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首页 学术发表知识库 问题

卢沟桥论文范文主义论文

发布时间:

卢沟桥论文范文主义论文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那么关于七月七卢沟桥事变 演讲稿 该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2022年,欢迎阅读!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1】

__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进犯北平西南卢沟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__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味。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它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七七事变”爆发后,在短短的几十天里, 文化 古都北平和北方重镇天津接连告失。其后,日本军队兵分三路,长驱直入,敌兵所至,烧杀掳掠,仅仅一年多,祖国的半壁江山沦入敌手。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七七事变”的枪声引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烈火,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这熊熊燃烧的烈火化作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将中国推入一个民族觉醒的新时期。从此,白山黑水,长城内外,中原大地,珠江两岸,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父教其子,兄勉其弟,妻子送郎,共赴国难,开始了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七七事变”的教训警示我们,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抗击外敌的侵略,免于强暴的蹂躏;抗战胜利的 经验 告诉我们,只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团结起来,才能救祖国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劫不衰,生生不息,创造了不朽文明,结束了上百年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今天更迈向伟大的复兴,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打不垮摧不毁无比坚韧的爱国精神,有一股不甘屈辱异常顽强而深厚的生命力量。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今天我们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但时势的变迁、世局的变幻,丝毫没有降低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价值。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可能给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色带来冲击;各国经济在相互融合中也有竞争;世界安全局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有增无减,这些都告诉我们,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进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祖国,需要付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付出一点一滴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而激励我们为祖国付出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我们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深挚情感和强烈认同,是亿万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有了对祖国母亲深沉而诚挚的爱,我们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不惜为她牺牲。

泰山耸立,黄河滔滔,昆仑巍峨,长江浩荡。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的中国人民将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冲破任何艰难险阻,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我们每天面对这鲜艳的红旗,当国歌响彻在每一个角落之时,我们记住了那些光荣的时刻,如香港回归、申奥成功、我国运动员获得了冠军……

然而,在这红旗、国歌的背后,你是否思考过:他们是为何而出现的?

是那些受尽屈辱的日子里的痛苦铸成,是千千万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铸就,是我们难以磨灭的一个国耻!勿忘国耻!

_多年前的那个7月7日,日本想尽办法要进入宛平城,于是撒了个谎,说演习时有人失踪,要进城搜索。被拒后,他们露出了可恶而凶残的嘴脸,而八年抗战也就这样到来了。

在那年的十二月,南京城里的民众迎来了空前的黑色恐怖,日本法西斯拿起屠刀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三十多万无辜百姓和战俘在丧命于此。这些事情至今还有人证和物证,我们不能忘记日本的恶行,不能忘记他们的狡猾和奸诈。

我们要明白,当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不够时,他们往往会采取烟雾弹的方式来迷惑自己甚至迷惑他们的民众;一旦实力达到,他们就会犹如得势的家犬一样在主人的牵引下变得凶残而冷酷。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甘心落后于前人,应该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一直在战火中苦苦挣扎。如今,中国已走出了血雨腥风的阴霾,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又是靠什么换来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生命与血泪换来的,是用中国人民的双手和汗水换来的。今昔对比,我们怎能不感叹呢?不要忘记我们中国曾有过的一段屈辱,不要忘了我们肩挑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

同学们,请不要忘记过去那些痛苦,痛苦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痛苦才能让我们谨记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3】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原大陆海岸那边,有一岛国,名曰扶桑。唐朝时期,听闻中原文明辉煌,遣学生学僧前往,汲取精华,有所长进。一时间中原文化之风,盛行扶桑,数百年与中原交好,奉若神明。然改朝换代,大国没落,扶桑后代,举枪炮,亮刺刀,入中原腹地,毁千年文明——暴行全面始于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这场战役以日军寻衅为始,以中国军人胜利为终,其中血腥艰苦,今时今日你我皆不可想象,而数十年抗战,多少同胞血洒沙场,多少英雄亡魂不归,多少文明成果付之一炬呢?你或许听说过南京_死者四十万,你或许看见过圆明园如今的断壁残垣吧?1937年至1945年,八年中,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直接间接财产损失超过620亿美元,令人发指!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一直在耳边响起的 口号 ,但所有人都用对他了吗?中日钓鱼岛事件中,国内沸沸扬扬的砸日本车,抢烧日本商铺的行为,是不忘国耻,还是振兴了中华?都不是。把愤懑撒在同胞的财产上,把素质底线露给国际社会的一双双眼睛,不是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之后!

我们不该忘了先烈们赴死的坚定,为国捐躯的大举,正如无法忘记饿狼的行径,曾经的耻辱;当然,也不敢忘记战争的残忍。那么,便保护好和平吧。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赴死,杨靖宇吃草皮棉絮孤身战斗,赵一曼受严刑逼供仍然不说一字,最终壮烈牺牲。那用英雄的生命换来的和平啊,不要再用生命带走她。战争造成的伤害,永远是双向的,不管赢得了土地,赢得了权力,还是赢得了威名,必然输掉精神与生命。战争的受害者美好的生活,被子弹扼杀;战争的幸存者一砖一瓦堆砌的幸福,被炸为飞灰;战争的侵略者在暴行中迷失自我,留千古骂名;而我们的家园,最终也千疮百孔,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景,只因拥有和平,才拥有希望和未来!

今天,大千世界日新月异。祖国在不断强大,重拾昔日荣光。今天,你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吗?它是中国建设的核心思想。要认真对待,要文明,不要刁民。而同为三中人,更要砥砺前行,实现自我价值。或许你很清楚未来的方向,或许你迷茫于多而不确定的梦想,但我们都能做好一件事:珍惜现在,造就未来。做好当下,才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紧紧抓住它!在这里,愿祖国繁荣昌盛,愿同学们梦想成真!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4】

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为了纪念这特别的日子,并绚怀为我们国家浴血抗日的英雄们,写下这激越的 文章 ,从而激励自己并时刻提醒:勿忘国耻!

_年前,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_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承受了3500万同胞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

_年前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_个春秋过去,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但历史的风雨怎能吹熄我们心中的卢沟桥的连绵烽火,和平的歌声中更不能隐去“七七事变”呼啸的枪声。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历史正义的惊堂木。面对侵略者的凶残狂暴,长期积弱受辱的中华民族,在枪声中警醒,在枪声中奋起,用正义的枪声宣告我们民族的浴火重生。牢记落的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半年世纪的'侵略史,让我们对日本充满仇恨,但这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许多的人眼里还只有仇恨,而仇恨背后的智慧和自信,却经常在盲目的自大中消失。时间转到现代、现在,日本向中国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与100年前不同,这一次是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尽管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远,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一次,日本更加聪明,更加狡诈,而中国如何不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中国人要做的,这是大智慧。

我们不能忘记那枪声,是因为有些本应该记住历史教训的人偏偏患上了历史的“健忘症”。日本侵华战争,明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3500万人伤亡的空前浩劫,一些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却厚颜无耻地说日本是“受害者”,叫嚣“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爆发了反日运动”,明明是对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战犯。却偏偏有人否认东京审判,不顾受害国人民的愤愤之情,再三崇拜那些罪恶的亡灵。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更警示我们要永远的记住那场战争,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当年带给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那场侵华战争拒不认账谢罪,那个让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日子———“7.7”,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注定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抹去。有些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可以随风而去,但是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伤亡了3500万民众的中华民族来说,往事怎能如烟?

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没有坦诚面对那段侵略战争历史。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经常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解,同时也成为日本与有关国家发展关系的一大障碍。

一个对曾经伤害其他国家人民的历史讳莫如深,同时又屡屡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执意向军事大国目标迈进的国家,怎么能让曾经饱受其侵略、有过惨痛教训的邻国人民放心呢?一个缺乏勇气和正义面对自己历史污点的民族,又怎么能指望曾深受其害的邻国人民的宽恕和谅解呢?

_年前的一枪,打开了日本全面进军中国的第一枪,当今天我们最多人随着日本右翼的思路在讨论谁打枪第一枪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而我们国人在对待历史的似是而非的态度与我们的史学家面对政治意识形态而有意让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模糊的同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我们没有日本人的严谨态度,对待历史,我们回避的太多,对待现实,我们回避的还是太多,而真正可以让我们将仇恨化为动力的源头,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更多的是原始的冲动与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当我们许多人抵制时,我们就开始抵制了,当我们太多人说上街时,我们就上街了,当我太多人说日本人坏时,日本就坏了,但无论如何,日本还在好好的存在着,日本在向海外派着兵,日本在申请着入常,日本在蚕食着中国的领土,日本人在看不起中国人,这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战胜过日本,而我们面对这种日本人的种种历史与现实的蔑视,心中之情可想而知,这种民族仇恨之复杂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而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之种种悖论又让这种仇恨不断在自身与外界的情感中放大。

今天,在七七事变_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却做的是要 反思 我们的历史,面对我们的现实,有建设性的开拓我们的未来,历史不相信眼泪,现实不相信眼泪,未来更不相信眼泪,只有仇恨的民族将永远是卑微的民族,我们需要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化仇恨为动力,去全民族的努力,少说多做,用自强去换取自尊,用努力去换来尊重,用智慧去换来强大。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2022年相关文章:

★ 纪念卢沟桥事变79周年演讲稿2016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优秀范文6篇(2)

★ 七七事变主题演讲稿2016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800字4篇

★ 2022七一建党节演讲稿范文精选10篇

★ 2022国家安全演讲稿最新版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1200字(2)

★ 七七事变纪念日演讲稿2016

★ 有关建国70周年的经典演讲稿5篇

★ 建国70周年演讲稿5篇范文

卢沟桥在北京西南永定河上,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因此得名。你有去看过卢沟桥吗?下面和我一起来看看描写卢沟桥作文怎么写吧,欢迎阅读!描写卢沟桥作文篇一 作为丰台人,我却还从未到过课文中描写的卢沟桥走一走,游卢沟桥。 十月五日的傍晚,妈妈终于带我来到闻名中外的卢沟桥。 刚到桥头,我就有点赞不绝口了!卢沟桥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橙 红色的落日映红了天边的云彩,夕阳映照下的这座古老的桥就像 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看着我们。“卢沟晓月”的碑文立在桥 头,永定河上长满了荒草,早没了水,我是多么渴望看到“卢沟 晓月”那美丽的景色呀!它可是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呢! 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我来之前就计划把它数清,游卢沟桥。走上卢沟 桥,我和妈妈就分左右两边开始数狮子。我数得特别仔细,生怕 漏掉一只,因为我发现有的小狮子不是躲在大师子的背后,就是 藏在大师子的怀里,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呢。到了桥那头,我 和妈妈一汇总,共427只。语文书上写的是508只,再看票上, 哈哈,是501只,甭问,我和妈妈数得肯定少了,一定是那些藏 起来不容易被发现的小狮子在捣乱。但到底是508只还是501只 呢?唉,应了那句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也数不清!” 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数量多,石狮子的模样还各不相同呢!有的像 在大声吼叫,有的像在慈爱地抚摸小宝贝,有的像在仰头望着天 空,有的像在低头想着什么心事…… 妈妈说,卢沟桥还是历史的见证呢。“卢沟桥事变”就是在这里 爆发的。听妈妈讲完这个历史事件,再回头看夕阳下的卢沟桥, 感觉是那么雄伟、壮美! 描写卢沟桥作文篇二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其中最令人寻味的是两岸一道道风景;红色之旅,丰富多采,其中最令人深思的是一组组难忘的镜头。他们无声。却记录着岁月的滚滚红尘,他们无语,却寄托着对未来的深情祝福。 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历史告诉你我。 石狮不会说话,但至今矗立在北京城郊卢沟桥上的石狮却曾经发出怒吼,发出“抵御外辱,保卫民族”的怒吼,他们严肃的面孔在时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曾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那一次事件。 1937 年7月7日深夜,万籁俱寂,当人们象平常一样度过这个普通夜晚的时候,卢沟桥的桥头突然响起一阵枪声,这枪声是日本兵打响的,这枪声是日本侵略者疯狂的开 始,面对侵略者的险恶用心,我们该怎么办,中华民族该怎么办?四万万中国同胞发出最后的吼声: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抵抗日本侵略者!每一位炎黄子孙发出铮 铮誓言:“土地,原野,我的家乡,必须解放,必须站立!”一场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斗争从此开始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卢沟桥事变。”也 叫“七七事变”。卢沟桥的烽火,点燃了全面抗战的烈火,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从此开始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描写卢沟桥作文篇三 “到了北京去哪玩儿呢?”我坐在一辆开往北京的火车里,暗暗地思考着,“嗯,还是先去卢沟桥数狮子吧!”到了,到了,前几天,我是在想象中“看”卢沟桥,可今天就不一样了,因为,我已经来到了这闻名中外的卢沟桥。 刚到桥头,我就有点赞不绝口了。橙红色的落日映红了天边的云朵,夕阳下的卢沟桥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看着我们,显得格外古老、神秘。桥下的永定河碧波荡漾,一切事物都映得清清楚楚,美丽极了。 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我来之前就计划把它们数得一清二楚。走上卢沟桥,我就开始数狮子。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它们有大小,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我数得特别仔细,一尊雕像就要数好几遍,生怕漏掉一只。因为我发现有的小狮子不是躲在大狮子身后,就是藏在大狮子怀里,不仔细数还真发现不了呢!到了桥的那头,我把两边的狮子一汇总,共486只。正当我高兴之时,忽然想起刚刚在哪儿看见的好像是501只,咦,难道是我少数了?唉,不管是少数了,还是写错了,事实总算是应了那句老话——“卢沟桥的狮子数也数不清”! 卢沟桥的狮子不仅数量多,而且形态各不相同。它们有的张着大口,傲对天空,好像在仰天长啸;有的低着脑袋,眉头紧锁,好像在想什么心事;有的面带微笑,慈爱地抚摸着小狮子,好像在细心地照顾着自己的孩子…… 听外公说,卢沟桥还是历史的见证呢!当年的“卢沟桥事变”就是在这里爆发的。听完外公讲的这个历史事件,再回头看看这夕阳下的卢沟桥,感觉它是那么雄伟,那么沧桑。 猜你喜欢: 1. 游北京卢沟桥800字游记作文 2. 写卢沟桥事变的作文600字 3. 写卢沟桥事变的作文800字精选 4. 写卢沟桥事变的感想作文5篇 5. 卢沟桥事变的作文800字5篇

卢沟桥事变论文2000字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 卢沟桥事变 ”的 作文 ,欢迎阅读!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作文篇1:七月七日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一个皮肤黄如土地、记忆长如隧道的炎黄文明的承继者和享受者,面对某些先辈某段并不遥远的历史。 七月七日,它代表了沉重、沉痛、沉思,它以一种血火勾连的方式,以一种硝烟弥漫、哭声与怒吼交相映衬的方式,以歌唱和诀别的方式,以仆倒、挣扎、继之而起的悲壮姿态存在着。 七月七日,这一天我应该做点什么,我必须做点什么,因为它之于一个中国公民,就像阵痛之于新生,分娩之于母亲。是的,我将重温历史,让它从宛平城、卢沟桥的那一页开始翻起,从29军37师219团还击的枪声中开始寻找,我的可敬祖辈们奉献和创造的历史荣光。 七月七日,我必须让浮躁虚华的心在它面前沉静下来,因为我是一个有血有泪、有痛有乐、有屈辱与荣光的中国公民。伴随黎明清风的吹拂,我将捧起一首战斗史诗,一首刚刚被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的无名氏之歌,它是写给当年战斗在最前线的29军的伟大颂词:“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在它的雄壮节奏和音韵鼓动下,我没有理由不亢奋,没有理由不落泪,将一个男人的泪,献给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为理想而战的光荣先辈,这是一种荣耀,是我作为中国公民的莫大荣幸。我期待穿越时空的心灵感知,期待自己被物质文明泡软的心能像他们一样坚强和坚韧、执着而无畏。 在卢沟桥的石狮注视下,那片历史阵痛之地,国民觉醒之地,战士奋起之地,我们有责任带着一颗负疚的心,去那儿凭吊,去那儿缅怀,用心和魂去抚摸与眺望。 当夕阳像先辈的背影一样投挂在我们的脸上,当夏日之风裹着刚烈传奇的 故事 扑面而至,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恭候与迎接,像一座石狮一样向它、向他们致敬,永远,永远,因为这是不能忘却的记忆! 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作文篇2:勿望国耻,振我国威 74年前的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忘记的历史 北平城外,卢沟桥畔,蜿蜒流淌的永定河沉淀了一个国家的血难,沉默不语的卢沟桥石狮目睹了一个民族的不屈的斗争 国难,家难,人难 今天,让我们再度打开久已尘封的历史,再次回到那69年前的今天 鲜血染红山河,哀思祭奠恩仇 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幸福 每一寸土地,都是前人和同胞的血肉;每一滴江水,都有中华民族的鲜血 是为了奋勇明天的崛起 为了历史不再重演,为了鲜血不再白白流淌,强大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勿望国耻,奋发图强,振我国威 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作文篇3:牢记这一天 七七又到,1937年7月7日这一天,日本军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 这一天,酿造了惨无人道、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之国耻! 这一天,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掀起了旷日持久的八年抗战。 八年,我们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付出宝贵生命;八年,中华儿女从不言放弃;八年,中华民族历经磨练;八年,中华民族固若长城;八年,我们拥有了摧不跨的“抗战精神”! 今天,让我们一起为七七事变和八年搞战付出生命以及做出贡献的中华儿女敬礼! 今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个日子,不为别的,就是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今天,我们借助网络为我们的英雄们敬礼,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饮水思源”。 中国,一个发展中的中国,一个崛起的中国,我们需要牢记历史,回首过去,居安思危,永不忘却,让这些成为我们“强国之路”的基石。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少年的历史意识,国难意识,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以为青少年的国家民族自强精神是国家之根本。我们不但要有爱国意识,更要有忧国意识,牢记历史是我们将悲痛转换为动力的办法之一。 “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儿女用生命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可以说她们是中国崛起和富强的永恒动力。可以说,只要保持着“抗战精神”和“长征精神”中国就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不可克服的。 牢记这一天,为我们的英雄默哀,也为我们的祖国祝福!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那么关于七月七卢沟桥事变 演讲稿 该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2022年,欢迎阅读!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1】

__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进犯北平西南卢沟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__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味。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它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七七事变”爆发后,在短短的几十天里, 文化 古都北平和北方重镇天津接连告失。其后,日本军队兵分三路,长驱直入,敌兵所至,烧杀掳掠,仅仅一年多,祖国的半壁江山沦入敌手。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七七事变”的枪声引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烈火,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这熊熊燃烧的烈火化作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将中国推入一个民族觉醒的新时期。从此,白山黑水,长城内外,中原大地,珠江两岸,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父教其子,兄勉其弟,妻子送郎,共赴国难,开始了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七七事变”的教训警示我们,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抗击外敌的侵略,免于强暴的蹂躏;抗战胜利的 经验 告诉我们,只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团结起来,才能救祖国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劫不衰,生生不息,创造了不朽文明,结束了上百年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今天更迈向伟大的复兴,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打不垮摧不毁无比坚韧的爱国精神,有一股不甘屈辱异常顽强而深厚的生命力量。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今天我们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但时势的变迁、世局的变幻,丝毫没有降低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价值。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可能给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色带来冲击;各国经济在相互融合中也有竞争;世界安全局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有增无减,这些都告诉我们,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进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祖国,需要付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付出一点一滴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而激励我们为祖国付出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我们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深挚情感和强烈认同,是亿万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有了对祖国母亲深沉而诚挚的爱,我们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不惜为她牺牲。

泰山耸立,黄河滔滔,昆仑巍峨,长江浩荡。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的中国人民将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冲破任何艰难险阻,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我们每天面对这鲜艳的红旗,当国歌响彻在每一个角落之时,我们记住了那些光荣的时刻,如香港回归、申奥成功、我国运动员获得了冠军……

然而,在这红旗、国歌的背后,你是否思考过:他们是为何而出现的?

是那些受尽屈辱的日子里的痛苦铸成,是千千万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铸就,是我们难以磨灭的一个国耻!勿忘国耻!

_多年前的那个7月7日,日本想尽办法要进入宛平城,于是撒了个谎,说演习时有人失踪,要进城搜索。被拒后,他们露出了可恶而凶残的嘴脸,而八年抗战也就这样到来了。

在那年的十二月,南京城里的民众迎来了空前的黑色恐怖,日本法西斯拿起屠刀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三十多万无辜百姓和战俘在丧命于此。这些事情至今还有人证和物证,我们不能忘记日本的恶行,不能忘记他们的狡猾和奸诈。

我们要明白,当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不够时,他们往往会采取烟雾弹的方式来迷惑自己甚至迷惑他们的民众;一旦实力达到,他们就会犹如得势的家犬一样在主人的牵引下变得凶残而冷酷。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甘心落后于前人,应该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一直在战火中苦苦挣扎。如今,中国已走出了血雨腥风的阴霾,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又是靠什么换来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生命与血泪换来的,是用中国人民的双手和汗水换来的。今昔对比,我们怎能不感叹呢?不要忘记我们中国曾有过的一段屈辱,不要忘了我们肩挑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

同学们,请不要忘记过去那些痛苦,痛苦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痛苦才能让我们谨记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3】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原大陆海岸那边,有一岛国,名曰扶桑。唐朝时期,听闻中原文明辉煌,遣学生学僧前往,汲取精华,有所长进。一时间中原文化之风,盛行扶桑,数百年与中原交好,奉若神明。然改朝换代,大国没落,扶桑后代,举枪炮,亮刺刀,入中原腹地,毁千年文明——暴行全面始于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这场战役以日军寻衅为始,以中国军人胜利为终,其中血腥艰苦,今时今日你我皆不可想象,而数十年抗战,多少同胞血洒沙场,多少英雄亡魂不归,多少文明成果付之一炬呢?你或许听说过南京_死者四十万,你或许看见过圆明园如今的断壁残垣吧?1937年至1945年,八年中,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直接间接财产损失超过620亿美元,令人发指!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一直在耳边响起的 口号 ,但所有人都用对他了吗?中日钓鱼岛事件中,国内沸沸扬扬的砸日本车,抢烧日本商铺的行为,是不忘国耻,还是振兴了中华?都不是。把愤懑撒在同胞的财产上,把素质底线露给国际社会的一双双眼睛,不是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之后!

我们不该忘了先烈们赴死的坚定,为国捐躯的大举,正如无法忘记饿狼的行径,曾经的耻辱;当然,也不敢忘记战争的残忍。那么,便保护好和平吧。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赴死,杨靖宇吃草皮棉絮孤身战斗,赵一曼受严刑逼供仍然不说一字,最终壮烈牺牲。那用英雄的生命换来的和平啊,不要再用生命带走她。战争造成的伤害,永远是双向的,不管赢得了土地,赢得了权力,还是赢得了威名,必然输掉精神与生命。战争的受害者美好的生活,被子弹扼杀;战争的幸存者一砖一瓦堆砌的幸福,被炸为飞灰;战争的侵略者在暴行中迷失自我,留千古骂名;而我们的家园,最终也千疮百孔,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景,只因拥有和平,才拥有希望和未来!

今天,大千世界日新月异。祖国在不断强大,重拾昔日荣光。今天,你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吗?它是中国建设的核心思想。要认真对待,要文明,不要刁民。而同为三中人,更要砥砺前行,实现自我价值。或许你很清楚未来的方向,或许你迷茫于多而不确定的梦想,但我们都能做好一件事:珍惜现在,造就未来。做好当下,才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紧紧抓住它!在这里,愿祖国繁荣昌盛,愿同学们梦想成真!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4】

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为了纪念这特别的日子,并绚怀为我们国家浴血抗日的英雄们,写下这激越的 文章 ,从而激励自己并时刻提醒:勿忘国耻!

_年前,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_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承受了3500万同胞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

_年前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_个春秋过去,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但历史的风雨怎能吹熄我们心中的卢沟桥的连绵烽火,和平的歌声中更不能隐去“七七事变”呼啸的枪声。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历史正义的惊堂木。面对侵略者的凶残狂暴,长期积弱受辱的中华民族,在枪声中警醒,在枪声中奋起,用正义的枪声宣告我们民族的浴火重生。牢记落的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半年世纪的'侵略史,让我们对日本充满仇恨,但这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许多的人眼里还只有仇恨,而仇恨背后的智慧和自信,却经常在盲目的自大中消失。时间转到现代、现在,日本向中国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与100年前不同,这一次是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尽管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远,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一次,日本更加聪明,更加狡诈,而中国如何不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中国人要做的,这是大智慧。

我们不能忘记那枪声,是因为有些本应该记住历史教训的人偏偏患上了历史的“健忘症”。日本侵华战争,明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3500万人伤亡的空前浩劫,一些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却厚颜无耻地说日本是“受害者”,叫嚣“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爆发了反日运动”,明明是对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战犯。却偏偏有人否认东京审判,不顾受害国人民的愤愤之情,再三崇拜那些罪恶的亡灵。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更警示我们要永远的记住那场战争,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当年带给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那场侵华战争拒不认账谢罪,那个让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日子———“7.7”,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注定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抹去。有些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可以随风而去,但是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伤亡了3500万民众的中华民族来说,往事怎能如烟?

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没有坦诚面对那段侵略战争历史。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经常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解,同时也成为日本与有关国家发展关系的一大障碍。

一个对曾经伤害其他国家人民的历史讳莫如深,同时又屡屡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执意向军事大国目标迈进的国家,怎么能让曾经饱受其侵略、有过惨痛教训的邻国人民放心呢?一个缺乏勇气和正义面对自己历史污点的民族,又怎么能指望曾深受其害的邻国人民的宽恕和谅解呢?

_年前的一枪,打开了日本全面进军中国的第一枪,当今天我们最多人随着日本右翼的思路在讨论谁打枪第一枪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而我们国人在对待历史的似是而非的态度与我们的史学家面对政治意识形态而有意让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模糊的同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我们没有日本人的严谨态度,对待历史,我们回避的太多,对待现实,我们回避的还是太多,而真正可以让我们将仇恨化为动力的源头,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更多的是原始的冲动与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当我们许多人抵制时,我们就开始抵制了,当我们太多人说上街时,我们就上街了,当我太多人说日本人坏时,日本就坏了,但无论如何,日本还在好好的存在着,日本在向海外派着兵,日本在申请着入常,日本在蚕食着中国的领土,日本人在看不起中国人,这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战胜过日本,而我们面对这种日本人的种种历史与现实的蔑视,心中之情可想而知,这种民族仇恨之复杂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而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之种种悖论又让这种仇恨不断在自身与外界的情感中放大。

今天,在七七事变_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却做的是要 反思 我们的历史,面对我们的现实,有建设性的开拓我们的未来,历史不相信眼泪,现实不相信眼泪,未来更不相信眼泪,只有仇恨的民族将永远是卑微的民族,我们需要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化仇恨为动力,去全民族的努力,少说多做,用自强去换取自尊,用努力去换来尊重,用智慧去换来强大。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2022年相关文章:

★ 纪念卢沟桥事变79周年演讲稿2016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优秀范文6篇(2)

★ 七七事变主题演讲稿2016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800字4篇

★ 2022七一建党节演讲稿范文精选10篇

★ 2022国家安全演讲稿最新版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1200字(2)

★ 七七事变纪念日演讲稿2016

★ 有关建国70周年的经典演讲稿5篇

★ 建国70周年演讲稿5篇范文

关于卢沟桥事变论文范文资料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历史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1936年6月,日本天皇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计划,制定了1937年侵华计划。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当时,守卫平津地区的中国守军为第29军,军长宋哲元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那么关于七月七卢沟桥事变 演讲稿 该怎么写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2022年,欢迎阅读!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1】

__年前的7月7日,日本侵略者进犯北平西南卢沟桥,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__周年的日子里,重温这段血与火的历史,具有特殊的意味。

对中国人民而言,“七七事变”具有双重意义。

一方面,它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七七事变”爆发后,在短短的几十天里, 文化 古都北平和北方重镇天津接连告失。其后,日本军队兵分三路,长驱直入,敌兵所至,烧杀掳掠,仅仅一年多,祖国的半壁江山沦入敌手。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段伟大的历史。“七七事变”的枪声引燃了中华大地的抗日烈火,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这熊熊燃烧的烈火化作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将中国推入一个民族觉醒的新时期。从此,白山黑水,长城内外,中原大地,珠江两岸,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父教其子,兄勉其弟,妻子送郎,共赴国难,开始了空前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七七事变”的教训警示我们,只有国家富强才能抗击外敌的侵略,免于强暴的蹂躏;抗战胜利的 经验 告诉我们,只有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团结起来,才能救祖国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劫不衰,生生不息,创造了不朽文明,结束了上百年屈辱和苦难的历史,今天更迈向伟大的复兴,究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有一种打不垮摧不毁无比坚韧的爱国精神,有一股不甘屈辱异常顽强而深厚的生命力量。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今天我们已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但时势的变迁、世局的变幻,丝毫没有降低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价值。全球化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可能给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特色带来冲击;各国经济在相互融合中也有竞争;世界安全局势不容乐观,霸权主义有增无减,这些都告诉我们,面对风险和挑战,我们仍然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就是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进而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设祖国,需要付出我们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付出一点一滴的长期不懈的努力,而激励我们为祖国付出的动力源泉,是我们对祖国的热爱,是我们对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的深挚情感和强烈认同,是亿万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追求。有了对祖国母亲深沉而诚挚的爱,我们就乐于为她奋斗,甘于为她奉献,不惜为她牺牲。

泰山耸立,黄河滔滔,昆仑巍峨,长江浩荡。意气风发、信心百倍的中国人民将聚集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冲破任何艰难险阻,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当我们每天面对这鲜艳的红旗,当国歌响彻在每一个角落之时,我们记住了那些光荣的时刻,如香港回归、申奥成功、我国运动员获得了冠军……

然而,在这红旗、国歌的背后,你是否思考过:他们是为何而出现的?

是那些受尽屈辱的日子里的痛苦铸成,是千千万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铸就,是我们难以磨灭的一个国耻!勿忘国耻!

_多年前的那个7月7日,日本想尽办法要进入宛平城,于是撒了个谎,说演习时有人失踪,要进城搜索。被拒后,他们露出了可恶而凶残的嘴脸,而八年抗战也就这样到来了。

在那年的十二月,南京城里的民众迎来了空前的黑色恐怖,日本法西斯拿起屠刀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三十多万无辜百姓和战俘在丧命于此。这些事情至今还有人证和物证,我们不能忘记日本的恶行,不能忘记他们的狡猾和奸诈。

我们要明白,当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不够时,他们往往会采取烟雾弹的方式来迷惑自己甚至迷惑他们的民众;一旦实力达到,他们就会犹如得势的家犬一样在主人的牵引下变得凶残而冷酷。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同学们,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甘心落后于前人,应该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的'不怕困难的精神。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人民一直在战火中苦苦挣扎。如今,中国已走出了血雨腥风的阴霾,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欢歌笑语。我们现在的丰衣足食又是靠什么换来的呢?是用革命英雄的生命与血泪换来的,是用中国人民的双手和汗水换来的。今昔对比,我们怎能不感叹呢?不要忘记我们中国曾有过的一段屈辱,不要忘了我们肩挑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我们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更是祖国的希望。

同学们,请不要忘记过去那些痛苦,痛苦能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痛苦才能让我们谨记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3】

大家好:

很久以前,中原大陆海岸那边,有一岛国,名曰扶桑。唐朝时期,听闻中原文明辉煌,遣学生学僧前往,汲取精华,有所长进。一时间中原文化之风,盛行扶桑,数百年与中原交好,奉若神明。然改朝换代,大国没落,扶桑后代,举枪炮,亮刺刀,入中原腹地,毁千年文明——暴行全面始于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起点。这场战役以日军寻衅为始,以中国军人胜利为终,其中血腥艰苦,今时今日你我皆不可想象,而数十年抗战,多少同胞血洒沙场,多少英雄亡魂不归,多少文明成果付之一炬呢?你或许听说过南京_死者四十万,你或许看见过圆明园如今的断壁残垣吧?1937年至1945年,八年中,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直接间接财产损失超过620亿美元,令人发指!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是一直在耳边响起的 口号 ,但所有人都用对他了吗?中日钓鱼岛事件中,国内沸沸扬扬的砸日本车,抢烧日本商铺的行为,是不忘国耻,还是振兴了中华?都不是。把愤懑撒在同胞的财产上,把素质底线露给国际社会的一双双眼睛,不是泱泱中华,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之后!

我们不该忘了先烈们赴死的坚定,为国捐躯的大举,正如无法忘记饿狼的行径,曾经的耻辱;当然,也不敢忘记战争的残忍。那么,便保护好和平吧。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赴死,杨靖宇吃草皮棉絮孤身战斗,赵一曼受严刑逼供仍然不说一字,最终壮烈牺牲。那用英雄的生命换来的和平啊,不要再用生命带走她。战争造成的伤害,永远是双向的,不管赢得了土地,赢得了权力,还是赢得了威名,必然输掉精神与生命。战争的受害者美好的生活,被子弹扼杀;战争的幸存者一砖一瓦堆砌的幸福,被炸为飞灰;战争的侵略者在暴行中迷失自我,留千古骂名;而我们的家园,最终也千疮百孔,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景,只因拥有和平,才拥有希望和未来!

今天,大千世界日新月异。祖国在不断强大,重拾昔日荣光。今天,你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吗?它是中国建设的核心思想。要认真对待,要文明,不要刁民。而同为三中人,更要砥砺前行,实现自我价值。或许你很清楚未来的方向,或许你迷茫于多而不确定的梦想,但我们都能做好一件事:珍惜现在,造就未来。做好当下,才能在机会到来的时候,紧紧抓住它!在这里,愿祖国繁荣昌盛,愿同学们梦想成真!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4】

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为了纪念这特别的日子,并绚怀为我们国家浴血抗日的英雄们,写下这激越的 文章 ,从而激励自己并时刻提醒:勿忘国耻!

_年前,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_年前,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第一枪在卢沟桥畔打响。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承受了3500万同胞的伤亡、6000亿美元的损失。

_年前的历史,已经离我们这一代人很远。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付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财富。

_个春秋过去,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但历史的风雨怎能吹熄我们心中的卢沟桥的连绵烽火,和平的歌声中更不能隐去“七七事变”呼啸的枪声。卢沟桥的枪声是我们民族奋起雪耻的号角,是振聋发聩的警钟,是历史正义的惊堂木。面对侵略者的凶残狂暴,长期积弱受辱的中华民族,在枪声中警醒,在枪声中奋起,用正义的枪声宣告我们民族的浴火重生。牢记落的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

半年世纪的'侵略史,让我们对日本充满仇恨,但这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许多的人眼里还只有仇恨,而仇恨背后的智慧和自信,却经常在盲目的自大中消失。时间转到现代、现在,日本向中国发起了新一轮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与100年前不同,这一次是中国正在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尽管离真正的强大还有很远,但至少我们看到了希望。这一次,日本更加聪明,更加狡诈,而中国如何不被日本牵着鼻子走,这才是中国人要做的,这是大智慧。

我们不能忘记那枪声,是因为有些本应该记住历史教训的人偏偏患上了历史的“健忘症”。日本侵华战争,明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3500万人伤亡的空前浩劫,一些日本政客和右翼分子却厚颜无耻地说日本是“受害者”,叫嚣“日本侵华是因为中国爆发了反日运动”,明明是对双手沾满中国和亚洲人民鲜血的战犯。却偏偏有人否认东京审判,不顾受害国人民的愤愤之情,再三崇拜那些罪恶的亡灵。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更警示我们要永远的记住那场战争,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当年带给中华民族深重苦难的那场侵华战争拒不认账谢罪,那个让中国人民蒙受耻辱的日子———“7.7”,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注定不会从我们的记忆中淡化或抹去。有些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可以随风而去,但是对于曾经饱受日本侵略者蹂躏、伤亡了3500万民众的中华民族来说,往事怎能如烟?

日本右翼势力一直没有坦诚面对那段侵略战争历史。这种异乎寻常的顽固与反动经常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受害国家人民感到愤怒和难以理解,同时也成为日本与有关国家发展关系的一大障碍。

一个对曾经伤害其他国家人民的历史讳莫如深,同时又屡屡突破和平宪法限制执意向军事大国目标迈进的国家,怎么能让曾经饱受其侵略、有过惨痛教训的邻国人民放心呢?一个缺乏勇气和正义面对自己历史污点的民族,又怎么能指望曾深受其害的邻国人民的宽恕和谅解呢?

_年前的一枪,打开了日本全面进军中国的第一枪,当今天我们最多人随着日本右翼的思路在讨论谁打枪第一枪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而我们国人在对待历史的似是而非的态度与我们的史学家面对政治意识形态而有意让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每模糊的同时,真正在笑的是日本右翼,我们没有日本人的严谨态度,对待历史,我们回避的太多,对待现实,我们回避的还是太多,而真正可以让我们将仇恨化为动力的源头,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更多的是原始的冲动与集体无意识的盲目,当我们许多人抵制时,我们就开始抵制了,当我们太多人说上街时,我们就上街了,当我太多人说日本人坏时,日本就坏了,但无论如何,日本还在好好的存在着,日本在向海外派着兵,日本在申请着入常,日本在蚕食着中国的领土,日本人在看不起中国人,这一切的一切没有改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从来就没有战胜过日本,而我们面对这种日本人的种种历史与现实的蔑视,心中之情可想而知,这种民族仇恨之复杂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而中国历史与现实发展之种种悖论又让这种仇恨不断在自身与外界的情感中放大。

今天,在七七事变_年的今天,我们应该却做的是要 反思 我们的历史,面对我们的现实,有建设性的开拓我们的未来,历史不相信眼泪,现实不相信眼泪,未来更不相信眼泪,只有仇恨的民族将永远是卑微的民族,我们需要的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化仇恨为动力,去全民族的努力,少说多做,用自强去换取自尊,用努力去换来尊重,用智慧去换来强大。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篇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走上了艰难的抗战征程;中国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一个又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使中国从一个泱泱大国变成了一只任人宰割的肥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让这座世界上最辉煌壮丽的建筑顷刻间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有多少志士任人,多少革命先辈抛头颅,撒热血,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所畏惧的气概,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众志成城的力量战胜了帝国主义。

沧海桑田,风雨坎坷,伟大的祖国历尽磨难。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留给我们不怕困难,开括前进的大无畏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与未来,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领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历史的书面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出前不负于古人,后无愧于千秋万代的历史新篇章!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切探索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而我们,必将成为新世纪复兴中华民族的脊梁,就是因为有这么多的脊梁,中国才会有振兴的一日!

七月七卢沟桥事变演讲稿2022年相关文章:

★ 纪念卢沟桥事变79周年演讲稿2016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优秀范文6篇(2)

★ 七七事变主题演讲稿2016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800字4篇

★ 2022七一建党节演讲稿范文精选10篇

★ 2022国家安全演讲稿最新版

★ 七七卢沟桥事变作文1200字(2)

★ 七七事变纪念日演讲稿2016

★ 有关建国70周年的经典演讲稿5篇

★ 建国70周年演讲稿5篇范文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本次时间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开始工大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阴谋,是它全面侵华的开端。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的地方,丰台区永定河上。由于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非常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准,充分展示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技艺。

1937年7月7日的那个晚上,日本在卢沟桥旁边演习,他们借口有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但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起了进攻,中国守军实在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也就开始了。

7月7日的枪声宣告了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这一天投下长达八年的暗夜,遮覆了3500多万同胞的尸首。这一天刻印着一个民族心灵上难以愈合的伤痛。这一天记录着中国人的难以忘却的仇恨和耻辱。 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自此欲火抗争直到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在卢沟桥事变中,中方的第29军奋起抗战,导致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其余都牺牲了。但是中国人们在接下来的抗战中,虽然经历了流血牺牲,但是却依旧没有投降,最后以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画上圆满的结尾。

扩展资料: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方向的永定河上,七七事变爆发前这绝对是当时最敏感的区域,当时宛平城和丰台车站是两大进出北京的交通要塞,可是丰台车站最终还是在1936年被卑鄙的日寇强占了,所以1937年的卢沟桥是唯一一条进出北京的交通要道。

卢沟桥事变是国共两党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的转折。在众寡悬殊、强弱分明的条件之下,国军第29军在这一片防区里和强敌苦战达24天之久,最后虽然败下阵来,但抗日先锋的英名将永志史册。

事变发生后仅两个月又十五天,以团结御侮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形成。此后,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内,国共双方的军队分别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为主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一个以宽容、和善、仁义作为道德标准的民族,开始在一种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捍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70年过去了,之所以还在纪念“七七事变”,并不是仅仅纪念那个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日子,而是纪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八个年头,所要怀念的英烈也不仅仅是“七七事变”中抗敌的勇士,而是整整八年抗日战争中死难的所有勇士和平民。因此,每一次的“七七事变”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都有充分的理由用最隆重的心态去怀念和反思。“七七事变”纪念日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寄托了中国人在 卢沟桥老照片近代和现代国际政治上太多的尊严和荣誉。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重要过程,那么“七七事变”就是为纪念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所选择的注脚。从这个注脚开始,整个中国已经被全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大潮所席卷。抗战胜利到现在已经近66年了,当年的抗战老战士,今天大部分都不健在了。当年抗日英雄的故事,只能通过银幕、书本或纪念馆里去找当初抗日将士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抗联、在太行山上、保卫华北、保卫黄河、地雷战、地道战等等激发民族勇气的英雄形象,在新一代身上似乎变成了电脑游戏,这恐怕是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殉难的三千多万血肉之躯万万没有想到的。

道桥论文主题

兄弟 去筑龙网吧 我也是土木工程的 一般都去那

桥梁工程论文 我国公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从无到有,现已建成8700km。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相应发展,跨越大江(河)、海峡(湾)的长大桥梁建设也相继修建,一般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的中、小桥、立交桥,形式多样,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为公路运输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都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计算分析手段。更重要的是我国的经济政策为公路事业发展提供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保证了建设资金来源。 我国广大桥梁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这一可贵、难得的机遇,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事业,积极工作,多做贡献。 结合常用的桥型谈谈对公路桥梁发展趋势的看法,不当之处,请同行指正。 一、板式桥 板式桥是公路桥梁中量大、面广的常用桥型,它构造简单、受力明确,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做成实心和空心,就地现浇为适应各种形状的弯、坡、斜桥,因此,一般公路、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桥梁中,广泛采用。尤其是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和平原区高速公路上的中、小跨径桥梁,特别受到欢迎,从而可以减低路堤填土高度,少占耕地和节省土方工程量。 实心板一般用于跨径13m以下的板桥。因为板高较矮,挖空量很小,空心折模不便,可做成钢筋混凝土实心板,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均可。 空心板用于等于或大于13m跨径,一般采用先张或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先张法用钢绞线和冷拔钢丝;后张法可用单根钢绞线、多根钢绞线群锚或扁锚,立模现浇或预制拼装。成孔采用胶囊、折装式模板或一次性成孔材料如预制薄壁混凝土管或其他材料。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板桥,其发展趋势为:采用高标号混凝土,为了保证使用性能尽可能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方式和锚具多样化;预应力钢材一般采用钢绞线。板桥跨径可做到25m,目前有建成35~40m跨径的桥梁。在我看来跨径太大,用材料不省,板高矮、刚度小,预应力度偏大,上拱高,预应力度偏小,可能出现下挠;若采用预制安装,横向连接不强,使用时容易出现桥面纵向开裂等问题。由于吊装能力增大,预制空心板幅宽有加大趋势,1.5m左右板宽是合适的。 预制装配式板应特别注意加强板的横向连接,保证板的整体性,如接缝处采用“剪力键”。为了保证横向剪力传递,至少在跨中处要施加横向预应力。 建议中、小跨径板桥,应由交通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编制标准图,这样对推动公路桥梁建设,提高质量,加快设计速度都会带来明显的好处。 二、梁式桥 梁式桥种类很多,也是公路桥梁中最常用的桥型,其跨越能力可从20m直到300m之间。 公路桥梁常用的梁式桥形式有: 按结构体系分为: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T型刚构、连续刚构等。 按截面型式分为:T型梁、箱型梁(或槽型梁)、衍架梁等。 梁式桥跨径大小是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交通、桥梁设计和施工各方面的成就。 现从以下几种常用的结构形式介绍梁式桥在公路桥梁上的使用和发展趋势。 文秘杂烩网

人文主义的论文范文

我国新闻传播缺失人文关怀摘要: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现实表明我国当代传媒对受众的确有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但客观地讲,传媒对受众现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尽管它已经开始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大众的生存状态。不可否认当代传播中对人文关怀的表达可以说既不充分又不深刻。主要原因在于传媒自我定位存在一个悖论,在理论上自知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上却徘徊于颐指气使的钦差大臣和亦步亦趋、满脸堆笑的服务生之间,实际上这个悖论产生的根源是传媒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由此造成新闻理念的偏颇和肤浅。然而只有当传媒以真正的人文关怀即科学而理性的人文关怀为复归和基点时,才会正确地自我定位,才会具有最大的说服力与感染力,也才能最成功地完成引导和监督的责任。我国传媒在注入人文关怀、“突现人”的过程中走向了极端,在市场利益的趋势下,在传播中大量运用视觉新闻,极尽渲染之能事,强烈刺激人的感官,这种“不得不为了金钱而进行的精神活动,会使人感受到对完整的人的本质的否定。”这种传播是将受众仅仅看作自然的人、本能的人,对大众缺乏情感的疏导和理性的提升,显然这是对人的简单理解,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是有悖于人文关怀的原则的。从这个角度讲,当代传播对作为受众的“人”缺乏深刻的哲学把握。马克思曾就人的概念论述过:“‘人’?如果这里指的是‘一般的人’这个范畴,那么他根本没有‘任何’需要;如果指的是孤立的站在自然面前的人,那么他应该被看作是一种非群居的动物;如果这是一个生活在不论那种社会形式中的人,……那么出发点是,应该具有社会人的一定性质,即它所生活的那个社会的一定性质,因为在这里,生产,即他获取生活资料的过程,已经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性质。”简言之,人的本质规定性包括自然性和社会性,有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更重要的在于其社会性,作为社会活生生的人,必然会有理性和情感的矛盾,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的矛盾,个人与其他社会人及与周围环境的矛盾,他们是种种矛盾的统一体。因此当代传媒要全面的看待人,要从人的本质规定性出发,实现对人的理智和情感、理性和非理性的全面尊重,真实客观地把外部世界呈现给受众,倡导回归人类真善美,树立起健康积极的社会观念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互助。当前媒体在对人的关怀中做得更多的是同情人、关爱人,但往往在这种所谓善意的关怀中随意侵犯他人隐私,忽视新闻人物和受众心理,对受众造成实质上的伤害。这种高高在上的同情和隔靴搔痒的关爱,让人感到更深的冷漠,与真正的人文关怀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真正的人文关怀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爱和善意的表达,不是抽象的人道主义和空洞的泛爱精神,不仅仅是眼泪和同情,它所揭示的是平凡的人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信念、理想和尊严,所弘扬的是蕴于其中的质朴、坚韧、善良和互助这些美德,而这正是人文关怀所坚守的人本身的真、善、美,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存在正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之必要。有一种叫作“新闻本位”的新闻观。执行这种观念的人,把事实、传播者、接受者、传播通道、新闻信息等看成新闻传播中的各个环节,而以新闻信息为本体。于是,新闻传播者在选择新闻的时候只是以事件是否具有所谓的“新闻价值”,即是否具有非常性和猎奇性、能否满足人们的好奇心、能否引起轰动效应作为标准,甚至一味地迎合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最终导致媒体品味的下降,也不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诚然,新闻追求新奇,渴望引起轰动本无可厚非,问题的关键是,在这种新闻理念的指导下,新闻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往往被忽略了,人们的眼睛只盯着事态的发展而无视扮演主体角色的人的感受。阅读(收看、收听)新闻的人们也只是一群充满好奇心的旁观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工作者信奉一条原则: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夸张的说法无外乎是想强调新闻事件的新奇性。据说真有国外媒体曾报道过人咬狗的事件,且不说这个消息是真是假,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这则报道对当事人来说有何意义呢,难道从中他(她)能感受到社会的关怀而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吗?相反,也许当事人从此会被别人当成疯子来对待!另外,这对广大的受众来说又有何意义呢?!难道他们因为获得了奇闻怪谈而感到真正的欢乐?或从中感悟到人生的意义或真谛?多半的可能性是长此以往受众的欣赏趣味会下降许多。我国新闻传播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 人文关怀的泛化和简化。自上个世纪90年代文化界、思想界开展人文精神大讨论以来,“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文关怀”这些术语纷纷涌现,从社会精英阶层“下凡”到人间,几乎妇孺皆知。新世纪伊始,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后,“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泛滥开来,形成了“言必称关怀”的奇怪局面。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被严重地泛化了。例如,对有些属于权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工作也大加颂扬,便是人文关怀泛化的一种表现。据《北京晨报》2005年1月6日报道,日前,河南省许昌市国税局原局长姜国仕被法院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2年,姜国仕当庭对检察院表示感谢,因为在查案中,许昌市检察院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和司法诚信。那么检察院是怎么做到“人文关怀”的呢?报道说,“在查案中,考虑到姜国仕年纪较大,有关节炎和高血压,检察院专门为他安排了一间较好的号房;天气凉了,检察官及时给姜国仕送去被褥、衣服。在搜查姜国仕家时,检察官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赃款赃物”。一位叫“气横西北谁人剑”的网民疑惑不解,在论坛上问道:“难道这不是检察院应该做的吗?如果不讲‘人文关怀’,在工作中就应当让一个上年纪的嫌疑人(不管他是贪污还是伤人)住‘较坏的’号房?就应该让他在天凉时无衣无被吗?就不去严格区分合法财产和赃款赃物?如果把这样的工作也叫做‘人文关怀’的话,那么公安局不打骂嫌疑人、监狱不虐待犯人、乡干部征税不抓人,不也可以叫作‘人文关怀’吗?自从新一届领导人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思想后,‘人文关怀’就迅速成为一个流行词。以前,每听到这个词,总让人感到一些温暖,可是现在随着它的被滥用,我们只感到乏味。”(新华网2005年1月6日)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我们已经习惯于没有关怀的生存环境了,现在有人“大发慈悲”施舍了一点“关怀”,我们反而受宠若惊,感叹社会确实进步了。若仅仅是普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倒也情有可缘,而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媒体却也在歌颂这些“宝贵的人文关怀精神”,难免让人觉得悲哀。(二) 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中国媒体正处于行政垄断与资本拉拢强弱转换的时代。一方面,行政垄断着媒体的运作;另一方面,广告商制约着媒体。这样一来,很大一部分消费不起,或者消费能力严重不足的弱势群体便被媒体遗忘了。这种情况首先表现在媒体留给社会弱势版面和频道太少,报道力度偏小。比如,对进城农民工的报道就很少,我们只能看到零星的、琐碎的报道,而且大部分报道范围也只停留在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子女教育等问题上,对农民工整体生存情况没有作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的层面很浅。对下岗职工和新失业群体也是如此。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很多(应该说是大部分)记者报道政府关怀困难群众的时候往往是跟在各级领导人送温暖的队伍后面,报道的重点不是弱势群体的困难,而是领导的关怀,处处突出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的形象,弱势群体的困难只是突出这一形象的辅助物。这种摆拍的矫揉造作的镜头、照片我们看见的还少吗?这是真正的关怀吗?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可见,我们媒体还没有真正把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放在重要的地位,这很显然是违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神圣职责的。另外,近年来媒体对社会黑暗面的报道很青睐,纷纷采取暗访、卧底的方式对社会底层的黑暗面大加揭露,执法队伍到哪儿我们的新闻记者就跟到哪儿。关于黑心棉、黑香肠、地下性工作者的报道层出不穷,甚至对乞丐、流浪人员有损城市形象也大张旗鼓地进行报道,而没有深入探寻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现象,难道仅仅是因为弱势群体贪财、无耻、没教养吗?最后,新闻报道的内容本身往往也漠视弱势群体。南京一家电视台的社会新闻栏目《服务到家》曾报道过一位农村老大爷身患怪病,需要不停地走,否则一停下来就会呼吸加重,甚至晕倒,连打吊针吃饭都要在行走中由家人帮忙才能完成。多方求医也无法治愈。节目报道这则新闻的时候不是从为这位老人想方设法治病的角度展开,而是以猎奇的眼光、调侃的语气报道新闻,新闻中所使用的背景音乐竟然是一首摇滚歌曲,并且将病人边行走边吃饭的镜头用快放式播放,似乎是记者编导们觉得那种样子很滑稽好笑。这真让人哭笑不得。再请看另外一家地方电视台的一则名为《市区开展清除整治算命、测字人员行动》的新闻:警车开到一栋大楼前停下,执法人员下车,走到楼前的一个算命摊,拉起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头吓得瘫坐在地上,苦苦哀求,而执法人员“义无反顾”地架起老头拖向十几米外的警车。其他执法者当场没收算命、测字工具,并焚毁。而这个身体瘦弱的老头嘴里一直在哀求:“我改,我改,放过我。”从这则电视新闻来看,很明显,电视台是站在执法人员一边的,旗帜鲜明地反对封建迷信活动,这当然有道理。但是,我们的记者有没有想过,老者那么大的年龄为什么不在家安享天伦之乐,却做出这等有伤风化的事情;老者的工具被焚烧后,他该如何生活下去;除这个老者外,其他从事迷信活动的人的情况又怎样;为什么现在文明社会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愚昧迷信活动。问题太多了,可有几家媒体认真思考过了?!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没有就此深入采访调查下去,或许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人太普通了,没有新闻“价值”。而这样的想法本身不就是对弱势群体的冷漠和歧视吗?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往往过多地强调个人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需要,而无视个体生存发展的合法权利。(三) 对隐私报道不慎重通常情况下,隐私是指公民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1我国媒体对公民隐私权的侵犯主要涉及公众人物和未成年的隐私。前者,比如著名电影导演冯小刚曾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破口大骂某娱乐媒体,原因是这家媒体公开刊登他家详细地址,以致他家屡遭陌生人上门骚扰,干扰了其正常生活。冯氏声称要诉诸法律手段加以解决。这是媒体侵犯“名人”隐私的典型事例。更严重的,有些媒体对去世的公众人物也不放过,对他们的死以及生前的情况捕风捉影、妄加猜测,不顾死者家属的痛苦,对其生前的私密信息恶意挖掘、大肆炒作。对歌星高枫之死的报道就是典型一例。这不仅是对死者及其亲人的不尊重,从根本上说也反映了社会对人的不尊重。另外,媒体对未成年的隐私保护也做得不够。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正确的做法是未经当事人同意,新闻不得披露当事人的姓名、出生地、家庭住址以及一切可能推算出其真实身份的信息。还要注意不得暗含受指控的人与少年儿童本人关系的内容。例如,2003年1月20号,某报以《14岁少女身染五种性病》为题,报道一名尚未满14岁的女孩外出打工误入淫窟而身染五种性病的事件。报道中虽然使用化名,对图片也做了相应处理,但不经意间流露了一些相关信息,如事件发生地点、时间等,同样能让某些“有心人”比较容易地推断出当事人的真实身份。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他们无力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伤害。我们的媒体一定更要慎之又慎,不能对他们造成再次伤害。2其实尊重公民的隐私权是新闻媒体最起码的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当,那就更不要奢谈什么人文关怀了。(四) 灾难报道缺乏人性化关怀当前我国媒体对突发重大事件报道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隐情不报,认为灾难性事件容易给受众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损害,报道会造成社会恐慌,等事件过去以后再报或者干脆不报。二是报道不及时、不充分,对一些重大事件迟报、缓报、简报,难以满足受众对事态发展的关切。媒体往往把灾情简单地表现为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经济损失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数字,这说明缺乏对生命的真正敬畏。三是过于注重从政府立场说话,灾难发生后不是把镜头对准正在忍受苦难的群众,而是大力渲染党和政府怎样关心受灾群众,社会各方怎样慷慨解囊,高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赞歌,把灾难的起因、发展、损失、灾情严重程度、灾民的情况却放到了次要的位置。四是采访报道方式不当,不顾受灾群众的感受,缺少对人的精神和感情的关怀。例如,“5、7”空难第一个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情景被拍摄下来,被很多媒体所采用。照片显示,当黑匣子被打捞出水的时候,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虽然记录的是实情,但是我们在编辑的过程中有没有想到遇难者亲人看到欢呼的场面后会怎么想。还有的记者采访遇难人家属的时候,伸过话筒就问:谈谈您失去亲人的心情好吗?灾难新闻报道出现人文关怀缺失与错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也有现实利益的驱策,也有传统传播理念对人文关怀的漠视,还有缺乏理性约束,有的是技术上的失误,但归根到底还是传播者人文精神的缺失。比如满足受众知情权的问题,看起来似乎和人文精神无关,但是知情权是当代信息社会中的人的基本权力之一,因为信息是最重要资源,如果受众不能及时充分地获知应该获知的、与自身、他人、社会有关的重要信息,实在是媒体的重大失职。不夸张地说,满足受众知情权是新闻媒体首要的、最大的人文关怀。做不到这一点,其他再多的关怀都是多余。(五) 对女性的不尊重关于女性的新闻报道问题更多也更突出。概括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于女性的报道数量很少,说明对女性的关怀不够重视。《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仅占4.5%,而涉及女性问题的就更少。其次,对女性的形象定位有歧视。据2002年12月28日金羊网报道: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近期一项调查显示,有八成被调查女性认为“对女性的宣传报道娱乐性、生活性居多,而事业性少”,“女性处于弱者地位的题材多,强者形象少”,“有关妇女的新闻报道很难摆在国内重大媒体的显要位置”,而且“女性作为配角的题材多,作为主角的题材少”。第三,宣扬落后的贞操观。贞操观是男权社会所产生的帮助男性从肉体到灵魂上占有女性的精神枷锁。如今,这种落后的封建的贞操观仍然有市场。1997年,四川姑娘唐胜利因为不愿做三陪小姐而跳楼受伤致残。媒体抓住这个事件争相报道。但是有些文章不是强调她维护人权与尊严的可贵精神,而是她“宁死不做三陪女的刚烈行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说什么她“用献血维护自己的清白”。这些错误的思想导向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一时间,各地不断出现类似“唐胜利”的事件,很多妙龄少女落下残疾。媒体的责任太大了。第四,存在污辱女性的报道。其中最典型的言论莫过于什么“女祸论”。这原本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把朝廷腐败、民风败坏的责任推卸到女性头上的反动历史观。然而这种愚昧可笑的观念在如今的新闻报道中仍然存在,着实可悲。比如,很多媒体把政府官员腐败的原因归结到官员家属身上,报道为党组织一把手的妻子办学习班以培养“廉内助”的新闻。《大河报》还用了一个言词粗俗的标题:好女人是所学校,好干部老婆熏陶。甚至有的女性刊物都说:“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如何、廉政形象好不好,与其配偶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如果枕头风常吹,领导干部势必先替个人或小家庭打算,假公济私,甚至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多么荒唐的言论!3新闻媒体一般主要以事件本身是否具有传统的新闻价值来选择所要报道的新闻,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人反而被放到次要的甚至是无足轻重的地位。很显然,这违背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也不利于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总之,新闻不能只见事不见人。注释:1张宝新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北京 群众出版社 19972张菊样 :《传媒应重视人文关怀——对当前某些新闻报道的反思》,《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3马守敏 :《新闻报道中的性别歧视》,《新闻记者》2000年 第6期

20多年前上大学的时候,就读过《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刚刚从思想禁锢的时代挣脱出来,对西方文化和文学充满了渴望、好奇,也不管是西方现代的还是古代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大胆、真诚的爱情,以及他们对封建婚姻的坚决反抗和以死相拼,曾激动了包括我在内的无数青年学子的心。今天重读,依然为罗、朱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特别是他们身上那种永不熄灭的人文主义精神,感到一种心灵的震颤和憾动。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描写爱情生活的多如牛毛,譬如《牡丹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从艺术表现的角度讲,各有千秋,《罗密欧与朱丽叶》并不见得高出多少,但这部作品中所充溢着的那种人文主义精神却是许多作品所匮乏或没有的,这就显示了这部作品的思想高度。 人文主义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因此它是永恒的。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物质文明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并不等于精神文明的相应提升;相反,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正在大面积地侵蚀着人类的精神生活。罗密欧和朱丽叶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执著追求,更显示了他们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价值,这正是剧本激动人心的地方。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里,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表现得最为充分,艺术性也最高。他的作品为资产阶级的兴起作了最有力的舆论准备。他的创作从思想和艺术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了写了大约十部喜剧,一部悲剧。他的喜剧主要不是讽刺社会现实,而是表现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歌颂爱情和友谊,宣扬个性解放、婚姻自由和个人争取幸福的权利。同时,批叛门阀观念、封建道德和封建压迫的种种表现,也揭示资本主义所暴露的一些丑恶。这一类喜剧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无事生非》《皆大观喜》等。1595年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惟一一部悲剧,但在思想内涵上则和这一时期的喜剧完全一致。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了爱情悲惨地死去了,但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纯洁而美丽,他们的爱情终于战胜了封建压迫和偏见,显示了人文主义精神的蓬勃生命和最终胜利。 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中的“灵魂”,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文艺复 兴”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概念。文艺复兴是指14—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这个时期,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重新得到发掘和重视,因而得名。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后来扩大到德国、英国、荷兰等国家。在14、15世纪,由于城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旗帜,提出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思想体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打倒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极大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哥伦布等人在地理方面的新发现,伽利略在数学物理方面的发明创造等,粉碎了陈旧的宗教观念,促进了人们对宇宙、自然的新认识。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建立了民族的统一语言。这一时期,欧洲的文学艺术有了长足发展,如但丁的诗歌、薄伽丘的小说、达·芬奇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蒙田的散文、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人文主义是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莎士比亚是如火如荼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位巨匠,他高昂的人文主义思想贯穿在他的整个戏剧创作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强烈地体现了他的人文主义人生观和理想观。这个剧本之所以有那么长久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其中灌注着饱满的人文主义精神。 《罗密欧与朱丽叶》通过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抒情的人物语言,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爱情悲剧。男女主人公出生在两个世代为仇的封建家族,他们在偶然的相会中一见倾心,却根本不可能结合。他们求助于劳伦斯神父,神父同情和理解他们,秘密给他们举行了婚礼。但封建家长凯普莱特却要把女儿朱丽叶许配给少年贵族帕里斯,并强令马上成婚。朱丽叶再一次求助于劳伦斯,神父赠以安眠药让她假死过去,以躲过这场劫难。罗密欧则因在格斗中杀死了凯普莱特夫人的内侄提伯尔特而受到了放逐曼多亚的惩罚。罗密欧得到妻子的“死讯”,悲痛万分,抱了以死殉情的决心连夜返回维洛那,在朱丽叶的身边服毒自杀。从昏迷中醒来的朱丽叶见丈夫已死,也饮毒、自刎死去。罗、朱的悲惨结局使双方的家长看到了世仇的惨重代价,在亲王的主持下言归于好。从这个故事梗概中可以看出,凯普莱特和蒙太古两位封建家长,代表了陈腐没落的封建思想和传统,他们心胸狭窄、武断专横,无视青年人的自由和爱情,酿成了家族之间的仇恨和冲突,给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动乱,又自食其果失掉了自己的儿女。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代表了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他们同封建思想和传统作着勇敢、机智的斗争,尽管斗争的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换来的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胜利和弘扬,我们在悲剧中感受到的是莎士比亚那澎湃的激情、高昂的斗志和崇高的理想。 当然,在这部剧作中,人文精神体现得最集中、最强烈的还是两位年轻的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两个人物,是作家寄托人文主义理想的艺术形象。 罗密欧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却没有继承封建传统和思想,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背叛了封建家庭,成为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他真诚、勇敢,有文化、有能力,有一颗博爱之心;他追求一种自主、自由、美好的爱情生活,哪怕是“错爱”了仇人的女儿,也毫不退缩;他没有门户之见,爱上了朱丽叶,就把凯普莱特的家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心期望化解宿怨;他对爱情忠贞不渝,为了爱情和爱人,他甘愿被放逐他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注重友情,在朋友被仇人所杀,他的爱情面临“风险”的时候,他拔刀相助杀了仇人,却使自己的爱情遭遇了一场“灾难”,显示了他的高尚品格。正是在家族矛盾、爱情磨难和朋友情谊等一系列故事发展中,他那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风采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朱丽叶只是一个14岁的贵族小姐,但她勇敢、坚强、智慧,她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并把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她深知罗密欧被放逐“回归”无望,却绝不愿与少年贵族帕里斯再结姻缘;她几次用智谋过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服下安眠药,都是为了实现她的美好爱情;她把爱情看得和生命同等重要,罗密欧一死,她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生死恋情,真是惊天地而泣鬼神。这种纯洁、高尚、悲壮的爱情,使无数世俗的爱情显得黯然失色。 欧洲14—16世纪的人文主义精神,是当时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今天看来,它自然有许多时代局限性。但它以人为“主体”,要求尊重人的本质和价值的思想核心,并没有过时。在时下“人文精神”大面积失落的背景下,罗密欧与朱丽叶身上依然有我们需要汲取的精神营养

初三优秀800字 议论文 范文 篇一:谈傲气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话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被自己的傲气所蒙蔽导致失败。因此,傲气在生活中是不可取的。

傲气是对自己的过度肯定。诸葛亮自恃才华横溢,将军中大小事务揽于己身,让有才能的人没有机会施展。这与蜀汉的灭亡未尝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袁绍率领七十万大军讨伐曹操,自认为万无一失。却因他生性多疑,优柔寡断。不听底下贤才、用人不当导致这次官渡之战的失利。最终溃不成军。西楚霸王项羽认为自己的军队兵强马壮,刘邦没有机会与他争锋。错失了消灭刘邦的大好时机,放任他发展。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这些枭雄无不才华过人,却都因对自己的过度肯定导致失败。

傲气是对形势的错误分析。过去国民党组织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用当时还较弱的红军正面迎敌,最终失利,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南宋时期,金入侵宋朝。当时的皇帝昏庸无能,想要和蒙古国一起灭掉金朝。金哀宗向宋理宗提议联手抗蒙,向理宗说明“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宋理宗并没有理会,反而认为灭掉金朝自己就会安全。在灭掉金朝之后,蒙古国反而南下攻打宋朝。最终,汉人千百年来的基业毁于一旦。他们又何尝不是因自己的傲气蒙蔽了双眼而错误的分析形势。

傲气是愚昧无知的表现。在井底之蛙这个 故事 中,青蛙认为自己的水井是最好的。当海龟说出大海时,自己因从未见过大海而不屑一顾。反而无知的认为大海远没有水井大,此等愚昧无知,让人心生感慨。古时的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时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各国。当途经一个叫做夜郎国的小国时却遭到了嘲笑。因为他们认为汉朝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一个个故事中反映出来的人物又怎不是因为自己的傲气才变得愚昧无知。

古往今来,这些心怀傲气的人都向我们展示了一味自傲的后果。少一分自傲,才能认清自己。少一分自傲,才能看清形势。少一分自傲,才能真正摆脱愚昧。

初三优秀 800字 议论文范文篇二:各有千秋

“江山代有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言,道出了每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特有的灿烂 文化 的真谛。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学者虽处于动荡之世,思想却激跃出前所未有的夺目火光。儒、道、法……各家思想在碰撞中交流,在争辩中借鉴,它们是乱世中明亮的火焰,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造就了诸子百家的璀璨辉煌。

人们时常感到生不逢时,期望回到或飞越到某个时空的过去或未来,但不曾想,每个时代自由它得天独厚,不可比拟的机缘巧合,从而衍生了不可复制描摹的独特,春秋战国如此,中国近代亦如此。

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知识分子的民族责任感与高远目光,造就了新文化运动中“新文学”的无比震撼。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白话文小说如《阿Q正传》等新式文学作品,让人震耳发聩,唤醒了国人麻木的灵魂与涣散的斗争意志,我们亦会赞扬这个时代,钦佩这些爱国者,或者向往这血与泪交融而出的文化结晶。

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上演着它们唯一的独有的历史,各有千秋。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

宁静浩瀚的大海,孕育着古希腊的绚烂文明。精美的雕塑,奇妙的神话,闪耀的哲学之光……无不让人心往神驰,愿可生活在那美好的和谐中,但也有人愿活在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刺激”时代。

文艺复兴时,资产阶级为反封建求民主,从古希腊文学典籍中汲取精华。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说:“我愿回到古希腊那民主的年代,却更愿活在当下,肩负我的责任,将人文主义延展于今。”的确,各个时期的文明成就各有千秋,我们只能选择喜欢或倾向于哪个,却不能脱离我们的时代,但文化责任感却让人甘愿在这时代开辟人类精神新天地。

古往今来,是时代造就了人,造就了文化,或是人与文化创造了时代,我们不得而知。即便我们因自己的喜好向往生于某一时期,却因活在当下而一味埋怨,这终使这一时代的光芒黯淡。与其一味地活在幻想中,不如尽自己所能让自己的时代大放异彩。

周国平曾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朝圣路,每个人孤独的路便组成了人类这一时代的精神家园。”每个人的向往不同,一如历史学家汤因比钟情一世纪的新疆,居里夫人外甥女涵娜独爱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却愿生在未来世纪……人们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若将向往化为创造时代文化辉煌的动力,这个时代亦有一番美丽的天地。

初三优秀 800字 议论文范文篇三:法制 教育 片 观后感

很久很久以前,听到一个关于少年犯的故事,非常悲惨。曾以为那只是故事,离我很远很远。今天,在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法制教育片,才知道,故事里的事,离我们很近很近……

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是一个漂渺的概念。它如此真实,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财产纠纷,故意伤害,过失杀人,侵权,遭遇假货维权……

法制教育片里的少年,也曾是祖国的花朵,也将是祖国未来的栋梁。然而,有些花儿枯了,有些栋梁朽了。为什么,为什么?说来让人扼腕长叹!那些拥有大好前程的少年,有的只是一语不合,便抄起刀子,举起拳头,狠狠地挥向朋友,同窗。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共戴天之仇。仅仅因为话不投机,便闯下大祸,失去自己大好前程,真不值啊!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前一段时间闹得网上网下沸沸扬扬的药家鑫事件。药家鑫要是懂一点 法律知识 ,以他的智商,是很容易在赔钱和偿命之间作出选择的。可惜,他枉为大学生,居然一点法律都不懂,唉!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必须做的,就是把握好今生今世,不去浪费自己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没有理由伤害它!如果我们做了错事,失去了自由,甚至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那么,我们的父母,将是天底下最最伤心的人!我从网络上看到,药家鑫的妈妈已经患上了抑郁症,生不如死,多么可怜的母亲啊!

每一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一旦铸成大错,悔恨,自责,毫无用处。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很多时候,犯罪只是一时冲动,如同法制教育片里的那些孩子。所以,当我们遇到矛盾,火冒三丈的时候,一定要抑制住自己的冲动。切记,冲动是魔鬼!

同学们,让我们自尊自爱,慎重交友,并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依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我祝愿,蓝天之下,所有的青少年,都能健康茁壮的成长!

我祝愿,阴暗肮脏的监狱里,永远都不会有青少年那稚嫩的身影!

初三优秀 800字 议论文范文篇四:是读书?还是工作?

我是一个初中 毕业 的学生,初中时不好好努力读书,现在毕业了。我将面临着读书还是工作的命运。

现在我被一个学校录取,是一所技校如果这样的情况肯定是读书好。但是我的成绩不好,家庭也不是很富有。现在想起了读书是不是晚了?我想也是晚了。工作可以给我带来一定的收入,减轻家庭的负担,但是不是长远的想法,现在满街都是大学生。尽管自己可也找到工作但是工作是不稳定的,如今也没有后悔药吃,离开学的日子一步步逼近了,是读书还是工作还在纠结中,人的出生不能选择家庭。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句话是对的。但是也是有两面性的读不好是什么也不是,读好了就是光宗耀祖。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文化。在这个社会上生活就是这样,适者生存,这是讲给所有人听的,只有适应了这社会才能活下去。

我不希望所有的家长都为孩子考虑,因为孩子也会为你考虑。我也是一个孩子我也没有资格说家长。因为家长是一心为孩子好的,哪有不疼孩子的家长。只是作为一个学生我只想说读书就让他自己选把。选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才有可能学有所成。

再 说说 没有钱给孩子供学的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读技校是没文化的一心想在孩子读大学将来有出息,其实孩子成绩在好,读自己不喜欢的有什么用?

我现在也在工作中,从工作中学习,可是我有读书的机会,这机会错过了就不会有第二次。也为自己的家庭想了想,自己的家庭不是很有钱,要是我的成绩好的话父母砸锅卖铁也要给孩子读书,可惜我不是。我想读书但是我担心自己读不好到时家里就更穷了,不如早点工作。我以为工作很轻松,但是我想错了,工作兵不轻松。亲人可以为了利益而出卖,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我也是客观来讲)。

我的一个亲戚说了我读书没用,我也只能接受,考虑自己的情况但是我想学习。我亲戚也是从客观来讲。我的母亲也这么认为,但是他看我这么想学也是让我选择,我感谢我的母亲,父亲也是有功劳的。可是就是我亲戚说的成绩那么差读了有什么用?读了书不是还要工作不如早点工作。

我很多次都想反驳他的话可是我却反驳不了,因为这是事实。假如我考的很好的话我的亲戚也不会这样说。当然这是一部分的亲戚。另一部分亲戚则说当下这点知识是不够的,两边都有理,我是该读书还是工作。希望你们能站在我的角度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