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绘本与主题相结合的论文

发布时间:

绘本与主题相结合的论文

英语绘本与小学英语教材有效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结合笔者的课堂教学, 探索如何将英语绘本与牛津小学内容有效结合, 使得学生们在学习中获得 愉悦感, 成就感, 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 通过阅读使学生们了解原汁原味的, 体验外国, 倾听不同的声音, 拓展视野,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培养热爱英语的兴趣。 在多年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使用中, 教师们多采用 根据教材内容依据教材话题实施教学的形式, 大多数是就 教材教教材, 把教材中的语言点知识点教给学生。老师们 认真备课, 尽心设计教案,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比较好 地掌握了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但笔者总觉得学生 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缺少了点内容, 那就是在纯正的英 语背景下学习地道的英语, 了解外国文化, 倾听不同的声 音, 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拓展视野, 开阔眼界。但小学生 学习的语言内容限制了他们自如地轻松地去体会这种语言 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全新体验。这就要求作为小学一线教师 的我们开动脑筋, 开辟一道为学生们体验纯正语言的途径。 语言教学中的儿童能够搭建这个平台, 使学生能够通 过儿童文学的阅读增强对学习语言的浓厚兴趣, 同时使学 生们了解外国文化生活, 了解世界。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文 学能够符合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呢? 那就是绘本, 也就是图画书即picture(book。 一、 英语绘本的概念 什么是绘本呢? 就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反映儿童生 活为主的儿童图书。书中的图与文有同等的重要性, 有时 候甚至图画的重要性还比文字要来得高。绘本的主要特色 就是提供读者在视觉方面的真实的唯美的感觉经验。绘本 的内容常具有简单的故事情节, 有时候也会集中呈现某种 简单的意义和结构。就英语绘本来说, 押韵或是反复句型 的形式是最常出现在其中的。这两种行文方式最能让学习 英语的小学生, 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察觉和掌握英 语文 字。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技巧的运用, 通过对绘本的形象讲 解,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听故事, 读绘本和说故事。在教学 设计中加入“读绘本说故事” 活动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 让学生感受教师在读绘本说故事时候的投入与专注的神情, 学生会了解到阅读本身也是一种很有趣, 很有价值的活动。 如此一来, 学生也会变得愿意读书, 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同时也愿意与人分享他们自己创作的绘本故事和融入故事 当中的真实生活经验。 二、 怎样与牛津英语课本有效结合 无论语言学习者年龄的大小, 课本的局限性和沉闷单 一的课堂教学总会令人乏味, 尤其是低龄段的儿童, 看看 有趣的图画书, 听听老师说一说其中的故事, 感受着图画 书中故事情节, 欣赏着唯美的图片, 这是无比愉快惬意的 事情。但是学生们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训练才能理解欣赏 图画书中所承载的文化与内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有课 本所要求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 绘本教学不可能也不能够 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向全体学生教授。这样无形中会成为 学生的负担, 加重学生的学业任务, 使得两极分化更加严 重。因此就要求教师把他当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部分, 与 教材中的话题, 故事或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学习, 这样教师 教得愉快, 学生学得轻松。那么怎样与牛津教材有效的结 合呢? 综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以下方法, 期待与同仁 共同研究探讨。 英语绘本的选择是非常重要, 教师首先要了解英语牛 津版教材的体系, 把1-6 年级分成三个年段, 1-2 为低年 段, 低年段英语绘本的选择要依据低年级儿童的生理 特点选择一些颜色鲜艳, 画面有趣, 内容浅显且文字简单 押运的儿童英语绘本; 3-4 年级为中年段, 有一定的英语 听说基础的学生, 选择的绘本还是依据低年段的选择原 则, 只是在绘本的长度和语言的深度上可以根据学生情况 适当加以深化; 5-6 年级是高年段学生, 选择绘本可在中 低年段的基础上增强绘本的故事性, 留有学生思考想象的 空间。 总之,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接触英语的基础阶段, 一切 都要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 选择图文并茂, 生动 活泼, 能够让他们产生兴趣的绘本。选择绘本的原则 确定下来以后, 就要求教师们通过各种渠道。如网络下载, 查阅以及定期去新华书店查看购买甚或是通过各种 各样的形式了解国文教材, 大量阅读原版绘本资料, 从中找寻适合自己学生的绘本材料并收集起来。这是一个 非常艰难的过程, 但只要有积累有实践就一定会有收获。 例如, 我们通过网络了解到的加州 语文 一年级的教材就有 原版的绘本, 通过阅读其中的treasure 中关于语音方面的内 容如‘Pam: and:Sam’ ,‘Mad, sad, glad’ 等可以用作中低 年级的英语绘本材料,‘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等故事比较强, 有一定的情节, 图片比较有趣。 生动的绘本可用作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中年段学生的绘本材 料, 其中关于动物, 颜色, 服装等相关内容正是我们三四 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通过网络下载的绘本Olivia 和 Joseph(had( a( little( overcoat 可以作为高年段的英语绘本材料, 他不仅图片颜色鲜艳, 而且绘画内容生动活泼, 十分的诙 谐可爱。是学生拿起就放不下来的书籍, 学生们比较感兴 趣, 最重要的是他与高年段学习的主题内容密切相关, 这 些内容都可以有机的与牛津英语教材连接起来。 三、 如何与牛津教材内容有效结合 选择好绘本后再依据其绘本内容应用到牛津英语教学 当中, 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融英语绘本于教学环节中 在选择好合适的绘本后我们可以把它用在课时教学的 各环节当中, 如导入环节, 操练环节等, 如绘本play with me 是一本比较相对独立的绘本, 每一幅图都有一个情 景, 每幅图都与主题play with me 相关联。这样的绘本可以根据其内容与牛津英语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用在教 学的部分环节当中, 如笔者在教授5A 的第三个单元Atamusiclesson 时的Warmingup 环节中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用 PPT 的形式加入了英语绘本, 让学生在美丽的图画面前产生说英语的欲望, 让他们在优美的意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快乐地飞翔并为新授课铺垫过渡。在蓝色底色的印衬 下一个开心的男孩带着他的小狗在天空中“飞翔, 跳跃”。 绘本的原文并没有立即给学生呈现, 目的是让同学们打开 想象的翅膀, 自由飞翔。此时学生们已按 捺 不住, 纷纷举 起手来。诸如:“Thisis mydog.Ithasbigeyes, bigears.Ilikeitverymuch.”“Iliketheboy.Heismyfriend.Hehasblackhair. Hehasbigeyes.Thisishisdog…”“Thisismydog.Mydogcanfly.Thisisme.Icanfly, too.” 我很 高兴地听到同学们把以往所学的用在了今天的看图说 话里面, 同时又与本单元所学的话题“Whatcanyoudo? Canyou …?” 密切相关, 在看绘本说绘本的'同时又紧密地 与牛津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他们的思维在快速的搜索着, 思考着, 在美丽的画面中, 在知识的海洋里同学们寻找着。 接着我把绘本原文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欣赏学习简单优美 的原文, 发现自己是多么的不“简单”。一句句漂亮而又简 单纯正的语言被孩子们说出, 我心中热血沸腾, 喜悦之情 溢于言表, 感叹如果每节课孩子们的思维都能像这样打开 那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因此教师在中恰当的利 用英语绘本达到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想象能力 以及语言能力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 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 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利用绘本在课堂教学环节当中的有效运用使学生们在想象的空间中遨游, 启发了他们使用语言的动力。

2. 融英语绘本于各单元话题复习中 在牛津英语教学当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 老师 们可以根据每个话题或主题的相关内容去寻找适合的英语 绘本, 用在每一单元或期中期末的复习课上, 这样学生虽 然看到的阅读是新鲜的内容, 但也能够见到课本中学过的 单词和句子, 能够看得懂绘本, 能够欣赏其美妙之处, 学 生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同时用阅读绘本的方式使语言不 断复现, 比花很多时间讲解语言知识点要更加有效。如笔 者在五年级下学期结束复习阶段时就选用了美国插图画家 IanFalconer 的作品。“Olivia” Olivia 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绘 本丛书, Olivia 是绘本的主人翁, 他是一头可爱的小猪, 非 常的调皮, 可爱, 会唱歌, 会涂鸦, 经常使他们的父母精 疲力竭, 是一头非常有创造力的小猪, 作者的创作源泉来 自于他姐妹一家, 他的侄女儿Olivia 从早到晚精力充沛, 经常让她的父母筋疲力尽, 就像绘本中的Olivia 一样。选择其中一本Olivia 来作为五年级下学期期末的绘本有以下几 个原因, 原因一这只小猪活泼可爱, 学生们比较喜爱; 原 因二五年级下学期包含了busy day 和hobbies 等话题, 而绘 本Olivia 中的主人翁Olivia 的个性和爱好正好与这两个话题吻合, 在绘本教学中与牛津教材结合, 使学生们在阅读绘 本的同时与牛津教材所学内容结合起来, 在绘本的情境中 表演, 表演的内容又与牛津所学内容息息相关, 在演中复 习, 在学中唱, 在故事情节中回味, 不至于感到陌生, 有效地把绘本内容和牛津教材合理地结合起来; 原因三是其 中的绘本语言运用了第三人称单数表述, 这正是五年级下 学期的语言重点, 与教材的语言点有所结合。 总之图画的美丽给孩子们带来了美丽的享受, 富于孩 子们想象的空间, 原汁原味语言的押韵, 简练诙谐给同学 们带来了般的享受, 给予孩子们丰富的语言经验, 文 字与图片的美妙结合使孩子们体会到了不一样的, 见 识了五彩的世界。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加入到阅读 绘本的行列, 还要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和我们一起阅读, 一起欣赏, 一起分享, 在教学相长的中和学生们一起 成长。在纯正的语言世界里使用语言, 探索语言世界的奥 秘, 在美妙的语言境界中遨游, 拓展视野, 开阔眼界。 【参考文献】 [1] 陈则航, 罗少茜, 王蔷. 语言教学中的儿童 [J]. 教学研究, 2010.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运用移情换位法,注重情感的体验。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幼儿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使课堂焕发出幼儿生命的活力。 如《爱心树》活动中,当教师问道:“这棵大树在帮助小男孩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可是树中却没有提到小男孩的感受,你觉得小男孩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又会怎么做?”前两位幼儿都说小男孩会感谢大树,第三个幼儿却认为小男孩会说自己很自私。这不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幼儿的一个道理吗?让他们懂得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抓住这个机会,教师追问:“小男孩自私在哪儿呢?能详细说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幼儿说:“当男孩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天天跟大树玩,而当他长大了,每次来看大树,都向大树要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幼儿说:“我也觉得这个小男孩很贪心,想要得到自己好玩的东西,就摘光了大树的苹果,想要房子,就砍光大树的树枝,想要船,就砍断大树的树干,只留下树墩。到最后,再也不能从大树身上得到东西了。”甚至有的幼儿说:“从这里我知道我们不能像这个小男孩那么自私、贪心,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感谢别人,也要去帮助别人。”这样就很自然地领悟主题思想,让幼儿从中明白了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不能贪得无厌。 用幼儿自己的方法展示作品,提升情感。让幼儿自己作画来续写故事、创编故事,然后全班装订成一本。 如引导幼儿思考:假如你走进《爱心树》的故事,来到爱心树下,爱心树给你什么快乐,你也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用画笔画出心中的爱心树,并画一画、说一说自己和爱心树的故事。 在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后,可以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看看第二天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狐狸又跟在萝丝后面,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然后孩子们动手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还可以配上一些简单的句子,由教师帮忙记录。让幼儿拓展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感受到绘本的魅力。 在挖掘绘本自身的魅力、适当分享绘本的人文价值、思考绘本的个性风格的同时,要让儿童品尝、阅读绘本的甜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实际组织绘本活动时,还得建构敏锐的教学机制,教师要善于抓住活动中的即时生成,才能让绘本更加自然,更加出彩。

绘本和主题活动结合的论文

运用移情换位法,注重情感的体验。每个幼儿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幼儿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使课堂焕发出幼儿生命的活力。 如《爱心树》活动中,当教师问道:“这棵大树在帮助小男孩的过程中是快乐的,可是树中却没有提到小男孩的感受,你觉得小男孩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你又会怎么做?”前两位幼儿都说小男孩会感谢大树,第三个幼儿却认为小男孩会说自己很自私。这不就是这个故事要告诉幼儿的一个道理吗?让他们懂得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抓住这个机会,教师追问:“小男孩自私在哪儿呢?能详细说说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幼儿说:“当男孩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天天跟大树玩,而当他长大了,每次来看大树,都向大树要自己想要的东西。”有的幼儿说:“我也觉得这个小男孩很贪心,想要得到自己好玩的东西,就摘光了大树的苹果,想要房子,就砍光大树的树枝,想要船,就砍断大树的树干,只留下树墩。到最后,再也不能从大树身上得到东西了。”甚至有的幼儿说:“从这里我知道我们不能像这个小男孩那么自私、贪心,得到别人的帮助,要感谢别人,也要去帮助别人。”这样就很自然地领悟主题思想,让幼儿从中明白了在索取的同时要学会感恩,学会感谢,学会知足,不能贪得无厌。 用幼儿自己的方法展示作品,提升情感。让幼儿自己作画来续写故事、创编故事,然后全班装订成一本。 如引导幼儿思考:假如你走进《爱心树》的故事,来到爱心树下,爱心树给你什么快乐,你也给爱心树什么快乐呢?用画笔画出心中的爱心树,并画一画、说一说自己和爱心树的故事。 在阅读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后,可以请小朋友们发挥想象,看看第二天母鸡萝丝去散步的时候,狐狸又跟在萝丝后面,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然后孩子们动手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还可以配上一些简单的句子,由教师帮忙记录。让幼儿拓展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感受到绘本的魅力。 在挖掘绘本自身的魅力、适当分享绘本的人文价值、思考绘本的个性风格的同时,要让儿童品尝、阅读绘本的甜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观察力。实际组织绘本活动时,还得建构敏锐的教学机制,教师要善于抓住活动中的即时生成,才能让绘本更加自然,更加出彩。

幼儿时期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及途径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时期开展生命教育的措施及途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

生命教育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幼儿时期开展生命教育,能帮助幼儿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善待万物、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从而提高幼儿的生存技能、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

关键词 :

幼儿;生命教育;健康成长;

引言: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身体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当下的孩子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中很少能够遇到很大的事件,有的时候孩子未必会懂得为何生命如此宝贵,例如在此次抗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孩子们如何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等。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园也对幼儿生命教育进行了一些初探。

一、利用生态资源,开展生命教育

我们利用园内各生态区域的资源积极开展生命教育活动。幼儿在养殖区喂养小动物、在种植园里播种、在竹林区观察竹笋等都是我们生命教育的课程资源。在种植园种植蔬菜时,从松土、浇水、施肥等,用观察记录本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孩子们充分与蔬菜宝宝亲密接触,让幼儿体会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泥土、阳光、空气、水,生命的存在离不开我们生活的自然,激发了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孩子们会为蔬菜宝宝长出第一片叶子而高兴,为开出第一朵小花,结出第一个果实而欢呼雀跃。在养殖区,幼儿精心照顾着小动物们,他们会为兔妈妈生出小宝宝而兴奋,为小鸡破壳而出而激动,也会为小鸡突然死去而伤心。春天,竹林里的小竹笋一个一个冒了出来,孩子们在游戏中,通过观察感受并了解竹笋的生长变化……在这些亲身经历中,幼儿热爱动物、植物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利用节日活动,与孩子一起体悟生命

在三月植树节活动中,开展"我与小树共成长"活动。当幼儿亲手种下植物的时候,就让孩子从一株幼苗开始,照顾并观察见证植物从种子到开花到结果的完整过程,和同伴交流分享;植树节当天,孩子们走出幼儿园,来到附近的花田人家,挂上自己亲手制作的植树牌,了解人与植物之间的联系,感受生命的神奇之美。又如清明节,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图片、视频、讲解等形式,与他们进行一次深度对话,和孩子聊聊死亡:死亡不可逆转,和出生一样都只有一次,生命是有限的,只有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才能让生命变得有意义。同时关注幼儿的情感和心理。

(一)利用主题教育,开展生命教育

教师根据幼儿园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生命教育融入幼儿的主题活动中。例如,班级的饲养角的一只小金鱼死掉了,当孩子发现并告诉同伴和老师的时候,我们充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开展了生命主题教育活动《小金鱼死了》。孩子们通过和爸爸妈妈网上查资料,知道了小金鱼的特点和习性,并和同伴、老师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了小金鱼可能死掉的原因,最后孩子们把小金鱼埋在幼儿园的小树下……让孩子们进一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又例如在每年"六一"的前夕,我们都会开展防灾自救,珍爱生命的教育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绘本具有的内容充满趣味性,图画具有叙事性,并能在文图的完美配合中将幼儿成长所需的道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优势。针对这一优势,于是我们充分利用绘本资源,发挥绘本优势,通过绘本教育给幼儿传递生命教育的知识,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引导孩子在阅读中解决问题,从而认识生命、感受生命。

例如在唯美、暖心的绘本《灌的礼物》中,教师通过阅读与讨论等方式,让孩子们在阅读中了解分离、死亡,以及如何应对、处理分离及死亡带来的心理情绪,启发了孩子思考生命的意义。在开学后,我们可以结合预防新冠肺炎,开展主题活动《打败小怪兽》《预防病毒我有招》《我爱戴口罩》等等,提升幼儿身体健康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感受生命的价值。

(二)利用家园共育,开展生命教育

幼儿生命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家长的参与与支持。我们利用微信推送、微信群、家长会、晨间和离园接待等多种方式向家长普及生命教育的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我们倡导亲子阅读,家长可以在班级阅读区或者幼儿园博雅阁里挑选关于生命教育的绘本,带回家和孩子一起阅读和交流,共同体会书本中的生命寓意,并和亲戚朋友一起分享。

结语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无论是增加长度还是宽度,都需要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地球只有一个,能不能让子孙后代在地球幸福生活下去,感受生命的美好,需要我们这些前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地球的爱护。我们只是自然的一分子,不能主宰自然,只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我们也要在探索幼儿生命教育的路上继续前行。

拓展: 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和探索

生命教育缘起于国外,于20 世纪末引入中国,却一直发展缓慢。幼儿生命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幼儿对生命具有合适的态度及相应的行为准则。总体来说,就是在幼儿的自身发展主体的认知能力基础上,对其进行德智体美劳以及心理生理上的全方面教育,最后使幼儿可以正确地看待生命、爱护生命、欣赏生命,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一、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

1. 传统观念世人避谈生死生命教育一般都包含死亡教育,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件非常晦气的事情,所以人们一般是闭口不谈。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下,家长不会主动向幼儿讲解死亡的含义,幼儿也不好意思向家长询问。幼儿只能凭着自己的好奇心和对世界片面的认知来理解死亡。这种方式导致幼儿很难正确地认知死亡,幼儿对死亡会产生心理阴影,无法明白死亡的意义。

2. 幼儿教育功利化目前,国内教育趋向功利化,在家长和教师的眼中,分数和升学成为重中之重。学生每天被各种特长补习班、提高班、竞赛占据了大量的时间,逐渐被培养成了学习的机器。这样一来,学生除了学习以外,对世界的其他事物一无所知,甚至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差,无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功利化使学生缺少对生命最基本的理解,更不用说尊重生命和欣赏生命了。

3. 教学方式形式化在国内大部分的幼儿园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在盛行。幼儿阶段往往是人的一生中最具想象力和好奇心的阶段,而教师的统一指导剥夺了学生的思考空间,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行动力。在这种情况之下,幼儿长大之后会缺乏主动性,做事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同时也缺乏主见,自我认同感不强。这样的学生对自己缺乏基本的认识,对生命也无法深入理解。

二、幼儿生命教育的探索

1. 改变传统观念在我国改变传统的生死观念并不容易,需要国人共同的努力。家长和教师首先要正确地认识生死,主动向幼儿讲解生与死的概念。很多家长认为生命是一个很深奥的概念,总是想等着孩子长大一些再说。其实,幼儿阶段是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幼儿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最强的,所以在该阶段让幼儿形成对生命的初步理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十分重要。父母在家摘要:目前,生命教育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相关课程也被逐渐引入国内。而幼儿时期是人一生的启蒙时期,关注幼儿成长状态、思想转变,对其开展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生命、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并且对未来幼儿生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探索。

2. 探索教育原则与方式改变教学方式,促使幼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产生自我认同感,找到自我价值。幼儿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把成人的理解和思想强行灌输给他们是不理智的做法。幼儿身体和心智都没有发育成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说教,不仅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造成幼儿产生烦躁情绪。所以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采用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理解生命的涵义。

3.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我国,幼儿生命教育一直发展缓慢,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专业领域缺乏高水平人才,所以导致大部分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形式化,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在向幼儿传达生命的概念时照本宣科,枯燥乏味,导致幼儿把这门课程当成一种负担,逃避它。所以,培养生命教育领域的专业人才刻不容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才能让幼儿真正受益于生命教育。

总而言之,正确科学地理解生命教育的涵义,以生动灵活的方式来向幼儿传授该内容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它可以帮助幼儿正确地理解生命,敬畏生命,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面对困境,在成长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价值,发现社会中美好的人和事,并且喜爱环境及艺术中的美,对其进行积极的效仿与创造,以此提高生命意识,提升生命价值,增加生命的广度。幼儿生命教育的实现需要幼儿园、教师、家长的通力合作,这样才能为幼儿创造一个美好、安全的成长环境,为其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相结合的论文

可以从几个论点着手,传统文化,尊老爱幼,社会现象等等,恐怕2500都不够写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1.工具性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

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我们母语的词语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就个体而论,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他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和人格力量。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的人文价值,因此,人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总是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充实和熏陶。而人为因素在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灵性时,又潜在地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转化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2.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

作为中小学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教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育人问题。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学语文也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学就是教书育人,即在听说读书的训练中必须伴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语文学科是担负传播、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四、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中,更要落实在语文教育的整体过程中。

首先,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

德育在语文训练中的落实并非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语文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是教师在悉心备课、刻苦钻研、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精心安排。语文教师应该在分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及安排教学步骤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处处力求体现“文”与“道”的统一。

其次,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实施德育、美育的人为因素不仅仅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而且,语文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气质形象,语文课堂的气氛,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教学风格,都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的心零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人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在语文教育中,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气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总之,以上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点认识。只有在理论上认清了这些问题,才能在实际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语文教学。

摘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那么究竟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本文从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意义及所存在的矛盾进行讨论,进而寻求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到底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价值呢?教学中,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工具性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工具性作为语文的基本性质: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汉语典范性的文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其次,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的提高和广度的扩大,是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语文的交际功能达到了新的高度。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获得语言,规范语言的过程。第三,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语文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语文知识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进行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工具。

(二)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要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

1.应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2.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

3.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存在的矛盾

现实教学中,常常存在二者偏废其一的现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两种偏向:

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

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还有的观点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现在的语文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问题,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形式五花八门,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还使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成了编题与解题数学,亦是导致各种练习册、AB卷盛行,题海大战不断的原因,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其实,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工具的掌握远未到位。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为取同情、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

(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选择、运用恰当的语言实践形式,是实现统一的关键。情感型课文往往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或者在课文结尾处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或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出现模糊空白。学生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些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补白充实形象。鲜活的语言,闪烁着灵动的智慧。在一次次成功而愉悦的对话中,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他们在语言的训练过程中,认知得到了发展,情感受到了感染,思想得到了升华。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从语言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心智、语文情意等有机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素养。

(三)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表达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自读感悟中,扩充文本的内涵。情感型文章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往往很传神。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若能抓住这些词句,把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着力点,通过各种手段,把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境界中,让学生反复咀嚼、诵读,那么,学生就能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一个文本言语、意义与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互动的过程。单独经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都不是完整的语文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2]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王松泉、钱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

[5]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6]李政涛、吴如玉:“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7]于漪:《于漪文集第一卷·教育教学论》[M].济南:三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大学生人文素质[作者简介]张绍红(1969-),女,江西南康人,宜春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与高教管理;张俊(1969-),男,江西丰城人,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江西宜春336000)[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6)35-0102-02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1.理想信念淡化。许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和择业目标上都不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执著的信念,也不再以个人理想、趣味需求作为激励成才的动力,而是将混张文凭谋生、求得丰厚的收入或争取出国等作为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不少人更把经济尺度作为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坐标,见利而动。还有一些人则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学习、生活的目标和方向。2.民族精神流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不知道,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3.人格心理不健全。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在大学校园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纪律观念淡薄;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人生意义认识肤浅,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近年来,有见诸报端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事件,还有大学生中的偷窃现象等。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正是中国教育多年来过于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对“人才”标准的反思。 4.人文基础常识缺乏。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高中阶段就开始分科,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又存在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正如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所说的: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不少学生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都不具备;有的大学生写论文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甚至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钱伟长在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时指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强调“理工科学生也必须懂得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否则他们就有可能给四化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二、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功能1.大学语文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也是贯穿《大学语文》教材的一根红线。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等等,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材中还选编了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贺敬之歌咏的桂林山水,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想……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使学生胸襟开阔,心灵净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坚定理想和信念,发奋学习,报效祖国。2.大学语文教学的健全人格培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多元利益的驱动,对尚显稚嫩、一脸迷惑的大学生,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既敏感又现实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势,缘文释道,因道释文。《大学语文》教材中“孔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里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告诫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离开美好的德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他还用精辟的语言列举了在磨难中奋起的历史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梁启超在《论毅力》中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如何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用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古人达观心态的写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3.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于一炉,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一些人生感悟的短章、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就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壮;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飘逸灵动……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之美;既有“大江东去”的奔腾豪壮,又有“寻寻觅觅”的含蓄委婉;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又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热情咏叹。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即景抒情,就事言理,情景交融,理趣相兼,意境自呈,将深刻的哲理寓于优美的形象之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用巧妙贴切的比喻,使情与景水乳交融,意境丰富而优美动人。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师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诗的境界,深深感受大自然中春的温暖和煦、江的悠远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洁妩媚、夜的寥廓恬静,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里,获得美的享受。这些作品可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去寻找美的灵感,发现美的真谛,创造美的生活。4.大学语文教学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当今世界科学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钱临照先生说:“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史课程,让学生读点中国文学,很有意义。”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汇聚了古典诗歌的条条巨流;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之作,架起了古代散文的道道彩虹;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形成了长篇小说的座座高峰;从《窦娥冤》到《桃花扇》,铺就传统剧目的块块基石,鸿篇巨制,美不胜收。理工科学生徜徉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可以丰富知识,调节兴趣,扩大视野,开阔胸襟,提高修养,陶冶性情。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艺术与科学的姻亲关系,并率先垂范,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如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国文功底之深厚,人文学养之完备,是后代的科学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可以说是文学艺术修养开启了他们的创造灵感,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科学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对理工类大学生实施文理交相渗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三、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1.选择名师任教。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大学语文》课程因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博学多才,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同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因大师的讲演而精彩纷呈,也会因庸者的说教而味同嚼蜡。20世纪前期大学语文就有名师从教的优良传统,在老清华、老北大,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教师要求很高,非一流名师不能任教之,如朱自清、沈从文、吕叔湘、闻一多等著名学者,都教过“大一国文”,他们引领学生翩翩遨游于文海。因此,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并尽可能选择名师任教是关键。2.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教材的内容作出取舍。在引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精选教学内容,按不同时代或不同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精讲,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高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被领入文学殿堂、感受到这一广阔世界的精彩时,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会大大增强。3.改进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模式陈旧,常常把教学放在选文字、词、句、段、文的一般性讲解上,活生生把一篇充满灵气与美感的选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它的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 4.改革考评办法。教学改革,必须发挥考试与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才能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大学语文》考试还是沿用中小学的闭卷考试形式,注重对语文基本知识的考核,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题目少,而且“一张考卷定终身”,这显然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功能的全面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考虑课程结束时的试卷考核与平时的考评相结合,各占约50%的比重;平时考核以听课笔记、读书心得、写作实践等作为考核内容,着重于学生理解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使考试、考核能为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参考文献][1]国家教委高教司.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徐中玉.大学语文(第四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文幼儿园主题与区域相结合

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思考》

【摘要】主题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应课程综合化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趋势而生的一种教育活动形态。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为此,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等方面中去。

【关键词】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幼儿;整体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4)03-0003-04

在幼儿园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下,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一种有效的课程与教学思路。从近百年来我国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发展历程及当下的改革趋势与实践状况来看,主题教育活动也是幼儿园教育未来变革的基本走向。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浅层次看是为了解决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科中心、课程与幼儿生活脱节等问题;从深层次看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的体现。幼儿的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不分科的。为此,研究者从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角度解析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以期为幼儿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即在幼儿园中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教育活动,具体是指师幼围绕具有独特发展脉络或发展价值的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它以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促使幼儿发展成为身心和谐的“完整的人”为主旨。主题通常具有统整性,包含儿童要学习的关键经验,统摄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诸要素,将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过程与评价等整合起来,并使之随主题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不只是教育教学活动内部的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组织协调或学习内容的重新安排。

具有内在统整性的主题活动为参与者创设了一种分科教学无法比拟的情境系统,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内在价值,关于这一点,伯恩斯坦在其教育编码与教学话语理论中就有所阐述。〔1〕通过主题形式进行学习,对于学习者知识的有意义建构、经验的丰富、情感的发展、主体人格与精神的养成是有益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对活动内容的整体性规定,不仅指向教学系统,更指向幼儿的整体性发展,并关涉相应评价体系的完善。

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解析

幼儿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课程、当前整体主义倡导的整体教学观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全人发展”理念,都可视为整体论思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整体论”(holism)一词源于希腊语“holon”,其意思是“子整体”,表示每一个元素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部分,它同时还是另外一个整体之一部分。John Miller指出,“holon”在希腊语中意味着“由结合的整体所构成的世界是不能简单地还原为其各部分的总和的”。〔2〕以整体论的观点来看,世界及宇宙是一个整合的机制,在这个机制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是一个共同体,相互关联并演化为更高级的形式。人类也属于这样一种整合的个体。个体的每一部分,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都有同样的重要性,且每一部分的功能及领域都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

要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幼儿整体发展,关键在于要正确认识“整体”这个概念。“整体”仅仅是指关涉幼儿发展的各种教学内容的总和,抑或只是强调提供给幼儿的教学内容要面面俱到吗?如果是前者,事实上我们难以界定幼儿发展所需的教学内容究竟有几个方面;如果是后者,我们又无法罗列出面面俱到的教学内容并试图找到其中的关联,因为教学内容本身是难以穷尽的。人是活生生的机体,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生命交织的现象,是一个不能断然地还原为任何一种东西的、拥有复杂多样的丰富性的整体。因此,促进幼儿整体发展是对幼儿完满世界的关照,包括生理、情绪、智能、艺术性、社会性、道德及性灵等的关照,并促进幼儿个体在活动中逐渐整合这些方面以达到和谐状态。

不同时代对幼儿整体发展的理解及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途径是不同的。分科教学论也是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追求的,但它采用了片段化的思维方式,用所谓的科学分析方法将整体拆解为简单、离散的部分,然后赋予每个部分以精确的意义,试图通过这种拼合的方式来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这种还原主义的假设是“整体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整体等于部分之和”,认为只有先了解部分,才能去建构整体。

当下,我们之所以将主题教育活动视为促进幼儿整体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因为主题教育活动为学习者呈现了一幅整体的学习图景,它更加关注幼儿的整体发展。一方面,人们认识到,幼儿是作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存在着的,所以,他需要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知识。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打破学科领域界限,根据主题核心内容,确定主题展开的基本线索,再顺着这些基本线索确定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3〕另一方面,人们认识到,除了知识层面,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更关注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其他层面的发展。它着眼于幼儿的生活本身,认为幼儿的学习是一个关乎幼儿情感、经验、意义发展的过程。换言之,我们可以把主题教育活动视为多层面、多维度理解和把握知识,把幼儿的个人知识、经验与学习、生活整合起来以促进其有意义学习和整体性发展的活动。

三、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中践行幼儿整体发展思想的路径

(一)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出发点

1.摒弃主题活动目标设定的唯理性思维模式

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受唯理性思维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而其他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4〕在这种唯理性教育模式的支配下,幼教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会过分注重幼儿的感觉、知觉、概念、判断等认知水平的发展,将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性精神视为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目标。他们往往不关注幼儿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体验等方面,忽视对幼儿完满精神世界的关照。在这种价值观支配下,幼儿园教学活动会变成训练活动的代名词,幼儿获得的不是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体验,接受的是难以感受到生命意义的教育。

2.关注幼儿均衡发展的节奏

我们要关注幼儿智力、情感及道德等方面的协调发展。教育的目的绝不只是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训练其学业及工作上的技能,为其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相反,“我们应该帮助我们的下一代成长为自由的、有创意的、有同情心的人,使之能够完全参与这个群体的生活”。〔5〕

哈佛大学费歇尔教授等人曾据此提出“成长与发展的非线性动态模式”,他们认为,“某种行为产生的不当刺激所导致的短期变化会对人的整体成长系统产生弥散性影响,使得整体发展脱离平衡状态,接受过不当的催熟刺激的领域发展水平会比较低下。成长速率过高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紊乱无序,为了促使系统的稳定、平衡发展,应维持相对平衡的速率。由此可见,教育所提供的支持性影响应当是适宜有度的,各领域间的联系应当是适中的,这样才有利于学习者的整体发展”。〔6〕

(二)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

从有机融合的角度来看,我们在选择主题活动内容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要处理好儿童、社会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寻找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力求主题教育活动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不同领域、学科间的关系,有机整合不同领域、学科的知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是各个知识领域和知识类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结果,而不是相互孤立的知识的堆砌。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所指出的那样: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儿童作为一个自然存在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是一个不断成长发展的整合体,其发展有各方面的需求,不仅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不仅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不仅有行为的,也有认知的、情感的与社会性的。所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单一的、局部的、孤立的发展。”〔7〕因此在选择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时,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寻求不同学习领域知识间更广泛、深刻的关联,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分科课程内容及其他形式的课程内容统整在一起,帮助幼儿形成关于世界的整体认识和全息观念。

所谓从有机融合的角度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不是将分化了的部分叠加成一个“复合体”。诚如沃伦・本尼斯所言,“一个整体包括目的、观念和交流,由各个部分间的同一性综合成内部一致而有效的整体”。〔8〕主题活动的内容应该是一种有机“连续体”,是融会贯通了幼儿发展、社会需求、知识经验的具有时间与空间意义上关联性的整体。

(三)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以螺旋式构建网络的方式组织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是指要改变线型课程实施方式,对各年龄主题活动进行统筹,如大、中、小班都有以“季节”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但各年龄班主题活动的组织要有层次性,内容要逐层拓展与深化,整个主题活动应成为螺旋式的主题网络。以“我的情绪和需要”主题活动为例,小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知道自己有喜爱的和不喜爱的事”;中班阶段的活动目标可以是“知道如何使自己及别人快乐,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大班阶段活动目标则可进一步深化为“明白需要被爱和爱别人”。这种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是综合的、“去边界”的。主题教育活动实施者要“站在人和儿童的本性是‘活动’的高度,把课程看成是‘一段教育进程’。课程将不仅仅是存在于‘观念状态’的可以分割的‘计划’‘预期结果’或‘经验’,而是生成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9〕

参考文献:

〔1〕刘丽玲.论巴兹尔・伯恩斯坦的教学话语理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41-142.

〔2〕安桂清.整体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11.

〔3〕郑健成.学前教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82.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93.

〔5〕RONALD E KOETZCH.学习自由的国度:另类理念学校在美国的实践〔M〕.薛晓华,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6.

〔6〕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82.

〔7〕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与变革的历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8〕D・A・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王灿明,朱水萍,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91.

〔9〕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2-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主题教育论文

一、材料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幼儿玩中所得 1、贴近幼儿生活,在模仿、探索中进步。我们都知道孩子爱模仿,小班的孩子更爱模仿。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喜欢模仿妈妈打电话的样子,烧饭的动作等,还喜欢学同伴的样子。游戏时喜欢与同伴担任相同的角色,因此在游戏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对此,他们感到非常满足,并未感到不合理。因此,我们在班级里共创设了两个娃娃家,一大一小,大的娃娃家足可以容纳一个大家庭,我们在里面提供了两套厨房用具,并自制了许多的水果、蔬菜以及食物(面条、饺子等),提供了爸爸的眼镜、帽子、领带,妈妈的围裙、帽子等,供幼儿自主选择材料、选择角色,但通常发现幼儿模仿妈妈的时候较多,因此我们也经常提醒我们的男家长们多和孩子一起玩,增进他们的情感。另外,我们根据主题秋叶飘果儿香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搜集各种各样的落叶,放在美工区,并提供海绵和颜料,和孩子一起制作树叶印画,孩子用自己搜集的树叶制作出成品,通过展示,很有成就感。 2、形象夸张、色彩鲜艳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小班幼儿的认识能力基本上是在行动过程中提高的,并且易受外部环境及自己情绪的影响,无意性活动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易受外部事物的干扰。观察事物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的事物才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因此,我们在区域材料投放上,基本选择大的、色彩鲜艳易操作的为主。比如,我们在益智区投放的拼图,基本上都以夸张的动物形象为主,孩子看到那么多可爱的动物造型一下子就能喜欢上它们,进入区角活动的时候,我们投放的拼图是两块拼,逐渐为三块、四块、六块等,幼儿从简单的开始拼,成功了教师提供三块、四块的,幼儿逐一完成的过程就是一个挑战的过程,成功的喜悦都在孩子的脸上。同时,我们孩子益智区提供给小动物喂食,即在纸巾盒上贴一个可爱的动物造型,并把它的嘴巴做成几何图形或其它物品的形状,让孩子根据动物嘴巴形状选择该动物所吃的食物,在孩子的操作过程中既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又在无形当中使幼儿学会判断事物的特征。 3、材料投放有层次性,便于不同发展能力的幼儿操作。孩子的发展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动手能力较弱,有的动手能力相当强,区角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为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的幼儿提供适于其发展的活动环境。因此,我们在区角活动中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特点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做到有的放矢。根据小班小朋友的年龄特点,我们应该投放适合他们的材料,如科学区,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大小瓶盖与瓶子的匹配(大小配对);可以是数板与数形的匹配(形状配对);还可以是5以内的圆点卡与数字的匹配(数量配对)。又如美工区,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纸,供幼儿撕贴,可以从随意撕纸过度到有规则的撕纸,可以投放没有五官的脸谱,并提供相应的五官小图片供幼儿摆放,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彩色笔添画五官,这样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孩子都有动手参与的兴趣。 二、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作用区域是幼儿学习、探索、不断自我完善的地方,有相对轻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发展要求,深受他们的喜爱。但是在孩子们参与区域活动的过程当中,务必会出现种种状况,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介入、采用合理的指导方法,以保证活动继续,但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隐性,目标都隐含在环境和材料之中;幼儿的主体性变得明显,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感知,积累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小班幼儿年龄小,教师应该如何引导,才能更好的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呢? 案例一:益智区孩子在益智区玩钓鱼,我在每个一次性杯子上都贴了一条鱼,一共有三种鱼,而鱼的颜色我也分了红、黄、蓝三种,在杯子的底部我用透明胶固定了一个磁铁,这样,孩子用带有磁铁的鱼竿自然能钓到鱼。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但我发现孩子根本没有注意到鱼的类型,而是单纯在体会游戏的趣味性,体会钓到鱼之后的成就感。于是我从他们的玩法开始慢慢引导孩子,和他们一起钓鱼,一条、两条、三条,然后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奇怪的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鱼还不一样啊?孩子真的举起杯子,像模像样的观察起来,老师,这条鱼是红色的,那条鱼是黄色的!一个孩子先发现,慢慢的鱼的特点都让孩子们找到了,那我们来比赛,咱们先钓红色的鱼,怎么样?于是,孩子们根据我的要求,有目的的钓鱼,根据鱼的种类、颜色用圆圈做好记录,当全部完成的时候,孩子们非常开心,纷纷像自己的伙伴展示自己的成果。 案例二:美工区根据主题秋叶飘果儿香我们在美工区里投放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树叶,并提供海绵、棉签、纸等供孩子树叶印画(前面有所提),感受印画的特殊效果带来的美。乐乐来到美工区,她选择了枫树的叶子,开始用海绵蘸上颜料进行印画。她选择了红色,印出来的树叶相当的漂亮,乐乐笑了笑,把她放在一边,又开始在另一张纸上印上了同样颜色同样形状的树叶,印完之后将自己的作品看了看,继续把它晾在一边,重复开始的动作,我看见了走过去,乐乐,你在印什么啊?真漂亮!,乐乐害羞的笑了笑,没有回答。我继续乐乐,你是不是印的小金鱼啊?你看,多像小金鱼的尾巴啊!乐乐开心的点了点头,乐乐,小金鱼一个人在水里多孤单啊,你再给她找几个朋友,好不好?,于是乐乐很快又在边上给印了一片,边印边说我给她找一个朋友,那样她就不孤单了。还在纸的底部用手指蘸颜料点了好几下,说是给她们的好吃的。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小班的孩子如果缺少老师在里面调节引导,那么孩子只能是在重复简单的操作活动,只是对操作行为更感兴趣,但同样,通过教师启发性的提问,幼儿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操作内容变的更加丰富。 总之,要想提高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我们除了要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操作材料以外,还要加上教师的隐性参与,两两结合,这样就能够让幼儿在和区域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玩中学,学中玩,使区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相结合论文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大学生人文素质[作者简介]张绍红(1969-),女,江西南康人,宜春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学研究与高教管理;张俊(1969-),男,江西丰城人,宜春学院政法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和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江西宜春336000)[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6)35-0102-02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1.理想信念淡化。许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和择业目标上都不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执著的信念,也不再以个人理想、趣味需求作为激励成才的动力,而是将混张文凭谋生、求得丰厚的收入或争取出国等作为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不少人更把经济尺度作为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坐标,见利而动。还有一些人则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学习、生活的目标和方向。2.民族精神流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不知道,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3.人格心理不健全。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在大学校园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纪律观念淡薄;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人生意义认识肤浅,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近年来,有见诸报端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事件,还有大学生中的偷窃现象等。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正是中国教育多年来过于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对“人才”标准的反思。 4.人文基础常识缺乏。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高中阶段就开始分科,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又存在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正如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所说的: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不少学生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都不具备;有的大学生写论文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甚至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钱伟长在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时指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强调“理工科学生也必须懂得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否则他们就有可能给四化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二、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功能1.大学语文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也是贯穿《大学语文》教材的一根红线。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等等,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材中还选编了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贺敬之歌咏的桂林山水,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想……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使学生胸襟开阔,心灵净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坚定理想和信念,发奋学习,报效祖国。2.大学语文教学的健全人格培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多元利益的驱动,对尚显稚嫩、一脸迷惑的大学生,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既敏感又现实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势,缘文释道,因道释文。《大学语文》教材中“孔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里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告诫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离开美好的德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他还用精辟的语言列举了在磨难中奋起的历史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梁启超在《论毅力》中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如何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用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古人达观心态的写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3.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于一炉,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一些人生感悟的短章、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就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壮;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飘逸灵动……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之美;既有“大江东去”的奔腾豪壮,又有“寻寻觅觅”的含蓄委婉;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又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热情咏叹。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即景抒情,就事言理,情景交融,理趣相兼,意境自呈,将深刻的哲理寓于优美的形象之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用巧妙贴切的比喻,使情与景水乳交融,意境丰富而优美动人。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师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诗的境界,深深感受大自然中春的温暖和煦、江的悠远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洁妩媚、夜的寥廓恬静,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里,获得美的享受。这些作品可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去寻找美的灵感,发现美的真谛,创造美的生活。4.大学语文教学帮助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当今世界科学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于多元化、综合化。钱临照先生说:“理工科大学开设文史课程,让学生读点中国文学,很有意义。”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学遗产。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汇聚了古典诗歌的条条巨流;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之作,架起了古代散文的道道彩虹;从《三国演义》到《红楼梦》,形成了长篇小说的座座高峰;从《窦娥冤》到《桃花扇》,铺就传统剧目的块块基石,鸿篇巨制,美不胜收。理工科学生徜徉于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可以丰富知识,调节兴趣,扩大视野,开阔胸襟,提高修养,陶冶性情。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艺术与科学的姻亲关系,并率先垂范,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如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等老一辈科学家,他们国文功底之深厚,人文学养之完备,是后代的科学家难以望其项背的,可以说是文学艺术修养开启了他们的创造灵感,为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科学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对理工类大学生实施文理交相渗透的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使之成为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强、素质全面的人才。三、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1.选择名师任教。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大学语文》课程因教学内容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博学多才,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同一篇文学作品,可以因大师的讲演而精彩纷呈,也会因庸者的说教而味同嚼蜡。20世纪前期大学语文就有名师从教的优良传统,在老清华、老北大,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的教师要求很高,非一流名师不能任教之,如朱自清、沈从文、吕叔湘、闻一多等著名学者,都教过“大一国文”,他们引领学生翩翩遨游于文海。因此,加强大学语文教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大学语文教师并尽可能选择名师任教是关键。2.精选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存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对教材的内容作出取舍。在引导学生课外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精选教学内容,按不同时代或不同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篇目精讲,使学生领略到作品丰富的思想性、高妙的艺术性和高超的技巧性,进而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他们被领入文学殿堂、感受到这一广阔世界的精彩时,他们的求知和参与的欲望就会大大增强。3.改进教学方法。《大学语文》不是“高四语文”,很多大学语文教师教学方法、模式陈旧,常常把教学放在选文字、词、句、段、文的一般性讲解上,活生生把一篇充满灵气与美感的选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与中学教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让学生闻而生厌。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侧重于它的工具性,大学语文教学应着重于作品的分析、欣赏,让学生辨别出文学的趣味,领悟到人文的意蕴,尽情观赏中国文学之美景。 4.改革考评办法。教学改革,必须发挥考试与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才能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大学语文》考试还是沿用中小学的闭卷考试形式,注重对语文基本知识的考核,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思想的题目少,而且“一张考卷定终身”,这显然不利于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功能的全面培养,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可以考虑课程结束时的试卷考核与平时的考评相结合,各占约50%的比重;平时考核以听课笔记、读书心得、写作实践等作为考核内容,着重于学生理解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使考试、考核能为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决定了它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进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参考文献][1]国家教委高教司.大学语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徐中玉.大学语文(第四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3]王步高,丁帆.大学语文[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1.理想信念淡化。许多大学生没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专业选择、课程学习和择业目标上都不再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执著的信念,也不再以个人理想、趣味需求作为激励成才的动力,而是将混张文凭谋生、求得丰厚的收入或争取出国等作为人生追求的基本目标,不少人更把经济尺度作为引导个人行为的唯一坐标,见利而动。还有一些人则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没有学习、生活的目标和方向。2.民族精神流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科技发展了解肤浅,对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巨大贡献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没有读过四大古典名著,有些学生甚至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不知道,而对于西方文化却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追捧。3.人格心理不健全。传统的美丑、善恶、雅俗的定义以及道德标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发生了错位。在大学校园里,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行为不文明,生活品位低下;追求个性自由,纪律观念淡薄;意志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缺乏修养;对人生意义认识肤浅,对事物的美丑、善恶缺乏分辨力。近年来,有见诸报端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事件、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事件,还有大学生中的偷窃现象等。这些令人痛心的现象正是中国教育多年来过于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果,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对“人才”标准的反思。 4.人文基础常识缺乏。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高中阶段就开始分科,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大学阶段又存在专业划分过细,专业口径过窄,导致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正如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所说的: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学,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与学术基础不宽;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扎实的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不少学生文、史、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浅薄,连最基础的文学常识、最基本的艺术欣赏能力都不具备;有的大学生写论文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甚至连请假条都写不明白。钱伟长在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时指出,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有助于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强调“理工科学生也必须懂得人文科学,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否则他们就有可能给四化建设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二、大学语文教学人文素质培养功能1.大学语文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也是贯穿《大学语文》教材的一根红线。屈原的《桔颂》寄托了他对故国乡土的挚爱情怀,司马迁的《苏武传》塑造了一个威武不屈的爱国者形象,文天祥的《正气歌》表现出前代英烈们的浩然正气,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将深厚真挚的情感与祖国的历史命运紧密相连,等等,这些作品讴歌了历代优秀人物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教材中还选编了一部分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作品,如郦道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黄河壮丽雄伟的磅礴气势,李白笔下蜀道的奇绝、庐山的壮美,杜甫笔下泰山的博大、长江的沉雄,无不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贺敬之歌咏的桂林山水,无不给人以美的遐想……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使学生胸襟开阔,心灵净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坚定理想和信念,发奋学习,报效祖国。2.大学语文教学的健全人格培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面对多元利益的驱动,对尚显稚嫩、一脸迷惑的大学生,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是当代教育亟待解决的既敏感又现实的紧迫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优势,缘文释道,因道释文。《大学语文》教材中“孔孟语录”虽然文字不多,却集中了儒家学说的精华,尤其是有关如何做人的论述,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里强调诚信是每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是告诫君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离开美好的德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大丈夫”的高风亮节显示了刚正不阿的人格理想。再如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宫刑之辱,却以顽强的意志完成了《史记》的写作,他还用精辟的语言列举了在磨难中奋起的历史人物:“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梁启超在《论毅力》中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如何面对挫折,在逆境中奋起,用这些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古人达观心态的写照。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才能最全面的一代文豪,我们在看到他荣耀和显赫的同时,也看到他又是遭受磨难最多的人,可是面对人生的苦难,他却能以一种超然的心态处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表现的宽广飘逸的情怀和对人生困境的正视,尤其启人心智。教育学生以这样的境界充实心胸,就能从容应对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树立自尊、自强、达观、进取的精神。3.大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审美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大学语文》精选的优秀文学作品,熔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于一炉,具有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情感。一些人生感悟的短章、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就能激发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摒弃,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如《诗经》、《楚辞》的古朴、俊雅;诸子百家的睿智、博大;秦汉时代的雄浑、豪壮;魏晋时期的自然风骨;唐诗的和谐典雅;宋词的飘逸灵动……既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无我之境,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之美;既有“大江东去”的奔腾豪壮,又有“寻寻觅觅”的含蓄委婉;既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又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热情咏叹。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即景抒情,就事言理,情景交融,理趣相兼,意境自呈,将深刻的哲理寓于优美的形象之中;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选择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用巧妙贴切的比喻,使情与景水乳交融,意境丰富而优美动人。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师生可以全身心地融入诗的境界,深深感受大自然中春的温暖和煦、江的悠远浩渺、花的清幽芳馨、月的皎洁妩媚、夜的寥廓恬静,沉浸在作者所创造的优美的艺术境界里,获得美的享受。这些作品可使学生的审美情感油然而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激励学生热爱生活,去寻找美的灵感,发现美的真谛,创造美的生活。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1.工具性

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

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

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这是因为:

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我们母语的词语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就个体而论,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他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和人格力量。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的人文价值,因此,人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总是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充实和熏陶。而人为因素在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灵性时,又潜在地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转化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2.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

作为中小学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教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育人问题。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学语文也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学就是教书育人,即在听说读书的训练中必须伴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语文学科是担负传播、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四、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中,更要落实在语文教育的整体过程中。

首先,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

德育在语文训练中的落实并非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语文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是教师在悉心备课、刻苦钻研、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精心安排。语文教师应该在分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及安排教学步骤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处处力求体现“文”与“道”的统一。

其次,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实施德育、美育的人为因素不仅仅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而且,语文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气质形象,语文课堂的气氛,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教学风格,都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的心零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人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在语文教育中,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气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总之,以上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点认识。只有在理论上认清了这些问题,才能在实际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语文教学。

摘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那么究竟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本文从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意义及所存在的矛盾进行讨论,进而寻求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到底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价值呢?教学中,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一)工具性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工具性作为语文的基本性质: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语文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汉语典范性的文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其次,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的提高和广度的扩大,是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语文的交际功能达到了新的高度。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获得语言,规范语言的过程。第三,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语文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语文知识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进行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工具。

(二)人文性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要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

1.应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2.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

3.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存在的矛盾

现实教学中,常常存在二者偏废其一的现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两种偏向:

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

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还有的观点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现在的语文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问题,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形式五花八门,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语文标准化考试还使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成了编题与解题数学,亦是导致各种练习册、AB卷盛行,题海大战不断的原因,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其实,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学生对语文工具的掌握远未到位。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加语文学习的机会”,“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而学生在现实的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过多的是在分析,理解题目。分析、理解的是答题的方法,是在琢磨出题者的意图,思考的是怎样才能得到高分,许多高考作文暴露出的为迎合阅卷老师,为取同情、取分数而精心策划的一个个谎言,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

(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

(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文的实践活动离不开最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训练。选择、运用恰当的语言实践形式,是实现统一的关键。情感型课文往往在人物语言、心理描写或者在课文结尾处留有空白,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或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出现模糊空白。学生阅读的过程,实质是对文章的一个再创造过程。我们就要善于抓住这些模糊点,让学生各抒己见,补白充实形象。鲜活的语言,闪烁着灵动的智慧。在一次次成功而愉悦的对话中,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他们在语言的训练过程中,认知得到了发展,情感受到了感染,思想得到了升华。所以,我们要充分挖掘文本语言的训练点,从语言实践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心智、语文情意等有机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素养。

(三)以人为本,尊重个性,表达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体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自读感悟中,扩充文本的内涵。情感型文章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往往很传神。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若能抓住这些词句,把它作为教学的切入口、着力点,通过各种手段,把学生带入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境界中,让学生反复咀嚼、诵读,那么,学生就能与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一个文本言语、意义与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互动的过程。单独经历其中的某一个过程,都不是完整的语文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因此,我们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2]杨再隋等编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年;

[3]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王松泉、钱威著: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8月;

[5]倪文锦、谢锡金: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6]李政涛、吴如玉:“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7]于漪:《于漪文集第一卷·教育教学论》[M].济南:三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