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贸进出口的现状与展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深度衰退。而中国经济在2008年的经济困难中保持了9%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08年外贸进出口现状2007年下半年,在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的态势已开始放缓。2008年6月份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衰退、需求迅速减少的状况。而我国外贸出口的近60%直接或间接面向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随着这3大经济体陷入衰退、国际市场需求迅速下降导致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增长出现了快速下滑。1.进出口出现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进出口额从08年8月份开始出现快速下滑的态势(见图1),11月份的进出口额从10月份的同比增长17.6%逆转为下降9%,降幅高达到26.6%,月度进出口总值出现了自2001年10月份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除春节影响的月份之外)。12月继续回落至-11.1%;出口额在11月开始出现负增长,由10月份的增长19.2%逆转为下降2.2%,降幅超过20%。12月份的增长速度下滑到-2.8%;进口额则从10月份15.6%的增长逆转到下降17.9%,降幅超过33%,12月份进一步下滑到-21.3%。2.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回落明显0 8年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10409.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0.6%。其中,出口6751.8亿美元,增长9.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7.3%,比07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进口3784亿美元,增长2.7%,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3.4%,比07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从11月份开始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均呈现大幅下降态势。11月加工贸易出口由10月份的增长8.6%逆转为下降10.8%,降幅接近20%,12月份的增长速度更是下滑到-15.7%;进口则由10月份的增长2.6%逆转为下降24.9%,降幅超过27%,12月份下跌到-31.3%。0 8年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实现2352.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8.2%。其中,出口6625.8亿美元,增长2 2.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6.4%,比07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进口5726.8亿美元,增长33.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0.5%,比07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尽管从08年下半年开始,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均出现了大幅回落的情况,但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达到2718.4亿美元,比07年同期净增加460.5亿美元。而一般贸易项下仅实现了717.3亿美元的顺差,比07年同期净减少306.5亿美元。3.外商企业进出口增长放缓、投资更为审慎08年1~1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值13115.6亿美元,增长15.4%,较07年同期回落了6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1%。其中出口7320.6亿美元,增长16.2%,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5.6%;进口5795亿美元,增长14.3%,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54.6%。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27.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4%,比07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6.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1 8%;进口增长37%,高出同期总体进口增速14.2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1.4%。而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前11个月,进出口增长29.3%,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20.8%。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投资更为审慎(见图2)。08年在我国新设立的外商企业与07年同期相比,始终呈现负增长的态势,而实际利用外资呈现逐月下滑的态势,由年初109.78%的高速增长迅速回落到11月份的26.29%,11月当月实际利用外资的同比下降了36.52%。外资投入的减少表明尽管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市场的高成长和需求巨大对国际资本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但国际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资本的投资选择更为审慎。4.主要产品进出口增幅回落显著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是位列我国外贸进口前2位的两类商品,占08年外贸进口总额的77.7%(见表1)。(1)能源产品进口增速回落为保持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国内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多次下调或取消能源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扩大能源产品进口。但受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和国内经济放缓影响,08年我国能源进口增幅回落明显(见表2)。据海关统计,08年1~11月,我国进口主要能源商品量比上年同期仅增长3.7%,增幅回落9.7个百分点;进口价值1586亿美元,增长74%,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14.9%。到11月份,全球经济衰退加剧,能源需求预期下滑,我国当月主要能源产品的进口量、值均出现下降,分别下降13.1%和14.3%,直接下拉我国11月总体进口增速1.5个百分点。(2)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高技术产业是目前我国工业行业的第一大产业。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显回落(见图3)。08年1~10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4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7%,比07年同期减缓10.1个百分点。其中,8、9、10月增速为14.4%、15.7%、12.3%,比5、6、7月22.6%、16.6%、13%的增速大幅下滑。5.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08年1~11月,欧盟、美国与日本为我国的3大对外贸易伙伴(见表3)。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1大贸易伙伴和第1大出口市场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增长22%,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10.4个和6.8个百分点。其中,对欧出口增长21.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20.6%;对欧盟贸易顺差达到1484.2亿美元,比07年同期增加21.2%。美国持续了我国的第2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双边贸易总值增长11.6%,比07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美出口增长9.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17.7%;自美国进口增长18.5%,实现贸易顺差1583.6亿美元,比07年同期增加5.8%。日本仍然处于第3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前11个月中日双边贸易增长了15.2%。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增长了14.9%;自日本进口增长15.4%,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340.5亿美元,比07年同期增加17%。此外,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10位,08年前11个月中印双边贸易总值增长41.6%,增速位于前10大贸易伙伴之首。外贸进出口下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我国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在第4季度出现了深幅下调,但仍占据外贸出口的47.3%,而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目前仍以加工、组装为主,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部分处于由低端向中端发展阶段,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由于行业和地区发展外向度等方面的差异,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不同的。总体上看,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于外贸依存度高的重点行业和地区的冲击较大,面临的挑战较为严峻。1.对行业的影响0 8年上半年,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外贸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逐步显现、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更使企业雪上加霜,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从10月份开始,有色、钢铁等冶金行业最早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状况,那些为应对原材料上涨过快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快速增加、上半年在国际市场上订购过多矿石等原材料产品的企业,甚至还出现了产成品与原料之间价格倒挂的现象。钢铁行业亏损的局面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关停部分生产线、开工产量只保证已接订单的完成,从而降低企业亏损的生产方式;部分企业开始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开始倒闭。由于传导效应的作用,这些高能耗产业的开工不足直接影响到对电力、煤炭等初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这些行业的产品从供不应求迅速转变为供过于求,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产生大幅回落。尽管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弱,首先影响的是奢侈品的需求,而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且大部分是日用消费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外贸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产品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目前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仍然是纺织服装玩具、电子信息、冶金、船舶、汽车、物流、旅游等与我国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其生产增速大幅回落。那些外向依存图3 2004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地区)金额(亿美元)比0 7年同期增减(%)进出口出口进口进出口出口进口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联邦印度3,929.4 2,706.8 1,222.6 22.0 21.8 22.53,078.2 2,330.9 747.3 11.6 9.6 18.52,462.3 1,060.9 1,401.4 15.2 14.9 15.42,151.4 1,052.9 1,098.5 17.8 24.4 12.21,879.5 1,758.8 120.7 5.3 5.4 3.71,746.2 689.8 1,056.4 20.5 36.6 11.91,223.1 242.2 980.9 8.4 14.4 7.1557.5 206.2 351.3 41.3 26.5 51.7521.9 296.3 225.6 19.5 13.9 27.9483.8 291.3 192.5 41.6 34.8 53.2表3 08年1~11月我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度比较低的行业,如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行业,目前受到的影响程度还较低,但可能会有一个滞后的效应。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的下滑对我国相关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国的本土企业可以利用全球相关行业巨头纷纷裁员时机引进一批高端管理与技术人才,收购和兼并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成长性高、陷入困境的外国企业,迈出本土企业国际化的步伐。2.对地区的影响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需求的下降对外向依存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大,对广东省的影响尤为大。08年1~11月,广东省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完成进出口总值6311.8亿美元,增长10%,增速较07年同期回落10.6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5%。国际市场需求的快速萎缩、外贸企业订单的骤减直接使得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生产增速大幅度地下调,导致大量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农民工从08年11月开始提前返乡。而对于以内需为主的中西部地区,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面对金融危机,已基本上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东部地区,企业与政府都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利用全球经济衰退的时机着手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决心关停并转一批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舍不得调整、生产水平较低、产能落后的企业,为下一步经济的腾飞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3.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中央及时调整政府投资计划,采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政府调动资金力度、产业政策引导力度、自主创新力度等措施,高密度、强力度地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以启动内需市场。但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影响下,人们对未来就业形势和收入增长的预期开始下降,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呈现逐月下滑的趋势(见图4),将进一步加深国内消费需求的下调。在外需市场萎缩、内需市场不能有效启动、投资更为审慎的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同时放缓,将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08年第4季度农民工的提前返乡可以视为在外打工多年,给自己提前放的一个春节长假,但09年春节过后,如果大量农民工不能顺利返城就业,将有可能进一步引发社会问题。09年外贸进出口展望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化、实体经济下滑的加速,0 9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将加深、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加剧,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将进一步增大。2009年发达经济体将会陷入经济衰退的境地,参照历史经验,发达国家政府应对危机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经济自保的做法,这将对我国的出口形成不利影响。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及进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危机时期,政府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为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08年12月24日,国务院推出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进出口金融服务、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促进投资和贸易互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和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等7项最新政策措施,通过减税、扩大政策性银行出口买方信贷、增加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及元器件及重要能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引导与鼓励外资投向、便利通关手续及降低通关费用等措施,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2009年,与发达经济体的衰退相对应的是,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政府还应加强对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外贸基本设施投入,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因发达经济体外需放缓对国民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变化历史(见图5),在经济危机来临阶段、我国进出口增长在经历短暂的快速下滑之后,都会迎来快速反弹的走势。图4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相关范文:基于品牌展会评价标准的展会品牌战略管理思考[摘要] 本文在对商贸类展会品牌概念和品牌实质进一步确认和明晰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品牌展会的八条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对展会运营机构进行品牌战略管理给出了若干建议。[关键词] 展会 品牌 标准 战略中国会展业发展迅速,各地不断推出的商贸类展会,从宏观来说,为提升我国制造业水平、为打造城市靓丽名片、为加强我国工商界人士的国际交流和拓展国际空间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平台;但由于展会运营机构办展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的一些展会未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有些展会运营机构由于热衷于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不重视对展会品牌的长期培育,导致展会不能持续发展;二是有些展会运营机构虽然有展会品牌培育意识,但由于对展会品牌内涵理解不深和对品牌管理重点把握不准,导致展会的发展也不如意。前一种情况,可以通过展会行业管理加以规范;而后一种情况,展会运营机构必须通过学习展会品牌管理理论,掌握展会品牌战略管理重点,方可使展会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本文的重点旨在针对后一种情况,通过确认和明晰商贸类展会的品牌概念和品牌实质,提出我国品牌展会的评价标准,并以此为依据给展会运营机构进行品牌战略管理提出若干建议。一、展会品牌概念与展会品牌实质在对商品经济的研究中,人们对产品品牌的认识,以及表述是琳琅满目。在学习他人观点的基础上,笔者的理解是,产品品牌是产品全部无形资产的总和,这一“总和”可以以可见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特定“符号”,如名称、图案、颜色、字体等,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等;也常以一种比较抽象的形式呈现出来,如给人带来的好的联想和人们的偏好。这些“符号”以及联想、偏好等,使产品品牌具有区别它物、证明品质的功能。通常说的品牌产品,就是指那些个性鲜明、质量优异的,能给消费者带来好的感受的产品。品牌产品所包含的无形资产往往具有很高的价值。产品品牌的实质是产品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是由产品之形象和内涵交叠形成的,能引起消费者产生共鸣的差异化使产品在市场中具有更显著的竞争优势。会展业的主要产品是展会项目(本文所论述之展会是指商贸类展览会或博览会),如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属于服务产品。展会品牌是指展会项目之无形资产的总和,物化可视的是展会的名称、标识、吉祥物等,抽象可感受的是好的联想和亲近感。品牌展会是指那些形象鲜明、服务优质,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的展会。展会品牌的实质是展会项目的差异化,这种差异化,是建立在满足参展客商需要,定位清晰、形象鲜明、卓有成效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展会而言,品牌创立从成长到成熟,是一个长期的品牌战略管理过程,其中凝聚了展会主办机构大量的心血、智慧和创新。一个品牌展会的打造,需要有明确的品牌战略,以及相应的实施策略,包括品牌定位、品牌形象树立、品牌经营和品牌文化形成等。在研究展会品牌战略管理前,有必要在上述理论的基础给品牌展会一个具体的描述,即展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称其为品牌展会,从而使品牌战略管理有明晰的方向。二、品牌展会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标准评价一个展会是否是品牌展会?迄今为止,国际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综合业内人士的看法,结合我国的实际,笔者认为在我国满足以下八个条件的展会可称为品牌展会。一是良好的展会举办地及场馆。展会举办地城市的环境美化、交通运输、酒店服务、消费娱乐等是否良好,展馆是否能够提供舒适的展示空间、优质的设施服务等是吸引客商参展的重要因素。二是行业协会和行业代表企业的坚定支持。行业协会,以及行业中代表企业对展会的坚定支持,是确保展会宣传效果和影响力的重要条件;行业协会的参与,以及行业中代表企业的参展无疑也提升了展会的水平。三是形成规模效应。品牌展会必须是在同类型或同行业展会中规模大的展会,在展览期间,整个行业众多有实力的卖家、买家和中介齐聚一堂。有规模效应的展会,意味着大批的产品供应商和采购商参展,以及由此降低的组展商单位成本,和其他各方投入产出比率的增加。四是代表行业发展方向或展示行业最高成就。这体现了展会的专业性和前瞻性。这样的展会必定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且能提供几乎涵盖整个专业市场的所有信息。由于提供的信息全面、专业,必然吸引众多客商和观众参展。五是一流的展会服务。展会服务贯穿于组展商的整个运营过程,从市场调研、主题立项、寻求合作、广告宣传、招展手段、观众组织、活动安排、现场气氛营造、展后服务,甚至包括所有对外文件和信函的格式化、标准化等,都须具备高的专业水准和从业人员的严谨处事态度,服务过程体现高效和细致。六是战略规划指导下的连续性和灵活性。只有科学合理的展会发展战略,才能使展会资源得到很好地分配,才能使展会从谋求短期利益走向谋求长远利益。展会的连续性要求展会在一定时期内在举办时间、频率、地点和主体活动等方面基本一致;灵活性要求展会根据国内外会展业发展趋势和参展商要求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展会生命周期的延续是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一成不变或忽视市场变化的做法将使展会难以为续。七是媒体的强力合作。有影响力媒体的强力合作是展会影响力的重要保障。一个展会要成功举办,并发展成为品牌展会,媒体宣传报道充分与否至关重要;展会品牌的形成需要媒体的大量的正面报道;媒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亦有助于提升展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反过来,品牌展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众多媒体的关注。八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我国目前的体制现状下,能得到政府支持的展会,往往能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样的展会,展会运营机构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能整合更多的资源,从而能为参展客商提供更多的实惠和便利,办展质量往往较高,展会的品牌影响力更容易扩张。三、基于品牌展会评价标准的展会品牌战略管理思路上述的品牌展会评价标准,为展会主办机构的品牌战略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1.树立品牌观念,制定品牌战略要培育一个品牌展会,首要的是展会运营机构要树立牢固的品牌观念,认识到只有走品牌化发展道路,展会才可能持续发展。树立了这样的品牌观,展会运营机构才会从举办地及场馆的选择、主题的立项、展会活动的策划、展会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展会的创新等具体方面来实施展会的品牌化发展。同时,必须认识到展会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展会的运营机构要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确立展会的品牌发展战略。只有在较长时间内坚持一种战略,而不轻易游离的展会运营机构才能赢得最终胜利。2.研究环境变化,满足客户需要对展会运营机构来说,参展商是客户,对参展商来说,专业观众是客户。客户满意,展会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和壮大。客户的需求是变化的,要做好服务,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展会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都在变化,只有适应变化,不断创新,展会才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市场调研尤其重要。设立高水平的研究机构,确保研究内容的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是展会品牌战略制订和实施的前提和基础。3.发挥各方作用,有效整合资源为打造强势品牌,展会运营机构还应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资源,发挥不同利益主体,包括主办机构、承办机构、协作机构、参展商、专业观众、展会场馆、展会所在地等对展会项目运作各个环节的支持和配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梳理、整合各种资源,并加以综合利用。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展会运营机构必须努力寻求专业协会、行业内领导型企业、有影响力的媒体、政府等多方的支持。因此,展会运营机构应主动沟通、服务先行,强调互惠多赢合作,以最大程度聚集资源、盘活资源,为展会项目的运营管理服务。4.致力专业化,展示新成果专业化是打造品牌展会的必由之路。专业化能够形成差异化,差异化可形成展会的竞争优势。专业化使展会运营机构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更好地把握客户的需要,从而在招商招展和展览会现场管理等过程中更加准确、有效。专业化需要展会运营机构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拥有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实行完善的操作规范、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专业化要求展会专注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市场的客户,努力把握行业或市场发展的脉搏,展示行业的最新成果,以新技术、新产品、新观念的不断推出,占据同类型展会的制高点。5.完善场地设施,提升服务水准场地设施是否完备、便捷,服务水准是否高水平,对展会品牌形象的树立至关重要。场地设施属于展会的硬件,服务属于软件。硬件建设要使展会的设施,包括展馆的空间、水电、采光、空调通风、宽带网线、消防、电梯、通讯传输、疏散通道等是齐备的、令人舒适的、便捷的、安全的。软件建设要保证展会服务达到一流水准,包括招商招展、迎送接待、通关检验、现场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安全保卫、展后跟踪等都必须是高水准。为此,展会运营方要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服务人才培养的力度,做到展会的软、硬件建设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6.拓展品牌空间,善用品牌资源要扩大展会品牌影响,必须拓展品牌空间。展会品牌空间包括时间、地域和价值三个方面。时间方面主要指展会举办期的长短、举办的频率等,当展会发展到一定程度,适当延长举办时间,或增加办展频率,可以提高总效果;地域方面主要指展会的地域扩张,比如一些国外著名展会在其他国家办展等,可扩大展会品牌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价值方面主要指品牌的综合经营,品牌的物化形式,如名称、标识、吉祥物等是重要的品牌资源,要善加保护和利用,通过与高质量、高层次客商的合作,取得品牌的综合经济效益和影响力,提升品牌的价值。7.优待新闻媒体,打造网络品牌展会品牌良好形象的塑造,必须借助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的大量正面宣传报道。做好对这些新闻媒体的公共关系工作,保证展会期间媒体和记者能得到很好的待遇,将吸引更多的媒体或记者关注和报道展会。在众多媒体当中,互联网是一种新型媒体,它综合了传统媒体的许多优点,且互动能力突出,是展会品牌传播的重要平台。展会运营机构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的功能,通过建立网站、规划网站内容、美化页面、信息筛选和及时更新等一系列工作,在现实展会之外打造精品网络展会,高效传达品牌认知和美誉。8.争取政府支持,构建良好环境品牌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我国,寻求政府对展会的支持是保护和提升展会品牌形象的重要一环。通过政府的力量,可有效打击重复办展现象以及品牌侵权行为,避免客商资源的分散和不良口碑的传播,从而保护品牌展会运营机构的权益;通过政府渠道,可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聚集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提高展会的成效服务;利用政府的影响力,可协调理顺展会活动各方的关系,保障展会的健康发展;利用政府的补贴扶持政策,可扩大展会的规模和提高展会的质量;利用政府的对外关系,可拓展展会的海外空间。四、结语我国商务部对会展业宏观管理的举措中,有一项是加强培育品牌展会,做大做强中国会展企业。培育品牌展会,这既是展会运营机构的社会责任,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各展会运营机构按照品牌展会的评价标准,扎实做好展会品牌战略管理的各项工作,才能保证展会取得长期的经济效益,才有助于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会展业的水平。参考文献:[1]余明阳.博览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6-179[2]俞华朱立文:会展学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73-175[3]许传宏:会展策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5-116.[4]陈泽炎:“政府型展会”的创新发展之路[J].中国会展,2006(21):60-61[5]张丽:展会升级 出路还是死路[J].中国会展,2006(23):34-37[6]王重农:城市节庆品牌的培育和打造[J].中国会展,2006(7):52-53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这么急还不去翻译公司,网友们回答肯定是用软件翻译咨询下译佳林翻译公司,我上次的金融资料都是在他们公司翻译的,要签订保密合同的,放心吧,
希望对你有帮助【关键词】 联合国秘书长;联合国变革;科菲•安南;潘基文依照惯例,秘书长由各大洲轮流产生。因而,来自不同洲的秘书长都会带有一种“本洲意识”,并可凭借其对本洲的了解,在本洲事务的解决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如德奎利亚尔对中美洲冲突的调解,加利秘书长在中东问题上的作用以及安南秘书长对非洲的“特殊关注”。用安南自己的话说,在他任期的十年中,作为一位来自非洲的秘书长,他“尽力发展和增进非洲与联合国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联合国必须更好地应对非洲的需求和期望。这既符合本组织的理想,也是本组织理应对非洲人民做出的贡献”。 非洲和亚洲是联合国最大的两个地区集团,非洲有53个国家,亚洲有54个国家,但非洲和亚洲的情况非常不同。作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从非洲的条件出发,积极推进联合国会员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帮助加强联合国与非洲联盟在维持和平和民族和解方面的合作,帮助非洲建立发展“新伙伴关系”,制定共同应对艾滋病的战略。为此,安南在任期间,设立了非洲专家小组、非洲顾问委员会等机构,提出了《从承诺到成果:推进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实施》等多项专门阐述非洲问题的报告。潘基文是自吴丹之后另一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是中国重返联合国后的第一位亚洲秘书长。潘基文时代的联合国对亚洲和中国意味着什么,会带来怎样的机会或挑战?这一问题应该而且已经引起了讨论。 中国一直坚持此次秘书长应该出自亚洲,相信亚洲人有能力当好秘书长。潘基文当选后,中国表示相信在潘基文秘书长的任期内,联合国继续将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和谐世界发挥重要作用,也表示中国将继续支持联合国秘书长的工作。而潘基文当选后也一再感谢中国对其当选的支持,强调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和中韩关系的良好前景。从目前潘基文的表态以及他的个人立场看,虽然他不会在所有问题上总是站在中国一边,但在诸如大国关系、朝鲜半岛问题、联合国改革等一些重大问题上与中国的立场会基本一致。潘基文温和的政治立场、东亚文化取向以及对亚洲和中国的了解等都为他与亚洲国家和中国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潘基文所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更接近中国的习惯,例如他很喜欢使用“和谐”、“协商”、“合作”及“双赢”这类词汇,这些也是中国经常使用的词汇。这种文化上的接近有利于秘书长与中国的沟通。他灵活、务实、谦逊的态度也容易为中国接受。 潘基文说他希望韩国更具有世界眼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成为联合国和平、发展和人权议程“最强有力的拥护者”。他特别提到希望韩国政府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官方援助,使韩国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扮演非常关键的作用。秘书长对亚洲的关注显然不仅限于韩国。在中国经济和政治影响不断上升、世界将眼光转向中国的时候,作为亚洲地区唯一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与亚洲秘书长的合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地区性影响,也具有重要的全球性影响。 对潘基文来说,过多凸显自己的韩民族文化会有狭隘民族主义的嫌疑,明智的做法是以亚洲文化作为自己的根基。潘基文也倾向于从亚洲文化中寻找支持,例如他喜欢使用“和谐”一词,喜欢强调谦虚谨慎、努力工作和以身作则的精神。他曾经用“太极”来解释处理外交关系所需要的技巧。可以相信,在潘基文任职期间,他会将更多的“亚洲因素”带入联合国,包括亚洲的政治文化和管理文化。同时,潘基文也会把更多的“联合国因素”带入亚洲。 不同地区和不同国家对潘基文任期内的联合国与亚洲的关系抱有不同的期望。在离职前夕,安南在非洲论坛发表的讲话中说:“我相信,在由亚洲人担任的新秘书长领导下,联合国将借用亚洲的创造力、活力及团队精神来帮助非洲,对此我满怀希望。” 在发达国家看来,尽管亚洲与联合国的合作正日益密切,但主要国家对联合国的态度仍然是矛盾的,仍然坚持严格的主权观和不干涉原则,保持与联合国的距离。欧洲国家对中国和印度力量的上升感到担忧,担心在它们将钱用于支持联合国多边主义的时候,印度和中国通过联合国外的双边和单边行为,以更少的代价获取更多的利益。因而欧洲国家期望在一位亚洲秘书长的领导下,亚洲国家能和欧洲国家一样更热情地支持联合国框架内的多边主义,期望潘基文能在亚洲掀起对联合国多边主义的认真讨论,提升亚洲国家对联合国的重视和参与。 另一种判断是,鉴于亚洲地区迅速崛起的经济力量,加上一位来自亚洲的联合国秘书长,国际权力中心和国际组织中心将进一步向亚洲转移。 潘基文的当选意味着“该轮到亚洲了”。虽然现在描述亚洲国家在潘基文任期内联合国中的作用为时尚早,也没有多少迹象表明潘基文能够在亚洲掀起一场关于联合国多边主义的大讨论,或激发出亚洲国家拥抱联合国的热情,但可以肯定的是,亚洲秘书长将为亚洲与联合国的合作提供更多机会,有助于提升亚洲国家和亚洲区域组织对联合国事务及全球多边事务的参与程度。中国不仅应该,而且也可能在亚洲秘书长领导的联合国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此中国需要对联合国的未来作用和改革以及中国的联合国政策展开新的讨论。 总之,联合国秘书长的个人作用是有限的,但如果把个人因素、领导变更对组织变革的影响考虑进去,作为一位新当选的、非联合国出身的秘书长,潘基文自然会给联合国带去一些新的变革理念和管理文化。祝你成功哦朋友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水果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第1章:水果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水果行业界定
1.1.1 水果的界定
1.1.2 水果相似概念辨析
1.1.3 水果的分类
1.2 水果专业术语说明
1.3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4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4.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4.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2章:中国水果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2.1 中国水果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2.1.1 中国水果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1)中国水果行业主管部门
(2)中国水果行业自律组织
2.1.2 中国水果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1)中国水果标准体系建设
(2)中国水果现行标准汇总
(3)中国水果即将实施标准
(4)中国水果重点标准解读
2.1.3 中国水果行业法律及行政法规汇总
2.1.4 中国水果行业国家相关政策规划汇总
(1)中国水果行业层面国家层面发展相关政策汇总
(2)中国水果行业国家层面发展相关规划汇总
2.1.5 中国水果行业国家层面重点政策解析
2.1.6 中国水果行业国家层面重点规划解析
2.1.7 中国水果行业区域政策热力图
2.1.8 中国水果行业区域政策汇总及解读
2.1.9 中国水果行业政策强度分析
(1)中国水果行业国家层面政策强度分析
(2)中国水果行业区域政策强度对比
2.1.10 政策环境对中国水果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2.2 中国水果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2.2.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2.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2.2.3 水果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2.3 中国水果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2.3.1 中国水果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2.3.2 社会环境对水果行业的影响总结
2.4 中国水果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2.4.1 中国水果行业技术/工艺/流程图解
2.4.2 中国水果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2.4.3 中国水果行业技术创新现状
2.4.4 中国水果行业技术专利情况
(1)中国水果行业专利申请公开
(2)中国水果行业热门申请人
(3)中国水果行业热门技术
(4)中国水果行业专利价值特征
2.4.5 技术环境对中国水果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3章:全球水果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趋势洞察
3.1 全球水果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1 全球水果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3.1.2 新冠疫情对水果行业影响分析
3.2 全球水果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2.1 全球水果行业发展现状
3.2.2 全球水果行业发展特征
3.3 全球水果行业生产及贸易状况
3.4 全球水果行业重点区域分析
3.4.1 印度水果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4.2 巴西水果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4.3 美国水果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 全球水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案例研究
3.5.1 全球水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3.5.2 全球水果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3.5.3 全球水果行业重点企业案例(可定制)
(1)南非Capespan
(2)美国Sun World
(3)印度IG International
3.6 全球水果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
3.6.1 全球水果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3.6.2 全球水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4章:中国水果行业对外贸易状况及对外贸易依存度
4.1 全球及中国水果行业品种差异分析
4.2 中国水果行业进出口贸易整体状况
4.3 中国水果行业进口贸易状况
4.3.1 中国水果行业进口贸易规模
4.3.2 中国水果行业进口价格水平
4.3.3 中国水果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4.3.4 中国水果行业进口来源地
4.4 中国水果行业出口贸易状况
4.4.1 中国水果行业出口贸易规模
4.4.2 中国水果行业出口价格水平
4.4.3 中国水果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4.4.4 中国水果行业出口目的地
4.5 中国水果行业对外贸易依存度
4.6 中国水果行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预判
4.6.1 中国水果行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4.6.2 中国水果行业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预判
第5章:中国水果行业行业市场供给状况及市场行情走势预判
5.1 中国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5.2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特性解析
5.3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主体类型及入场方式
5.4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主体数量规模
5.5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供给能力分析
5.6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供给水平分析
5.7 中国水果行业价格行情走势
第6章:中国水果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及市场规模体量分析
6.1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渗透率分析
6.2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饱和度分析
6.3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需求状况
6.4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销售状况
6.5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规模体量分析
第7章:中国水果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
7.1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7.2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7.3 中国水果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7.3.1 中国水果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7.3.2 中国水果行业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7.3.3 中国水果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7.3.4 中国水果行业的替代品威胁
7.3.5 中国水果同业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7.3.6 中国水果行业竞争态势总结
7.4 中国水果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7.4.1 中国水果行业主要资金来源
7.4.2 中国水果行业投融资发展状况
(1)中国水果行业投融资主体
(2)中国水果行业投融资方式
(3)中国水果行业投融资事件汇总
(4)中国水果行业投融资信息汇总
7.4.3 中国水果行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1)中国水果行业兼并与重组事件汇总
(2)中国水果行业兼并与重组动因分析
(3)中国水果行业兼并与重组案例分析
(4)中国水果行业兼并与重组趋势预判
7.5 中国水果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参与状况
第8章:中国水果行业链全景梳理及上下游市场分析
8.1 中国水果行业结构属性(产业链)分析
8.1.1 中国水果行业链结构梳理
8.1.2 中国水果行业链生态图谱
8.2 中国水果行业价值属性(价值链)分析
8.2.1 中国水果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8.2.2 中国水果价格传导机制分析
8.2.3 中国水果行业价值链分析
8.3 中国水果行业上游市场分析
8.3.1 中国水果种植业分析
8.3.2 中国水果加工设备市场分析
8.3.3 中国水果加工辅料市场分析
8.4 中国水果行业细分市场分布
8.5 中国水果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8.5.1 中国鲜果经营市场分析
8.5.2 中国水果加工市场分析
8.6 中国水果行业中上游供应链布局诊断
第9章:中国水果行业下游消费市场分析
9.1 中国水果行业总体消费状况分析
9.2 中国水果消费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9.2.1 中国鲜果消费市场分析
9.2.2 中国水果制品消费市场分析
9.3 中国水果行业销售渠道发展状况分析
9.3.1 水果行业线上销售渠道发展状况分析
9.3.2 水果行业线下销售渠道发展状况分析
9.4 中国水果消费市场趋势及前景分析
第10章:中国水果行业区域布局状况及重点区域市场解读
10.1 中国水果行业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10.2 中国水果行业企业数量区域分布
10.3 中国水果行业区域市场发展格局分析
10.4 中国水果行业集群发展及产业园区建设状况
10.4.1 中国水果行业集群发展现状
10.4.2 中国水果行业园区建设状况
10.5 中国水果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可定制)
10.5.1 山东省水果行业发展状况
(1)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环境
(2)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现状
(3)水果行业区域市场竞争状况
(4)水果行业区域市场前瞻
10.5.2 河南省水果行业发展状况
(1)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等)
(2)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现状
(3)水果行业区域市场竞争状况
(4)水果行业区域市场前瞻
10.5.3 广西水果行业发展状况
(1)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等)
(2)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现状
(3)水果行业区域市场竞争状况
(4)水果行业区域市场前瞻
10.5.4 陕西省水果行业发展状况
(1)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等)
(2)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现状
(3)水果行业区域市场竞争状况
(4)水果行业区域市场前瞻
10.5.5 广东省水果行业发展状况
(1)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环境(资源、政策、技术等)
(2)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现状
(3)水果行业区域市场竞争状况
(4)水果行业区域市场前瞻
第11章:中国水果行业发展痛点及产业转型升级布局动向追踪
11.1 中国水果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11.2 中国水果行业经营效益分析
11.2.1 中国水果行业营收状况
11.2.2 中国水果行业利润水平
11.2.3 中国水果行业成本管控
11.3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痛点分析
11.4 中国水果行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11.5 中国水果行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布局动向追踪
11.5.1 中国水果行业结构优化布局动向追踪
11.5.2 中国水果行业信息化管理布局动向追踪
11.5.3 中国水果行业数字化转型布局动向追踪
11.5.4 中国水果行业品牌化/标准化转型布局动向追踪
第12章:中国水果行业重点企业布局案例研究
12.1 中国水果重点企业布局梳理及对比
12.2 中国鲜果经营重点企业布局案例分析(可定制,不分先后)
12.2.1 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2.2 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2.3 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2.4 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2.5 上海都乐食品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2.6 鲜丰水果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2.7 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2.8 宏辉果蔬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3 中国水果加工重点企业布局案例分析(可定制,不分先后)
12.3.1 欢乐家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3.2 朗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3.3 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3.4 田野创新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3.5 天韵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12.3.6 湖南熙可食品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及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状况
(3)企业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4)企业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5)企业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6)企业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第13章:中国水果行业发展潜力评估及趋势前景预判
13.1 中国水果行业SWOT分析
13.2 中国水果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3.3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13.4 中国水果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第14章:中国水果行业投资价值评估及投资机会分析
14.1 中国水果行业市场进入与退出壁垒分析
14.1.1 水果行业人才壁垒
14.1.2 水果行业技术壁垒
14.1.3 水果行业资金壁垒
14.1.4 水果行业其他壁垒
14.2 中国水果行业投资风险预警及防范
14.2.1 水果行业政策风险及防范
14.2.2 水果行业技术风险及防范
14.2.3 水果行业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及防范
14.2.4 水果行业关联产业风险及防范
14.2.5 水果行业其他风险及防范
14.3 中国水果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4.4 中国水果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4.4.1 水果行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14.4.2 水果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4.4.3 水果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4.4.4 水果行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第15章:中国水果行业投资策略与可持续发展建议
15.1 中国水果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15.2 中国水果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1:水果的界定
图表2:水果相关概念辨析
图表3:水果的分类
图表4:水果专业术语说明
图表5: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
图表6:本报告权威数据资料来源汇总
图表7:本报告的主要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图表8:中国水果行业监管体系
图表9:中国水果行业主管部门
图表10:中国水果行业自律组织
图表11:中国水果标准体系建设
图表12:中国水果现行标准汇总
图表13:中国水果即将实施标准
图表14:中国水果重点标准解读
图表15:截至2022年中国水果行业国家层面发展政策汇总
图表16:截至2022年中国水果行业国家层面发展规划汇总
图表17:政策环境对中国水果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18: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图表19: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图表20:水果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图表21:中国水果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图表22:社会环境对水果行业的影响总结
图表23:中国水果行业技术/工艺/流程图解
图表24:中国水果行业关键技术分析
图表25:中国水果行业研发投入与创新现状
图表26:中国水果专利申请
图表27:中国水果热门申请人
图表28:中国水果热门技术
图表29:中国水果行业专利价值特征
图表30:技术环境对中国水果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图表31:全球水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图表32:全球水果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图表33:全球水果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34:2022-2027年全球水果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图表35:全球及中国水果行业发展差异分析
图表36:中国水果行业进出口商品名称及HS编码
图表37:中国水果行业进出口贸易整体状况
图表38:中国水果行业进口贸易规模
图表39:中国水果行业进口价格水平
图表40:中国水果行业进口产品结构
图表41:中国水果行业进口来源地
图表42:中国水果行业出口贸易规模
图表43:中国水果行业出口价格水平
图表44:中国水果行业出口产品结构
图表45:中国水果行业出口目的地
图表46:中国水果行业对外贸易依存度
图表47:中国水果行业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
图表48:中国水果行业进出口贸易发展趋势预判
图表49:中国水果行业市场供给水平分析
图表50:中国水果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图表51:中国水果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图表52:中国水果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图表53:中国水果行业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图表54:中国水果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图表55:中国水果行业的替代品威胁
图表56:中国水果同业竞争者的竞争能力
图表57:中国水果行业竞争态势总结
图表58:中国水果行业兼并与重组状况
图表59:中国水果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参与状况
图表60:中国水果行业链结构梳理
图表61:中国水果行业链生态图谱
图表62:中国水果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图表63:中国水果行业价值链分析
图表64:中国水果行业上游供应的影响总结
图表65:中国水果行业中上游供应链布局诊断
图表66:中国水果行业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图表67:中国水果行业注册企业数量区域分布
图表68:中国水果行业集群发展现状
图表69:中国水果行业园区建设状况
图表70: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环境
图表71:水果行业区域发展现状
图表72:水果行业区域市场竞争
图表73:水果行业区域发展趋势
图表74:中国水果行业商业模式分析
图表75:中国水果行业营收状况分析
图表76:中国水果行业利润水平分析
图表77:中国水果行业成本管控分析
图表78:中国水果行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
图表79:中国水果行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图表80:中国水果行业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布局动向追踪
图表81:中国水果重点企业布局梳理及对比
图表82: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图表83: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84: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
图表85: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经营状况
图表86: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业务架构
图表87: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88: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图表89: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图表90:鑫荣懋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图表91: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图表92: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93: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
图表94: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经营状况
图表95: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业务架构
图表96: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97: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图表98: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图表99: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图表100: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图表101: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02: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
图表103: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经营状况
图表104: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业务架构
图表105: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106: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图表107: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图表108:陕西华圣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图表109: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图表110: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11: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
图表112: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经营状况
图表113: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体业务架构
图表114: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技术/产品/服务/产业链布局状况
图表115: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供给布局状况
图表116: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销售布局状况
图表117:佳农食品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果业务布局优劣势分析
图表118:上海都乐食品有限公司发展历程
图表119:上海都乐食品有限公司基本信息表
图表120:上海都乐食品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
略····完整目录请咨询客服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策略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状况及特点,分析了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关键词】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以后,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和第四大农产品进口国。但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仍然面临着农产品质量不高、绿色贸易壁垒和农产品反倾销等问题。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大力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具有战略意义。一、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特点!"从农产品进出口额来看。())(#())$年,农产品进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创历史最高水平,农产品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农产品国际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突破了$))亿美元大关,已跨入世界农产品贸易大国的行列。尽管我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额在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在许多国家的贸易结构中,农产品贸易居于重要地位。这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来看。亚洲仍是我国农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市场份额略有减少,但对欧洲、北美洲出口市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我国农产品尤其是谷物、肉类、蔬菜、水产品等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欧洲是我国农产品的第二大出口市场,北美洲为第三大出口市场。$"从农产品出口格局来看。以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且价格具有比较优势。!""#年,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顺差达$%亿多美元;水果进出口贸易保持&"亿多美元的顺差。!""’年我国水果出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出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量为&)’万吨,同比增长%)+*,进口额为()(亿美元,同比增长&!)%*。!"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呈现出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的趋势。其中,谷物出口大幅增长、进口大幅下降,呈净出口格局,这主要得益于近两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供求关系得以改善。从品种来看,小麦进口显著下降,玉米出口大幅度增长。同时,食用油籽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扩大;食用植物油出口增长,进口有所下降,贸易逆差缩小;食糖进出口双增长,贸易逆差有所扩大。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过去有优势的大宗农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下降;过去出口量较大的部分农产品出口幅度缩小;出口产品结构由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为主转向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为主;当前具有出口潜力的农产品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农产品出口多为初级产品,质量差、加工增值程度低、技术创新不足、缺乏品牌产品。我国的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很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很多环节尚未与国际接轨,产品质量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人多地少,农户均耕地不足")’公顷,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由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水平都很低,我国目前农产品出口的低成本竞争优势实质上依赖于低价竞销,农产品附加值较低,这既不利于农产品出口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又限制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与此同时,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传统产品多、创新产品少、新品种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不强,不能适应国际市场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并且农产品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基本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驰名的品牌。$"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大门虽已打开,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门槛的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强化,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严重威胁。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为了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通过制定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一些发达国家出于特定目的,已将其演变为一种技术壁垒,以此来限制外国农产品的进入。目前,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几乎所有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均面临着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农产品出口管理体制不完善,国内企业盲目竞争。当前,我国政府对农产品出口实行多头分割的管理体制,各部门分段管理,这使得监控脱节,既没有形成从生产到出口的全程监管机制,也难以建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分散的小农生产与开放的大市场之间,缺少能够把农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组织,也缺乏具有经营实力的农业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这种生产与贸易相分离的状况,不仅使农民利益受损,而且不利于农民了解国际市场的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另外,国内企业之间的盲目竞争也为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诸多问题,对外贸易中的“倾销”与“反倾销”事件时有发生。三、发展策略#"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首先,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及科技含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尽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升级,大力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技术,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者的加工能力和水平,变国内农产品的生产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其次,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要依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国外市场的调研和销售渠道的开拓,调整农产品出口品种及其比重,加快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加工品。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战略储备的角度来看,应控制资源耗费较多的农产品的出口,适度增加互补性农产品的进口,减少竞争性农产品的进口。再次,建立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扶持一批产业化经营的出口企业。$"积极应对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从农产品质量标准、认证、监管等方面引导农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从产品设计、包装、质量到技术、安全、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均应增加环保因素,顺应绿色消费的要求,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量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真正的绿色经济。同时,国家应尽快完善有害有毒物质的残留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等级标准,鼓励生产优质优价的农产品,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逐步建立起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同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进一步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内流通市场的建设。国家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出口战略的研究及对国际市场、国际贸易政策、相关农产品信息的研究,并及时传输给农民,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智力支持。国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充分利用农业协议中的“绿箱政策”,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规范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遏制无序竞争,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利益。同时,要打破条块分割、地方保护和部门垄断的局面,减少农产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和手续,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此外,还应建设好农产品配送、储运、拍卖及营销信息系统,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农业行业协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专业化经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专业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借助农业行业协会的作用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要参考文献①徐元明)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状况及发展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②张兵)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状况及其提升策略研究)经济问题探索,!""(;$③庄惠兰)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发展研究,!""’;$
我国外贸进出口的现状与展望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见底,发达经济体可能陷入深度衰退。而中国经济在2008年的经济困难中保持了9%的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20%。08年外贸进出口现状2007年下半年,在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的态势已开始放缓。2008年6月份以后,受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衰退、需求迅速减少的状况。而我国外贸出口的近60%直接或间接面向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随着这3大经济体陷入衰退、国际市场需求迅速下降导致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我国的外贸进出口增长出现了快速下滑。1.进出口出现7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进出口额从08年8月份开始出现快速下滑的态势(见图1),11月份的进出口额从10月份的同比增长17.6%逆转为下降9%,降幅高达到26.6%,月度进出口总值出现了自2001年10月份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除春节影响的月份之外)。12月继续回落至-11.1%;出口额在11月开始出现负增长,由10月份的增长19.2%逆转为下降2.2%,降幅超过20%。12月份的增长速度下滑到-2.8%;进口额则从10月份15.6%的增长逆转到下降17.9%,降幅超过33%,12月份进一步下滑到-21.3%。2.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回落明显0 8年我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额达10409.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0.6%。其中,出口6751.8亿美元,增长9.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7.3%,比07年同期回落3.4个百分点;进口3784亿美元,增长2.7%,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3.4%,比07年同期回落5.1个百分点。从11月份开始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均呈现大幅下降态势。11月加工贸易出口由10月份的增长8.6%逆转为下降10.8%,降幅接近20%,12月份的增长速度更是下滑到-15.7%;进口则由10月份的增长2.6%逆转为下降24.9%,降幅超过27%,12月份下跌到-31.3%。0 8年一般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实现2352.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48.2%。其中,出口6625.8亿美元,增长2 2.9%,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46.4%,比07年同期上升2.2个百分点;进口5726.8亿美元,增长33.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0.5%,比07年同期上升5.7个百分点。尽管从08年下半年开始,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均出现了大幅回落的情况,但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仍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达到2718.4亿美元,比07年同期净增加460.5亿美元。而一般贸易项下仅实现了717.3亿美元的顺差,比07年同期净减少306.5亿美元。3.外商企业进出口增长放缓、投资更为审慎08年1~1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值13115.6亿美元,增长15.4%,较07年同期回落了6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55.1%。其中出口7320.6亿美元,增长16.2%,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5.6%;进口5795亿美元,增长14.3%,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54.6%。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27.6%,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24%,比07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6.3%,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1 8%;进口增长37%,高出同期总体进口增速14.2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31.4%。而集体、私营企业及其他企业进出口也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前11个月,进出口增长29.3%,占同期进出口总值的20.8%。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商投资更为审慎(见图2)。08年在我国新设立的外商企业与07年同期相比,始终呈现负增长的态势,而实际利用外资呈现逐月下滑的态势,由年初109.78%的高速增长迅速回落到11月份的26.29%,11月当月实际利用外资的同比下降了36.52%。外资投入的减少表明尽管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市场的高成长和需求巨大对国际资本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但国际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国际资本的投资选择更为审慎。4.主要产品进出口增幅回落显著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是位列我国外贸进口前2位的两类商品,占08年外贸进口总额的77.7%(见表1)。(1)能源产品进口增速回落为保持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缓解国内资源紧张的局面,我国多次下调或取消能源产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扩大能源产品进口。但受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和国内经济放缓影响,08年我国能源进口增幅回落明显(见表2)。据海关统计,08年1~11月,我国进口主要能源商品量比上年同期仅增长3.7%,增幅回落9.7个百分点;进口价值1586亿美元,增长74%,占同期我国进口总值的14.9%。到11月份,全球经济衰退加剧,能源需求预期下滑,我国当月主要能源产品的进口量、值均出现下降,分别下降13.1%和14.3%,直接下拉我国11月总体进口增速1.5个百分点。(2)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回落高技术产业是目前我国工业行业的第一大产业。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显回落(见图3)。08年1~10月,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460.7亿美元,同比增长15.7%,比07年同期减缓10.1个百分点。其中,8、9、10月增速为14.4%、15.7%、12.3%,比5、6、7月22.6%、16.6%、13%的增速大幅下滑。5.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08年1~11月,欧盟、美国与日本为我国的3大对外贸易伙伴(见表3)。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1大贸易伙伴和第1大出口市场的地位,中欧双边贸易总值增长22%,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10.4个和6.8个百分点。其中,对欧出口增长21.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20.6%;对欧盟贸易顺差达到1484.2亿美元,比07年同期增加21.2%。美国持续了我国的第2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双边贸易总值增长11.6%,比07年同期回落4.1个百分点。其中,我国对美出口增长9.6%,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17.7%;自美国进口增长18.5%,实现贸易顺差1583.6亿美元,比07年同期增加5.8%。日本仍然处于第3大贸易伙伴的位置,前11个月中日双边贸易增长了15.2%。其中,我国对日本出口增长了14.9%;自日本进口增长15.4%,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340.5亿美元,比07年同期增加17%。此外,印度在我国10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10位,08年前11个月中印双边贸易总值增长41.6%,增速位于前10大贸易伙伴之首。外贸进出口下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尽管受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我国加工贸易的增长速度在第4季度出现了深幅下调,但仍占据外贸出口的47.3%,而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目前仍以加工、组装为主,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部分处于由低端向中端发展阶段,是世界电子信息产品、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基地。由于行业和地区发展外向度等方面的差异,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不同的。总体上看,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对于外贸依存度高的重点行业和地区的冲击较大,面临的挑战较为严峻。1.对行业的影响0 8年上半年,受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外贸企业利润持续走低。下半年,随着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影响的逐步显现、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产品价格不断下降,更使企业雪上加霜,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从10月份开始,有色、钢铁等冶金行业最早出现了全行业亏损的状况,那些为应对原材料上涨过快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快速增加、上半年在国际市场上订购过多矿石等原材料产品的企业,甚至还出现了产成品与原料之间价格倒挂的现象。钢铁行业亏损的局面迫使企业不得不采取关停部分生产线、开工产量只保证已接订单的完成,从而降低企业亏损的生产方式;部分企业开始采取裁员、降薪等措施,一些中小企业甚至开始倒闭。由于传导效应的作用,这些高能耗产业的开工不足直接影响到对电力、煤炭等初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从而导致这些行业的产品从供不应求迅速转变为供过于求,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产生大幅回落。尽管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弱,首先影响的是奢侈品的需求,而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属于中低档,且大部分是日用消费品。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外贸企业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积极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出口产品在质量、价格、性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目前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仍然是纺织服装玩具、电子信息、冶金、船舶、汽车、物流、旅游等与我国出口依存度较大的行业,其生产增速大幅回落。那些外向依存图3 2004年以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地区)金额(亿美元)比0 7年同期增减(%)进出口出口进口进出口出口进口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联邦印度3,929.4 2,706.8 1,222.6 22.0 21.8 22.53,078.2 2,330.9 747.3 11.6 9.6 18.52,462.3 1,060.9 1,401.4 15.2 14.9 15.42,151.4 1,052.9 1,098.5 17.8 24.4 12.21,879.5 1,758.8 120.7 5.3 5.4 3.71,746.2 689.8 1,056.4 20.5 36.6 11.91,223.1 242.2 980.9 8.4 14.4 7.1557.5 206.2 351.3 41.3 26.5 51.7521.9 296.3 225.6 19.5 13.9 27.9483.8 291.3 192.5 41.6 34.8 53.2表3 08年1~11月我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总值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度比较低的行业,如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行业,目前受到的影响程度还较低,但可能会有一个滞后的效应。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的下滑对我国相关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国的本土企业可以利用全球相关行业巨头纷纷裁员时机引进一批高端管理与技术人才,收购和兼并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含量、成长性高、陷入困境的外国企业,迈出本土企业国际化的步伐。2.对地区的影响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市场需求的下降对外向依存度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影响较大,对广东省的影响尤为大。08年1~11月,广东省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完成进出口总值6311.8亿美元,增长10%,增速较07年同期回落10.6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6.5%。国际市场需求的快速萎缩、外贸企业订单的骤减直接使得以出口加工为主的企业生产增速大幅度地下调,导致大量从事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农民工从08年11月开始提前返乡。而对于以内需为主的中西部地区,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与此同时,面对金融危机,已基本上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东部地区,企业与政府都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利用全球经济衰退的时机着手产业结构的调整,下决心关停并转一批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舍不得调整、生产水平较低、产能落后的企业,为下一步经济的腾飞与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3.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中央及时调整政府投资计划,采取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政府调动资金力度、产业政策引导力度、自主创新力度等措施,高密度、强力度地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以启动内需市场。但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影响下,人们对未来就业形势和收入增长的预期开始下降,消费者的信心指数呈现逐月下滑的趋势(见图4),将进一步加深国内消费需求的下调。在外需市场萎缩、内需市场不能有效启动、投资更为审慎的情况下,如果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同时放缓,将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08年第4季度农民工的提前返乡可以视为在外打工多年,给自己提前放的一个春节长假,但09年春节过后,如果大量农民工不能顺利返城就业,将有可能进一步引发社会问题。09年外贸进出口展望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深化、实体经济下滑的加速,0 9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将加深、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加剧,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将进一步增大。2009年发达经济体将会陷入经济衰退的境地,参照历史经验,发达国家政府应对危机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经济自保的做法,这将对我国的出口形成不利影响。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及进展的过程可以看出,“危机时期,政府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重要”。为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08年12月24日,国务院推出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稳步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改善进出口金融服务、扩大国内有需求的产品进口、促进投资和贸易互动、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和改善多双边经贸关系等7项最新政策措施,通过减税、扩大政策性银行出口买方信贷、增加先进技术与关键设备及元器件及重要能源原材料等产品的进口、引导与鼓励外资投向、便利通关手续及降低通关费用等措施,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2009年,与发达经济体的衰退相对应的是,新兴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我国政府还应加强对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外贸基本设施投入,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因发达经济体外需放缓对国民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变化历史(见图5),在经济危机来临阶段、我国进出口增长在经历短暂的快速下滑之后,都会迎来快速反弹的走势。图4消费者信心指数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际贸易论文主要是对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中的问题及一些时实进行研究,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一些探讨国际贸易论文题目,供给大家作为自己论文的选题参考,希望对大家选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论文题目。 一、 国际贸易论文题目 1、互联网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2、论低碳经济下的国际贸易新发展 3、论国际贸易实务中的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4、树立合作式国际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的中国理念 5、国际贸易与民生百态 6、信息化教学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7、农药国际贸易领域英语应用研究 8、新国际贸易形势下广东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策略 9、探析国际贸易风险及防范对策 10、中国铁矿石国际贸易现状与战略分析--评《中国铁矿石资源国际合作研究》 11、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相互促进关系研究 12、大数据背景下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13、《国际贸易规则与惯例》课程设计研究 14、进一步扩大开放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15、国际贸易正在发生结构性的动态调整 16、基于知识产权及国际贸易的中美竞争力比较研究 17、国际贸易实务中区域经济产品品牌价值链构建探讨 18、区块链正在改变国际贸易 19、《国际贸易问题》选题参考 20、国际贸易背景下激励科技企业发展的技术路径 21、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壁垒的透视及应对 22、略论当代国际贸易新发展与中国外贸新变化 23、国际贸易中预借提单的成因及预防 24、浙江制造认证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 25、文化对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26、国际航运与国际贸易的协同发展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下 27、浅谈国际贸易摩擦的产生及其应对方法 28、上海:用区块链技术保障企业国际贸易便利性 29、浅论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的策略与技巧 30、基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中俄国际贸易研究 31、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32、国际贸易新通道背景下的陇南特色文化之城建设 3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34、国际贸易+英语双专业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分析 35、浅议民办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36、互联网+新形态下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方式探析 37、政治冲突与国际贸易:韩国萨德事件对中韩贸易的影响分析 38、跨境电商发展环境下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39、翻转课堂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40、试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框架背景下的国际贸易新方案 41、互联网+下国际贸易方式转变分析 42、试论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43、从国际贸易母国效应视角探析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 44、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人民币使用与中国的财富损失 45、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发展研究 46、国际贸易强度、空间溢出与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效率 47、加强国际贸易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质量的措施研究 48、跨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49、经济新常态下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 50、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大数据对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 51、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 52、建立绿色有机产品国际贸易平台 53、国际贸易正义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研究 54、国际贸易正义缺失下中国的应对策略 55、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56、中企如何应对国际贸易新格局 57、注意力配置、互联网搜索与国际贸易 58、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59、海南国际贸易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 60、创新国际贸易发展的策略分析 61、国际贸易新动态及对策探讨--基于"一带一路"背景 62、区块链技术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6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的应用 64、数字工程认证服务国际贸易便利化 65、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究 66、一带一路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67、农产品国际贸易变化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68、探讨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 69、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能力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70、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外语课程教学改革 71、论国际贸易收益来源的发展综述 72、经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 73、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 74、移动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5、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分析 76、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 77、实训基地建设对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作用的探究 78、浅论国际贸易信用证结算方式的风险及防范 79、国际贸易对地区劳动力技能升级的影响--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地级市的数据分析 80、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新发展趋势和中国外资法 81、基于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82、论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83、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84、移动互联网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85、国际贸易中的质量竞争力建设 86、当前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 87、新形势下我国国际贸易经济的生态化战略选择 88、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研究 89、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以义务为例 90、国际贸易中货物风险转移时间的确定 91、电子商务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9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与对策 93、互联网背景下《国际贸易学》翻转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94、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的分析 95、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贸易摩擦分析与对策探讨 96、新常态下国际贸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97、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之我见 98、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 99、国际贸易英语笔译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研究 100、如何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性人才的外贸函电应用能力 101、黄金中游产品国际贸易网络演化特征研究 102、我国铜资源国际贸易研究 103、从中美贸易摩擦看国际贸易法发展及中国的对策 104、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与PBL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分析 105、国际贸易网络枢纽地位的决定机制研究 106、《国际贸易问题》选题参考 107、中远海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陈学文总经理到访协会 108、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对我国天然气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109、互联网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机制与策略研究 110、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及应对 111、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112、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113、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 114、经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路径研究 115、文化差异对中国国际贸易商务活动的影响分析 以上就是为大家精选的"国际贸易论文题目(优选范文题目115个)"的全部介绍,希望以上的范文题目对大家论文选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大] [中] [小][论文标签](免费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国际贸易论文、经管论文、环化论文、计信论文、教学论文等)我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5090.5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661亿美元,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0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2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增长速度连续六年保持在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了4.27倍,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居于第三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影响我国出口的一些问题。一、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1.服务贸易发展滞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为1:9,远低于世界平均1:4.2的水平(美国这一比例为1:2.6)。(1)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偏小,整体水平差。我国服务业总量不足,2006年服务贸易出口额920亿美元,进口额1008亿美元,贸易逆差88亿美元,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服务业落后使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3.6%,而同期美国服务贸易总额占全球的13.02%,是我国的3.6倍。(2)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①出口的部门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运输、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部门。②服务贸易的国别(地区)结构不合理。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欧盟、美国和日本,合计约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③服务贸易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其中,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天津列全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前列。2006年,北京服务贸易占到全国服务贸易总额19%。(3)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服务贸易立法严重滞后,直到近年才有较大的改观。服务贸易的立法未成为体系,相当一部分领域法律处于空白状态,已颁布的一些关于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不仅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而且立法层次低、缺乏协调,影响到我国服务立法的统一性和透明度,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服务管理体制落后。目前,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央与地方在服务业对外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服务业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甚至相互掣肘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服务业的统计也不规范,在行业划分标准、服务标准等方面有些地方不符合国际惯例。2.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阻碍我国商品的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物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1)我国有60%以上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货物金额已超过25%,约为450亿~500亿美元。(2)已经从生产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加工领域,不仅包括货物商品,还延伸到金融、信息等服务领域,已经成为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的商品出口,提高了我国的贸易成本,引发了贸易争端,造成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3.贸易摩擦增多,使得外贸风险加大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实现了快速增长,在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日渐增多的贸易摩擦也阻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已连续5年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1)2007年前11个月,中国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以及特保和保障措施等“两反两保”贸易摩擦62起。(2)对中国商品提起反倾销讼诉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入对我国反倾销调查的行列。(3)贸易摩擦的产品和行业结构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只要他们认为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品,都可以列入倾销产品的范围,从过去的原材料、简单加工扩展到现在的高科技产品,几乎涵盖我国出口的大部分产品,涉及4000多种商品。美国的特别301条款和超级301条款相继把保护的范围由一般商品扩展到劳务、投资和知识产权等,其可诉的范围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涉及的金额和反倾销税率越来越大,委内瑞拉1999年决定对中国的皮鞋、人造革皮鞋和布鞋等鞋类,采取临时措施,征收300%的反倾销税;秘鲁1996年立案的中国鞋,最高征收的反倾销税达到903.92%;2004年2月,墨西哥经济部决定恢复对从中国进口的鞋和鞋靴零件征收165%-1105%的反倾销税。贸易摩擦给我国出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我国产品在出口市场受到挤压,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不利的影响。二、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1.服务贸易方面(1)国家应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同时,将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作用,建立境内外及时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采取多种形式,与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议、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组织之间建立联系,紧密合作。(3)积极进行服务产品结构的调整,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我国应积极参与世界性的服务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4)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规,建立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保证服务贸易能沿着正常、健康的轨道发展,我们应加强对CATT、GATS、WTO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根据GATS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对服务市场准入原则、服务贸易的税收、投资、优惠条件等要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以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透明度,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正确利用GATS的有关例外条款,制定适度的保护政策,以保护我国服务贸易的正常发展。2.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1)政府方面。①建立预警机制,实现对外贸易保护前置化。政府有关部门要紧密跟踪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情况,保持信息的高度敏感,以便及时了解某贸易壁垒的动向,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企业及时做好相应准备。②制定优惠措施,发展循环经济,扶持“绿色”企业发展。政府应通过优惠政策,扶持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管理先进、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环保型企业,同时淘汰一批规模小、档次低、管理水平低、环保意识差的企业。③实施标准化战略,制定与国际标准一致的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应制订鼓励政策,统一并提高我国的技术标准,使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国际标准协调,并按照需要将这些国际标准引入我国,让生产企业在掌握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去安排生产,以使产品符合进口国要求,这对扩大出口贸易,加快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帮助。④政府有关部门要服务和帮助企业开拓其他市场,规避贸易风险。企业还可通过劳务输出、技术输出、境外投资等多种方式,在消费国就地生产、加工,让“销售地”变“产地”,避开贸易壁垒。(2)企业方面。①企业应强化标准化意识,采用合理适用的国际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并将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法,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品质和环保品质,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②企业要注重支持和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提高产品以及对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冲破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③企业应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生产符合外国技术标准特别是苛刻要求的先进产品,还要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努力使自己的产品成为“绿色产品”,预防和避免贸易争端的发生。当贸易争端一旦发生,要通过政府的交涉,努力使外国政府取消其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企业利益损失降到最低。3.对外贸易摩擦方面(1)政府方面。①我国政府充分利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加强与外国的交涉。政府应充分援引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条款,对其他国家对我国提出的反倾销措施和调查程序进行严格的调查,并提出异议,通过双边、多边谈判,记载反倾销应诉中所作的实践,进一步澄清相关问题,据理力争,督促相关国家修订对华市场经济体制的认定标准,最终取消岐视性的对华反倾销政策措施。②建立和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完善我国反倾销预警机制网络。③加强对出口竞争秩序的规范,设置合理,有效的出口经营管理机制,建立并执行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的出口制度,是减少对华反倾销诉销的有效措施。(2)企业方面。①企业应调整战略,实行国际化经营。②要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产量,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和以价取胜的战略转变。③企业在反倾销的过程中,应当熟悉国际惯例,依法应对反倾销,使自己由被动化为主动。
随便抄点书哈哈
对发展宁波玩具出口的若干思考外贸与商检论文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企业为了寻求新的资源和发展空间,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纷纷走向国际化道路,并积极开展跨国投资。自20世纪50、60年代走向国际市场以来,日本企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产品充斥了世界各个角落,其中许多企业成了著名的跨国公司。日本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经营战略。本文在对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进行研究之后,分析了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日本跨国公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如何“走出去”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日本跨国公司 经营战略 “走出去”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录 III
前言 1
1 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其成就 2
1.1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 2
1.1.1起步期——20世纪50~60年代 2
1.1.2扩展期——20世纪70年代 2
1.1.3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 2
1.2日本跨国公司的成就 3
2 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分析 4
2.1资源战略分析 4
2.1.1资源确保战略 4
2.1.2资源利用战略 4
2.1.3资源国际结合战略 4
2.2全球经营战略分析 5
2.2.1以美国和亚洲为战略目标 5
2.2.2经营资源国际化 5
2.2.3海外公司当地化 5
2.2.4研究开发国际化 6
2.3市场战略分析 6
2.3.1市场调研 6
2.3.2市场进入的多样化 7
2.3.3市场扩大化 7
2.3.4设立区域统管公司 7
3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8
3.1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 8
3.2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9
3.2.1缺乏跨国经营意识 9
3.2.2缺乏国际竞争力 9
3.2.3跨国经营的管理能力和经验不足 10
3.2.4文化冲突 10
3.2.5缺乏人才 10
3.2.6企业品牌不足 10
4 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 12
4.1树立全球竞争理念 12
4.2制定国际化战略 12
4.3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3
4.4加强市场调研 13
4.5本土化经营 13
4.6公益公关 14
4.7重视企业人才的培养 14
4.8创建国际化品牌 14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概述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成就;
第二部分对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进行分析,包括日本跨国公司的资源战略、全球经营战略及市场战略,为我国企业跨国经营提供参考;
第三部分,对我国企业“走出去”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通过借鉴日本成功经验对如何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了一些建议
浅析进出口贸论文提纲
出口贸易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获得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这也是我们非常注重的问题。
1前言
1.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2中国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1. 出口企业缺少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
2. 贸易条件恶化
3. 经营模式趋同,缺乏自主营销渠道
4. 进出口贸易严重失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3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1. 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2. 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4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
1. 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转变出口增长方式
3. 整顿出口贸易经营秩序
4. 调整产业结构,控制出口数量,避免陷入“贫困 增长”
5. 扩大外商直接投资,带动出口贸易发展
6. 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增长
7. 进一步促进民营研究国际经验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拓展阅读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世界市场的发展,在激烈的国际贸易竞争中,价格竞争已退居次要地位,而商品质量的好坏则逐步成为竞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在此情况下,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日趋凸显。
1.我国对外贸易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
1.1出口产品质量问题
中国社科院2010年10月25日发布《国家竞争力蓝皮书》,显示中国的国家竞争力稳步上升,全球排名从第七十三位上升至第十七位,这个结果表面上反映中国进步神速,但经过分析中国在竞争中仍然依靠以量取胜,在质素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须作出很大的改进。
我国虽然已跻身于世界贸易大国,但还远远不是贸易强国,根本原因在于产品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国际知名度高的品牌。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相当大的比重,约62.9%,我国工业标准约有70%仍低于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另外,由于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不断强化进出口,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产业而制定苛刻的技术标准,以限制某类产品的进口,例如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我国一家企业生产的蘑菇罐头,由于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致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到美国的所有罐头全部遭到卡关、查封,损失巨大。诸如此类,在过去的贸易中,我国有不少产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严格的卫生、检疫措施,遭到拒收、卡关、销毁,造成贸易障碍或者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我国许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率偏高,返工、返修、报废等不良品损失过高,导致工业生产中窗窗体底端能源、原材料消耗较大,从而提高了产品成本,使产品国际竞争力显着降低。同时,多种产品技术含量低,使用寿命不能满足需求。如数控机床类产品,国外的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约8~9万个小时;而我国的同类产品的MTBF只有1~2万小时论文提纲怎么写。在家用电器方面,也普遍存在这种情况。
1.2进口产品质量问题
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大批进口商品涌入国门。然而随着我国进口商品检验监管水平和消费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口商品频频爆出质量问题,涉及范围几乎囊括所有种类的商品,对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例如以下产品问题事件:
2001年,由于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帕杰罗V31、V33越野车存在严重安全质量隐患,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吊销其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证书并禁止其进口;2006年,美国美赞臣GENTLEASE牌婴幼儿人工配方奶粉检查出含有金属颗粒,被紧急召回;2008年,因密封不善而导致罐中奶粉被氧化,美国雅培召回两批特殊配方婴儿奶粉;2010年,各地检验检疫局对进口旧机电产品到货检验一次检验不合格3758批、涉及金额7.64亿美元,占总金额的18.96%;2011年,由于种种产品缺陷,包括雪铁龙、保时捷、捷豹、沃尔沃品牌在内的6款进口车型,在5月份一个月时间里陆续宣布召回。
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进出口产品质量加强监督和管理势在必行。
2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的内涵
2.1出口产品质量管理
我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加强出口产品质量管理,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以质取胜”战略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进出口,二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三是创名牌出口商品。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效益与速度、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样品质量与批量质量,以及质量和档次等方面的关系,把出口商品本身的质量同国际市场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2.2进口产品质量管理
对于进口产品的质量管理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两面性,以维护国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防止欺诈行为等合法目的为由,采取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种种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限制措施,其中出入境检验检疫是国家维护根本经济权益与安全的重要技术贸易壁垒措施,是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根据法律授权,代表国家行使检验检疫职能,对一切进入中国国境和开放口岸的人员、货物、运输工具、旅客行李物品和邮寄包裹等实施强制性检疫、对进出口商品质量进行检验鉴定管理。
3..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1产品质量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七届报告中明确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能力。为了实现上述要求,产品质量是主攻方向。进出口产品的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而影响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经济增长质量和产品质量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形象,越是在加大力度保增长的时候,越要重视质量和效益。总理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这充分说明,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
3.2产品质量管理是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方法
一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主要由它与贸易伙伴国间的相对价格和产品优势等因素决定,前者是由该国的要素禀赋及其使用效率所导致的出口产品价格低于其贸易对手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后者则是指一国出口产品能够比其对手的相关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所形成的优势,而这两者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产品质量相联系,因此,要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获得更高的外贸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3.3产品质量管理是打破技术贸易壁垒,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增长的关键途径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以质量、环保为代表的技术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近年来,国外技术贸易措施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呈上升趋势,国内不少大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风险控制能力较弱进出口,属于典型的速度经济型企业。中国出口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自主知识产权和自由品牌少,低端产品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工业的冲击,表面上是对工业增速的冲击,实质上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因此,粗放增长方式在我国已经没有后续空间,产品质量管理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论文提纲怎么写。
3.4产品质量管理是维护我国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正常贸易秩序的有效保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出入境检验检疫通过对进出口产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对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保证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安全和人民健康,维护对外贸易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产品或我国生产加工企业的官方检验检疫与监管认证,是突破国外的贸易技术壁垒,取得国外市场准入资格,并使我国产品能在国外顺利通关入境的保证;加强对进口商品的检验是为了保障国内生产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维护国家对外贸易的合法权益。
4.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管理的措施
4.1以科技进步推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
要实现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根本的出路在于加速科技进步,发挥科学技术在产品质量提高中的关键性作用。首先,要加强高科技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使科技成果尽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形成国际竞争的综合优势;其次,要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非价格竞争能力,真正实现“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4.2妥善应对和合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
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应积极开展国际认证工作,鼓励企业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系列标准认证,并根据WTO的要求,加强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相互认证方面的协商与谈判。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技术贸易壁垒的两面性,借鉴各国所采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构筑我国的贸易保护体系。通过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起到限制国外达不到国内相关标准的有关商品进入国内市场的作用,从而规范我国进出口市场,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3实施名牌战略
鼓励企业创名牌,依靠科技进步,坚持高技术起点,瞄准国际先进技术进出口,开发新产品,坚持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并加强在国内外市场的广告宣传,政府要通过法律、经济、行政等各种宏观管理手段,实施名牌保护,为企业创立名牌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出更多的“中国制造、世界名牌”,增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竞争力。
4.4加强进出口产品质量监管
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通过驻场监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备案、资格审核、实验室检验、技术指导等方式,加强对重要出口商品质量的强制性检验,确保出口产品质量符合进口国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以促进中国产品质量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提高,从而扩大出口,减少因质量问题引起的国际贸易纠纷。同时,还要加强对进口产品的质量检验,实时关注国外产品问题动态信息,科学运用风险评估的手段,加强进口企业监管,防范进口产品以次充好、以旧顶新、以少冒多,掺杂使假等情况的发生,从严监管,严厉打击,严把进口商品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