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阅读:平时多阅读些本学科的核心和前沿期刊,留心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2、多动手:充分重视实验和技能课,在课堂和课外抓紧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多参加科研课题:有机会的话,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具体从事科研活动。 4、积极申请科研项目:积极申请学校的大学生科研基金甲自己主持或具体负责一项科研项目,在实际研究中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大学生大学期间一定要做的事儿1、担任学生干部,特别是主要的学生干部,班长、团支书、组织委员、社团组织之类的干部,多帮班级、学院、社团、学校做些工作。2、多向师兄师姐讨教,了解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进入社会前应做怎样的准备。3、博览群书,多与同学、老师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学会思辨(很重要)。4、多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研讨,倾听大师的声音。 5、丰富自己的精神食量。多多写出自己思想的火花,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6、有机会,体会一下社会的生存压力和残酷,以及世人的世态炎凉,提高自己心理的抗击打能力。
1.广泛阅读,尤其是读外国人编著的原版著作\x0d\x0a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x0d\x0aBourdieu)曾说过:“没有理论的具体研究是盲目的,而没有具体研究的理论则是空洞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研究生进行大量的学术阅读,而阅读也正是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生成的一个必要途径。没有广泛的阅读,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更不可能提出自己的独特理论,除非凭空臆想。对研究生而言,广泛阅读学术著作以及期刊、网站文章是一种重要的储备知识、启发思维、习得方法论的途径。在广泛阅读的过程中,研究生既能够获得知识与信心,又能够获得思维与方法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对于研究生的学术素养的形成是不可缺少的。\x0d\x0a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学术素养集中体现在其撰写的学术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上。学术论文的特点是“论”:“论点”、“论据”和“结论”。学术论文总得探讨并回答一个问题,包括这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问题,探讨和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理论上或实践上的意义。问题就是事物发展中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变量之间的我们要去探索的某种关系,比如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他的社会责任感之间有没有关系,有着怎样的关系,二者之间相关程度有多高。此外,对于论文研究中的某个或某些问题,它在历史上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的;前人或同时代的人对此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文献资料值得重视,都需要梳理清楚。要想把这些问题弄清楚,阅读学术著作就是必不可少的。\x0d\x0a我们认为,研究生应该多阅读国外的学术类的著作和期刊杂志、专业网站上的学术类文章。因为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严格,在学术论著中很少有剽窃、抄袭之类的现象发生,并且创新性较强。更为重要的是,外国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所采用的方法论与我国的区别很大,通过对他们的学术成果的阅读,研究生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并且可以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动向。\x0d\x0a2.勤写论文,特别是选题要能以小见大的论文\x0d\x0a论文写作是培养、锻炼、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根本目的。多写学术论文不仅能够促使研究生不断寻找新的学术兴趣点,占有学术资源与资料,与此同时还促使他们利用这样的机会反思已有的学术成果,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学术研究无疑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倡导研究生应多写学术论文,为以后的进一步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x0d\x0a关于研究生的论文写作,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选题不要太宏大,不要动辄就是什么什么的嬗变、某某的思想述要之类,而应从小问题切人,深入挖掘,从而以小见大,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来。由于研究生的学术经历、人生阅历和理论水平都还有限,因此建议最好不要选择那些太过于理论化、思辨性太强、抽象性过高的论文选题。作为打基础的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细致又不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逐渐形成。对于写论文而言,以小题目反映大问题是最佳的选择。此外,论文的题目也要细心打磨、精炼概括,能够让人一眼就看出论文的所指所论。\x0d\x0a3.重视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的训练\x0d\x0a方法论意识和方法论是做学问的核心要素。方法论的优劣与否,能够直接决定一项学术研究的质量甚至是成败。因此,我们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能力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方法论的学习作为首要的方面。缺乏方法论或者方法论选择不当,都会对学术研究产生消极的影响。\x0d\x0a方法论的核心是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显而易见,囿于一种方法只会阻碍研究的进展。尝试多种研究方法或者多种研究方法一起综合使用,会对学术研究大有益处。对于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学术研究能不能有创新,关键在于研究中所采用的思维模式与研究的方法是否对该研究有所助益。我们的研究生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的素养和能力,那么方法论的学习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方面。广泛涉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的研究方法,将对研究生的学术研究有所裨益。\x0d\x0a总而言之,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长期工作,既需要导师在教育教学时予以切实的重视,同时也需要研究生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这方面的能力。事实上,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自身的学术能力培养是衡量研究生学术修养或素质的一个极为关键的要素。在研究生持续扩招的今天,研究生学术能力较低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这是一个极其紧迫的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并且应该尽早着手,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能力。
首先,在锻炼个人科研能力之前,我们需要先打好自己的学科知识基础,需要我们把自己的知识储备积累好,为下一步的实践能力做准备。打好基础之后,我们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工具的使用本领,比如it领域的子衿就需要一些编程的基础,设计领域则需要一定的作图基础等等。接下来最好就是拜师了,在大学时代能有一位好导师将会受益终生,但拜师之前需要端正态度,摆正心态,同时脚踏实地,为之后的项目工程做准备。拜师之后咱们就会跟着自己的导师做一些基础的工作,它们可能枯燥,但一定是有意义的,认真做好每一件事,你一定能够会有所收获。在做完一段基础性工作之后,导师就可能会带你进入科研阶段了,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开始真正锻炼和磨砺自己的科研能力,为了目标加油吧!END注意事项但如果您没有跟着导师做科研,多做一些项目,同时多参加一些科研比赛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三了,学术上能力是不可能有提高了,太晚了~ 现在就整点实际的,多上网看看公司的招聘要求,然后弥补自己的不足,专业的东西不精关系不大,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专业学了什么东西,到时面试的时候把大的方面说说就行(针对公司实际突击学习也是好办法)。 看你大学过的也一般,但你毕业设计一定要好好做,多查资料多请教老师,能学到很多东西的。大学认真一回感觉挺好
1、多阅读:平时多阅读些本学科的核心和前沿期刊,留心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2、多动手:充分重视实验和技能课,在课堂和课外抓紧一切机会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多参加科研课题:有机会的话,参加老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具体从事科研活动。
4、积极申请科研项目:积极申请学校的大学生科研基金甲自己主持或具体负责一项科研项目,在实际研究中锻炼自己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大学期间一定要做的事儿
1、担任学生干部,特别是主要的学生干部,班长、团支书、组织委员、社团组织之类的干部,多帮班级、学院、社团、学校做些工作。
2、多向师兄师姐讨教,了解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在进入社会前应做怎样的准备。
3、博览群书,多与同学、老师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学会思辨(很重要)。
4、多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研讨,倾听大师的声音。
好好听课啊,专业的基础还没学好就看文献?难
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更取决于人才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后备军,他们是否拥有创新能力将直接关系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提纲: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当前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以下特点:(一)缺乏创新的意识和欲望(二)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性思维方式(三) 有创新的热情,但独特的创新目标不明确(四)有灵感,但缺少创新技能(五)缺乏创新的毅力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一)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氛围(二) 推出创新工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1.建立评价机制,完善各种管理制度。2.建立系统的竞赛机制和竞赛体系,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3.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实践培训体系。(三)建立培养体系1.开设创新教育课程2.课程教学渗透创新教育3.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4.建立创新实践基地5.开展助学助研活动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效果(一)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和热情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水平、科研能力有了显著的进步。(二)通过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科研能力,特别是邀请知名专家作系列学术报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也提高了教师创造性教学的能力,形成了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三)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有所提高。(四)指导高年级大学生参与科研、助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引导学生深入科学探索,培养科技创造力,给学生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方面的指导,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总结:总而言之,高等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开辟广阔的天地、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创新的舞台,牢牢把握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时代脉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谱写辉煌的新篇章。
中国的知识分子不会动手也不屑动手一位华人朋友买了漂亮的新别墅,我们去帮忙搬家。这位建筑工程师朋友用来拆卸家具的工具只有极袖珍的小螺丝刀和小钳子。我笑:“这就像儿童玩具,在德国,有了房子得置备像样的工具才行。”朋友理直气壮地说:“我又不是工人!”是的,我们都是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传统观念熏陶下长大的,何况他博士毕业。才高八斗的中国知识分子是不会动手也不屑动手的。但他不知道的是,在德国,男人都是工人!我的德国老公也是工程师,他带到华人朋友家的工具箱分三层抽屉,整齐地放着38把各种型号的螺丝刀、20把各式钳子,还有小仪表、量尺、各种胶带线笔等,真让朋友夫妇看傻眼了。而这只是便携工具箱,他在家里的工具库里还有20台锯钻刨切磨等各种用途的电动机器,挂满墙的各类大小型工具,几十盒不同型号的钉子等。可以说,那是个小型车间。我们家房间装修都是他自己动手。德国男人在外从事各种职业,回到家共同的爱好就是鼓捣动手。他们普遍爱逛建材商场,喜欢买各种工具,喜欢自行设计动手装修房子,给孩子做木马摇椅木板拉车,乐此不疲。我感觉,中国留学生和移民来德后的种种不适应,主要跟他们的动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欠佳有关。通过这20年的观察,我认为,德国人的独立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并非天生,而是来自德国教育理念和方式的培养。“狠心”的德国父母摔打出独立不依赖的孩子德国人的育儿观念和做法与我们差异巨大。孩子从出生就独自睡觉。晚上给宝宝吃饱奶换好尿布,父母就会关灯离开,养成孩子按时独立睡觉的习惯。有一次去德国人家做客,他们家8个月大的小女儿看到来了这么多人很兴奋,到了睡觉时间,女主人将孩子抱回房间喂好奶安置妥当后,就关上门回到客厅与客人聊天。孩子不肯睡觉,嚎啕大哭惊天动地的。朋友夫妇就像没听见一样,照旧谈笑风生。直到孩子哭累睡着了,这个妈妈都没进房看一下。这是我第一次领教德国父母的“狠心”。西方孩子走路摔倒父母不扶不抱,等孩子自己站起来,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闻。在德国,旁人是不能插手亲子矛盾的,我有深刻教训。刚来德国时我所住公寓楼4楼住着一对年轻夫妇,他们有个4岁的女儿,金发碧眼,洋娃娃一般。小女孩经常独自在楼下封闭的后花园里玩儿。一天,妈妈在楼上叫她,女孩玩累了想让妈妈抱上去,坐在一楼台阶上使劲哭。娘俩僵持了30多分钟。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弯下腰问她怎么了,小女孩立刻就紧紧搂住我脖子不松手。我将洋娃娃抱上楼,本以为年轻妈妈会感谢我,不料她用暴怒的声音说了谢谢就关上大门。我的尴尬今天还挥之不去。小孩子吃饭常不专心,边吃边玩,德国父母的做法是结束就收走盘碗,没吃饱就饿一顿,绝不会像中国父母那样端着碗追着哄着喂。在德国极少看到几岁的孩子哭闹不休耍脾气的。孩子的独立不依赖,就这样给摔打出来了。不论大小,自己动手整理书包、赚零花钱德国幼儿园的教室里都有橱柜,上面放有瓶装矿泉水和杯子,孩子们想喝水随时自己倒,杯子自己洗。幼儿园混龄制,小孩子的杯子由大孩子帮助洗。放学前,孩子们会自觉将玩具收拾好,将水杯摆进厨柜。他们的小学教育特别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老师经常在课堂上带领小学生们为朋友为父母制作生日卡节日礼物。德国有个传统的儿童节日马丁节,过节的重要方式是晚上儿童举着灯笼跟着骑士马丁大游行。每年马丁节前,老师都会和全班同学一起制作纸灯笼,那一周的课程内容就是设计样式寻找材料并制作出漂亮结实的灯笼。马丁节夜晚的大游行,简直就是各个班级独一无二的自制灯笼大展示。德国孩子有自己的储蓄罐,里面的零花钱是他们做家务活替父母擦车为邻居花园剪草等劳动挣来的。我儿子8岁开始洗全家的盘碗,洗得很认真很干净也很有成就感。他知道零花钱不是白给的,要靠自己挣。有一次德国房东来我们家,正碰上他踩着小板凳在水池边洗碗,房东大大地赞赏他一番,孩子好得意。他15岁那年我们家买了土地建新房,建筑公司的整个建造过程他都目睹甚至参与了,看图纸选材料,很长见识。大学假期他去建筑工地打工已然得心应手。德国小学教学还包括集体郊游、野外宿营、大自然探险、足球比赛等等,经历了好动童年期所神往的各种户外野趣,他们锻炼得更加独立坚强。我儿子10岁时独自乘飞机往返中国,我们没有办托管业务,只是托付给在机场临时认识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儿子丝毫不胆怯,不但与留学生混成了哥们儿,还要求空姐带着参观了整个飞机及驾驶舱,一路开心不已。体育课是身体发育时期的小学生很重要的学习内容。学生除了书包外还必备有体育包,整理装好运动服和运动鞋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家长不会帮忙。孩子们还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当地各种民间体育协会,参加训练和体育赛事。他们会将这些体育爱好坚持终身。度过了4年轻松快乐的小学时光,孩子们已积累了一定的体能和眼界,进入中学后开始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上逐渐加速。每周一次的工艺课,他们学会了制作较复杂的杯子陶盆及各种造型的艺术品。所以,他们挣零花钱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比如给低年级学生做家教,照看邻家小孩。这些工作我儿子和他的同学都做过。德国教育还有两点特别之处:从小学到大学,没有班长没有班干部,每个班级只有个学生代言人,职责是将同学的意见向老师或校方提交。学生代言人由学生选举产生,没有老师或校方参与。从小学到大学,考试成绩属于个人隐私,老师不得公开不许排名,更不能以考试成绩将学生分出优劣等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是德国教育的重要责任。所以,他们比较能互相尊重,多具有不攀比不巴结、不嫉妒不歧视、真实坦诚的个人品质。德国的教育宗旨是使学生成为能独立思考的有创新能力的人迈进以“宽进严出”著称的德国大学,艰难辛苦的治学之路才刚开始。没有班级没有辅导员,从联系学校选择专业报到注册寻找住房,到选择课程复习考试,再到半年工作实习,各种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实验课题,全靠学生自行安排筹划。德国大学生已经具备了这些自我管理能力。而这些,却是刚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所欠缺的。一位留学生朋友告诉我,小组上实验课时,德国同学思路清晰,操作有序,而她基本是茫然地看着,等着抄实验结果。但她能拼考试。德国教授极其严谨,考试不及格绝不手下留情。越是精英大学,要求越严格,越是理工科,创新越重要。在一路不断淘汰中,闯过一门门严格的考试最终拿到学位证书的毕业生,以真才实学走进“德国制造”工程师队伍。他们认真严谨,以制造出质量过硬的大到重型工程机械小到生活厨房用具为己任,回到家里他们乐于亲自动手美化生活。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在回答中国网民有关德国教育的问题时说:“德国的教育宗旨是使学生成为能独立思考的有创新能力的人。”德国工程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德国的教育宗旨是使学生成为能独立思考的有创新能力的人德国工程师,就是这样炼成的!
动手能力,是一个人生存、生活、和工作的先决条件,对幼儿来说,也是早期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养成乐于动手操作的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前提。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智力发展体现在手指尖上。”由此可见,重视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何等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幼儿的动手能力,又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在教育活动中,首先激发幼儿动手创作的兴趣。例如,在计算综合教育活动“二、四等分”的教学中,教师先出示美丽的范画来引发幼儿的兴趣。幼儿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这漂亮的画,老师是怎样的做的?”“小鸟的翅膀是怎样剪的?”“小孩的帽子是怎样做的?”教师抓住时机,顺势交给幼儿正方形二等分可以可以对角折,折为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也可以将它对边折,折为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等等。等到幼儿明白这些原理之后,再教给幼儿剪得技巧,使幼儿在动手剪时有章可循。最后在慢慢引申到幼儿自己动手折,自己动手剪,自己动脑想,将剪好的图形进行组合,粘贴出美丽的图画。如此一来,不但整个教育活动的目的达到了,而且也有效地培养的幼儿折、剪、贴的动手技巧。在常识教育活动中教师也要注意发动幼儿动手。如在认识大蒜、萝卜、芸豆时,可以让幼儿在亲手摸一摸,剥一剥。还可以让幼儿学习简单的种植方法,让幼儿在亲手埋土、浇水、拔草的过程中熟悉它们的生长习性,使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练就一双“小能手”。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如教师在带领幼儿玩结构游戏构造“小城堡”时,先出示插好的范例,引发幼儿动手兴趣,接着分发给幼儿各种积木,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在动手拼插的过程中幼儿明白第一步应先把“地基”打好,,第二步是在地基上面把“城堡”的大框架拼插出来,最后再进行整体的修理。如台阶上应有扶手,大门前应插一座大花坛供人们观赏游玩,等等。幼儿的拼插技巧就在这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古今中来,不少专家研究证明,让幼儿根据不同事物自己动脑思考,动手创作,其创作的积极性高,能力发展快。相反,始终将幼儿限制在教师特定的框框中,不但引不起兴趣,而且也助长了幼儿的惰性。例如,在教幼儿用橡皮泥捏小兔时,教师改变以往那种死板硬性的统一要求,而是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捏出形态各异的小兔。这不仅开发了幼儿的智力,也发展了幼儿动手的创造性。因此,培养幼儿动手能力时要选择适当方法引导,让幼儿充分发挥出独立性、创造性。必须考虑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要求幼儿学会的东西不宜太易,太易引不起兴趣;也不宜太难,太难挫伤积极性。其难度应是稍努力就可以达到的。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无论是肌肉发展还是各个关节都尚未发育完整,有的部位还很嫩弱,教师如果急于求成,不仅伤害幼儿身体,也会挫伤幼儿动手的积极性。因此让幼儿动手时要考虑其身心发展特点。宜走家园结合的路子幼儿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生活,因此家庭中培养幼儿动手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向家长讲明:动手是幼儿期发展的需要,这不仅能促进肌肉骨骼的发育,而且也能促进幼儿情绪和智力的发展。家长要改掉以往“保姆式”的教子方法,即事事处处不放心,不放手,总是跟在孩子屁股后面转来转去,过分操劳。家长应该有意识引导幼儿做事。如擦擦桌子、洗洗抹布、扫扫地。同时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对幼儿的劳动成果进行表扬,使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动手做事是大人们喜欢的,变得愿意动手,愿意做事。当然,在幼儿动手做事时不免产生一些失误,如把鞋子穿反,将衣服扣系错,想把窗帘拉上却拽下来等。这些都很正常。因为幼儿肌肉发育不完善,所以动作协调不起来。遇到这类事情时家长千万不要训斥、打骂,应及时示范讲解,如穿鞋的时候两只鞋的鞋扣都是朝外的,睡觉前将鞋子摆好,不要让它们打架。这样就不会穿反了。拉窗帘时应向两边用劲,不能往下拽等。慢慢地,幼儿就变得愿意动手,会动手,动手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最后教师要提醒家长注意发现自己孩子的特长,是善于剪,还是善于画,根据个性因材施教。千万不要不顾实际地跟潮流,让幼儿学钢琴,学书法……这样不但不能培养动手能力,只能适得其反。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家长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动手能力摘 要:设计性实验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前人的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本文在讨论验证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设计性实验的选题原则、一般程序、评价标准,并指出构建设计性实验平台的要求。关键词: 实验 设计性 创新 构建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下,能否在创新机制的引导下,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检验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高校培养人才的教育培训链条中,实验教学一直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实验教学要真正担负起创新型人才的前期培养任务,就必须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计性实验教学,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带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论文百事通一、验证性、设计性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大致分为验证性教学和设计性教学。长期以来,我们的实验教学方式以验证性居多,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疲于应付的状态,只能按老师的思维方向去操作、去验证,缺乏思考与发挥的余地。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近年来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式渐渐被广大教师采用。(一)验证性实验体系验证实验平台是大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学校重在基础、面向综合,投入了大量资金,全面加强基础实验平台的建设,更科学地设置基础实验内容,在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学生能通过实验,树立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学习态度,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的能力明显提高,为进入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种形式的实验教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但学生会产生很大的依赖性,不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创新欲望,实验教学效果自然就不很理想。(二)设计性实验体系设计性实验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提供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在掌握基础性实验和具备综合实验知识及能力后,对今后开展科学实验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的一种教学实验。它意在培养学生依据一定的原理、原则、规律等制定出具体实现实验目的和要求的方法、步骤、手段、程序、注意事项等,并为此所做的实验。它是一种介于基础教学实验和实际科学实验之间的,具有对科学实验全过程进行初步训练的教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是在学生掌握了较强的实验技能后,让他们来完成实验课题,只给出实验题目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自己、学生成了实验的主体。在没有详细的讲义,只有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学生要从查阅相关资料开始,设计实验线路、确定实验方案、自主测试和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及结论,并写出小论文式的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和搜集资料,自行应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从而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有时还需学生自行选择实验仪器和所需试剂,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设计性实验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实验技能、查阅文献、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诸方面得到全面训练。因此,开设设计性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设计性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高级形式和阶段,是学生实验能力真正生成的重要标志,因而在整个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我们必须从这样的视角,认识目前高等学校开展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现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同时也是可以通过培养得到完善提高的。对于初学理论和初做实验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处于初级阶段,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原来传统实验的方法未尝不可,对于后期的实验,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给他们发挥创造性的空间,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们真正有机会去思考、想象、设计、创新,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二、设计性实验平台的构建构建设计性实验平台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体会前人的思想和方法,并以这种思想方法为指导,学会设计、制作、研究,培养他们从事科学实验的基本素质和开创性的科研能力,培育具有创新精神,挑战能力及丰富知识结构的,具有现代活力的人才,而不是培养模仿前人,照搬经验的机械性人才,这是学以致用的根本问题。(一)设计性实验的选题原则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必须坚决克服用“一个模子”来培养人才的倾向。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法,而代之以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要减少强制性,增强选择性和开放性。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为基础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时间段内,学生可以打破专业和班级的限制,自主选择实验课题,自主选择作实验的时间。在选择设计性实验项目时,要注意合理实验难度,实验项目知识面选择过小或过于简单都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反之,实验项目知识面选择过大或实验难度过高,学生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又不能得到全面的训练。因此,选择实验项目时,应注意两点:一是选择的实验项目既不能超出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又不能照搬已做过的实验方法,实验项目应有一定的综合性。二是实验项目必须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资料和自己动手、动脑而有所创新。论文百事通(二)设计性实验实施的一般程序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共同研究决定实验目的和实验项目之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有关手册、文献进行分析选择,同学间互相讨论,最后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基本方法及操作给出实验方案。在正式做实验前交指导教师审阅,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开展实验并做出实验报告,最后学生进行课堂答辩,教师对学生实验做出评价,这就是设计性实验的一般实施程序。但不同的实验目的,具体的实施程序各有特点。(三)设计性实验的评价对设计性实验结果评价应侧重观察学生是否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受到智力的开拓和能力的提升,将重点放在设计思路、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解释实验结果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应当遵循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氛围的原则上,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具体评价方法如下:①实验选题与设计。选题是否符合科学性,有无创新,设计方案目的性是否明确,实验方法是否可靠、简便、实用。②实验过程与结果。实验操作是否熟练规范,观察与记录的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实验技术的难易程度。③实验报告。报告的论点是否突出,条理是否清楚,文字是否精练,分析讨论是否科学,逻辑推理是否准确,做出的结论是否恰当、合理,参考文献是否规范等。④课堂答辩。答辩时语言是否流畅,实验背景知识是否充分掌握,设计思路是否清晰,实验总结是否全面,问题分析是否深刻等。三、构建设计性实验的要求学生普遍认为设计性实验是一种比传统实验教学更好的实验方式。开设设计性实验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这种开放式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空间和思维天地,进而拥有自己的创新成果。以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但是设计性实验也不能不分对象,不分范围,随意开设,也有其适用的要求与原则。(一)设计性实验的适宜群体设计性实验的要求有两种:一是较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这种实验在教材中给出实验要求以及给出实验所需大致仪器和试剂,要求学生设计出操作步骤,并完成实验;二是较完整的设计性实验,这种实验在教材中只给出实验要求,实验仪器、试剂和操作步骤都需要学生自己选取和制定。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适宜于前一种较简单的设计性实验;而对于已开设相当科目的专业课的学生来说,除了要做较简单的设计性实验外,还应进一步做较完整的设计性实验。(二)设计性实验要求高素质的指导教师设计性实验本身是一种突破传统实验的新方法,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探索和完善设计性实验方案,开设设计性实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设计性实验大部分内容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出错率和仪器的损坏率都会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对实验的步骤及仪器的使用非常熟悉,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能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解决;由设计性实验所需要的工作量要高于验证性实验,这就对教师的敬业和奉献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设设计性实验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指导教师队伍,当然,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也可以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带教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三)设计性实验要求构建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要加强个性化辅导,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并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重复或告知如何改进,而是和学生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可能原因,改进的方法有哪些,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指导教师还要加强实验过程的检查、监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证实习进程、更加丰富学生的实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实习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增强其责任心和实习效果。指导教师更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使先进同学信心更强,学到更多有益的知识与技能;使后进同学加强紧迫感,找出差距,奋力拼搏,迎头赶上。总之,设计性实验平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初步训练的最好课堂;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设计性实验在内容上密切结合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方法上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热情和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论文的前言也叫引言,是正文前面一段短文。前言是论文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前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前言以后,可清楚地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引言作为学术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语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前言在内容上应包括: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立题的理论或实践依据是什么?拟创新点?理论与(或)实践意义是什么?首先要适当介绍历史背景和理论根据,前人或他人对本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及在学术上是否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明确地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语句要简洁、开门见山。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引言书写内容和格式 (1)说明论文的主题、范围和目的。 (2)说明本研究的起因、背景及相关领域简要历史回顾(前人做了哪些工作?哪些尚未解决?目前进展到何种程度?)。 (3)预期结果或本研究意义。 (4)引言一般不分段,长短视论文内容而定,涉及基础研究的论文引言较长,临床病例分析宜短。国外大多论文引言较长,一般在千字左右,这可能与国外内数学术期刊严格限制论文字数有关。(资料来源汉斯出版社,欢迎您的投稿)
引言的主要任务是向读者勾勒出全文的基本内容和轮廓。它可以包括以下五项内容中的全部或其中几项:介绍某研究领域的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目前的水平等;对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回顾和综述,包括前人的研究成果,已经解决的问题,并适当加以评价或比较;指出前人尚未解决的问题,留下的技术空白,也可以提出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从而引出自己研究课题的动机与意义;说明自己研究课题的目的;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或勾勒其大体轮廓。如何合理安排以上这些内容,将它们有条有理地给读者描绘清楚,并非容易之事。经验告诉我们,引言其实是全文最难写的—部分。这是因为作者对有关学科领域的熟悉程度,作者的知识是渊博、还是贫乏,研究的意义何在、价值如何等问题,都在引言的字里行间得以充分体现。我们可以将引言的内容分为三到四个层次来安排。第一层由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状况等内容组成,其中还包括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综述;第二层提出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动机与意义;第三层说明自己研究的具体目的与内容;最后是引言的结尾,可以介绍一下论文的组成部分。首先,可以写课题背景、理论意义、应用前景,但不应该过多,只要有一小段就可以了。重点部分是对前人工作的介绍和评述,也就是对这一课题前人已经做了哪些重要的创新工作,是一个简略的研究史,比如何时由何人发起,国内外哪些学者分别作了哪些创新贡献。要对每一作者每一篇参考文献的科学或技术贡献进行评述和肯定。这里说主要的贡献,是指一些重要的学者也许发了很多文章、专利,但其主要贡献应该有几篇代表性的文献,而不是所有文献。有些学者论文不多,是否引用主要看其文献的创新性,如果没有创新性,就不必引用。如果创新明显,即使一篇文章也应该引用。在所有的参考文献中,应该突出近年来的文献,尤其近三年的参考文献,最好占一多半。如果一个课题近几年文献很少,可能是这个课题研究必要性不大,同行没兴趣,也有可能太难了,没有进展,或者你不掌握全面的文献。在以上评述中,重点是向读者介绍前人或他人的学术或技术创新贡献,由此明确了哪些工作解决了,哪些工作还没解决,最后一段就是介绍本文工作的主要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也同时使人明确了本文工作的必要性、创新性。
作为论文的开场白,毕业论文引言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但不必展开讨论。
引言有三要素:
1、必要的现状、理论背景,前人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2、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价值;
3、本研究用的研究途径、基本方法、设计思想等。
毕业论文引言作用
毕业论文引言通常作为论文的开端,主要回答“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的问题。引言的内容在一篇论文中主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写引言时要注意:叙述某一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应该有评有述,而不只是前人工作的罗列;尽量引用国内外近5年内发表的科技论文,因为这些论文本身就代表着当前课题研究的主要方 向。不要与摘要中的内容雷同。不要出现图、表及公式。
典型的学术论文引言,从内容上看,它由五个层次组成;从逻辑上看,段落发展是由概括到具体。 第一层:本领域学术研究概述,旨在告诉读者大体研究方向,论文产生的背景。 第二层:较为详尽地叙述前人或他人所进行的有关研究内容——著作与文献回顾。 第三层:阐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第四层:本项研究的具体目标和要达到的目的。 第五层:对本顶研究的评价:有何意义,将产生何种影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作者不一定严格按照这一顺序来写引言,有时候会在一层意思中插入另一层意思的内容,而后又回到中断的地方继续。作者也可能将第二层——著作与文献回顾与引言的其他内容分开,独立作为一个部分,在较长篇幅的学术论文中尤其如此。第五层则常常省去。 引言部分的论文写作背景是为了使读者了解作者所进行的研究在同一领域的研究中处于什么校园,和一般性研究的关系,也就是说把该项具体的研究置于一定的背景之下。形象地说,“背景”首先在读者眼前展现出“宇宙”的一角,然后从中分享出一个星系,最后,将读者的视线定位在某一星。这一过程是:1,从总体上概括性地将本研究与一定的学科和领域联系起来(你的宇宙)。2,选择该领域里的某一方面,其中包括你所要进行研究的课题(你的星系)。3,表述你的研究问题(你的星球)。 第二层:有关研究著作与文献回顾 在勾画出研究背景之后,作者接着要对与本题目有关的研究和理论进行回顾。这是引言的第二层内容。作者在此将引用有关专家、权威、同行及其他研究者的论述和研究结果,使读者从理论上了解本项研究的来龙去脉。引用信息的编排形式通常有三种:1)按照内容上的远近编排;2)按照文献发表的时间顺序编排;3)按照研究方法编排。第一种形式是根据与本研究的关系由远到近引用,第二种形式是依照文献发表的先后引用。如果引用所占的篇幅较大、内容较多,就以不同的研究方法分类,将各位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组合在一起, 引言第三层是指缺口——在此之前的同类研究沿未涉及但却是十分重要的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从引用文献中可以观察到在此之前研究不足、未引起其他研究者注意的重要方面。2,其他研究者虽已进行过研究但尚未解决的问题,或与其他研究者持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3,虽有人提出过却无人研究过的问题,因而也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指出了缺口,也就是将话题转身你所要进行的研究,使读者在心理上对下面的内容有了准备。恰当地运用信号词是引起读者注意的关键,阅读下面的段落,看作者是如何成功地做到这一点的。 第四层:研究目的 作者在说明了进一步研究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研究目的,这是引言部分的第四层。 第五层:研究价值 在第五层,作者对本研究的价值作出评价,指出它对本领域的研究将产生何种影响,对其他研究者有何意义,并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在其他领域和更广阔的范围内该研究的积极贡献。与以上内容不同的是:并非每一篇论文都有这种评价。价值评价分两种,一是研究成果的应用将产生的效益,二是该研究在理论上的发展和建树。
提高研究生,科技论的
据学术堂了解,想提供研究生的科技论文写作 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在文献阅读阶段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整理。以文献的精读为例,对于一篇好的科技论文,研究生应从文献的整体结构与框架上首先把握作者的写作脉络,其次对于科技论文的核心思想应给予高度重视,要多问一点为什么。文献的作者为什么把这个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作者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研究方案,根据这样的方案作者是如何得到这样的研究结论的。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以及上述思考认知过程的不断重复,可以得到一份详细的阅读笔记,这一笔记实际上体现了研究生对所研究的科学问题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的整个过程,这样才会对科学问题发展的前因后果了然于胸,有助于研究生在后续的科技论文写作中做到有理有据,因果关系明了,不给或少给同行专家留下漏洞,提高科技论文的命中率。二、在科学研究阶段要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很多工科研究生在实验阶段并不是十分清楚自己的研究目标是什么,应该采用何种研究方法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才会出现实验流程混乱、代码编写错误不断,大大影响了研究的进程。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人所共知的,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分清楚轻重缓急,充分思考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防出现本末倒置以及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情形。除此之外,文献阅读的充分与否也会对科学研究这一过程产生影响,一个囫囵吞枣的文献阅读有可能会带着研究生走进死胡同,而精细的文献阅读将会指引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到容易犯错的细节问题,然而这些细节往往就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三、在撰写科技论文阶段要仔细推敲,理清写作脉络和框架结构。很多研究生在初次写作科技论文时,往往凭着自己的感觉来写,殊不知这样的写作将会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尤其是对于工科生来说,大学四年接受的人文教育较少,很容易忽略文字描述的前后因果关系。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找几篇范文,可以是研究生已经精读过的文献,仔细推敲前人的写作模式,找出前人写作的脉络以及框架性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并填入自己的内容。以我们的经验来看,研究生在科技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忽视了文字段落间的因果关系,尤其是段落里的承上启下句,其次是关于科技论文中符号的使用方式,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生过于关注了科学研究本身的研究结果,而忽略了写作的重要性。对于同行评议专家或编辑来说,往往认为科技论文中存在词不达意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科技论文本身应有的学术水平。随着写作数量的增多,研究生可以逐步地转换方式,形成自己独有的写作风格,当然这必须建立在具备大量写作经验的基础之上。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的作用
科技论文写作是研究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内容,从端正写作态度,构建学术道德,掌握写作规范,提高写作能力,以及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了该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指出教学中应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刚走上科研道路的研究生来说, 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论文缺乏创新性、缺乏规范性、缺乏理论性等 。使研究生尽快熟悉科技论文写作规范与方法, 提高论文写作质量, 对研究生进行针对性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尤为重要。
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内容包括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方法以及科技论文需要遵循的各种标准、规范、语言习惯等。该课程是研究生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高校已将其列入必修课程,并不断地进行改革,以加强对研究生的培养。
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专家讲座、分析讨论、 写作实践等多种方式使研究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内涵与写作方法,提高科技写作能力,顺利进行科学研究,对研究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 研究生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如编造、篡改实验数据,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这些行为不仅有害于研究生个人的成长,而且是对科学研究事业的亵渎,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因此,学术道德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 有效地发挥学术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 把他们可能出现的不良作风遏制在萌芽阶段。
研究生一般是刚开始接触科技论文写作,对其认识不够深刻,甚至迫于毕业的压力才进行论文的写作和投稿,把撰写论文当成是获得学位的过场。所以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能以严谨的科学态度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而是不求甚解,草率地完成写作,致使所作论文质量偏低。
研究生写作科技论文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理论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过程,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写出高水平的论文,除了扎实的知识积累和成熟的研究理论外, 还需要过硬的写作能力来支撑。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通过对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驾驭语言的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同时还能使他们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从而在写作时能够得心应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并不是单纯讲授现有知识内容,更应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作用。通过系统地讲授创新理论与方法,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兴趣,使他们在学习和研究中具备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并形成创新习惯,深化对创新的`认识。
标准化、规范化是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前提。 科技论文写作中所涉及的各种规范和标准是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内容, 也是课程需要重点讲授的内容。 同时也是研究生最能直观学习到的部分, 是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发挥作用的最直接体现。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他们不仅在科技论文写作上获得必要的知识,提高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写出科学性强、符合规范、语言精炼的文章,而且有助于他们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 在科学研究事业中保持良好的学术作风,这对研究生的成长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
科研能力一般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不但综合体现了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也反映了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刚进入科研工作的博士后和青年学者来说,不同阶段需要培养的科研能力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一、研究生学习硕士学习阶段一般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个课题,或是大课题中的一部分。由于是刚刚接触科研,这个阶段要重点培养的能力主要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以及如何阅读文献等,为将来的具体工作打好基础。文献阅读是个枯燥的事情,需要注意方法,否则便会一头扎到文献的海洋里无法脱身。首先是看综述文章搞清概念,然后再看技术文章掌握方法。虽然文章是多多益善,但也不是每篇都要精读。多数文章看摘要就可以了,经过过滤的少数经典文章则需要精读,还要经常复习。阅读文献的时候最好可以集中时间,避免遗忘。看文献时要边看边做笔记,下次有需要时就很容易找到。在研究生阶段,有条件的话尽量掌握实验室的操作技术,还有人带的时候学习起来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要是等师兄师姐离开了之后再自学,压力就会大很多。如果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就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对以后的科研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少走弯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题上。此外,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还远未定型,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可以多听听其他方向的讲座和关注其他的领域,进而拓宽知识面。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日益增多,一些新兴的交叉学科常常是产生新课题的地方。这都是将来潜在的工作机会。不得忽视的是,研究生阶段培养还有很重要的一课就是科研规范和科研道德的培训。提高自身科研道德水平,学习避免造假和抄袭,是终身受益的事,越早有这种意识越好,等出事了再补可就晚了。还有在阅读文献和写文章的时候,需要引用的文章要亲自看一遍,以免以讹传讹。二、博士学习博士毕业的一个要求是论文要有创新性。所以在博士阶段就要训练自己对课题的判断能力,包括课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一个idea出来之后,能不能做,如何实现,怎样设计实验,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到什么程度?这些不是导师要帮你回答的,而是要自己去寻找答案的。走一条有所创新的路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首先是要熟悉自身科研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尽量捕捉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选择前沿课题,确保学术研究的前沿性,力争突破前人的理论和技术的局限。这就需要更加广泛地阅读文献,同时也要关注相关领域的发展。信息来源也会是多样化的,比如网络、期刊(尤其是最新的外文期刊)、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等。博士阶段的英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容小视的。科研结果能不能有机会被同行看见、认可,在很大程度上都和自己的写作能力是相关的。在博士阶段,至少还有导师们可以帮忙修改论文,等以后毕业了,就需要为自己的文章负责了,不仅少了别人的帮助,还要帮学生学生修改论文。三、刚进入工作的科研人员博士后的工作阶段是博士生向独立科研人员转化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期间,既有合作导师的帮助,可以自由平等地讨论课题研究的方向等问题,也比博士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培养出独立的学术思想,那对将来的学术生涯的帮助是非常巨大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能独立提出科研思路,并且具备完成思路的能力。也许在某个具体方向上研究深度跟读博阶段不会有很大差异,但是在视野的宽度上,以及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掌控程度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而在科研能力上,如果说博士阶段主要还是学习为主,以掌握一些科研技能为目的的话,那么在进入工作之后,就不会再有那么多机会学习了,更多是要将以前学到的技能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而且工作中也就没有那么多时间拿来犯错误了。当然还有很多能力是不分阶段的,比如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注意提高与导师或同事同学的交流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而这些都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做好。青年学者都希望自己能早日独立做科研,但只有先准备好这些能力,在机会来的时候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如果搞不清各阶段需要培养哪些科研能力。那就算经过多年的学习,无非也就是多做了几年学术民工,把实验技能掌握地更加熟练,以及练就了一手发文章的能力罢了,离真正能够独立开展科研还有相当的距离。