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幼儿园体能建设和实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幼儿园体能建设和实施研究论文

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是幼儿园指导性文件的要求。体育教育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和促进人的健康,它属于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体育教育探讨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探讨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幼儿园教育属于教育的启蒙时期,在国民经济日益进步和发展的影响下,幼儿时期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为此,本文论述了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儿园体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教育;重要性;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58-01

一、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是幼儿园指导性文件的要求。体育教育能够增强人的体质和促进人的健康,它属于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幼儿园管理条例》提出了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的综合发展。鉴于此,幼儿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幼儿园教育的有关规定明确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是启蒙性和全面性的,能够将其划分成艺术、科学、社会、语言和健康等几项内容,健康是首要的,而体育在推动人的健康上是德育、智育和美育所不能及的,这充分地表明了幼儿园教育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2.幼儿园教育中的体育活动是孩子体育教育的启蒙时期。处于婴儿期的小孩由于受到直接作用的事物而出现行为上的改变,会移开事物,小孩的心理活动也能够改变或者是停止。在学前的幼儿阶段,因为幼儿受到不断教育与成长的影响,语言系统与皮质抑制发展,所以能够自觉性地发展自身的行为,并且可以让自身的行为与比较远的目的相服从,这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形成。幼儿的这种个性在其终身当中都留有一定的痕迹,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要求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对幼儿实施启蒙教育和增强幼儿的体育观念,并且能够奠定幼儿的终身体育。除此之外,在幼儿阶段,要求幼儿参加体育活动能够推动幼儿生理的健康发展,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有效地防止疾病与不良体形的出现,这有效地确保了幼儿将来各个成长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为幼儿的终身体育打下了一定的生理基础。

3.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属于人先天具备和后天形成的一种品质的综合和稳定的特性。而提高和培养学生素质的教育就是所谓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有3类6种,也就是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这3类,6种就是身体素质教育、社会素质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教育所涵盖的劳技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以及政治素质教育。在新的世纪,教育部指明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当立足于幼儿时期,通过合理和科学的方法激发和启迪孩子的智力,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体制。而要求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和保育的有效统一,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体育教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1.增强幼儿园教师对体育教育的观念。目前形势下,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对体育教育的观念还较为狭隘,总是关注体质论。他们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涵盖了运动训练学生、体育心理学、人体科学等诸多学科,它牵涉到人的生理、社会性、心理、意志情感等各个方面。为此,这就对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只有在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指导下,才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和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具备与时俱进的体育运动发展意识。可以结合下面的两个方面对幼儿实施体育教育:一方面,有效地统一幼儿的运动发展能力以及教育与运动环境,从整体上思考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并非单纯性的户外体育活动,而是需要结合幼儿的心理、智力、情感等各个方面实施体育教育,从而有效地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

2.幼儿园设备与场地器材的健全。倘若幼儿园实施体育教育的硬件条件达到了一定的要求,那么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就能够实现理想的效果。良好的硬件条件有利于幼儿体育教育任务和目标的实现,可是,当前形势下幼儿园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设备等硬件条件还面临着分配不科学和不合理的情况。为此,要想健全幼儿园的体育场地、体育器材和设备等硬件条件,需要创设一种有益和良好的环境。第一,市级以上的教育主管部门需要高度地重视幼儿教育,确保足够的幼儿教育投入,实现不同地方的发展要求,进而使得教学资源的不平衡性减少。第二,教育不但是国家的职责,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都需要创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尽可能地确保幼儿能够获得更加完善和标准化的体育教育。

3.科学组织体育教育中幼儿的运动负荷。教师应当以人体生理机能获得的通常性规律“上升”,再到“稳定”最后到“下降”来组织体育活动。事实表明,通常幼儿的生理机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有着比较快的上升趋势,然后在某个时间段内实现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然而这个时期的持续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幼儿承担急剧改变的负荷能力比较低,最后的时候又慢慢地降低。其中,上升、稳定、降低这几个时期是互相联系的和密不可分的。对于幼儿来讲,因为幼儿的体育基础、身体健康状况、年龄特点以及气候条件、教学安排、体育项目的特点等的不一样,他们上升时期坡度和时间以及最高时期的持续时间和高度的不一样,再者,幼儿担负急剧改变负担量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体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作为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们来讲,需要结合幼儿园的发展现状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有目的性地实施体育教育,从而使得幼儿体会到一种愉悦感。

参考文献:

[1]周岩.幼儿园体育健康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学管理,2009,12(4):71-73.

[2]温婷.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改革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刘美奋,孙秀荣,张茂林,等.山东省幼儿园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5(10):83-85.

[4]王岩.中原城市群区幼儿园幼儿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体育教育探讨论文

主题论文幼儿园课程建设及实施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教育是孩子们的基础教育,孩子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但主要活动却是游戏。孩子们活泼、好动、好玩,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因此需要生动形象的课程教育,游戏教育便是不二的选择。将幼儿的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们能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探究和持续性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在逐步发生改变,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已经成为当下幼儿教育的主流。在对幼儿实施游戏化教育中,我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索与研究。

一、幼儿为什么要游戏化教学

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普遍人士的认同。福禄贝尔曾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这段话体现了游戏对幼儿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对游戏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1、选择恰当的游戏

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游戏中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如:在一次画春天时,有个幼儿园的教师将游戏“到春姑娘家做客”巧妙地结合起来,幼儿在游戏中参观了“春姑娘的家”,知道“春姑娘的家”有漂亮的鲜花、嫩草、绿树、蝴蝶宝宝等。作画中因为有了游戏所丰富的实物印象,幼儿自然而然画出了生动活泼的图画,教学目标“画春天”自然地体现在游戏中。

(2)灵活指导不同类型的游戏并且考虑到所教幼儿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对待不同的幼儿,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游戏方法,控制好游戏的难度。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对待不一样的课堂选取游戏难度,老师通常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或者出现大的常规性问题时,我才以特定的角色身份深入其中,作一些间接的指导,但是时刻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准则。

(3)根据不同的学科灵活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语言课以说为主,所以课堂上可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活动,可进行音乐游戏歌唱大赛,听歌猜歌名;体育活动,可组织同学们进行各种体力游戏……

2、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

(1)情景融入。在《小蚂蚁和大西瓜》这个活动时,老师带上一个黑色的帽子说:“我现在是小黑了,你们和我一起来搬西瓜吧!”这句话一说孩子们立刻被带入到情景中,孩子们就把自己当成了“小黑”的小伙伴小蚂蚁,后面的活动孩子们就很愿意和老师一起继续下去。包括后面的模仿蚂蚁搬西瓜的样子,孩子们在情景中玩得开心也学到了知识。

(2)丰富的肢体动作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加上动作,自己编排会更加记忆深刻的游戏。如:在一次《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让同学们根据音乐自己编排动作进行表演,然后上台演出。这样不仅让同学们学会了音乐,还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3、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老师是幼儿活动的主要指导人,在活动中老师要融入游戏中,与孩童们一起玩乐,不要让幼儿觉得你是一位监督者。在活动中要多方面地鼓励学生们,肯定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对待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给出不同的参考意见,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比较。在游戏课堂结束时,老师一定要重视活动的评价总结,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良好个性品德。

三、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1、游戏化教育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的。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游戏培养了孩子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游戏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游戏中,用游戏玩乐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游戏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学会合作,认识自我,促进自身社会性的发展。

3、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一个游戏的成功完成,在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幼儿们在遇到困难时首先便会尝试解决困难,在尝试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便无形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他们日后的成长。

4、游戏在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方面有重要价值。美国医生辛德勒曾说:“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就是良好的情绪的力量。”精神愉快,积极乐观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游戏活动积极有趣味,让孩子们都能热情参与,积极性高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游戏。游戏能够使儿童克服紧张情绪、消除愤怒,有利于儿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生活是孩子学习的大课堂、资源库,幼儿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游戏生活,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向于幼儿课程游戏化,从而培养幼儿爱学习的天性。因此,幼儿学习的内容不能脱离生活游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其过程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幼儿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在游戏中愉快学习,接受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就说明游戏化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自《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实践。江苏省于2014 年开展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旨在引导幼儿园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课程观,推进幼儿园实施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学前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游戏的价值,并将游戏的精神和理念切实渗透到幼儿园课程实践中。

一、当前课程游戏化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是未能很好地处理好游戏与教学的`关系,“羞谈”或“忌谈”教学。在行政指导的驱动下,课程游戏化作为江苏省幼儿园教育去小学化的重要手段,游戏被再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少幼儿园和教师开始对既有的教学组织形式表现得迟疑不决,尤其是忌谈集体教学,以为提教学就是在走小学化的路,没有坚定的教育立场,使教学成了“地下工作”。

二是游戏组织方式不恰当,存在两个极端倾向。一种倾向是游戏始终处于教师的高控之下,教师以设计教学的思路设计游戏的主题、场景、材料、人物、规则等,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幼儿都缺乏自我探索、自主建构的经验,难以获得愉悦的游戏体验。另外一种倾向则是放任幼儿的游戏,认为游戏既然是幼儿的自主活动,那就应将游戏完全交给幼儿,教师主动放弃自身的指导和教育职责,成为一个纯粹的旁观者。这样的游戏多数无法深入,幼儿也只能获得一种浅层次的快乐。

三是游戏化课程构建缺乏方向和目的,无法真正理解课程游戏化的内涵和覆盖的范围。这也就是说,课程游戏化对于多数教师来说还只是一个概念,不明确其具体内涵,更没有在深层次上把握课程游戏化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实施教育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

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虞永平教授在江苏省教育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会上的讲话指出,课程游戏化不是用游戏去替代其他课程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要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各类课程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提升教师课程建设水平和课程实践水平。之所以会出现上述问题,一是幼儿园和教师未形成科学、系统、成熟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游戏观,未能跟上学前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幼儿是在与外部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经验、知识的获得和自我的建构的,这一过程应该是主动的、积极的,而非成人全部预设和安排的,教育应该只是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园教育应该从儿童的主体性出发,实现从传统的“重教”向“重学”的转变。而游戏活动是除生活活动、学习活动之外发生概率最高、幼儿参与范围最广的一种活动,某种程度上儿童的存在状态可以被视为一种游戏着的状态。杜威也曾强调,游戏精神代表幼儿心智的发展态度。[3]可见,游戏是联系儿童与教育的桥梁,与形式相比,游戏的精神才是课程游戏化的内核。正因为教师以成人的评判标准去衡量幼儿,使教师难以把握游戏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和作用,对于需要以何种形式、施以何种教育才能促使幼儿获得全面、恰当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形成科学的认识,在课程游戏化的实践中也就容易失去方向;二是教师培养未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而长期的实践又固化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技能。不能有效地组织游戏活动,首先与当前的教师培养模式有关,我国学前师资的培养存在重知识、重技能的偏颇,知识化倾向导致实践技能缺乏,技能化取向则把艺术技能从教育实践中抽离出来,割裂了教育及人的培养的完整性,使得教师难以满足游戏活动对综合施教能力的要求。而固化的教育观念及行为技能更是使教师难以内发地对已有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可以说,正是施教技能的缺乏和思想的惰化阻碍了课程游戏化的有效实施。

二、推进课程游戏化的策略

幼儿教育的本质是要使儿童获得愉快的成长体验,其过程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尊重儿童的兴趣与需要。这决定了幼儿园开展的游戏活动应具有生活情境性和开放性,并要有良好的环境支撑。

(一)加强教师培训,解决课程游戏化的认识及施教技能问题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是课程游戏化有效推进的前提。各级教育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和幼儿园应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如采用集中培训、专题报告、主题沙龙、答疑和辩论会、现场跟踪与临床诊断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在课程游戏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如下问题:一是幼儿园课程为什么要游戏化,以此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游戏观。之所以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强调游戏的价值,是因为游戏更为贴近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幼儿的行为与活动充满游戏精神。课程游戏化是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手段,但更为根本的是,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成人应该尊重幼儿的生活世界和成长规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把自身意志强加于幼儿;二是正确认识游戏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的关系,游戏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方式,而不是惟一的方式。游戏有组织形式和精神内核之分,幼儿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获得也并非只有通过游戏才能获得。重要的是,与单纯地在形式上以游戏代替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比,游戏更应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发展目标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在游戏中主动探索和构建对事物的认识,才能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实际条件,恰当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不能将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小学化”;三是如何开展游戏化的课程活动,这需要教师明确自身在游戏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幼儿受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其自发开展的游戏活动都具有有限的自主性,需要成人进一步的支持和引导,才能使游戏走向深入。因此,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要同时扮演游戏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从儿童的视角引发游戏,从成人的视角引导游戏,进而促进幼儿游戏活动的有效开展。这就意味着,还要培训教师掌握具体的游戏活动组织技能,包括设计符合幼儿发展需求和现实情境的游戏的能力、观察幼儿游戏行为与情境的能力、及时对幼儿游戏进行修正和调整的能力,从而保证游戏始终不偏离幼儿发展和教育的目标。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明确课程游戏化的方向及内容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内容载体,游戏化则是幼儿园课程应具有的基本特点。要把游戏当作幼儿园主要的课程组织形式,就必须加强游戏化课程体系建设,使之成为园本课程的一种表现形式,为此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由于课程游戏化强调的是游戏精神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所以这一课程形态不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颠覆,而是要在幼儿园所有课程活动中体现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这是游戏化课程建设要把握的方向。

除了要在理念上准确把握课程游戏化的这一内涵外,还必须把握幼儿游戏形式上的生活性和生成性,在环境创设和材料的投放上保持开放性,即不管何种形式和内容的游戏,都必须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前提,注重幼儿的活动体验和自主探索,并对游戏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修正,避免过度使用统一和量化的标准评价幼儿。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在开发主题特色课程的过程中,围绕“海安花鼓”这一主题,先组织幼儿观看花鼓舞表演,引发幼儿模仿的兴趣,再在缺少花鼓的情况下鼓励幼儿用雪碧瓶、小棒、红色即时贴等材料制作花鼓,从而完成整个游戏过程。如此开放和富有生活性的游戏,就可以将教学目标与幼儿的发展需求有效融合在游戏中,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

(三)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

与集体教学相比,游戏活动是一种更为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二者在理念和目的上也各有侧重。课程游戏化强调游戏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渗透,强调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时间,这就要求改革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优化对游戏活动的评价。适当打破原有的刚性管理制度,采取因人而异、因活动而异、因教育目标而异的课程和教学活动评价制度,注重过程导向,才能给课程游戏化提供充分的施展空间。例如,对于新入职或课程组织能力较弱的教师,可以制定较为明晰和刚性的活动指导和评价方案,让这些教师参照方案组织开展游戏活动,但对于理论功底较深、施教能力较强的教师,则应允许他们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实际组织游戏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他们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和组织游戏活动的能力。

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近些年在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多元化、本土化发展趋向已经十分明显,这不但是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过程。因为只有多元化的课程类型才能适应我国不同地区幼儿园发展的实际需要,也只有本土化的课程建设才能保证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需要,就幼儿园游戏课程的概念界定、内在意蕴、基本特点以及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一、从字面上来分析

“游戏课程”是“游戏”和“课程”两个词的组合,这一组合本身反映了游戏和课程间所蕴含的内在必然联系,这种联系集中体现在幼儿的“发展”上幼儿的游戏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自发的,所以也就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凸现了游戏的娱乐功能,而隐含了发展功能。教育者要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加以引导,其目的是在幼儿享受游戏的娱乐过程中将隐含的发展功能进行挖掘,使之从隐性转变为显性。为此,游戏指导者在不破坏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前提下,要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改造,使之变成系统、有序的系列活动方案;换句话说,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是:在形式上要以幼儿喜欢和适应的方式开展,在内容上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常识和各种活动技能的训练为主,在目标上要以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这就是游戏课程。简言之,所谓游戏课程是指以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系列化、生活化、结构化、规范化、技能化的游戏活动方案。游戏课程的这一界定具有五个方面的内涵。首先游戏课程的目的是保证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其次,在形式上要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为主;再次,在内容上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常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为核心,要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辅;第四,在要求上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和教师的参与指导相结合;第五,在评价上要以幼儿获得满足为基础,以社会要求和个体需要相结合的整体发展程度为评价标准。

二、从幼儿游戏的本质意义分析,幼儿游戏的核心功能就是娱乐

其他功能都是在这一功能基础上衍生和发展出来的。如果游戏的娱乐功能消失,那么游戏活动中所产生的其他功能,诸如行为规范功能、认知开发功能、人格塑造等功能都会大打折扣。从幼儿的内在需要来看,幼儿进行游戏并没有什么清楚的理性目的,幼儿之所以游戏就是为了游戏,就是因为喜欢和高兴,就是为了娱乐;幼儿在游戏中能够体验成人难以理解的快乐,他们将多种情感、多种角色、多种向往融入自己的游戏中,而这些活动都是幼儿自觉完成的。从现实上看,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喜欢游戏,没有人引导,没有成人的训练,每一个幼儿天生就是游戏专家。在多数情况下,没有成人的参与幼儿也能非常顺利地进行游戏,成人“虚情假意”或“好心好意”的参与,反而容易破坏幼儿游戏的正常开展。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必需,是幼儿的天然需要,也是幼儿的天性。游戏课程正是尊重幼儿的这一天性而提出的教育方案。

为了更好地适应幼儿本质发展的需要,首先,游戏课程应该是生成的。就是说游戏与课程互为生长点,即课程生成游戏和游戏生成课程。游戏生成课程强调用自得其乐的活动丰富和补充“预设课程”,将游戏作为课程的生长点,新的课程便不断生发出来。课程生成游戏强调用“预设课程”的内容丰富和充实游戏。在教育中引入积极游戏,并将“预设课程”作为积极游戏的生长点,用课程的内容来充实游戏,这样也就可以得到“发展”和“享乐”双重效果。将课程作为游戏的生长点后,不仅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发展的目标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实现,而且学习者也会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获得乐趣,能够享受教育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增进学习者继续学习的兴趣,对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课程是对话的。对话是一种自由地来回、融合而产生的更新或创生的现象。对话致力于消解种种两极对立。课程作为游戏,课程本身成了“对话”的延续。在课程中,教师、儿童与作为“文本”的课程、教材进行对话。这里,儿童与教材之间不再是传统认识中的那种生硬的对象性关系,而是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这里教材作为文本,它是一种语言,它像一个“你”一样自身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在这种对话中,教师和幼儿不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偏见得以克服,不断形成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实现自己人生经验的增长。

最后,课程是体验的。从形式上看,游戏课程是假想的、虚构的,但从实质上看,游戏者在游戏中获得的体验却是真实的。课程作为游戏,在游戏的境界里,教师与儿童都作为游戏者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其中,无所谓主体,也无所谓客体,游戏者与游戏世界直接“遭遇”,其身心是与游戏世界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由此他们获得的是一种真切的体验。课程作为游戏,是儿童的全身心投入过程,是儿童生命的全部展开。儿童不是站在对象的旁边,而是进入对象,与对象融为一体,真正去体悟、创造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游戏课程作为一种完整的教育方案,具有以下几种基本特点

自主合作性。游戏固然是源于生活,但不是生活本身,游戏之所以成为游戏,是因为游戏者将生活中的自我经验和他人经验进行了改造,把本来不关联的事情通过想像、情感等因素进行了联系,再加入情节而形成。这些过程在一般情况下是游戏者自主完成的。就幼儿游戏来说,不但每一个幼儿都喜欢游戏,都具有策划游戏的能力,而且也都善于合作。根据这一特点,将幼儿的游戏进行重新策划形成教育方案的游戏课程,必须充分体现幼儿在课程实施中的自主和合作,使幼儿在感受快乐和合作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

开放灵活性。游戏课程既具有游戏本身的开放性特点,也具有课程本身的结构性,所以游戏课程追求的不是像以往课程实施中的刻板的结构和过程,而是崇尚过程和结果的有机统一。由于在课程方案的制定中注重幼儿的参与,重视幼儿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和需要,所以,游戏课程所制定的方案不是封闭的,更不是刻板的,而是相对开放和灵活的。一种方案可以有多种实施方法和运行规则,组织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将这些实施方法和运行规则,不断连接形成一种完整丰富的结构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和幼儿的实际需要。

整体系统性。游戏课程作为一种教育方案,在结构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内容上具有合理的系统性。课程应该是指导性的方案,而不应该是一种执行程序;游戏课程强调的是整体上的连贯统一,使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归纳组织成具有主题性的整体结构和系统游戏活动。

四、课程是人的活动,课程价值体现着人的价值,人的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密切

幼儿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其本身就具有特殊价值。人的价值体现在人生的整个历程之中,要从人的整体价值上来看待幼儿。因为每一个体的终身发展都是通过不同阶段的独特性与连续性的过程完成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特点,每一阶段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不同阶段任务的完成都必须尊重该阶段发展的特点才能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所以幼儿园教育必须:一要充分重视幼儿在现阶段获得发展的价值,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特点;二要体现现阶段的价值成为后续价值的基础,重视每一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可持续发展”之需。幼儿园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要求幼儿园教育课程必须指向使幼儿成为何种特征的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使幼儿具有这些特征,又怎样保证幼儿具备这些特征,成为理想的人的需要。

幼儿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幼儿园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幼儿园教育课程是整个终身教育开端阶段的育成方案,在教育者有意识的指导下与幼儿教育情境相互作用,从而使幼儿获得全面的基础素质,并使幼儿得到适宜性发展的非义务性课程。简言之,幼儿园教育课程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基础素质的适宜发展。由此可见,塑造完整人格,发展儿童的主体性,实施全面人格教育和主体性教育,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统一于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之一就是要体现课程追求的共同价值,这是幼儿园课程理想价值取向的合理选择。游戏课程的价值取向,理所当然的体现幼儿课程的价值取向,而且由于游戏课程强调游戏的内在精神实质,注重“享乐”,而“享乐”从根本上尊重了该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特点和需要,重视了幼儿阶段儿童认识外界客观世界和环境的特点,尊重了幼儿在接受和认识事物过程中更多的受非智力因素影响的特点。正因为这样,幼儿园游戏课程的价值取向更重视幼儿当下的现实存在,强调幼儿在现阶段获得发展的价值,注重现阶段发展对其以后发展的基础性价值。

幼师清楚的了解幼儿园 政策法规 知识,有助于指导幼儿园教师正确地运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依法施教,依法维护自己和 儿童 的合法权益。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 教育 法规与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儿园教育法规与政策论文篇一:《关于开设“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必要性及课程建设研究》 摘 要:本文根据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对开设《幼儿园政策法规》的必要性及相关课程建设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幼儿;政策;法规 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浙江温岭市某幼儿园教师,将数张虐待儿童的照片(包括扔儿童进垃圾桶、强迫男童亲吻女童或男童、强迫男童露阴、提拽男童的耳朵悬空等)传给网友;山西幼儿园一名老师因幼儿不会做一道数学题,在几分钟内对幼儿狂扇几十个耳光。事件发生后,这些幼儿园教师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的法律意识极其淡薄。 为什么幼儿园教师的法律法规意识如此淡薄?我们应如何加强?笔者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学前教育相比 其它 类别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入园难、入园贵、师资水平不高、"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等问题成为影响学前教育良性发展的大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相继出台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文件,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也陆续制定了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 实施方案 ,大力兴办幼儿园。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给学前教育带来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和需求,以黑龙江省为例,在未来3年内将建成1200所公办幼儿园,按每个幼儿园配备教师30人计算,1200所幼儿园需要新增幼儿园教师36000人,再加之现有幼儿园教师的新老更换,幼儿园教师需求量将会更大。 幼儿园教师的刚性需求,给学前教育专业带来了就业机会和生源,原本没有开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高职高专类院校,为了抢占生源,纷纷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但是这些院校大多缺少办学 经验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课程设置不合理,过多的重视对传统幼儿教师从教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对幼儿园政策法规、师德师风的培养。 二、幼儿园教师掌握政策法规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要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要求"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应"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应正确"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幼儿园教师需要了解我国已经颁布的教育法规,特别需要熟知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 2、幼儿园办园需求 在公办幼儿园数量、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大力支持兴办民办、私立幼儿园,并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方针等文件从幼儿园编班、安全管理、卫生保健、教育、园舍、设备、工作人员、管理等方面介绍幼儿园办园、管理等知识。法律法规等文件便于园长、教师了解幼儿的法律权利、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法律关系、幼儿园与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幼儿园常见事故及法律责任、幼儿园教职员的法律权利和义务、幼儿园日常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幼儿园法律纠纷的应对等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开办幼儿园、规范幼儿园管理、处理幼儿园一些常见法律问题提供相关依据。 3、幼儿园教师对政策法规的领会不深入 我国的幼儿园教师大多学历层次较低,对幼儿园政策法规知识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她们对国家下发的政策、意见和纲领,只是照搬照抄,停留在表层阶段,没有真正领会文件的精神。以《指南》的贯彻为例,我们的幼儿园教师和专业学生能够将《指南》的某条目标熟记心中,并将《指南》每一条目标转化为教学内容,但不能挖掘出深层次的教育内容,挖掘其中隐含的。 三、课程建设 幼儿园政策法规知识有助于指导幼儿园教师正确地运用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依法施教,依法维护自己和儿童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按照国家有关幼儿教育具体标准和指导性文件,结合幼儿身心特点,科学施教。 对于政策法规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幼儿园,而要扩展到在校学生,在校生政策法规的全面学习与解析,对于未来领会、贯彻和实施推广政策法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也能减少用人单位再次培训的费用和精力。 1、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理解现行学前教育政策、法规及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为依法治教奠定基础。能力目标: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有关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条件、经费、教育、卫生保健、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具有运用法律武器正确处理幼儿园出现的有关法律问题和按照政策法规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儿教师。 2、课程内容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幼儿园管理条例》、《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政策法规为依据,编写了符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幼儿园的举办、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幼儿园的经费和资产、幼儿园的园舍和设备设施、幼儿园的卫生保健与安全工作、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幼儿园管理共计八个章节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校本教材。 3、课程 教学 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力训练等方法进行教学。 4、课程评价 采用多元的学业评价方式。一是学业成绩权重分配更突出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50%;二是平时成绩考核内容多样。课堂表现10%、小组合作10%、作业20%、笔记10%;三是考试形式以开卷的案例分析形式组织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天枢.幼儿园100个法律问题[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10. [2]庞丽娟,刘占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试行)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幼儿园教育法规与政策论文篇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是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它的建设水平影响着未来幼儿教师的素质水平。 文章 根据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要求、教师的政策水平低及法律意识淡漠的现实情况,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提出改革的具体 措施 。 [关键词]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 幼儿园政策法规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沈跃珊(1967- ),男,黑龙江林口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一、改革“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必要性 专科层次的幼儿教师是介于本科以上层次的研究型与中等专业层次的技能型教师之间,兼具研究能力与较强从教技能的幼儿园教师。而培养专科层次幼儿教师的学校大多又是近几年在原有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基础上升格而成的,这些院校在课程建设上还不够成熟,学科建设还不够完整。在已开设的各门课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专科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也应该重新审视,加以完善。对“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理由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内容相对滞后、课程实施方法缺少创新、课程评价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目前,课程教学的普遍情况是:遵循着固定的教材和确定的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相关政策法规;学校一般都将其作为典型的理论课进行组织教学;课时分配相对较少;评价方式或采用笔答考试,或采用简单的考查方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2.提高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水平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国家制定的幼儿教师62条专业标准中,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就有2条,它们分别是:《专业标准》第二部分基本内容“职业理解与认识”领域中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幼儿发展知识”领域中的“了解关于幼儿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 3.幼儿园教师的政策法规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漠导致幼儿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因幼儿园教师法律意识的淡漠导致教师暴力对待幼儿事件屡次发生;因教师政策法规水平低和自身业务素质差导致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基本思想理解偏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甚至于教育活动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却是有害于其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三个理由,对现行的“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必须从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的模式、课程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将其建设成目标更准确、内容更全新、方法更科学、评价更有效的一门课程。 二、课程目标的确定:彰显培养法治意识与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性 课程目标要体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特点与个性发展、社会需求、科学发展而制定。新课程改革又将课程目标确定为“三维目标”。第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意指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与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 、人生态度以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学前专业课程采用以上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对于学生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更好地把握三个维度目标具有前瞻与引导意义。 “幼儿园政策法规”是一门帮助学生形成依法治教意识和指导学生未来工作的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课程。课程具体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有关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教育、卫生保健、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律与法规方面的知识。能运用国家的政策、法律与法规指导自己的幼儿教育工作,运用相关知识正确处理幼儿园出现的有关教育、安全、健康、经费、用人、法律纠纷等方面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典型案例,并学会通过合作、研讨等方式,运用幼儿园政策法规知识去分析、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善于多 渠道 收集有关幼儿园的政策法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国家政策、法规习惯的养成;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幼儿教师。 三、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实用与适时更新的特点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内容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不应是学科内容和结构,而应体现学生的发展;课程的内容不应是完全预定的,而应随着学生变化而改变。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策意识和法律观念,掌握有利于指导未来幼儿教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知识,使学生发展成为政策水平高、法律意识强、依法施教的幼儿教师。依据这一核心思想,该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如下特点: 1.选择对未来工作最具指导性的内容。我国当前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内,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办幼儿教育的形势不会改变,因此,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出来的幼儿教师必将会成为社会力量办园的主力军。本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把学生放在未来普通幼儿教师和幼儿园举办者双重位置上来考虑的,为了让学生将来能够依政策、按法律要求去做好幼儿教师、办好幼儿园,课程相关政策法规知识的选择更加突出对未来工作的指导性,主要选择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与资产、教育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工作等多方面内容。 2.设置开放性的课程内容体系架构。从上面选择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课程不是以某一部或某几部、或全部政策法规文件为课程内容,而是将幼儿园的举办、工作人员、经费与资产、教育工作、卫生保健工作、园舍与设备、家庭与社区工作、管理工作这八个方面作为基本的知识架构。具体的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内容可根据知识架构的需要作必要的充实与删减,不追求每部政策法规文件的完整性。 3.适时更新课程内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建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与发展的过程,新的内容不断出台,按照政策法规课程开放的知识体系架构可适时将新的政策、法律、法规内容补充进来。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都可以及时补充到课程之中。 四、课程实施的模式:体现知识运用、探究与合作学习的理念 本课程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突出运用与探究的“六步合作学习模式”。 1.典型案例引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意义幼儿园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案例,设计能够突出本教学内容的认知、应用与探究的问题,指导学生本堂课学习活动。通过典型案例的选择、恰当问题的设计指导学生学习,来体现教师与全体学生的首次合作。 2.提供学习材料或材料获取途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首次合作,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明确将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通过指明本堂课学习的教材内容或讲义内容,为学生提供较完整的学习材料,亦或提供能够获取相关内容的网络环境、图书资料等途径,实现与全体学生的第二次合作。 3.阅读、分析学习材料,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进行分工阅读(为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讨论分析找出能够解决案例中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教师在此环节要深入各小组中,做个别指导,来体现教师与个别学生的合作学习。 4.交流、评价、考核。各小组指定发言人代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对汇报的答案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并做考核评分。教师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根据问题解决的具体情况,给予指导,并作评价与考核。 5.新案例分析。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案例,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去分析案例,促进知识进一步的运用,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6.课下形成案例分析材料。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结合本堂课学习的政策法规知识,深入地讨论、分析案例,撰写出案例分析材料,为课程结业考核做好准备。 五、课程评价的方法:凸显过程性与多元化结合的特征 “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的主要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指导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依法正确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学中要在“运用”上下功夫。评价方法是教师教育目的的直接反映,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的方式是促进学生运用政策法规的重要手段。 1.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课堂上,各学习小组通过阅读学习材料、研究讨论等形式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派专人汇报,其他小组成员对该组的汇报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教师对各小组汇报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并记分;部分考核形式,各小组可参与评分,如模拟法庭。 2.课上评价与作业评价相结合。教师可通过对各小组或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进行考核,给予一定分值的考核评价成绩。作业成绩是教师平时成绩最重要的一部分,教师通过检查学生的案例分析作业,采集平时成绩。 3.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由于本门课程强调政策法规知识的运用,因此,应重视日常学习中的考核评价,使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各占50%。 4.考核形式的多样化。一是要组织多次考试。因为“幼儿园政策法规”课程中的八个方面的内容都是相对独立的,有些内容彼此联系不大,所以在不同内容结束后进行一次考核比较合适。二是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核。例如,以小组为单位的“模拟法庭”:小组成员扮演原告、被告、辩护律师、法官、证人等,模拟审理有关幼儿园的案件;用案例分析题编制试卷考试;编写幼儿园的申办 报告 ;给幼儿园绘制一个室外环境规划图等。 [参考文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Z]. 2011-12-12. [3]林雪卿.幼儿教育法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王民.地理课程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5]钟启泉.“三维目标”论[J].教育研究,2011(9). [6]周天枢.老师和家长需要知道的100个幼儿园法律问题[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7]张燕,邢利娅.幼儿园管理案例及评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张廷凯.新课程设计的变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幼儿园教育论文:《试谈教师体态语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通过实验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信息资料的总效果=7%的词语+38%的声音+55%的人体动作、面部表情。行为科学告诉我们,几乎一切的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 曾有人形象的描述:“组织课堂教学,第一流的教师用眼神,第二流的教师用语言,第三流的教师用惩罚”,这句话形象的道出了教师体态语的重要性。的确,有时候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形象的手势,对幼儿来说胜似千言万语。那么,教师该如何正确运用体态语呢? 一、手势适时准确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是会说话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的运用手势,即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由于幼儿年龄小,生理发育还不健全,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有的教师缺乏耐心,对幼儿做出如:用食指指点、敲教鞭、拉扯幼儿等不良手势。比如教师在批评幼儿时,会不经意的用食指指点孩子的头;在孩子不安静时,用教鞭敲击物体;又如在孩子排队时,由于一些孩子没有站好,干脆不耐烦的上前拉扯孩子的衣服使其站好等。这些都是不尊重幼儿的不恰当的行为举止。一方面,使幼儿在内心对老师产生畏惧感,不敢接近老师,不敢尝试错误,形成软弱的个性心理;另一方面,伤害孩子的自尊,打击孩子的心灵。 二、表情灵活丰富 马卡连科说得好:“教育的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不可能做好教师”。可是,有的老师对幼儿回答的问题不满意时,做出皱眉、摇头、撅嘴等表情;有的甚至在幼儿大吵大闹、不能安静下来的时候怒视大吼,这些都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发展幼儿天真活泼的个性。 在一次教学观摩课上,张老师给小朋友讲《圆圆的帽子飞了》的 故事 ,在故事中人物对话时,她用哭的声音,加上噘着嘴和皱着眼眉代替圆圆说:“我的帽子飞了,飞到了树顶上。”边说边揉着眼睛;用粗的声音,加上憨憨的表情代替大象说:“我有大鼻子,我帮你拿。”然后,是圆圆拿到帽子后,开心快乐的表情。在这整个过程中,幼儿听的非常认真,而且,在张老师讲到圆圆拿到了帽子后,小朋友们还鼓起了掌。 由此可见,教师的表情灵活丰富,还能够调动课堂气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丰富感情。 三、眼神巧妙诱导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们心灵深处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这个窗口折射出来。教师的眼神,应该是最富有表现力的,孩子们能从老师的眼神中得到赞许、信任、鼓励和肯定。但是,有的老师习惯性的只注视自己喜欢的几个孩子,忽视与其他孩子之间的眼神交流,使其受到冷落,影响孩子的情绪和积极性。还有的老师长时间的注视孩子,这样,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和紧张感。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眼神的变化,去组织和维持课堂秩序。讲课前,教师用目光扫视一周,能起到振奋幼儿精神、稳定教学秩序的作用;讲课过程中,教师若能以柔和、热忱的目光均等的分配给每个幼儿,还能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如:特级教师牟丽芳在教学中,眼神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真的境界。一次,她范读课文,手捧课本,声情并茂,同时全班学生无一不在她的眼里,其中,一位学生思想溜了号,她敏锐的发现了这细小的变化,她没有停下来说一声:“请注意!”而是照常读着,非常自然的、慢慢的朝着他踱着步子,仿佛她的踱步是教学所需。当走近他时,看了他一眼,这相视不过是一秒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分明包含了千言万语。这位学生马上悄悄地集中精力,全心的投入到了正常的学习当中。一场小小的风波平息了,课堂上不见一丝涟漪,同学们都沉浸在老师朗读时创造的愉悦气氛中。 眼神的巧妙运用,它所能产生的震撼力,远比教师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苦口婆心来得更深刻,更发人深省。此时的教师不再只是一个施教者,而是一个引导者,指引孩子们前进的方向。 四、身姿挺拔端庄 众所周知,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应该有可供幼儿效法的好举止,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其中,身姿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作为幼儿教师也要像演员一样敬业。从一开始步入教室,教师就要精力充沛、神采奕奕,步伐要轻快而具有弹力,显出自信和快乐,使幼儿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那种蓬勃向上、催人奋进的力量;相反,教师若步履蹒跚,少气无力,则会使幼儿顿生压抑之感。 挺拔端庄的身姿是教师内在气质的流露,是可供幼儿效法的好举止,也是尊重幼儿的表现。 五、服饰得体大方 教师的仪表风度虽然是一种静态的体态语,但是它能给幼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喜欢注意老师衣着的变化、发型的改变等。有的年轻老师追求潮流,喜欢浓妆艳抹、穿奇装异服,这样既不便于灵活自如的投入到幼儿活动中去,妨碍教育教学工作,也会影响孩子们上课的注意力。同时,还会对他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产生一定的误导。

幼儿园环境建设研究与实践论文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3 浅谈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摘要】环境教育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有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它已经成为现在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局势。幼儿园要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让儿童感受愉快,在愉快中获得生活常识和技能;成为健康、活泼、 兴趣 爱好 广泛、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儿童。 【关键词】环境 幼儿园环境 布置 谈到"环境",谁都很熟悉,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身处在一个环境中,环境可谓无所不在,有大有小,幼儿园环境则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个环境。幼儿园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地方,幼儿园的一切都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在今天,人们一直所重视的幼儿园环境的创设提高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被誉为"孩子的第三任老师"!一个好的幼儿园环境就应该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然而多次外出参观学习便发现,有些幼儿园在具体创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一、只求美观,强调环境装饰性摆设。有的幼儿园在墙壁上挂着一幅幅精美高档的壁画,这些"高高在上",缺乏童趣和童真,过于成人化的"精品",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试问这种毫无意义的墙饰怎能为环境教育主体的幼儿服务呢?显然,这与身高仅有一米左右的幼儿是完全不合理的搭配,这将使我们的教育主体白白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机会,再漂亮的墙饰也只能是孩子们眼界以外的摆设。 其二、形式单一,忽视幼儿的参与性。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应当营造一种美好和快乐的氛围,以此激发了幼儿的情绪,使幼儿喜欢与其中的人、事、物交往,而有些老师所创设的环境一味追求形式的美观,为了不让幼儿加以"破坏",有的老师还硬性规定只能看不能动,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点辍。这样,严重缺乏可让幼儿参与的活动变化的内容与机会。 其三、一成不变,轻视环境创设的教育性。有些老师为省时省力,节约装饰开支,一学期甚至一年才搞一次环境布置,不管自己布置得是否有教育意义,是否失去时效性,也不管它是否已"黯然失色",让它成为"永久的装饰",还把这视为节约材料的好方法。其实不然,正由于它缺乏可变性,不能及时为幼儿传递一种新鲜的教育信息,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对它失去原有的兴趣,对它"视而不见"。 那么,我们又怎么去发挥环境创设活动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与主题活动相适宜的环境氛围,让环境创设成为幼儿的第三任老师呢?我园对环境创设尤为重视,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开展环境创设比赛活动,在不断的探索、学习中,我也摸索出了一些创设心得: 1、让幼儿及其作品融入环境,使环境科学化、艺术化。 幼儿每次的作品,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为此,根据幼儿每次活动的作品类型,我会提前设计出不同风格的版面。当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我会指导幼儿自己动手把已贴上标志的作品粘贴在合适的位置,当全部的作品张贴完成后,就会形成一幅别具风格的作品版面。如:中班幼儿作品"太阳花",我先用纸板制作了一棵大树的树杆,再用彩色卡纸做出两三只漂亮的蝴蝶,然后指导每个孩子的花儿错落有致地粘贴在树干的周围,一幅凝聚全体幼儿智慧的版面制作完成了。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一棵"太阳花树",兴奋不已,他们不停地互相欣赏着、议论着,在不知不觉中将个人融入了集体,既分工又合作,不仅展示自己,也看到他人的成功。 2、让环境随季节、时令变换。 不同的季节、时令,周围环境事物都会在不断的变化。通过变换不同的环境让幼儿感知季节时令的转化和更改。如:春天来了,先通过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感知春天,再进行制作活动,幼儿会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进行绘画、剪贴出相关的作品。"黑黝黝的小蝌蚪,带剪刀的小燕子,嫩嫩的小草,黄黄的迎春花,冰雪融化后潺潺流淌的小河"......大家的作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幅春来了的美丽图画。同样,夏季的粉荷盛开,绿树红花,秋季的硕果累累,黄叶飘飘,冬季的白雪皑皑,大地苍茫,都是环境布置的重点,这些突出的带有明显季节特征的作品让幼儿一目了然,并由于亲身的制作体验而记忆深刻。 3、让区域环境生活化。 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半成品和成品材料,并投放与主题相关的丰富的材料。选择幼儿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兴趣的内容,将他们蕴含在区域、自然角等环境中,以满足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如:科学区内收集许多好玩的感应玩具、汽车玩具和发条玩具。幼儿对科学的概念是抽象的,当自己亲手播种科学的时候,教师毋庸多说,幼儿就会收获良多。在图书区投放大量的科技图书,投放名人、伟人的图书、图片及资料照片。图文并茂,深深感染着幼儿。 当区域环境生活化时,孩子周围就形成了一个自主宽松的认知环境,他们在交流中思想进步,在合作中动作迅速发展,而且非常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显性教育和隐性表达的重要因素,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环境伴随着幼儿的成长,同时也展示着他们的点滴进步。环境虽小,却展示着智慧,滋润着心灵,探索者成长。孩子们在自己的作品前体验着快乐,炫耀着成果,欣赏着自己的美满世界。 总之,幼儿的世界应该是美丽的,在幼儿园,他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的。一种经过精心修饰又不露痕迹、源于自然又超于自然的美,让他们的眼睛在经过纯美色彩的无数次浸染之后,变得懂美爱美起来,让他们的双手在制作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变得灵巧起来,让他们的心灵在无数次欣赏之后,变得纯净美好起来。我们应该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环境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让有限的活动环境成为幼儿无限成长的阶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 [2]李晓娟.幼儿园环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 [3]吕曼.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环保教育[J];成才之路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幼儿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篇4 浅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摘 要】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提出:幼儿园教育要让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的活动是社会形势与教育改革的需要,更适合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幼儿环境教育工作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幼儿教学经验,从幼儿环境教育的各个角度幼儿园环境、游戏环境、家园环境、体验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展开全面深入的阐述,对提高幼儿环境教育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幼儿教育;环境教育;精神环境;培养意识 幼儿环境教育工作是环境教育的组成部分,“绿色幼儿园”重在培养人的环境意识,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作,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也是幼教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我们不仅要使幼儿认识环境,而且要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态度和行动。 环境教育具有知识性、趣味性、主动性、探究性、综合性、多维性等特点,所以应从选择幼儿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人手,通过幼儿多种角度的探究活动,让幼儿从感性的认识和自身活动中积极、轻松、自然地接受教育。 为此,我园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机组成部分,脚踏实地地、坚持不懈地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在环境教育实践与研究中,使我们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一、营造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环境 幼儿对世界周围充满好奇,他们是具有一定身心发展特点的顾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积极发展的能动主体,我们应把创设环境作为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力求使园内每幅墙壁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发挥环境教育的功能,注意把装饰性的东西变成幼儿学习的环境,把静态的环境变为动态的环境,通过师生共同创设和布置,激发起幼儿对环境的兴趣的探索欲望,积极活动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成为环境的主人。美丽整洁的充满生机的园舍环境激发了小朋友爱护环境之情。首先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年龄差异,注重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创设,这样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会放开手脚活动。建立成人与幼儿之间平等、民主、宽容、支持的精神环境,会使幼儿在幼儿园这个环境中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和自由,感受到师生及同伴之间的关爱、重视、接纳和理解。 二、在观察和体验生活中渗透环境教育 观察也是扩展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作为幼儿环境教育的第一步,应当让幼儿通过大量的观察,让幼儿了解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要把环境教育纳入园和班的 工作计划 经常进行观察、记录、检查、评估。幼儿园的环境教育不宜独立设学科,应把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及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及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也是养成习惯的过程,平时我们时常提醒孩子要保持室内外卫生,教育孩子爱护公物,懂得节约资源。 在户外活动时提醒幼儿爱护大型玩具,学认一些保护环境的 标语 牌,教育幼儿不攀登摘花,不随地吐痰,保持优美的环境。在进餐时,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浪费,使幼儿懂得粮食对人体的益处及浪费会造成的危害,在公共场所看到他人乱扔果皮纸屑,建议孩子捡起来或提醒别人捡起来放入果壳箱,并让幼儿知道我们要少用或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让他们懂得这是对资源的浪费、对地球的污染。 在炎夏烈日中,让幼儿体验一下在太阳暴晒中和在树木绿荫下的感受,进而向他们讲森林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等幼儿口渴时,让他们 说说 口渴的感受,再让他们在喝水后说说解渴后的感受,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讲水这一环境要素与人类的关系。让幼儿通过对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的体验,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无时无刻都不能离开环境,逐步培养起幼儿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为保护和改造环境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 在大自然中进行环境教育 观察也是扩展知识最有效的方法。作为幼儿环境教育的第一步,应当让幼儿通过大量的观察,让幼儿了解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让幼儿走人大自然分享健康、清洁的环境,亲身体验环境污染对自己的影响;观察沙、石、土的属性及用途;观察风、雨、云天气变化的规律;观察光和电的现象……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对环境的探索和热爱。与大自然的联系是促进幼儿生态理解力的重要因素,获取环境知识的手段是:“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因此,我们积极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走出园门,以大自然大社会为环境教育课堂。 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幼儿认识大自然与周围的生活环境,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接触环境、熟悉环境。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领略花、草、树木给人类、动物带来的好处,从而培养珍惜和爱护环境的情感。在整个观察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幼儿与环境“对话”,使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和“对话”中感觉到科学和技术就发生在其中。从这些和自然、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活动中,幼儿对大自然的产生更浓厚的热爱之情。 四、家园同步、社区配合进行环境教育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 言行举止 、兴趣爱好都会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也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与幼儿园达成教育一致,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环境知识,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和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取得好的效果。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有力保证。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家长和社会的支持、配合。所以,在环境和科学教育中,我们始终注意利用家长资源,给家长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幼儿园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家园之桥、墙壁布置等向家长宣传、沟通,让家长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从而理解和支持我园的环境教育工作,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 五、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幼儿工作者必须增强幼儿环境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自觉性。 (2)幼儿环境教育必须把幼儿园的小环境与社会、自然的大环境有机结合。 (3)幼儿环境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意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做到因人施教。 通过系列环境教育活动,幼儿不仅拓宽了知识面,创造能力也在动手动脑的环境教育中得到发展。环保活动中的许多游戏、实验和操作活动,把保与教、学习与锻炼有机结合起来,使幼儿们常常处在探求新知的激情中,良好的园中环境使幼儿全身心都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工作是跨世纪的任务,我们的环保教育仅仅开了个头,以后我们将沿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少芬.对幼儿环境教育的再认识.[M] [2]林蓓蕾.幼儿环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M] [3]董小萍.幼儿学前环境教育的认识与实践.[M] 猜你喜欢: 1. 幼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2. 关于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论文 3. 幼儿园环境教育论文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幼儿为先。当前,幼儿园已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把环保教育列入教育教学中。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环保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环保意识教育初探》

【摘要】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环保意识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环保教育应从幼儿抓起的实践已为人们所认同,因此,环护教育的时间定位一定要从“未来”前移到“现在”,重点要从幼儿教育抓起。本文首先提出应树立明确的环保教育目标,其次从开设环保特色课程以及进行随机的环保教育和家园配合共同教育等几方面具体论述了幼儿环保教育内容的完善。

【关键词】幼儿园 环保教育 目标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52-01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幼儿为先。当前,幼儿园已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把环保教育列入教育教学中,近年来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教育探索,将环保教育全面渗透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制定明确目标,保证环保教育的长效性

制订环保教育目标首先考虑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根据本园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目标。于是我们展开调查和分析,制定了幼儿环保教育的目标: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家园的情感和责任感;教育幼儿具备基本的环保知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理念。

那么如何将预期目标转化成实施计划呢?我们认为:一要必须使环保教育目标的确定从抽象走向具体,从单一走向多层次。比如,幼儿的环保教育应注重环保意识的起步培养,从生活的点滴做起,通过感知、体验自然,培养起朴素、根深蒂固的环保意识。二要相应改进环保教育的方法。除了目前“为了环境的教育”外,还必须坚持“在环境中教育”,改变传统说教式、空讲大道理的教育方式,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要我做”的想法升华为“我要做”的良好品质,增强幼儿环保的自觉性。

二、完善教育内容,保证环保教育的层次感

1.开设环保特色课程

我们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语言教学、社会教学、艺术教学等五大领域中进行。例如,在语言教学中,通过看图讲述《一条陌生的鱼哭子》、故事《小鸟搬家》等活动,让幼儿在语言中受到启迪;在社会教学中,通过《吸烟有害人》等活动,让幼儿在活跃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在艺术教学中,则通过打击乐《雨中的故事》、绘画《小鸟的家》、手工《变变变》等活动教育幼儿,并在各个区域中投放大量的废旧物品并将其变废为宝,让幼儿感受到废物是可以再利用的。通过以上活动让幼儿在唱唱跳跳剪剪贴贴画画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个成员,逐渐明白人与大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道理。

在将环保教育渗透到以上各个学科的同时,我们还设计了综合性环保课程。如:《可怕的废电池》,我们先通过一节课让幼儿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展了一次废旧电池回收宣传活动。对于这次环保宣传活动,全体幼儿都非常积极、重视,纷纷从家中收集并带来大量的废旧电池交给我们回收统一处理,师生共同制作废旧电池回收箱,并将废旧电池的危害告诉自己周边的人们,使班级性活动带动全园性活动,为保护环境尽了自己的力量,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废旧电池对环保的危害,明白应该统一回收处理的道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植树节(3月12日),我们一方面让幼儿知道树的相关知识和植树造林的好处,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植树造林和破坏森林的录象,另一方面则结合我园“走向大自然”的特色活动,成功地组织了幼儿及其家长“小手牵大手,共同植树护树”活动,让幼儿到附近的留安山上体验植树的乐趣和艰辛。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我们将6月5日所在周定为环保周,并设计了一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尤其在“6.5”那一天,鼓励幼儿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活动,每个幼儿身披绿色环保礼仪带向行人发传单,宣传有关的环保知识,在居住的小区开展专场的演出活动,通过唱歌、跳舞、诗朗诵等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进行随机的环保教育

随机教育主要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环境习惯,使幼儿的一举一动符合现代人、文明人的要求,教育幼儿都要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如:一次手工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满地的纸屑无人理睬,我们就抓住这一现象进行随机教育。首先我们给幼儿上一节有关的“纸”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纸的用途及造纸的原理,同时了解浪费纸是一种污染环境的行为,大家必须要节约用纸。在如何节约用纸中我们还设计了游戏《我和报纸一起玩》,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许多废纸是可以再次利用的。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一个纸篓箱让幼儿将废纸都放进纸篓,统计比较一天班级浪费的纸张数量。所以现在班内处处干净、整洁,哪儿有纸屑幼儿都会主动捡起,自来水漏水会跑去关紧,离开教室,教师会随手关灯,每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会为自然角的绿化浇水。我们还努力创造条件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挂在教室及幼儿园的各个角落,时时刻刻提醒幼儿,不但美化了环境,也进行了环保宣传。

3.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环保意识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与孩子长期亲密的接触,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我们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环保教育的影响,努力做到家园教育同步。有些家长自身环保意识极差,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破坏环境的行为视而不理,这势必造成家园教育目标的分歧,因此,我们在召开家长会时,与家长们一起了解有关环保的信息,宣传环保的重要性,让家长也知道环境保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唤醒家长的环保意识。如在开展主题“各种各样的纸”活动中,我们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收集各种废纸,用废纸进行再造纸,并教育幼儿不浪费纸张、不随意丢纸屑,收集各种可乐瓶、易拉罐制作各种户外玩具,如小拖车、拉力器、钻圈等。通过家园联系栏,定期向家长介绍阶段环保教育的目标,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帮助幼儿巩固各种良好的环保行为。

培养幼儿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初步养成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幼儿初步养成探求精神、全球意识、主人翁意识以及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长期、细致地工作。我们将立足于未来,扎扎实实做到以园为本,大力开展环保研究和环保课程的开发。利用一些途径方法,继续对我们的小朋友及其周围的人群发挥辐射作用,让更多的人、组织纳入环保教育的阵营,让更多的孩子从环保教育中受益,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参考文献:

[1]武志同.《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

[2]吴飞飞.《对幼儿园环保教育的几点看法》,选自《学前教育》,2004年12月

[3]方燕.《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七月

[4]陈德容.《幼儿园探究性学习活动环境创设与利用》,选自《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3月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幼儿园环保教育论文

可以划分五大领域进行各个领域的解说和教育目的

幼儿园文化建设和研究论文目录

内容简介: 在全民打造文化的时代中,我园积极开展文化建设,出现了自卑心理、口号文化、虚伪文化和贪多求急的状况。学校不在于大小,重视校园文化则“灵”;学校不在于简陋与华丽,搞好校园文化则“名”。如何打造适宜我们这样规模较小、条件落后的幼儿园文化,我们从树立信心、静心凝视、尽心打造、耐心积淀几个方面出发,脚踏实地的创造我们自己的幼儿园文化。

关键词:校园文化、信心、静心、尽心、耐心

一、背景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北京史家胡同学小校长卓立说,一所好的学校应当建设有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精神,这种文化应当是同学校的现实相适应。

学校不在于大小,重视校园文化则“灵”;学校不在于简陋与华丽,搞好校园文化则“名”。我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创办于上世纪,至今已经走过19年,创办初期是根据6个班规模建造的,幼儿园园舍小,校舍旧。最近两年,从幼儿园的三年规划、十年校园文化规划到一校一品建设,幼儿园的发展从看外在成绩到重视内涵建设,打造幼儿园文化成为幼儿园的立身之本。我们结合幼儿园多年来的特色体操,意欲打造“灵动”文化。所谓“灵动文化”,灵是智慧,动是健康,灵与动的结合就是智慧与健康并存,这是我们培育孩子的目标;还有一层意思是,“灵动”是充满灵气的动,是一种动与静的结合,是一种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的行为文化。两年来我们根据规划,努力打造我园独具特色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参观对比同行学校,发现一些校园文化建设会出现的共性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探讨。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自卑心理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规模,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产品”这是企业文化论,同时也运用到了学校文化。我园不属于我市的一流幼儿园,甚至说是二流都有点困难:规模小,校舍旧,条件落后,综合竞争能力不高,教师们经历了几次挫败以后,竞争意识淡泊,与蒸蒸日上的幼儿教育形势差距拉大。教师们用传统的观念看待,感到文化是高深的东西,遥不可及;再用比较的眼光看我市文化建设前列的实验小学、绣湖小学、宾王中学等等,都有美丽的校园,完备的设施,庞大的师资队伍……老师们普遍产生自卑心理。

(二)流于形式口号

有个案例:专家去一家企业进行内部培训,发现墙上挂着“终于职业、忠于企业、忠于人格”一句口号,就问:一是什么是终于职业、忠于企业、忠于人格?二是为什么终于职业、忠于企业、忠于人格?三是怎么做才能做到终于职业、忠于企业、忠于人格?结果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这种空虚的“口号文化”在我们的学校也是一样的存在。在制定校园文化规划的时候,大家都摩拳擦掌,意欲打造“灵动文化”。提出了“快乐、求真、善美”的园训,意在打造温馨、宁静、阳光、创新的园风; 挚爱、善诱、严谨、活泼的教风;勤思、善动、好问、乐学的学风。可在实施中,理念归理念,工作归工作。演变成我们天天说文化,月月说文化,说来说去,停留于文字的表述,口头的口号。

(三)浮于虚伪表面

一些幼儿园投入大量资金把学校的硬环境建设得很漂亮,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的确在客观上为幼儿的学习、生活、锻炼和教师的教学等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但如果软环境很差,忽视师资队伍、创新精神、管理制度、服务意识等软环境建设的倾向,那也只是金玉其外。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学校的名气不在于有没有大楼,而在于有没有兢兢业业的教师、有没有学术氛围和创新精神。

一次参观幼儿园活动,宽敞的走廊都用艺术作品填满了:有家长做的立体人物造型,有用各种材料做的美术作品展览架子,有老师制作的瓦罐艺术作品……我们赞叹不已。可是一位专家老师一语道破问题:这些东西是教师和家长制作,可看不可操作,于孩子有多少教育成效?放置在走廊上,对好动成性的孩子来说,妨碍了他们在走廊上开展游戏。反观我园,这样的情况也一样的存在,走进班级琳琅满目,作品丰富,班级的风格是什么?具体的内涵是什么?对幼儿发展、文化发展有什么作用?教师自己也很迷茫。

(四)喜欢贪多求快

文化是广泛的,包括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几个方面,文化的创设要全盘考虑,各方面都要齐头并进,于是出现了贪多的状况。做完文化规划:重修考核检查制度;成立环境创设小组,每星期更换展示栏、更换家园联系栏,每月的主题环境要跟进,整体环境创设每季度更新;起草报告,要求暑期维修整改;抓教学、抓精神建设……结果教师们从兴致勃勃到疲惫不堪。过多的活动增加了老师们的负担,不但想要的文化建设活动完成不了,更是影响到了基本的教学质量。

求快表现的是人的思想。我们越是想改变别人,别人越是不想被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她长期的环境、教育等背景支撑下形成的,能用几次头脑风暴、能开几次会议、几次学习就能够改变的`吗?越急,就会使用一些极端的方式,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严扣考核分值,与绩效严格的挂钩,很容易形成教师不做没事,做多错多的负面想法。

三、解决的策略

(一)信心——自信中树立共同的文化信念

1.例数成绩树立个体竞争意识——硬件不足软件补

利用暑期政治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进行自我剖析,回忆每一个人工作中的成绩。老教师们骄傲的说自己曾经是先进,在之前的比赛中曾经获得过奖项……新教师们述说自己在考编制以前是怎样积极工作,是原单位的骨干教师,是原单位领导最重视的人才……老师们越说越来劲,曾有的“辉煌历史”激起了美好的回忆,美好的回忆激起工作共识:我园虽然园舍小,硬件差,但我们有一支基础很好的教师队伍,我们没有理由输给别人,我园要发展,就要树立“硬件不足软件补”的集体意识,激发出老师们潜意识中的竞争意识。

2.解读“文化”树立群体自信意识——适合自己幼儿园的文化,就是好文化

“什么是文化?”“学校文化是怎么打造的?”“我园的文化建设怎么做?”幼儿园文化建设专项论坛老师们有备而来,大家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活动,老师们发现文化并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只要打造适合幼儿园的文化,就是好文化。

3.熟记口号内化团体发展理念——动静交替、智慧与健康并存的“灵动文化”

其实我们中国是一个崇尚标语口号的国度,我们制定的一训三风就是我们文化建设高度的概括,我们在墙面上挂上我们的园训,利用各种会议,业务学习活动,专门开展文化发展研讨活动,让一训三风在教师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原本就是教师们共同参与制定的,已经熟能掌握,还能在具体的活动中进行诠释,教师们念多了“口号”,熟能生巧,感悟出自己的想法,口号就慢慢的内化,“灵动文化”的理念形成了教师们共同的理发展信念。

(二)静心——冷静的眼光凝视文化建设

凝视,是专注的看。带有审视中的反复推销、琢磨的味道,又饱含深情,带有情感的看。对一个幼儿园文化的建设,园长要具有冷静的态度,身在其中参与活动,又要置身事外,细心观察,进行分析思考。

1.凝视目标——把握方向

一方面牢牢的把握住幼儿园文化规划中长远目标这个舵,要结合领导部门的工作要求与政策实施,又根据每个阶段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教师们的工作状态,时时凝视,适时调整目标,促进幼儿园文化朝着既定的目标,牢牢抓住教育的本质一步步发展。

比如我园的物质环境创设三部曲:第一步,在制定文化规划时,一切都朝着好方向设想。我们期望园舍的整体翻新,从外墙旧钢砖改成外墙彩色粉刷,内部的厕所重新装修,破旧的地板上铺上卷材……现实是残酷的,我们无法争取到那么多的资金。第二步:第一年维修教学楼的屋顶,粉刷发霉墙面,保证幼儿园教学楼的安全与卫生;第二年我们争取资金重新改造幼儿园的大门、重新装修卫生间。我们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逐步的改善幼儿园的办园条件,打造小而温馨的家园式的幼儿园。第三步,出现了一个设计规划时没有想到的情况,幼儿园所在车站村在争取旧村改造,有可能我园会在这个改造中从新规划,建造新园。我们的目标放弃外墙、地面等外在的美化,尽可能的从幼儿的需要上考虑:改建图书室,补充体育活动器械,建设操场上半开放的体育器材室,丰富体育器械,准备多媒体进教室,活动室内添加活动的玩具柜子。

2.凝视过程——把握节奏

凝视幼儿园规划文本,确定1——2年工作目标;凝视学期工作计划,多维度、多方面的提出一个学期文化建设的内容;凝视每一个阶段的文化建设内容,把握调整好建设的节奏。比如幼儿园在一个阶段内,碰上教研活动,又安排了一个节日文化活动,还有市级层面的计算机比赛。如果三个内容齐头并进,教师们精力有限,教研课缺乏创造性,节日文化匆忙而过,而比赛的准备又充分不了。需要给全体的教师都这样嘛?分析一下,选出两个中班的老师参加比赛,而大班幼儿对节日最有感触,那么就让大班教师承担节日活动的准备,余下的小班教师承担教研课。各年段都有自己的重点,需要的时候大家群策群力,让每一个活动出最好的成效。大家忙碌而又有成就感。

3.凝视结果——提炼文化

每一个活动、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反思。一方面查找不足,梳理问题,分析原因,达到反思、感悟、改进的目的的成效,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借鉴;另一方面,通过凝视活动,从外部显现的问题看到内部,可以提高理性的认识。例如:一次环境布置评比,老师们都很积极的参与,利用国庆放假的实间偷偷的回园布置,但有比赛总是有赢、有输的,公布成绩的时候,一个40多岁的老师都忍不住哭了。事后,我仔细的分析,这样的评比,激励部分优秀的老师的同时更多的会伤及能力稍弱的群体,几次的失败,他们会丧失努力的动力。以后评奖要多方面,比如设:最美班级奖、先进设计奖、创意奖、奋进奖等,这样有利于竞争意识和奋进文化的形成。

(三)尽心——脚踏实地让文化建设落实到实处

1.抓物质环境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我园建园早,园舍陈旧,教学设备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打造“家”的环境。我们期望通过努力,逐步的改善办园条件。虽然简陋,但力求整洁、有序、美观、温馨、适用。就如同一个家,不需要很大、很豪华,但求精致而温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环境的打造要教师们用心。要让视线所看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建设文化长廊,将我们的理念让老师、家长紧记。布置我们的体育廊,让孩子们感受幼儿园的运动氛围;与幼儿家长共同布置教室,抓好班级环境文化建设。逐步更新装修,从维修屋顶、更换电线,接入网线,配备电脑进班级,更新陈旧设备,为教育教学提供保障;完善的校园设施为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

2.抓课程建设——推进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最凸显的内容,而一个学校的特色建设离不开特色课程的建设。拓展我园的特色——幼儿基本体操,将体操中的艺术与体育完美结合的特性进行延伸,将艺术活动进行嫁接,以体育教学为基础,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和审美原则,教师综合利用艺术表现手段优化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幼儿感兴趣的球、绳活动,将一物多玩、队形变化、节奏训练、轻器械操等融合进体育课堂,整合体育课程而生成的体育课程。艺术体育课程融合艺术与体育,涵盖丰富的非智力因素(比如说意志力、合作能力、勇敢的品质、创造能力、美感的训练等等),其快乐运动的目标为我们“灵动”文化打造出独特的“动”文化。我们从年段发展目标,年段游戏收集,体育课堂打造,幼儿发展评价几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教研,争取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园本课程。

3.抓行为管理——促进文化深度发展

重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将会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我们针对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要求,有习惯养成的要求,我们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有明确的要求。行为习惯养成月、保育工作经验分享、一日活动环节优化等等活动,去报幼儿习惯养成,是“静”文化的把手。我们也重视教师行为文化的打造。班级环境整洁有序,备课严谨、上课认真、开会准时等等,为孩子“静”文化做出示范榜样。

4.抓活动开展——让文化多姿多彩

(1)节日文化

节日都具有纪念意义,对于德育是不能或缺的内容。传统节日是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内涵,如端午节、清明节、元宵节等等。而现代节日与世界结合,具优越的时代性,教育性也不容小觑,如爱眼日、世界水日等等。有选择的安排节日活动,整合一个学期文化建设的重点,每学期2—3个节日活动,既能丰富园文化,又能有效的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早期我们开展的“爱牙日”活动。收集有关牙齿的知识、图片,进行了保护牙齿的图片展。爱牙日当天邀请了牙科医生妈妈给我们孩子们进行爱牙讲座,班级中学习刷牙歌,孩子们知道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又学会了刷牙方法。

(2)大型活动文化

两年一次的游园活动,两年一次的体育节活动,大班毕业大聚餐活动,元旦大型亲子活动。这些活动深化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的展示,有利于文化的积淀。

(3)家园互动文化

家长助教、班级小型的家长亲子活动,亲子春秋游活动,结合主题教学家园活动,有利于家长了解幼儿教育,感受幼儿园的文化,有利于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形成家园互动式文化。

还有展板文化,呈现幼儿园的特点;论坛文化,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深化;教科研文化,为教师们的成长奠基……

(四)耐心——给文化发展留有空间

幼儿园文化建设,牵一发而动全身,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小到每一个活动、每一个介绍,班级文化建设、幼儿园整体文化建设,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断地培养和孕育,才能孕育和产生。耐心等候孩子的发现,耐心等候老师的成长;耐心等候行为习惯的养成,耐心等候精神文化的积淀。我们要向着文化规划的方向,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实施,摒弃急躁的心理,守得住寂寞,不应该在轰轰烈烈中走向衰亡,而要在默默无闻中不断前行,在岁月的积淀中成型。

四、幼儿园文化建设中要树立的几个意识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

幼儿园文化建设是以幼儿园发展为前提的,而优秀的文化会推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文化就是以幼儿为主体、以各种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幼儿园为主要空间、以幼儿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幼儿园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园文化的时候,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才能坚持文化发展的内涵。

(二)要有引领意识

1.专家引领

邀请专家来园进行讲座,参与我园的教研活动,与专家讨论我园的文化定位,专家的高屋建瓴,有利于拓宽教师的视野,有利于教师形成先进的理念。

2.园长理念引领

园长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一方面要做思想上的领导者,另一方面要做踏踏实实的实干家。园长思想站位要高,走在主流思想的前位,让青年教师感受到园长的魅力,幼儿园的文化才能在园长的引领下获得实施。

3.骨干引领

由教师中的佼佼者培养成幼儿园的骨干,既有积极向上的思想,较强的业务能力,本身又立足于一线教育,更能走入到教师的心中,起到承上启下的效果。比如上课有特色的金老师,承担教研活动,带领教师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研等活动,她独到的分析讲解,让青年教师们心服口服;美术有特长的小吴老师带领老师们承担幼儿园环境的创设,独具匠心的设计,促进环境文化的发展……

(三)文化建设要有沟通意识

沟通是实现教育思想统一的最佳途径。一个能上顺畅沟通、同事之间相互沟通、师幼之间平等互动、家园友好沟通的幼儿园,必能形成上下一致的理念,取得文化建设发展最佳合力。

1.创设宽松的沟通环境

园长要坦诚、虚心,既听得好听的话语,也要能接受批评。本着发展的原则,在幼儿园内广开言路,创设宽松的沟通环境。引导教师们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要让人感觉到沟通的正面效果,使之有诱因进行新的沟通。

2.沟通要形式多样化

沟通要有不同的沟通形式。比如面谈、书面报告、书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还有团队活动,等等。沟通的书面形式容易掉进文山会海之中,但口头沟通又容易被个人的主观意识所左右,所以沟通形式要多样化,尽可能的做好沟通的计划,并且要因人而异。对平时爱面子和争强好胜的老师采用“一对一”的沟通方式,让教师转换角色,站在不同的角色位置(如园长的、优秀教师的、家长的位置)创造暖心、顺心、舒心的和谐沟通氛围,以理服人。对家长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家长找到共性问题,让家长先有共鸣,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一般都能让家长接受。

3.沟通要形成制度化

沟通随时可以进行,但要想成为幼儿园文化的一部分,就要形成一些沟通的制度。比如教代会、面谈制、家长工作制、定期的问卷调查制等等。

信心、静心、尽心、耐心,用我们朴实的心理、扎实的工作,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热情,打造适宜我们自己的幼儿园文化,引领幼儿园可持续的发展。虽然道路曲折漫长,但我们秉承快乐、求真、善美的园训,乐观前行。

刚独立的农村镇中心幼儿园正处在起步阶段,总想借鉴、学习城镇园所有一切好的资源,希望能搬回幼儿园为己所用。可农村幼儿园与城区幼儿园相比,在办园规模、办园经费及其设备各方面都有很大差距,作为刚起步新独立园的园长当务之急要学的是什么?办好一所幼儿园成功的动力,源自于园长在幼儿园组织文化上的铺设。如何根据本园自身特点建设有鲜明特色的幼儿园的组织文化?如何利用文化管理功效优化幼儿园组织管理已成为新园在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在全球化、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园更应试图跳出自己的小天地放眼于世界与未来,参考借鉴城区示范园组织文化、企业组织文化的有益经验,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导入幼儿园的管理之中。形成当代农村幼儿园组织文化新景象。一、 组织文化概念组织文化是某一组织在处理其外部适应性和内部统一性时出现或创造的一种工具。组织文化,即组织在适应外界和统一内部成员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逐渐不为成员觉察的隐含性假设。组织文化的本质是“人们行事的方式”。是组织的理论价值观、是组织的灵魂、是组织生存的基础、是组织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关键。幼儿园组织文化就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形成以组织精神为核心,以组织目标为动力。从幼儿园文化中组织文化的视角来看:幼儿园组织文化主要有四因素:幼儿园文化理想的导向;办园价值的群体认同;办园体制与机制的完善;幼儿园领导的人格魅力和领导艺术等。二、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组织文化的内涵式建设说到幼儿园组织文化,通常我们将幼儿园文化中的组织文化从实践活动的构成划分为这四个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行为文化层面。这几个层面的幼儿园文化并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一定的精神文化的作用有赖于一定物质文化的保证。正如物质文化的建立有赖于一定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支持一样,它们相互依赖、互相补充。而制度本身要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而精神文化的倡导与开掘则是制度和规则的集中反映。精神文化深入到比制度更深的层次体现到人的行为。扩展到我们常讲的幼儿园的氛围、风气、风貌等等,都正是幼儿园组织文化品位和作用的自然体现。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结构如图所示: 那么,如何来建设农村幼儿园的内涵式组织文化呢?(一)从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物质文化层面来看: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物质基础层包括人们选择、制作安置物质方式(内隐规范)以及这些方式背后假定(内隐概念)。即是表露于外的一种形态,如:组织形象、文化环境、园风园貌、自我形象与质量等;又是一种发自内形与外,深层文化隐现其中的一部分组织文化,比如,幼儿园环境是否使教师和幼儿产生和谐、稳定和安全的感受,幼儿园建筑、布局是否体现以人为本,是否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园环境是否具有审美价值,是否具有教育性等都是幼儿园物质文化的重要表现。 幼儿园环境和园容园貌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幼儿园根据本园经济条件下可在各设施、园舍建筑上等方面投资,如幼儿园建筑、布局、教学设备等。园容风貌是幼儿园文化的表征,体现实用性、艺术性、独特性的标志,,包括园舍、园名称,园容风貌设施,室内装饰、宣传橱窗、各种教学、等都是园物质文化精神内涵递归的折射。幼儿园应有各班独特的中性色彩背景、加上师幼共制的墙饰作品,给人独特、清新、明快、丰富的感觉。创设一个开放性的环境,在空间环境与各种设施的布置上,提供便于幼儿自由操作和灵活取用的设施和材料。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作为向儿童传递信息、创设氛围或展示其学习成果的有用之处。在室内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上,以孩子的需求为己任,在活动区的设置、材料的投放等环节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幼儿做活动的主人。幼儿园还应注重创幽雅环境,在幼儿进餐、午睡起床和游戏时播放些轻柔音乐和儿童音乐调节情绪,暗示生活环节的过渡。此外,我们更应创设由幼儿园的小环境向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大环境拓展,组织幼儿到超市购物,参观蔬菜大棚,到田间捉小虫,摘豆摘橘子等亲子活动,到敬老院慰问活动、到海边踏浪活动等,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让幼儿从生活中体验乐趣、受到教育。(二)从幼儿园组织文化的行为文化层面来看: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行动文化是指人们行为背后所表现出来的内隐规范和内隐概念。不是一种个人属性,而是一种受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并持续产生影响的个人状态。其行为文化的建设根本是人员不断改进对待各种行为的态度和方式。幼儿园组织文化中的行动层包括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从人员结构划分为:组织中领导者行为、模范人物工作行为和教工行为等。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更正角色,通过在政治上引导、业务上指导、生活上关心、感情上沟通等方式,用自己特有的神韵感化、凝聚、引导着园内每一个人。其次必须具备“严、细、情、实、恒、新”六字管理能力。坚持学习“‘耳勤’,多听意见;‘脑勤’,多思考;‘腿勤’,多走动;‘口勤’,常开口;‘手勤’,多动笔”的五勤治理能力。再次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能力。最后园长必须深入课堂,脚踏实地,深知自己所处环境,认清问题所在然后勇于面对。幼儿园组织中教工行为决定了组织的精神风貌和文化程度。在组织文化结构中,对幼儿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生产有形产品,而是优良的教育质量与服务,要想在众多幼儿园中竞争大潮于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想办法凸现优势、弱势、劣势。而幼儿园提升保教质量与师资水平的提高是维系幼儿园品牌的根本保证。在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和服务质量给予很高的期望,幼儿园既是教育机构又是服务属性。服务家长、服务孩子、服务社区一直是幼儿园所取向。如星期六留园,早晚餐托等特别服务,农村幼儿园可根据当地特点,无偿为家长早送晚接超时服务,雨天借出雨具,外借幼教刊物,幼教经验传递咨询等项服务。其实它不仅仅体现在对当时在园的幼儿及家长临时性服务,还要从家长和幼儿角度思考,检验自己所提供服务是否使对象感到真正的心理满足和愉悦,使家长和本人互相后有一种满足感并不断地与本人本园联系交往等。要做到优势服务离不开有一支综合素质的队伍,离不开系列的师德、业务、思想、文化、艺术以及交往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在新课程改革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首先转变自己角色定位,扮演着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倾听者、研究者,纪录者等多角色转变,营造出园内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宽松自在的精神氛围。农村园可组织老师开展业务竞争,写心得、交流、反思、发扬光荣传统,保持专业水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还要注重对青年教师身心理念人格美的引导,树“六心”(爱心、童心、关心、细心、恒心、平常心)、弘扬敬业爱岗、勤奋好学、开拓创新,维护团结、为人师表的基本理念,使她们能以良好的心态处理好每一件事:1、无论对人还是对事应有一个正确的看法,相信事物的发展虽有曲折但总是向前的; 2、了解自己、正确估价自己,并能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及时调整、转换自己的角色位置; 3、学会“退一步、进两步”,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 4、要认识到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发展别人就是发展自己; 5、要学会在理解、宽容中时时把微笑留给孩子。从而将组织的理念价值观贯彻在园的日常运作中,明确自己对服务对象和社会责任及义务。优化幼儿一日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园、依法办园强化幼教工作者的主人翁意识。幼儿园可以有目的、有规划、有策略地组织几次教师团队训练等群体行为活动,营造心手相连,肝胆与共,能共同探讨幼儿园各项重大事件,齐心合力开创幼儿园工作新局面的群体。幼儿园的每一个教工在工作中要不断激发出个人潜能,珍惜各种学习机会不断充实自己,为提高业务水平和个人成就提供动力。幼儿园可以制定师资培训激励计划和教育培训制度;园领导及模范人物带头学习,鼓励各类人员参与业务培训和教科研活动。群体的行为塑造是靠每位教工认同组织文化,以积极的处事态度去从事共组,以组织宗旨等价值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三)从幼儿园组织文化的制度文化层面来看: 制度文化是渗透于幼儿园的各种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规章制度是幼儿园的法,是科学管理和组织正常运作的保证,但建立新时期的制度文化必须凸现“以幼为本、以师为本、以园为本”的文化。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幼儿园人本管理把“人”作为幼儿园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幼儿园最主要的资源,把学校师幼为管理的主体,特别关注师幼的生命、弘扬师幼的价值、激发师幼的潜能、发展师幼的个性,具有管理权力下移,管理人性化、开放式,培养团队精神等特点。在建立制度与执行制度后,柔性管理是人本管理的一种新措施。强调情感管理、塑造组织文化,推广民主管理,注重“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在日常管理中,做到管理权利下移,如:有外出观摩或接受公开活动的任务时可把分配权放到教研组来协调……在学习管理思想上,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成为管理思想的潮流和主体,并融合本园实际实施相适应比较具体的管理思想,实施以人为本,重在激励,贵在和谐,根在文化,本在育人的人本管理策略,充分体现幼儿园制度文化的真正内涵。在新课程改革中激励是幼儿园人本管理最基本的原则。我们通过目标激励、成就激励、物质奖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表扬激励、信任激励等方式,适时满足师幼的心理需要,以求得师生积极性的“最大值”。即以体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激活人的创造性、发展人的个性为基点,凭借人性化、动态化、简约化的理性管理制度以及制度背后的东西,使教学管理从制度的评判约束走向人本的引领关怀,创造一种基于制度规范而超越制度文本的和谐的理性管理文化。(四)从幼儿园组织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来看: 精神文化是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彰显幼儿园文化的多元价值。幼儿园组织的文化的精神层就是组织精神文化在组织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而影响下长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幼儿园组织团队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风貌、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等内容,是幼儿园组织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升华,在整个幼儿园组织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幼儿园组织精神是现代意识与幼儿园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通过以见解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来概括,通常以园歌、园训、园规、园徽等形式表现出来。每个园根据本园实情确立办园目标、办园理念、治园方略。确立起组织的共同的文化理念。目标追求与价值观,增强集体意识,激发起青年教师好学上进开拓创新向着共同目标和理想,团结一致奋斗追求的氛围。 我们把幼儿园文化的价值充分地体现在师幼的各种活动中,蕴含在各种物质载体中,融化在每一个精神载体中,使师幼在幼儿园文化熏陶下,完全融入到幼儿园文化中,自觉参与幼儿园文化建设。我们以一年一度的文化节、艺术节、爱心节、体育节为载体,广泛组织师幼积极参与,充分展示“本园”的文化精神,不断融入并创新幼儿园组织文化。精神文化是塑造幼儿园组织文化的品牌亮点。它既是一种思想,理念的引导,又是一种示范,既是一种追求的目标,又是已经形成的一种群体精神与作风,它虽看不见,但如气氛,无形的弥漫于组织成员的心目当中。继承原有厚重的幼儿园文化积淀,是新课程改革的沃土,也是提升管理品位的源泉。幼儿园文化作为幼儿园办园思想、办园历史、育人环境、特色等的综合体现,是具有鲜明特色、浓厚文化底蕴、自然和谐的幼儿园理念形象,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塑造、无声的熏陶和感染,是实施素质教育潜在的隐性课程。幼儿园组织文化是幼儿园文化的精神灵魂的体现,是幼儿园意志行为的体现,是幼儿园理性制度的体现,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当然,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就是在于能否让组织凝聚成一个集体,让教工获得共同的理念,并遵守共同的行为规则,让教工超越生计奔波,获得做事业的不竭的精神动力。在农村幼儿园组织文化中要努力实现园所物质文化个性美、行为文化的人格美、制度文化的人性美,精神文化的人文美。当然,要培植有鲜明特色而且富有时代的幼儿园组织文化,需要长期、艰苦、创造性工作。我们希望,幼儿园的文化犹如一股清新的空气,它让教职工们共同追寻,它让孩子们享受快乐,它让家长们驻足留望,它让幼儿园永远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论文

论文:浅谈幼儿园教育实施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帮助我们幼儿园教师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指南》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发展的内容为线索,以辅助幼儿成长的教师、父母长辈等成人为服务对象,依次强调了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学习和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教育建议。而这些内容都遵循《指南》开篇的“说明”,尤其是“说明”中关于实施《指南》应把握的四个方面——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这正是基于整体的关于幼儿成长的理论的操作性转化。当前许幼儿教师在教育幼儿时虽然方法正确,却往往只是凭直接经验或者直觉,不知其所以然,这是对幼儿成长的相关理论理解较少的原因。因为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往往不能举一反三。过于依赖“经验”,滞后于专业发展,会阻碍幼儿教师的发展。在懂得和依据理论的基础上拓展方法、技能或者策略,才能保证举一反三的个人专业发展,也才能提升幼儿教师专业团体的成长。

一、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我们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教育。

在语言领域《北风娃娃》这一教学活动中,季节正是冬天,幼儿自然而然的能够感受到天气的变冷,同时也能够发现自己的穿衣打扮也在变化,对于冰和雪的出现感到非常的好奇以及欣喜。这个活动主要的目标是让幼儿认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尝试根据画面认出相应的故事内容。了解天冷水会结冰,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在活动准备上,我特地准备了真冰,能够让幼儿亲自的体验一下遇热冰会融化的道理。我给幼儿讲完故事以后,提了几个问题,幼儿对于故事大致做了一个了解,但是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水洼变成冰这个环节,并不是很理解,觉得很奇怪。于是,我就拿家里的冰箱做了一个简单的比喻,把冰箱里的冷气来比作成北风娃娃吹出来的冷气。这样,拉近了幼儿的生活与科学之间的距离。让幼儿初步了解了天冷水会结冰的这个道理。但是对于冰化成水这个难点,幼儿又产生了疑问,于是,我就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冰块,带着幼儿来到户外,在太阳下面,一起来观察冰是怎么变成水的,又提供了吸管,让幼儿试一试用吸管吹冰块会发生什么事情。让幼儿自觉地主动地认识周围的变化,他们的认知在生活化的情景中得到发展。经过这次活动,不仅听了好听的故事,而且提升了幼儿探索的能力,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冰箱的冷气就是北风娃娃吹出来的冷气、实际操作吸管吹冰的亲身体验获取知识,使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理解故事内容。

二、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胜山实验幼儿园新秀教师下乡送教的活动,看到博爱幼儿园邵老师的大班语言活动——《与众不同的迪夫伦》。这是一个很好听的绘本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匹斑马叫迪夫伦,它有着与众不同的彩色条纹,因为这与众不同,迪夫伦很难过。它想尽了种种办法来改变这与众不同,绑带子、擦黑糖、刷颜料等,但都未成功,可想而知迪夫伦是多么的沮丧。可故事的结尾却是个喜剧,迪夫伦也因这与众不同,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明星。活动中邵老师让幼儿们找找自己或他人身上有什么与众不同,我记得有一个脸上长了颗黑痣的孩子,“痣”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难看、丑的象征,但通过邵老师的引导,这个孩子的痣使他成为了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他,能让大家很快就能记住他,因此,我也因他的这颗痣记住了他,他叫做张奥。对于这样的“与众不同”我们做老师的,引导孩子并不是简单的安慰,告诉孩子这个不要紧,不需要在意。其实,你无论说多少遍,孩子还是会在意的.,旁人还是会笑话他的,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引导也不是简单的注意转移,注意转移也许短时间内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终这个与众不同还会跳出来困扰孩子。正确的引导就是与孩子一起面对这与众不同,寻找这与众不同的独特魅力。让与众不同成为“优势”,而非“遗憾”。如此孩子才会真正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这个有痣的孩子再也不会自卑,从此便是自信的,并且是快乐的。这个故事像一颗种子,悄悄的播种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直到根深叶茂。

《与众不同的迪夫伦》的活动目标是仔细观察画面,理解绘本内容,尝试大胆的讲述;学习接受,悦纳自我,知道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紧扣《指南》中关于语言领域目标二中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1要求让幼儿在阅读中通过细致观察逐渐读懂图画书的内容。邵老师用放大镜式的画面或组合拼图的策略,及课件插播声音用孩子的口吻吸引注意力,使得画面更生动逼真,这样让幼儿能够更好地与现代媒体进行一个交互的作用,在情感激发当中,音律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音乐起到了一个视觉通道的衬托和渲染的作用,孩子在安慰的情景中,跟迪夫伦的互动情景交融中,让幼儿情感的激发与培养,有一个新的提升。2幼儿在观察图画书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图画书的内容。活动中画面有详略得当,孩子在大胆的遐想中,会想在第一副画面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当后面一副画出现时正好得到了他所猜想,或他需要的那个答案,这样前后交织有一个情景的贯穿,让孩子的整个跳跃的思维中,一点点推理下去,描述下去,使孩子思维的发展更加的活跃。

这个活动不仅达到了语言领域的目标,还渗透到了社会领域的目标: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建立自信心。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都不在乎好坏的,让幼儿能够认可接纳自己的独特之处,同时包容别人的不同点,一起和睦相处,共享快乐,一同成长。这是很可贵的,这个教育点是在过程当中渗透到幼儿身上去的。在实施《指南》中提到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发展。通过整合培养各发面协调发展的完整儿童。

《指南》像是为幼儿园教育绘制的一幅美好蓝图。有了这蓝图,需要具体的设计和施工。《指南》即是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生命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绘制出的关于幼儿教育的蓝图。它是基本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一步,但也只是一步,下一步需要具体的设计、实施、控制。了解《指南》在学前教育工程中的位置,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它,有助于我们明确自己的任务。

浅析幼儿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广大幼教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积累的大量实践经验急需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工作,幼儿园课题研究逐渐成为幼儿教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也进一步提出:园长应构建教研训一体的机制,注重学习型组织建设,使幼儿园成为园长、教师、家长与幼儿共同成长的家园。幼儿园课题研究的开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管理,幼儿园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不但有利于推进教育科研规范化,提升教育科研质量,同时有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办园质量,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整体发展。

一、幼儿园发展背景

为落实首轮《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完成“公办园数量达到幼儿园总数的30%”的目标,2013-2014年广州市天河区以民办转公办和新建公办园的方式,新增区属公办园28问。在当时“平稳过渡”的大原则卜,我园保留了原民办园师资。两年来,幼儿园不断规范办园,并以优存劣汰和引进优质师资的方式逐步优化师资结构。

我园除了三位管理人员外,所有教师均未参与过课题研究,均无课题研究经验。但我们认识到开展基于幼儿园实际的课题研究是提高保教质量、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所以我园在民转公的第一年,根据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引领教师开展了园本课题《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策略的研究》,取得研究成果《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求及教师分工细则》《幼儿常规培养经验总结集》(教学笔记、观察记录、经验总结、论文集);2015年我园参与了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课题《广东特色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目前,我园正准备独立申报区级课题研究—《自在生活快乐游戏—回归童年园本课程初探》。

二、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幼儿园课题研究是衡量教育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提高保教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但就目前我园教科研管理的实际来看,课题研究还处于“摸门找路”的状态,幼儿教师在教育科研时自目无序,容易诱发教育科研过程中诸多不良问题。

(一)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不高

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研究积极性不高,主要表现为:缺乏主动研究的精神,处于被动研究的状态;参与教研活动欠积极,“任务式“完成研究资料的积累;对研究任务找困难推托,习惯性上交困难,缺乏独立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等等。影响教师研究积极性的成因分析如下:

1.工资福利待遇低于个人期望值,工作干劲不足。幼儿园民转公对原民办园教师来说是个机遇,绝大部分教师选择了留任幼儿园。她们期望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公办园的工资福利待遇必然远高于原民办园。然而,由于原民办园是双语幼儿园,收费颇高:普通班幼儿保教费为1800元/人/月,全英班幼儿保教费达2800元/人/月,因此,该园教师的工资福利也是东方社区甚至是员村片区私立园中最高的。民转公后幼儿保教费为485元/人/月,公办园编外教职工工资标准统一按照《广州市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工资标准<97号文)》执行,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学历较低、未评职称的教师的工资并没有达到大幅上升的个人期望值。因此,教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工作懈怠,干劲不足。

2.缺少对个人专业化发展的追求,钻研精神缺乏。目前园内教师分为三类:一为学期教育专业本科(学士)毕业的年轻教师,二为幼师中专毕业的年轻教师,三为原民办园留任教师。“缺少对个人专业化发展的追求”主要表现在后两类教师身上,这两类教师由于自身专业性不强,对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认识不足,普遍缺乏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规划和追求,在课题研究中始终处于被“推着走”的状态。比如:有些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只充担倾听者的角色,不愿或不敢发表;有些老师的教学笔记、观察记录大量引用网络参考文献,缺乏真实性;有些老师不认为外出培训是福利,不珍惜外出学习机会,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对专业化成长缺乏追求的表现,势必影响和制约教师队伍的成长。

(二)缺乏课题研究的相关经验

1.缺乏课题申报的经验。教师在确定课题时凭个人经验或个人兴趣,自目确定课题,导致影响立项或未能如期解决研究内容。例如:在申报《广州市落实<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申报》(以下简称《指南》)的过程中,教师未能深入学习和领会《广州市落实<3一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园申报》的通知精神,未能深入解读《指南》精神,仅仅凭教研组管理人员的个人兴趣和经验,自目申报一个注重幼儿美术技能培养的课题,最终导致申报“流产”。此课题既脱离了我园发展实际,更忽略了《指南》中艺术领域注重艺术感受、艺术表现、艺术创造,注重幼儿艺术情感培养的发展目标。

2.缺乏课题实施的经验。消极经验集中表现为:缺乏实实在在搞教研和开展课题研究的作风,研究脱离实际,没有将研究落到实处。对幼儿的观察不够细致,对幼儿行为的成因分析不够深入,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和调整欠缺,研究材料的积累缺乏真实性、完整性,导致课题研究流于形式,严重影响教科研质量,制约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升及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3.缺乏总结课题成果的经验。我园教师在幼儿园民转公之前毫无课题研究经验,三位管理人员也仅仅是以参与者的角色参与过部队、省级或市级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资料的收集,还需具备整理、总结研究经验的能力。目前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缺少对理论的关注,缺乏总结课题研究成果的经验。

三、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对面临问题的对策

(一)建立激励机制,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幼儿园课题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任务,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才能使幼儿园课题研究深入、扎实地开展。因此,应高度重视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及时肯定教师的劳动价值,建立多种奖惩机制,全方位地促使教师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课题研究之中,有效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每位教师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和提高,为今后幼儿园教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尊重教师专业性的个体差异,拒绝横向比较。实行“赏识”培师机制,对认真研究、扎实教研的教师给予肯定,对于专业提升、专业性强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2.建立教科研激励机制,创造条件激发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工作热情,从而使教师从“要我去研究”转变为“我要去研究”,从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充分发挥他们课题研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我园制定了一系列激励制度,如“优秀论文奖励制度”、“课题研究奖励制度”“金点子奖励制度”,等等。

3.课题研究与文明班评选、月绩效、期末绩效考评挂钩,是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园领导将每位教师在教科研工作评比中的得分情况与每周文明班评选、每月月绩效考评和期末绩效考评挂钩,进一步促进幼儿园科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真正体现“科教兴园”。

4.加强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随时提醒、督促检查。及时了解教师课题实施情况,提醒督促教师按计划认真做好各项工作,要求教师做好课题实施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对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保证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学期末组织教师进行全园性的课题研究检查汇报活动,了解课题进展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对个别教师的课题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要求她们对实施计划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从而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研究。

(二)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培训,为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提供支持 教研组管理人员引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和园本教研,其专业性直接影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课题研究的质量。我园分管教学的管理人员,有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但在课题研究方面经验不足,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提升。根据目前幼儿园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现状,及教师队伍在课题研究中反映的问题,我园借助广东省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专家团队,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强管理人员教科研管理的计划性、系统性和条理性,提高管理人员对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书、结题报告书等的撰写能力,提高管理人员教科研管理能力和课题引领能力,为教师做好课题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聘请专家指导,提升教师课题研究的素养

1.专家指导课题能有效地提高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推动幼儿园教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我园借助广州大学教育学院专家团队,引领园内教师开展《幸福生活快乐游戏—回归童年园本课程初探》的课题研究,以每月一次现场指导、专家讲座和不定期网络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引领教师开展园本课程建构的课题研究。

2.园长、专家型园长的专题讲座,能给予教师具体的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在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学前教育指导中心的科学引领和专业指导下,我园拟于2016年申报广州市一级幼儿园评估,为此,我园先后聘请了刚刚通过市级园等级评估幼儿园的园长和评审专家来园视导,开展评估动员大会和迎评专题讲座,受到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普遍欢迎。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