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浙江日报编辑中心职能

发布时间:

浙江日报编辑中心职能

《浙江日报》创刊于1949年5月9日,是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报,是浙江省最具权威性、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主流纸质媒体;发行量常年位列全国省级党报前三甲,千人拥有量列全国省级党报第一。《浙江日报》先后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钱江浪花》、《今日关注》等多个专栏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浙江日报》广告创收和利润屡创新高,广告利润列全国省级党报第一,已连续6年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2014年品牌价值达68.55亿元。据新生代调查数据,《浙江日报》每期读者规模达202万人。作为浙江第一政经大报,《浙江日报》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推进新闻创新,不断强化在全省舆论引导格局中的排头兵地位,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省级党报。2010年1月1日起,《浙江日报》全新改扩版,每周推出108版瘦型报,全面调整创新版面和内容,增设系列新闻周刊,并建立北京印点,当日《浙江日报》直达中央和国家有关部委、首都著名高校及在京浙商等高端读者。

日报本部的部门如下:1、新闻部门,负责公司外宣传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2、评论部门,负责公司大众点评平台的运营管理,策划营销活动方案并推进执行。3、编辑部门,负责编辑、出版学校的期刊,做好组稿、约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等业务工作。

浙江日报编辑部

周天晓,男,汉族,1966年2月生,浙江嵊州人,198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担任过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辑委员会委员、浙江日报编辑中心主任。2015年8月19日,周天晓被任命为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1]中文名周天晓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66年2月曾任经济生活报副总编辑,浙江日报社驻湖州记者站站长,浙江日报社记者部副主任、杭州记者站站长,浙江日报农村新闻部副主任、政治与社会新闻部副主任、采访中心文教科卫新闻部副主任、采访中心副主任兼文教科卫新闻部主任、编辑中心副主任兼要闻编辑部主任等职。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辑委员会委员、浙江日报编辑中心主任。2015年8月,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党委委员。[2]

日报本部的部门如下:1、新闻部门,负责公司外宣传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2、评论部门,负责公司大众点评平台的运营管理,策划营销活动方案并推进执行。3、编辑部门,负责编辑、出版学校的期刊,做好组稿、约稿、编辑、校对、出版、发行等业务工作。

当然是冯友兰了[姓名]冯友兰 [性别]男 [生年]1895 [籍贯]河南唐河 [民族]汉 [国籍]中国 [大师传略] [返回] 冯友兰(1895-1990) 字芝生,河南唐河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文科哲学门。1918年毕业。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西方哲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哲学系教授、文学院院长。1925年起,历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哲学系主任、文科主任,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秘书长、文学院院长、校务会议主席,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6年赴美讲学。1948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直至去世。还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等职。还先后获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冯友兰教授曾以“三史(《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释今古,六书(《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纪贞元”总结了一生的学术成就。他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的传统,重建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自觉地运用了西方近现代哲学所取得的成就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发掘和阐述,在传统的基础上创建了新体系,推动中国哲学从传统进入现代,并面向世界,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新局面,是中西哲学交融的产物,为中国当代哲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篇章,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一代哲学宗师。他的主要论著收入《三松堂全集》(1-15)。[学林漫录] [返回]流水号 题名 馆藏号 出版社 出版年 1 中国现代哲学史(冯友兰著) B26/30t1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1996 2 新世训 : 生活方法新论(冯友兰著) B825/53.1 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1999 3 新世训 : 生活方法新论(冯友兰著) B825/53.2 开明书店 1943 4 贞元六书(冯友兰著) B825/53a(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5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 B2/153.1(1) 人民出版社 1962 6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B2/153b(上)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民国82 7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B2/153b1(上)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2 8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B2/153b2(上) 中华书局 1961 9 中国哲学史补(冯友兰著) B2/153d 商务印书馆 1936 10 人生哲学(冯友兰著) 170/3144 商务印书馆 民国15 11 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冯友兰著) 111.09/3144b1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12 宋明道学中理学心学二派之不同(冯友兰著) 111.507/3144a 国立清华大学 民国21 13 冯友兰选集(冯友兰,著) B26/30y(上)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14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B2/153b3(上)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15 我的学术之路 : 冯友兰自传(冯友兰,著) B26/30ae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0 16 三松堂全集(冯友兰,著) B26/8a1(1)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17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B2/223(上) 商务印书馆 [193 18 新原人(冯友兰著) 111.07/3144a1 中国哲学研究会 1961 19 新原人(冯友兰著) B26/124 商务印书馆 民国34 20 新原道, 一名, 中国哲学之精神(冯友兰著) B26/125 商务印书馆 民国35 21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著) 1011/3244.1 商务印书馆 民国24 22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111.09/3144.8(上) 中华书局 1947 23 新理学(冯友兰著) 111.8/3144 商务印书馆 民国29 24 新知言(冯友兰著) B26/30ai 商务印书馆 民国35 25 新理学(冯友兰著) B26/30ah 商务印书馆 民国32 26 人生哲学(冯友兰著) 170/3144.1 商务印书馆 民国19 27 一种人生观(冯友兰著) 170/3144a 商务印书馆 民国22 28 孔丘教育思想批判/论孔丘(冯天瑜著/冯友兰著) G409.2/9 浙江日报编辑部 [197 29 冯友兰经典文存(冯友兰,著) B26/30ar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4 30 冯友兰自述(冯友兰,自述) B26/30as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31 冯友兰自述(冯友兰,著) B26/30at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2 一种人生观 :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冯友兰,著) B821/149a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3 三松堂全集,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 B26/8a:9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34 冯友兰学术论著自选集(冯友兰著) B26/30b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2 35 三松堂全集.第十二卷,三松堂哲学文集(冯友兰著) B26/8a:12(中)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36 冯友兰集(冯友兰, 著) B26/30e 群言出版社 1993 37 冯友兰语萃(冯友兰著) B26/30f 华夏出版社 1993 38 三松堂全集.第十三卷(冯友兰著) B26/8a:13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4 39 冯友兰选集(冯友兰, 著) B26/30g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 40 阐旧邦以辅新命 : 冯友兰文选(冯友兰, 著) B26/30i 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41 觉解人生(冯友兰著) B821/149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42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 B2/153(1) 人民出版社 1989 43 新世训 : 生活方法新论(冯友兰, 著) B825/53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44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B2/28.1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45 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冯友兰著) C539/62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6 46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 B2/28/(CP)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47 论孔丘(冯友兰著) B222.165/1 人民出版社 1975 48 三松堂自序(冯友兰著) B26/6 三联书店 1984 49 三松堂自序(冯友兰著) B26/6.1 三联书店 1989 50 三松堂学术文集(冯友兰著) B26/8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51 三松堂全集.第一卷(冯友兰著) B26/8a:1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5 52 三松堂全集.第四卷(冯友兰著) B26/8a:4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53 三松堂全集.第五卷,新原道、新知言、南渡集(冯友兰著) B26/8a:5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6 54 中国哲学小史(冯友兰著) 111.09/3144a 商务印书馆 民国34 55 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名家自选学术精华丛书.第1辑,冯友兰学术精华录(鲍霁主编/冯友兰, 著) C51/20:1:1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88 56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冯友兰卷(刘梦溪主编) C53/243 (上)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57 新理学(冯友兰著) 111.507/3144.1 商务印书馆 民国28 58 新理学(冯友兰著) 111.507/3144 商务印书馆 民国27 59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 111.091/3144a1 人民出版社 1964 60 中国哲学史 : 料学初稿(冯友兰,编著) 111.09/3144e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61 中国哲学史论文集(冯友兰,著) 111.09/3144b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8 62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 111.091/3144a2(4) 人民出版社 1964 63 三松堂小品(冯友兰, 著) I267/1650 北京出版社 1998 64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 著) 111.09/3144(上) 商务印书馆 民国24 65 四十年的回顾(冯友兰, 著) 100.4/3144 科学出版社 1959 66 新世训, 一名生活方法新论(冯友兰著) 188.1/3144 开明书店 1941 67 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冯友兰著) 111.09/3144d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68 新知言(冯友兰著) 111.507/3144b 商务印书馆 民国37 69 新事论(冯友兰著) 182/3144 商务印书馆 民国28 70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111.091/3144.1(上) 商务印书馆 民国33 71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 111.091/3144 神州国光社 民国20 72 新原人(冯友兰著) 111.07/3144a (赠) 商务印书馆 民国32 73 新原道, 一名中国哲学之精神(冯友兰著) 111.07/3144 商务印书馆 民国34 74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著) B2/153a(上) 人民出版社 1998 75 中国现代哲学史(冯友兰, 著) B26/30t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76 中国哲学的精神 : 冯友兰文选(冯友兰著) B26/8b(上)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8 77 三松堂自序(冯友兰,著) B26/6.2 人民出版社 1998 78 中国哲学的精神 : 冯友兰集(冯友兰著) B26/8d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当代中国哲学大师——张岱年张岱年字季同,别名宇同,原籍河北省献县,是我国哲学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其哲学体系的特点是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兼采分析派哲学,运用分析方法论证唯物主义,同时要求有选择地继承中国哲学重视道德理想的优良传统。张岱年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著述等身,有着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他的研究重视阐扬中国哲学固有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传统,他的著作对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问题、体系及其起源、演变做出了全面的论述和准确的分析,体现了他在把握中国哲学方面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张岱年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哲学史方法论》、《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等几十部著作,在国内外哲学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张岱年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国学大师。其长兄张崧年,是我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张家一门出了两位哲学家、思想家,这在中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浙江日报总编辑什么级别

大得多!呵呵!正厅级到副省级

总编(报社主编)是媒体、出版社、资讯公司统领各主营业务部门或内容供应部门主编、编辑的最高领导,负责对公司或该机构的总体经营发展和主营业务大方向的把控。对总编辑工作作一概括就是:把握出版方向,负责图书质量,营造发展环境,参与出版经营管理,带好编辑队伍。一般报纸的副主编可以设一到两个。副主编就是主编的助手,具体协助主编负责报纸的宏观事宜,并指导和监督编辑部的其他成员的采编等工作。所以要根据报纸期刊的工作安排去决定副主编人数。因为报社的类别不同,其主编的级别也随之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中宣部直属报社,如人民日报社,其社长为副部级,主编(或总编)为副部级或正厅级。各省、直辖市党的机关报,其社长为正厅级,主编(或总编)为副厅级。各省府所在地的市党报,其社长为副厅级,主编(或总编)为正处级。各地级市党报,其社长为正处级,主编为副处级。各县级市党报(有的县尚未设立),其主编为正科级。其余的非党的机关报社,一般为合资或私营,企业性质,其主编非事业编制,没有固定级别!主编和总编的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主编是对某种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学报、年鉴、丛书、辞书、文集、选集等)编辑事务主持者的称谓。总编是总编辑的简称,是新闻或出版单位的业务总管。总编是新闻媒体、学术期刊、出版社等单位统领各主营业务部门或内容供应部门主编、编辑的最高领导。2、职责不同。主编的职责是在编委会或总编辑领导下,组织并领导日常编辑事务,如审稿、审样、撰写重要言论等。按编辑方针实施某个方面的具体编辑业务。总编总编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和实施编辑和采访工作方针,组织领导编辑部日常业务工作,并协调版面配置、采访人力调动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开什么玩笑呀,县委书记级别,到省级党报部门只能是副主任,而且当不了一把手,省党报正厅级单位副省级传媒,

司局级行政职务.总编辑是新闻或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国家新闻或出版单位为司局级行政职务。负责研究、制定和实施工作方针,组织领导编辑部日常业务工作。

长江日报总编辑

1952年底,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大区一级党报,作为中南局机关报的《长江日报》于1952年12月31日终刊,由武汉市委机关报《新武汉报》接用《长江日报》报名,于1953年元旦继续出版。中南《长江日报》一部分人员参加了武汉《长江日报》的工作。这时的《长江日报》主要担负武汉市委机关报的任务;同时,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行政委员会有关政策法令及重要指示,仍通过《长江日报》发布,直至1954年大区撤销为止。武汉《长江日报》的前身是《新武汉报》。《新武汉报》是在民营《大刚报》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和建设成为党报的。武汉解放后,武汉市军管会批准《大刚报》继续出版,并派张若达任总编辑,通过这张报纸发布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和重要指示。1950年9月,《大刚报》实行公私合营,陆天虹任公方代表。1951年底。《大刚报》停刊。1952年元旦。《新武汉报》创刊,正式成为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从1953年元月起,又接用《长江日报》报名继续出版。1960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长江日报》与《湖北日报》合并,《长江日报》于1961年1月6日停刊,部分人员调湖北日报社,其余人员于1961年5月1日出版《武汉晚报》,为武汉市委机关报。“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武汉晚报》于1966年底停刊。1967年1月21日,又以《长江日报》报名复刊。先后担任过武汉长江日报社长、总编辑、副社长、副总编辑的有黎智、陆天虹、萧松年、郭治澄、雷行、曾卓、吕梁、黎少岑、黄嘉、孙德华、杨振兴、王保畲、白索、翟玉勋、杨秉林、杨坤潮、张学知、堪根本、陈修诚、熊伟等。《长江日报》在80年代改革开放的形势,本着“立足武汉、服务全省、贯通长江、辐射华中、面向全国、对外开放”的编辑方针,报道国内外和湖北省、武汉市的重要新闻,介绍武汉市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经验,展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风貌,具有一定特色;其各具特色的副刊、专刊,适应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1982年7月,长江日报社与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合办《经济信息报》,后人民银行总行、湖北省分行和武汉市经委也参加合办。1981年5月创办《长江日报郊县版》,同年9月恢复出版《武汉晚报》。长江日报社还办有内部刊物《内部参考》、《长江日报通讯》、《来信摘编》、《评报》、《武汉新闻史料》、《学习与参考》和《长江报人》等。1984年,《长江日报》经批准向港澳和国外发行。中南《长江日报》日发行量创刊时为3万份,终刊时为9万份。武汉《长江日报》1985年日发行量为23万份。《长江日报》是中国中部发行量最大的城市综合性对开大报,中共武汉市委机关报,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改革开放以来,长江日报与时俱进,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从机关报的性质、地位、功能、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主流媒体、权威报道”的办报理念,办报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名版、名栏、名篇层出不穷。精心营造的《健康百事》、《读者之声》、《黄鹤楼》、《边鼓录》、《疑点探访》、《九州方圆》、《热线追踪》、《前程招聘》等蔚为大观,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显示机关报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全省,辐射华中,影响武汉,湖北及至华中地区舆论走向。这是武汉市第一家经国家批准的报业集团和文化产业集团。从1980年评选全国好新闻以来,《长江日报》获中国新闻奖28件,在全国城市报纸中位居前列,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武汉地区开展的读者调查表明,读者眼中《长江日报》的独特价值主要表现在它是一张新闻和信息较全的报纸和一张具有权威性的报纸,传阅率达5.5人。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法国《欧洲时报》等合办《大武汉新闻》。在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厦门、宜昌、等地分别设有记者站。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中,《长江日报》发行量、广告额皆位列前五位,彩色报纸印刷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报社的CEO报社里他基本上是2把手,除了大老板。

浙江教育报朱丹编辑

古人云:先成家,后立业。

但自打朱丹成了家之后,她的人生彻底颠倒了。

事业全面翻车,创下了电视史上“嘴瓢”的新高度。

曾经的光芒万丈的“浙江一姐”,被已经退休的金龟子老师狠狠补刀:

幸亏你不是主持少儿节目的,不然就会是:

小朋友你是小头儿子吧,站在你旁边的一定是大头爸爸了。

你好我是迪丽热妈,你好,我是古丽哪吒 。

把“下不为例”挂在嘴边的她,在现场又两次将陈立农叫成“赵立农”。

还伙同 董又霖贡献了一段“史诗级尴尬44秒”的串场。

还在某综艺彩排的现场让, 李汶翰“被迫”更名成了“李汶浩”。

再一再二,又再三再四的她成为了“反面典型”,人送外号“平等大师”。

用观众的话来说:

“甭管一个人有多红,腕儿多大,有多少粉丝,名字有多特别,在朱丹姐面前,人人平等。”

事业失意,爱情也没好到哪里去。

李诞说朱丹的爱,是“卑微”,是“无知”,是“没见过世面”。

这似乎真的。

吵架之后,周一围只会冷冷地对她说:

“我现在是在给你台阶,如果你现在不走下来,那待会就没有机会了。”

如此难堪的对话,朱丹却露出了像是在炫耀的表情。

我们记忆中的她,明明不是这个样子的。

她怎么变成了这番小心翼翼的模样?

手拿“大女主剧本”的朱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变成如今“执迷不悟”的样子?

张爱玲说: “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这句话,放在朱丹的身上,同样适用。

她的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惊奇的遭遇。

80年代浙江金华的 黄田畈,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可惜这个地方一切的美好,都跟朱丹无关。

小时候家里穷,后来家里终于摆脱了“贫困户”的帽子,朱丹的父亲病倒了。

反反复复的肺病,高昂的医疗费,彻底拖垮了这个家庭。

育儿 研究表明,0-6岁是小孩的 情感 依恋期、人格初步形成期。

别的小朋友放学,就像小麻雀归巢一样欢天喜地。

朱丹每天放学,总会在自己门口的大石头上坐很久。

他不愿面对家徒四壁的院子,病榻上上气不接下气的父亲,眼睛永远通红的母亲。

7岁那年,朱丹的父亲离世。

葬礼上,小朱丹披麻戴孝听着灵堂外的喧嚣,一种世故感在她的身上萌芽。

爸爸下葬之后,朱丹在沉睡中听到了隔壁嫂子的询问声:

“她这么个拖油瓶,你过继给别人吧,你还能再嫁个好人家。”

长久地沉默过后,朱丹听到了母亲的回答: “我讨饭,我都要带着她。”

小朱丹假装翻身,整个人蜷缩到破旧的棉被中,一边假装熟睡,一边泪流满面。

自此以后,她成为了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

妈妈在纺织厂上班,她就在厂子陪着妈妈上班,累了就睡倒在棉花堆里。

母亲要改嫁,朱丹没有丝毫的抗拒,亲自制作了祝贺妈妈新婚的贺卡。

幸运的是,她的继父是个老实人。

虽然不善言辞还带了另外一个小小的拖油瓶,但对朱丹非常好。

这些有依靠的日子,就像一道阳光,照进了朱丹的生活中。

初三毕业那年,朱丹怀揣着自己攒了一年多的零花钱,一个人坐着绿皮火车来到了杭州。

她想要拿这些年攒下的零花钱,给自己的父亲和妹妹买点礼物。

却惊讶地发现,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连一件最便宜的衣服都买不起。

回乡下的路上,朱丹暗自发誓:

我一定要走出农村。

后面的事情,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这个出生于穷山僻壤的小姑娘,靠着满腔野心勃勃,成了浙江传媒播音班中的异类。

别人忙着恋爱,忙着挥洒青春,朱丹一个人自成一派,过着苦哈哈的生活。

上课从不打盹,专业课门门优秀。

不上课的时候不是在图书馆充电,就是在外打工贴补学费。

那一年,因为300块钱的酬劳,朱丹顶着40度的高温从杭州站到北京。

暴晒了12个小时之后连夜赶回了学校,理由也很简单,她不想住酒店,她没钱。

也是因为这股子拗劲儿和过硬的职业素养,朱丹还没毕业就成了浙江卫视的正式员工。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个既上进又能吃苦的丫头。

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出现屡次念不对人名的低级失误。

毕竟那会儿她在浙江卫视可是绝对的一姐,只有她挑剔别人,没有别人挑剔她的份儿。

但她并没有丝毫的膨胀,她已经习惯了自己“懂事”的样子。

多年之后,朱丹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 小时候,总被教育要当乖乖女,要谦卑,谦让,平静长大,谁知长大,却开始羡慕别人的叛逆,勇敢和洒脱。是我禁锢了我的个性。 ”

文末配了一张叼着烟的叛逆少女样的照片。

她渴望,但却终究没能成为,这种“懂事”的模样,也渗透到她的 情感 生活中。

2000年,朱丹和林涵相遇。

其实说实在的,当时林涵还真有点“配不上”朱丹。

而彼时的朱丹,已经在台里比较出名的“未来之星”,俩人压根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存在。

但即便如此,朱丹还是迅速沦陷了,这一爱,就是整整5年。

其实朱丹的想法并不难猜测,她骨子里的“自卑”让她无法接受很多条件优秀的人。

她觉得,自己配不上人家,即便嫁过去也是吃苦。

所以自顾自选择了一个看起来矮自己一大截的“潜力股”,一边单相思一边为暗恋对象安排好未来的路。

5年后,朱丹如愿以偿,成为了林涵的女朋友。

在喜悦感的冲击下,她像个魔怔了一般,反复询问着男友同一个问题。

“你会对我好吗?你是真的爱我对吗?”

看着默默扶持自己多年的女友,林涵一遍又一遍安抚。

年轻人的恋爱,总是新鲜而真挚,情到浓处,林涵脱口而出:

“朱丹,我们结婚吧。”

可能这只是一句承诺,可能这只是一句玩笑,可朱丹当真了。

相恋仅仅半年,林涵就被朱丹推进了爱情的“坟墓”中,这种身份上的转变让他倍感不适。

也是这个节骨眼上,朱丹一个人迎来了最高光的时刻。

2007年,浙江卫视力捧的大型综艺节目《我爱记歌词》正式上线。

第一期,所有观众都记住了机关枪似的华少。

从第二期开始,有不少观众爱上了华少身边落落大方的朱丹。

那时候的她,宛如皇冠上的珍珠,明亮而耀眼。

说不上是华少成就了朱丹,还是朱丹衬托了华少,但两个人的的确确有一种无能能明说的默契和琴瑟和鸣之意。

最忙的时候,朱丹需要同事主持五档不同的节目。

浙江台的化妆间和自己的车里,成为了朱丹的第二个家。

《我的前半生》中的唐晶说:

“婚姻中谁是那个原地踏步的人,早晚都会被淘汰。”

这句话对也不对。

朱丹和林涵的婚姻,一个在原地踏步,一个在突飞猛进。

被淘汰出局的却是越站越高的朱丹。

事业和家庭,自古难两全。

在浙江卫视,无数年轻血液对朱丹的位子垂涎三尺。

朱丹不想停下也不想停下,所以只能放弃了家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台里对林涵的称呼变了,从林制片变成了“朱丹的老公”。

刚开始,他的确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但久而久之,林涵开始反思自己,因为他不管怎么提升自己,都不会得到任何人的赞扬。

“朱丹丈夫”的名字将他困住了,再难翻身。

结婚的第二年,这段来也匆匆的婚姻没能躲过去也匆匆的命运,迎来了终篇。

离婚的第二年,朱丹和宋柯在酒吧门口热吻的照片,引发了舆论的海啸。

却等来了朱丹略带尴尬的澄清:“我们确实相恋过,但也确实已经分手了。”

多年之后,李静曾经在《非常静距离》说过这样一句话:

“宋柯真的就像小男生一样守身如玉,从来不看任何美女一眼。”

听到这句话阿德朱丹,眼里全是动容。

双眼憋得通红,眼泪在眼眶中转了又转,硬是没有落下。

两个人分手的原因,很官方。

性格不合,我们一个在浙江,一个在北京,聚少离多是最主要的原因。

可当时的朱丹根本没有意识到,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年龄不是差距,距离也不是问题。

唯一导致分手的,只能是不爱。

说爱的是他,今早脱身的也是他,只留下了毫无安全感的朱丹和满地狼藉。

2012年5月7日,曾经的“浙江一姐”离开了浙江卫视,站在了湖南卫视的舞台。

看似晋升,实则一脚踏进了沼泽里。

浙江卫视印刻在她身上的那种传统的烙印,始终挥之不去。

何炅、谢娜、汪涵等人就像身处经济乐园,欢笑玩闹,十八般武器样样俱全。

只有朱丹像一个局外人一般格格不入, 给观众隔膜的感觉强烈。

离开浙江卫视这块天然的土壤,朱丹在湖南卫视再难找到曾经的快乐与辉煌。

此时的朱丹心灰意冷,只能另辟蹊径,开始向演员的圈子靠拢。

2013年,朱丹进入了《绣春刀》的剧组。

习惯寻找镜头的她这一次需要竭尽全力地忽视镜头,种种不适应让她身心俱疲。

也是这个时候,小朱丹1岁的周一围出现了。

那天,因为一个镜头被导演拍桌瞪眼的朱丹躲在摄像头外。

一边哽咽一边抓着剧本,逼自己重新理解这一段戏的 情感 。

也是这个瞬间,一双骨节分明的大手和一包纸巾映入眼帘。

大家没猜错,这个献殷勤的男生,就是周一围。

虽说当时周一围也不算什么演戏实力派,但跟朱丹这个门外汉比起来,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在片场,周一围经常以各种理由出现在朱丹的身边。

镜头外,他经常准备各种小惊喜,这种被追逐的新鲜感,让朱丹有些迷失了。

同年,两人成为了《金牌律师》中的情侣,戏里戏外默契感十足。

也是这一年,这俩人真的成为了情侣。

相恋五年,周一围从曾经的贴心男友,变成了一个“踩着女友上位”的演员。

也是因为这个身份,在无数个有摄像头的场合中,他开始表现的对女友相当抗拒。

《黄金律师》拍摄结束之后,周一围一边冷笑一边毫无情面地反驳女友:

“我一点都不想跟朱丹合作, 演技也太不专业了。 ”

所有人都觉得,这段感情貌合神离,除了朱丹。

在朱丹的世界中,她已经吸取了前几段感情的教训,很认真很真挚地谈恋爱。

她背熟了和周一围相关的所有重要的日子,即便男友对她不耐烦他也能一笑置之,一边尬笑一边自己给自己打圆场。

2017年,朱丹成为了周太太,还为他延续了血脉。

当鲁豫问周一围,既然他和妻子朱丹都是演员,那么夫妻俩人忙的时候谁来照顾孩子们呢?

周一围出乎意料地回答说:

“她的表演就像是在演戏,她的演技不是我认同的拿手好戏。”

坐在对面的鲁豫满脸尴尬之际,还一脸无辜地表示:

“ 我伤到人了吗?事实就是这样的。 ”

在镜头前,朱丹处处维护着自己的婚姻。

总是夸赞丈夫知识渊博,有素养和很强的自控能力,自己真的很满意 。

朱丹真的满意吗?

孩子出生之后,为了赚奶粉钱,她参加了一档名曰《做家务的男人》的综艺。

当她表示,因为周一围的“台阶论”,自己一辈子都不敢跟他吵架。

在场的嘉宾都震惊了。

朱丹忽略了在场所有人的诧异,继续表示:

“怀孕时周一围第一次下厨,是给我煮了一碗馄饨,我那时候感动得潸然泪下,我还偷偷跑到厨房偷拍下他的背影。”

当李诞提出质疑后,她像是安慰自己一般迅速反驳:

“对很多孕妈,老公哪有照顾一说,能不能着家都难说。”

并且一本正经地反问李诞:

“你现在是要眼睁睁把我的幸福亲手打碎吗?”

不过生日,不过情人节,不体贴,什么都没有。

但朱丹乐此不疲,每一次看网友提出质疑之后,又拼命地解释。

每晒一次幸福,都会导致自己的口碑更差,在婚姻中的低姿态,让曾经喜欢她的粉丝更加责怪她,甚至远离她。

其实有不少网友客观地分析过朱丹的感受。

对这个女孩而言,周一围是自己捡到的宝贝。

一方面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一方面又觉得他不属于自己,但因为种种因素又觉得不能白白放手。

所以才会有了结婚后的百般维护。

就像她被李诞戳穿之后,第一反应不是思考,而是自顾自地蒙上双眼,假装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继续维护着自己心目中的爱情。

谁料越是维护越是弄巧成拙,让周一围的名声和地位越来越低。

当一个人过分害怕失去一段关系时,常常是 自己过分倚重这段关系,来支撑自己 。

因为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和心理压力,朱丹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家庭维护上。

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她在台上的注意力越来越不集中,业务能力越来越差的真正原因吧。

大家都说,朱丹爱周一围爱的完全没有自我,他们的爱情是不太对等的。

一个爱的刚刚好,另一个爱的太多。

但菀儿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爱情这件事如饮水,冷暖自知。

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朱丹,你就会原谅现在的她。

有这样的结果,离不开她一生的成长轨迹的影响。

不敢过多的奢求,不敢过多的责怪,只是一味地付出。

她太渴望被爱了,不是吗?

朱丹,浙江卫视当红主持人。主持过《爱唱才会赢》、《我爱记歌词》、《中国梦想秀》等电视节目生日:1981年8月4日 身高:171cm 出生地:浙江东阳 星座:狮子座 血型:B型

2012年5月7日,朱丹在社交平台发文 “我成,我败,那是我的,我的,懂吗?”

这番言辞激烈似赌气的话,和大家印象中一向知性又活泼的朱丹,似乎不是一个人。

彼时,正是朱丹决定离开浙江卫视,跳槽到湖南卫视,熟悉的粉丝都劝她不要冲动。

朱丹还是不管不顾,离开了浙江卫视。

自离开老东家开始,朱丹负面不断。

念错重要节目短信号码,让电视台损失几千万;

生孩子后复出,一而再再而三念错嘉宾名字,让观众质疑其主持能力;

在婚姻里卑微到尘埃里,却自欺欺人地,努力营造一个幸福的假象……

然而,如果你了解了朱丹的过往经历,或许,你就会原谅她今天的这一切。

“朱丹要的是事业而不是感情生活”

2000年底,正上大二的朱丹,在校期间表现优异,获得进入浙江卫视实习的机会。

初来乍到,此前完全没有工作经验,实习工作对朱丹来说,一切陌生又新鲜。

刚开始主持《气象万千》节目,朱丹紧张得总是忘记镜头在哪。

对面的林涵总是轻声提醒她注意,朱丹紧张之余,回报一个感激的眼神。

两人长期合作一个节目,越来越熟悉。

林涵和朱丹同年,又是校友,不过他已经毕业,是电视台的正式员工。虽然工作经验浅,但指导朱丹这样的新人,不在话下。

久而久之,朱丹和林涵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认识五年了,台里同事经常开玩笑说, “看你俩好成这样,要不你俩结婚得了。”

朱丹想想,好像也不是不可以,两人就这样确立了恋爱关系。

半年后,朱丹和林涵领证结婚。不过她没想到,结婚不到一年,两人关系急转直下。

朱丹阳光自信,笑容甜美,主持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台里也越来越重视她。

随着朱丹主持的节目越来越多,她和林涵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少。

原本两人在台里办公桌面对面,然而现在经常是一个人刚下飞机,另一个又已经飞走出差去了,时常见不到面。

2007年初,台里出了一个新节目《我爱记歌词》,这几乎是为朱丹量身打造的。每天忙着对台本,确认节目效果,朱丹没有注意到,林涵的不满越来越多了。

之前,两人好得蜜里调油,开会要手拉手坐一起,现在朱丹红了,开会时,会有同事主动来提醒“丹姐你坐第一排”。

林涵只得一个人灰溜溜的坐到后面去。

以前大家称呼这对小夫妻林涵和朱丹,慢慢地林涵变成了 “朱丹的老公” 。

矛盾日益凸显,经过短暂的分居冷静后,朱丹主动提出,愿意为了家庭放弃目前的事业,可以转去主持更悠闲更轻松的节目。

林涵不同意。

在他看来,如今女强男弱的局面,他已经有很大压力了,如果让朱丹放弃事业,这么大的牺牲,会让他压力更大。

权衡之下,两人决定离婚。

朱丹也没想到,自己这么辛苦、努力,还是没能留住爱情。

关于离婚原因,林涵说: “朱丹要的是事业,而不是家庭生活。”

“我以为会找到对的那个人,我已经做好准备嫁给他了”

其实早在朱丹和林涵恋爱时,就遭到男方父母强烈反对。

朱丹是浙江金华人,七岁那年,父亲因为严重的肺病而去世。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为了父亲治病,不仅掏空了积蓄,还四处借债。

父亲去世了,留下一堆债务和未成年的朱丹,所有的负担压在妈妈一个人身上。

妈妈是纺织厂女工,每天早出晚归,辛苦不说,收入也很有限。

那天朱丹放学回到家里,听到家里有说话声。

原来是大姨来了,她正跟妈妈商量,要把朱丹过继过去。已经失去了爸爸,如今又要离开妈妈。七岁的朱丹,觉得自己像个累赘一样。

她怔在门外不敢进去,她怕一进去,妈妈就真的答应了大姨的提议。

好在妈妈非常坚定地拒绝了大姨,还说 “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我无论如何都要把丹丹拉扯大。”

从这之后朱丹变得更懂事,放学回家,她主动帮妈妈洗菜,妈妈劳累一天,她还会用自己的小手给妈妈敲背按摩。

小小的朱丹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出人头地,给妈妈更好的生活。

高中毕业时,朱丹报考了浙江传媒学院,从金华来到杭州上大学,在这里,她认识了林涵。

林涵父母在政府单位上班,家境虽不大富大贵但也小康富足,他们希望儿子找个差不多家庭条件的女孩,早点结婚,让他们抱孙子。

而朱丹这样的家境,有点复杂的家庭关系,在他们眼里,显然不太满意。

不过眼看朱丹工作努力上进,上升空间越来越大,他们终于同意了这门亲事。

只是没想到,他们终于接纳了朱丹,两人的婚姻却又走到了尽头。

离婚后,朱丹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她不仅主持了《我爱记歌词》,还同时主持台里《非同凡响》《爱唱才会赢》等多档节目,成为国内最红综艺节目女主持人。

2011年,浙江卫视推出《中国梦想秀》,朱丹当仁不让成为主持人,和她搭档的,是从东方卫视跳槽来的周立波。

然而节目还没结束,传出她和周立波不和的传闻,朱丹也亲口证实“价值观不同”。

周立波来自大城市上海,他是现实派,他觉得任何梦想,如果没有变现的可能,就不值得坚持。

朱丹却说“我来自小地方,我觉得有梦想就要去努力,不管能不能实现。有梦想就会快乐。”

没多久,有观众发现,朱丹在北京卫视主持《每日文娱播报》,也证实了朱丹离开浙江卫视的传闻。

从浙江台到北京台,为朱丹牵线的,是她的新男友宋柯。

宋柯是知名经纪公司的老总,他成熟稳重,不仅能在工作上指点、帮助朱丹,生活上宋柯细心体贴,也让朱丹心动。

宋柯则希望朱丹去北京定居,继续在北京台主持。

朱丹想留在浙江,同时她又觉得自己的主持工作已经没有多大提升空间,她想演戏,宋柯太清楚行业之复杂,他不希望自己女朋友做演员。

两人都不肯退让,只有分手。分手是宋柯提的。

对这段感情,朱丹回应说: 分手来得太突然,让你根本没有时间接受这一切。我曾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对的人,我已经做好了准备嫁给他。”

和宋柯分手,朱丹定居到北京,也实现了当演员的梦想,遇到了周一围。

“我一直很自卑,说不出什么有深度有哲理的话”

和宋柯分手时,朱丹坦言这段感情让她很受伤。

宋柯常年一身白衬衫,这正是朱丹所喜欢的。他比朱丹大16岁,事业的成功,让他对一切胸有成竹,笃定自信。

在他面前,节目中那个自信阳光的朱丹,变得有些自惭形秽,甚至觉得自己肤浅,连跟人家对谈,都说不出几句有深度的话。

只不过,朱丹这种自卑,包裹在她的自信之下,不轻易示人。

2012年,朱丹在一片反对声中离开了浙江卫视,去到了老东家的“死对头”——湖南卫视。

作为综艺一姐,朱丹到湖南卫视,台里也给了满满的诚意,让她主持《中国最强音》。

这是与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对标的音乐选秀节目,朱丹主持起来得心应手。

然而在决赛最重要的一场比赛中,朱丹将投票短信号码,错念成老东家浙江卫视的号码。

节目播出,据说这个小小的失误,让冠名商损失好几千万,一时间朱丹成为众矢之的。

朱丹回应说,录节目时她的确口误,念错了号码,但事后她立马补录了一段正确的,她不知道为什么节目播出时,播放的却是错的那一版。

朱丹的回应很委屈,但的确有错在先。如此一来,她和湖南卫视的关系也僵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离开湖南卫视,朱丹正好实现了演员梦。

2013年,电影《绣春刀》开机,朱丹认识了同剧组的周一围。

此前朱丹也参演过一些都市剧,这是她第一次演古装戏,有打戏不说,一直在综艺节目中欢快又放松的朱丹,似乎不太能入戏。

作为出道多年的老演员,周一围倒是得心应手,他时不时还能指点下朱丹。

一来二去,朱丹被周一围身上那种自信、敢于表达的气质所迷住,而这些,正是一向谨小慎微的朱丹身上所欠缺的。

电影开拍没多久,朱丹和周一围约会的消息便传开来,只不过当时周一围没什么名气,而朱丹是国内综艺一姐。

尤其2014年,朱丹以主持人身份跻身福布斯中国名人榜,这更是周一围所望尘莫及的。

在外人看来,两人如此不对等,是周一围高攀了。

然而对于这段关系,朱丹却甘之如饴。

“我希望未来的他对我非常包容,内心强大”

与宋柯分手,朱丹觉得自己不够成熟,如果再遇到另一半的话,她希望对方不仅能包容自己,还要内心强大。

事实证明,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另一半。

2017年,在相恋四年后,朱丹和周一围低调地结婚了,并于当年9月份生下了女儿。

女儿出生后,朱丹几乎没有安排什么工作,只制作了一档文化 旅游 纪录片《丹行线》,其余便是充当综艺节目嘉宾,偶尔露下脸。

婚后周一围工作越来越多,《我不是药神》《长安十二时辰》等口碑不错的影视剧,也让他名气越来越大。

期间有人发现,周一围私底下和女助理有说有笑举止亲密,两人还共用一根吸管,共喝一杯奶茶。

很多人对周一围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一个已婚男人,太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更多人是替放弃工作在家带娃的朱丹不值。

朱丹亲自发文回应,对网友的体谅并不领情,反而认为媒体故意把周一围写成坏人。

简短几行字,堵住了吃瓜群众悠悠之口。

没多久,朱丹在微博晒出二胎儿子的照片。

儿子出生后几个月,朱丹也全面恢复了工作,然而,真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因为不太会说话,而招致无数非议。

主持节目时,朱丹把“古力娜扎”叫成“迪丽热巴”,把“李汶瀚”叫成“李汶浩”,把“陈立农”叫成了“赵立农”……

如此频繁口误,实在不像一个久经历练的优秀主持人,也让人质疑朱丹的专业能力。

在《做家务的男人》节目中,大家各自分享自己的家庭生活,在聊到另一半生气大家怎么解决时,朱丹的说法让人大跌眼镜。

朱丹表示,每次生气,她从来不吵架不理论,她觉得那样太不优雅。她的方法是冷战,不说话,不理人。

面对这样的朱丹,周一围的做法同样是冷处理,待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以后,他再主动说话。

尽管朱丹还在愤怒的情绪里,但周一围并不哄她,也不说软话,而是告诉她“现在是给你台阶下,你如果不下来,待会连这个台阶也没有了。”

说这话时的朱丹满脸幸福,看得同节目的李诞和其他嘉宾一脸不解。

聊到自己认为另一半最感动自己的瞬间,朱丹说生了儿子后,有一次周一围亲自下厨,为她煮了一碗馄饨,发现这一切的朱丹感动不已。

她不敢搭话不想破坏眼前这份美好,而是拿起手机,记录下这让她感动的一幕。

这本是家庭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举动,在朱丹看来,却是前所未有的感动。

惹得边上的李诞毫不避讳地说 “丹姐,咱也是这么知名的女主持人了,能不这么卑微吗?”

还沉浸在幸福中的朱丹,有些假装生气怼李诞: “你现在是要亲手把我的幸福打碎吗?”

节目播出,许多观众和李诞一样表示不解,自信大方的朱丹,何以被这样小小的举动感动,又何以如此卑微。

张爱玲说过: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从小成长环境,让朱丹格外珍惜机会,变得谨小慎微。同时为了不受到伤害,她自行建立了一套防御机制,用表面的自信,掩盖了内心的自卑。

生第一胎时,朱丹已经36岁。而连生两胎,做妈妈的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

人们说一孕傻三年,没有经历过的人或许会嘲笑,但有相同经历的人,只会对她抱以同情。

至于有人说她在婚姻里卑微,总要制造一种幸福的假象,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起来,自欺欺人。

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2月2日,朱丹在网上晒出新年新气象。儿子正在窗边玩耍,女儿正在认真做作业,而她和周一围,正满面笑容在视频。

一切安静详和又美好,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这是曾经著名的主持人,有着“浙江一姐”称号的朱丹, 给自己未来的另一半写的情书, 这看似情侣之间很普通的日常生活, 对于朱丹来说却是那么的美好和渴望, 然而外表看似坚强的朱丹, 却有着一颗柔弱的心, 朱丹7岁时失去父亲, 和母亲在一间4平米的简陋房间里相依为命, 直到母亲再婚后,体会到了什么是父爱, 一直渴望家庭的朱丹,长大后终于遇到了信中所想象的另一半, 但是曾经在一档节目中, 说道自己怀孕时,老公周一围给自己做了一碗馄饨, 把自己感动哭了, 却被李诞讽刺到,能不能不要这么卑微? 那么朱丹如今的婚姻究竟是幸福还是卑微,她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 01 朱丹,1981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市, 她的到来,给家里增添了不少欢声笑语, 又是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 父母都将她捧在手心里, 虽然家境一般,但是从来也不愁吃穿, 一直到朱丹3岁那一年, 父亲突然得了肺结核, 这个时候朱丹已经开始模模糊糊地有了记忆, 他的印象里,妈妈眼里含着泪水, 把她带到了外婆家, 还放下了一些自己的衣服和吃的, 和外婆交谈了一番, 走到自己跟前说道: “小丹丹在外婆家要乖,要听外婆的话,妈妈过段时间再来接你。” 说完话后,转身就走了, 朱丹看见妈妈走后,喊着要追上去,却被外婆抱在了怀里, 妈妈不想朱丹被传染,只能把她留在了外婆家, 从那以后,朱丹不经常看见母亲,更没有再见到过父亲, 唯一记忆深刻的是在很久之后, 母亲拿着一大兜子的药来到外婆家, 一脸的憔悴,和脸上风干的泪痕, 和外婆说着父亲的病情,怕是要不行了, 朱丹当时在屋外听到外婆和母亲的谈话时, 虽然还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是隐约能感受到一些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在父亲生病的这些日子中, 母亲为了能给父亲治好病,用的都是进口药, 一个人东奔西跑,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屁股债, 除了要给父亲看病外,还要维持家庭的开支, 只靠母亲在纺织厂一个月15块钱的微薄收入只是杯水车薪, 除此之外,母亲在上下班的路上,会经常带着一个大大的袋子, 将路边废弃的瓶子和纸盒之类的废品统统捡了起来, 攒在一起卖钱, 然而在外婆家的朱丹,也并没有那么快乐, 看着别人家的小孩子都有爸爸妈妈陪伴着, 而自己却只有外婆, 因此朱丹经常会吵着外婆要去找爸爸, 但外婆只能编织各种理由来安抚朱丹, 看着朱丹,外婆心中也是一阵阵的酸楚。 朱丹的母亲硬是咬着牙坚持,让父亲活了4年, 直到朱丹7岁这一年,父亲永远地离开了他们, 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母亲来到外婆家,准备接走朱丹, 此时已经懂事的朱丹,看到只有母亲一个人,却不见父亲, 她疑惑地询问母亲, 母亲哽咽了半天,对朱丹说道:“你爸爸走了,以后和妈妈一起生活。” 听到母亲的话,朱丹心中已经明白了个大概, 她没有说什么,而是紧紧地抱着妈妈, 和妈妈一起回到了家。 从此以后,母女俩相依为命, 朱丹和妈妈一起挤在纺织厂4平方米的房子里, 白天妈妈上班挣钱,朱丹放学回来后, 会提前做好饭等着妈妈, 为了能节省,每一回去买菜, 都是货比三家,挑最便宜的买, 看到商家把一些快烂掉的菜扔到街边的时候, 朱丹的妈妈就会从中捡一些好点的菜拿回家。 02 懂事的朱丹,从来没有让母亲操过心, 在学习上一直很努力, 但是总是逃避不了穷和没有了父亲, 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朱丹,从来都不会告诉母亲, 一个人忍气吞声,让她变得越来越自卑, 不过好歹还有个爱自己的母亲, 曾经有好多人劝朱丹的母亲改嫁, 甚至有亲戚提出想要收养朱丹, 但都被朱丹的母亲拒绝了,她一定要将自己的女儿带到身边, 直到两年后,朱丹9岁那一年, 母亲和厂里另一个老实的单亲爸爸决定重新组建家庭, 朱丹的继父也有个女儿,只比朱丹小几个月, 就这样两个单亲家庭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从此就成了四口之家, 虽然家里还是一样的清贫,但是却有了完整的角色, 继父对朱丹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好, 让朱丹终于又能感受到了父爱, 但是由于从小就很懂事的朱丹, 内心早早就变得自卑又敏感, 她害怕这样的日子有一天会结束, 更害怕如果自己做得不够好,那么继父就不会再对自己好,更不会对母亲好了, 因此朱丹每天活得小心翼翼, 完成学习的朱丹,经常会在家里做家务, 帮助母亲和继父,从来不会惹继父生气, 对于这个没有血缘的妹妹,自己更是爱护有加, 平时有好吃的,都会给妹妹留着, 朱丹所做的一切,继父也看在眼里, 他看到如此懂事的朱丹,心中很不是滋味, 平时一起出去玩, 继父有时会让朱丹骑在自己肩膀上,而自己的女儿则在后面跟着, 对于继父,朱丹从心里感激不尽, 很庆幸在父亲去世后,还能有一个像爸爸一样的人来温暖自己, 给自己缺失的父爱, 因此朱丹小时候也算是感受到了父爱, 但是由于自身自卑的心理,让她总认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 在学习上,朱丹一直很努力, 喜欢播音的朱丹,在中学时期,因为没有钱去培训班学习, 她就在家里听着收音机,看着电视里的主持人去一遍一遍的模仿, 练习自己的普通话, 别人用十分的功,她则要用二十分的功, 就这样,朱丹凭借着自己不怕苦,想要靠学习换来更好的生活的决心, 在高考后,终于考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浙江传媒学院, 虽然朱丹的成绩能上更好的学校, 但是她还是报考了浙江传媒学院的播音班, 在这里她不仅能学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而且离自己的家也近, 进入大学后的朱丹, 更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在生活上,自己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250元, 别人一天的花销有时都超过了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 这让朱丹心中更加的自卑, 为了不让同学知道自己的家境, 朱丹除了上课以外,只要有时间就会出去做各种兼职, 不管是夏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 她都会出去发传单,卖商品, 为了给自己挣更多的生活费, 只要是哪里有演出,她就会去申请当主持人, 曾经一个单子,要去北京而且价钱也不算很高, 没有同学愿意接, 只有朱丹没有犹豫的接过了这一单, 一个人坐着火车来到了千里之外的北京, 完成主持,结束后,拿到900元的报酬又连夜坐车回到了浙江。 03 在朱丹的心中一直有两个自己,一个是脆弱柔软的自己, 从来不敢暴露在别人的面前, 另一个则是坚强,肯吃苦的自己,总是让别人认为自己很强势, 因此在大学期间为了不向家里要生活费的朱丹, 经常一个人忍受着各种痛苦,去努力挣钱, 从来不会向家里提起这些事情, 这些艰辛的经历,也给朱丹带来了好的一面, 正是凭借着自身在兼职中积累的经验, 让朱丹比其他人多了一些应变能力好实战能力, 在大学的最后一年, 所有的学生都开始找实习工作, 朱丹也在疯狂地投递简历, 终于在好几天后,收到了浙江电视台的回复, 就这样朱丹进入了浙江电视台,做了一名实习生, 对于每一个大学生,都很清楚, 实习生就是那个干着最累最苦的活,拿着最少的薪资的人, 但朱丹不在乎这些, 她最想要的就是能够留下来, 成为正式的一名员工, 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学习,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朱丹把自己其他的兼职全部都退掉了, 全身心的投入到实习中去, 并主持了《气象万千》这档栏目, 在这里实习的一年里,朱丹学习到了很多, 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领导也把朱丹的努力都看在眼里, 2003年,朱丹正式毕业以后, 浙江卫视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从此朱丹成为了浙江电视台的正式员工, 开启了她真正的主持人道路, 她主持过的节目有《新闻晚报》、《戏里戏外》、《太可乐了》等节目, 相对于别的主持人一脸严肃的主持节目, 朱丹的阳光笑容以及松弛的状态, 让观众眼前一亮,都记住了这个爱笑的女孩, 从此朱丹的主持生涯开始越来越好, 事业稳定的朱丹,也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段感情, 在一栋大厦工作的编导林涵,和朱丹成为了好朋友, 二人后来发现他们竟然还是校友, 慢慢的二人话题越来越多, 朋友的关系也渐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直到两年以后,二人才捅破了这层关系,成为了情侣, 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 虽然在一栋大楼里工作,一天却不能见上几面, 让从小就内心敏感,缺乏安全感的朱丹越来越害怕二人会分开, 于是在二人交往了6个月后,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的二人开始很甜蜜, 在一起经常会一起做家务,做饭, 不管是谁先回家,都会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 一开始的二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很美好, 会一直持续下去, 但婚后,朱丹认为自己终于可以放下心来好好忙自己的工作了, 从此,二人每天忙碌,甚至有时还要出差, 朱丹把重心几乎全部放在了事业上, 同时让自己的名气也变得越来越大, 而作为编导的林涵,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二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甚至林涵都成了被人嘴里“朱丹的老公”, 慢慢作为男人的林涵感觉朱丹离自己越来越远, 自己已经匹配不上朱丹了, 这样女强男弱的关系,让林涵的自尊心一度受到伤害, 二人在婚后两年,便草草结束了这段婚姻。 04 虽然朱丹内心受到了打击, 但是因为从小穷怕了, 自己特别渴望过上好的生活, 在重新收拾了心情之后, 2007年开始,她和华少主持了《我爱记歌词》, 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 电视台又给她打造了《爱唱才会赢》、《越跳越美丽》、《百事群音》等综艺节目, 全部都是由朱丹来主持, 朱丹的主持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并且被称为了“浙江一姐”。 但朱丹忙的时候,一天的工作量不低于18个小时, 有时还会经常多地奔波, 在飞机上化妆、补觉都是家常便饭, 朱丹用高强度的工作麻木自己, 不再去想感情的事情,但是内心却一直渴望能有个依靠, 直到2010年,朱丹在一档节目中认识了宋柯,一个搞音乐的男人, 宋柯比朱丹大了整整16岁, 但两个人相爱,年龄从来不是什么问题, 最吸引朱丹的还是宋柯的成熟稳重, 两人走到一起后,却很少高调秀恩爱, 但是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浙江, 异地恋让二人不能经常见面, 直到后来宋柯包下整个酒吧给朱丹过生日的场景被媒体拍到后, 大家才知道二人在恋爱, 不过等到朱丹在节目中被问到此事时, 二人就已经分手了, 宋柯希望朱丹来北京发展, 但朱丹不想抛下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二人最终和平分手, 再一次的感情失败,让朱丹开始慢慢变得更加敏感, 精神状态也开始不好, 甚至在一档节目中忘了词, 情感 上的不顺利,再加上事业上的打击, 让朱丹一度怀疑自我,慢慢的患上了抑郁症, 经常会一个人在家哭一整晚,白天也不敢出门, 万般无奈,朱丹选择了辞职, 来到芒果台,想着只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主持人, 但是来到芒果台没多久的朱丹, 又因为在《中国最强音》节目中报短信互动号码时, 念成了老东家浙江卫视的号码, 这一严重失误,据说让芒果台损失了上千万, 从此之后,朱丹便渐渐退出了主持界,开始了演艺生涯, 在2014年的时候,出演了影视剧《绣春刀》, 在拍摄这部剧时,终于遇到了自己心中所写的那个人, 由于朱丹不是科班出身,在表演方面经常出现问题, 一个片段自己拍了很多条都没过, 心情低落的朱丹躲在一个角落里哭泣, 正好被演员周一围看到了, 让周一围惊讶的是,表面女强人的朱丹, 原来也是会脆弱的,一瞬间让他有对这个女人的保护欲, 从此以后,二人便慢慢的了解对方。 05 朱丹和周一围开始了热恋, 2017年,二人结束了长达四年的恋人关系, 步入了婚姻殿堂,成为了彼此的依靠, 并在不久后,生下了二人的第一个宝宝, 36岁的朱丹终于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也终于不再为了事业去努力拼搏, 此时此刻,她最想做的就是她信中所写, 每天围绕着自己的老公和孩子, 早上给他们做好早餐,看着他们吃完自己做的所有饭, 就会让自己感到很有成就感, 婚后的朱丹,将重心放在了家庭, 而周一围则在事业上逐渐上升, 在社交平台上也能经常看到朱丹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秀恩爱,和老公孩子的亲密照片, 并在2020年,又迎来了二人的第二个宝宝, 一家四口可谓其乐融融, 虽然我们不曾见过周一围秀恩爱,提及自己的老婆朱丹, 或许周一围的爱是在默默付出,没有那么的热烈, 对于朱丹来说, 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一直是她所渴望的, 如今尽管夫妻俩的一些举动,让旁人认为朱丹的爱很卑微, 但朱丹却从不这么认为,那么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的幸福标准呢, 自己是否幸福快乐,只有自身知道, 在婚姻中,从来没有对等, 总是会有一方比另一方付出的要多, 朱丹愿意为了自己的婚姻去付出, 那么她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 在感情方面,不是当事人, 谁都无法去评判别人婚姻幸福与否, 只要自己认为开心快乐,那就是最好的。 也希望朱丹和周一围的四口之家越来越好。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