万人住宅设计中国民居: 里弄:多户混合居住日本临时住宅香港高层公寓Pruitt-lgoe住宅区:在雅马萨奇的设想中,这是一个左邻右舍互相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却在现实生活中变为滋生犯罪的场所 (十)建筑设计方法(吴长福) 1、 培育当代的、中国的原创精神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教育概述 办学理念与发展定位 国内建筑教育发展背景 同济建筑教育的理念与目标 发展策略与课程体系 多学科整合发展的办学模式 全方位的学科公共平台构建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教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注重实践创新 注重国际交流 2、设计方法 设计的价值取向 缜思唯实的理性学风,畅想进取的创新精神,博采众长的全球视野,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 学院精神 设计的依据 使用功能:大小/形状/组合方式/流线/物理需求 技术经济:高度/跨度/材料/构造/施工/造价/规范 基地环境:地貌/交通/气候/视觉景观 文化审美:意象/图式/尺度/肌理/色彩 建筑观:个体趣味/设计方法 设计的整合过程 案例:邹平文化中心(环境/功能/结构)、都江堰文化中心(环境/景观/功能)······ 三个不同的空间形式开放性运动空间半开放性集散空间内向性活动空间 (十一)集群建筑(王伯伟) 1、什么是“建筑集群” 人类是集群而居的,集群而居总会形成特别的建筑空间,也必须依赖特别的建筑空间,这特别的建筑空间就是建筑集群,是社会群体在结构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空间产物。 三个特点: 地域上临近---集聚性 功能上相关---关联性 布局上规则---秩序性 2、建筑设计的文化性 比萨教堂 结论: (1、集群空间“是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浇注而成。···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 (2、集群空间的元素是具有物理、心理和社会维度的,将这些要素整合为某种关联域,这就是集群建筑的规划与设计 (3、建筑集群的文化性:通过集群空间元素的安排与布局,建立元素间的某种关联域,能让人感悟到时代所倡导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及理性态度 (4、在当代,建筑集群的文化性集中体现为:关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和谐关系---人文性 3、设计者人文素质与建筑的文化性 一些值得关注的现状 目前设计者人文素质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需要几种立场的改变: “思维缺陷”:设计的固化 设计的流变与生成 “人格缺陷”:附属权贵与犬儒 独立于自主的 “视觉缺陷”:纯技术与审美的 社会与人文关怀的 “能力缺陷”:抽象而泛泛的思考 具体而独特的应用 一个值得关注的关系 校园空间形态的决策者地立场决定了空间的文化属性,而设计者的人文立场将直接体现在校园的人文属性上 没有设计者人文意识的追求、积累与储备,空间的文化属性很可能是单调、表面而贫乏的;没有设计者独特的表征能力与精神追求的外化能力,特定的理念永远不可能一跃而出,溢出理论范围而进入现实的空间实践 注定落伍的起点:固化的空间元素关系---等级制,中心控制关系,权力关系,封闭性功能关系,张扬与铺张的标志性,刻意的庄重感,凌驾于自然··· 面向未来的校园新形象:打破固化的空间元素关系---非等级制,非中心控制关系,平等关系,流变性功能关系,多元性生成,关联的增殖性,绿色、轻盈、开放与自然的校园··· 4,、关键理念与外化 四川美院校区规划设计 多元性生成、关系流变、功能流变、关联的增殖性···---顺应地形地貌的空间布局 元素重组的生成关系 实实在在的“理念外化”5、结论与建议 结论:决策者地人文素质是技术素质的根本基础 决策者应具有: 阔而又深邃的人文视野充满理性智慧而又不是人伦情感的人文意识清醒地了解自我责任而又能推己及人的人文胸怀端坐于书房同时又可行走于社会的人文才能既在庙堂之上又在江湖之远潇洒自如的人文风度可参悟苍天玄远也可体至草木冷暖的人文美感 建议:得认认真真念“人文经”与讲“人文经”---阅读与思考,形成一套对自己的工作有参照意义的价值判断体系 (十二)建筑空间(莫天伟)1.空间的解释空间:占有,体验权力:空间的生产秩序 :空间的秩序:封建,统领 封建、规划 聚居,生成,序列2、“间”的解释(1、名词,之间占有、权力、空间的生产秩序、封建、规划、聚居、生成(2、动词,间隔---把握空间 无限,“空间是事物的广延性” “上下左右回宇,古往今来回宙” 有限,空间限定 “空” 建筑意味着把握空间 使用内部空间是建造的目的 《道德经》中对“有”与“无”,“利”与“用”的依存关系和相互作用的论述(3、形容词 ,闲暇 ---空间的可感知,氛围;空间的可把握,尺度 强调的是间,不太在意空(中国传统概念中) 空间的可知感 氛围 空间的可把握 尺度 三维度量几何性---强调的是“空” “利用”论---强调的是“间” 不太在意“空” 人的栖居 建筑空间;场所精神;栖居二、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筑功能、空间、结构、形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建筑的功能是建筑最重要的部分,人们对建筑的使用其实就是对其功能的利用,无论多么豪华的别墅,如果在居住和使用功能上不能很好的被人利用,那这栋别墅便是失败的。黄一如老师在“住宅设计”讲座中提到了两点有关建筑使用功能未能成功的例子,一个便是雅马萨奇的Pruitt-lgoe住宅区,最后并未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居住环境,而是成为了滋生犯罪的场所;另一个就是今天的房地产开发商,只重利益而忽视了建筑的功能关系,因而造出了一栋栋让人失望的居民住宅楼。建筑功能是建筑空间经过各种空间限定的手法体现出来的,莫天伟老师所说的“使用内部空间是建造的目的”,和《道德经》中“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所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没有建筑的内部空间,就谈不上建筑的功能之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需要有一定基础,建筑功能和空间同样也需要存在的基础---结构。在建筑当中,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结构来为之服务,建筑结构如果未能很好解决,所有的功能、空间、形态都谈不上,何来建筑之说?密·斯·凡德罗喜欢在结构上讲求技术的精美,因为贯彻其“少就是多”的论断,结构构件也大量被精简。他著名的作品法恩斯沃斯住宅中,精简到极限的结构构件创造了一个非常和谐轻盈的居住空间。至于建筑形态,作为建筑当中最先被人关注的部分,是和功能、空间、结构相互影响的。首先,建筑的不同功能和空间要求再加上结构形态,决定了其建筑外形,因为功能作为最主要的部分,需要其他要素为之服务,而结构作为基础,影响着外部形态的产生和变化。但同时,最求外部形态也会反过来对功能、空间以及结构产生影响。水立方的外部形态为了体现水分子的概念,对其内部的空间和结构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筑功能、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关系可以如下图所示。在本学期建造实验的纸房子作业中,我们也是大致按照功能、空间、结构和形态的关系来完成了整个设计与搭建过程。由于对纸房子的功能要求不高,仅仅作为一个人可以在内部活动、吃饭、睡觉的地方,所以我们由形态和结构入手,从海螺的螺旋形态中找到设计的方向,用三角形作为基本结构单元,再结合了场地的实际情况,搭建出一个不规则的S形空间,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单元和外部的形似海螺又形似鸟巢的形态,使得内部的S形空间充满了特殊的空间美感,我们可以在里面坐着交谈,可以玩游戏,可以睡觉,可以在后面的出口坐着看看夕阳,我认为这样一个空间是完全满足了功能要求的。在最后的小住宅设计中,我们需要通过各种空间的限定手法,围合、设立、覆盖等来创造一个适合三口之家居住的空间。在这里,功能作为最主要的部分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们所设计的空间、结构、形态,都是为了居住功能服务的。所以,在建筑中,我们应该将建筑功能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而不能单纯为了追求形态的效果而将功能忽视。功能、空间、结构和形态是建筑的四个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它们的相互作用,才能设计出既满足功能空间要求,有具有合理结构和优美形态的建筑。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