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美术专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美术专业论文的参考文献

美术教育论文优秀22条参考文献

[1] 陈萍. 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郑芳芳. 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骈岑. 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 林颖.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黄菁. 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 王雅欣. 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 王艳梅. 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 王盼美惠. 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9] 陈艺红.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0] 刘德宾. 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11] 张玲. 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12] 毛蓉蓉. 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3] 黄霖清. 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4] 柳健. 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 聊城大学 2014

[15] 秦芳. 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16] 王蓉蓉. 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7] 郑艳. 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8] 倪婷婷.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9] 张永海. 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0] 洪文峰.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1] 吴晨阳. 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2] 曾春丽. 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美术学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美术学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1]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

[3]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4]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周亮:《周芜全集》,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

[6]杨柳:《晚明文化的“雅”与“谑”——明刻版画名品〈青楼韵语〉》,《西泠印社2015年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2015年.

[7]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8]周芜:《中国古代版画展览图录——美术资料选辑(三)》,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编辑组,中国古代版画研究会筹备会展出组,1984年.

[9][日]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中国古代版画展》,町田: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1988年.

[10]曹凯.记录与实验:DV影像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35.

[11]徐渭.南词叙录[G]//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三.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240.

[12]李小彬.明万历间汪氏玩虎轩刻本《琵琶记》版画及其制作[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6.

[13]俞为民.南戏琵琶记版本及其流变考述[J].文学遗产,1994(6):84-95.

[14]徐宏图.南戏《琵琶记》遗存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1):36-52.

[15]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艺术科技,2013(11).

[16]屠隆.考盘余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115.

[17]朱彝尊.明诗综[EB/OL].[2020-02-12].

[18]蒋炜.从高石山房刻本《目连救母》看万历初期徽州版画和金陵版画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5):36-39.

[19]蒋炜.晚明徽州版画风格的演变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J].艺术探索,2014(4):19-24.

[20]罗文茜.浅析版画艺术的设计形式.工业设计,2018(8).

[21]刘世德.古本小说丛刊:第2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1:1.

[22]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第5辑[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16.

[23]李娜.晚明的出版风尚与作为艺术品的书籍[J].江苏社会科学,2013(2):192-197.

[24]何卫平.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32.

[25]杨劲松.重叠肌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71-78.

[26]殷双喜.影像与图像[J].美苑,2001(2):87-91.

[27]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40.

[28]段世昌.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版画艺术设计方法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19(13).

[29]罗博.徽派版画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广东蚕业,2019(1).

[30]张东东.论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美与时代(中),2018(12).

版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

1、版画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现代社会科技日益狂深,人们对民间的艺术尤其的关注,作为现代的中小学生更有这个责任去了解一些文化现象,有责任去把这样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2、综观现代的儿童艺术作品,儿童美术作品应该是反映自身生活的主体性表现活动,是一种本能也是孩子强烈表现自我生活欲望的一种活动,而现代社会的儿童艺术作品有很多不是出于自己本能的需要,是老师的需要,是比赛的需要,是大人的需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对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缺乏学生对其中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以往的"兴趣小组活动"更多地定位于学生的模仿操作能力上,很少有创作性的作品。模仿固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比如说版画可以木版上刻,也可以用丝网制版,也可以用卡纸制版。特别是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尤其是这样。但是学生的学习如果总是停留在临摹阶段的话,就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便成了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地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获得严密地展开理论思维与明智行为的能力;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总目标:借助传统的版画艺术的特点,包括:刻版的刀法、刻画内容的抽象艺术形象、刻制时的人物表现的内在品质等,通过学校的美术课堂来展示版画的优势、挖掘版画的艺术精神、开拓学生在绘画领域的表现,结合工艺的效果来研制、尝试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效果。从而研究学校美术课堂的上的绘画辅导。

2、子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

1、学生掌握传统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2、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发展目标

1、教师在进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自主意识。

2、教师形成良好的课程意识以及掌握扎上实的课程理论。

3、教师掌握传统工艺和现代课程开发的知识、技术并形成相应的实际能力。

课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课题目标的实现以教师的发展为保障,以传统的版画课题的开发为基本手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的整体,同时还要达到以下的几点分类目标,了解传统的版画艺术的特点和特色,在日常的美术课堂中开发、研制新的版画形式。

共同发展目标

1、通过在尝试新的版画的过程中我们要将版画的艺术特色发挥出来,让版画在学生的绘画领域运用并有所创新。

2、借助版画的刻、印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的品质,从而更好的发挥版画的艺术特点为学生美术学习服务。

3、发展新的版画艺术形式,表现美术学习的多元性质。

4、通过传统版画的研究达到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以版画为通道,开发新的美术学习形式和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1、该课题时以传统的版画艺术为出发和起使点,作为课题的研究的平台和基础,研究各式各样的版画形式和作品特色,让学生在造型、设计、表现领域有所创新,得到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表现样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层次、厚度,从而让学生在宽松的领域认识美术、学习美术、表现美术、研究美术。

2、研究出新的版画作品效果、版画的上课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表现效果,改变传统的绘画辅导方式,使其得到更加多样的表现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周期

1、实验以学校3、4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奇数班、偶数班对照分析的效果。

2、实验的'周期是1年内(20xx年2月-----20xx年2月)

五、课题的假设

1、传统的版画艺术在造型、设计领域的学习方式,及课堂教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

2、自变量:在传统的版画形式下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

3、因变量:传统版画形式、效果和现在的新的课程改革中的造型、设计、表现的结合,研究系列的传统和现代的有效结合的美术表现形式。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组织结构:

1、教研员引领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负责人和美术教研员参与课题研究,在专业理论方面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

xxxx——小学美术教研员,小学高级美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主持过课题试验,成果卓著。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2、专家引领

xxxx——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中国少年儿童版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3、课题成员

xxxx——小学高级教师及专业主管,个人荣获20多次国际及国内奖项,指导学生获得教育部及各类奖项若干,在全国核心刊物有论文发表及个人专著获奖

xxxx——小学美术教师兼大队辅导员,小学高级美术教师,曾参加过西安市、陕西省、全国的赛教课,分别荣获了一、二等奖。

xxxx——小学美术教师,区级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性强,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少儿书画大赛,成绩显著。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专门成立了该课题领导小组,由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员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相关部门领导和一线的学科骨干教师,课题小组实行统一管理,协调工作。

2、本课题由三所学校共同参与研究,学校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为研究课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提供了经费保障。

4、课题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活动课程理论

“活动”是活动课程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主动活动,侧重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的习得,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不仅在思想实质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而且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深化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由于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和主体力量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美育界提出了以活动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的版画教学同样具有多种活动要素。因此,其培养学生创新和审美品质的教育价值可以也只有以活动为载体才能发挥出来。

2、美育理论

美育是普通教育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审美教育这种特殊的过程和行为。美育有较为充分和直接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它把促进个体的平衡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以人格和情感的塑造为目的,并力图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协调而和谐的发展,进而使这种作用自觉地渗透到不同的教育行为之中。美育的这种功能是一种系统的开放结构,它直接作用于个体的情感生活和人格模式。美育是青少年成长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营养,也是教育行为及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美育过程主要以意向和情感的激发与交流为基础,因此美育活动首先依赖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及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反映,需要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能力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协同作用。因此美育界提出了以活动为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因为活动无疑是增进学生审美体验的有效方式。

3、现代课程改革理论

现代的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自己的课程目标,学生的发展是综合的有机体即:学生在造型、设计、表现、综合探索的综合运用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因此作为一种传统的版画工艺更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以传统民间版画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版画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版画创作活动体系。通过剪版画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才能发挥课程改革的精神。

九、课题组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课题立项准备,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1、开展问卷、座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该研究课题内容的认识,对传统版画创作、传统工艺等进行客观分析。组织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和版画创作教学的理论。

2、撰写“小学版画创作活动课程开发”研究方案。

3、制定子课题计划并讨论交流,挖掘研究的难点重点。

(二)实施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各子课题按计划实施研究工作,认真做好各类活动、个案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进行学生版画创作。

3、编写版画创作活动课程指导思想和意义,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4、在版画创作教学的实践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系列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

(三)具体的工作重点和要求:

1、20xx年2月-20xx年4月

了解版画创作艺术的内涵、特点,感受版画艺术作品的特色。如:构图新颖化、机理多样化、色彩厚重化;深刻的思想内涵等。以欣赏版画作品、了解版画创作方法为主要的课堂任务。

在这个阶段有主要的版画创作作品欣赏教案和课堂教学照片为准。

2、20xx年5月-20xx年10月

研究制版形式的多样表现内容,学习木刻版画、水印版画等。重点是把握版画创作的工艺和形式、效果。

该阶段的以作品展览、教师的上课、学生的作品为主要的依据手段。

(三)、结题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2月):

1、整理、汇编活动案例及优秀版画创作作品。

2、撰写研究报告。

十、成果预设

1、以一种综合艺术的形式来展示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形成著作或论文。

2、相关的展览、作品集。

美术教育版画论文范文

【摘 要】与知识相比,想象力具有独特的特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在少儿版画美术教育中,随着孩子们的想象力的不断地拓展,其想象力的奇特,构思的大胆,手法的自由,尽情宣泄的色彩不受任何束缚,让孩子们画出来最动人、最精彩的个性之作。版画有其它美术绘画的共律,也有着艺术的自律,在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实践中,共律、个律的艺术素质通过不断积累,将孕育出更多的艺术内涵和技艺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版画;教育;意义;作用

一、绪论

美术教育在少儿教育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培养一个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栋梁的一个重要开端,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家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不断发展,美术教育课程不断改革创新,少儿的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

二、少儿版画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版画制作中的随机应变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向我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各领域急需的是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少儿在版画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且还学习了观察、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如何上好少儿版画课,提高孩子们的版画知识艺术素质

1、动员孩子们主动动脑思考,观察分析,注重启迪少儿对版画艺术的求知欲望

要上好少儿版画课,教师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注重启迪少儿对版画艺术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少儿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例如:版画活动《北大荒的土地》中,教师引导少儿观看版画《北大荒的土地》,画面非常简单,就是宽阔的农田,让孩子们通过版画连想以往看到的一望无边的农田原野,引导少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用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版画活动,让少儿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创造性地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土地田野,在贯彻了审美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中充满了童真。

2、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因材施教,突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引导少儿对版画艺术产生形象思维

教师的讲解演示,是实际示范操作与语言解释相配合,通过把事物的发展变化显示出来,使少儿了解与掌握版画的形状、颜色、结构、特征以及绘制步骤。教师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生动,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演示时要熟练,清楚而恰到好处。同时把技能技巧告诉少儿。

例如结合实物讲解版画《葵花》。老师在讲解版画《葵花》时,重点讲解葵花的形状,葵花的高低、前后、疏密,并运用实物照片演示前后关系,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挡住的部分怎么画?几句话少儿很快就明白和理解了什么是重叠,掌握和了解了重叠的构图的表现方法。例如版画《蝴蝶》。通过观看图片,丰富少儿的感性经验。运用范画向幼儿讲解蝴蝶的对称。再通过教具演示来讲解化解难点。最后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具体讲解指导。讲解与演示相配合,讲解的过程也是观察的过程。

3、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寓教于乐,激发少儿对版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

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就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娱乐或玩的方式进行,使少儿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的方法。

由于少儿的年龄小,身体发育不完善,要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游戏练习法就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无思想负担的情境下进行美术活动,使之维持长久的兴趣,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可以运用涂色游戏,由教师画出轮廓,幼儿涂色进行。也可以通过添画游戏,由教师画出主要形象,幼儿添画相关的线条、形象。还可以通过情景游戏,由教师设计、创设游戏情节(或情景),让幼儿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掌握绘画方法。

4、加强教学的延续性,因势利导,逐步巩固少儿版画知识基本功底的艺术基础

教学中应该重视教材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像写作文一样要注意承前启后,因势利导,逐步巩固少儿版画知识基本功底的艺术基础。

教学时还要注意材料中剪贴彩纸画向剪贴纸版画底板过度,拓印向单色再向套色的过度,做到循序渐进。要突出版画特点及教材中各课的特殊性进行教学。要用范画中可让学生认识到黑白木刻版画的特点,简洁、黑白对比强烈、单纯和鲜明等特点,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对“版味”“纸味”有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特点的不同,教学中也要注重针对性。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要因人而教,深化教学。

四、结论

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而且还学会了观察、认识世界,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应该吸取发达国家认识和发展版画教学的先进经验,注重我国版画美术教育工作,特别应该注重我国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工作,通过因势利导,给予孩子们及时培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寓教于乐,把学习与技法的机械性与游戏联系起来。这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就能够积累更多的美术语言表达、评论、欣赏及表现创造等多种能力,努力促进我国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雪桦,熊炳燕,扈鸿燕,等.《幼儿园版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R/OL].

[2]张广慧.木版画工作室[M].湖北美术出版杜,1999.

[3]美术文献[M].湖北美术出版社.

[4]隋丞.材料与技法丛书:版画[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5]《国家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6]《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美术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综述

美术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范文一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课题的目的

1、现实的景色不同于绘画表现,绘画是对表现的再创造,它承载了作者对景色认识与对作者内心感受的表现意图。将现实中斑驳的光影、繁杂的色彩、以及杂乱的空间层次进行梳理,将绘画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中,明确并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度。

2、将客观现实转化为绘画作品过程中,明确画面表现意图,探求现实世界和画面平面化语言需求之间的关系,更直接的明确体现画面视觉语言的本质。

课题的意义

1、将绘画者从现实世界中解放出来,使绘画者面对现实世界进行表现时能够变得从容、清晰,意图更加明确。

2、通过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明确平面化油画语言在画面形式意味中的组织技巧和审美彰显,为更好的提高绘画水平和作品质量提供理论的支持和方法的指导。将有助于绘画实践中更自由的进行表现,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

二、文献综述 (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平面化”在如今的绘画领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所谓的平面化,指的就是在绘画的作品中不追求三维真实空间为目的,更好地运用色彩、形状、线条等形式因素,使绘画更臻于作为平面艺术的本质。英国美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现代绘画简史》中对艺术史的发展有过经典的概括:“整个艺术史就是一部关于视觉方式的历史,是关于人类观看世界所采用的各种不同方式的历史”。康定斯基认为,画家作为创造者应该追求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不应把模仿自然现象当做自己的目的,画家应当用绘画自身的形式语言,创造出能够展现意图的画面;美国视觉艺术批评家苏珊·格朗在《艺术的问题》中指出:“艺术品是种在某些方面与符号相类似的表现形式,这个表现形式就是艺术符号。”这些论述讲明了绘画形式与现实的关系,现实只是画面创作的依托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更有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提出:“艺术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清晰地表述出绘画的表现不同于现实的写照,而是创造一种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平行体。” 与土地和乡村的亲近,仿佛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无论是在再现现实世界风景画还是个性平面化语言的画面再造的形成都一开始便于土地和乡村息息相关。在土地和乡村同呼吸共命运的绘画取向中,无不充满着生命的气息,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油画进入二十世纪已不再满足于再现现实世界,逐步进入到对人的本性和个性语言的画面再创造的研究和探索中。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语言形式丰富多样,平面化的艺术语言形式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分量。说起平面画,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图绘在岩洞深处墙壁上的“洞穴壁画”就初露端倪。平面化的形式语言在印象派时期已经有明确的倾向,在塞尚、高更、和梵高的部分作品中已经能够看到作者在逐步的减弱所现物体的明暗、体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画面的形式布局和结构当中,塞尚以画面的独立表现为目标,从而实现了平面化。他对空间进行再构成,使二维画面可咀自由处理,而不再一味的拘泥于再现。应该说是从塞尚的画法之后,绘画史上开始出现了平面化的画面自立。梵高的作品,在东方绘画的影响下只保留了一些微弱的颜色变化。毕加索在其作品《梦》中突出运用了平面化的形式手法,将画面用舒缓的线条分割,填充色块,形成了具有立体主义语言特点和装饰性效果的油画。马蒂斯是法国二十世纪最为著名的表现性画家之一,他笔下的物体完全是他在作品当中把人物和物体做出了极大地简化处理,有些作品中甚至只保留了物象的大致轮廓;其作品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和画面形的分割,将画面进行了平面化的组织、表现,达到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在抽象主义的绘画当中,多数作者更加彻底的放弃了现实世界,更为自由的在画面上进行着形与色的自由组合,用更为直接的个性语言传达着对世界的认识,代表性的画家有米罗、克里、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等。康定斯基和蒙德里安的作品在抽象表现主义绘画里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康定斯基的热抽象绘画,画面热情,色彩跳动,充满运动感;蒙德里安的作品相比之下则显得安静、理性,简单的色块对比和线条分割,展现着画家对世界和画面平面化语言构成的理性思考。由国内绘画的发展和演变来看,传统的中国画主要是由平面化的形式语言构成,但由于文化背景和认识的不同,其视觉构成不同于西方油画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由于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中国出现了不少油画家,但运用平面化形式语言进行表现创作且能够融汇中西美学思想的为数不多。主要的代表性画家有:四五十年代的林风眠由于受到了西方现代绘画思想特别是马蒂斯等画家的影响,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东方韵味的平面化表现形式的油画,成就了很高的艺术造诣。在他的影响下,现代画家吴冠中也形成了运用平面化形式语言结合中国文化和审美特点的绘画形式。另外,现代还有画家如:王克举、谭平等在不断地探索能够融汇中西审美的平面化表现形式,并取得一定得成就。 在探索的过程中,作为中国的画家面临着西方审美思想和东方审美思想的碰撞,西方的绘画材料和中国传统审美根基的不协调等问题。虽然西方油画当中也存在大量的平面化形式语言的绘画形式,但毕竟审美的根基不同,不能完全适合画面意图的表现。 绘画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观看,观看中将审美意识、意图与现实世界融汇,形成最终的画面。平面化表现语言应注重展示视觉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最初的观看中将本民族的审美融汇到画面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当中。绘画发展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语言的形成和主体意识的张扬,对平面化形式语言的研究符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符合绘画中主体意识增强的发展趋势,亦将促进绘画个性化语言展现。

提出问题:

通过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笔者发现在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不计其数。但真正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和真正探究现实世界与画面化语言需求之间关系,还需要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如何真正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真正探究现实世界与画面平面化语言需求之间关系?

研究切入点:

在国内外对平面化油画语言研究的基础上,在《乡村》创作中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形式语言中,更直接的体现画面视觉语言本质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 英.克莱夫·贝尔.薛华译.艺术[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房建平另一种艺术上的真实——浅析油画的平面化特征,2011(5)

[3] 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4] 莫里斯·梅洛-庞蒂. 眼与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 让-吕克·夏吕姆.解读艺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6]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7] 张元、赵扬.艺术材料的遐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 王凡.浅谈当代油画创作中平面化倾向[D].四川美术学院

[9] 易苗苗.中西方现当代油画平面性风格比较[j].美术大观,2009(4)

[10] 靳凤华绘画的抽象性--从中西方绘画比较谈抽象[期刊论文] (2004(4)

[11] 何政广.世界名家画集——克里姆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12] 张弘昕.西方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课题研究的内容

1、现实世界与画面平面化形式语言表现的需求存在巨大的差异,如何将现实世界转换成画面意图的需要,成为油画创作的重点。在转换过程中,如何体现绘画的意图和如何有意图的观看成为平面化形式语言形成的关键。

2、如何在创作中把握形式语言:创造能够彰显个性特征的平面化形式语言,并能在油画创作中熟练地运用,能够很好的展现创作意图,使创作意图与平面化形式语言完美结合是创作的最终目的。

3、利用平面化油画语言创作油画作品《乡村》。把现实中斑驳的光影、繁杂的色彩杂乱的空间进行梳理,在画面中充分体现出来,将画面回归到简约、直接的画面语言形式中去。

课题研究的方法:

1、读画法:搜集各种相关平面化形式语言表现的作品进行研读,包括不同画种、不同材料和不同国度的绘画。对比、比较大师平面化表现语言的差异,领会画面中表现技法与表现意图和内容的关系。

2、临 摹 法: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名画进行临 摹 ,研究名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材料运用、表现方法、意图与画面的结合等,提升对平面化表现形式语言技法的把握能力。

3、实验法:对材料和表现技法结合个性化的表现意图进行反复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不断寻求更好更适合的表现方法。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油画创作中平面化油画语言的研究和应用,初步形成适合画面意图和自我个性化语言的表现形式,形成一篇优秀的论文,并且能够应用平面性油画语言创造出一幅完整的有意味形式的油画作品《乡村》。

四、所需仪器设备、材料情况:

1、各种纸、笔等;2、油画颜料;3、油画内框、油画布;4、媒介剂、乳胶等。五、课题分阶段的进度计划 序号 起止日期工作内容 阶段成果 1 2012年10月22日-2013年1月12日查阅收集论文资料,完成 读书笔记 确定论文选题 2 2013年1月13日-2013年3月14日分析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完成报告开题3 2013年3月15日-2013年4月20日论文开题答辩,确定设计(创作)草图完成论文框架和创作草图4 2013年4月21日-2013年5月10日撰写论文初稿,绘制设计(创作)初稿 完成论文初稿和创作初稿5 2013年5月11日-2013年5月20日修改完善论文初稿,绘制设计(创作)正稿完成论文二稿修改创作正稿6 2013年5月21日-2013年6月10日修改完善论文二稿,绘制设计(创作)正稿完成论文三稿和创作正稿7 2013年6月11日-2013年6月15日修改论文三稿和设计(创作)正稿,参加评审答辩资格审查8 2013年6月16日-2013年6月25日 毕业论文答辩,毕业汇报展览 成绩评定推优

指导 教师 意见 (详细填写指导教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范文二

题目:试论水彩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一)选题的根据: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理论意义: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颜色携带方便,也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绘画艺术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特征简单说来,就是——“写意性”。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够表现出不一样的情感。

实际意义:

对水彩画家来说,作品中表现的物象与反映生活,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在水彩画作品中,写意性也可以直接作用于观赏者的心理感官,强化着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和作品的意图,以产生深刻的寓意,来丰富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写意性的运用也进一步触动了人们的潜意识,并感染观赏者对作品的欣赏情绪。掌握水彩画中的写意性的规律和技巧,能够准确、鲜明、生动自然地描绘对象及其色调的特征的惟一途径就是时刻和大自然保持着联系,并且从自然中获取充足的养分,去更进一步追求更高的境界。艺术家借助一定的表现形式直接塑造出可感的艺术形象,以此来表现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和创作体验,以此来表达他的情感内容。通过表现形式的运用,艺术家能够灵活、自由、含蓄地表现复杂的现实生活,抒写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体验。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动态: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就可以追溯到150万年以前,西班牙旧石器时代的阿尔太米拉石窟壁画中的野牛、古埃及盛行于Memphie时期用芦笔画在草纸和墙壁上的画以及我国西南地区诸省的崖画,都可以说是原始社会早期的水彩画。水彩画是标志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 。但水彩画真正发展成为独立画种,则主要是通过英国水彩画家们的努力来完成的。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取得辉煌成就,使水彩画作为一门独立画种真正登上艺术殿堂,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人们把英国作为水彩画的发源地。但几经沿革,由钢笔淡彩发展成多彩风格,直至逐步突破古老画法,大胆追求自然光色,从而创造出英国水彩画最辉煌的时代。技法日趋成熟, 水彩画特性更为明显,名家辈出,享誉世界, 19世纪中期,达到了可与油画相媲美的水平,终于登上绘画艺术的巅峰。然而现代水彩画在美国发展蓬勃,美国已成为 20世纪以来新崛起的“水彩画王国”。流派纷呈,画家众多,如大卫.理勒 .米勒得 (David Lyle Millard)、安德鲁.怀斯 (Amdrew Wyeth)、法兰克.韦伯 (Frank Webb A.W.S)、查理斯.雷德 (Charles Reid)等。美国最大、最有权威的水彩画组织——“美国水彩画会”建于1866年(前身为纽约水彩画会),每年举行一次画会年展,推动着水彩画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现在,水彩画不仅在西方,也在东方蓬勃发展,水彩画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画种。

在国内研究动态: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指引下,水彩画蓬勃发展。 1949年,“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在北京成立,组织创作活动。1954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全国水彩画、速写展览”。1956年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展出水彩画一百多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画家们深入生活,用水彩画来反映新中国的新面貌,写实风格得以确立,奠定了中国水彩画重写实的传统模式。李剑晨的《晨 曦 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古元的《延河饮马》、萧淑芳的《丁香花》都是当时影响广泛的佳作。

20 世纪50年代,苏联格拉西莫夫、茹可夫、克里马中等画家的水彩画相继传入中国,他们“讲究造型严谨和色彩真实 ” 的写实传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

自己的见解:

目前存在的许多问题比较复杂,很难归纳。从近几年举行的几次大型美展来看,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水彩画作品中缺少画家内心活动的具体表现。现在画画的人大多都是靠临 摹 照片,缺少对事物的感触,缺乏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产生的独特的感觉。水彩画进一步发展,绘画形式的多元化与单纯的技法进一步影响着水彩画的意境。还有一些高科技手段开始被运用到水彩画创作中,甚至使用微喷技术,在专业的美展上这应该是受谴责的。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对水彩画中的写意性进步作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对提出了各种技艺对水彩画创作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一、题材选择是水彩画创作的“质”

二、作画技巧是水彩画创作中的“法”

(一)干画法和湿画法影响着画中的空间变化

(二)水分是水彩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

1、时间问题

2、空气的干湿度

3、画纸的吸水程度

(三)“留空”为水彩画中的“点睛之笔”

三、构图方式是水彩画创作中的“形”

四、艺术内容是水彩画创作中的“情”

(一) 静物水彩画

(二)风景水彩画

(三)人物水彩画

五、总结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1)调查法:通过对近现代画家的调查,了解水彩虚实技法的发展进步过程。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水彩技法及在当代中国艺术教育中的发展过程和状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定性分析法:对于本研究课题,我们除了要掌握一些资料之外,更多的要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对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了解中国当代水彩技法的虚与实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影响。

可行性分析:

1、资料来源充足:现代网络设备,各种的期刊,报纸杂志都能为我们提供信息。相应的理论研究比较多,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性支撑;

2、导师的精心指导: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修改论文,查找相关资料,使论文研究更彻底;

3、准备及研究时间充足:我校开展论文写作的时间充足,从2010年7月份开始选题,到2011年5月中旬定稿,将近半年的时间可以供我们写作和研究。

(四)进度安排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1、2010年7月10日——8月10日 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2010年9月1日——9月12日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并按学校相关要求完成开题报告,准备开题答辩。

3、2010年7月13日——12月30日 完成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4、2011年1月1日——3月10日 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修改论文。完成论文2稿。

5、2010年3月11日——5月10日 完成第三、四稿,毕业论文中期考核

6、2010年5月11日——5月20日 定稿,装订,成册,准备答辩。

(二)主要措施:

1、查阅有关文献,去期刊网或报纸、杂志等媒体了解相关资料;

2、分析问题,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事实分析并解决问题;

3、与指导老师及同学共同探讨有关本题的相关内容。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孔新苗,张萍.中西美术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2] 蒋跃.水彩画艺术[J].美术杂志社,2000,(5).

[3] 张道一.美术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孙宜生.意象素描[M].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6.

[5]童丽莉.水彩画的当代视野彩绘当代—中国水彩画高峰论坛纪要[N],浙江美术在线-世纪美术

[6]关维兴.我和水彩,光明日报[J]1998,10,(25).

[7]于然.绘画色彩基础[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88.

[8]中国水彩画(第六期)[J].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2.

[9]文金扬.绘画色彩学[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

[10]王伯敏.中国画构图[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美术论文参考文献摘抄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美术论文参考文献摘抄,欢迎大家分享。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法.中国艺术_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王瑞成、宋清秀.中国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8]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_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9]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0]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1]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

[13]顾丞锋.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8]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9]邓福兴.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0]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 孟艳双. 北宋山水画审美思想在现代城市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2] 陈跃. 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J]. 职业. 2010(23)

[3] 伍健. 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的创新与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11(02)

[4] 葛晋,张文敏. 多媒体数学教学探析[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5] 金昊.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 田毅.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3)

[7] 李芹.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05(04)

[8] 吴华,宋西红,盛晓明. 网络多媒体课件系统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 数学教育学报. 2004(01)

[9] 周建明,薛有奎. 多媒体数学教学尝试[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10] 孙济生,刘向群.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信息化. 2004(10)

[11] 彭慧.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 成功(教育). 2011(03)

[12] 周杨静,刘志峰. 设计类课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06)

[13] 马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14] 蔡静. 多媒体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2009

[15] 乔韦. 当代中国山水画形式美表现分析[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6] 姚佳. 浅谈写意人物画之“意”与漫画之“漫”的联系[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7] 刘莉. 色彩运用在冯远写意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8] 孔瑞娜. 藏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初探[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9] 高燕. 中学语文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效能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0] 沈霞. 多媒体技术在新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设计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2

[1] 陈萍. 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郑芳芳. 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骈岑. 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 林颖.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黄菁. 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 王雅欣. 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 王艳梅. 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 王盼美惠. 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9] 陈艺红.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0] 刘德宾. 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11] 张玲. 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12] 毛蓉蓉. 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3] 黄霖清. 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4] 柳健. 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 聊城大学 2014

[15] 秦芳. 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16] 王蓉蓉. 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7] 郑艳. 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8] 倪婷婷.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9] 张永海. 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0] 洪文峰.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1] 吴晨阳. 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2] 曾春丽. 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游戏美术动画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美术论文参考文献摘抄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美术论文参考文献摘抄,欢迎大家分享。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法.中国艺术_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王瑞成、宋清秀.中国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8]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_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9]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0]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1]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

[13]顾丞锋.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8]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9]邓福兴.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0]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 孟艳双. 北宋山水画审美思想在现代城市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2] 陈跃. 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J]. 职业. 2010(23)

[3] 伍健. 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的创新与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11(02)

[4] 葛晋,张文敏. 多媒体数学教学探析[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5] 金昊.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 田毅.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3)

[7] 李芹.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05(04)

[8] 吴华,宋西红,盛晓明. 网络多媒体课件系统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 数学教育学报. 2004(01)

[9] 周建明,薛有奎. 多媒体数学教学尝试[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10] 孙济生,刘向群.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信息化. 2004(10)

[11] 彭慧.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 成功(教育). 2011(03)

[12] 周杨静,刘志峰. 设计类课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06)

[13] 马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14] 蔡静. 多媒体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2009

[15] 乔韦. 当代中国山水画形式美表现分析[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6] 姚佳. 浅谈写意人物画之“意”与漫画之“漫”的联系[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7] 刘莉. 色彩运用在冯远写意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8] 孔瑞娜. 藏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初探[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9] 高燕. 中学语文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效能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0] 沈霞. 多媒体技术在新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设计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2

[1] 陈萍. 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郑芳芳. 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骈岑. 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 林颖.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黄菁. 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 王雅欣. 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 王艳梅. 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 王盼美惠. 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9] 陈艺红.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0] 刘德宾. 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11] 张玲. 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12] 毛蓉蓉. 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3] 黄霖清. 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4] 柳健. 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 聊城大学 2014

[15] 秦芳. 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16] 王蓉蓉. 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7] 郑艳. 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8] 倪婷婷.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9] 张永海. 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0] 洪文峰.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1] 吴晨阳. 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2] 曾春丽. 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数字化动画场景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3-5英文摘要5-9绪论9-13第一章 场景设计的理论表述13-19 1.1 场景的辞源与相关定义13 1.2 场景的类型13-15 1.3 场景的风格15-16 1.4 场景的特性16-17 1.5 场景在影片中的功能17-19第二章 数字化下的艺术和动画19-25 2.1 关于数字化19-20 2.2 数字化对艺术的影响20-22 2.3 数字代拓宽了动画艺术的表现空间22-25第三章 动画场景设计艺术的发展与概念变迁25-32 3.1 各种类型的场景设计25-30 3.2 传统动画中的场景设计30 3.3 借助数字化手段的场景设计30-32第四章 数码技术给动画场景设计带来的转变32-35 4.1 工作方式的改变32-33 4.2 表现形式的改变33 4.3 构思创意的调整33 4.4 对传统的重新认识33-34 4.5 技术与艺术的主仆关系34-35第五章 数字三维动画场景设计的表现方法35-44 5.1 场景设计图的设计36-37 5.2 陈设道具的设计37 5.3 场景的搭建37-42 5.4 影视作品场景的后期编辑空间42-44第六章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设计要素44-51 6.1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空间构成和创意44-48 6.2 动画场景设计中的色彩创作48-49 6.3 艺术设计在动画场景中的多层面构建49-51结语51-5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l]引用网址}可12]焚水.影视动画短片制作基础.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仍第116页[31韩笑.影视动画场景设计.北京:海洋出版社,2加6.00第1页14]赵前何嵘.动画片场景设计与镜头运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X)5.04[5』陈汗青吕杰锋.数码设计艺术.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的4.12第18页[6】毛小龙.动漫基础.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X)6.10第7页【刀叶旅.文学作品插图中的场景设计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仪抖.02.01[8]游戏中的场景设计.中国电脑教育报,Zoo3.12.08,Boo版[9J李异周进.数字影视后期制作高级教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08【ro郭开鹤.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01【川查立.康丁斯基文论与作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加3.03【12]曾进方兴.数码艺术带来的新思考.科技创业月刊,20(科.05【13]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四川:武汉大学出版社,20(刃【141黄鸣奋.数码艺术学.学林出版社,2(X)5【巧』郭道荣.艺术美学.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6.1【161尼葛洛庞帝.胡冰、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1刀孔寿山金石欣等.技术美学概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181朱其‘新艺术史与视觉叙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19]丹纳.艺术哲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9[211吴彤蒋劲松.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21张歌东.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X)3.05口3J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叨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41尹定邦.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n[2习马永建.现代主义艺术加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X)5.10126]李兴国.影视艺术与高科技应用.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X)5.07【27】王序.平面设计师之设计历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28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2年版【29谭铁志.演剧与影视舞台空间创意.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09第n页口0]斯蒂夫.开普林亚当.班克斯.数码图形艺术.[3l]引用网址h即:旅iki.ss.Pku.edu.[321《Aesthe阮rneasures丈码图形艺术.曹田泉等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X)4.1cn/t沉一index.Php?page=Anin阳tion%20Scene%20Designforscreendesign》Ngo,D.C耽Byrne,J.G.Co立甲uter

动画发展百年历史,作为一个依托于技术而产生的艺术门类,动画艺术从一开始便与动画技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每一次的技术革新都会为动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动画艺术风格专业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 动画艺术之生命 》

[摘 要] 本文深度分析孩童的思维特点,由于信息量少甚至空白,形成好奇与想象,富于浪漫特征。接着讲述动画题材,大都以童话、 民间 故事 以及神话为主,都具浓郁的浪漫性。最后分析动画制作方式与过程、制作的无限的随意性也具备无限浪漫的趋向。三者的根本在于无限性,因无限性而超越现实逻辑,而实现无限的浪漫表现,对现实逻辑的突破,超越甚至相悖,极大激发孩童的 想象力 ,进而论证了动画艺术之生命即为浪漫。

[关键词] 浪漫;信息;无限;逻辑

浪漫,乃相对于现实而言。现实之内涵为合理,因为现实合理基于现实逻辑之上。浪漫是对现实合理之超越,即以浪漫之不合理取代现实之合理,即超越现实之逻辑或甚至与现实之逻辑相悖。

合理与逻辑,意味着可能、可控与必然;不合理与超逻辑,意味着随机、变化与悬念。蕴涵随机、变化与悬念之浪漫,是以想象、憧憬与预言之形式而表现。其本身是脱离现实或超越现实的,是将现实之不合理升华为艺术之合理,是将现实逻辑之不可能升华为艺术逻辑之可能。因此,浪漫是更高层次、更高境界之合理与可能,是未来之合理与可能,是现实之希望。

童话、神话与寓言是浪漫的,因为三者都是将想象、憧憬与预言称为现实。童话对应的是孩童之想象、憧憬与预言,神话对应的是人类童年期的想象、憧憬与预言,寓言是将某些貌似合理之逻辑,揭示与批判其不合理。

动画艺术是浪漫的,很多动画艺术是童话、神话及 寓言故事 的直接转换。这种将文学艺术转换成影视艺术之所以可能与默契,是因为两者本质均为浪漫的,是异质同构的。这种转换的经典之作,举不胜举,如格林童话之《白雪公主》,中国古典神话之《大闹天宫》及《哪吒闹海》,等。

孩童的思维是浪漫的,其浪漫源于其无知,源于其神经系统在与发展过程中,组织思维的信息太少。成人是现实的,其现实源于其思维信息量之丰富。

无知意味着无限,孩童的思维预示着无限之拓展空间。丰富本身意味着有限与限制,成人思维蕴涵更多的是回忆、借鉴与重复。

孩童思维信息量缺乏,意味着没有过去而直面未来,概念少而好奇多、逻辑少而想象多、结果少而悬疑多,孩童之思维有着无限的未来拓展。成人思维信息量之丰富,是过去的积累,是 经验 的组合,由此而形成思维之惯性与固执的方向,是现实之轨迹、顺承现实之逻辑、受现实之控制、沉湎于过去与现实,岁月无情地消磨了他们的浪漫。

童话、神话及寓言等文学形式,虽然其浪漫之本质与孩童之浪漫思维契合,但文学毕竟是文字形式,非直观的,因此,这种契合不可能畅通无阻。文字的辨识、理解是双方契合的无法达到最佳效果之障碍,更何况尚有学龄前孩童无法对应契合。

稍进一步的 方法 就是为文学形式配上插图,甚至发展为连环画,绘画与文学之结合,文字信息转换为图像信息,虽然由抽象而具象,由理解而直观,改善了对应契合,但其依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即静止。

孩童虽然生活于现实之中,但生活是运动的。现实可能瞬间静止,但浪漫必须是运动的。唯有运动,才能使孩童之浪漫,与童话与神话之浪漫完美契合而畅通无阻。新的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使费时费力的人工动画获得空前发展与无限开拓之契机。此契机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数字技术能将动画艺术之浪漫内涵与特征发挥到极致,并且无限拓展与延伸。

学龄前 儿童 可以越过文字障碍,直接与动画艺术互动,前阶段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使无数的学龄前儿童痴迷,就是这种互动的耀眼闪光。成人虽然是现实的,但也需要浪漫之调节,因为童年之温馨与天真,童年之好奇与任性,能使他们在现实的清规戒律中挣脱,在岁月之磨难与忧患中,点燃其想象与希望之光,在磨难中感受甜蜜,在忧患中获得愉悦,忘却银丝与皱纹,重温少儿与青春之浪漫。

人类在现实中进步,在浪漫中升华;现实孕育着浪漫,浪漫美丽着现实。动画艺术不仅是人类浪漫之创造,更是人类创造之浪漫。

许多动画都是直接由童话、神话、寓言、 传说 等文学形式转换而来,其内容本身就是浪漫的,是人们熟知的,能回味再三而难以忘怀之浪漫。浪漫对动画而言,是无处不在,是浪漫之浸润、浪漫之散发、浪漫之融合、全方位之浪漫展示。

以早期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为例,展示着孙悟空顽皮幽默、异想天开之性格浪漫;从水帘洞到南天门、从龙宫到云间的环境转换之空间浪漫;一根金箍棒威力无穷又变化莫测之道具浪漫;猴王从好奇到恶作剧、从到大闹的曲折之情节浪漫;从石猴迸出到被压五指山之命运浪漫,等等。整部动画艺术的时间推移、画面变幻、开头结尾,全由形形色色之浪漫组合而成。浪漫不仅是其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更是其艺术感染力与美之效应。

古典的、传统的童话神话,乃至现代的科幻,如《阿童木》《机器猫》等,其内容与情节即以浪漫取胜。层出不穷之异想天开、接连不断之梦幻想象、出人意料之悬念,形成这类动画艺术之主要,在想象与理想之浪漫中,表现正义、果断、勇气、坚韧、善良、热情、真诚等人类之推动社会进步之性格与品质。浪漫正是这种优秀的性格与品质,在思维与思想、心灵与精神之反映。动画艺术之浪漫,对孩童而言,是快乐之引导而又极其深刻之教化,浪漫式的 教育 是最有效的教育。因为浪漫在此获得对应与默契。

实质上,动画艺术之浪漫不仅是故事情节之浪漫,更主要地表现在形式上。准确地说,形式浪漫才是动画艺术之本质,才是动画艺术之所以受孩童们痴迷的根本原因。唯有形式之浪漫,动画艺术在表现内容并不浪漫的故事,在表现历史与现代题材的故事时,其浪漫之风格依旧不变,其浪漫之内涵依旧动人。

所谓形式浪漫,即来用对比、夸张以及一些不符合生活逻辑与自然逻辑之艺术手段,来表现动画艺术之造型、结构与色彩等,从而产生新奇、强烈、紧张、兴奋等艺术效果。

60年代我国表现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动画故事《红军桥》,即以对比之手法,塑造极端的瘦长与矮胖两个造型相反的富绅形象,从而从形式上反映了其愚蠢与可笑,并由此对其进行无情地鞭挞与讽刺。 夸张是动画艺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之浪漫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全球都产生广泛影响的美国动画艺术《米老鼠和唐老鸭》,将夸张手法表现极致,夸张成为其最鲜明的特色,其之所以吸引人,或者说成功之处,也恰恰在于充满智慧与想象之夸张。

在米老鼠与唐老鸭的造型上,制作者夸张地设计了米老鼠与身体不成比例的大鞋以及唐老鸭又宽又扁的大嘴,这两个独创而又夸张的设计,成为该动画艺术的象征与标志。该动画艺术没有什么感人之内容与惊险之情节,然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之夸张,使其新颖而处处悬念,其引人入胜和无尽的艺术感染力,就在夸张。夸张不仅是其形式,也同时是其内容。以无数夸张组合而成的浪漫,使该动画艺术既给人愉悦,又使人兴奋,更给人以启迪。

在动画《人猿泰山》中,有一极简单又极重要的镜头。当老猿妈妈初见婴孩时,以匪夷所思之艺术表现,使猿与婴在脸部表情上,反映出两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沟通。原本不可能之联系与沟通,有违生活与自然逻辑之联系与沟通,是如此之浪漫与感人,由此奠定了以后整个故事的发展变化与内在逻辑,正是这艺术浪漫,使荒谬升华为合理与感人。这种超乎寻常之浪漫,唯有动画艺术才能做到,也是动画艺术之特色,更是动画艺术之本质。

就影视艺术而言,情感浪漫之表现具有普遍性,即任何影视形式均可表现。但极度的形式夸张、对比以及超越逻辑,则是动画艺术之表现特征,乃动画艺术之本质,非动画艺术莫属。形式浪漫是比之于情感浪漫之更深刻的浪漫,是哲学与本质的。形式浪漫才是真正的动画艺术之浪漫。

动画艺术之制作本身也是浪漫的,其浪漫表现在无限性,即无限之可能。

《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出现,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动画艺术可以超越童话、神话之类的传统题材,可以直接形而上。动画艺术在舍弃故事、情节等传统概念,以造型、色彩、想象等技术手段,同样可以制作更为引人入胜之动画艺术。

虽然文字艺术可以无限想象,具备浪漫因素,然而,其想象是建立在现实逻辑之上,其本质乃现实的。动画艺术虽说是直观的,直观对想象是限制与界定,但是,动画艺术之夸张则超现实与超逻辑,其本质则是浪漫的。以形式夸张与超逻辑之《米老鼠和唐老鸭》,以纯粹的形而上,从传统的故事情节中解脱出来,将形式强化为主导,从现实中抽象出形式,使形式之浪漫获得无限之拓展与展示,这是一种有别于以往之崭新的艺术思维与艺术浪漫。

如果将传统之动画艺术与音乐相比较,则故事与情节可视为音乐歌曲之歌词,其形式可视为歌曲之旋律。那么,以纯动画形式展示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就是纯粹的动画节奏与旋律。纯音乐是浪漫的,其浪漫在于抽象与无限,纯形而上的动画艺术也是浪漫的,也是抽象与无限的。规模宏大的多部集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就是一曲规模宏大的充满夸张、想象、奇妙、巧合、悬念等浪漫内涵的动画交响乐。

美国动画界有人断言:《汽车总动员》的出现,标志着3D技术在动画艺术之成熟。这是动画制作的一个飞跃,动画艺术由二维图像发展至三维空间,是动画艺术形式拓展的根本性革命,标志着动画制作在形式之无限自由与无限浪漫。

美国数字技术之领先,使其在动画艺术于近年来获得迅猛之发展。一大批世界著名的动画片接连问世,如《狮子王》《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我国在动画艺术也有新的探索,例如最近热播的运用3D技术之动画《三国演义》,也作了可行的尝试并获得成功。这一切说明,数字技术与3D技术使动画艺术获得制作之自由,自由恰恰即为浪漫之内涵。

制作自由意味着制作之任意与无限,这是其他任何影视艺术无法达到之境界。只要想得到,没有做不到。这就意味着在制作过程中,思维在动画制作中上升为首要之地位,思维无限与制作无限达到了统一、对应与默契。思维无限恰恰为浪漫之特征,数字技术与3D之实现,使动画制作获得浪漫无限。

动画是想象之艺术,夸张之艺术,是天真与新奇的,是形式的也是任意的,是超现实和超逻辑的,这一切,就是动画艺术之浪漫。浪漫不仅是动画艺术之特征,更是动画艺术之生命。

现实是逻辑的,艺术也是逻辑的。动画艺术之超现实、超逻辑,其本质是合逻辑的。其超越,有时甚至有悖于逻辑,乃现实之逻辑;其符合的,其转化的是艺术逻辑。

艺术逻辑升华与抽象现实逻辑,集中以连贯、开合、疏密、呼应、交错等形式出现,这些基本形式与关系,可以任意组合与夸张。当我们欣赏经典动画艺术时,最鲜明、最强烈的感受,也正在于此。当思维与艺术逻辑契合,夸张也就合理,任意组合也就顺理成章,悬念也就引人入胜,荒诞也就习以为常。这就是动画艺术的浪漫。

故事情节之浪漫、形式之浪漫、制作之浪漫,归根结底至关重要的是形式之浪漫,因为其不仅对应表达人类普遍之思维浪漫,而且,也同时对应和表达出自然关系与运动之本质浪漫,也就是说,形式之浪漫,乃一切存在与运动之希望。

[参考文献]

[1] 路盛章.关于动画创作中民族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的思考[J].装饰,2007(04).

[2] 李涛.动画 文化 :动画形象的符号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10).

[3] 陈奇佳.梦想与欢笑――动画艺术特征阐释[J].文艺研究,2005(06).

《 中西动画艺术风格探讨 》

摘 要: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不论是建筑、绘画、人文风格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多的不一样,这些的差异及别样风格在中西方的动画中最能够全面的体现出来。西方动画色彩鲜明,人物形象幽默,场景唯美,犹如是在欣赏一幅美景,中国多在动画中采用中国所独有的水墨颜色,中国红的鲜艳色彩来表达动画角色的可爱与鲜明。在选题材反面也是各有各的重点,不同的艺术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有不同的形象特点,最后给受众呈现出来的就是别样,各具特色的鲜明艺术特色,给我们呈现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动画王国。

关键词:动画艺术,风格,比较,形象,色彩

中西方艺术风格的比较最能全面体现的就是在中西方的动画制作之上,二者有相似的地方,但值得研究的是差异性,各具特色,各自呈现各自的艺术世界,给人不同的感官感受与心灵的触动。

一、动画中人物形象刻画比较

动画最能吸引人眼球的就是人物形象的刻画,中西方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有着自身的艺术风格。例如西方动画中“唐老鸭”的声音给人留下了深刻影响;米老鼠的善良与智慧夺得了观众的心;白雪公主的美丽成为了无数孩子心中的偶像;芭比娃娃深邃的蓝眼睛,既可爱又美丽大方,也是获得了无数孩子的亲睐。

中国动画的人物形象刻画都比较的传统化,不论是在线条的勾勒上还是在形象的设计上,都是以人的视角去出发,采用了中国的许多元素,例如动画版的《大闹天宫》中的齐天大圣就是以一张年谱的形象出现的,代表了机智与勇猛。还有家喻户晓的“南郭先生”,他是由古代 成语 “滥竽充数”演变而来的,都是一些很具中国特色 传统文化 的形象设计。

西方的形象设计上,卡通人物都是大胆的创新,他们可以肆意的去夸张造型,可以不用遵循传统的鸭子和老鼠的形象,在其原型的基础上夸张其特点。中国在形象设计上比较注重的人物所要传达的教育意义,在人物线条的勾勒上,对于人物的完整性,人性很注重,也很强调,给人一种刻板印象,方脸肥耳,有胳膊有腿,都是人的一些缩影。

二、动画中色彩的比较

色彩是最能传达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天气的好坏要用蓝色和灰色,人物的刻画也需要颜色,凡是动画中色彩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门素材。在中西方的动画风格中,色彩在它们中也是发挥着其所能展现的五彩斑斓和无限美好的童话世界。

但是,中西方在色彩的运用上有着自身的特色。西方的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是五彩斑斓的,尽可能的去夸张人物,运用夸张的、醒目的、鲜艳的颜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童话世界的场景。他们是想用颜色的无线延展性来夸张动画形象,使之鲜明,活现。给人以深刻的动画视觉冲击,西方的动画作品中,《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都是运用了鲜艳的颜色来展现一幅完整的动画作品,里面的人物,场景都是采用亮丽的蓝色,红色,黄色三大主元素去进一步的延展,这些挑眼的颜色,在现实生活中很少会有人去过分夸张自己的穿着颜色,但是在动画中这样去做之后,非但没有人反对,反倒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爱上了影片中用颜色刻画出来的一整个故事。

在中国,无数的动画中,大多数都会用到“中国红”,这一传统的颜色素材,例如神仙身上的披肩,仙女身上的绸巾,哪吒身上的大红色,这一特色的传统颜色成为了中国动画的典型代表。因为中国人比较的含蓄和内敛,所以在颜色的采用上不会很夸张,很随意,它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意义所在,例如水墨画动画,都是一些黑色,灰色,白色,少许的红色和绿色作为陪衬,这是约定俗成的,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造化的结果。

三、动画题材的比较

西方在艺术题材的表现上,很多元化,尤其是美国,它引进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勾画自己的形象,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动画,然后享誉全世界。特别是对于古希腊故事的动画制作,阿拉丁神灯的故事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英雄的形象也在孩子心中萌芽。《安徒生童话》里的故事也被美国制作成一部部精彩绝伦的动画作品。许多的动画明星随之出现,例如白雪公主,米老鼠和唐老鸭,灰姑娘,《美女与野兽》中的“睡美人”等等,他们都是每一个孩子心中的明星,深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们的喜爱。

中国在题材的选择上,多遵循的是传统的路线,由于中国是一个历代悠久的大国,所以许多的民间故事被流传下来,例如“海螺姑娘”,那位善良美丽的女孩也是深受观众的喜爱;“神笔马良”的故事,他的那支笔曾经是多少中国孩子心中的梦想。还有一些民间的艺术也被流传下来,例如木偶剧,剪纸艺术制作出来的动画作品也是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例如“小叮当”,它可以变大变小,是一个类似于神仙的小木偶,完成小主人所有的心愿;再有之前的“人参娃”,那个可爱的,白白嫩嫩的小人参娃就是用剪纸做出来的,非常的漂亮,讨人喜欢。还有一些寓言故事, 成语故事 ,例如“东郭先生”,《滥竽充数》中的“南郭先生”,“狼来了”的故事,都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成为孩子睡前的故事。

四、动画意义的比较

中西方在对于动画制作的意义上,各有各自的表达方式,总之都是为了教育孩子们。这一观点尤其是在中国,十分的鲜明,例如“狼来了”的故事,那个孩子因为总是大人狼来了,最后真的狼来了的时候没人相信他,也没人去帮助他了,这就是教育孩子们要诚实,不能撒谎。“差不多先生”每次做事都是马马虎虎,别人一批评他,他就会说“差不多”,最后去山上打老虎的时候,因为箭射偏了,他还安慰自己到“差不多”,可是就是因为这样,最后被受了轻伤了老虎给吃掉了,这也是在教育孩子们做事不能马虎,要端正态度,认真完成。

西方在这一点上是十分尊重孩子们自己的意愿的,他们制作许多画面优美,人物可爱,幽默的动画影片来教育他们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的孩子能够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下生长,不是刻意的去制作一些教育意义的故事来教导孩子们。对于动画的制作上,他们也是由幼年孩子为对象渐渐的转为大孩子的伙伴,例如《睡美人》,《美人鱼》,《灰姑娘》,这些人物的刻画都是一些善良的,英勇的,所以在孩子心中就会形成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从小就会让自己做一个善良的孩子,热爱自己的国家。

在教育这个方面,中西方是存在显著差异的,在以上的对比中我们就能够发现,中方是非常明显的在做教育这个观点,他们觉得孩子的教育是在从小的培养中,所以动画的制作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的遵循传统的。而西方的动画影片中,我们很少看到硬性的教育观点,只是一种质朴的,单纯的动画片供孩子们观赏,从而健康成长。

结语

在中西方的动画艺术风格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在两种不同的文化底蕴下生产出来的艺术是各具特色的,不论是题材,色彩,风格,人物形象都是各自代表着各自的特点。然而他们当中最具特色的作品都是一些非常具有民族特色,汲取当地本土成分的动画作品。希望在今后的不断发展中,中国的艺术能够更进一步的发展,能够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出来。

参考文献

[1] 万书荣.美国动画影片故事设计的特色[J].艺苑,2010,(01).

[2] 代钰洪,罗斌.从动画发展历程看中国动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 尉迟姝毅.《动画视觉语言》[D].大连工业大学,2008.

[4] 徐超,张虹.让中国动画尽现春光――浅谈中国特色的动画发展之路[J].作家,2009,(20)

有关动画艺术风格专业毕业论文推荐:

1. 浅谈动漫艺术设计论文

2. 影视动画美术论文 影视美术设计论文

3. 谈动画角色设计的双重性的重要性

4. 浅谈建筑动画毕业论文范文

5. 有关电影创作专业毕业论文

6. 建筑动画毕业论文范文

美术创业论文参考文献

这里有几篇文章你可以参考一下《浅议印象派绘画》、《浅谈后印象画派》、《印象派的油画》。

美术学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美术学版画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欢迎阅读与收藏。

[1]周芜:《徽派版画史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年.

[2]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上海书画出版社,2016年.

[3]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年.

[4]徐小蛮、王福康:《中国古代插图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周亮:《周芜全集》,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年.

[6]杨柳:《晚明文化的“雅”与“谑”——明刻版画名品〈青楼韵语〉》,《西泠印社2015年秋季拍卖会古籍善本专场》,2015年.

[7]周心慧:《中国古代版刻版画史论集》,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8]周芜:《中国古代版画展览图录——美术资料选辑(三)》,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编辑组,中国古代版画研究会筹备会展出组,1984年.

[9][日]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中国古代版画展》,町田:町田市立国际版画美术馆,1988年.

[10]曹凯.记录与实验:DV影像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35.

[11]徐渭.南词叙录[G]//中国古典戏曲论着集成:三.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240.

[12]李小彬.明万历间汪氏玩虎轩刻本《琵琶记》版画及其制作[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7:6.

[13]俞为民.南戏琵琶记版本及其流变考述[J].文学遗产,1994(6):84-95.

[14]徐宏图.南戏《琵琶记》遗存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1):36-52.

[15]郑国强,刘露,杨小竹.新媒体技术给广告带来的巨大影响.艺术科技,2013(11).

[16]屠隆.考盘余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7:115.

[17]朱彝尊.明诗综[EB/OL].[2020-02-12].

[18]蒋炜.从高石山房刻本《目连救母》看万历初期徽州版画和金陵版画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5):36-39.

[19]蒋炜.晚明徽州版画风格的演变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J].艺术探索,2014(4):19-24.

[20]罗文茜.浅析版画艺术的设计形式.工业设计,2018(8).

[21]刘世德.古本小说丛刊:第2辑[M].北京:中华书局,1991:1.

[22]王秋桂.善本戏曲丛刊:第5辑[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16.

[23]李娜.晚明的出版风尚与作为艺术品的书籍[J].江苏社会科学,2013(2):192-197.

[24]何卫平.中国当代美术二十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32.

[25]杨劲松.重叠肌理[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71-78.

[26]殷双喜.影像与图像[J].美苑,2001(2):87-91.

[27]邱志杰.摄影之后的摄影[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9-40.

[28]段世昌.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版画艺术设计方法研究.现代电子技术,2019(13).

[29]罗博.徽派版画艺术形式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广东蚕业,2019(1).

[30]张东东.论当代版画艺术的发展与创新.美与时代(中),2018(12).

版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一、课题的提出

1、版画就是这样一种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喜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现代社会科技日益狂深,人们对民间的艺术尤其的关注,作为现代的中小学生更有这个责任去了解一些文化现象,有责任去把这样的文化艺术发扬光大。

2、综观现代的儿童艺术作品,儿童美术作品应该是反映自身生活的主体性表现活动,是一种本能也是孩子强烈表现自我生活欲望的一种活动,而现代社会的儿童艺术作品有很多不是出于自己本能的需要,是老师的需要,是比赛的需要,是大人的需要,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也束缚了学生对一些感兴趣的内容、现象的认识和研究。缺乏学生对其中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以往的"兴趣小组活动"更多地定位于学生的模仿操作能力上,很少有创作性的作品。模仿固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比如说版画可以木版上刻,也可以用丝网制版,也可以用卡纸制版。特别是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尤其是这样。但是学生的学习如果总是停留在临摹阶段的话,就不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如何进一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便成了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地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获得严密地展开理论思维与明智行为的能力;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1、总目标:借助传统的版画艺术的特点,包括:刻版的刀法、刻画内容的抽象艺术形象、刻制时的人物表现的内在品质等,通过学校的美术课堂来展示版画的优势、挖掘版画的艺术精神、开拓学生在绘画领域的表现,结合工艺的效果来研制、尝试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效果。从而研究学校美术课堂的上的绘画辅导。

2、子目标:

学生发展目标

1、学生掌握传统版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2、通过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师发展目标

1、教师在进行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教育理论和专业自主意识。

2、教师形成良好的课程意识以及掌握扎上实的课程理论。

3、教师掌握传统工艺和现代课程开发的知识、技术并形成相应的实际能力。

课题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课题目标的实现以教师的发展为保障,以传统的版画课题的开发为基本手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的整体,同时还要达到以下的几点分类目标,了解传统的版画艺术的特点和特色,在日常的美术课堂中开发、研制新的版画形式。

共同发展目标

1、通过在尝试新的版画的过程中我们要将版画的艺术特色发挥出来,让版画在学生的绘画领域运用并有所创新。

2、借助版画的刻、印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的品质,从而更好的发挥版画的艺术特点为学生美术学习服务。

3、发展新的版画艺术形式,表现美术学习的多元性质。

4、通过传统版画的研究达到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以版画为通道,开发新的美术学习形式和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和内容

1、该课题时以传统的版画艺术为出发和起使点,作为课题的研究的平台和基础,研究各式各样的版画形式和作品特色,让学生在造型、设计、表现领域有所创新,得到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表现样式,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绘画表现层次、厚度,从而让学生在宽松的领域认识美术、学习美术、表现美术、研究美术。

2、研究出新的版画作品效果、版画的上课案例、课堂教学实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表现效果,改变传统的绘画辅导方式,使其得到更加多样的表现效果。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周期

1、实验以学校3、4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奇数班、偶数班对照分析的效果。

2、实验的'周期是1年内(20xx年2月-----20xx年2月)

五、课题的假设

1、传统的版画艺术在造型、设计领域的学习方式,及课堂教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

2、自变量:在传统的版画形式下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

3、因变量:传统版画形式、效果和现在的新的课程改革中的造型、设计、表现的结合,研究系列的传统和现代的有效结合的美术表现形式。

六.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研究经验、组织结构:

1、教研员引领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负责人和美术教研员参与课题研究,在专业理论方面起到了引领、指导作用。

xxxx——小学美术教研员,小学高级美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主持过课题试验,成果卓著。曾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

2、专家引领

xxxx——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专家组专家,中国少年儿童版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3、课题成员

xxxx——小学高级教师及专业主管,个人荣获20多次国际及国内奖项,指导学生获得教育部及各类奖项若干,在全国核心刊物有论文发表及个人专著获奖

xxxx——小学美术教师兼大队辅导员,小学高级美术教师,曾参加过西安市、陕西省、全国的赛教课,分别荣获了一、二等奖。

xxxx——小学美术教师,区级骨干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性强,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少儿书画大赛,成绩显著。

七,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1、专门成立了该课题领导小组,由小学美术学科教研员担任组长,成员包括相关部门领导和一线的学科骨干教师,课题小组实行统一管理,协调工作。

2、本课题由三所学校共同参与研究,学校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师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每个办公室都配备了电脑,为研究课题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学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提供了经费保障。

4、课题小组的所有成员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有强烈的责任感,有敢于创新的精神。

八、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活动课程理论

“活动”是活动课程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的,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活动课程”是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生主动活动,侧重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的习得,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课程形态。活动课程不仅在思想实质上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而且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深化提供了可行的途径。由于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整体性、开放性等特点,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和主体力量的发展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美育界提出了以活动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的版画教学同样具有多种活动要素。因此,其培养学生创新和审美品质的教育价值可以也只有以活动为载体才能发挥出来。

2、美育理论

美育是普通教育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任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为目标的教育都不可缺少审美教育这种特殊的过程和行为。美育有较为充分和直接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和宗旨,它把促进个体的平衡发展和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能,以人格和情感的塑造为目的,并力图使人的各种潜能得到协调而和谐的发展,进而使这种作用自觉地渗透到不同的教育行为之中。美育的这种功能是一种系统的开放结构,它直接作用于个体的情感生活和人格模式。美育是青少年成长期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营养,也是教育行为及基础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感性教育与人生教育的有效途径。美育过程主要以意向和情感的激发与交流为基础,因此美育活动首先依赖一种特殊的学习方法及审美体验。审美体验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反映,需要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能力的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协同作用。因此美育界提出了以活动为中心的美育方法论原则。因为活动无疑是增进学生审美体验的有效方式。

3、现代课程改革理论

现代的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发展为自己的课程目标,学生的发展是综合的有机体即:学生在造型、设计、表现、综合探索的综合运用的发展,新课程改革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因此作为一种传统的版画工艺更能很好的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以传统民间版画艺术与小学美术教育的整合为切入点,拓宽传统版画审美文化和表现内容,构建适合学生的版画创作活动体系。通过剪版画创作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才能发挥课程改革的精神。

九、课题组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

课题立项准备,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1、开展问卷、座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家长对该研究课题内容的认识,对传统版画创作、传统工艺等进行客观分析。组织成员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意义,学习相关的课程理论和版画创作教学的理论。

2、撰写“小学版画创作活动课程开发”研究方案。

3、制定子课题计划并讨论交流,挖掘研究的难点重点。

(二)实施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各子课题按计划实施研究工作,认真做好各类活动、个案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进行学生版画创作。

3、编写版画创作活动课程指导思想和意义,修改并完善研究方案。

4、在版画创作教学的实践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设计系列并积累优秀活动案例。

(三)具体的工作重点和要求:

1、20xx年2月-20xx年4月

了解版画创作艺术的内涵、特点,感受版画艺术作品的特色。如:构图新颖化、机理多样化、色彩厚重化;深刻的思想内涵等。以欣赏版画作品、了解版画创作方法为主要的课堂任务。

在这个阶段有主要的版画创作作品欣赏教案和课堂教学照片为准。

2、20xx年5月-20xx年10月

研究制版形式的多样表现内容,学习木刻版画、水印版画等。重点是把握版画创作的工艺和形式、效果。

该阶段的以作品展览、教师的上课、学生的作品为主要的依据手段。

(三)、结题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2月):

1、整理、汇编活动案例及优秀版画创作作品。

2、撰写研究报告。

十、成果预设

1、以一种综合艺术的形式来展示版画创作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形成著作或论文。

2、相关的展览、作品集。

美术教育版画论文范文

【摘 要】与知识相比,想象力具有独特的特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限的。在少儿版画美术教育中,随着孩子们的想象力的不断地拓展,其想象力的奇特,构思的大胆,手法的自由,尽情宣泄的色彩不受任何束缚,让孩子们画出来最动人、最精彩的个性之作。版画有其它美术绘画的共律,也有着艺术的自律,在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实践中,共律、个律的艺术素质通过不断积累,将孕育出更多的艺术内涵和技艺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版画;教育;意义;作用

一、绪论

美术教育在少儿教育里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也是培养一个孩子全面发展成为祖国栋梁的一个重要开端,同时也是培养孩子的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随着国家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以及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不断发展,美术教育课程不断改革创新,少儿的美术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

二、少儿版画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版画制作中的随机应变是培养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随着社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向我们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社会各领域急需的是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少儿在版画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且还学习了观察、认识世界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如何上好少儿版画课,提高孩子们的版画知识艺术素质

1、动员孩子们主动动脑思考,观察分析,注重启迪少儿对版画艺术的求知欲望

要上好少儿版画课,教师就要全身心的投入,注重启迪少儿对版画艺术的求知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少儿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视觉器官感知事物,用脑思考并进行比较。例如:版画活动《北大荒的土地》中,教师引导少儿观看版画《北大荒的土地》,画面非常简单,就是宽阔的农田,让孩子们通过版画连想以往看到的一望无边的农田原野,引导少儿从上到下,从整体到局部、用图形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版画活动,让少儿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创造性地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土地田野,在贯彻了审美性原则、灵活性原则中充满了童真。

2、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因材施教,突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引导少儿对版画艺术产生形象思维

教师的讲解演示,是实际示范操作与语言解释相配合,通过把事物的发展变化显示出来,使少儿了解与掌握版画的形状、颜色、结构、特征以及绘制步骤。教师讲解时,语言要清晰生动,精练准确,富有启发性,演示时要熟练,清楚而恰到好处。同时把技能技巧告诉少儿。

例如结合实物讲解版画《葵花》。老师在讲解版画《葵花》时,重点讲解葵花的形状,葵花的高低、前后、疏密,并运用实物照片演示前后关系,先画什么?后画什么?挡住的部分怎么画?几句话少儿很快就明白和理解了什么是重叠,掌握和了解了重叠的构图的表现方法。例如版画《蝴蝶》。通过观看图片,丰富少儿的感性经验。运用范画向幼儿讲解蝴蝶的对称。再通过教具演示来讲解化解难点。最后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具体讲解指导。讲解与演示相配合,讲解的过程也是观察的过程。

3、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寓教于乐,激发少儿对版画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爱好

丰富课堂教学的游戏性,就是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以娱乐或玩的方式进行,使少儿饶有兴致地反复学习和操作的方法。

由于少儿的年龄小,身体发育不完善,要掌握一种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才能形成,游戏练习法就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无思想负担的情境下进行美术活动,使之维持长久的兴趣,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可以运用涂色游戏,由教师画出轮廓,幼儿涂色进行。也可以通过添画游戏,由教师画出主要形象,幼儿添画相关的线条、形象。还可以通过情景游戏,由教师设计、创设游戏情节(或情景),让幼儿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掌握绘画方法。

4、加强教学的延续性,因势利导,逐步巩固少儿版画知识基本功底的艺术基础

教学中应该重视教材的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像写作文一样要注意承前启后,因势利导,逐步巩固少儿版画知识基本功底的艺术基础。

教学时还要注意材料中剪贴彩纸画向剪贴纸版画底板过度,拓印向单色再向套色的过度,做到循序渐进。要突出版画特点及教材中各课的特殊性进行教学。要用范画中可让学生认识到黑白木刻版画的特点,简洁、黑白对比强烈、单纯和鲜明等特点,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中对“版味”“纸味”有初步的认识。由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特点的不同,教学中也要注重针对性。同年龄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要因人而教,深化教学。

四、结论

在学习版画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了版画的制作技巧,而且还学会了观察、认识世界,学会了用头脑思考,学会了创新,培养了勇于探索的精神。我们应该吸取发达国家认识和发展版画教学的先进经验,注重我国版画美术教育工作,特别应该注重我国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工作,通过因势利导,给予孩子们及时培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寓教于乐,把学习与技法的机械性与游戏联系起来。这样,让孩子们从小就就能够积累更多的美术语言表达、评论、欣赏及表现创造等多种能力,努力促进我国少儿版画美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雪桦,熊炳燕,扈鸿燕,等.《幼儿园版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R/OL].

[2]张广慧.木版画工作室[M].湖北美术出版杜,1999.

[3]美术文献[M].湖北美术出版社.

[4]隋丞.材料与技法丛书:版画[M].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5]《国家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6]《国家教育部艺术课程标准》.

人类行为的高级状态,就是艺术的状态。换言之,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也最能表现时代的状态。前天上午,在云南艺术学院美术馆内展出了该学院油画第二工作室学生的毕业作品,这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油画第二工作室共有18位学生,他们的毕业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于当代社会文化的基本认识和生存经验相契合的绘画语言的初步尝试。他们的出生年代集中于70年代末期,对他们来说是伴随卡通图像长大的,电脑与网络正逐渐作为他们与世界联接的重要通道,这些视觉经验都已渗透到了他们的创作的符号选择中。这也成为此届毕业生的作品与往届毕业生的作品最大不同,其特点是:学习油画的毕业生作品不是用纯油画的方式交出成绩单,有的用电脑卡通画、有的用照片的形式、有的用油画加报纸片构成画面等,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创作。 作品“假面”:画面上是古代女子戴着一张面具,衣服上有一块现代近期的报纸,那女子还露出了穿着丝袜的大腿和高跟鞋。作品整个背景散布着古代文字,该作品表达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从女子身上裹得严实的服装里伸出的腿、丝袜和高跟鞋休表着她们渴望从传统礼教中解放出来,虽然戴着假面具,也无法掩饰现代发展与旧传统之间的尴尬。 名为“我们一起结婚”的作品,是用一组婚纱照片组成。照片上身穿雪白的婚纱者和穿绅士礼服者一脸幸福的新人都为男性。作者大胆地表现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同性倾向,作品风格迥异。 油画第二工作室的导师是由武俊、唐志冈、张炜等担任。他们对此届毕业生的作品较为满意。从作品上可看出他们这代人的审美、价值观和思想趋向。他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领域——古典、现代及当代的多种类型语言方式)也成为影响他们创作的决定性因素。 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体现出艺术不应该是生活另类的东西,现代艺术也应该适应今天的文化生活。

论文美术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J].中国美术教育,2002.3.4.5.6. [2]陈朝峰.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J].实验教学与装备,2002.4,35-36. [3]王来阳.从“被动”转向“主动”[J].中国美术教育,2002.6. [4]陈朝峰.招贴画设计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小学各科教与学.2002.7.48-49. [5]陈朝峰.儿童美术创作辅导的.点滴体会[J].现代教育科学,2002.12.64-64. [6]张超.自主式阅读,阅读教学的反璞归真[J].中国教育学刊,2003.1.41-42. [7]曹建林.在现代艺术和民间艺术的结合点上探求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J].前沿论坛,2003.3. [8]王建林,陈朝峰、美术课程标准学习的几点体会[J].现代教育科学,2003,3,61-62. [9]张全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2004.10,68-69. [10]曾雪媚.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基础教育研究,2006.11,48-49.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美术论文参考文献摘抄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下面是我整理的美术论文参考文献摘抄,欢迎大家分享。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3]张法.中国艺术_历程与精神[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王瑞成、宋清秀.中国文化简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6]贺西林、赵力.中国美术史简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外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8]孔六庆.中国画艺术专史_花鸟卷[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

[9]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10]王伯敏.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1]张建军.中国画论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5.

[13]顾丞锋.西方美术理论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4]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17]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18]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19]邓福兴.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0]徐书城.宋代绘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1] 孟艳双. 北宋山水画审美思想在现代城市山水画中的运用研究[D]. 燕山大学 2014

[2] 陈跃. 数学多媒体教学初探[J]. 职业. 2010(23)

[3] 伍健. 多媒体数学教学软件的创新与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11(02)

[4] 葛晋,张文敏. 多媒体数学教学探析[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5] 金昊.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 田毅. 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23)

[7] 李芹.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南昌高专学报. 2005(04)

[8] 吴华,宋西红,盛晓明. 网络多媒体课件系统与数学教学的整合[J]. 数学教育学报. 2004(01)

[9] 周建明,薛有奎. 多媒体数学教学尝试[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10] 孙济生,刘向群.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J]. 教育信息化. 2004(10)

[11] 彭慧. 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 成功(教育). 2011(03)

[12] 周杨静,刘志峰. 设计类课程多媒体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06)

[13] 马晨.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14] 蔡静. 多媒体背景下的展示设计研究[D]. 南京艺术学院 2009

[15] 乔韦. 当代中国山水画形式美表现分析[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6] 姚佳. 浅谈写意人物画之“意”与漫画之“漫”的联系[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7] 刘莉. 色彩运用在冯远写意人物画中的情感体现[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8] 孔瑞娜. 藏族题材写意人物画初探[D]. 西北民族大学 2014

[19] 高燕. 中学语文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效能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0

[20] 沈霞. 多媒体技术在新职业英语教学应用中的设计研究[D]. 北京工业大学 2012

[1] 陈萍. 莆仙宫庙壁画艺术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2] 郑芳芳. 明清易代背景下的清前期人物画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骈岑. 3~6岁儿童绘画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4] 林颖. 中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5] 黄菁. 民间美术在水墨人物画创作中的运用与拓展[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6] 王雅欣. 探寻学龄前校外儿童水粉画教学的新思路[D].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7] 王艳梅. 清代杨柳青人物题材吉祥画的艺术特色[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 王盼美惠. 5-6岁幼儿绘画表征特征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4

[9] 陈艺红. 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世界[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10] 刘德宾. 中国画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探微[D].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11] 张玲. 从林风眠的调和论看近现代中国画的中西融合[D]. 福建师范大学 2004

[12] 毛蓉蓉. 中国人物画造型的传承与时代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3] 黄霖清. 论形成(影响)现当代中国人物画造型特点的.若干因素[D]. 福建师范大学 2009

[14] 柳健. 以幼儿认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色彩启蒙教育研究[D]. 聊城大学 2014

[15] 秦芳. 以绘画视知觉视角下研究4-5岁幼儿绘画语言表达特点[D]. 新疆师范大学 2014

[16] 王蓉蓉. 三大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7] 郑艳. 中国“学院派”美术教育与传统美术教育之间的架构[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8] 倪婷婷. 德化现代陶瓷艺术性弱化问题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19] 张永海. 画中的人生与如画的人生[D]. 福建师范大学 2008

[20] 洪文峰. 花枝春满 天心月圆[D].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21] 吴晨阳. 一脉相承-浅析两宋至现代闽籍中国画人物画家绘画风格中“线”的继承性[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2] 曾春丽. 初探福建工艺美术对福建本土中国画画家画风的影响[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